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5: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班级管理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下课调打,追逐几层教学楼;上课之后,老师每节课都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安静了,安静了。”同学们都很聪明,虽然从没有得到过德育处颁发的“流动红旗”,不时还被学校领导点名批评,但成绩在年级中一直居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所以我想如果能够整顿好纪律,大家的学习肯定会更上一个台阶。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己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避免老师苦口婆心的说嫌烦,不说又做不好的尴尬呢?我首先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一道分析了我们班的优缺点。当班长将一列优点,一列缺点并列板书在黑板上时,大家沉默了。我说“:我希望以后上课,同学们能够就像现在这样,不用任何提示,就可以安静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大家想想怎么才能做到?”下面立刻展开了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制作了六个绿底蓝字的大大的“静”字,均匀地悬挂在教室的周边,让所有同学能够360°无死角的看到这个提醒;其次,大家分析后觉得,被批评却不以为意,就是没有自尊的表现;成绩还可以进步却不努力,是放弃自我提升的机会;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强大自我,今后能立足于社会。
二、在班委组建上,学生自主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起组织引导与维护协调的作用。
很多人觉得,班主任应当是班级的领导者,我并不这样认为。所谓领导者,是发号施令的人,强调的是其权威,而我在管理班级时,认定的是自己为引导者。因此,在初入学时,学生尚未有能力组织班委,我也只是临时指定班干,通常两周以后,指点临时班干组织班委竞选,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管理者。很多时候学生自主选择的班干部,都不是我心目中的最佳人选,但我绝不会插手进行撤废,只是对相关的班干做更多一些的培训,在他们开始执行班干职责后,与他们交流每一次的得失,寻求更好的管理方式,于是班干的能力便得到梯级提升。介于有的学生在被管理时,会有“我偏不这样做”的抵触心理,我通过组织讨论,由同学们决定了轮流“执政”的方式,在班里组建若干个班委团体,每个团体先管理两周,之后根据大家意见进行或长或短的调整,让人人都能体会作为班干的荣誉,也感受作为班干的辛苦。这样学生基本都能设身处地为班集体着想,而很少再斤斤计较于狭隘的个人世界了。班主任较之班干部,更具有绝对的威信,但他不可能时时与同学在一起,当班级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甚至学生之间互相庇护,使班主任只能获得班级的表面情况。因此,强有力的班委才是班级深度管理的最佳人选,而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也才是他们衷心拥戴的对象。
三、在处理问题时,及人之情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指配合得适当、匀称;在哲学中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1]。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假若师生关系能处于平等、互助、自信、融洽、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它能促使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要把握得当,处理得当,就能在班级管理中使师生相互尊重、信任、依恋与交流。所以,和谐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环境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是班级管理的必然。
2班级管理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培育途径
2.1信任与尊重
信任、理解、互助与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信任学生,最重要的是相信学生具有可教育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2]。”为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只有建立这样的信念才能成为一种力量,才能在这种力量的帮助下发现学生的才智与禀赋,才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维护他们的尊严。对教师而言,在班级管理中宽容的、信任的、尊重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意味着教师教育思想的愈加成熟,具备了科学看待教育教学的能力,这样的师生关系,使二者之间的思想交流畅通无阻,师生关系自然和谐稳定长久密切。
2.2倾听与关爱
如今多数学生由于某种原因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父母离异;父母异地;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生活与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这些都造成学生在面对这些危机时会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因此教师更应该时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够解决奏效的,但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就应该给予他们多的支持,多的分析,多的关爱,并积极引导,才能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自己方面寻找不足,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才不会自暴自弃,才能保持青春蓬勃的进去精神。
2.3期待与欣赏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并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成功渠道去努力,去完成教师给予的期望,并充分相信他们能够实现目标。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在教育条件、师资水平和学习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班主任的期待与学生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3]。因此,期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源泉,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期望,促使学生产生理念并为之奋斗。同时,在学生为之奋斗努力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以欣赏的态度促使他们更加迈步向前,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温暖鼓励之情,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具有自信心与责任感。
