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6: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3月28日上午第一节课,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大自然的启示”汇报会,同学们都把自己搜索到的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资料读给大家分享。
叮玲玲,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进教室,老师也匆匆地走进了教室。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这一节语文课我们来谈一谈昨天同学们收集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老师宣布:“‘大自然的启示’汇报会现在开始!”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首先登场的同学叫黄致远,他走上讲台就问:“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母耳风暴预测仪’仿照了哪一种水下动物的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仿照了水母的耳朵的结构和功能。”黄致远祝贺我们:“恭喜你们答对了!”接下来是李倩瑜上场:“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从哪一种飞行动物身上得到了启示制造了人工冷光吗?”同学们又回答:“是萤火虫!”李倩瑜说:“你们又答对了,就是萤火虫。”一问一答地这样过去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下课时间了,这一次的汇报会也就结束了。
在这一次的汇报会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比如说: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抵抗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响尾蛇导弹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等可靠的知识。
这次汇报会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一定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造福人类。
广东中山南头中心小学五年级:徐弘宇
关键词:单元导语;导学;导教;效率
“单元导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对一组教材而言,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学习导航等重要功能。因此,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对于一组教材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块重要的课程资源。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呢?
一、巧用导语“导学”
导语行文生动活泼,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领着学生步入美丽的知识殿堂。每个单元的导语还都配有表现主题内容的情境图,画面生动,充满童趣。在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读导语,是发挥导语“导学”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新一组课文前,让学生读导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二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主题――学校生活。教师在教学课文前先让学生读读单元导语:“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师:“这一组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是多么有趣。读了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会从这些学生身上感受到爱老师、爱学习、爱集体、爱劳动以及珍惜时间的教育。”学生读到这里,着急想知道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带领学生浏览整组课文。
2.提取学习信息
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如,在上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导语课时,我安排学生多次读导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力图从整体上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先是自由读,提出阅读要求:字通句顺,正确流利,然后检查朗读,接着又让学生默读,进行批注,指导学生将自己获得的信息用序号标出,经过多次阅读,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加以引导,从而提炼出本单元的主题“亲近名著”,训练重点“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阅读原著中与课文相关的部分。”这样以单元“导语”为切入点,初步了解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初步感知主题的情感意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使单元学习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般明晰。
二、巧用导语“导教”
1.借助导语,把握教学重点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单元导语正如我们的眼睛,它是整组教材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能看到丰富的教学信息,能更好地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
我们知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在四年级下册第三个主题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来组织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这组单元导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让我们来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我们稍作留心,知道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每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练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概括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借助导语,细化教学目标
大家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率着教学的全过程,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
怎样利用好单元导语来细化教学目标呢?根据课标理念,为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我们应从整体入手,确立单元教学“三维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深挖教材,并提出多维教学目标)。如,根据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我们可以确立单元教学的以下“三维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学习积累并练习运用本组课文中朴实而优美的词句;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通过课文的词句理解,来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所在。由此可见,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了,学科素质教育就到位了。单元导语似乎不怎么起眼,但它们确确实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借助导语,找准训练点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单元导语也承载了不少语言学习的信息。如,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我们稍加留意就知道本组课文不仅在于让学生认识岩石和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更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他们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趣,从而对大自然产生赞叹之情。如,我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在学生熟读,基本消化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后,设计了师生配合表演的环节。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这一活动中,学生兴味盎然,积极的运用学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感受发现大自然秘密的乐趣。
总之,单元导语是一块重要的教学资源,作用之大显而易见,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单元导语的教学资源,使之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好材料、好向导、好老师、好平台.
