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职生期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09 10:55: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职生期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职生期中总结

第1篇

面对现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当今职业高中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无法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亲身实践,积累经验,许多职高生都在就业中屡屡受挫。为提高我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时了解就业动向,方便学生深入企业、了解社会,我系在2014年暑假派我系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前期调研活动,下面就将本人这次调研的基本情况作一汇报:

本人调研的对象是东河鑫豪运电脑公司,企业性质为私营,负责人王先生,公司共有员工9人,主要经营业务有:电脑整机及配件销售、局域网的安装调试、计算机维护。

本人分配到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目前这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本人了解到,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市场对计算机相关硬件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但由于从事这一行的企业很多,市场的竞争也是很激励的。对懂计算机的人才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就拿我采访的鑫豪运电脑公司来说,目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远未饱和,对符合要求的大中专、职高学生都是有需求的。

这次调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采访企业负责人:本人通过采访的形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问答,问题主要集中在IT这一行的市场前景如何,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全程录相并有采访照片。

二、对企业员工发放调研问卷:本人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了情况摸底调研。问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人在企业的生活工作基本情况,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对市场的敏感度,对企业负责人的能力要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等。

三、对顾客的随机采访:通过对顾客的随机采访主要了解了顾客对目前IT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以及对商家服务的建议和满意程度等。

第2篇

关于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总结

县应急局:

按照《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秋、国庆期间和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办〔2021〕11号)、《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中秋”、“国庆”节日期间暨第四季度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的通知》(安办〔2021〕000号)和《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安委会关于<印发全省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安办[2021]007号)文件要求,我镇庚即安排部署开展了该项工作。

一、加强政治站位,迅速部署启动

9月12日,镇组织站所院校负责人、辖区企业负责人、村组负责人和全镇机关干部组织学习了安办〔2021〕64号文件,对全镇“中秋”“国庆”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将省州县来文发函至矿业,要求两家企业对标内容进行自查。

9月18日,县政府副县长带领工作组深入矿业开展安全生产和环保督查,我镇负责任人参加了督导检查,及时将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

9月20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到我镇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对辖区内拖拉机等农用机具进行了检查。

9月23日,我镇开展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检查,重点对“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技术性能和运营状态、“三超一疲劳”、毒驾醉驾酒驾、农用车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已登记5部客运车信息。

9月27日,开展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对两处进行修补,进一步畅通了通乡道路。

10月8日,组织机关干部、站所院校负责人、辖区企业负责人、村组干部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学习,重点对“三管三必须”和新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进行了解读。

二、对标问题整改,逗硬检查工作

(一)非煤矿山。对矿业进行了检查,两家辖区内矿山企业不存在重大隐患,工作组对两家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安排,要求矿山企业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深入开展地下矿山防冒顶片帮、透水、中毒窒息、火灾、跑车坠罐事故,露天矿山防“一面墙”开采、松石滚落、排土场坍塌,尾矿库防垮坝、溃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加强矿井采空区、塌陷区、积水区和尾矿库坝体及周边山体、排土场的安全巡查监测,严防节日期间非法违法突击生产和垮坝、坍塌等事故发生。

(二)消防安全。对镇中心校、生态有限公司、矿业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反馈。

(三)道路交通。派出所联合派出所、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拘留无证驾驶摩托人员5人。

(四)建设施工。针对镇境内施工的施工队和镇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综合体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针对电力线路布局不合理等现象进行了批评,限定日期予以整改。

(五)文化旅游。针对今年十一国庆旅游黄金周景区首次对外开放,镇成立了《镇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对辖区内的民宿、农家乐、景区进行了全面的消毒消杀,对菜蔬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无一起投诉事件。

(六)其他行业领域。开展了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安排部署会议、魁多镇交管站各项工作事宜。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检查成果

一是按照文件要求长期抓。安全生产工作要时刻紧绷思想之弦,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对标文件内容长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3篇

「儒家可以说其为「宗教吗?如果可以,那这样的一个宗教便与其人文精神不可分。换言之,儒家之做为一种宗教,并不是在强分「此岸与「彼岸的对比之下去彰显的,相反的,它是在将「此岸与「彼岸浑成一个整体的情况下来思考问题的。首先指出了这一点,我们进一步要说,我们现在要去论及所谓的「儒教的问题的时候,显然地,我们仍然经由一种对比的方式来谈,对比于西方宗教文化的传统来谈,对比于「连续与「断裂来谈,对比于「咒术与「解咒来谈。(注 1 )

首先我们且从「什么是宗教开始吧!一般来讲,大家谈到宗教,很容易用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来理解,而认为宗教一定要有教义,一定要有教皇、教团、教主;甚至,如果站在基督教的观点的话,必须有一个超越的人格神,要不然的话,就不成其为宗教;或者说不像那样的宗教就是比较低的宗教。但是我个人想从一个比较宽广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什么是宗教呢?宗教其实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关怀( the Ultimate Concern)(注2)什么叫「终极关怀,这个关怀和一般所谓的关怀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关怀是有确定对象的,那么这里所谓的「终极关怀,它有没有对象?当然有,但这个对象不是我们一般所采取一个「主体跟「对象相对待而成的一个对象。一般我们所以为的「对象都是「主客对立所成的一个「对象,而「终极关怀的对象是超乎这种主客对立的格局来思考问题的。

当然,这里我们先要问什么是以「主客对立的格局来思考问题。首先,我们要问我们的意识对事物能够有什么样的把握?一般而言,意识是经由一种投向外,而执持着一个对象这样的方式来理解事物的,一般所谓的「关怀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角度所引起的关怀。这样的关怀,其实便含有个人的性好(interest)在里面。我们可以说这样一个关怀乃是在「横面的意义下的关怀,它仍然停留在我们这里所说的「主客对立的层次,像这样的关怀就不是「终极的。那么「终极的这个意思指的是什么呢?终极( ultimate )这个字眼,就中文讲,什么叫「终?什么叫「极?「终关连着「始,孟子讲「始条理、「终条理,讲「金声而玉振之,「终有完成的意思,而

「极代表顶点、完成,代表圆满,而顶点指的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注3)那么这么说,「终极关怀其实就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不是暂时性的、有所缺的,而是恒久的、圆满的,这样的一种关怀。

再者,当我们说到所谓的「绝对跟「圆满的时候,到底是在「彼岸呢?还是在「此岸呢?所谓的「绝对圆满,是作为一个「超绝的存有(Transcendent Being ),还是相对地来讲,作为一个「内在的存有(Immannent Being)。如果是作为一个「超绝的存有,那么那样的宗教是怎么样的一个宗教,如果作为「内在的存有,那么那样的宗教是怎么样的一个宗教。所谓「超绝的存有与「内在的存有应该怎么样理解,要进一步慢慢分析它,不然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恰当的掌握到什么叫宗教。

