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5: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

第1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限定在专业技能上,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身体成长、丰富知识,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拓展训练则以学生体验式学习为主,根据体验者的特点精心设计内容,让体验者在解决问题和挑战困难的参与过程中体验其中的道理。这种体验式的运动形式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追求的全新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新型培训教育模式,它是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提炼出来补充体育教学的。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初中体育教学 可行性

拓展训练则以学生体验式学习为主,主要利用自然环境和有效资源,根据体验者的特点精心设计内容,让体验者在解决问题和挑战困难的参与过程中体验其中的道理,让体验者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是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提炼出来补充体育教学的。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拓展训练的概念,是由outward bound意译出来的,还叫“户外体验式培训”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以及有效资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训练项目,在解决问题、挑战困难的过程中,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训练目的,是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培训教育模式。

拓展训练项目包括:场地、野外和水上三部分。具体为:破冰类项目、沟通类项目、团队协作项目、个人挑战类项目。这些项目主要用于团队刚开始组建期,活跃团队氛围,拉近同学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是团队具有良好凝聚力的必要基础;在团队中,角色不能趋同,要各具特点,认同差异的存在。

二、拓展训练的基本流程

拓展训练的一般遵循的流程为: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

引导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基本课程的前置部分,可为后面体验感悟奠定基础,训练的进行要以身体活动为基础,这就要求组织者根据将要进行的项目内容设定热身活动,且要注意把握各关节充分舒展,有主有副的原则,带领学员达到某种教学情景。

体验是拓展训练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教师是旁观者,纵观全局的人,随时纠正学生的误区,而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感受,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得到提高。学生在感受活动的乐趣、新鲜和刺激的同时,挑战预设的各个难题,产生身体、心理、情绪以及精神的各种体验。

感悟是体验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完成情况,根据挑战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项目本身体现的功能引导学生回顾。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要对自己和同伴经历过的事情有所感悟,并时刻监控学生讨论的话题,如果发现偏离、走向负面或起了争执,教师要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感悟课程带给的震撼,从而从心理上提高自己。

总结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并及时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从具体体验的肤浅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导出自我管理、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理论和原理。要注意多与现实社会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将培训中的收获迁移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凝聚力量。

分享是通过培训师的引导,让学员回顾课程,感悟心得。这一部分在拓展训练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由思想转变为行为的过程。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体育教育也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教育部颁发新的课程标准仍然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突出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练习,使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朝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健康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体育教学手段、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注意学生学习中的情感、行为、态度,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可见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符合了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们培训的一段方式,把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血液。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和人们的兴趣需要。

(二)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理念,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虽然体育课程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仍占有很大比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学习,学生没有自己的自由,虽然喜欢体育运动,但由于体育课限制太多,又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现代教育追求素质教育,教师只给予适时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拓展训练正符合现代课改理念。拓展训练引进体育教学是现代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迎合了现代体育课改的需要,丰富了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有利于体验式教学方式进入校园,将有利于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科学技术顶尖化,人才竞争更日趋激烈。我国处在关键阶段,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体育教育更不容忽视。将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符合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趋势,是符合体育课程改革方向,顺应时代要求的。

参考文献:

[1] 田海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第2篇

大学社会体育发展人才培养是传统的认知教育,而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性教学为主要内容和活动的参考.它更新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内容的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户外活动,以多种户外活动形式通过不断体验来理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其产生兴趣,感悟其中的理念,通过活动体验反馈,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终身体育利益的目的.这项运动首先由德国教育家韩建德博士发明和创造.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苏格兰在戈登斯顿学校开始实践“拓展”这一教学理念.1941年,第一个外联培训中心在英国建立.该中心借助海事培训模式、培训船员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其有着坚定的性格和勇气去面对逆境及恐惧.1942年,德国库尔特•哈恩(KurtHahn)和英国的劳伦斯•沃尔特(劳伦斯•霍尔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培训(拓展)”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拓展训练成为新鲜的力量,促进了体验式教学的壮大和发展,并推广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如英国,然后普及至欧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等地.拓展训练传入香港后,在90年代传入中国内陆.1995年,在北京成立拓展训练公司,以“拓展”为专属注册商标.从而拓展训练陆续被植入到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当中.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2002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学生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北大国际MBA(BIMBA)学生第一批参加了全国拓展训练的课程.与此同时,关于高校相关专业引进拓展训练的研究也开始出现.社会体育作为高校新兴专业,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和大量涌现的问题可谓交织并存.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充实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然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2〕.而无论是从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层面来看,拓展训练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进而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特别是,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之外拥有健康的心理、高度的团队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拓展训练进入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行性分析

