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经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5: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经专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经专业

第1篇

1、财经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

2、财经类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公司都有不同数量的财经类毕业生的需求,而且受行业结构调整变化的影响也较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经类专业的就业途径越来越宽。比如财经类报刊杂志的不断涌现,一些非专业的综合性报刊在财经问题上大做文章,都需要大批的财经记者,这就为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其他像学校、培训机构也可以成为财经类专业的就业途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由于石南镇是兴业县县城,是县里的主要经济场所,所以广西兴业县工商局石南工商所的工作就比较多。由于所里的工作一般都比较重要,我只能作为一个参观者的身份来了解。

当我第一天到所里实习的时候,接待人员就给了我一些资料,让我先了解工商局究竟是干什么的。通过阅读和询问我知道了工商局主要职能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人民政府和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组织管理工商企业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的登记注册,依法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对其登记注册事项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三)依法组织监督管理市场竞争行为,查处垄断、不正当竞争、流通领域的走私贩私行为,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经济违法行为。

(四)依法组织监督市场交易行为,组织监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组织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受理消费者申诉,组织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件,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组织实施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规范管理与监督;监督管理电子网络经营行为。

(六)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监督管理商标的使用和印制;指导商标机构工作。

(七)组织管理广告审批与广告经营活动,指导广告审查机构的工作。

(八)组织实施合同行政监督,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制定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办理合同鉴证,监督管理消费类合同格式条款,组织查处合同欺诈行为。

(九)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以及有关中介服务机构。

(十)组织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管理拍卖行为。

(十一)对企业名称,驰名和著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商业秘密、商标等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保护。

(十二)组织管理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私营独资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行为。

(十三)指导所属事业单位和协会、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工作。

(十四)承办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所在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兴业县工商局的工作方式今年有所创新,根据当地部分乡镇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利,群众办事耗时的实际情况,在注册登记窗口推出了“五时”服务,极大地满足了经营者的需要,让群众感受到该局服务大众的脉脉温情。一是“限时”服务。通过县电视台向社会郑重承诺:企业申请名称预先核准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日核发《名称核准通知书》;企业申请注册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法定为20个工作日);企业申请年度检验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且不需要核实的,3个工作日内办结(法定为5个工作日)。二是“及时”服务。工作人员接受企业咨询登记、年检手续时,及时出具“一次性告知书”,将所需材料一一列举,使企业一目了然,避免企业因申请材料不齐而来回跑,为企业把好手续关。三是“定时”服务。在注册登记窗口只有两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工作时间内定人、定时为企业办理登记注册业务,不因工作人员的其它工作耽误企业办事。四是“省时”服务。在企业年检工作中,实行没有前置审批手续要求的参检企业一律由工商所审查,县局核准通过,简化手续和程序。五是“延时”服务。打破8小时工作制界限,实行延长工作时间的办法,企业随到随办,每日均接待完最后一名办事群众才下班。

与我国的大多数乡镇一样,兴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因此工商局也是把农民、农业的事作为重点抓。要让农业办的好,对工商局来说化肥的质量关得狠抓!兴业县农业执法与工商执法人员,认真开展护农工作,今年3月1日至5月25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检查农资门店490个次,查获不合格化肥100多吨,对销售不合格化肥的10个经营户作出了严厉的处罚,受理涉农投诉案3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万多元。

对于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工商局也是狠抓不怠!今年来,兴业县工商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通过实施以商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为重点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量集中在基层,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消费。据统计,至目前止,该局共督促215家超市、食品批发部建立食品进销货台账700余本、发放食品信誉卡525本,共检查集贸市场、超市、食杂店827户(次),食品加工生产企业356户(次),取缔食品无照经营28户,收缴“三无”食品、过期变质儿童食品760公斤,没收未经检验检疫上市及死因不明猪肉470多公斤、牛肉150多公斤。就像工商局职能第五条所说的“监督管理电子网络经营行为”,局里为进一步规范网吧经营秩序,打击黑网吧违法经营行为,从7月开始,广西兴业县工商局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打击黑网吧的专项整治行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整治行动中,该局严格审查了各网吧的许可证书效力,对手续不齐的网吧,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条件不符的网吧,坚决予以查封取缔。同时,该局重新规范了网吧的经营秩序,并逐户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对擅自买卖、出租或转让营业执照的违法行为一律严查。该局还建立健全了网吧巡查制度,每星期组织一次网吧巡查,并记录在案。该局还与文化、公安等部门沟通协作,形成执法合力,保证工作成效。同时,发动广大社会群众,踊跃举报黑网吧,形成高效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目前,该局共立案查处违法经营网吧8家,依法取缔黑网吧5家,罚没款共计2.26万元。

兴业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山心的绿茶、沙塘的香米、大平山的三黄土鸡、城隍的酸料等,因为品质优良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个人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只是重视产品的生产加工,而忽视商标的作用,大多数没有注册商标,使客户无法识别或记不住的产品,结果生产的产品不但销路受阻,而且产品的价格上不去,出现“有品味无品牌,有高产无高价”,现象,而且很难得到法律保护。新晨