我们是从终极关怀这个概念来理解什么是宗教,那么我们说所谓的「关怀,一般说的层次是什么?一般说的是平铺的,是横面的,主客对立下的关怀。这个关怀是先有认知、有一个对象的关怀,而这样的关怀都兼含着利益(interest)在里面,它有一个趋向,而这个趋向是有定点的。那么所谓「终极关怀,因为它涉及到所谓「绝对跟「圆满,所以它就不是平铺的、横面的。

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绝对和「圆满这两个概念,你是怎么样去理解它,你是把它放在一个「超绝的领域,还是你把它「内在的来看,或者根本无所谓分成「超绝和「内在,再来进一步谈这个问题。

我们且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当然它离不开此经验的世界( empirical world ),而这经验的世界若跟那超绝的世界断裂开来,而分出个神圣与凡俗。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所成就的宗教是一个类型,这样的类型便与将这两者关连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神圣与凡俗并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的,这样的类型不相同。「断裂与「连续这两者是不相同的,要区分开来。大体来说,我以为诸如基督宗教与回教这样的一神论传统,都属于前面所谓的「断裂的这样的类型,而相对于此一神论的其它类型,则是「连续的这样的类型,儒教可以说是此连续的类型之代表。

在这种「连续的情形之下,儒教的「宗教性与其「人文精神是合在一块儿的。也就是说,强调一个绝对的、圆满的,跟强调一个当下的、历史性的社会性的存在,就儒教来说,这并不是可以分离开来的,它们是不二的。那个超越的、绝对的、圆满的概念,在中国的儒学系统里面,它并不是隔离开人的世界而摆在彼岸,而是落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来谈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的真实感,或者道德的实存感,这就是孔老夫子所发明的「仁。我们从这里了解到儒家的宗教和人文精神是合在一起的,而这个「合体现(具现)在这个生活世界每一个人的道德真实感──仁(注4)。这一点在整个中国来讲是很重要的。

这样的一个想法,这样的一个方式,跟基督宗教与回教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对于「人的概念,在西方人的思维结构里面,「人做为一个有限的、不圆满的存在;而相对的来讲,人格神衪是无限的、圆满的、绝对的。然而以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教来说,一方面强调那个超越的、绝对的根源,而另方面则又说人虽有限而可以无限。或者说,依中国文化所了解的「有限与「无限,和原来我们所说的基督宗教的文化传统所了解的「有限与「无限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从原来那样的思考方式的「有限和「无限是两个相背反的概念,而现在说人有限而可以是无限的时候,这里头所说的「有限与「无限的概念不能用原来我们刚刚所说的那个方式来规定它。或者我们可以发现到,你把有限跟无限拉开来作一个相对的思考方式的,是一种单线式的思考(

linear thinking );而当你把人是有限的而可以是无限的,把有限、无限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基本上是一种圆环式的思考(circular thinking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在理论上来说,这与中西文化的存有观之为「连续与「断裂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上面所做的厘清可以说是一文化类型学的理解。这可以说是一背景的、基底的理解,做为一学问的研究来说,它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还是扣紧前面所谓的「终极关怀来谈,究极来说,这样的一种关怀必须从我人的「存在谈起。吾人之做为一种「存在,便以一活生生实存而有的方式进入到这个世界,去理解这个世界,去诠释这个世界。「连续与「断裂是两个不同的理解方式,是两个不同的诠释方式。关于世界的理解方式,论其究极,必论及宇宙生化的问题。

一论及宇宙生化的问题,我们便记起《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注5)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注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注7 ),还有「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句子。(注8)这些句子,如果不通过前面所谓的文化类型学的对比,不把它们放在「连续的这样的类型下来思考问题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很多不相干的问题。首先,你一定会说,这些句子将「实然与「应然的层次搅和在一起,你会怀疑它们是不是犯了如摩尔( G.E.Moore )所说的自然主义的谬误( naturalistic fallacy )。(注9 )

其实不然,因为究极来说,这牵涉到你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样去诠释这个世界,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方式便整个的不一样。因为,就中国当初在讲整个宇宙生化的时候,便不离人而别说一套,中国人并不是把宇宙视为一个在人之外的对象来理解,然后去想这个对象是怎么样,最后指出一个冥冥中的绝对者是如何的超离于人之上,而它又是怎么样的造这个世界。

就中国人来说「人是不离天的,中国长久以来就认为「天人不二,即使只就文字的构造来讲的话,「人跟「天本来就是一脉相传的,有它的血缘关系,天人不二,这一点在整个中国文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注10)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到,当中国人去说整个宇宙造化是怎么样的时候,是不离人的。要去说那个开端,它不是那么清晰可以讲出来的。虽然「天人不二,它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说笼笼统统的有个宇宙是怎么样的怎么样的,然后紧跟着说人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它笼笼统统说这个宇宙造化时,不是那么精纯的说,而是就人的实存感上来说,是从道德的实存感上谈,因此,我们说当他在谈到宇宙生化的论题时,他已经将整个伦理的意象摆进去了。

「天人不二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这里头牵涉到整个中国原来的宗教,我们可以说那是一个巫祝的传统,或者说是萨满教(shamanism)的传统,我个人以为这个巫祝的传统并不是后起的。(注11)中国文化中巫祝的传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强调人与物、人与天、人与神基本上是同质的,不是异类的,所以它可以转化,它可以变形。(注 12 )当然,中国并不只停留在这个阶段,因为它从「同质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换)转成「同德的,本来是「同质而异形,后来转成「异形而同德。同质的意思是,我们这个身子(body)可以转,即使水火和人基本上也是可以融合的,人本来跟天地是可以融合为一的,道家有所谓的「物化、气化即指此。所不同的是,在儒家的传统里面,承认彼此是不同「类的存在,但是它有它相同的「德所在,而尤其当它在谈「天与「人的时候,强调「人与「天是平等的,所以「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都是取其「德意,这是「天人同德说。讲「天人合一,是从「天人同德或「天人合德说,是就这个角度去讲。

简言之,就原来中国巫祝这个传统,原强调的是「异形而同质后逐渐转化成「一气之所化,这是一个传统;而后来又转化成「异形而同德,转化成「道德之创化,这又是另一个传统。我们说「一气之所化这个传统,后来成为道家之学,而说「道德之创化成为儒家之学,但是它们基本上不离原先巫祝的视域(Horizon),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留意的。正因如此,中国人谈到整个宇宙造化的的时候,必定会谈「道德之创化、「一气之所化,或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有的偏重在前者,而有的偏在后者。显然地,这样的一个传统,并不是一「言说的传统,而是一「气化的传统,或者说是个「道德的创化传统。如此一来,当你谈到中国人整个宇宙创化的想法的时候,不管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同注5)或者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注13 ),或者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注14)这都不是通过「言说,而是通过「气化流行,或者通过「道德创造。气化流行与道德创造又是合为一体的。