参考文献:
[1]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0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了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心理素质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片面地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却忽视学生情感的作用。 “展示台”虽是为综合性学习而设,但教师应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聚焦学生的课内所得,并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情感导向。文本内容的延伸可以使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向社会,从“师”“书”单调的信息来源变为全方位地感受周围的世界。
一、内联——建构“展示”的整体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展示台”的内容是丰富的。如果教师能把“展示台”的内容和教材中的单元内容适当整合,会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一节语文课,如果学生没有完全走进文本,就说明教师没有给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如果教师在整堂课上都能给学生创设一个个与文本内容相符的情境,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专注,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对“展示台”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展开,这也是对文本的拓展与延伸。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课文或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家长的带领下,寻找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用手中的相机或笔记录下来。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这些“自然的启示,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每一张图片下面用一两句话加以概述。最后,围绕这个主题,在年级宣传橱窗里展示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大自然的印象”等。同时,结合单元习作,选择一两个“我眼中的大自然”写一写,让学生的情感在文字中自然流露。这样环环相扣、有的放矢的教学,使容易被忽略的“展示台”整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情感、智力双丰收的效果。
二、外引——感悟“展示”的人文意蕴
教材中“展示台”所展示的内容是有限的,有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不要拘泥于这些示例与范文,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给足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展综合实践,充分交流,享受学习的乐趣。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主题为——“农村生活”。如果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的感情便会在表达中自然流露。而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很难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单凭课堂上的几篇范文来作情感抒发,不仅十分单薄而且肤浅。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因势利导地“补充”——让他们通过自身体验来丰富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可以结合综合性活动,开展“走进农村”的体验活动:利用双休日,由家长带领学生去感受农村的美丽风光,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让他们真正地走进农家,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生活。这样的体验式补充,既激活了枯燥的课堂,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在生活中”的乐趣。
三、寻根——激活“展示”的独特张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和共建。教师在此过程中,是活动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合作者。学生之间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相互交流和讨论,促进了他们的友好交往,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在进行“展示台”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之后,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作好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而言,“展示台”中的许多内容都要求他们先在课外实践,再到课内展示,这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展示台”中提出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就需要合作完成。教师一定要预先分好工,这样才能取得效果,使合作不流于形式。又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爱国名言”搜集擂台赛: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在团队竞赛中感受合作的意义,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像“展示台”这样的内容安排,既整合了课内所学,又延伸了课外实践,让学生在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备文本;四种意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学拼音、认汉字与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整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和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的整合;选文典范,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呈现方式灵活,课后练习留给师生宽广的空间。理解了这些特点,教师在备课中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就能使语文课堂提纲挈领,舒展活跃。
一、要有全篇意识。新课标教科书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的形式提出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大意、思想、情感等。典型的题型有:
1.直接引出对全文把握的思考。如: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匆匆》)。
2.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的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6北京的春节》)
3.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强调很简短的重点,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读一遍。(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又如: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 )( )(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
4.要求讨论全文表达特点。如: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六年级下册《15凡卡》)5.填写表格,理清思路。如: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五年级上册《11新型玻璃》)。
