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字化转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5: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字化转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数字化转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模式;转型;创新

1引言

随着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利用为大规模信息系统和图书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条件。目前,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技术和数字式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各国都为此投入了相当的实力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将其视为21世纪信息产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数字化与网络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尤其是对于育人与科研并重的高校图书馆更是如此。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服务中心,是教学、教研的服务基地,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搜集、整理和提供各方面的资料。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开发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项目,积极做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工作,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2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

2.1封闭型建设模式

由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是受限制的,可谓自我封闭内向型。形成“小而全”、“大而全”、“备而不用”、“万事不求人”的自我封闭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试图建立自己的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在藏书建设中,自我发展,限定服务对象和范围,致使某些文献,在一个地区可能有多所高校同时订购几十份,既浪费资金且利用率极低。由于每个图书馆的都资金有限,人员有限,服务有限,不能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2.2被动型服务方式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一般是等读者上门,所有的服务基本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可谓是围绕图书馆馆舍展开的。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把藏书收全,服务设施齐全,有比较舒适的环境。主要服务方式是:馆内阅览、图书流通、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图书馆满足于书刊的借借还还、取取归归的服务方式。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同时也束缚了图书馆员的思想,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2.3劳动密集型文献管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加工,主要是对整体文献的加工和处理,也可称为“粗加工”,例如:图书以整体图书为著录单元,期刊以一种刊物为著录单元。工作人员从书刊的采访、编目、加工、入库、管理,主要是从事重复性劳动,工作繁琐,劳动强度较大。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率,往往是以图书的流通量作为唯一的标准。每一个图书馆以收藏和占有文献的数量,作为图书馆级别的标准。从一个图书馆整体工作而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1]

3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3.1开放型服务模式

图书馆开放型服务模式是相对于过去的封闭型服务模式所提出的,是现代图书馆的本质特征和标志。开放式服务的具体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对本单位或本市区的读者实行全方位开放,将全部馆藏都实行开放,改变过去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二是各类图书馆都向社会开放,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图书馆不仅要为社会个体读者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知识信息需要,而且也应向社会团体、各种机构提供服务。在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开放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1自由的时间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使读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使用图书馆。

3.1.2开放的空间

图书馆通过调整馆藏布局,打破以往藏书区与阅览区的分离状况,在充分实现文献开架的基础上实现流阅合并。读者可以随意从书架上选取所需图书,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度来决定是阅览还是外借。

3.1.3无界的权限

图书馆不对读者进行身份界定,任何人可以自由出入高校图书馆。读者进入图书馆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也无需签名登记,来馆人数自动统计,馆藏文献几乎全部开架阅览,读者阅览后不必上架,也无需代书板。读者阅读姿势不受限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2]如:2006年,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宣布向市民开放。在开展开放式服务的情况下,读者进出图书馆更加方便,入馆人数有较大幅度增加;充分体现读者平等的思想,读者权益平等化、文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3.2主动型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外部信息环境和内部业务机制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3]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读者、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读者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在当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与读者联系,掌握信息需求,及时收集、加工信息,在各种专业平台上,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就聘用各种专业背景人员作为馆员,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质量,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

3.3知识密集型劳动

信息社会需要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图书馆开始从以文献单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从借借还还的服务,转移到多层次信息咨询服务,有更多馆员从事信息资源建设并直接参与市场,成为信息技术的中介,在信息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增加智力投入。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产生了新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被称为“网络信息导航员”、“网络信息咨询员”。信息服务人员已经从简单重复性劳动,逐步转为知识密集型劳动。

4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如前所述,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信息处理、存储和传递的能力与效率。使大规模、整体化开发和利用信息成为可能,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除了做好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型之外,还要提升服务的创新功能,将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多的为各类读者提供广泛、准确、时效的优质服务。近期,笔者通过参观一些兄弟院校新校区图书馆并检索相关专业文献,发现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在改进服务模式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创新:

4.1集成式服务

集成式服务也称为“一站式”服务(FirstStopService),这种服务集成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使用户用最少的步骤,就能获得他所需要的多种分散的服务。一站式服务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查询和利用的效率,给用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的“IC一卡通”服务就是一站式服务的典型代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独立,分别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当用户需要利用图书馆完成多项任务时必须穿梭在各个部门。而“IC一卡通”这种服务模式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存在的局限,这种服务模式大多数是在原来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图书馆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甚至馆外的网络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等资源的服务,将用户的需求纳入一个整体中,使参考馆员伴随在用户的周围。协助用户完成信息的识别、检索、处理、存储并用适当的格式表现输出。这个服务的实质就是在同一空间,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并顺利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服务模式。

4.2针对模式

针对就是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有的放矢的为具体用户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为其提供特色化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并帮助用户建立定向化的个人信息系统。具体的讲,就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专门的定题跟踪和检索服务。这是一种关注用户个性需求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展开定制。利用个性化书签,读者可以挑战“权威”,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分类标引。如:开源软件建立的个性化门户,提供定制个性化资源和栏目功能,使用户可以轻松建立与众不同的网页;RSS服务聚合了多种类型信息资源,用户只需订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新闻就可以享受信息自动上门的便捷。此外,用户还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空间,依据本身的需求和爱好自行组织信息内容,享受在线网摘、信息上传、分类或主题词标注、建立知识库、搜索、共享等功能。

4.3图书馆特色服务

图书馆特色服务是针对传统服务而产生的新服务观念及在此基础上开拓的新型服务模式的总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将馆藏的局部优势体现出来,文献特色鲜明,主题明确。这种特色服务,打破了传统的阵地阅览服务方式,组织与自身特色相关的活动是它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俄罗斯的木头图书馆,泰国的水上图书馆、北京的服装资料馆和地质资料馆等等。高校图书馆应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读者状况展开特色服务,如: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提供海事行业相关的专题信息查询服务;日本的早稻田医科大学图书馆提供针对盲人读者的服务,有专门为盲人读者提供语音阅读的阅览室,提供一些学科的盲文书籍;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的徐特立老院长著作阅览区,向读者展示徐老生前捐献图书、杂志、信函;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近几年建立的天津市名老中医文献资料室,专门腾出几间阅览室,将郭霭春、哈荔田等老专家学者捐献的图书分类上架,供读者查阅。

4.4读者自助式服务

所谓“自助式服务”是指图书馆的读者以类似在超市购物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信息资料的一种自我服务的模式。读者自我导向学习相对于馆员导向学习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学习过程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本身的积极参与,表达自己正确的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对图书馆服务的看法,馆员则成为文献服务指导者和信息环境的构建者,引导和指导用户学术信息流,如:课题信息、会议信息、同行信息、出版信息、自存储信息、投稿信息、评价信息等等。图书馆馆员采用读者需求调查等手段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是这项服务开展的关键。当代图书馆已经开始利用各种互动工具创造读者自导式服务的客观环境。高校图书馆利用RSS建立图书馆新闻、公告、新书通报等信息推送,整合商业数据库的RSS服务,建立相关信息聚合、推送服务;利用博客可建立资源介绍、服务介绍、最新消息等网页,让读者进行评论和反馈,建立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利用社会性书签,可以尝试让读者对网络资源导航等进行资源的分类标引,提供用户容易理解和便于使用的分类体系;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可提供实时的虚拟参考服务等。如: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重视与用户接触的每一次机会、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服务,建立了与用户在线沟通的MSN或QQ,拥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中课堂”、“科苑星空”(BBS)账号,与用户保持紧密互动中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

5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和创新尚需加强的工作

当前,图书馆界正处于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型的一个过渡期,新服务模式尚处于初创的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和创新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做好服务模式转型和创新,还应不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的形成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大胆破除以往那种“以藏为主”的非人性管理模式,建构“以人为本”的图书管理思想,即以用户为龙头,以服务为导向,实施个性化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认可与信赖。而实施科技含量高的个性化服务,既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更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应尽快完成由传统的科学化管理向现代的人性化管理的转变。科学化管理是以传统的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TQM)为主的管理方式,强调的是服务的效果—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人性化管理是从塑造高校图书馆的背景文化和人文精神出发来对员工进行的管理方式,强调的是服务的主体—人。[4]高校图书馆就得以师生员工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这就是我国未来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思路,若无此发展思路,则一切皆空。要尽快达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校图书馆事业服务模式转型、创新的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4.2对于图书馆传统管理体制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用户多元化多层次的文献需求与知识个性化需要,教育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与知识资本的竞争化,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中,由于其自身原因,长期得不到开发,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网络发展的需求。没有市场便没有竞争,没有市场也就失去生存的价值。由于所承担的特殊职能的原因,我国高校图书馆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模式进行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使其长期保持非市场性和非竞争性。要冲破此类束缚,就必须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加强优质服务和提高服务效益是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观念,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大胆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模式,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使图书馆服务工作具有更高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4.3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效结合

