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6 10:29: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副高职称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计量支付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施工准备阶段应重点注意以下支付工作内容与方法。首先,认真核对图纸,对工程清单进行详细的审查。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采用单价合同,实际支付费由实际完成工程量及清单中列出的单价决定,而清单数量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统计和计算得出的。因此,施工之前应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并复测原地面线,逐一修正原来清单内容,最后交付业主进行审批,为监理支付控制提供准确依据。其次,细化工程目标及工程量,尤其应明确项目分项工程、分部、单位的数量,熟悉不同分项工程的造价,为台账的建立创造条件。再次,在满足合同条款的基础上,完成动员预付款支付。通常情况下,需要承包人提供的申请表,施工方提供的动员预付款保函,以及施工方和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另外,如合同有特殊说明,还应对承包人的机械设备、人员的进场等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最后,注重相关人员的培训。总监办负责组织施工单位与监理人员参加计量支付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制定统一、明确的要求,尤其应规定机构上报时间,并统一使用的计量统计软件。
2施工阶段计量支付内容及方法
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包括计量支付内容和相关细节工作,接下来进行认真的探讨。
2.1注重工程计量支付台账的建立
建立工程计量支付台账可有效防止超计、错计、漏计、重计等不良状况的发生,为提高工程计量支付工作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建立分项工程计量台账。构建分项工程计量台账时,应严格遵守“分项工程量批复表”中的相关内容条款建立台账。并要求在施工时,计量支付一次应核减台账数量,而且合同变更修订,仍需在参考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修订台账。最后当所有支付完成后应归档处理,以备后查。其次,建立工程量清单台账。汇总统计不同分项工程数量批复表中的数量,依据工程量清单编号顺序完成分项台账的建立。计量支付一次、支付项每开工一次,应削减一次台账数量,而且合同发生变更则应修改台账一次,各期支付报表均应有清单台账与其对应。最后,建立工程变更台账。建立工程变更台账的目的在于对变更工程准确把握,提高处理变更文件的效率。建立变更台账时,应明确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变更次数、变更原因、变更内容等,而其格式要求应根据业主要求与统计方法而定。
2.2明确工程计量支付程序
首先,承包人当月完成的工程量应交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同时,还应将分项工程的试验单、质量评定表、工程转序单等资料一并上交。如上交的材料不完整,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字,而且监理工程师还应实地测量已经支付的分项工程数量。其次,在规定的时间内,承包人应将带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的材料制定成计量汇总表,并认真填写各项支付表内容,装订成册后报送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要求承包人对工程数量月支付报表加以确认,并盖上监理不同部门的章后报给业主。最后,监理工程师应以身作则,认真检查与核对承包人上交的计量支付相关材料内容,尤其应对图纸进行认真核对,甚至到现场进行测量。一旦发现实际完成量和工程量偏差较大不能进行质量支付。对于完全符合合同内容的分项工程,应依据合同内容履行支付职责。
2.3利用进度图管理计量支付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合同段与分项工程多,计量支付时需要进行多次计量,因此发生重复计量、漏计的机率比较高。为此,监理工程师应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有效方法进行计量支付,以有效防止计量支付错误的发生。监理工程师可借助工程形象进度图,将分项工程细分为不同的子分项工程,并详细的进行标示。例如,借助形象进度图可具体到混凝土的每块板上,通过明确标明混凝土数量、钢绞线、钢筋等进行计量,可有效防止重复计量梁板现象的发生。另外,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涉及的凭证、支付报表种类比较多,因此,为保证计量支付工作的高质量实施,应对产生的各种材料及时进行整理和归档。
3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促进了大学生就业。人才是IT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截止2014年年底,随着IT服务与外包产业的不断地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了405万人,带动了我国企业对IT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为了顺应时展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对IT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IT服务外包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践探索,如:系统改革了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优化等方面。IT业是服务外包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部分高职院校实施了“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构建了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体系。
1我国IT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分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T服务与外包产业人才缺口巨大,从业人员需要开发700万,IT人才供不应求。同时根据劳动保障部统计,国内30万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缺口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人,有3万人具有三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而具有五年经验极少,还不到1万人。其次,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到2020年全球潜在市场需求为2.65~1.8万亿美元,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2011年,我国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统治》,IT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另外,很多服务外包企业将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书面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但是因为毕业生中只有10%能达到IT服务外包企业人才标准,因此IT服务外包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服务外包人才。这是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校企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才需求与培养互动生态圈。并且加之学校普遍侧重理论考试,学科式的课程体系落后于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弱化了技能培养,从而降低了学校IT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造成了IT服务外包企业缺乏人才。
2高职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定位及现状
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IT外包人才比例结构为6:3:1,人才结构呈金字塔状态,人才基数由大到小形成梯次,即:软件蓝领、工程师、分析师的。但是目前,我国TI外包人才队伍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师、桥梁工程师等相对缺乏,IT蓝领人才缺口较大。IT服务外包行业具有多样性,因此,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并且IT服务与外包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化等特征,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此,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职业技能等。在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高职学制三年,IT开发技能和外语能力比较弱;并且学生对IT服务外包产业缺乏了解,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职业规划不明确;其次,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不能适应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另外,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高职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3.1实施“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
