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6: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第1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人体结构生理学;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普遍实行"2+1"的教学模式,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仅有两年,涉医专业大多要在一学年内学完所有医学基础课,时间短、任务重。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专注于覆盖各知识面,往往在进行总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后才发现学生未能构建起应有的知识架构。在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组织课堂测试、学生讨论等阶段考核、评价的方式,从而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能及时掌握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有利于学生随时掌握、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师生之间寻找教、学"默契点",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人体结构生理学》是中药养生与保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保健养生知识前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基础课,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部分组成。该课程内容抽象、覆盖面广,对于刚刚从应试教育角色转换过来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讲,学习困难重重。结合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教学教育原则,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及时获取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节、优化教学活动,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个解决难点、掌握重点,避免到课程结束、期末考试时才发现自己存在众多知识学习盲区。

1.注意教案设计,使用临床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对于理论教学,临床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取决于其个人兴趣。每次课程开始前可以根据本次教学目的适当使用临床案例平滑引入本次教学,上课后马上介绍理论知识稍显突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笔者在课程第一次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一张网页截图:班里一位学生在微博上向笔者咨询小腹右下部疼痛,伴有体温升高、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同班同学提出的问题,可以吸引到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连续提问分阶段提起并转移学生的关注点:这位学生是生理性腹痛还是病理性腹痛?该腹痛学生可能患了哪种疾病?在没有其他辅助诊疗手段的情况怎么进行初步诊断?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转移到讲台上来,如果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辅以髂前上棘到肚脐三分之一的体表定位展示,学生的(好奇)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到极致。这个时候以学习人体解剖学之于触诊、学习生理学之于血象的作用强调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意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强调课程学习全程互动及成绩评价方法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了解、掌握相关知识面。当前有限的教学资源如生师比例、实践场地决定无论使用任何评价方法,卷面考核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当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所占比例,适时强调提高平时成绩即课堂提问及平时作业重要性。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不科学,将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生搬硬套到大学的课程学习,他们关注的是习题集,并没有意识到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过分关注学生答案结构的准确率,而应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即使学生给出的回答与标准答案南辕北辙,只要有一套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就应该首先予以肯定,鼓励,并帮助分析出现思维方向偏差的原因。

3.注意课堂教学技巧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时设计严重不足,要在短短六十节课传授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的基本知识,难度可想而知。教师授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技巧,对于一些内容相对简单、学科联系较少的章节内容,可以使用PBL教学法进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的思维路线、思维模式不可能为全班学生所接受。90后学生强调自我,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课堂走神"的可能性,强制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全程被动紧随授课教师的思路可能性基本为零。

强调学生参与讨论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线组织学生听课,围绕问题进行学习;转变学生角色,由被动填鸭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答案和本质,通过探索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构建综合医学思维;适时分组讨论,锻炼团队精神,引入竞争机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讨论积极性。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还应注意及时根据学生表现予以评价,评价应不渗透入任何主观意见。不应因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佳或者回答欠缺准确性而给予讽、贬,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只要其学习热情不减,就应及时的给予肯定,以热情的态度与学生讨论问题、分析不足。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进步,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进步,增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学习理念,从而进入到"学习--进步--增强信心--热情提高"的良性循坏。

4.教师应善于接受、综合使用各种P2P(点到点)通讯APP

移动互联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反馈的模式及场所已经发生重大的转变。智能手机及各种平板电脑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比较各种获取教学反馈方法的过程中发现,90后大学生乐于使用微信,微博等应用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并提出学习疑惑,尤其是部分课堂表现极其安静的学生,在虚拟网络上提问反而活跃,且愿意将学习交流成果以点到点转发的形式与同学分享交流成果。各种即时通讯工具都具有推送功能,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都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推送信息并及时予于解答。

教师在虚拟课堂上给予指导、解答还应注意统计点击率及评论率。点击次数高意味着学生普遍对该问题兴趣浓厚或存在疑问;评论率高则意味着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对话,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一种肯定,是教学效果显著的标志之一。