农产品有品无牌,企业有苦难言。兴业决定通过引导和扶持农民和企业注册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转变。

根据“注册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要求,兴业工商部门适时开展了“进千企、访万户,促商标发展”活动。深入企业、县场、乡村,掌握农产品类型、分布、品质特征等第一手材料,选定重点引导、扶持对象,从商标取名、图案构思、申请注册到实际使用,全方位给予指导和帮助。

山心绿茶系列生产厂商和养殖龙头企业被列为首批重点扶持企业。在工商等部门的引导下,这些厂商先后注册了“山心鹿峰”茶、“美凰”、“和丰和”、“金大叔”等20多个商标。为了提高“山心鹿峰”茶品牌知名度和县场竞争力,有关部门又引导山云雾茶厂将原来的15个品牌、15个品种整合为“山心鹿峰”品牌的30多个品种,解决了长期以来一茶多名、异茶同名的问题。整合之后,“山心鹿峰”产品突破销售瓶颈,县场迅速扩张。兴业县工商局局长陈春高兴地说,最近两年来,每到产茶时节,均有几百名客商驻扎兴业等候发货。当地厂商生产的茶叶价格也一路飚升,极品“山心鹿峰”茶每公斤售价高达800多元。目前,许多客商已电话订购今年的清明茶。

“一业兴百业旺”。茶业、养殖业在商标战略中的成功,有力地带动了其他农产品的发展。兴业县通过实施商标战略,使兴业农产品很快走出“孤芳自赏”式的封闭经营格局,漂洋过海占领国外县场。兴业县在拥有“美凰”、“金大叔”、“和丰和”、“山心鹿峰”、“宏朝”、“发记”等商标注册商标后,名声大振,其注册产品受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青睐。去年全县共出栏家禽6260万羽,增长17.3%;出栏肉猪60.5万头,增长5.7%;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8.43亿元,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0元,增长22.2%;农民人均纯收入2808元,增长14.9%。

虽然只是“小试牛刀”,农产品商标战略却使兴业人真实地尝到甜头。目前,全县100多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依托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农业品牌经营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0%。

第3篇

关键词:中职财经专业 生源质量现状分析 教育管理

目前,中职在校生的素质普遍较低,管理难度较大,组织教学相当困难,再加上长期以来中职学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直接移植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所以造成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不高、动手能力不行的双差局面。为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加强中职财经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特对本地区中职财经专业在校学生学习目的、学习状态、就业取向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1 中职财经专业在校学生的学习目的

中职学校学生的主要来源是中考无望的初中生,他们学习成绩很差考不上高中,不到打工的年龄,家境又不是很富裕(“富二代”的话,可能出国或走其他的门路了),所以就选择了中职。究其具体原因,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1 家长“逼迫”学生来中职学校学习

在课下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中职在校生大约有70%是属于这种情况。这主要是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为孩子做出的无奈选择。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所处的工作岗位、阅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等的不同,其实他们的出发点也不完全一样。

1.1.1 务实型的

这种类型的家长,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也比较好,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他们深知自己孩子的成绩,升学这种事对学生来说已属于奢望,但是孩子的本质又没有变坏,再加上年龄还小,就业尚早,还有可塑性,所以家长就选择上中职学校。之所以选择财经专业,主要是从就业上来考虑的,因为财经专业主要学习的是会计,将来可以凭借家长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上谋到一份较为体面的工作。由于家长的积极态度,所以这一部分学生相对来讲,学习主动性较高,老师也比较喜欢,管理难度不大,也是各类技能大赛后备选手。

1.1.2 务虚型的

这种类型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孩子成长的周围环境又差,自认为社会关系“良好”(其实不然),他们本身对孩子的要求不切实际,平时忙于各种应酬,无暇顾及孩子。所以导致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差,品质也差,而家长又熟视无睹,反正孩子小,在家没人管,就业没人要,随便找个中职学校再去上学吧,权当“托儿所”了。加上这类孩子生活上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无疑财经专业是最佳选择。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类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绩和能力估计过高,单方面为孩子设计了一条永远到达不了的“星光大道”,第一步考取会计证,然后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第二步考取会计师,最后取得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证书,到事务所或大企业任高管。简直天方夜谭,最后孩子只有退学,彻底了却了家长的心愿。这部分孩子,文化课基础很差,学习非常困难,而且也没有自觉性,课堂纪律松散,有时候,正常的课堂教学都很难进行,搞得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很是头疼,管理难度特别大。

上述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属于家长一厢情愿,而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被动的执行,本身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教学与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1.2 学生“自愿”来中职学校学习

