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7: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十二生肖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彩泥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彩泥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超轻粘土、刀胶棒
、牙签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情境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你的年龄和父母年龄,能知道你们的属性吗?(学生说)
2.教师板演简画或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说出其了解的情况
3.
课前预习十二生肖的排列:
十二生肖,我们也称作“十二属相”,是我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11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时候的文人,为了让全天下的人,包括没有钱读书的人,不识字的人,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生”出生;“肖”相似、相像,肖像)排列顺序:1、鼠
2、牛
3、虎
4、兔
5、龙
6、蛇
7、马
8、羊
9、猴
10、鸡
11、狗
12、猪
(二)、引出课题:《十二生肖》
1.打开课本分析三幅不同作品,分别用什么材质什么手法表现十二生肖?
《1》唐-十二生肖俑:泥塑材质,拟人手法
《2》十二生肖邮票:夸张手法
《3》十二生肖剪纸:变形手法
2.本节课运用新的材质来表现十二生肖:
彩泥--超轻粘土
3.播放课前录制好猴子示范步骤过程-
4.制作步骤:
1.构思2.制作生肖基本形3.身体细部制作4.场景装饰5.整理完成
(三)、评价展示
将学生的彩泥作品小组上台展示
,进行自评,互评。老师进行最后点评
(四)
、回顾总结,布置课外作品
1.
回去询问父母生肖并制作一个送给父母
2.
课下收集不同类型材质树叶,下节课开始上《树指画》。
(五)
、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六)
【关键词】 氨溴索;给药方式;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 发病率高, 死亡率也较高。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 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症状具有非特异性, 其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诱因[1]。氨溴索作为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药物, 氨溴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探索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最佳给药方式, 本文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21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给予不同的氨溴索给药方式治疗, 比较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4年5月来本院儿科就诊的21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肺炎的诊断标准参考第7版《实用儿科学》执行[1]。患儿入院前未实施其他治疗, 患儿随机分为A、B、C 三组, 各70例接受不同的氨溴索给药方式治疗。三组患儿均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肺部固定的细湿音及干音, 重症患儿伴有发热、烦躁、呼吸频率加快、鼻翼煽动、心率加快等症状。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 并进行吸氧、吸痰、抗感染等常规性治疗。与此同时, 采用3 ml无菌蒸馏水与5 mg氨溴索联合, 以3~4 L/min氧气动力驱动下使A组患儿进行雾化吸入, 2次/d, 每次吸入时间为10~15 min, 连续治疗5 d, 保证治疗效果充分。B组患儿采用氨溴索单纯静脉滴注, 治疗过程为将7.5 mg氨溴索与3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 2次/d, 连续5 d。采用A组和B组患儿氨溴索治疗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C组患儿进行氨溴索治疗, 连续治疗5 d。治疗前后均行胸部X线检查, 治疗中观察并记录患儿体温脉搏、气促、药物不良反应、咳嗽、痰黏稠情况和肺部干湿音消失时间。
1. 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7 d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无咳痰, 呼吸正常, 检查肺部杂音消失、肺X片显示正常。显效:治疗后患儿体温较前下降, 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较前减轻, 痰量明显减少, 肺X片对比入院前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 d后患儿体温不退或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无明显好转或肺部干湿音没有消失。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B组患儿的有效治疗率最低, 74.29%。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达到92.86%, 显著高于A、B两组(P
2. 2 三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C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及平均住院时间最短, 其次为A组、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狭窄, 黏膜柔嫩, 血管丰富, 软骨柔软, 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 因黏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干燥, 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 易于感染, 感染时易致黏液阻塞呼吸道。且婴幼儿咳嗽反射弱, 痰不易咳出, 可引起肺不张或肺气肿[3]。因此, 在治疗的同时, 使患儿有效祛痰、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重要意义。盐酸氨溴索可增加气道内浆液分泌, 使痰液稀释, 易于排出, 从而改善呼吸状况, 使呼吸道黏膜的活性物质能发挥正常的保护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肺部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 从而维持肺泡稳定, 有利于肺泡功能的改善。临床上, 盐酸氨溴索是辅佐治疗婴幼儿肺炎的常规用药, 它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和容菌霉的释放, 减轻肺部炎症反应[4]。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治疗组的临床效果, 揭示出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氨溴索的给药方式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有效率高达92.86%。氨溴索雾化吸入给药方式使得药物弥散成颗粒状, 可以有效进入患儿的呼吸道内, 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表面积。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使得药物进入患儿体内, 降低新生儿肺炎患儿炎性介质的释放, 降低痰液的分泌并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两种给药方式的结合使用, 提高了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同时, 联合给药方式有助于加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 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合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较单纯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对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75.
