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空巢老人调查问卷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4: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空巢老人调查问卷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空巢老人调查问卷

第1篇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昨起在全国展开,此次调查涉及样本量达22万,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龄国情调查。此次调查采取入户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空巢、失独、啃老、以房养老,这些近年来养老领域的热门词汇,都以明显或含蓄的方式进入了调查问卷。

此次调查主要通过入户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分为5份,分别是个人问卷(长表)、个人问卷(短表)、县(市、区)问卷、乡镇/街道问卷、社区(村/居)问卷。调查问卷表上标明由民政部制定,由国家统计局批准,还列有批准文号和表号,标有此次调查问卷的统一标志,主要是选择题,也有部分填空题和问答题。

这5份调查问卷中,后3份问卷是针对一个地区老龄状况的宏观调查,前两个表格则是针对老年人个人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九大板块”,包括老年人的基本状况、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照料护理状况、经济状况、宜居环境状况、社会参与状况、维权状况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每个板块都包括多个问题,健康状况这部分包括20个问题,是问题最多的板块,照料护理状况板块问题最少,包括7个问题。

调查问卷的问题很具体,“你的户籍属于哪种类型?”“您家里有重大支出谁说了算?”“今年以来,您是否跌倒过?”“您是否办了老年优待证(卡)?”,这些问题,都针对具体情况,老人也可以方便地给出明确答案。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与前三次调查相比,第四次调查的样本量扩大了10倍。除港澳台外,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66个县(区)、1864个乡镇(街道)、7456个村(居)参与调查,样本量达22.368万,总抽样比约为千分之一,将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具体到北京,共涉及7个区县,包括朝阳、东城、西城、房山、丰台、海淀和顺义区,每个区县抽取的老年人数统一为480人。每个区县都将有督导员和调查员,其中督导员将纳入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和学生,调查员入户时佩戴统一标志。

这些调查员和督导员都由哪些人担任呢?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督导员一般由老龄、民政部门的业务骨干担任,要求熟悉了解老龄工作和调查业务。调查员要求具备一定调查经验,有较强沟通能力,每个村(居)委会配备 2至3 名调查员。

针对督导员还包括北大和人大的教授和学生,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两个学校都有人口和老龄研究所,这次选择的就是这些研究所的老师,他们曾经多次承担国家的调查统计任务,对于老年人的调查统计工作有丰富经验,他们担任督导员,有助于发挥优势,可对一线调查员给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指导。

焦点

失独、空巢、以房养老隐蔽进入调查问卷

北青报记者从这份调查问卷中发现,除了覆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多个基本方面,还有很多紧跟社会热点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热点,而养老领域中的失独老人、空巢老人、以房养老是新出现的热点。

这份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没有遗漏这些热点。记者注意到,这些问题出现在调查问卷里的方式比较隐蔽。比如在家庭状况板块,其中一个问题是问老人有没有子女居住在外省,以及在外省的子女每年回家看望几次,虽然并没有直接问老人是否为空巢老人,但通过这个稍微委婉的方式,也可以得出空巢老人的信息和情况。此外,在经济状况板块,有一个问题是问老人是否愿意出售、出租、抵押自己的房产换取养老金,虽然没有明确提,但这基本就是以房养老的概念,通过这一问题,也可以看出老年人对以房养老这一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新概念的态度。

而关于失独老人,或许涉及老年人不愿意谈论的悲伤的事情,出现得更加隐蔽,比如在经济状况中,有一条是老人是否领到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特别)扶助金,这是政府针对我国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发放的扶助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失独老人的情况。有的事项则出现得比较直接,比如有个问题就直接问老年人是否觉得自己的子女存在啃老现象。

■关于空巢老人

您有子女居住在本省以外吗?1.有 0.无

您在本省以外居住的子女有几人? __________ 人

您在本省以外居住的子女每年回家看望您几次?

1.少于一次 2.一次 3.二至三次 4.四次以上

■关于失独家庭

您现在每月有以下固定收入吗?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特别)扶助金 ________ 元

■关于以房养老:

如果把房子出售 /出租/ 抵押以换取养老金,您愿意吗?

1.愿意 2.不愿意 3.看情况

■关于啃老:

您是否觉得您的(孙)子女存在“啃老”的现象?1.是 0.否

追访

调查员:闭门培训两天

学会问敏感问题

对于此次调查,北京市老龄办相当重视,调查启动前一周,就发给调查涉及的相关区县老龄办通知,要求对开展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北京地区督导员调查员进行培训。每区5名督导员,16名调查员以及高校师生督导员参加此次培训。东城区和平里街道的李梦捷就是接受培训的调查员之一,他介绍,自己平时在社区从事民政相关工作,“发放高龄津贴啊,入户提供帮助这些,对辖区老人状况比较熟悉”。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培训主要包括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抽样调查流程讲解、调查问卷讲解、调查方法和技巧,同时,对于调查方法也着墨较多。市老龄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次调查对象是老年人,可能会对问卷调查中的某些问题比较忌讳,或者觉得是个人隐私不愿回答,还有些老年人因为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理解一些调查问题的含义,个别被抽中的老年人可能还会拒绝入户调查,所以更需要调查员提高沟通技巧,克服这些困难。

