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0 15:35: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转基因技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基因一词是英语“gene”的音译,它源于印欧语系,是“开始”、“生育”的意思。很久以来,人们并不明白遗传的奥秘。19世纪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为近代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从豌豆实验中推导出存在着专门承担遗传作用“种质”的遗传因子,从而演绎出孟德尔遗传规律。1909年,丹麦学者约翰逊提出用基因来指称任何一种生物中控制任何遗传性状而其遗传规律又符合孟德尔定律的遗传因子。1910年,摩尔根通过果蝇白眼突变研究,确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随后创立了基因论。1953年Waston和Crick创立了DNA双螺旋结构,首次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开创了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新纪元,揭开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序幕。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PaulBerg和Jackson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得到了第一个体外重组的DNA分子,开启了重组DNA技术的先河,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目的的基因重组的成功尝试。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的优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或组织,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物质及其后代,这就是转基因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把任何外源的基因包括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中,使其具有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性状。可见,转基因技术使人获得一种改变生物遗传性状、创造新物种的能力。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人类跨入了基因工程时代: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生物体最基础的遗传物质——DNA水平上来改造生物体,进而改造整个自然界。正因为如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医疗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包括:(1)种植业。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育种,产生转基因作物,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不仅可获得抵御各种害虫和病毒、以及除草能力的作物,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培育各种奇花异草等园艺品种。(2)养殖业。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动物育种,产生转基因动物,即人工改变基因,使之具有优质、速生、高抗性等人类需要的优良特性的家畜家禽新品种。(3)医药业。利用转基因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发酵培养或利用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等珍稀药物,利用动植物生产疫苗等。(4)食品加工业。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曲霉、酵母等微生物品种,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酱油、奶制品等,达到提高产量或改善风味等目的。此外,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学领域的成果,正通过大量边缘学科和相关行业的转化、吸收,迅速渗透到电子、信息、乃至机电、环保等其他行业,极大地改变了这些领域里的生产、管理、组织模式。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强大内动力。总之,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代表着最有前途的技术方向,是本世纪最具有影响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带,是最有生命力的经济增长链,是未来前景最有竞争力的产业群”。
当然,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生物育种技术的新技术,它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例如,在自然进化中似乎不可能突破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出现而变成了现实;其次,也因为转基因技术突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从而也使人类可以人为地改变自然物种的进化方向与进化速度,它可能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在自然进化状态下也许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可能出现的新物种,在转基因技术条件下短时间就可以出现;由此,它引发出转基因技术的第三个特点,即它所可能导致的后果更加难以预测。转基因技术和其他技术不同,它是一种生物技术即它是按照人的目的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改造,创造出的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状的生物新品种,它不像无机物的合成那样,如果说无机物的合成品仍然是无机物,那么转基因技术的“作品”却是有生命的,它能够再生,而且其性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这些也许是“提前”到来的新物种会给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实在难以预测,这也就更加加深了人们的忧虑。例如,人们已经忧虑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减少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增加某些疾病的人畜共患几率,等等。
正因为转基因技术的上述特点,使得人们围绕它所进行的伦理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可以说,所有围绕转基因技术进行的伦理论争,都是基于转基因技术的上述特点而展开的。
二、道德还是不道德:围绕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论争及评析
围绕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论争,表现在不同的学术流派中,这里限于篇幅,主要分析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即伦理上的反对与伦理上的支持。
先来看看对转基因技术在伦理上持反对立场的观点。从转基因技术诞生的那天起,认为转基因技术违反伦理的观点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有相当多的学者甚至普通民众都持这一立场。大致说来,这种反对立场又可以相对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从根本上否定转基因技术本身,有人把这一立场概括为“本质方面”反对;另一种是从转基因技术的后果即其安全性和风险方面反对转基因技术,这一立场则通常被概括为“非本质方面”反对。实质上,“非本质方面”的反对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伦理上的判断,它潜藏的结论是:假如人类有足够能力来规避转基因技术应用中所导致的不安全性后果,那么,是可以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因此,对于非本质方面的反对立场,我们在这里不打算作分析。
从本质上反对转基因技术的最激烈的观点,来自于自然中心主义的伦理观。自然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有如下几个基本论点:首先,它把对生命的尊重作为伦理学的理论基石,认为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凡是有生命的存在都应当得到道德上的同等尊重。泰勒指出:“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植物看作是具有固有价值的东西。”其次,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作为整体的生物共同体,承认构成共同体的每种动植物都具有内在价值。生命的、固有的、内在的价值就是因为生命本身自成目的。对于人和其他动植物生命个体来说,由于各自都具有一种内在目的性,并且其他生命的内在目的性勿需人的内在目的性来确证,所以人不具有高于其他生命的特质。因此,第三,应把保持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和对人对自然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终极尺度。在人的伦理责任中应包含不干涉其他生命体的存在、不作恶、保持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作出补偿等内容。
基于以上理由,自然主义的伦理观认为跨越杂交屏障的基因转移是非自然的,是对自然不合理的干涉,因而是不道德的。他们认为,改造自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贴近自然或模仿自然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远离自然或非自然的方式。虽然不能说转基因是反自然的方式,但与传统的更符合自然的方式相比,当然是更为远离自然,是非自然的。第一,它是快速的,只用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或几天时间就可以把一个外来物种的基因片断(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中,并表达这个外来基因的产物——蛋白质。第二,转基因技术是激进的和大跨度的,可以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的基因结合在一起。比如,将土壤微生物毒蛋白基因转移到水稻身上,使后者抗虫;把北极鱼的基因转移到西红柿身上,使其抗寒。而在自然的进化方式中,当然也存在基因交流和融合,但一是不会产生这种狂飙突进式的基因转移,二是不会产生这种大跨越式的遗传物质融合。一种物质的某一性状和特征需要适应环境若干年才会形成和巩固,它在进化上是缓慢的,也是非常安全的。迅速的基因转移既可能让一个物种内部难以适应外来基因全面而有机的融入,也会使得这一物种由于特殊外来基因表达后产生新的特性(如抗虫)而与环境和其他物种的关系难以迅速磨合,造成一系列问题。因此,转基因的方式违背了自然的内在规律,是非自然、反进化的。
