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7: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壮大,高职指导老师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学生指导教师是大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整个教书育人的大环境里,在完成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与工作零对接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总目标下,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很多方面也是无法替代的。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高职指导老师除了把握好相关政策,做好相关专业学生管理基础工作之外,更需要灵活运用各类工作方法与技巧。
一、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强客观认识
1.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几个共同问题,由中学阶段的充满理想到进入高职后的目标失落,由中学阶段的紧张而充实地学习到进入高职后失去自我价值与发展动力,同时失落、自闭、灰心、厌学、茫然等复杂的心情也时刻干扰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高职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发展,不关注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脱轨,并伴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2.正确认识目前高职学生指导教师的不足,加强自身学习。
目前高职部分指导老师存在知识陈旧、思想落后及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指导老师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语言、心理、思想、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才能胜任。要做好这项工作,高职指导老师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积累,一方面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时刻学习研究当前形势下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也要经常学习更新专业知识,这样才便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
二、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基础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管理基础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稳定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利武器,它关系到学生的团结稳定、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团体文化建设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思想教育的出发点,避免为了管理而管理,在不违背任何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发展,以便提高管理效能。
2.加强与学生沟通。
科学地掌握学生动态和心理活动,尤其要关注特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特殊学生群体,多观察,多调查,多谈话,必要时与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遇到问题认真处理,重视细小,不错过细节,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好学生稳定工作。
3.注重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培养。
在大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占有一定比例,存在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党员的发展务必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学生群体信服,并在实际工作及各种活动中树立学生干部及党员的优秀学生的代言人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发挥学生影响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学生指导教师的得力助手。
4.在创新平台上丰富学团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避免学团活动“传宗接代”,活动主体与形式都要跟随社会发展,在立足高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把对学生管理与学生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健全学生的思维及人格。
三、及时与院校沟通,使院校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强有力支持者
学生管理工作琐碎、零散,并常常伴有突发性,工作在一线的学生指导教师往往习惯这种工作性质,有很多同志在处理琐碎、零散、突发事件时也往往持默默接受、解决问题的态度,缺乏总结事情规律的意识,导致从主观上忽视事情发展的动态,存在“因小失大”的隐患。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学生是校园主体的被施受者,是校园稳定的核心,是检验教学模式的执行者,因而学生的各种行为、思维反应直接影响到校改是否成功,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简言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的整体工作运行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发现隐患问题时必须及时与院校沟通,受到院校的高度重视,也只有院校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学院各项工作稳步执行,才能使高职院校稳步发展,才能使指导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随着高职院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指导老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在面对学生时做到“学生事情无小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以饱满的情感进入角色,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工作规律与特点,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做到有的放矢,为社会培养全面、合格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导师制;班主任工作;高三学生;教育正能量
中学导师制是对传统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补充。导师制下,面对的是小批量的学生,导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可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导师制是在传统班主任管理模式上的一种创新和完善。导师制能够让各科教师将教学中的德育和实践中的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者肩负的使命。勇于创新的建水一中率先全面推出中学毕业生导师制,提升在校学生的幸福感,并以此转换成学习动力。
一、建水一中实施导师制,精细化教育结硕果
我校从2009年开始率先试行导师制,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探索表明,导师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普通中学,班主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完成日常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外,还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因此,经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身上肩负的任务太重,弄得身心疲惫。导师制把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德育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了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并且有利于弥补班主任工作的缺陷。
建水一中推行导师制有很强的针对性,精细化教育结硕果。建水一中高三年级,一名导师最少要带5名学生,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导师制的核心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每个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做导师,这种精细化教育必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近几年建水一中高考捷报频传,亮点纷呈:2011年王栩淳同学以649分(含加分)的成绩摘取云南省高考文科状元桂冠(录取于清华大学)。 2011和2012年“红烟桃李奖”获奖人数、一本上线人数和600分以上人数皆高居红河州第一。
二、导师认真负责,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基
建水一中目前已经拥有200多名导师,这些导师均为学校里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并且都经过了系统培训。
根据建水一中实施学生导师制的规定,导师不但要给自己的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情况,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细致的、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每个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导师都要进行逐一登记,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等问题和缺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导师不但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学生生活上的良友。导师们通过亲情化、人性化的教育,能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基,让每个学生都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正因为如此,不少家长慕名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建水一中就学,期望得到导师制的惠泽,得到更好的个性化教育。
三、建水一中导师制得到肯定,学生叹导师是一盏明灯
导师制工作是在平时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纠正他们行为上的偏差。最重要的是每次月考前后的个别交谈。月考前,了解他们近期的思想、生活以及学习状况,鼓舞其信心,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复习;月考后,详细分析每个同学的试卷,指出得失,制定改进学习的措施,以投入新的“战斗”,让学生乐于学习,感受成才的快乐;使教师乐于教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建水一中高三年级组要求并亲自督促老师们开展“导师制”工作,加强对考试心理的辅导。“导师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高三后期同学们在老师的“导师制”工作手册上写下了很多感激老师的话语(大部分入选学校《爱与感动》一书)。比如,高三叫何苗同学给我写道:张老师,能作为您的学生,真幸运!其实我一直很害怕英语,更害怕考英语,但自从您带了我们,我战胜了那份恐惧。每次考英语前,都会想到您鼓励的笑脸!老师,现在我很喜欢英语!谢谢您这三年来的陪伴和鼓励!
