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5: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会计的基本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认识“参考值”的意义
当一个健康体检者或一个患者拿到一张化验单,首先想知道这个检查项目的“正常值”是多少,然后来对照自己检查的结果。其实 “正常值”这个术语并不准确,“正常”应理解为健康,若测定值不在其区间内,意即检查对象有病或不是处于良好健康状态,亦即“不正常”。
这样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健康只是相对的,因此“正常”词义不清。另外,“正常”亦可被理解为所有数据呈正态分布,但是生物数据大多不呈正态分布。为使表述精确而不混淆概念,大多数化验单都不用“正常值”一词,而用“参考值”、“参考值范围”。
对于“参考值”的含意,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结论。
1. 参考值来源于大量的正常人群中有关实验的测定数据,并根据正常人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群的数据分布范围,并以此确定参考值范围。而医学决定水平(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临床上必须采取措施的检测水平)是来源于大量的临床患者数据的观察和积累,用于确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参考值不能替代医学决定水平界限。
2. 对超出参考值界限不大的异常值,可以根据被检者的临床表现区别对待,可以采取治疗措施,也可以进行观察。但是如超过了医学决定水平的界限,则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需依靠医学决定水平值才能判断,而在参考值范围左右则很难进行判断。
3. 参考值可有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也可只有一个上限或一个下限,而医学决定水平可根据不同的疾病诊断要点和标准、不同的治疗要求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多个设定的上限或下限。医学决定水平是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应该掌握和使用的数据,不是普通患者做参考的参考值。
二、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检查前对饮食的要求
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客观准确,有些项目如血脂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等要求在受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如肝功能检查、空腹血糖检查要求前一天晚上8点后到采血前不要进食,以免受乳糜颗粒干扰或影响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按规定时间采集标本,采血时间以上午 7:00~9:00 较为适宜,空腹采血最迟不宜超过上午10点,太晚会由于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使血液状态发生变化,虽然仍是空腹采血,但检测结果容易失真(例如血糖值)。若过度空腹达24小时以上,某些检验也会出现异常结果。例如血清胆红素因空腹48小时而增加240% ;空腹过度时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反而会增加,故空腹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检查前对药物的要求
1. 若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或维生素C 及减肥药物等,应停药3天后再接受检查。服用阿托品、感冒药、消炎药、安眠药等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维生素C 能使血糖化验值偏低,特别是长期服用维生素C 的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降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均可影响血脂的检验结果。
2. 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为接受检查而干扰现有疾病的常规治疗。
3. 即使空腹采血,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患者每天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应照常服完降压药后,再接受检查。
采血时的心情
采血时心情紧张或恐惧会造成血管收缩,引起采血困难,同时也会因神经血管反射造成晕厥。所以被检者应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经常有人会说:“抽了这么多的血,需要多少营养才能补回来呢?”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和紧张,因为2~50mL血只占人体全部血量的0.5‰~3‰,不会影响人体代谢和功能,不需要刻意补充,人体完全可自动进行调整和适应。
三、解读化验结果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检验结果分为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
两种。
定性检验
检查物质的有或无。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POSITIVE”、“POS”等表示“阳性”;用“±”表示“弱阳性”;以“-”、“NEGATIVE”、“NEG”等表示“阴性”;有时也用“NORMAL”、“NORM”等表示“正常”或“阴性”的含义。
有时,“+”的多少,还能表示某种疾病病情发展程度上的严重性,也就是代表数量上的变化。例如,得了糖尿病,经常做尿糖试验,+、++、+++ 的符号,就说明糖尿病的病情有所变化:-为病情得到控制,+ 为病情轻,而++ 和+++ 说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在继续恶化和发展。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伴上消化道出血时,大便隐血试验+++或++++,则说明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
但“阳性”或“+”并不一定代表“检查结果异常”。例如,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验结果中,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 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表面抗体“阳性”或“+”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正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因此,“阳性”或“+”并不一定代表“检查结果异常”。
定量检验
检查物质的多与少。定量检验的结果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以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给予着重指出,以提醒医生和被检者注意。在一般情况下,超出了参考值范围,应结合临床症状,请教医生再做相应的进一步检查。切不可恐慌,更不可盲目服药。
四、“治未病”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
人体确实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也称第三状态、病前状态等。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体质状态,是指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却过早地表现出一种生理功能低下及不适症状,如容易疲劳乏力,情绪不稳定,失眠及活力、反应力、适应力、创造能力减退的状态。因此,建议对“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合理的积极干预。
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2课堂传授式学习3仍然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尚未建立起学习型组织环境,这是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要求必备的前提条件。在这种学习型组织下,引导全体学生不离开课本,但也不拘泥于课本,有创造性的持续学习,培养他们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记住某几个知识点,通过相互沟通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组织及社会的发展。就目前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费用种类多,记忆复杂按照课本章节讲解,涉及的费用归为六大类:各项要素费用1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1辅助生产费用1制造费用1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以及期间费用。而要素费用又简单划分为材料费用(例如原材料费用1燃料费用1低值易耗品摊销费等)1外购动力费用1职工薪酬1固定资产折旧费用1利息费用1税金以及其他费用(例如运输费1办公费1保险费1差旅费1水电费等)。课本中接触的费用种类已经很多,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扎实理解各种费用定义并将各种费用正确归类是一个学习难点,需要牢固掌握,灵活变通。
1.2费用分配方法多,单纯的课堂教学只能浅意义的理解,还是靠死记硬背为主不同的费用依据的分配原则不同,最终计入的科目也不同;不同的费用其归集和分配方法也不相同。例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定额消耗量比例1系数比例1产品产量比例1重量比例1体积比例等分配标准;常用分配方法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和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两种,熟练地掌握各种方法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空间。但学生阶段学习的难点就是缺乏实践锻炼能力,单纯的课本很容易混淆各种方法,也没有想到合适的方式和想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1.3实践经验少,对各种方法不能熟练地理解掌握各种计算方法适用的成本对象不同,具体的计算细节与过程也不相同,而且正对完工产品与半成品成本的计算也是有差异的。如何熟练地掌握与应运这些方法,正确恰当地计算企业产品的成本是要掌握的重点,但如何能够灵活地掌握记忆并结合案例正确地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是学习的关键。除却实践这一环节,当前大学本科生的现状就是课上可能还认真听讲,但下课没有老师监督,大学老师又极少布置课后作业,很多学生就基本上不看课本,只等着考前老师划重点突击复习,对各种方法不能熟练地理解掌握。例如一个工厂搬迁到新厂房,厂房的折旧就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在老厂子里生产由于厂房折旧早已计提完了,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很低,盈利就大,但新厂房的折旧会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工厂不能因为搬迁就无盈利,这中间就需要会计人员有规划地计算出合理的成本。
1.4各种会计课程的融会贯通是难题如今的成本会计不是单纯的核算问题,它还包括成本预测1决策1控制等,这就与企业战略管理等学科相联系;最基本的成本核算要从原始凭证出发,依据会计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入账。成本的高低也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它与财务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如何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框架,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是应该不断探索求解的问题。
2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成本会计教学体系设计
2.1建立学习型组织鉴于高校教学的自身特点,2团队学习3是高校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所在,旨在激发教师和学生知识共享和群体创新能力的活力,通过组织教学和科研项目团队的方式,树立整个组织的共同愿景。首先,应参照企业实践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应用型教学特点,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学大纲1实践指导书,选编课程教材。其次,在教学知识管理中,对有价值的显性与隐性教学信息进行识别与采集,进而组织与整序1压缩与提炼,最终形成组织层面的教学知识。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的可持续性,让学生懂得各门会计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通用性,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需要融会贯通。
2.2注重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强互动,推进优质知识资源的储存1交流和共享在互动性方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的知识型个体,通过定期举行集体的交流活动,互相交换知识,可以使整个班级成为一个规模型知识库。例如针对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的成本管理特点和要求,由学生自行组织成学习小组,分别研究各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主动适应区域1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最优成本核算及管理方法。