2.1拓展训练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等有很大的一致性

首先,从课程的目的和环节来看,拓展训练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之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在目的上,二者都是通过身体活动,使人的心理、身体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提高;在环节上,社会体育的健身指导等核心课程的前期准备、授课以及课后归纳等,与拓展训练课的前期分析、课程设计、场景布置、挑战体验、分享回顾、引导总结等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在拓展训练具体项目的课程模式里分享回顾与引导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项目分享过渡到自我总结,感悟项目的内涵从而提升心智改变行为.因此,以必修课的形式,使拓展训练进入社会体育专业课教学,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其次,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可能来看,拓展训练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之间也有着很大的一致性.目前,拓展培训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在特殊领域的野战部队退伍军人和体育教练,第二,有多年经验的在企事业单位,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有强烈兴趣的“拓展”爱好者;三是一些在登山、攀岩和其他户外领域的杰出专家〔4〕.就目前而言,就业尚且艰难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在体能与运动技能上具备优势,如果再能学会具体项目的操作方式及安全保护措施,就能完全适应和胜任拓展培训师的角色.事实上,拓展培训师无论是现实薪酬还是职业前景都较为吸引人.数据显示,一个合格的拓展师一天的代课费用就高达400元到1000元,月工资至少在3000元以上.同时,随着拓展训练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中国这几年的长足发展,很多外企、国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一些效益较好的单位都把拓展训练作为员工的一项必选培训,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培训员工的团队意识〔5〕.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体验式培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青睐,扩大职业前景自然值得等待.当然,因为拓展训练课程与体育、教育、管理、心理学、植物、动物、地质、地理、旅游、探险、法律和许多其他的学科,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也需要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丰富自己,才能为胜任这一工作做好准备.

2.2具备开设拓展训练的高校之必要条件

引入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就要求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专业运动技能以及丰富的经验,体育专业的老师只要通过一些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实践学习完全有能力担任拓展训练课的教学工作.另外,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专业教师,也可引入从事教育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教学等方面的专任教师.这使拓展训练所需的必要师资条件有了充分的保证.其次,相比较于体育场馆的设施,拓展训练的场地器材相对简单、集中,成本较低.同时,高校大型活动场所和空间充裕,大广场、运动场和公园、郊外也都可以作为主要的训练场地,水上运动除了一些特定的项目应该开展的海滩、河流、水池和湖泊公园也能成为很好的训练场地.当然,趋于拓展训练的特点,要求必须把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放在培训的第一段,根据专业的手段来确保每个细节都绝对安全可靠.在训练期间,安全是主要的工作,所有户外活动必须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实验.一流的专业设备应该被户外活动作为首选,要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指导、监控活动的全过程〔6〕.而各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总体来说对于运动学习、训练的安全意识强,经验较为丰富,只要专业体育教师对于安全问题提前仔细的安排,合理组织、操作,严格按照要求及时调整和消除紧张状态控制,提前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隐患,培训项目才能够顺利开展,可以在消除学生思想问题同时,确保学生训练的安全〔7〕.

3开展拓展训练后的培养目标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后,其目标设计要考虑社会体育专业的行业性.我校假设为社会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其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尝试制定如下新型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培养具有掌握社会体育专业以及拓展训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社会体育以及拓展训练领域中胜任拓展训练的企业管理培训顾问、培训师、教员以及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组织管理与经营开发的综合性专门人才.通过对拓展训练课的学习,一定程度上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熟悉和掌握拓展训练课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以及安全保障.根据拓展训练课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的能力设置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目标,自觉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展现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以及就业技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拓展训练与社会体育的人才培养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两者的相互结合使拓展训练进入高校后,建立更为符合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发展前景,使校内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走出学习盲点,明确专业方向,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未来踏入社会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4.1.2良好的教学设施、设备、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等等条件,为培训大学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1.3在国际上拓展训练历史悠久.欧洲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对于拓展培训相关教育模式的研究工作尤其显著,甚至是外国学者关于拓展训练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细化的程度〔8〕.对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拓展训练进入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培训后扩大了专业本身的技能的学习、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综上所述,拓展培训大学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计划,不仅为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的常规改革补充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思想和教育的理念有了更大的创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的实用价值,课程有了很强的挑战及趣味性,在深化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方面将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有一个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及学校众多爱好运动的人力资源,拓展训练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计划定能在我校有很大的潜质.

