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档案局党支部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6: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档案局党支部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档案局党支部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

该中心党总支首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结合实际

情况,定期组织该中心工作人员学习党的有关文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制定的社会保障、劳动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及时传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有关工作要求和指示,并落实成效工作。为使离内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贴近老年工作,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在离内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文体娱乐中的组织作用,解决邻里矛盾和调解民事纠纷中的协调作用,采取支部成员包保责任制,定期上门有关服务,与老同志、党员职工一起学习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同时正面引导离退休干部,崇尚科学文化,配发适应老年人特点的学习材料,该中心为2名离退休干部订阅了《安徽日报》、《*日报》等报刊。其次,还积极主动地做好离内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该中心主任房加庆同志带领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走访到老职工家中向职工讲明形势,通报情况,广泛听取职工们对本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解他们思想和生活状况及一些困难要求,摸清脉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日常走访与老同志沟通了情况,交流了思想,联络了感情,密切了与老同志们之间的关系,由于该中心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做到了细致、周密,全年从未出现离内退职工越级和重复上访事例,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二、强化管理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该中心高度重视离内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制度和途径上创新,使工作开展有力度,有成效和办法。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各自岗位职责办事,做到服务规范,约束有章,同时建立健全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向建委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及时反映工作中所存在问题和要求,以及老同志们所反映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形成共识的方案开展工作。在平时工作中按照建委领导要求,真情管理,亲情服务,对来访来电者热情接待,接访,服务周到,态度和谐,耐心倾听,百问不厌,基本上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全年共接待来访者30余人(次),接电40余人(次),解决大小疑难问题20余件,深得老职工的好评。

三、扎实有效地做好托管日常具体工作

该中心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贴心照顾老职工,本着求真

务实、多干实事、扎实稳妥地做好一些具体工作。一是坚持正常工作秩序和节假日值班制度,随时随地为老职工提供亲情服务;二是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托管中心财务,并核算好职工公积金及年金;三是每月按期不误地向市社保局交纳内退职工“三金”保险费;四是每月制好职工的工资并按时兑发;五是及时为11名老同志办理特殊病种年审及医药费报销工作;六是适时办理7人(次)职工工伤医药费报销事宜;七是办理5名异地居住内退职工异地医疗登记手续;八是热心帮助6名异地居住退休职工养老金年审工作;九是多次去市档案局办理8名居住上海职工档案复印工作;十是协助市社保局为72名内退职工办理养老和医疗统一社会卡工作;十一是坚持春节慰问制度,年初对全体内退职工及离休老同志进行了新春佳节慰问活动;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做到对老职工管理与服务到位,有爱心,责任心,因此老同志对我们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总之,该中心在20*年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但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领导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于我们不断改进优化。今后我们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热情服务,不断强化内退职工队伍稳定工作,推动我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年建委托管中心工作计划

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工作人员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对离、内退休职工管理政策和法规,不断增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逐渐提高。

三、不断加强党总支、党支部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其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

四、进一步做好离、内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走访了解思想和家庭情况;并做好他们思想疏导工作,帮助有困难的老同志排忧解难。

第2篇

一、地方档案法规建设的实践与社会效应

依法治档,必须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首先要有法可依。哈尔滨市档案局于1998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制定《哈尔滨市档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历经数十次修改,于2003年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34条,是哈尔滨市第一部规范全市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着重解决了档案登记、监管,档案丢失、损毁补救等问题。

2004年,为依法规范全市召开的国际性、全国性和地方性重要会议,举办和承办有重大影响活动(包括重大突发事件)形成的档案,起草制定了《哈尔滨市重大事项档案管理办法》。这部政府规章的出台,将全市重大事项档案管理纳入依法治档的轨道,有效保护了国家档案资源。市档案局以此办法为依据,先后对“韩国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俄峰会”、“冰雪节”等重大事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管和重点指导。

