时间:2023-02-03 15:38: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去极端化剖析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观点材料化是指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中,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于具体的生动的现实材料之中。从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入手,综合归纳总结出蕴涵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理,自觉接受教育,提高觉悟。
注意,将观点、原理还原于材料的具体操作过程不是任意的、也不是盲目的。哪些观点应该而且也可以材料化是由教材内容决定的。思政课的内容直接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相联,它为指导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充分运用而不是脱离现代化建设中极为丰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材料中理解和加深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认识,感悟出真理的内涵和生命力以及真理对人类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在观点材料化的运用中,必须做到:
1.明确材料的作用,防止材料运用目的不明确。课堂教学中对材料的运用是一种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精心选用材料、反对材料的滥用。在备课中,教师首先要对平时搜集备用的材料进行精心比较、筛选,将各类材料按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优化重组。在运用材料上,一方面要重视隐含的知识点与教材结合贴切,不仅要选用能准确说明观点的材料,还要选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能启迪其深入思考的“新、近、活、热”的材料。另一方面,要做到主要选用那些对教材主题处理最合适的纵贯始终的一两个核心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纵深挖掘,切入教学目标的不同层次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这一核心材料步步递进,层层剖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选用材料不能仅限于引证,还要注意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材料的选用,一方面要能说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功能。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综合归纳和演绎分析。
观点的材料化不是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堆积,材料的选择不仅要服务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要服从于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说还要做到“材料学生化”。
“材料学生化”就是要求教师在材料的选用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材料的时空距离。材料应体现时空近体性原则,即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可接受程度,以增强材料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使材料真正发挥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材料要反映时代特征和时间近体性原则。从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要让学生感受当代最新实际,在对最新材料的分析中感悟理论、接受教育,也就是材料的选用要贴近当今时代,反映当代改革、开放、发展的生动的社会场面。
其次,材料要在空间上贴近学生,要真实体现空间的近体性原则。教师在选材上要多选用学生日常生活或周围的事例。利用学生有切身体会和感受的以及为他们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材料,就很容易启发学生去联想去深刻领会蕴含在材料中的理论观点。
第三,学生化的材料应以教育性为根本点。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强大的德育功能。通观思想政治课教材,每年级均有特定的教育目标。高一年级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的传授,教育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的经济原理和观点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现象,提高其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对高二年级进行哲学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对高三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责任感。明确了特定年级的教育任务,在教学中就应始终对准思想教育的中心和焦点选用材料。要以选用反映现代化建设中光明和积极面的材料为主,多给学生以鼓舞和激励,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中做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 创新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农村语文教师感觉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上,仍然存在着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放任自流,教师只管 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则不管不问;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缺少合作讨论的氛围。由此,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次,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样,使交流局限于师生的单项交流,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往 往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想答案,而容易忽视学生的表达中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课堂上许多精彩的生成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开拓。
再次,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不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听、说、读、写,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朗读指导的过程。
二、有效阅读教学实施的策略探讨
(一)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讨论,有利于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和心理的健康成长。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阅读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应该注意:一是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二是教师要把握好合适的时间和适当的时机;三是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适时点拨非常重要。
(二)引导想象,丰富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 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 于课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学生又不应该是简单的接受文本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思维,特别 是对文本内容中由于省略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悬念,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合理的 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转换角色,平等宽容,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教师角色应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把学生学习的课堂“放心”地交给学生。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转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 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 挖掘创新的潜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质疑解疑的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
参考文献:
[1]吴玉花.阅读课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2007(07).
[2]邵琴.批注式阅读初探[J].考试周刊,2001(47).
一、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必要性
1.从学生角度考虑
现在的中专生大都是免试入学,有相当多人在初中阶段是所谓的“双差生”,他们本身对文化课学习挺“感冒”的。如果我们课程仍是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味照本宣科,学生对唱高调式的政治课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另外,我们应看到,由于当今社会变化来得巨大而又迅猛,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有时还很尖锐和突出,学生自然被社会上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一方面教材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社会的影响对学生的作用却迅速增长。这种社会影响是复杂的,它可能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通常,政治课教师只能努力消化和适应社会变化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甚至一时发生消化不良的问题。针对教学对象的这些变化,我认为一个政治教师应立足于教学改革前沿,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思想、文化、原有的实践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关注和需求,让课堂与他们生活相连,构建生活化课堂,让他们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2.从社会角度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轨变型以及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深刻影响着人们(自然包括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并促使其产生各种变化和反应。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这些变化中,有许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所要求的,如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等,它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然而,有些影响则较复杂,甚至明显具有非建设性的消极作用,并折射到学校教育工作中来。因而,这决定了教师必须联系国际国内经济、政治,联系本地的、身边的社会建设中的实际来授课,甚至敢于和善于在一定范围内涉及剖析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学会批判地看待、辩证地思考辨清社会的主流和支流,变消极体验为积极体验,让他们形成对社会积极正面的认识,为将来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如何构建社会化课堂
1.联系生活、扩展和整合教材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整个世界都应该是学生的教科书。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调整。例如,就某一地区而言,其美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风俗、灿烂的建设成果、感人的英雄事迹等都可以有机地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有的放矢地适时选用,形成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把“乡土实例”或“时政资料”等运用于教学,促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实践使我体会道,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疑惑为信服。
2.教学情景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难以得到师生的喜欢,一方面因为其内容的理论性过强,使师生觉得它高高在上难教难学;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缺少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实际结合,使教学缺少“绿色”生机。定位课堂,应该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角色、任务中去学习思想政治。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空间,使思想政治教学不是孤立的死记硬背,而是活生生的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在“绿色”的养料中,让学生主动汲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情景生活化可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缩短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这无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职业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人是否成功的保证,为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这一抽象内容的认识,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职业活动,在生活化教学情景中,体验生活提高素质。为此我设置了分组模拟职业活动,在个人收集学习职业道德的基础上,要求分组(每组5-6人)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了解各行业或公司员工的职业活动,然后每个成员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共同模拟一种职业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了观察社会中的各种职业活动。领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在消费中、在购物中职业道德素质对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更加注重自身职业道德训练,为职业生涯创造条件。
3.让教学阵地走进生活
常言道:“体验是对经验的超越。”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职业学校中,人们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实践操作。其实,思想政治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时事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虽然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应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限制,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社会,让学生带着问题、任务去查阅资料,去思考,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区去调查、研究……,只要教学活动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阵地。在学习《就业指导》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组织学生参观劳动局举办的较大型的人才招聘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并尝试去应聘。要求学生在参观中了解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了解劳动力市场有哪些热门职业,哪些职业已趋势饱和,了解就业动态,体验求职艰辛。通过组织参观,把学生推进劳动力市场,指导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就业动态,同时,教学中,推荐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绝对挑战》节目,观摩应聘,收看《劳动就业》节目,从中了解相关政策,强化职业意识。