但是当你翻开基督教圣经(Bible)《旧约全书》<创世纪>第一章写着「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上帝说「有什么,就有什么,这「言说的活动与「气化流行及「道德创化的活动不同,与所谓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与所谓的「默运造化这样的传统不一样!「默是「超乎言说,此与「言说不相同。

「言说是什么,「言说是你通过一个「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而去说这个世界,形成一个主客对立,形成一个「超绝的和「经验的这样的两层世界。在这整个文化传统的基本形态下,它的宗教自然会强调在一个超绝的世界(transcendent world)的绝对而圆满的上帝,相对于这一个超绝的世界则有一个经验的世界( empirical world),有一个人的世界( human world)。然而就中国文化传统的世界观与文化观就不是这样的。「默运造化、「天何言哉这指的是由「气的感通开展而成的,而不是由「言说的论定而决定。不只如此,如《中庸》所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注 15)这是从道德创化去说,说整个存有的根源是「诚,而人进到这个世界,以这样的存有的根源性的动力,去参赞天地之化育。人与世界是一体的,虽异形而同德,就此同德而可以说它们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经由以上的疏理与阐释,我们要是说儒家不是「教,是不应该的,也是不恰当的,其实,儒家是一道道地地的「教,只是这个「教不同于基督宗教的「教罢了。

再者,值得一提的是,到了现在很多哲学家、神学家,包括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保罗.狄利希( Paul Tillich

)、马塞尔( Gabriel Marcel)它们基本上所理解的宗教,已经慢慢的柔化了前面所谓的这个「断裂( discontinuity),而再度强调「连续( continuity),再强调一「我与你(I and Thou )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重新缝合了这个超绝的世界和经验的世界。(注16)这特别是存在主义神学非常伟大的贡献。所以若你对儒学传统很了解,去读保罗.狄利希(Paul Tillich)的东西,你会觉得它与儒家的宗教非常相近。不过,究极来说,由于文化传统彼此的异同,因此在根本上还是不同的。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断言中国文化传统所谓的「宗教性离不开「人文精神。人文跟宗教对中国人来讲,其实是一体的;而彼之为一体,它具现之所在,就是那整个「活生生的实存而有进入到这个世界的动源点,就是孔老夫子所开启的「仁。(注 17 )孔子之为孔子,我们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就是因为他点燃了我们自家生命这盏明灯,这是很了不起的。就此而言,中国的孔子,正如同印度的释迦,正如希腊的苏格拉底,正如基督宗教的耶稣。我以为这些圣哲的教言尽管是平易的,但却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个「仁,绝对不是世俗一般所以为的「对人好一点,或者「人就是要做好人,这样的意思而已。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是一个根源性的意义,它指的人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实存而有进到整个生活世界而唤醒的动源。这里笔者要做这样的一个提醒。

转贴于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所说的西洋宗教文化传统来说,那是一个「言说的传统,是通过一个「主体的对象化(subjective objectification)活动而去「说那个东西是什么这样的一个传统。所以当他说「上帝说有了光,就有了光,「说什么,就有了什么的时候,他们所想的任何一个东西,它有它的实体( substance ),可以通过一个「概念(concept)充分的去把握它,它是有本质(

essence

)的,是可以经由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去符应的;或者说是可以为主体所把握的。

我们这么说又把基督教的传统跟希腊哲学的传统勾联在一块儿理解。「希腊的哲学跟「基督教传统看起来差很远,其实骨子里有其可通之处。就整个西方文化的来源来说,大致可以说有三个︰希伯莱宗教(后来发展为基督宗教),罗马法,以及希腊哲学。这三者有其共同的地方,它们都强调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天是断裂的( discontinuous)。大体来说,希伯莱宗教它安排了「天、人的问题,罗马法则安排了「人、己的问题,而希腊哲学则安排了「物、我的问题。这三者刚好互为补充。这样说来,你说希腊哲学是不是就不谈到人与人的问题,不是的,我的意思是,它有它的重点。

因为其为「断裂,故其所强调在这个主体对外在客体(物)的把握,而不是主客相融为一。那个超绝的存有,跟这个经验世界的存有,是断裂的,因而这便强调的是那个超绝的存有如何「创造这个世界,并且如何地「拯救这个世界,其实这个「拯救也是另外一种「把握。如果你对基督宗教有点了解,从韦伯(Max Weber)所写的《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你可以了解到卡尔文教派「预选说( predestination )更清楚的把这个精神彰显出来。(注18)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而且非常非常深的问题。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中国比较低,其实这里头只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而已,各有各的限制,各有各的精彩。那么在中国的宗教里面,那超绝的存有与经验世界的存有是和合为一的,是相即不二的。具体的落实便从「仁上说,顺此便可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注19 )如此一来,当整个学问发展到阳明学的时候,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注20 ),或说「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注21),其实就是把这个系统作了一个理论性的总结。

显然地,诸如「解脱、「救赎这些观念便不适合用于儒家这样的宗教。没有「彼岸与「此岸的对决,便没有所谓的「解脱,没有「原罪与「圣洁的对决,便没有所谓的「救赎。相对于佛教的「解脱、基督宗教的「救赎,儒教当可以说是「成德。「成德并不只是个人之成就其自己而已,它指的是将全副的生命回向整个生活世界,而去成就此生活世界中的每一个个我。这也就是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儒教的终极关怀并没有将世界悬隔为一超绝的与经验的两橛,而是就此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之如何的润化、成就而去说其终极关怀。在这样的理解与诠释之下,连带的我们可以发现儒教所注重的是那源泉滚滚、沛然莫之能御的内在本源,而不是超离于此世界之上的人格神。这样的内在本源一方面是整个宇宙造化之源,而另方面则又是人内在的本心,是人之所以成就为一个人的根源。

或许,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经由「道成肉身与「肉身成道这个对比来彰显中西方宗教哲学的异同。大体说来,西方的宗教传统,是与其「言说的传统为一致的,它强调的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强调「超绝的与「经验的这两层世界是断裂的,而不是连续的;因此须要有个「道成肉身把它们连结起来。至于中国的宗教传统,则与其「气的感通传统为一致,它强调的是一「对象的主体化活动,强调那「超绝的与「经验的这两层世界是连续的,而不是断裂的;因此它们本来是通贯为一个整体的,人虽为一有限的存在,但此即有限而可以无限,人虽为一肉身之躯的存在,然而即此肉身之躯即可以成道,此即所谓「肉身成道。

