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4: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31-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强调了教育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教师不应该只教书,他们的责任是教做人;学生不应该只读书,他们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课堂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也是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就语文学科来说,教材中有很多包含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以及行为习惯优良、思想品质高尚的德育素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语文课堂教学应将语文教材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自然和谐、不露痕迹地进行德育,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受到道德熏陶感染。

一、以单元为向导,制定德育渗透点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传输的平台,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以载道”,“以道育人”,语文是母语学科,一个国家的语言承载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传承着祖国的灿烂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智育与德育的紧密结合,也是语文课堂追寻的永恒主题。

要想进行合理的德育渗透,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教材在单元的编排上,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一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展开,精心编排课文及综合学习、阅读链接等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先整体把握单元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由此入手确定单元的情感目标与德育渗透的侧重点。

例如,冀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其文化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是以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人物品质为内容的一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旨在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蜜蜂》则通过故事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的研究》是向学生渗透研究、发现的意识。综合这组课文,编者的意图旨在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并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明白了编排的意图,我们也就明确本单元德育与智育的契合点,那就是科学意识、兴趣与科学态度、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要以单元主题为导向,来制定德育渗透点。

二、以文本为依托,寻找德育融合点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来讲述故事、阐明道理、宣扬思想、表达观点的。作者的思维方式、情感宣泄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展现,都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无论是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是德育的渗透,都离不开文本的依托。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深入研究文本,挖掘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作者真正意图,这就要求从教者、作者及作品的背景入手,了解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作者要借其来表达什么;其次,还要用心琢磨语言文字,参透作者是怎样借助这些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如果教师参透了这些,那么这篇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也就明晰了:它就是作者通过文本所要表达的。

以冀教版小语五年级下册的《荒芜了的花园》为例,美丽的花园变荒芜了,来了一些人,想要改变荒芜恢复花园的原貌,但没有成功。这些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旨在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多的建议,再好的设想,再充分的讨论,如果不付诸行动,我们得到的依然是一所“荒芜”了的花园,而最终“荒芜”的不仅仅是花园,还有可能是我们的内心。了解了作者的本意,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自然而然地就课文阐明的道理,引导到学生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学习中不仅有理想,更要有坚持的精神,立志,行动,坚持,才有可能走向成功。这样对学生的启发是自然和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样的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是自然和谐、不露痕迹的。

三、以课堂生成为契机,有效渗透德育

无论哪一门学科,其课堂教学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指导与讲解,更有学生个性化的参与,是一个有效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步伐,但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个体,即便有教师的调控,也会出现变数,这就是课堂生成。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课堂生成,以其为契机和德育渗透、结合,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精彩,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2篇

【关键词】 寓德于教 教书育人 德育渗透 思想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获取新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地联系,曾经在小学低年级中还有过语文与思想品德的合订教材,所以说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新课程的教材特多),它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呢?

一、听一听

思想品德教育可听的内容甚多,有听故事、听演讲、听朗诵、听音乐等等。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故事阐明道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如教《心中有他人》一课时,我通过讲《埋两头蛇》的故事来引入新课。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听老师讲述故事,把学生带入身临其境之中。再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表扬班里关心和体谅别人、为别人着想的好人好事,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达到阐明道理的目的。听,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但要学生听得好,听得明白,听得愉快,则要讲究方法,经常改变方法。如:听课文有关的录音、音乐、朗诵等,使学生常听常新,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演一演

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表演项目,帮助学生演化道德认识,让学生在表演实践中培养和体验道德情感。如教《爱惜粮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每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的道理。首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前按照课文插图表演农民插秧时的姿势。自己一边看时间,一边督促学生姿势要正确,速度要快。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同学们都体验到了辛勤劳作的艰辛教育。接着,再用多媒体展示粮食的生产过程,犁田灌溉插秧施肥喷农药收割晒稻谷碾米等一系列耕作程序,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的深刻道理。演,可让学生得到视听享受。除了课文的演示,师生还可将课文内容改成课本剧,用表演的形式全释课文内容,效果也非同一般。

三、比一比

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的思想实际,设计一些正误辨析题引导学生展开评论,能提高儿童解决实际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讲礼貌的小伙伴》一课,为了让学生懂得办同一件事,“说话有礼貌就可能办好,反之,就可能办不成”这一道理。使同学们体会到,大家不喜欢不讲礼貌的孩子,有礼貌的孩子人人喜爱。比,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恰当地运用前后对比、正反对比、数字对比、效果对比等方法,不但能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加深儿童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记忆。

