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4: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音乐本科生;毕业论文;策略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撰写毕业论文,既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文拟从分析音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以提高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专业特殊性,其次是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薄弱。音乐专业属于艺术学科的一个分支。在考入高校时,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较低。而入校后,学生通常只注重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对《艺术概论》《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教学法》《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这样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学习热情不高。这样的学习态度导致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普遍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和扎实,同时又缺乏文字功力的训练,因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常常难以驾驭。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平时练笔的时间少,而教师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欠缺。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1.加强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设计)应该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1]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课的特殊性,学生普遍出现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一个只会演奏、演唱而不会表达文字的人,不能算合格的音乐教师或音乐科研工作者。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写作过程,重要的是通过撰写论文,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资料,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是一次系统的实践机会。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使他们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际合理选题

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是决定文章内容和价值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往往直接决定论文的成败。毕业论文的选题首先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把握“适中”的原则。本科生在校期间掌握的多是基础知识,知识面和掌握的深度都有一定的局限,选择的题目一般来说,宜小不宜大,宜窄不易宽,应尽量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实践,并能体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另外,学生要充分考虑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兴趣浓厚,研究的欲望就强烈,写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3.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外,还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知识。作为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对音乐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知热情,有意识地加强科研方面知识的讲授。在有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例如音乐史课、教法课、欣赏课等等,可以采用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训练学生提炼论题、组织材料、运用论据、论证问题、阐述观点等的论文写作能力。另外,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留一些具有延伸性的,能融合相关课程的思考题,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4.开设“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

针对毕业生在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训练方面缺乏应有的实践经验,应开设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系统地向学生讲述音乐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和整理、撰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及论文修改到文论答辩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技能和方法,以解决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中所遭遇的诸多问题。

5.积极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保障。首先要建立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师生比结构均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做到有足够的指导教师以及指导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指导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从审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确定题目,拟定提纲,一直到初稿至终稿的写作,都应发挥监督指导、启发促进的作用。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实践过程,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科研方法与思路,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大学生开始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实践的初步尝试。要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首先应对学生进行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教育;其次,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知识的根基,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和科研能力,对进一步提高音乐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俊辉.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03期(15).

[2]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袁培. 常思则善――由毕业论文写作谈及“音乐学文论写作课程”的开设意义[J].黑龙江史志,2010,(7).

第2篇

 

音乐教育类课程泛指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该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名称各有不同,如音乐教育原理与教学设计、音乐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校教材教法、音乐教学论等,我院便是采用音乐教学论这个课程名称,然而不论叫法如何,其实质都是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内容无外乎都是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原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

 

由于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及其教学管理的相关人才,因而这类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各高校开设这类课程已经有一段历史,然而重理论、轻实践是这类课程的通病,如何改善这一状况,使之适应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我院依托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学能力培养的高师音乐学专业“课堂-微格-实训”教学实践路径研究》对音乐教学论课程进行了改革。

 

我院的音乐教学论课程在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三年级开设,开设时间为一学年,周学时3课时,总学时102课时,属于专业必修课。以往这门课程都是相关音乐教育理论的讲解,极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今实践环节几乎占到了本门课程的三分之二。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朝“实用性”拓展

 

以前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主要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学论》为教材,现在增设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此外还有《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选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由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指导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蓝本,因此对课标内容的详细讲解是本门课程第一阶段讲解的内容,教师不仅就课标中的课程性质、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课程领域等做了详细的讲解,更在讲解的同时结合优秀课例的鉴赏进行分析阐述,力求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标的核心精神。课程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学生音乐心理、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小学音乐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课外音乐活动等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既源于教育学常识,又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紧密结合,是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坚实基础。

 

优秀课例鉴赏是课程的另一部分内容,穿插于课程讲授的第一、二阶段,课例来源于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课例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与了解全国优秀中小学音乐课教师的上课实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趋势。在课例鉴赏之前,可以根据课例教学的内容预先让学生分析音乐,找出需要讲解的教学要点,在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详细记录该教师上课的步骤,为后面的教学点评做好铺垫。课例鉴赏完成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音乐分析、教学要点与展示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是本门课程第三阶段讲解的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除了运用《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还参考了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教案,力求使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有一个优秀模板。在教授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首先,以全国通用的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其次,根据教案编写的结构形式进行分解式讲解,具体可分解为教材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及相关教具的使用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都引导学生对大量的课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以优秀获奖教案作为支撑,力求使学生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最后,以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

 

二、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以往音乐教学论课程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目前我院该课程学生的实践参与几乎占了课程的三分之二,其中部分实践参与体现在课例评价上,学生鉴赏优秀课例后就课例中体现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步骤等进行讨论和评价,甚或就某一教学步骤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此外,占更大比重的是整个第二学期的教学设计、中小学音乐课堂模拟讲课和说课实践。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两人自愿组合为一个小组,就同一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设计,其中一人准备模拟讲课,一人准备说课,每人均需写作相应教案、制作PPT、设计教学板书,最后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师生进行讨论。

 

三、教学评价方式追求多元化

 