4.2建议

第3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17-01

引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其拥有优异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高校学生提高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增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素质拓展训练发挥的重要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理念,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在设定的陌生情境或特定的情境下,以游戏为活动主体内容,全面性的提高W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发展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体素质的一种体验性学习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应用效果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相关的研究项目较多,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1],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问题,比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内容方面都过于理论化其次是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研究,基于素质拓展计划教育,将素质拓展教育延伸至学生的思想品格、就业能力等多个方面。

2.1 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个人乃至整体素质能力

素质拓展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学习概念,其在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身心发展社会工作等方面。拓展训练大大的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个人素质通过实践的体验和感悟领会训练精髓,从而目标性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通过相互学习与分享培养乐观的心态,提高沟通协作交流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体能、沟通、心理、管理能力等整体素质的目标。

2.2 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拓宽思政教学途径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比如明显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活动项目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强化了个人心理素质,更容易得超越自我极限,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跟随“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思想政治教学途径,综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载体,创新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更好的拓宽思政教学途径[2]。

2.3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的培训方式与传统的技能培训相比更容易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中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以及当团队完成既定任务时,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团队的归属力。因此,这种素质拓展培训方式正是大学生体验社会教育和教育目标的途径。与团队真诚的沟通合作,大幅度的增强了团队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拓展训练从中更全面的助于大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又与团队相互合作、学习与借鉴,感受共同努力朝向既定目标的成功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推广素质拓展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于当代现实问题还不够关注,对于一些大学生所关注和热衷的新事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难以解决学生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偏向于课堂教学。然而在当代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尚未形成一个通力合作的局面,那么此刻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来让大学生们更好的认识社会,以及更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

3.1 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问题

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一直相对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们普遍心理素质能力不足,不善与人沟通,面对困难很容易产生强大的挫败感。安逸和平的环境下成长环境,很少经历磨难,很难独立成功。很多时候,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积极主动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非常需要将适量的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弥补我们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快更好地使用社会。

3.2 提高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思想认识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当代形势下,教育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整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许多高校未开设素质拓展活动一方面是固始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认为可以通过简单说教把思想贯彻在学生脑海里;另一方面是对素质拓展训练认识不够,把素质拓展教育等同于游戏化,忽略其对人的教育能力。对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方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方面认知不足。

3.3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素质拓展教育总体上是一种修炼课程,训练形式内容多样化。对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适当增加与心理素质相关的活动内容。也可增加室外拓展项目,以此来锻炼毅力,坚定意志及培养团队意识。大学生的拓展训练与社会企业训练方面内容相较起来也存在有所不同,引入拓展训练时应当主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来进行合适的内容安排,达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结语

素质拓展训练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内容及形式的多样统一化,达到通力合作。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项目体验式学习的学习过程和途径以及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感悟总结和提升才是我们在思政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们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懂得与人沟通合作重要性,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认知自我,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东北大学本科生能力拓展训练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学周刊 2015.10

[2] 董亮.武汉高校拓展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第4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 理论基础 教育特点

一、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理论

积极与消极的心理力学模型和体验,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适应规律,是拓展训练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在心理学领域,与拓展训练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团队动力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拓展训练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员的自我实现。所以,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知情统一,教学过程围绕学员为中心展开,促使学员进行自由且有意义的学习。拓展训练中,学员作为活动的主体,其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在这种环境中,学员才能全心地投入到项目体验中,从而在体验中使思想得到进一步充实,使感悟得到进一步升华。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生改变行为的过程。这种行为的改变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行为中总结经验。拓展训练中学员的亲身体验是整个活动的基础,而反思是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会使具体行动产生改变。