5.积极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有效补齐传统教学媒体短板

为更直观的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上常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宏观如解剖图谱、人体标本,微观如细胞膜载玻片等,这些传统教学媒体是历代教育工作者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开发出来的,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在教学活动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传统教学媒体存在人机界面不佳、可阅读性差等不足,在形象性和信息传递方面具有明显的缺点;为压缩篇幅大幅删减插图、为压缩成本使用黑白印刷导致教材难以展现人体宏观构造和细胞微观机构在时空和运动的连续变化过程。以上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如细胞膜镶嵌模型等知识要点。

我国的人体生命科学教学媒体开发裹步不前,高职院校硬件实训条件普遍欠佳,教学媒体的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面较窄,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辅教媒体能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迅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以神经系统的脑干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媒体多使用脑干彩色图谱"脑干背面观"和"脑干腹面观"两张插图辅助文字描述,大多数学生反映难以直观认识脑干结构,笔者在神经系统教学中大量使用医疗应用"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Pro",其具有全息三维360度无缝展示的特性,在展示脑干结构及神经通路走向时可以直观、快速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弥补平面图谱结构展示先天不足的缺点。

第2篇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特点是内容繁杂、枯燥乏味、名词多、记忆难。作为解剖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记忆力,保证教学质量?作者认为,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而又形象生动十分重要。什么是重点?如何突出重点?这一问题与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有关。本校设置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毕业生都参加护理专业高职考试,每届学生的考试成绩都较满意,升学率也较高。在高职考试的基础医学科目中,解剖学是考试的重点学科。针对本校既培养实用型人才,又为他们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创造机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通过如下三个环节抓重点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体现,现总结如下。

1 课前准备

首先,要反复学习,熟练掌握该专业解剖学的部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客观依据,指导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认真钻研教材,同时对相关基础学科和专业内容,如《生理学》等作一些必要的了解。围绕培养目标,强化目标观点,为目标服务。贯彻“少而精”原则,精选教材内容,删去或削减与培养目标不密切的内容。就中专护理专业而言,解剖学讲授的重点就是“系统解剖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的位置关系,为学习后续医学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奠定良好基础。由于系统解剖学的内容即已满足该专业要求,因此“局部解剖学”被全部省略。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适当削减系统解剖学中如肝、胰、肺、肾等内脏器官的“微细结构”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及“活动方式”等。因为这些是《生理学》等有关章节阐述的重点内容。如此删繁就简之后,教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认真编写教案,明确授课目的,在保持知识结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达到削枝强干,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 课堂教学

人体解剖学即所谓的“死人学科”,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把它讲活,做到既突出重点而又形象生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应当把理论教学课与实验教学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标本、模型、电视和幻灯等教具的直观教学作用,充分演示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方位,并把具体内容通过“尸体—活体—病体”三串联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应用,进行形象直观教学,使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以至形成概念,加深理解和记忆。

如,“颅的组成”这一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各部形态不规则,凹凸不平,结构复杂,单纯依靠“教师讲、学生听”那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难以形成印象。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颅底内面观”,作者采用深入浅出,由繁化简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一鹅卵形的图形,再在其中做二条平行的横线将图形三等分,并嘱学生在纸上如法炮制,随后与学生一起按前、中、后颅窝的顺序在相应部位填上解剖结构和解剖名称。这种由学生手脑并用,共同参与完成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又如,在讲腓总神经损伤时,作者先模仿足下垂、内翻及异常行走姿势的病态形象,随后向学生提问。像这种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让学生先观察现象的教学形式,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和兴趣,并开动脑筋回答问题。最后再由教师作归纳总结。这种形象化和启发式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生普遍反映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再如,肘窝部是护理人员经常进行临床操作的部位,如测量血压、静脉采血等,在前臂大出血时还可在臂中段压迫肱动脉进行止血。每当讲到此时,都会向学生穿插这样一个发生在当地医院的真实故事:一位护士在患者肘窝部的浅静脉采血后,忘记了解除扎在患者臂部的止血带,经过20+h后,这位患者的前臂发生缺血性坏死,最后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这种由护理人员疏忽大意酿成的重大事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这位护士当然也难辞其咎。学生听后产生很大的震撼,增强了责任感和风险意识,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