2.3由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能力转化学生学完成本会计课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实践能力,包括认知性实践能力和拓展性实践能力。认知性实践是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以辅助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和指定任务实践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成本费用核算或管理过程中,由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别核算,按照事先制定的核算方法,模拟进行实务操作。拓展性实践则要求提高一个层次,教师只需要提出该项实践需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具体实践的设计1内容和方案可以交给学生自己选择和判断,最后由大家一起对比出哪种方法更适合当时的经济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承担的是辅助者或顾问的角色,在分析和对比所有实践结果后,给出总体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以达到引导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2.4集成教学实验工具目前适合成本会计教学及管理的软件较多,包括教学型的和应用型的,基本可以涵盖企业的绝大部分工作流程,满足大部分成本费用核算及管理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实践经常是根据某一个静态环境下的情景,进行模拟操作,教学内容相对单一1简单,与实际工作中企业所面对的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实验中设置不同参数,模拟变化的市场环境,使系统处于动态的环境中,演绎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也就是将教学和应用集成到一个实践环境中。
2.5将混合式学习方法运用于成本会计教学当中混合式学习是课堂教学和课下自学结合在一起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添加大量书本以外信息,特别是会增加一些实务操作的内容,讲授企业实践的实际情况,但是根据学生的反应,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在没有培养课堂教学和课下自学这样的混合式学习习惯下,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接受超量的知识,并不符合学习规律。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有意识地突出重点,给学生指出课下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并将授课讲义或补充材料上传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后浏览,帮助学生复习。将课上和课下时间综合利用起来,会使整个教学事半功倍。
3结论
[关键词]知识链技术学习
社会网络社会资本
[分类号]G250
1
引言
知识链是指以企业为创新的核心主体,以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知识链由拥有不同知识资源的组织构成,这些组织包括:核心企业(盟主)、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组织之间的知识链就是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大学、科研院所甚至竞争对手建立的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它由组织之间通过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等互动活动而形成。
知识链组织通过技术学习可以建立产品及相关技术的知识基础,提高企业组织的技术能力,克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瓶颈,从而最终实现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知识链组织不仅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学习,而且从所嵌入的特定社会网络中学习;如企业与外部其他企业的协作网络、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网络、集群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网络等。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经济主体都是嵌入在社会系统或社会情景中的,知识链组织也不例外。在已有研究知识链的文献中,叶苏和顾新研究了知识链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机制,但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视角关注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技术学习的文献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网络理论包括结构洞理论和联结强度理论,故本文将从网络结构、关系强度、社会资本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2 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方式与社会网络
按照技术学习知识源的不同,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可以分为知识链的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两种方式。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技术学习过程是知识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流动过程。
2.1 知识链组织的内部学习
知识链组织的内部学习是指核心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经销商等组织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这些组织之间的互动形成了知识链的核心关系网络。核心企业可以与供应商、经销商等上下游的企业组织组成纵向关系网络,也可以与大学、科研院所、竞争对手等组成横向关系网络。具体而言,内部学习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2.1.1 合作学习 首先,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市场中的其他竞争对手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彼此形成联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实现技术知识的共享。其次,核心企业也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联盟,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提出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的要求,促进上游企业的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上游企业的创新成果最终也会流入下游企业,知识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上流动,从而提升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2.1.2 工作人员的跨组织流动
工作人员是技术知识的载体,随着工作人员在横向和纵向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流动,附着在工作人员头脑中的知识也在无形中扩散到整个关系网络。
2.1.3 工作人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知识链内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彼此通过非正式的交往,形成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关系网络是组织层面的社会网络的基础。工作人员彼此交流思想,形成知识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新的知识得以在知识链的个人之间的社会网络中流动,并通过个人载体流入组织层面。
2.2 知识链组织的外部学习
外部学习主要是知识链成员与知识链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知识链的外部环境包括知识链之外的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外部市场等,它们构成了知识链的外部网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外部网络的知识、信息、资源的传递对于知识链的创新同样重要。知识链与外部环境联接的成员实质上是一个中间媒介,是外部先进技术知识的早期应用者,充当着外部知识流入知识链的纽带。这个中间联络成员既可是知识链的核心企业,也可是知识链中具有一定研究实力的大学、科研院所等公共机构。通过外部技术学习,知识链可以了解外部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输入外部知识,获得“新鲜血液”,对知识链的创新路径作出一定程度的修正,避免知识链成员的创新锁定在落后的技术轨道中。
3 网络结构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结构洞理论由Burr R在1992年提出,所谓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两个组织个体非多余的关系。按照Butt的结构洞理论,知识链组织的社会网络结构可以分为两种:①知识链成员与其他每一个成员均发生联系(见图1),各个成员之间没有关系间断,这是一种无洞结构;②知识链的某些成员与另一些成员发生间接的联系,彼此存在关系间断的情况(见图2),成员A、B、D、E彼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必须通过成员c发生联系,成员c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是非多余的联系,可以称为结构洞。
图1的网络结构中,知识链成员A与B、c、D、E都保持着联系,发生信息交流。图2的网络结构中,成员A仅与c保持着联系,但通过c与成员B、D、E间接发生联系。在上述两种网络结构中,图2的网络结构更合理,因为知识链成员A在技术学习过程中只需要维护与成员c的关系便可以获得其他成员的技术知识。而在图1的网络结构中,A与其他成员存在关系冗余,在技术学习过程中会消耗更多资源,产生更大的成本。
在图2的网络结构中,知识链成员c居于中央位置,拥有较多的结构洞。知识链的其他成员在技术学习过程中,都必须依赖c实现信息传递,所以成员c在网络结构中可以获得两种结构收益――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信息利益包括:①进人的快捷方式,指知道一件有价值的信息,并知道有谁可以使用它;②时机(timing),除了被告知某项信息之外,私人的接触可使行动者在最适当的时间知道信息;③介绍,私人的接触使行动者的名字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被人提及。控制利益是指结构洞会使行动者采取第三方得益策略,第三方就是处于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其他行动者。这种得益可以分为两种:①第三方利用可以在行动者之间进行选择的条件来获利。例如,当两个买者都是通过第三方发生联系时,他们之间没有联系,此时第三方就可以利用一个买者的报价去向另一个买者索要高价。②可以在同时发生的、相互冲突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如在议会中进行表决时两大党之外的第三小党就成为关键的少数。
此外,拥有较多结构洞的成员(如成员c)在知识链的技术学习过程中投入相同的资源,可以形成更大的网络关系联结,获取更多的信息;或者形成相同规模的网络关系联接时,可以节约一定的投入资源,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更有效率。
4 关系强度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Granovetter M在1973年首先提出“关系强度”的概念,他把关系强度定义为“一种时间、感情深度、亲密度与互惠程度的集合”,认为关系强度是一种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形成的一种纽带联系。互动次数多、感情较强较深、关系密切程度高、互惠程度高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按照Granovetter M的观点,强关系和弱关系对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都具有重要价值。
4.1 强关系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从知识链组织的内部学习来看,成员之间的强关系意味着彼此联系紧密、互惠程度较高、有较强的知识共享意愿,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愿意投入高质量的知识,技术学习的可靠性较高。同时,强关系导致人们更深地嵌入相互间的网络结构中,从而使知识链成员彼此更了解对方的组织惯例,对合作伙伴运作流程也比较熟悉,形成共同的知识基础。Cohen w M和LevinthalDA认为,吸收能力是建立在以前的知识积累之上的,一个企业拥有某一知识领域的知识越多,那么它就更容易在那个领域学到更多的东西。当知识链成员的知识存量重合时,学习和知识传递速度就会加快。按照Polanyi M的分类,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隐性知识是企业中个人及其组织存在的经验及洞察力、专有技术、管理技能、营销诀窍、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专有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必须在“用中学、干中学”等过程中才能获得。较高的关系强度可以使知识链成员频繁互动,在日常的接触、交流和沟通中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然而,高度频繁的互动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它使各成员所掌握的知识往往已经为对方所熟悉,知识链成员所能获取的是大量重复的无效知识。企业组织要从大量重复的知识中筛选出有效知识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过高的关系强度所带来的大量知识有可能反而是一种负担。
从知识链组织的外部学习来看,过高的关系强度需要付出较多建立和维护关系的成本,在知识链成员拥有的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知识链的总体规模偏小,由此导致知识链与外部环境的接触点偏少,使得知识链成员获取外部环境最新技术的机会变小,降低了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由此可见,过高的关系强度对知识链的外部学习不利。
从技术学习的选择过程看,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过程也是交易对象的选择过程。知识链组织过高的关系强度可能导致创新网络的封闭性,这是因为成员之间在既有的关系中投入了较高的专用性资产,在技术学习对象选择过程中由于关系转换成本的存在,交易对象的选择大大受到限制。外部环境中即使有知识更为丰富、创新效率更高的学习对象,知识链成员也只能选择既有关系中的合作伙伴。由于社会网络也是一个存在正反馈机制的非线性系统,知识链的社会网络在强关系条件下,一方面会沿着既定的关系不断自我扩张、巩固,网络组织中个体的技术选择受制于集体行动,很难从关系的约束中解脱出来,技术变迁路径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效率状态上;另一方面,由技术交流、规则认识的封闭性在网络组织内部形成“群体思维”,导致组织内个体对于市场变化、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的高度趋同,使认知被锁定,出现集体思维僵化。
