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计算机技术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6: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计算机技术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计算机技术发展

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电子商务 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所谓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电子商务的具体含义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供需双方都是商家(或企业、公司),他们借助Internet的技术或各种商务网络平台,完成商务交易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供求信息,订货及确认订货,支付过程及票据的签发、传送和接收,确定配送方案并监控配送过程等。所以只有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出现了电子商务的概念。

由于电子商务采用了基于开放式标准上的Internet通信通道,与传统的商务活动通信方式相比较,其内容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子商务的交互性使单向的通信变成了双向的通信;扩大了通道的功能,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用于支付和传递服务;大大降低了通信费用,与传统手段相比,Internet通信费用最低廉;其次,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的全球性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商务通信速度,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如电子邮件节省了传真和电话费用,而电子和电子订单节省了广告和销售费用;增加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直接联系,如通过电子商务系统的主页,客户和供应商可以及时了解到有关产品的最新数据,如价格、新品种等。

二、电子商务的应用特性

电子商务的特性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商务性、服务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协调性。

1.商务性

电子商务最基本的特性为商务性,即提供买、卖交易的服务、手段和机会。网上购物提供一种客户所需要的方便途径。因而,电子商务对任何 规模的企业而言,都是一种机遇。

就商务性而言,电子商务可以扩展市场,增加客户数量;通过将万维网信息连至数据库,企业能记录下每次访问、销售、购买形式和购货动态以及客户对产品的偏爱,这样企业方就可以通过统计这些数据来获知 客户最想购买的产品是什么。

2.服务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客户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象以往那样,忠实地只做某家邻近商店的老主顾,他们也不再仅仅将目光集中在最低价格上。因而,服务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商务活动的关键。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结果,万维网应用使得企业能自动处理商务过程,并不再象以往那样强调公司内部的分工。现在在Internet上许多企业都能为客户提供完整服务,而万维网在这种服务的提高中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企业通过将客户服务过程移至万维网上,使客户能以一种比过去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他们较为费事才能获得的服务。如将资金从一个存款户头移至一个支票户头,查看一张信用卡的收支,记录发货请求,乃至搜寻并购买稀有产品,这些都可以足不出户而实时完成。显而易见,电子商务提供的客户服务具有一个明显的特性:方便。这不仅对客户来说如此,对于企业而言,同样也能受益。

3.集成性

电子商务的集成性,表现在对事务处理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它能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也提高了系统运行的严密性。

4.可扩展性

要使电子商务正常运作,必须确保其可扩展性。万维网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而传输过程中,时不时地会出现高峰状况。倘若一家企业原来设计每天可受理40万人次访问,而事实上却有80万,就必须尽快配有一台扩展的服务器,否则客户访问速度将急剧下降,甚至还会拒绝数干次可能带来丰厚利润的客户的来访。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可扩展的系统才是稳定的系统。

5.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欺骗、窃听、病毒和非法入侵都在威胁着电子商务,因此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分布式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安全万维网服务器、防病毒保护等。为了帮助企业创建和实现这些方案,国际上多家公司联合开展了安全电子交易的技术标准和方案研究,并发表了SET(安全电子交易)和 SSL(安全套接层)等协议标准,使企业能建立一种安全的电子商务环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也会相应得以增强。

6.协调性

商务活动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雇员和客户,生产方、供货方以及 商务伙伴问的协调。为提高效率,许多组织都提供了交互式的协议,电子商务活动可以在这些协议的基础上进行。

三、计算机技术带动电子商务革命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相互有交叉的阶段,即1960年~1980年的以事务处理系统为中心的由机器替代人的手工劳动的自动化阶段,1980年~1995年的以专业工作电子化管理为中心的计算分析处理、数据管图形分析及其打印的办公自动化时代,1990年开始的计算机与电子通讯技术共同发展的网络时代。从广义上看,计算机应用的所有发展都有商业价值和商业意义,都是计算机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都可称为电子商务。如果虑及电子通讯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作用与意义,广义的电子商务就可定义为以计算机、电子通讯为基础的商务活动,其内容涉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商品的制造、支持计算机及其应用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制造、互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电讯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与此相关的系列产业,如计算机制造、网络建设、网上订单的货物配送、电子货币、软件开发等。这就是说,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众多产业的含义很广的概念。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特指直接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如网站经营、网上营销、企业内部管理网络、基于网络的企业其他商务管理。人们日常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狭义的电子商务。

广义的电子商务可分为基于网络与计算机商务信息处理技术的功能性业务――狭义电子商务、支持网络与计算机商务信息处理运行的支持性业务、作为标准商务数据和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于特定产业的特殊电子商务(如传统的EDI技术)。

工具性、基础产业性是电子商务的基本性质。除了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如光纤导线制造、电子通讯网络与设备维护、计算机零配件制造等,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商务管理、政府信息处理等的工具革命。工具革命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根本性革命,意义十分深远。现代的工业基础、交通运输、电子技术、教育水平,造就了电子商务革命与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不同的现代产业革命特点。

首先,电子商务革命呈加速发展态势。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其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到简单的计算机联接、内部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升级状态,其普及、推广速度大大快于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

其次,电子商务革命是在不成熟和高速变化中展开的。电子商务革命至今没有定型,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范式,不确定、缺乏统一标准和管理协调、安全性受到挑战仍然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三,成长迅速是电子商务发展、革命的另一特点。目前。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产业、一种交易与交流方式、一种企业管理手段,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无论是网线的扩张、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企业上网的普及,还是企业,学校、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每年都在以百分之几十至百分之几百的速度发展着。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拉动点。

其四,电子商务在总体上具有开放性、易进人性、创新性、易变性特点。目前,这些特点还有强化趋势。电子商务的这些特点使其具有极强的渗透力。

其五,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并不矛盾。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局面。当然,电子商务在有些方面正在替代传统商务活动,但是,在更多的方面,二者是相互补充和促进。事实上,这正是电子商务生命力和创新力的源泉。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创造

