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5: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利用地图
1 引言
随着社会对待初中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的科目开始并入到中考,学生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随之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增大不少。初中地理是在学生初一时开始学习的,初二时又相继加入物理科目等,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学习阻力,特别是那些要不断重复记忆的知识,更加让学生感到难度很大。因为我国长期的升学教育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而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也仍有着不尽满意的地方。地理教学应当遵循“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理念,立足在地理的实践教学。要做到教学时遵循“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理念,就要立足在地理的实践教学,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建构高效的地理学习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提升课堂地下教学效益的目标。
2 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
2.1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力
教师运用地图来给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中的实物现象,并在讲课的进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地图,并尝试推论出相应的地理方面的事物发展和运动定律,这样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地理事物中的内在定律,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2.2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地图时,将地图里的各种图形符号形象化,并将观察的和地理事物的现象联系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相互关联,通过这种对地理规律的认识、探索,强化学生直觉思维的产生,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2.3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将图文分离开,地理中大量的文字说明只能是让学生觉得无趣味,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但将图文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运用形象生动的地图给学生讲解,不仅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而且这种方法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课堂的记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3 实际的地理教学中的重点
3.1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点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将课文和地图的结合,对于部分出现的问题可以使用地图不断的深入讲解,但是要考虑到地理教学的侧重点,运用地图充分的阐述地理的教学知识点,讲解时注意主次分明。地图作为地理科目中仅次于汉字的第二语言,它不仅可以形象化、生动化地理的知识点,还能够强化学生对地理内容的记忆,地理的很多内容都是用地图的形式将知识点加以诠释。
3.2重视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转变地理教学的手法,还要注意变化地理教学的理念,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领悟度,讲解时要循序渐进,做到层次分明。要明确的划分好地理教学的步骤和计划好该教学的主要内容,精心地准备教学问题,认真的加以筛选。教学时把教材的内容和地图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教学的内容适当扩充,从而让学生正确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比如:初一下册的地理知识,大多学生都觉得记忆的知识点多且乱就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但是只要稍作思考就能理清内容的思路。思路如:在初一下册的第一章第一节里有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课后还进行了地图相关的活动来向学生展示亚洲的各个分区(如下图),
这就已经运用地图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学习地理的蓝图。放眼一望,本书册的后面有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等章节,这些都得运用这张图。其顺序是从东亚(日本)东南亚南亚(印度)北亚(俄罗斯),如果学生想知道各个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可以借用地图来了解,利用学过的地图如“亚洲地形图”与“亚洲气候图”,就可以推断出各个国家的地形和气候等环境要素。
3.3教学知识与地图的实际结合
运用地图时应注重将教学的实际联系起来,并注重地理教学中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重视讲解地图类型的不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识图能力和想象能力,就能更好地使用地图去解答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地图运用到教材中去,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某些细节来说,如果学习的内容是个地区或者国家,学生可以在地图确定好南、北回归线以及南、北极圈,从而确定其所在的是什么温度带。
4 结语
构建初中的地理教学课堂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想要将这门艺术淋漓尽致的发挥,就需要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地理教学的设计中,并不断的探索课堂上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创新,提高且弘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刊,2011,(33)
关键词:初一地理;思维模式;构建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生发展,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和有效。
一、教学目标的再思考与思维建模构想
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的应该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可以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初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地理。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模仿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学习必然是模仿―运用―提高创新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会学习地理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先学会模仿。为此,对于初一地理教学来说,我们首先应培养的是学生的模仿能力。我们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构建地理具体问题的学习、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地理思维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的能力,我想这才是地理教学的逻辑。
二、初一地理教学应建立的具体问题思维模式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词语释义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其实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笔者在此所言的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维方式和地理学习方法。它为具体问题的教学提供行为框架,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章可循,便于师生把握和理解运用。
初一地理由地理基础知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内容构成,分属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两大类。所要掌握的地理基本技能有“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新课标之课程目标)。地理技能是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基础。从新课标要求和整个初一教材设计思路来看,上学期侧重于地理基本技能掌握,下学期重点突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及运用地图、材料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地理技能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始终不渝地贯穿技能为重的理念。养成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首先在于让学生学会模仿教师的地理思维。