2005年,为了解决企业职工因档案丢失、损毁无法办理养老保险、社会低保、相关福利待遇等社会生活实际问题,与市劳动局共同起草制定了《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办法》。这部政府规章的出台,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赞扬。仅2006年一年,有关部门依据此办法共为企业职工补办认定档案近6000件,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2006年,为依法有效整合档案资源,改变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内容单一、结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起草制定了《哈尔滨市档案征集办法》。这部政府规章的出台,对强化全市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仅方正县档案馆2006年接收征集专业档案4400余卷,馆藏专业档案达到1万余卷,由原来占馆藏量的17.33%,上升到26.2%,为强化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2007年,为进一步明确职工档案管理范围、内容、方式、标准等,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型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出台《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已列入2007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这对实施民生民计工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

近年来,哈尔滨市档案局还先后制发了《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施细则》、《哈尔滨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加强社会医疗保险档案工作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区、县(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相继制定了《平房区村党支部书记离任档案管理规定》、《方正县外出农民工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地方特色的规范性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地方档案法规建设的原则和工作思路

实践中,我们遵循“实践需要、条件成熟、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切实管用”的立法原则,并以此确定了工作思路。

一是体现立法的可操作性。地方法规的精髓在于根据国家和有关上位法律、法规的精神对其进行补充和细化,条文尽量做到明确具体、简明扼要、备而不繁、切合实际。如《档案法》对档案管理登记工作没有做出规定,省条例第二十五条虽有登记的规定,但只是原则规定。我们在制定《条例》时,提出了具体办理档案登记、变更或者撤销手续时限的规定。地方立法不是“宜粗不宜细”而是“宜细不宜粗”,尽可能对规范的事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确保地方档案法规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是力求立法的创制性。对没有规定而实践中急需做出规定的事项做出规定,是体现地方立法创制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制定地方法规时,要着重解决本地区实际存在的需要要由法律来调整的,而不是对国家和有关上位法规的简单翻版,要考虑现实需要。如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法》和省条例对此没有做出规定。我们在制定《条例》时,对各级档案馆应当建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简化查阅手续,向社会提供公开查询服务进行了规定。随着政务公开工作全面开展,各级档案馆依据这一条款,在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体现了地方立法的创制性。

三是立足立法的前瞻性。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阶段,地方立法要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关系,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要正确处理强制与引导的关系,注意发挥法律规范的引导功能;要正确处理立足现实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力求不断有所创新。如职工个人档案的保护,《档案法》和省条例对这一问题没有规定。我们制定《条例》时,对职工个人档案发生丢失、损毁的,要求有关单位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这一条款与《宪法》中强调“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精神是一致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地方立法的前瞻性。

四是突出立法的针对性。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针对性。地方立法确定立法内容时,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是主观想像的;必须是反复出现的,不能是偶然发生的;必须是普遍的,不能是个别的。如档案征集经费问题,《档案法》和省条例对这一问题没有规定,国家档案预算项目虽有此科目,但地方将其列入预算的寥寥无几。我们在制定《哈尔滨市档案征集办法》时,强调了“市及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征集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征集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这种条文,相对于其他法规、规章保持了自身独特性,体现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

三、进一步加强地方档案法规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近几年地方档案法规建设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虽然对档案立法工作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立法所涉及的事项和所选择的角度仍需要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一是要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加强宣传。任何一部法律、法规的出台,如果得不到新闻媒体强有力支持,是很难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贯彻执行的。在档案工作至今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行政相对人能够真正意义达到读法、懂法、用法、守法的程度还不够。只有不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一定的舆论氛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是拓宽立法项目的来源渠道和起草渠道。为避免立法带有过重的部门色彩,应当在实践中努力拓宽立法建议项目的来源和起草渠道,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然后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科学合理选择立法项目,制定计划,设计立法形式和内容。

