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5 22:23: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广告毕业设计个人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044-02
广告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文科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极为密切,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特点不仅在课程设计中得到集中体现,表现为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等实务课程的开设,更应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毕业作品中得到体现。毕业作品是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毕业作品的形式、选题、方法及答辩过程等环节会影响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方向及未来的职业选择。目前,国内主流院校的广告学专业大都实行了以毕业设计替代毕业论文的毕业考核方式,这是符合广告学专业特点所做的必然选择。我院也在2015年顺利实行了首届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答辩,根据此次答辩的整体情况,本文针对广告毕业设计流程的现状提出问题和思考,并作进一步优化。
一、毕业设计流程的实施
(一)前期学习、调研
本次毕业设计流程是在借鉴国内主流院校广告专业的优秀经验,并对学院2010级———2013级广告专业全体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之后,进行设计实施的。他山之石的参考可以帮助确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框架,然而具体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依据广告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构建。2014年3月教研室对全体广告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毕业设计的态度、要求及实施毕业设计的可能性,此次调查发放问卷294份,回收287份,有效率97%,极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广告学毕业设计的预期和诉求,为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准确数据和落实基础,保证了毕业设计流程的科学、缜密和实效。
(二)构建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区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分山岭,它决定了学生毕业创作的方向、努力程度及毕业考核的收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败。综览国内主流高校广告专业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可见,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并不像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一样,可以“一刀切”,各院校大致用一个标准。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不统一是由广告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毕业设计需与当地的广告市场结合,所以各地广告市场发展的不同水平,就导致了各院校的广告学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必须“因地制宜”。我院因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结合学生实操的可行性,逐步构建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评价体系。首先是选题。要求所有毕业选题必须来自真实需求,可自行联系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也可选择学院公布的选题及当年“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命题;其次是作品构成。毕业设计主要是为培养具有广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开展,因此作品构成也是根据业界的广告设计流程而设置,包括策划案、广告作品、研究报告、工作日志和现场答辩等五部分。策划案与广告作品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头戏”,二者占比相同均为30%;研究报告是表达创作者未尽之意的空间,以毕业创作为主线,谈谈创作过程及其中的感悟、收获和心得,是策划案的延伸。工作日志是对整个创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分为小组日志和个人日志,据此可以判断毕业设计进程的科学合理性,了解成员的任务分工。现场答辩则是整个毕业作品最终提交的环节,要求对策划案思路作准确、清晰描述,并呈现作品,回答评审教师提问。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亦从论文的学术评价转为作品创意、艺术呈现、语言表达、调研方法、活动执行等业务标准。整个答辩过程与广告市场的提案竞标基本接轨,充满实战色彩。
二、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局限
现有毕业设计流程的合理性必须由毕业生给出真实的评价,方可成为流程设计者的参考依据。毕业设计答辩当天,评审教师从51名毕业生中按顺序每组抽一名答辩人,与他们进行座谈,了解毕业生在作品创作中的体会、收获及建议。本次毕业设计答辩,从毕业设计选题、作品形式、作品指导、评价体系、答辩等诸多环节及最后结果和学生反馈来看,收效甚佳。毕业生在其中收获了实践经验、作品和可贵的经历,低年级学生通过答辩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不足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可有效地将专业学习调整至实践性的方向。然而,本次毕业设计系首次实施,在流程设置等方面亦暴露出不足和局限。
(一)毕业设计创作时间短
此次毕业设计依据传统毕业论文的流程,在大四第一学期期中进行开题答辩,预留一个半学期的时间进行作品创作,然而,毕业设计作品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加之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还需进行毕业实习,实际留给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紧张,无形中增加了毕业设计的创作难度。
(二)毕业设计的整体工作量偏大
按照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毕业作品需准备策划案、作品、研究报告、小组工作日志、个人工作日志和答辩PPT等五个部分,合计平均字数在16000字左右,加之各类广告作品至少在三幅以上,整体工作量远远大于毕业论文平均字数7000字的工作量,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在策划案和作品的专注度和创作精力会被分散。
(三)作品选题不够多元
此次毕业设计要求必须为真实选题,必须来自广告业界的实际需求,然而囿于学校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作品选题从产品类型、层次到地域,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选题主要来自大广赛和学院奖的参赛产品,本地产品只有莫高、娃哈哈等不多的几家企业,本地广告公司的真实项目几乎没有,作品还是以商业推广为主,选题范围和类型的偏狭不利于学生创作与业界实践的对接。
(四)作品形式的“示人欲”不够
此次毕业设计的作品形式几乎囊括了业界现有的各种广告形态,如平面广告、视频广告、广播广告、CI系统等,包括最新的场景应用毕业生都有尝试,作品形式表现出多元与丰富。美中不足的是,作品中视频作品、音频作品占比较低,平面作品数量虽多,但作品的“示人欲”显露不充分,即现场调动各类元素表现作品创意的愿望不足。毕业设计中有一些作品的创意和表现都不错,但在现场的展示和呈现未能充分表达作品原有的创意。“示人欲”其实是广告本身应有的题中之义,平时的课堂教学更多强调创意,对此涉及不多,业界实践的广告提案环节才会有所接触。此次毕业设计答辩即为学生提供了类似机会与平台,只有带着强烈的“示人欲”,才有可能把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
(五)答辩环节有待与业界融合
广告学实施毕业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更好地表现广告专业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特点,把课堂教学与业务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把业界的专业人士请到课堂来,请到答辩现场来,让他们直接参与作品答辩,使学生真正理解业界的实际需求,使他们的作品创作与学习有更好的实践性。此次毕业设计属首次尝试,来自本地的作品选题不多,加之对作品水平无法预估,因此未能请业界专业人士参与此次答辩。
三、关于毕业设计的优化建议
针对此次毕业生关于作品创作的反馈,及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对下届及今后的毕业设计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思路。
(一)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进程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创作的总体工作量和流程,需对下届毕业设计的时间流程进行总体调整。首先,需将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期中前后,这样可给毕业生留下较充裕的创作准备期。其次,需将答辩时间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两天。毕业设计的作品构成丰富而多元,且很多作品的展示环节需较长时间,根据此次答辩的经验,一天的答辩时间不能充分展示学生作品的完整细节,答辩时间显得仓促而紧张。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可考虑在两天完成,第一天充分展示作品,第二天演示答辩PPT并回答评审教师提问。
(二)适当压缩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量
根据此次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毕业设计作品由五部分构成:策划案(30%)、作品(30%)、研究报告(20%)、工作日志(10%)、答辩(10%),上述内容的纯文字工作量平均为16000字上下,再加之作品创意与技术表现,总体工作量相当于论文的两三倍不止。为使学生更好地在毕业设计考核中发挥其专业特长,保证毕业设计答辩的专业性,合理设置毕业设计工作量,可考虑在今后的毕业设计中将现有的小组工作日志和个人工作日志合二为一,只需提交小组工作日志,让评审教师了解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进度,为作品的原创性提供评审依据即可。
(三)多元开发选题,拓深毕业设计的实践性
今后毕业设计的选题可在历次毕业选题的基础上更新、优化、积累,逐步形成毕业设计选题库。选题库中一部分内容可更新为当年的大广赛和学院奖参赛产品,另一部分选题可由学院联系当地主流的广告公司、知名企事业单位及公益组织。尤其是后者的工作,需要与各级机构、组织与公司形成长期合作机制,让它们深度参与毕业设计答辩,并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一方面,这些公司与机构可为毕业设计提供选题,加强毕业设计的现实性、操作性;另一方面,选题单位的专业人士可成为毕业设计答辩现场的评审教师,使学生的毕业创作与实践结合更密切,并由此可形成双方更紧密的深度互动与合作。
(四)毕业设计作品展与毕业设计答辩的相互补充
广告学毕业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用多种形式的广告作品表现其广告策略和创意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实现其毕业设计的目的,因此,广告作品的呈现效果是评价其毕业设计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广告作品的“示人欲”,引导他们在作品中更多更好地表现“创意”,提升作品表现力,拟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前,先进行毕业作品展,然后答辩。此种先展后答辩的安排,可让学生作品充分展示在各专业师生面前,使学生充分体会作品呈现效果的重要性,亦使他们更重视毕业设计的创作。同时,毕业作品展本身就是对学生作品的全方位检验,校内其他学生对作品的关注度、评价与反馈就是对毕业生作品综合评价的外在指标,既展示了毕业创作成果,也可与答辩相互补充形成更全面的评审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红,易崇英.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余高专学报,2009.
