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6: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科技成果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探讨了现代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战略,从加强农技培训、进行技术组装、抓好示范典型、加强基础建设和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2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
3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050kg/hm2,提高了60%以上。4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省本地情况制定各种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八十年代以来,**省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全国1/25的耕地,为全国提供1/10的商品粮,1/5的专储粮和1/2的玉米出口量,粮食生产10年跨跃了3个台阶。**省的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决定因素是坚持不懈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动力,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
一、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门类广、功能全、多层次、多成分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左右联系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全省已拥有县级推广站64个,实现了县县有站;乡级站919个,占全部乡镇的99.5%。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了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三是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四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四是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其一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其二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其三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二、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三、精心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四、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五、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为了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了**省科技与经济结合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市(州)领导班子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吉林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二、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三、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四、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门类广、功能全、多层次、多成分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左右联系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全省已拥有县级推广站64个,实现了县县有站;乡级站919个,占全部乡镇的99.5%。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了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三是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四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四是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其一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其二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其三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五、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为了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了吉林省科技与经济结合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市(州)领导班子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
一、 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机制尚未健全和成熟,地方农业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涉农协会等之间科技与推广工作的衔接与合作缺少实质性的进展,部门、区域、协会、涉农企业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彼此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效果尚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致使经济、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
相对于国家重点类农业院校或科研院所,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在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业高等院校,其拥有的人才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和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都非常欠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还非常落后,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差,导致转化率低下。
(三)科研导向存在偏差
在科研成果评定上,层次与数量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认为SCI、EI越多,就代表你的研究水平越高。这种导向上的偏差,带来了高校科研重论文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的尴尬局面。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近几年来学术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教育部科技司的统计数据表明,高等院校用占全国16%的研发人力、不足10%的研发经费,产出了全国66%的国际论文,而这些论文包括科研项目的成果真正用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比例非常低下,大部分论文和科研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没有真正的落地生根,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四)科研选题偏离生产
由于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国家各部委、省、市政府的各种基金、项目,使得大部分农业高校科研人员投入过多精力用于面向政府项目的申报、论证、检查、验收、鉴定等非研究性工作,没有很好地面向农业生产和市场的需求设计课题,忽视了市场需求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导致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存在极大困难。再加上政府项目绝大部分还未能完全与生产、需求和市场相对接,多为基础研究项目,应用型研究项目的比例偏少,因此这些科研项目完成后取得的科技成果,也就难以应用于农业生产,难以更好的服务于市场需求。
(五)农业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动力不足
农业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工作和学生工作之余,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后续的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上来,并且,农业高等院校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重视不够。由于农业科研成果的特殊性,一些直接经济效益不高,但是社会效益大的优秀科研成果很难通过市场推广出去。一些应用前景较好的科研成果,却由于教师、科研人员对技术、需求、市场和农业生产不熟悉,导致了这些优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社会公益性强、经济获益较慢,而使用成果的主体多为实力较弱的农民和中小涉农企业,它们无力支付高额的成果转化费用。
(六)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欠缺
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要想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经过小试、中试等几个阶段,而农业高校的大多数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必要的转化经费投入,使得科技成果难以进行中试,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已经成功转化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高校自筹的56%,靠国家财政拨款的26%,而风险投资仅占2.3%[5]。成果转化前期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进行中试,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二、 农业高等院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是实现科技成果顺利高效转化的根本保障。国家或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理顺各种关系、畅通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地方农业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要充分整合涉农企业、相关单位、涉农协会和兄弟院校等各方资源,彼此间充分合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质量。