多年来作者一直坚持根据前一节课的重点概念和内容,设计好题目,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抽查提问学生,或让学生面对标本、模型指认肌、骨性标志,确定内脏器官的体表投影等,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促进学生加强复习、巩固记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果把通常的教学活动称为基础性教学,那么,护理专业毕业班学生参加高职考试前解剖学的复习辅导课,就具有再次性教学的特点,也即是对原学科知识的深化、补缺和拓宽,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这种针对性的教学,仍然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展开,如突出讲授各章节的重点、要点;认真解答学生存在的疑点、难点;透彻地阐释某些机制;清晰、具体地解释名词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题型对同一重点内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反复演练,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强化训练,不但巩固了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高考中,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而备受学生的欢迎。3 课后调研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课后的随访和调研,及时、准确地从中捕获反馈的信息,再指导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经常召开座谈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借此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并请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实事求是地评议教师的教学工作,坦诚地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应该做到诚恳接受,及时改正,使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批改作业、实验报告,或者通过考查、考试的结果等途径,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对重点、难点的讲解是否透彻,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找出问题所在,研究改进的方法,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只有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的直观教学、课后的随访和调研三个环节,并且环环相扣,才能做到突出重点而又形象生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瑞典:筹建统一权力机构督查

约10年前,记者曾就学术腐败问题采访过瑞典的学术界,接受采访的人士普遍认为,瑞典在这方面还算得上是一方净土。然而,时至今日,这里也不再那么纯净,抄袭剽窃等学术造假事件日渐增多,学术界的公信力也日趋下滑。为扭转这一势头,瑞典政府在学术界的敦促下,于去年年底决定健全机制,加大处置学术造假的力度。

根据瑞典高教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瑞典全国高校查处的学术造假案件2001年也就100余起,然而三年后则翻番,增加到了200多起,2006年时再度翻番,达到480多起。在查处的学术造假案件中,抄袭剽窃案件呈急剧上升之势。

面对日益严重的学术造假现象,瑞典的处置机制却仍未能进行相应的调整,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据瑞典政府下设的瑞典研究委员会介绍,瑞典全国一直没有一个处置学术造假的权威机构,全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处置标准。瑞典研究委员会2002年设立了一个专家小组,负责处置学术造假问题。但这个小组仅根据各高校的要求,进行相关的调查,不作任何处罚决定,而且也不接受个人的调查要求或投诉。在成立后的6年多里,这个专家小组仅缝理过8起学术造假案件,可见其作用之有限。为此,瑞典研究委员会去年年中决定撤销这个专家小组。目前,瑞典处置学术造假的权力完全掌握在各高校手中,各校处置的尺度也因校而异,有松有紧,惩罚的力度也相差较大。

近两年来,瑞典学术界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呼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处置的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典研究委员会和瑞典全国高校联合会2007年6月联合向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要求政府在全国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统一机制。

报告还向瑞典政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其中包括设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力机构,负责处理包括个人在内的各个方面提出的有关学术造假案件问题,并对相关案件展开独立的调查;制订一个全国高校都必须遵照执行的统一的处置学术造假的标准;各高校都必须设立在法律和学术上均具有权威性的学术造假案件处置办公室。