行为主义理论为拓展训练“做中学”的原则、团队合作学习及正面导向、适时激励、巧用小组动力等理念和工作技巧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解释。行为主义最关注人行为的改变,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人行为的改变。拓展训练强调“做中学”,认为通过亲身的参与更加能促进人行为的改变。

3.团队动力学。团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场论(field theory),他认为人的行为是需求与环境的函数:B=f(P・E)。团体动力学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团体发展过程中,团体与个体、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拓展训练中,所有项目的操作都离不开团队,即使是个人挑战类项目,也都需要来自团队的鼓励。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拓展训练则注重以学员为中心,淡化了教师教授的角色。整个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主能动性,使学员能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项目体验,对项目内涵的深刻理解,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最终促使学员形成新的经验建构。

5.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每种智能都同样重要和有价值,各种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每个人在智能上存在个别的差异及独特的潜能和专长。多元智能观强调“智能的情境性”,是对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要求。所以拓展训练中,为学员提供的学习情境既要有真实的社会背景作依托,通过模拟情境或情境导入手段为学员的有效学习提供大量的信息和丰富的资源,也为促进学员的心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并且对学员的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提供适宜环境。

(二)社会学理论

与拓展训练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社会互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1.社会互赖理论。社会互赖理论强调成员间的互赖不仅是群体的本质要求,而且更是促进整体凝聚力,达成共同目标的动力源泉。但当任何成员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成员间的互赖程度就会受到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群体发生改变。在拓展训练过程中,为达成团队目标,学员之间容易相互诱导和影响。积极互赖使学员间产生促进性互动,如果学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可以感染到团队中的每位成员。这样不仅能促进个人小目标的完成,而且加速了团队大目标的实现。消极互赖往往使学员间产生阻抗性互动,对困难程度评估过高,或者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都会使学员产生消极的互动,如果这种消极互动得到扩散,会对目标的达成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没有互赖就意味着不会产生互动,目标也肯定不会实现。

2.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交互作用理论把社会相互作用解释为符号交换、直接沟通,人们能想象他人或群体怎样看待自己,即个体自己能扮演他人或群体的角色,相应地解释情境,并决定自己如何行动。符号交互作用理论现在在拓展训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的较多的是莫利诺在1960年所创建的“角色扮演技术”。拓展训练过程中,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技术,通过情境导入环节,使学员在特定情境中扮演某一角色,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了解项目对角色的期望和自己应尽的角色义务,从而有助于他们去控制或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以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的目的。

3.教育学理论。归根结底,拓展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教育学自然成为拓展训练教育价值体现的依据。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出途径、手段和障碍。”教育学理论认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而人的能动性是客观环境不断变化产生的心理要求。新的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人们生物与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层面来说,个体活动成为了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拓展训练项目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它将生活中许多已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的编排,形成新奇、有趣、又需付出努力才能完成的拓展项目。在学员参与的过程中,富有挑战性且成败与否完全取决于学员主观体验而引起心理的矛盾。这种心理的矛盾运动,正是学员心理发展的动力。

拓展训练遵循的是体验式学习模型教育学理论。“体验式学习圈”的建构标志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正式提出。此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将体验过程中获得的感悟进行反思,然后将所收获的知识在团队中与他人分享,最终达成共识,将总结形成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整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强调在“做中学,行中知”,以及注重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与应用。一个完整的体验式学习过程是由“体验―交流―整合―应用”这四个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环节组成的。

4.管理学理论。管理学为拓展训练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管理学中的“沟通”贯串于整个拓展训练的过程。包括学员和培训师之间的沟通,学员之间的沟通。由于沟通环境和内容的复杂性,沟通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拓展训练中的沟通讲求真实性、有效性。

拓展训练课程中,也会出现诸如管理的层级问题,管理者的角色问题。在项目操作过程中,根据项目内容的具体要求和分工不同,学员会承担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职责。担任高级管理者的角色,则主要负责全面的发展与总体规划,感受决策力的训练;担任中层管理者,则主要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感受协调力的训练;担任基层员工,则主要负责积极主动、行而有效地完成交办的具体工作,感受执行力的训练。

二、拓展训练的教育特点

(一)拓展训练更适宜成人学习的属性

拓展训练作为成人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符合成人学习的属性。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经历的不断丰富,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律水平也逐渐趋于成熟,这也形成了成人的较强的自我负责能力。因此,成人在参加活动时都是以自我意识为导向,希望其独立人格和地位得到承认和尊重 。