[2]杨同庆,许敏玉.广告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广告人,2009.
[3]卢金婷.基于就业需要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J].科教导刊,201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17-02
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从专业来看,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是艺术设计,创业比例为7.4%。高职院校近三届(2007-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远远高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自主创业的专业类集中在: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在就业严峻的背景下,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门槛较低,大量毕业生走上创业的道路,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与指导,创业失败率较高。因此亟需对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情况予以关注,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技能,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艺术类创业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目前毕业设计实施环节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对在校学习课程的总结与检验,也是面向市场、面向商业设计的过渡适应期。其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强化学生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初步具备与甲方客户、与设计团队的沟通、协调、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选题是毕业设计整个环节的第一步。受限于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且单一,不能为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合理的“项目库”;专业、分院与设计公司“校企合作”展开的实效性差,流于形式与表面,企业缺乏兴趣投入一定的精力在学校专业实践教学上。在设计前期,学生无法体验与甲方客户的沟通交流,“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在毕业设计实施中,学校的专业教师自导自演,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率和退出机制。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前提下,没有过多的精力与兴趣投入于毕业设计中,而学校的指导教师放任自流,仅应付于行政单位对毕业设计表格文本的检查与考核。
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基本素质
由于初期的投资较少,对岗位技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往往成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初衷。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初期,往往就是成立设计工作室。设计类创业,特别是传统平面设计类的创业项目,不是仅仅依赖街头门面来招揽客户的。考虑到成本支出,资金有限的话,初期的办公场所甚至可以在家里。创业者主要的投资是办公耗材和员工支出,而一般的设计工作室,雇用1-2名员工即可。小型的设计公司,没有大公司金字塔式的人事结构,老板一般就是做设计出身,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师,同时还需要做市场,分工不细。或是若干人合伙创业,主内的就是设计师,负责技术;主外就是业务部,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设计单子。
有别于初入职场以设计师为职业的毕业生,创业者身份的毕业生,需要各个岗位的实践技能。创业不仅仅是设计与制作,更需要市场的开发,这是企业的生存经营。自主创业需要专业技能各方面的能力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
三、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设计不是自娱性的艺术,它属于商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基本上是从争取客源、分析客户要求开始,寻找基本元素――组合――调整――定稿――制作。创业者的身份应该是“懂设计,爱设计的商人”。“90% 的广告设计公司不挑食”,因为你工作目的就是让客户满意,在实现设计市场实效性的前提下,兼顾实现设计师的创意。
(一)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的教学理念,在毕业设计整个环节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完成设计项目的“选题”。“选题”的动员可以启动地很早,或是在大二期间一次专业课程的介入;或是来自学生自己暑假在实习单位的努力接单。毕业设计项目的底线要求必须是真实的,它或是来源于学生与亲戚同学的不经意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站的设计项目外包。综合这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大致有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公司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房产楼书、产品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类。毕业设计的自主性选题,虽然这是学生带有个人爱好偏向的一次主观选择,但这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能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
个人在主动进行课题选择时,自然尽可能贴近与毕业生职业期望一致的岗位,体现的则是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能力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课题类型尊重多样化,最大程度的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性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方,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做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的实效性、可行性是否合理。在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先是学生自主向各专业负责人提交拟向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课题小组审核同意后,继而师生双向选择进行调配,对双向选择不能落实的课题由毕业设计课题小组负责协调落实。
(二)与甲方充分沟通,明确任务书
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模拟创业。市场中的设计项目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室内设计必须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受到类型、价格、产地、厂商、质量等要素的制约。材料并不一定是使用流行、时尚的或是昂贵的材料,而是依据设计概念界定进行的选择。在学生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客户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自然会提出质疑,而设计者应不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并进一步让客户感到满意。
以往常规的做法是:在确定课题后,指导教师下发设计任务书。而学生自主选题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及要求来自于学生自身与客户充分交流后的整理。有别于其它的毕业生,刚开始是以助理设计师的岗位初入职场,作为配合、辅助总设计师进行项目设计工作,开展的仅仅是各方面具体的事务,包括如材料搜集、针对项目的资料整合、提供设计方案等,其设计的进度按照总设计师给予的工作任务准确完成,以最快的速度上交给总设计师,并按照他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更改。创业者直接面对的就是市场,他完成不仅仅是创意与制作、印刷,更需要确定设计的总目标、总计划、总基调,界定设计过程的总体要求和限制。
刚毕业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创业者,前期以传统的平面设计+印刷为基础,包括设计海报、展板、宣传资料等,立足之后自然延展到所有的广告领域,包括包装设计、展示展览、网站等业务范围。企业的市场经营需要接触更多的甲方客户,对外协调与设计委托方、实施方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内组织指导各项设计方案的实施。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具备较强的策划组织能力的同时,组织实施设计制作,发挥每个成员各自最大的潜能。
据有经验的创业人士介绍,开好一家设计工作室,关键在于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充足的单子。在客户资源上,与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也是一种成长策略。初期靠技术、中期靠人脉,这些都是创业中的宝贵财富。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就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自然涉及到设计的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剖析性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这需要毕业生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客户的根本要求,设计师才能实现让客户满意,同时自己也能满意的设计方案。
基于设计过程项目化的毕业设计,每个阶段都需要学生一定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和态度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相关的职业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掌握了完成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逐渐建构起自己从事创业的综合能力知识体系,同时培养起相应的职业品质。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导的主动跟进,而不是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项目按照设计流程顺序以教学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创业就是最好的学习”,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有创业就有失败。如何承受压力的心态问题,是毕业生面对的现实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自己创业前通过自主接单做毕业设计,实施设计、评价设计,为创业积累相应的经验和心理准备。
(三)设计实施
学校行政部门制定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中,往往是这样的规定:学生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按时交由指导教师评阅。按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认真修改,以达到一定质量并定稿。主动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情况。而以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不惟学校专家领导、不惟设计公司老板总监,其质量评价的标准,是市场的实际需求,是甲方、社会对毕业生设计过程的检验和总结。在“市场需求驱动人才”机制的运行下,甲方客户的真实评价与设计师个人期望之间的差距成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
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其组织首先要理解甲方业主的期望,然后才能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学,最后输出人才到社会单位,而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其对毕业设计教学及质量系统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
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组成,这属于“校内循环”的两部分比例各占50%。在直接面向市场的设计过程中,答辩小组的成绩评价可以做弱化处理,其甲方、社会对学生个人设计得失的评价包括:设计理念是否合适?功能设计是否符号业主需要,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哪些部分还需要改进?界面设计是否悦目?植物种植设计效果是否呈现?家具与陈设选择是否得当?风格采用是否合适?氛围营造如何?自己最满意的地方?业主最满意的地方?自己的设计理念与业主的决策如何实现平衡?施工效果如何?材料选择?构造设计?施工工艺?通过这个工程,自己有什么新的体会?什么地方有新的进步?什么部分留下了遗憾?什么地方最遗憾?在整个设计实施和现场跟踪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摄影手段、记工作笔记等形式进行记录、总结。基于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其培养方式对毕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个人与社会两者间质量差距的分析,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开放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求;也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系统中目标、实施、反馈、控制子系统的协调统一性。
