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化学常识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6: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化学常识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化学常识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到处要用化学知识,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化学知识。人们穿的衣服面料,好多都是利用化学材料制成的,生活中的各种塑料制品,也是运用化学技术合成的,农民使用的化学肥料,还是运用化学元素配成的……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在日常实际生活中均能够寻到蛛丝马迹,人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经与化学密不可分了。目前,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部分高中生都觉得化学W习难,对化学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把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下面笔者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情景生活化,创设生活情景学习化学知识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创设一些形象逼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这些生活情景中学习相关知识。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来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三化学时,在复习“橡胶”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飞机轮胎、汽车轮胎、自行车轮胎以及皮鞋的鞋底等。然后,教师谈话讲解有关“橡胶”的知识:“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在教师精心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景中,学生透过熟悉的生活情景学习了陌生的化学知识。教学情景生活化成为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概念理解生活化,联系生活常识识记化学概念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有一些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会觉得非常抽象。这些化学概念让学生觉得似乎遥不可及。其实,这些化学概念与一些生活常识是密切相关的。只不过学生一时之间未能把这些化学概念与相关生活常识有机的结合而已。鉴于此,教师在讲解这些化学概念的时候,要把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常识有效结合起来。以高三复习阶段复习“纤维”这部分内容为例,学生对“纤维”的概念识记得比较模糊。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穿的衣服上面都会有一些标签,标签除了标明衣服的尺码大小外,还标着些什么信息呢?”学生举手回答指出:“衣服的标签上面还标着衣服的制作面料、里布成分以及洗涤方法等,衣服的制作面料有棉、麻、丝、毛,涤纶、尼龙、腈纶、丙纶等。”教师总结指出:“涤纶、尼龙、腈纶都是化学纤维,是现代纺织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在教师联系具体生活常识讲解抽象化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这些化学概念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完全可以触手可及的。概念理解成为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主要方式。如果课后作业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性就很难激发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兴趣。对课后作业缺乏兴趣,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鉴于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将课后作业生活化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课堂中复习完“生活中的常用药物”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后,打开自己家里面的药箱,找到各种药物的说明书,认真阅读这些药物说明书,了解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这些化学成分的分子式……学生在完成教师用心设计的生活化课后作业的时候,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就被有效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也必定是事半功倍的。课后作业生活化成为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诚然,高中化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远远不止这些,教师要在千方百计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形象逼真的生活情景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把一些化学概念的理解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概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要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增强学生参与巩固练习的兴趣。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架起沟通化学与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全面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天春.试述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文理导航,2016(3).

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高中化学

一、自主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内涵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经教师的点拨,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发挥自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倡导学生自觉学习,参与关注学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具有有效性、自主性和相对性。

具体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高中化学知识比较复杂,既要求记忆,又要求进行推导,不少同学不会对化学课程进行自学,只能依靠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但化学教学单靠教师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忽视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水平不同造成的掌握程度的差异,自主学习就是解决“一刀切”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状况,制订自我学习目标,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应该持续激发学生兴趣,根据教学内容插入生活实例,设计相关讨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产生兴趣,并将这种兴趣投射到对化学的学习中。另外,让学生体验成功也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订阶梯目标,让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比如“物质的分离和检验”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提问“酒后驾车,进行酒精测验的原理是什么”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倘若学习方法出现错误,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巩固是基本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进自我学习方法,摒弃不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3.转换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必须转换角色,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鼓励学生多问多讨论,给学生热心的指导。教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威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要主动承认,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讲课、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进行课外学习、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估。下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进行详细说明。

(1)学生自主讲课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教师通过认真准备教材和备课,区分教学重点难点,联系新老知识,考虑展示方式,甚至还要考虑学生能产生的疑问。如果课堂由学生教学,学生也要进行整个备课过程,通过充分的准备之后,进行课堂展示,学生对于该节课的认识肯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学生自主讲课的过程中,具体方法是:先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根据领到的任务进行备课;学生听课,对备课成果进行测评;听课结束后,学生进行提问,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负责进行点评和升华讲解。