与自然中心主义立场相接近的是宗教神学的立场,它认为自然界是上帝按照最完美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因此,自然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存在,转基因技术以人为的方式打破了自然完美与和谐,是对上帝的蔑视和玩弄,因而是不道德的。
以上是从伦理道德上反对转基因技术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有从伦理道德上支持转基因技术的,这种立场主要来自于人类中心主义者。
人类中心主义也有几个基本观点:首先,它认为,人道原则应该成为伦理学深层的价值论基础,人类整体的长远生存利益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终极目的,以及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终极尺度,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应将人类的利益置于首要地位。其次,人类实践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自然规律,合乎自然的结果只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抛开人类利益,人类就没有实现外部自然规律的义务和责任。再次,在自然界,基因的突变和交流是广泛存在的,这是进化的动因,也是进化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很多的野生物种之间基因的交流就导致我们这样一个多种多样的世界。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以及新近发展的亚种间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上并无实质差别。它只不过是传统的生物技术的延伸而已,是自然的。最后,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我们应该发展转基因技术。
应该说,上述两种相互对立的伦理立场都有一定的道理。自然中心主义者看到了自然界非人类生命存在具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并不需要人类来加以确证,因此,人类应对自然界中的生命存在保持应有的尊重,这一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是狭义地理解价值这个范畴,即不再把价值仅仅理解为物对人的关系,而是把价值理解为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存在之间的意义关系,那么,在自然的演化系统中,任何一种存在都是有确定的价值与意义的,非人类生命存在的价值的确不需要人类来确证。因此,人类并没有比其他生命存在更为优越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人类应尊重自然界中非人类生命存在的权利是有道理的。从实践上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我们过分强调了人类对于非人类生命存在的优越地位,把自然中的非人类存在仅仅当作对于人类而言的工具性价值,才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导致了生态危机,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转化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时的价值思维模式。否则,人类将永远不可能实现与自然界中非人类的生命存在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但是,自然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根本不考虑人类在自然中是一种特殊存在,即人类是迄今为止在自然界中惟一可以认识自然必然性、利用自然必然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然必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的、科学的事实,力图把人的活动降低为动物活动的水平,则是错误的。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人类从生物世界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超出其他生命存在的智慧,使人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人可以以自己的需要、目的与愿望为尺度,对自己置身其中的自然进行否定性的实践活动,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这种对自然的否定性的实践活动正是人类文化发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可以说,人类在自然中的大多数活动都带有否定性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对自然的“不尊重”。自然中心主义者无视这一点,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说自然中心主义者无视人类活动的特殊性,而力图把人类活动降低为动物的水平的话,那么人类中心主义者则恰好相反,他们看到了人类和人类活动的特殊性,肯定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是一种简单地重复自然必然性的活动,而是从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目的出发,力图把自己从自然必然性中提升出来的活动,因此,人类不可能不干预自然。要求人类的活动还原为其他生命存在的本能地适应自然的活动,是没有道理的。应该说,人类中心主义的这一立场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人类中心主义者把人类的特殊性无限放大了,把人类的需要、目的与愿望当作衡量其他生命存在的惟一尺度,非人类的生命存在只有在人类的需要、目的与愿望面前去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因此,只要有需要,人类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任意去操纵自然。从理论上说,人类中心主义者的上述立场,是对“价值”这一范畴作了非常狭义的理解,即只把价值看作是物对人的需要满足的关系,而不是把价值理解为相互作用的对象之间的意义关系,这是典型的人类的“狂妄”。从实践上看,上述思维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现代社会中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还应该指出,尽管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着冲突与对立的一面,但是两者又有共同的局限,即它们都坚持一种自然与人类两分的立场,把自然的演化过程和人类的活动对立起来,从而使得他们无论是对转基因技术的伦理支持还是对转基因技术的伦理否定,都没有足够的理由。摆脱这一困境的思路,就是要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去考察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伦理理由及其限度。
三、支持与限度:新自然观视野中转基因技术的伦理维度
如在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伦理判断时,既不能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的立场,也不能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那么,转基因技术还能获得伦理上的支持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即它是可以获得伦理上的支持的。但是,我们同时又认为,这种伦理上的支持并不是至上的,而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我们的观点是,在对待转基因技术的伦理立场上,必须要考虑两个伦理维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自然的权利,尊重自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人类的利益,尊重人类活动的目的。一句话,要把自然的权利和人类的权利结合起来,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而使自然和人类实现和谐共生。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权利和价值的漠视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中心主义对人类权利和价值的漠视所导致人类无所作为的后果的判断。我们认为,要给转基因技术一种恰当的伦理理由,有必要突破传统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基础上来重新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自然观,以作为我们这一立场的理论基础。这种新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从人的现实存在的特点出发,把人的活动纳入自然演化的总体进程来加以考察,以此来进一步思考人类在自然演化进程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并以此来透视转基因技术的伦理合理性及其限度。