二、要有专题意识。实验教科书按专题编组,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所以所谓专题意识,就是学习每组教材之前,要充分领会每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既是学习重点,也是练习设计的出发点。比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妙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视听一体的立体效果,通过真实的情境再现、动感画面等视频抓住孩子的眼球,使他们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在立体的教学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草原》一文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大部分学生因为从未去过草原,对草原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难以想象,也因此无法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于是,笔者搜集了一些有关草原风光的图片、资料,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进行了综合处理,在上课前让学生欣赏腾格尔的歌曲《天堂》,以歌创设情境,使学生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进入草原,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草原的图片,将学生带到内蒙古大草原,领略草原的自然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学生在图文声的熏陶、对比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文本,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拓展视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内容或年代久远,或涉及域外风情,小学生存在认知缺陷,难于理解。教师如果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让学生看视频“”,使其深切体会到中国所蒙受的耻辱,与此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运用,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和升华,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小学生虽然知识积累很少,但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而仅靠课本的内容是无法满足的,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搜索与学习文本相关的资料,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
例如,在学完《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后,学生还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大自然的知识,于是笔者利用网络搜索到不少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介绍给学生,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也强化了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使其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多种学习能力,自主创新
在教学中,当学生面对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这比教师一个人查资料、找根据有价值得多。只有师生一起动起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在这样的主动学习中,学生才有可能闪现创造的火花,才会有创新的成果。
例如,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一文时,在课文延伸环节,笔者让学生借助网络浏览各种各样的石头,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浏览教师提供的课件、相关的网站、文字资料。在浏览过程中,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学生便下载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笔者要求学生在浏览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小组讨论,确实解决不了的再问老师或上网搜索答案。这样,学生在操作浏览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对深化问题加强知识运用大有裨益。因此,在学完《钓鱼的启示》一文后,笔者组织学生分组在网上讨论这篇课文中父子俩的言行、詹姆斯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各自的启示,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协作、相互讨论,把自己的见解、理由发表在论坛上或聊天室里,而教师只需要监控学生讨论的进度、方向,并做适时的指导即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深化理解
1.借助动画演示突破课文理解难点
语文文本精彩纷呈,但有难有易。我们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弥补不足,使其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尖刀”,增强教学效益。
例如,在《赤壁之战》一文中,刮东南风时为什么可以烧曹操的战舰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这时,笔者利用动画演示,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孙刘联军、曹操的军营位置、水的流向、风的吹向,轻易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要 求: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一定很多。我们来开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会,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也可以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交流之后,把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写下来,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
考生姓名:张桓源
备 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习作
入档理由:描写细致,层次清晰
精彩程度:4星
范斯尼教授有唠叨:
1.叔叔送的孔雀鱼居然要当妈妈啦,这真是一件稀奇事,也是探索大自然孕育生命奥妙的难得机会。 选材新颖奇特,耳目一新。
2.从描写孔雀鱼的妈妈,到描绘小孔雀鱼的外形,可以看出小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完整全面,既有形有色,又层次清楚,既有动态的美感,也有静态的妙处。
3.恰当地运用生动的词汇,熟练地使用各种修辞的手法,孔雀鱼的可爱形象才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4.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弄清楚孔雀鱼的繁殖方式与其他鱼的不同之处,看似不起眼的闲笔,扩充了内容,开阔了视野,升华了主题。
王叔叔送给我好几条孔雀鱼,他们身上有天蓝、金黄、翠绿、淡粉、艳红等多种鲜艳的颜色。王叔叔还告诉我,孔雀鱼也叫彩虹鱼,因为他们的颜色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绚丽。孔雀鱼的寿命只有一年,是美丽又生命短暂的水中小精灵。
我站在鱼缸前欣赏这美丽的孔雀鱼时,忽然发现其中两条鱼的肚子鼓鼓的,难道它们生病了?我赶紧叫来爸爸。爸爸仔细看了看,高兴地说:“放心吧,不是病了,这是她们要当妈妈啦。从现在开始,你要给它们增加营养,吃孕妇餐。”“是!”我认真地答道。照顾怀孕的孔雀鱼就成了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放学回家后,我马上去喂孔雀鱼。正要投鱼食,我突然发现两个“孕妇”原来那大大的肚子变小了。我定睛一看,鱼缸里飘荡着许多小鱼仔。我想起爸爸说过,大孔雀鱼会吃掉小孔雀鱼,于是赶快用杯子把小鱼捞了出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小鱼缸里。小鱼们长得可不像它们的爸爸妈妈那么雍容华丽,背上是灰暗色的,身长还不足1厘米,全身几乎完全透明,连骨头和内脏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亮亮的小尾巴,差不多就占了他们身体的一半。我往水面吹一口气,它们就活蹦乱跳。喂食时,我刚一靠近鱼缸它们马上就聚集过来。
大概过了两个月,小孔雀鱼终于长大了。这下可以分辨出雌雄了,一共有6条雌鱼,其余的都是雄鱼。雄鱼个个像它们的爸爸,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裙子,真的像花孔雀一样,在水中炫耀;而雌鱼则像它们的妈妈,穿得朴朴素素,安安静静地在水中徜徉。
星期天,我观赏孔雀鱼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问爸爸:“科学课上老师说过鱼是卵生的呀,孔雀鱼怎么生下来就是小鱼呢?”这下把爸爸也给问住了,爸爸说:“我们上网查查吧。”一查才知道,原来孔雀鱼是卵胎生的,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鱼是这样,真是太有趣了!通过饲养小小的孔雀鱼,还让我收获了科学知识,看来老师讲的“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真是没错呀!