校园网接通了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带来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不但能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与科学管理方法,而且可以获得先进生产技术和各种产品的供求信息。如何在因特网上检索、转存资料,并为校内外用户提供主动的信息服务,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对此有效的做法是:根据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等情况,确定信息搜索的范围与重点,以及开发利用网络信息的途径与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开发利用计划与实施方案。不但要重视信息的搜索.更要重视信息的开发利用,要立足校内,面向社会寻找信息用户,以便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4.4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提供特色数据库服务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建立,使高校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CALIS的宗旨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它的100多个成员馆已经开始联合引进国外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联合编目、联合建库等。[5]据统计,就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而言,将自己的局域网连接到校园网,继而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图书馆已超过300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的构建,打破了图书馆之间的相互独立、封闭的局面,使得信息交流、数据获取畅通无阻,有形的、独立的图书馆概念将不可避免地被无形的、广义的图书馆概念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图书馆如果缺乏共享观念,开发其他图书馆开发过的东西,将是对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浪费。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大多数网站并不能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教育科研网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专题文献数据库、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科研成果与论著数据库及多媒体资料数据库,还可以收集国内外在线数据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产品,为教学科研及社会上特定用户提供专业的服务。

4.5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其馆员具有较高的分析、管理、开发信息的能力。因此。馆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新型文献信息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应该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信息搜集、组织、加工、以及信息教育,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能自觉接受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了解信息资源发展的动向,发现和搜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应采取有效对策,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积极做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工作,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换言之,高校图书馆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胆改革传统的运行体制,不断增强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投入,并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图书馆业才能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国际环境,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洪明禄.传统模式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对比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2):214—215.

[2]杨雪晶,孔凡晶.学习型社会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J].现代情报,2009,(10):18—21.

[3]吴熨慈,张久珍.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38—139.

第2篇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

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

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

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

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

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

“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

(1)“互联网+期刊平台” 的形式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

(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

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

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

(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

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

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三、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索实践

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相比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我们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已经初具规模。比如美国赫斯特集团、康泰纳仕集团、阿歇特集团等世界传媒巨头及其下属的《好管家》《纽约客》《名利场》等杂志,已经“冒险一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什么我国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笔者认为,我国期刊社可以通过研究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经典案例,获得一些启示,找到适合自身的新的发展模式。

1.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

长期以来,传统期刊依靠在内容领域的精耕细作获得大众的青睐,内容为王是出版业奉行的不二法则。然而,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面前,如果只注重内容而忽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显然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此时的发展趋势应以产品为王。产品为王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字时代实现从内容到产品的升级。比如美国康泰纳仕集团旗下的科技类月刊《连线》杂志,在杂志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快速变化的阅读需求,设计卡片式的新版网页,兼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所有内容都可以在各种终端上一目了然。由此,《连线》杂志不再是单纯向读者传播内容的媒介,而是多媒体产品的生产者,在向用户传播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影响他们的阅读体验。我国大部分期刊在转型时,采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微信公众号和网页上常照搬期刊内容,长篇累牍不仅难以扩大杂志的影响力,还容易引起读者反感。因此期刊转型在内容和产品上采用什么样的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

第3篇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数字化 体制 版权 人才

中图分类号: G230.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传统纸质期刊出版正面对全球报刊出版的数字化变革,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对传统的纸质期刊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如何适应这场数字化革命的进程,以获取新的生存方式,促进期刊在新时期的发展,这是摆在当前期刊出版从业者面前急需考虑的问题。

1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需和期刊体制制度改革相结合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 年7 月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这是由国家权力部门自上而下推行的期刊体制改革,但由于各地方、各种期刊出版的情况不尽相同,从业人员身份相对较复杂,这办法让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界感到无所适从,很多人难以接受,影响了期刊数字化的实施。不管这些改革的措施是否妥当,但目前对于科技学术期刊来说,如何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并进行相关配套的改革措施,科学合理地设计新的发展框架是最为关键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在为期刊体制改革和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去分谁先谁后时,却不知已把期刊的数字化工作给耽搁了,如何去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是学术期刊能否更好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现今网络信息化时代要更具紧迫性。(1)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受市场调控,由于经费等问题促使图书馆学术期刊的存书数量变少,而网络数据库平台可以大量收录各种传统纸质期刊论文的数字版本,读者通过这数据库又能非常方便地检索出所要的资料,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的效率完胜了纸质学术期刊上的人工检索。传统大型的图书馆是无法具备这种功能的。把数字化的论文集合一起,进行集中管理,再对外推广和提供服务,不仅能提高学术络数据库的规模,而且还能增加它的经济收入。这样能产生良性循环,促使学术络数据库做大做强,使得该数据库的经营管理者能更有实力收集、购买到更多的学术期刊论文资源。再者,作为读者也能够更快捷、更方便地从学术络数据库中获取到自己所要的学术文献,改变了阅读方式。现在有很多读者已不再去传统的图书馆查阅纸质的学术期刊的文献资料,而是从网络论文数据库中查找。(2)学术期刊数字化实现去了纸质期刊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科研学术成果的交流效率。(3)创新期刊体系制度,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获得成功。当前政府推行的学术期刊体制改革还主要是围绕着传统期刊来进行设计,还未充分考虑到期刊数字化的转型与发展,所出台的措施适用期不长。在现行期刊体制下,有“刊号”的学术期刊才算是正规的,能被政府、各学术团体和科研院所所承认,作者的文章只有通过正规、有刊号的学术期刊上刊出才算是正式出版,这样才会得到官方和行业评价体系的认可。而数字化的学术期刊其刊载的论文目前未被官方和行业认可。因此,要对现行期刊体制做出改革,促进期刊数字化的转型获得更好发展。

2版权处理是学术期刊数字化过程中亟需面对的问题

当今天社会已进入数字信息时代,数字化的信息传播已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而强大的数字技术又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加入WTO后,更加重视著作权的保护,2001年重新修订了著作权法,在已有的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和广播权等几种传播权外,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它是针对互联网的最主要特点――交互特点而增加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利是指版权所有人在互联网上利用有线或无线的技术手段来上传其作品的权利,这是一种在多媒体的互联网时代产生出的一种新兴的著作权,这种权利也归属于著作权人,未经其本人授权,其他的人们和单位组织都不能擅自将其作品放到互联网上传播,除非特殊情况,有法律规定的和法定许可等外。否则,将是侵权行为。这种新的著作权――传播权是属于著作权人的,不属于期刊社,期刊社若需要其作品在网上公布,还要和作者明确好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让渡内容,在签署其作品的版权转让协议时一并加入。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这协议签订前已有的或其它作品的网络传播权仍然归作者所有,而不是在期刊社手中或其它传播媒介中,更不是在数字化传播领域的专业公司手里,假如纸质期刊刊出的这些作品要上互联网传播,那么数字化传播机构还要再与作者补签份传播权的转让协议,方能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这种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版权问题,已对期刊的数字出版产生很大影响。而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传统期刊社应选择专业的数字化传播公司,与它进行独家授权合作,在规范信息数字化的版权事务实上,从内容和流通两方面入手,做好详细说明,期刊社要和作者签署好协议,获得授权。这样通过专业、大型的数字化传播公司,开发出一系列专项的期刊数据库产品,传播公司再利新媒介和新技术整合好各种资源,独立组织产品出版和进行市场营销,积极稳妥地推进期刊数字化出版。对于传统纸质期刊,在规范其他信息服务者擅自在网上传播数据时,也保证了它的发行和经营。

3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逐渐成为主体

“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绝对优势 ”,这是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目标。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期刊数字化进程中就会产生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编辑出版理念(下转第58页)(上接第38页)。例如:数字化办刊思维方式、数字化期刊的主导策划、数字化的编辑新技术以及电子传播新媒介的运用、期刊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品牌营销等。在他们逐步成为主流时,又促使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办刊思维产生重要的转变。两种方式和思维相互促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期刊在出版技术的规范、出版平台的运用、出版业务的经营,出版组织的构架等方面产生全面整合。这过程是二者全面融合发展的过程,它以数字出版为主体或主导,迫使传统出版机构集团化,出版业务集约化、经营方式规模化。这样在期刊编辑出版、品牌创建、出版方式、服务提供等方面就会产生新的机制,从而实现原有体制的创新,使得期刊的核心竞争优势变得更为突出。