1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被应用在军事方面的时候,极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个创造能在若干年后广泛的被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环境中,尤其是借助了互联网作为平台之后,“地球村”已经绝非再是一种概念,凭借计算机各个终端中的相互关联,已经完全演绎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场景。互联网环境在不断的发展,无线数据信号传输所带来的便利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快的信息处理器仅仅是从硬件方面对计算机技术的提升,软件方面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推广也是日新月异。

2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造

回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其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特点,在所谓“冷战”时期又有计算机被大量的应用在了军事方面,由于涉及到了海量的数据运算,因此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革新极为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硬件技术一直是各大硬件厂商技术攻关的重点。而当互联网平台搭建起来之后,计算机又被快速的融入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不同的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来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根基,因此一大批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甚至是个人又引领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潮流。总而言之,在软硬件两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技术借助信息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两方面里程碑式的创造,让世人的生活完全迈入了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之后,进而衍生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3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

针对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分析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已经逐步的趋于理性化,虽然在宏观上来说仍然本着软硬件两个方向分别开展技术革新与创总工作,但是相互之间的融合甚至是依附关系也逐步的日渐明显。归纳起来说,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本着四个原则:

3.1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速度”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的确需要硬件技术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为支撑。但是相对于以往盲目的追求利用硬件技术的革新来提升其运行与计算速度而言。目前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的选择已经不再盲目强调这一点了。一是,计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上,无论是处理器还是内存,精巧的体积与超高的性能在一般的民用层面上已经完全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除了极为专业的运算之外,硬件技术已经没有再进行大规模提升的空间;二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运行速度的破坏性实验数据来看,当其运算速度长期保持临界值状态的时候,会导致其大大的缩短使用寿命,频繁的更换计算机硬件的话,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好事;三是,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已经相对稳定,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术革新,势必会让其成本激增,这样反倒不利于现有硬件的普及与推广。

3.2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简单”

当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还处于3.1时代的时候。诸多计算机业内人士就大胆预言说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到了“一键式”时代了。的确,视窗操作系统完全颠覆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个体式”发展格局,把软件技术完全囊括在视窗操作系统的“配套式”发展模式下。不过,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臻完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较为明显的显现出来,因为视窗系统的漏洞导致的大规模病毒扩散、数据泄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目前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已经也不再盲目的追求这一点了。一是,视窗操作系统的简便操作给系统的稳定带来很多的隐患。黑客大规模的利用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来窃取相关核心数据已经并非个案,而视窗操作系统对对应措施仅仅是在事后做出技术修补,这对于大多数专业化运行体系而言绝对是一种巨大的阻力;二是,视窗操作系统商业化概念炒作的盛行导致了更新速度的提升,但是在这种系统更新的背后其核心技术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反倒是客户需要因此支付高额的费用,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上考虑,过度依赖视窗操作系统并非明智之举。

3.3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之间存在交叉与融合

黑客问题一直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绕不过去的矛盾点。在软硬件技术各自为战的时期,虽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效果并没有太明显,但是将软硬件技术融合在一起之后,采用硬件防火墙与软件防病毒系统兼容的形式,可以极大的提升计算机运行终端的稳定性,这就让软硬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抓住了融合与交叉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城域网”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优势。

3.4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都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

互联网无线环境的推广与应用,给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软件需要配合在无线环境下确保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处理稳定,硬件需要在无线环境下确保数据终端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精准。因此,目前全球各大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都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目标围绕着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作为一个全新的“风向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技术的角度上满足计算机的实际运行与应用,一方面可以从营销的层面上满足软硬件设备的市场需求,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在无线环境下,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都区域模块式发展的新方向,广泛的参与其中之后,对于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把握先机。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创造也会越来越重视实用性和技巧性,这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规律,更是时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康文德.计算机技术在面向市场需求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

[2]段彩霞.论述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选择 创造

一、计算机技术发展概述

我们首先应该系统的了解一下计算机技术的内涵,计算机技术指的是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开发应用的新兴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心骨,在计算机兴起之后的十几年里,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改变了我们的很多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跟它相关的很多技术的革新。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21世纪,计算机领域的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中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一)分组交换的产生。最开始的分组交换实际就是存储转发,不是通过报文信息的直接传送而是将报文分成一个个的分组,给每一个分组加上必要的报头信息、控制信息,以标记的形式加到每一个分组里。从整体上来看,分组交换网是节点交换机和他们之间链接的链路两部分构成的。我们将模型简化之后,这个交换网络的每个节点实际上就是一台计算机,其中主机则是信息处理中心。节点交换机的机构较为简单,一般有两个接口,一个用来跟计算机相连,这条链路的效率和速度都较低,另一个是高速链路和其他节点相连。所以整个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节点交换机的存储器先缓存短分组,这样可以保证节点间交换的速率较高;然后节点交换机内会有一个相关的转发表,将每个分组按照转发表找到目的地址端口转发出去。分组交换的优势在于,尽管各个交换机结点之间要交换路由信息较多的时候会导致线路中断等问题,但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会能够自动选择其他通信量少的路径进行转发,这样的链路利用率比较高。

(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两个原因。计算机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二,一个是不断的创新,另一个是持续性的选择。这些因素都使得计算机技术向着超越用户需求本身的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创造

(一)创造产生的因素。用户需求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原始的动力,但是这样由需求推动的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又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无疑是支持这种创造的发展的,但是一些外部的客观因素,像是市场、设计创造者、用户等会对计算机技术创造产生一个反馈和负影响。

(二)创造与企业的共同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单一化领域向多元法领域发展,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了。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考虑到与整个社会环境相协调,更大量的创造活动将促使计算机技术更迅速地发展。