1.构建地图识读思维模式。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初中地图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地理事物分布图、示意图、景观素描图、统计图、漫画等。地图技能包括识读能力、用图能力、填绘图能力和析图能力,识读能力是基础,教会学生识读地图是初中地图教学的立足点。目前,许多教师在地图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识读地图的引导,以致于地图教学成为初中地理教学难以突破的症结。笔者认为突破这一难点,关键要建立引导学生识读地图的程序,构建各类图表“读”“析”模式,让学生模仿。以分布图为例,一幅分布图的阅读,首先要养成学生读图先读地图的三要素的习惯,其次从面、线、点三个层次教会学生观察阅读。“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这幅地图反映的地理信息,如地形区或行政区域或地理事物分布等,二是图中涉及的块状“小面”,如标注的阴影部分、文字标注的高原、平原、丘陵或如经济区、自然带等。“线”包括分界线、山脉、河流、交通线及等值线等。“点”包括重要的城市、港口、矿产及其他标注、注记。析图和用图能力是建立在识读地图的基础上,其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从地图上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根据需要和要求分析各信息之间及信息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即搭建信息与需求之间的桥梁。破解地理问题犹如解决数学题:找出已知条件――图中或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知晓问题――需要解决什么地理问题;解题――搭建地理信息与问题之间的逻辑桥梁,这是地理理科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重要 过程。
2.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说明)。人教版初一下册以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引入,老教材第六章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小节,新教材分为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两个小节,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意图都是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建模。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第六章的教学只注意到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区域地理教学。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教给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和分析模式。区域地理分析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子模:一是地理位置定位模;二是自然条件分析模;三是人文环境分析模;四是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模。
(1)地理位置定位模。区域范围和位置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的重要成因。区域地理位置定位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这三个位置涉及到的地理信息很广,也是后面几个子模构建、分析的基础,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知识框架的逻辑性和形成性。地理位置定位模的建立必须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这不但能形成地理位置学习模的定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地理位置定位分析模的形成性同样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一是要以板书方式体现三者相对固定的位置――入眼;二是教学中要着重强调――入耳;三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地方都要时常强调――入脑;四是引导学生利用地图逐项分析――入心。
(2)自然条件及分布分析模。自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河流湖泊、气候)和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自然条件的分析不必过于追求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出地形、水系、气候和矿产资源四大自然要素,建模时要从四大要素出发,遵循一定的地理思维逻辑进行建模,如地形地势对气候和水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它必须成为第一要素――首讲,否则不但影响教学流程的流畅性,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3)人文环境分析模。人文地理环境是在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人类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与民族、地域文化、交通与经济、政治与军事、社会行为、环境保护等许多成分。因此,人文环境的形成不但与历史有渊源,同时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教师在建模时要抓住三个要素(人口与民族文化、交通条件、经济发展与结构)从历史和自然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如日本的人文环境分析:
(4)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模。运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材料(包括地图)简要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新课标要求。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又受区域特征的制约。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四者具有承接性和逻辑性,故分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既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又要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抓住主导因素,简明扼要引导学生思维。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搭建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的思维框架。区域地理的学在于处理“人地关系”,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重心应落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落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的认识上;落在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
三、思维模式运用的基本原则
利于同侪交流
目前,中小学教师,虽然都是在相同的环境中工作,但在同一所学校,甚至是同一办公室,教师在教学方面仍缺乏必要的交流。他们往往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不利于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唯以取长补短,通过Wiki可聚集各人之长,突破时间、空间对教师的限制,由众位教师共同完善课程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让整个课程的资源更充实,内容更详尽,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利用Wiki进行网上教学设计的研究或者某一课题的讨论,让团队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将集体备课扩展到全体教师的合作。
例如,笔者在备《历史与社会》初一下册的《知识就是力量》一课时,虽然通过互联网能找到许多相关的参考资料,可由于经验不足和教学水平有限,不能确定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否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特把初步的设想放置在Wiki平台中,请同学科教师浏览,并请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是直接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上修改。经过多次修改,笔者再通过历史版本进行比较,吸取了备课组成员的各种建议,最后确定较优的、可行的教学设计。
课后,笔者把自己的上课感想和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再次放置到Wiki平台中,与学科成员共同探讨,在大家的帮助下,笔者再次设计了教学方案。最终整理出较为理想的教学设计。Wiki平台的兼收并蓄、人人对话的优势能使每位教师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设计,让自己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了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学习在本质上是建构性的,它是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的过程,这样所学的知识不再是外在于自己的负担,而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内部还可以链接Web网页系统,使用者之间自然构成一个社群,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这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例如,在教授《知识改变生活》一课时,笔者课前在Wiki平台中放置设计好的各种问题,课堂上学生在各自的计算机终端,登录Wiki平台阅读各自的任务,学生带着这些任务通过互联网自行收集信息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须共同完成一组任务,之后要把整理的学习成果在Wiki平台中。各小组把各自的成果进行交流汇总,通过成果分享,加深学习,形成知识结构。