孔子自述其为学成道的历程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注22),这样的一个历程,其实就是一「肉身成道的历程。他是在历程中的,是在整个生活世界中的。大体说来,这是说:人的生命到了十五岁始能渐进乎学,因为所谓的「学并不只是技能之学,盖学所以学为道也,学是通极于道的,是故「志于学,指的就是「志于道。经由这样的启动点,而到达了三十岁,便能有所卓然自立。一般所谓的「三十而立指的是「立于礼,这是说人的生命已能进入到一方向的轨则之中。再经十年的锻炼,则能不竞逐于物,而知其所止。所谓「四十而不惑指的是人的生命已能知其所止,这是说这样便能有一生命的确定性。再经过十年,才能识得大体,入于道,去体会整个造化之流行。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能够参与那根源性的整体之根源动力而开启其造化的生机。这样子再经过了十年,这个根源性整体之根源的动力逐渐入于人心之中,使得人能默识心通,涵受万有。所谓「六十而耳顺指的是能默会于心,入于无分别相,而体会到本体。这是说生命之确定性已逐渐融化而成为一圆融境界。最后,再经十年,能由此抽象之圆融境界,再落实而为一具体的实践,这就是所谓「惟圣人为能践其形之谓也(注23)。所谓「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指的是说本心即是天理,顺此本心就是合于天理,这也就是「率性之谓道;这是由那生命之根源的整体如其所如的由自家的生命本体而发,而这自家生命的本体就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它必然的要求落实于生活世界而自我完成 。

如上所言,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是极为注重生命历程的,而这里所谓的历程当下又通极于道,又回到一根源性的整体之中,由这个根源性之动力而开启的。换句话来说,历程之为历程并不是在一奔赴中而已,更重要的是历程的当下就是全副道体的显现,这也可以做成这样的理解即所谓的「体用一如、「体用不二,「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若用现代的哲学语辞来说,我们可以说「存有是在此历程中开显的存有,历程乃是此存有开显而成之历程。存有与历程之于人的肉身成道的教养与完成来说,原来是不二的。这样看来,所谓的「肉身成道分明指的是在一具有根源动力所浇灌而成的一个生活世界的涵化下,进而迈向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的完成。

或者,我们可以再以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注24)继续诠释这个论题。「诗所以兴发志气,开启生命与整个世界之动源;「礼则使得生命有确定性,能够稳立于天壤之间,「乐则是一调节性原理,使那有确定性的生命调适而上遂于道,圆融周浃于生活天地之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实指的便是如何的让自家的生命调适而上遂于道的发展历程,而这样的历程并不是将自己隔离开来能得发展的,而是将自己置于整个生活世界与历史社会总体中而发展完成的。换言之,这样的一个「肉身成道,它是即当下即其历程,即历程即其终极目的,即此岸即其彼岸,即现实即其理想。它是即身躯即生命,即生命即心灵,即心灵即整个天地的。它不分物我、不分人己、不分内圣外王,当下显现,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注25)亦指的是如此。孔子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注26 ),所指的也是如此。当然,孔老夫子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而已(注 27 ),这句话就表层看来,似乎与前面二句话相违背,但若合着来看,我们可以说它正指的是当下的显现,并不意味着就不须要长远的努力,相反的,当下的显现才真能弘毅其志,才能以鞠躬尽瘁之心意,走那长远的路程,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矣,不亦远乎(注28),所指亦可与此合参。

若关联着前面所提及的「终极关怀来说,我们可以再引孟子所说: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所谓集大成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注29)

这是说孔子这样的道德人格就在当下的时空中显现,正如同那存有之道就在时间中开显其自己,而这样的生命乃是一集大成的生命,是一首完美而和谐的乐章,就好像「金声而玉振之一样,这是由始至终这样的终始条理的历程。这亦指的是由于整个文化历代累积而成的智慧,人们禀持着做为整个生命开启的起点,但重要的不只在这样的开启的起点,更重要的在于经由全副生命的努力,而善终其始,求其完成。这样的「终极关怀是在历史文化传统的孕育、在天地造化的护养、在生活世界的陶冶、在社会总体的依持下逐渐生发长养而成的。

像以上所讲这样的「成圣观,充极而尽,则如孟子所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注30),这是从生命的生长的特质长养起,在自我的理解与肯定下,而去开启自家的生命,即此生命的本分充而实之,这就是所谓的「美,而进而让自家的生命能如阳光般的显现其自己,此之谓「大。进一步,这样的「大化于伦常日用之间,无所罣碍,此之谓「圣。再者,生命只是如其道理的实现其自己,只是圆融一片,无所分别,此即所谓的「神。显然地,这样的历程是由当下的求其放失之心,归返怵惕恻隐的良知本体,再加以保任、扩充、发展而完成的。肉身虽为有限,但人的生命前瞻与发展的愿欲,却要求着无限,这无限的愿欲为道的总体的根源所本来具有,并求其迈向于道的根源性总体之中。贤、愚,智、不肖,人的禀性或有不同,但所具的成圣之可能是一样的,因为成圣之所以为成圣乃是以自家的生命资具去成就其自己而已,这样的成就其自己,能充极于整个大化流行的天地之间,能长养于整个生活世界中,便是所谓的「圣人,如阳明所谓人之成为「圣人譬若真金,虽成色分两有所异,但以圣人之为圣人则无不同。(注31)或许,我们可以说阳明的圣人观将原先儒家的圣人以更为落实的方式将它推展出来,平铺的放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之中,这也无怪阳明弟子有「满街是圣人的体会了。(注32 )

顺着以上的脉络说来,我们要继续去阐明儒教之做为一道德实践的圆圣之教。什么是圆圣之教?我们先要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暂且用一对比的方式来讲这个观念。如果简单的讲,「断裂就是「离,而这样所成就的宗教姑可以名之为「离教。但是你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离就解除了咒术(disenchantment)。如玛克斯.韦伯所说,我们可以藉这个词来说,其实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一直很努力在克服这个咒术的传统,而真正走出来。或者,早从「伊甸园神话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到所谓「解除咒术的原型。人受了诱惑,吃了智慧之果而堕落,所以上帝把人逐出了伊甸园。因为人被逐出了伊甸园,所以人开启了人的世界,这是很重要的。

在中世纪以前,大概人很努力地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伊甸园,通过仪 式,通过修行,通过各种方式。但是你可以发现到了启蒙时代(Enlinghtment)之后,点燃了人理性的亮光,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开始改变。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是一个自然的世界( natural world ),它有自然的法则(natural

law )。而这个自然的法则是上帝所造,人的理智可以认识这个自然的法则。而人做为一个上帝所造的存有,是应该要符合于这个自然的法则去行事的。从某一个角度看起来这个有一点像中国人的思想,没有错,那时候正是中国思想刚好传到欧洲的时候,像孟子的思想便是著名的例子。当然,我们不适合一厢情愿的以为孟子影响到了欧洲的思想,而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说,刚好有某些地方若合符节,不然孟子的思想就传不进去。