三、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选择

(一)选择的影响因素。细究影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军事方面,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经对军事领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譬如说,现代军事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具体内容都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教育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和升级,促使整个军事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提升,而且计算机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化战争更是对军事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是经济方面,这里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以物质产出为前提的资源投入,更多的强调资源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话其实审计技术资源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信息的来源、积累以及利用和对外传播等等,这一切的流程其实都和计算机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选择中的计算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选择发展动力来源于市场和发明设计者、使用者两方面的选择结果。如今,虽然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将我们头脑风暴的结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但是长时间的社会也对计算机技术有了自己的独特需求。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计算机技术发展也向一个智能科学的方向去发展。举一个简单例子,早期的键盘输入已经接近淘汰边缘,而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已成为智能化社会发展的主流,更有甚者,虚拟技术也慢慢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人们需求的多样化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所以,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选择机制里,受到影响的具象的单元实际是使用者、企业、军事领域等,而且在选择的过程中技术与社会发展相互认同、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相互影响和结合,使得它们更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新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某些领域有所体现,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是非常美好,但这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蒋天宏.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99.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创新;选择;进步

在现代科技网络信息时代下,计算机技术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并成为现代化的工具。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其稳定、快速、便捷的机制成为其创新性应用的前提和条件,在社会生活状态不断更新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开拓和创新。

一、计算机技术的缘起与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下处于核心地位,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设计、制造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门富于实践意义的新兴技术,涵盖计算机器件技术、部件技术和组装技术等多个领域,它们在算法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指令系统、输入与输出系统的作用之下,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诞生初期应用于军事与计算领域,而随着Intel4中央处理器的问世,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并呈现两极化发展的倾向:一方面应用于科研领域和军事领域,注重高、精、尖技术的开拓与研发;一方面应用于小型企业和家庭,倡导实用、优惠、微小的实践日常应用。由此可知,计算机的开拓与发展离不开其自身技术的创新与开拓,这是由计算机持续不断的创新决定的,也是由计算机技术的选择稳定而迅速所决定的。在两个根本性的原因驱动下,计算机技术基于其自身的选择与创造,拓展了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形式,并拓展到相关环境和领域之中,得到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发展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源于三个方面的需求因素: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科学技术建设的需求、互联网本身的需求。在这三方面需求的驱动之下,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得到了开拓和发展。一是微型处理器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进程中,微型处理器的出现与发展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它通过紫外线曝光光源进行掩膜曝光,缩小晶体的线宽与尺寸,提高计算机的性能。然而,由于现代技术制造出的芯片更为微型化,这使得紫外线的光源在对于只有0.10流明的线宽状态下,受到阻滞。二是纳米技术。原有的处理速度和集成度对计算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滞,其电子元件已无法满足现代计算机高速、智能和微型化的要求。因而,要用创新的观念,优化和完善处理速度和集成度,大力发展纳米技术,在纳米技术的应用下产生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促进计算机的发展。三是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是将存储的信息进行“分组”并在网络中转发,它基于标记的分组控制信息,通过不同交换机与主机的结点链接实现。在链接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组端口,一组端口与计算机主机相连,一组端口与网络其他结点链接,其处理过程主要是先将报文信息储存于内存之中,再寻找匹配的转发表,从目的地址的端口进行转发,在网络之中的各结点要频繁地变更路由信息,这是由其通信量决定的。归根结底,这种分组交换技术是在数据信息通信的结点链接过程中,用实时的、动态的匹配完成的技术。

三、计算机技术的“创造”与发展的融合

(一)计算机技术的创造激发因素

计算机技术的创造要有其内在的驱动力,而驱动力的产生则源于社会需求,这些社会需求产生的背景与计算机本身、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密切相联,在诸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计算机技术超越其本身,拓宽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反过来看,这些社会因素又可能会对计算机技术的创造造成阻碍,它们在推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制约计算机技术创造的可能性。

(二)计算机技术的“创造”与社会组织的协同与整合实现

计算机技术的“创造”一方面根植于社会的土壤与环境,另一方面受到社会组织的开放化影响,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协同和发展。在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的主流形态下,计算机技术与社会组织体制出现了协同、配合的统一态势,这将有助于更为深入的计算机技术“创造”。

四、计算机技术的“选择”与发展的融合

计算机技术被“选择”性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这是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同时,这些不同领域的“选择”性的应用又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体而言:一是选取于经济领域。计算机技术资源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有助于社会组织获取物质财富。而社会物质财富的获取又为计算机技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选取于军事领域。军事现代化训练和军事教育需要计算机技术,由计算机源起初期的军事化服务到现代的新型计算机技术军事化应用,已充分证实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军事的重要意义。三是选取于教育领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普遍应用于教育领域,它最大化地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谢清宇,刘孜宇.刍议计算机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139-140.

[2]孔源.浅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4(6):88.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发展态势

引言

计算机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极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本文将简要分析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态势。

1.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

1.1智能化

计算机智能化发展是自1956年提出该理念至今一直努力的方向,它要求计算机能够像人类的大脑一样进行思考,具有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推理考证能力、决策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这项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模糊控制理论、灰色理论、混沌和分岔理论等只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1.2网络化

网络化发展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大潮流,单体计算机、局域计算机时代已经完全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利用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远程控制、协助等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协作,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地点就能够享受到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类便捷服务。

1.3微型化

计算机发展微型化是大势所趋,计算机普及率逐年上升,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便、便捷、轻便、小巧的笔记本、掌上电脑等微型计算机的普遍使用都是目前发展要求的缩影,这些设备以其多样的性能、较低的价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商务人士的青睐。

1.4绿色化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计算机发展的趋势之一。耗能低、耗材少、低辐射、使用舒适以及设计、生产、使用、销毁过程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尽可能做到可再生利用。对于能源要求,趋向于自身实现能源供给和储备,如光能收集电池等,解决能源供给问题。

2.新计算机技术革新

2.1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可简单理解为遵循量子力学能够进行高速运算、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它是在社会对高速度、保密好、容量大的通讯及计算提出较高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物理主体主要包括:液态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固态)硅晶体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离子陷阱、量子光学、腔室量子电动力学、超导体方案等。

量子计算机的功能在于进行大数的因式分解,和Grover搜索破译密码,但是同时也提供了另一种保密通讯的方式,此外还可以用来做量子系统的模拟。但是在昨晚高难度运算后,能耗高、寿命短,散热量大等缺点则暴露出来,真正有价值的量子计算机还有待继续研究。