三是探索建立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国务院公布实施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立法不仅要考虑立法过程成本,还要研究其实施后的执行成本和社会成本。对此,应逐步建立起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积极探索节约立法成本的新途径。

第3篇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国家档案资源的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履历,是党建工作的珍贵资料,对于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尤其是档案行政部门、档案馆(室),要充分认识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意义和重要性,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档案。

一、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上,有的单位未把其列入重大、重要活动档案的范围。仅当作一般性工作档案;有的单位没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重要性,没有把它当作党建工作的珍贵史料;有的单位责任感和历史感不强,更没有认识到它对今后工作查考、经验借鉴、党史研究的重要作用。

二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建立得不完整、不系统。对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的单位没有进行单独建档;有的单位虽有建档,但建立的档案不完整、不系统、不科学,有的把重要的资料遗漏,有的把不应该归档的资料进行了归档,有的单位“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文件材料都装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这个“筐”,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建档归档。

三是没有明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规定与要求。在收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中,有的单位没有明确归档范围、保存期限、归档时间和收集此项活动材料的方法、步骤,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致使所属部门形成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不规范,甚至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建档立档。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建立的基本要求

一是加强对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领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工作的领导,依法履行对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能,把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纳入本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范围。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各单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撤销后,要将整理好的档案向本单位档案室或当地国家档案馆移交。

二是加强对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指导。档案部门要抽调精干业务人员,深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指导建立档案,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材料整理归档。要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设立单独全宗,实行“四同步”的管理方式,即同步归档、同步整理、同步著录、同步利用;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档并存,声像档案和照片档案并重,最大限度地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齐全、完整、规范。要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整理,主要文件材料保管期限应定为长期。

三是加强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服务与监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介入,主动提供服务。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促进档案业务建设,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存史留档。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各单位要努力挖掘教育活动题材与内容,积极利用现有档案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要进一步体现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认真研究制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档案的管理办法,加大监督力度,做到事前有安排、事中有指导、事后有检查,切实将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材料规范建档。

四是明确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归档要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建立与归档总的原则是: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环节、方式方法、目的要求、成果等进行整理归档。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按单位或部门进行分类整理,一些与其他类别有交叉或不可分的。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并在备考表、分类说明等项目中注明。也可按照已经制定的分类方案,按问题类或机构类进行归档,但应在本年度的整理说明中加以说明。材料整理完毕后,连同电子文件及归档文件目录U盘向有关部门移交。

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根据档案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归档范围:

一是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会议文件材料。二是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工作职责、成员分工,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的材料以及制定的工作计划、安排、总结、整改措施以及向上级报送的相关文件材料。三是上级领导(含督导组)检查指导工作的讲话等材料。四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的情况反映、工作简报、学习材料、媒体宣传报道及表彰工作文件材料。五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种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U盘等特殊载体材料。六是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所形成的材料以及进行对党员队伍基本状况调查摸底形成的材料。七是举办骨干培训班和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形成的材料。八是党员干部形成的自我剖析材料、领导班子谈心记录、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记录。九是整改和建章立制形成的材料。十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情况统计表及情况汇总材料、成果材料、经验交流材料和检查验收材料等。

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保管期限

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结合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保管期限,按内容作以下划分:

(一)永久保存的内容。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工作计划、总结类: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文件、总体工作方案、各环节工作计划、总结等。二是会议记录类:包括党组会、领导小组会、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党课记录簿等。三是建章立制类:包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整改方案和措施等。四是基本情况类: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花名册及党员变动情况。五是领导讲话材料及党课讲稿类等(永久或长期)。

(二)长期保存的内容。一是考勤考核记录类:包括学习考勤考核记录、群众代表名单及监督记录。二是好人好事记录、教育实践活动记录、读书笔记类等。三是心得体会、班子和个人剖析材料、先进典型事迹、征求意见(问卷调查表)、查摆问题台账、问题公示类、简报信息、活动情况统计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要求和标准等。

