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4: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剖析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主题学习;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11-04
研究学生学习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也包括对教学对象的知识和以教学对象和知识内容为基础选择的教学策略。高职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对他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学习能力,唯有学习能力能承载“学得更好和学得更多”的理想。高职大学生已经有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经历,不能说这么多年来没有养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只是来到大学以后,某些学习习惯反而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障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与其说他们需要教育,不如说是需要“治疗”。教师的积极引导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仍有较大影响,这也是教师介入学生学习的依据[1]。教师在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时,不妨像医生对病人一样,开诚布公地分析“病情”,讲解“治疗”的方案和目标,双方合力解决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有效的教学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经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知识,这也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但学生并不了解这一处理过程和所使用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有十几年的学习经历,有自己的一套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处理方式,类似建构主义所说的知识建构[2],只是他们自己未必了解。教师介入解决学生学习瓶颈问题,其实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沟通两个过程,即“教师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过程”和“学生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过程”。
教师方面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以剖析教师学习过程为示范,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实践手把手的帮扶。将教师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作为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有较为明确的参考系,以此促进学习方法的调整。学生方面,在操作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和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参与和教师及同伴的讨论,明确自己所采用的学习方法的依据或学习过程所反映的关于学习的“个人哲学”,由此了解自己学习策略的形成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途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反思的依据。
1 高职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不足的 原因分析
高职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形成是他们长期的学习习惯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积累使然的。有些学习习惯可能利于短期学习目标如应试,但不利于终身学习,有些学习方法利于理解知识而不利于研究和创新。高职大学生将他们的学习习惯带到大学课堂,但以往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新的学习要求。
1)应试背景下形成的以寻求答案为目标的学习习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以课程标准为目标,以考试标准为检测手段。理论上,考试标准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但是当评价以考试结果为准的时候,围绕考试标准而不是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就理所当然了。所以,有效学习表现为有效解题。当然,这种现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还是考试内容,以知识点为答案,学习体现为运用知识解答问题,是可行的。多数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习惯了“学习就是找答案”。大学阶段却相反,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很多学生刚入大学会在学习上感到茫然,因为他们的学习“惯性”不能调整过来,同时也不了解如何围绕“发现问题”来进行学习。
2)整体学习能力不足。这个问题与基础教育的知识点教学方式相关。学习学的和考试考的是知识点,造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大学学习的大信息量则要求学生必须有整体的眼光和对资料宏观的把握。高职大学生必须了解什么是整体学习,并掌握整体学习的技能。
3)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缺乏,使学习陷于肤浅。基础教育改革虽然也不断推动研究性学习,但很多研究局限于对简单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指向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一种只助于对教材内容理解而不是针对真正问题的研究,学生对研究的方法不甚了解,研究难以深入,这使他们在大学阶段需要研究问题时经常感到困难。
高职大学生这些学习上的方法问题,需要学生有意识地自我改进,学习一些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知识。教师在学习能力培养介入中,仅提供这些知识是不够的,即使学生背熟了这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剖析教师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学习和问题研究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示范教师如何学习和做研究,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示范,以此让学生体会信息加工、整体学习、研究方法等概念,也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师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过程。
2 以剖析教师科研与学习实践为案例的高 职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2.1 剖析教师的“主题学习”过程,让学生从教 师的思路中体会信息加工的策略和整体学习 的特点,直接为学生学习提供示范和训练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在大一新生的《学会学习》课程中安排了一次职业生涯认知教育,首先,通过北森公司开发的朗途测试软件的测试,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再通过自我认识剖析、360度评价、橱窗法分析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性格取向;其次,通过性格取向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性格特点等;再次,试探性地传授一些职业认知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取向等。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自我膨胀意识强,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
与学生的实际接触中发现,目前的大学生普遍成长环境优越,受家庭过于保护,自我膨胀意识很强,觉得自己很能干,什么都懂,在实际的的操作中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例如,张燕飞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CAD,可有些学生觉得她给的图太繁琐,不愿意画,建议老师换点容易的。下课后却说老师讲得很快,什么都没有学到,把责任推卸到老师身上,而不是从自身找问题。对待学业,很多学生希望越简单越好,并不是真正希望学到知识。当真正迈入社会,设计公司或单位让学生现场画CAD时,很多学生却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
2.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大学生一进校,辅导员就让每人都交了一份大学4年的规划,可是到了大二,我让城规091的学生谈谈当初自己的规划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90%学生都说不知道自己当初都写了什么,当时完全是为了应付差事。对于大学第4学期的规划,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因为变数太大,我也不知道自己这学期都能做些什么”;还有同学写到她的目标就是减肥。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较模糊,没有普及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理念缺失,觉得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他们遇到就业问题时,也就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体制不完善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于20世纪90年代才由欧美国家传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职业生涯规划市场需求的增长,在国内为个人职业进行规划的专业职业规划师随之产生。但由于这一行业在我国起步晚,相关制度和体制还不健全,职业规划师和相关咨询服务机构非常短缺,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较低。浙江农林大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附带在《学会学习》、就业指导相关课程里面,并没有专门的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职业咨询.