四、结语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使用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使之初步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价值较低是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受限于指导教师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种类单一等因素,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项目库”,导致多数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是与实际生活脱节的虚拟课题,“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毕业设计流于形式与表面,难以深入开展。这与高职院校一贯秉持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相背离。除此之外,在评价方面,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很大问题。许多学校的毕业设计评价时仅由专业教师自行承担,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的环节;同时,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造成考核和评价形式大于内容以及企业和社会参与评价少的问题。
二、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一)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理念的毕业设计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项目或是来源于学生与同学的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络的项目外包,不论是哪一种,其真实性必须得到保证。以近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而言,大致有视觉识别系统、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楼书、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大类。毕业设计的自主选题虽然是带有学生个人偏好的一次主观选择,但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因此,能够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学生的选题大多比较贴近本人的职业期望,能够训练学生掌握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的基本能力与关键能力。导师应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使课题类型多样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的管理者,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客观评估学生的选题,比如,判断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是否具有实效性与可行性等。
(二)让学生与客户充分沟通
明确设计任务学校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展虚拟创业。市场上的项目大多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比如,针对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选题,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要素;针对有关室内设计方面的选题,则必须详细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艺术设计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客户资源,一个设计师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客户,才能够被市场认可。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其中涉及到设计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在与客户就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设计问题进行交流时,面对客户的质疑,应适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应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使客户认同自己的设计作品。
(三)制定科学的评价
一、依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H标.总体上来说,实践环节一般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几方面内容
1. 利用课程设计环节开展专业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是广告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成不同内容的课程设计,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课程设计可以包含广告策划与创意、平面广告设计、电视广告制作、企业形象设计等内容。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广告学专业理论知识,围绕一个题丨3进行策划,主耍考査学生在创意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策划方面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平面广告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在现论知识的指导下对平面设计软件的使用能力;电视广告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制作分镜头脚本,培养学生创意、摄像、编辑、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企业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视觉识別系统、理念识別系统和行为识別系统的设计。
2. 通过实习环节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实习可以划分为广告市场调査、广告实务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方面.广告市场调査厲于认识实习的范畴,在市场调查中,学生应根据调査H标要求,选择科学可靠的方法,刚绕广告市场、行业现状、广告受众、广告从业人员等方面展开调査,形成调查报佐.敁终完成调奄任务。广告实务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广告运作各个环节的理论之后开展的一次综合性实习,实习地点包括广告公司、义化传播公司、媒体部门以及企业的宣传部门等。实习中,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依据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参与广告宣传的各个环节,熟悉各环节的运作技巧及相互关系,最终完成实习任务。毕业实习中学生主耍根据毕业设计题目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调奇,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毕业实习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实习,对于学生认识社会,熟习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3.通过毕业设计环节进行综合素质考查
广告学专业的準业设计既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结汇报,是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演练。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九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工作方法。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特K,帮助学生确定选题,保证选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写作价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展开创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把握,准确提炼个人观点,体现出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
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应该是对M论教育的扩展与延伸,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要。广告行业信息与市场变化较快,专业理念与专业要求也时有更新i如在对学生进行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设Miil丨练时,教师应在集中指导环节向学生介绍Ai新的策划理念和创意思维,带领学生分析最新的广告案例和作品,使学生随时了解广告行业动态。
2.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模拟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模拟教学法需要教师从过程的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敁后阶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广告学理论教学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街利于让学生真正了解优秀广告作品的创作真谛,了解创作者的思维及现念,提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改革实践教学手段
广告学实践环节的教学通常包括集中现论讲授、分散指导和实践作品点评三个方面.集中理论讲授将对学生的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IW实践作品点评是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取K补短。单纯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会使讲授和点评的效果受限,多媒体技术既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乂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友好平等的交互方式。因此,在理论讲授和作品点评环节,依靠多媒体辅助手段则更为直观、清晰和贴切.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实践教学平台
依据广告学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建立与专业对口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搭建实践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并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实践基地一般可以是媒体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学生可以通过在媒体部门的锻炼,了解媒体运作规律,掌握媒体特色,街助于在广告宣传中进行媒体选择与组合;通过在广告公司实习,了解广告活动开展程序,尝试与客户迸行沟通,掌握广告运作的一般规律;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实习,了解对内对外宣传的方法与技巧,拟定宣传计划,开展活动策划,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形象设计等。
四、提高实践教师指导能力,提高实践环节指导质量
1. 将专业教师指导与实践单位人员指导相结合
尤其是在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通常III校内专业教师和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共同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下发实习任务,规范实习内容,介绍实习方法与手段,并对实习过程、实习成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集中学习结束后,学生将分散到各个实践基地,I丨丨实践基地工作人员与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践计划,并负责现场指导。基地工作人员对岗位要求、I作流程更为熟悉,可以较快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提高实践环节的效率,使整个实践过程更为流畅。
2. 幵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