站在一部分初中“学困生”的角度,这不失为一种无奈而又明智的选择。初中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同学、老师和家长面前用“颜面扫地”这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成绩的下降、老师的冷落、同学关系的疏远、家长的抱怨使他们无地自容,相同的境遇,又把这群孩子聚在一起,抽烟、喝酒、谈恋爱、打架、恶作剧惹老师生气等等。结果,初中不到毕业时间就被老师以各种理由劝退了。看着周围昔日的同学有的升入高中,有的甚至出国留学,而自己无所事事,没办法,为了“面子”,也可能别的什么,找所中职学校再把自己的学业进行下去,加上自己又不想吃苦、同学的介绍、中职学校的宣传,财经专业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到中职学校来学习财经专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看上了中职学校宽松的学习环境,再也不用学习“数学”、“英语”这些学也学不会的文化课了,“会计”这个专业也让他们充满了神秘感。有一次,一个学生当面给我说,不上中学就是因为不愿学习文化课,他的话不只是他自己的心声,其实代表了他们这个群体。正是由于这部分学生,使得我们的文化课教学简直没办法进行,也正是他们的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差,也使得我们的专业课教学进行的也不顺利。

这就是我们中职财经专业的生源,除此以外,一些在职又没有与自己现从事工作相应学历的人员也是我们的生源之一。但是由于大学的扩招,初中学生的减少,使得中职学校的招生也变得相当困难,其实,不光中职,高职现在招生也不乐观,2011年山东高职录取分数线降到180分,尽管如此学生也不买账,几乎没有报考高职的。所以,中职学校现在招生已没有什么门槛可言,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上。

2 中职财经专业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

没有门槛招进来的学生,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都会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由于他们在初中养成的上述种种毛病,都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比如:上课迟到、早退、说话、在课堂上吃东西、抽烟、彻夜上网、喝酒、打架等等,举不胜举。所有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学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学的(教学大纲规定必开的课程)不想学,如英语课、数学课等;二是想学的学不会,如会计等专业课。所以,中职学校组织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中职老师工作的难度,可以想象。

3 中职财经专业在校学生的就业取向

第4篇

(1)所谓的统计学就是用来收集和分析信息和数据的一门科学艺术,它通常是通过对差别的个性进行深入探究,然后找出这些差异之间的一般规律,因此它通常被称为是将科学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的一架桥梁。统计学一般是利用概率论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所要观察系统的数据全部收集起来,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和整理,然后在通过所总结出来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推断和预测,这样就可以为相关的决策提供较为完备和科学的参考依据。首先,统计学是进行数据研究的一门科学,这里的数据并非是指数学中存在的数据,也不是具有抽象性的数和形,而是指那些实际存在的数据、测量的数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其次,统计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不是用演绎的方式。之所以采取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非演绎推理的方式,主要是因为通过演绎推理所得出的结论通常在前提中蕴含,这就会造成在推理的过程中不会对现有的前提进行突破,更不用说会出现较大的创新了。而归纳推理一般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从抽样样本到整体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最后,统计学的研究并非是明确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正是基于它的不确定性,才促使统计学在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新的思想和理论。

(2)目前,统计学在各个学科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统计学是一门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每一种科学都是对客观事物潜在的规律进行研究的,规律需要在反复的实验中不断地重复出现才得以确立,这些规律通常都会重复出现,而那些不会重复出现的事物就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比如说四季都在运转,不停的更替,这样才能在不断的重复中研究出变化的规律。统计学就是对不断变化的事物进行潜在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所以,统计学是其他学科得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缺乏了统计学的科学研究是不能成功的,是缺乏新意的。其二,统计学是管理工作的最佳工具。正如同政治家离开了统计无法科学地施政一样,企业家一旦脱离了统计,那么他的决策就会存在着不合理性。每一项工作在进行管理之前都需要对整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全局。所以,学好统计学就能够更好地开展任意的工作。

2财经类专业中统计学的改革发展与现况

我国的统计学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对于财经类的专业来说,统计学的定位和专业知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都要和其专业的主要学科协调和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因此,财经类专业统计学的改革应该建立在对统计学的具体应用的分析基础上,比如可以对统计学理论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实证分析。这是对统计学改革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只要明确了统计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统计学的改革,不断地对统计学进行完善。根据上述的结论,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财经类专业统计学的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相关教育学理论的规定,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它的课程设计来进行体现的。所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财经类专业统计学在进行课程改革和设置的时候要严格贯彻以下指导思想:首先,要注意将理论和实际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可以将统计学的理论和经济管理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其次,要根据专业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层次来安排统计学的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同时还要强化技能性和操作性课程的比重;最后,要建立具有“参与型”的专业意识课程,并且打造相应的课程平台,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实现统计学由“主导型”的课程体系逐步地向“参与型”的课程体系过渡。第一,要设置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这一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培养统计学专业性的“参与型”人才打造基础平台。比如设置哲学课程,就可以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种更为开阔和新颖的思维和研究方式;而开设数学、英语这些课程则主要是为了对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巩固,另外,它还可以成为学习专业课程的一种工具;设置这些通识课程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统计学的学习。第二,设置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理论课程。由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将来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和研究领域主要是经济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出“参与型”的人才。所以作为统计学人才,他们不单单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有“参与型”的意识,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由于经济管理理论的课程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统计学相关的理论,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就要有目的地选择那些和统计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的学科,来设置经济管理理论课程。第三,设置最佳的统计学专业课程。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型极强的科学方法,在对其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保证统计学的课程设计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设置的时候要对以下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1)选择最佳的统计方法论基础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知识需求;(2)要设置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统计学知识的延伸;(3)选择出那些具有远大发展空间的行业的统计方法理论课程,帮学生通过实例来更好地学习统计学,并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4)与宏观经济统计核算相关的课程。设置以上课程是由浅到深的渐进模式,不仅有效地将统计学的知识体系进行点与面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是对统计学“参与型”课程意识的重要体现。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第四,注重技能性和操作性课程的设置。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在注重统计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落实操性课程的设置,实现学与练的最完美的结合。技能性和操作性课程作为统计学课程最完备的补充,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与统计学相关的实践或者操作性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借助相关的统计软件或者多媒体等对学生的技能性进行综合的训练,帮助学生练就熟练的技能。