(2)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主要是教材常识性的自主探究和化学实验的自主探究。一般来说,高中化学教材所涉及的常识性内容较少,但是常识性内容的材料丰富,知识面较广,也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主要引导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自主探究。比如制作常见胶体并检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的化学实验中,可以进行这样的实验猜想“电筒光照射液体,光线可以通过液体形成通路”,然后通过实验进行丁达尔效应的检测,并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组谈论并做实验汇总。教师在化学实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是指导监督,及时排除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营造良好的化学实验氛围。

(3)学生自主进行课外学习

化学课外学习的时间不容易控制,因此课外学习的目标制定也较灵活,只要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获得化学相关知识、常识,甚至熟悉化学书籍、网站都可以作为课外化学学习的目标。比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一节的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站、书籍的方式了解目前常见的合金品种、性能。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合金材料,拉近化学和生活的关系。

(4)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估

每一单元的内容结束,学生都要自我总结评估,重新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查缺补漏,构建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提倡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讲课、自主探究、自主课外学习、自主总结评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孙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探析[J].热点聚焦,2011(7).

[2]景秋霞.论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0).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主体性;新课程标准;构建主义;高效

一、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涵义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并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地不断推进,才得以逐渐引入到我国高中化学一线教学中。构建主义理论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外及课堂内因素的相互影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造性。课堂外的因素一般指:家庭因素、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成长度、社会教育等。[1]课堂内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氛围、教学模式、学习兴趣、交流主动性等。[2]建构主义教学法旨在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要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能以理想的层面为目标,逐步构建高效的学习环境。

二、建构主义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

1.重视学生认知发生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从独特的角度来分析人类对知识认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这也就明确要求要重视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尊重学生自身实际,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进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们知道一般高中生尚未成年,心智发育尚未绝对成熟。[3]他们对外界活动的认知及学习方式不同于成人,而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要发挥教学的最大效果,教与学的有力配合才是关键。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生特点因材施教。

例如,学习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节时,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发生过程,运用由浅及深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回顾,重温化学能及热能的概念,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和化学反应的速率及限度进行熟悉,然后逐渐引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尊重学生的自身认识发展特点与学生自我的学习适应原则,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合而造成的学习心理压力大,甚至厌学。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主义的高中化学教学就要突出人本化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以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主义教学是指以学生个体本身为教学主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教师适当引导、不断完善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例如,学习“水果电池原理”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水果电池,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高中化学课堂学习不再遥远。

3.重视学生信息反馈

构建主义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旨在强调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信息,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并针对性地做出调整,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从而改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例如学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课时,教师讲授完毕后,可以设置生活上的小常识,测验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通过试卷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不要局限于考察做题能力,要多涉及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考察,以此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收集、处理,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落实综合素质教学。[4]

三、总结

建构主义教学法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到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育的目的,认真分配学生及自身在教学中的职能和角色。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传统教学,凸显了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质。

参考文献:

[1]樊 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0(12).

[2][3]张惠萍.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45).

第4篇

伴随着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逐渐成了广大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焦点。由于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巨大区别,使得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一下子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大多表现在学习内容多、理解困难以及兴趣下降等等方面。

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初中化学教学是处于启蒙教育的地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接受的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掌握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化学概念、基本化学语言、基本元素知识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等等。此外,也包括一些化学知识在平时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知识层次的要求就是“有所了解”就好。相比于初中比较低层次的化学知识掌握要求,高中的化学教学要求就明显更加深入了,化学知识也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相应的对学生掌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还要能清楚知道其中更深层次的原理。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如果对高中化学教材及教学要求没有一点了解,那么就很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工作。面对中考压力,初中化学教育中存在的围绕中考转的情况仍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师就应该注重对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的掌握,高中化学中很多知识点由于中考不涉及,就使得在初中教学中这些知识被忽略或被降低教学要求。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酸碱盐知识以及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不曾被提及,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由于知识结构的变化太大而出现了知识概念上的断层。

二、从教学方法着手,保证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良好衔接

初中教化学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高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注重教学过程中知识系统的总结,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使知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初中化学关于物质概念的教学中,最新教材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来介绍的,这样的介绍方法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缺乏主干思想的物质分类教学中,由于各种物质间缺少横向联系,就使得理论知识不够系统,这样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知识的整合。

与此同时,教师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应该对一些高中有教学要求但初中并未深入探讨的知识或方法进行弥补。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考查知识点,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学生就有必要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复习一下。如果学生在当时的初中化学学习中,得到了教师关于这方面的相关拓展教学,就会帮助他们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知识点有更好的了解。