建水一中导师制,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表示很欢迎。“真没想到中学也有导师制,通过导师,我小孩很多毛病都改掉了,真的很感谢建水一中。”谈到建水一中的导师制,学生家长李先生感到很欣慰。小李同学虽然很聪明,但是特别马虎,往往很难的题目都能够正确回答,但是简单的题目却会做错。在生活上,小李同学也由于马虎,三天两头丢东西。导师发现这个苗头后,马上找他谈心,培养小李的认真习惯。在导师的关心下,小李今年高考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他认为:“导师我找到了人生方向,导师就是一盏明灯。”
四、学校有效的奖励机制保证了导师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水一中有较成熟的《导师制实施方案》、《教师导师制工作手册》、《学生导师制工作手册》。经近几年试行,探索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应用,可操作性比较大。采用学生评价和学校主管部门评价等多种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由学校发给奖金。对不认真负责的导师不发奖,并给于批评和警告。由于导师的评价公平合理,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增加了教育教学的正能量,提升了办学学效益。
一年一度的导师工作,有收获,也得到学生的肯定,导师联系学生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被指导学生在思想上有了进步,学习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有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了解得不够,指导方法有待于提高;由于联系的学生过多,每次月考后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多少留下些遗憾。总之,我们与辅导的学生共同经历,共同付出,共同成长。在过程中我们认真细致地做了很多事,我们师生相互信任、关心,共同感动,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1] 实施中学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唐海燕
关键词:导师制;学生管理;对策
0引言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长期发展的关键,如何才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能力,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长期以来,很多教育理论都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观点,本文就结合导师制的相关内容来简单分析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导师的定义
所谓导师是指高校为某一个或者某一部分学生额外配备的学科生活辅导老师,也泛指与一些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老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导师已经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导师在学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亦师亦友。导师是学生成长过程的指路人,对于学生的素质提升和思想道德的培养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导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好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重职能,关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难给予最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
2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招生规模的扩大化导致很多高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自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高校每年招生人数都在增加。然而高等教育资源的增长并未适应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学校不论是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在师资力量上,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担,这对于学生在校的管理工作非常不利。第二,生源结构日趋多元化。高校绿色通道的开通,使许多家境贫寒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使这些学生相较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感。由于大学生群体中经常存在相互攀比的情况,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第三,学生问题处理简单化。高校的扩招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有限的教育管理资源却使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捉襟见肘。加之,愿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越来越少,或者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导致各种问题和矛盾迭出。学生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或者处理简单粗暴,加剧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淡漠甚至恶化。
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行导师制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高校在应对新时期学生教育管理难题时,实行导师制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一些高校有着非常丰富的“导师”资源,这对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非常有利。
3.1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需要实行导师制
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这一点也使得当前高校学生群体类型越来越复杂,少数民族、贫困生、特长生、独生子女等,这些群体在性格特点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譬如,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多学生因为家里条件不错,会缺乏学习动机和危机感。这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里,非常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潮流的影响,攀比心理、物质、虚荣等都在不断侵蚀着他们脆弱的心灵。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刚走进象牙塔,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困惑和茫然,导师制的实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校园,帮助他们走出困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需要高校实行导师制。
3.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需要实行导师制
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各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和班主任来承担的。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每年学校的招生规模均在扩大,学生人数多,辅导员工作量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很多学校对于辅导员住校时间有要求,但是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想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肯定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一个学校最基层的工作岗位,直接面向学生,工作烦琐且辛苦,因此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一两年之后都会选择转岗,导致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缺少经验化。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需要实行导师制。
3.3学分制管理趋势需要实行导师制
现阶段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实行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而选课制是学分制有效实行的前提。学分制的实行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在大学几年的时光中掌握哪些知识,学到哪些内容,完成哪些任务,达到什么水平,这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利。高校实行学分制能够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班级体制的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效率,让他们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因此,学分制管理趋势需要实行导师制。
4导师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对策
4.1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创造良好氛围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施导师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现在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强,而且价值观念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辅导员制等管理制度显然存在着较大的漏洞,相比较而言,学生更乐于接受导师制这种朋友引导交流式的管理。但导师制的高效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努力,加强宣传与投入,为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营造良好氛围。
4.2导师制要注重引导作用
导师制的关键在于引导,切不可将引导简单看作管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所实行的学生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并没有体现出引导的作用。简单化的学生管理会使得导师制过于机械化,进而使学生丧失了自我学习发展的机会,非常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简单化的导师制实施起来不实际也无意义。
4.3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要注重全面引导
导师制相较于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而言,更加直接深入的面对一线辅导员和学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提出的导师制不仅仅从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还要从辅导员老师的角度出发,让更多有经验的老师,例如学校的领导层、骨干教师等对于年轻的辅导员老师给予指导。
4.4导师应树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导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高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同时导师还要熟悉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设施,了解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制度,根据制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和各种活动加以指导。“为人之师似为人之父母”,导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全面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更好地去处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和学生交流,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做学生的生活顾问。只有这样,才能够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才能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才能够对老师敞开心扉。
5结语
导师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对于当前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高校开始实行导师制以来,可以看到效果确实是明显的。但是经过这些年导师制的实施,我们有了新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可以让更多的综合素质好的中层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有经验的老辅导员或者高年级学生来帮助现任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指导方案,以尽可能的缓解学生管理工作压力大的难题。笔者建议推行的导师制包括:导辅导员成长、导学术思想转化、导学风建设。因此,高校应该着重提高导师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地位,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在导师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营造一种引导和督促的关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导师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高春华.论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33-134.
[2]陈强,王圣贵,牛会茹.服务育人引导成长———北京演艺专修学院人生导师制工作实施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12(Z2):54-57.