李梦捷认为很有收获,“有的问题不好开口直接问,比如问人家是不是丧偶了,你直接说估计不行,换成比如问叔叔最近身体怎么样,引出对方讲述,可能对方就不那么排斥。”

他们测算过,认真填完一份调查问卷需要至少40分钟,而他和另一位调查员一个月内需要入户调查30位老人,“有的人不一定在家,就得提前摸一遍,抓紧推进吧”。

对话

调查员选拔偏重民政阅历

对话人:市老龄系统相关负责人

北青报:调查员的选拔上有何特色?

相关负责人:调查员选拔上,一个是社区那些从事民政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养老这块儿非常熟,另一方面他们对社区比较熟,这次是入户调查,现在你想进人家门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不认识的人根本进不去,本社区的人都是熟人了,工作相对便利。另外,大学生村官也不少,他们文化功底好,对调查问卷以及方法的领悟能力强一些。

第2篇

关键词: 空巢;独居;纯老老人;高血压;服药依从性;调查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空巢、独居、纯老老人因为文化基础、生活习性、自理能力、记忆减退、缺乏交流等的影响,往往服药依从性较差。区政府要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独居、空巢、纯老老人提供助医卫生服务,为了寻找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推进“助老”与“助医”结合,整合发挥医疗卫生资源,真正实现为老“助医”,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选择该类人群众中需要服药降压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 年上海市静安区古柏社区在册(户籍居民或居住满6 个月以上)的空巢、独居、纯老老人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192 例患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年龄60~92 岁,平均年龄(75±9) 岁,其中男性83 人,女性109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患病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性,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其他情况等。问卷由调查人员发放,入选患者自行完成,对视力减退、文盲、行动不便者,由调查者采用问答方式记录完成。调查人员为经过培训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

        1.2.2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定

        采用Morisky推荐的Morisky-Green测评表,用4 个问题评价确定患者的服药依从性[2]。表中4 个问题为“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用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根据回答结果评估服药依从性的高低。4 个问题均答“否”,即为服药依从性佳, 否则即为服药依从性不佳。

        1.2.3  资料分析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从本调查结果看,社区空巢、独居、纯老老人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只占调查总数的30.7%,不佳者占69.3%。与戴俊明[3]介绍的国外研究相比偏低。

第3篇

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简明健康问卷(SF-36),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天山区403名老年人,入户面对面调查其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现状。结果 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检出率(79.7%)高于非空巢老人(67.9%),χ2检验显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程度差异显著(χ2=11.9,P=0.003);相关分析显示: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家庭和社会应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以预防或减少其抑郁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空巢老人;抑郁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073-02

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生育率持续下降及人均期望寿命延长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空巢”现象日趋突出, 空巢老人家庭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一现象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1-3]。由于生活照料、健康医护、情感慰藉等方面的缺乏,使得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空巢综合征”,其突出表现为情绪抑郁、精神恍惚等症状[4]。本研究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为后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年2~6月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随机抽取2个社区(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从抽取的四个社区中根据门牌号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即在乌鲁木齐市城区居住一年半以上,无已知的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能够理解问卷内容或提问,自愿参与)的老年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28份,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空巢老人187名,非空巢老人216名。

1.2 研究工具

①一般情况问卷,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与子女关系、主观经济自评、睡眠情况、吸烟、喝酒、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孤独感、是否与子女住在同一城市等。

②老年抑郁量表(GDS),采用Brink等1982编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空巢及非空巢老人的抑郁水平。该量表要求老年人汇报在过去一周内的感受,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包括“是”、“否”两种答案。其中20个条目正向计分,10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每个条目计1分,总分在0~30分之间,得分越高显示抑郁程度越重。其中0~10分为正常,11~20分为轻度抑郁,21~30为中到重度抑郁。Cronbach’s α为0.85。

③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是1990年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开发的一个生命质量普适性测定量表。本研究采用SF-36的中文版,除一个条目健康变化(HT)用于评价过去一年内健康状况的总体变化情况,其余35个条目组成了8个维度,分别是: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 (BP ),一般健康状况 ( GH ), 精力(VT),社会功能 ( F),情感职能( RE)和精神健康( MH)。每一维度0~100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生活质量就越好。

1.3调查方法

调查工作主要由研究者本人及研究合作者担任。采用入户“一对一”逐个问卷调查。问卷当场发放,调查人员以统一指导语说明后,老年人自行填写问卷;对理解有困难的条目由调查人员给予解释,各条目的解释内容保持一致;因躯体原因等限制无法自行填写问卷者,调查人员以统一方式向其询问和填写。问卷填写完毕,经检查填写完整后,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两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对象共403例,空巢187例(男性89例,女性98例),非空巢216例(男性104例,女性112例)。除在与子女关系、主观经济自评状况、睡眠、孤独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程度比较