4.2 弱关系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对于知识链成员个体而言,弱关系在建立和维护过程中,耗费资源相对较少,在拥有相同资源的前提下,弱关系使知识链成员能够跨越组织边界建立更多的关系纽带,获取不同的外部异质性资源主体知识,增大了技术学习过程中获取重要知识的概率。Rogers EM认为,异质性网络更容易携带具有创新意义的新信息,它在知识扩散方面较同质性网络更具优势。对于知识链整体而言,弱关系容易形成较大的知识链规模,与外部环境建立更多的接触点。一方面,知识链整体及其组织个体可以从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信息,保持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另一方面,知识链组织个体从外部环境捕获的信息差异性也较大,由于获取的外部信息是非重复的,有效性得以提高,能更快速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从而对推动知识链的技术学有裨益。
此外,弱关系使知识链成员在选择交易对象方面有较大的自,不会受制于知识链内部成员的集体选择。同时,弱关系没有必要进行专用性投资作为关系性承诺,能够免除专用性投资锁定的风险,技术学习的个体决策更为灵活,对外部技术趋势的变化反应更为敏锐。相应地,由于弱关系中知识链成员的交易没有合作伙伴关系承诺的保护,交易必须受到市场中优胜劣汰的规则约束,所以企业个体也更富有技术学习的动力。
当然,弱关系由于知识链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较低,在技术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担心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所以合作中可能投入质量较低的知识,从而影响技术学习的效率。同时,互动频率过低也会降低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
5 社会资本与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将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后来的学者Coleman J等人也对社会资本作了研究。国内学者顾新等研究了社会资本在知识链中的作用,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来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社会资本以成员之间的信任、互惠为基础,按照联系对象不同,知识链的社会资本可分为如下两种: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社会资本,它由企业组织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通过互动形成;②企业与非企业之间的社会资本,它由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机构互动形成。知识链的社会资本的规模取决于知识网络的规模、知识链成员的知识互补程度、知识链成员的声望等方面。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维度。知识链的社会资本有利于成员组织形成信任关系,抑制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Erikson E认为,对他人信任度高低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交往经验。信任嵌入知识链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组织成员在长期交易中通过反复交往可以考察对方的可靠性,鉴别其行为特征。知识链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越高,成员之间越愿意参与链上环节的社会交换,在知识链中寻找交换的合作伙伴。知识链成员越是在已有的社会网络中交易,越容易加深已有的社会关系,增强彼此的信任。因此,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具有自我增强和可累积特性。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知识链组织合作中的信任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减少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交易成本:①交易人不必花费太多的资源监督交易方。知识链中的信任意味着遵守契约,即按照合约进行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因此,相互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减少了不必要的谈判与协商,并减
少由此引起的资源耗费。②信任可以使知识链中的企业组织进行专用性投资。由于专用性投资会产生可占用的准租,合作伙伴可能利用投资方进行专用性投资后讨价还价能力急剧下降的“根本性转变””…而盗用该准租。所以,只有在信任合作伙伴的基础上,知识链成员才会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③知识链的关系网络内信息充分共享,任何一个交易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都会被全体成员所了解,交易者的一次机会主义行为的代价不是失去某一个交易对象,而是会被关系网络的全体成员逐出关系网,失去所有的交易机会。所以,完善的信任机制最终演变成为一种“社会实施”的信任自律机制,从而可以消除知识链成员对机会主义的防范心理,使得知识链成员更乐于分享知识,降低技术学习的交易成本。
6 启示
知识链是企业组织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知识链的运行根植于社会网络中。因此,有必要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知识链组织的技术学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在知识链的网络结构中,知识链成员应该减少与其他成员的冗余联结,以节约维护网络关系所需的资源,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同时,知识链成员应该更多地在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中心位置,以获取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构建 知识经济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只有变革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思的理念,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从而构建学习化社会,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革。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学习型社会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个人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成为了竞争中成败的主要因素。人们的劳动方式已经由体力劳动为主向知识劳动、脑力劳动转变,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脑力劳动者。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就业模式,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1】。这就预示着缺乏学习能力的个人、组织、企业等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受失败。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在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将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冲破了义务教育的时间要求,每个公民都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自由学习,从而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终身学习,将学习当成一种不间断的活动贯穿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家应当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2】。人们学习的模式也由单一的学校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建构学习型社会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应当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学习知识单纯的视为继承前人的智慧,这种观念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需求的,只有创新性的学习才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使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世界各国掀起了热潮,党的十六大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目标。我国加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很必要的,首先,对于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其次,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普及。最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途径
(1)调整教育结构,完善教育体系
我国的教育模式使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淡薄了人们对学习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的认识。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具体而言,在管理、投资、办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方的实际问题,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规划,将教育改革层层推进,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同时,还应当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摆脱学校学习传统模式的束缚,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基地。我国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和吸取国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丰富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实现我国从传统的教育体系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同时政府部门法律法规也要监督教育体系的完善,维护社会成员学习的环境。
(2)提高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社会成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渐营造出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学习型社会以个人为辐射点,逐步扩大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最终构建成学习型社会。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性的活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由学习能力决定,因此,只有不断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不间断学习的习惯。当社会成员的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科技知识的能力,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才能避免成为“功能性文盲”,才能熟练应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3)加大教育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政府在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运用行政手段、借助法律法规的力量才能推动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才能冲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落实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法制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法的颁布和运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轨道。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不够,如教育设施简陋、教师工资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五、结语
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强,使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制度;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财政部从2013年以来,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新制度),以及石油石化行业等三类行业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一直以来,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是基于1986年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以大中型工业制造企业为例,侧重成本核算职能的学习。随着企业制度环境、竞争环境的变化,过去以“成本核算”为基本职能的成本会计在其外延和内涵上均发生了改变。高校教师应切实关注国家新会计政策变更,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做好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社会。
一、新制度实施带来的新变化