这只是学习的开始,更多是向课外延续。将教学内容信息在Wiki平台中,可以让学习者在课堂之外继续咀嚼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Wiki能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协作、学会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的第二次飞跃。
虽然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可以寻找到丰富多彩的资料,但是有些网站的资料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是错漏百出。因此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而Wiki的开放、共创的特征,恰恰能填补网络资料的这些缺陷,因为Wiki资料库中的资料都是学生经过甄别筛选共同创建的,并由教师严格把关,这样确保了资料的准确性,所以,学生在Wiki网络的环境中不仅实现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能保证知识的准确性。
利于个别化教学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就算是在同一个班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存在差异。教师是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教学,在课堂上照顾水平较高或是水平偏低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几乎不可能。因此,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个别化的教学,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是人们长期追求的教育理想,而使得每个学生受到适合于自身的教育,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命题。
在初三总复习中,个别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的学生地理薄弱,有的学生历史知识不足,复习课内容很难达到一致,更需要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如笔者班上的一位学生,他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古今中外人物、事件可以信手拈来,但地理部分特别薄弱。笔者了解到,初一由于他自身原因没有掌握好地理知识,所以面对中考他紧张担心,希望笔者能帮助他弥补地理部分的知识。为了针对他的情况进行教学,笔者特在Wiki平台中添加了系统的地理知识,让他自己到Wiki平台中学习,并要求他随时提出疑问。针对其不理解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为他分析讲解,然后在Wiki平台中设计习题,让他在练习中巩固。在模拟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Wiki给教师个别化教学提供了环境和可能。在这个平台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也能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不会与他人相互干扰。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借助Wiki平台,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从而更好地搭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平台。特别是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往往学生掌握地理、历史、社会等知识的程度不一样,这时教师可以在Wiki平台中放置不同知识点去帮助学生。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放入Wiki平台中,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可以在Wiki上直接评阅、更正和附上评语,教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Wiki的局限性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Wiki的出现给教育信息化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为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路。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改革中,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教学问题,没有那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Wiki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应用技术,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与历史与社会的结合受制于许多条件。
1.由于Wiki处于起始阶段,大多数都是倾向于知识库的作用。Wiki本身也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不够成熟,最终也限制了它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作用发挥。教育资源包罗万象,不仅仅包括课件、教案、反思、心得、练习、作业等,还包括媒体素材、网络课件、特定的音视频、动画等。因此,真正发挥Wiki网络教学优势,仍需不断提升Wiki的技术,只有有了基本的技术支持,Wiki的优势才能充分得以显现。
关键词:线索式教学;利用线索; 构建线索;总结线索
记得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也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剖析文章结构时经常性提到的。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却可以触类旁通。一次准备地理赛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这部分内容上过了很多次,内容比较简单,大多采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对比的方式来上。由于是赛课,如何上出新意,与众不同?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在反复研读大纲、教材之下,决定从”极“字入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极”的意思是“顶点、尽头,程度上不能再超越。”,于是“醍醐灌顶”般联想到语文老师经常说的线索,确定了这节课的线索式教学法。我就带着学生从“极”字入手,突出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极”,自然环境的“极”(其中地形、气候中的气温、降水、风力都是“极”),自然资源的“极”(生物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都是“极”),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极”。就连板书设计也很有特色,不仅把“极”摆在了最中心的位置,突出了“极”,而且使板书的形状又看似南极轮廓的形状。从这次成功的使用线索教学以后,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的进行线索教学,大至整本书的结构梳理,小至某一章节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线索式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初中地理教学中线索式教学的细节。
一、利用教学线索,理清知识脉络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服务而设置的贯穿教学进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体现了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都感觉乱七八糟的,可想而知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很高兴,学生也觉得学有所获。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以外,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把本节地理课的内容梳理出一条合理的教学线索。而在日常评课中我们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教学过程流畅,层次清楚。”实际上也是评价老师是否巧妙运用了一定的线索。在地理课堂中,有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点出线索让学生跟着线索学习内容,如刚才提到的“极地地区”就是从头到尾围绕着一个“极”字;有的时候则是先按着线索的顺序上,在总结中点出线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美国》的时候,实际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内容就是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美国工农业经济发达,可以在按课本内容讲解完之后,提醒学生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America,我们把他翻译成美国,美在汉语当中是“好”的意思。你能说说美国有哪些“美”的地方呢?”于是学生记得了美国好,好在哪里。除了我们学的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外,还可以再做相应的“美”的补充。