把人类的活动纳入自然演化的进程来思考,无论是从客观事实存在上看还是从思想史上看,都是有依据的。从客观事实存在上看,人类本身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这意味着人类的出现既是自然界中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同时,人类也就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参与自然的总体的演化过程。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尽管有不少的思想家把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的演化对立起来,或者强调人类活动对于自然演化的优先地位(如人类中心主义者),或者把自然的演化看作是既定完美与和谐的,人类的活动只会对这种完美与和谐的破坏(如自然中心主义者),但是把人类的活动纳入自然演化过程进行思考的思想学说却仍然是存在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智慧中的儒家学说。儒家的主流思想是认为天人合一,人性与天地万物之性相通,因此,人只要能尽自己的本性,就能尽天地万物之本性,因而能够参与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虽然,这里强调“能尽人之性”是“能尽物之性”的前提,但是,这决不是以人为尺度来辅量裁成万物。因为,依儒家的立场,天地之性恰恰在于它能促成万物自由地生长发育,即所谓“生生之德”,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仁德。所以,尽人之性以参与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不是以牺牲非人类的生物存在的利益为前提的,从而它不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但既然是人参与其中的演化过程,它也就必然地带上人类的价值目的与追求,因此,它又不可能表现为对自然地消极服从,因而,它和自然中心主义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从儒家的仁者情怀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儒家认为,天地有自己演化的规律,但必然之中有偶然,在自然界中,经常会产生“离经叛道”的情形,使生命存在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性来伸张、发育自己,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就落到了通天地之道的人的身上,所谓“儒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假使一物不得其所,便是吾仁未有尽处”。另外,儒家还认为,自然只是提供了万物演化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也需要通过人的活动,即所谓“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易传·系辞上》)。当然,“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的过程,同样不是人的主观随意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充分考虑了人的生命理想和非人类存在的本性的过程,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过程,因而,也就是一个充分考虑了人的活动目的和自然界中其他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过程。总之,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确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即既把人的活动纳入自然的演化过程,同时又充分注意到了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而在自然演化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正是我们今天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
即使从宗教神学的立场上看,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作为人的活动的具体形式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看作是自然演化的重要环节。因为,作为造物主,上帝既然赋予了人类以智慧,那就意味着人类必然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从事自己的活动,这正是顺从了造物主的意愿。相反,如果人类不运用自己的智慧,反倒是对上帝的不尊重,是违反了上帝的旨意!
以上述立场来看待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我们就不会简单地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反自然的,是对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的生命的不尊重。
更进一步,当我们考虑自然存在及其演化方式时,我们将更加清楚地看到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自然本性。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生物和无机物之间,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化,人类和自然的其他存在之间同样存在着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种转化是自然存在和演化的方式,没有它,就无所谓自然,因此,这里并不存在从人类的视角来看的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老虎吃羊或其他比自己弱小的动物,我们并不会对之进行道德评价,因为这是自然的演化方式。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看作是人类与非人类之间进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化方式。既如此,我们又怎能简单地对其进行伦理上的“是”或“否”的判断呢?
上面的分析是不是意味着人类所有的针对自然的活动,都不需要进行伦理道德上的考虑?是不是都不需要受伦理道德的制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在上面反复提到,不能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简单的”伦理上的“是”或“否”的判断,恰好意味着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伦理判断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人类存在的特殊性:人类虽然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他却是自然中最为特殊的成员——人是一种有智慧的、自由的存在。正是这样一种特殊性,使人类的活动不同于非人类的其他生命存在的活动。如果说,非人类的生命存在的活动完全受着自然这个整体的必然性的制约,只能是一种被动地适应自然的活动,那么,人类则完全有可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认识、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这种必然性。人类对自然必然性的超越,意味着自然的演化过程带有了更多的“人类性”因素——人类总是力图以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目的为尺度,使自然的演化朝着自己所欲求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在自然这个大家庭中,人类活动的自主自为性与非人类生命存在活动的被动适应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提供了我们对人类活动进行伦理考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自然界中,生命的演化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但这个过程是生命存在与非生命存在之间、生命存在与生命存在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信息能量等等交换的过程,这既是自然界中非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作为自然大家庭之一员的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前文所言,如果我们把价值理解为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存在之间的意义关系,那么,在自然的演化系统中,任何一种存在都是有确定的价值与意义的,非人类生命存在的价值的确不需要人类来确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抽象的意义上,我们说,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尊重自然这个整体的演化规律,但从具体的意义上来说,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非人类生命存在并不能认识到它们与自然整体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它们不存在尊重不尊重自然的问题。而人类则不同,它是自然殊的存在,它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和自然整体的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能认识到自身活动的后果,所以,它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转基因技术有其自然的基础,但是又决不能放任其任意发展,对之进行伦理的辩护和对之进行伦理制约同样重要。人类有满足自身需要的权利,因此,转基因技术有其伦理理由;但是,人类是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员,它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其他生命存在。满足自身需要和尊重作为整体的自然,两者相互制约,构成我们在发展转基因技术时必须考虑的两个道德维度。
尊重自然,不是要把人类的活动降低到动物活动的水平,尊重人类自身的需要,也不是要把人类的需要夸大到“惟我独尊”的地步。尊重自然,首要的是指要尊重自然的演化规律,尊重自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命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平衡、和谐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界能够健康、正常地发展,同时也保护人类自身进行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尊重人类的需要,意味着人类的活动和非人类的生命活动一样也有自己的目的,因此,对人类为了自身目的而进行的干预自然的活动不加分析地进行伦理上的谴责是没有道理的。
在中职教育改革中,可分为“理论为实践服务”、“理论和实践同行”以及“理论和实践结合”三个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大都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理念进行教学。其中,“理论和实践结合”又分为以下三种:“项目课程”、“任务进行引领课程”以及“学习进行引领课程”。其中任务进行引领课程又被叫做任务先导课程,它是以工作任务为重点对学习进行组织教学,从而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引领式的学习,并养成相应的职业习惯。
有些学校在进行课程示范过程中,对相关的技术课程也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经过调查显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并通过实践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但同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所占用的时间、空间较多,由于教学课时固定,就会使得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时间受到影响,削弱学生的创造力;第二,对知识体系的建设不明确,导致教学中系统性不强,从而影响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出版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材对课程的适应能力较弱。同时,这也是实施产品引领法的最主要原因。