(三)短期保存的内容。主要包括:上级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材料,本单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般事务性材料,下级单位上报的相关文件材料,声像、实物等特种载体类等。

五、开发利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几点建议

一是搞好档案编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编研,要遵循“宁缺勿滥、去粗取精”的原则,以求达到“专而精”的目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课题的研究层面进行编研。要对教育实践活动每个环节的重点内容进行横向剖析和纵向研究,挖掘和展示教育实践活动的脉络和实践历程。要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多种载体的档案编研,如摄影、录像档案编研,照片档案编研以及党建研究等专题性档案编研。档案部门既可以单独编研。也可以与本单位机关党委等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外单位进行联合编研,最大限度地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

第4篇

首先,我代表办公写作网人事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大家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目前,我局共有××等七个股室。全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名,退休干部××名;局支部有正式党员××名。

三年来,我局立足人事工作岗位,认真扎实开展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主题的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建设一支“思想政治上过硬、勤政廉政上过硬、工作作风过硬、业务能力上过硬”的人事干部队伍为目标,真抓实干,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局被区直机关党工委评为2003、2004年度创“四型机关、五好支部”活动先进单位;被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直党工委和区总工会授予“连心帮扶”活动先进集体称号;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03年度项目开发工作三等奖;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04、200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04年度项目开发工作四等奖;被区委评为××区第二轮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又被评为2004—2005年度先进党支部;被市人事局、市档案局授予2002—2004年度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被市人事局评为2003—2004年度全市人事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同时,我局在区直机关目标管理考评中,年年被评为一等奖。

下面,向考评组各位领导汇报我局三年来创建第九届市级文明单位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长远规划。

我局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开展,首先利益于我们有一个清醒而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我们的班子是一个开拓、团结、务实、奋进的班子,多年来一直处于机关先进班子的行列。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班子成员认识是高度一致的,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把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满意的人事干部队伍作为班子的首要工作目标,立足本职,以开展“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活动为主线和载体,全面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争创机关文明窗口。为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局调整充实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局长亲自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使精神文明进入常规化建设阶段。为了明确目标和责任,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制定了《××区人事局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规划》和每个年度的工作计划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精神文明建设事宜。同时,我们还把精神文明建设中每位党员、干部的表现和业绩纳入《××区人事局党员(行政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实施细则》进行量化考评,作为季度和年终评比“最佳部门”、“最佳个人”、“优秀党员”和“优秀公务员”的条件,并兑现奖惩措施,把加强支部建设、开展工会活动与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二、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养成。通过学习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思想观念,遵纪守法,文明意识显著增强,在计生、综治方面无出现问题,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扶贫助困、为灾区捐款捐物、义务劳动以及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创建良好工作秩序,推进新形势下各项人事人才工作。

我局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人事部门的工作性质、业务范围,制定了十二项机关日常工作制度,基本上把日常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为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制度执行中,局领导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全体工作人员自觉遵守,整个机关在制度下规范运行。

通过全面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有力推动了人事局各项工作,各项业务工作适应新形势取得了新进展,继续走在各县(市)前列。1、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⑴认真做好职称评聘和职称考试工作,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在职称评聘中引入竞争机制,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建立聘任评价机制,同时做好各类专业的资格报考工作,提升全区专业

技术人员队伍总量和层次。三年来,共确定高、中、初级任职资格达××人次,推荐评审各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次,各类专业资格报考人数达××人次,办证人数达××人次。⑵加大了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推荐工作力度,组建了工程系列、经济等系列职称评委会,全面实行社会化评审。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论是什么身份、户籍关系如何,只要为本区经济建设服务都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共推荐评审了××人次提高了非公企业技术含量,为非公企业的资质和升级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⑶抓好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六个继续教育基地管理。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期,参训人数达××人次,验证达××人次。⑷全面完成了全区非教育系统第二轮和教育系统第二、三轮的职称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工作,第二轮共有××位聘上相应中、高、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位中、高级人员低聘,第三轮共有××多位聘上相应中、高、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位中、高级人员低聘。⑸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试行考聘分开竞争上岗,确定了区防疫站、区市场服务中心和区水利局作为首批试点单位。