(二)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力度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应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力度,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业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为其提供相关人才资源、设施设备资源等,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三)制定必要的激励和考核政策
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科技成果鉴定以及科研奖励等方面,将开展产学研项目研发、应用型课题申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纳入其中,并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整个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改变以往只重论文轻成果、重科研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次,在利益分配上,要加大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分配比重,加大对从事公益性强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员的奖励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走出校门,积极向农业生产一线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
(四)以农业市场需求作为科研立项的基本依据
农业科研立项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即要以农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的农业科研立项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没有市场需求的供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要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好,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紧紧围绕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研究要始终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打破传统的从选题立项、科学研究、成果鉴定到奖励申报的一条龙观念,杜绝农业科技项目在选题时的盲目性和重复性研究,要深入农业生产实际,做到科研目的性强,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矛盾和问题,使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小结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绝大部分来自于农业高等院校,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农业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使农业科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靳玲品,李双群.提高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2):40-41.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农业科技成果是凝结着人类劳动的一种智力产物,它是基于农业科技而进行研究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产品;故基于产品角度,结合社会属性可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以下3类:公共产品类、私人产品类、混合产品类。之所以从社会属性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分类,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便于区别分析和探讨各类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各自运动规律,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基于此,以下着重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如何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行探讨。
2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性分析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供需方面的分析
2.1.1 公共产品类
2.1.1.1关于需求的分析 知识形态为这一科技成果的主要存在形式,故无法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直接应用;因此引致需求为其主要的需求表现形式,通常是由开发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需求所引致的,利用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开发或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这是最终需求方所要做的,但成果产生方不会把成果以等价形式转给最终需求方,最终需求方可以采取多种渠道把所需要的信息向政府部门进行传递,通过政府再把这些需求信息传递给各个研究机构,最后由研究机构据此来进行生产或向最终需求方提高此类成果。
2.1.1.2关于供给的分析 作为政府部门,必须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公共经济学界的共同认可,作为最终需求人——政府,在把公共类农业科技成果向研究机构进行提供过程中,还承担起委托人的身份;而公共科研部门在把政府的委托接受过来以后,就在事实上成为供给人,基于政府下拨的科研经费来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再把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等形式进行公开发表。由此可见,公共产品类农业科技成果,在其转化及供给方面在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即无法完全靠市场途径来实现其供需平衡,在多数情况下必须依靠非市场途径来加以实现。
2.1.2 私人产品类
2.1.2.1若独占许 可为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方式时,如图1所示。
由于所购买成果的使用权均为买方所独占,成果供给方若要实现其价值,只能通过1次转让,且也仅有1次固定的供给量,因而其供给曲线表现为与纵轴平行的直线,E点为供给与需求的交点。在1次交易中成果攻击方可从中获得全部回报,由于供需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因而把供需平衡实现起来。
2.1.2.2若普通许可为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方式如图2所示,成果攻击方所获得的价值补偿,可通过多次转让来进行累计而实现,从理论上讲,若具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则可进行多次转让,而且随着增加的转让次数,相应地也增加了供给量,致使出现越来越低的转让收入,因而其供给曲线表现为与横轴平行的一组直线S1、S2、S3、……、Sn,此外点E1、E2、E3、……、En为其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所成的多个均衡点。
2.1.3 混合产品类
竞争性及排他性,这是这类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特点,有关私人产品的供需行为与本类产品基本相同,但本类产品具有正外部效益特征,因而具有其特殊的供需均衡过程,具体如图3所示。
在上图中,S为混合产品总供给曲线,D1为混合产品私人需求曲线,D2为混合产品总需求曲线。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外部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
与普通商品相比,农业科技成果在使用价值方面,除了具有共性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能够为消费者的直接需求进行满足,并把正常的经济效应发挥在其转化应用过程中,这就是农业科技成果与普通商品所共同拥有的共性。此外,在转化应用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一系列强大的效应,诸如增值效应、正向溢出效应、渗透效应以及其他社会效应等,而且伴随着不断扩大的成果应用范围,其外部效应也日趋明显。
3 关于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思考
对于公共产品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因其外部效应很强,故在成果供给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实现这类农业科技的转化要通过非市场途径,但由于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在其转化过程中同样有效率的追求,因而其转化或多或少也受到市场的影响,所以加快这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加强探索有关市场与非市场的结合。混合产品类农业科研成果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社会属性,故应把政府的推动行为与市场主体的能动选择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本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总之,农业科技成果与其他普通商品相比,在很多方面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从经济学这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研究,并确实采用有效措施来促使农业科技转化效率的提高,对于促使我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春梅.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中的政府支持与公共服务职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05).