二、产品引领法具有的特点
产品引领法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产品为主要引导,从而进行各章节的开展工作,并对课程进行模块教学。由于课程中的知识都来源于在生产中的实践,教学就是将技能、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知识链条。并采取类似于产品设计的的过程对知识和课程进行设计、安装以及调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知识进行边学边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于此同时,通过这种产品,还能将基础课程融合到实践中去,进而将涵盖在实践活动当中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达到了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对于那些没涵盖在实践活动当中的知识,就要在实用电路的引领下进行工作开展教学。其中,所谓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而是为了针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自行设计制作的教学课程用品。
同时,为了提高对教材的适用程度,在对中职教材进行编写过程中,可以考虑依照传统教材下的课程教学的章节顺序,对本产品的重点应用知识做出深刻的剖析,并制定出在对本产品进行调试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培训重点知识,从而使教材具有相对的系统性。若是在制定的产品中,没有涵盖其中要求的章节知识,就要以某一个实用电路来进行引领。在应用产品引领法进行编写教材时,可以依照产品传统的教材进行编写,也可以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制定出产品设计的方案。这种课程教学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对相应的知识基础、技能和实践进行相应的结合,从而使得知识更具系统性,便于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掌握,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三、产品引领法进行产品选用的原则
如何对产品进行选取是产品引领法进行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同时具有统领整个体系的作用。设计出一个好的产品,就如同于找到了对知识运用的方法,将知识转化成了相应的能力,并将知识和实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益于对相应的技术能力进行培养。
(一)涵盖性原则
涵盖性指的是对知识的涵盖性,也就是具有知识内涵的丰富性。也就是说,所选用的产品要在最大程度和所学习的课程进行进行良好结合。
(二)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实用性就是指,所要选取的商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最好是在市场中进行销售的产品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产品等等。岗位针对性指的是,所要选取的商品要符合教育部颁发的有关规定,并提出相应的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培养之后,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增强对职业的适应能力。
(三)可展示和趣味性原则
在进行产品引领法进行教学时,要保证所选择的产品要能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对学生讲解绪论课的时候,就要将所选择的产品带入到课堂之中进行演示练习,从而吸引学生听讲,激发出学生进行学习的欲望。将此产品的理念贯穿至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去,从而对学生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可实施性原则
可实施性原则指的是在课程设计中,便与课程实施的原则,也就是便于教师进行教学,便于学生进行制作。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进行课程的综合实践中能够对所学的文化知识能够很容易地记住,从而对其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和训练。
(五)校企间进行合作的原则
在对产品进行选择和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聘请有关的企业专家参与进来,从而使选择的产品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适用性和岗位针对性。
四、产品引领法在中职教育中进行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处理性价比和知识涵盖性之间的矛盾,并将知识技能放在首位在进行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相应的性价比和可靠性,对所选择的元器件和电路要尽可能减少;若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要使设计的课程对所包含的知识点要尽可能多地涵盖进去,于此同时,要服从知识技能对产品的涵盖性原则。另外,在进行教学时,要对这一产品和在进行生产时的实际相结合,并重点强调其中的差异性,对情况进行说明,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导和歧义。
(二)注重和其他方法进行结合,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应该认识到,产品引领法是一种对课程教学进行宏观统领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了增强对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对之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并和其他方法进行结合,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的优良环境。进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三)对校企之间的合作引起足够重视,实现校企之间对接中职毕业生,是国家未来的蓝领,实践能力对其十分重要。截止目前为止,在国内,已有很多中职院校提高了在课程设计中的实践课的比例,但和国外的教学设计相比,效果性还不明显。同时也造成了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和企业进行很好地对接。所以在将产品引领法应用到中职电类专业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时,要注重和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
1设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设备不能进行相应的诊断,没有先进的设备,也不可能开展先进的检查技术。单纯强调“人的因素”不是科学的认识论。有了相应的设备,就必须充分利用,挖掘潜力,这不但要求放射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也要去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和明哲保身的思想,还应扩大宣传,加强联系,取得临床科室的支持和配合,病人及家属的理解。放射科有事业心、进取心的专业工作者应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凡是临床需要开展而又能够开展的,都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争取多开展、完善各种检查项目,并逐渐开展介入治疗业务。促使本科室和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
2素质
2.1思想素质放射专业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热爱本专业,有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精神,不怕挫折、不怕困难,与同事同行具有相容性,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合作共事。遵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讲究职业道德,爱护仪器设备。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工作认真,精益求精,胆大心细,虚心好学,经常注意知识更新。
2.2业务素质适应现代需要的放射专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各方面业务素质。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如数、理、化等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基础诊断及临床表现等;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X线(CT)诊断,X线(CT)摄影检查技术,X线防护、X线(CT)机主要构造,计算机操作技术等;外语: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至少借助词典能够笔译;科研能力:包括选题设计、实验观察、统计学处理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能力;检索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写作能力:善于对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将有关成果变成能够进行交流的文字信息;适应工作需要的各种实际操作技能。
3技术
技术和素质相关,但又不是同一概念。技术受环境、设备、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既可以分别对个人进行技术评价,也可以按整体对一个科室的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技术主要体现在日常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对不同级别的医院有着不同的技术水平要求,对不同职称的个人也有其相应的衡量标准。具备符合本人技术职称的、满足本单位医疗需要的基本技术则是起码的要求。应该强调的是,立足本职、面对现实,在本单位和本地区现有条件下,重视常规检查,抓好常规检查技术的质量仍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及时地引进新技术,开展新的检查和介入治疗项目,既可以满足人民健康的需要,又可以促进医院、科室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4管理