2、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抓好每年××次的固定人才招聘交流会和网上人才市场,为××多名求职人员解决了就业。充分发挥××人才网的功能,提供了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库”、“调动情况数据库”、“档案管理数据库”三库建设,共储存网上人才达××多人,招聘单位达××多家。提高人事服务质量和水平,办理人事达××人,使人事人员能够毫无顾虑地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充分发挥人才中心培训功能,共举办种类培训班达××期,参训人数达××人次。

3、全面落实工资福利分配激励政策。做好正常的晋升工资级别、档次,办理工资套改、年终一次性奖金、转正定级、工资变动和人事人员档案工资增资审批等手续,做好人事软件的升级,完善人事信息数据库管理。同时2005年底按照省工改办的部署,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全区××个单位各类津补贴的清理、统计和上报工作。

4、加强全区公务员管理与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对公务员进行系统的知识更新培训,开展了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公务法》、“四五”普法、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政务等培训,参训人数达××多人次,并有××多名公务员分别参加了《行政许可法》、电子政务考试,××名公务员参加省网络《公务员法》考试。

5、提倡干部进行合理流动。本着既保持干部队伍整体稳定又允许部分合理流动的原则,加强了干部调动的宏观管理。三年来,共办理了××人调动手续,其中区内调动××人,区外调动××人。

6、圆满完成干部有关工作。严把“三关”,妥善安置干部,即档案审核关、约谈见面关、政策宣讲关,认真做好干部安置工作。共安置干部××名。切实做好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通过逐个走访慰问、个案解决、政策解释、出台解困政策等办法,切实做好企业干部解困和思想稳定工作,确保了全区无发生一起干部赴京、到省、市上访。

7、践行引智思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改善。⑴主动出击,组织用人单位到高等院校招聘紧缺的本科师范类和医学类毕业生,通过竞争择优的考试,招聘了本科师范类毕业生××人,医学类毕业生××人。⑵积极鼓励各类企业根据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主动引进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我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公开招聘、高薪聘请等方法,引进了××多位高级专门人才。另外,还通过国家外专局分别聘请××位外国专家对我区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为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做好老干部工作。加强基层退管站人员队伍建设,重视退休干部服务站、村级老人活动室的阵地建设,免费为部分老干部订阅报刊杂志,下拔活动经费,丰富退休干

部的政治文化生活,配合做好退休干部住房补贴的审核工作,办理退休、死亡抚恤及遗属补助等日常业务工作。

9、积极抓好人事人才信息的宣传报道。每年平均向上级报送各类信息、调研文章达百余条,全面反映了我区人事人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连续几年,人事信息工作位居全市人事系统前茅,并受表彰和奖励。

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文明的机关环境。

人事部门是机关“窗口”单位,也是党风、政风的“窗口”。因此,我们始终把增强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制定并完善了机关效能建设有关规定。首先,在增强服务观念上,我们除了加强学习外,还注意培养全体工作人员的一种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大家要有“形象责任”意识,树立“我代表区人事局”、“我是区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自觉维护人事局、区政府形象。其次在改进服务态度上,设置“社会告示牌”、“人员去向牌”,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对待群众要做到“热情、和蔼、耐心、周到”八个字,坚决克服态度冷漠、语言生硬、随便应付、不耐烦等消极现象。要求使用文明办公用语,接待办事群众做到“四个一”、“四个要”,实行局领导轮流接访制度和办公接待制度,建立《人事来件反馈单》等等,办事群众来到人事局感到亲切、温暖。第三,在提高办事效率上,我们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工作督查制度,建立专门的《督查登记本》。开通“人事绿色通道”,实行快事快办,规定凡能办的事情马上办,要请示的马上请示,能不开会研究的不开会研究,并辅以公开办事流程图、示意图,形成了“快速反应,高效便捷”的办事机制,杜绝了“拖、压、卡”现象的发生。同时,实行机关作风整顿督查值周制度,由领导轮流带班督查当周工作人员遵守考勤、使用文明用语、挂牌上岗以及是否在岗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我局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部制度得到了更好的落实。为了方便基层办事群众,我们几年来还坚持开展多项上门服务,特别是每年工资、退管部门开展有关年审工作时,要求集中人员上门统一批办和年检,此举受到基层办事群众普遍欢迎。另外,退休办每年还积极开展“三送”活动,调配股、人才中心也深入用人单位调查人才供求信息,为人才与企业牵线搭桥。三年来,群众对我们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比较满意。