传统教学的“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而在体验式培训中,学习者通过具体情景中的活动获得体验,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培训模式,在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习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区别,并且在学习效果方面的优势更明显。拓展训练过程中,充分注重学员的主体地位,使其活动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得到尊重,这样有助于学员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体验,进而激发其参与热情,提高活动参与的主动性。

(二)拓展训练更符合成人学习自我整合能力强的特点

自我整合能力强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特点。成人伴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经验建构和知识建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建构,对所见所闻或所经历的,进行由浅入深的自我整合,进而形成相关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的新建构。

拓展训练项目充分体现了“小游戏,大道理”。项目设计难度较低,但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学员在体验的过程中,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体会和感悟也是不同的,再经过相互的交流与分享,所收获的知识也会变得更丰满。拓展项目大多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也有力地促进了学员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其更深入的思考,为学员的自我整合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三)拓展训练更适合成人学习个体的相互合作性的特点

成年人在社会与工作中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并且都拥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人的社会化过程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承受来自于社会、生活、工作等多方的压力。所以说成人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由内在需要而转化来的动机,即内部动机。同时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于成人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拓展训练在充分尊重学员个性的同时,也注重激发其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在“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的理念指导下,拓展训练在项目设计上注重培养学员间的相互协作。学员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如果要顺利地达成目标,就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学员不仅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巨大力量,而且也能使思想得到交融。

三、总结

拓展训练最大的特点就是“先行而后知”。“教”是指通过情境导入等方式,为学员提供合适的学习情境和信息,促使学员产生“学习”。“会”是指学员经过体验和感悟,将项目中收获的知识,在现实环境中得以应用,或促使自身的行为发生改变。拓展训练与传统认知教育模式相比,对于各种基础性理论融合得更为恰当,各学科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其教育特点更适合于成人的学习属性。

参考文献:

[1]何强.谈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文学教育,2011,3:139.

[2]郑淑贞,盛群力.社会互赖理论对合作学习设计的启示[J].教育学报,2010,6(6):34.

[3]渠改萍.符号互动理论述评[J].太原大学学报,2010,11(3):97.

[4]黄,霍玉文.成人学习特点论略[J].职教通讯,2007.1:58.

第5篇

一、活动背景

拓展训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和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学员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激发学员内在的潜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地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同时让队员感受到个人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真正感觉到一个团队的力量,以达到增强全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拓展训练项目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而定,可以使参加者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对自己、对同仁、对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参加者在训练过程中的体验及感受,为我们大家日后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促进,拉近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彼此间的信任。

三、活动宗旨

通过拓展训练,提高我局青年团员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四、活动对象

北海市城市规划局团总支全体成员25人(名单见附件3),

邀请5位非团员参加(名单待定)。

五、活动步骤

(一)前期准备

1、向局党委提交申请;

2、制作详细的活动策划书;

3、作好宣传工作,通知各个青年团员,向各成员介绍活动内容;

4、联系拓展训练服务机构,并布置场地,确保安全;

5、购置必备材料。

(二)活动内容

拓展训练3—4个项目,分别有:团队挑战项目“群龙取水”、“有轨电车”;团队合作项目“穿越电网”、“毕业墙”;最后总结交流。

(三)活动流程

07:50 规划局门口集合出发

08:15 到达拓展培训基地

08:30 团队集合、破冰开营

09:30 拓展项目:群龙取水

10:30 拓展项目:有轨电车

11:30 拓展项目:穿越电网

12:10 拓展项目:毕业墙

12:40 总结合影

13:10 午餐、活动结束,返程

3 、活动地点:田野生态园。

六、资源需要

1、筹备工作:宣传单、横幅

2、场地布置:由拓展培训中心负责

3、活动器材:由拓展培训中心负责

七、组织机构

组 长:秦 茜 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安排

副组长:范 尧 配合组长做好各方面工作

成 员:李 玲 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并统计好人数

周海莲 负责整个活动的宣传和后勤工作

教 练:北海八达户外拓展培训中心专业教练

八、活动预算

培训费:5000元(含租车费);

午 餐:70元/人,70×30=2100元;