2.2财经类专业统计学教材的改革

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就是教材建设,教材在统计学的学习和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开展以及教学大纲的不断修改,财经类专业统计学的教材也随着不断进行更新。统计学的内容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它的内容会根据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新的、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来进行更新或者完善。与传统的统计学教材相比,目前的统计学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教材的内容更为明确地突出大统计学的思维,并且彻底地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知识框架相脱离,这样就不用再受传统思维和知识框架的束缚,能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其次,将统计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地补充进教材中,及时地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更新和完善,并且对统计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将那些没有实用价值的、一些标志性的概念全数删去,更加强调了变量这一概念。与此同时,教材还对统计学所要研究的目标、统计学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论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一目了然地对统计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最后,在统计学教材中加入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和对各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原理的讨论,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另外,在统计学教材中还突出了对统计学基本思想的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学与练进行完美的结合。

2.3建设统计学试题库

随着统计学课程和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部分高校在完成以上两个环节的同时,还创新性地建设了统计学的试题库,并且积极地将这一板块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试题库建设取到了显著的成就,这样就可以为有效开展“考教分离”这一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的统计学试题库建设主要有两种:其一就是一种可以根据试题库内的试题进行随机的自由组合生成试卷的方式,这套试题里基本上包含有单项、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等多种类型的题型,并且所生成的试卷会覆盖统计学所学的全部知识,不会出现内容的重复或者遗漏。这类试题库主要是用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的,一般用于期末考试等。其二就是试题库的试卷都是已经生成的成套试题,这一类的题型基本上是以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为主,比如这类试题都会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开放试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另外,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地开展一些与统计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为学生以后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第5篇

鉴于当今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结合东北财经大学法学教学现状和法学院自身特点,为全面掌握我校法学毕业生对法学教学过程中的意见,为法学院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并且象。一方面该部分毕业生相较于后几届毕业生具有了足够的工作实践经验,能够提供更为中肯的法学教学建议。同时另一方面又不会由于毕业时间过早而不熟悉现今我校法学教学的变化。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15份,其中回收20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有效率100%。本次调查内容比较翔实,其中基本信息涉及被调查者的毕业年份和目前工作单位。基本问卷共设计有23道问题,从被调查者对自己目前工作的一系列评价、对在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学习期间的评价及对自身能力的评估等角度来设计。具体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您自己觉得,与同事相比在工作中最明显的3个方面优势是有超过50%的毕业生对自己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学习研究能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37.1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团队精神和文字表达能力与同事相比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被很多毕业生认为是明显优势在工作过程中。

2.东财法学毕业生最有待加强培养的3个方面是在这个调查问题中,我们发现有将近一半的毕业生们希望学校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有34.29%的毕业生认为母校法学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培养和提高,有31.43%的毕业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

3.您的工作单位认为您尚待加强的3个方面是通过调查我们从上述图表可以发现有以下几项能力被用人单位认为东财法学毕业生需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7.14%)、创新能力(34.29%)、学习研究能力和理论能力(28.57%)和口头表达能力(25.71%)。

4.您认为在东北财经大学的下列哪3项活动对您现在的工作帮助最大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还是认为学校法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对他们从事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有57.14%的毕业生选择了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这两个选项,40%的毕业生也认为学校举办的讲座对他们的工作有一定帮助。

二、思考与建议

中国高等法律院校的本科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教育,是一种法律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即一种通识教育。它是法律人才宏观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律职业形成的重要基础。基于上述对毕业生的毕业工作去向的统计和对调查问卷的细致分析,项目组针对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现行法学教学机制改革提出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推行均衡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计划当前法学教学应适当增加实务性法律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审判实践中的案例,以法律法规的具体运用和司法实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主,指导学生们将所学法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司法实践中。