每一次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过程,实践活动结束后,教研室通过组织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可以找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一次实践方案,为今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践教学经验交流可以围绕实践目标、实践任务、实践方法与手段、实践成果评估、实践方案设计等展开实践基地指导人员参与交流与研讨,将街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和方案。
3.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学习与培训
一方面,教师可积极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与实践活动,X、丨11身能力进行强化,尤其是刚从校门出来的新教师,积极投入广告活动实践,能尽快走出从珂论到理论的闲境。另一方面,教师应处理好现论与实践的关系,不要一心埋头于实践活动和公司业务,忽略了备课和现论研讨。广告学专业现论内容复杂且更新速度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通过实践、培训、进修等方式充实自我,以适应教学需要。
五、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实践能力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1. 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对实践过程的参与程度、每天的工作H记等.学生首先要对实践打正确的认识并持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有突出的表现,因此.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做准确的记聚与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与评价的方式来完成。
2.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实践成果,如实践报告和实践作品。实践报告足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总结和感悟,学生应围绕己的实践选题,详细介绍作品的构思、来源、创作过程、创作思路以及创作体会。实践成果是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的专业作品,对实践作品的评价需要依据评价标准来完成、教师也可以组织实践作品展览,做到公开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兴趣。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型;设计学;毕业设计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设计作为服务社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创新能力的手段逐步被社会认知。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更要注重市场需求分析、教学机制改良等多因素的改革创新,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任务,真正为社会培育出具有应用型与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实践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如何针对设计学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他们潜在的设计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创造能力,完成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设计,成为每一位专业课程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 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生选题盲目性比较突出,有的同学甚至在设计中途频繁更改题目,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
(2)毕业设计的作品过于注重形式化表现,强调视觉冲击力与个性表达,虽然有利于答辩的效果展示,但是与市场、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3)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虚拟题目,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缺少提高应用能力的针对性。
(4)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对毕业设计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有限。
(5)毕业设计被认为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学生缺乏整体设计和团队合作思想。
(6)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师指导模式和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 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索
2.1 优化选题模式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教学手段,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的挑战,深入探讨与研究现状,为培育新时代的设计工作者提供更好地教育平台。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发现设计学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关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指导工作,通过开展关于毕业设计如何选题的讲座、座谈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有效地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2)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可以来自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产学研的课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于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为指导老师的课题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3)以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竞赛为毕业设计题目,加强了学生对于市场的了解,有效地防止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完成一些虚拟的设计;同时也为教师积累一些指导设计竞赛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为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带动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术环境。(4)题目由学生自定,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就业的单位或已有意向的单位为背景,尽快熟悉将要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单位项目相结合,或者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单位的创新提供一些设计。这样既满足了对学生能力的鉴定,又使学生尽快的融入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开题报告形式来陈述自己对选题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选题所做相关的前期准备,特别是对自拟题目创新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指导教师要在内容、形式、可行性等多方面严格审核,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专业设计范围内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展示学生专业创新性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2.2 开展“导师负责、联合指导”的模式
由于选题注重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因此采用学校导师负责和企业联合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和对市场现状的分析、就业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毕业设计虚拟化的缺点,有利于锻炼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能力,便于学生进行调研实习,了解相关行业最新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也有效地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为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指导老师而言,应具有教师和设计师的双师角色,既有利于最新设计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沟通,又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设计课程指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实时掌握设计类专业国内外前沿理论和业内动态,同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多多交流,从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相关交流、总结指导方式方法,为培育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做充足的准备。学院也可利用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了解市场的人才动态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缩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培养出更切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3 培养团队合作的设计模式
设计学专业涉及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跨越艺术、机械、建筑环境等多学科,同时也包含材料、结构、工艺、市场、销售等相关知识,因此从整体的教学程度而言,应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应用型、创新性的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比如一个完整的市场产品设计过程需要有市场调研、设计定位、草图概念设计阶段、设计材料学期、结构力学分析、工艺选取、优化设计、包装、销售等多方面的人才相互协作完成,因此学生可根据四年的知识积累及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可跨院系由3~5人组成跨学院间的创新团队模式,各个学院的指导教师共同协作来共同完成一项毕业设计项目,既有利于把设计做的更深入和全面,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2.4 毕业设计的新模式与评定
为了全方位地锻炼学生,并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研究、写作、创意和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确定新型毕业论文/设计的项目模式为:A+Dx[其中A:毕业论文(广告学)D:毕业设计(依据专业进行详细分类)]和Bx+C[其中B:毕业设计(依据专业进行详细分类)C:策划书或设计说明书(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由于专业特性而选定的A+Dx和Bx+C模式应分别设定成绩评定方式A+Dx模式以A*80%+Dx*20%评定;Bx+C模式以Bx*70%+c*30%评定。
其中:A=A11+A12+A13+A14。A11: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15分;A12:毕业论文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25分;A13:毕业论文质量由评阅教师评定≤20分;A14:毕业论文答辩成绩≤40分,Bx=B11+B12+B13+B14+B15;B11:毕业设计过程考核≤10分;B12:毕业设计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15分;B13:毕业设计质量由评阅教师评定≤20分;B14:毕业设计展示成绩≤15分;B15:毕业设计答辩成绩≤40分;C:策划书或设计说明书成绩≤100分,Dx=D11+D12;D11:毕业设计过程考核≤40分;D12:毕业设计质量由指导教师评定≤60分。特别是针对在国内外参加竞赛获奖的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的同学,在评分标准钟加入创新能力评价因子,视工作量的情况予以奖励。
3 结论
面对社会市场日益需求的变化,毕业设计设置环节也要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基础知识为基本出发点,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以此形成一个由精选题、多指导、重实践、新模式、新评价、立体式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若鸿.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创新改革[J].设计教育.
[2] 傅黎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研讨[J].装饰,2002(10).