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出发加以引领,帮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知识,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水合离子吸热与扩散离子放热的现象”这一课程的教学时,就可以对这一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扩展,可以将其与高中化学中的“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化学能量这一知识点时,就能通过回忆当时初中教师拓展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换。

三、兼顾学生的成长因素,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提高;措施

引言

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是建立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化的基础之上,对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的前提下,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要提高课堂实效性就要扭转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所追求的高效不是老师在45分钟内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消化、吸收了多少知识。这是高中化学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措施。下面将就具体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一、构建高效课堂,增强课堂互动

1.构建高效课堂氛围

高效课堂氛围的构建基础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常常被认为是矛盾的双方,学生作为被监管的一方,老师更多地被认为监管方。这样错误的定位使得师生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氛围首先要协调好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老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导者,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和谐、平等的教育环境,将热烈、共享型课堂作为构建目标,努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

2.增强课堂互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同时当前高中生知识面广,但以碎片化知识为主,系统性的知识尚未形成。所以,根据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和特点,老师将学科内容进行分解、调整,将浅显易懂或常识性的知识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共同学习的方式进行,增强与学生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丰富课堂实验环节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具体来说,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验演示中,老师要从操作者转变为指导者,具体实验环节要由学生自行完成,让学生直观地看见Al(OH)3这种白色的沉淀。这样的做法既能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也能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学生由被动听课到主动实验,化学学习模式彻底转变,学习效果也会大幅提升。

2.分组实验与讨论

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看到实验本质与原理。比如在讲解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知识点时,老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观察实验反应,并进行记录和分析探讨。学生在动手实验中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带着任务去观察、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了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优势巨大,其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将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清晰地表达出来。通过光影展示,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有利于提高化学课堂实效性。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收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像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很难达到实验条件的知识点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影像资料来给学生呈现。

四、概括总结教学知识点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重要的环节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梳理总结,通过老师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和串联,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根据笔者教学经验,课堂总结和反思的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对教材中知识要点进行归纳

对于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实验结果,老师可以创编口诀或者通过改编歌词来进行表达,这样更利于学生记忆。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反思,是二次教学的过程,更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2.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单单是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要满足学生考试、升学目标。教师通过对解题方法技巧的归纳,再配合适当的练习题,学生能在做题过程中对化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同时解题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小结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共同目标的创新举措。即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学过程中以高效课堂氛围为基础,通过互动、实验、多媒体和总结反思,提升化学教学效果。在当今这样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于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还要进一步深化,在总结中不断改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东清,任娟.电子白板在高中化学微观世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07期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教育技术

一、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动手实验能力

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实验能探索、揭示客观现象和规律,能具体生动准确地得出结论。当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不能及时解答,遇到了困惑,我们就可以进行动手实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高中教学实践活动应该更加强化动手实验环节,用亲自动手的方式更具体地掌握化学知识,提升自我学习和实践水平。例如,选取生活中素材进行“醋跟金属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洗洁净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

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素养。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在学习中非常关键,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住知识,自学方法的指导包括预习实习和复习,提高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主动性,把不懂的及时记住,了解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与教师加以沟通。自学能力的培养包括在课下总结和探究,去图书馆多读课外书,把问题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学生自学信心,激发学生自学乐趣。

三、加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具体生活化

高中教师在化学课上要把枯燥的课本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常识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压力,能快乐地接受新知识。比如,在教师讲授强酸弱酸的时候,可以结合硫酸和醋酸来围绕话题探究,通过硫酸对建筑物腐蚀特别大而醋酸却效果很小的对比,让学生把抽象知识加以简单化,让化学更贴近于社会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更加生动具体和更有实用价值,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四、加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技术

第7篇

一、建构主义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

1.重视学生认知发生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从独特的角度来分析人类对知识认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这也就明确要求要重视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尊重学生自身实际,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进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一般高中生尚未成年,心智发育尚未绝对成熟。他们对外界活动的认知及学习方式不同于成人,而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要发挥教学的最大效果,教与学的有力配合才是关键。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生特点因材施教。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主义的高中化学教学就要突出人本化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以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主义教学是指以学生个体本身为教学主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教师适当引导、不断完善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例如,学习“水果电池原理”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水果电池,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高中化学课堂学习不再遥远。

