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道路工程施工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3: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道路工程施工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道路工程施工总结

第1篇

一、工程简介

南苑东路是丰县规划新城区四横三纵主干路中的一条主干道,该工程西起东城路,东至东环路。起点桩号K0+906.92,终点桩号K3+010.50,全长2100米。设计标准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时速为40km/h,设计年限为5年。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以轴载100KN的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一般路段路基宽度40米,路面宽15米,标准断面为:(人行道)4.5m+(非机车道)5.5m+(绿化带)2.5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2.5m

+(非机车道)5.5m+(人行道)4.5m,渠化拓宽段宽度47m,路面宽23米,标准断面为:(人行道)4.5m+(非机车道)5.5m+(绿化带)2

m+(机动车道)23m+(绿化带)2m

+(非机车道)5.5m+(人行道)4.5m。包括路基土方,石灰土底基层,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沥青砼路面,雨、污水管道工程,绿化,交通标志标线,路灯等工程的施工,总造价3000万元。

二、公路系统工程设计

本工程由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道路平面线形(含渠化段)按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线形确定,道路中心线无平曲线。

三、路基、路面

按照规划,南苑东路路基宽40m,标准路幅分配为:(人行道)4.5m+(非机车道)5.5m+(绿化带)2.5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2.5m

+(非机车道)5.5m+(人行道)4.5m。

行车道横坡采用1.5%,双向坡:人行道横坡采用1.0%,坡向道路内测。

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结合公交港湾车站的设置,在主要交叉口进行了交叉口渠化设计。

(一)、路基设计

1、路基边坡

(1)、填方路基

根据新区的特点,一般路段采用生态防护,矮路堤可考虑两侧开况,自然放坡顺接。

2、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

压实度以交通部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路基压实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

深度(cm)

压实度(%)

(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路基

0~80

≥95

80~150

≥93

>150

≥9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40

≥95

3、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主要采用原地土方掺灰处理,宜采用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亚粘土)。土块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选用。

4、路基处理方法

(1)、一般路段,挖除原地面耕植土(按30cm计)后,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部分,在路面结构以下,自上至下分别做20cm8%石灰土+20cm综合土(5%水泥+6%石灰)共40cm路基处理;人行道采用20cm8%石灰土+20cm综合土(5%水泥+6%石灰)处理。

(2)、路基在沟、塘路段时,若剩余面积小于四分之一时全部回填,清除淤泥,回填40cm道渣压实,然后回填40cm4%石灰土;若剩余面积大于四分之一且沟塘无水或水较少采用沟、塘路基,清除淤泥,回填40cm道渣压实,然后回填40cm4%石灰土,每侧多填2m,以防护路基。路面结构下按一般路段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二)、路面设计

本工程路面设计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本工程按城市主干道路标准设计路面,车行道为沥青砼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Ⅱ)+0.5cm(下封层)+32cm二灰碎石+20cm二灰土,结构层总厚度为62.5cm。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8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Ⅱ)+0.5cm(下封层)+20cm二灰碎石+20cm二灰土,结构层总厚度为48.5cm。

人行道路面结构为:25×12.5×6cm砼砖+2cmM10水泥砂浆+5cmC20水泥砼+15cm石灰土(含灰12%),结构层总厚度为28cm。

公交站台路面结构采用人行道路面结构。

路牙石外露面高出路面20cm,侧石、车行道平石(一)及人行道平石(二)采用C30水泥混凝土预制;行道树池平石石(二)采用C30水泥混凝土预制。

、开竣工日期

本工程于2008年11月25日开工,2010年1月15日竣工

、施工技术准备

1、施工合同签订后,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尽快取得施工图纸,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熟悉阅读合同和技术文件。

2

、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初步会审,统一汇总图纸中的相关问题。

3

、按时参加设计交底。

4

、及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公司总工审核和监理审批。

5

、做好测量、实验仪器的标定。

6

、做好土工实验和原材料、构配件、混凝土等检验试验。

7

、做好道路导线复测、建立导线、高程等测量控制点,并做好保护措施。

8

、及时做好各专业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9

、做好特种专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

10

、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检查、验收工作。

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1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2

、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明确各专业岗位工作职责范围。

3

、健全测量工作制度。

4

、建立试验检验、送样、取样制度。

5

、建立质量检验、检查制度。

6

、明确工序检验、交验、交接、报检制度。

7

、建立、明确质量控制点。

8

、建立质量评定、分析、事故处理制度。

9

、健全质量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制度。

七、主要施工方法

(一)软基处理碎石桩

1、现场条件创造及准备工作

(1)通水:对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就近采用现场的水塘作为水源;

(2)通电:个别首选柴油发电机发电供应施工用电,临建区由附近电源接驳;对没有电网外电条件的地段,由道路两旁农电、临时用水接驳至现场;

(3)通路:在施工区附近设置若干个料场。临时道路进行硬化;

(4)场地平整:根据设计要求的桩顶设计标高,将施工现场的地面进行平整遇到场地地下有障碍物,清除大块石、巨大的建筑垃圾等;

(5)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图纸设计确定的软土地基区域建立标高控制点,测放道路轴线,使用木(竹)桩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布设桩位。

(6)

粉喷桩试桩试验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桩。在K0+860-K0+960段选取3根桩进行试桩,由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施工时的各种参数,经过分析,

经监理及设计审核后,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试桩确定的参数包括造孔电流、造孔水压、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填料量和加密段长度等。

2、测量放线布设桩位对图纸中确定的软土地基区域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再根据图纸设计的桩间距,在现场用经纬仪和钢尺配合,将桩位准确的标定在地面上,用木(竹)桩固定,做醒目标记桩号。

3、组装调试施工设备吊机就位,连接振冲器和导杆,确定振冲标尺,连接控制电路,吊起振冲器,接通电源,启动上水,开启振冲器,记录空载运行参数,按试桩确定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调整电控系统、上水系统到正式开工状态。

4、振冲作业

(1)造孔将振冲器缓慢地吊起,对准桩位缓慢下降振冲器至离地面30cm以内,启动清水泵供水,待振冲器下端射水口出水的水压、水量达到工艺要求时,启动振冲器,拉紧防扭绳索待振冲器内的偏心块达到额定转速时,下沉振冲器贯入土层进行造孔;造孔过程中吊机卷扬绳的下放速度控制在0.5~2m/min之

间,始终保持振冲器处于悬挂状态,以免造成斜孔;当遇到电流值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时,暂停振冲器的下沉或减速下沉或上提一段距离,借助高压水冲松土层后再

继续下沉造孔;造孔达到设计深度时,上提振冲器。造孔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各深度的水压、造孔电流等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时间。

(2)清孔当造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即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然后再次下沉振冲器,往复2~3次,使孔口泥浆变稀,进行清孔,清除孔内泥土,保证填料畅通,减小桩体含泥量。

(3)振冲密实成桩填料方式采用“间断填料法”。清孔后将振冲器提离孔口,由装载机向孔内连续填入

0.5m3碎石料,下沉振冲器将碎石振密。当振冲器电机的电流值迅速增大,达到规定值时,控制系统发出信号。这时,桩仍继续加密,当达到留振时间,时间继电器又自动发出信号,标志该段次的填料加密过程完成;

再将振冲器提离孔口,重复上述填料加密过程,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表成桩;当一根碎石桩制桩结束后,移动振冲器至下一桩位进行制桩作业。