关 键 词:毕业设计 就业 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毕业设计是体现专业教学理念及成果的最终环节,但长久以来,对毕业设计内容的理解却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在大多数艺术院校或艺术类专业中,毕业设计内容大多是专业课内容的重复,即选择某一设计主题后,用以往教学中某一方向课程或几个方向课程的内容进行表现,完成一系列的作品即可。虽然作品的数量比以往多,但形式与以往作品基本相同,这是以总结为目标的模式。此做法虽然可提高学生对设计主题的进一步把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却显得不足,也没有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长此以往,学生对毕业设计已经没有了新鲜感。综观近年来不少院校的毕业设计展览都是年复一年的一成不变的状态。
尤为严重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许多高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几乎全部时间都用在外出找工作, 急于提前毕业上岗,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毕业生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因此,本着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一、毕业设计概念探讨
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是高职院校最为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就是毕业生能够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的第一线。直接为企业工作并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满足学生就业需要,这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的具体内涵。
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及其实践为目标的。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设计能力虽然重要,但没有创新意识也就没有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因此,三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在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三年教学环节中关键的一环,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系统整合课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本来就学制短、学生文化素质差,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强化综合训练,实际上就等于为社会、为企业输出了一个个半成品或者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社会,对企业,对学生,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由于受大气候的影响,笔者所在院校装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曾经也有一届学生是在毕业设计阶段提前去找工作,到企业先上岗。但是最后发现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在就业岗位上,加大了企业对学生岗前教育培训的时间和难度,企业也有意见。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们加大改革力度,重新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了整合设计。从三年级上学期期末开始,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组织规划,规定全体学生一律不能提前离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指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全程的毕业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指导。从毕业设计专业考察、市场调研、毕业设计课题选定、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方案深化、装潢造型设计、装潢工艺设计,一直到实物模型与产品制作,包括装潢展示、卖场环境设计,还要有一本图文并茂的毕业设计报告书,然后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阶段,最后是毕业设计公开展览与企业人才招聘会的结合,全体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这才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结束。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二、毕业设计的操作机制
在确定新的概念的基础上,毕业设计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进行操作管理,即创意型和市场型。
1.创意型作品。由学生自选一个设计主题,可虚拟,也可以实项为依据,确定主题后,以体现专业特色的手法表现。其作品最终是展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层认识和理解,而不仅限于一个包装或招贴设计。针对装潢设计专业而言,创意型作品是用包装、广告等设计手法展现一种对传统意义的包装的全新认识和表现,是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新形式,能唤起人们对包装的新鲜感觉。当然,这些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展示手段辅助表达,因此,创意型作品包含三方面内容:专业设计表现、材料运用表现和展示策划表现。
这一整套设计程序的实施是以往教学中没有进行的。而从毕业设计实践操作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多数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毫无疑问,最终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近年来,通过多次面向社会公开展示,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
2.市场型作品。这在近年的毕业设计中也是重要的操作形式。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承担企业委托的设计项目,而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从毕业设计开始,指导教师与学生就形成了一种设计团队的工作方式,每位学生都要按企业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设计项目,并且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不断深化;每一个设计工作团队每周要集中面授两次,讨论设计方案。个别辅导随时都可以与老师商量和联系,同时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设计博览会去考察,不定期聘请企业家、社会专业设计师为学生的毕业设计作辅导和提意见。特别是从2004届装潢设计毕业作品开始,实施了从设计创意到实物产品的整体突破,成为真正的设计产品系统开发的项目设计。
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企业家、专家教授、行业协会领导共同组成答辩考评委员会,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个人设计作品展位前进行答辩,按照设计方案、模型实物、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让社会与企业来共同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
毕业设计答辩通过后,正式举办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毕业设计作品展览与企业人才招聘会同时举行。邀请珠江三角洲的设计企业在展览会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实际专业设计交流与考察,让行业、企业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增进了学生、企业、学校的相互了解。由于能够比较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很多用人单位当场拍板,与学生签定用人协议,并多次出现几家用人单位争抢一个毕业生的热烈场面。对企业与学生来说,都是真正的双向选择。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带来了高质量的就业,这个做法,受到了国内高校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评价,也证明了我们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成功和有效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学生的成长水准,最终要由社会和用人单位来评判。社会及用人单位是学校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水平的试金石。真金不怕火炼。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一旦放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磨练,就会“原形毕露”,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经过这样的大浪淘沙,不但显现其英雄本色,甚至还会锦上添花,越显得风姿绰约、鹤立鸡群。同样,好的学校和学科专业经过社会的多次筛选,其人才培养水平也会日益得到提高,而教学质量不高、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科专业则被淘汰出局。
三、结语
2003年到2006年四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社会、企业、学生各方面的认同和赞扬。通过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爱,这种爱是基于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思考,不仅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获取谋生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通过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在传递、继承人类已经积累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通过学生个体的主观努力,把文化内涵化为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对传统毕业设计的改革,我们的探索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为是新生的,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显现出它的娇嫩。毕业设计改革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虽然在改革前经过精心的论证,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对其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尤其是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下一步的发展作好准备。
几年的毕业设计改革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毕业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毕业设计必须紧贴市场。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将做人、做事合二为一,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作好充分准备。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根据企业和社会劳动力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的教育理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建以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模块教学、案例分析、分段实践、真实测评等环节,要形成适合子学生学习、创业和上岗前“零距离”训练等模式的电子商务实践平台,重点针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一、专业方向――“一个专业,两个方向有机的结合”
根据上述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群细分调研结果,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有两大方向。其一是计算机网络方面人才,其二是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才。于是有人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两不像”,计算机方面的工作能力比不上纯计算机专业学生,商务方面工作能力又不如纯商务专业学生。而我们则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正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结合,复合型的人才具有更加广泛的职业空间和长远的发展潜力,更符合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需要。关键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呈现出“1加1大于2”的功效。
二、课程体系结构――“一个体系、四个模块、两个调整”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宽度。
根据以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原则,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可以考虑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教学模块。其一,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其二,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在网络中应用商务的支撑技术能力;其三,商务基本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一般的经济管理和商务贸易能力;其四,商务实践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和商务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应循序渐进,突出中、高职教学上的不同侧重点。首先,在中职的教学阶段中,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营销及商务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基本岗位上的职业技能。然后,在高职的教学阶段上除了深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要为扩展学生的就业范围,宽口径地培养学生相关知识。就是既要关心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要顾及他们的毕业就业。前者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而后者则要求精通在企业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在教学和实践的安排上就应体现兼顾的原则。所以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教学安排上是网页制作、财务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综合模拟、网站建设管理和数据库简单应用开发等,要使学生在进入相关工作岗位就业时,能得心应手。而另一方面,要补充其他辅助课程的教学,教学的知识面较宽、程度较浅,这样就能顾及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教学上,还要注意两个可调整性:
第一,教学培养的重点,导向市场化。例如在教学设计2007年或是2008年时,专业培养侧重点就应以市场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动态进行调整,紧扣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全程导入创新意识与策划思维,设计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第二,学生多功能培训个性化。即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根据就业的方向和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及技能培训。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开设多种的技能培训考核课程(如:公共英语的等级考核、动漫就业培训等),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总之,在几年的综合性教学实践中,应体现“宽知识,突技能,强特色”的特点,以强化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培养出基础扎实、特长鲜明、个人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以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人才培养教学具体措施
一、调整理论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是处于计算机类和商贸类之间的综合专业,我国通过几年的办学经验,结合本专业的目标和要求,正确处理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比例,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体系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淘汰与专业关系不太紧密的少数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地整合了计算机和商贸类专业关系密切的课程。在知识的传授上,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如:《电子商务概论》中涵盖了《网络营销》的相关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造成一成不变的重复讲授,教学效果并不好。经改革,我们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另外,还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适时、及时地增加部分新知识、新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如我国早期的一些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在讲授PhotoShop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图像的艺术处理技巧,2006年又加入了图像的动漫元素,而网页就更采用最新的技术软件进行教学,这样使得我国的学生能紧跟科技发展的动态,就业方向更广。
在中职教学上,增强对职业岗位素养的培养,开设商务礼仪课。围绕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个职业岗位,开设数门主要专业课,并增加了相关的辅助课程;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实训课的内容及课程比例,增加了网页制作的课时。在数据库的教学上,因现时中职生源的基本知识层较低,故取消了难度较高的数据库编程教学课程,而改为重点加强Access的教学,使学生能透切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相关的知识,为后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高职教学上,针对就业的岗位特点,加强学生各知识层和多种技能的培训。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加大,并要求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如网络营销课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过程。市场调研课则从过去传统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引发理论,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各环节中去认证理论的概念”。另我们还加入了会计、高级网页设计、项目策划技巧等技术主导课程教学,在辅助课程上还有高级图像处理、消费心理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的认证,教学效果获得良好的改变。
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增加高职学生的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商务类的教学有别于一般技术类的教学,更需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商务运作管理的环境来认证理论,而平时的
教学都是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环境的不真实性,令学生不能很清晰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电子商务更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物流手段的一种商务营销方式,没有真实的实践,学生难以理解自己专业定位,出现学不好、就业难的现象。因而我国一些做得好的学校特别为高职的商务学生策划了一个商务课程实践项目的考核环节――校园商务促销及电子商务项目策划毕业设计环节。就是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商务环境及商务平台,让学生能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商务竞争环境中发挥自我和团队的智慧,使商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升华,为自己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赢得优先的筹码!