2.2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贮等内容利用的是光信号,以光运算代替电运算,主要由激光器、光学反射镜、透镜、滤波器等光学元件设备组成。它具有运算、处理能力极强的优点,同时,兼具容错性,能够进行模糊处理,但并不影响运算结果,智能化更高端。它主要具有以下好处:光子不带电荷,不产生磁场,也不受磁场作用影响;光子也不具有静止质量,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两种状态下传播;信息存储容量大,通道宽,通信能力强;能量耗用低,散热量小,节能环保性较强,也避免了计算机运行时内部过热的情况。

目前虽然光子计算机在功能和运算速度方面和电子计算机有一定差距,但光子计算机的进一步研制、完善,在对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2.3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也叫做放生计算机,是以仿生学研究为基础而形成的新型计算机技术,它以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蛋白分子制成生物芯片作为基础元件。它具有并行处理的功能,运行速度比普通的电子计算机要快10万倍,存储空间占用更是少之又少。它具有的优点很多,首先,体积小、功效高,比集成电路小很多,可以隐藏在地板、墙壁等地方;其次,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它的内部芯片出现故障时,不需要人工修理,能自我修复,永久性、可靠新高;再者,能耗很低,能量消耗仅占普通电子计算机的10亿分之1,散热量很小;第四,不受电路间信号干扰。目前,这种计算机还在研制阶段,存在技术不成熟、信息提取难等问题,还需要继续优化。

2.4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研制是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一场革命,它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出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相当于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生产成本非常低,不需要建造超洁净生产车间,也不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和人数众多的生产团队,同时,纳米计算机也需要耗费能源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其强大其性能的发挥丝毫不产生影响。

纳米计算机可以应用到微型机器人,以至于日用电子设备,甚至玩具中,都能获得强大的微处理功能,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到现代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建筑学、材料学等各个学科领域。这项新的课题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将为计算机发展带来新的内容。

3.云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

3.1云技术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将计算拆散计算再进行组合回传的方式进行,可以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这是云技术的根本。云技术不仅仅作为资料搜集手段,它是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资源池,灵活便捷。

云技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体现方式,其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已经在搜索引擎、网络信箱等领域投入使用,未来在手机、GPS等行动装置上也可实现。云技术正以它的可靠、实用、安全等性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云物联、云存储、云呼叫、私有云、云游戏、云教育、云会议以及云社交等正逐步强化它的服务功能。

3.2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发展有赖于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导纤维技术在通信、电子和电力等领域日益扩展,成为大有前途的新型基础材料,与之相伴的光纤技术也以新奇、便捷赢得人们的青睐。它具有耐湿、耐辐射、易于安装和保养、24小时的连续工作等性能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塑料光纤产生后,海底光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对世界范围网络通信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移动计算机技术发展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熟,计算机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移动计算机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主导方向。

目前最热门的是wifi无线技术,而最新的是4G通信技术,这两项技术对移动计算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4G网络时代刚刚开启,目前开始应用于移动设备上,但是在微型便携计算机上的应用尚未起步。如何将移动计算机等终端产品通过芯片等形式与4G网络完没相连接,如发展移动电视、移动电脑、成为一项热门话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5.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大发展,使得计算机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带给人们诸多方便,也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其发展态势更加受到人们关注,所以趋于社会需求的发展方向就是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02) .

第6篇

之所以能够产生明显的效果,关键是政府职能明确,不断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支持方向,改进资助体系和管理。总结美国联邦政府支持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政府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政府一直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支持者。按1995年不变价计算,1976-1995年间,联邦政府对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由1.8亿美元增加到9.6亿美元,增长了5倍。其中,基础研究投入由6500万美元增加到2.65亿美元;应用研究投入由1.16亿美元增加到7亿美元。联邦政府资助中约35-45%投向大学,其余55-65%投向政府实验室和产业界;政府基础研究资金的70%投向大学。联邦政府还对其他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研究给予资助。联邦政府对与计算机研究相关的其他技术和电子工程研究方面的投入由1972年的不到1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7亿美元,占联邦总投入的比重由5%增至7%。

联邦政府从其职能出发决定资助方向,政府资金主要投向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支持长期的基础性研究

美国政府在长期基础性研究和共性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基础性研究的主要特点,一是其效益往往在短期内无法显现出来,风险较大。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初期,企业没有实力进行这样的研究工作;二是其应用领域往往比较广泛,一家公司无法完全利用,而且又无力阻止竞争者利用其研究成果。因此,产业界较少对长期基础性研究进行投资。

美国联邦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的长期基础性研究的资助项目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政府资助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始于70年代早期,直到1997年才研制出能够成功识别持续性语音的个人电脑。与此相似的是,国防基金从60年代就开始资助可用于三维图像的基础性系统研究,直到90年代才形成消费性产品。尽管这项成果在高性能仪器中早已开始应用,但近些年才广泛应用于医疗、娱乐及国防产业。

(二)资助计算机研究的基础设施

联邦政府在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美国发展计算机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为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力资源

联邦政府的资助计划培养了一大批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生和优秀研究人员,为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人才。国家科学基金的数据表明,1985-1996年间,获得联邦资金资助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比例从14%增加到20%。联邦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主要采取助教奖学金的形式,助教奖学金占总资助额的75%以上。1985年到1995年,全国最好的计算机系里,如MIT、卡内基·梅隆、加利弗尼亚大学勃克力分校等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中约有56%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资助,其中一半是助教奖学金。1997年,斯坦福大学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专业27%的研究生获得联邦政府资助,50-60%的博士得到资助。同时,政府资助的一些大型研究项目还培养了一批学术带头人。

2.为大学教育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设施

配备和维护研究的硬件设备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一般的大学很难筹集到这笔资金。联邦政

府采取多种形式来支持大学购买计算机设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为大学教学提供计算机设备;另一种是通过资助特定研究项目为大学提供精良设备。