教学评价除了学期末的试卷考试外,更多的体现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中。在整个第二学期的课堂实践中,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分为七八人一组的评价小组,就实践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课堂实践的同学也会自评,在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就实践中的不足提出意见,并启发学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专业技能、PPT制作能力、教学或说课能力四个方面。教学设计要求教材分析准确、教学目标正确、重难点准确、教学步骤科学合理;专业技能要求演唱、弹唱与伴奏能力;PPT制作要求生动形象,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能力要求教态大方自然、语言生动准确、讲解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目标达成度高;说课能力要求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陈述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及较详细地描述教学程序。

 

四、教学效果向外延伸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以其它方式向外延伸。一方面是和我院支教团联合,我院支教团是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平台,本课程充分利用支教团平台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支教团的评课、赛课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能力,目前我院支教团每周都会开展小组评课活动,每月举办一场小型赛课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中小学音乐说课与讲课的比赛,学期的赛课会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不间断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其次,推荐优秀学员进入支教学校担任音乐课教学,我院与合川区草街小学以及合川区育才中学签有实践基地协议,每学期都会派出一部分学生在相关学校支教,为了锻炼更多的同学,我院派往支教的学生会定期轮换,并且支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如PPT设计、教学资源的收集,教案的讨论编写、实践上课等。

 

最后,利用高年级支教团成员对低年级成员的教学设计辅导、说课或讲课点评等锻炼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支教团成员不只是由高年级学生组成,也有部分低年级学生,由于低年级学生还未开设音乐教学论课程,因此在支教团中大多进行见习,可随高年级同学一起准备教案、讲课或说课,同时也可辅助高年级同学在支教学校的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的延伸就是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学生可自愿选择说课毕业论文这一形式,这与三年级下学期的说课实践很相似,具体做法如下:根据该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成绩,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该毕业论文形式,确定说课的内容,拟定说课提纲,细化说课步骤,与三下的说课实践不同的是,说课的各项内容更为细化,并增加了说课反思。在说课答辩环节,答辩教师会根据学生们即将应聘中小学音乐教师面试说课的环节,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答辩,并进行相关教学技能的展示。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几年中,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仅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实习学校的肯定,目前该课程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想与做法正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推广,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事实证明,以音乐教育类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观点是可行的。

第3篇

[关键词]钢琴教学 实践资源 开发利用

一、规范传统实践资源 提高课程质量

(一) 规范教材及参考视听资料

众多学生在学习阶段常用的学习方法是“模仿”,模仿对象通常为自己的专业教师或者是专业教师指定的教材以及参考资料。因为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听觉意识往往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听”来模仿的学生占的比重较大。由此可见,规范参考资料理应从“听”来入手。现在的信息媒介发达,各类作品,各种人群都可以在网络上对于自己演奏的作品进行“正面宣传”,但往往我们的学生却容易盲目的、错误的去模仿其中的一类或者一种演奏模式。个人认为,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如果专任教师在课下多准备一些参考资料信息,课上多加一句“建议去参考**钢琴视听资料”,其实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课下的准备质量往往是检验专任教师专业态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参考资料的搜集,教材的比对都将成为实施实践教学的有力支持。通过规范教材以及参考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钢琴教学不能还没开展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规范教材及参考资料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教”“学”并重

往往很多青年教师会有一种“自我满足”教学心态,这种满足感来源于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换。钢琴教师岗位的满足感直接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度。例如:某高校钢琴教师,教龄2年。一直以来认为自身水平已足够普通师范高校的钢琴教学任务。新学期学生将至,通过教研室选拔出一批钢琴演奏出色的学生,分到该教师下一名省外籍钢琴主修生。可该生在其门下学习不到一年,郑重向其提出更换专业教师,理由为“其教学水平无法满足该生的学习进度,使成绩处于停滞状态”。由此来看,教师在角色转变后的专业学习中应断然杜绝“自我满足”的教学心态。在钢琴教育中,施教者也是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施教者的客观条件和主观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体系的运转和发展。我们应该谨记一个教育原则:“教”促“学”,“学”促“教”。

二、利用校内实践资源 锻炼展示能力

(一)充分利用高校教育“硬件”资源

作为我国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高师院校,其硬件设施的配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才方可通过教育部的审核。凡开设音乐艺术教育的高师院校必须达到相关专业的开设要求和标准。作为音乐教育专业来讲,钢琴作为基础教学设备一定是必不可少的。琴房的利用率及钢琴的使用时间频率无疑成了钢琴教学“硬件”使用情况的最有利说明。但这无疑是钢琴教学中应该利用的资源中的“冰山一角”。笔者认为,传统的硬件资源利用,往往只是划定在琴房和钢琴上,其实校内钢琴教学的硬件资源远不止此。例如:某高师钢琴教师提出了钢琴教育教学的“三台”教学思维——舞台、讲台、写字台。那么这种构想已经远远的打破了传统的高师钢琴教育教学模式,一部份充分的利用了除琴房以外的“硬件”资源。舞台中的技能展示环节,需要大量的相关展示资源;讲台中的说课环节,需要相关的文字以及投影仪等教学资源;写字台中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思路以及创新改革方法都将利用大量的视频以及图片资源。