4.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且要教会学生用所学的武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认识人生。教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会懂得拿起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事实胜于雄辩,当一位同学娓娓道来如何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取回双倍的定金的时候;当一位男生眉飞色舞谈起其在暑期打工时,如何应用《合同法》的有关知识,讨回被老板非法收取押金的时候;当学生骄傲地谈起其识破“黑中介”骗局的时候……我看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每个同学脸上浮现,看到他们眼底兴奋的光芒在闪烁,我看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政治课上沉闷的现象还会存在吗?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应注意问题及对教师要求
当然,作者强调思想政治课与社会生活相连,并不是要把德育课上成生活课。德育课终究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教师应在充分发挥政治理论作用的前提下,在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下,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行为,在德育课堂上搭建起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同时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补充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新、近、真、精”四个特点,能够通过最新、最近、最真实、最典型材料有力地说明教材中所阐述的道理。如果是本地区,特别是本校的材料,则有利于学生的切身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材料搜集这一艰苦细致的工作。这对我们教师责任心和职业心无疑是一种考验。
2.正确引导、规范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以普通参与者身份出现,把握各种层次学生的思想脉络,对活动中出现一些“过激”行为,甚至是不健康的思想予以提醒,切中要害,点到为止,引导学生总体的思想始终朝着健康、正面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及控制课堂教学气氛,处理课内外偶发事件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把握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有效性。
3.正确估计学生的实践结果。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的时候,由于一些现象的存在,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时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一些困惑。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结合丰富专业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科学、辩证的角度来看问题,让学生看到社会公正、光明的一面,克服我们对社会影响作出主观上消极的反应,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式人生态度。
关键词: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49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在人或文学作品等体现出的推人上进、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能快乐生活的精神文明财富。语文教育要倡导人文精神,已是语文界众多仁人志士的共识。
许多有识之士都从不同角度提到人文精神,都认为语文教育应提倡或富含人文精神。所以,研究人文精神提出的理由,提倡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及如何倡导人文精神就很有必要。
下面,笔者就上述各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现状
“人文”已喊了多年,且已写进了“课程标准”。但是,语文教学倡导人文精神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现状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目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但在依然由纯考分决定升学的市场下,“应试教育”依然是一如既往,只不过是将一大堆复习资料,练习册全打上了素质教育的旗号。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应试素质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师生关系被异化成相互工具化的关系,“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产生分数的机器,以学生所获得的高分作为自己评定职称、获得优厚待遇,提高自己地位的工具,学生则把教师看作是帮助自己获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的工具。”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迫于应试压力,语文教学仍然只要“工具”,不要“人文”。
现状二:语文课演变为思想政治课。据笔者所知,一些教师在讲授思想性较强的课文时,往往会拿它们当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尤其是既当语文教师又当班主任的,往往更容易把语文课演变为思想课。
现状三:想到就说,没想到就不说的放任自流式的。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过去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应试为中心。课堂上,教师是权威,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讲课的内容,背出教材的重点、教参的答案,就能考出好成绩,就算学好了语文。现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不少教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堂课,学生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教师也不加归类、筛选,以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哪里还顾及到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特别是经验不足或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更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极度流失。
二、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 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类对金钱的追求日益狂热,拜金主义思想日益膨胀。在利己主义支配下的道德已逐渐被冷漠、自私、无爱心、虚伪所淹没。
青少年一代更容易受上述思想的影响而变得无同情心、无爱心。这可以说是教育的一大悲哀。多年来,只重视应试而放松了对人文的追求的语文教育留下了不少遗憾,许多学生的精神变得极为贫乏。
导致如此局面,语文教育当然不必负全部责任,但应负重要责任。于是,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
2. 语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英雄人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们高风亮节、他们的忧国忧民、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对于事业的执着追求……无疑是激励着人们奋进的源动力。
如: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表现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超然物外的洒脱;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身傲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酃情怀;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选的课文又多是经千锤百炼的佳作,无论其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都堪称典范。它们既可做学习语言的材料,又可做促人奋发的精神食粮,即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不但要学习其中的“字词句”“起承转合”,而且要从中得到做人的道理,使自己深烙上“中华民族”之印。这样,中华民族文化才能真正为一代学子所吸纳,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语文教育实施人文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实施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规律与原则。我们的语文教师应正确运用这一原则,尽力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现状。根据多年的学习与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科学化
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应科学合理。
首先,教师在上课时,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人文教育,应做到心中有数。在哪个阶段应进行怎样的人文教育,应有计划。同时,还要持之以恒地实施下去,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其次,要选好进行人文教育的切入点。
此外,科学的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还要求语文教师有一定的智慧和见识。要知道哪里该不该说,该怎么说。切忌硬扯。并且要少说教,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表情表达自己的爱憎,学生自会受到一定影响。
2. 地方化
地方化,就是说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时,要结合学生所在地方的特点。这样,学生听起来才亲切,并容易受感染、教育。
3. 开放化
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课,包括课外的阅读活动,经典诵读、诗歌朗诵、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写字比赛、墙报比赛以及组织各种文学小组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把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兴趣,提高了修养,又接受了锻炼,起到了其他学科在人文教育中o可比拟的作用。
4. 民族化
所谓民族化,就是应紧扣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文字,汉语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与灵活性的语言。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中,用汉字记载下来的文章浩如烟海,其中经典不计其数。从《诗经》到《论语》到唐诗、宋词到《红楼梦》等。
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就要向学生介绍这些经典,使他们通过读经典而从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此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孔子、杜甫、文天祥、岳飞……我们应运用好中华民族的这些宝贵的名人财富,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遇到这些名人,应随机向学生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以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为自己是华夏的儿女而自豪。
以上是从教师操作的方法上说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倡导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
在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它还涉及到诸如国家的教育教学大纲、语文教材建设、考试改革方方面面,是一件庞大而又亟需各方面配合的事情。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一
总的说来,我是在忙忙碌碌地充实工作中度过这一学期的。我在工作的磨练中逐渐走向成熟。在加强自身政治修养的同时,我更从小事出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作为一名高考把关的数学教师,要全面理解教学大纲,熟悉全部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制定出双基训练与能力培养的纲目,要把握住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单元备课要高瞻远瞩;每课时备课要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则付诸实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辅导要有针对性;认真批改作业,力求全批全改;辅导与作业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应随时记录在案,积累资料。所以我每天早起晚睡,争分夺秒的抢时间。虽然孩子很小,总是缠着妈妈,但是每天早上七点一刻我准时到校,晚上六点以后我才回家。有时问题的学生多,我就耐心地给他们解答,做到了让学生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可回到家,爱人等我回家的饭总是热了再热,孩子也总是说:妈妈你明天早点回来,妈妈明天接我。对于孩子来说,妈妈能接一次那该有多好,想着女儿看到别的孩子被妈妈接走的羡慕,我总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妈妈明天一定接你。
在教学上我立足于全局,让学生各有所得。适应课改要求,把握高考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到了高三,复习资料多如牛毛,如果陷入题海战术,势必”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对资料作出恰当的、独到的二次加工;能够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案作出及时的、灵活的调整与改变。也就迫使我实现从教材到教案,从教案到教学的两个创新。
为了适应要求,我努力做到:不急于求成,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课改要求我们“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无形中给高三的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上网,泡图书馆,查阅参考书……真可谓披星戴月,有时为了一道例题,刚躺下,灵感一来又爬起来……
对学生,我坚持从严要求,讲求复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众所周知,高三数学练习测试几乎每周一次,利用好这些测试机会可以发现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很多不足,教会他们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分类,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应及时发现自己在业务上与教学上的空缺与弱点,有的放矢地参加业务进修。区里和市里的进修我都积极参加,并且在听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讲。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我又参加了北京教育学院的计算机二学历大专班,并顺利地结业。对于我以后的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帮助很大。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教学,我更加清楚教学相长的意义,更加清楚教师的“一碗水~和一条溪流的辨证关系”。在今年的高考中,一班的数学平均分和及格率均为第一,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二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数学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欲.