(一)体现不同行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旧办法针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主体而制定,没有分行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主体单一,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和烙印。新制度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多年背景下,以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划分的20大类行业为基础,并结合财政部以往的行业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所涉及的13个行业,科学、系统地整合划分了 11个行业类别。新制度的行业分类体现出科学性、统一性、延续性。基本上覆盖了以往的行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核算办法所涉及的行业范围,保持了政策必要的延续性;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基本一致,确保成本制度行业划分的科学性,便于企业理解和操作。新制度的行业分类也体现出差异性。一方面按国民经济分类中的主要类型,不但包括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还包括了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业,以及有关生活业,确保成本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到金融保险业的企业在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特点,规定其不适用这次的成本制度。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了石油石化行业、钢铁行业、煤炭行业三类行业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未来还会陆续其他行业的产品核算制度。针对行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差异性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框架细则。
(二)体现与其他会计制度密切的衔接功能
1.发展细化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成本核算的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成并在大中型企业全面实施。新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保持衔接,整合了存货、建造合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职工薪酬等准则中关于产品成本核算的零散内容。
以存货准则为例,其中规定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多种产品共同承担的加工成本,也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新制度中第三十五至三十七条针对制造业衔接了存货准则,对如何分配,其中包括对制造业企业耗用的外购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等加工成本明确列出了要求细则。也对除制造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企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和结转,从第四十条至四十八条均作了规定。
以建造合同准则为例,规定成本应当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耗用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新制度承接会计准则,建筑企业发生的有关费用,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应当选择直接费用比例、定额比例和职工薪酬比例等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除以上列举存货、建造合同准则之外,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及职工薪酬等准则与新制度均存在密切的衔接关系。
2.有利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1)新制度实施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具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作用。推进包括成本制度在内的管理会计改革是我国今后会计改革的重心。新制度的实施,是财政部门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探索。其中规定企业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项目。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农业企业、采矿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等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这些定无不贯穿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基本导向。
(2)新制度强化了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功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由地域细分市场逐渐扩展到全球市场,由差异化、低水平的竞争向全面竞争转变,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由于国内的许多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对会计的管理工具认识和应用不一,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政府通过会计制度改革,来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优化运行管理、防范跨国经营风险、制定科学决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无疑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新制度总则中提到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执行企业产品成本预算,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产品生产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加强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新制度规定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这些规定均体现了新制度注重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要功能。
二、基于新制度背景完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在高校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企业会计准则应用属于财务会计内容,成本管理属于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产品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教学重点。成本会计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起到了桥梁衔接的重要作用。成本会计通常以工业制造业企业为例,按照产品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学习。在新制度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应将制度更新灵活融入产品成本核算流程,达成与其他会计分支课程的衔接过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成本会计基本理论
成本会计应仍以工业制造业企业为例,结合新制度规定,在基本理论部分界定清楚 “产品”、“产品成本”“成本的分类”“产品成本项目设置”的有关内容。新制度规定,产品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核算项目;其中成本性态的分类作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体系的衔接点,需要重点学习。制造企业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其他非制造业的特殊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可以另立章节单独分行业介绍。
(二)要素费用核算
要素费用核算中对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动力、职工薪酬、折旧等的处理,需要融合新制度规定。外购材料中所耗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不仅仅是构成产品实体的那部分原材料,还应包括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料和辅助材料,都可以直接计入。外购燃料和动力的核算,也要基于其经济用途,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2014年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瞻养人、己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根据规定,企业的辞退福利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资产成本,但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的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均涉及计入企业资产成本。因此,成本会计还应与企业会计准则衔接,将职工薪酬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完整正确地归集入产品成本。
关于折旧和其他要素费用的核算,要考虑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起止时间、计提范围、折旧方法及其经济用途,并根据规定需将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对无形资产摊销处理,其中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这里所指的资产成本均包含了产品成本。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根据新制度要求,其分配方法按是否考虑交互服务,可以划分为两类。其一,不考虑交互服务的有直接分配法;其二,考虑交互服务的有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需重点关注的是,不仅交互分配法考虑到辅助车间的交互服务情况,其他的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均蕴含了交互分配。除了介绍各种分配计算方法之外,还应区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四)制造费用的核算
制造费用核算中除按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单一分配标准之外,根据新制度要求,要重点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分配核算。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此外,需注意季节性停工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五)成本报表的编制
根据新制度要求,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基于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讲解月度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和内容、编制与分析方法。成本报表在编报时间、编报格式与编报内容上,主要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类型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成本报表分为三类。1)反映产品成本情况的报表: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这类报表一般按月编制。2)反映费用情况的报表:制造费用明细表、各种期间费用报表。这类报表一般按年编制。3)其他成本报表:废料销售情况表、材料成本考核表、责任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表等。这类报表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编报时间和范围。
(六)非制造业行业的成本核算
新制度总则规定,产品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1986年分别为26.6%、43.5%、29.8%,在2015年分别为8.9%、40.9%、50.2%。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性行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上升。因此,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除了以工业制造业企业为主例之外,还应兼顾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业和其他行业快速发展的特点,学习这些特殊行业产品成本核算,以满足企I集团化管理、多元化经营所需会计人才的需要。这些行业的产品成本核算需从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方法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学习。