四、做一做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采用三维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要求。这就明确语文教师更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通过语文教学,提高综合的素质,提升人生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存在两种倾向:第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特点,人为强化语文政治因素;第二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本身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同时,在阅读中感受课文中某些具有优良品质的人物,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情操。那么,怎样地学习才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尽可能的融入课文,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修养呢?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训练:

1.让朗读焕发迷人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要求学生充分的读书,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语文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渡环节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朗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

2.让说话闪亮登场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话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造学生说的机遇,安排学生说话的空间,让说话在语文课堂中闪亮登场,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大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 那么,说话应该怎样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呢?我做了一点小尝试:

2.1 坚持课前"3分钟"讲演

讲演的要求是人人参与, 按座号轮流上台演讲,每课一人,讲演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讲故事,说见闻,谈感受,评社会,议他人,演小品,校园生活,家庭经历,社会现象都可以成为说话的内容。

2.2 回答问题, 大胆说话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往往根据文本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或两个问题,在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看法,要尽量的让学生多说,要尽量让多个学生说,要尽量的让学生评议,老师万万不能走过场,甚至大包大揽,让说话匆匆而过。这样的回答,既能使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又能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2.3 探讨问题,对话交流

"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三个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积极探讨,研究问题,这样,在小组合作形式的组织下,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问题,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各抒己见,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他们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领悟了作品的感情. 例如,我在教时,让学生讨论"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时,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是为了长成百年大树,有的说是人的意志……当我再一次要求学生品读全文后,大多数学生们能坚定的说∶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叠印在一起,以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借物喻人的方法。在愉快的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领悟了作品的感情。在探讨问题中持之以恒的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既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4 品味语言,模仿创作

新课程语文教学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词汇训练,新课堂的语文课堂常常有这样一个环节: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词、句、段、背下来,然后试着模仿说一段话。这样,学生在领悟语言的魅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带动了作文教学,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让作业丰富多彩

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业训练应该像课堂教学一样,来一场真正的革命,使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注重朗读,提倡说话,开放作业,将会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进实践,迈向成功。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竞争精神及诚实守信的美德……这对学生将来的做人将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在每一堂语文课,我们同样要花费心思,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游戏中、自我表演中明白道理。

第4篇

一、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情”,即教师的思想感情进入课文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中的情境,发挥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感情深处,使他们在道德感上受到深切的影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与大年夜相关的食物、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学完了这一课,学生了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穷人的生活。教师这时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是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篇课文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事。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按照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发展序列来组织教材体系的,德育只能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特点随机进行。如《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引导孩子认识到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要引导学生以生活体验为基础,自主阅读,反复品味文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味道,交流各自阅读体验。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的妈妈为你们做过那些事?他找你们要过报酬吗?既然妈妈这样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爱我们,让我们也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结果,孩子们又写出了《儿子的爱》或《女儿的爱》等。所以,只要让儿童走进现实世界,用心去体验,就会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自己的感受也会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若只是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B人的目的。低年级学生情感不稳定,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我们可以采用编儿歌、猜谜语、编故事、看录像的形式进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因为是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孩子对于英雄模范人物只有简单的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雷锋的精神,我在导入时播放《雷锋》的录像,通过观看动态的画面和鲜活的事例,雷锋便以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进而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也达到了有效的德育渗透。中高年级的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不必拘于一格。

三、依据文本的类型进行德育渗透

第5篇

【关键词】欣赏美 感受美 陶冶美 展现美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欣赏、品味,来领略语言之美和思想情感之美;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同时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这些美通过不同的文学方式表现出来,能够使语文教学达到赏心悦目、丰富情感、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美育效果,让学生能真正领略到课文中美的因素。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钻研教材――欣赏美

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同时,要把传授知识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把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使之具有美的特征;要发挥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情感得到愉悦、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文质兼美,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特别是在教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作者往往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物的行为美、道德美、思想美和品质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来感知人物的美好形象和优秀品质,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培养审美观。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要让学生感受美,首先要营造美的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学的一种美育教育途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用各种媒体设备,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领略意境之美;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一是借助录音,进行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可恰当地播放一些配乐朗读录音,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真切地感受、欣赏到美的因素,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二是借助视频,进行审美感受。例如在讲授课文《荷花》时,通过视频突出“荷花”“荷叶”两景,让学生感知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使学生感悟到景中有情、情在景中,“诗情画意”的含义就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受到美和情感的熏陶。这种将写景抒情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媒体进行再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感,造成如观其形、如闻其声的境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拨动学生美的琴弦。