联邦政府在支持大学研究设备方面的主要贡献,一是支持建立大学计算中心,资助大学计算机系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NSF”)于1956年就开始了为大学提供普通教学和研究用计算机的资助计划。该计划每年提供的资助金额增长很快,1958-1970年间,共资助了66,00万美元。60年代,国防部高级项目处(以下简称“DARPA”)重点资助了少数几个基础好的大学计算机系(如MIT,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开展专门项目研究,资助项目的大部分资金用来采购设备。据估计,60年代,全美大学中约一半的计算设备是由政府机构资助提供。1981-1995年间,联邦政府资助了计算机科学系研究设备采购的65%,1985年高达83%。在电子工程方面,联邦政府的设备资助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982年为75%,1995年为60%。NSF启动了两套专门为计算机科学系提供设备的计划:计算机研究设备计划和一个更加广泛的协作实验研究计划。

二是研制高性能计算设备和建设网络设施。80年代中期,政府资助了IBM701等高性能计算机

的研制,造出了供研究人员进行各种研究使用的大型计算机系统。1985年,NSF启动了一项建立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计划,资助建立了5个全国范围的计算机中心,为那些不能在普通计算机上进行的高级的、运算复杂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后来,这些中心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早期试验场,还对一些计算机科学系的教学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这项计划还带动州、私人部门出资在其他大学建立超级计算机中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府加大对网络设施的资助力度。1973年起,NSF着手进行一项科学网络的计划,每年提供60万美元到75万美元为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计算机网络。

(三)支持利用高新技术的大型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联邦政府有效资助了大型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项目。DARPA支持了计算机间相互联结的分批转换网络(ARPANET)的研究项目。这项研究促进了有关入网协议、分批转换及路线安排等项研究。同时也推进了对大型网络管理模式的开发研究,如,域名系统及开发电子邮件等。DARPA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大型分批转换网络的价值,促进了其他网络的开发。NSF网络的建立形成了网络的基础。政府通过资助大型高新技术应用系统的开发,把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者汇聚起来共同建立共用的实验室,交流思想,从而创造出一支有能力最终推动技术发展的研究力量。如,50年代的SAGE项目组织了来自MIT、IBM及其它研究实验室的研究者,整个项目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创新思想,目前在计算机行业已经获得广泛认可的想法都是当时提出来的。许多计算机行业中的先驱人物也从50-60年代的控制计算机系统(SAGE)项目中获得了经验,后来这些人在代表着计算机及通讯事业新兴的公司及实验室中工作。SAGE的影响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才逐步显现出来。

构造大型应用系统的实践表明,有些研究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某一项技术的创新,而是导致开发与技术推广。应用开发是对已经研究出来的技术进行分析和合理组合,形成新的应用系统。如,建立大型应用系统的研究项目就是把电子通讯系统的原理应用到ARPANET项目开发中,形成了网络技术的基础。

(四)对产业技术的早期资助

20世纪50年代,联邦政府资助了绝大部分计算机技术的研究。那时,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研究

开发的资助超过工业界R&D投入的3倍,几乎覆盖了整个计算机界的研究与开发。直到1963年,政府还资助着IBM计算机R&D的35%,Burroughs公司的50%,Control-Data公司的40%。从60年代末开始,因为整个计算机行业快速发展,政府对计算机R&D资助的比例急剧下降。直到70年代中期,政府资助仅占计算机R&D投入的25%,1979年达到战后的最低点15%。随着新项目的启动和里根执政时期的国防建设,1983年,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研究的资助比例又有回升,约占20%。

美国政府对产业界的资助重点放在推动技术商业化方面。一是对产业界早期研究的资助。政府对企业实验室提出的一些有市场前景的技术给予资助,将其推向商业化。例如,IBM最先提出了相关性数据库的构想,但IBM考虑到这项技术构想可能对自己已经成熟的产品造成潜在的竞争威胁,没有继续进行商业化研究开发投入。而NSF资助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对这一构想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推向商业化;二是支持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有些研究开发具有商业价值,但属于共性技术,单个企业难以研究开发,或者企业担心难以控制竞争者使用技术成果。IBM最先开发了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但直到DARPA资助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及斯坦福大学进行深入研究时,RISC才实现了商业化。该研究是作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项目的一部分来进行的。后来许多公司把以RISC为基础的产品引入了市场领域。

(五)联邦政府的资助对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联邦政府的资助计划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创新。据统计,1993至1994年间,美国全国共批准了1619项与计算机产业有关的专利。尽管这些专利的所有者75%是美国企业,但它们所引用的论文大部分是由大学或政府的研究人员撰写的。在按资助来源分类统计的论文中,51%的资助来自于联邦政府,37%来自产业界的资助。政府资助中NSF占22%,DARPA占6%。尽管这些数据仅限于两年的专利统计,但反映出联邦所资助的项目,特别是在大学里进行的资助研究,推动了计算机行业的技术创新。

二、美国政府在计算机产业技术发展各阶段中的主要作用

政府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随计算机产业成长和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一)5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用户和资助者

在1960年以前,美国政府作为用户和资助者,主导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这一期间,政府支持计算机技术主要出于国防需要,资助面比较窄,重点是对技术本身的试验,而且没有一个系统的长期战略计划。但是,这一时期的政府资助项目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资助机制,对私营部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50年代,几个主要计算机公司的R&D都得到过联邦政府的各种形式的资助。例如,在IBM公司的R&D投入中,政府合同资助投入占50%以上,直到1963年还有35%。联邦政府不仅在资金上对私营部门提供资助,而且从项目设计、技术思路、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了支持。资助的项目涉及到有关国家安全、人力资源培养等各方面,还包括一些综合性、高投入、不确定性大、具有长期影响的技术开发项目。政府资助的许多项目研究出了设备的原型,在这些原型基础上,研究人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二)60-70年代——技术扩散和产业增长阶段,政府扶持的重点转向长期基础性研究和培养人才

60年代初期,美国的计算机行业开始商业化,可以独立于政府的资助和采购,全国出现了几个大型的计算机公司。这些大型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且有能力自己研究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从而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的商业化。如,IBM公司与美国航空公司在部分采用军事指挥和SAGE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计算机订票系统(SABRE系统)。计算机定票系统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计算机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动力。与此同时,产业界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出现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几个重要学校的计算机系已经成立。