4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编辑出版人才是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岗位的人员大多数是IT业人士,对文章的组稿、编辑加工、校对以及策划等传统的编辑出版业务并不是很了解,而传统的编辑出版人员在面对新的数字化技术,新的出版流程,新的操作方式也不熟悉。这就要求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际运用能力更为综合与全面。因此,当前急需培养出一批既懂传统编辑出版业务,又能精通数字技术;既懂传统经营管理,又能对数字信息处理和运作有很深认识的实用型复合人才。这首先在出版单位要制定出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塑造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氛围,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学习培训机制。与高等院校联合,进行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其次编辑出版人员要转变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掌握必要的数字出版技术。例如:电子邮件收发、电子文档处理、基本网页制作、数据库平台应用及设计、数据资源检索及从海量网络资源中搜索等,并要加强与技术服务商或者网络平台营销商的合作,以提高被检索率,扩大期刊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再者掌握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对网络问题和有关设备故障的能进行有效处理等,以应对突发状况,并通过网络和各种电子媒介培养和读者同步的阅读习惯,以加强对读者的沟通交流,更好为期刊出版服务。

总之,学术期刊数字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认真面对转型,不应固守自我,各自称雄,在创新中发展自己,积极去寻求组织、业务、平台、规范等全方位的融合。改变传统思维方式,树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为主导的观念,共同开拓,构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新体系,提高学术期刊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汪曙华.学术期的刊数字化转型及其制度创新[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第4篇

关键词:纸媒数字化;战略转型;云报纸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47-02

一、引 言

报纸乃至整个纸质媒介会走向消亡吗?自从互联网的兴起、电子书的流行、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开始,这就成为了人们日益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从众多的相关论文来看,一部分观点是集中在了信息载体的变迁上,因为纸媒的最基本特征就在于其信息的载体为印刷品,一旦其信息可以能够以更为先进和方便的载体表现出来,纸媒就必将面临时效性降低、销量下降等危机。不过从手机报到微博再到互联网技术下的内容APP化,我们可以发现,长期而言,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还是最重要的。而报纸、杂志这样的平面媒体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潮流、做好内容,以不变应万变[1]。

新传播时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纸媒也必须转型。因此,除了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之外,纸媒还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在这种大背景下,用于计算机、随后又用于广电发展的“云”概念,也出现在了纸媒中。

二、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及困惑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产物如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等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传统纸媒面临着重大冲击。在数字出版被认定为21世纪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之际,报业纷纷面临数字化转型考验。

大势所趋之下,数字化报纸网站大行其道,但其实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目的、盈利模式、前景预测等各个方面大多准备不足,大多数报社属于被动转型,没有将数字化同报业的核心利益相挂钩,甚至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国内大部分报业的转型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多,收益少。只是将报纸数字化的网站,想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分一份蛋糕,比在传统报业中竞争还要难得多[2]。

总体来说,国内报纸的网站建设除了强大的宣传功能外,盈利模式依然不够明确和完善,仅仅是报纸的同步数字化远远不足以在信息繁杂的虚拟世界中生存。当然,数字化转型为报业所提供的巨大机遇和动力是不容忽视的。

数字化转型初期,“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产生了对立,对数字出版认知上不健全。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的报社认为信息载体只是末端,自身内容做好了,纸媒影响力大了,转型之后必然可以吸引到大批忠实读者。但事与愿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品牌排名中几乎没有重合,从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两种媒体品牌的价值体系不同,评判标准不同,产生过程不同,因此难以延伸,忽略了网络用户的实际需求、行为特点和消费习惯,导致无法有效地吸引到受众。另一方面,看重网络渠道的报社可能会盲目跟进,去模仿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形式和内容,反而丧失了自身的内容优势,得不偿失。

对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的还有渐渐有进展的三网融合。如果说新媒体的出现对报业和广电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那么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却使广电行业获得了发展的良机,而进一步压缩了纸媒的生存空间。尽管目前对于“三网融合”应以内容为主还是以渠道为主,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融合方案,但对报纸而言,面临的却同“邮发合一”时代一样的尴尬:基本丧失对发行渠道的主导权[3]。三网融合带来的是受众需求的大变化,不太会像以往那样对报纸进行精读。要知道,连博客也是为了受众需求变为微博,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至关重要。

报业想要在数字化转型中突围,首先要坚持的便是新闻性。也就是说,虽然报纸受到区域性限制,但正因如此,更要回归自身,打造新闻特色和地方特色,为进一步的技术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整合方面,首先要发挥信息的过滤和整合功能,使手中能够获得非同寻常的信息;另外,当前报业的数字化过于依赖云出版平台,例如方正阿帕比和中国知网,报社自身对信息的数字化整合较差,独立数字化营销能力不足,如此看来,云报纸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三、数字化浪潮下《京华时报》的第一个十年

在第一个十年面对数字化浪潮和“报纸消亡论”时,《京华日报》的战略转型还是集中在了纸媒载体本身。首先其强调了相对于网络媒体纸媒在内容创新上可发挥的优势,提升内容质量,加强内容整合;而在拓展市场份额方面,虽然当时中国报业的实际收入呈现负增长趋势,但是《京华时报》依然采取进攻策略以扩大声场份额;另外,其在售价、广告、文化推广、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也是全面创新,使其影响力和公信力既在读者群体中得到认可,又在广告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虽说如此,发展数字媒体确也是不能回避的话题。像大部分纸媒那样,其采取基本的“一报一网”模式。而在数字化战略转型方面,《京华日报》社长吴海民表示,要着重培养在网络时代的复合型的人才,这也是《京华时报》第二个十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人才资源积累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京华时报》云报纸的开拓

2012年5月17日,京华云报纸全球首发,标志着京华时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云报纸”简而言之,就是京华时报将有前后两个终端,前端是传统形态的报纸,后端则架在“云”上,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延伸[4]。

这是纸媒具有开拓意义的一步,初步实现了纸媒同数字识别技术的结合。而除了新闻内容外,京华时报云报纸同时也可以实现电子交易、网络游戏的下载等功能。只要装上特定的客户端,用手机一拍,经过后端平台的编辑和整合,便可以看到相关信息、链接和视频等。京华日报的这一创新举措正是“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统一的良好尝试。

与此同时,云报纸的开拓也必将带来生产方式、整合方式、营销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型。首先,在自身定位方面,京华时报将不再是“一报一网”的简单组合,而会成为一份平台型的报纸,深度报道不会再成为报纸发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反而详尽而全面的咨询讯息成为关键,因为只需一拍,相关信息就会尽收眼底;其次,内容的生产与整合方式发生转变,前后两个终端各司其职,更为关键的便是进一步探求如何很好的实现两个终端的无缝连接;再次,商业模式也需要发生改变,如何处理好发行量、广告收入等同云报纸内容生产的关系,成为京华日报短期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很显然,在面对第二个十年伊始,《京华时报》坚定地采取了技术转型。当然,这也是由于在第一个十年中,《京华时报》坚持实行了进攻战略,成功夺取了大片市场份额,并在读者心中树立了权威性和好印象,为其进一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技术转型同时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支持,《京华时报》便选择了和联通的相关合作。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如果读者真的可以完全通过京华时报云报纸实现商业互动,那么无疑这将是一种引领未来的商业模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拍摄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流量,而且软件的系统要求也提醒着我们,云报纸的商业模式不能急功近利,需静待良机。

在2012年的首届京交会上,《京华日报》参展5天,至少发出去15000份报纸,在公众开放日更是两小时内5000份变一扫而光。可以预见的是,当前云报纸的发展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的,如何根据合理的预测来构建市场成为主题。技术的增长和传播是飞速的,《京华时报》作为先驱无疑在云出版市场占得先机。但现阶段技术的深化和模式的思索还是重点,毕竟《京华时报》目前所提供的云搜索范围不广,应用版以推荐和介绍目前智能手机平台上的软件、游戏及服务为主要内容。要想保持长久竞争力,当前品牌建设仍是重点。

五、云报纸的探析及思索

很显然,云报纸并不等同于纸媒的数字出版,而更像是数字出版的一种趋向,其本身具有极大的变革意义。前车之鉴,报网融合并不能挽救报纸的颓势。报纸在最初拥抱网络媒体时,趋之若鹜地想借网络“推广自己的品牌”,然而最终发现,互联网已经消灭了所有报纸的品牌[4]。 无疑,单纯的新闻专业主义和简单的报纸网络复制是片面的。

业界对于云报纸的前景也是一致看好,因为云报纸以原报纸为依托,同时将互联网带入,通过终端和云计算,为原报纸实现巨大的增值,且其所需的增值代价较低。的确,技术的介入扰乱了平静的媒介环境,改变了技术人员一直处在辅助地位的局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媒介从业人员的边缘化,这需要我们去遵循技术这个规则,并发挥平台中专业素养的巨大优势。

随着京华时报云报纸的诞生,会在未来引领这种云阅读的潮流吗?传统媒介的确在探讨自身出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是,毋庸置疑,电子阅读将成为主流。当然,云报纸的发展依然面对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做终端软件下载的,接下来如何把传统纸媒的广告商导入进来?如何跟其他门户网站的客户端竞争?“云报纸”虽然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商业模式上也创意性地和电商平台、付费下载结合,但读者体验受制于纸质报纸发行量,没有报纸你如何拍照[5]?另外,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虽然当前有政府的政策保护,但是却不能去完全依赖这些政策,否则一但失去保护,没有改变的行业就会被技术的浪潮摧毁。传统媒体的技术改革必须一直向前推进。

数字化浪潮和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纸媒无法避免同新媒体和全媒体的竞争,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完成华丽的翻身迫在眉睫。此时的纸媒必须明确自身定位、读者需求、传播渠道和商业模式。然而当前的纸媒数字化大多流于形式,数字化转型不但没有成为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反而成为报社的一个额外开支负担,内容生产上也出现被渠道化,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而京华时报云报纸的诞生却提供了一条纸媒的改革创新之路。目前,云报纸的技术完善和商业模式依然是重点,终端的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云报纸是纸媒拓展的重大尝试,是数字化时代纸媒十字路口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吕择.平面媒体的十字路口[J].今日科苑,2012(4).