[2] 戴文标.公共经济学导论[J].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
[3] 王生林,等.构建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4] 康涛,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11(03)。
当前,我国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面对这一新形势,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力度,不断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是科技新闻与宣传工作者的责任所在。笔者根据新闻媒体对中国农科院相关科技成果的报道,分析了有效传播科技成果的多种视角。
1 回答好三个问题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创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的一个突出特征表现为跨产业、多领域的科技集成与融合[1],其复杂性、专业性与深奥性远超传统农业技术,也超出一般受众的知识范畴和理解能力。因此,对于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不像传统农业技术那样容易说清楚,仅介绍研究成果本身还不够,至少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交代研究的背景或来龙去脉,帮助受众理解和消化有关内容;第二个问题就是要点明具体的研究成果,并且是最重要的成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成果堆砌在一起;第三个问题就是阐述该成果的重大意义与应用价值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影响。
以《农民日报》对“麻育秧膜”的报道[2]为例,开篇先声夺人,吸引读者注意,“这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地膜,它叫麻育秧膜。只要把它垫在我们水稻育秧盘里,不但能保护秧苗,还能保证机插不散秧,特别方便”。然后围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立项研究?“在传统的育秧环节中,一直存在着秧苗根系不牢、容易散秧、取秧运秧不便、漏插率高等问题。有时,农民们已经准备好了插秧机,可由于育秧盘不给力,散秧多,只能临时又改用人工插秧。这也成为了制约水稻机插技术应用的瓶颈问题”。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利用麻等植物纤维研制出环保型麻地膜,同时进一步改变配方和工艺,研制出适宜育秧育草的麻纤维育苗基布”,“属于国内外首创”,“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麻育秧膜的使用,不但能有效固定秧苗,利于机插秧早插早发高产;同时,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整齐健壮,即使是下雨天也可机插,易取秧、运输和装秧,省工节本。更为重要的是,麻育秧膜的使用,保证了插秧机在插秧时易分秧,对秧苗的伤害更轻,漏插的秧苗更少,插秧后返青快,能显著提高水稻机插效率和质量”。看完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对“麻育秧膜”是何物就大致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了。
2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大众关心的话题
将科技成果与当前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联系起来进行报道,可提升成果传播的效果。这也是新闻宣传工作所要求的“三贴近”原则的体现。很多农业科技成果表面上与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并无关联,但实际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是慧眼识“珠”,找出这种关联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成果进行报道。
以《农民日报》对“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报道[3]为例,原题为“加工所‘GTF的结构解析与功能评价项目’荣获201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般受众从题中看不懂“GTF”为何物,也看不出“GTF”与自己有何关系。但文中提到“‘GTF’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制剂和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因此,《农民日报》在报道时将获奖成果与大众普遍关注的糖尿病联系起来,取题为“中国农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并紧紧围绕该话题展开报道,引起了糖尿病患者的关注。
3 注重从学术论文和会议中挖掘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或进展的一种常见形式,尤其是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的高水平论文往往就是重大科研进展的展示。因此,学术论文本身就具有新闻性,其中包含着“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等三个问题的答案,只要稍作通俗转换,就可编写出高质量的科技新闻稿。目前,国内对发表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及子刊等国际顶尖杂志上的论文进行新闻报道较为重视,对其他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的新闻报道相对弱化。这里需要提及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与国外存在时差,对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要搞清楚对应国内的时间,提前准备好新闻稿,并与杂志出版时间同步发稿,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以《科技日报》对在《科学》杂志发表有关“H7N9流感病毒传播机制”论文的报道[4]为例,由于当年我国内地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引起高度关注,其中该病毒能否在人际间传播是焦点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自然也会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相关科研人员与《科技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记者密切沟通,在前一天精心准备新闻稿件,几乎与同时见报,并且刊登在头版报眼等重要版面位置,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学术会议是相关领域科技专家汇聚一起,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讨的一个学术平台,不仅有科研进展的报告,而且有科技发展的建议,蕴藏着很多科技新闻,但报道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捕捉受众关注的问题,提炼核心内容,突出其中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亮点。以《光明日报》对“第五届全国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的报道[5]为例,会议内容很丰富,既有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又有产业分析与发展建议,《光明日报》报道时聚焦蔬菜育苗产业的制约因素,阐述了这一产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并提出我国蔬菜育苗技术亟待创新的重点,为行业受众尤其是科技人员提供了重要信息。
4 把握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节点
农业科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不确定性,但作为农业科研项目又有明确的阶段性任务,因此要全过程跟踪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并利用阶段性项目推进会、进展汇报会、国内外相关领域研讨会等机会不失时机地报道科研项目的重大进展。同时,在报道时要有所选择,可能细数成果不少,但不必一一点到,应突出其中一项重要进展,并说深说透,否则会给人“零零散散”和“平平淡淡”的感觉,印象不深。以《中国科学报》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一年来进展的报道[6]为例,该项目在2012年启动,2013年召开项目推进会,会上6个课题研究团队分别汇报了项目实施一年来的进展,合计大大小小的成果多达数十个。但《中国科学报》仅选择了其中一项相对成熟和重要的成果――“全国突发灾害数据库初步建成”作为主题展开报道,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外,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结合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更有针对性,传播效果也会更好。以《新华社》对“水稻钵苗机插新技术”的报道[7]为例,该技术据称是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更新换代,已在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科研团队利用5月份东北水稻育秧季节,在黑龙江垦区组织召开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现场观摩会,邀请《新华社》等媒体观摩报道,介绍该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前景,让人感到很接地气。
5 融科学性、通俗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农业科技新闻首先姓“科”,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客观、准确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但现代农业科技日益复杂与深奥,若仅从专业的角度去报道,恐因专业术语与专业词汇的晦涩难懂而限制一般受众的理解,使得其报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在尊重科学性的基础上,应力求通俗易懂,变“专业化”为“科普化”,同时为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可适当应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报道的艺术性,从而使科技新闻的报道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