关于这个问题,吾人若做进一步的追索,你可以发现到西方人是要扬弃以前的想法。我们借着刚刚讲的伊甸园神话继续来诠释,它可能就变成是另外的,并不是人被上帝逐出来了,而是人把上帝封锁在伊甸园里。这个是不是有一点像尼采所说的上帝已经死了。类似这样的方式,我们倒过来想这个问题,不是上帝造了人,而是人造了上帝,人造了一个无所不能而且能够造人而且造了这个世界的存有,叫做上帝。这就是人把自己异化,在一个超绝的世界摆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做为一个永远的追求。像唯物论者,便有思想家做这样的主张,在这主张的影响下它有了一个新的转变。转过来说,人做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强调人的人性( humanity ),而这个具有人性而活生生的人进到这个世界,西方在这里做了很大很大的翻转。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就没有其它的思想,其它的思想受了它的冲击也就开始转,存在主义的神学跟这个当然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它还是强调上帝就在你心中,上帝就是爱,而爱就在你心中,所以那个超绝的人格神已经开始内在化,成为一个动能,其实那个动能就非常像孔子所说的「仁的观念,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所以当你去看存在主义哲学的东西,以及诠释学的东西,你会觉得跟中国很接近嘛,这是西方哲学绕一个大圈以后走出来的,但是它们理论的背后还是不大一样,这便牵涉到更复杂的问题,于此暂略不论。

如上所说,可见就「圆教和「离教这两个观念来讲的话,西方现在正在转变之中。依中国哲学的传统看来,所谓的「圆教要如何理解呢?圆与不圆,如何圆,这问题很麻烦。就理论上来说,天人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的, 是通统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的,是一种圆环式的思考(circular thinking )下所构成的,是即历程,即当下,即超越,即内在,这便是中国文化中「圆教的特质。(注33)大体说来,若通过整个历史世界具体的实践,而使其为圆满,这样的圆才是真正的圆,这是「道德实践的圆,而不是「境界形态的圆;这是「道德实践的圆,而不是「心灵修养的圆。我觉得宋明理学家尽管他们很强调道德实践,但整个说来却倾向于境界形态下的道德实践,这是值得注意的。

如果我们把「道德实践跟「心灵修养作一个对比。道德实践的圆强调的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强不息,像这样子在一个永恒的努力里头,而说其为圆,它并不是「当下即是的圆。宋明理学家很多很了不起的,但是这个地方难免是一的未中的。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异化的存在情境之下。什么是异化?异化也者,西文所谓的「alienation,根据我的理解简单的讲就是「 not at home ,用中国以前的那个老话来说,就叫「亡其宅,没有了自己的家,成了一个流浪者,你回不到自己的家。(注 34 )宋明理学家是在一个帝皇专制的高压底下,人做为一个人,其实不能够那么直接的做为一个「活生生的实存而有进入到这个历史社会里面,谈所谓的「道德实践。由于有一些地方没有办法谈,所以那个时候的「道德实践,它往往是比较往内收回去的,比较是境界型态的,比较是属于心灵修养的。那种异化状态所产生的实践,就不是一个所谓朝向圆满的实践,它会把它作成一个境界型态的方式,而境界型态的就变成一种形而上的保存,它不能够具体的、真实的落实在人间世里面,它很多事情不能处理,而且它忘了要处理。譬如说人做为一个人为什么要隶属于别人,主奴的关系早应该去掉了,君臣的关系早该变成是平行的、对列的,不是上下的、隶属的关系。但是宋明理学家这个观念不清楚,为什么不清楚呢?长久的帝王专制的传统,你何以能冀望他们清楚,你苛求他们清楚的话,是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古人。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他用这种境界型态的方式而完成一种「形而上的保存,而这个道德实践的动力亦因之有了一个不同的转向。(注35)

如上所说,关联着「断裂而成就的是一「离教,关联着「连续而成就的则是一「圆教,圆教之为圆,有「道德实践的圆,有「心性修养的圆,有「境界型态的圆,这原本是通而为一的,但后来却有了异化与分隔。截至目前为止,儒教之为儒教,如何去克服此异化与分隔,真正唤醒儒学的实践意识,落实于一不休止的实践历程中,仍然是一刻不容缓的事情。儒教所强调的成圣,亦在此情况下,才能达到一充极而尽的圆满,如此之圣,才能称之为「圆圣。

转贴于 注释: (注1):关于从「连续与「断裂这样的对比来谈论中西宗教的异同,此是受人类学家张光直、哲学家杜维明等的启发,请参见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pp.1-24.,稻乡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九月。杜维明 ,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 年第一期,pp.19-20.又笔者据此再申论中西宗教之根本异同,请参见林安梧

,见《鹅湖学志》,第四期, PP.1-14. ,一九九年六月,台北。

(注2):「终极关怀(the Ultimate Concern)一语乃保罗.狄利希(Paul Tillich)在 " Love, Power and Justice "一书中所提出者,见王秀谷译《爱情、力量与正义》,第七章,pp111-126 ,三民书局印行,民国六十二年十月,台北。笔者此处所使用虽有所取于此,但只是以此做为更进一步分疏的可能。又陈郁夫以为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与笔者之主张有别,请参见陈郁夫《人类的终极关怀》,pp7-8,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一九九四年八月,台北。

(注3):孟子谓:「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见《孟子》 下,第一章),笔者藉此以明「终始之理,并因之更进一步以明「终极关怀之理。

(注4):关于「仁,孔子发之于前,而孟子继之于后,象山所谓「夫子以仁发明斯道,浑无罅隙,孟子十字架开,更无隐遁(见《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四,页396,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民国六十八年四月,台一版,台北),笔者以为明代的王阳明所强调的「一体之仁最能继续开发《孟子》书中「怵惕恻隐的精蕴所在。阳明之论,请参见林安梧,收入《阳明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pp.105-124.,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中心,民国七十八年三月,台北。

(注5):见《易经系辞传》上,第五章。

(注6):见《易经》。

(注7):见《易经》。

(注8):见《易经》。

(注9):依摩尔(G.E.Moore)所谓自然主义的谬误(naturalistic fallacy )原指的有两个类型,一是自然论的类型,一是形而上学的类型,此处笔者所说较近于如摩尔所说的形而上学类型,此请参见 G. E. Moore "Principia Ethica"一书,第四章, pp.113-115.,虹桥书店印行,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台北。

(注10):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宗教上为「天人不二、社会上为「人己不二 ,在哲学上则为「心物不二,此不二论是关连着中国哲学之连续观而成的。

(注11):张光直即说「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见张光直,前揭书, p.4. 。

(注12):关于此请参看杨儒宾,汉学研究,第七卷第一期, PP.223-253.,一九八九年六月,台北。

(注13):见《易经》上,第十一章。

(注14):见《论语》,第十七章。

(注15):见《中庸》第二十章。

(注16):关于「我与你之理论,请参见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 I and Thou "一书,又此与中国哲学之「一体之仁有何可会通处,请参看林安梧《迈向儒家型意义治疗学之建立──以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篇为核心的展开》一文,收入《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论文集》(II),pp.125-140. 。