(4)桩体顶部处理、试验及垫层处理软土地基区域处理完成后,用压路机对软基处理区域进行碾压,保证桩体顶部土体的密实度;桩顶处理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完成1个月后,进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二)路基土方

1、路基填筑使用自卸车卸土,采用翻晒和洒水的方法调整土壤含水量,使土壤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最佳含水量±2%之内)。由自卸车按照一

定的间距卸于土基上,在路基两侧予留

50cm的宽度,使用推土机按松铺厚度整平,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横坡,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结果确定;试验段确定的

机具组合及碾压工艺,首先静压,然后振压,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一般路段,先两边后中间,先轻后重,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压路机沿路线纵向行进,

先从每段的最低处压实,重叠15-30cm轮迹。碾压速度控制3~4km/h。

2、挖方路基按设计要求确定开挖边线,自上而下进行挖土,采取横挖与纵挖

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即先沿路线方向挖通道,再沿横断面方向挖掘。挖土时注意挖填平衡,不合要求的土及多余的弃方堆放于指定地点。

在路床以下的土不适合做路基时,进行必要的换土或按设计要求处理后,进行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三)路面垫层

1、运输摊铺粗碎石、整平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参数,通过自卸车按一定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使用推土机将粗碎石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并形成相应的路拱。人工配合机械整平。

2、填隙、碾压初压: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3-4遍,速度25-30m/min,使粗碎石稳定;撒铺填隙料:用人工将填隙料均匀撒布在粗碎石上,铺

厚2.5-3.0cm;复压:使用12t以上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填隙料振入粗碎石孔隙中;随振动碾压,随用石屑填补孔隙,直到将孔隙完全填满,并将表

面多余的填隙料扫除,碾压时均匀洒水,总洒水量控制在

3kg/m2;碾压至表面平整、稳定,并用12t以上碾压,无明显轮迹为止。

3、成品保护垫层完成后,在铺筑基层前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并在湿润情况下进行养生。

(四)路面基层

1

、试验段施工

路面基层大面积施工前15日,编制试验段施工方案,报现场监理审批后,严格履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其交底内容如下;

(1)

、二灰碎石试验段作业指导书

(2)、石灰消解交底书

(3)

、场拌作业交底书

(4)、测量作业交底书

(5)、摊铺作业交底书

(6)、机械作业交底书

(7)、碾压作业交底书

(8)、试验检验作业交底书

(9)、养生作业交底书

(10)、质量验收评定交底书

(11)、安全作业交底书

通过试验段的试铺施工,取得了相关基础数据,其检测结果来看,满足了设计要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平整度、坡度、高程完全符合规范条件,为道路大面积施工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依据和施工依据。

2、二灰碎石采用拌合场集中拌和,拌和时记录各材料用量,控制灰剂量不小于设计值-1%,含水量+1%-+2%.材料使用自卸车运输,运输过程中进行遮盖。

3、场拌过程中严格混合料、含水量、灰计量的检验,做到每日两次试验抽查。

4、摊铺及整型人工配合摊铺机摊铺,严格控制摊铺机的行走速度,控制窝料和离析的产生,在摊铺机无法作业或路面宽度狭窄区域由挖掘机、推土机整平摊铺,并以人工辅助成型的方法施工。

摊铺机根据水平基准线及松铺厚度就位并调整好,由自卸车向摊铺机送料,摊铺机匀速行进,人工在摊铺机后面,及时铲除粗集料聚集等离析现象,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并根据要求的坡度和路拱人工予以整形,坡面拍实。

5、碾压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时,以8t压路机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全宽内进行碾压。在直线和不设超高段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

肩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较低一侧向较高一侧进行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重叠

30cm左右轮宽。碾压头两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

之间,以后控制在2.0-2.5km/h之间。边部多压2遍。若表面水分挥发较快,则补洒少量水,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将缺陷处翻开换料。用

12t以上压路机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6、养生、成品保护每一段碾压完成,立即进行养生。水泥稳定石屑养生期7d,表面覆盖麻袋等土工织物,洒水保证表面湿润。在养生期间封闭交通、禁止除洒水车外任何车辆通行。

(五)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设在丰沛河码头,距施工路段5km.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料,10t 自卸车运输。沥青路面宽度在7m以上时,采取2台摊铺机分两半幅摊铺,7m及7m以下路面采取全幅摊铺。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碾压成型。

1、基层准备及透层油施工铺筑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前,清理基层,保证基底稍干、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和杂质。喷洒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油管

与路表面形成约30度角,高度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侧石、平石等构筑物进行遮挡防护。洒布后不致流淌、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形成油膜。

铺筑上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进行清洗,保证表面无泥土、灰尘等杂物喷洒粘油层。

2、测定基准线在准备好底层后进行测量放样,标出的沥青料松铺厚度,并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路边根据以平石确立基准面,中部采用钢桩定位,使用钢丝绳做引导高程。

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

(1)沥青混合料拌制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沥青砼拌和设备每台实际生产能力为150t/h,,拌和时间为40S.经计算已保证铺

筑能够连续进行。按照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每锅用量,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170~180℃(改性沥青高10~20℃),矿料比沥青

高10~20℃,控制沥青混和料生产温度在150~175℃范围内。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当出现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予以废弃,并采取纠正措施。

(2)沥青混合料运输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连续的供料车流,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保证摊铺温度。为便于卸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和侧板抹油水混合液作隔离剂(柴油、水=1:3),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

装料时,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一车料最少分三次装载。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水的篷布遮盖整个运料斗;发现其温度低于要求、颗粒有花白斑点、离析、结块、含水等不符和规范要求的情况,将混合料废弃说指定位置,并不用于本工程。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采用自动找平装置的沥青摊铺机铺筑,根据摊铺机的摊铺界限和路面宽度、横坡等划分摊铺板块,单面路拱的道路一次性摊铺路面全宽,双路拱分两幅摊铺。

摊铺前30min,把整平板加热至80-100℃,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括板送料器、整平板及螺旋输送器,安装自动找平装置,超声波控料器,并检查操

作系统是否正常。首先在起点处用人工摊铺1m长的基准面,顶面为松铺顶面,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摊铺时,

按路线方向纵向行走,摊铺速度均匀、连续、不发生间断或停机,以保证面层平整,起步速度为1m/min,正常速度3m/min.混合料溢出储料斗,落在前

方,则迅速清除,在摊铺过程中及时用直尺检测是否满足要求。

雨、污检查井圈采用钢板覆盖,附近由人工铺筑混合料,并进行热夯。对机械不能到达的死角,用人工扣锹法进行摊铺,局部作适当整平以补齐漏铺处,检查平整度,及时修正路拱。保证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

5、接缝施工路面分两幅施工时,纵向缝采用采用自然缝。摊铺前,清除界面处松散的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下面层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平接缝。平接缝当天施工结束后进行切割、清扫、成缝。

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在正常碾压之前,先对横向接缝进行碾压。碾压时,按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并在路面纵向边处放置支承木板,其长度满足压路机驶离碾压区。如果因为施工现场限制或相邻车道不能中断交通时,也可沿纵向碾压,但保证在摊铺机驶离接缝后尽快进行,且不在接缝处转向。

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形后应立即组织碾压。碾压的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

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时速控制在2~3km/h静压2遍。碾压时,先消除纵缝,然后从断面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驱动轮靠近摊铺机。压路机在启动、停止时减速缓行。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时速控制在4~5km/h振动碾压3~5遍。复压后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