【关键词】自然形态;茶咖具;设计
自然形态是指自然界本身就具有的形态,包括了两层意思,其中“形”是指一个物体的外形或形状,而“态”是指蕴含在物体内的“神态”或“精神”。因此“形态”就是物体的“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内部与外部的统一。另外它还可分为无机形态和有机形态两类,富有生长机能的生物形态叫“有机形态”,如海豚在深水游泳时为了减少阻力而形成的流线形态,花生为了保护里面的种子形成的表面具有一定强度与曲面的形态等。他们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形成的。无生命的形态称为“无机形态”,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界里的山石等。无机形态是在重力环境和地质运动中形成的,它们的存在有着必然而充分的理由。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古人给大自然的评价。向大自然索要创造形态的参照和启示,也许是人类最早也是获取颇丰的一种造物方式。古人看到飞鸟而联想到飞天神话,看到天空的云朵飘浮于天体间,便联想到神话中的人物可以腾云驾雾,正是有了这种联想,飞天神话才变为现实,飞机、宇宙飞船等高科技产品才得以诞生。建筑大师赖特,正是通过对大量自然形式的考察,才发现树形仙人掌内部连续的管状结构,简洁而巧妙,是“加固建筑结构的完美典范”,从而为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以结构启示。实际上,我们可以从自然界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学到最基本的设计原理。人们认识到卵形是可抵御外力的薄壳结构,所以特别将它运用于陶瓷形态,使其具有抗变形性。螺贝形从一点至边口方向,以渐进的螺旋扩充结构给人以美的启示,作为盘内造型既美观又实用。设计师对复杂的自然形态进行简化后重新组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也是结构形态不甚简单的器物,设计师运用变异的美学原理创造了个形态不同的组合方式,让人目不暇接。即使是附着在自然形态之上的局部或表层结构,也可以成为借用的素材。这些都说明了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设计的源泉。
2 自然形态与茶咖具的关系
自然形态与茶咖具是相辅相成的,自然孕育了设计,设计依赖并反映自然。然而当代人们受浮躁社会心理的影响,往往迷失了设计方向。认清设计的本源,从自然中发现设计,再用设计来引领人们重新认识自然,这正是人们现在要做的。世界万物的外在形态各具特点,各种自然形态都是茶咖具设计的重要资源,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向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感觉、认识和想象的基础。只有通过艺术家的强烈感受、强烈的思想,才能将它设计为茶咖具。从自然形态到茶咖具设计的过程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摸索,由现象的摹拟到本质的提炼与表达的必然的过程。因此,自然形态与茶咖具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3 自然形态在茶咖具设计中的体现
3.1 形拟自然
当今社会物质丰富,普通形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现代审美的需求,自然趣味的形态产品更能得到人们的关注,以满足人们在心理和情感上的传达,使人们从人造环境重新回到“自然”中去。我们都知道,设计师从某些熟悉的植物或动物的形态出发寻找到解决形态设计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由来已久。在现代设计条件下,这种最原始、最直接的造型方法依然帮助设计师从大自然汲取灵感。在现代诸多的茶咖具设计中均有体现,其中自然形态在茶咖具设计中既有单独体现又有综合体现。单独体现是指单独的自然形态在茶咖具设计中的体现。综合体现是指多种自然形态相结合在茶咖具中的体现。
图1
如图1,这是一套单纯模拟海螺的形态的杯碟,一般海螺螺纹以螺旋形形状生长,在这套杯子上螺贝形从一点至边口方向,以渐进的螺旋扩充结构,与螺形杯相配的碟盘造型,它由一点扩展开来的规律性螺旋放射形态,造型憨态,可爱,充满情趣,让人感觉置身于海边一般清新自然。这套螺形杯碟的设计源于自然、取于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类向往自然的渴望,通过模仿生物形态而创造出的产品具有真实的亲和力,能够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愉悦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同时也通过模仿生物生长或活动瞬间的形态,使产品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从而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图2
大自然就像一个整体,湍流的河水,飘落的枯叶,奔跑的野兽,即使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草,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他们看起来互不相干却又紧密相连,只要稍加运用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设计的素材,就可以给我们的设计增添一丝乐趣。(如图2)这是一套经典的法兰瓷设计,却把自然界中许多元素都融合到了一起,白色的鲜花,红色的七星瓢虫,鲜嫩的绿叶以及草地完美的形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画像,清新的白色小花亲切自然,朴素淡雅,而那一个个红色的七星瓢虫点缀其中,又给这一片素雅增添了一抹艳丽,顿时使这套茶咖具充满了活力,再加上淡绿色的背景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自然而又不失情趣。
3.2 材源自然