1.缺乏德育的班级管理目标
当前一些初中班级管理仍旧是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中心,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以及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没有将德育全面纳入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体系中,对学生的考核中对德育方面的考核内容也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系统培养。
2.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
有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德育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是否理想以及班级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等显性环节。而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及时排遣和调节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3.忽略了德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
受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时,主要还是以“硬性管理“”强制性管理”方式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等因素,德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艺术性和有效性的策略
1.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相应的影响。德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注重班主任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以良好的师德、深厚的理论、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对学生多进行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当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出现异议时,要真正能放低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个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德育形象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2.情感激励,拓宽德育渠道
善于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偏好和情感特点,加强情感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形成对学生情感发展的有效激励,这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大有裨益。例如,为了有效培养班级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特征和“闪光点”,然后在丰富的班级活动中让学生的个性特质得以充分展示,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让学生产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巨大动力。
3.刚柔相济,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如果班主任一味采取强制性的硬性管理手段,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多采取一些“柔性”管理手段,做到德育工作中的刚柔相济和艺术化处理,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反思和主动进步的机会,激发出初中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无疑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也更有助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4.活跃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意识
要想建立好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老师要深入班级“明察暗访”,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掌握班级的动态,给学生“把脉”,就虚避实就有它的独到之处了。所谓避实就虚是根据平时“把脉”来制订的一种独特的管理措施。学生各有各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这对他们所能接受的客观事物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心理特征的不同和个性差异的区别,必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来干扰班级的正常运作,必然导致班级的不稳定。如班级出现随意性和有组织的群体违纪纪律时,我是这样做的。(1)避其锋芒:对于心强气傲、爱出风头、自制力又不强的学生,切不可贸然行事,但这不是将就和任其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行为,而是掌握他们此时的心理动机。(2)寻找战机:是从他们中间选择个别易接受的“代表“人物。先暗地谈心,给他一种安全感,作为制动手柄。(3)轻抑重扬:时机成熟,在公共场合对该生的过错行为轻描淡写地说一下,紧接着对他听老师的话,易接受教育,有错能改的优点重点给予肯定并大张旗鼓地表扬。此时,他的心理应是兴奋的,坦然的,认识到做了错事要受批评;知错能改,多做好事能受表扬。这就迎合了他们的“爱表扬,喜高帽”的心理。那些做了错事尚没有改正的学生的“喜高”心理特征得不到满足,便迫不及待地主动向我认错,以求“心理平衡”。这样,错事也就少做,甚至不做了。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目的已经达到,班级的乱事现象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师尊、师卑必败;师信、生尊必胜是管理班级的“灵丹妙药”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好动”实际是“自尊心理”的,自尊心受损,便破罐子破摔,类事娄出,班级如散沙一盘,谈何管理?这使得教师必须不断地把自己从以往的管理模式中“改革”出来。也就是说,过去的教师至高无上(对学生而言),而学生必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管理方法已无立足之处;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尊关系,教师在管理中恪守信用,学生自我尊重,才是管理好班级的“灵丹妙药”。如在处理学生“厌学好动”方面,我是这样的———“巧减负,妙传教”。因为学生既是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又是客体,不但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减思想负担。