终压:紧跟复压进行。采用轮胎压路机时速控制在2.5~3.5km/h,静压两遍,使路面无轮迹。

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直线段从路两边到路中心,超高段由路内侧到外侧,依次连续均匀进行,压完全幅为一遍。碾压速度要先慢后快,碾压终了温度控制在

65℃以上。AC-20I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对于AC-13I改性沥青混凝土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轮迹的重叠宽度不超过

20cm,使用静载钢轮压路机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少于20m.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

外。

碾压过程中,保持碾压轮面的清洁,若发生粘轮现象,将黏附的混合料认真地清除,并向轮面撒少量水,然后再碾压。对局部缺麻不平处用洗料一次找齐。一些压路机无法碾压的角落,人工热夯。

7、成品保护及放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终压完成后,路面温度降至于室外温度时,清除路面上的工具等杂物后,开放交通。

八、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评定

工程质量情况经过数月的奋战,并对工程的自检和整修,工程达到了验收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各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已完单位工程达到了优良以上标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工程之初,便确立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以质量为中心按照公司有关质量体系要求,建立了质量保证机构,由

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严格执行质量体系的有关规定,突出质检部门的权限,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切实将质量意识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以及各施工人员。

(一)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与图纸,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技术标准,理解设计意图,并对不清楚或不明确之处及时提交书面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解决。

2、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碎石桩、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计划及劳动力、机械、材料计划,并于施工过程中及时修订以更能够指导施工。

3、按工程施工时间段不同配备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配齐工程需要的各类设备。各种机械设备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以进场,设备的型号、功能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并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及“机械操作规程”。

4、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的掌握将所施部位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等,作到高标准、高质量的作好每道工序的“第一”,以高标准的起点约束日后的施工,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严格执行工程“三检”制度,确保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于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提出的不满足要求的部位、工序,一律进行整改或返工。

6、严格实施测量复核制度:对工程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建立使用于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并报监理验收审批。所有点位、高程测量,在工区测设完成后,由测量组复核,项目测量队抽查的方法进行,控制所有放样、水准测量准确,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7、严格进行材料控制。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经过检验合格、报验允许使用的情况下方可用于本工程;除甲供材料外,所有自行采购的材料,在按程序对供货方的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取合的供货方;

8、严格的过程检验及试验。严格执行“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作业班组长、专兼职质检员对施工作业的全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及反馈,作到每个部位、每道工序均达到优良标准。

9、质量记录控制各种资料形成过程中执行“文件及资料控制程序”。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对各自形成的各类资料、质量记录进行收集、保存、归档的工作,同时以

技术部、质检部牵头,对整个资料的形成、收集及归档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完整性。在工程后期,根据工程档案编制要求进行竣工资料的编

制,保证按时、合格的移交竣工资料。

九、工程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文明施工情况施工过程中无火灾事故,无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

基本实现了文明施工的目标,未发生环境违规事件,保证了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被江苏省建工局评为2009年了江苏省“文明施工工地

”。

(一) 主要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工程之初,根据对市政道路工程特点进行评估,制定了争创江苏省文明工地计划和方案。

明确本工程安全防范重点以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重点。建立有效的安全、文明施工机构,突出安全部门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保证重点监察,细节不错过。

1、施工现场及临建

(1)按照集团公司有关CI形象统一规定进行临建建设,对部分临时道路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及办公、生活区配备充足的防火、防雷电用具,设置足够消防器材;

(2)设置安全标志,于危险地点基坑坑边等设置安全围栏就、警示灯、警示牌等;施工道路出入口处设置标识,确保出入口及道路的通畅及安全;

(3)职工宿舍办公区域由专人保持清洁,定时消毒,严格卫生制度,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由专人清理洒落于临时道路上的土、材料等,并洒水减少扬尘,定期维护和保养施工道路。

2、机械作业

(1)建立机械及机械操作人员档案,各种机械操作定车定人;

(2)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设备说明书及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进行机械检查及保养维修制度;

(3)驾驶室内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 ,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

业,向机械加油时严禁烟火

(4)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定期维修保养施工机具 ,保证其正常运转,不发生漏油,油料燃烧不充足的情况,并在修理过程中集中

收集处理废油、废布等物品;

(5)自卸车装运散体物料时采取覆盖措施

3、土方施工(1)由专人全程监督管理,作业前,查明施工范围内的各种

明、暗设置物(电线、管道等)的位置及走向,作业过程中 按根据边坡坡度根据土质及规范要求设定坡度挖方采取放坡开挖,边坡或基坑顶部设置防护栏杆及防护

网和警示标志.(2)施工过程中遇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由安全部或现场安全员下发施工暂停令,待安全条件允许时,方恢复正常作业:

土体不稳定,可能发生坍塌或滑移时;暴雨、涨水、台风发生时;地下水较大,出现陷车或难以行进时;作业面不足无法保证安全作业时;施工标志、防护设施遭到破坏或失效时。严重影响其它结构物安全时;阴雨天严禁在基坑内作业。

(3)着重作好临边维护,在基坑边缘、路口等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并排专人现场管理。

4、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

(1)沥青搅拌站有可靠的防火、灭火措施,站区内严禁明火,安全员经常进行巡检,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2)进行沥青透层油、粘层油及沥青混凝土施工时,远离火源,特别是使用柴油等清洗设备时,严禁使用明火;

(3)所有使用的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使用符合要求的容器装运,定点仓库存放,有良好的通风措施,仓库照明等电器符合安全防火规定,以上物品运输和使用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4)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场内严禁有明火,摊铺现场另备充足的灭火器。

(5)沥青搅拌、运输、摊铺等施工过程中,工人使用必要的劳保用品(安全帽、防热靴、手套、面具、工作服、口罩等);

(6)现场配备水和防暑药品.

(7)沥青废料废油等回收后按要求进行处理。

通过项目部严格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程序,本工程一次通过验收,完全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条件,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合格率达到87%。

十、质量管理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问题

1、由于过于追求进度,道路垫层、基层等养护就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必将对质量产生  一定的影响;

2、各种管道开挖和回填质量问题已对道路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二)项目技术管理经验和教训

1、项目部技术管理要做到协调和通盘的考虑,专业人员技术要匹配,道路施工要配备路桥、给排水、机械、岩土等基本的专业技术人员。保证对项目施工技术统一的认识和整体的协作;由于整个标段内专业多,单位工程多、交叉作业多,而项目部技术管理专业方面不够全面,不能对整个工程进行总体控制和管理,将影响道路项目的整体质量。难以指导项目的各专业的施工和质量管理。

2、施工作业层能力欠缺,项目部缺少强有力的手段实现管理意志。

作业层各施工队缺乏进行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技术能力,面对如此紧迫的工程任务则更难以适应。项目部缺少必要的权利和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对施工队进行管理和控制。

3、严格坚持技术指导施工的原则。以技术控制质量、技术控制安全,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做好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建议希望类似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勘测,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各专业能够综合考虑,避免施工中出现较大的变更,而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施工单位应以质量、安全为重点,杜绝不考虑客观实际、盲目而不科学的缩短工期的情况发生,而造成质量和安全上的隐患和问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十一、工程保修我部承诺在合同要求的保修期内,按合同要求的有关规定提供优质的保修服务。

从工程验收交付日起,我部工程保修工作随即展开,成立一个以本项目主要施工人员为主的保修小组,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处理。

来源:考试大-建筑工程考试

项目总工

第2篇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名称为开平市冲澄桥至花桥荣记道路长堤工程,起点于325国道冲澄桥头(KO+000),终点于274省道(KO+821.155),包括路基、路面、板涵、雨污排水、交通及沿线设施等工程。