[2] 徐伟.数字化:如何给报业一个未来[J].青年记者,2008(24).

[3] 沈天舒.“三网融合”下的报业突围[J].编辑之友, 2010(8).

第5篇

关键词:期刊数字化;挑战;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4904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在网上搭建自己的电子平台,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也进入到互联网世界当中,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业务,并逐渐进入到数字化发展阶段。《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着重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终端的产品和装备\[1\]。作为科技文献的重要承载机构,科技期刊在当前的互联网络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更好地实现自身体系的转型,并获得新的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现状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变革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将文字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在服务器设备,以网页或电子期刊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实现共享读取。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突破了传统期刊的形式,完全脱离了纸质媒体的约束,使得信息的获得随时化、个性化。

随着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国家科技部门将科技期刊上网列入到了国家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中加以启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知识基础工程(CNKI)的重视,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维普网、龙源期刊、万方数据等机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先行代表,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动,初步实现了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知识资源的有效传播,通过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促进了我国科技期刊向数字化方向的转型。

公共数字化平台建设工程取得巨大成果。一是由我国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建设的国家知识基础工程即CNKI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项工程所建设的数据库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国内各项科技期刊的数据,包括期刊8000多种以及科技文献3690余万篇,内容涵盖十分之广,包括理工、文史哲学、经济、教育、医学等126个专题和9个专辑\[2\],作为一个大型的网络文献数据资料库,与实际出版物是相对应的,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使得世界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都可以获得数据库里面的信息,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二是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库公司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的数据库系统,在1999年,就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推出了强大的系统记账功能,同时万方数据库是一个集科研机构能力分析、科研成果查新、论文引文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资源,目前共有7000多种科技期刊被收录到数据库当中。三是维普期刊网。维普期刊网是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共同研发的较为权威的中文期刊咨询网站,共收录了1998年至今的12000余种各类型的科技期刊,以及科技文献资料3000余万篇\[3\]。

虽然在当前的形势下,许多的科技期刊杂志顺应潮流与互联网络接轨,推出了数字化期刊,同时各个大型数据库也与各个期刊展开合作,为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期刊数字化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特别是期刊出版单位在线出版方面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很多期刊还在传统纸质运作模式中运行,一些期刊虽有行动,但实际操作与内容质量上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由于体制因素,国内仍没有商业性质的电子期刊出版单位,这从侧面反映出,期刊数字化的发展仍需要业界和社会各界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加倍努力。

3科技期刊数字化所面临的挑战

(1)科技期刊数字化是纸质期刊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将使科技期刊进行全方位立体传播,是科技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纸质期刊出版单位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业界应该未雨绸缪,形成共识,及早探索转型,开展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实践,占领科技期刊未来发展制高点。

(2)期刊数字化对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期刊改变了传统期刊的传播形式,更加快捷,其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加深远。传播的形式改变,对其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过去一些内容质量较差的文章,在纸质时代,由于传播影响力有限,容易被人忽视,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包括科技期刊资源并进行质疑,这也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3)期刊的数字化对编辑工作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是由于网络的共享性与低门槛,使得公众对编辑工作的监督作用增大,从编辑规范,到行文加工,任何细微的细节都会接受公众的监督。

(4)期刊数字化对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学术质量,还是从数字化编辑质量来说,都与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5)对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提出了新要求。科技期刊数字化后,对出版周期要求更短,内容要求更新,版式要求更活,信息反应要求更快。

4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标准问题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实际上是利用计算机将信息数字化,结合互联网络技术达到知识资源的全球化共享的目的。因此,首先要做到的即是建立统一的期刊数字化标准,通过使用统一的网络信息语言与技术,使得科技期刊所上传的数字化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共享。例如当前国际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通常是将期刊资源统一制作成PDF格式,受众通过运用统一的软件进行阅读。但目前在我国,CNKI、万方和维普等大型数据库都有各自运行的数字化处理方式,如CNKI在资源的数字化上会将信息采用自己开发的CAJ软件\[4\],而万方是利用国际网页浏览器来实现用户的文献阅读功能。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目前各个大型的数据库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增加了受众接受期刊资源的难度,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共享与交换的障碍。

4.2数字化出版优势问题

科技期刊数字化最重要的优势在于资源的网络共享性,获取便捷性。虽然我国网络建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仍是近几年才开始,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些优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时效上,由于数据库的滞后性,通常是纸质印刷出版物出刊一两个月之后,网络数据库才开始录入工作;在内容方面,则完全与纸质出版物内容相同;在回溯性方面,则由于覆盖面不够等因素,对于过去的一些有价值的文献难以查阅。如CNKI期刊数据库收集的期刊是从1994年开始,而之前的期刊都没有进行收录,其次,每天上传更新的文章为3000篇左右,与国外一些大型的数据库相比仍处于劣势。如美国Web of science收录的科技学术期刊文章可以追溯到1945年,同时,Uncover原文服务系统每天能够上传更新文章5000篇以供用户免费检索\[5\]。

4.3数字化出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事物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并没有针对数字化出版物相应的产权保护条文,尤其是文献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是薄弱环节。由于网络的便捷性,科技期刊文章传播范围广,时间久,文章的价值难以估计,因此,文章作者的收益大大低于网络出版的收益。同时在网络中,文章的复制与传播难以管理,因此,容易出现重复发表,或者擅自转载与引用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情况,文章的作者无从知晓,实际上没有得到回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即使作者的著作权益受到了侵害,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4.4人才的培养与转型问题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期,在复合型人才方面出现短缺现象,同时忽略了对现有人才资源的培训与转型。跨媒介人才的缺乏不只是中国传媒产业独有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由于人才短缺,部分期刊社过于追求人才引进的同时,忽视了自身人才的培养,而国外的期刊社在这方面早已做出了人才转型培养的规划。

5对策与建议

5.1建立国际科技期刊技术标准

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是依托于网络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目前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因此,在信息处理时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标准上如能达成一致,则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在制定相应的准则与数字化处理标准时,应该考虑周详,灵活变通,同时应体现标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得标准在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与国际平台接轨,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信息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与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5.2创新数字期刊出版平台

随着网站的搭建逐渐变得大众化与便利化,几乎国内所有的科技期刊都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但从网站的设计与功能上来分析,这些网站实际上多数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一些科技期刊网站的设计流于表面,功能设计不全,内容单调陈旧,基本上没有和用户的互动功能,更提不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科技期刊社应重新审视门户网站在期刊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加大投入,搭建符合当前形势的智能化网络平台,通过编辑管理,实现网站的信息化建设。搭建网络编审平台,将传统的稿件编辑工作转移到网络中来,通过互联网实现作者与编辑之间的实时沟通,提升稿件的编辑审读效率,从而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开通网络支付功能,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购买电子期刊或者在线阅读,通过利用网络开通编辑与读者的互动频道,使得编辑能够及时收到读者对期刊的评价与反馈信息。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组织各项活动,建立读者群和作者群,实现网络客户信息管理与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读者\[6\]。

5.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妥善解决版权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科技期刊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十分快,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当前的问题难以适用,显现出滞后性,这使得政策的出台落后于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因此,为了给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就必须结合实际,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评估标准及行业规范的建设,通过建立版权有偿使用机制和版权登记制度,以有效保护数字化期刊出版单位和作者的权益。

5.4探索数字化期刊运行体制

国内中文科技期刊分布面广点多,除了部分期刊具有一定实力外大部分期刊还依靠事业拨款,勉强维持生存。这些科技期刊如果独立转型数字化出版模式,必将面临生存困难。即使初期能较快转型,但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后劲。建议这些期刊结合全国期刊管理改制契机,积极探索新的运行体制。探索建立数字化期刊联合运营机构或实体,鼓励相同学科群体的科技期刊以市场机制进行联合,成立松散联合体或法人实体;探索建立数字化科技期刊托管机制,即将期刊委托期刊联盟管理,科技期刊产权由原单位保留,业务、人员、财务由期刊联盟管理;探索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集约化运作机制,即以市场规则下建立数字化期刊联合体,联合体所属期刊进行集约化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上线、纸质印刷,以及编务管理,集约化经营可以节约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7\]。其他的有益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模式和方法都应鼓励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积极探索和尝试。