第3篇

一、唱好课前准备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铃一响,学生走到课桌前坐下,才发现当堂课的课本忘拿了,急忙到书包中去找,课桌上还是一片狼藉,文具盒、簿本都凌乱地堆在一起……待到整理完毕,一堂课最重要的心理调适期已经过了,等于是士兵还未装备齐全就已经开战一样,自然会严重影响课堂效率。针对这一课堂常规的“盲区”,我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备习惯,即上课前做到:簿本摆放整齐,书本在上,簿本在下,文具盒横放一侧。文具盒下面放随练本,随练本上放一支笔、一把尺、一块橡皮。这样有序地摆放避免学生上课时忙乱地寻找学习用品,避免了打开铅笔盒时那一片的哗啦声以及铅笔盒不慎掉到地上时那令人心惊的声音,学生课堂上无论是翻书还是做练习,都能做到又静又快,从而为一节高效的课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课内新秩序

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包括听、看、想、说、审、检,善于四考问题的习惯,合作性学习习惯等等。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蕴含着教育的成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只是“一张皮”,多维教育目标的完成,就是一句空话。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管理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而且一旦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适应了这些规则后,会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教学效益。

(一)“认真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中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比较敏感,注意缺乏长久性,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初中学生有较持久的注意力,除了教师认真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吸引住学生外,还必须从平时的点滴训练抓起。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2、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后,课堂效率就能大大增加。

(二)“善于想”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想”的学习习惯,包含着学生“肯想”和“会想”两层意思,根据教育学原理,课堂上既要给学生想的机会,又要留给学生想的余地,还要教给他们想的办法,教学时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过早地干涉和暗示,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尽可能做到不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禁锢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提问,并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题的学生学习,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好。教给学生会提问题的途径:(1)从知识的起源“怎么样”、“为什么”及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寻找问题;(2)从“新”“旧”知识认知结构矛盾交接处来提出问题;(3)从多角度思维处提出问题,如“还可以怎么想”、“假设……又怎样”等。

(三)“敢于讲”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们“敢于讲”的习惯,作为课堂练习的基本要求,我们反复训练学生使用普通话大胆发言,要求他们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楚,要求学生想好了就举手,讲话要完整。训练学生大胆发言,对于读的正确、响亮的,当场给予肯定和赞许,对于读的或讲的不准确或有明显错误的同学,从不轻易批评或指责,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而是耐心开导,循循善诱,让他们重讲一遍,讲的好一点。经过长时间这样的训练,学生慢慢地养成了敢说敢讲的好习惯。批改作业时,我们把中下生叫来面批,让他们讲讲想的过程,培养他们“敢讲”的习惯,发现进步,当众给予表扬或鼓励。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设疑。这样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调动了全体学生敢讲的积极性。

(四)“合作”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与竞争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两大主题,由此可见,合作学习的习惯正是初中生发展性学习习惯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也已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初中的合作学习指课堂合作讨论,交流解题思路,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数学、身边数学的信息,研讨处理信息方法,引起思维碰撞,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态度,推动其兴致勃勃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自主解决问题。为此课堂上我们按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高等情况搭配成组,推选好小组长,作好具体分工,老师在合作前明确任务、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促进相互启发及帮带形成。

三、营造课外 “磁力场”

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不仅仅在课堂,家庭、甚至社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们与家长充分沟通,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配合。以家长的行为为“磁力”。以学生“预习和

第4篇

关键词:教学灵感;灵感激发

Abstract: Teaching is not only science but also art. Teaching inspir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reative teaching. Teaching inspiration is a mental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highspirited and active thinking that can immediately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solved or have not been solved for a long time. Teaching inspiration will be aroused if teachers firmly pursue in their specialties, love and understand their students, and if they have a fine mood and are able to do the longtime arduous creative work.