二、解决对策
在如今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之下,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非常必要,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全面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清自我,明确奋斗目标,提前作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明确目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为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对大学生来说,通过相关软件的心理测试,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自我需要等,同时接触了解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要求,客观分析自己适合干什么样的职业。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企业需求,制定奋斗目标,规划自己大学4年自己应做的事情。在职业目标的确定中,要采取弹性制,近期远期相结合,且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忌盲目夸大。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项目
实践实训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的窗口,一个好的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受益无穷,甚至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积极参加浙江农林大学每年设立的科研创新项目、东湖杯创业大赛、课程实习、实验以及导师的科研项目,假期应到规划、房产等相关单位实习,进行职业体验。在参加实践实训中,大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工作经验,增长社会阅历,锻炼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增添筹码。
3.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
学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中应加强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成立由教授和工作单位专家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职业规划课程包括学会学习、专业辅导、就业指导、岗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学校应通过设立职业规划课程,让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帮助学生科学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今早的融入社会。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大一新生,通过心理测试、能力测试、学会学习,使学生认清自我、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初步职业目标;对大二学生则要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初步的专业技能,并扩充学生的综合知识;对大三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明确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熟练应用相关软件,掌握专业技能;对大四学生要进行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能尽快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学校应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认清自我、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明确职业生涯奋斗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付诸于实践。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大学的一切资源,学习知识,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1,(1):118-119.
\[2\]朱军.《学会学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11学生工作研讨会交流材料).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逻辑思维 能力培养 《新视野大学英语》
前言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人们普遍讨论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议论的热点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应考策略和技巧。但关注大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程度,重视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分析能力培养的讨论鲜有所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知道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片面强调听说读写的操作性训练,忽略组织架构的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与课程要求所提的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综合文化素养”也是背道而驰的。而缺乏自主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学生,所能做的只是对现有知识的机械重复,谈不上灵活地实际应用。多年来的“哑巴英语”,也提醒我们应注意新时期的教学问题,值得现时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思考如何培养具有自主思维能力的大学生。
《新视野大学英语》这一套大学英语教材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融入了关于文章结构的分析、作者论证方式等的剖析,体现了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使用这一部分内容、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分析文章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培养思维分析能力值得我们一起讨论。
一、现时大学生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具备了区别于以往大学生的一些特质。这些特点同时也体现在现时大学生对待学习、看待传统教学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偏重。
1.自主学习能力的成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力支持,现时大学生已基本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学习资源。网络的普遍使用也使搜索学习资料、找寻答案,甚至拼和写、听和说的锻炼都更加简单便捷。因此,现时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课本字、词甚至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自己查找、思考解决。
2.理解分析能力的欠缺。无论从现时大学生的心理年龄还是从他们接受多年的或多或少的应试教育来看,现时大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都需要更多的锻炼和发展。应试教育着重强调字词的记忆和句型的背诵,以致于学生本身也忽略了理解分析能力,这也是直接导致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3.缺乏研究精神,深入思考的能力不足。与许多高校工作者所提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情绪有关,现时大学生对深入思考缺乏兴趣,也缺乏研究精神。而许多问题的答案,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获得。由于缺乏思考研究的过程,很多问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可见,现时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思维能力的锻炼,例如对文章架构的分析、对观点的提炼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这一能力的训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为学生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二、个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实例
实例1.《新视野大学英语Ⅰ》Unit 5 Section A“The Battle Against AIDS”
Text Structure Analysis:Problem――Solution――Evaluation
教材把课文中几个段落的结构作了分析,这几个段落都是“问题――解决方法――评价”的模式。在处理这一部分时,本人先结合之前Unit 2 Section B的文章“Is There A Generation Gap?”的文章结构,对Question――Solution的写作模式进行复习重温,并以此作为切入口介绍Problem――Solution――Evaluation的写作。教材中主要集中在这一个写作模式在段落写作中的应用。根据分析可以针对文章段落提炼以下架构:
课文中已经有两个清晰的例子,Para. 8&9及Para.10,它们都可以依照这样的模式解构。同时教材在分析后也提供了练习的材料:
General Statement:Build more tall apartment buildings.
Problem:increase in city population,housing problem.
Solution:pull down one-family houses,build tall buildings,make use of the space in the air.
Evaluation:help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
教材中主要着重这一模式在段落中的应用,然而,本人认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段落以外的应用,提醒学生打破现有局限think deeper and further。例如教师可以提醒学生:What causes the housing problem in cities?Besides the housing problem,are there any other problems caused by increased city population?For all the other problems, can you figure out the government’s solutions and how did they work?在这些问题的激励下,经过brainstorming,学生很容易想到城市就业问题、污染问题、交通及教育等问题,也能很快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效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Problem――Solution――Evaluation的写作模式,而且一些出其不意的问题,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从一点问题扩展至段落,更从段落扩展到文章甚至扩展到集体讨论的话题。其后一份小组合作的report也能巩固他们的讨论和思维结果。
实例2.《新视野大学英语Ⅰ》Unit 4 Section A“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Text Structure Analysis:Listing
在对listing的写作应用的分析后,教材也提供了示例和练习材料。示例如下:
Sample Paragraph:
Many different sports occur on our university groups.Students can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like football,basketball,racing,and even baseball.Other students may enjoy sports such as tennis,swimming,and high jumping.Still others have access to activities like weight lifting,sking,etc.