1 回答好三个问题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创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的一个突出特征表现为跨产业、多领域的科技集成与融合身还不够,至少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交代研究的背景或来龙去脉,帮助受众理解和消化有关内容;第二个问题就是要点明具体的研究成果,并且是最重要的成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成果堆砌在一起;第三个问题就是阐述该成果的重大意义与应用价值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影响。
以《农民日报》对“麻育秧膜”的报道[2]为例,开篇先声夺人,吸引读者注意,“这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地膜,它叫麻育秧膜。只要把它垫在我们水稻育秧盘里,不但能保护秧苗,还能保证机插不散秧,特别方便”。然后围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立项研究?“在传统的育秧环节中,一直存在着秧苗根系不牢、容易散秧、取秧运秧不便、漏插率高等问题。有时,农民们已经准备好了插秧机,可由于育秧盘不给力,散秧多,只能临时又改用人工插秧。这也成为了制约水稻机插技术应用的瓶颈问题”。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利用麻等植物纤维研制出环保型麻地膜,同时进一步改变配方和工艺,研制出适宜育秧育草的麻纤维育苗基布”,“属于国内外首创”,“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麻育秧膜的使用,不但能有效固定秧苗,利于机插秧早插早发高产;同时,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整齐健壮,即使是下雨天也可机插,易取秧、运输和装秧,省工节本。更为重要的是,麻育秧膜的使用,保证了插秧机在插秧时易分秧,对秧苗的伤害更轻,漏插的秧苗更少,插秧后返青快,能显著提高水稻机插效率和质量”。看完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对“麻育秧膜”是何物就大致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了。
2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大众关心的话题
将科技成果与当前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联系起来进行报道,可提升成果传播的效果。这也是新闻宣传工作所要求的“三贴近”原则的体现。很多农业科技成果表面上与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并无关联,但实际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是慧眼识“珠”,找出这种关联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成果进行报道。
以《农民日报》对“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报道[3]为例,原题为“加工所‘GTF的结构解析与功能评价项目’荣获201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般受众从题中看不懂“GTF”为何物,也看不出“GTF”与自己有何关系。但文中提到“‘GTF’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制剂和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因此,《农民日报》在报道时将获奖成果与大众普遍关注的糖尿病联系起来,取题为“中国农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并紧紧围绕该话题展开报道,引起了糖尿病患者的关注。
3 注重从学术论文和会议中挖掘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或进展的一种常见形式,尤其是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的高水平论文往往就是重大科研进展的展示。因此,学术论文本身就具有新闻性,其中包含着“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等三个问题的答案,只要稍作通俗转换,就可编写出高质量的科技新闻稿。目前,国内对发表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及子刊等国际顶尖杂志上的论文进行新闻报道较为重视,对其他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的新闻报道相对弱化。这里需要提及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与国外存在时差,对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要搞清楚对应国内的时间,提前准备好新闻稿,并与杂志出版时间同步发稿,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以《科技日报》对在《科学》杂志发表有关“H7N9流感病毒传播机制”论文的报道[4]为例,由于当年我国内地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引起高度关注,其中该病毒能否在人际间传播是焦点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自然也会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相关科研人员与《科技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记者密切沟通,在前一天精心准备新闻稿件,几乎与同时见报,并且刊登在头版报眼等重要版面位置,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学术会议是相关领域科技专家汇聚一起,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讨的一个学术平台,不仅有科研进展的报告,而且有科技发展的建议,蕴藏着很多科技新闻,但报道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捕捉受众关注的问题,提炼核心内容,突出其中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亮点。以《光明日报》对“第五届全国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的报道[5]为例,会议内容很丰富,既有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又有产业分析与发展建议,《光明日报》报道时聚焦蔬菜育苗产业的制约因素,阐述了这一产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并提出我国蔬菜育苗技术亟待创新的重点,为行业受众尤其是科技人员提供了重要信息。
4 把握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节点
农业科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不确定性,但作为农业科研项目又有明确的阶段性任务,因此要全过程跟踪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并利用阶段性项目推进会、进展汇报会、国内外相关领域研讨会等机会不失时机地报道科研项目的重大进展。同时,在报道时要有所选择,可能细数成果不少,但不必一一点到,应突出其中一项重要进展,并说深说透,否则会给人“零零散散&rdqu o;和“平平淡淡”的感觉,印象不深。以《中国科学报》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一年来进展的报道[6]为例,该项目在2012年启动,2013年召开项目推进会,会上6个课题研究团队分别汇报了项目实施一年来的进展,合计大大小小的成果多达数十个。但《中国科学报》仅选择了其中一项相对成熟和重要的成果——“全国突发灾害数据库初步建成”作为主题展开报道,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外,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结合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更有针对性,传播效果也会更好。以《新华社》对“水稻钵苗机插新技术”的报道[7]为例,该技术据称是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更新换代,已在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科研团队利用5月份东北水稻育秧季节,在黑龙江垦区组织召开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现场观摩会,邀请《新华社》等媒体观摩报道,介绍该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前景,让人感到很接地气。
5 融科学性、通俗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农业科技新闻首先姓“科”,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客观、准确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但现代农业科技日益复杂与深奥,若仅从专业的角度去报道,恐因专业术语与专业词汇的晦涩难懂而限制一般受众的理解,使得其报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在尊重科学性的基础上,应力求通俗易懂,变“专业化”为“科普化”,同时为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可适当应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报道的艺术性,从而使科技新闻的报道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光明日报》对“水稻株高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的报道再次,在新闻主体中尽量少用专业术语与专业词汇,并且不同层次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尽可能简单化,避免因复杂的机理而造成“云里雾中”,给人理不清头绪,影响传播效果。
总之,通过以上5种不同的视角,可以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及时、充分、有效地报道。当然,形式决定于内容,具体到某项成果,究竟采用哪几种视角进行报道,可根据成果内容的复杂性而定。
参考文献
[1]张军.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重点[J].农村经济,2011(8):3-5.
[2]吴佩.麻育秧膜:让水稻机插育秧更高效[N].农民日报,2013-04-24.
[3]李紫陌.中国农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N]. 农民日报,2013-04-17
[4]瞿剑.H7N9病毒或可人际传播[N].科技日报,2013-07-20.
[5]胡其峰.我国蔬菜育苗产业面临三大问题[N].光明日报,2013-04-10.