【关键词】导师制实施 ;民办学校;学生管理;调查分析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导师工作条例》是昆山硅湖学院在现有的注册招生条件下,就如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高等教育和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旨在弥补扩招后教学资源短缺的现状,用这种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引导学生成长,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自2010年以来,该学院在学生进校时就配备导师,实施导师制。实施以来,导师制的作用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其一是针对性,解决同学们如何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其二是规范性,导师有专门的实施细则,对导师和学时都有要求;其三是导师制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对年轻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导师制实施后,从总体反馈的情况看还是有所成就的。
为了解硅湖学院现阶段导师制的实施情况,我们调查了建筑工程系的20位同学和学院四个系的二十位辅导员老师,共发放40份问卷,还访问了三名导师。我们得到了一些信息和数据。
一、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分析
以下是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问题分析:
(一)您了解我院导师制的实施背景与目的吗?调查结果:完全了解(35%)、比较了解(35%)、基本了解(25%)、不太了解,只是学校一种制度(5%)。由此可知:导师制的宣传力度对它的作用的发挥有很大影响。了解清楚的人更容易接受这一制度,而且产生的效果相对来讲也要跟好。
(二)您希望与导师实际交流频率是?调查结果:一周一次(40%)、一月一次(55%)、半学期一次(5%)、一学期一次(0)。由此可知:导师对学生指导次数多少,将直接影响导师制作用的发挥。
(三)您觉得一位导师同期指导几名同学较合适?调查结果:1位(2.5%)、10人内(32.5%)、10-20位(52.5%)、20位以上一学期一次(12.5%)。由此可知: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在20位以内,效果较好。
(四)您认为导师指导辅导员较为有效的途径是什么?调查结果:个别辅导(20%)、谈话(50%)、讲座或者会议形式(15%)、其他(15%)。
(五)您认为导师指导学生较为有效的途径是什么?调查结果:个别辅导(5%)、指导社会实践(70%)、座谈会(20%)、专业研讨会(5%)。
(六)您希望自己的导师如何选择?调查结果:自己选择,了解导师(80%)、由学校分配,不了解(15%)、自己选择,不了解导师(5%)。由此可知:不管是学生还是辅导员老师,大多数人都希望能自主选择导师。
(七)辅导员老师从导师哪里实际获得的指导是?( 可多选 )调查结果:帮助适应工作(60%)、解决生活上的难题(15%)、解决工作困难(55%)、无帮助或者未曾帮助过(20%)。
(八)学生从导师那里实际获得的指导是?调查结果:课程指导(80%)、学习方法(70%)、人际关系(90%)、就业发展(50%)、生活困难(60%)、政治思想(60%)、人生价值观(60%)、心理问题(35%)
(九)您如何看待导师制对您的作用?调查结果:没作用(5%)、作用小(5%)、作用一般(17.5%)、作用大(60%)、作用非常大(12.5%)。由此可知:不管是学生还是辅导员老师,大多数人都觉得导师对自己的帮助是大的。
总结:从整个问卷调查的回收率来看,基本能从大的方面看出硅湖学院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民办专科学校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一)同学和老师对导师制度认识不清晰。虽然学院制订了导师制方案,但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各部门对导师制不重视。同时部分导师认为这是兼职,在时间、精力上都会对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产生影响,不愿承担此工作。
(二)缺乏相关配套制度。一是导师培训机制有待完善。二是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致使该项制度的许多措施不能完全落实,在学校工作中,导师要比一般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导师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导致部分导师人浮于事。严重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和发展。三是考核和反馈机制不够完善。
三、解决导师制发展困境的思考
(一)明确职责,规范选拔。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工作,导师在院系领导下开展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 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虽然都是做学生工作. 但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是有区别的。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结构培养上,导师是起主导作用,辅导员起辅助作用。
(二)提高导师工作的实效性。很多高校实施的导师制一般都是一个导师对同一届学生连续指导2~3年. 这并不科学,各年级学生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导师的职责也要根据所带年级不同而有所侧重,要体现年级和专业的差异性。
(三)加强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导师要经常与辅导员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教书育人的合力。可建立导师与辅导员的QQ群,形成快捷方便的联系渠道。让导师与辅导员有分工有合作,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及生活,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及和谐班级的创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任何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应当积极总结本科导师制的经验和不足. 从而不断完善本科导师制. 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
导师制最早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开始实施,其最大的特点可理解为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道德品质、情感、科研及就业等多方面进行个性差异指导的教学制度,是教育与管理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1]。国内的本科生导师制由竺可桢先生于1938年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倡导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历经70多年的摸索发展及调整,通过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中南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的率先尝试推行,对上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当前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仍是一种创新的本科生培养管理模式。
一、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1、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培养人,只教书不育人,人为地将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割裂,无疑达不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事实上,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2],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偏离教书育人的本质,出现了教书和育人脱节的现象。导师制作为本科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途径,它的提出整合和重构了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突破了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深化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在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能够有效的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改变过去单一靠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局面。此外,也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将学生专业素养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层次的发展起来,从而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2、本科生导师制突出个性培养,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自高校扩招教育政策的实施后,由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高校师资力量明显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的速度,高校一度出现学生多,教师少的局面。为了解决生师比扩大导致的困境,很多高校只能采取“大课堂”的形式,导致授课的班级人数由原来的小班教学发展到一名老师通常需要面对上百名学生授课,这种“大课堂”的授课人为地拉开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距离,导致教师没时间指导学生,学生也没时间与教师交流讨论,教学效果明显下降。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人数相对有限,一般在8至10人之间,这样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全新有效的交流平台[3]。教师能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特长等因素,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其确定学习计划,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双主导作用。从该方面来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个性化培养,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3、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分制的落实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运行模式符合市场经济下人的全面发展成才规律,也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学分制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及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年限、学习课程及任课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尽管在提高学生独立性方面学分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思维的盲目性,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核心就是学生的选课。而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选课的理由非常盲目,完全考虑培养目标,不顾及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只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不足,实施导师制是推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最佳补充,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需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有系统、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构筑知识结构。此外,也可避免学生只为完成学分,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素养的毛病,达到优化人才素质培养的效果。