比如在上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二、重视课本概念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难以读懂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也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满满黑板的写,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发挥课本使用文字、符号的规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重视阅读数学课本,首先要教师引导,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闭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它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防止因口误、笔误所产生的概念错误,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外或课内阅读,教师还可以列出读书提纲,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高一下期平面向量中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一节,笔者拟了以下读书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是怎样进行的?
起点在原点的向量、起点不在原点的向量、相等的向量,它们在坐标系中是怎样表示的?两向量平行时,它的坐标表示是什么?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挖掘课本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知识点的抽象性和隐含性比其它学科显得更为突出,数学中的知识点
要通过思维和逻辑推理才能揭示,由于学生受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限制,以及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数学教材看不懂、不理解。为了完成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例如,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等式f(-x)=f(x),f(-x)=-f(x)就隐含着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前提,而学生往往忽视这个重要前提而导致失误。
又如学习数列通项公式时,就应注意(1)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2)同一数列的通项公式不一定;(3)仅由前几项可以归纳出无限多个“通项公式”;(4)对某些数列,通项公式可以用分段表示。
再比如平行向量的定义中就隐含两个零向量不是平行向量这一知识点。经过教师对教材隐含知识的挖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剖析课本例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精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例题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搞好例题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例题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横向剖析
即剖析例题的多解性,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而实际上许多例题经过认真的横向剖析,能给出多种解法。如果我们对课本例题的解法来一个拓宽,探索其多解性,就可以重现更多的知识点,使知识点形成网络。这样,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课堂上剖析例题的多解性,还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目不旁骛”的良好学习习惯。
2、纵向剖析
即分析这个例题从已知到结论涉及哪些知识点:例题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和疑点,例题所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是什么等等,甚至哪一步是解题关键,哪一步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我们以新教材第一册第62页例5为例: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求证:f(x)在(-∞,0)上也是增函数。这个例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刚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其解法的。本例涉及的知识点有区间概念,不等式性质,函数奇偶性,函数单调性;本例重点是比较大小,难点是区间转化,疑点是变量代换;本例所用数学方法是定义法,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本例的成败关键,也就是防止学生犯错误的是如何突破难点和疑点。因为转化思想和变量代换是高中数学的一个质的飞跃,对于高一学生是很陌生和不习惯的。如果数学教师能把课本中例题剖析得透一些,讲解得精一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领悟,则必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摆脱题海的困境。
3、“变题”剖析
即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称之为“变题”。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因此,教师如果要对课本例题进行改编,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变题”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这种“似曾相识题”实际上就是“变题”。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如果也能象高考命题一样去研究“变题”,那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在研究“变题”时,除了上面所述的严谨性、科学性以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与“主旋律”和谐一致,即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展开,防止脱离中心,主次不分;(2)要变化有度。即注意审时度势,适可而止,防止枯蔓过多,画蛇添足;(3)要因材而异,即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变题”,防止任意拔高,乱加扩充。
五、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后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
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更科学、全面、客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比如对模块的综合评价成绩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W=平时×20%+单元测验×15%+实践与探究活动×15%+学段考试成绩×50%
充分提高自身素质,投身新课改,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六、归纳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授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其它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众多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许多知识的提炼而得出的条理化、规律化的东西,经过概括的知识易记、易懂。
例如,对三角函数中sinX>cosX的判断求解时,就可通过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区分,在角平分线上方有sinX>cosX,在角平分线下方有sinX
对适应知识的归纳、概括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乃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这种概括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都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总之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愿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三
在刚刚结束的20_届高考毕业年级工作中,我担任高三理科班1、3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是我自2008年调入以来95中第一次教高三,也是我担任年级组长带的第一届,因此我也有些诚惶诚恐。因为我很怕自己能力不足,辜负了学校的期望。幸好在备课组同头授课中,我遇到超强亲和力、知识渊博的老教师陈伟和干劲儿十足的年轻教师张健,我才有了一些底气。
一、我的高三复习作法:
1.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由于九十五中学历年高考上线、各科成绩均不错,所以从我自身不想拖其他老师的后腿,因此针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集体备课前我们先选定复习材料——金版教程(和学校提供的世纪金榜),针对我校20_届高三理科班学生的特点,我们确定以金版教程为主的,世纪金榜为辅,并适当补充全国近几年一些典型高考题的教学策略。即使这样,对金版教程上的题也不是照抄照搬,我们亲自试做相关的习题,再从中筛选些典型的例题和习题,或进行改编,或给出更好的解题方法,以适合我校学生认知水平。同时我们还打乱了编写者的顺序,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选用了适合20_届学生的顺序,我们把高中复习内容分为了1.不等式;2.集合与函数;3.三角函数;4.平面解析几何;5.数列;6.排列、组合与概率;7.立体几何;8.复述;9.平面几何证明选讲;10.程序框图;11.平面向量11部分.
(2)集体备课中研究《考试说明》中对本章内容考试的性质、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各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为复习备考的依据,也为复习的指南,做到复习不超纲,同时,从精神实质上领悟《考试说明》,具体说来是:
1)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哪些内容是了解,哪些是理解和掌握,哪些是灵活和综合运用。这样既明了知识系统的全貌,又知晓了知识体系的主干及重点内容.
2)仔细剖析对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有哪些?有什么要求?明确一般的数学方法,普遍的数学思想及一般的逻辑方法(即通性通法).
3)把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分配到每一周的课时中,在细分到每一节课中,尽量做到每一节课都贴近高考、适应高考、体现高考.