随着计算机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政府的资助重点开始转向长期基础性研究和培养人才。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由于计算机产业界对R&D的投入增加,尽管政府资助产业界的绝对数额还在上升,但比例却急剧下降。

(三)80-90年代——计算机产业成熟阶段,政府积极组织和支持联合研究开发

随着产业界增加对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政府资助所占比例开始下降。80年代初期,日本的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存储器等技术开发,使美国的计算机产业感到了竞争威胁。同时,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国际市场份额从75%下降到了40%。“增强竞争力”成了美国80年代技术政策的关键字眼,国内要求政府采取行动的呼声提高。同时,大学与实业界开始以合资、协议等方式进行合作,或组织行业协会抵制来自日本的威胁。

为了提高美国计算机产业的竞争力,使其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联邦政府不仅继续支持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而且调整了支持重点和资助方式。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的资助重点开始转向支持各界联合开发,通过支持行业协会等一些新机构,组织和促进产业界联合开发。1984年的国家合作研究法案从不信任法案中把研究协会的名字去掉了,从而使研究协会的合作合法化。政府支持半导体制造技术协会(SEMATECH)等行业性组织机构,发挥其在计算机技术联合开发中的组织作用。那一时期,半导体制造技术协会和高性能计算机研究所等受到政府资助的行业性机构,成为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和政策议程的主导者。

90年代,政府一方面对现存的政府所有的成熟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实现商业化和私有化;另一

方面又开始资助新的更高层次的技术研究。如,NSF于1992年将其互联网向商业应用开放之后,又于1995年成功地把NSF的互联网推向私有化。与此同时,NSF和其他联邦机构还在继续进行下一代互联网(NGI)的开发与扩展工作,计划将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100倍。NGI计划将建立一个试验性的、范围广阔的、可升级的测试系统,用以开发那些对国家至关重要的网络应用技术,如国防和医疗等。

三、几点启示

美国政府资助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经验,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政府职能明确

在美国的计算机革命中,政府、产业界和学校起了不同的作用。政府主要引导大学和产业界研究机构的研究,特别在建立前沿研究需要的实物基础设施,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和技术队伍等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尽管有些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大公司,如AT&T、IBM、微软和英特尔等在基础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大公司更倾向投资于与其发展目标及产品开发有紧密联系的研究项目。而政府则在长期基础性研究、应用前途广泛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产业从幼稚产业发展为成熟产业,美国联邦政府的作用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50年代的用户和资助者,60-70年代的资助基础研究和培养人才,到80-90年代的合作者。资助机构和管理也从分散、无战略计划逐步发展到由专门机构统一协调。

(二)资助来源多元化和机制多样化,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

联邦政府对于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工程技术的资助主要是通过几个机构来完成的。例如国防部、国家科学基金、国家航空航天部、能源部及国家健康机构。这些机构的特点是,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强,机构内部有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有些机构本身就是国家研究机构。除国家科学基金外,这些机构大都是计算机技术的直接需求和应用方,经常根据部门自身的需要资助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

多元化的优点,一是有利于技术发展的多样性。由于计算机技术是工具性技术,各个领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每一个机构都有各自的资助重点及资助方式,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多样化发展;二是提供多种潜在的支持,增加了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选择余地,有利于竞争;三是研究成果可以在不同的机构间转移,形成广泛的用途,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统一协调

尽管美国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的资助计划是由专业管理部门分别执行的,但是,随着计算机产业的成熟和资助规模的扩大,各专业管理部门和联邦政府不断加强对计算机资助项目计划的统一协调和战略规划。60年代以前,军方对计算机技术的资助是根据各军兵种自己的需求分散进行的。60年代初,国防部成立了高级研究项目处,并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协调军方各部门的长期战略性资助计划,实行统一管理。

9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设置计算机、信息和通讯委员会,该机构通过下级委员

会,协调12个政府部门或机构的有关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R&D项目,并重点组织实施了5个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项目计划。

这种体制即发挥了专业机构的积极性和技术特长,又加强了统一协调,避免重复研究和

分散竞争资源的局面,提高了政府资助的整体效果。

(四)以多种方式支持计算机技术

除了资助研究开发以外,美国政府对计算机技术市场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政府是高新技术的最大用户,政府采购为高新技术创造了巨大的市场。

从半导体到超级计算机,在许多领域中,政府创造了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市场,促进新技术的标准化和核心技术在计算机行业的推广。例如,联邦政府为阿波罗号航天飞机采购的集成电路以及国防部的洲际弹道导弹项目都对集成电路生产能力的提高形成了一种刺激。为开发核武器,能源部及其前身机构对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驱动了早期超级计算机市场的形成。美国政府的统计体系也是早期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大用户。在软件方面,通过建立联邦数据处理标准,联邦政府促使市场向“美国国家标准机构”制定的COBOL(面向商用的通用计算机语言)不断靠近;为使FORTRAN程序语言扩展应用于并联计算机,政府资助了高级FORTRAN论坛项目。

反垄断诉讼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1952年出现了针对IBM的反垄断诉讼案,要求IBM公司出卖或出租其设备,以帮助其它公司进入这一商业领域。同时要求IBM公司对其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所有有关信息处理设备的现有及未来专利实施许可制度,并规定了许可的比率。“司法部反垄断部门”的负责人认为,IBM诉讼案是“开放电子领域的一个进步”,为其他公司进入计算机行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五)保持战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美国政府对计算机技术的贡献中最发人深省的是,政府不仅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初期发挥了作用,而且在计算机产业逐步趋于成熟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创造;选择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2-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计算机已经深入生活,为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计算机需求增高的同时,也促使了计算机技术向前迈进,现实需求最大程度上为计算机技术铺设了变革与创造的条件。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始终围绕着不断创新和理性选择这两点,选择就相当于是为创新设立了一个框架,防止创新过度概念化,变得难以实现。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而且创新只有持续进行才能让行业充满活力,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与此同时,创新需要一个框架来约束它不偏离正轨,这框架便是基于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判断和选择。