新制度环境下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存在改革迫切性,同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其中引入国外的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不成熟,国内案例报道较少,教学中缺少本土化案例。另外,虽然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职能较成熟,但是在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特殊新兴行业,成本核算职能有待加强。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切合新制度应用的教学案例。总之,新制度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的重点既是产品成本核算,又是帮助学习者树立管理思维,即在制度框架下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内部管理要求,在诸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中做出最佳选择,能正确反映产品真实成本水平,能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一)建立校外教学基地。根据成本会计知识内容,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基地,并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充足的校外实训基地。成本的分配方法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根据这些方法就要找到使用相应方法的企业。这些实训基地采用的成本核算分配方法要能正好囊括了《成本会计实务》课程中的成本核算分配方法,可以满足理论与实践交互教学——“每学完一种成本核算分配方法就到企业去实习,然后回到课堂深化理论认识”的需要。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授课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教师在该门课程上课之前,首先与合作企业充分交流、沟通,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学生到企业实践实训的时间及相关事宜。其次,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结合前述两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授课计划。
(三)组建教学团队。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的成败,组建优秀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师资保证。教学团队中除了校内的专任教师之外,还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专家担任校内特聘教授,同时将实训基地的成本会计人员聘为校外实训教师。专兼教师之间经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实现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
二、教学效益
以生本开放式交互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产生的教学效益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方面:学生理论知识、实务知识的掌握更扎实、透彻;此外,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提高其各种综合能力,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能够与时俱进。第二,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企业导师的交流,提高其实践能力。第三,企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可以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提高其竞争能力。
(一)学生知识的掌握。应用生本开放式交互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遵循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哲学理论,致力于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铺设学习之路通过知识体系的重组,搭建知识阶梯,让学生在学习中游刃有余,学好、学活。同时将实习化整为零,融到日常教学中,每讲授一个成本核算、分配方法,就将学生带到适用该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分配的企业中进行实习,让企业的成本会计做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教学,以实践促理论,以理论强化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交互促进,共同提高。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二)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将生本开放式交互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应用于《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岗位胜任能力,达到其未来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学生最重要的综合能力,也是其终生受益的能力。
学习型社会是拥有相应机制和系统,通过保障与促进全民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享有便利学习条件、拥有终身学习机会以实现学有所教的社会。它是以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支撑的社会形态。对学习型社会的理解与描述是构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的逻辑基础。
(一)打破教育的封闭性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点
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打破教育的封闭性,促使学习与工作不再割裂、教育与社会融为一体、个人与组织息息相关。学习型社会要打破学习时段、学习空间、学习主体、学习样式的孤立,使学习成为知识社会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学习和教育的功能“超越学校教育的概念”,“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人的一切活动以及社会发展相融共存。
(二)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学习型社会的首要目标
学习型社会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相适合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系统,以保障个体拥有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包括多样化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路径以及取得相应学习成果的能力、机会和条件。学习型社会中的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困难弱势人群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终身学习的权利,都能充分利用和共享社会教育资源。
(三)构建完备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保障
学习型社会将打通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层级、不同形式教育之间的互通渠道,构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制度和系统。完备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贯通便捷的学习服务系统可以保障社会成员有效参与各种教育和培训,支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是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标志
促使全民提高学习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学习型社会的内在精神追求,而学习型社会最核心、最突出的外显标志是“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能否实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人人成为学习之人、时时拥有学习之机、处处皆是学习之所,是判断学习型社会形成状况的重要依据。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的初级阶段,虽然在一些体现规模、范围、层次的指标或指标值上可能会存在差异或数值偏低现象,但其核心指标与学习型社会在质的理解上是一致的。基于对学习型社会的理解,我们构建了“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
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构建与试测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朝向未来发展,又要基于现实状况。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实际出发,建立具有引导性、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以更好地引导、推进学习型社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规定、国际社会的通用标准以及不同地区学习型社会或城市的建设现状,参照相关研究成果,从如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角度入手,我们构建了“目标与任务”、“条件与保障”、“制度与组织”三维架构的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筛选确定了10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核心指标。(见表1)
表1所示的15个核心指标及其观测点集中反映了“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总体概貌,并从质的方面确定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从量的方面表征了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层级。
“目标与任务”维度共有6个核心指标。其中,成人识字率反映社会成员个体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受高等教育比例反映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主要测评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所提供的国民教育水平和普及性;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主要考察职工全员培训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等,是对从业人员学习机会的测评;城乡居民社区教育参与率和老年教育参与率主要是对非从业人员学习机会的测评;全民阅读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反映了个体自主学习和对社会发展的参与性。6个核心指标着重考察社会是否能够保障和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为其提供接受相适合教育的机会和途径,促使每个社会成员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该维度指标集中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终生都可以有其学、优其学的状况,属于内涵性指标,也是检验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的关键。
“条件与保障”维度共有7个核心指标。其中,公共文化场所拥有量、培训机构覆盖率、社区教育三级网络覆盖率等主要测评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处处可学”资源的拥有量和覆盖面;互联网普及率、农村电视节目覆盖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率以信息化为标志,主要测评社会为学习者提供的“时时能学”资源及有效学习服务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加以保障,教育与培训经费投入比例,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指标,同时体现以政府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7个核心指标着重考察的是社会是否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学习设施、充足的学习资源以及有效的学习服务,并且将这些设施、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地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使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获得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条件和机会。该维度指标集中反映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与条件的广泛程度,属于外显性指标。
“制度与组织”维度共有2个核心指标。其中,组织、制度与队伍建设水平和学习型组织创建率主要考察的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创新,反映政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撑的状况,属于动力性指标。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更多地从国家层面综合反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性要素,指标的三个维度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一个整体,彼此互通与支撑。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还将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指标的试测
为了使指标研究不仅仅停留于理论描述与概念构建,我们对所建指标进行全国31个省市(不含港澳台;省概指省与自治区,市指直辖市,均统称为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试测。受数据采集的限制,本次试测不涉及质化指标,如“制度与组织”维度的指标,同时略去缺少统计数据或暂时无法获得数据的指标,最后以11项核心指标采用因子分析进行试测。(见表2)
试测中分别计算出2009年31个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以及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得分。同时,还进一步测算出实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2020年目标水平得分,即2020年全国基准水平,以便进行全国现实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比较,进而从发展的角度提出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