5.5创新数字化期刊定位

创新读者定位。在数字网络化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与传统的期刊不同,数字化期刊是多对多的“窄播”模式,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有针对性地搜寻和筛选。因此数字化科技期刊读者定位与传统期刊有着很大的不同。科技期刊数字化后,应针对网络读者的特点,重新对读者人群进行分类和定位,并作出适应性调整。

创新出版方式定位。必须认识到,数字网络化时代,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上的变革,因此,数字化期刊的内容不应该是传统期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的复制,而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重新构建受众的阅读体验,从而扩大数字化期刊的影响。应进行广泛探索,比如在内容的制作上,可采用受众参与的形式。类似百度百科,可以让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的编辑与修订,从而完善内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内容同样也可以吸收类似经验,让广大作者或受众积极参与,由于受众群体的广泛性,所提供的信息必然超出编辑内容的范畴,从而大大提高期刊内容的质量,也增加了受众与期刊的相关性。

创新阅读终端定位。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支持的便捷的移动终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由于屏幕面积有限,在数据接受方面由于网络限制仍不能很快捷,因此,应针对这些特点,在期刊内容与界面上进行相应的设计,以满足智能手机使用者的需求,如调整字体大小,将界面简单化,将重要内容以大标题的形式置顶,减少图片的使用量。对于ipad用户,则针对性地进行排版,兼具创意性与设计性,提供触屏使用者的下拉式体验,同时,也可以尝试利用微博来传输阅读内容,起到扩大期刊影响力的作用\[8\]。

创新内容定位。无论是微博的使用还是对移动终端的支持,虽然的平台不同,但内容的有效性与吸引力,才是期刊转型存活的基础,因此,传统期刊要在数字化转型中持续发展,就必须借助新型媒体平台,根据受众新的特点,调整内容及内容版块定位,从而做到更有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9\]。

5.6转变思维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首先要转换思维模式,根据数字期刊的要求培养出相应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期刊编辑人员由于操作的技术手段与数字化技术完全不同,因此,对于新技术的运用难以得心应手。数字化模式对编辑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对传统编辑业务熟练,同时精通数字化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一方面应注意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期刊出版单位要对现有人才资源进行培养,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使得现有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文字、视频、图片的处理,能够熟练掌握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流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为期刊向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条件。

6结语

纸质印刷出版物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文化,但传统的印刷出版方式由于其固有的技术限制,抑制了科技成果的首创性。而数字化的出版方式是一种彻底的革新,打破了刊物出版中的时间与空间的格局,提高了时效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了市场的针对性。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传统科技期刊和现代数字化科技期刊都是当代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环境中,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要理清头绪,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应用的价值。面对当前社会数字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出版行业应与时俱进地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推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知识资源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共同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吴业进.印刷业现状与数字化出版的前景[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4(12).

[2]武夷山.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两难处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

[3]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

[4]杨爱萍.网络化出版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3).

[5]王桂珍.科技期刊应重视版权符号的标注[J].编辑学报,2009(3).

[6]陈颖,陈玉霞.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9(5).

[7]余树华.论期刊数字化与学术期刊体制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

第6篇

关键词:媒介;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复合型;多元化;标准化;洗新型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版企业化改革的推进,出版社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之一,日益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时至今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出版产业无论从业务流程乃至生产成品都处于数字化转型之列。2006年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数字化出版、数字出版技术作为创新科技被重点列出,“数字化方向已成为出版行业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事实”。[1]

何为媒介?其意主要指:第一,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其二,信息传播的主体、中介物、工具、渠道或技术手段。这里所说媒介主要运用后者的含义。与媒介一致,出版媒介也可分为两种:一是具体出版内容的介质,包括有书籍、杂志与报纸等。二是指生产以上的介质的组织,包括有出版者、杂志社、报社及出版集团等。而本文运用的则是前者的含义。今天网络化传播、数字化生产与数字化内容为主要媒介的新型化产业已转变了人们的阅读环境与习惯,现代人阅读方式已从传统纸介质转向了新兴媒体,应时代潮流出现了在线阅读与电子书等数字出版的新载体。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产业链日趋完备。在新兴媒介技术推动下,出版业由传统产业向数字产业转型已成为必不可挡的趋势。在这种局势之下,为促进出版业可持续发展,完成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对接、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已势在必行。

1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概念界定及发展态势

众所周知,传统出版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可小觑。传统出版以传统纸质书籍为媒介,具有严格的出版、发行、传播等规范与流程,又有严格的内容采写、编辑、印刷等程序与规范,拥有极为完备的组织机构,训练有素且固定的采编、发行队伍,以及完善的信息采集与体系。因此,传统出版物内容在读者中的认可率极高,极具权威性。传统纸质图书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方便阅读,再现性极强,给读者留有宽泛的思考空间,有益于读者更深层面的思考,更有益于知识的推广和传播,处处体现着出版业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所谓“数字出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在2005年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对其下定义为:以数字化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宽泛而言,则是指用二进制技术操作出版社的各个环节,作部分当属于数字出版之列,其中有原创作品、编辑加工、印刷复制以及发行销售,甚至阅读消费都需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

数字出版的信息都储存在网络上和计算机上,信息储存量远远高于传统出版,且网络储存不受时间、文化、地域等限制,人们上网查找所需资料极其方便。当前智能手机及电子阅读器都可大量储存数字出版物,为读者而提供了宽广的选择领域。采取数字出版将比传统出版纸质印刷更加低碳环保,更加有益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于2008年在上海张江成立,之后全国各地诸如天津、湖南、陕西、杭州、江苏、广东等9家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陆续获批建立,数字出版联盟也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由北京出版集团提议成立该联盟获批建立之后,获得国内技术服务商与传统出版商约40余家的广泛支持,该联盟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赢利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当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联盟、产业园、基地等数字出版创新体系已初步建立,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为数字出版未来发展创立了良好的环境。

自数字出版物产生之后,人们对各类阅读器热衷起来。例如,在亚马逊有惊人销售业绩的Kindle,以及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这类新终端、新业态的出现深刻改变了读者的阅读环境,毋庸置疑对数字出版物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优势趋向

同传统出版相比较,数字出版具备了出版周期短、价位低、阅读空间大,出版领域扩增,出版、印刷、发行同步,查阅、检索便捷等特征。数字出版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向传统出版提出了挑战。甚至有人曾预言:传统出版将完全被数字出版取代。不管言语是否真实,但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视。从另一层面也道出新的发展态势,即数字出版正以渐趋渐进的速度进军传统出版领域,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赢利模式的多样化

伴随数字出版的产生与发展,传统出版产业的营销与赢利模式愈加显得薄弱与单一,传统出版产业只依赖版权与书籍销售分成的赢利模式已无法满足出版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自数字出版产生以来,互联网期刊、电子书与数字报纸等产业促使出版产业的赢利模式变得多样化。譬如电子书可通过网络向读者提供销售服务,或由内容经营者销售给机构用户,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可按照比例分成。“数字图书作为内容产品,通过读者付费阅读获得收益,Kindle和iPad目前均采取此种模式。此模式为数字图书基本收入模式,其业务形态更接近于纸质书。”[2]电子书产品形态与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促成销售形势的多元化,赢利模式也将变得丰富多彩。此外,电子书还可以激发读者购买纸质图书的欲望,甚至在电子书搜索的同时,因广告服务,诸多原创网络文学等也将能够促进电子图书的赢利模式。因此,更多的赢利模式将更多被创造出来,彼此并存,利益分配、定价决策与定价权也将更加多样化。

2.2 产业链条的多元化

传统出版的基础是产业分工,主要包含有产品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基本产业链。伴随着数字媒介的出现,传统出版逐渐向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也将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包括:内容创作―内容加工―内容出版―内容―内容投送、传播、销售―消费者。”[3]数字媒介应用于出版产业,这将导致出版产业的产品类型急剧增加,譬如电信运行商、版权商、广告商、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等技术提供商,甚至广告商与银行等企业都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纳入到这个产业链当中。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与融合,若数字化技术完善可形成独自的“内容+渠道+终端”这一极为完善的电子书产业链,对电子书产业链进行全面布局与规划,企业将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又增强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使企业处于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3 管理模式的新型化