2施工过程简介

2.1地基处理

工程进场时沿线部分地段均是荒芜的田地等,进场后采用机械对路床进行了清表。路基填筑前,对原地面上树根、农作物残根、腐蚀土、垃圾等进行全部清除。两侧开挖排水边沟和排水横沟,再就近排入河道。对于填河段,先抽干积水,清除淤泥,挖至原状土,采用大块塘渣由路基中部向两侧抛填挤密,顶部用级配碎石找平,铺设钢塑土工格栅,再分层(20cm)夯填级配碎石。采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压实度满足要求后,再在其上填筑路基。路床整形碾压完成后委托试验室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实施塘渣结构层的施工。

2.2 级配碎石层

级配碎石材料的组成是一根顺滑的曲线,各种粒径混合料必须搅拌均匀,没有颗粒离析现象,并保持最佳含水量。级配碎石层采用摊铺机施工,初压后立即检查平整度,及时进行铲修、整平、低洼处翻松后修整。采用25t压路机按照先慢后快,先稳后振,先边后中的顺序进行碾压,在混合料摊铺后立即碾压完毕, 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表面没有明显的轮迹。

2.3 水泥稳定层

水泥稳定层采用摊铺机配合人工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配合比,并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初压后立即检查平整度,及时进行铲修、整平、低洼处翻松后修整。采用压路机碾压,按照先慢后快,先稳后振,先边后中的顺序进行碾压。在混合料摊铺后2h内碾压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表面没有明显的轮迹。

本工程水泥稳定层分两层摊铺,采用覆盖保养布养护,施工后的一周内, 连续浇水,保持水泥稳定层表面湿润,并且封闭交通。

2.4 道路沥青面层

沥青施工时配备了两辆压路机,两辆摊铺机及一辆小型压路机。为确保施工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含油量及摊铺温度均从严把关。控制机械摊铺和压路机的碾压,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及纵向无接痕。

2.5 排水工程

本工程属于软土地基,地质条件较差,开挖时对挖深超过2.5m的采用钢板桩支撑,保障槽壁稳定。槽底设置排水沟,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进行排水。余土及时外运。当局部地段管道埋设离地面较浅时,采用先对原地面地基清表, 或建筑垃圾清理后,用压路机将原地面压实,然后再进行开挖。

本工程污水管道采用沉井顶管施工。沉井采用三次浇筑二次下沉,顶管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顶板的施工。沉井施工前进行精确测量定位,认真做好沉井制作时的刃脚下素混凝土层和砂垫层,混凝土浇筑后及时采用麻袋浇水养护,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后及时封底。

3质量控制

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三级管理:公司总师室、项目经理和质量员。项目部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并开展施工过程中的创优评比活动,严格三检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了层层验收复核制度。

3.1 把好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关

工地质检员负责材质检验验收,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工程主要对水泥、石子、砂子、钢筋、砖等进场原材料按照规定的批次进行了抽检,对管材、土工格栅、玻纤格栅等成品半成品进行复检。定期召开质量会,对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商量具体解决方案,修正施工方法,使工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及稳定层无侧限抗压试块在材料拌制后现场制作,现场养护,到期后及时送试验室试压。

3.2 试验与资料

施工过程中及时记录, 每道工序均经监理现场验收,验检手续续齐全, 所有进场材料均有质保单和试验报告。本工程主要作了以下试验:1)道路:主要控制土壤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土路基压实度试验、塘渣分层压实度、沉降观测及弯沉测试、水泥稳定层压实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沥青厚度、沥青压实度、沥青面层弯沉测试。2)排水:主要控制管基和管座混凝土强度抗压试验、管道回填压实度试验及污水管闭水试验。3)桥梁:主要控制钻孔灌注桩大、小应变测试,支架搭设、预压、现浇混凝土试验及预应力张拉,另外还有钢筋、钢绞线、锚具试验。以上试验全部符合规范要求。本工程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完工后进行现场实测实量,实测实量均符合规范要求。

4进度控制

在各方的通力协助和配合下,本工程按业主要求工期完成。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期目标,项目本着先紧后松的原则狠抓施工进度, 建立在公司直接领导下以项目部为主的责任制。

5施工安全、文明标化施工

安全文明施工是市政施工行业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整体意识在施工现场的反映,安全文明施工贯穿施工的各个阶段和每个环节,确保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工程安全生产无事故。施工现场按照文明标化工地要求布置。项目部采用彩钢板活动房搭设,设立了办公室、卫生间、会议室、食堂等,项目部、民工宿舍等现场布置贯彻安全、消防、环保的原则。

6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级配碎石层:本工程在塘渣垫层和水泥稳定层之间,增加了一层20cm的级配碎石层,对减少应力分布、改善水温稳定性、防止道路工后不均匀沉降起着重要的作用。钢塑格栅:本工程在塘渣垫层中加铺了一层钢塑格栅, 该材料具有整体抗拉强度高、耐久性好,能有效防止道路基层因行车荷载引起的不均匀沉降,确保道路基层的使用寿命。在铺设过程中严格按图施工,确保铺设平顺,搭接有效。玻纤格栅:本工程在沥青面层施工中,铺设了一层玻纤格栅,设置在粗粒和中粒之间。该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耐久性好,且与沥青层紧密结合, 能有效防止沥青层因外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7结语

7.1 工程质量情况

经过不断的奋战,并对工程的自检和整修,工程达到了验收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各分项、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建设项目评分,达到合格工程质量标准。

7.2 工程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文明施工情况

施工过程中无火灾事故,无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基本实现了文明施工的目标,未发生环境违规事件,保证了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7.3 结论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公司对本市政道路工程经过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合理施工,终于圆满完成了设计与合同范围内的全部工程量。该工程所用材料经复试全部合格,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工程资料齐全;工程施工质量质检结果全部合格。

参考文献:

楼丽风. 道路工程施工.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道路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道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不仅仅让我们摆脱了自然路面的种种束缚,增加了交通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道路建设也人类改变大自然的能力重要体现。道路工程的出现保证了车辆运行的快捷程度,从而加快了货物流动、经济流动、技术流动,进而使城市经济环境得到完善。然而我们在对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路基损坏严重、难修路基等情况,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一、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

3、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路基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注意这一方面。为了有效避免路基结构在受到车辆荷载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不发生失稳现象,以及不发生不应该的变形,我们就必须根据工程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2、强度

路基的强度也是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能够避免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情况,我们应该保证路基的强度满足工程需要。

3、水温稳定性

路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就会受到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强度就会慢慢变弱,特别是北方地区在经过冬季冰冻之后,路基的水温变化非常明显,路基就会发生冻融现象,这就会缩短路基的使用年限,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证路基的水温稳定性,保持路基的强度。

三、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交通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对道路工程的损害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而路基则是基础,所以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路基经常会受到降水、温度、环境的影响,同时车辆的碾压也会对路基产生影响,减少路基的抵抗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等。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开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进行恢复道路中线,并定出构造物的位置等。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及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路基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施工测量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认真熟悉图纸,检查图纸与设计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满足路基施工期间需要,应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及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的施工测量防线时,要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精度,使后期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要避免在施工损失,就必须仔细查找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