其 他:400元(横幅、水、纸巾等);

合 计:5000+2100+400=7500元。

九、活动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的所有费用一律以发票作为报销凭证;

2、参加活动人员请穿运动服及运动鞋,女生请把头发扎起;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拓展;高校;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228-02

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体育教育也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拓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适应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拓展训练”逐渐成为素质拓展的热门项目,它以其新颖的形式、良好的效果备受社会青睐。

1 体育拓展融入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拓展是拓展训练的一种方法,源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它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以外在环境对人的体能、精神和意志形成的刺激、压力和紧张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学习。它与传统的体育游戏相比内容更丰富,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更灵活多样,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和心灵的感悟。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也受到更大的尊重和锻炼。

1.1 更进一步充实了体育课的内容

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调查显示: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是跨国公司在选拔人才最看重的4项特质。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展训练在提升人格磨炼意志、增强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设计和选择一些特定的“体育拓展”作为课程辅助教材,让大学生在激烈的“体育拓展”竞争中凝聚团队合作精神、挖掘个人潜能和提高自我,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自己教育自己。

1.2 增强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性

体育拓展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利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大学生处于一个从未经历过的既陌生新奇又充满合作氛围的环境中,在短时间内就能吸引住学生,激发其参与热情。体育拓展所具有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用一个个趣味性小游戏启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体育拓展的特点和互动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参与和体验,从而感受到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愉快。

2 体育拓展融入体育教学的条件

2.1 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体育拓展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实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是给予及时的启发和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拓展训练新颖独特,内容丰富,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2 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已经趋向自主和独立独生子女,不过分依赖教师,主观愿望、抽象思维能力比以前有较大提高,在体育活动中不仅仅满足于掌握教师传授的一般和简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他们对新鲜事物好奇,富于挑战自我;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体育拓展的融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2.3 有助于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要在体育课程中引进拓展训练,专业器材以及师资力量还不够完善,盲目开展将影响课程的质量。如果先在体育课堂中以精心设计的游戏的形式进入,使其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前有一个过渡期。以便教师尽快掌握拓展训练的理念和技巧,开发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拓展训练项目,为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积累教学经验。

3 体育拓展课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依据。体育课引入体育拓展时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性别、实际活动能力,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游戏的活动路线、活动方式、运动负荷量和动作难度等。并紧密结合体育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拓展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1 结合高校特点设计合理的体育拓展项目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体育拓展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体育拓展方案时,应该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不能简单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必须融入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适应高校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场地设施的状况,融入个性化的体育拓展方案。有时要自行设计符合课程需要,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体育拓展。

3.2 高校体育课堂开展体育拓展时要有安全保障

有些体育拓展具有一定危险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进入角色,也很容易忽视安全问题,所以无论是在开发还是在使用体育拓展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否则,体育教学就失去了锻炼身体的价值了。

4 结论及建议

要及时回顾总结,为了强化巩固体育拓展的效果,必须在活动中、活动后及时安排学生讨论,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开展游戏方法、意义以及更加深入的人生哲理的讨论,强化游戏的“育心”效果。教师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可以更多一些课外的点拨。体育拓展进入体育课堂将是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拓展训练融入高校的最佳切入点,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也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滕达.体育游戏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北体大学报,2005,28(2):260-262.

[2]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3):15-17.

[3]张亚琪.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第7篇

单从课文中积累语言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应以课文中好词好句好段作为拓展点,有效辐射,由一个例子带出一串这样的字、词、句、段、篇,丰富学生的阅读。例如,教学“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时,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成语故事,课外收集成语故事。在教学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阅读其童话作品。课本中还有我国四大名著的精彩节选,教学时注重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去读读原著。课本中还有阅读链接、课外书屋、综合性学习栏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详细而具体的指导,对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非常有效。冰心说“:要读书,就要读好书。”依托教材,拓展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又广而不滥。