五、加强勤政廉政,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树立清廉公正形象,建设人民放心的人事机关。

作为权力机关、职能部门、“窗口”单位,抓好廉政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开展“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点来抓,专门制定了《××区人事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加强廉政教育,班子领导严格遵守和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廉政制度、财经纪律,干部职工把“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作为人事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依程序办事,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许多干部在执行公务中自觉拒收“红包”、礼品,谢绝吃请和高消费娱乐,全局形成了良好的反腐倡廉风气。为了使人事部门的工作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监督措施:继续完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制定了《××区人事局关于实行办事公开制度的若干规定》,将办事

的程序和结果、表彰先进、部门收费等社会“热点”问题,在“区政务公开栏”、“人事公务专栏”和“××人才网”上对外公布。设置人事举报箱,聘请人事行风监督员,推动了我局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

六、美化环境,寓教于乐,陶冶情操,营造积极向上的创建氛围。

局领导在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为干部职工创造一个文明、健康、欢乐的精神生活和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方面,注重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干部情操,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局机关和人才中心先后建立党员活动室、电教室、文明市民学校等基础设施,为开展干部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创造条件。三年来,我单位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开展党员学习和市民教育,还开展郊游活动、养花评比、登山比赛和跳绳比赛等,增强了干部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了干部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另一方面,加强办公和生活环境建设。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局机关和人才中心提出不同的环境标准,通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整个单位卫生整洁,井然有序,在办公室摆上了绿色植物、花卉,并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干部住宅楼也实行“楼长制”管理,制定《楼院管理制度》、《楼长职责》、《卫生环境管理制度》、《门卫职责》等,使办公和楼院管理制度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总之,三年来,我局立足人事工作岗位,全面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业务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筑“双赢”。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主题的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并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争创为基础,高标准、严要求,在市、区文明办等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不断向其他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学习,取长补短,把我局的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努力把人事机关建设成为一流水平的机关文明“窗口”。

第5篇

一、充分认识做好村级集体“三资”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资”处置是村规模调整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做好“三资”处置工作,不仅关系到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成效,而且关系到今后农村集体经济的巩固壮大,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新农村的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三资”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克服各种简单化的思想,做到思想高度重视,认识高度统一,方法稳妥有效,政策合理合法,确保这项工作积极稳步推进。

二、正确把握村规模调整中集体“三资”处置的原则

村级集体“三资”处置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要按照“因村制宜、讲究方法、尊重民意、促进发展”的要求抓好这项工作,在具体操作中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坚持政策稳定原则。在村规模调整中坚持“五个不变”。一是承包权不变,即土地证、林权证不更名、权属不变,原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与单位或个人已经签订的承包、租赁等经济合同继续有效;二是受益主体原则上不变,即原村统一经营的水田、果园、茶山、村集体统管山产生的收益原则上归原村范围集体所有;三是政策不变,即原村已承包到户的大田、山林、茶山、果园、水面等仍按原定政策不变;四是项目不变,即上级对原村已确定的扶持政策和开发项目保持不变;五是各村因地制宜,可将原村经济合作社保留不变。