(二)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采取问答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尽量减少填鸭式的教学,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法律推理能力;通过模拟法庭等形式,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应变能力;有组织学生尝试起草各类合同、文书,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第6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专业建设;问题;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59-02

一、引言

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由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整合而成的,其专业发展各有侧重。哈尔滨金融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财经类本科院校。在本文中,笔者拟对财经类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专业建设谈几点建议。

二、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专业建设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培养目标不明确,财经院校的特色不明显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建设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是以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它们的理工科的特色明显,侧重于培养系统开发人才,课程设置中有大量的计算机课程;第二是以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它们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是其科技情报学专业,侧重于教给学生以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分析与预测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从事信息与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第三是各类财经院校,侧重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培养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人才。从前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目前该专业的教学并没有一个较固定的要求,而就财经类院校而言,其专业建设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财经类院校只是简单地照搬理工类或综合性院校的做法,即将经济管理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做简单的叠加,并没有使其相互融合。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本专业在认识上不明确,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方向的不明确。这也就是说,目前财经类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较普遍地都存在一个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合理而有效的课程教学来完成的。课程体系是由若干门课程组成的一个互有联系的整体,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某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直接映射出该专业的理念和特色。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很多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只是计算机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经济类课程和信息系统类课程的简单相加,没有必不可少的整合。这样,课程之间就难免有重复。另外,理论性的课程也较多,与实践结合也不够。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我院信息管理专业开设了大量计算机课程,但管理类课程就较少,这样它必然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其次,专业课的比重较大,人文课的比重较小;必修课的比重较大,选修课的比重较小。这些都是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3 师资力量薄弱

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适应本专业的教学。但是,很多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要么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要么是管理专业毕业的,其学科背景不够合理。这极易形成教师的短视,不利于他们将有关知识加以统整。这样的教师在讲授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时,只能浮于表面,不能深入系统地完成课程教学的任务。另外,有些教师还缺少系统开发的经验,即对于大型应用系统的设计缺乏掌控能力。

三、财经类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专业建设的设想

1 突出财经类院校特色,重新进行专业定位

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的波依尔博士指出:每所大学和学院都应为自己的特色而自豪,都应寻求弥补其他院校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因此,我们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应做到突出特色。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我院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金融类本科院校,金融特色明显。“十二五”期间,我院的目标是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集经、管、文、法、工为一体的学院,并且要努力使之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如此,信息管理专业作为我院的一个老牌专业,就应该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应该突出我院的特色。笔者认为,我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致力于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的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又掌握了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技能,从而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现代信息管理及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2 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设置除了培养学生能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外,更要使学生能有较宽广的人文视野、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及独立成熟的人格。整体知识观是美国高等教育本科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目前国内很多大学都在效仿美国哈佛大学的做法,即使课程设置有其核心体系。笔者认为,这更适合于清华大学这类培养精英人才的研究型大学,而对于教学型本科院校而言,因为学生在自主选课时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院并不适合建设核心课程体系的做法。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即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根据就业方向的不同,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模块来让学生自主选择。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科学三大类学科。根据专业定位,要优化课程结构,我们就应既突出财经类院校的特色,又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应用的特点。这样,笔者认为,财经类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应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通识教育课中应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和科学史等。在这里,增加科学史的目的是为了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选修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选修课,为的是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而宽厚的基础。

第二,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管理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等。

第三,专业必修课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技术、信息存储与安全技术及IT项目管理等。

第四,专业选修课。在专业选修课中,学生可任选下面任何一个模块:1)网站开发模块。该模块包括网站设计与开发、J2EE编程技术、SQL/ORACLE网络数据库开发、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IT前沿选讲等。2)银行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学、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及银行信息系统开发等。3)面向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企业资源与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

3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除了理论课之外,更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要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二是增加参与管理与实践的机会。为此,可以设置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模块。校内实践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即相关专业课的实验课程,其中包括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信息系统开发等。第二方面是综合课程设计。在学习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之后再设置一个综合课程设计,让学生综合运用他们学习过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和网络知识等,完成综合课程设计的学习。第三方面是对管理类课程的学习,通过MBA的学习,并采用分组研讨、导师指导等方式进行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校外实践主要是在学校和区域内的银行或相关企业进行。在毕业设计期间,允许学生到企业边实习边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4 提高教师素质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是根本。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跨专业进修等手段来提高素质。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技术大多是先产生于国外,所以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邀请著名学者或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来校讲课,以让教师能更多、更快地了解国外的相关教育教学理念,使之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此外,还可聘请外系教师或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里的专家来担任兼职教师,以为学科问的交叉渗透及新的教育思想的引入创造条件。

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16-02

近年来,随着本科院校的增加以及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本科生教育的供给大为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得高校对课程的应用性更加重视。这种背景下,上述院校的财经专业应用型建设逐渐成为这些专业演进的主要方向之一。应用型财经专业建设过程中,理论教学的作用与定位,是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