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教学过程和适量的作业,应该围绕学生的需要而设计,已达到“乐学博学”之目的。学生听厌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老师能给讲个故事吗?来段小说吧或者出个谜面吧等类的问题。此时,我把握尺度,没有“死讲”,只是说:同学们爱听什么就有什么,什么时候听什么时候都有。不过,咱们的某某任务、什么作业———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下了保证什么时候完成。时机成熟,随变化行事。(看上去从某种程度上教学任务没有按时完成,可我没有忘记“磨刀不误砍柴功”。)过后,学生为满足下次的心理需求,便都加倍努力,争先恐后地完成各项任务,效果十分理想。何愁计划完不成?何愁班级管理不好?所以说“,师尊、师卑必败;师信、生尊必胜”。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班干部主要以“上传下达”的形式联系学生与辅导员,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干部具备的基本能力,拿这些要求与9型人格匹配,我们会发现自我型、理智型、疑惑型、和平型更符合日常管理的需求。然而,我们又会心存疑虑,感觉总有些不足。因此,除了要具备以上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根据班级性格特征,适当考虑激情、品质、能力这三大特征。激情和热情不同。“激情是建立在开放授权的基础上,体现的是自主、乐业、爱心、责任与创新”[3],是激励和维持学生做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干部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品质,则是从道德层面上的界定与评价,是人格魅力的基础。良好的品质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而能力,则是对一个人是否具备做好事情的概念性的判断。较强的能力是学生干部做好学生工作的保证。故在选拔学生干部中,应充分这三个要素,寻求三者的完美结合。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集满怀激情、良好品质、较高能力于一身的人是有限的,该怎么权衡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保证其品质,激发其激情,提高其能力是一条高效合理的途径。首先高尚的品质是一个学生干部的必备,是不容商量的。那么在对激情和能力的把握上,可以分为四类,即激情高能力高、激情高能力低、激情低能力高、激情低能力低四种类型。很显然,激情高能力高的学生是我们的首选,激情低能力低的类型是我们应该抛弃的。剩下的两种类型该怎么选呢?这需要根据班级的需要与各个干部的角色职能来确定,施行插花式安排,扬长避短,达到协调统一。总之,班级性格和学生干部性格匹配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能机械的进行硬性的匹配,应根据班级性格的不同分析班级的需求,根据需求的不用,职位的不同选择具备不同特质的学生,从而实现班级性格和学生干部性格的有效匹配。
二、班级干部的选拔与任命
(一)学生干部的选拔方式
班级需要确定了,干部人选有了,然而如何将适合的人才安排在适合的位置上呢?在对其他老师班级建设经验的学习与总结中,笔者发现,在班级学生干部选拔中通常有直接任命和民主选举产生两种方式。然而,任命有伤民主,海选有碍集中,为了取得民主与集中的双赢,在动员人员参与班委竞聘时,应注意对重点对象的动员。动员是一个极难把握的程序,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不可考性,不易识别到想要的结果。因此应注重与重点学生供同探讨分析班委的作用及其自身的潜质,从学生自身出发,用一定的义利观引导他们参加竞选并找准竞选职务。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应适当的偏重、有意的布置一些任务给内心所选中的对象,加大他们在班级里的影响,扩大其竞选过程中的群众基础。这样即避免出部分同学拉选票及选举的过分民主,同时,也能确保合适人选的胜出,切实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二)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而学生是一个各有所长的群体,也是一个成长的上升的群体,学生干部亦然。他们如同璞玉,需要仔细雕琢才能熠熠生辉。同时,作为一个为班级服务的团队,他们如同田忌的马儿,需要合理的搭配与建设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故在选准学生干部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学生干部队伍的使用。
1、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合理的肯定和有效的激励是学生干部保持工作激情的前提。学生管理工作琐碎,且学生干部权力有限,再加上课业繁重,个人承受挫败能力较弱,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重心,缺乏成就感,进而失去工作热情。如何保持永鲜的工作热情,让其主动投入到工作当中呢?不断的激励与肯定,并有效的建立起一定的竞争机制,帮助学生干部在琐碎的管理工作中寻求上升的利益点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切合实际的利用适当的物质或精神手段来促使学生干部自觉去从事某种活动,肯定其工作,激发他们主动承担任务,自主创新工作,使他们从“要”到“我要干”,将外部赋予转化为内部渴求是最理想的一种模式。
2、建立切实的共同愿望,使班级和学生干部形成共同价值观与利益点孙子曰:上下同欲,士可为之死,为之生。一个美好、光明、灿烂的共同理想,往往可以起到强大的“磁场”效应,对学生干部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因此,在学生干部建设中应注重共同的目标和愿望的设立。共同的愿望的确立与渗透是建立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点的前提。因此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创建全新的管理理念与共同愿望,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约人于无形,引导大家在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利益实体。同时,一个班集体中,有着共同的利益点又有着不同的利益主体,也应注意共同的利益点的发掘。寻找到学生干部与班级群体的共同利益点,点中“自私”的隐穴,引导他们在集体利益和自身利益中选择共同的利益,塑造共同的集体。
3、握紧“团队”的拳头卢孟来先生曾说:“从高空撒落一把散沙和掉下一块水泥块相比,其威力之差不言自明”[3],这个形象的比喻巧妙的道出了团队的作用。一个班级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班级的管理也是由不同的学生干部共同管理的。如果他们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而是相互使反作用力,那么班级事务是很难做成的。为此,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精神,注意取消不必要的竞争,化解内部潜在的矛盾,分工明确,充分授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架起沟通的桥梁,握紧“团队”的拳头,使之拧成一条绳,同进同出,达到良好的效果。