(注17):关于「活生生的实存而有一语,笔者这里特别用来指的是「人这样的「存在(existence),其意请参看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一书,第二章,pp.20-29. 国立台湾大学博士论文,第一号,一九九一年五月,台北。

(注18):关于此,请参看林安梧,鹅湖106期,pp.24-30.一九八四年四月,台北。

(注19):见《中庸》第一章。

(注20):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下,页227,商务印书馆,民国五十六年四月,台一版,台北。

(注21):见王阳明《咏良知诗》,收入《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外集二,页384,河洛图书出版,民国六十七年五月,台北。

(注22):见《论语》第二,第四章。

(注23):语见《孟子》上,第三十八章。

(注24):见《论语》第八,第八章。

(注25):见《论语》第十二,第一章。

(注26):见《论语》第七,第三十章。

(注27):见《论语》第七,第三十四章。

(注28):见《论语》第八,第七章。

(注29):见《孟子》下,第一章。

(注30):见《孟子》下,第二十五章。

(注31):关于阳明的「成色分两的看法,请参见杨祖汉《王阳明的圣人观》,收入《儒家的心学传统》,第六章,pp.269-286.,文津出版社印行,台北,一九九二年六月。

(注32):按「满街是圣人一语出自王阳明《传习录》,卷下,原文是「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又一日,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商务版,页255 ,民国六十三年八月台四版)就原文脉络,满街是圣人之说,原亦可嘉可喜,但阳明后学秉此话头,而有所张狂也。又刘蕺山云「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见《刘子全书及遗编》,卷六 ,页十四,总页113,中文出版社印行, 1981年六月,日本京都)。作者此处所援用者为其胜义下的「满街是圣人。

(注33):关于「圆教的问题,其详请参看牟宗三《圆善论》,第六章「圆教与圆善 pp.243-305.,学生书局印行,一九八五年七月,台北。

(注34):此处所述有关「异化(Alienation)一词,请参看Wilfrid Desan "Marxist Semantics"一文,收入氏着《The Marxism of Jean-Paul Satre 》一书,pp26-33, Anchor Books, U.S.A,并请参看洪镰德着《马克斯与社会学》,第五章、马克思批判性社会学说──人性论,pp. 127-131,远景出版社,台北,民国七十二年二月。

第4篇

一般资料:本站自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底来本中心放取环的2519例中发生31例心脑综合反应。均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年龄22岁至51岁,剖宫产23例,8例正常分娩。放节育器时间在产后70天至7个月不等,其中有3例是取出节育器时发生心脑综合反应的,1例是生育二胎取器,2例是绝经半年内,此三例均是节育器嵌顿取器困难发生的。上述病例术前询问均无心脏病史。

诊断标准:1988年苏应宽、应留琪、江森主编《女性节育手术学》

临床表现:放取宫内节育器术时或术后半小时内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晕、胸闷、甚至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性亢进的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昏厥,31例中有2例发生昏厥,有17例下腹坠痛、腰痛,其中5例腹痛较重,均为放置节育器,B超检查子宫附件正常,节育器位置正常。

治疗方法:发生心脑综合反应后首先使受术者平卧于床上,头部去枕头,对二例昏厥病例给予指压人中,1分钟后受术者苏醒,同时指压内关、合谷、三阴交。其余29例手术后均给予指压内关、合谷、三阴交,对于5例下腹痛较重者针刺合谷、内关、三阴交。31例受术者经指压或针刺穴位症状消失后,均自觉全身乏力,给予50%GS20m口服,喝温水。

结果:31例受术者经上述处理后,5― 10分钟临床症状消失,卧床休息20― 30分钟恢复正常。

讨论:放置宫内节育器术时或术后半小时内发生心脑综合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术者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时恐惧还未消除形成心理阴影,虽然术前给予心理疏导,仍未达到消除紧张的效果,再就是剖宫产的受术者宫颈内口紧闭、较硬,需扩张宫颈内口。用4号扩张棒轻轻进入宫颈内口扩张,再将节育器放入宫腔,有部分受术者就有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因节育器嵌顿取出困难的3例,是将节育器剪断用大止血钳将其轻轻拽出,在施术的过程中受术者因下腹痛发生心脑综合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慌、血压下降。其中10例术时发生心脑综合反应,21例术后半小时内发生,术时无不适。发生心脑综合反应时机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口服50%GS能及时补充机体消耗的能量,缓解受术者的全身乏力。人中①(也叫水沟)― 是奇经八脉督脉之穴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于中1/3交点处,主治昏厥、中风昏迷、小儿凉风、癞狂、牙关紧闭、脏燥等等病症。内关①― 属于厥阴心包经穴位、经络走向是从胸走手。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络穴、八脉交会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肋痛、胃痛、恶心、呕吐、呃逆、癫狂、失眠、烦躁等等病症。有研究报到对休克、急腹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癔病、调整心功能等有显著疗效。合谷①:属手阳阴大肠经穴位、经络走向是从手走头。在手背第1、2掌骨间,略近第2掌骨中点处,是原穴。主治:头痛、牙关紧闭、多汗、腹痛、闭经、小儿惊风等病症,有研究扳道对镇痛、呃逆、催产等有显著效果。三阴交①:属足太阴脾经穴位,经络走向是从足走胸腹,是足三阴经交会处(即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前内侧面的下部,当内裸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主治:腹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滞产、遗精、阳痿、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现代人常将三阴交作为保健穴,经常按摩可预防妇科病的发生。

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

中职体育教学是确保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然而,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因受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大阻止了学生体育素养、能力的提高,影响了中职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化。所以,本文就相应问题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以实现教学现状的改善。

一、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的教育特性

(1)健身性。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应体现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2)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中职体育教学上尤为突出。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锻炼的价值,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发展,提高兴趣,体现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

(3)实用性。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让他们毕业后仍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

(4)专业性。中职体育教学安排要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针对性的融合,体现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5)终身性。中职阶段是学生实施体育的中间环节,它对学生体育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1)中职体育教学思想落后。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第一问题是沿袭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用成绩来看教学效果,忽视培养和提升全体学生体育素养,过分追求单一培养模式。

(2)体育教学方式待更新。在教学方式上不具备创新精神,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均沿用老的方法,无法跟上社会和学生发展的步伐。体育教学方式待更新,影响中职体育教学发展,甚至对学生终身发展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3)学生评价机制不健全。从学生评价机制看,中职体育教学还是沿袭老的评价方式,还是以最后考试分数来评价,缺少评价的全面性。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且不同的地方也有差异,采用一样的评价标准,会使评价结果不公平,最后导致学生体育成绩不好,影响学生的信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上没有活力。