Keywords: inspiration;teaching inspiration;inspiration stimulation

灵感(inspiration),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

在深奥的科学创造活动中,离不开科学灵感。科学灵感是科学家在创造达到时出现的一种最具创造力的心理状态,此时此刻科学家会突然做出重大发现,科学史上这种事例说不尽、道不完。如凯库勒乘马车时猜出碳链结合的秘密,阿基米德洗澡时悟出浮力定律,门捷列夫在梦中完成元素周期表等等,无一不得益于科学灵感。

在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离不开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是艺术家创新的动力。艺术灵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艺术家都非常珍视,及时把握这突然而来的兴会,或瞬间闪现的构想,往往急不可待,以致停著推杯、披衣伏枕,去记下那不期而至的文辞、诗句、图形、舞姿或旋律。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那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更是离不开教学灵感。教学灵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具创造力的动态展示,是师生尤其是教师用整个生命与教学活动相撞击而产生的创新火花。具体地说,教学灵感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事物或诱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论语》里就有“教学灵感”的描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究竟是什么,至今学界见仁见智。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灵感”。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孔子的教例,曾参在孔子多年悉心教育下,对孔子学说已经融会贯通,与孔子“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孔子只要稍加点拨,灵感便不期而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灵感也只赐予像曾参这样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当然,孔子也不愧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能在曾参长期进德修业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曾参的灵感。孔子之后的我国另外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孟子主张的“自求自得”、激发学生的“良知”“良能”等,实际上也是指教学中的灵感。

我国古代教育史有关教学灵感的思想精华,到了当代更是为许多优秀教师所继承和发扬。如江苏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尝试教学法”便是得益于教学灵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呢?长期以来,邱老师一直在苦苦地思索这个问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练,能不能让学生先练,教师后讲呢?灵感袭来,使邱老师创立了尝试教学法。[1]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更是对教学灵感有独特的见解,钱老师认为:“教育艺术则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具体展示,而‘创造性思维’这东西,多少带点‘空灵’,靠点‘悟性’。”[2](43)众所周知,钱老师这里所说的“空灵”“悟性”以及人们常说的“应感”“兴会”等词汇都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灵感”的文艺心理学术语,与“灵感”具有相同的涵义。

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研究和探讨教学灵感呢?

第一,教学灵感有利于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教学灵感是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教学心理现象,是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体验过的心理现象。教学灵感是师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质的飞跃,是师生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高涨、最富有创造性时的高峰体验。教学灵感可以使师生思路通畅、想象活跃、反应灵敏、精神饱满、注意专注,使师生能排除其他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摒弃习惯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种酣畅顺适、得心应手之感,这就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第二,教学灵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整体把握和构思创新。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常常积累了不少材料。但是,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最正确最科学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是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感到最棘手和最容易卡壳的问题,这其中缺少一个能“一以贯之”的东西,犹如珍珠需要一根线加以贯穿才能成为项链,教学灵感就是这根线,它能使教师做出高层次选择。尽管备课过程中,教学灵感的作用似乎不那么明显和具体,但教学灵感在潜在中却起了组合和导向的作用,使零碎的材料上升为系统的教案。这是一个飞跃,教学灵感所选择的新的教学构思,并不是用逻辑推导的方式一步一步得出来的,它具有跳跃性,教学灵感袭来时,教师常常有豁然贯通的感受。如魏书生老师在备课时,本来是按“基本思想”“写作特点”“段落大意”等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准备,但又感到这些东西自己在中学学习时也记了不少,而很少看,即使当时看了,至今也没有什么印象。如何把大量庞杂的语文知识“一以贯之”呢?魏老师整天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一次备课时,魏老师偶然抬头,看到窗外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时,教学灵感油然而至,语文教学中那大量的庞杂的教学内容不也是由主干、分支所组成的“知识树”吗?

第三,教学灵感能使教学过程达到高效能和高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当出现教学灵感时,教师往往会感到教学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效能和高速度。例如,在教学灵感状态下,有的教师常常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真乃“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听课者无不惊叹教师的学识渊博,神采飘逸;有的教师频频提示、导引,师生竞相问答,课堂气氛热烈,在师生思想碰撞中,时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成果,使教学达到出神入化、妙趣横生的最佳境界;有的教师往往提要钩玄,启发点拨,打开学生的心扉,话虽不多,却是画龙点睛,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生成教学灵感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先要揭开“灵感从哪里来”这一科学难题。令人欣慰的是,最近,我国心理学家对这一难题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据报道:为解开“灵感生于何处”这一谜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跃嘉、罗劲领导的课题组,以传统的谜语做实验材料,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记录实验参加者的脑部活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实验中,心理学家们绘就了分别表示“困难”(或有顿悟)和“容易”(或无顿悟)的脑电波形,相减后得到一个波峰为380毫秒的负波,并找到这条“N380”波线在头皮上的分布区域。偶极子分析表明,“N380”起源大脑“扣带前回”区域,这与他们的FMRI脑成像结果完全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灵感并不为少数“天才”所独有,它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前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后者实际上就是想象、直觉或灵感。[3]