在listing的写作分析后,教师可以把同样的话题:Many different sports occur on our university groups安排给学生做课堂练习,在学生初步完成句子扩展后,展示以上sample,并提醒学生注意示范段落中一共使用了几个listing systems来说明主题。之后,指出示范段落中listing system中列举例子的逻辑问题,布置学生重新按照自己的逻辑排列例子,并结合学生校园内所见的课余活动举例。经过思考、讨论和练习,学生不仅对listing的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够更灵活地使用,同时对写作的兴趣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的使用过程中还有更多实例,本人不再一一赘述。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总结出: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提供的关于文章结构和写作模式训练的材料,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逻辑。
总结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始终知道“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高校英语教师不但肩负着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应用能力的责任,而且需要的是对如何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思考。就英语能力而言,培养会用英语思考、英语表达和英文写作时逻辑清晰的学生,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从教材中挖掘,找到切入点,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阅读能力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英语思考、思维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教师用书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
关键字:大学生 面试礼仪 公选课程 架构 剖析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interview etiquette and job searching skill public elective course framework
Fan Yanan Lin Lantia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Building interview etiquette and job searching skills public elective course, can meet college graduates growing realistic demand in seeking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is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college student interview etiquett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framework, under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in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and actual classroom practic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view etiquette public election programs framework analysis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及高校的就业率压力均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在就业指导体系中建立完善的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课程体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大学生面试礼仪学习的现实需求。笔者经过多年的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实际招聘经验积累及实际的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课堂实践,对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程架构建设做了如下剖析总结。
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结构可包括大学生求职技巧、职业形象塑造及面试过程礼仪三部分。
一、大学生求职技巧
(一)求职前准备
大学毕业生应在大学三年级左右通过职业测评、心理测评、老师及家人建议、自我衡量等途径对自己的能力、专长、性格、兴趣进行清晰的定位。并通过了解本年度的就业形势,确定拟应聘的岗位、企业类型、薪酬要求等,从而进一步明确择业方向及择业目标,并通过网络、书籍、咨询面试成功者等方式积累与自己能力、岗位意向、企业类型相匹配的企业面试经验,从而为成功面试做准备。
同时,可以通过学校布告栏、海报、辅导员、班长的信息、各大招聘网(智联、51job、中华英才网、毕业生就业网、应届生求职网)、企业、事业单位官网以及朋友、亲属、HR人事专员、上届已就业同学等熟人推荐方式积极寻找并抓住面试机会。
(二)专业的简历制作
1.不同组织,不同简历
外企简历一般要求英文或中英文双版合一,最好为十秒钟就能读完的一页纸简历,无拼写、语法错误,使用地道的专业词汇,并尽量突出与职位相匹配的重要经历和能力,以大大提高进入复试的概率;国企、私企、事业单位也尽量用一页纸简历。简历内容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措辞精准,突出与职位相匹配的经历能力,如党员、实习经历、学生干部经历、创业经历、重大比赛经历、职业能力证书等,这样才能够在简历的大海中吸引招聘者的注意。
2.无比重要的第一页
简历第一页最好使用具有个人特色又符合岗位要求的颜色、格式、字体、结构;并做到简历内容清晰明了,条目清楚,重点突出,用事实和数字说话;贴专业简历照,面目清楚,微笑自然,适度化妆,着装正式,发型美观不怪异。
3.有薄有厚
对于有强烈求职意向的单位,可以采用投递重点突出的一页纸简历同时附加详细个人介绍的简历材料投递方式;而对于只有一般求职意向的单位,考虑到节约成本可以只投递简化却重点突出的一页纸简历。
4.趋利避害原则
在简历写作中,可以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适度规避不利因素,不将其出现在简历上。如与同龄人相比过大与过小的年龄、过低或与企业文化不匹配的政治面貌、岗位所在地不十分受欢迎的籍贯、距工作地点特别远的常住地址等。同时尽量突出有利因素,如学生干部、党员、当地户籍、海外学习经历、外企实习经历、全国大赛获奖、市级三好学生、成绩班级排名前1/10等。
5.将简历写得丰满
简历内容若只寥寥数笔会显得面试者不够优秀,长处不多,从而大大降低进入复试和应聘成功的概率。因此为充实简历内容可以将教育背景中与应聘岗位相关的重点、相关课程略微提及;并将所获奖学金一项一行,层次分明地列出;自然拉长简历中的句子,适当用修饰性定语略微详细说明,段落自然地多换行,加大字号,附加其他实习经历、生活阅历等。
6.微妙的电子简历
很多毕业生喜欢亲自去招聘会现场投递简历,殊不知效率最高的是电子简历。而电子邮件简历的黄金发送时间则是HR招聘专员的上班时间,北京上海一般为早上9点左右。同时,邮件标题是应聘者的第一份简历,应用最少的字数突出应聘者的最大优势。如:(应聘培训助理),李婷,学生会主席,高级口译,500强企业实习1年。
为了防止乱码并且方便打印,简历最好以附件形式发送,同时为了凸显自己的礼貌修养,可以在邮件正文写一封简短的求职信,正文最好不超过300字,且条理清楚,求职信内容可以包括:礼貌的问候;哪里得到求职信息;做简单自我介绍;表达真挚的求职愿望;对阅读者的关注表达诚挚的感谢。