4、赏罚有度,管理透明“西方的管理学认为,管理者要宽宏大度,要赞美员工,要公开公平公正,要施行透明管理”[4],在学生干部建设中亦然。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在个性上寻求张扬,在制度上更是追求一种平等。同时,由于经历的不同,他们在工作能力与其他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作为辅导员,我们应用公平公正的奖罚机制激励他们扬长避短,对态度和品质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干部坚决撤离,对工作积极认真的学生干部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做到赏罚有度,管理透明。
【关键词】管理 公平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0-01
1.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可以看出,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公平方面的问题,例如:重视班级的社会功能,忽视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重视处境好的学生,忽视处境差的学生、重视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管理者只有树立公平的理念,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1公平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化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掌握各种重要的信息、知识,从而为自己确定正确、向上的生活目标。所以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受到他所在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时管理者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忽视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统一化。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能力、心理状况、交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公正、不科学的教育的推波助澜,从而使学生走向极端,最后导致两极分化。处于劣势的学生更容易被班主任忽视,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1.2专制问题
专制是教师不公平教育的开始。任何一个教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每个教师刚上任时也许就会下定决心绝不做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努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民主的教师。但是一旦落实到实际,学生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意见、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始料未及,于是便会偏离自己的初衷,认为只有使学生听我的话,服从我的旨意才能把班级管理好,于是严厉的管理学生,学生就会怀着害怕、恐惧的心情,战战兢兢地学习。这样整个班级就显得非常的和谐,老师也就很有信心。但是学生爱学习的兴奋也就被老师的专制浇灭了。学生潜意识的认为老师的话就是命令,学习只是完成使命而已,而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有些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却特别听班主任的话,甚至是害怕班主任。这样班主任就沦为专制型老师。他的话就是命令、指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制约着学生的自由,管理支配着学生的一切,不自觉的就抑制了儿童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1.3管理理念问题
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并不如人意。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很少有学生参与和制定班级计划或总结工作。因为班主任认为这项工作是自己的特权,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其实班级管理就是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参与班级活动,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2.管理对策
2.1树立公平理念
班主任应该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面的考虑班级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使二者达到协调。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从公平的角度说,班级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要确立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兴趣爱好、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学生知道在班级活动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班主任应该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具有两面性,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因为每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之余,都需要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活动,这些群体的组织,有可能是因为志趣相同,有可能是因为感情融洽,更甚至于是地域关系。这样能使班集体充满欢乐,但是它又有盲目性、消极性。如果过分的热衷于小集体而忽视班级活动,就会导致班级出现分裂、不团结。所以班主任要公正的对待每个小群体,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不偏爱、不歧视,经常开展课外娱乐活动,把非正式群体组织起来,使他们的关系融洽,这样就可以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有些班主任对于不同家庭的孩子有不同的态度,有些班主任会歧视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为学生正处于心理品质形成阶段,这样会对贫困生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所以班主任应该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2全民参与,相互制衡
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而人人都被管理,教师是服务者。秉持这样的态度,教与学才能相长。每个班级活动应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让他们充分的展现自己,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的主人。这样他们才能由被动参与转换为主动参与,以主人翁的心理参与班级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班级管理积极向上、和谐发展。