[2] 李月清.盐酸氨溴索的药理作用于临床分析.亚太传统医学, 2009, 5(12):102-103.
[3] 马涛.小儿肺炎合并系统功能障碍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2, 21(14):83.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将今年3月28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定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教学实验在西安市环城西路小学进行,实验对象为五年级1班、2班的全体学生。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教学实验后比较受试对象速度、力量、柔韧三方面基本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并有利于的提高学生速度、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小学生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 身体素质
近年来,我国小学校田径运动和田径教学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改变。在体育教育教学的课堂上,其陈旧的教学内容、简单的教学方法,单一的组织形式,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让很多学生对田径毫无兴趣,甚至有了抵触情绪,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田径锻炼中。
一、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相关概念及运动项目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是针对7-12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计的一套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且有相适配的成套器械。它力图把激情与娱乐融入少儿的田径运动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向儿童介绍田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来确保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田径运动。能使孩子在任何地方(体育场、公园、健身房以及任何可能的运动场地)参与一些基本的活动: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少年趣味田径是针对7-12岁的少年儿童设计的,根据年龄可以分成三个年龄组。7-8岁为一年龄组,运动项目有:速度阶梯、短跑/跨栏往返接力跑、一级方程式、交叉跳跃(十字跳)、立定多级跳、跳绳、限制区中的三级跳、跪姿投掷、越过障碍投准;9-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运动项目有:速度渐进的耐力赛跑、冲刺/跨栏/绕杆往返接力跑、后抛实心球;11-12岁为一个年龄组。运动项目有:1000米耐力跑、短跑/跨栏接力跑、跨栏跑、三级跳远、快速接力跑、跳远、掷少年标枪。
二、教学实验流程
(一)试验时间和地点
2015年3月至5月在西安市环城西路小学进行为期8周的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实验,每周3次,共计24节课,以验证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是否能改善小学五年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实验条件控制
教学实验前对选取的实验对象进行了身体的基本情况测试(身高、体重、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测试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这些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实验班的体育课教学由笔者担任,教学内容为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照班的体育课教学由该校体育教师担任,教学内容按照小学田径教学大纲进行,为了避免实验内部效度的降低,因此,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课时相同。
(三)实验班与对对照班教学内容的介绍
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是:跑的方面主要为短跨接力、速度阶梯、一级方程式、8分钟耐力跑等一些新颖的训练方法;跳的方面为十字跳、立定跳远接力、跳绳、限制性三级跳;投掷能力有跪姿投掷、少儿标枪、有靶投掷等练习手段;柔韧方面有模仿动物走、钻地道等练习方法。
对照组的教学内容是:跑的方面是50米快速跑、接力跑、400m跑、800米跑等教学内容;跳的方面有立定跳远、蛙跳、跳箱练习、单足跳等腿部力量练习;投掷方面是沙包投远、前后抛实心球、推实心球、打靶比赛;柔韧方面主要是传统的弓步压腿等拉伸练习。
(四)实验后测试
在教学实验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方面的测试,将两组学生的成绩如实登记,得到可靠的数据,来检验教学实验。
三、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一)50米跑实验结果分析
50米跑是通过较短距离的高强度跑来测试速度素质的指标。在教学实验后,实验班50米跑的平均成绩为9.12±0.62秒,对照班的成绩是9.69±0.62秒,实验班比对照班快了0.57秒,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并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说明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学生速度素质的提高有明显效果、其教学内容短跨接力、速度阶梯、一级方程式、8分钟耐力跑等一些新颖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成功的,而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的效果一般,因此,我认为通过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50米跑的水平。
(二)立定跳远实验结果分析
立定跳远是充分体现学生下肢力量的项目。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立定跳远的成绩是148cm±14,对照组的是142cm±13,实验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比对照组多出了7cm,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在少儿趣味运动教学项目设置中,对传统体育课中的跳跃项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和创新,丰富完善了跳跃练习的形式和内容,例如限制性三级跳、立定跳远接力等项目。这些项目多是集体形式进行的比赛,这种以赛代练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三)坐位体前屈实验结果分析
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柔韧素质的一项主要指标。实验班学生通过八周的少儿趣味田径及趣味性游戏教学实验后坐位体前屈的值为4.99±5.86cm,对照班为4.68±5.76cm,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1.71cm,优势明显有着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教学注重练习内容的选择,选择了如“模仿动物走”和“钻地道”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通过体育练习可以提高各个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提高了学生的柔韧素质。
四、结论
(一)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内容新颖、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速度、力量、柔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加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学校田径教学中的推广。
参考文献:
一、开展了一次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班会,围绕预防溺水、预防交通事故、避免拥挤踩踏、消防安全、防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等为重点的主题班会,各班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讲安全故事、唱安全童谣、学生自我检查等,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安全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准时收看安全教育特别节目:3月28日晚18:00——18:30湖南卫视台《新闻大求真》节目。
二、举行一次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在没有事前通知的情况下,各职责人员能迅速到位,各尽其责,随堂任课教师及时组织、疏导,学生有序地从教学楼撤离至安全集结地,整个疏散演练仅用时2分21秒。