(三)面试前的准备
1.正确接听面试电话
建议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接听面试通知,接听时必须做到平和礼貌地问候,并问清面试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要求,记下联系人的名字、电话,挂机前面带微笑,表示感谢。
2. 进行面试前的信息搜集
随后进行面试前的信息搜集,如:公司规模、业务、市场、客户群以及应聘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技术、专长、实习经历)、个性特点(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工作性质(出差、应酬、维护客户关系)等。并了解面试形式和内容是群体面试、单独面试、测试还是具体操作。从而充分准确地根据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自我介绍设计及互动问题预测。
3.自我介绍的设计
自我介绍的长度一般为2-3分钟,但可以视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自我介绍内容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应提前设计针对组织特点和岗位特点的自我推荐,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家庭情况、爱好、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能适应出差、加班、适当应酬等。而企业最想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该工作、其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专业领域、主要的成就、成绩、是否具备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
4. 面试物品的齐备与条理性
毕业生的求职记录本应随时带在身边,以备记录必要的求职信息。除了必要的证书、文凭、照片之外,还应多带几份简历。应聘公文包要整理整齐,通过公文包可以看出应聘者的条理性,有些招聘单位会随时随地出题目考察应聘者做事的条理性。
二、职业形象塑造
(一) 面试前形象准备的三步走
外貌是一种视觉简历,第一印象在无形中左右着面试官的判断。大学生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公选课程的第二部分是职业形象塑造。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会对场合的正式程度进行判断;第二步,学会对应场合的正式程度及文化宽松程度选择正确得体的服饰;第三步,学会职业形象塑造快速提升技巧。
(二)面试前形象准备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学会对场合的正式程度进行判断的课程中,笔者对正式场合做了五个星级的划分,教会学生对场合的正式程度进行分辨。
第二步,教会学生根据场合的正式程度,选择对应的服饰搭配,从而使自身形象更为得体,更符合环境的要求。同时也会在PPT中演示一些不正确的服饰搭配法,让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避免尴尬状况的产生。
第三步,笔者教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形象提升技巧。在女士妆容部分,教女生化宛若天生的自然裸妆,比如利用高光进行微整形,起到隆颧骨、垫下巴的作用,利用阴影遮住大额头、大脸变小脸、长脸变短脸,提高鼻梁等。
在男士修容部分中,会让男生了解男士修眉的作用、如何修眉以及男士修眉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笔者还会教男生利用胡须优化自己的脸型,使面试的应届男生更具有男性魅力(有些艺术、企划类岗位是可以接受职场男性留胡须的)。
除了眉形设计,发型对形象的提升作用也功不可没。在女士发型设计内容中,笔者会教大家依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合适的发型,也会讲到很多女士发型的梳理技巧,比如一个简单的盘发,有些女性可以做到知性、高贵、优雅,而有些女性梳起来却显得呆板沉闷、老气横秋,其实这当中隐藏着很多发型梳理的技巧。
三、面试过程礼仪
做好面试前期的准备工作和面试形象提升之后,开始进入面试过程礼仪的学习环节。
(一)到达时间的把握
面试时绝对不能迟到,最好比原定时间早10-15分钟到达,这样才有充裕的时间到洗手间整理仪容。但如果因其他客观原因招聘人员迟到,应聘者最好不要流露不满情绪,要保持平和友好的面试气氛。
(二)面试时的态度
面试时应聘者一定要亮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但不能苛求完美。要树立信心,同时不卑不亢,不要刻意讨好面试官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也不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要非常合理地把握好面试时沟通的尺度。
(三)面试的具体环节
笔者会从面试等候区、进入面试房间、 如何入座、入座之后、如何回答、如何离席等几方面进行教学。课程中会使用丰富的图片、漫画进行生动讲解,课程的最后,还会挑选学员进行面试场景的模拟练习,并进行现场点评纠正。
1.等候区
在面试等候区要保持安静,不能擅自开门,更不能探头探脑,通知轮到自己面试时,要对引导员说“谢谢”,敲门三声经允许后方能进入,轻轻关好打开的门,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准备进入面试状态。
2.进入面试房间
从入门到面试间入座过程中,一定要体现“精气神”,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步伐适当加快,对环境要有灵活冷静的应对。遇到面试官直视的目光,不要紧张,收腹挺胸深呼吸,鞠15-30度躬后问好。双手微笑递送面试材料,文字朝向对方,方便对方阅读。
3.入座之后
自我介绍及互动交流时应讲普通话并尽量清晰标准,语言精炼,层次分明,注意语速、音量。表情柔和,面部放松,目光真诚,交流时不要过度晃头、皱眉、噘嘴、眨眼、低头、看天花板、看窗外等。笔试未开始时,不能乱动答题纸,被要求答题之后,再翻动试题题目,掌控答题时间,答题纸字迹清晰优美,答题后纸放右上角,有利于后来人答题。
4.面试答题技巧
浅显问题深入答,不能蜻蜓点水,深奥问题简单答,忌长篇大论,原则问题坚定答,忌委曲求全,陌生问题伸展答,不要冷场,而实践问题应总结答,千万不能“一锅粥”。
5.面试的后期处理
面试结束后,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最好在允诺的时间期限结束后询问。若没有约定公布面试结果的期限,可在面试结束后3-5天询问,可以以邮件或电话形式询问,询问的顺序是:感谢对方给予的面试机会;表达诚挚的求职愿望;委婉地询问结果,并表示感谢。
6.怎样面对未录取结果
若没有被应聘单位录取,也应有礼相待坦然面对未录取结果,并礼貌询问未录取原因,从而总结积累面试经验,并对应聘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表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也可以为其推荐其他人选。
7.如何面对复试
应聘者进入复试后,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有过大压力。进入复试后,应进一步深入搜集对自己有利的应聘单位信息、具体的岗位信息及应聘成功的面试技巧,找对展示优势的方向,提高面试成功的几率。
8.不可忽视的模拟面试
为保证大学生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公选课的实际授课效果,必须采取模拟面试手段对选课生进行实际的面试行为纠正、调整。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性格、特长等个人特点进行岗位订制式培养,提高其面试能力。如可根据行政岗位、技术岗位、销售岗位等进行大类划分,分别对应学生的能力、性格、爱好、专长进行匹配,以此方式在模拟面试环节进行分类详细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旭.大学生求职的公关礼仪[J].硅谷,2009(20).