(3)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我和张健老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我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同时对于我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积极向陈伟老师请教,他也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进行指导。
2.安排好学习进度,重视基础与落实
(1)2013年高二暑假我们进行了为期5周的补课,在补课期间由于班主任的课前教育到位、假期补课的全程陪同在补课期间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效果很好。20_届的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大部分学生入学分在450分以下(当时市内六区平均分490)比同类学校张家窝中学平均低30分左右,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总体特点就是吱吱动动、波波转转,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校孩子们还学点,到家基本上就不学了。由于我校2013届高考成绩显著(95中学历2本以上学生首次过百),它的成功经验是——高三晚自习上到9点半,所以学校决定20_届高三从开学第一周开始每周周一至周六均上到晚上9点半。所以我们整整到20_年2月份完成了高三数学的第一轮复习,由于复习时间比较充分,每堂课的充分准备,每堂课问题提出的精心设置,都使得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比较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因此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在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和后面的两次12校联考中,我校的理科数学成绩基本上与兄弟校张家窝中学的成绩持平。2月至4月进行专题复习,实际上这是第二轮知识的复习,也是对前一学期第一轮复习的补充与提高。我们主要针对高考考试中的6道解答题,我们分了6个单元进行练习,分别为①三角函数,②概率统计,③立体几何,④解析几何,⑤数列不等式,⑥导数及其应用。再加上此时校领导决定实施午辅导、边缘生弱科包干制,这样使得部分学生的数学复习的针对性较强,从高考成绩来看效果还是挺好的。4月至6月高考前进行综合训练,主要就是做各区模拟试卷、2009——2013天津理科高考数学试卷,并对每套试卷进行归纳、整理,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在这期间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2)每一次的月考试卷我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出稿,难度上略低于高考(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的结构跟高考完全一致,并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出难题、偏题、怪题,保持学生情绪稳定,建立学习自信心。每个月的月考试卷我们两个人轮流出题,目的是防止试卷总是一个人出,一个模式。月考后统计每个学生的得分率,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本班同学的漏洞,发现本班的差距。为精心设计典型题目的错音分析、减少学生此类题目的再次错误打下了良好基础。
3.重视答题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答题习惯
天津高考考题的方向是基础与全面,考试的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广,难度不大,一张卷只有2-3道难度比较大的试题。高考试题中选择填空比例占到了47%,为此我们在综合阶段特别强化了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教会学生一些技巧解法,如排除法,特值法,代入数值计算,从极端情况出发,等等。除了选择填空,学生成绩的好坏最终还取决于前4道解答题,平时做太多太难的解答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侧重前4道解答题的教学,用较多的时间分析讲解解答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解答题。并要求学生做到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再引导学生考试当中怎么去争分,怎么样书写不丢分,怎么去得步骤分等等,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重点在速度、计算、表达三个方面加以训练。考试的时间紧,复习时特别强调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不断提醒学生,对于有些题,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学会取舍。
二、针对20_年天津理科数学高考试卷,分析自己复习的优点与不足
从20_天津理科数学高考试卷情况看:天津试卷的整体结构没有变化。依然是延续8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6道大题,选择填空每题5分,大题前4个每题13,后2个每题14分。从命题风格角度看,填空、选择和前三个解答比较常规,考察的也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注重通性通法。后3个解答,第18题椭圆第一问考的是离心率问题,而20_各区模拟的第一问基本上都是求椭圆方程,学生不太习惯;第19题数列是一个与集合联系的创新题,学生读不懂;第20题导函数第一问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而20_年各区模拟基本上都放到第二问,起点高。
优点:只要耕耘就有收获,天道酬勤。学生的基础题目答得较好,成绩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不足:我所教的两个理科班数学分118,没有优秀率。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审题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例如:
1.第7选考的是条件问题,这类题不论是从20_区模拟还是以往教学中所做过的题,基本上答案都从充分不必要和必要不充分两个选项选,而此题的答案是充要条件,所以学生感觉不适应;而且总我自身解题来说也更重视的分类讨论,而不是树形结合;
2.高三一班的郭雯、孙琪琪,等同学前3个解答做的不好,准确率低,对于必须拿分的没有拿着。
3.20_高考学生都反映后3个题难,尤其是第19题——数列,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读懂题,因此在复习中应设置一些创新题目。
通过我们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20_届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也算是给学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回首期间还是有很多的缺憾和不足,也衷心的希望20_届的师生能够弥补我们的遗憾,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四
新年将至,一学期就要过去,因为带的是高三学生,真正觉得紧张忙碌。总体看,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我校“两课七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学生自主和探究的步伐,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活动,并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标准,学习其新的教学理念,使自己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新形势。在教学中,我始终能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使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
我担任高三文科数学教学,文科生普遍数学能力差。为此,我平时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尽量出一些思考题,以便他们积极思维,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差生,我从不气馁,总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的帮他们补课,不厌其烦地教,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端正其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教学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及时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始终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向45分钟要效益;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总之今年我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今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搞得更好。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五
在本学期中,本人担任了高三(23)班和(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记得当初学校通知我连任高三的时候,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作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高考的把握始终不够。特别又是高三(23)和(24)班都是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是偏差的。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难度大,区分度大,高考所占权重大,数学也是高三学生最重视的学科。高三数学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考生高考的成绩,数学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下面是我对这学期的具体做法与体会。
一、时间进度的安排。
在高一、高二时完成了整个高中数学的新课教学工作,所以高三从前一年的7月就开始复习,这样的安排是完全合理的,我们第一遍复习用了高三的整个第一学期,应该是比较充分的,效果也比较显著的。第二学期前一个月作专题复习,主要是知识专题,实际上是第二遍的知识的复习,是对前一学期第一轮复习的补充与提高。从第二学期刚开学时的第一次考试和一个月后全市第一次模拟的考试成绩对比来看进步是显著的。4月初第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安排做综合练习,我们安排就做前一年即20_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这也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后一个月,从四月底到五月中有2到3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很关键,我们安排解答题的专门练习,针对高考要考的6道解答题我们分6个单元做练习,分别为①三角函数,②概率统计,③立体几何,④解析几何,⑤数列不等式,⑥导数及其应用。该部分的习题的都是自己组卷,这样针对性较强,难度适当,学生反映也较好。最后在学生自主复习的两周,学生自主复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些做今年当年的模拟试题,主要是今年安徽省省各地市的模拟试卷,这些试题的水平比较高,高考的方向掌握的比较准,难度不大,正适合这时的需要。
二、复习一定要把握好高考的方向。
我省的高考命题水平逐年提升,质量逐年提高。而他们命题的样板就是前一年考试中心的试卷,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考试中心的命题思想,所以只要充分研读前一二年考试中心的试卷就能摸准当年高考命题的脉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高考试卷的型式:21道试题,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各题的得分比例都与去年的考试中心的命题试卷雷同。各章考查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与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都与去年考试中心的试卷的相似。我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高考复习。也就是说以去年的考试中心的6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方向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
三、重点内容重点复习。
前面已经提到6个解答题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点,所以尤其要重点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函数部分不要花费过多时间,集合与简易逻辑,向量部分,连续与极限,统计部分都不是重点,不必做过多过难的题。在第二年的5月份,也就是高考的最后阶段,这时的时间最宝贵,我们针对高考的6个解答题安排了6个专题复习。现在看这样的安排是完全正确的。在具体复习中教师要对习题试题进行指导性的选择。
在过去这一学期里,我们努力了,我们奋斗了,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工作成绩得到了学校的肯定。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限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建设多作贡献。
我认为课文类研究作业就是一种很好的个性化作业。它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课文,选择最感兴趣、最有心得或最有疑问的内容去查找资料或讨论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以表达自我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我在执教《声声慢》时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课上分组交流李清照的多种愁,现选取其中的精彩片段,作为课文类研究作业案例的剖析,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引用梁衡先生的《乱世中的美神》导入,“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让学生为李清照的命运深深打动,进入课文分析。
接着我(教师)问道《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从哪些地方能传达出来她如此深重,浓得化不开的愁呢?(分组交流10分钟后,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的个性化看法)
赵月(自己站起来):我觉得是第一句,首先是她是用叠词,可以让愁使人感觉更加丰富。她的寻觅、冷清、凄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师插话:有层次感。)
赵月:对。(教师插话:怎么讲?)因为她写《声声慢》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去世,所以说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开始寻觅。寻觅过后没有结果,或者说她寻觅的结果就是冷清。感觉到冷清之后,她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是非常凄惨。
教师:我没有办法讲了,但是我有问题。我们抛开文本,从生活常识来看,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寻觅?