刘安的《淮南子》中卷二十《泰族训》说:“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需、化生万物。摩而不玩,久而不渝。瑶碧玉珠,悲翠玳瑁,文采明朗,润泽若濡。奚仲不能旅,鲁班不能造,此之谓大巧。”认为天地造化生万物的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美,是任何能工巧匠的创造都无法比拟的。既然“质”所具有的天然之美是最高的,那么一切人工的文饰就是不必要的,至少也是无关紧要的了,这正体现了自然材料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一般自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如木、竹、土、石、棉、麻,矿等。用适当的技艺去处理适当的材料,才能真正解决设计的需要,获得率直和美的效果,茶咖具设计正是如此,例如茶咖具的壶扭,杯垫以及壶把等配件的设计,从最初的完全陶瓷质地逐步演变为特种陶瓷材料和非陶瓷材料,越来越多的天然材质在日用茶咖具
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他们优化了茶咖具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让传统的陶瓷产业焕发出新的光彩。
木材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木材的心材的颜色较深,材质硬而重、耐朽性好;而边材颜色较浅,材质较软,因此根据不同部位的特性在日用陶瓷设计中运用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受压的木材干燥后,常会出现弓形反翘或边弯,这一天然的特性也往往可以帮助日用陶瓷设计师在造型方面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天然和质朴。(如图3)利用木材的隔热性能较好这一特点,把树枝排成一排作为杯垫,不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陶瓷材料导热性所造成的缺陷,而且给人自然、协调、亲切、古典的感觉特性,同时通过人工材料与天然材料的综合运用,又衬托强调天然材料的自然特性,形成了不同的质感,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感觉,使这套茶咖具既有时代感又富有自然气息。其次竹、藤与木材一样,都属于天然材料。竹、藤的表皮是弹性和韧性最好的部分,将其削下来可以编制日用陶瓷设计产品中的各种搭配部件,如(图4)中把竹藤切割成丝,扭成一股充当壶的提梁,不仅自然朴素还使设计具有一种手工的拙味。从心理上激发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美好感觉。这种自然材料与茶咖具的组合本身具有自然细腻的特性,再加之手工编制的魅力,让日用陶瓷成为完美工艺品的化身,并将陶瓷自然亲切的一面展现在大众面前,帮助人们找回自然,接近自然,而且节约了能源与资源,延续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图3 图4
另外,在人类回归自然地呼声日益高涨之下,单纯的运用自然材料设计茶咖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开始直接将茶咖具的某些地方制作成自然材料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肌理效果,不同的肌理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他们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肌理并不都是美的,只有当他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光线之下才能呈现出各种美感。如飞禽走兽斑斓美丽的皮毛,花草树木的花纹年轮,布满粗细叶脉的树叶,落满枯叶的森林等。而且这种模仿自然材料肌理效果是早在人文之实已被人类发现,并运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及民间艺术。如原始彩陶表面以草,麻织物或竹,柳编织物压制印纹,瓷器烧制时产生的裂纹,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绳纹,草编纹理,青铜器的龟背纹等都是大自然肌理美的早期体现。而肌理一旦被设计师所选择,就变得具有某一特定的含义,成为他们想要表达的艺术观念的语言,如石头质感坚硬,不会腐烂,给人以坚定厚重的联想,是永恒的象征,有些茶咖具就是模仿玉石的肌理效果,玉是珠宝,也是石头,不管你把它雕啄成什么形状,总是透露着大自然的灵光,他没有铜臭的味道,也没有金银的奢华,有的只是朴素且美丽的感觉,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一种温润的感觉。图中的壶体表面如冰似玉、釉若凝脂,显然是有意识地追求"玉"的肌理效果,给人一种吉祥,优雅、神秘及浪漫的感觉。因此肌理材质因其自然和亲切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
3.3 色仿自然
色彩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他们都有其规律,如动物的颜色,是皮肤的色素或物理结构造成的,有时颜色会使动物看起来显
眼,或不显眼。不显眼的能使捕食动物或被捕食动物避开注意,例如北极熊和野兔。而植物体内富含不同比例的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因此就像是一个纯天然的调色板,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几乎都可以在植物中找到,如红黄蓝绿紫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自然色彩有效地丰富设计作品的效果,可是在现代茶咖具设计中,大多数设计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造型的设计和表达上,从而忽视了色彩在整个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陶瓷泥、釉和料的颜色很丰富,若根据大自然色彩的规律来搭配并装饰茶咖具,巧妙地加以组合,就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如图5)这套法兰瓷中,熊猫的腿是曲是伸,都是由设计师来创造,但是色彩的运用必须符合其真,要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因此在具体设计时要考虑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分明,即鼻吻端、眼圈、两耳、四肢及肩胛部为黑色,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因此在设计时只要将鼻眼,两耳,四肢及肩胛部绘制成黑色,其余各部绘制为白色就可以了。这样做不仅还原了自然形态的真实面貌,而且引导人们亲近了自然。由此可见,日用瓷色彩的应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注意与人的视觉心理及其物质特征紧密联系,恰到好处地把握自然色彩赋予人们的情感象征意义,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