关键词:辅导员;群众路线;和谐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如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校园的稳定。那么,辅导员该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除了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外,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与学生的和谐友善的关系,群众路线是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时代要求。本人将从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现状出发分析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探讨如何走好群众路线。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现状剖析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如何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由于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确,业务不精、职业倦怠以及学生不理解、不信任等原因导致现实中存在以下几种紧张关系:
(一)冷漠关系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实际上此项工作首先会因为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而偏离主线,平时更多的是琐碎的奖学助学工作、团学工作以及党务工作。辅导员自己无形中已经定位为行政人员,忽略了最重要的思想教育工作。于是,辅导员把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做是可有可无,更谈不上深入学生宿舍。宿舍是学生在学校的小小的“家”,学生在这个“家”里面展现的是真正的完整的自己。[1]辅导员没有主动深入这个“家”如何能窥探到学生真正的一切?如何能从根本上去了解并帮助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能从心里上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坎里?其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性质不明确也是导致关系冷漠的因素之一,辅导员应该是学生迷茫时候的指路灯,应该是学生困难时候的扶持者,应该是学生开心时候的分享者。可是,大学中只有学生干部才有机会接触辅导员,许多普通同学只知其名,甚至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大学中有辅导员。所以,大部分学生只有在遇到丢学生证、开证明等问题时才会找辅导员解决。
(二)不信任关系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其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处理各种学生难题的能力。可是,由于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学生问题的复杂化和辅导员没有不断充实自己等原因,导致辅导员业务水平不精,学生的难题也没能及时给与处理,不是推脱就是不当回事,给学生一种不好的印象。
(三)反感关系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碌碌无为”也是很多辅导员的真实感受,忙而无所获是导致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职业倦怠会使辅导员逐渐产生不愿接触、甚至拒绝接触学生的错误思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产生麻木、冷淡、反感的态度。一旦学生中出现旷课、迟到或者违规行为时,辅导员迫于压力才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辅导员的教育处于被动,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不听话。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从源头上解决这种紧张局面,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走群众路线,才能构建和谐关系。
二、何为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总结,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到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内化为辅导员工作的准则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群众路线是一种价值取向,学生的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的进步和成才就是我们价值体现;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方法,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指导好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展现他们的活力和风采;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方法,深入学生当中,把处理各种学生难题的经验积累起来,分析研究,形成工作的重点和启发。如近年来外来电话及短信的骗术让很多学生上当受骗,针对这样的现象,辅导员应该在接触到的个例中积累资料并在入学教育中重点突出强调,避免学生再次上当;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作风。作风正派,处事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广大学生的拥护和敬爱。
三、分四步走,践行群众路线
(一)正确定位,努力创建平等互信的沟通平台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之所以紧张,是因为辅导员总是高高在上,学生无法近距离接触,彼此缺乏沟通,人际关系关键在于沟通。辅导员应重新定位自己和学生,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构建平等互信的沟通平台才能服务好学生。沟通平台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本人认为应从走近学生、拓宽沟通渠道和提高沟通技巧上下功夫。首先,辅导员应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动态。每次在走访前可以提前半天告知学生,让他们不会有突击检查的感觉,走访的时间最好限制在半个钟以内,走访的目的必须明确,做好走访的材料准备,谈话态度应和蔼,应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在聊天过程中感受到辅导员的亲切与真诚。其次,应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QQ、邮箱、微博、微信等告知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彼此沟通的方式和渠道。最后,注意提高沟通技巧,现在的90后大学生是一群个性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薄弱,强硬的说教方式已不再适合,面对考试失意的学生,多运用安慰鼓励的语言,辅导员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运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相信学生会更容易走出困境。面对犯错的学生,要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及来龙去脉,切忌一味地批评教育,让学生自己剖析并承认错误。无论如何,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学会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说话技巧,要时不时地配合肢体、面部、眼神等达到沟通和教育的目的。
(二)真心关怀,切实正视学生的不良情绪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症状,17%的大学生存在焦虑症状,12%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
绪。[2]所以,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不容乐观,不可忽视。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时刻关注个别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可以试着从以下三点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舒缓:第一,丰富班级文化,打造温馨的班级氛围。一个班级凝聚力相当重要,在管理中如能注重集体主义的融入,培养一群实干的、具有团队精神的班干部。每学期指导各班举办交流会或者主题班会,营造团结优良的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第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平台,转移注意力。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举办活动的能力强,如果辅导员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学有所用,那么,学生就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不良情绪,所以,让学生忙碌也不失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在活动举办前辅导员要给出指导性意见,确保活动有意义,可以建议学生通过拉赞助等方式筹集经费,锻炼学生合作的能力,还可以适当推荐或者带领学生参加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别的比赛,如技能比赛和创业大赛等,此类的比赛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并获得荣誉,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第三,重点关注家庭贫困和心理异常的特殊学生,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做好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辅导员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所带年级中的贫困学生,借助学校勤工俭学平台给适合的学生介绍工作,解决学生家庭经济贫困带来的生活困难。由于学校勤工俭学的岗位毕竟比较少,辅导员需要鼓励贫困生通过兼职自行解决本身的困难,如家教,周末兼职等。至于心理异常的学生,辅导员一旦发现,第一时间要找学生谈话,如发现情况严重,要马上寻求专业心理老师帮助,做好各项记录,还要在必要的时刻通知家长。