2检验显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程度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2.3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比较

空巢老人在GH、VT、SF、RE、MH5个维度的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上都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P<0.05)。

2.4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生活质量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果见表2。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抑郁程度的空巢老人在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差异显著(P<0.01)。抑郁程度越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空巢老人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的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上都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说明空巢老人的整体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这与贾长宽[5]等研究的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与非空巢老人相较,空巢老人缺乏子女陪伴,日常生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由于精神慰藉匮乏,生活自理缺陷者无人照料,从而导致空巢老人生理和心理、社会需求未能得到相应的满足。

当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学者认为,经济状况、生活保障等物质生活条件已经不是生活质量研究的重点,而是转向注重人们的精神、心理感受。Covinsky[6]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国内亦有心理学者调查显示[7],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抑郁和孤独是其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抑郁检出率(79.7%)高于非空巢老人(67.9%),检验显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程度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空巢老人抑郁得分与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抑郁程度的空巢老人在PF、RP、BP、VT、RE、MH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差异显著(P<0.01)。抑郁程度越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本研究揭示出抑郁是影响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周成超[8]等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会对空巢老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贾长宽[9]等研究亦表明:做为社会特殊群体的空巢老人其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总之,本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整体低于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抑郁检出率高,抑郁得分与生活质量五个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提示家庭、社区及全社会都应积极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其抑郁症状的发生,以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

参考文献]

[1] 周成超, 楚洁,徐凌中.重新审视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健康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6(27):19-21.

[2] 齐麟.析“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J].南方人口,1999,14(4):18-20.

[3] 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17(1):33-36.

[4] 刑洁,胡继春.“空巢综合征”的社会治疗[J].医学与社会,2006 ,19(6):8.

[5] 贾长宽,廖春花,罗森亮,等.郴州市城2305名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12):3135-3136.

[6] Covinsky KE,Wu AW,Landefeld CS,et al.Health status versus quality 0f life in older patients:Does the distinction matter[J].Am J Med, 1999,106(4):435-437.

[7] 潘茅.心理应激.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7-124.

[8] 周成超,楚洁,徐晓超,等.安徽省农村某镇空巢老人抑郁情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14-117.

[9] 贾长宽,廖春花,罗森亮,等.空巢老人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6):61-62.

(收稿日期:2014-07-18)

综述的写作格式

第4篇

空巢离退休干部人际关系面临着很大改变,生活中出现很多空缺,而子女也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左右,因而产生孤独、忧虑、抑郁,行为方面以A型行为模式为突出表现,长此以往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对锦州市空巢离退休干部抑郁症状及其A型行为模式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及排除标准:有子女但不在身边陪伴;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排除有严重精神疾病、严重脑、躯体疾病急性期患者。入选的空巢离退休干部184人,男124人,女60人,年龄60~80岁,平均(66±5)岁。

1.2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自行设计的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子女关系、兴趣爱好、文体活动等。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回收率92%。填写 “A型行为问卷”〔1〕:剔除填写资料不全者6份,掩饰分(L)≥7者22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回收率86%。计算问卷中的时间紧迫感(TH)、敌意性(CH)和总分(TH+CH)总分≥28 分定义为 A型行为,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组建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空巢离退休干部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

本组有43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发生率23.4%。其中轻度抑郁32人(74.4%),中重度抑郁11人(25.6%)。

2.2 空巢离退休干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见表1。空巢离退休干部抑郁症状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2.3 空巢离退休干部A型行为模式的出现情况

本组中A型行为者41人(23.8%),B型行为者131人(76.2%)。患心身疾病A型行为者34人( 82.9%),B型行为者76人(58%)。有心身疾病者110人(64%)(其中高血压53人次,冠心病35人次,慢性疼痛25人次,心律失常21人次,胃溃疡16人次,失眠症16人次,糖尿病10人次,慢性结肠炎9人次,脑卒中4人次,哮喘2人次,甲状腺功能亢进1人次);无心身疾病者62人(36%)。两组A型行为量表各因子分值比较表明,CH分值在有无心身疾病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TH、TH+CH分值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 两组A型行为量表各因子分值比较(略)

3 讨 论

抑郁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是老年人自杀的重要促发因素〔3〕。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离退休干部而言,多种因素更易导致其产生抑郁症状。从A型行为模式的出现情况调查不难看出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溃疡、糖尿病等都与 A型行为模式有关,其中与敌意性有显著性相关。因此,纠正其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模式,加强对其心理护理,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3.1 家庭因素与空巢老人的抑郁症关系密切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得出配偶健在和与子女关系融洽、联系密切的空巢离退休干部,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离婚或丧偶以及与子女关系较差、很少联系的离退休干部。该结果表明老人离退休后生活范围缩小,主要为家庭和社区,他们希望从家庭中得到温情和慰藉,尤其是离退休的干部,更会因为社会地位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青年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形成空巢〔4〕,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因此,孤独、伤感、空虚、寂寞等不良情绪接踵而来。特别是丧偶或离婚的老人,在这样的多重打击下,不良情绪更加严重,从而抑郁成疾。