[6]黄明明.全国突发灾害数据库2015年初步建成[N].中国科学报,2013-03-07.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问题,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代表第一生产力,经过长时间实践证明,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要想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必须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才鞥你够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我国大约只有40%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转化,只占美国转化率的一半,英国、法国等国家平均也有60%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及时的转化,所以,需要对转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推进资本化的进程。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资本化的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的资本化的含义是:将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经济资本,然后投放到农民或者企业手中,统一经营农业科技成果和其他资本,并承担共同的风险,享有共同的利润,形成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具备两种属性,第一:从技术层面而言,它将作为知识形态的成果转化为了实际生产力,属于技术范畴,第二:从经济层面而言,它是成果拥有者为了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一种投资,其中还包含了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其他资本。
随着我国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科技成果的资本化逐渐得到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级阶段:在该阶段内,各个科室着手开发农业科技成果;第二阶段:由各个院系、研究所共同创办科技企业;第三阶段:经过院内统一,和外部共同兴办科技企业。
在我国政策的良好引导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资本化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区发展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其资本化的程度就越好,相反,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其资本化程度就偏低;另外,不同农业生产单位的发展状况也不同。现代农业企业一般拥有较大的规模和资金数量,所以需要使用较多的科技成果,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农户并没有投入加多的科技成果。上述两个问题都导致了成果资本化的进程缓慢。
二、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成果资本化存在的问题
其一,缺乏典型个例。在我国,缺乏典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例子,有些企业有隐藏的资本化形式,但是没有做出评估,同样也没有完成资本的注册,只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将技术作为基础进行分红,大部分的科技成果遗留在档案室内,一小部分的成果通过样品、专利、论文等其他形式被搁置,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性质,很难形成生产力,无法对农业现代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二,资本化环境的不完善。目前,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只注重自身科研成果的研究,农民只注重庄稼的耕种,二者并没有实现合作经营,科技成果没有发挥其纽带作用,一方面:科研院有用许多科研成果,但是都留在档案室内没有得到利用,另一方面,农民企业的拥有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没有合适的渠道搜寻新的科技成果。另外,科技中介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没有将科技成果进行整理,然后向农业企业进行推荐。有些评估业务人员的素质较低,操作过程不符合规范,导致评估结果不公正,缺乏实际的意义,加上政策的不完善,在新闻媒体上,农业科技成本资本化这个专业名词出现率较低,相关部门没有完善其操作规程,导致缺乏资本化的大环境。
其三,成果投资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农业科学的研究成果产生的前提仅仅是研究人员对利益以及前途的渴望。而对于成果的资本化以及成果的后期利用,他们并不关心,这就直接导致了科研人员对成果资本化的认识不够。虽然部分科研人员对成果资本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其具体的过程,如手续的办理、成果入股等依然较陌生,甚至有些农业类企业员工以及农民根本没有科技成果入股这一概念。
(二)成果资本化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一,经验缺乏,阻碍管理有效性。当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了资本化,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挑战。就目前絮叨的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效益方面。科技成果必然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但该项目带来的提升程度无从得知。目前研究缺乏相关案例的分析,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上无法获取准确信息,因此相关人员无从知晓效益范围与程度。
2、亏损问题。科研人员并没有在经济上有所投入,如果科研项目出现差错或其效益无法与投入成正比,那么这部分损失应该以怎样的比例来分担?目前科研人员只是单纯的技术入股,如果项目失败,也只会撤销这项科研项目,农业人员承担的损失较大。
3、实际操作。技术投入仅仅是理论层面,设备如何操作、技术如何运用都是农业人员尚未涉及到的专业性较强知识。因此,若科研人员没有时间或资金投入人力来展开现场指导,那么所谓的科研也只能够流于形式。在没有相关经验与技术能力的情况下,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受到的阻力较大。
其二,农业企业不愿意对成果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能为企业创造多少经济利益以及价值贬值后比例的计算问题等不确定性让农业企业不愿意将其入股,宁愿花大量的资金去购买。所以,需要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公平的评估,从而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放宽政策,制定完善的处理规则解决成果贬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玉兰,王秀果.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风险识别与防范[J].农业科技管理,2009,(03).
[2]杨曙辉、宋天庆.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8,(06).