狭义的资源,我们一直定义在专业范畴之内。其实这是一种教育教学环节缺失的体现,作为施教者本身,拓宽教学思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但提升了专业教学的质量,也升华了钢琴教育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更加充沛的去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二) “软件”资源的改革与开发

钢琴实践教学中“软件”资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学理念;其二,教育指导原则。这里所阐述的理念或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艺术专业教育体制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专任教师,作为专业教学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专业学习方法、专业学习质量都将受每一位相对应的专业教师影响。那么,该如何体现一位优秀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呢?一位资深的钢琴教育博士提出:规范教学方法;强调营造和谐教学气氛;提倡“静心思考、平心练琴、专心攻关”的教学手段。宏观来看,这一教学理念的重点放在了钢琴技术教学以外的内容上,更注重环境和心境的教育。也许在日常的钢琴基础教学中,往往是我们每一位专任教师忽视的地方。学生遇到问题怎么考虑,学生上课是什么心态,专任教师在其日常教学理念中应该经常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它是一个教育体系实施教学的指导方针和教学目标。它需要每一个专业的专任教师去实施具体的专业教学。例如:有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某些院校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同的指导原则下,有“个性”的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如此看来,与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也是利用“软件”资源的一种手段。抓住培养目标的核心开展教学,就可以利用许多“硬件”资源,比如,某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在校内本专业增设了若干实习工厂、模拟演播室等特殊环境和设备,这些实践资源往往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院校是很少看到的。

顾名思义,无论“软件”资源还是“硬件”资源,都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专业教育教学”,更好的提供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三、开发校外实践资源 反馈教学成果

我们的高师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批专业人才,那么谁来检验我们的教育成果?如何检验?赞扬自己的学生,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要客观、公正的检验教育成果,就应该把“反馈声音”交给社会。无论是“合作演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还是迈出校门后的教学质量跟踪反馈环节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校外实践资源。

客观的审视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整个专业教学体系的教学水平,是每个专业特别重视的教学环节。那么钢琴实践教学怎样审视自己呢?如何利用校外资源来提升教学质量?钢琴实践教学可大胆的走出校门,校外实践资源的开发多半是由于社会需求。目前来看可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 参与各类型演出活动以及各级专业比赛,丰富校外演奏经验。在校生可参加各类型钢琴技能比赛以及各类型文艺汇演,它们为在校生提供了专业展示平台,既可以在专业范围内相互了解,相互竞技,也可以获得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在校生的专业技能多半是在琴房以及校内舞台得到实践提升,但往往面对校外活动或者比赛却望而却步,在笔者看来要缓解在校生校外实践的胆怯心态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剖析。首先应该强化专业学生非固定表演环境的适应性训练,例如:演奏不同磨损程度的钢琴;喧闹、众人瞩目下等非常规演奏环境下演奏训练;不同演奏空间训练等。再者教师应提供良好的缓冲心里引导。例如:带领部分在校生观摩社会活动,甚至可以稍稍参与一些活动的组织过程;给在校生接触其它院校同专业学生交流的机会,可请进来交流,也可走出去学习等。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引导和实践,对提高在校生走出校门,登上社会舞台会有明显的帮助和提高。

第二、 抓住社会教育平台,为在校生提供自主教育见习的好机遇。在人口质量不断攀升的当今社会,钢琴学习已经作为社会普及教育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成为了一种潮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文艺团体,教育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平地而起。他们的兴起为音乐教育者提供了广袤的教育实践平台,虽然这里面也存在优胜略汰,但却会更加刺激钢琴教育者的专业修养和能力提升。某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在校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大四教育实习通过专任教师的引荐以及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顺利进入某当地知名社会音乐艺术培训中心,四个月的实习(包括暑假)后,培训中心主动邀请他作为专任教师留在其公司,并且给予丰厚的待遇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首选推荐人。从该案例不难看出,我们的在校生如果空有一身本事,而不能在社会音乐艺术机构一展身手,人才也会在我们自己的手里逐渐失去光泽。

第三、 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和社区文艺产业相结合。钢琴艺术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特色教学的教学成果,理应服务社会,回归社会。高雅音乐艺术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无外乎是一条极好的社会资源利用途径。许多高校建立在有着独特文化产业和特色社会群体的地区,利用“地利”的资源,一来能够更实际,更准确的磨练教学水平,二来也提升了本专业在当地的社会认可度,两全其美。重阳节,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钢琴演奏会——“千金一‘孝’”在某社区拉开帷幕,该活动由某小区物业公司主办,某高校音乐艺术系承办。类似的活动为专业展示提供社会平台的同时,也服务了当地的人文与特色文化,会受到很大的社会效益,一方面提高了高校在地方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另一方面为在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机遇。由此我们可以十分清晰的得出一个结论,学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社会是专业人才发展与成长的大熔炉,让人才走出校门施展他们的技能优势,对于提高在校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