1.1 源源不断的创造。创造活动的频繁和持续促使了计算机技术发展,而令人们不满足于眼前的现实需求则从根本上刺激了创造行为,源源不断的创造让计算机技术日益尖端,世界因此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最开始,只有大学、研究机构、大型企业以及军事部门才对计算机有一定需求。渐渐的,人们意识到了计算机的强大,开始向商用以及民用化转变,因此促使了计算机的快速繁荣发展。人们在接触到计算机的同时,对它的期望与需求也与日俱增,更好的性能,更卓越的处理能力,更多元化的用途,这些现实需求使得创造行为集中迸发。

计算机技术就好像海上起伏的浪潮,站在浪潮的前端就可以完全占领市场,因为这片市场最开始是一片空白,谁都渴望在此留下浓重一笔,所以计算机行业的竞争已经无法用白热化来形容,因为它几乎是生死相搏,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既要生存又要追求利润,那么源源不断的创造也就应运而生了。

1.2 稳定精确的选择。因竞争而激发的创造会因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而决定出最后的价值。这需要时间来做出抉择,在此反映周期内许多来自外部的事件都可能对选择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许会向好的一面发展,也许会将创造拒之门外。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凡是因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选择和判断几乎都会同时产生因果效应,嗅觉异常锐利的市场环境引导着计算机行业的良性发展,不会因其强势地位而产生的错误创造对行业长时间误导,这是计算机技术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

新诞生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市场和用户同时进行选择,裁决胜负以及生死存亡的市场会依据用户的反响而做出最后判断,足够优秀的计算机技术能够脱颖而出离不开稳定而精确的选择,被淘汰的创造一定带有明确的原因,虽然可能留有一些遗憾,但必须知道的是,市场的选择并非冷酷无情,反而带有浓烈的感彩,用户甚至可能会从感性角度去评判一项技术,完全利用感情去规避它的不足,由此可见,选择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精密工程,影响选择的因素不胜列举,即便是在技术层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创造,依然可能被这个选择机制所拒绝,该技术的出现也许会对之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创造该技术的人没有得到认可,但无论如何,选择的成功与失败都会有理由存在。

2 计算机技术中的创造

在谈创造时,有必要把它与需求结合来谈。因为在没有需求的极端环境下,创造几乎是无法生存的,就像当前以手机为主的通信时代,如果有人再提出传呼机更为小巧,应重新使用传呼机,那么他的想法是很难存活的,因为人们对传呼机已经完全没有了需求,手机可以将传呼机功能一并覆盖,而人们真正要的是手机功能的拓展。

需求令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不断精益求精,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崭露头角,相关科技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大量计算机产品及服务呈现在人们眼前,围绕计算机进行的办公自动化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可以说计算机技术为企业办公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加深,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计算机,并且引入了相关设备对办公模式进行优化,投入使用的同时,需求也随之而来,计算机技术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下,将产品越做越细,越做越精,在需求的引导下完成了源源不断的创造。

3 计算机技术中的选择

影响计算机技术创造的原因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将其归类为“市场选择”和“用户选择”。计算机技术的创造无法逾越社会条件,即使用户对于更高效、更智能的计算机有着强烈渴望,实现渴望的技术条件也要根据市场及用户来制定。计算机行业有专门针对市场的调查机构,也在其软件上搭载了用户反馈功能,所以计算机从业者非常想要了解市场环境和用户反响,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创造设定一个边界,规避那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

(1)市场因素。计算机技术需要适应市场环境。虽然计算机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但它依然需要市场来运作,技术优势只能令企业本身占据好的市场条件,但市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技术的实现做出选择。技术需要资源、人力、成本来完成,早期的苹果MAC电脑在技术上处于领先,而且设计概念超越时代,但严重缺乏软件支持,苹果公司没有虚心向各软件商寻求帮助,进行商业合作,反而刚愎自用,固执地让产品投入了市场,结果那款MAC因软件太少遭到了失败,令苹果公司股价严重下跌,执行者乔布斯本人也因此被暂时请离了公司。建立市场需要长年累月的投入,更需要付出心血来进行运作,它不可能从天而降,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创新时必须要仔细考察市场,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与合作伙伴加深对话,防止在合作中出现偏差,投入到市场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调整,做到全方位符合市场要求。

(2)用户因素。用户选择同样制约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眼下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微软在2012年10月25日推出了最新操作系统Windows8(简称WIN8),WIN8的推出令PC机操作洗心革面,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说,WIN8能否成功现在很难下定论,在此之前的VISTA以及WIN7都没能完全取代WindowsXP,据微软自己的统计,截止到WIN8,全世界范围内仍然有50%用户在使用WindowsXP,尽管微软于2008年就已经停止了WindowsXP的配套服务。VISTA是继WindowsXP之后推出的一款操作系统,就目前来看,VISTA无疑是失败之作,它没有令用户得到认可,即使此后推出的Windows7操作系统,依然没能代替已经过时的WindowsXP,尽管两款系统比WindowsXP高级许多,也充满了现代化的创造,但用户并没有因此而买账。稍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在多点触控大行其道的今天,Windows8仍然保留着传统视窗,为用户提供双模式之间的切换,传统模式下操作感觉与Windows7相差不多,因为微软宣称要让“跳过” Windows7时代的用户直接过渡到Windows8,但若Windows8彻底放弃了传统视窗,全面采用触控设计风格,那么无法适应的WindowsXP用户很可能会“再战十年”。

4 总结

计算机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它的需求从未间断过,而计算机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创造让计算机技术变得更加完善和美好,但创造也是有极限的,它需要符合实际发展需求,所以市场和用户的选择让创造更为实际,计算机行业创造与选择的启示同样适用于生活,发展需要创造来推动,但同样也需要选择来制约。

参考文献:

第8篇

计算机离不开集成电路。然后目前最先进的芯片也没有发展到极致。IBM、Intel等商业巨头也斥资研究,而最新动态表明为了我们将看到具有数以万计的晶体管且在高速环境下运行的微处理器。对电子芯片的研究不会停止,然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有更多人提出新技术以取代芯片,以求更高效的运行。2003年,世界TOP500上的412套(2012年379套)系统使用Intel处理器。使用八核及以上处理器的机器已经上升到375台,53套系统采用加速部件加速(其中38套采用Nvidia的GPU,13套系统采用IntelXeonPhi处理器);AMD(43套)和IBM(40套)公司处理器的份额差别不大,成为处理器的第二和第三大厂商,但份额都在下降。中国TOP100中有14套系统采用了GPU/MIC加速,全部系统都使用了多核处理器。

1.1CPU技术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硬件,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今天要求微型机不断向超轻、超薄方向发展,要求CPU在保持高性能和高速度的同时还要在兼顾低耗电、低耗热和高密度脚数封以缩小体积,提供更多功能。

1.2主板技术主板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及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微型机追求的轻薄、散热性强、性能稳定,主板的研发技术就是合理地把各种控制芯片、显卡、声卡以及各种外设接口等整合在一起。

1.3显示屏技术显示屏是计算机直接呈现给外在的地方,目前使用的基本是LCD显示屏。LCD屏的最大特点是驱动电压小、功耗小、无辐射,而且还具有平、薄、轻及易实现大面积显示的特点。LCD内部机械尺寸、安装尺寸、驱动电路及数据接口会有许多不同之处,但相同尺寸LCD在分辨率和点距相同时显示标准基本一致。

1.4电源技术电源技术是体现微型机,尤其是便携机性能的重要环节,是其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根本。

1.5移动存储技术移动存储器是相对固定在机器上的存储器而言的,其最大优点在于安装和拆除都很方便。它主要包括机械结构的磁Q光盘和没有机械结构的闪存两大类。现代微型机还包括了接口技术,触摸板技术等等。

1.6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是计算机信息处理、制造、通信、防御以及研究和开发等多种用途的基础,是整个系统的灵魂。系统硬件尤其是微处理器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牵动了全新运算体系的发展,硬件对相应软件的要求愈来愈严格,使得微型机软件的开发朝着高效率、低成本、可靠性高、简单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软件技术呈现出网络化、服务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7微型化技术移动计算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凸现,所涉及的技术有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和模块化、微型长效电池、微电子技术带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精细加工技术等等。微电子技术的特点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微型计算机是这门技术的结晶。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将促进微型机系统的微型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乃至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2计算机技术发展具体发展前景

2.1数值计算计算机可广泛运用于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大量计算,利用计算机的精准性和快速的特点,可帮助现代科技做有关地震预测、火箭发射等的科学计算。

2.2数据处理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已不再只是进行科学计算的工具,计算机更多地应用在数据处理方面。如:对工厂的生产管理、计划调度、统计报表、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财务部门,用计算机对账目进行登记、分类、汇总、统计、制表等。3.3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数量、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的工作条件,节省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等。

2.4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的一项实用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对保证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第9篇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都是对人们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的技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咋还能,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机的融合起来,必将发挥更大的效应,为信息传输创造更加可靠的环境。基于此,加强对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功能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为人们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特有的产物,近年来广泛用于通信领域中,计算机设备是通信技术处理数据必要的设施,同时计算机相关数据也需要通过通信技术完成传输。现代化通信系统中对于计算机设备应用无疑是广泛的,计算机能够对各种形式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为人们工作提供便利。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优势

第一,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速度快、安全稳定的优势。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利用无线或有线模式,形成一个计算机网络。基于这一计算机网络,将各个终端有效的连接起来,便于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与共享,在传输过程中几乎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的数据处理,避免了传统计算机数据处理地域性限制,还能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级的服务,包括数字传输、频带传输、基带传输等。第二,应用范围更加广阔。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处理速度快,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因此,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必定在各个领域更好的运用。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两者之间的融合,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定了其具有更加广阔的运用范围,也是两者融合的有一大优势所在。第三,提供更加安全的通信服务。在计算机设备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设置加密保护,能够为通信服务提供安全保障。在计算机中引入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计算机设备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信息的安全与可靠,便于客户放心使用通信服务。

三、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

基于对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优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融合势在必行。具体来说,两者融合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远程通信。所谓的远程通信,指的是通过无线、有线等方式,连接各个终端,从而实现信息传输,扩展信息处理能力。无线通信技术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能够在无法创建区域网络的区域构建通信网络,实现远程信息传递,实现远程通信服务。这种通信模式一般不会受到地点、时间的限制,更大程度发挥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3.2多媒体技术通信。可以将计算机设备作为核心控制设备,是创建信息体系的基础条件,同时负责数据的接收、存储以及处理过程。建立有效的信息体系,能够摆脱传统数据系统中音频数据、文字数据等之间的间隔,将多种类型的信息组成一个整体,为民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多媒体通信技术目前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其中远程会议、视频教学等,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本质上来说,多媒体通信技术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建立在通信网络基础上,赋予多媒体设备更多的通信服务能力。3.3创建新信息库。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完成对完整信息数据库的构建。用户能够从该数据库中检索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能够利用数据库功能,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手段提升了对数据处理、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现阶段,美团订餐、网络购票等都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系统实现的,如果失去了这一条件,这些功能根本无法实现。3.4技术革新。NFC技术、蓝牙技术等出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让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中,对行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同时,科技水平的进步,推动了计算机性能以及软件开发更新的速度,迫使计算机通信技术不断革新,且逐渐透露出向三网融合的趋势发展。相信到时候数据通信速度会越来越快,也会越来越安全。3.5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另一产物。在当今世界,电子信息技术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点。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并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具体是指对信息进行开发、收集、加工、存储、处理等各项工作而发展起来的技术总称。对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是是其承载的核心,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仁不让地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计算机对信息资源的处理实现对数据的整理、加工和收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直接的信息数据,减少了中间的数据分析环节,提高数据运用效率。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都是21世纪以来为人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技术形式。两者的融合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近年来相关领域致力研究的课题,通过两者融合形成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信息服务效率,保证信息服务的安全可靠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通信技术会向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各个领域中拥有更广泛的运用,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作者:蔡勇 单位: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