4、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多元化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事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培养具有创新、实践、应用等能力的人才。实际上,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仍然摆脱不了用成绩、排名来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模式。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抑制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现在社会,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天之骄子, 却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都无法掌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及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此外,在实施导师制的机制下,学生通过导师科研项目中的实践环节,还可以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开阔思维及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4]。
二、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困境
1、定位不明确
定位模糊且不明确是目前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5]。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最基本的原因是高校没有处理好导师制与辅导员制及班主任制之间的关系。部分高校将推行导师制覆盖所有的本科学生,学年跨度包括入学到毕业的全部在校时间,指导的内容囊括生活、思想、心理、情感、专业学习、考研、创业、就业、科研训练等各个方面。类似这种方式的本导制定位的目标过大、功能过全,且职责泛化,从本质上使得导师制的目标、任务以及职责都过于复杂化,此类本导制的实施看起来是面面俱到、轰轰烈烈的,实则是很难将指导工作开展到位。这类的导师制混淆了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的职责边界,人为地将培养学生的任务全部落入本科生导师的肩上,那么所起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生师比偏大,缺乏导师资源
自高等教育扩招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部分省市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可实际上由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滞后性,使得部分高校教师少、学生多的局面越来越严重。目前全国高校的生师比平均为17:1,某些热门专业的生师比超过20:1的比比皆是。而实际上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要求高校有较高的师生比,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平台的搭建,更易建立平等、独立、自由亲切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及专业,做出合适的选择。导师队伍资源匮乏产生的生师比偏大这一困境导致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3、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
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与导师就是导师制的主体,彼此之间都应主动沟通交流。可实际上高校大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都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师生之间的交往通常表现出松散性及自由性,缺乏强制性和约束性。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对导师制的了解不够,交往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认为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没必要去麻烦打扰老师。而对高校老师来说,不仅担负教学任务,也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及指导研究生的任务,工作量相对较大。如果本科生不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高校老师也乐得轻松,很难主动积极热情投入大量的精力来了解和指导学生。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都极大地影响了本导制推行的效果。
4、缺乏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高校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前均会进行周密部署,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来保障本导制的有效推进,但是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个时间周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此外,与教学与科研相比,做本科生导师投入大,但报酬普遍偏低,相对来说导师的义务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故而个别导师的指导工作也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的应付一下学校布置的工作,敷衍了事。但是也不乏有很多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尽心尽职地指导学生,可其考核结果与其他流于形式指导的导师考核结果都一样的,在很大程度了打击了优秀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总体而言,高校本导制尽管有明确可依的条例来考核导师工作,但是没有导师工作质量的量化考核指标和奖励办法,阻碍了导师制产生的积极作用的持续发挥。
三、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建议及反思
1、科学合理定位
高校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首先必须科学合理定位本导制,理清本导制与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关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并存关系,三者工作重心各有所重却又有所交叉。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心理及就业方面的进行宏观集体的指导。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掌握学生的集体发展情况与班风情况,为辅导员和导师的工作提供依据。导师则主要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开展个别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引导,并及时将了解的情况与辅导员及班主任相互沟通了解,三方形成相互协助完成教书育人的合力[6]。
2、多渠道解决师资力量
为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效果持续发挥,高校首先应对校内导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持续的教师培训,并将导师的专业培训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从源头解决导师素质的问题,保证高校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针对导师数量的匮乏,可聘请校内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担任本科生导师。再次,也可将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力量发挥出来,担任导师工作来弥补导师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
3、师生双向互选,促进交流,强化管理
为了使学生对导师有更直观的印象,高校可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指导方向及水平等情况公布在学校内部网络,由学生对导师进行志愿填报,每位学生最多可选择2至3位导师。导师根据招收的名额及学生的填报情况进行筛选。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后,学生与导师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也可根据双方的意愿提出转换申请,但是最多只能转换申请两次。
4、建立完善的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
为科学合理评价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将本导制的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做好做差一个评判标准,高校应该建立具体的导师考核目标。将导师的日常指导情况与学生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客观反映导师的指导工作,加强导师工作指导的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此外,为了激励导师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该根据导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考核结果计算一定的导师津贴及教学工作量。对于指导学生成绩突出的老师,除了精神方面的鼓励,学校在职称评聘、年度评优以及进修等方面应该给予支持与倾斜,确保导师制稳定有序的发挥教书育人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当然,我国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结果表明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及办学特色,结合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及实施的成效,反思本导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导师制,确保本科生导师制取得实效,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涂春花.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新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39-41.
[2] 金翠云,汪晓男,李大字,李宏光.深度贯彻本科生导师制,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J].化工高等教育,2013.2.8-10.
[3] 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4] 李倩,刘万海.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重庆高教研究,2013.1(3)54-58.