尽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推广工作落后、农业贡献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发展。成果转化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农业科研创新与农业推广等问题。为此,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从科技活动链条出发,重点讨论科技市场上经济主体发育,从而识别与总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规律与特征,结合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试图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综述
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推广等方面研究相比,现有文献讨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并不是非常丰富,辛翔飞和王济民(2010),赵路叶子等(2010)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这里主要围绕科技成果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判断与其背后原因探讨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总结。
(一)农业科技成果数量
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科技论坛释放出如下信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确认的农业类科技成果5万多项,获国家和部门奖励的科技成果9485项,其中国家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2008项。”
根据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中的检索(2011年12月16日的检索记录),共有农业类成果记录81400条,其中获得计划支持共17013条。
根据2010年的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2010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共登记应用技术成果37029项,基础理论成果3288项,软科学成果1791项。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属于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的占10.47%,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农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占比例为14.77%。
专利往往按照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来划分,或者按照IPC分类统计(生活需要、作业/运输、化学/冶金、纺织/造纸、固定建筑物、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物理、电学),还没有专门的农业领域专利统计。根据《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0年)》,“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8.03%,其中农业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8.14%,分别比“十五”期间高出4.35和3.99个百分点。
其他来源方面,比如农业部科技司统计报告中指出,我国每年通过省部级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近6000~7000项;比如国家科技成果库,收录了省、部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认定的科技成果和各单位自荐科技成果,但没有专门的农业领域内科技成果的统计。由此可见,我国还没有针对农业科技成果提供专门统计,背后原因可能于农业科技涉及多个部门密切相关,更重要原因可能与我国对科技成果本身认识存在模糊,缺少相对能够被接受的定义与统计口径。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讨论农业科技转化文献中基本上能够达成的共识: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相对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转化率。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便是“据农业部科技司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①另外就是最新,“‘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没有标准、统一的计算方法,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现有文献也没有对此作出努力,只是散落在新闻或者官方报告中(见表1)。理论上而言,计算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简单,但是分子与分母的确定依赖于如何确定何为科技成果与何为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
(三)科技成果转化较低的症结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文献中,这类文献最为丰富,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从投入角度来讨论。其中最为有利的证据是“发达国家研究开发、中试熟化、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一般为1∶10∶100'”;而国内,中央财政每年用于农业科技的支出不足农业财政支出的1%,其中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不到农业科技支出5%。这类论述则是汗牛充栋。第二,从成果供需层面开展。主要从农户的角度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总体文化素质较低、从事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低等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对科技有效需求的强度;同时,从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探讨成果质量、结构、流通渠道和管理(顾焕章和张景顺,1997;朱玉春和霍学喜,1999;等)。第三,集中于科研管理角度。当然这也不单单农业领域面临类似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立项、申请和成果验收,缺乏市场化机制、科学成果登记制度、成果信息等良好制度安排。第四,聚焦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比如,产学研合作机制、资本市场发育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等。因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背后原因认识不同,相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自然也就不同。
显然,现有研究推动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但是,当前研究仍然是沿袭传统思维,农业科技成果无偿提供给农民使用,没有把农业科技成果准确界定为一种商品或服务,企业和农户仍然倾向于认为农业科技供给是中央政府的工作,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中仍旧是政府唱主角。另外,在讨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与特征时,现有文献并没有提供一个更高维度去认识科技成果的理论框架,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困境在于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理由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科研和生产脱节,而且其中与科研的选题和立项有很大的关系,专家的论证决定了客体选题和立项,而与实际需求有较大距离;第二,在成果奖励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方面,比较重视论文,追求国外学术文章发表(SCI、EI或者其他)或者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然而论文本身对解决实际问题关注不够。针对这种认识,需要作出诠释:重新认识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一般来说,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供给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者愿意出售,二是生产者有供给能力。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而言,主要供给方有高校、 科研机构、相关科技企业,由于国内农业研发活动集中在公共部门或研究单位,尽管产出丰硕成果,但是一直被视为公共品,以免费形式提供农民使用。这种农业成果提供方式本身就不是市场化行为,更多是公共物品供给。另外,供需问题是在良好的市场发育情况表现出来,那接下来问题是如何发育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其中经济主体本身又是如何培育起来,政府这个特殊的经济主体应当扮演什么样角色?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回答,这也是至今无法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准确定位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些问题需要从市场发育角度去认识,已有理论框架便是分工与专业化。
二、从分工与专业化视角来认识科技成果转化
(一)科技链的勾勒与判断
科学技术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③(如图一所示,下页)。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是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一般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大家往往把基础研究理解为增进已有的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并增进其运用,以便发明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对于基础研究定义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如“基础研究的实施不考虑实际结果”、“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驱”、“没有特定期望结果的研究”、“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基础研究是科学共同体自己的事情”等。这些经典表述均显示基础研究是科学家自主进行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尽管新时期OECD、英国和美国对于基础研究的认识都体现了基础研究新的价值判断和战略定位,应用目标虽然不是基础研究的最初预设,但已内化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属性,政府资助往往使得基础研究与社会问题之间距离日益缩短(丁大尉和高璐,2011)。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与应用研究相比,在基础研究中,科学家往往聚焦于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距离实用价值有较远的距离。应用研究往往被定义为:主要针对某以特定的目的或目标,旨在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用途,或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是扩大科学技术知识,而试验发展则是开辟新的应用即为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新服务以及对已有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与研究与试验不同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不具有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创新成分,旨在使试验发展的成果用于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具体到科技服务就更容易理解,主要是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