2、填方路基

2.1 在填筑路堤之前,我们应该选择一段路段作为试验段,由专业人员对试验段的土层进行松铺系数的测定,这样才能够合理地安排的压实遍数、施工设备组合、每台机械需要完成的工作量等等,能够很好地指导工程实践。在施工前进行试验铺筑,确定填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如果该路段路基填筑的基本高度应该在八十厘米左右,对路基表面清理完成之后,应该把表层土翻松三十厘米,等到压实度满足工程需要之后在进行填筑;如果高度超过八十厘米时,就不需要对表面土进行翻松,只需要整平表面之后就可以进行填筑了。

2.2 在路基摊平的施工中,应该保证每一土层的填筑具有一定的路拱,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正常排水,而且每层填土都应该超出标高下的路基宽度,每侧最少要宽出五十厘米,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路基工程的压实程度。此外,在平整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应该用二十吨的振动压路机,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碾压变数,在碾压的时候,第一遍不振动,然后是先慢后快,由弱到强,逐渐由内向外推进,而且碾压的车轮轨迹应该有零点四到零点五米的充电,保证碾压的时候没有死角,均匀碾压。

3、路基填筑

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土石方运到施工作业段摊铺后,用尺量测松土厚度,每填一层都应超出路堤的宽度,并有足够的余宽,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压实的分层厚度、压实机具类型、碾压(夯击)遍数,均应视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而定,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分层填筑,上一层压实达标后,便可填压下一层了,压实前要先测定含水量,含水量达到标准后再去碾压;第二,标定准确的干密度,不同的土质要分别进行标定。第三,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能同步进行填筑时,应在填地段以1:1坡分层留台阶,如果两地段同步填,就必须分层互相交叠衔接,搭接长度要大于2m,不然路基便会产生不均匀沉陷现象,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不利影响。路基稳定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要在路堤底部掺杂水稳性好、风化难度小的砂石材料如石灰予以加固,确保基底有一个水稳性优良的约20cm到30cm的稳定层。

4、路基压实

开展压实工作应该从路基的两边开始然后是中间,这样就可以形成路拱;应该是先轻后重,这样就能够实现土基强度逐渐增加直到满足工程的需要。在进行碾压之前,应该先对路面进行整平,具体的应该保证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横坡。在对于弯道部分碾压的时候,应该从低的那侧向高的那侧碾压,这样就会形成单向的横坡,特别注意的是应该保证前后两次的车轮轨迹应该重叠十二厘米到二十厘米。此外,同一个水平层应该采用同一种材料,必须避免混填,在回填之后应该注意分层进行碾压,而且压实程度应该满足道路工程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压实程度符合工程需要的标准。但是有时候会因为施工方法不符合规定,路基的压实程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就会相应的产生路面病害。具体的预防方式就是不同的土质是不能混合填充的,而且应该对不同的图纸进行相应的试验,而且结果要求准确,因为这些数据是要作为一定的技术参考来知道施工的,这也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因数。另外在施工中应该检查纵横坡的坡度是否合格,应该保证其达到相应的标准。

四、施工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控制填料质量

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填料的质量,腐殖土、强膨胀土种植土等低劣土不能用来填筑路基。路床填料最好是砾类土,某些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用于填在路基的最底部。

2.压实度复合必须符合有关标准

假如施工方法没用对,压实度也就不太可能满足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严重的还将发生病害。所以施工中,土质应按类别分开,不能混填;同时,还要对不同的土质进行测试,从而指导工程施工;

3.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原水塘或水田地区等软土区域的路基,湿润度较高,路基很容易沉陷,致使路面病害发生。所以,要按照实际情况来采取应对措施,如排水疏干、抛石挤淤或填稳定性优良的土等方式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对于季节性冻土情况较严重的城市,应尽量避免道路的地下水或地表水深入地基的顶部。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地面的积水,通过增加路基的总高度,并选择不易发生冻胀的材料作为回填土等方式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工程的施工难度倒不是很大,不过由于施工场地范围比较小,交通流量对工程进度有影响,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这就会对具体的路基施工差生一定的制约。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并严格控制施工工序,保证路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慧萍.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2(4).

第4篇

关键词: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总结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施工特点

1.1围岩风化程度较高

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多为强风化、全风化,全部或部分围岩呈砂土状、土夹石状或泥夹石状。

1.2自稳能力差

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围岩风化程度较高,当该围岩受到轻微扰动时,往往就会失去自稳能力,出现掉块、脱落,控制不当甚至会坍塌冒顶。

2 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2.1暗洞进洞前施工准备

由于隧道洞口一般为浅埋段,施工时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确保洞口的稳定,为进洞做好准备。

边仰坡开挖应避开雨季,开挖前应施作好截水天沟,边仰坡应自上而下开挖,坡面可能滑塌的土及危石应全部清除,边仰坡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临时防护措施。

2.2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主要划分为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管棚在前文已做了介绍,本节重点总结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

超前小导管管体材料为无缝钢管,需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选择不同的直径及壁厚,管身前端钻设直径为1.0cm的浆液扩散孔,尾端预留1.0~1.5m的止浆段。小导管长度为4.0~5.0m,外插角为10?~15?,小导管前端加工为锥形,便于插入,尾端与钢架焊接形成完整的临时支护体系。注浆时,浆液通过管身的浆液扩散孔渗入围岩,起到固结加固围岩的作用。

两个循环的小导管应有1.0~1.5m的搭接,当下一循环的开挖时,应注意观察验证已施工完的超前小导管的施作质量,并作好记录,指导后续施工。

图3-1 使用风动钻机送顶超前小导管

2.3开挖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应以“新奥法”的少扰动、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为总体指导思想,同时,施工时严格依照原铁道部【120号】文的规定的每循环开挖进尺及施工步距要求,即Ⅴ级围岩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控制在1榀钢架间距,下台阶开挖为两榀钢架间距,仰拱至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5m,二衬至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70m。

开挖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开挖工法、中线及高程、预留变形量、超欠挖等作出明确要求。

2.4初期支护

由于钢架施工直接关系到净空、二衬厚度、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初期支护施工质量等重要技术指标,个人认为钢架施工是初期支护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本节重点介绍钢架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2.4.1钢架的加工制作

施工前应按设计尺寸绘制钢架详细尺寸图,便于加工厂下料加工。钢架尺寸应充分考虑施工误差及预留变形量,施工前期应遵循宁大勿小的原则,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量测成果适当调整,此项将在3.10中做详细总结。

考虑到受力及对拼装的影响,钢架连接板及连接角钢必须采用钻孔机钻孔,不得使用氧气乙炔烧焊。

第一榀钢架加工完毕后应在平整的水泥地试拼,检查拼装后钢架整体轮廓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格栅钢架,还应检查平面翘曲是否符合要求。钢架在试拼无误后,方可用于洞内施工。

2.4.2钢架的安装

钢架加工完成后,宜尽早使用。在运往洞内时,应轻拿轻放,防止钢架受损变形。

掌子面完成排险及断面检查后,测量放样钢架位置,放样点用红色喷漆及水泥钉标记于掌子面,钢架应严格按照放样点支立,钢架必须落底于牢固的基础上,两节钢架间螺栓必须使用专用扳手旋紧加固。相邻两榀钢架间距误差不得大于10cm,并且设置纵向连接。钢架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落底接长,封闭成环,改善其受力状态。

2.4.2完善初期支护体系

钢架支立完毕后,应打设系统锚杆,铺挂钢筋网片,并与钢架焊接形成整体。

喷射混凝土施工为初期支护施工的最后一道程序,喷射时应控制风压(R0.5Mpa)及角度(90?),减少回弹量并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喷射混凝土应自下而上分层、分段进行,喷射面层时应重点控制平整度。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倾斜,保证钢架背后密实无空洞。