我国心理学家对灵感产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说明灵感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一般教师或者学生经过努力,同样可以激发教学灵感。下面,主要从教师角度谈谈如何激发教学灵感。

第一,教师要对专业执着追求。

我们在对灵感的研讨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少数兴趣广泛的多才多艺者外,绝大多数专业创造者只会出现与其专业有关的灵感,如科学家只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不会出现创作的灵感;反之,作家只会出现创作的灵感,而不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而且,这种专业灵感与其对专业执着追求正相关。一个人愈是热爱其专业,愈是执着追求,其专业灵感出现的频率便愈高,这是因为专业性做功语言的积存是与灵感的产生、发展、加工有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

有关研究表明:“灵感的激发和加工,主要是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方式进行的,而且越是高层次、越复杂的课题,就越需要使用抽象化、概念化词语符号来运作,就越需要理论的定位。一个人的专业性做功语言的储备量,语汇使用的准确程度,内心语言思维的运作水平,即基本反映了这个人的创造力水准……应该强调的是,我们并不要求人们泛泛地摄取一切信息,因为人到底是血肉之躯,即使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也不可能掌握世界上一切知识。我们强调的是建立专家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向外辐射,逐步形成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这个过程被理解得越早,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就越早。”[4]

教师要想形成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方式来进行思维和激发灵感,必须从一开始走向讲台就要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对专业执着追求,要“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新苗”。如教学灵感频出的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为了我们辉煌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了我们可爱的学生,‘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开出慰籍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我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教师这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5]

第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了解学生。

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从此意义上说,教学灵感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诚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的:“教育,就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育艺术就是影响人的艺术。因此,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成长’的关心,是一切教育艺术的‘灵感之源’”。[2] (41)教师唯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自觉地刻意地去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灵感必须与学生学的灵感产生和谐共振,激起学生的审美心理共鸣,才具有教学艺术魅力。教学灵感的诱发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的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自如地出神入化地用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陶冶学生的个性,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共同进入那微妙的心理相容的教学意境,这个教学意境就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灵感之域。

例如,教学第一线的吴群英老师就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萌发灵感。诚如吴老师自己所说的:“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颗灵活的心,启发学生产生‘新感悟’,取得‘新收获’,掌握‘新方法’。力求让语文课堂教学多一点灵气,多一点生气。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发现中萌发新的灵感。为此,我特别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你认为课文怎样写更合理?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方法吗?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6]

第三,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有着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时,教师就会在教学创新动机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激发出教学灵感。

人们在探讨激发灵感时有的强调执着,有的强调放松,看似矛盾,其实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诚如《礼记》中所言:“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唯有教学灵感来临,教师才会出现紧张,唯有紧张,才有动力。这种紧张,既不是教师受到外部威胁而产生的肌体反映性防卫性紧张,也不是教师依靠外部条件逼使自己心理处于某种激活的状况,教学灵感的动力源自教师心理深处的那种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教师产生教学灵感时的心理紧张,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实质上就是一种动机心理状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动机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唤醒功能。就从事某一活动来说,具有适当动机的人同不具备适当动机的人相比,前者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集中,后者唤醒水平低,注意力分散。二是指向功能。每当动机推动人活动时,这种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促使人的行为指向某一客体而相应地忽视其他客体。”[7]可见,动机的两种功能都是催发教学灵感的动力源。因此,教师具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是能激发教学灵感的。