三、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一次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对学校教室、办公室、图书室、等重要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四、学校通过校园橱窗、黑板报等为载体大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50-01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主要被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知识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本文从农村教师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了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高效备课;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和以趣结尾,余味无穷。
一、高效课堂的基础――高效备课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高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准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先思考从哪着手。我们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会不断的考虑: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进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让备课高效,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下功夫,上课一开始就要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引趣的方式很多,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如:设疑,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谜语引趣等,还可以根据本地区风俗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引入。我上《难忘的泼水节》这课的开端引趣是这样的:先从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端午节龙舟赛入手,让学生自由说说端午节的特色及热闹景象,慢慢引入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上课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课堂中质疑问难,积极参与到小组中讨论研究。
二、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学生成绩=兴趣+能力”来说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更说不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了。那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设计有实效的课堂导语。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2)突出重点,切忌生硬。(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2、兴趣不能只停留在引入新课层面上,应深入课堂,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这是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基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做到这一点,教师在40分钟时间内都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微笑面对学生,从容不迫的应对教学,争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畅所欲言。如果扳着严肃的面孔上课的老师,即使教学方案设计得最好,也无法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因为学生面对着扳着面孔的教师,不敢提问,老师提的问题不敢回答,不敢与伙伴合作讨论。那么这一堂课就偏离了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究并不是说上课时几个人在一起说说就完了,而是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及怎样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以及同学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使受教育对象懂得合作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听取别人看法与观点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中领悟取其精华的道理。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境界。举个例子,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画家与牧童》的课堂教学设计,我是根据以下三点来体现教学高效性:(1)、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2)、引导学生创造意识。(3)、写、说、看结合。
三、高效课堂的保障――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十二生肖歌》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的平等合作,我就和十一名学生一起,戴上头饰,扮演十二生肖。按照十二生肖排列的顺序一个一个的出场表演,每个“动物”又是蹦又是跳的,还不时发出很有个性的叫声。这下课堂气氛充分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入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到孩子们这样的学习劲头,我深刻地理解到: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就要蹲下来和学生作朋友,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语言和文字的美感。
四、高效课堂的拓展――以趣结尾,余味无穷
一、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孔子以往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孩子们的有意注意,诱发幼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打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从而推动他们的学习。例如:小班教学活动,小熊吹泡泡,要求掌握5以内的数数。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两种:1、图片操作,在黑板上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图片,然后依次出示几个泡泡,让孩子们点数。活动过程机械化,幼儿表现缺乏兴趣。2、实践教学:带幼儿到户外玩吹泡泡。幼儿的兴趣挺高,能感知泡泡的颜色和形状,但由于泡泡的数量和呈现实践无法控制,以至于幼儿不能正确点数,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很容易客服这两种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病,使教材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可爱的小熊和色彩鲜艳的泡泡,配上愉快的儿童音乐,把孩子们带入一个轻松的游乐环境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教育目的就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二、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资源,使活动回归生活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的呈现,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幼儿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等有限的手段向幼儿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例如:小班幼儿关于图形的感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出示各种图形图片了解它们的名称,然后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并让孩子们找找教室里哪些物品是相关图形。活动中所提供给孩子的教育信息非常有限,内容显得较为空洞,其实在生活中有关图形的运用比比皆是,然而,用传统的图片形式很难将这些内容一一展示。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网络,不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更能将生活资料真实的展现出来,让幼儿从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中找出与图形有关的东西,加深幼儿对图形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解决了教师寻找、绘画图片的烦恼。