二、深悟,借鉴写作技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广泛地阅读,可谓获得无数“大鱼”,为习作广积了“粮草”。然而,学会捕鱼的技术更重要,那才是目的。课文的经典性不容置疑,都出自名家之手,其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及写作方法上别具一格,手法纯熟,特点鲜明。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其表达。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课文时,引导学生领略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要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段时,感悟作者从动作来体现小嘎子的机灵。教学《“辣妹子”初见林黛玉》片段时,感悟作者用具体的语言描写来刻画“辣妹子”的巧舌如簧,见风使舵的特点。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感悟作者通过特定情境下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雕琢出了闻名于世的吝啬鬼形象。从而让学生感悟人物描写的方法不光有外貌描写,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教材中在表达上特点鲜明的课文多如繁星,教学时不光引导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让学生初步习得一些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技巧。

三、多写,提升写作水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有了广泛的阅读积累,又有了一定的表达技巧,就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第四题“读了下面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你愿意拿起笔来,也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学生在了解文本和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对大年夜被冻死的小女孩表达了深深的同情,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小女孩,都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小女孩分享,可谓有感而发,做到我笔写我心。这样的小练笔在许多课文后出现,由于有极强的针对性,加上老师的点拨,训练的效果特别好。

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其实从三年级开始,每组课文都安排了习作,而且习作的内容大部分都能紧扣单元主题,本组的五篇课文是这次习作的最好范例。例如,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的习作便是写人。而本组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而且分别有侧重点的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来描写人物,许多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比平时写人的文章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总结

第8篇

一、加强朗读训练

1.激发朗读兴趣,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朗读热情与兴趣是探索朗读训练方法的前提,也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与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教师正确、良好的示范。教师的朗读水平对学生的朗读热情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及声情并茂的朗读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2)形式多样的课堂朗读训练。课堂上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开火车”朗读、小老师领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3)多种形式的朗读竞赛和评比。各种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朗读比赛活动成为英语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朗读极大的兴趣。例如:在班级中设立“英语朗读明星”、“勇敢朗读天使”等。

2.提高朗读技巧,诱发语言感悟能力。对于小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停顿及语调等,我们老师无须从理论上让学生理解、记忆,但在实践中必须让学生掌握。

(1)掌握读的方式、语音和语调。朗读的方式应当是尽量地大声和快速,这样学生便能够听到自己读的声音,觉察不正确的地方,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语音语调是英语朗读的基础,但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读出单词的语音,因此,教师要加强语音、语调教学,帮助学生准确地读出单词。

(2)学会朗读节奏。目前学生朗读的最大问题是节奏感的缺失,一部分学生朗读英语拖音很重。“Chant”是很好的改进学生英语朗读节奏的方法。

(3)加强连读、重读及语流的训练技巧。英语朗读中少不了连读与重读,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对这些内容进行训练。如“How old are you”一句中,要把old和are连起来读成[ouda∶]。

(4)加强朗读与激发想象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文章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

二、调动听说积极性

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听说和交际氛围。教材是训练学生朗读的第一手材料,新课标英语教材课文丰富多彩,大多以生活中的故事为情境。因此,我们要多琢磨教材,用最适合的方法对不同的课文进行听说训练。

2.利用课外读物,营造听说氛围。有效利用课外英语读物,多看《英语画刊》、《英语周报》等,将朗读训练和泛读训练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听说实践。除课外读物及网络学习外,还可以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根据听说领先的原则,培养语感宜先从发展听说能力入手。为了调动听说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让学生表演的方式。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利用这个特点,我要求学生先小组内表演,然后让学生一组组上台表演,台下的师生评比,评出优秀小组或个人。

三、用多种方式培养语感

1.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简洁、正确的语音语调来组织教学,多用直观教具,多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2.歌曲。学习一种语言,通过唱歌能激发学生兴趣,帮助记忆巩固所学语言材料,培养对语言的节奏感和提高流畅程度。每册课本中都有七八首英语歌曲,通过学习这些歌曲,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节奏中记住几乎所有的课本内容,加深了对语感的体会。

四、拓展课程资源

第9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学;拓展训练;可能性;必要性;体验式学习

拓展训练的核心内容为体验式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方式不同,在拓展训练中,学生体验的是“先行后知”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中没有特定的教师,也没有固定的体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自己的授课教师,而教师既可以是培训师也可以是别人,更可以是自己。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需要。落实这种教学以及学习方式不仅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会对未来教学的改革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虽然仍处在学校,但是他们却是“自由体”,他们与高中生不同,能够兼职、实习,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接轨。而这种过程也是他们在社会找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处理不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会减弱大学生的生存能力。现今,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中,大学生在社会与学校的双重压力下暴露出了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无法处理人际关系和遇到的生活、事业上的问题。而这些都会诱发大学生犯罪。社会急需一种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2.高校体育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