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可促进管理模式的变革。“数字化产业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在一定地域空间里落实数字出版产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3]今天传统出版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数字出版基地因聚集性而产生的产业需求,实现“智力与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出版实现转换与超越的关键”,[4]这一关键就在于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产业具有数字化传输、内容与生产三大特征,囊括了诸多产业种类,甚至包括了信息服务业与电子制造业。数字出版产业链涉及领域越宽广,构建适于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管理模式就更加迫在眉睫。数字出版具有诸多产业融合特质,在众领域中应建立起相对应的管理部门,形成一个主管多个部门相协调的基地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数字出版产业还应当建立集资金、政策与技术于一体的公司化管理机构,以便汇集、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使数字出版产业无论在技术研发或融资方面都将得到更直接、更专业的服务。精确分工的管理体系向数字出版产业提供极为精准的服务,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夯实坚固的基础。

3 “数字转型”中亟须解决的困境

当前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由于诸多资金、技术、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不足,因而面临着客观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需待解决的困境:

3.1 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隘

事实上,资金问题是当前出版单位发展数字出版的重要瓶颈。内容资源丰富、资金雄厚的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速度较快,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然而对于资金资源不足,融资渠道狭隘的部分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则非常缓慢,甚至部分出版单位望而却步。依托于高新技术建构起的数字出版产业,本质上实属资金密集型产业,在起始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核心技术。从目前境况来看,传统出版企业常因回款和库存等原因,资金周转期较长,对于新媒体技术研发中资金缺口问题无法填补,造成了传统出版数字数字化转型进程严重滞后。

3.2 尚未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

网络出版标准化、出版数据标准化以及出版物流系统标准化等是数字出版产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问题是制约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数字化出版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产业形态尚未形成,其标准化的制定还未得到真正统一。倘若在没有清晰认识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层次框架,对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脉络还未认真梳理之前就对数字化标准进行制定,这种盲目行为极大可能不利甚至阻碍数字出版的发展。当前,国际针对数字出版制定出标准体系包括《数字版权保护标准体系》《动漫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印刷标准体系》等,这是一套在明确数字出版产业层次框架后制定出的相互支撑、联系的标准体系,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尚未制定出同国际水平相当且完善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3.3 数字出版人才缺乏

数字出版人才既要谙熟数字出版规律,又要具备优秀的文化修养;既要适应新媒体技术下大众文化传播的多元化趋势,又要具备解决数字出版实际管理与运营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与创新能力,又能在文化创意相关行业,如影视制作、媒体传播与出资出版等方面,从事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定制服务、数字出版规划与推广、多媒体信息表达、数字版权保护与交易、创意策划等岗位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传统出版企业员工缺乏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其工作主要集中在编辑与出版的流程。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量引进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乃重中之重。对于编辑人才而言,在专业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等方面,数字出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具备编辑、出版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熟悉数字化出版编辑技术。第三,要具备利用网络推广营销与策划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当前很多出版企业已经设置了数字出版部门,但从业人员多以学计算机技术为主,对出版、编辑理论知识严重匮乏,极难为企业提供数字出版的技术支持。

4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创新及对策

面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隘、标准化提供尚未形成以及缺乏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等这些亟待解决的困境,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增加投资,加快自主创新,走品牌化之路

数字出版企业具有人才、技术密集型的特质,这类产业都需大量资金投入,用以保证研发新核心技术或人才招聘。数字出版企业在初始阶段投资大、产出小,属于正常现象,切不可专注于收益而在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道路上徘徊不定。数字出版企业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可研发新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各层面如服务理念、技术机制、盈利模式、出版内容等得以创新与提升,增强其运行层面的竞争力。传统出版企业应重点关注国内外数字出版的新动向,加快推进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此外,出版企业的良好形象打造也需大量资金的投入,品牌化之路也是出版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出版企业在研究客户的消费需求方面投入一部分资金,掌握读者的需求与心理,使读者对该企业形成良好的认知,因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另外,资金雄厚的出版企业可以多吸纳技术复合型人才,或与技术实力强大的公司合作,抑或在资金或技术方面联合新闻出版单位,这样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技术氛围,携手迈进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中。

4.2 构建标准化数字出版管理体系

目前,关于数字出版管理标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将此列为四大工程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我国数字出版目前决不能盲目制定标准,否则因定位不准而使标准缺乏严谨性将极为有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新闻出版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中指出,标准的立项必须获得专家的论证。制定行业标准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而传统出版企业是内容的提供商,在数字出版行业里处于领导地位,因而制定标准需要传统出版的参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定数字出版管理标准必须要尊重市场运作规律,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制定标准,满足客户要求。基于此,数字出版管理标准的制定才能符合该行业的发展需求。该标准的制定需要众多出版专家与信息技术人员加入其中,以保障制定出的管理标准能够使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平稳均衡。

4.3 吸纳复合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数字出版的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数字出版以技术为核心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谙熟编辑、出版流程,更要具有熟练操作技术研发、版面设计、网络编辑、营销发行、数字产品设计、版权引入等各方面的技能。构建复合式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其一要引进,其二要培养。此外还要构建起相关从业人员的考核录用机制,这种措施既能加大竞争机制的建设步伐,更能增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传统出版企业在发展数字产业时,对于人才建设要制定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策略。在传统出版企业从业的新媒体技术人员与数字出版创新人才,在职称和待遇方面要增加政策保障,这样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此外,还可采取人才引进策略,以高薪和福利政策吸引人才。数字出版运营与技术研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构建,对提升整个出版行业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水平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丽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对接――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部分嘉宾发言观点辑要[J].中国编辑,2007 (05).

[2] 龙敏.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J].科技风,2011(10).

第7篇

模式一综合性出版单位转型为电子书产品提供商

2012年,随着Kindle、iPhone、iPad、黑莓和Android手机(HTC)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Apple iTunes、AmazOn Kindle shop、GOogleeBookstore为传统出版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内容运营理念,引发了电子书阅读需求和消费的双高速增长。以国外电子书市场为例,2011年亚马逊的Kindle Store占全部市场份额的61%,巴诺平台占20%。索尼平台占5%。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所作调查,美国电子书销售额到2015年将翻三倍,增长至28亿美元。

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抓住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市场机遇,国内大型出版商加快了从提供传统阅读服务向数字阅读服务的转化步伐,开始加大对电子书等数字内容的开发力度,积极涉足电子书业务,部分出版商已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特别是手机阅读一经出现就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个人阅读市场成长最快的种类。

当前,正在转型的出版商中,主要通过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来提供电子书阅读服务,内容主要以大众图书为主,言情类内容居多。随着亚马逊中国、当当网、京东商城等众多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内容分发业务的陆续启动,2012年将成为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化出版转型事实上的业务元年。

模式二专业图书期刊出版单位转型为专业数据库提供商

专业图书,期刊受到技术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影响进一步显现,通过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已渐成趋势,提供的阅读内容从以单本电子书刊为主,向同时提供电子书刊、视频和工具书相结合的多媒体转化;阅读行为从单向、被动式阅读行为逐渐向双向、交互式阅读行为转化;阅读功能从单一的内容阅读拓展到阅读、检索、体验等多种方式;服务方式从仅提供纸质出版物向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多终端多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转化;销售服务方式从售卖书刊内容,向售卖数字内容访问权转化;销售渠道从单一的传统新华书店,向传统渠道与电子商务网站相结合的模式转化;销售方式从单一的中盘,向对用户直销的方式转化。

专业内容阅读需求变化的多样化,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专业图书期刊的内容组织、产品实现和推广销售方式。专业出版商正由传统纸质内容提供商加速转型为数字内容提供商,其营销方式也已开始逐渐转变为专业数据库定向服务(检索、阅读)、内容付费下载和按需印刷(POD)等相结合的复合出版模式,以专业图书、期刊、论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图书馆成为数字出版重要的出版形式之一。

根据国外STM出版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经验,国内专业出版单位正力图通过内容采购和订阅模式,形成以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学术机构、公共图书馆以及大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专业内容付费商业模式。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更新内容的专业内容数据库,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可能成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模式三报刊出版单位转型为社交网站

读者人数持续下降、广告收入不足、经济增长放缓、阅读习惯改变等诸多原因,使国内外部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处境艰难,日报和周刊尤为严重,这大大加速了报刊等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化的速度,这种趋势在2009年以后尤为显著:2009年1月,有30年历史的美国《亚洲周刊》宣布放弃印刷版,仅出网络版;2009年3月,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放弃出版纸质报纸,转变成为电子报纸。传统报刊的生存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纸质阅读逐渐被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所取代,经营方式也开始从以报刊为主、网站为辅,逐步向以网站或虚拟社区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

新技术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对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要求,通过将网络阅读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数字阅读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将传统的平面广告及时转化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广告,从以纸质报刊期发和平面广告收入为主的经营方式,向以提供持续更新内容和个的社交网站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成为部分传统出版单位的探索模式。