三、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改变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的问题,要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将科学化的观念应用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中职学校应当首先建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教学活动以此目标为起点,一切依据此目标来实施。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身心,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参加每个教学活动都能用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能有良好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2)改进当前的教学方式。改进当前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是实现当前体育教学效果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创建轻松、愉悦、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以放松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教学。同时,应当结合学生具体的身心特点,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丰富教学手段,引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过程中,并能保持高度的参与度,在高涨兴趣的推动下全力配合教师的教学。

第6篇

【关键词】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行业具有专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多,中职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着为我国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重任。语文教育不仅开拓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解决中职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1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1.1是我国发展具有专业的人才模式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而提升有助于确立和发展新型人才需求模式。

1.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现在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以致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脱离实际,学生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善,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实践教学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师授课是通过对课本文章进行简单的阅读和讲解,对于比较难的知识,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尤其是对于深奥的古诗词,学生只是单纯的背诵,不能了解具体的含义更无谈实际的应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基本上脱离了现实生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注重对所学事物的实际应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内容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也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一种形式。

2.2教学方法落后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教学目标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现代化的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仍然只是停留在咬文嚼字上,违背了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已经渗透在教学体制之中,但是很多中职院校不受当地教育局和政府的重视,出现了资金不到位的现象,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延迟。

2.3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对于中职语文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中职语文评价手段均采取书面考试的形式,而现代社会注重的是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例如: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因此,传统的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教学发展的需求。中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应对传统的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以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3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学校方面

首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极大的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其次,学校应及时引进新媒体设备,加大在新媒体上资金的投入,以便打造全方位的现在化多媒体教学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最后,中职院校应对新课程改革有着足够的了解,掌握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教学育人的目标,以修正自身院校在教学中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存在的偏差。中职院校应对现代化教育改革给与足够的重视,毕竟现代化教育改革关系着中职院校的未来走向,对于中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转变传统的重视教材理论知识的观念,着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观念的改变是现阶段我国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前提。其次,教师应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应跟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现今,教育专家对语文教学教法提出了种种探索与设想,如微课堂、翻转课堂、片段教学、项目教学法等等,教师可研究新课程改革成功的范例学校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改进自身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吸取成功经验,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在实践中总结适合自身教学环境、并使学生乐学爱学的方法。教师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再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与时俱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积极关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了解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重视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综合发展。同时,教师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认真学习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学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质量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是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培养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感。为此,教师应重视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歧视差生,要重视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关注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及心理情感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加以针对性指导帮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教师这一职业,重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为学生负责。

3.3学生方面

首先,学校应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校要积极宣传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摒弃依靠听教师讲课的学习方法,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学习资料,拓宽信息获取的途径。学生自主学习对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加大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上学的目的是为获取专业技能,缺乏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甚至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大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学校应积极宣传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技能对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进而加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同时,中职学生应正确对待语文课堂学习对自己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认真学习语文知识。加大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最后,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资料,拓宽知识获取的途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运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可以运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为此,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能,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平台听取网络公开课、网络微课等,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学校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4小结

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评价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文章从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入手,分析了提升新时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中职院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牛锡亭,张晓艳,修文俊,王荣堂.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与有效性[J].中学语文教学,2010(09).

[2]许玲玲.诗歌章法,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5).

[3]丁婷婷.让我们的课堂快乐起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6(05).

第7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怪圈 综合性评价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明确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中职学生语文素质进行科学合理考核评价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日程。

一、以往的评价模式所形成的“怪圈”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往往是由课内作业、作文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等这几项内容组成,这使得评价的内容过多倚重语文的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的标准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和努力程度,这种单调片面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学校、家长形成了一种误解:考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中职生往往存在着学习基础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纸笔是考试的必备工具,分数是考试的最终结果,这样中职生的劣势就会显露无余,如果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为学生越学越讨厌,越考越灰心,教师越教越没劲,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克,师生共同走进了一个循环的“怪圈”中。

要跳出这一“怪圈”, 构建一个符合中学语文教育发展及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再一味地走选择、分析课文和作文等题型及期中期末考试的老路,而是应体现出生动活泼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特长的考查方法,对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动态的综合分析评价,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中职语文综合性评价的原则

中职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是在校期间考试分数所能完全反映的,所以在构建中职语文综合性评价内容时,不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更应强调语文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评价。

(一)综合性

首先从评价内容看,注重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并重,由中学语文读写听说能力、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语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综合构成;其次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总结性评价、现状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等级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等,重视学生日常表现观察记录与综合性学习代表作的收集与展示;另外从评价的时空角度分析,不仅评价过去,更重视现在和未来,是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而得到的综合效果。

(二)主体性

首先是参与评价的主体广泛。评价主体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及家长,目的是尽可能使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其次是评价对象具有主体性。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而且作为评价对象也具有能动作用,可以自己保管评价表,与其他评价主体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三)超前性

本评价旨在寻求学生语文素质的积极发展,并预见未来,指出发展了的学生需要扬长避短之处,为学生的未来语文学习做准备。

三、中职语文综合性评价的构建与操作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又需日积月累。需要把原有的隐性评价,转化为显性、多元的综合性评价。让学生学有方向,做有目标,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中找到自我。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如下的综合性评价。

(一)一个学期的综合性评价

课内:

1.语文基础课(20%)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源头活水。

必学课——只要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就可得基本分,勇跃参与课堂活动,作为奖励机动分的优先加分条件。(15%)

选学课——学生课外自读选学课文,以选学篇目分组交流自学内容,上交自学体会。自学体会由组长收缴并批改。4个学时之后,课堂交流1课时,上台代表发言者视质量(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加分。(5%)

2.口语课(10%)

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语言的表达是思维结晶的展现,学生在口语课上完成案例练习得基本分,根据个别学生的精彩表现,由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后给予加分。

3.作业、测验、作文(10%)

查阅、背诵是积累语文素养的途径,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查阅和背诵的习惯,完成基础知识作业,老师按等级评定;每单元作业完成情况根据登记记录进行自评、小组评定,最后老师综合评定;老师还可以通过小测验评定成绩,每单元成绩总和/次数所得均分登记在评价细则表;大、小作文按等级评定进行登记。如每期成绩均有进步者加鼓励分。

4.期中期末(40%)

期中(15%)、期末(25%)。期中、期末,采用闭卷方式,题目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按7∶2∶1的原则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和阅读、写作的能力。期中乘以15%、期末乘以25%。

课外:

1.综合性学习(10%)

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手抄报比赛、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小论文、辩论、朗诵比赛等,根据每次活动,形成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评价等级,学期结束累计每个学生按(8、6、4、2)等级加总分/次数。(根据学生参与的态度、表现出的能力、资料的搜集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奖励性评价,可加至10分)