2、坚持尊重民意原则。对村规模调整中的“三资”处置工作,要在依法的前提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尊重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的“三资”所有权和管理自,尊重村民的意愿,涉及“三资”融合等重大事项,须经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3、坚持因村制宜原则。由于村规模调整的村之间“三资”状况存在差异,在工作中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处置方法,不能简调“三资”。

4、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原则。村级集体“三资”处置要立足于保护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革创新为理念,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在村规模调整过程中,积极鼓励大村带动小村,强村扶持弱村,富村支援穷村。

三、严格规范村级集体“三资”处置的工作程序

为确保村规模调整平稳有序地进行,对村级集体“三资”的处置要按照规定程序,有计划分阶段实施。

(一)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我县虽然实行了村级财务双制度,但鉴于村规模调整工作复杂性、艰巨性,各乡镇仍要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全面开展村级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

1、暂冻集体资金。为便于村规模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规模调整期间暂时冻结全县所有村级集体资金,村银行账户暂停使用。从12月1日起各乡镇要组织力量,对涉及规模调整村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财产物资、支票、印鉴、收据、日记账、公章(村党支部印章、村委会印章、村经济合作社印章)等进行盘点,办好封存手续,由乡镇统一保管。冻结期间发生的收入交由乡镇中心指定人员转存至原村银行账户;确需使用资金的,须经乡镇长严格审核。

2、明确核资范围。核资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清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的重点是要摸清房屋等建筑物的数量和价值,包括村级自用、出租和出借的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要进行逐项登记造册,做到账实、账物相符。二是清理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内部往来(村民欠村部分)、有价证券等。清理的重点要放在应收款项方面,搞清村级各项应收款项和借出款等情况。在清理中能收则收,尽量减少借欠款项。三是清理集体投资。主要是清理村集体投入到工业、农业企业和其他单位的集体资产数额及股权,清理中要逐笔核对落实。四是清理各项负债。负债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清理的重点是搞清各项借入款及内部往来(误工、个人垫资、村欠村民部分)。五是清理非农用地。村级集体非农用地情况较为复杂,要搞清非农用地的权属。对属于村级集体所有的非农用地,要摸清其使用单位和数量,并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六是清理票据。票据的清理包括支票、各种收款收据、发票。票据经过清理后,要专人保管,及时移交。七是清理各类合同和协议。着重清理各类经济合同和投资协议,并分类整理列卷,与资产和财务档案一并移交。八是清理资源性资产。主要包括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耕地、林地、园地、已荒地、绿化地、露天公共场地)、水面(滩涂、池塘、鱼塘、山围塘、水库、渠系、沟壑)等。

3、全面核实资产。在12月25日前全面核实好各村冻结日的“三资”,在核资具体操作上,按照“先账内后账外,先登记后核实”的原则,做到账账、账款、账物、账表、账证“五相符”。对有账无物,有物无账,以及债务人查无着落的应收款、借欠款等不良资产,要在查明情况下,由原村提出处理意见,报乡镇长审定后,可作报账存档处理。

4、编制明细清册。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各乡镇要在12月25日前组织力量,对村级集体“三资”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实物资产和资源要图像存入电脑、原始凭证要扫描存入电脑,同时编制好有关报表及明细清册,出具书面清产核资报告。报表、明细清册及清产核资报告,原村和新村各保留一份,乡镇及会计中心各归档一份。

(二)选择方案,分类处置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根据各村人均集体净资产占有量的情况,按照“三资”处置的原则和规范的程序,因村制宜,采取“完全融合”、“部分融合”、“独立核算”三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处置:

1、“完全融合”是指对村规模调整村之间人均占有集体净资产数量基本接近(或即使资产、负债相差较大,但条件具备有能力)的村,可直接把原各村集体“三资”并入新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