4 自然形态在茶咖具设计中的价值
模拟自然形态在茶咖具设计中是一种较新的设计手法,在茶咖具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方面,有着崭新的突破。第一,提供更丰富的视觉语言符号。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设计资料库”,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通过模拟自然形态的方式,为我们在设计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我们将信息和资料通过艺术的处理方式转换成丰富的视觉语言符号,运用到茶咖具设计中。第二,扩展茶咖具设计的表现空间。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模拟,让茶咖具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面有新的突破,扩展了茶咖具设计的表现空间。第三,增添茶咖具设计的形式趣味感。自然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茶咖具造型上的多样化,使其更具感染力。第四,进一步完善茶咖具设计的功能性。在完成茶咖具的基本功能基础之上,模拟自然形态的茶咖具设计,可以让设计更具趣味性,使人得到放松。
师法自然,设计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向大自然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过程,自然形态在茶咖具中的体现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大自然还有很多美的形态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研究。回归自然将是今后茶咖具设计的必然趋势,从自然中的设计到设计中的自然,不仅是设计的本质和精髓,还是对科学发展观这一先进社会意识在设计领域的真实写照。对设计本原的再次探讨,不仅为现代设计充实了物质和文化内涵,更使我们的设计观念加以升华。
参考文献:
[1]陈 影 郭凤慧 产品设计中的自然形态要素分析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 04期
[2]平友舜 肌理现象与陶瓷装饰设计 景德镇陶瓷,1995年 02月 第5卷第2期
[3]彭莉 刘亮论日用陶瓷产品的仿生设计之美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 12期 177
[4]许倩 模拟自然形态的儿童包装设计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 05 172
[5]王建梅 日用陶瓷设计中材质的创新运用与感觉特性 佛山陶瓷,2009 年第7 期 25
[6]王文安 食品雕刻中自然色彩的运用,食品雕刻
关键词:生态危机 物质变换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观念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只要教师能抓住这一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大的提升,因此阅读的教学质量也就提升了。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在郊外采风、游玩的机会,来加深文章的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郊外进行该篇文章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对大自然的奥妙进行探索。此情此景的创设,就是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激发,不仅让学生更加关注课文的内容,也让学生在愉快的、真实的氛围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奇妙、博大,由此产生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也就提高了学生再次阅读文章的兴趣,让学生和作者的思想走得更近,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设计吸引人的导语
导语具有简洁地概括文章的核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教学应当与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语是提示作用,而多媒体的图片等内容是对导语的进一步解释,也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引导。教师在课前对这些内容进行创作,在课堂上,首先给学生播放这样的内容来辅助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教师可以将统一六国的治国皇帝作为导语,将嬴政、兵马俑的图片作为辅助内容,增加在课件上,让学生在“统一六国”、“嬴政”、“兵马俑”之间去找到他们的结合点,引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阅读文章,去探索文章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只有将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的意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不是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以正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饱含深情地朗读诗歌,将作者对故土和故人的思念表达出来。再让学生对诗歌进行赏析,最后让学生来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让学生选取朗读最好的学生,让他谈谈是怎么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又是怎么表达出来的。这个过程教师先是示范,后来再指出步骤,让学生自己参与,这样的教学就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