三、启发想象,体味整体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的、凝冻着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意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拓展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教学《长城》时,可以让学生想象长城蜿蜒盘旋,横贯万里的壮观景象;想象孟姜女哭塌万里长城的民间传说;想象修筑长城的工匠的繁重劳动;想象狼烟四起,气势磅礴的古代战争等,学生通过想象,再造长城的意象整体,重现凝聚在这一典型的“人化的自然”当中的人的本质力量,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的含义。

四、引导朗读领略意境美

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审美教育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爱国主义

一、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1.运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典型事例,不断对学生进行为建设伟大祖国、振兴中华民族而勤奋学习的教育。利用数学史上的典型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百分数时,出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我国的耕地占世界的5%”的数据,学生通过分析两个百分数的意义,认识到我国仅用世界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进而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2.结合课堂教学,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小学生有数学能力,却缺乏学习数学的信心,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性格、个性品质尚未完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为人师表,用自己严格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感染学生,让学生找回自信。如讲课时,语言要清楚,推理要严密,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要耐心等。其次要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

3.联系生活实际,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小学数学教师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二、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王老师是前年笔者带过的一名新教师,他的班上有个叫邓倩恒(化名)的学生,刚接到这个班的时候,王老师就发现她上课总是发呆,精神不集中。课后王老师多次与她谈心,但是她就是一声不响。多次尝试后,王老师就找到了她的家长了解了情况:由于她以前总是成绩不好,测验考试总是在班的最后,经常受到同学的讽刺、挖苦,这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造成了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厌师拒学的心理,流入后进生行列。彻底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要改变这个学生的学习,首要任务是改变她的心态,让她融入学习中,在同学的帮助下学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观察,王老师发现她在数学计算方面能力比较强,便经常让她在讲台上板演,每次发现她有一点点的进步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使她得到同学的肯定。王老师还发动同学间互相帮助,多关心,少歧视,与家长达成共识少批评,多鼓励,用爱去融化她冰冻的“心理防线”,让她深刻体会到身边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对她友好,使她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第7篇

1 让爱国主义这一主旋律时时激荡在课堂上

1.1 以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为切入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学课文中涉及屈原的有太史公的《屈原列传》,郭老的历史剧《屈原》及屈原自己的作品《涉江》。屈原在“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情况下。时时处处以楚国的利益为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在个人遭受莫大的冤屈和迫害时,仍然眷恋祖国,在流放途中他打算“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为真理而奋斗和献身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他做到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文天祥的《后序》中有“穷饿无聊,追购有急,天高地迥,好乎靡及”,这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民族之魂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铭记于心,在抵御外来侵略之时,他就是一面旗帜。

1.2 以课文中描写的名山大川来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祖国的山河是壮丽多姿,绚丽多彩的,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对其进行了描述,从文章中可窥见一斑,领略一二。从《岳阳楼记》领略长江的宏伟气势――“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从《雨中登泰山》不仅领略泰山的风光,感受“荡胸生层云”,而且产生“地到天边天作界,山等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气概。从《长江三峡》可体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而进入诗情画意之中。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学课文《赤壁之战》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在教学中应把“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思想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致对外,一切看似强大的敌人都是纸老虎。《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两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一方面是给他人提意见应讲求艺术,让人易接受;另一方面,对待他人的意见要虚心接受,不断完善自己。《鱼,我所欲也》让学生都明白,有比“生”更重要的“义”。在物欲、金钱面前,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做糖衣炮弹的俘虏,要有为“正义而献身”的人生观。《训俭示康》培养学生崇尚节俭,反对奢靡浪费的良好习惯。古人的“静以修知,俭以养德”的思想得到弘扬。讲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起到了实际效果。

3 用艺术化、形象化的开导帮助学生改掉毛病

第8篇

一、创设人文环境,将人文教学无痕融合于课堂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針对不同学科的具体知识及具体教学目标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加全面。相比于之前书本上单一的文字及教师单一的口头讲解形式,借助相关情境,学生理解具体的知识性内容更加容易。为有效贯彻人文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数学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人文环境。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比较严肃,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师生沟通。在人文教育原则下,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有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文教育,对人文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内容作为课堂导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熟悉感。教师可以尝试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出生日期与生日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通过思考这一问题,学生能够初步建立起年、月、日之间的关联。在具体的知识性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拉近师生距离。