3.2 社会因素与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和A型行为模式紧密相关

调查中显示兴趣爱好广泛、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的空巢离退休干部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兴趣爱好、不参加各类活动者。社会支持对这样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对老人抑郁症状影响最为明显。离退休后,由社会回归家庭,职位不在、地位降低、收入减少、同事关系疏远、社会圈子缩小等负面影响,常使他们感到自卑、焦虑、易激惹等适应不良心理改变,加重抑郁。有些人则表现出A型行为模式的特点。

3.3 性别与抑郁症和A型行为模式有关

本研究中女性抑郁症状和A型行为模式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感情丰富、思维缜密有关,而且女性处于家庭生活的核心,易受家庭问题影响。为此,女性空巢离退休干部的心理保健更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3.4 护理

①保持身心健康。消除忧虑,排除烦恼,保持乐观情绪,使自己经常处于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②转换行为模式。研究〔5〕显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维持与A 型行为有关,因此转换行为模式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③使用减轻抑郁的治疗护理技术。包括认知疗法、放松训练、音乐治疗、暗示和催眠治疗。对于伴有重度情绪障碍的心身疾病者在心理调控的基础上可配合应用药物治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高〔6〕。怎样才能使空巢老年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提高生活质量〔7〕,尤其使空巢的离退休干部顺利度过退休关,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关注空巢离退休干部的精神生活,加强对其心理方面的护理,预防空巢离退休干部的抑郁症状和A型行为的出现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徐 斌.心身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23942.

2 冯正仪,贾宋梅,胡 雁,等.社区老年抑郁病人心理干预效果及其可行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24):557.

3 吴 蓉,余跃生,陈海贞,等.都匀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20):679.

4 Bowling A.Social networks,health and emotion wellbeing among the oldest old in London〔J〕.J Cerontol,1998;46(7):2032.

5 温子栋.对当代老年人面临的心身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医学,2009;15(10):157.

第5篇

 

为进一步了解我街空巢老年人在生活、心理、精神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关爱空巢老人的惠老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我街在武胜、万年、涂家、大董、和平五个社区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对象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并未与子女(晚辈)同住的老年人,由社区专职干部对老年人组织入户调查。调查采取问卷方式,由调查员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入户直接面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由调查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当面回答有关问题,并认真记录答案,当场回收问卷。现将我街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汇总。这次调查对象总量191个。汇总结果显示如下:

 

性别分组:男性66人,占34.55%,女性125人,占65.45%。

 

年龄分组:60~69岁的33人占17.28%,70~79岁的91人占47.64%,80~89岁的62人占32.46%,90岁以上的8人占4.19%。

 

文化程度分组:文盲39人占20.42%,小学初中的112人占58.64%,高中中专22人占11.52%,大专及以上18人占9.42% 。

 

婚姻状况分组:未婚7人占3.67%,丧偶的107人占56.02%,配偶健在的65人占34.03%,离异的8人占4.19%,再婚的4人占2.09%。

 

家庭存续时间分组:0-5年的29人占15.18%,5-10年的42人占21.99%,10-15年29人占15.18%,15-20年的32人占16.75%,20年以上的59人占30.89%。

 

现有子女分组:有1个子女的35人占18.33%,有2个子女的45人占23.56%,有3个子女的55人占28.8%,有4个子女以上的43人占22.51%,无子女的14人占7.33%

 

二、调查凸显出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健康方面

 

1、空巢老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身体疾病较多。能自理的老人153人;半自理的老人29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并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的9人。调查对象的情况显示,大多数空巢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些小毛病,但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就有61人、另外还有27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癌症。

 

2、空巢老人就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统计看每月医药费支出状况的人数,每月支出100-500元钱的多达106人,500-100的有27人,1000元以上的有18人,在100元以下的仅40人。调查显示,有155为老人认为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疾病,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经济收入方面

 

1、调查对象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一倍,但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人数男性却比重较大,且退休金大多数都在1000元-1500元,仅仅够维持生活。

 

2、空巢老人中基本生活开支都不大,每月开支500-1000元的112人,1000-2000元的48人,2000元以上的13人,但对于自费购买助老呼救设备,还是有150人认为无力购买,并有182老人希望政府购买。

 

(三)生活安排和精神慰籍方面

 

1、空巢老人文化娱乐生活比较缺乏。其中108位老人主要就是在家做家务、和邻居聊天散步,有98人选择看电视、听广播、阅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唱歌、跳舞、旅游等的仅56人,没有一个人上老年大学,甚至有23位老人没什么事干也缺少人说话常感到空虚和寂寞。

 

2、调查结果显示,子女关心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有167人,但仍然有20人对老人漠不关心,并且160为老人半年之内会见面,但有9位老年人很长时间都很难和子女见面。