3.重视学生信息反馈

构建主义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旨在强调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信息,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并针对性地做出调整,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从而改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例如学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课时,教师讲授完毕后,可以设置生活上的小常识,测验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通过试卷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不要局限于考察做题能力,要多涉及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考察,以此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收集、处理,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落实综合素质教学。

第8篇

化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物质组成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以后的学习、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高中化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概念比较抽象。有同学没进入高中之前觉得化学比较简单,那是因为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结合试验建立化学理论。初中的化学知识很大程度上属于记忆型知识,只要你记住了,你就会了,并不需要学生过多的思考,使学生学起来比较的容易。初中的化学知识体系结构是学生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被动的接收知识。与初中化学形成鲜明,高中化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靠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比如和摩尔相关的概念,很多同学容易混淆。有的同学只是记住了n = N / NA(NA为常数6.02*1023),有的同学只记住了n = m / M(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还有一部分同学只记住了 n = V / Vm(Vm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但他们遇到气体,液体,固体的混合物,求解物质的量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晕头转向。

(二)学习时间少,课堂内容多。高中的化学课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说,课时是比较少的,就意味着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接收更多的知识。相比于初中的学习进度,高中快了很多,那种习惯于慢进度的学生,进入高中肯定不习惯,加上高中化学的内容难度增加,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加上很少有多余时间去巩固和再学习,这些都加重了化学学习的难度。

(三)各个章节彼此联系。初中化学几乎每个章节的内容彼此间没什么联系,是独立的。学生学起来也很好学,比如他这章没学好,并不影响他下一个章节的学习。高中化学完全不一样,各个章节的知识彼此渗透。比如摩尔,它几乎出现在了高中化学的每个章节,它是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饿一个基础。如果你没有学好它,那它后面的章节,你会学得很辛苦。再比如元素周期表,它是高中化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学得好可以使学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教材的原因。高中教材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理论性很强,也很抽象,相比于初中的教材,深度明显加深了,并且高中教材注重推理和知识的横向联系。高中课本研究问题经常涉及到反应的本质,对于那些习惯初中教材的同学,高中教材的难度明显增加了不少。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很高,教材只是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但是这些都是学生反应的难点,学习困难的地方。

(二)教师的原因。初中化学的学习时间短,造成了教师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多,教师侧重于抓进度,为中考做好准准备,选讲的内容没有讲述,而选讲的内容都是些常识性的知识,造成了知识的缺陷。向学生灌输的思想是只需要抓重点,对于遇到不理解的知识不是去查资料,而是通过死记硬背,造成了高分低能的学生。高中的老师对初中的教学状况不是很了解,进入高一时,教师就开始为高考赶学习进度,使课堂的气氛不活跃。为了贴近高考题目的难度,有时候教师把个别知识过度的深化,导致知识偏难,学生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很多老师忽略化学实验,一是为学校节约资金,二是觉得化学实验没什么用。恰恰是这一改变,使学生觉得化学课程十分抽象,而且难懂,进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经过了中考以后,很多学生都把自己放松了下来,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懈怠,学习没有紧迫感。一部分学生坚持自己初中的学习方法,过多的依靠老师的言传身教,学习的自主性不够。

三、高中化学学习引导

引导的主体是教师,引导学好化学十分重要。以下是我提出我一些个人的观点:

(一)多去了解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做好高一新生的过渡工作。高一是高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刚进入高中时,还保留着初中的学习方法,开学的前几节课应该对他们思想教育,做好初中、高中的接轨工作。有必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摸底工作,采用集中和分散想结合的方式,对于对初中知识理解很透彻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指导,让其自学新知识;对于那些对初中知识相对来说,没怎么理解的学生,对他们要查漏补缺,也利用这段时间让他们适应新老师的教学习惯。

(二)教学,其实是一个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过程。老师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教学计划,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学到知识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可以研究好学习方法的训练方法,例如:在预习、记笔记、做实验、总结等,在这些环节对学生加以指导,敦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敦促一定要有约束性,一定要严格,真正的落实到各个环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

(四)对于化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做演示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加深。化学实验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最为直接的例子,比起死记硬背的化学方程式,做实验得出来的,在学生的脑海里的印象更加深刻。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化学反应的现象、实物、模型,对于那些善于观察的学生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在学习上对他们帮助很多。