2.5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主要包括锁脚钢管及临时钢架,主要作用为控制钢架沉降。钢架固定好后,应打设锁脚钢管,钢架与锁脚钢管间角度为45?,并采用Φ22“U”型钢筋进行可靠焊接。锁脚钢管施作简单易行,可有效的限制钢架下沉,因此,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段可适当增加锁脚钢管数量(钢架与锁脚钢管采用Φ22“U”型钢筋焊接如下图所示)。

图3-2采用Φ22“U”型钢筋焊接 图3-3打设双层锁脚钢管

2.6仰拱

3.6.1软弱围岩段仰拱施工注意事项

软弱围岩隧道仰拱应遵循开挖多少、封闭多少的原则,一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3.0m。开挖标高、中线、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不得有虚渣、积水。开挖完成后及时组织支立钢架,喷射混凝土封闭。

图3-4 采用4步CD法施工时,仰拱钢架施工

2.7二次衬砌

3.7.1二次衬砌施作条件:

①二次衬砌施工应满足施工步距要求,二次衬砌到掌子面距离:Ⅳ围岩不得大于9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②二次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方可施作。

③为确保二衬厚度,施作二次衬砌前应进行初支断面扫描,有侵限的应处理合格后方可施作二次衬砌。

④初支面有股状及大面积散状渗漏水的,在敷设防水板前应进行引排处理,确保二衬混凝土施工质量。

⑤二次衬砌施工前,应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平整度,尤其是Ⅲ级围岩光爆地段,如平整度不合格,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拱顶防水板背后会有空洞产生。因此对于平整度不足部位需补喷混凝土。

⑥二次衬砌施工前,应清除初期支护表面的尖锐物、凸出物。需注意的是上台阶与下台阶连接钢板的位置,由于喷射上台阶时,存在喷射混凝土堆积的现象,易造成该部位侵限,施工时应注意。

3.7.2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

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技术总结已在《高速铁路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优化措施》中做了详细介绍,本节不再累述。

证,以便准确的指导施工。

2.8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监控量测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量测的项目和内容。

监控量测应为施工管理提供一下信息:

1.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二衬可靠性的信息

2.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3.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调整预留变形量,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监控量测的主要项目为,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

监控量测点必须及时埋设,开挖支护后2小时内读取原始数据。监控量测点要设置标识牌,标识里程、设点时间等相关信息。

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隧道浅埋。隧道浅埋等地段,地表必须设置监控网点并实施监测,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监控量测的频率应随着围岩的沉降速率而调整。

2.9小结

在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有针对性的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加以验证及改进;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应进行充分的论证,编制详细的安全交底。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应重点控制开挖进尺及施工步距,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第5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渐发展,道路交通在我国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道路交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关系着各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道路的质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而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我国道路工程施工近年来发展迅速,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少问题相继出现却没有得到有力的解决,因此影响了我国道路工程施工的发展。鉴于此急需广大建筑工作者积极努力不断完善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推动我国道路工程施工的发展。

1 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概述

1.1 与路基有关的施工技术

路基是一个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左右着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建设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注意。(1)在道路工程路基的建设中,要严格选择材料为道路施工的工程质量打好基础。(2)对于路基的压实工作要严把质量关,保证路基的压实工作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3)对于施工过程中地况不好,或受环境影响严重的地段,要注意对技术应用的选择,合理的调整好各项技术,避免产生技术上的失误。(4)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机器设备进行辅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机器设备的选择和机器设备的操作。

1.2 与路面有关的施工技术

路面是道路施工中的一道精细环节,其关系着道路在今后投放使用的寿命。在路面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保证路面的质量,提高路面抗耗损能力,增加路面寿命。因此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路面的施工主要进行的就是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施工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严把质量关。(2)要想保证路面的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面,工程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因此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也应注意材料的选择,以保证路面的质量。

1.3 道路改建中的施工技术

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不仅有道路的修建工作,有时因为一些特殊的需要或是道路耗损严重等要对道路进行道路的改建。对于道路进行改建不同于单纯的修建道路,应对道路改建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部分给予重视,尤其是道路新旧结合地段的施工,需要道路工程施工单位格外注意。其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在道路工程改建过程中新旧结合的部位施工一定要注意结合部位的和谐统一,保证新旧公路顺利衔接。(2)要对道路质量进行控制,严格监管施工质量,保证新旧公路改建过后质量标准的一致性。

2 道路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国家标准,降低技术水平

道路工程的施工关系百姓民生,因此道路施工单位应对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在现在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中,经常会出现道路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道路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中不按国家规范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忽视了国家规范的重要性,使施工技术严重低于国家标准。这不利于道路工程施工的进行,容易使道路工程施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道路安全隐患,影响人们行车安全。

2.2 缺乏技术创新,局限道路施工

创新是现在社会的主流话题,其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纵观我国现在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明显缺乏新技术的应用,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道路施工人员缺乏创新精神。造成我国道路施工技术落后,难以满足生产力的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缺乏对新技术的重视,没有在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内部营造出创新技术,革新生产的氛围。使新技术难以投入到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去,影响了道理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2.3 忽视经济效益,增加资源损耗

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成本格外重视,施工前在材料和人工等多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计算与压缩力求获取最大利益。但是这些施工单位往往只注重了表面的施工成本压缩却忽略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损耗,降低了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这种原因多是由于,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对资源的合理安排,没有对施工过程资源的运用进行科学的配置,导致道路工程施工中由于粗放型施工对于材料,人力等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道路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

2.4 对试验,测量以及工程的变更缺乏重视

道路工程施工虽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过程,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仍是需要道路施工单位对工程的细节进行严格的把握。但是从现在我国道路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细节不够关注。例如,对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测量,工程变更等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工程细节出现严重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影响整个道路工程的进度。

3 针对道路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我国对道路工程施工十分重视,针对道路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均制定了严格的道路工程施工规范。因此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在工程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阶段性工程进行验收,保证每段工程的质量。同时道路工程施工单位本身也应积极完善道路工程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自身的建设,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标准,以保证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水平。

3.2 促进技术改革创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创新对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是一个企业在行业中生存下去的根本。因此建筑行业也不例外,道路工程施工单位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份子,应紧跟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提高自身实力,促进自身发展。因此道路施工单位在技术革新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注重新技术的引入。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应与世界接轨,力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在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方面要积极的关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对于新技术要及时的进行引入,保证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先进性。(2)在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建筑施工单位不仅要注重对技术的引入,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力量,创造出良好的企业创新氛围,鼓励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技术创新,推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工程的质量。

3.3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工程经济成本

在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关注,同时也要对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资源的配置进行管理。通过对技术的合理安排,减少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应从道路工程全局出发,把握道路工程的整体体系,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其应用的做用,减少资源损耗,降低工程成本。

4 总结

近几年来我国道路工程发展迅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我国道路工程的施工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其仍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急需广大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者们对其不断的完善,促进我国道路工程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华军.张达坤.浅谈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0(17).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市政道路;工程管理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市政道路工程规模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市政道路工程自身性质特殊,给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必须引起重视。