赵恒:内心有所失落。
学生(小声):东西丢了。
教师: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寻觅,但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仿佛一直在找在什么。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
赵月:她和丈夫在一起时候的那段时光。
教师:那段幸福的日子。还有吗?
赵月:还有国家的命运非常凄惨,她想找些出路。
教师:好像在寻找一切,寻找她以前那段所有的美好时光,美好的日子。但最后找的结果只是冷冷清清。
同学们看课本,刚才赵月讲的那个意思其实和文学大家唐圭璋讲的意思是一样的。我找个同学读一下。
教师:我想问问赵月,你刚才看这段话没有?
赵月:没有。
教师:所以同学们应该自信,相信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师:那么寻觅的结果是冷冷清清。这里的冷清是描写什么的?
郝志源(小声):环境。
王涵:其实这里的冷清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的环境的确是冷清,冷清还反应出内心的冷清。如果说冷清只是暗示出内心的环境,那么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纯粹是写心情或者说心理。
教师:理解得很深刻!(学生们为之鼓掌)
教师:我们接着来找,其中的哪些诗句还反映出李清照的愁情。
张磊:“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可以联想到一个女子,倚靠在窗前,等待着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
教师:这个想象很好,等待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
张磊:而且还是独自,一个人怎样才能挨到天黑。
教师:这说明时间过的慢,说明自己心中――
张磊:非常凄凉,也是空虚。
教师;凄凉、空虚、悲愁,所以才感觉到时光难挨。时间漫长恰恰是内心悲苦、凄凉、寂寞的一种写照。还有吗?
张倩:是这一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与上一首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形成对比,上一首词写的是她思念自己的丈夫。下首词丈夫已经去世,而且国破家亡,然后作者的心情就变得更加的惆怅,“满地黄花堆积”,就让人看到一幅更凄凉的画面。
教师:更凄凉的画面。如果说上面的黄花是飘零、消瘦,但毕竟还是盛开的,还是绽放的,还能让人有一丝怜爱之心,而这里的黄花是“黄花堆积”,已经惹不起任何人的怜爱,所以作者说,“如今有谁堪摘”?更写出了自己的悲情。
其他地方还有,哪位同学来说?找到自己站起来。写李清照的悲愁的地方。
李萍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相识,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还在,而她的丈夫已经不在了,所以很伤心。
教师:我们知道古代有鱼雁传书的故事,这只旧时相识的大雁,也许过去曾经给丈夫传过书信。如今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
学生(异口同声):物是人非。
教师;还有没有?还有最精彩的地方没有人分析。
刘晋阳:有一个疑问。“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秋天开的……
教师:怎么讲?
刘晋阳:憔悴损,有可能是因为凉风把这些的花瓣吹的一地,可能感觉很凄凉。但是我觉得“憔悴损”还有一层意思,是写到自己。“如今有谁堪摘”也是的,不一定只是说凋零一地,没有人怜爱,也有可能是说到自己,丈夫去世之后,自己也人老珠黄,没有人来怜爱。(教师插话:就是这样)满地黄花堆积,是开得很茂盛,而不是堆积到一起。 转贴于
教师:他的疑问,更加深了我们的理解,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
其实这里写,也是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
教师:还有一个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我之所以没有说,是因为我没有理解透,不知道她是怎样写愁情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里是写景的,这景中我怎么看也没有看出愁情来,同学们看这春天如果是黄昏,下点小雨多么美好而浪漫,她怎么能和愁情联系起来的,哪位同学能帮助我一下吗?
贾珍:春天的小雨缠缠绵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缠绵,很郁闷那种。
刘晋阳:我认为是这样的,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她坐了很长时间,看了很久,愁了很久。
贾珍:这里的雨下得很短,而她内心的愁,不会随着雨停而停,就形成了一个反差。
教师:你以为这是什么季节,秋天的秋雨怎么样。
贾珍:很缠绵。
王杰:秋谨有诗云“秋风秋雨愁煞人”。除了李清照的诗,我很快的就联想到《红楼梦》里的《红豆曲》,感觉那个词写的,整个一段词都可以用来描述李清照后期家破人亡那种情感:“展不开的眉头,挨不完的更漏。”“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感觉“点点滴滴”的愁情,和李清照后期灵魂的那种愁苦或者很多情感,总是缠缠绵绵环绕着自己。
教师:我的理解,秋风秋雨本身就给人以哀愁的象征,而且王杰刚才讲“点点滴滴”一种愁情反反复复地缠绕自己。我问一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它不是滂沱大雨,而是点点滴滴的细雨,你能听到吗?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那么李清照听到这种雨打梧桐的声音到底怎样的感觉?
(见学生没有醒悟,教师引导学生看课件上关于“梧桐细雨”的诗句。)
教师: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我们来看一些诗词你就会明白了。结合这几首诗,我找同学谈一谈,梧桐秋雨给你怎样的感受?看你口中念念有词,。
:秋天梧桐叶子落了,打在上面,给你一种凄冷的感觉。还有黄昏。
教师:对,黄昏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意象。
赵星:应该和“满地黄花堆积”对比一下,也就是说,黄花是风可以吹走的,黄花的愁是可以带走的。而后文的愁即使雨停了,也带不走。也就是说她愁非常深。
刘代磊:我是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去感受的。“春风桃李花开日”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秋雨梧桐叶落”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孤独,觉得自己生命是一种悲凉。
教师:我们班学生的水平的确非常高,只是有时同学们不自信。
教师:在这里我们知道秋夜漫长,雨声敲打在已经败落的荷叶之上,那种声音,只有夜深人静,难以入眠的时候,只有心中极端苦痛的时候才会听得如此真切,那一滴滴的雨声,敲打在荷叶上,也敲打在梧桐叶上,更敲打在词人的心里。李清照最后一句诗喷薄而出,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就是李清照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
布置课文类研究性作业是要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更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儿童数学活动断层的现象呈现
如今,把数学课的每一课时设计成若干个活动,把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进行分解,板块式推进,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我们都没有不同的想法!”
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由于对活动要求没有深入地思考等原因,往往不能在交流讨论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是“人云亦云”。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材安排了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由同一问题的两种解法建立等式。为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规律的普遍性,教师安排了“我来编题”的环节,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仿照例题,编出“既能分开算也能合起来算”的实际问题。汇报交流时,几乎所有小组编出的题目都是把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变成了6条、7条、8条……老师不断地追问:还有不同的编法吗?学生面面相觑。老师原先设想:求长方形的周长、相遇求路程……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没想到学生思维卡壳,导致后面的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二)“我还是觉得原来的方法好!”