一、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必要性

(一)理论教学的设置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的培养任务所决定的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该分类法将人的教育经历分为7级。其中,本科教育被分在第5级。第5级教育经历分为A、B两类,A类是理论型本科教育,教学目的为构建受教者的科学研究基础;B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目的为形成和发展受教者的实际工作技能。有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显然,应用性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毫无用处。相反,理论教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更加扩大。理论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介绍专业理论,而是成为指导其他应用型专业课程的原则和基础。

(二)理论教学是应用型财经专业与其他类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主要区别

在学生培养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性课程比重较大,理论课程居于次要位置。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角色转换时间短,可以迅速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过,由于理论课程比重小,学生的专业基础较弱,知识的自我更新速度较慢。而且,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这使得学生就业时的沉淀成本较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财经专业知识更新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经济学专业视角。因此,在课程内容上,理论教学在应用型财经专业中的比重更大。

此外,就理论教学本身来说,应用型财经专业与研究型财经专业之间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研究型财经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因此,在理论教学方面,研究型财经专业注重理论的演进与理论的验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优势主要在于行为的封闭性、逻辑性和严密性。与之相对照的是,应用型财经专业所需要的理论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执行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教学更强调理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三)理论教学是应用型财经类专业未来的发展基础

目前的应用型财经专业大多由升级前的专科院校相应专业发展而成。今后,应用型财经专业设置硕士点,向研究型财经专业转变是发展趋势之一。理论教学为未来应用型财经专业的转型与升级起到了两个方面的推进作用。一方面,理论教学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为今后的研究生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可以增加学生的发展方向。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理论教学特点

(一)培养专业思维模式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根本任务

应用型财经专业培养的目标,是财经行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理论教学应以专业思维模式的培养为根本任务和目的,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这一要求,理论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分析方法,具备对经济问题进行专业化分析的基本能力,熟悉专业术语的运用,以区别于没有受过经济学理论训练过的人们。最终,学生经过理论教学的熏陶,对经济现象做出的分析结果应该是经济学专业视角下的本质性结论。因此,应用型财经专业中,理论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对分析对象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财经理论体系的熟悉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财经理论是应用型财经专业学生的基础所在。只有扎实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作为本科教育,必须使得学生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财经理论课程的比重不能过低。这些理论课程,逻辑性、严密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讲授时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此外,为了保证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熟悉,必须加强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财经理论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熟悉整个财经理论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三)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形成是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

对应用型财经专业学生实施理论教学,最终目的是为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增强其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应用型财经专业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如果没有理论教学,那么各专业学生在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中必然没有充裕的空间,从而造成单一和僵化。即便实施了理论教学,如果学生没有形成理论应用能力,那么学生的发展空间同样狭窄。因此,经济学理论教学在应用型财经专业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理论应用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保持自己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增强发展后劲,从而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应用型财经专业理论教学设计

就教学设计来说,应用型财经专业的理论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与理论,又要遵循应用型财经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教学特点,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与协调。概括来说,经济学理论教学设计应以理论应用为目的,在“手段-目的”为主要特征的泰勒模式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对热点话题、身边案例的专业分析

经济学理论教学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要传授基本的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热点问题,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应用的具体思路。同时,在选择分析案例时,还要注意学生日常生活中案例的比重。通过对身边案例的分析,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时刻以专业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除了教学内容结构上的调整,在进行经济学理论教学时,还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经济学新理论、新方法的探讨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经济学方面的新观点、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并启发学生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做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对新理论、新方法的求知欲。

(二)强调过程教学,改进考核方式

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向学生有效传授经济学理论,还会因为其枯燥无味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厌倦。因此,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此外,还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就会运用最能适应该种考核模式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看来,只有如此才能在考核中获得优异的表现。这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博弈。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但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效果较低。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方式应付这种考核模式,忽视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等后果。因此,有必要对上述考核方式进行改进。首先,在题型的设计上,减少单纯的理论问答题,增加理论应用题。其次,在考核形式上,避免一站式考核形式,采取多样化考核形式,将考核体现在课后作业、课堂讨论以及课程论文当中。

(三)在教学课程上,注重跨课程内容的融合与交叉

应用型财经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教学,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口径。因此,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一方面,不同经济学理论课之间进行交叉。不同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在内容上实现交叉融合后,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理论,这提高了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的高度和广度。另一方面,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进行交叉。这种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形成实际工作能力。目前,市场上用人单位急功近利特征比较明显。对于招聘进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他们能够立即应付和处理实际问题,并且尽快为单位创造收益。从课本到实际,很多问题及其处理办法都会存在差异,而且,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一般都不是单纯某一领域的片面问题,往往涉及学科较广。在这种背景下,已经在学校接受过跨课程融合教育的学生显然具有较大优势。

总之,加强和改进应用型财经专业经济学理论教学,既有利于专业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今后就业空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樊琴.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专业理论课教学[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4):35-36.

[2] 李锋.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09,(35):25-27.