如果说医院设备是放射科的“硬件”,那么管理就是它的“软件”。近年来我国开始推广实施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主要就含管理这个因素。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技术素质,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4.1组织管理科室人员的配备、调整、充实、各项工作的分工。安排、协调,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思想动态,这些都属于组织管理范畴,医院和科室应当给予应有的重视。
4.2责任管理根据不同的工作,制定完善配套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明确各自的职责以及应该达到的标准,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大家搞好工作、尽职尽责。
4.3业务学习管理有计划地培养年青的专业工作人员、科室人员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坚持疑难病例会诊、读片追踪制度,安排人员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鼓励科研和学术空气的形成,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历更新和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医学教育、担负培养进修实习生的工作,安排专人管理。定期授课和测试,既放手让同学们大胆工作,又要严格管理,认真审签每一份诊断报告单,耐心回答和解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让同学们通过1a的实习,顺利走上专业工作岗位。
4.4质量管理积极学习,贯彻QA、QC计划细则,建立上级医师审片制度。把好照片质量关,特殊检查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避免漏诊误诊。
4.5设备管理建立财产登记和设备档案,制定设备保管、保养、维修制度,严守操作规程,实行机器专人负责制。加强对暗室器材、胶片的管理,搞好物质保障,使设备达到正常运转的最佳状态。
4.6防护管理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坚持佩戴X射线计量器,加强监测。努力把X线量减少到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一、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偏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指导教师教学实训任务重,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的指导当中,且很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难以指导学生写出理论联系实际、能指导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高水平毕业论文。
(二)选题不当
选题盲目追求理论的前沿性,忽略了高职学生自身的实际水平,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结合不紧密,不能充分体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长,脱离顶岗实习,缺乏实用性、岗位性,有悖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三)内容粗糙,格式不当
由于高职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时间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没有太多的精力花在毕业论文上,致使论文资料准备不足,生搬硬套,论点不明,论据不足,逻辑性缺乏。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做毕业论文时应付了事,格式五花八门,不符合规范性要求。
(四)态度不端正,抄袭严重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行论文撰写时,态度不端正,以各种理由消极地对待这项工作,抄袭拼凑,敷衍了事。
(五)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尽管出台了毕业生毕业前需写毕业论文的规定,但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毕业论文要求不如顶岗实习那么严格,且指导老师平时教学与科研任务较重,每位老师应对十多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就放松了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持续认真的指导;系部对指导老师的管理以及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质量、规范性要求和答辩质量也是要求不严,过于放任。
二、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环节改革与实践
(一)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做好毕业论文管理模式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学院、系部、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三级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鉴于毕业论文环节对高职学生在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学院应建立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规范系部管理,严格指导老师职责,明确规定,对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暂缓发放毕业证,直至毕业论文通过。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系部可以组织专家、教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规范、写作流程、写作技巧做详细讲解;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资料收集、论文大纲、论文撰写和答辩环节进行培训,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强化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和指导力度,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是做好毕业论文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不能生搬硬套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其内容应契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紧扣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岗位要求,将毕业论文内容与实习岗位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教育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
(二)先定岗再选题的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结合高职教育实践性、岗位性的要求,笔者所在学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采用先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确定岗位后,指导教师根据这些学生所在的岗位进行选题指导,强化了毕业论文选题与顶岗实习岗位相结合的针对性。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绝大多数是大中型印刷包装企业,印刷包装企业生产流程分为印前、印中、印后加工三个大环节。专业教研室根据专业教师在三个方向钻研深度的不同,在各自熟悉的领域指导学生结合岗位实践完成毕业论文。
(三)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系部应明确要求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必须将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常见故障、解决方案选择其一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一方面,通过生产中工人师傅对问题的发现、故障的排除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加强学习,查阅资料,与工人师傅探索其他的解决办法,指导生产实践,提高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岗位性、实用性。
(四)毕业论文答辩改革
论文致谢范文(一)
感谢肇庆学院四年来对我的辛苦培育,让我在大学这四年来学到很东西,特别感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领导、老师们四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让我得以在这四年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在此,我还要感谢在班里同学和朋友,感谢你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我,给我支持和鼓励,感谢你们。
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在本系统开发中给予我悉心指导,从系统开发到结束中过程遇到很多困难都是他给我鼓励与指引,使我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将系统做完成,在此谨向x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谢谢!
论文致谢范文(二)
这次的毕业论文设计总结是在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选题到设计完成,x老师给予了我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有了莫老师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我才不会在设计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失去前进动力。x老师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感谢x老师给予了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谢谢!
感谢与我并肩作战的舍友与同学们,感谢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们,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与关怀;感谢肇庆学院,特别感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四年来为我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谢谢!