高职院校要按照IT专业“2+0.5+05”的方式,根据IT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实施:1年专业基础教学,接着根据技术方向实施1年专业核心能力教学,最后在校内、企业各进行半年的实训和顶岗实习。如何实施课程设置呢?可以实施编程能力训练、外语能力教学、项目实训实践等不断线,即:“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校内半年实训和企业半年顶岗实习,学生不间断地进行项目训练,增强了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提高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
3.2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IT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体系,要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点,以IT类开发的“需求分析、编码实现、部署与维护”工作过程为基础,要根据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按照能力需求,来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取向主要是欧美服务外包企业和对日服务外包企业,外语教学要贯穿2.5年,分英语和日语两个体系,28个学分。如何安排专业技能课程?第一学年为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增加服务外包通识和素养课程,为JAVA、NET两个专业方向,如:服务外包概论、商务技巧等课程。为了形成三级项目课程体系,以面向能力培养为中心,课程体系通过开展IT服务与外包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大纲。课程设计要避免因课程门数过多割断了学科联系,要尽量综合化、避免课程丰富化、小型化和面面俱到。
3.3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IT服务外包产业职业素养包括知识、方法、个人能力等,要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其中知识的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能力是毅力、抗压能力等,方法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从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高职IT服务外包课程改革的实施
4.1教学方法、手段与课程改革相互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IT服务外包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对基础理论实施改革,由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构成的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围绕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手段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围绕着学生的职业素养等展开。
4.2建立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
在IT服务外包课程改革中,可以引入CMMI2质量标准,建立符合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能够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管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该体系实现了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和督导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不但规范了过程化考核和资源共享及题库管理等工作,建立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还进一步的规范了教学质量检查和学生考勤,从而使所有课程都实施课堂反馈机制。
4.3服务外包知识课程化
在IT服务与外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认识,在每个学期中,高职院校不但可以邀请IT服务外包企业、行业的领军人物来校讲座,还可以邀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讲座的内容涉及IT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概况,讲座不低于16课时,不少于4次,并且讲座的内容还要涉及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能力分析以及商务礼仪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实行差异化教学,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分成日语和英语快慢两个班,在减少外语课时量的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和日语兴趣、动力不足的问题,慢班相应地增加IT开发方面的课程。并且课程设置要增加外语课时量,去掉一些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部分理论性偏强的课程,每个学期选取30%的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5结语
高等院校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对于IT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来说,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但是课程改革比高职院校越来越困难和缓慢,这是因为本科院校多年形成的学科体系所造成的。近些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以“双师”建设和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突破,以培养IT服务外包人才为重点,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效果,在IT服务外包企业的就业人数上,使毕业生每年增加了40%以上,促进了高职院校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的改革。
作者:喻会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黎浩宏.世界大学城资源有效组织方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20-22.
比如要申报正高级职称,是要求申报人在副高级职称以来,由本人独立撰写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在国家权威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也就是核心期刊或者SCI或者EI论文,学术期刊级别尽量要是核心类的,普刊作用就不太大,当然也不能是增刊、副刊、专刊、专辑等不被认可的假刊。
而申报副高职称,要求申报人在中级职称以来,由本人独立撰写或者第一作者身份撰写,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也就是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都行,当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也是可以的,但是增刊、副刊、专刊、论文集是不能用的。
作者要申报中级职称,可能也是第一次,可能对于刊物要求就不那么高,只要是国内CN期刊上正规出版发行的就行,不需要太高的级别,一般是省级刊物论文1-2篇就可以了,但是需要有国内国际双刊号,增刊、副刊、专刊、专辑是不受认可的。
摘要:本文对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测评、课程条件以及实践性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能力为本、学生为本、活动建构为本构架课程模式,提出课程解决方案。
关键词:餐饮课程能力内容组织评价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任务课,在我院已开设九年。从2000年开始,我们以课题研究形式对课程内容、教材、教法、测评方式以及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配套的改革,并付诸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预期成果。构建了切合餐饮业务实际,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课程模式,课程解决方案,初步建成了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教改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学生课程设计受到社会欢迎,连续五年学生高级餐厅服务员的过证率100%、就业率100%。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且能很快适应餐饮业的需求。本课程现已成为我院精品课程,并在2005年通过湖南省教育厅专家评审推荐参加了国家精品课程评选。
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一)课程教学特征(一线、两点、三环节、七模块)一条主线———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培养两个结合点———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三个环节———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意识训练环节七大模块———基本技能、接待服务、菜单设计、餐厅设计、宴会设计、美食策划、资格认证七大教学模块构成教学内容,通过三个环节和两个结合点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开放式实践教学,多元评价,实现课程教学主线———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培养。