2.3 制定班级制度
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学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必须是在学校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4 树立榜样
班级学生中总会有优、差之分。班主任应该对优秀的学生加以栽培,使他们成为班级中的榜样,发扬榜样的力量,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树立榜样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要张扬声势,造气氛,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看齐。
2.5 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主任应该为全班学生确立一共同奋斗的目标,这样就能够实现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确立了这个目标,学生就会自我督促,自我控制,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由于超越自我,适应未来,实现自身价值。同样老师也可以为此制定奖惩制度,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以督促学生进步。
3.结语
学生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受到其班级管理不公平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非常重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根据现有班级管理情况和现状指导班级管理实施,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正确、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真思考,努力探索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分析所在班级现状
就拿我现在所交的班级来说,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条件良莠不齐:有家长在外打工,跟着婆婆爷爷的;有家长做小生意的;有单亲家庭的;有爸爸妈妈都在身边,却跟着爷爷奶奶过的由于娇惯,或疏于管教,养成了一些坏习气,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各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把特殊儿童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因此,作为班主任,仅仅抓好学习成绩做严师是不够的,还要抓好生活做慈母。
二、要永远保持一颗爱心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特别要爱那些父母不在身边或单亲家庭的孩子,让他们能享受多一份爱:当他们遇到困难了,及时地帮他们解决;当他们生病了,应当给予问候。但也不能一味的去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
三、正确对待学生犯错
周弘先生说过: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孩子就是在不断超越这些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让孩子从消极的经历中获得积极的认识,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这样的孩子才能不怕错误,接纳错误。错误的经历就不是他的包袱,而是他成长的财富。这就需要班主任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上学期,我班发生了一件事:x同学星期五上午带了点读机来,到第四节课的时候点读机不见了,由于x是背着家长拿来的,所以不敢告诉老师,怕老师通知家长。一直到晚上,家长让他拿出来读英语时,才发现,家长立刻通知我。星期一,我一到学校,就调查起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并询问了学生,全班同学都矢口否认。我和颜悦色地对学生们说:孩子们,老师知道,点读机一定是哪个好奇的同学借回家去看了。那借了别人的东西,就应该归还。如果不还,就犯了小小的错误。既然错了,就应该改正。知错能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不仅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且能够赢得所有人的尊敬和赞赏。知道错误却不去改正,那错误就永远解决不了,这多可怕啊!可是有的人犯了错误不仅不改正,还千方百计地去隐瞒,错过了老师给你的承认错误的机会就会后悔的,因为你犯的那个错误会像一个影子一样跟着你,时时提醒你是一个不敢于承认错误的人,就像背着一块巨大的石头,让你抬不起头来,这就是错上加错,是最不可原谅的。假如你现在没有勇气在这里承认,可以放学后悄悄地到办公室跟老师说就可以了。你愿意做知错能改的好孩子,还是做知错不改甚至是错上加错的坏孩子呢?就是这样一席话,让那个拿了点读机的孩子,在下午的时候就归还了点读机。X同学的家长也知道是谁,告诉了我。我没有去找那个同学谈话,只是在班上表扬了他的这一知错能改的行为。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进步。这就是说,假如班主任正确的对待学生的错误,会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班主任应采取民主选举与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我推荐、举手表决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个包括班委、队委、组委、小组长在内的受学生维护的领导班子,并对已定的领导班子进行严格指导,重点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做到一扶二放,让他们分头各负其责大胆地工作,而我只充当他们的参谋。例如,学习委员负责每天的早读,卫生委员和小组长负责每天的卫生打扫和保持检查,班长负责好人好事的表扬及登记这样,发挥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体得到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五、重视家校联系
一个新的班集体,往往是由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劳动观点、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的几十名不同的个体组成。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达到整个优化的目的,必须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其言论、指导其行动;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教育其思想,用健康的活动来陶冶其情操。让新生一到校,就一言一行有准绳,一举一动规范化。接受的是正确引导的教育,看到的是激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如熟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四十条》等,再配以适合本班特点的班规班纪。让各项制度上墙,加以严格的检查,召开以“尊师、爱班、修身、自律”为主题的班会,从而达到行为习惯的逐步养成,思想意识的点滴渗透,促使良好班风的逐渐形成。班主任是班集体直接而具体的管理者、领导者,因此要创建良好的小环境,应特别重视班主任的师表作用。初中一年级的新生刚到校,还带着小学生的许多仿效心理,直观教育与形象教育,学生是最容易接受的。班主任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民主意识、接人待物、气质风度、仪表语言,工作作风等许多方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和学习的对象。