1市政道路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工作现状及开展原则

1.1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现状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工程造价管理不够全面,只注重局部。很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进行造价控制中,仅局限在施工阶段,对于施工前、施工后的造价控制则不够重视,对于工程决策阶段、投标阶段等建设以外阶段造价控制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第二,成本造价控制相对静态化。市政道路建设属于动态化建设工作,实施造价控制也必须采用动态化控制手段,目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往往是静态化模式,导致成本预定值、消耗值不成正比,容易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第三,浪费资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可能由于不合理规划,以至于道路出现二次破坏问题,导致工程投资增多,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设计与施工同步进行的问题,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1.2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原则

第一,权责利结合原则。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期间,相关参与方,包括采购部门、施工承包商等必须坚持权责利结合原则,彼此之间紧密结合,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第二,节约原则。造价控制必须以节约为基本原则,工程建设中对施工人力、材料、机械等进行有效规划与控制,避免浪费现象出现。第三,价值工程原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不仅需要优选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同时应该树立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之间结合最优化的目标,以便于实现最高的性价比,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2发挥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作用

2.1工程造价管理贯穿整个道路工程全阶段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全面性的原则,从整体出发,改变过去只注重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局面,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市政道路工程全阶段。另外,在道路工程建设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详细评估施工方案,便于对全阶段造价加以控制,在材料采购、建设地点决定、施工工艺选择、建设规模确定方面都需要造价管理贯穿其中。如,在建设场地阶段,需要从经济视角,选择尽可能平坦的场地,减少平整土地造成的成本支出;工程地质、水文条件都需要符合施工设计相关要求,避免占用农用地;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就地取材,减少采购费用支出。

2.2做好施工材料采购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往往规模大,在建设前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建筑材料使用量进行预测评估,以便于控制成本,减少消耗。另外,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对于中标单位,还需要出示项目材料需求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等,以便于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施工中,还需要根据施工进度结余,根据市场价位对结余材料价格进行有效预测,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率,避免浪费,提升工程材料造价控制效率。

2.3控制施工调整造价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而发生突发事件,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必须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这就产生了工程设计变更问题。为了减少此类问题发生,相关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同时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在施工前做好设计单位技术交底内容,施工中如果发现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不符,则需要及时上报项目部,以便于做出及时更改,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2.4强化市政道路工程现场管理

实施道路工程现场管理具体体现在:第一,强化对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管理,施工企业必须结合现场情况,安排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入场,避免由于材料采购、布置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搬运及成本消耗。在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后,必须对其进行再次核查,保证材料型号、质量、数量等符合施工要求。一旦核查出问题,则必须与承包商进行协商,避免其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避免不必要成本支出。第二,做好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尤其是技能培训、安全培训,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要求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等装置,并严格按照施工章程进行操作。第三,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性能,避免其发生故障而增加工程造价成本。

2.5做好工程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一般包括竣工验收、工程计量两方面,需要对实际成本投资情况加以总结,明确各方在工程中负责内容,对各阶段投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还需要认真地分析相关施工材料,保证工程量施工合理计量,将工程实际施工中消耗单价和设计中消耗单价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第7篇

道路工程的施工周期通常都比较长,并且由于长时间、大面积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气候以及地理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施工进行详细规划,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和管理办法,以此来确保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其因为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道路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能够满足新时期道路工程施工需要的施工和管理方案,对道路工程施工进行有效指导。本文以六盘水玉舍至马场桥公路K0+000~K15+000的路基土石方施工为例,对其道路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1路基土石方施工的基本方法

1.1人力施工

人力施工是传统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道路工程的施工需要,逐渐被淘汰。而导致其淘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传统人力施工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很难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道路工程施工后期,经常需要采取其他方式来对其进行补救,容易增加道路工程的施工成本。

1.2简单的机械化施工

简单的机械化施工方法就是在传统人力施工方法之上进一步衍生出来的,较为高效的一种施工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道路工程中高强度或是高难度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就会采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辅助机械进行施工,以此降低施工难度。与传统人力施工方式相比,简单机械施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了道路工程的施工成本,但是其仍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道路工程施工需求。

1.3全机械化施工

全机械化施工是在简单机械施工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来的,更加符合现代道路工程施工需求的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采用全机械化施工,不仅能够对传统人力施工中的大多数工程施工进行替代,最大限度解放人力,还能够通过全机械化施工将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进行系统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关连的整体,以此最大限度提升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不仅如此,在采用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对道路的整体施工进行控制和指导之外,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还能够将某一段工程或者是某一项工程单独脱离于整体之外进行单独施工,在不影响道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道路工程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1]。比如,在六盘水玉舍至马场桥公路K0+000~K15+000的施工过程中,其中一座小桥就是脱离于整体工程之外进行单独施工的。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全机械化施工不仅能够最大限度解放人力和提高工程施工技术,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工程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最终达到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目的。

1.4爆破施工

爆破施工指的是在路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炸药来将土石方炸松,或者是通过炸药将土石方转移到想要的位置上,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方式。在当前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该方法应用并不是很广泛,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该方法的成本比较高,会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第二是一般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根本用不到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方式。

2不同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人力施工方法

通过上文的介绍不难看出,在道路工程的几种常用施工方法中,人力施工无疑是成本最高的一种方法。比如,以运输100m3的土石方为例,对其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在所有施工方法中,传统人力施工方法是成本最高的一种,而全机械中最低的成本仅为人力施工成本的37%。除此之外,采用传统人力施工方法延长了施工周期,更进一步扩大了工程施工成本。由此可见,在现代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力施工方法将逐渐被淘汰。

2.2简单的机械施工

虽然简单的机械施工方法施工速度要比传统人力施工快,成本也小,但是由于机械的不同,即使在采用简单机械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区别。比如,在对土石方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采用拖式铲运机和自行式铲运机的成本就不一样,以运输1000m3土石方为例。采用16m3自行式铲运机进行运输,其成本只为采用12m3拖式铲运机进行运输成本的64%。因此,在采用简单机械化方法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采用耗能更低、工作效率更好以及经济效益更好的先进机械。

2.3全机械化施工

与前两种施工方法相比,全机械化施工方法不仅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提升道路工程的施工速度,最大限度缩短施工周期,更为重要的是,其由于精细化的施工操作,还能够大大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避免施工问题和质量问题的出现,有效确保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采用综合机械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能够通过对各种专业机械进行组合与分离来实现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自由变换,更好地满足不同条件和状态下的道路工程施工需求,所以能够更好的确保道路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2]。而正是基于以上几种原因,导致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对道路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具有较高影响,因此,在对全机械化施工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施工需求和施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方法进行针对性选择,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扩大经济效益。

2.4爆破施工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爆破施工方法的选择一定要谨慎,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避免使用该方法进行施工,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因为爆破产生的能量比较大,比较难于控制,容易对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第二是因为采用爆破方法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工程的环境效益;而同样,在对其造成的污染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质量管理;问题;管理方式

1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切实强化道路工程的过程控制,本文以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为研究案例,在全面分析该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及要点,希望为类似道路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项目概况

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南起江滨东大道,路线沿东北方向延伸,终点位于儒江大道东侧,标段起讫点桩号分别为K0+000、K0+269.985,线路施工里程总计269.985m,路面设计净宽为24m,本道路工程从道路功能分区角度划为城市支线道路;本道路工程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30km/h,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设计基准期均为10年,道路横断面(半幅)布置形式为:人行道(3m)+路缘绿化带(1.5m)+混合行驶车道(7.25m)+中央分隔带(0.5m)。道路横断面(全幅)布置形式详见图1所示。

3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1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特点