模式四音像电子出版单位转型为全媒体内容服务商

以全媒体出版为显著特征的数字出版业务,对传统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电子课件、网络课程、视频教程等多媒体内容,提出了新的需求。

部分出版商已开始从原有的音像制品、多媒体节目为主的光盘出版方式,迅速向以课件、网络课程、视频教学等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在线内容服务方式转化,以期在数字化领域中重新定位这部分内容的市场价值。

模式五教材出版单位转型为教学服务提供商

为了更有效地支撑教材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大型教材出版商已开始从原有的纸质教材销售和服务模式,逐步向提供互动、全媒体的综合教学服务方式转变。通过教学资源网等学习平台,在提供教材的同时,为学校提供网络增值内容和培训服务。

模式六部分厂商拓展为平台提供商

国内实力较强的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发行中盘、电子商务网站,从2008年开始已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开始采用兼并、收购、重组等手段,加大相关领域的整合力度,打通产业链,进一步强化其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上海新华传媒、四川文轩、深圳书城、安徽书城、北京报刊发行局也已纷纷搭建了数字内容分发平台,开始了数字产品销售业务。

第8篇

一、创新办刊理念

办刊理念是期刊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理性思考所形成的思想和观念,它决定着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先进的办刊理念是对期刊出版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对办好期刊、提高期刊影响力具有总体性和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理念创新处于一切创新的顶层,办刊理念创新就是对整个办刊工作的顶层设计。“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发展遭遇“寒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学术期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对科技期刊来说,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纸质期刊不可能完全消失,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纸质期刊发行量将会大幅度减少。媒体融合将是期刊发展的大势,期刊工作者的重心将不再只是传统的三审、编辑、校对,传播特别是新技术传播将成为期刊工作者的一个新的工作重心。关注、学习和应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产品是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做的日常工作之一,也应当成为现代办刊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创新不是完全推倒重来,办刊理念创新既要尊重期刊实际,也要认清期刊发展大势。对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来说,既要有坚守学术定位的阵地意识,又要有“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念,认清大势,抓住机遇,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在传统学术期刊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中找准新时期办刊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找准新的定位,形成新的办刊理念。在先进办刊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期刊编辑部才能在办刊实践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在媒体融合中更好地抓住关键,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数字化、工具化、网络化等新媒体技术融入今后的编辑出版工作全流程,使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影响力,为向国内外展示我国高校先进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术价值决定传播力,内容仍是根本

期刊影响力受制于传播力。对包括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而言,主要读者对象局限于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有着小众性特征。尽管所刊载论文的影响力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论文影响力决定期刊影响力。学术价值越高的论文越能得到相关学科专家及研究生的认可,即刊载论文的学术价值决定期刊传播力。刊载论文的传播力大,对应期刊的影响力才会大。因此,刊载论文的整体学术质量,即内容的生产仍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1.稿源拓展,着眼学术热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近6000种,其中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有1000多种,完全称得上是科技期刊的量产大国。但若以学术质量和学界认可度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则不容乐观。狠抓稿源建设,多渠道组约优质稿件依然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根本途径[3]。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可利用网络优势和文献资源大数据库,使用科学的文献检索和分析方法去发现学科热词,动态定位学术研究热点及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以此作为潜在目标作者群,着眼学术热点,定向约稿,持续拓展优质稿源并迅速处理刊发,抢到学术热点并及时传播,自然有益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影响力。此外,积极参与相关学科的重要学术会议,关注国家立项的各类基金项目等也是定位学术热点的有效途径[4]。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建设一批与我国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相匹配的科技期刊已日益成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领导、科研工作者、期刊出版领域等专家学者的共识[5]。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方案,为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依托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导向和任务,着眼学术热点,组约优质稿源,构筑内容特色,提升特色栏目学术品质,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和集聚国内外读者群,培育潜在作者群,实现科技期刊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本质上取决于选题的创新及研究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但很多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发现,有些作者的研究选题非常新,也处于学科研究前沿,却由于水平有限,未能很好地将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编辑加工工作来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和表达层次是编辑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途径。需要强调的是,在网络大数据普及的环境下,论文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被读者检索到,并能依靠内容质量“粘”住读者,无疑将极大提高论文直接被引的可能性。从检索角度来说,关键词是论文的首要检索标志,它在提高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概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选用不当,他引自然不会高,同样也很难被第三方文摘库收录。因此,关键词的选用不宜片面追求新颖,应选用规范化的并收入正式主题词表中的叙词及其上位词、下位词或替代词,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文章主题选用必要的或能彰显新颖性的自由词作为关键词,但总数应控制在3—8个。此外,提高科技期刊标准化水平也是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如计量单位的标准化、专业术语的规范化、英文摘要的国际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论文被国际同行检索或被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的可能性,也关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

三、媒体融合中要有所作为

1.主动参与,注重大读者思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加速步入以“数与网”为典型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在出版发行模式、传播渠道、读者范围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都面临媒体融合大势的冲击和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形势,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克服观望心理,不断转变传统办刊理念,积极适应国内外办刊环境变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不断开创媒体融合发展的办刊新局面。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用户价值,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垂直化服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数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潜在读者范围将会更加广泛,这对提高期刊影响力来说显然是个很好的机会。由于现实原因,我国不少高校科技期刊虽号称面向国内外,但很大程度上是为教师评职称或研究生获取学位服务的,读者范围更是局限于以作者本人为主体的少数人。新媒体时代,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有大读者思维,要通过思维互换来夯实读者基础,想读者之所想;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现实途径分析所有潜在读者的信息获取习惯和喜好,在确保内容品质的基础上,传播力求简单,服务注重精准定位和方便互动,让读者参与期刊媒体的生产流程,让更多的读者成为高校期刊的“粉丝”。

2.树立技术先导理念,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期刊融合的有力支撑,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要树立技术先导理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期刊融合发展所要依赖的新技术。树立技术先导理念,就是要结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实际,勇于学习新技术,不断开发期刊出版传播的软件和技术,引领和驱动传统科技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要在获取优质内容和条件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软硬件投入,搭建采编、出版发行网络平台,架构多媒体传播渠道,实现高校科技期刊和各种媒介资源、技术要素的有效整合,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和人性化的传播体系。拥有相对稳定的网络平台和高质量的技术架构为科技期刊的弹性发展提供支持,将是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得以持久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产品开发方面,力求兼顾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同时有利于第三方检索。一方面,专业读者既是读者又是潜在作者,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期刊的科技含量和文章的学术价值,吸引专业读者,也是培养潜在作者,是保持科技期刊生命力的源泉,是期刊之本。另一方面,方便快捷获取阅读内容是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对科技期刊的共同期待,数字化产品既要让专业读者及时获取和感受到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又要让包括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在内的读者及时感受到其便捷性。此外,高校科技期刊在自身人力、财力、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与知网、超星集团等高端数字化平台合作的方式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如超星集团开发推出的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客户端,得到越来越多期刊的认可和使用,特别是在高校师生中颇受欢迎,可谓媒体融合中技术开发的成功案例。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应用好新媒体工具,积极探索开发适合作者、编者、读者全流程互动参与的出版传播形式,找到真正符合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更好地与新媒体融合,不断增强期刊的品牌建设力和传播能力,不断应用新技术拓展期刊的影响力。

3.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目前,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大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立体化网络平台,以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和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科技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出版巨头仍在持续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数字平台,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也正朝着与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相适应的方向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程度日益加深。而国内科技期刊仍然停留在“观望者众、行动者寡”的阶段,甚至有些人仍认为“把论文电子版挂在网上就是数字化”了,媒体融合意识欠缺,改革积极性不够,期刊数字化水平明显滞后。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大众传媒领域,也是涉及学术期刊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但目前国内还缺乏有关数字出版等网络信息产品的管理或指导规范,科技期刊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编辑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要想在数字化大潮中持续绽放生机和活力,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必须行动起来,优化、升级采编流程和出版流程,积极推动学报编辑部改革创新,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再造适应期刊融合发展的编辑出版体系。在经费使用上,改变以往大量资金单纯投入具体编辑业务的片面做法,大幅度向技术投入倾斜,增强开展数字化出版业务的自主研发能力。在流程分工上,不仅要打破编辑部内部不同角色、不同板块之间的分工模式,还要主动出击,打破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部与现代媒体行业的业务边界,让传统科技期刊与现代媒体产业充分融合,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创新传统编辑部工作机制,构建适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现代出版传播体系。