 

3、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不太接受到养老院养老的方式,仍然愿意保持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但他们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与关照。

 

4、大多数空巢老人对于“爱心门铃”、“红飘带”、“一键通”等助老呼救系统还持有保守态度仅61人表明需要,还有130命都表示不太需要。

 

三、建议及对策

 

(一)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金的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养老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起码的基本生活。

 

(二)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

 

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而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因此目前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而社区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

 

(三)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我街这种老城区,空巢老人普遍感兴趣的是政府买单的免费服务,而目前能够享受这种免费服务的老年家庭数量极少。因此,政府应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情况,放宽实施免费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同时,应加强社区照料服务的.整合和宣传工作。

 

(四)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籍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籍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想方设法增加社区的文体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动用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再次,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多空巢老年朋友们的需求,将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区中来。

 

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和探望他们。尤其是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给予帮助,要特别关心独居空巢老人。

 

此次开展的城市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状况普查时间紧、范围广、受众面宽,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能够为市委政府制定惠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来能够使老人们从这项工作中得到了切实贴心的实惠,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为老服务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秉承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讲奉献的一贯作风,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是我街全体老龄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

 

范文二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06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第6篇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慈溪市养老院调查团队。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调查慈溪市的养老院的情况。老人一直是社会上的人们所关注的。而养老院则是部分老人的晚年所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认识到许多同样的人。

现在已经是7月19日了。前几天的景象依旧历历在目。伴随着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开启的是台风灿鸿。校方禁止我们离开学校。我们利用了2天的时间进行了问卷的制作。7月14日我们去了慈溪市民政局。我们向相关负责人员询问了我们有关于慈溪市养老院的调查问题。我们还给他看了我们的调查问卷以及我们对养老院的服务项目。他仔细的翻阅了我们的调查问卷,并对我们的问卷上的错误以及不太好的地方进行了改正。并对我们讲述了养老院的大致情况,这让我们对我们之后的行动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及有了一个更明确的目标。他帮我们联系好了老人公寓的主任并表是他明天会陪我们过去。那一天下午我们对市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一些养老院的情况。之后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第二天我们去了慈溪市老人公寓,见到了老人公寓的主任。由于之前我们已经和他说过这件事所以他 很配合,跟我们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于是我们向他询问了老人公寓的基本现状以及住在这儿的老人的基本情况。并向他提出我们要与老人进行交谈以及在交谈中向老人询问我们的调查问卷上的问题。他十分详细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对我们要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表示支持。和我们说可以自己去找老人进行交谈并进行调查。之后,我们就与老人聊天并向他们询问我们问卷上的问题。我们还对该老人公寓提供了义工服务。我们帮他们扫了地,帮他们拔除杂草并帮他们安装了健身器材。特别是安装健身器材我们帮他们从一个地方搬到了另一个地方,特别重需要几个人才能搬动。我们还进行了问卷的数据处理。从中我们得出这儿的老人以前的工作都不太一样,有以前是农民的,个体经营户的。以农民居多。例如与我交谈的那个老人。他说他以前是一个小商贩,他每天很早起辛苦工作。但他只读了18个月的书也就是一年半。和主任所说的一样这儿的老人大部分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只有一个的人很少很少。他们与子女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子女经常会来看他们。大部分都是至少一个月来看他们一次并且大部分在过节时都会来看他们或者在过节时带他们回家。他们表示在这儿他们与院友的关系都比较好都能够和谐相处。他们认为这个老人公寓还是可以的,还会有义工前来服务。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了解到了老人们的现状。我希望能提高养老金待遇,能让老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让他们有幸福感。第二:我希望人们能更加关注老人,现在有很多的空巢老人,子女离开家乡去打拼。社区居委会也要定期的组织老年人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生活,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孤独。第三 :我希望 能加大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大部分老人都不愿意去养老院。希望能通过加大养老院,老人公寓,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让老人能有更好的晚年生活,让他们能有幸福感。 因此,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个人以及外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规划建设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入住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能够降低养老院的价格使更多的人能住得起养老院,使更多的老人愿意去养老院。这无疑是十分不错的。

谁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老人们今天的样子可能就是我们明天的样子,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帮助他们也就是在帮助未来的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感触很多,我们必须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力度,不要让他们在晚年自己孤独的渡过。所以多回家陪陪自己的父母,就像一首歌词那样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多看看老人,多关注一下他们,与他们谈谈心。他们需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子女们陪他们一起过个节,一起聊聊天。

第7篇

摘要:本文基于对金华市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调查,分析了金华市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孝道教育和宣传、发挥社区的休闲与服务功能、成立志愿者帮扶队等建议。