三、优化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探究性
多媒体最大的特征是集成性和交互性。充分发挥电脑的交互性将使我们的教学受益匪浅,幼儿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感到好奇。多媒体它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等特点,无疑更能受到小朋友的喜爱,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每个幼儿动手操作鼠标带动画面上的变化,感受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乐趣,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例如,中班数学教学活动,6以内数的形成,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可参与性,教师在活动中设置情境问题,让幼儿根据各个图形的特点,通过添画的方法,帮图形宝宝变身,操作鼠标为图形宝宝找朋友,进行任意图形重组,并点击相关的数字,当问题回答真确时,电脑里会发出阵阵掌声,幼儿在活动中兴致盎然,情绪愉悦、充满自信,比传统教学中的单纯摆弄图形,然后等待;老师检查的效果更直接更便捷,不仅使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发展,而且掌握了像拖动鼠标、敲击键盘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为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数学教学活动整合于主题活动中
《课程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课程要突出课程的整合,要求结构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发性的特征。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而是整合在各个学科之中,融入于幼儿的生活、主题活动之中。而数学概念往往是对表象的梳理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在一些主题活动中很难深入,往往只能象蜻蜓点水那样触摸一下,这也是现在许多数学活动研究者觉得很难融入主题活动中的原因之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记录主题活动室的情景,便于回顾和梳理,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是摄影和数码相机。例如:在理发店这一主题活动中,要帮幼儿梳理有关理发用具的用途和分类。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感性的经验,让孩子们去参观了理发店,在参观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时间的影响,无法及时的帮助他们梳理概念,于是通过摄像的手段,将参观的过程录下来,并用特写的手法拍下各种理发用具,在参观之后回放这段过程,一来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了巩固,二来便于理解各理发用品的用途,分类也就不成问题了。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难点,化抽象为形象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的。对于抽象的现象、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能理解,常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概念,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可以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具体可观事物,从而使幼儿得到更多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形成概念、掌握知识打好基础。例如在大班开展“十二生肖”这一活动时,难以让幼儿掌握十二个动物的排列顺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提供各个生肖的图片,让幼儿记住它们的顺序并按顺序进行排列。为了帮助幼儿记忆,还会采取儿歌形式,记忆方法都比较死板,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flas游戏,十二生肖大转盘,通过点击鼠标转动生肖转盘,停下来时可随机出现生肖空格,让幼儿按顺序将周围的生肖移入正确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游戏,幼儿灵活地掌握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庞大的书库也是有限的资源,况且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就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就为教师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输入相关内容一搜即可,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让老师和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开启了下一步学习的大门,有利于更好的进行个别辅导式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七、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使用技能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备课与“抄写教案”几乎可以说是等同的,一直以来也是不争的事实,可谓是“约定俗成”。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思路要转变,要求教师把备课的方向由老师“怎样教”变为学生“怎样学”,备课的过程中既要预设出老师“怎样教”,更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也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做到有效备课。那什么是有效备课呢?我认为有效备课就是把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教材资源综合而充分利用,为确实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准备活动。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就简单谈谈有效备课的方法与途径。
一、把握教材自主备课
(1)全面解读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新课程标准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我们在自主备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教学参考书,教参中有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为我们老师提供了很有效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将教参的优秀案例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修改整合,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美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形式比较多,新课程标准将其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其实,很多课程是多个领域都可以来表现的。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在自主备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与专业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形式来进行,这样上课过程中也会得心应手,表现出色。比如人教版五年级的《十二生肖》这节课,教材上提供的内容比较丰富,有泥塑作品,有剪纸形式,有绘画表现。这些,为我们备课的时候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内容,但是我们需要面面俱到吗?我认为,这时候就可以根据美术教师自己的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作为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材自主备课。