(三)面向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迈进大学,大学生们少了家长的管教和束缚,再加上自我管理的能力差,迷茫和无所适从是很多大学生的感受。这时候辅导员可以从职业规划入手,教育新生合理规划大学三年或者四年时间,把每一年学生必须做的事情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把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专业技能和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等给一一罗列,并让学生脚踏实地地做一份职业规划书。1953年,耶鲁大学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了一项调查:所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只有3%的人对于他们的想达到的人生目标有非常清楚的计划,并将它们写下来。27年后,又做了调查,发现了3%的学生成就远远的超过了97%的人。所以,职业规划对现在大学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现实事实告诉我们缺乏职业规划将导致毕业生频繁跳槽,避免过高或者过低评估主客观条件。合理的规划能让个人的专长得以发挥,开发自己的潜能。职业规划实际上也是一种目标管理,能让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定时地进行督查,检查学生是否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所设定的任务,如未完成,及时给予剖析原因并督促其完成。这样,自然而然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和谐的关系,所以,职业规划指导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四)虚心好学,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飞速,辅导员如果还固步自封,不及时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势必无法与90后大学生沟通,所以从为了一切学生出发,辅导员首先要改变观念,要善于学习理论知识,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特点,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从生活、学习、就业各方面做学生的导师,实事求是地把为学生做实事、做好事当做人生的乐事。其次,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经常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学校辅导员有关制度为晋升做好准备,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职业倦怠。所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
和谐的关系不是简单地应付了事就能推进,需要高校辅导员认真负责的态度,放低姿态,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把学生的任何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对待,需要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朋友。
[参考文献]
[1]张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6)。
[2]孙英惠.在“以人为本” 理念下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改进[J].高校讲坛,2012(3)。
[关键词] 大学生机会型创业;创业种子期;创业项目;项目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32?04
项目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基础和首要条件。大学生创业热情的激发、创业行为的启动等,没有项目将无从着手。尤其是创业起点高、市场空间大、造就岗位多的机会型创业,项目成为创业有效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基石。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用知识和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可现实中,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成熟的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很多大学生想创业无项目,而高校每年都承担大量的科研项目,产出大量科技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直是困扰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由大学生创业来激活“睡眠项目”,是促进高校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效途经,而现实中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进行创业的成功率并不理想。据统计,在历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不到10%的参赛者选择了创业,而在10%的创业者中,只有少数能成功[1]。因此,选择项目,培育项目,提高项目的成熟度,成为引导大学生机会型创业,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成功率的关键。为便于阐述和理解,本文仅以产品类创业项目为对象,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种子期项目的特性
机会型创业是通过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为追求更大发展空间通过新产业的开拓实现对新市场开拓的创业形态,呈现出创业起点高,对经济社会推动力大,利润高、风险大等特征。在创业项目方面,机会型创业大多是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进行的技术型创业,也有在资源要求较高的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综合优势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资金积累,缺少实践经验,应成为利用技术成果进行机会型创业的领跑者和主力军。
种子期是新创企业的初始阶段和萌芽期,是创业者成立企业的准备阶段[2]。种子期创业者通过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形成创意、确定项目、项目研发、形成产品或服务,撰写商业计划,注册成立企业。种子期关键是确定创业项目,注册成立企业。一般科技型企业的种子期,是科技人员通过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技术设想,通过其创造性的探索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发明,并注册成立企业的阶段。大学生利用科技成果进行机会型创业是基于现有科技成果进行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所以,其种子期是以项目为核心,创立企业,进行项目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项目再研发和物化产品的一系列过程。可见,种子期创业的项目需要实现由创意、技术向产品的转变,呈现出鲜明的产品创新特征,其核心投入要素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和技能。这一阶段面临的技术风险极高,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仅占5%左右[3]。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就“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进行一一对照剖析,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不足与欠缺之处,并认真筹划相应的工作措施,以下是本人对照“六个破除”的自我剖析内容:
一、在“破除僵化保守,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改革意识不强。
改进措施是:从师德师风上入手,抓好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学习新思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此外,要时刻注重自己的摄影专业业务以及工艺美术史论能力的提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和党性修养,用最新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书育人。
二、在“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创新意识不强。
改进措施是:加强学习新方法,从书本上、网络上学习,从旁边的教学名师身上学习。二是让自己课堂教学方面有所提高。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负责,同时对他们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
三、在“破除封闭狭隘,着力解决扩大开放不够问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视野不广。
改进措施是:向别人学习,向书本、网络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含量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学习,通过读博、访学,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领略到高速发展的国际化教育。目前学校对于在校教师读博有很好的优惠条件,我目前也很想再进一步的学习,提高自我。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大学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教师要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四、在“破除自我满足,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服务打开发展新通道”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深入学生少。
改进措施是: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关注,特别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多提问,多鼓励,给他们精神上的寄托,让他们能感受到我的关爱。
五、在“破除随遇而安,着力解决工作标杆不高的问题,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目标不高。
改进措施是:多向同行优秀教师学习,学校的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是无价之宝,平时要多听课、多学习,吸取老师们的上课经验,思考他们是如何备课、如何控制课堂、如何进行课后练习。除此,还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借助其优点来不断完善自己,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修正自己不足,让自己更优秀。
六、在“破除慵懒散漫,着力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坚持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作风不硬、效能不高。