1.导师制的提出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子女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减弱,或者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都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我校本着“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导师制。
导师制是由学生与教师(导师)通过双向选择,在学生自选导师的基础上,每位导师有针对性地选定6名左右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和学生加以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导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其中,利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采取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方式,并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1)导师要在确立受导关系的一周内熟悉受导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品德、学业水平、身体素质、家庭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现状,并填写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的学生基本情况栏目。
(2)一周内要与受导学生进行第一次谈话,按导师工作原则与受导学生确立受导关系,并做好受导记录。
(3)确立受导关系后每周导师与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学生本周的成长情况,解决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可以做谈话记录,也可以不做记录。
(4)每次模块考试后,导师必须与受导学生进行谈心,总结一个模块学习以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变化等内容填写受导记录。
(5)每学期在学期中与学期末,导师要写出自己的导师工作总结,反思与总结学生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问卷调查,在调查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导师在授导过程中的责任心、知识认知层面、谈话设计以及自己在思想、生活、心理、学业方面的收获等各个层次进行评价;学校依据学生成长导师制记录本记录情况进行打分,结合学生自选导师情况汇总和学生对导师评价情况对教师在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结果纳入年终百分考核中。
通过实行导师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与辅导中。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以正确、合乎实际的方法指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心灵距离更近,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2.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师生之间选择的针对性不够突出。有的学生可能文科不够好,却分给了理科老师受导。有的老师可能业务能力突出但不太善于做思想工作,对以谈话形式进行的导师制就感觉不能得心应手。
(2)教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应付检查,往往是集中找学生谈一谈话,走一下过场,或者检查的时候将《学生成长记录》匆忙地填一填。《学生成长记录》要求有谈话内容和学生感受,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也只能根据老师记录的谈话内容编造出一些感受,这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将学生牵扯到造假活动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要求选导师,被要求分配给某一位导师,被导师找谈话,学生出现问题并不能主动找导师沟通,导师的谈话内容一般也只是围绕着学习方面,其他方面很少涉及,这样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在评价方面,目前采用对受导学生问卷调查和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两种方式进行。在问卷中学生一般不会给自己的导师打不合格的分数,因为导师同时也是自己的任课老师,高中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对《学生成长记录》的记录内容打分,“重量不重质”,只看记录本上的记录是多少,对中间的实施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对学生的受导效果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
二、对导师制的建议
1.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导师
我校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生活在集体里,没有自己的空间,在学校难免和同学产生摩擦,有的同学可能在情绪上表现得就比较明显,需要老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沟通自己解决。另外,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初上高中,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出现学业水平下降的情况,这就需要相应的学科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之迅速适应高中生活,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既然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最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需要导师给予帮助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受导服务,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则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
2.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当导师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老师善于和学生谈心,能在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老师业务出众但是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去辅导学生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导师肩负着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生活上指导学生的重任,所以做导师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应该给导师设立一定的门槛,各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导师。
3.多次浅谈不如一次深谈
目前导师制的实施方法是每周谈一次话,考完试必须谈话,时间不限,短可以三五分钟几句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时间长度没有上限,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不可能超过二十分钟,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和学生谈话三五分钟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既不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或者指导。和学生的谈话不在于次数多少而在于谈得是否透彻,即使不能达到谈一次就让学生受益终生,也要谈一次就让学生有所体悟,有所收获。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与困境
目前,各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功能不一、形式多样。从是否有机制保障看,可以分为职责型导师制和自愿型导师制,前者因为有一定机制而将导师工作纳入到工作职责之内,后者则没有硬性要求,工作纯属自愿。从导师类型上来看,有专业型导师、思想指导型导师和综合型导师,前者负责学生专业引领,中者负责为学生生活和思想问题解惑,后者则为二者兼俱。从实施年限上看,有四年制的全程型导师制,也有固定年级的年级型导师制。从学生群体上看,可以分为优秀学生导师制和普通学生导师制。
随着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的推进,许多掣肘因素也逐渐显现:第一,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宗旨缺乏统一的理解。各高校导师制的形式虽多,基本上都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为指导宗旨。但是如何落实该宗旨,导师间、师生间却没有统一的理解。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认为,选择导师可以获得一些具体的、直接的便利;有的导师认为,指导学生就是要具体帮助学生解决其生活、学业、工作、感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这样反而助长了学生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学生的成长速度。其次,本科生导师制对导师要求高、理念新,但缺乏具体指导,导致导师的素质和能力不一,指导效果参差不齐。许多高校都提出,导师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生活中的指导者、专业上的辅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这个标准即便对于从业十几年的教师而言,也实在不低,对于那些刚刚毕业几年,自己尚未能安居乐业的中青年教职工来讲,落实起来就更加难了。对导师缺乏指导,“导”好“导”坏全凭导师自由发挥,导师不同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不同的指导效果,对于学生来讲,也不尽公平。再次,缺乏机制保证,导致导师制缺乏长效性。受生师比过高和学校硬件支持力度弱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师生之间经常没有合适的见面场所,有的导师利用教研室、办公室,但也多有不便,所以很多人选择在家中和学生联系,在时间上也经常选择在晚上或休息日。种种不便利损耗了导师的指导意愿,有些导师采取了“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的方式,等着学生自己主动退场,导师制成了走过场。