1.采集与确定指标数值
用于测试的数据包括11个指标的2009年31个省市的数据、2009年全国平均值、2020年全国基准值。限于篇幅,表2仅列出2009年全国平均值和2020年全国基准值。
11个指标2009年31个省市和全国数据的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2009年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统计(汇总)表及分析报告》、《2009年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统计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有极个别省份的数值有所缺失,采用平均值代替。
11个指标2020年基准值的确定依据主要有二:一是直接取用或参照国家政策文件的相关规定或实际水平,有7项指标以此为依据,包括;二是参照国际通用或发达国家目前的数值,有4项指标以此为依据,包括。限于篇幅,具体采集过程略。
2.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综合水平得分
目前国内比较普遍地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教育发展状况进行量化研究或评价,如吴玉鸣[1]应用因子分析评价区域教育竞争力,赖燕玲[2]、史本山[3]等也使用类似方法对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评价等;同时,因子分析在统计学中也是相对成熟的一种方法与模型。因此,在经过多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运算比较后,我们使用因子分析法作为测评综合发展水平的工具。
因子分析用于综合评价,其基本过程是先将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指标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从而确定公因子及公因子得分系数,最后根据前面的结果计算出综合得分,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判断采用因子分析的适合度。
因子分析的前提是要求用于因子分析的各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样才能将多个指标综合成较少的几个公因子。但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又不能过高,否则会出现共线性现象,使相关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值接近于0,导致相关矩阵出现不良(ill-condition)问题。本研究11项指标相关矩阵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大多数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6以上,但又不超过0.9,指标间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第二步,运用主成分法抽取公因子,提炼指标的共同度。
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公因子,旋转方法采用正交最大变异法。共同度反映了全部公因子对每个指标方差的解释程度,值越大说明公因子提取的信息越多。从公因子提取共同度表(表略)中可以看出,各个指标在初始情况下的共同度均为1,提取之后最高达到0.923,最少也在0.711以上,表明提取过程信息损失很小,因子分析总体效果较为理想。主成分法抽取公因子通常以特征值大于1作为保留公因子的依据,结果见表4。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以少数几个因子来解释原有指标的方差,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决定保留因子数量以能解释的累积方差达到95%为宜,社会科学则以达到60%为宜。[4]从表5可以看到,11个指标可浓缩为3个公因子,它们提取后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79%,表明这3个公因子已经囊括了总体方差的78%,所以本次提取效果较为理想。“旋转后情况”栏中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使得因子便于解释。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清楚地看出各个指标分别在3个公因子上的载荷量,根据载荷量可以确定各公因子所包含的具体指标。(见表5)
第一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最高,其所聚集的指标最具代表性,对综合水平的影响力最大。从表5可以看出,就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而言,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就业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成人识字率、每万人口拥有文化场所、互联网普及率、农村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这6个指标是非常重要或首要的建设内容;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和职工全员培训率。
第三步,计算各公因子的具体得分。
根据采用回归法获得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略),计算各个公因子的得分。计算模型是:
第四步,计算综合得分,获得综合发展水平状况。
根据表4中“旋转后情况”栏中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可以得到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F=F1×38.381%+F2×21.114%+F3×18.294%
将三个公因子得分代入上式即可得到综合得分(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同时,测算中将全国平均值、全国基准值一起折算成因子得分,便于与31个省份进行比较。(见表6)
上述结果仅是一个试测的结果。试测的目的在于从概貌、操作等层面对“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目标状况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有一个粗略的把握。当然,该测试还存在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第一,指标体系本身还需要完善;第二,受数据采集限制,一些同样能够表明学习型社会的指标未纳入试测,如全民阅读率,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等;第三,2020年目标值的确定也可能存在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如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等指标。
三、我国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现状
通过对我国2009年31个省市学习型社会状况试测结果的分析,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现状特征。
(一)目前我国与“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水平存在很大距离
为更加直观化,我们将表6中的综合水平得分转化为图1。
图1 31个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
从图1可以看到,全国目前的平均水平(综合得分为-0.07)与2020年的目标水平(综合得分为1.31)之间的标准分值差距为1.38。目前还没有省市综合得分能达到目标水平,北京(综合得分为1.03)最接近目标水平,其次是上海。综合水平得分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只有13个省市,占全国的42%。
各公因子得分与目标水平的距离也很大。第一,公因子一目前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标准分值差距为1.80,得分超
--------- 过目标水平(1.70)的只有北京(2.57)和上海(2.29)两个直辖市,与目标水平比较接近的是天津(1.52);公因子一得分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省市只有16个。第二,公因子二目前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标准分数差距为0.13,得分超过目标水平(0.27)的省份仅12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14)的省份有15个。第三,公因子三目前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标准分数差距为3.62,且未有省市得分超过目标水平(3.29);公因子三得分在全国平均水平(-0.33)之上的省份有19个。
(二)各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从图1可直观看到,31个省市的综合水平得分分布在-0.910~1.027之间:大于1的仅有北京;0.5~1之间仅有上海和天津;0~0.5之间有辽宁、江苏、新疆和浙江等8省;-0.5~0之间有重庆、江西及四川等17个省市;低于-0.5的有贵州、甘肃和西藏。
为了更加科学地分析差异,我们根据表6中的综合得分,通过计算欧氏距离,采用Word最小变异法系统聚类,用SPSS16.0软件进行操作,将我国31个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聚类为4个方阵。(见图2)
图2 31个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方阵
由图2可见,71%的省市处于第三、第四方阵,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29%的省市处于第一、第二方阵,且主要分布在东部,仅山西和新疆挤入第二方阵。
第一方阵有3个直辖市,约占全国的10%,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全部集中在东部。该方阵的学习型社会发展特征是:综合水平得分高;第一公因子得分也高。
第二方阵有6个省,约占全国的19%,包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及中西部的山西和新疆,主要集中在东部。该方阵的学习型社会发展特征是:综合水平虽低于第一方阵,但远高于全国平均值;某些公因子得分偏高,如第二公因子。总体实力还是比较强。
第三方阵有18个省市,约占全国的58%,包括东部的广东、山东及中西部等省,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该方阵的学习型社会发展特征是: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且绝大部分低于平均水平;各公因子发展水平差距大,有负担也有优势,继续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第四方阵有4个省,约占全国的13%,包括内蒙古、贵州、甘肃和西藏,全部集中在西部。该方阵的学习型社会发展特征是:综合水平得分非常低;各公因子得分也很低。
(三)各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绝对对应关系
将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以2009年人均GDP为表征)高或低的省市,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并不一定相应也高或低,即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分布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联但不一定正相关,两者存在四个象限的分布。(见图3)
图3 31个省市人均GDP与学习型社会综合水平对应分布情况
注:各省市人均GDP指标数据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中各省市GDP总量除以各省市总人口数测算得出;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数据来自本文表6。
第一象限,经济发展水平高、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也高。如京津沪人均GDP在全国排前三位,其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也排在前三位,属于经济发展水平、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都高的城市。
第二象限,经济发展水平高/偏高、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不高。如广东、山东的人均GDP分别为4.0万元、3.5万元,位居全国前10,但学习型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却相对比较低,为-0.10、-0.2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第三方阵。
第三象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也不高。这类情况的省市有16个,占据了全国52%的份额,如贵州、甘肃、云南等省份。
第四象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却高/较高。如山西、新疆、陕西的人均GDP仅为2.1万元、1.9万元、2.1万元,属于全国偏下水平,但其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却为0.47、0.19、0.05,处于第二方阵或第三方阵前列。
应该说,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影响,也是重要的支撑,偏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但我们不能就此认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就不能够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两者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要前提。
四、“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指标的发展路径
针对我国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现状特征,借用矩阵分析工具对试测结果进行进一步挖掘,可以找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各指标目前的发展位置及差距,从中探索各指标的发展路径。
(一)受教育程度、学习条件是影响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因素,但与目标水平差距较大,需要优先发展