一、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一书总结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五个“碎片化”现象。第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机制存在三重断裂。三重断裂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创业、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创业教育政策与大学生之间的断裂。这三重断裂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出现了政策制定与执行偏差,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第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三种模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碎片化。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主导型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容易脱节。创业意识、技能提升型模式重在实践,但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结合不够,导致学生在创业路上很难走远。创业教育综合型模式如何更好地从“创业培训”走向“创业教育”,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四方面的破裂。课程破裂包括:创业教育理念观念层面与设计层面的破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教材建设与实际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破裂。第四,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紧缺,已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大“短板”。创业教育师资的总体数量不够、创业教育教师讲授的水平不高、创业教育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生态发展。第五,高校创业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存在三方面被撕裂。这三方面撕裂包括:大学生专业背景的撕裂;大学生学习时间的撕裂;大学生受益范围的撕裂。
黄兆信教授提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国家“双创”战略背景下,更是显露出亟待转型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该书不仅从创业教育机制、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受众学生五个角度分析了碎片化倾向,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二、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革新
1.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提及创业教育,人们最直观的理解与感受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创办企业”,而这也正是许多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所秉持的理念。事实上,对于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而言,由于资源、经验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还很低。鉴于此,黄兆信教授在该书中提出了“岗位创业者”的理念。他认为,高校要突破传统创业教育的瓶颈,以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建立创业教育发展新理念,将创业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与个人事业的成长联系起来,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持续性的“创业观”教育,提升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层次,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而在大学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
2.打造高品质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观是以组织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将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子看作是彼此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有机整体。尤索夫(Yusof)强调必须重视创业生态系统的语境要素,如:外部语境、内部语境和商业语境。路易莎・卡瓦略(LuísaCarvalho)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在系统内部各因子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稳定的能量交换,这些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断的循环,以促进系统内部的自我发展。通过观察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历程,该书指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内源性要素、发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等不同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它自然形成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无论是大学学术机构之间抑或是学术机构与行政力量之间,甚至包括了高校与以产业部门、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为代表的外部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开放合作、共生演进的密切联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运行,除了以上内源性要素、发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等相互配合外,还要重点围绕大学生、教师这两个关键环节,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良性循环。
3.构建分层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黄兆信教授在书中指出,在众创时代下,要构建分层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首先要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高校应对接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发展思路,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训练体系,从而全方位推进创业教育,并最大限度地使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其次,根据创业教育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高校要以新兴产业创业为导向,设计分层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活动,形成设计、影像技术、互联网+、新媒体、文创、电商、公益、综合等多个类别的创业项目布局。最后,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如研究型大学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该书认为,从中央财经大学依托创业先锋班的改革到黑龙江大学的“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呈现出了“立足校情、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系统推进”的实践特征。
4.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撑机制。作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支持机制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顺利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该书提出,首先,构建递进、立体式结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机制。高校通过实体运作的集教学、管理、科研于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以统筹校内外资源,负责全校创业教育工作,并构建“学校层面-院系层面-试点班层面”创业教育的管理机制。其次,构建“众创空间+创业文化”的双保障机制。高校可通过众创空间催生的创客一族,依托当地产业特征、文化资源打造不同区域风格与特点的创业文化。该书认为,政府除了引导建立多元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之外,还可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点院校,探索建立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验区,创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机制。
三、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发展
1.大W生岗位创业。黄兆信教授提出,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实现岗位创业为导向,提倡大学生“用创业的心态去工作”。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自己的岗位胜任力不足。因此,提高就业岗位的胜任力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作者提出,要通过创业教育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提高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该书还介绍和分析了温州大学“岗位创业”的新模式,以及大学生村官创业,提出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2.大学生社会创业。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与大学生群体有着“社会创业呼唤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社会创业”的天然联系。大学生作为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其进行社会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该书中,作者在全面展示温州社会创业概况的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的现状。该书提出,社会创业是一个受到多因素交叉影响的复杂过程。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主要受创业项目价值、创业能力及意识、社会创业的支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作者认为,若要推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就需加快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机制,并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3.大学生创客。创客源自英文单词“Maker”,原意是指“创造者”。作者认为,大学生是创客运动最有活力的群体,大力发展创客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选择。以高校创客空间为依托载体去发展高校创客教育将成为培养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作者在对美国的创客教育+STEM教育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展创客教育的两个经典案例作了深入剖析后,进一步指出我国高校推行创客教育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实施路径。作者提出,高校创客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创客文化、创客课程、创客教师、创客理念等方面协同进行。