(五)总结规律。高中的化学各个章节是相通的,有时候教师只需要讲一个章节,对于个别理解能力很强和善于自己总结的学生,他们对有些章节的知识完全不需要看书,就可以根据规律推断一部分知识出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老师教他了这个知识点,他就只会这个知识点,今后碰到类似的,他肯定不会,但是如果老师把该种类型的题目的规律交给了他,相信今后他遇到,他就肯定会了。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知识落实

一、重视高中化学知识落实的意义

高中化学教育实践中,进行探究教学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方案设计、材料准备、资料查找、实验操作等环节,深入实验的每个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亲力亲为可以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知识从学习接触到掌握运用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知识本身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地安排运用这些因素,促进化学知识的落实,可以加快学生知识的接收,同时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知识的落实是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考和应用上,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以知识落实为目标的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知识的落实是课堂学习的科学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和向实践能力转化的一个过程,因此知识的落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对事物的理解,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对事物的理解不断上升由量变到质变。在化学知识的落实过程中要设置一定的梯度,综合考虑到知识的深度和所教学生理解能力的层次,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设计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根据化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把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对物质化学变化本质的理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学生在接触新事物时还比较陌生,如果在知识的落实上出现问题,就会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出现空洞,很难对经过提炼总结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需要经过科学的引导才能真正接收。表现在课堂上,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的强化和能力的开发做得不到位。因此,需要改革教学资料和方法,把知识的讲解与能力的提升紧密结合,把理论知识作为能力提升的工具,提升化学素养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例如,硝酸性质检验实验。硝酸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强酸,在高中化学教纲中,硝酸的性质是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在教材中硝酸性质检验实验一般分为:①硝酸与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②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片反应。

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否则,课堂上就会出现缺乏深度的教学方法设置。一般的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硝酸是常见强酸,有酸的一般性质,验证酸的强酸性有哪些方法。学生简单的考虑做出答案后,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做实验进行演示,验证答案,完成学习要点的教学过程。但是,硝酸的性质检验实验是酸性实验中的一种,其实验目的不仅是演示硝酸的酸性,还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以硝酸为代表,让学生了解酸性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要点,给学生启发提供一个思考方式,全面的理解酸性实验的各种组织方式,对化学物质的酸性有整体上的概念,抓住知识本身的规律。

要想取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改进实验过程设计。提出问题:硝酸是一种强酸,根据酸性的基本常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硝酸的强酸性。讨论过程:学生独立完成思考,交流思考结果。老师综合整体意见:找出可操作的方案:①将紫色石蕊试液加入稀硝酸溶液中。②用PH值试纸测试酸性。③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钙。④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其他金属(学生提出加入其他金属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可以使用铝、锌、铁、汞等金属,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严密性和深刻性)。⑤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这种方案的提出应该属于个别现象,可能遭到多数学生的反对,教师可以引导:可以运用此反应原理证明硝酸的性质,你能否改进实验,使实验变得更安全和更有可操作性。)。分组实验:学生亲自进行设计操作,完成实验的全过程,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感受实验的趣味性与知识性。这样设置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的,在化学知识落实上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三、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知识要点

从科学角度观察记录学生接触知识的过程和心理变化,加强发挥新方法的导向作用,是知识落实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参与学习的实验设计和讨论的过程就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自身在思考与行动过程中的感受,丰富经验与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本身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在对学习的知识在理解和总结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对规律的把握上还有很多不足,而把学习的知识落实需要一个过程,老师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观察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点,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知识的规律,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

四、加强发展知识运用

以习题为基础,巩固知识,保证知识落实。习题式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习题教学的作用往往遭到忽视,因为很多观点认为习题会束缚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能力的拓展。但是,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本身的作用,不能够完全舍弃。在知识的学习中,传统教学中的很多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在学校的环境中,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对知识要点的理解,通过习题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完全放弃用习题巩固知识,会使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巩固,影响知识落实的程度。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必须更好的发挥习题课的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对习题的作用重新认识,在习题的选择上进行研究,通过习题与实验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当前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高的时代下,高中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知识的落实,化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更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取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深入到规律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中,这样的学生有更好的化学素养,在综合能力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顺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课程目标[J].考试周刊,2010(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