我们之所以安排小组活动,就是期望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尽可能地发挥个体和群体的力量,跳一跳摘到果子。可有些活动的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如在教学“通分”时,教师出示例题:把■和■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改写,再在小组里交流不同的改写方法,比较谁的方法更为简便。结果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一致认为: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公分母的方法,比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方法更为简便,让老师大跌眼镜。因为学生认为求最小公倍数还要经过一番思考,哪有直接求积来得简便?这样一来,显然不能达到教材中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的要求。
(三)“我们只要做做样子就好了!”
在一些以操作为主的课堂上,因为学习材料的局限性,学生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进行。如教学“角的度量”,新课伊始,教师安排了“比一比”的活动,在屏幕上出示两个角,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因为没有可以进行操作比较的学具(如活动角、单位小角等等),屏幕上的两个角学生也不能触摸不能移动,四人一小组看似讨论得非常热烈,实则不着边际。汇报交流时,当一位学生提到可以把两个角拿过来比一比时,教师立即拿出了活动角进行演示讲解,刚才的小组活动完全是走了一个过场,学生也乐于配合老师演了一出“小组活动”的戏。
二、儿童数学活动断层的原因剖析
出现上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仔细分析,其实是有深层原因的。
(一)忽高忽低,学生思维原点诊断失误
在一些数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不能准确找到学生的思维原点,要么起点过高,学生不明所以,要么起点太低,活动低效。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首先安排了一个“复习旧知”的活动,让学生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同分子或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等等。这个环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后才切入正题,导致新知来不及进行练习巩固。其实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并不需要将相关的旧知一网打尽,学生对所学的新知并非是零起点。而另一个老师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把例题“986÷2”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结果许多学生无从下手。如果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前,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复习一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大概就不会发生学生思维的阻塞了。
(二)忽深忽浅,知识内在联系把握失当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而教材在呈现时,由于文本表达的局限性,一些知识间结构关系往往被“隐藏”起来。而不少教师所看到的只是零碎的显性知识,所设计的活动必然脱离学生的实际。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有的教师仅仅安排了这样的活动――先说说等号两边的式子为什么相等,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仿写几组类似的等式,揭示乘法分配律。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遇到15×15+26×14、32×99+32的算式能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问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如果教师能洞察数学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出发,帮助学生把旧知与新知融会贯通起来,效果一定大相径庭。
(三)忽疾忽缓,活动组织节奏设计失衡
在设计活动时,我们不能把课堂肢解成机械的活动堆积,而应更多地关注儿童注意力的分配和课堂效益的优化。
在有些老师的课上,虽然安排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但“活动要求”中的每个问题,依然是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还有些老师在安排了自主活动后,课堂上就只见学生而不见老师,他们对学生的疑惑不点拨,对偏离的主题不引导,一味讨论而不归纳引领,满堂课都是学生信马由缰式的自由活动,这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三、 拾级而上的“生长性”教学应对
儿童是生长的,知识是生长的,活动同样也是生长的。我们该如何补白儿童数学活动中的断层现象,引导儿童在数学活动中自觉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一)循“思维生长”之级而上,抵最近发展区
在设计活动之前,要准确把握儿童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水平,有效调动他们的前数学经验。儿童的思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为他们提供带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又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学习内容。
下面就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一课所设计的活动为例,来谈谈如何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避免造成思维的脱节。
(三)依“活动展开”之级而上,寻最佳学习法
目前的一些数学学习活动,大多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学生似乎“经历”了这一过程,但对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却毫无感知,也无从感知。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设计新颖开放、富有实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展示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细细品味活动的过程,获得可以持续发展的认知结构。
1.活动离不开情境
“活动”是指儿童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过程。每一个独立的活动都应当包括活动情境的创设、活动方案的实施、活动结果的反馈等几个部分。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创设生动贴切的情境,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能够愉悦地接受活动中的各项任务与要求,而且有了情境的串连,一节课中的几个探究活动不再各自为阵、七零八落,而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层层递进,让学生欲罢不能。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时,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迎接艺术节,装扮校园”的情境串连整节课的活动,把教材与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的典型问题巧妙地穿插其中。第一个活动:装扮童真剧场,气球和风车一一间隔排列,可以怎样摆放?然后用在活动中探究到的“两种物体的数量什么时候同样多,什么时候相差1”的知识,一起完成第二个活动:布置艺术长廊,讨论了画与夹子的排列、黄花和红花的摆放、校吉祥物和雕塑的排列方式等等。最后再安排第三个活动:排练艺术节的节目,研究合唱队、舞蹈队排列队型中男女生人数的问题,学生特别有兴趣。当然,除了真实的生活情境,有时为了探究的需要,我们也可创设虚拟的童话情境、激发儿童积极性的游戏情境等等。
2.自主离不开引导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实施至今,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现在的某些课堂只见学生而不见老师的现象比较普遍了。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他们的学习过程将处于盲目的、无序的自发状态。诸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表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撼动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缺一不可,教师有效引导下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自主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用“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这一形象化的说法,概括了教师在课堂上放手与引导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用“导师”的身份陪伴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如学生探索圆周率而始终不得,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站出来,提醒学生:是不是该换一种思路?然后顺势介绍“割圆术”。又如,在大家一致认为用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作公分母通分比较方便时,教师可以换两个分母为两位数的分数,让学生体会到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简便。再如,当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学生编不出其他类型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学生活动之前就可以多提供几类素材,再放手让学生编题等等。
【关键词】雅思;高等院校;培训机构;教学模式
1.雅思教学的研究现状
1.1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雅思考试,以其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实战性和应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逐渐为海外高等院校所接受,成为出国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雅思考试成绩不仅反映了考生是否具有赴海外高校学习的资格,更直接的体现了考生能否适应在英语国家的社会生存和生活。目前,越来越多的英联邦国家高等院校为中国巨大的留学市场所吸引,纷纷与中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其合作办学的模式多为3+1和3+2的模式,俗称专升本和专硕连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种雅思培训如雨后春笋般扩展壮大着,或设立雅思考试课程、或建立雅思培训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高校雅思教学的方法和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其实,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的雅思培训中教师大多未有参加雅思考试的经历,对雅思考试的熟悉和研究不够,将普通英语教学的方法复制到雅思的教学上来,过于强调对于英语基础的教学而忽略了雅思考试的性质、内容和模式、学生的需求和考试技巧的培训等三大因素。