论文致谢范文(三)
我的致谢: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并非我一人之功劳,是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和一直关心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香平老师,没有您的悉心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班主任牛永斌老师,四年的生活相处不久,却从您身上学到了太多,必将终身受益。感谢所有教授过我课程的暨南大学的老师们,是你们诲人不倦才有了现在的我。
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永远是支撑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为农业、渔业、林业以及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推出的品种之多、推广面积之大、发展速度之快,远超出人们的预测。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
植物转基因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它将为农作物的持续增产和解决全球人炸所造成的粮食危机做出巨大贡献。但也有人对这一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目前人类还不能对它的潜在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在大规模应用前有必要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意义
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这一技术克服了植物有性杂交的限制,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可将从细菌、病毒、动物、人类、远缘植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导入植物。转基因作物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的使用量,并节省大量劳动力,因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的年度报告,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猛增了1200万公顷,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大关。转基因植物产生至今仅20年时间,但其研究和应用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
2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说,转基因技术和常规杂交育种都是通过优良基因重组获得新品种的,但常规育种的安全性并未受到人们的质疑。其主要理由是常规育种是模拟自然现象进行的,基因重组和交流的范围很有限,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并且,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并未发现什么灾难性的结果。而转基因技术则不同,它可以把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因为这种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人们无法预测将基因转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故而对其后果存在着疑虑。而消除这一疑虑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也就是说要经过合理的试验设计和严密科学的试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人们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转基因植物的田间释放或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是否安全。对试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可以正式用于农业生产,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则要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巨大应用潜力。
3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按照要求必须进行了严格审查,证明它们对人类健康无副作用。检验不仅在生产国进行,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管。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安全性,另一个是食品安全性。
3.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⑴对野生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植物种植推广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多。因其具有野生植物缺少的多种抗性,将会迅速成为新的优势种群,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虽然利用"终止因子技术",以及"化学催化"技术可以限制转基因植物的扩散,但因此项技术对农业的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影响而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⑵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出现高抗药性有害生物。"病毒重组"或"异源包装"是否会产生新的农作物病原物,自然界存在着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转外壳蛋白(CP)基因的抗病毒植物,当有其它病毒侵染时,入侵病毒的核酸有可能被转基因植物表达的外壳蛋白质包装,从而改变病毒的寄主范围,使病毒病防治更加困难。担心作物中转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会加大对某一种害虫或病原体的选择压,使害虫或病原体加速突变产生抗性,给防治增加麻烦。
3.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也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不存在实质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⑴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外源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毒。如转Bt杀虫基因玉米除含有Bt杀虫蛋白外,与传统玉米在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要评价它作为饲料或食品的安全性,则应集中研究Bt蛋白对人畜的安全性。
⑵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新的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批准商品化。另外还要考虑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
4总结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通过转基因能源植物为缓解世界能源危机作出巨大贡献,尽管与之相伴的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与公众态度、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伦理、宗教等复杂因素交织为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转基因植物辉煌的发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检测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进出口的安全性,让植物转基因生物技术成为21世纪解决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君石主译,转基因食品:基础知认及安全性,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2]闫新甫,转基因植物(生命科学专论),科学出版社,2006.3
[3]吴爱忠,基因转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论文摘要]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今年来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应用范围的扩大,转基因农产品和其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转基因食品是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bjects, GMO)中的一类,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GMF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GMO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GMF。现阶段的GMF主要以GMC为食品(比如转基因番茄)或以GMC作为原料而加工的食品(比如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奶)。转基因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
一、GMF发展概况
1994年,第一例进入市场的GMF(转基因番茄)在美国诞生。现在至少有13个国家种植了GMF,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最大,达3030万公顷,68%;其次是阿根廷1000万公顷,23%;加拿大300万公顷,7%;我国50万公顷,占1%。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确定的GMF品种达43个,有60%以上的加工食品有转基因成分,GMF的销售额达百亿美圆;有调查显示,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接受了GMF,仅有27%的消费者我食用GMF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已批准了6种GMF的商品化,其中食品3种: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延迟成熟番茄。随着我国对GMF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的GMF品种会越来越多。目前,研究重点是开发转基因水稻、转基因鱼等食品。