[3] 林钟鑫,欧志华.理论创新与应用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J].西江教育论丛,2006,(4):34-38.

[4] 吴立军,王瑞金.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力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0(6):133-135.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062-03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以要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并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当下高职院校财经教师本身专业技能欠缺,是高职院校财经毕业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差等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财经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

一、财经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欠缺直接影响高职毕业生专业素质结构与实践技能

专家学者可以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学科出类拔萃,甚至登峰造极,但是他们并非无所不能。他们可能在其他领域、学科或实践方面技不如人,这也是正常而无可厚非的。然而,财经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欠缺——这主要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不到位所致,应当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

近年有不少的高职院校派出高级职称的教师,参加被称为小高考的中等职业毕业生升高等职业院校全省统考的财务会计教师考官培训班,在全闭卷和独立操作完成的考试中,有的教师考官竟然在全场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都不能够完成会计专业技能实践实操考试,就连简单的会计凭证的归类粘贴与装订及会计记账凭证汇总都不会,在几十个同行教师考官面前束手无策,摆弄半天,汗流浃背,也搞不清订角的记账凭证封面是如何将记账凭单装订成又结实又整齐有序的一本账册。组织培训考试的省招生考试中心的领导对此摇头叹气。由这样的教师教授出来的学生其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技能素质水平是可想而知的。

有几个企业负责人对于前几年到某高职院校拟招聘几个会计人员,最后未能如意招到一事一直感到遗憾与纠结。当时学校方根据要求,从会计毕业班推荐了二十多位会计专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参加面试。招聘单位负责人当场对这些学生进行技能实操考察。面对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列出的一套在商品进出口贸易中运输成本的计算题目,应聘的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正确算出结果。招聘单位领导不禁当场责问,你们的会计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这些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实操技能都不知道。其实,这些教师中不乏高学历学位的国贸专业研究生,以及高级技术职称的非财务会计专业而半路出家改行任教的成本会计。后来这些难倒了学生的题目被拿给学校的几位财经教师,然而,他们也无法当时就能计算出正确的运输成本。

有教师在进行财经课程案例分析时,经常给学生限定只有一个答案,对学生发挥想象和开拓创新能力而给出的答案判决为不正确。而实际工作中,除了会计专业等课程的一些计算结果是一个答案,其他不少案例实际上是可以有多个答案的,尤其是国际贸易、营销谈判及合同、经济诉讼等案例。

二、我国高职教育持续发展是基于高职院校财经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继续教育

众所周知,教师要培养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这些履行各个岗位的专业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个别或某个知识点,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知识暂时不懂或不理解,人们无可非议,更不用说是不了解、不懂其他的专业学科识了,我们都不应该求全责备。应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予以弥补。教师应该具有一丝不苟、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精神。这里对提升高职院校财经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水平略作探讨。

(一)高职院校应该对财经教师进行专业岗位的实践技能与实际工作的继续教育

现在的高职院校财经教师大多是从大学毕业就走上大学讲台,从大学书本到书本,没有任何实际专业工作的经历,因此,缺少一些专业实践实操技能也就在情理之中。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这些教师的岗位专业实践技能的继续教育工作,要加强其继续教育的力度,以调整、改变当前很多财经教师在“一证定终身”下的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落后以及专业实践技能欠缺的现象。一些人在多年前拿到一本大学毕业证书或者一本经济师、会计师证书以后,就高枕无忧,不思进取,不求进步,得过且过。不少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得不实用。至于那些从别的专业中途改专业担任财经教师的人,他们本来就没有系统地学过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税收会计的知识,更不用说掌握与之有关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出现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不足为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应制定严格并详细的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规定,比如,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职称的评定与聘任之前,都应该规定一个相应各个层次,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的授课教学工作的多少门同类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课程,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实践,亦即到企业单位实际第一线工作的时间限制性规定等。凡是没有达到继续教育规定的教师将不给予晋升职称与参加评优及享受同等奖金待遇。

(二)建设高职院校“真正”的“双师型”财经教师队伍

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应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将‘双师型’财经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的指示。高职院校应该实质性地践行这些指示,而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形式之上。

第9篇

凯恩斯在《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中就指出,市场是不确定的,经济行为人只能获得市场的有限信息,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存在着较大的残缺性①。财经媒体因为强大的信息采访和处理能力,可以在市场信息的传递和监督上弥补市场不足。

电视媒体通过视听双声道叙述,真实性与形象性是其优势,而对电视财经新闻报道,也主要以此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意识,以栏目带动收视率。但如何使观众看得懂?如何使数字化的经济报道、抽象化的经济语言易懂,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平衡问题。

专业化是指“新闻信息的选择、与提供的专业性;新闻信息分析的专业性;新闻信息服务方式的专业性”②。国外有像“彭博资讯”、路透社、道・琼斯等专业的财经信息提供商,他们在大规模的信息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向专业的财经类媒体拓展,以强大的信息容量做后盾,以权威的信息分析作为利器,并配以专业性的人才,而他们对记者的要求,要达到“二级”经济分析师的标准,再加上像《华尔街日报》自身的采访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专业化程度很高,而相比之下国内电视财经报道,尚需炼造。