(二)技术性的模块式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设计的“1、2、3”原则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贯彻了解决一个问题,注意两个得当,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即:解决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训练与发展问题;注意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关系处理得当,注意课程内容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坚持课程内容与餐饮业务活动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认证相结合。
2.课程内容设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餐饮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为涉外饭店或独立经营的餐饮企业的中、西餐厅高级服务员、领班、主管、餐厅经理、宴会部经理等,因而我们把这些岗位主要餐饮业务活动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以及进行这些职业活动的国家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并注意把体验经济时代餐饮服务与管理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如:顾客期望管理等。技术能力则涵盖了餐厅初级服务员到技师的全部内容,探索性地选取高级技师部分内容,如:主题餐厅设计、大型宴会接待计划编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精心编制了7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课程设计。职业意识训练则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各模块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形成整体。每个模块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掌握从事这些业务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是,紧扣餐饮业务活动,针对性强,强调技术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模块设计见下表:
3.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训课业
(1)实训课业设计本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实训课业的训练,学生通过听取老师解析问题,社会实践,校内实训和阅读辅助教材,查阅专业资料,了解相关链接知识,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完成如下课程设计:服务经验面面谈、餐饮服务设计与创新、命题宴会菜单拟定、菜单销售分析,固定菜单设计与制作、餐厅主题设计、宴会接待计划、专项美食节计划、宴会花台设计、培训大纲编制与授课。
(2)实训课业训练的实践价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实训课业表示满意和欢迎,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要熟悉、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走出课堂,对餐饮业务活动有实观的认识和亲身的体验,实训课业训练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是很大的,完成这样的作业虽然辛苦,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其有效性是一般教学实践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它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餐饮业务活动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标准以及专业技能,具备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实际工作要求的能力和资格。如,我院学生为金叶大酒店作的菜单销售分析,得到企业好评等。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
(一)学生为主体导线的协作式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方式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习国外著名酒店管理学院的先进教育方式,教师多为发现式、指导型,学生多为参与式、展现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体和中心,而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厂学合作,课内外结合,重视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职业习惯养成,职业操守教育,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多种形式,同时融合解析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模拟训练法、实践体验法、行为引导法、系组工作法、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接受任务,自主地找到解决业务模块问题的答案,并以协作的形式展现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图示如下)
(二)做中学、学中做,建立发现式、开放式实践教学课堂我们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力求有机结合付诸实践。以职业能力逐渐提升为主线,设计了职业认识与职业体验实习+专业技能实训+服务价值增加与管理实践实习三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学生首先到企业认识、体验实习1个月,在做中学,学习服务技能和服务经验,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下的餐饮实务操作训练,教师以职业过程为导向教,注意对企业各种操作进行总结和升华,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学生在较好的实践条件下学中做,我们设计了多种训练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具有职业氛围的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使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创新。然后又到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服务价值增加与管理实践实习,在全真的环境中做中学,体验现代职业感,工作成就感,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多元评价方式1.测评方式。课程改变过去老师一支笔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取消一次性期末书面考试,学生通过完成每个模块的课程设计获得学分。课程设计的评价可由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在课程授课之初,教师将考核标准(《综合能力测评册》)告知学生,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考评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效果,例如,“职业素质与通用能力”以学生评价为主,“菜单销售分析”、“宴会花台设计”以企业、社会评价为主,其余课程设计以教师评价为主。本课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餐厅服务员”高级证的考试,使学生获取从业资格,增强就业资本,提高竞争优势。测评方式的改革,在理论上依据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对信息的组织和提取。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测评是有效的,不仅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考试的欲望,因为学生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展现自己。2.测评方法。本课程按模块分单元测评,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由老师组织测评,为此,我们特别编制了《学生综合能力测评册》。每个单元都有测评项目、测评内容与方法、评价等级与分值。考核方式为分组考核与单兵考核相结合,社会考证与利用试题库考教分离相结合。评价方法采用加权求和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示例见下表:餐饮服务与管理综合能力测评
三、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一)教材体系教材体系的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我们选用了优秀的高职理论教材,采用了自编的实习教材,并注重使用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开辟学生留言板和网络辅导站。我们建设有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习指导、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专业图书、参考文献、习题、试题库、职业技能测试方案、学生综合能力测评册等教学资料,努力建设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相支撑,辅助教材和阅读资料相呼应,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网络辅导相匹配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多种教材资源综合配套使用,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