根据GMF的来源可以将GMF分为植物源GMF、动物源GMFH和微生物源GMF。现阶段的主要是植物源GMF,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油菜、转基因马铃薯等。全球转基因种植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最大2580亿公顷,占全球GMF的58%。
二、转基因食品的特点
GMF与传统的食品比较:传统食品是通过自然选择或人为的杂交育种来进行。虽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以及新近发展的亚种间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是并无实质差别,但生产GMF的转基因技术着眼于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通过重组DNA技术做基因的 修饰或转移),因而更加精致、严密和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并且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种。比如,可以杀死害虫的食品植物,抗除草剂的食品植物,可以产生人体疫苗的食品植物等。其具有如下特点:
(1)成本低、产量高。成本是传统产品的40%60%,产量至少增加20%,有的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2)具有抗草、抗虫、抗逆境等特征。其一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其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000年的GMC达4420万公顷,其中抗除草剂的有3280万公顷,占74%;抗虫性状的有830万公顷,占19%;抗虫肩抗除草剂的占7%。
(3)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提高。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谷物食品赖氨酸含量以增加其营养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中谷蛋白的含量比以提高烘焙(bei)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4)保鲜性能增强。例如,利用反义DNA技术抑制酶活力来延迟成熟和软化的反义RAN转基因番茄,延长贮zhu藏和保鲜时间。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998年,英国苏格兰研究所的Arpad Pusztiai 教授用转基因马铃薯喂老鼠,1998年秋在电视上宣布大鼠食用后,引起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损。此事引起国际轰动。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的,有所科学证据的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从中不能得出转基因马铃薯有生物健康的结论。
转贴于
1998年3月,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了一项由美国农业部和DPL(Delta and Pine Land)公司联合申请的所谓“终结者”技术(terminator technology)专利,“终结者”技术获得专利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因为该技术不是一般性技术,利用这个技术可以使作物第一年种植获得的种子不育,在第二年种植时,种子会自动死亡。“终结者”技术是将一种终止子基因插入到作物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作物种子,种子公司在种子出售前,在种子表面喷上一种诱导剂,农民播种后,种子可以长成正常的植株,结出成熟的种子。但是在诱导剂的作用下,插入的终止子基因会在种子成熟时激活启动,产生毒素杀死种子胚胎,因此收获的种子在第二年再种植不能正常发芽,但这种种子在油脂、蛋白质等方面完全正常。
美国农业部发言人声称,“终结者”技术是为了保护基因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1998年10月,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禁止“终结者”技术,理由主要有:外观上不能辨认终结者技术生产的种子,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通过花粉非故意传播造成生物安全风险。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一个研究组报告,一个斑蝶食用了转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bt)玉米花粉后44%死亡,表明GMF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此事引起科学家对GMF的广泛争论。Bt玉米中的杀虫晶体蛋白CryLA是特异毒杀鳞翘目害虫,斑蝶属于鳞翘目昆虫,自然会受到bt蛋白的影响。事实上,Science、Nature拒绝发斑蝶的文章,审稿人认为,这并不反映田间的情况,最后在Nature上以简讯的形式报道。但该事件却成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报刊的头版消息。最后,该事件被科学界否定。
2001年7月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承认,GMF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它们可能把自身的基因传递给相关物种,产生超级杂草,也可能会对其他植物或动物产生意想不到的有害影响。有关GMF和GMC的潜在危险和安全性的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下结论。因此,对GMC和GMF的种植于市场化要慎重,否则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虽然目前没有发现GMF对人类健康有害的案例,并不表明没有危害,因为它进入人类的时间还太短,其潜在危害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来。直到目前为止,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 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目前大量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仍可以看出,转基因食品目前还没有可以评估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时间上的验证。
参考文献
辛勤耕耘十五年,他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也产生了较好的国际影响,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曾引用其观点。自2008年始,他还连续两届担任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特设技术专家组专家,参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国际谈判。由于转基因逃逸的一个重要影响是污染栽培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等遗传资源,因此他也非常重视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他是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议定书政府间工作委员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曾多次参加制定和实施该议定书的谈判。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魏伟谦逊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水平一般,影响也一般。目前在有限研究经费的支持下开展了一些工作,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乐在其中。个人比较重视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能够及时了解研究趋势,发现研究问题。”
他指出,目前国内的主流是支持转基因生物技术,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刻意回避生物安全风险也是个通病,可能会让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蒙上阴影。有人评论说,中国人勤劳勇敢,能吃苦耐劳,但缺少认真的思考,他认为这个评论比较中肯。比如,中国人很容易相信一些空洞的口号,如“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个趋势”,而没有认真考虑“口号”背后的理由是否充分,不去深究为了粮食安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实际上,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是不能滥用。
曾溢滔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他从小养成了喜欢思考的习惯。家里养了鸽子和猫,曾溢滔就问父母为什么猫生下来的是小猫,而鸽子生下来的却是蛋?邻居每年春天总会送几条蚕给他喂养。曾溢滔发现蚕宝宝吃了几天桑叶会停下来,然后昂着头一动不动地“睡眠”了,蚕宝宝一生中要“睡眠”四次,每次“醒”来就长大一些。于是,曾溢滔很天真地问父母:如果想办法让它们多“睡”几次,岂不会长得更大……
对于他没完没了的“为什么”,父母不仅不反感,还不断地鼓励与支持。他们鼓励曾溢滔把幻想与求实结合起来,不仅动脑也要动手,以拓展思维能力。父亲言传身教,在家里教他安装电灯、修理无线电收音机。在父母的鼓励下,曾溢滔从小喜欢动手做,什么事都想亲自摸索。家里养的金鱼,他把它们抓出来放进空瓶里观察,结果金鱼死了。有一次,曾溢滔还把一包养花的肥料全部溶化后,一下子都浇到花盆里,他天真地以为营养丰富了,花朵可开得更大、更香。谁料到第二天盆里的花朵反而枯萎了。类似这样的“实验”曾溢滔确实做了不少,但每一次幼稚的失败都得到父母的宽容与开导。
恩师:科学路上的领航人
11岁那年,曾溢滔怀着对科学求索的好奇考上了初级农业中学,初中毕业后又考上了广州仲恺高级农业学校。让他真正踏上生物科学道路的,应该是1956年。那年,曾溢滔在仲恺农校蚕桑专业读二年级。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他拜读了华南农学院蚕桑系著名教授杨邦哲和唐维六有关培育家蚕品种的论文。钦佩之余,曾溢滔总觉得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曾溢滔毅然写了一封信给两位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几天,唐维六教授竟坐车换船到学校找曾溢滔进行讨论。从此,曾溢滔和唐教授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师生关系,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学习的打算,曾溢滔都一一写信或当面向唐教授讨教,而唐教授则尽可能给曾溢滔指导,点拨。