关键词 :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困境对策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老年人对儿女的赡养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缺吃,不差穿,就少儿女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正逐渐成为众多老年人,特别是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空巢老人的最大需求。据金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金华全市目前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75.38 万,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6.3%。其中,子女离家的老年夫妇大约有35.4 万,占老年人口的一半左右。他们面临最多的是心理问题。大多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慰藉。为此,课题组对金华市城市空城老人精神赡养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关对策。希望通过调查,让老年人自身能意识到精神赡养的重要性,提升老年人对其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希望呼吁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对老年人进行更多的关爱,除了物质生活的赡养以外,更要重视精神方面的赡养;同时,为政府制定城市空巢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意见和建议。

1 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困境

1.1 精神赡养的法律依据不完善我国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依据主要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其中该法就指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上对老年人赡养分物质和精神。经济上供养主要是赡养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费,供老年人晚年生活所需,这属于物质赡养的范畴;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则主要指赡养人应尽自己的能力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愉快、舒畅,这属于精神赡养的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城市空巢老人的物质赡养需求极少,对于精神赡养的需求则较高。虽然2013 年7 月1 日起施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不常看望老人将违法。但是该法律真正实施起来后,尤其是精神赡养缺少一定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立法指导思想不明,立法所追求的目标难以实现。其次,精神赡养案件纳入法院判决后,子女如履行判决,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精神慰籍,反而造成了老年人的精神负担,进而进一步破坏与子女的关系。而子女如不履行判决,最后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不好处理。因此关于精神赡养的法律依据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法律依据应进一步完善。

1.2 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值得深思为了更好地了解金华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我们在金华各县市共发放调查问卷400 份,回收380 份,其中有效问卷354 份,回收率为95%,有效回收率为88.5%。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精神赡养现状的问卷后,得出四个因子:因子1 命名为“情感慰藉”、因子2 命名为“心理安慰”、因子3命名为“成就安心”、因子4 命名为“人格尊重”。“情感慰藉”主要是指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对空巢老人的嘘寒问暖程度。“心理安慰”主要是指子女的生活工作等状况对空巢老人的影响程度。“成就安心”是指空巢老人在家庭生活和娱乐生活中需求的成就感,包括在娱乐活动中找到的成就感,在家庭中找到的重要感等方面。“人格尊重”主要是指子女在生活中是否注重保护老人的自尊心,包括激怒老人、嫌弃老人、让老人操心等内容。精神赡养的四个层面,从四个不同角度体现了空巢老人在精神上被赡养的基本情况,根据相关得分均值用归“1”方法计算各变量在各因子维度内的权重得:因子1:F1=α1x1+α4 x4+α7 x7+α14 x14+α18x18+α23x23+α25x25=2.469;因子2:F2=α5x5+α8 x8+α12 x12+α17x17=3.71;因子3:F3=α19 x19+α21x21+α3 x3=3.02;因子4:F4=α15x15+α26x26+α24 x24=4.40。由以上结果可知,该市城市空巢老人在精神上被赡养的基本情况为:情感慰藉程度的均值为2.249;心理安慰程度的均值为3.71;成就安心程度的均值为3.02;人格尊重的均值为4.40。其中人格尊重的得分最高,心理安慰较高,成就安心其次,情感慰藉最低。按照托什(Tosun)的观点,李克特量表1-5 等级评分平均值在1~2.4表示反对,2.5~3.4表示中立,3.5~5表示赞同。由此可知,子女在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过程中,对老人的人格十分尊重,即较好保护了老人的自尊心,心理安慰状况较好,但是对老人的情感慰藉状况较差,情感关心上做得不够好。

1.3 特殊家庭精神赡养更应重视我们在调研中,还有一些特殊家庭,他们或是丧偶老人或是子女不在一个城市居住。他们的精神赡养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深思。有偶的老人的心理安慰度、人格尊重度和成就安心度最高,无老伴(丧偶、离异)的老人在三个维度上较低。因为无老伴的老人平常形单影只,容易孤单和寂寞,心情不够愉悦,遇事容易悲观,从而导致成就感、心理安慰感和人格尊重感较弱,有老伴的老人,情况正好相反。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子女居住地越近,情感慰藉状况越差,因为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身边人,当父母在身边反而交流和关系都会减少;子女居住在同省异城的老人心理安慰感最强,同城居住老人的心理安慰感最弱,因为同城居住的老人能很快得知子女的生活状况,当子女家庭或工作出现小变动时,便十分操心,从而降低安慰感;与子女同城居住的老人成就安心感最强,同省异城居住的老人成就安心感最弱;与子女同城居住的老人人格尊重状况最好,子女在省外的老人人格尊重状况最差,因为子女越是离老人远,老人心理越怕孤单,特别是独居老人,心理也会越敏感和脆弱,从而导致人格尊重状况越差。综合可知,与子女同城居住的老人情感慰藉状况最差,心理安慰感最弱,但成就安心感最强,人格尊重状况最好。

2 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为了使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落到实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使得老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依,在仅仅有物质所依,更要有精神所依。如进一步明确老年人赡养费不得低于家庭成员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精神上的慰籍要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方面的合理需求。也可在法律中赋予老年人提出精神赔偿的权利,人民法院可判决不尽精神赡养义务的子女支付一定的精神损害费用,以弥补老年人因没有享受精神赡养而受到的损失。同时,因明确未尽赡养义务人的精神赡养法律责任。