4.完善学习和激励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与一切实践活动一样,从事编辑出版及传播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最终也要归结为人的融合。传统期刊要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促进传统编辑的身份、角色转型,完善学习和激励体系,倒逼传统期刊编辑向全媒体编辑转型。由于管理体制及技术人才稀缺的原因,高校科技期刊难以大量引进新媒体技术人才,宜通过改革现有的管理和激励体系,促进现有人员的融合转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一要结合当前的职称改革,完善编辑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激发编辑人员在组稿、编辑、传播等整个生产流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强化整个团队的新媒体意识。二要加强与新媒体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对现有编辑队伍开展音频、视频、新媒体平台等内容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既具有期刊相关专业知识,又掌握编校技能,还通晓现代信息传播规律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支全媒体型科技期刊队伍,提升编辑团队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第9篇

关键词: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5-0110-04

当今,以数字通讯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和重塑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出版业转型发展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我国数字化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媒体阅读率,达到了58.1%。在网络媒体和手持阅读终端开拓数字出版产业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对传统出版物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面对出版市场的需求转变,传统出版单位应积极转变观念,对于符合数字化出版条件并具有市场需求的出版产品,积极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字产品开发计划,拓展市场盈利空间。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传统出版单位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中面临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一、定位:如何确定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业的出版流程和商业模式,正面临着革命性的改变。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出现,使出版内容的平台和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作者可以和更多的潜在读者直接交流,而传统出版流程中编辑方式、营销推广渠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根据不同的作者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出版方案,利用新技术改革编辑出版方式,寻求适合自身的商业盈利模式,这些将是传统出版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传统出版单位要找准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定位,基于自身出版内容的特点与优势,选择适宜的商业模式与路径,才能更好地开发数字出版项目、投入数字产品生产,完成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1.专业出版社

在移动互联、大数据环境下,专业出版社作为专业知识和数据资源的提供者,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集约整合,为读者提供专业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从出版商向现代信息服务商的转型发展。具体来讲,专业出版社可通过对已有的海量内容资源和优势产品进行分类加工和集约整合,以应用软件系统和移动互联网为平台,面向读者和作者提品订制、信息推送、数据检索、在线出版等知识资源服务。同时,专业出版社可以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在作者、读者、专家、企业之间建立社交圈子,通过学术探讨和互动交流,不断提升产品服务的种类和品质,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多元化扩展,以吸引更多读者订购产品。

2.大众出版社

对于大众出版物,读者对于产品的购买具有分散性和偶然性,市场上同类产品较多,每家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都较为有限。对此,大众出版社可以共同打造开放式的数字出版平台,根据出版市场变化和大众需求,实现出版内容的有效整合,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尽管目前免费阅读和盗版出版物依然占有一定市场空间,但随着出版商版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数字出版服务商对出版物资源的不断整合规范,通过数字出版服务平台进行付费阅读将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2015年4月成立的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聚集众多数字出版、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相关企业,涉及文学阅读、专业出版、在线教育、有声阅读、媒体等众多领域,目前手机阅读平台汇聚超过43万种精品正版内容,涵盖图书、杂志、漫画、听书、图片等产品,先后吸引了4.2亿大众读者进行数字阅读,它的出现不仅为大众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众多出版社寻求数字出版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途径。

3.教育类出版社

教育类出版社在数字教育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应采取网络在线订制教育产品和音像教材出版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同时,我国的教育类出版社应进一步将移动互联、在线教育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将目光投向电子书阅读器的应用与开发上,通过与技术运营商合作开发适合学生阅读的阅读终端,不但可以满足阅读需要,也具备了手写、批注等功能。目前我国教育类图书在出版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手持终端设备应用在数字教材、教辅类图书中,不但可以减少传统纸质书刊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也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开辟新的商业合作模式。

4.期刊社

专业化是期刊数字出版的最显著特征,其读者群相对集中,同时由于资金较少、技术力量不足、人力有限等因素,期刊社独自建设平台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仍有一定困难,因此,与期刊数据库网站合作是目前多数期刊社较为理想的运营和宣传模式。例如国内的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专业期刊、图书、工具书、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的在线出版、阅读和下载服务,对于专业期刊社来讲,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渠道。在该运营模式下,出版单位不参与运营,双方收益由技术提供商根据读者下载量主导分配,出版方不能直接掌握市场反馈信息,不利于长远发展。对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对此类期刊数据库网站在收益分成方面作出规范和调整,使之更利于专业期刊的长期发展。同时,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众类期刊社,可结合自身优势,由当地出版集团为牵头组织,与国内有实力的通讯运营商、技术商开展合作,开发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交互式多媒体电子杂志。

二、困境:如何确保数字资源安全运营

数字出版是以技术开发与版权增值为核心的产业,而版权保护是保证数字出版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没有安全运营的保障,就无法保障出版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间经济利益分配,更谈不上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版权保护方面依然面临困境,版权保护意识的落后、盗版出版物的泛滥、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人才缺失等问题,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因此,面对迅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业,关键要解决数字出版资源的安全运营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来自技术、法律和政府的多重保护。

1.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先行

在实施数字出版进程中,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主要用于避免出版成果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非法复制。目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中的版权保护技术有数字内容加密技术、水印技术和DRM技术,其中DRM技术保护效果较好,应用范围最广。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DRM技术可以避免数字出版物被非法复制、篡改,能够对出版物的阅读、下载、打印次数实现控制。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承载着出版方、技术运营商、读者和作者的利益,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内容资源共享,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传播和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发展。因此出版方和技术运营商在使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避免侵权现象发生和实施利益分配的过程中,既要保护出版方、技术运营商和作者的权益,也要考虑到读者和公众的利益,在技术研发和版权保护过程中兼顾安全性和人性化因素,建立有利于作品传播、便于读者使用的技术环境,力求在四者之间实现利益均衡分配。

2.数字版权保护应多方联动

保护数字版权不仅要体现在技术上,更要植根在思想和认识上。要树立数字版权的自我保护意识,绝非仅靠作者就能做到,应该建立起一张由公众、作者、出版单位、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举报网络”。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数字版权保护宣传力度,强化著作权保护意识,呼吁民众提高反盗版意识;加快制定技术创新和版权保护标准,为版权保护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加大力度打击数字出版物盗版侵权行为,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积极建立以法规、技术和标准相结合的版权保护体系,加强对新兴媒体环境下非法出版的监管,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出版环境;积极探索实施数字出版监管的有效方式,强化长效动态监管机制。

3.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

保障数字出版的安全运营,除了著作权人、出版社的共同努力外,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还要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并在实施中加强动态监管,及时发现数字出版安全中的侵权问题,尽快修订《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手机媒体出版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学出版服务管理办法》、《数据库出版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界定数字出版物的使用权限及适用范围,制定数字产品侵权认定标准,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行为纳入的法律监管体系,确保著作权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合法利益等。

三、展现形式:如何支持跨媒体多终端运营

在数字出版发展道路上,出版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跨媒体、多终端”发展之路,为出版企业进军数字出版产业铺平道路。

1.充分做好市场调研,找准定位,制订发展计划

出版企业应在充分分析自身优势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出版社近几年出版的畅销出版物进行筛选,选择部分优秀出版物,对其内容实现数字化,确定适宜宣传推广的媒体及终端,与相关的技术运营商、硬件商共同制订合作开发计划。同时,数字出版物要实现跨媒体多终端运营,从技术层面的实现角度来讲,涉及到数字出版文件格式的标准建立、跨媒体硬件支持开发等问题,对此,出版企业应设立数据加工、网络编辑等岗位,做好人才储备和培养计划,以具备出版物实现多终端阅读的技术支持条件。

2.积极寻求合作,对传统出版流程进行改造

出版单位实施数字化战略,需要对在线云出版和按需印刷出版加以重视。云出版可以实现对出版资源的数据加密,使出版商选择适合的发行渠道进行授权、分发,即时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读者的点击、查询、购买行为,实现资源在PC、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终端的跨媒体阅读,云出版实现了作者―出版社―运营商―读者的产业链布局,拓展了出版商的销售渠道和盈利模式,为数字产品的分发授权、推广展示、线上交易等环节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云印刷平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印刷服务,实现出版内容的高效安全分发与异地实时印刷,这种基于“互联网+印刷业”的技术应用,打通了创作、设计、出版、印刷、发行等各个产业环节,整合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大部分资源,简化了传统出版流程,节约了印刷和发行成本,从而提升了服务效益。

综上所述,数字出版是以数据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融合与传承人类文明和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业态,它的出现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纸质媒介出版物,但却将在出版市场中拓展出新的盈利空间和传播渠道。面对数字化出版浪潮,传统出版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强联合谋共赢,立足创新拓发展,积极利用新兴媒体和新技术改造出版流程,在跨媒体、多终端的数字化出版道路上探寻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茹家鹏.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 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3.

[3] 顾金亮.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J].现代出版,2014,(3).

[4] 王金凤.我国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版权问题与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5] 华夏.数字时代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版权保护[J].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13,(1).

Thoughts on Digital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Publishing Industry

Zhang Ming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