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张力的保持,需要与各种生命活动协调,一旦失调,教学灵感马上就会消失,“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这种张力的保持就靠教师在紧张执着的状态下的放松,如同我国道家所强调的“任其自然”,佛家所主张的“不执着”精神,如果教学灵感袭来时,教师不束缚于传统的教学理论的条条框框,不迷信于某些公认的正确的教学模式,不禁锢于自己已有的教学理念和预定的教学构想,这样便有利于教学灵感的激发。许多教师的经验也表明,教学灵感往往产生于长期紧张的思维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如一夜苦思,早晨醒来后却有灵感;整天闭门思索,傍晚散步时突发灵感。总而言之,教师唯有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动机,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学灵感。当然,教师也不宜急于求成,教学动机太强烈,心理过于紧张,甚至害怕失败而心烦意乱,只张不弛,这样是不利于激发教学灵感的。

第四,教师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教学灵感频频出现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长期进行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才获得教学灵感的。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就孜孜以求地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自走向教育岗位后,工作勤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教学灵感,教学取得突出成绩,几年内便成为特级教师,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说:“面对困难,应该自强不息,超越自我,不断想出新的战胜困难的办法。”[8]

尽管教学灵感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教师若守株待兔,不想通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而期望教学灵感的到来,那么,就会像黑格尔所嘲讽的“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芳草地上,眼望天空,身拂微风,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诚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毫无疑问,甚至是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有时也会被缺乏灵感所苦的。它是一个客人,不是一请就到的。在这当中就必须工作,一个诚实的艺术家决不能交叉着手坐在那里,说他还没有兴致。如果等待你兴致到来,而不是跑上去迎接它,那就很容易流于懒惰和无所用心。必须抓得紧,有信心,那么灵感一定会来的。”[9]可见,教学灵感只能在教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中产生,只能靠教师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具有教师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的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的大脑信息网络系统去捕捉。简言之,教学灵感只青睐于教师有准备的头脑,这种有准备的头脑又来之于教师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第五,教师要善于抓住捕捉教学灵感来临的时间。

每位教师都有此体会,即在一天的某一特定时刻,如在备课时,或与学生质疑问难时,或在课间休息时,或在教研室讨论时……突然灵感特别活跃,其他时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特定时刻,往往会迎刃而解或豁然化释,并且思路流畅、简洁。有时,甚至还会触发连锁反应,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颖课题和思维角度。此时此刻,激发出来的教学灵感使教师本人左右逢源,其文思之汹涌,意念之奔流,大有来不及笔录之势。有时,还会使教师宛如通体潜能一时达到了融会贯通、任性聚发的境界,这时是教师教学效益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是教育价值最具本质内涵的时刻。

为此,教师必须随时准备好教学灵感的到来。我们建议,对于教学灵感,教师不妨随身携带纸笔,及时记下来。

第六,教师要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绪。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节奏、特殊的生理需求、不同的体力调节和情绪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当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绪,此时,教师情绪高昂,精神愉悦,一旦遇到新的刺激,大脑反应灵敏,就很容易获得教学灵感。如果教师心绪不好,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或者松懈懒惰、自满自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么,教学灵感是不会拜访他的。

教师怎样才能具有良好的心绪呢?我国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的“虚静”“养气”说可供教师借鉴,刘勰认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养心,就能“清和其心,调畅其气”。使心情舒畅,思路清晰。凭着这种“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的良好心绪,就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10]易言之,即能诱发出使教学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教学灵感。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成功的学习──尝试教学实验研究20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16.

[2]《语文学习》编辑部活的语文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刘英楠我们的灵感从哪里来?[N]北京晨报,200307—23(24).

[4]梁广程灵感与创造[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155—156.

[5]于漪于漪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85.

[6]吴群英让语文课堂教学多一点灵气[J]教育艺术,2002,(4):59.

[7]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0.

[8]柳斌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上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3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