4.大学生“网创”。网店是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的新型商务活动,是消费和创业的新途径,也是全球经济竞争的新课题。该书通过对浙江省42所高校的调研,采用量化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探析大学生网店创业现状,认为应将培养创业就业能力作为职业生涯准备的重要路径。该书提出了“大学生网店创业生态圈”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一个三圈联动的支持系统:一是生态核心内圈,指高校背景下的人员、机构和时间;二是生态扩展中圈,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基础和货源平台;三是生态环境外圈,包括政策、舆论和家庭环境等。
总之,黄兆信教授《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对于众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问题、理念、路径作了深入剖析,并阐释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该书主题鲜明,既有理性思辨分析,又充满着人文主义情怀。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案例、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借鉴等途径获得了翔实材料和数据,增强了该书的说服力。作者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对丰富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促进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化实验;创新能力;教学优化
实验是教学实践性的环节,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一、目前生物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步骤及进行过程完全模仿跟踪
完全依赖性的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发掘自己的自主创造性,往往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事找书、找资料、只改一下实验材料,缺少因材料属性而调整规程的能动性,因而其结果无重复性,缺少可信度。
(二)学生对已有实验方案缺乏自主意识
学生做实验完全依赖教师编写的实验指导书,学生误认为一切有据可依,可以不做实验而参考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甚至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这种做法从客观上滋长了学生的懒惰和不踏实的作风,不能激励和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三)模仿已有实验规程,对于相当多的学生难以培养探索冒险精神
由于已有的教学讲义或《实验指导》都是老师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精心设计而成,因此,有些学生存在侥幸的成功心理,马虎了事,缺少仔细、踏实的精神,操作不严密,治学轻浮。
(四)模仿讲义或《实验指导》进行操作。难以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培养学生勤动脑,在通晓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能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仪器和试剂,把握好实验过程,注意交叉点转换环节的处理,懂得有效避免不应出现的问题。
二、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优化
现有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往往只注意按规程操作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实验方案的引导,使部分学生注意了动手,忽视了动脑的构思“过程”。为了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与柔性的培养方式的统一,优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很有必要。
(一)推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传教、指导、演示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则是通过阅读、听讲、实验、操作、分析、处理和归纳,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要经过由不知到知,由知转化到用的转变过程。这两个转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转变,要靠学生的积极思维,这是内因;另一方面还要为学生创造转化的外部条件――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是外因。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核心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到积极诱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思维、积极实践。
(二)增强学生温故知新的能力和勇于开拓的胆识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老师需要向学生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方法及进度,从而使学生明确目标,有所遵循,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熟悉实验设备,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老师要提出问题,积极引导,严格训练,适时启发,认真指导学生。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温故知新的能力和勇于开拓的胆识。
(三)老师要及时释疑。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在设计试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释疑和解答,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当实践过程进入理论阶段,有的学生被纷繁的环节所困扰,理不出头绪;有的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抓不住本质;更多的学生不善于把丰富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这时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弄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许多同学模仿、套用他人实验方法,形成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法。因此要鼓励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过程的自我设计。这样做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综合性、创造性思维。
(五)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验
各种实习、试验设计都是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目前都还基本属于“继承性学习范畴”。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需要在课程学习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和吸收大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高年级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科技活动或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这是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好形式。
三、生物化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不是革除传统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普及到“高雅”的循序渐进,而是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基本原理的学习,熟悉实验内容的相关知识,围绕实验任务将实验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使实验有条不紊地完成。建立生物化学实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改变原有实验指导书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形成新的思维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达到实验目的,必须要有合适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虽然明确规定每项实验目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并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但是没有通过经典实验的剖析,达到学生能进行自主性的设计实验过程和方案的目的。这样易使部分学生养成执意的依赖性,不去认真地消化和理解基本概念,盲目地去进行实验操作,而并未弄懂实验的真谛。因此生物化学课程的创新既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式的灌输,又有靠学生自己钻研而挤“出”的成果。
(二)启发式实验教学,不提供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educate”(教育)的本意就是“将人的潜力给诱发出来”。如果只有教师的侃侃而谈,而无学生的畅所欲言,这种教学是失败的。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讲解经典实验原理,剖析实验的难点从而引导学生抒发己见,提出问题,当在要点基本明确时,立即停止讨论,留待学生自己完善。这样就可使学生克服依赖、等待的消极思想,而换来积极进取的耀眼火光。
(三)鼓励学生开拓与创造
一切科学发明、发现源于对实践(或实验)中现象的好奇。时代要求创新,创新就是在好奇诱导下的创造。只要有创新就值得鼓励。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精细地观察,耐心地寻味实验中出现的各类奇异现象,否定那些类似于求证苹果掉下地的梨子、桔子、葡萄等,鼓励学生进行原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