正如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科技链中各个科研活动分工不同,不论遗传育种、农业机械,还是生物产业发展,都涉及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还有技术开发研究,既是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也是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这本身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
既然科研活动存在这样一个客观规律,那意味着科技管理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另外,科技与产业结合既要遵循着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着这个规律。如果上述判断正确,这里至少可以对相关问题作出进一步推断:
第一,基础研究的近期目标显然不是成果转化,而是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应用研究。这将给人们提供一些启示:如果部分高校或科研机构定位于基础研究,就不应当简单指责短期内他们对科技创新贡献有限,不应当认为农业科技成果无法惠及于农户就低估其研究价值。只是分工不同,他们的定位就是基础理论贡献,不应当把其计入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分母,计算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分母只能是试验发展这个环节的产出。
图一 科技活动示意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的对象是试验发展的产品,如果现有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就需要识别问题的真正根源:是因为试验发展层面的产出属于残次品或质量不高,至少是成熟度不够的商品,无法进入成果转化环节;还是因为成果转化环节的缺乏中试平台、吸收技术与转化能力有限,无法把现有成果顺利通过熟化,进入到商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去。显然,背后的不同原因决定了不同政策干预。
第三,在现有文献中,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认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生产经营规模小,应用新技术后,往往达不到规模效益,从而影响到农民对技术成果采纳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综合性强、需系列配套和区域连片应用的技术成果,其有效需求更低。这其中的错误在于把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简单理解为农户需求,认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对象是农村和农民,这是片面和不准确的。准确地说,广大农户是农业技术推广对象。
从市场发育来看,应通过技术市场实现和增加以科技成果为主的技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易才能使技术生产者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得以补偿,也就是实现技术商品的价值。也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实现技术商品的有效转移,技术成果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使用,科技与产业实现了有机结合,在这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技术商品资源,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最后,在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农业推广机构、政府各个经济主体,分工不断细化、明确,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就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理论上而言,市场信号应当通过科技链条传递给科研机构与高校;而科研机构与高校应当在科技成果市场发育与农业发展的变化中,既需要遵循科技发展基本规律,也需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根据市场需求信号,为市场提供适用技术创新与服务。
基于以上的讨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象是试验发展的产出,转化之后才是农业推广。讨论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需要识别整个科技链条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检验科技成转化是否在科技活动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投入有限
从1982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国家级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活动,促 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其中,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主要有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等。其中,最为接近应用与生产的只有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除此之外,还有农业部和中国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与跨越计划。实际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目前国家财政支持农业、水利、林业等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中试、熟化环节的唯一引导性资金。
由于科技投入涉及到多个部门,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口径,这里仅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分行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中“农、林、牧渔业小计”,来表示农业领域内的投入,并试图描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个环节上的科技投入。从图二来看,2002-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5.7%,应用研究所占的比例25%,试验研究所占的比例接近70%。仅从这个统计资料来看,2009年农林牧渔业的R&D投入约为70亿元,其中试验发展经费接近50亿元。不过,如考虑其他部门的科技投入,农业领域内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可能相对更高些。2001-2009年农业成果转化投入方面,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5.5亿元,平均每年不到3亿元,在整个国家科技农业总投入中不足5%。显然,这样的投入水平与之前各种来源的农业科技成果待转化需求相比,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有限。
图二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R&D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由于资料限制,这里无法针对应用环节上成果质量作出准确判断,而只能认为:和现有研究成果数量相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投入有限,不足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
三、企业层面科技需求:纵向一体化还是产学研合作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企业应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内现有政策一直积极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第一步应该是,企业需要成为科技成果需求的重要主体。一般来说,可以把需求定义为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有购买欲望,而且有支付能力,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目前,全国已经建立起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3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00多个,市县级农业科技园区3000多个。另外,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快速发展阶段,表2(见下页)显示,我国涉农企业,仅农副食品加工业工业就有2.56万个,2010年食品制造业工业和饮料制造业工业的企业数目分别是9152个和6371个,如果对规模以上的涉农企业初步加总,2010年大约有10万个,1995年曾达到11.8万个。当前,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深入人心,加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国内外涉农企业竞争异常激烈,涉农企业对科技成果有着强烈需求。
不过,当前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研发主体。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4年末,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④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有32924个,占11.9%。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⑤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8.4%,小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占9.0%。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48637个,占11.6%;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有27278个,占6.5%。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7.1%,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4.9%。尽管缺乏对涉农行业更为详细的资料判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涉农企业研发投入有限。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涉农企业(行业)的投入强度,农副食品加工业(0.17%)、食品制造业(0.34%)、饮料制造业(0.59%)、烟草制造业(0.22%)、纺织业(0.29%)均低于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0.61),由此可见,大量企业距离成为研发主体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其中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科技创新意识淡薄。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十二五’战略研究课题组调研资料,超过5成以上的企业认为本企业在国内存在优势,并在国外同行业也处于相对优势。可是,回到市场开放的现实中来,当聚焦于中国种业、大豆压榨、畜产品加工、牛奶、终端零售的市场竞争时,就会清楚发现,跨国公司在农产品市场上拥有支配性占有份额,这些公司集农业服务、收储、物流、深加工、农业生产资料、生物能源等多个环节,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涉农企业科技进步的意识不强,或者说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强,许多企业仍旧停留在粗放式发展,缺乏依靠与利用科技、发展与创新科技的意识。第二,研发能力弱。调研样本的企业发展水平较好,但是企业员工中从事研发的比例基本不超过15%,而且这些研发人员分布在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以及推广等整个科研活动上。由于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科技素质不高,对新技术不易掌握,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不足。