2.课外阅读(10%)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拓展了知识,同时感受了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名著的阅读更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读书笔记作业,老师每周检查一次,以等级评定,每单元考评一次,期末累计\次数。(有关名著活动能积极参加,且在活动中获奖分别以2、4分奖励,加至10分)

(二)整个中职生涯的综合性评价

每个学期的语文综合性评价归纳总结,如果每个学期都有所进步,酌情加分(40%)

1.毕业文章(20%)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从中选择一种作为毕业文。

求职信:根据个人的简历、才能特长和性格潜力写一份求职信,注意格式,能够展现个人优势,优劣评价由语文老师评定和学生互评。

自荐书:在实习期间,设计一份自荐书,其中必须包括个人简历、本人的知识结构、毕业学校简介、荣誉证书复印件、技能证书复印件等内容。自荐书优劣评判由实习单位与语文教师双方评定。

专业调查:学生必须在实习期内对本专业的前景、本专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等做一些具体的访谈与调查,并以访谈录或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

职业生涯规划:结合本专业的前景和个人的具体想法、做法,对个人的未来进行一个长远规划,并以方案的形式上交。

2.模拟应聘活动(20%)

通过一次模拟应聘现场的活动,从学生对面试流程的把握、制作个人简历、口语交际、应变能力等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同时学生也为未来的求职面试打下一定的基础。

3.实习日志(20%)

记录实习生涯中有意义的事件,反思实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等。实习日志在实习期结束时交给教师评定。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作为教育者尤其是职业学校的教育者就更应该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革除应试教育在中职生身上的重担,大胆尝试与构建立多元化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从而挖掘出中职学生身上更多的潜能。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第8篇

新时期中职生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改革,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师应紧跟时代脉搏,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与中职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建筑力学是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改革思路。

一、调整课程内容,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意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1.加强与建筑结构课程的联系

在建筑工程类新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系列教材中,《建筑力学基础》(以下简称“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以下简称“建筑结构”)均被编排在《建筑工程基础(下)》中,但是二者在教材中各成体系,关联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以增强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与结构识图、施工等课程的联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按照规律法绘制弯矩图时,应引入建筑结构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析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配置钢筋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拉力,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使学生建立常识性概念:受力筋应布置在梁的受拉区,即在梁承受正弯矩区段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下部,在梁承受负弯矩区段(通常在固定端支座或连续梁、外伸梁中间支座处)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上部(通常叫做支座负筋),为学生今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快速识读结构施工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这样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发现建筑力学理论知识对工程施工的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

1.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情况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上分层次。我根据“够用为度、注重实用”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应知应会部分和理解提高部分。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结合评价体系,只要掌握了应知应会部分就可以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二是教学进度上分层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课堂教学主进度,进行学;课堂练习时或课后对个别基础差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对已掌握统一授课内容的学生加大练习难度或指导其超前学习。我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尝试虽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班级学风建设有促进作用。

2.注意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工程实际

例如“应力集中的概念”这一节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两张材质、规格均相同的作业纸,先在其中一张纸上开个洞,然后分别沿长边方向拉拽两张纸,让同学观察总结哪张纸更容易被拉断,被拉断的那张纸最先是在哪里裂开的。有了这样的实践,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有孔洞的那张纸更容易拉断,靠近孔洞边缘的位置最早开裂。我因势利导,引出应力集中的概念,以及应力集中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这时再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图例,学生就自然地把感性认知提升为理性认知。接下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应力集中现象的例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购物袋,让同学回顾一下,根据以前的经验,购物袋通常会在什么地方断开,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什么现象,然后进一步引领学生思考在结构中应如何降低应力集中对强度的影响,等等。帮助学生树立“力学并不深奥,力学就是身边的科学,力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从而乐学。

3.注意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仿真模拟实验如仿真模拟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变化情况、纯弯曲梁变形情况等,可以解决由于课时、实习设备等的限制一些力学实验无法进行的难题。

三、变革评价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注重全程性

我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将本课程的评价方法公之于众:平时成绩占30%,学习态度占20%,期末成绩占50%。通过增加平时成绩、学习态度的比重,引导学生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第9篇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教学革新;困境;措施

汽电设备课程属于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范围,更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内容包含汽车电子电路以及汽车电器检测等,尤其是现代汽车的良好维护以及生产方面。具体的课程内容包括设备维护、安装工艺、相应的设备工作原理、设备构造等,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之后能够掌握汽车电器构造以及电气电子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一、现今“汽电设备”遭遇的教学困境初探

现今,中职院校在“汽电设备”课程教学中遭遇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许多教师过度关注理论部分的实际讲解,认为学生学好此课程应该建立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因此授课时,教师多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即教师在讲台上源源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滞后的灌输型教学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汽电设备课程的长远发展。

2.考核方式滞后

现今中职院校对“汽电设备”专业学生的评价仅仅建立在期中、期末考试上,通过这两个阶段的成绩就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下结论。显然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会对学习成绩较为关注,部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课程抽象知识也会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无法真正理解抽象知识,更不用说有效应用于实践了。这种考核方式严重阻碍了汽电设备课程的发展。

二、汽电设备教学革新措施探析

1.多元化授课方式

汽电设备课程的教学革新措施体现在多元化授课方式上,单一的授课方式无法引起学生关注课程知识的兴趣,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式予以多元化的改革创新。教师可以增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如在课前针对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知识制订教学计划,将教学难点以及重点设置为一个个小问题,问题之间具备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实际授课环节中可以将中职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配单独的思考问题,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对学生自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答或是引导,在小组讨论完毕之后,各个小组选派成员发言,教师在所有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对课程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归纳。这种小组讨论型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此外教师还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训环节,汽电设备不仅包含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实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实验学习内容,告知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先演练,学生跟着实训,这种实践过程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技能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2.关注课程过程考核

汽电设备课程的教学革新措施还体现在关注过程考核上,教师不仅要依托期中以及期末两方面的成绩考核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还要把考核集中在日常学习中,如教师可对学生的日常课堂发言以及学习积极性打分,并计入最终的综合考评成绩,还可以将学生日常的小组讨论学习状况以及实验操作状况计入考评中,这样才能够督促中职学生关注日常学习,只有扎实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考核分数,才能对学生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实验和相应课程技能的良好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总之,中职院校对于汽电设备课程的教学革新需要从多元化授课方式以及关注过程考核两方面进行。

三、结论

综上,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家也在稳步前进,新时期国家的长足发展更加需要人才力量的支撑,而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的责任,更是大专院校以及中职院校的重要责任。要想更好地承担培育优秀人才的责任,这些院校需要深化教学革新,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真正践行教学革新,本文将汽电设备课程教学革新作为研究核心,旨在为中职院校的长足发展以及中职学生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翠华,王锋,张蕾.中职汽车电子控制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6):53-5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