二、采取差异化教学,将人文教学无痕融合于课堂

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数学学科,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往往会在学习进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如果教师盲目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知识的讲解,会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学习要求会降低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下降;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难度较低的学习要求不利于其完成自我提升。在具体的知识讲解过程中,面对大多数学生的疑问及小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从整体角度出发,保证学生的全部问题都能够得以有效解决。

例如:在讲解“克、千克、吨”重量单位的换算时,由于不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在进行具体知识讲解时,教师要立足于不同学生的理解情况,采取由简入深、由易到难的讲解方式,使学生逐步建立重量单位的概念。教师可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事物,使学生对重量概念有初步了解,这对于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理解都是非常关键的。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重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对于知识掌握较强的学生,可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降低问题难度。

三、引入多元评价机制,将人文教学无痕融合于课堂

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充分贯彻人文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在知识性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对人文观念有更加深入的体会,采取差异化评价机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该机制的实行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差异化评价机制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评价时,不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潜移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2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82

很多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时只要让学生背背生字词,引导他们阅读文章就足够了,这种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其实语文的教学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培养要从小开始,要从小学生就开始进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同德育结合起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德育的渗透,让小学生从小就受到德育的熏陶。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课前预习,得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道理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不至于教师讲课的时候自己还在云里雾里,跟不上教师的脚步,这是学生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那么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小学生之所以要进行预习,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阅读时得出一些结论,这样有利于他们德育观念的形成,教师在教学时更容易引入德育的话题。

比如,在进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在前一节课就布置任务,告诉学生课下要预习这篇课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查阅一些有关鸟的图片,感受自然的美,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后预习这篇课文,认真阅读关于鸟的这篇课文。学生在阅读时就能够感受到鸟给天空和自然带来的活力。同时感受到,如果没有鸟的话,课文中的那棵大榕树一定会非常寂寞,就像巴金老先生第一天和朋友见到的那样,湖面没有活力,榕树旁边也一片静谧,丝毫没有生命力与活力。

但是有了鸟之后,整个湖面和榕树以及天空都变得与众不同,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观赏的愉悦,还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出自然中的生命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爱护这些小动物,让他们更好地装扮我们的自然。这样通过预习,小学生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些道德观念,教师在教学时能够通过学生得出的这些结论把主题更加深化,让学生在德育观念上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还像以往一样等着教师引导自己阅读,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出这些结论,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所以教师只能教一些简单的德育观念,学生的印象也不会很深刻。

学生提前预习了之后,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更有利于教师自然地引入这个话题。通过学生课前对于鸟的了解,能够让他们对这种小动物更加喜爱,教师在上课时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听,体悟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道理之后,自己的印象和感触也会更加深刻,他们的德育观念就会根深蒂固。所以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得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道理,这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的第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走好,因为这是之后教学的基础,必须打稳根基。

二、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些德育观念

学生课前预习之后,教师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教学。还是拿《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为例,小学生虽然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对于这篇课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他们所得出的一些道德观念还是比较浅显的,并没有认为自己应该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句句阅读,在读到“……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著,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在读这些关于描写鸟的天堂的画面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放映一些鸟的图片,让学生能够仿佛身临其境,然后再让他们看一些关于我们人类捕杀鸟的图片,学生在看到这些对比之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人类太残忍了,鸟类是对我们有益的动物,我们不应该杀害他们”;也有的学生会说,“自然才是鸟类的天堂,我们不应该禁锢这些鸟类”。这样学生就有了具体的想法,懂得自己在道德面前应该如何做,然后教师有意识地告诉学生,我们之所以捕杀鸟类是因为捕杀他们对我们来说有利可图,而且有的人捕获鸟是因为自己实在太喜欢鸟了,希望它们能和自己在一起。学生就会开始反对教师“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能杀害他们”“喜欢他们为什么要禁锢他们”等等的说法。教师就可以趁机问学生,“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就会自然地说出要保护鸟类,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能杀害一些生命。这样学生在这篇课文中所学到的道德观念就不仅仅是第一步所学到的那么浅显,他们能够有具体的方法来实施这些观念,是很大的进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