从公因子的提取与得分看,影响学习型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及学习场所与资源等条件,包括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成人识字率、公共文化场所、互联网普及率及农村电视节目覆盖率等指标。这些指标都被提取为第一公因子。由于第一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最高,对综合水平的影响力最大。这就表明,只有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所享受的学习场所和条件越好,我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才可能有质量,并达到一定层级。
通过矩阵分析法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我们以全国在各因子上的得分(以均值表达)做Y轴,以每个公因子对综合水平的方差贡献率(重要性)做X轴,构建矩阵分析图,(见图4)。因子得分越高,反映与目标水平的差距越小;方差贡献率越大,反映对提升综合水平的重要性相对越大。从图4可以看到,公因子一最重要,但其均值得分却不太高,处于优先发展区,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和首先发展,积极缩小该类指标与目标水平的差距。公因子二重要性次之,但均值得分最高,处于维持发展区,只要维持该类指标目前增长态势即可顺利达到目标水平。公因子三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其均值得分也最少,处于特别关注区;该类指标对提升综合水平影响有限,与目标水平差距较大,若要推动该类指标达到目标水平,需要特别重视甚或超常规发展。
(二)就“受教育程度及学习条件”的建设而言,需要优先发展公共文化场所,稳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力促进从业人员受高等教育比例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分析各个因子内部指标的位置关系,可以再分别建立不同公因子所含指标的位置分析图。该图以各指标的全国平均值与目标基准值的比值做Y轴,以各指标在因子上的载荷做X轴,比值越大,反映指标与基准值的差距越小;载荷量越大,反映该指标对因子得分贡献越大,也更为重要。(见图5,以下矩阵图构建方法同此)
从图5可以看到,X[,1](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和X[,3](成人识字率)对公因子一得分贡献大并且与基准值的差距小,位于持续增长区,若要实现这两个指标达标,必须保证持续稳步增长态势。X[,8](每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场所数)对提升公因子一整体水平贡献比较大,且与基准值的差距也较大,位于优先发展区,应优先增加每万人口文化场所数。X[,10](农村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与基准值的差距最小,位于维持发展区,维持当前增长态势即能顺利达标。X[,2](从业人员受高等教育比例)和X[,9](互联网普及率)位于特别关注区,与基准值的差距较大,若要在预定时间内达标,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加大支持力度。
按照国际图联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标准,应每1.5公里半径内设置1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1所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藏量2册。我国平均45.9万人拥有1所图书馆,平均每百万人拥有2.1所公共图书馆。而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很不平衡,包括东部与西部地区不平衡,城市与乡村不平衡、社区及乡镇基层不平衡,普通服务与弱势群体服务发展不平衡。
本文测试中使用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范围是“6岁以上人口”,比“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宽泛。就后者指标而言,2005年美国该指标为13.63年,日本为12.7年,2009年我国为9.5年,远低于发达国家。从世界范围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成人识字率均在95%及以上,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成人识字率在177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80位。我国人口众多,文盲人口基数大,提高成人识字率的任务依然艰巨。
尽管2009年,我国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31%、97.23%;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资源覆盖到县,全国教育科研网覆盖200个城市并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国“天网地网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但远程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城市,西部地区和农村配置薄弱,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远程教育资源紧缺。截至2007年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城乡、地区间存在的巨大“数字鸿沟”,导致社会成员参与远程开放教育的机会极不均衡。
(三)就“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发展而言,需要持续促进职工全员培训率的提高
从图6中可以看到,X[,5](职工全员培训率)对公因子二得分贡献大并且与基准值的差距小,位于持续增长区,该指标应保持持续提升态势。X[,4](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与基准值的差距非常小,位于维持发展区,维持现有增长趋势即能顺利达标。
(四)就“农村培训以及经费”而言,需要持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
从图7中可以看到,X[,7](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率)对公因子三的得分在三个指标中贡献最大,与基准值的差距较小,位于持续增长区,应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增长的态势。X[,11](职工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比例)对公因子三的得分贡献次之,与基准值的差距相对X[,6]和X[,7]要小,位于维持发展区,若能维持当前职工教育经费增长比例,实现该指标顺利达标还是很有希望的。X[,6](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在三个指标中对因子三得分的贡献最小,与基准值的差距最大,位于特别关注区,应关注该指标发展趋势,必要时要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
事实上,我国从业劳动者中有近8亿人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接受继续教育;有2亿人左右需要转移的农业劳动者,有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劳动者和需要转岗再就业的劳动者,他们对各种培训学习存在强烈的需求。但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参与率偏低,继续教育机会在人群、行业、职业间分布不均衡,低收入者、低学历者、低技能者的继续教育机会相对较少。据农业部有关调查,农业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年培训率只有9.2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培训率为13.1%。全国县乡共有100万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其中51%的人没有接受过在岗专业培训。
关键词:护理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06-02
护理实验课是护理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我校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明确医学生具备的能力,即临床操作能力,医学生在教学医院完成;学习和创新能力,更好的吸收新知识,内化已有知识,加以创新应用于实践是医学生需要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医学生能够参与到社区或门诊等场所,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护理实验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从业能力、适应岗位的能力。在教改模式下,护理基础实验课教学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培养,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技能竞赛设计与评价或根据“江苏省护理三基训练”评分表的标准进行评价;观察学生在现实的临床环境中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能力评价;临床实习结束返校同学们采用“本科生护理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技能目标)”等调研,对学生具备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根据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办学定位,其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全人发展、精英教育(即顶层医学人才培养)和能力储备(潜能发展)三个关键要素。
在综合大学里的医学院发展迅速,学生们活跃高学历、多学位氛围里,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难度大,就业时出现学生高学历但是职业能力低的现象,还要依赖毕业后的教育提高技能,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的关键。
二、职业能力本位的护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积极拓展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学院领导在护理实验室建设上增加必要经费的投入,鼓励并推动学生实训活动,充分利用好无锡区域资源搭建平台。医学院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4家,教学医院10家。在校学生(包括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基地)通过到社区、到医院等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职业能力和科技方面能力。学校应根据护理职业学习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环节认真做好总结,恰当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2.提高护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内学习,临床实践时间短,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转换困难,不能完整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临床经验不丰富,操作技术不熟练,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可能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缺乏防范临床已经潜在或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能力;缺乏证据保全意识等相关法律知识。在案例模拟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如各种记录单、实物的保管等在实验室模拟教学中很难真实体现,常常被同学忽略,职责范围模糊;在医患矛盾冲突下护理学生存在法律、法规知识和护理伦理道德知识方面的缺失。应着重培养学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习惯,控制或降低护理缺陷和差错。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护士管理办法》和2002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得到护理专业人员高度认可。护理专业教师应协助护理学生在临床实际中理解其内涵,弥补职业能力的缺陷,确保护理安全。
3.护理专业学生压力源及压力管理。在护士的早期职业生涯中缺乏压力预防的培训,将意味着护士缺少一项很重要的护理经验,会对他们职业生涯产生潜在的影响。研究指出,压力会动摇她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定,过高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后工作能力及降低护理服务的质量。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要准确地了解当前的就业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就业市场竞争剧烈,也给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学生职业能力本位的护理教育培养观
1.护理教学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我校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办学理念方面,国际化、研究型、复合型、高水平成为这一时期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追求,也成为主要特色。如何建立和完善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标准相适宜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评价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完善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2.院校联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教育改革模式整合高校、医院和社会的力量,推进了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整合,拉近了学生与被服务对象的距离。新的培养体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以及提高临床观察能力、病情判断处置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养,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以护理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培养体系.