社会对经济活动的偏重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培养以技能为主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不被社会所淘汰。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所开展的体育课仍强调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编排课程。所以,在很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跟着教师的步伐,锻炼着定点投篮各项技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在掌握现成知识方面体现一定的优势,但是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潜力和能力,无法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展训练的出现给这一要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大学生本身的需要。可以说拓展训练能够触及高校传统训练方式以及电子化训练方式无法触及到的方面。作为一种崭新的训练方式,拓展训练弥补了高校体育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二、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能性

1.拓展训练的场地

从全国普通高校的整体情况上看,高校在体育教学场地的建设上投入的资金和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如长春市大部分高校都有满足拓展训练建设场地的条件,尤其是净月经济开发区附近的几所高校(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等)不但场地的面积和设施充足,而且环境良好,非常适合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开展。这些地方高校尚且如此,更别提重点高校了。

2.拓展训练的器材

众所周知,国家重点支持高校的教育发展,对高校各种设施的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各地方高校都拥有“活动经费”。虽然开展拓展训练需要的器械较多,而且每一种器械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每一种器械的价格都在学校的可接受范围内。比如说一个半身自锁式安全带的价格大约在三四百元左右,虽然看似贵,但是从高校的整体经济条件上讲,完全是有可能负担这些的。所以,只要学校愿意投入,便能为体育的拓展训练提供完备的器械。

3.拓展训练的师资

在拓展训练中,我们所提到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因为在拓展训练中,起到引导作用的还是拓展训练的内容本身。虽然教师的教学作用被淡化,但是教师们会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例如,拓展训练的开展地点大多在室外,室外空旷的场地经常会收到雨雪的洗礼,教学进度可能会被恶劣的天气所影响。所以,在不定天气的影响下,教师就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以身作则,感染学生,让学生自主的锻炼。其次,体育教师还需要充分掌握器械的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训练器械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方法

1.遵循拓展训练项目的筛选原则

第一,针对性。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进行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完善学生性格的相关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训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高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如“信任背摔”“高空挑战”等项目。除了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进行筛选之外,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因为不同的专业影响了学生所需要的训练项目。如管理方面专业的学生比较适合以管理、分工、组织为主的项目。第二,全面性。教师所开展的训练项目需要适合每一个参加训练的学生,促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训练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第三,适应性。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时要充分结合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如设备是否完善;师资力量是否充足等。当然,教师还需要结合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

2.确立正确的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程序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按部就班的,如果打乱了其中的一个环节,就会影响接下来的训练过程。所以,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正确的学习步骤,以及自己在拓展训练中需要发挥的作用。教师首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开展拓展训练之前,将目的和环节简明扼要的传递给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学生则需要通过体验,来感受训练带来的刺激,并尽全力地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价值。感悟环节是指学生在感悟训练价值的同时,更加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团队力量的伟大。当然,还有最后的总结和分享环节,学生对整个的训练过程进行一个总结和归纳,并将在训练中得到的感悟分享给其他的同学。

3.拓展训练的相关学习方法

拓展训练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里笔者只举出一例作为分享。如“变形中寻宝”拓展训练。笔者在这个训练开始前,总共将其分为了以下几个部分: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用简单的、常规的沟通方式帮助每个学生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培养沟通意识,了解互换角度的意义。帮助他们意识到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所需要的器材:普通眼罩若干。场地:一片开阔地。教学步骤:首先,笔者将班级学生划分为等人数的小队,并要求每个小组投票选出一个领导,站到队尾。其次,笔者要求除站在队尾的队长外,其余的队员必须全部的蒙上眼睛,成纵队,由队长指挥队伍前进,每组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快到达目的地的队伍获胜。在完成这项训练之后,笔者又组织了讨论和分享。如:如何选择正确的路线;团队路线错误时如何决策;各自同学的感受等等。总而言之,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中有着可能性和必要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情况制定合理的实施方式,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张有为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好君.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拓展训练的因素及其解决对策[J].梧州学院学报,2009,(03).

[2]刘素梅.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06).

[3]于佳祥.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