四、逐步地渗透的教学方式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主要的作用就是为点题,即指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一步步的深入的引导,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也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思索中去打?_阅读的思路,进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比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就问学生,作者在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然后学生回答喜悦的心情,教师又问,当父亲要求将鱼放生的时候,作者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当然不开心,沮丧。再到多年后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因为那此钓鱼的启示,他在人生中也放弃了很多的“鱼”。这就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对通过层层理会,对中心思想进行把握。
五、把握不同的文体进行教学
1、景状物阅读内容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例如,在学习《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时,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中的教学中,要将影视作品与音乐相结合来创造学习情境。可以在正式的阅读前为学生放映一段关于三亚的90年代的影像资料,将文章中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等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上教师精心选择的海洋乐曲,为学生建立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情景,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那个时候三亚的美丽和宁静。这样再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的阅读时,学生就能贴切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让景状物阅读内容在教学中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寓言类阅读内容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例如,在《纪昌学射》这篇寓言的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更有利地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展开。当然,在问题的创设上,教师必须根据阅读阶段的情况,再结合学生学习思维和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比如,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像学生提问:“同学们,古时候的射箭你们觉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提高技能呢?”一些学生在电视等媒体上学到过相关知识,就能说出答案,但有的学生就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再对大家说:“同学们不知道也不要紧,课文中会告诉大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将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内容学习了。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再次进行提问,学生有的能回答上来,有的不能。教师就更明确地指导学生,让大家找出纪昌的师傅是怎么要求他的,这样就找出了答案。学生的思维跟着问题走,在问题中探索阅读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效果。
3、童话类阅读内容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例如,在教授《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课堂变成戏剧课堂。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创设戏剧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去仔细阅读文章。扮演“巨人”的同学可以选择高大的学生,让其站在凳子上,显出巨人的高大。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将巨人的傲慢表演出来。一些学生充当花和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自己办成植物。让一个学生充当“小男孩”、让部分学生充当花园里的孩子们,让课堂变成阅读的内容的生动再现,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让学生在体验中取得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