2.2 加强孝道教育和宣传从调查中得知,同城居住的老人的情感慰藉状况明显比子女居住在省内异城、省外的老人差,说明距离越近,子女对父母的嘘寒问暖、交流谈心反而不够多。此外,子女每周能做到每周打电话问候父母的子女很少。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距离远和工作忙都不是探望频率低的借口,若真是客观条件限制探望行为,但为何能做到每周打一次电话给父母的子女却很少?关心老人,应从点滴做起,学校和社会的孝道教育还需加强,媒体对关爱空巢老人的宣传还应加强。

2.3 发挥社区的休闲与服务功能社区的娱乐活动能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加强“空巢条件”因素,从而使精神赡养状况好转。因此社区应充分发挥娱乐功能,建立各种娱乐设施,如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等,帮助老人多交朋友,从而走出寂寞阴影,同时对于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应上门照顾和关心老年人。

2.4 成立志愿者帮扶队当子女的探望频率低,电话慰问次数也不够多,当老人没有能力出门寻找精神寄托时,必然会空虚寂寞,从而降低精神生活质量。而由于社区的人力有限,导致服务不足,因此,应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由志愿者分批、分时间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或与老人聊天,使老人能够开心和愉快。

参考文献:

[1]邵德兴.浙江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体系建设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9):86-93.

[2]张彩玲,李书宁.城市空巢老人赡养权问题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3(5):62-68.

第8篇

关键词 护理院老年人 社会支持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90

资料与方法

选择上海郊区护理院老人115人,男55人,女60人,年龄61~94岁,平均78.72±7.10岁。

方法:调查工具:①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问卷调查,选择了20位老人进行抽样复查,每一位老人由2位医生间隔7天进行前后2次调查;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结 果

被调查的115名老年人基本情况:①年龄:60~79岁53.91%,>80岁46.09%;②性别:男47.82%,女52.18%;③文化程度:小学或以下69.57%,初中以上30.43%;④婚姻状况:有配偶78.26%,无配偶21.74%;⑤每月经济收入:1000元80.00%;⑥子女情况:有84.35%,无15.65%;⑦目前患病种数:1种6.96%,2种26.96%,≥3种66.08%。

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经济收入、患疾病种类对护理院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得分均有影响,男性较女性易获得客观支持(P

讨 论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社团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精神上的支持和主观体验。

重视对护理院老人的社会支持:大量研究显示社会支持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社会支持也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影响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无论哪种形式的社会支持,均有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心身状态。我们研究显示上海郊区护理院老人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

总之,老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应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除给予物质帮助外,更应该从精神给予更多的关心,增加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机会,从而增加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感受,减少孤独感,更好的利用社会支持,达到身心健康的完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邢洁,胡继春.“空巢综合征”的社会治疗.医学与社会,2006,19(6):8.

第9篇

[关键词]离退休职工;管理;政治;医学类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46-04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m。老年人口尤其是失能老人数增长快,规模大,家庭空巢化等将造成社会很大的负担。高龄老年人口已上升到2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长到3500万,慢性病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数规均已突破1亿大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今的离退休管理工作与以往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显著不同。人们的思维模式,精神追求,物质需求与以前相比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医学类研究所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锐意创新,加强研究,与时俱进。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是卫生部所属国家级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福利待遇较好,离退休费稳定。但整体人员平均年纪较高,已进入高发病期,生活、医疗难等问题凸显。空巢家庭,人员身体失能的情况普遍。为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他们解决真正的困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不同调查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今后工作思考,创新,探索提供实践依据。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管理范围内的离退休职工134人,以及近年即将退休的职工4人,共138人,占全所离退休职工91%。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问卷形式收集相关数据,以自评为主,对于一些无独立能力填写的老同志,采用填查者宣读作记录,调查对象口答的方法。

1.3研究工具

我们借鉴参阅国内外文献,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二类指标。一是个人信息(包括年龄,生活水平,收入状况,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包括居住状况,医疗状况,子女状况等)。二是心理状态(包括心态、儿女孝顺程度、家庭和睦氛围)和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程度(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交流等)以及目前最关心的问题等。

1.4统计学处理

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保证统计结果与现实的相对一致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38份,回收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100%。全部测评数据量化后输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统计学原理进行计算,最后又召集相关离退休职工采取座谈会形式座谈,认为得出的调查结果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2.结果

2.1离退休老同志的一般情况

放射所参加调查问卷的老同志为138人,男61人,女77人。正常退休121人,在职4人,内(病)退13人。年龄55岁以下的9人,56~60岁的25人,61-70岁的34人,71~80岁的52人,80岁以上的18人。专业技术人员93人,管理人员17人,工勤人员28人。身体健康良好为14人,较好的为27人,一般的为54人,不太好的32人,需要住院的为11人。放射所离退休职工呈现专业技术人员多,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绝大多数,年龄大、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及以下的占70%。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工作非常艰巨,任重道远。