理论上而言,企业是创新主体,可以选择自主研发,实现纵向一体化,或者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和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获取技术支持与服务。以国外的经验来看,长期的研发合作是厂商与研究机构实现双赢的较好形式。从现实来看,我国涉农企业并没有成为研发主体,那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呢?首先,自身规模较小情况下,既没有能力独立开展科技创新,获取外部科技成果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其次,大多数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见表3,下页),每个行业负债比例都在10%左右,甚至更多比例的企业经营粗放,无力进行科技投入。众所周知,涉农行业利润率相对较低,如果考虑到涉农企业内跨国公司运转良好的事实,那么,国内大量企业的利润就更低。最后,如前面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对象是试验发展的产品,根据《中国科技统计数据》资料清楚看到企业研发经费90%以上配置在试验与发展上,而不是试验发展的产品上。由于缺少企业层面的成果转化资料,但从一些官方资料可以得出一些基本判断。根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统计资料,2001-2008年期间,专项累计投入22.5亿元,共支持立项3784项,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投入140亿元,由于科技转化项 目主要面向企业,所以,即使140亿元全部是企业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平均每年也不到20亿元,以每年10万家规模以上涉农企业为例,每年仅安排2万元开展成果转化,这与国内大量涉农企业成果需求相比仍旧非常有限。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或者试验发展环节上产品较少,迫切需要企业加大对试验发展这个环节的投入,研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影响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因素。
四、未来选择与行动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颇丰,因此,眼下大量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迫在眉睫。分析发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的中间环节,应当起着承上启下之关键作用,但是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相对较少,而且企业也没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研发主体,当前科技体制仍旧有进一步理顺与完善空间。针对当前大量待转化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投入较少、企业仍旧没有成为研发主体、科技与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应用开发成果促进计划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其他科技计划有机衔接,形成农业科技成果动态跟踪和评价制度,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先进性和实效性。主要目的是将具有本土性、创新性、发展潜力及市场竞争力等技术产品,经过进一步研发计划推动,更进一步进行技术验证及产业化的效益评估,鼓励涉农企业广泛积极投入参与,并有效地将此类技术产品,落实到产业上之应用。真正做到针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缩短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其中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摸排目前重大计划中被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根据成熟度、本土性、创新性、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发展潜力认真评估,加强分类整理与管理,筛选一批条件成熟、待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二是通过公开招标,积极吸引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技术开发导向的计划需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参与,但成效不宜单一篇数来衡量;三是抓紧制定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与评价办法。
开展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解放思想,科学、准确评价现有重大项目科研成果。毫无置疑,科学需要进一步分工,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不能混为一谈,重大科研项目也需要二次开发或中试试验,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和应用价值,通过产业化与市场化才能彰显其基础性价值、攻关价值和制高点价值。
(二)建立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
第一,在农业科研成果密集地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管理单位(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处,或类似单位),隶属于科研院(处),专门负责学校研发成果的管理与推广。这样,农业科研重镇就会基本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转移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以产业服务导向为主(部分基础研究除外),只要是本单位研究人员均可以提出申请,寻求授权移转及商品化机会;农业科技转移平台以学校服务导向为主,而产学研合作平台介于产学服务及学校务服二者之间,更加联系科技与产业。产学研工作重点包括三个方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转移。第二,采取绩效管理模式,设定研发人员、促进中心和所属单位的各自获取收益比例,既能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积累项目资金,又能极大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第三,如部分成果转移与转化需要申请支持,比如,申请专利需要申请专利费用、领证、维护以及其他费用,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针对发明专利申请、技术转移、研发成果推广活动经费等给予支持,每项费用设定最高限值。第四,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大、促进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平台给予奖励。
为有效促进以上工作,在比较国内外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可以借鉴美国《拜杜法案》、《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法》、《国家合作研究法》等,加快“技术转移机构认定办法”、“科技市场准入办法”、“农业技术经营人才管理办法”、“促进农业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办法”等相关法规建设。
(三)培养与发育农业科技成果市场
第一,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准入制度;第二,培育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交易主体,政府应从制度建设方面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促进中介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重点打造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农业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依托重点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中试平台,相当于科技成果的延伸与拓展;依托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中试平台,解决区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大型涉农企业建立中试平台,为特定产品或产业建立中试平台。
(四)联合财政、经贸、农业和银行跨部门整合推动
毫无疑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加大转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期望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有效地带动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其中,未来政策可以对成立了研发机构、而且研发投资占销售收入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政策或贷款政策给予适当优惠。
(五)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基本管理工作
一方面,科技管理部门成立农业科技应用成果登记与评价机构,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鉴定,评估科研创新与支撑能力,识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明确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向与重点,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率。另一方面,每年总结区域性关键技术、行业关键技术需求、整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需求、农民科技需求等,并且把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与农业应用技术项目支持资金分配联系起来,确保农业科技应用研究项目支持市场化、切实反映企业和农户科技需求。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判断》。
注释:
①参见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委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的发言。
②王济民主持课题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测算出“十一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1%,参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iae.org.cn/xinwendt/2011/11xw35.htm)。
③关于科学技术活动的方面研究较为丰富,最为经典的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和OECD相关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围绕科技统计工作针对相关概念提供较为清晰判断,详细内容请参见《科技统计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