二、加强机制建设,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1 结合学校特点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航标,设计指标明确的指导大纲,以增强操作性。具体而言,可以参考学分制,设计“必导项”和“选导项”指标。“必导项”指标应该依据大学生活和青年自身的特点,涵盖安全教育、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要素,“选导项”指标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广泛设计,这样既保证了导师制的指导主线,而不是天马行空地任由导师自由发挥,同时也保证了导师的风格特色和指导空间,从而让导师们能够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
2 加强制度建设,通过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长效性。建立导师的选用标准,明确导师的权利和义务,把合乎条件的教师、职员是否担任学生导师以及导师工作的实际效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职务评定的加分项;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允许导师自评和学生匿名考核导师;建立导师培训交流制度,定期地培训和交流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优秀导师的经验,既能集中问题,也能集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思路明确,让导师也可以“导”有所长,从而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参与意愿,提高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据统计,牛津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七成多毕业于牛津大学。随后仿效该制度的美国大学更是大大受益,与此同时,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导师制在我国,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主要实行辅导员制。近年来,从北京大学到地方高校,许多高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我校导师制也实行了多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本科生、研究生质量普遍有所下滑,很多高校希图通过本科生导师制解决教育质量的问题。我校的导师制实施多年,但是,对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似乎影响不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低师生比
实行导师制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做出合适选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比是1:3,普林斯顿的师生比为1∶6,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1:9。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视质量为生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而我国目前全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实际上,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我校的情况是师生比大约1:15,但是,各院系专业的分布极不平衡。有些专业的师生比非常高——比如历史,有些又非常低,比如信息、艺术,中文专业的师生比约为1:18。在这个比例中,有些教师是“双肩挑”,本身担负着教学和管理两方面的工作,不可能在承担导师的工作,所以,实际上能担任导师的教师很少。
第二、导师资源稀缺
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有两个问题经常被忽视:一是本科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模式大为改变,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途中,加之当今社会价值观、思潮的混乱,新鲜的大学生们急需获得一些来自学养深厚的教师的真诚建议。但实际的情形恰恰是老师对于本科生只有课堂教学的任务,绝少指导的工作。二是绝大部分导师鉴于目前学校的考核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也往往无暇或干脆对学生置之不顾。据一份对哈佛本科生的调查报告,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老师本人的认知。在实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及大学生活时,总会提到一两个对他影响重大深远的老师。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导师既然要跟学生直面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感和爱心,是不能真正胜任的。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在师生比本来就低的情况下,又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可以作导师,有效的导师资源稀缺可以想象。
第三,学生导师自身的问题
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牛津的一位教授曾经说,“最好的学生就是能教给我一些东西的学生”,在我国早就有“教学相长”的说法。然而现实中,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我们的学生更习惯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这种情形也造成一部分导师对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只能逼迫老师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天长日久,老师学生的双向厌倦疲惫也在所难免。因此,导师制要有效实施并可持续传承下去,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事情。学校在实行导师制前,应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在落实中也好更默契地配合、互动。比如,学生要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授之以渔。无论从培养精英人才还是提高大众素质来看,导师制都不无裨益:师生之间平等、开放式的交流氛围,使学生易于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养成逻辑思维和富于反思批判的精神。
第四,导师制度不够健全
首先是一个导师指导一个班级。班级有大小,目前,人数少的班级还有几个?一个导师指导几十人怎么可能呢?这一点,文学院的情况稍好,每个班级30人左右,但也比较多。
其次,是导师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合理。导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要规定细致,权力都有哪些?要明文规定,而导师的利益(工作量或补贴)太少。
第三,导师和辅导员的关系、职责分配不明确。导师该负责什么,辅导员该负责什么都应明文规定。
第四,硬件条件比较差。有的教师办公室10平方的小房间有7、8个教师办公,缺少指导的地点和安静的环境。教师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太远,教师无课时很少来学校,学生和教师见面太难。学校网络建设比较差,学生上网困难,无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建议:
首先,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导师制教育,让大家都理解什么叫导师制。
其次,加强对导师的资格和素质的要求,不是什么人都
摘要:
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实施了大学导师制度,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导师制度存在一些不恰当的看法,进而引起了导师制度实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如何衡量导师制实施的效果缺乏指导性的指标规范。本研究通过结合案例在九个方面分析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基于此以推动导师制度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能动作用并优化导师制的实施路径与过程。
关键词:
导师制;实施效果;比较
前言
大学导师被誉为学子们人生重要阶段的“灯塔”。大学的初始阶段,正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期,也处于个人从心智的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其思维方式和方法也沿袭青春期的遐想和对未来理想的憧憬,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以及窘境尚未经历太多,对待问题的方法和审视角度往往缺乏适当的调整,而导师作为这一人生阶段的良师益友在鼓励青年人开拓进取、敢于拼搏、勇于超越自我的道路上给予其指导和帮助,成为大学生人生重要阶段的指路人。大学导师制的研究总结起来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早期研究多移植国外经验,重视认可导师制的重要作用,以及针对我国大学导师制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的研究[1-5]。二是对于如何发挥导师制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的路径和模式探讨[6-8]。三是对导师制度的实施、监管、激励的措施和路径的探讨[2]。以上探讨的问题有很多值得推崇和借鉴的地方,本文综合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就目前中国大学导师制实施的一些不恰当的观念和做法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大学导师制的实施能动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大学导师制度的良好运作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大学导师制的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引入导师制度,缺乏实施基础