首先,雅思考试性质决定了它是考生赴国外留学和移民的敲门砖。雅思考试分为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四大模块,且所考内容灵活多变,极为贴近现实且应用性极强。以听力为例,录音中说话者的发音和语速与现实生活和学习毫无差别,丝毫没有刻意或呆板;而听力的场景和内容更都是以现实生活场景为材料,来源于并反映现实生活和学习。这使得雅思考试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一位考生真正的英语水平。此外,雅思考试考点虽然较CET-4,CET-6等考试少,但考试周期短,几乎每半个月都有一次考试。这也就决定了雅思的报考和备考周期都更为灵活。
其次,雅思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考生们以出国为导向,目的性更强。他们迫切需要的不是长期的知识的灌输和分数缓慢的提高,而是短时间内对雅思成绩的提高,这也就是为何学生宁愿掏更多的钱去培训机构补习的原因。但是这样的功利培训也会带来副作用,他们的分数可能会有提升,但是他们的英语却原地不动,甚至变得更差了,因为培训机构更多的是注重考试技巧,如何解题而不是真正的去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相反,高校的雅思教学培训大多是以高校固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的适当改变,但其教学周期长、解题技巧的缺失以及教学模式和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相符合的特点,导致了高校雅思教学毫无吸引力和针对性可言。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雅思教学中抓住雅思考试规律性强的特点,注意对雅思考试解题技巧的训练。但高校亦有培训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特点和资源,只量这些优势和特点以及资源比如:高校的图书馆,高校的英语基础课程,英语角,外教等资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探索和研究出符合高校出国留学生雅思教学的模式就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1.2 当前对高校雅思教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出国留学生雅思教学方面的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为雅思教学对传统英语教学的借鉴和意义等,宏观方面的研究为雅思怎样作为一门课程贯穿到大学三年教育中。
1.2.1 微观研究--雅思考试与传统英语教学和考试之间的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雅思考试的四大模块进行单独分析或者研究其考试模式,找出值得国内传统英语教学和考试借鉴的地方。邢亮和汤孝妹(2011)通过对雅思考试听力模块的研究,对真实语言听力资料的选择的必要性和其应用语境的理论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通过情景文化和语言背景分析真实语言资料对学生理解听力材料会有很大的帮助。而陈立新(2009)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出发对雅思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模式的关联和对比性上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雅思考生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变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2.2 宏观层次的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雅思教学的研究,分析当前雅思教学的各种弊端和不足,然后提出相应的宏观的改进方法。王晓明和孟春国(2009)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12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雅思课程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高校的雅思课程贯穿大学三年的学习,并且在课程管理、设置、规划、教材的使用、授课材料和授课教师的资质上存在着缺陷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的建设需要多方协作共同推进和加强课程的实践和研究。李勃和陈艳龙(2010)从雅思测试的特点、中外合作办学的雅思教学大纲和理论等方面探讨了雅思教材选用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雅思教材和辅助教学材料等选用的标准和建议。
2.雅思教学模式的对比和发现
鉴于在前一章节中的分析, 本文的研究重点将放在探索听、说、读、写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对天津市多家主要培训雅思的培训机构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同时对一些高校的雅思教学培训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结合笔者所在高校多年雅思教学的实际经验以及在培训机构学习的经验,以及对两者在教学模式的异同点及优劣性,从而探索出双方互可借鉴和利用,并切实符合高校的雅思教学模式。
2.1 培训机构雅思教学模式
通过笔者的走访和切训学习,了解到天津市主流培训雅思的教育机构,其雅思培训的定位十分清晰,即:通过短时间的集训,帮助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短期内在雅思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分数。培训周期一般为一个月、二个月和三个月,而雅思课程则根据雅思考试的听、说、读、写四个模块进行课程设置。此外,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极强,像雅思听力会围绕十大场景和十大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阅读则围绕十大题型解题技巧进行讲解和练习,写作则以图片类和议论文类分别进行模板和套路的讲解和练习,而口语则是对4个步骤的各类话题及应答套路进行讲解和练习。而所用的教材则是剑桥雅思3-8册,其中的试题不论难度、题型皆出自历年考试;此外,还有一些内部资深讲师撰写的培训教材,这些都是其内部人员通过不停的雅思测试回忆的题目和总结出来的出题的趋势和重点。至于讲课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绝不拘泥于书本和形式。各模块讲师讲课极具个性、激情和幽默感,风趣且信息量大,互动较多,能够使学生较长时间内集中精力,且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和辅导。此外,培训机构对学生学习状况掌控较强,通过与学生及家长课后和测试后及时沟通和反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改变。再加上学生的成绩一般与教师的工资水平直接挂钩,使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均能保持较强的责任心和认真态度,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但由于每次课一般持续在2-3小时,使得学生难免会出现走神、知识吸收率不高等问题。此外,由于课程周期较短,加之雅思考试四个模块进行分开教学,使得学生很难在学习各模块的同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即便分数有一定的提升,但往往是听力和阅读的分数提升明显而口语和写作却很难得到提升,而且英语水平实质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
2.2 高校雅思教学模式
高校雅思教学模式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模式,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07年该校开始进行雅思教学培训,培训的对象为大一和大二学生,但授课老师却没有雅思考试和培训经验,所用教材为新概念,培训时间为晚间培训,培训周期为一年,两年内学生雅思成绩最高分为5.0分。直至2009年,建立国际雅思班,面向社会招生,培训周期仍为一年,所使用的教材多是市面上常见的培训雅思的教育机构出的书籍,师资力量中只有两名教师有雅思考试经验,两年间13名学生雅思成绩的最高分仅为5.5分,但英语基础却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然而其雅思教学仍是照搬高校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讲授课本上的内容且并无针对考试的技巧和解题讲解,课程的活跃度、互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都偏低。除了听、说、读、写四门课程之外,还加入了一些外国文学和文化等与雅思考试并无相关性的课程,以及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基础性的课程。除此之外,在持续一年的培训周期中,学生每天的上课时间有限,且学生的休息时间与高校的休息放假时间保持同步,这使得学生们前段时间的学期在长假、寒暑假的间隔下大打折扣,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降低。此外,高校雅思教学教师的课时和学生成绩并无关联关系,无法对教师的雅思教学产生一种激励效应,使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雅思教学和考试解题技巧。教师对学生状态和学习效果的掌控较差,并且沟通较少,使得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学习状态的变化。
2.3 比较和发现
雅思考试对学生的应变、反应、推理、归纳、总结、灵活运用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如果只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而缺少解题的技巧是无法取得高分;反之,如果只有有效的解题技巧而无扎实的英语基础,雅思分数虽高,却极端化明显,一般呈现听读分数高而写作和口语分数低的现象。此二种情况均不足以解决学生们的问题和需求,学生虽需要在短期内提高分数,但亦需要将自己的英语基础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如若高校能够借鉴培训机构的相关教学模式,增强课程的针对性,课程设置更加明确,教材的选择更具时效性和实战性,课程周期缩短为一学期,教学更加灵活多变,实行差异化教学,并对教学效果加强控制,加之高校的图书资源、英语角、基础英语课程和外教等资源,亦不失为一大变革。
笔者通过总结在高校雅思教学的经验以及在培训机构访谈和学习的心得,做出以下大胆探索,是否可以实行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在维持原有的听、说、读、写四门独立课程的同时,另将其余课程消减,同时增加新的课程即:将听力和口语课程合二为一形成听说课,阅读和写作课程合二为一形成读写课,从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在进行雅思听力十大题型、十大考试场景讲解之后,可以将十大考试场景中的词汇、短语和经典句型用于我们的口语和写作,而这些场景和雅思口语考试中的话题又有一定的重合性。而雅思听力中的十大题型的解题技巧虽不能用于其他模块,但是雅思听力中找题目中的关键词的方法、以及录音中的信号词和关键词定位的技巧却可以完整的转移到阅读的解题技巧中去。此外听力录音中相关信号词,即:表转折、递进、强调、对比、结论等词汇却可以完整的应用到我们的口语和写作中,以使我们的句子更加顺畅。而雅思阅读和写作作为书面语,亦有可通之处,在阅读中学习到的推理、总结和归纳能力以及图表题型的解题技巧和出题特点亦可用于写作中图表作文中。而阅读题型中的list of headings(找标题)等题型及解题技巧和词汇给了我们现成的模板,即:段落的首句或者尾句点出段落中心和大意。
通过以上对比和分析以及探索实践发现,虽然高校雅思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弊端性,但是通过对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加以学习和改进,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好高校所拥有的资源并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程周期、师资力量、教学风格、效果控制等方面予以改变,亦可让雅思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杰克曼.剑桥雅思考试题型透析[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雅思考试与外语教学中的反拨效应[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刘洪波.最简化雅思写作[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48-58.