在恩师的指点下,曾溢滔的学科视野打开了。1957年,在唐教授的推荐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谈家桢教授的努力下,几经波折,曾溢滔得以破格直接报考高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生物系。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曾溢滔获益最大的是领悟到了谈家桢教授重视基础教育的教学思想和育人方法。1962年,曾溢滔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刘祖洞教授的研究生,最终选择了血红蛋白生化遗传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而今,每当回想成长的道路,曾溢滔总会深有感触地说:“要不是当年有唐维六、谈家桢和刘祖洞教授这样热情无私的长者不断提携和指导,我的科学研究也许不会选择现在的方向。可以说,是他们为我树立了科学的路标。”
血红蛋白研究:远航的起点
复旦大学遗传所当时在血红蛋白方面做了一些国际前沿性研究工作,但暴风骤雨般的“”爆发了,血红蛋白研究工作被迫完全中断,曾溢滔也作为毕业研究生分配到上海市第一结核病总院(现为上海市肺科医院)搞针刺麻醉研究,直到1978年。1978年夏,曾溢滔与夫人黄淑帧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筹建“医学遗传研究室”。研究室成立第三天就接待了一位来自也门共和国的女留学生,她患有严重贫血,在国内很多医院都诊断不出病因。曾溢滔夫妇带着年幼的女儿曾凡一住进了没有通风设备的简陋实验室,靠几件破旧的仪器和一台自己动手制作的高压电泳仪,不分昼夜地实验,终于成功地诊断出该留学生患有地中海贫血合并镰形细胞贫血病。这成了我国第一例血红蛋白化学结构分析病例。
科研的旗开得胜大大鼓舞了曾溢滔夫妇。1978年,中国遗传学会全国血红蛋白研究协作组成立,由曾溢滔领衔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倡导并领导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的普查,阐明了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地理分布,为研究室赢得了国际声誉。
1981年4月,曾溢滔应邀赴美进行合作研究。在短短8个多月时间里,他前后发表了13篇学术论文,成绩斐然。回国后,曾溢滔与黄淑帧一起,带领科研团队,与全国70多家兄弟单位协作,完成了131个家系的异常血红蛋白化学结构分析工作,发现了8种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新型血红蛋白变种,填补了中国在世界异常血红蛋白分析版图上的空白。短短3年,研究所在血红蛋白分子病的研究中获得了7项成果,4次获得了卫生部和上海市重大成果奖。
从人的产前诊断到牛的性别控制
作为一名科学家,不仅要钻研业务,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曾溢滔曾经遇到一个接受输血的脸色苍白的小孩。小孩的父母告诉曾溢滔: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死了,第二个孩子又患上了同样的血红蛋白病,为了给孩子输血,已经倾家荡产了。曾溢滔敏锐地意识到:在目前大多数遗传疾病尚无根治方法的情况下,对患有严重遗传疾病风险的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以杜绝患病胎儿的出生,无疑是最有效的优生措施。
强烈的科学责任感和澎湃的创新激情驱使曾溢滔审时度势,将科研的重心转移到对常见的、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的产前基因诊断上来。医学遗传研究室先后建立了多项基因诊断新技术,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血友病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亨廷顿舞蹈病等遗传疾病的产前基因诊断,为那些曾经痛苦不堪的家庭带来了一个个健康的孩子。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在我国基因诊断领域的突出贡献,1987年卫生部在该研究室成立了“上海-中国遗传医学中心基因诊断部”。
当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产前诊断获得成功的消息后,北京农学院胡明信、吴学清教授希望与曾溢滔合作,研究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和性别控制技术,因为谁都希望生下来的奶牛是母的。想到能把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嫁接到农牧业,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和菜篮子工程服务,曾溢滔毅然答应了。他想:人和牛都是哺乳动物,人能用DNA探针鉴定胎儿性别,牛是否也可以呢?他带领研究所的同仁整整花了6年时间,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上万次实验,技术路线一次次创新,研究终于成功了。这项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成为当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之一,并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荣获上海市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转基因牛羊到“人-山羊嵌合体”
1984年,中国科学院施履吉院士提出用哺乳动物乳蛋白基因的启动来控制外源基因,使其分泌的蛋白只在乳腺得到表达,这样就可以既不影响哺乳动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又能从动物乳汁中获得转入的外源基因的产物(包括药物,人体必需的白蛋白等)。但是,施院士的创造性思维起初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991年,世界上第一头转基因牛问世:1992年,第一头乳腺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羊出生。
一个诞生于中国的科学原创思想,最终却在国外开花并结果,怎能不令充满民族责任感的中国科学家感到痛心?于是,曾溢滔制定了
一项长远的动物转基因研究规划。为此,他在上海郊区建起了动物试验场,组建了科技攻关队伍,还特地把在美国从事另一项国际合作项目的妻子黄淑帧调回研究所,由她负责转基因动物的技术攻关。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研究转基因羊,希望出生的转基因羊能在其乳汁中分泌出人类所需的外源基因产物。这样,一头转基因羊就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大工厂”。黄淑帧教授带领她的科研团队,建立了一条创新的“整合胚移植”转基因技术路线,获得了一批乳汁中含有活性的能治疗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IX蛋白的转基因山羊。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评选为1 998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之一。
考虑到牛的产乳量几乎是羊的20倍,他们接着进行了转基因牛的研究。1999年2月19日,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滔滔”在上海奉新牧场降生了,赢得世界一片掌声。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评选为1999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之一。
面对鲜花和掌声,曾溢滔带领的科研团队没有陶醉,更没有止步不前。他们在先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把科研工作扩展到干细胞领域,首次研制成功人源细胞可在山羊体内长期存活的“人-山羊嵌合体”,为保存和扩增人源于细胞提供了一种活体仓库,也为深入研究干细胞在活体内的生物学行为、疾病的产前治疗和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途径。该项科研成果被科技部和中国科协评为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
是优秀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管理者
曾溢滔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管理人才。他始终信奉一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为一所之长,他善于优势组合,用人之长,他要的是1+1>2的效果!他不搞论资排辈,而是量才用人,时不以学历排先后,而是贡献大者为先,培养出了一批业务骨干。他们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去争取国外的有形资金,以此发展自己的学科,建立一流的实验室,造就一流的科学家,诞生一流的科研成果。
30多年来,研究所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并实现了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了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初,曾溢滔就理智地提出“科农结合、国家集体联营”的发展思路,首先在奉贤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后来又在松江建起占地200亩的现代化产学研基地。目前,优质良种奶牛胚胎已批量生产,还诞生了多种转基因克隆牛,为实现“动物药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假如我是他”的思维法宝
曾溢滔自幼就有勤奋读书的习惯。在书海的畅游中,聪慧的曾溢滔逐步养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读书方式,那就是“假如我是他”。他读文章,从不盲目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轻易去接受作者的结论,而是边读边想: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样想,如何写,做出什么结论。读科研论文时,他通常也是先看材料和方法部分,再看结果,但不急于阅读其讨论部分,而是仔细思考:用该论文的材料和方法,能否获得该文的结果,该如何讨论这些结果。然后阅读讨论部分,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分析。
“假如我是他”既是一种思维换位艺术,也是一种不断进取,挑战自我的动力。每一次思维换位都让曾溢滔多一份收益,每一次深入思考也往往激发起他的创新灵感。他想得早一些,想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因而常能预见困难并尽早想方设法予以避免或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