(一)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
1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务中成本、组织、管理、促销策略等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2 商务课程实践项目:校园商务促销活动
把所有参与该项目的班级学生分成几个独立的小组,各自成立一个小型的店铺管理。分别有总经理、调查数据分析部、广告设计部、促销策划部、财务部、物流部等。组内每个成员有具体的分工,更有相互的结合。
3 课程实践的具体环节:
①资料收集和市场调研;②投资成本集资;②商铺投标;④宣传广告策划;⑤寻找货源及商品加工;⑥促销策划;①财务管理;⑧投资总结;⑨课程实践论文报告
4 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核评分:
实践评分(占总成绩的60%):
课程论文评分(占总成绩的40%)
为了提高学生在整个课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各环节设立奖项。如:最优秀经理人、最佳销售员、最优秀财务员、最有创意LOGO设计、最佳海报设计、最佳店铺装饰、最佳调研组、最佳团队奖等。
(二)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作为重要的实训环节来完成,并计算学分。
1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本专业各个前期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在实际的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管理、维护工作中,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开展工作,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2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并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选题难易适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完成。设计的项目既要有书面报告,更要有实际成果,避免书面空谈,杜绝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为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设计工作量,毕业设计的课题小组原则上不超过3个人,分工要具体明确。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按有关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批表,并经过计算机系主任和指导教师共同验收审核、备案。
3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考虑方向:
商务网站设计方向:校园网上书店设计、校园小盘栽网站、校园网上百货;数据技术的应用设计方向:图书馆管理系统、办公设备定购系统;商务设计方向:网络广告设计、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市场行业调研策划;个性化技术设计方向:个人博客设计、个人网上聊天室的设计等。
4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以学生完成工作的情况和答辩情况为依据,严格要求。成绩采用5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行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课堂讲述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立体化的新型教学系统模式。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能力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有效方法,使学生在符合认识规律(探索-思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方法下,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电子商务专业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
1 加强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室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应引进一套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软件,组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引进一套物流模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在实训基地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发网上课堂,引导学生自学,在授课中能够结合商务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讲授相关课程,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技能。
2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可选择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获得参与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强化“两双”建设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是全方位的。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第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来校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第二,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传授丰富的工作经验。
2 学生的“双证制”培训。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采用“双证制”,即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考取多种相关学科的资格认证,使学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2001年起,我国就把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要求考取的职业资格证有: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中/高级证、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操作员、公共英语等级证、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等。
六、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营销实践教学;差异化人才培养;路径优化对策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决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职业教育的办学走向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依据。2015年8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可见,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和校企融合将是未来教学的重中之重。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指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在不断探索中,近些年来,市场营销理念、方式等不断更新,互联网时代对营销人员的网络运用能力要求不断攀升,020时代的到来让所有营销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适应行业需要、岗位需求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高校市场营销毕业生培养现状
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几个特点:求职容易、分布行业广泛、工作调换频率高,毕业生主要从事市场策划、产品销售、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客户沟通与管理等工作。毕业生跟踪调研成果同时显示,一方面毕业生创业者越来越多,涉及各行各业,实体店经营和网店经营均有成功者;另一方面企业对营销人员职业素质中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吃苦学习能力的需求远胜于对营销专业技能的需求,目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症结集中体现为人才培养趋同化,各高校培养的营销毕业生差别不大,就业择业时缺乏竞争力,说明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教学内容来看,高校营销专业的课程安排趋同,实践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差异性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的培养形成的。所以,高校营销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路径不外乎三大主线: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训包括课程实训、校内基地实训、专业技能竞赛;实习主要是专业实习,安排有暑期实习、顶岗实习,可分散实习或集中实习;毕业设计即结合实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较完整的文字阐述。在不断提倡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中,不断变革的主要是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常规的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课程实训缺乏载体
市场营销常规包含课程实训的专业课主要有:公关礼仪、市场调研、推销实务、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广告促销、品牌运营等,设计的课程实训多数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某一个技能点,虚拟环境,课堂训练简单低级,缺乏载体,而推销的实训中必须有实体产品为载体才能展开技巧的运用,礼仪技能需有企业真实环境才能得体运用,市场调研需有企业需求才能有价值和意义,网络营销需有企业产品才能有实际销售环节的磨练和盈利压力等等,以往教学过多囿于课堂,囿于校内,学生无法体会到实际效果。
(二)校内实训过于肤浅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主要是三种形式:一是实训室实训,如营销沙盘模拟等;二是校园商业经营,如校园商业一条街,校园超市等;三是专业竞赛,如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常规的实训内容存在的问题是不够真实化,内容多以模拟为主,不贴近企业真实环境,没有市场背景和环境风险,即使经营失败对学生而言也没有实质性损失,学生更多是在表演而不是实操,因此参与时缺乏动力。
(三)校外实训脱离企业需求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导,高校使出全身解数,部分高校和上百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纷纷挂牌成为高校实践基地。实际上,顺利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和人才有效输送企业的并不多,多数校企合作只是一纸协议,学生校外实训出现瓶颈。从企业来看,安排一些骨干力量参与学校教学和学生培训,必然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企业所不愿意的,同时企业还要承担人才流失的风险,并且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时也不能触碰商业机密;从学生来看,能去实训的企业少之又少,往往企业需要时学生不肯“买单”,甚至企业、学生双方都不“买单”;从教师来看,教师不但需要完成校内的教学、管理任务,还要完成服务企业的任务和要求,工作量大大增加。最后,校外实训由于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讲究行动统一,企业很难接受大批量学生并提供饱满的实习任务,多数校企合作使得学生成为企业短期经营需要的廉价劳动力。
(四)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在毕业设计环节里,以往学生毕业设计更多涉及的是虚拟市场营销的话},或者以学生兼职内容为主题,略能贴近实际,大部分营销学生都能较快地完成设计任务,但毕业设计内容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有时就是空谈,甚至过于理想化,最终毕业设计并不能够体现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果。