因此,班主任要首先做好修身自律,还应扮演好几种角色。
首先,要投入真挚的感情,爱如慈母。
作为班主任,在接纳新生之后,要尽快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尽快叫出新生的姓名,使学生对班主任自然就多了份亲近感,少一份陌生感。有时出可根据学科的特点(如英语课)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和英文全部叙述一遍,使学生们觉得他们已在老师的注视关切中了,也让他们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尊敬和信赖,这样就可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互相平等、信任,相互关注的师生关系,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他们多一份爱心,多一些谈心接触的机会。从感情上贴近他们,精神上支持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尽可能地传递给他们来自班主任的温暖,使他们感到并不孤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性格。
其次,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管如严父。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以“我”为中心的“自由”意识膨胀,周围的人往往是腻爱多于管教,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运用强硬的手段去教育,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受不了,甚至出现问题。如果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先让他们自己写出说明书,说出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再由此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其错误所在,让其自我反省,自我战胜,增强自律意识和是非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生活和学习中,抓住小错不松手,大错自然出就不敢抬头,要经常进行公德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和集体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树立整体意识,严格自律,塑造自我形象。第三经常口头询问、书面谈心,使师生之间亲如朋友。班主任一声和谒可亲的问候,作业本上一两句鼓励的批语,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这样学生就愿意与老师说实话、亮思想。只要投入真情就能换回真情,以理解换回信任,班主任如果赢得了学生,也就等于赢得了教育的成功。要创造良好的小环境,还必须重视班干部,领头雁的作用。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与核心。
1.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在一次班会上,全部学生参与了班级目标的制定,最终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是:团结文明、勤奋向上。于是,我在教室的板报上设计了“每周一评”小栏目,利用每周一晨会时间评出各方面进步的学生,包括各学科的学习、劳动、互助等,这样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班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唱歌比赛中,同学们积极出谋划策,商量取胜的方法,结果我们班获得第一名。在高兴的同时,大家一致同意将奖状贴在“每周一评”栏目上,认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老师,我根据大家的表现情况,一月一总结,并及时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这样整个班级体就会不断有新的目标,学生也对自己充满信心,整个班级就会充满朝气,不断奋发向上。2.建立人人参与机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班集体充满了好奇,有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更渴望充当小主人,发挥自己的才干,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的认可。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班主任应该把班级内的职责细化为具体明确的岗位,根据学生的特点,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才能,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人人为同学服务”职责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二、打破传统模式,探索科学有效方法
1.建立“轮流值日班长制”。首先,明确值日要求,利用班会让所有学生民主讨论制定职责及实施方法,每五人为一组。值日班长的职责:一是值日学生早、中午要提前到校,负责开关门窗,检查和维护室内外卫生,摆放好课桌椅;二是早上大家到校后,“值日班长”督促各组长收齐家庭作业,及时将情况反映给老师,做好老师的小助手;三是负责管理好值日当天的纪律,督促大家课堂认真听课,课下活动有序;四是负责检查眼保健操、佩戴红领巾以及对当天好人好事的记录;五是下午放学后要再次检查值日生工作情况,关好灯、门、窗,然后离开学校。通过在班级中建立轮流“值日班长”制度,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家都盼望自己当“值日班长”的日子。实践证明,轮流“值日班长”制度建立后,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也会在值日中严格遵守纪律,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首先,创设宽松的氛围,为学生搭建个性张扬的空间。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发掘儿童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与学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潜能,体验成功与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如: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合唱活动、手工比赛、科技制作、诗词朗诵等活动,也可在班会上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而教师则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发展空间,颁发小礼品、小奖状等,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注重彼此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