第一,受众对经济报道的理解与投入是个过程,需循序渐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对于经济信息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财经报道需提供信息和经济方面的知识。像上海《第1财经》频道,经常提供一些像“道・琼斯指数是种什么指数”这样的小问题,这对于培养受众的经济素养起到了潜移默化又良性循环的作用,实用性与思想性得以兼顾。而不少访谈节目,如央视二套的《对话》、《第1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同时在交锋中不断挖掘观众的商业智慧。

第二,专业性体现在“数字报道”的内涵和权威上。电视上经常出现股票升降分析曲线、汇率变化、平面媒体的统计表格等一系列与数字有关的经济类报道,“数字报道”一般很生硬,但却能反映“经济的走向,它有作为新闻价值的标志,还有作为争论依据的价值,它可靠,注明了出处”③。因此,必须强调数字的“接近性”,例如大家都在强调国内生产总值(GDP),但与老百姓有何关系?老百姓关心的是“钱袋子、菜篮子、金库子”,对此,宏观经济指标的数据要反映在实处,反映在老百姓的生活变化上。而股票涨跌、投资倾向、指数、汇率等数据的使用对于电视财经媒体来讲,可增强表格、图像对数字解读的形象性和使用频率,可解释数字背后的事实和命题。

第三,电视财经报道需客观地提供日常资讯并兼顾深度。电视是单线传播,强调时效性,因而对于受众的理解是种考验,但电视也是视听双声道,能以现场制造生动的形象吸引注意力,因而它具有极大的模拟现实性,从而构成“媒介真实”,所以,客观性应成为电视财经记者时时把握的尺度,而媒体强大的“放大镜”功能也是记者应该时时警醒的,弄不好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就要求记者冷静、客观,成为事实忠实的反映者、成为事件的调查者,独立思考,多方听取,因势利导。

“深度”反对“肤浅”,“短小快捷的财经新闻往往不会促使记者深入思考,这里要防止短小快捷变成平面和片面的表现手段”④。电视财经报道的记者一般报道新近的经济讯息及企业动态与人物行为,久而久之不去深究新闻背后的经济学内涵,只是一个肤浅的反映者,这必然导致其报道把关时在某种程度上丧失客观乃至深度。因此,对于财经记者应当是“以财经的视角,反映所有领域的事件:政治、社会、文化、体育、娱乐等”。

财经报道需要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解释广泛的背景,对于经济的预测和暗示都反映在生活的变化上,反映在广泛的政经领域,对此,从财经报道的宏观把握上,电视财经频道需坚持经济报道专业化的同时而又大众化。目前财经类媒体的受众局限在精英阶层范围,而专业化财经媒体拥有高质量的受众群,拥有专业的财经专家和庞大而权威的财经资料库并保证专业性的内容深度。比如,CNBC采取24小时财经新闻频道的操作方式,全天候为投资者报道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市场期市和汇市的动态信息,报道金融投资等财经资讯,实时对华尔街股市的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即时切进直播,并请相关专家和投资人在现场、演播室和分演播室进行权威分析。同时,借助及时的个股滚动信息和全球主要股市指数每时每刻变化,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分析的可靠性。“个股和指数的异动就是新闻,深入报道分析就是服务”⑤。像现在的《第1财经》频道基本上采用了CNBC的模式。

大众化财经媒体强调一个规模,那么规模要大,其内容“量”是个重要要求;内容多了、广了,就不可能太专了,所以大多数的财经频道都走财经“故事化”之路,以娱乐化、社会化的形式呈现财经内容。中央二台的大众化节目主要是以《艺术品投资》、《鉴宝》、《超市大赢家》等重参与性、娱乐性的内容提高收视率。还有像广东卫视的《财富故事》、湖南卫视的《财富中国》、凤凰卫视的《财智人生》等都以故事化的手段来反映商界沉浮和资本风云,增强大众的观感和降低受众的接受门槛。

目前的财经媒体市场还未成熟,电视财经频道主要以大众与专业两种盈利模式实现其发展,但无论如何,其落脚点都在受众的需求上,电视媒体本身属于大众媒体,因而考虑电视财经报道的大众化本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但鉴于财经类报道本身的专业性特点,它对专业性的要求又不容置疑,因此,在确定受众需求的大前提下,考虑财经媒体的专业化特点和大众化取向应该是其理性而明智的选择。

注释:

①裴毅然:《经济新闻学概论》,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P87。

②王学成:《大众化与专业化――国外财经媒体的启示》 ,《新闻记者》,2005(5)。

③尼尔T加文主编、陈国维等译:《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P19。

④“经济信息联播”编著:《给财经记者讲课》,中信出版社,P9。

⑤李红艳、付希娟:《CCTV―2第三次改版得失谈》,《荧屏内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