(五)实践教学的管理、保障不到位,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首先,实践教学的管理不到位。很多专业实践内容过于形式化,缺少过程监督,学生缺少安全保障,考核缺乏依据。其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多数教师没有参与企业实际经营,风险分析、财务成本分析等能力都有所不足。再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各项实训,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打消了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实践教学会打破原有的常规教学规律,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三、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路径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和网络营销模式
互联网,又称网际网络,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进程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也称为互联网营销,就是以国际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熟以及互联网成本的低廉,互联网好比是一种“万能胶”将企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跨时空地联结在一起,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唾手可得”。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网络,而现代企业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服务顾客,也不得不从运用互联网,转而依靠互联网。企业营销理念、方式的转变带来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
(二)以差异化营销人才培养思想为指导打造专业特色,明确培养目标
差异化营销战略是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中的一种:为使企业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之后,企业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营销措施。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同样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从而形成专业人才的竞争优势,保持专业的竞争力。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要求各高校营销专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中营销人才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方向,为特色岗位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毋庸置疑的是,高校营销必须培养集网络技术和营销技术于一身的人才。
(三)大数据时代路径优化的五点实践对策
1.优化课程实训内容,搭乘“互联网+”快车
从课程实训内容上来看,不能仅限于课堂上的简单模拟,要结合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点,或者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增强职场氛围。课堂案例改变以往的找案例分析,而是自己做案例分析,这样效果更好。同时,课程实训内容可以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提炼适合教学的实训内容。如课程实训以服务校园超市等校内实训内容为载体,增强实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又如在专业特色培养方向上利用网络资源形成能力提升的“实训包”,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向上经过“实训包”的训练能够独立完成营销任务。课程实训也包括请进企业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和安排学生进企业参观考察,分行业、分方向、分岗位增加对企业经营的认识,了解实际市场行情。同时,课堂实训从内容准备、筛选到运用教学、监督管理等都可以借用网络信息技术。
从课程实训教学方法上来看,搭乘“互联网+”快车,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在微时代将实训课等内容以“微课”形式切入和运用,教师教学技能得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实训教学空间得以拓展。同时,利用网络技术,课堂实训内容可以结合网络营销中的某些具体环节来设置,让学生能够在不离开校园的同时参与到一些网店的实体经营操作中来。
2.优化校内实训项目,服务企业电商市场
校内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校内实训的内容一方面需要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为企业服务。如专业大赛与企业合作,形式多样化。又如在企业各种促销活动中积极参与策划和销售,将企业产品在校内加以积极推广和宣传,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电子商务运营、产品代销等。再如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学生串联产品采购、业务谈判、渠道筛选、产品陈列、广告促销等实操,并承担市场盈亏风险。在实践中与企业找到切合点,学生培训贴近半工半读亦可尝。
3.优化校外实训岗位训练,对接营销人才特色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继续开拓学生实习岗位,以多年校外实习指导经验为基础,总结校企合作四化原则:实习岗位的多样化,实习内容饱满化,实习考核企业化,实习时间灵活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外乎三种:企业走进校园,学生走进企业,政府统一协调。每所院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同时,校企合作中的学生实习管理也需要随之改革,可以采取“双导师”制指导,实习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基本营销概念介绍等由专业教师教授,企业经营项目的实操借鉴、现场指导等由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来进行,考核也以企业的考核标准进行,必要成果可以形成毕业设计,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无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成为必然。校企合作数年以来,碰到的瓶颈不外乎是企业的经营实际需要与学生的工作取向的不吻合,这个难题就可以依靠互联网解决,企业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势必缺少电子商务各个环节的人才,如网络经营、物流配送等,高校可以和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下采取合作,避免企业大量人才引进的高成本,学校也及时添补了校外实训项目,为企业服务。
4.优化毕业设计流程,数据管理强化成果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始终坚持毕业设计和答辩等教学环节,其主要内容不外乎是填写大量表格,形式饱满,内容枯燥,没能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果。建议毕业设计分三个阶段:选提阶段、实操阶段、成果阶段。第一阶段,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锁定一课题,确定指导教师,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内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将锁定课题内容,通过实习,在企业中实践、实施、调研和总结。第三阶段形成课题成果并做汇报。这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同时,加强毕业设计中教师和企业双方指导、监督工作,做到管理简化,注重实效。关于毕业设计的监督、管理、检验和推广可以通过企业和高校的数据管理完成,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提供依据。
5.优化实践教学保障措施,确保实践教学畅通
文章主要针对视觉传达等艺术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模式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视觉传达艺术专业所面临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企业和科研院所实际科研课题与视觉传达等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主题相结合,并对其实际意义进行阐述。最后得出合理选择和分配适合课题,因材施教,营造艺术创作氛围,极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程督促、严格要求,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责任感;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工作时效和设计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创作的设计并能为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又是知识从积累过程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它能够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缩短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使他们尽早适应工作角色。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中,学生在指导老师引导下了解和认识所选创作课题的概况和创作研究的基本思路,掌握艺术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和特殊性以及写作的基本方法。对于艺术类的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设计注重艺术作品的创作,要掌握创作和论文之间的轻重关系,毕业作品的优劣可能会直接影响毕业答辩的成绩,进而影响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以及求职等方面的问题。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面临的问题
国内各高校近年来对艺术专业本科学生都有扩招情况,艺术专业学生毕业人数相对增多,就业压力加大。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来看更加强调对学生应用知识和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毕业答辩成绩的好坏又会在很多问题上受到直接利益影响。对于艺术类专业开办高校,在基础硬件设施配备上也会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创作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等等。这些都是决定艺术类专业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创作设计的因素。另外,视觉传达等艺术专业学生,对论文文献检索能力普遍较差,外语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找老师和同学探讨问题,其余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指导教师的节奏完成毕业创作。再加上近年来社会对视觉传达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又在不断地提高,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要求标准越来越讲究时效性和业绩为酬金多少的量化评判标准。尤其以视觉传达等为代表的艺术类专业就显得更为突出,这就更加表明了抓好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生毕业创作设计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创作设计与实际科研院所等项目课题相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及意义