(1)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织载体,不仅决定了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和组织效率,同时还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第一张名片,从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分析,城市道路与普通道路之间存在众多差异,城市道路路基施工需穿越众多的既有管道线路,一旦现场施工控制不当,极易引发管线故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城市道路的路网密度较大,导致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作业空间较小对施工承包方的技术能力和现场施工组织能力要求均较高,且城市道路施工对工期有着严格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承包方具备道路工程“快修”能力[1]。(2)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在制定管理方式和举措前,必须全面总结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特点,从而提高道路工程管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本文结合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全面总结了城市道路的质量管理特点。具体详见表1所示。表1高新工业园区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3.2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工程实地调研及总结大量既有工程案例发现,在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施工过程管理精细化程度不足:城市道路建设里程较短,但单位里程的投资较大,为了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和效率,则管理模式和精细化程度则至关重要;目前,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程度普遍较低。首先,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的整体跟进工作严重不到位[3],质量管理缺位情况严重,质量管理与道路工程倡导的全覆盖管理理念和模式相差甚远,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的“窝工”、“返工”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问题频发;此外,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未根据项目特点和总体情况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导致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较落后,以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不适应;最后,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安全应急处突能力不足,由于施工过程中伴随征地、拆迁等于地方协调的事宜,需要质量管理团队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置和协调能力,但绝大多数的质量管理组织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2)道路主体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突出:对于道路施工主体工程的路基路面工程、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突出。首先,对于高填方路堤段,由于填方量较大,由于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路基填料容重不达标,路基顶面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陷病害,因路基沉陷造成的路面反射开裂则严重破坏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刚度;此外,在摊铺和压实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因现场施工组织不到位,导致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摊铺层数与设计不符,进而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施工质量。最后,给排水管道密封性不达标问题则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路面的积水外排效率,在给排水管道铺设过程中,因管道接口密封性不良,导致管道内气密性改变,进而影响到管道内的排水效率,管道内积水沿管道接口处持续外渗,大量积水留置在路基填土内,在车辆荷载和土体自重的长期作用下,致使路基承载能力持续下降[2]。(3)城市道路后续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不到位:对于城市道路而言,除了应保证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外,后续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也非常关键,如果该阶段出现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也必然会影响整个城市道路的总体运营质量。首先,在城市道路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轻养”的问题,由于对养护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够,与之配套的养护管理体系则相对陈旧,大部分管养措施的先进性较差,与现代工程管理理念严重不符[3];此外,道路管养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极大,由于财政资金拨付到道路管养领域的额度极其有限,造成了目前管养资金长期紧缺的局面。

4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方式分析

4.1强化城市道路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质量管理的精细化能力,摒弃传统的粗放式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以切实加强城市道路管理的效率和能力,建议采用PDCA循环法和三阶段控制法,以实现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精细化转变。(1)PDCA循环法:该方法的核心是目标导向,质量控制人员结合项目在施工及运维期的质量管理工作特点和偏重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基本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项目质量管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及处治四个阶段拆分,通过PDCA循环,以驱动质量管理工作,最终达到既定的质量管理目标。PDCA循环模式示意详见图2所示。(2)三阶段控制法:三阶段控制法的精细化程度更高,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非常符合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特点,三阶段控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将质量管理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部分,上述三个基本过程构成了质量控制的基本阶段;其中,事前控制应制定周密翔实的质量控制方案,方案应突出道路工程特点,事中控制应强调对质量控制行为的约束和结果管控,事后控制则应涵盖质量控制的成果及偏差校正内容。

4.2加强施工原材料及过程控制能力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作为整个控制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应重点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两方面。(1)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严密、完善的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体系,实现质量检测对原材料的全覆盖,根据原材料的类型和使用量,科学选取质量检测方法,优化抽检、普检、复查等各种检测方式的组合;对于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必须坚决清退,同时追究供应商责任,严把原材料供应商渠道,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2)施工过程控制:首先,应优化现场施工人员和机具的组织能力,避免“窝工”、“返工”等问题的出现,提高现场施工组织效率;此外,针对填方路堤、路面摊铺压实、给排水分项工程等关键施工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同时组建专业化的质量管理团队,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4.3重视道路运维管理和融资渠道

(1)改变以往“重建轻养”的管理理念,树立道路工程全寿命运维管理理念,均衡分配质量管理资源,将有限的管理资源向运维阶段倾斜,同时制定配套的运维管理方案,以提高道路运维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2)进一步拓宽城市道路的运维融资渠道,打破投资门槛,疏通社会资本向城市道路运维阶段的投资路径,缓解城市道路运维养护资金紧缺的局面,为城市道路在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奠定资金基础。

第9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城市必须建设大量的各类基础设施项目来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求,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城市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它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导致社会媒体和大众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这也使得许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下面,本文简要分析和总结当前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并研究和探讨加强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水平,保障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以及市民出行的安全,为人们打造一个优质、通畅、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化交通出行环境。

一、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体包括有:

1、工程的动迁量大、施工场地小

目前,许多市政道路工程是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改造,而这些地区的人口、住宅、店铺等的数量均较多,且空间狭小、拥挤,这就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施工时的旧房拆迁量较大,且经常在市内复杂繁多的大街小巷中进行,施工场地较为狭,从而导致拥堵和诸多不便。

2、工程的投资数额庞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由于工程量较多,原材料需求较大,导致其投资金额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道路工程施工材料、人工薪酬等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市政道路在原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投资金额不断增加,这也给政府财政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3、存在复杂繁多的地下管网

市政道路工程大多集中在城市中经济繁华、人口密集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大多存在大量复杂的电力、通信、给水、供热、煤气等地下管网,这些管道线路错综复杂,给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有些老城区的地下管线历史时间长,地底位置不明确,且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一旦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时进行盲目开挖,就容易对这些地下管网造成破坏,导致城市区域内断电、停水、停气等严重问题,给市政道路工程以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4、受地质条件的制约较大

排水、排污等项目是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项目的施工往往受现场地质水文环境的影响较大,若要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就必须采取额外的对应措施,不仅加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也给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了较大的质量隐患。例如,当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不稳定,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就必须要首先进行沟槽边坡支护或深井(井点)降水等措施加以巩固和保护,使其符合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5、工程项目的开工急、前期准备不足

由于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主要是在城市内,这就导致其建设施工会对人们的日常出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不便,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对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干扰,往往要求市政道路工程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工,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在赶进度、保质量的要求下,倒排进度计划,将工程尽量提前,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开工急,前期准备阶段时间短,容易造成施工准备上的疏漏,进而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质量。

二、加强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管理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诸多质量问题,在今后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各地政府及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要根据当前国家及各地政府的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和完善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市政道路工程各阶段、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标准和要求,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步骤,并完善和加强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合同签订、材料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控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2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要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动态化施工质量管理。要加强对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原材料出现劣质、掺假、污染等质量问题。同时,还要积极运用当前先进的道路施工工艺,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水平,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避免道路出现起层、开裂、断裂等质量问题,从而更好的确保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3加大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

各地政府要建立健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组织和委派专业人员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施工的全程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并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细分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去,明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奖惩制度,并全面推行质量监督责任管理制,将问题责任具体到施工小组或个人,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从而更好的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以及人们的行车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并且对城市的经济进步以及现代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通过采取相关针对性措施,提高和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平稳、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红伟.中小城市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问题浅析[J].建设科技,2015(03):104-105.

[2] 朱三平.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展望,2015(04):56-57.

[3] 陈建东,翟洋.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1(09):242-243.

[4] 于光林,刘寿洋.浅析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因素及质量保证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63-6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