(3)关注学生群体心理,找准备课起点。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师生的角色较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占有绝对地位,而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种角色关系的转变,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在关注教材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的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我们在备学生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也就是了解他们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新学的知识与技能和原有的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我们在备课时要清楚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
二、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很多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不尽相同,这时如果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其备课质量一定比个人作战能力要强。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碰撞。每一位任课教师结合各自备课的教学思路,发表自己对教学内容、教法的理解和意见。在集体备课时如果某位老师某一课的独立备课准备很好,她就是“中心发言人”,其他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现在很常见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其实就是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看法和理解的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就可以采取这样的同课异构,每个教师先拿出自己对某一课的教学设计,然后大家共同交流,互相碰撞,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可以得到一个集合共同智慧的教学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
三、信息反馈多次备课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备课就是写完教案就算完成了,其实这个是把备课这个教学设计的过程简单化、片面化了。我们很多时候的备课稿也就是教案,是事先定好了即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些所谓的教学详案,连课堂上要说的话都预设好了,这样的备课不能说它不可取,但是确实也有缺陷所在,这样的备课教案是一种游离在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备课。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有新问题出现的过程,那么也就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师将课堂中得到的诸多信息要素合理而有序地调整,使课前充分预设备课延伸到课后及时信息反馈再备课,从而使美术课堂走向高效课堂。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四年级《色彩的对比》这个课时,课前我也进行了充分准备,查找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在第一次教学中,我讲的很多,也展示了很多的图片资料,可是学生反馈给我的信息是他们对这些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于是我及时修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二次备课。针对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的教学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穿的衣服上的色彩入手,让他们感受哪些颜色的衣服搭配比较好看,进而过渡到对比色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掌握。经过多次备课调整,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
四、教学反思完善备课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为了上课,课上完了,备课过程应当就结束了。实则不然,教学反思其实也是我们备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教学反思可以进行“三问”:一问自己教学亮点在哪里?二问学生学习收获在哪里?三问同行改进之处在哪里?教学反思不但可以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为以后的备课提供可借鉴之处,教学反思还可以提出失败的教训,避免以后的教学重蹈覆辙。在不断的教学中找到得失,积累经验,厚积薄发,挖掘自身潜力,促进自己教学艺术的可持续提高和发展。
一、研讨活动提供了多方交流的平台
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10节展示课的教师既有全国课堂教学现场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也有厦门市创新大赛一等奖,更有年轻的教师。他们的课堂各具特色,为交流研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参与点评的专家有省普教室教研员、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以及《福建教师》的编辑们。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解析课堂的得失,为听课者提供了多方的信息。参与听课的老师除了厦门本地区,还有福州、泉州、龙岩、宁德、三明等兄弟校的校长和老师们。本次研讨活动既为授课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为听课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大家畅谈课改经验,分享彼此的课改成果,较好地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交流与研讨的目的。
二、研讨活动呈现了雅俗共赏的课堂
1.名师课堂充满魅力。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位曾获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教师开课:来自福州市教育学院一附小的林莘副校长执教《凡卡》,课堂以情激情,充分体现了林老师独到的教材解读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来自福安市赛岐小学的罗鸣亮校长执教《认识数》,充分让学生在摆弄卡片的活动中不断内化知识,学生兴趣高涨,迭起,充分展现了罗老师精湛的教学水平;来自厦门湖里区华昌小学的林萍老师执教《万圣节快乐》,课堂以角色扮演为主线,以分层教学为组织形式,在视觉与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三位名师富有特色的教学,提升了研讨活动的层次,让与会者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2.常态课堂充满活力。
本次研讨活动是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如果说名师的课堂是一道佳肴,那么延奎小学年轻教师的常态课堂同样是一道美食:陈杨梅老师执教的《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较好地体现了略读课文的独特处理;周建梅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堂在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1厘米的长度,掌握用厘米测量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活动与数学思维的结合;刘惠清老师执教的Module9 Unit2《That will be fun》,师生互动不断,口语表达得到有效训练;张龙老师执教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站立》,把技能技巧的训练与身体素质的培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成功经验:郑艺芳老师执教的《十二生肖哥闽南歌谣》,富有个性的表演把音乐素养与闽南文化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学得有趣、有味。5位年轻教师的课堂在扎实中追求学科知识的本质,在活动中体现孩子的活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课堂始终,为研讨活动的圆满成功描上了浓厚的一笔。
三、研讨活动引发了素质培养的思考
1.教师的专业素养成长在课堂。
名师的成长不是一朝成名,三位名师的课堂充满着对话、幽默、机智与灵性。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育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在这样的课堂里,是师生两种生命体在情感、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是演绎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一个教师,只有扎根于课堂,潜心研读、静心修炼,才能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2.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