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和艺术类学生毕业就业的压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多能高素质的人才,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以科研院所或高校实际项目课题与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直接结合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实践。以这种结合的方式指导视觉传达等艺术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创作设计,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在实践课题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能提高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性的毕业创作,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益处。艺术类专业学生应将实战性、企业性和科研性课题与毕业创作相结合,也可以以指导教师目前所参与或负责的科研课题直接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实际训练。从而提高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将知识变为能力的培养。针对视觉艺术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特点,通过毕业创作这一综合性环节的训练和应用,使之达到一个综合质的飞跃。可以将它当作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学校向社会或进一步深造的中间过渡环节。由于课题直接面向社会或科研实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深入课题实际,分析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这些环节的学习和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对课题创作的要求、质量、时间等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对工作的效率和时间概念和质量等的重视程度,增加了求知的动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学科活跃地创新思维和严谨地执学态度相结合的基本素养。另外,实际课题与毕业设计结合,相对指导教师责任心也会加强,无形中会增强对创作环节的跟踪力度。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与科研院所等实际项目课题结合的实践模式教学
实际课题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有许多方面好处,同时也有一些相对不利的因素存在。比如:科研性课题由于周期长,难度大等等因素可能会给学生造成毕业创作设计的难度增加等问题。
(一)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和分配适合课题在该专业毕业创作全过程中,选题是第一步,它会直接决定毕业创作设计的方向、范围和深度,也是能否较好地完成毕业创作设计的前提和条件。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对大学期间专业课程掌握的程度差异都很大,他们对自己步入社会的定位目标不同,在选题时个性化较强。而选题必须符合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为原则;其次还要考虑能否使理论与实践以及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很好地提高这一重要因素。科研课题很多情况下所涉猎的内容比较宽泛,需要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甚至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和一些课堂教学外的常识。而社会企业性的课题除了对专业要求之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目的性很强的进行创作或创新设计,应用性更强。所以,针对视觉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和分配适合的课题以及正确的引导对于高质量的完成毕业创作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11年以正在研究的“纳西族象形文字图形化设计”国家课题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课题。广告设计的郑晓雄同学刚开始觉得课题难度太大,有点迷惘,根据平时对他专业的掌握情况,考虑到他的造型能力比较强,就引导鼓励他在提炼纳西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做一套以形态造型为主题的创作作品,他觉得很兴奋也很投入,最终的作品和毕业答辩的效果都很满意。其他两名女同学中有一个色彩感觉非常好,就极力鼓励他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来表现民俗文化,通过多次的反复思考和资料的查找,最后,她尽管对自己的作品还不是十分满意,但对于一个本科生能够巧妙的将色彩与设计巧妙结合把纳西族人民心理变化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已是非常难得。当然,该课题的完成除了要学生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加工变形的艺术手段和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大众审美的要求等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对纳西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和文化背景等有一定的认知。只能将课题分成几块来供学生选。须注意,这种将整个课题所分的几个部分并不能直接的独立开来,课题的每块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各部分之间有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具体,适当降低完成的难度,既能很好地让学生达到训练的目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学会了配合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不会感觉所选课题深不可探从而产生心里屏障。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同时,被定为毕业设计的课题,也充分考虑到了是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的教学培养目标。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出发,由学院公布指导教师毕业设计研究方向,提倡和推广视觉传达等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使指导老师和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双向选择的办法,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就业的需要;导师结合自己参与或负责的课题对学生实行多方位的具体指导、培养和管理。对于学生而言,平时专业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感觉实战性、新颖性的课题具有较强的挑战欲和自己强烈表现欲。而相对专业成绩偏低的同学更倾向于模仿性和大众化的一些课题。为此,在课题的安排和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力争做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和对自己毕业设计作品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毕业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和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实际水平。除此之外,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进行的创作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艺术作品创作和创新的质量。
(二)营造艺术创作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重营造艺术创作的氛围,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第七学期就提前进行与毕业创作有关资料的搜集和知识的储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比如:把学生定期集中起来,把某同学找的资料、构思等在集中时让其他同学一起来分享,这样既可以资源共享,又能使每个同学都即早找准自己的创新点。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充分发展。做与企业相关的课题创作设计的学生,指导方面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签订实训基地以及教育管理协议,将学生在企业的毕业设计工作期间作为该企业的员工进行管理,校方导师要严格按教学要求把关,导师双方通过合理定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促进和帮助他们更好地将自己的灵感很好地表现出来。使教学与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以科研项目为课题的学生,导师要尽量创造能调动学生主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探究的环境。如:在根据上一阶段学生对课题的了解和创作的进展情况,给学生对下一环节的内容略做引导,要先让他们了解图形的设计原则,加工变形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等,再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将收集的资料讨论和评析,找到可借鉴的有价值的资料师生共同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彼此交流和交换意见。使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大胆地将自己哪怕是自认为很幼稚的想法都讲出来。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比如,设计班的马海青同学结合科研课题突然萌发出一个创意想法,想用木刻的方法表现少数民族热烈的节日气氛,通过交流之后觉得创意有可行性,就鼓励、支持、引导她积极去尝试,后来引导她借鉴雕刻类艺术表现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最终创作出较为满意的毕业设计作品。实践表明,视觉传达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如果合理引导,很多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产生创新精神和思维以及对专业浓厚的兴趣和激情。
(三)全程督促,严格要求很多艺术专业毕业设计都是在大四第二学期正式开始,虽说这学期在大学期间属课堂教学任务比较少,但学生面临就业,毕业实习,办理学校很多的相关手续等等,真正用于毕业创作的时间集中起来非常有限,在确定选题之后,指导老师就要随时与所指导的学生联系,督促其进展状况,对创作过程当中出现在种种问题给予及时解决。集中交流时最好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共同讨论,并将前一阶段内完成的工作讲述或展示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勉。比如:指导08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创作设计时,原本要求每周集中一次,一位同学因科研需要在外实习不能每次集中,根据他的特殊情况,就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交流和指导,对实践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全程给予及时的指导并严格要求,最终使他既顺利完成了科研课题,又创作出一套很漂亮的设计作品。另外,按进展情况和效果也可以在老师引导下随时调整创作计划和重心。最后,还要严格把好答辩关。毕业设计的评审要严格,时常提醒不太认真或者前一阶段耽搁了时间的学生抓紧时间和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对于太糟糕或未完成的毕业设计,坚决不允许参加答辩。答辩小组成员要求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组成,要求教师对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可行性等能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合理的评分量化。
四、结论
通过对视觉传达等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创作过程实际情况的分析,做出如下结论:各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大部分视觉传达艺术类学生文化成绩不好,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一般,个性化太强;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是将效率和业绩直接挂钩。为此,毕业设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实际课题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同时,也可以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增强对创作环节的跟踪力度。但二者如何结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根据视觉艺术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合理划分和选择适合有效的课题;极力营造学生创作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程督促、严格要求,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创作设计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斯坚,刘文军,李光明.跟进社会变化搞好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2]毛小庆.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3]张超,赵德安.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09(06).
[4]陈丽兰.关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