导师制度始于英国,后被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国,作为现代导师制度的起源以及发展的英、美、德、法等国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方面倍加推崇这种模式。中国引入导师制度虽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但是真正普及现代大学却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教育工作者引入大学导师制度正是看中了其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创新,对锻炼具有革新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的作用,也契合中国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研发的科技人才的需要。但是毕竟中国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别是在大学教育时期有别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其中差距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师资力量和生均经费缺口大,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锻炼的能力和意愿以及氛围是很缺乏的,盲目引入国外大学导师制的做法并不会带来好的效果,甚至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行为。在研究型大学引入导师制度要比在学习型大学引入导师制度更有优势,也更具有导向意义。这并不否认在普通高校引入导师制度的可行性,总之,要结合师资力量、实施制度来正确引入导师制。
(二)夸大导师制的应有作用
导师制度的核心是导师在学生人生成长中的心智教导和影响,但是其并不是功能强大的制度,它是大学教育的辅助,并不是基础。原因在于导师制度下的导师本身并不是知识全能,他可以在某些方面引导学生,而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发挥作用,基于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导师可以侧面指导或者帮助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境、生活中的情感困惑等,但是学生自身的能动力的激发并不能靠导师单方面鼓励,目前很多实施了大学导师制的学校出现了一个现象,导师的作用对于那些乐于参与导师科研,乐于与导师交流的学生作用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导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而并不是像初高中一样作为学生的保姆看护者,其指导并不具有强制性,这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对于不善于与导师沟通,喜欢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学生效果甚微。
(三)对导师制度的内涵了解不够全面
从很多文献检索来看,很多学者对导师制的内涵了解更多侧重于导师对学生科学研究的带动,缺乏对导师在推动学生心智不断健全方面的深入研究。某种意义上,导师制是大学辅导员制的补充,帮助学生参与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学生自我发展,也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其无暇顾及和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领域。现代大学多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热情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实践性的比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兴趣和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心智发育并不能同步推进,而导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平衡学生的学习和心智,在这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十分缺乏。目前,大学生身心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恋爱观、责任感、担当感、荣誉感、个性彰显、人格、内心承受力、品格,集体观念等等,虽然学生的智育培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前述心智,但是这并不能弥补心智培育的缺失,现代大学恰恰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不足,有很多学生出现自杀、精神异常、性格孤僻、人格扭曲、自控能力极弱、学习不专心等问题,导师制这一作用和功能是我国大学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极度忽略的方面。
(四)导师制度并未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导师制虽对部分学生发挥了作用,但有些学生并未受益。高校目前大学导师制度的发展出现了偏颇,侧重发挥导师制度的科研引领,大学时期学生除了按照基本的要求完成学校所要求的课程和学分之外,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增进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能力,综合素质锻炼也是很多学校设定的目标。坦白来讲,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很实际,往往需要在基本的学习之余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大学导师制侧重科学研究,创新创业,适合那些乐于跟随导师做科研,喜欢搞学术的部分少数学生,特别是经济类文科生更是往往存在只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情就完成了任务,缺少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耐心,很多学生不善于跟随导师,与导师沟通都很害羞,如果导师不主动与之交流,那么他就会走自己的路,不会参与可能对他自己有意义的各项活动中去,自我展示的惰性就会深埋在这些学生心中。如果导师忽略了不善于沟通、不喜欢主动展示发掘自己才华的学生,那么他们可能会逐渐游离于群体之外了。就笔者在指导过程中的了解来看,这样的学生其实不在少数。
(五)导师制度的实施过程和结果缺乏规范性的制度衡量
高校导师制度的实施应该从制度完善开始,主要是导师的选取、聘用、考核并形成制度来规范保障导师制度的实施。实际上我国大多数学校并未形成规范的导师制实施制度,并未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这对导师制度的作用发挥形成了极大的制度约束,而进一步发挥导师制度的功能就无从谈起。另外,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受益程度,很多学校在对导师进行实施效果评价的时候都主要参考了学生的直接评价即给导师评分的衡量标准。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所推出的评级体系与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比较相似,包括学生测评、管理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这种测量体系相对最简便直接有效。但是,导师制度的实施有别于其他考核制度,应该在考虑客观系列指标的基础上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目的是更好地对导师的具体工作范围进行指导。
二、导师制度实施的比较分析
依据对安徽工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导师制实施的评价要求,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了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处处长和教务处学生工作老师5人,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及老师10人。综合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从学生的一般成绩的变化统计、参与校内外专业竞赛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学习氛围状况,课余时间的分配,参与科研和知识面拓展情况,自我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意识变化情况,毕业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和质量,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即师生情感度作为考察维度(如图1)。此次调查所选取的样本是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位本文作者为导师指导的40名本科生(实际是一个教学班)和2012级没有实行导师制的随机抽取的国际贸易专业两个教学班中的一个(总人数40人)。由于导师制的实施是从学生入学开始的,没有实行导师制的年级沿袭以往辅导员负责制的做法,因此本研究无法进行学生的纵向对比研究,只能是对不同届的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数据来源为调查问卷和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数据真实可靠。
(一)学生的成绩变化比较
实行导师制度的2014级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相对明显,从四位导师的各自1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以及从教务处整理的两个年级的学习成绩变化对比来看,2014级的第二学年与第一学年相比有三位导师学生的成绩排名特别是2-7名发生了重新排列,另一位导师的10名学生的第4-6名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其他名次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平均成绩提高3-6分不等。没有实行导师制的2012级学生的大一到大二的学习成绩排名变化不大,基本稳定且平均成绩提升-1~3分。学习成绩的变化看似与导师的管理关系不大,实则关系密切。新生进入大学后很多沉浸在大学上课不需刻苦努力只需临近考试冲刺就能顺利过关的思想中,导致部分学生放弃过去刻苦学习的习惯,没有意识到大学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而导师的跟进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及时做出纠正并加以正确引导,根据2014级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每位导师都在与他们交流时强调了大学阶段自学的重要性,都会告知学生大学老师会引领你走入知识的殿堂,但是要拓展自己的认知必须毫不放松,更不能丧志,不能得过且过混日子,自己的未来前途实际上仍在大学这一重要时期,而且四位导师也通过各种讲座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劲头。总体效果非常明显,2014级实行了导师制度的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二)参与校内外竞赛活动积极性对比