[4]李勃,陈艳龙.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雅思教材的选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23.
[5]王晓明,孟春国.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改以往的乏味局面,变得鲜活多彩。多维目标的设定、教学设计的创新,眼花缭乱的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这也曾经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完美数学课堂。然而,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愈加成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数学课与真正有效的、原生态的数学课堂渐行渐远。很多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课程理念,结果导致创设的情境没有实效,组织的操作活动可有可无,引导的合作学习有形无实,课堂中情境表面化、活动形式化、偏离目标、非学科活动、浅层次的教学,把时间浪费在“低效学习”、“伪学习”、“假学习” 上,致使学生最后没有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与巩固,完不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追求一种真实、有效,崇尚实在、返璞归真的原生态。我们追求的是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生命。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从数学的本真出发,教师应将数学“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有效地学习数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真正体验到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亲身经历“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情感体验。
一、理性把握双基目标和三维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流程的准绳,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经常会犯教学目标“假、大、空”的毛病。如我在设计《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时,一开始制订了这样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会熟练地计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在丰富的练习形式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运用“大数学”理念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乍一看,这些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要求”。但是探究下去,这些贴标签似的虚幻目标,就是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达成,何况是在短短的一节课里面呢?再说,这些说不清、道不明、拿不准的模糊表述,对课堂教学又如何起到调控作用呢?这种泛化的目标描述,必然使教学活动失去指引、失去支柱。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双基目标,而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拟定教学目标时,只要准确把握双基目标,就可纲举目张,灵活把握生成目标,积极精心演绎就可以了。目标的多维化造成教学定位的虚幻化,使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们不必强求“五脏俱全”,不能把“全面落实”异化为“表面文章”,而应让教学目标简单些、务实些!
二、理性把握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关系
数学知识重在过程,它既是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看作“有想法,有个性的人,”那您的学生真的会很出色。但小学生毕竟小,有适合他们自己探索的知识,也有他们无法自行探索的知识,一堂好的课并不是需要每个知识点都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并不需要将全部时间留给学生,将全部发言权交给学生,更不需要一味地“尊重”学生的结论。
首先,并不是每一堂课的每个知识点都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例如:有些概念的教学必须是教师传授的。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时,我们必须用数学的语言精练地告诉学生: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一平方厘米。这个知识点是学生无法自己探索的,所不同的是学生可以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找一找生活中大约是一平方厘米的物体,通过感受、体会、巩固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得出其它两个面积单位的定义。因此我们并不一定要在每堂课中或每个知识点都让去学生探索,而是要事先考虑此知识的可探索性,尽量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略去那些浮光掠影的东西。
其次,对于可探索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这一过程,只有赋予了内容的结果才是“美妙”的,难忘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讲的就是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就数学知识本身而言,它是抽象的、枯燥的,如果把这些知识一成不变地填压给学生,其课堂教学效果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摆一摆”、“摸一摸”、“圈一圈”、“量一量”等这些简单的动作来感知数学,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
三、理性把握用教材和教教材关系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整节课没有安排学生看书阅读或练习的环节。一节课下来,课件代替了课本。其实,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主题图到情境创设,从例题到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有些概念性、规律性的东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否完整、准确,让学生看书更系统准确。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新课程教材给教师处理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让老师把握教材有了一定的难度。老教材一节课一种典型的例题加一些对应的习题棱角分明,只要照搬教材,教学目标基本能达成,然而新教材相对而言就灵活了许多。如何利用好教材,我们许多教师都知道: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们在处理新教材时要防止走两个极端:一是彻底抛弃教材;一是完全照搬教材。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了,用不用教材上的内容都无关紧要了,更有甚者认为不用教材上的例题习题才算是创新,否则就不是一堂好课。 因此,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一律改头换面,一节课下来数学课本一次也不用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冷静下来,我们常常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情景的效果不好,学生的作业错误率极高,课堂上很热闹,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了安静思考的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不如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教材是众多专家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总体而言是十分精确的,无非就是其中的个别内容中的教学材料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防止走向两个极端。
四、理性把握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显然对基础较好、思维反映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和发展空间。但稍不注意会成为少数学生的“演说会”和“练兵场”,相对于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却成了旁观者,冷落了谈们的学习情趣。即使介入其中,也容易忽视他们的存在和错误的纠正,“剪刀差”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中过于追求形式,讲究热闹场面。但一节课结束后,评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完成了哪些目标?大多数学生得到哪些发展?却含混不清,甚至收效甚微。转变后的学习方式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了合作意识,发展和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但部分教师却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价值或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会形同虚实,失去意义。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合作与交流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笔者认为当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可以采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理性把握时尚与实用的关系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提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与优势。但是就目前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弊病。有些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传统的板书罢了,失去了教学应有的鲜活和生动,教师成了操作员和画面讲解员,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表面。有的教师事先明知道采用课件后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却把它作为门面来装饰,片面追求“技术含量”,为用而用,不求实效。这样,就由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欲速则不达,讲求实用最重要。
六、理性把握热闹与安静的关系
纵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常常是抛出去一个问题,就已经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看似气氛异常活跃,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是否还缺少点什么?我觉得还缺少安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在数学课上应该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还数学课堂一份必要的安静,是热闹之后的理性思维,是浮躁之后的沉淀积累。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不妨给学生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热闹的场景,往往会造成学生过于浮躁的心态,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而学会冷静地思考,才是数学教育成功的真谛。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静心思考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全面、更内敛。在合作讨论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参与小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的倾听中,学会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善于从相互的交流与倾听中,开拓自己的视野。
静能生慧,能静静地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品质。能静思而不觉其苦,回味而无穷,正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数学课堂应该有其独特的思维魅力,让学生学会安静而执着的思索,并在静静的思考中,获得成功。
听过了,看过了,热闹过了,但最终都忘记了,冷静了,思考了,体会才会深刻,课堂知识也才有“生命力”。真理往往披着朴素的外衣。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样,朴素的、有效的才是真正最好的。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七、理性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生成”是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但是,究竟何谓“生成”?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就算生成,我认为这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经过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数学课上,经常有学生作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教师绝不能冠以“有个性”的美名加以赞赏,应态度鲜明地进行引导,以免教学偏离轨道,步入低效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