组织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临床病例分析讨论课程、医患沟通技巧训练课程及现代智能医疗设备模拟操作课程建设,为医学生从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奠定基础。实施对护理学生按年级阶段划分,形成对不同年级护理学生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结合护理等技能大赛培养职业能力,实施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由护理专业服务对象和范围特殊性,决定了随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医学教育将是终身教育。加强医教结合,实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护理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教改的创新培养体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场所。我院在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培养中推行“走出去”、“请进来”方案,即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医院,走出国门,强调能力培养;同时注重国内外的人才引进和成熟、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引入,把无锡的特色的医疗资源融入到教学改革中。在2013年,我校的医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合作举办了国际护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学院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每年暑期派送学生参加由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台湾中山医科大学组织的学生夏令营。从2014年8月起,医学院将每年选派学生参加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举办的游学活动;每年接收瑞士和香港的游学团队来学院和附属医院进行专业学习。学院专门设立学生国际交流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目前,医学院正与香港理工大学和瑞士洛桑理工大学在学生互访交流、攻读学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合作。
四、能力本位的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1.建立高水平的虚实结合的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过程,在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分量。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医学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践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三位一体虚实结合的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2.学校、医院与社会合作模式共建护理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条件实现了整体化。将基础和临床的界限打通,保持与学生的及时沟通,方便教与学的信息反馈,能够保证学生临床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护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探索;从源头上解决了多年护理教育和临床教育分开教学的特殊情况,实现对学生能力评价过程的整体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学生的知识和兴趣范围,开展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活动。如“医战到底”、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到万科社区雪浪社区等活动,其贯穿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是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亮点,在校、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实现了与香港、瑞士等高校的教学合作。
3.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护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过程,是以技能训练室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训基地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不仅需要紧密结合护理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紧密结合职业需要。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环节,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学改进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艰巨任务,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元林,孟庆强,潘莉,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9.
【关键词】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成本会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涉及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由于不同企业会因生产经营情况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的特点,而且在同一企业也有可能因生产模式或技术工艺的改变以及成本管理的要求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成本会计核算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而且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满足未来企业对成本会计岗位的需要。本文就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内容设置存在某些不足
《成本会计》校内实训包括阶段实训和综合实训,其内容是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应掌握的某项方法或技能设置,具有一定的仿真度。但是由于教材所涉及的进行成本核算所运用到的各种方法均是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工作方法,也就是说是经过整理、加工而模式化的方法,因而据此安排的实训,也只能训练典型工作方法的运用,并不一定就是实际工作中能直接用的上的方法。比如为了配合学生掌握品种法的应用,教师会选用一套为“品种法”“量身定制”的仿真实训资料。资料中背景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管理要求和品种法的适用范围完全一致,相关成本费用资料按也是按照品种法的费用归集分配顺序提供,操作步骤完全按照品种法的成本核算流程设置,学生只要按照操作指令按部就班的完成指定工作任务,只要不出错,都能得到设定好的工作结果。但若仅仅止步于此,仍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忽视成本会计意识的培养
尽管经过传统实训训练,学生们的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学会了如何设置成本费用账、填制各种费用分配表、进行账表间的结转、账务处理乃至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编制成本报表并分析。但是就大多数学生而言也只是机械的执行工作指令的结果,并不明白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当然也不知道如何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如何设计各种费用分配表格;计算出来的成本数据有什么用。甚至于离开了业务提示,学生们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忽视了对学生成本会计意识的培养。所谓成本会计意识即成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感觉和职业判断能力,包括对自己岗位功能的的充分认知,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处理工作任务时习惯遵循的原则。成本会计意识是支配和调控成本会计人员职业行为和活动的调节器,只有形成了成本会计意识,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工作中对生产经营中的成本事项由被动应对变成主动反应。
(三)文字性的实训资料缺乏真实感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在制造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等情况,因而对课程涉及的成本内容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仿真实训资料对背景企业生产、工艺、产品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描述,但限于资料自身的用途和局限性,学生对一些名词与术语诸如;车间、工段、工艺员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工序、定额等等不知所云,且难以有切实的感受和体验,囿于这种情形下的学生在主观能动性上的发挥将会大打折扣。
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一般来说人们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精神才能放松,遇到问题时也会积极思考找出解决的办法,要让学生消除对仿真实训环境的陌生感,让学生感受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除了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鼓励学生假期到企业实习以外,让学生观看视频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方面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去合作企业录制生产经营活动的视频在课上播放。一但学生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观能动性就会被激发起来,他们会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样,积极思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本会计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一项认知及掌握三项原则。一项认知是指明确成本会计工作服务于企业成本控制、节约费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会计人员应具备成本管理的全局意识,应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核算、成本报表编制和成本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三项原则是指:重要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受益性原则。其中,重要性原则强调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分清主次,主应从细、次应从简;简要有理、细应有用。即从实用角度出发,既不盲目追求繁琐,也不片面追求简化;因地制宜原则是讲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必须考虑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特点以及管理的要求,切不可生搬硬套书本知识,要学会变通;成本的计算过程实际上就是费用归集与分配过程,但所有费用的分配都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承担,单独受益单独承担,共同受益分配承担,分配标准与受益数量之间应具有因果关系。
(三)以典型工作方法为基础,提升实战能力。由于课程所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大多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已经模式化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制造业的成本核算环境远比书本上要复杂、灵活的多,学生在课程中所学到的方法很难照搬到实际中去。因此当学生掌握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之后,还应适时进行非典型状态下的训练,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以便将来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为此可以设计一些“实战模拟”训练,比如:选取若干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应采用那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以自己假设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计算投料率和在产品约当产量时让学生思考非俗纪读戏绞较拢4种投料方式以外)如何计算投料率;仅提供背景企业成本资料不给予任何业务指导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成本核算全过程,包括选择具体方法,设计费用分配表格和成本核算程序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等。
参考文献:
[1]庾慧阳 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与探讨《中外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