实行导师制的2014级学生第一、第二两学年参加了国际贸易商科技能大赛、物流大赛、全国创新训练计划大赛、校营销策划大赛等共18组,而2012级学生参加竞赛数量统计结果为10组,无论是参与积极性还是组队热情,2014级学生都比2012级的学生高。其中,导师的鼓励和号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最重要的是导师向学生们阐明了参加此类竞赛对学生的意义。实际上有很多同学很想参加技能比赛,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不想过多麻烦老师进行指导,对参加此类比赛认识不够,始终停留在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其他的都不重要的观念,导致学生缺乏组队热情,参加队员凝聚力缺乏,多数以完成任务或者搭便车而不是挑战自我为目标参与比赛,其惰性明显。
(三)任课老师评价对比
国贸专业学生每学年课程较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像初高中一样,任课教师特别是大班授课的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位学生,只能大概凭自己的授课过程对学生的总体表现给予评价,课题组选取了两个学年都给同一班级授课的任课老师进行咨询,其中2012级咨询4名教师,2014级咨询4名教师。由于大学前两个学年都是基础课较多,因此重复授课的老师不多。咨询统计结果如下:大学英语老师对于2014级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评价,虽对2012级也同样给予较高的评价,但是从第二学年和第一学年对比来看,2014级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2012级学生第二学年则表现的有所懈怠。高等数学老师对两个年级的评价相差不大。而从西方经济学专业任课教师对两个年级的认可度来看,很明显2014级的评价要高于2012级,这其中与学生的上课质量和课程重要程度有关,2012级学生很少说得清楚学习这几门课程对自己有何意义,而2014级的学生在导师的阐述下都对以上几门课程有足够的认识。以上几门课程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课程,科学研究对以上几门课程要求很高,经济学知识不仅让他们了解国家经济宏观政策也是他们未来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在对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学习目的的阐明中导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氛围的变化对比对
学习氛围的比较主要是学生的整体学习热情的比较,平时自习课的出勤率和学生的自我班级和导师成员的评价,对于2014级学生,每位导师都要求鼓励学生们之间要进行竞争,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在个人学习成绩不能落后的同时,平均成绩不能落后。在激励和奖励机制方面有导师自掏腰包设立进步奖等方式,相比于2012级,2014级学生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更好。总体来看学生们之间的相互竞争意识也很强,但是后进的学生学习动力始终不足,班级的总体排名没有明显的变化。
(五)课余时间的利用变化对比
大学导师制度目前比较重视学生的科研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大学设置导师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本校在这方面同样重视,2014级的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的比率高达60%,课题的参与使学生积极利用平时的很多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在导师指导和压力下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其中,解决了以往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看小说、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电视剧、以及整日与手机为伍的习惯。经过一年多科研参与,本文四名作者担任导师所指导的40名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知识增进了很多,阅读和写作水平有所增进。2012级的学生则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很少,40名学生只有四五个人有此经验,大多数学生把课余时间甚至上课的时间用来上网,甚至沉迷于互联网不能自拔。2016年毕业的2012级学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让论文指导老师感到不满的就是论文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逻辑思维和文章组织能力较差。
(六)自我学习拓展和创新意识
导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面并不和其他授课教师一样专门教授基础知识,特别是以培养科学研究创新探索能力为主要目的导师制度更加专注于学生的知识拓展和更多参与校内外专业的学科竞赛。比如,导师分配的课题研究任务,每个学生或者负责其中一个环节,在课堂上的知识也许无法满足任务的要求,因此必须腾出时间来阅读参考文献并参与调查研究等工作,这就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创意的发挥。从2014级和2012级学生的对比来看,2014级各导师指定了相关书籍要求学生阅读然后进行讨论,2014级学生就普遍增加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而2012级的学生一般只是按照自己的爱好阅读图书,图书借阅量比较分散,有些学生甚至在一个学年里都没有借阅一本图书。
(七)表达沟通能力的变化
导师制度的实施其实最重要的一层含义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通过导师发现和解决学生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导师会定期与指导的学生开展交流,并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增进师生的情感。导师都会遇到几个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甚至寡言少语的学生,各位导师也纷纷希望自己能多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突破一些心理障碍,辅助他们多参与集体和公开的活动。主要做法是主动邀请学生参与科研讨论,指派他们进行校外的调查研究并负责调查工作,这就增进了学生的信心和胆量。从同学们反馈的信息,过去性格内向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没有实施导师制度的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锻炼机会。
(八)毕业继续深造人数和质量
由于2014级即将迈入大学三年级,所以其考取研究生、海外继续留学等继续深造的实际数据无法与2012级进行比较。2012级学生全年级备考研究生人数约30人,约占年级总人数37%,考取研究生人数5人,考取率16%。对于2014级学生,导师对学生有科研兴趣的同学和有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进行了鼓励,三位导师所带领的30名学生经询问有考取研究生意向者20人,很多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向导师咨询本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要求、适合的学校,如何进行复习、是否报班,如何寻找所报考学校的历年考试资料以及相关的信息等问题。与往届相比,咨询数量上升了好几倍。学生研究生备考需要导师的指导和鼓励,作为指路人导师的作用非凡,特别是对已经有了少许科研经历,对科研产生了兴趣的学生。
(九)学生与导师情感度
学生与导师情感度可以评价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导师工作的被认可情况,这是衡量导师制度实施的重要衡量标尺之一。学生与导师情感交流融洽,相互之间信任度高,说明导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就会被鼓励。对导师与学生情感度的衡量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导师对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状况的了解程度,二是导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频次,三是学生对导师的信任度。几个方面综合反映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师生情感。师生情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纽带,从本校师生情感角度调研结果来看,无论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次,交流内容深度、对导师的信任度,导师制度下导师与学生普遍情感要高于没有导师的2012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度。
三、结语
本文从九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也相应提出了衡量导师工作如何评价的几个方面,以上是根据本校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笔者在导师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所总结出的思想,可以为普通高校制定评价标准时提供一些参考性指标,也可以作为今后指导本科生导师工作方向的基础,提高导师制度的运行效率。目前,导师制的运行和绩效衡量仍大多沿袭学生测评和监督领导测评以及导师自我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希望结合以上几点的思考能促进导师制度的良好运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导师制度在其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益处,进一步从导师、学生、学校三方面共同推进学生的心智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芳.本科导师制的国际经验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6):694-697.
[2]张晓东,蔡书凯,鲍旭红,汤琳.浅谈导师制对本科生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4):36-39.
[3]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6-8.
[4]李莉.社会学视阈下的牛津大学导师制[J].高教探索,2008,(5):34-37.
[5]刘国福,杨俊.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本科导师制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1):63-65.
[6]张远索,崔娜,董恒年.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5):3-5.
[7]王瑾红,罗玮来,陈满娥.论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