2.2家庭情况

自有住房的117人,占85%。租房4人,借住房1人。与子女住在一起的51人,空巢家庭39人,独身的12人,与孙辈住在一起的7人。空巢和独身的离退休职工51人占37%,即三分之一多;希望放射所提供志愿者服务,提供心理慰藉疏导。每天都需要的为2人,每月一次需求的7人,半年一次的2人,一年一次的8人。

2.3心理状态

有85%的离退休职工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睦或较和睦,子女孝顺或较孝顺。92%的人认为自己心态非常好或较好。有65%的离退休职工坚持每周进行锻炼。有87%的离退休老同志愿意出行去旅游,地点首选是国内游,其次是天津北京周边游,43名老同志愿意出国游。调查表中,47人为离退休工作处提出的主要建议就是多组织各项活动。退休后每天主要的生活方式,62%的人选择看电视,39%的人主要看书看报,买菜做饭干家务的老干部为24%。生活方式比较单一。71%的离退休同志有事才来离退休人员活动室,每天都来的有5人。

2.4社会环境

目前居住在天津的离退休职工为130人,1人北京,1人四川,4人国外,2人其他省市。对当地治安情况59%的人认为比较满意,小区的居住环境42%的满意度,食品安全25%的满意,医疗服务26%的满意,具体见表1。分析:对社会环境满意的人只有6%,较满意的占30%,一般的占46%,不太满意的占11%,不满意的占7%。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最不满意,其次是食品安全,再次就是医疗服务。体现了离退休职工比较关心国家发展建设,关注社会上比较敏感的问题,不满意的地方也应是国家未来需要重点治理的关键问题。

2.5最关心关注的问题

在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其中94人最关注的依然是工资问题,占68%;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问题,是离退休职工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其次关注问题,43%的离退休职工选择养老问题。56%的离退休职工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即儿女伺候或者请保姆护工。再次关注点,29%的离退休职工选择的是医疗的问题。医疗状况中,116人能够自理,占总人数的84%;10人门诊的医保费用不需要动用,43人需要增加很多自费项目。分析: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三个问题都是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逐渐改善,国强人民才能富裕。具体到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要做好参谋助手作用,为所领导献计献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绝大多数离退休职工能够满意,快乐幸福的度过晚年生活。

3.讨论

医学类研究所离退休人员是个特殊群体,他们以知识分子为主。大多学历和职称较高,长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养成自己特有的职业素养和人生价值观。他们关心政治、勇于接受新鲜事物,重视精神和文化生活。他们与其他离退休职工的最大区别,就是精神生活需求胜于物质待遇需求。所以,根据这个原则,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更重要的要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给予关心,这是做好当前医学类研究所离退休转型工作的基本要求。

3.1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针对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问题,我们要做好相应的政策宣传,以思想建设为核心,让他们安心放心。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2016年3月1日起全面实施!养老金由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通过社会保障卡实行社会化发放。很多离退休职工担心以后工资社会化,将和原来的单位完全脱离关系,这样除了享受基本的养老金之外,不再享受原来的福利待遇。我们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放心下来。改革事关每一位离退休职工的实际利益,也关系到事业单位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绝对不是把离退休职工推向社会。改革后放射所加强了对每位离退休职工的服务保障,按照党和国家有关离退休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制定放射所自己的离退休管理制度。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良好的管理环境。按照“统筹兼顾”去谋划离退休工作,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既要保证离退休职工的整体各项福利待遇得到不断提高,又要重点解决好个别离退休职工的特殊困难。在部署工作时,既要考虑满足离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保证离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发展同步。从政治上、思想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3.2激励离退休职工调整状态,做好养老服务辅助工作

上了年纪之后,心态容易发生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现孤独寂寞等等不良的心理,这成为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阻碍。工作中要做到政治上关怀、经济上关心、生活上关照、感情上关爱他们。遇到离退休职工看不惯或想不通的事时,可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和志愿者的作用,与之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及时消除心理障碍。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热情乐观、积极进取。只有学会调整自己,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才能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在重大节日前夕,组织研究所领导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对高龄、重病、空巢等特殊离退休群体进行慰问,使离退休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领导的关心。

3.3为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搭筑平台

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是离退休干部们晚年生活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幸福指标。兴趣爱好可以使离退休职工充实自己退休后的业余生活,更好地预防老年抑郁症。充分有效的利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适时地将活动室建设纳入研究所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正常的经费支持保障机制。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可以提供给离退休职工一个娱乐的场所,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继而排遣他们因离退休和空巢期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抑郁,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让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更加快乐。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可以设立一些适宜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要在文化、娱乐活动上努力创造条件。要针对离退休职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讲座和多媒体教学,指导、支持离退休职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爱好小组,主动开展有益于离退休职工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确保他们能够精神充实,生活愉快,身心健康,老有所乐。

3.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面发挥离退休职工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