2、“部分融合”是指对村规模调整村之间人均集体净资产有较大差异的,按照“统一核算、承认差别”的方法,可综合原村的实际,确定一个等额基数,以该基数为标准对各村集体“三资”进行合并;超基数部分在新账设立时单独挂账,主要用于原村公益事业建设或村民社会保障支出;原村集体资产产生的效益必须优先偿还单独挂账的债务。

3、“独立核算”是指对村规模调整村之间人均集体净资产(负债)差异十分悬殊,或股份制改革后运行较好的村,村规模调整后财务可暂实行“统一建账、独立核算”,待时机成熟后再实行融合。实行独立核算的村,公用经费可按各核算单位的规模进行分摊,也可以选择其他办法;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支出,可以按受益情况分摊,具体的筹集使用办法由新村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三)公布结果,办好移交

在村规模调整工作结束后,要将村级集体“三资”核对的结果和处置情况作一次专项公布。各新村班子和原村相关人员要在乡镇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及时办好档案移交手续,各类合同、凭证、账册等资料进行登记造册,实行集中统一保管,对在村级集体“三资”处置过程中形成的清产核资资料、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其他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归档,永久保存。

(四)合并账簿,规范管理

各乡镇和新组建的村要针对规模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村级集体“三资”由新村统一规范管理。

1、统一建立账套。各乡镇村级会计中心要根据调整后的村对原村“三资”的处置办法,按照清产核资结果及时结束旧账,建好新账,做好会计核算;一个新村只设一个账套,对实行“独立核算”的村,在一个账套下进行独立核算。

2、统一开设账户。村规模调整后,各乡镇要帮助、指导新村统一开设银行基本结算账户。对采用“完全融合”、“部分融合”两种“三资”处置方式的,要及时进行原村经济合作社的资金划转,做到一村一账户,严禁多头开户,严禁以任何理由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对实行“独立核算”的村,要及时调整原村银行预留印鉴,待资产融合后,实行一村一账户。

3、统一财务审批。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融合“三资”,原村的集体财务管理都实行统一审批,由新村按照我县现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对实行“独立核算”的村,审批前每一张原始票据要注明所属的原村名(收入或支出),以便会计核算。

4、统一保管资金。村规模调整后,每个新村设一名专职报账员,负责资金的收付、财务结报等日常业务工作,将原村移交后的有关资料统一保管,各乡镇将原村领取的村集体专用收款收据统一收回作废,再由新村统一重新领用、保管新的村集体专用收款收据。

5、统一民主监督。村规模调整后,换届选举前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原则上由3-7人(原各村至少有一名)组成,在原民主理财小组内部成员中推荐产生,并在新成员中推荐出组长,任期至村级组织换届依法选举产生新的成员时为止。同时,要认真做好财务公开,新村财务要继续在原村村务公开栏内实行公开;实行“统一建账、独立核算”的村,在公开内容上要分别公开新村财务和原村明细核算的内容。

四、妥善把握村规模调整中村集体债务处置

村集体债务是村集体经济不发达等因素长期积累形成的,债务化解是一项长期的、动态变化的艰巨任务。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在方法上要讲究技巧,扎实做好债务融合化解指导工作。在具体操作中要把握以下要点:

1、新村统一管理。要实行“统筹安排、逐步一体化”程序,对调整的各村债务由新村统筹安排,逐步化解债务,最终达到各村有机融合为一体的目标。

2、主动化解债务。坚持村集体债务自身认真消化原则。一是盘活存量资产偿还债务,对村集体拥有的闲置房屋,设备设施等,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筹集资金用于归还债务。二是清收债权偿还债务,单位或个人对村集体的欠款,要积极组织清收,用于归还债务。三是发展集体经济,提高还债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高村集体还债能力。

3、严控新增债务。各村应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决策,量入为出的原则,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严格控制举债上项目,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到资金有着落后再实施,鼓励和支持农民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式兴办共同受益的集体生产生活项目,以减少集体经济压力,防止新的债务发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