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索,合理的教学线索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和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教学风格提炼而成的,教学线索能使教师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找到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散乱之中显示出完整,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十分有效地突现文本内涵的最佳信息,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知识网络。
二、构建合适线索,指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中找出教学线索往往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课不是语文课,不需要学生自己辛苦的挖掘线索以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大;地理课的线索只是把地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的途径,好比精美项链的绳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地理知识获得上,所以地理课的教学线索主要是由教师找出来并指导给学生的。并不是每一堂地理课一定能有一个清晰地线索,也不一定每一堂课都去找一个“极”或“美”字这样的线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线索式教学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思考运用合适的线索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增效”。 教学线索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教学内容原有的顺序为教学线索
教材的内容在呈现知识点的方式上有很多种,多数教材的内容在呈现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线索,如果这种线索符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教学内容原有的呈现顺序为教学线索。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内容较多,难度偏大,学生经常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材编排的线索始终是“由近及远”。七年级下册的第六章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又分为两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七章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这当中又是按照围绕中国周围从东亚到东南亚到南亚再到北亚(还有欧洲的一部分)的顺序;第八章的内容虽然还是在东半球,但是从空间上看离中国更远了,这是位于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这部分的四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也有一个空间线索,就是先介绍一部分在亚洲的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的中东,然后是欧洲,再是非洲,最后是大洋洲;第九章从空间线索上说到西半球了,又分别选取了北半球的代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南半球的代表也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介绍;最后一章到了既在东半球又在西半球的极地地区。再如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有“中国的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编排上也有相似之处。这种有着非常明显顺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线索,要善于利用,不断强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脉络,有利于知识前后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这样的线索,老师不难发现,但关键是在教学中要主动地运用。
2.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章节在编排上是突出了本节内容的核心,围绕核心编写的教材,教师也可以以核心为线索来组织教学,达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也为学生的记忆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例如七下第八章第一节中东地区,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较大,如果单纯按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很可能让学生觉得内容多而记忆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核心内容“长期的热点地区”,然后围绕核心也就是线索“热点”,分析成为“热点”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文化差异等都是原因,从而内容结构清新,层次清楚。再如八下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核心内容即线索就是“特色旅游”,围绕这一线索,让学生学习“特色植物”、“特色动物”、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围绕“特色旅游”这一线索,提纲挈领,过程流畅,而且学生会牢牢记住。类似的可以采用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章节在初中地理中还有一些,如“欧洲西部“的教学时突出“发达”,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突出“因地制宜”等。
3.以学生认知过程为线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规律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只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置教学线索,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初中地理教材中不管是教材结构还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实际上也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为线索的,教师要善于理清教材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例如在初中地理中公认的最难的内容是初一一开始学习的“地球和地图”的内容,和地球、地图两者都有关的就是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认识、掌握和区分。虽然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历来都是对比着上的,也是注重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总是会混淆经纬线和经纬度。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确立了以“横纬竖经”四个字为线索,在新课教学和练习、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一点,让学生牢固树立“横纬竖经”的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经纬度、经纬线混淆的难关,为学生初中地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八上的中国自然环境的教学,我们首先不一定上来就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可以先帮学生理清自然环境的要素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学习通常包括的几个方面:地势地形、气候和河湖;气候中又具体分为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学习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然后再更深层次的研究各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点。
4.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力求改变以往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抻和创新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印度》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看了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泰姬陵,然后抛出参观泰姬陵的一个规矩“一年四季必须光脚参观泰姬陵”,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思考这个规矩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突出印度的气候在热带的特点,也对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中,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比较零散的铁路相关的知识和铁路干线的分布串联到一起呢?我设计了一个“招聘网管”的案例,由于设计比较新颖,学生一下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知道这个“网管”是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管理员时,便开始以此为线索,探究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铁路相关知识的教学。
三、重视总结线索,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