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8 23:06: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摄影师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赛曼效应 物理实验 教学设计

塞曼效应是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荷兰物理学家塞曼(Zeeman)在1896年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即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对光的电磁理论的有力支持,证实了原子具有磁距和空间取向量子化,使人们对物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开设这个实验,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研究汞原子(546.1nm)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其二是掌握F-P标准具的结构、原理和调整方法。[1]

塞满效应实验涉及量子物理、光的偏振及原子能级等很多理论知识。但很多高校在开设这个实验时,学生对其中的很多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甚至根本就不了解,同时又由于这些知识比较抽象晦涩难懂,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实验的效果。而实验课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0分钟,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把主要的理论和操作步骤讲解清楚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反复的探讨,给出了以下实验教学方案。

一、实验简介

首先开门见山给出什么是赛曼效应。使学生马上开始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解时给出由此发现,1902年塞曼与洛仑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会使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和渴望。由于上边已介绍过塞满效应在此就不加赘述了。

二、仪器介绍

由于课前已经要求预习,其他仪器简单介绍,课上重点介绍F-P标准具,明确要求学生掌握F-P标准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其中调整方法部分也可以放在操作部分讲解。具体内容如下:

1. 结构:标准具是金属框架,透光部分由两块平行的玻璃片构成,为保证两玻璃片严格平行,有三个调解螺丝A、B、C分别负责上、下、左、右调节。

2. 原理:如图2所示,设两平行玻璃片相对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透射光束与水平轴线的夹角为θ,S为光源,一束平行入射光平行入射后,经过反射投射后汇聚在一起,任意两平行光束都满足干涉条件。干涉方程为2dcosθ=kλ,这也就是F-P标准具的工作原理[2]。

3. 调整方法:重点讲解怎样调F-P 标准具平行。(1)首先要明确根据什么判定两块玻璃片是否严格平行了。这里可以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讲解。(2)给出调整依据并解释原因。依据就是干涉方程:2dcosθ=kλ。可以先提问,然后以总结学生回答的形式解释原因。(3)根据调整方法进行调整。调整方法:鼠标单击左键调整螺丝,相应的板间距d减小,单击右键相应的板间距增大。根据所给的四个观察方向逐个观察调整。如看到干涉图样是动的,证明两玻璃片没有严格平行,就需要调整。让学生先选择自上向下观察,看到干涉圆环逐渐往外吐即干涉圆环半径自上向下逐渐增大。就此提出问题:由此判断两玻璃片的位置关系,由学生探讨判断后得出结论,然后根据调整方法进行调整,直到看到稳定均匀的干涉图样为止。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涉及量子物理、原子的外层结构及电子排布规律、原子跃迁、光的偏振、光谱线分裂等理论知识,由于实验课讲授理论的时间有限,本人按以下脉络解释赛曼跃迁产生的原因及谱线分裂的现象。

1. 在没有外磁场作用下即B=0时,一个原子体系受到外界激发,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如果释放出频率为v的一个光子,光子所具有的能量满足的条件是:hv=E2-E1。

2. 把光源置在足够强的外磁场中即B≠0,由于外磁场的作用,上下两个能级附加了新的能量ΔE2和ΔE1,由此使上下两个能级首先进行了分裂。[3]Hg 5461谱线,{6S7S}3S1 {6S6P}3P2能级跃迁产生,上一个能级分裂成3个,下个能级分裂成5个,如图2所示。正由于能级的分裂,原来只产生一条谱线的,现在就产生若干条了,这就是塞满效应产生的原因。[4]

3. 赛曼跃迁的选择定则

(1)从量子物理角度解释π、σ成分的产生。ΔM=0时为π成份;但当ΔJ=0时,M2=0到M1=0的跃迁被禁止。当ΔM=±1时,为σ成份。(M是磁量子数,ΔM是上下两个能级磁量子数之差。)[5]

(2)实验的主要内容:从垂直于磁场和平行于磁场两个方向观察塞满分裂的情况。当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时,会看到如图的9条谱线,都为线偏振光。其中,中央三条的光失量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称为π成分,两侧各三条共6条光矢量振动方向垂直于磁场,称为σ成分。当平行于磁场方向观察时π看不到了,只能看到6条σ成分,而且它由线偏振光转换成圆偏振光,三条左旋三条右旋。

(3)平行于磁场观察时σ成分偏振性与磁场方向及观察方向都有关。沿磁场正向观察时:ΔM=+1为右旋圆偏振光(σ+偏振),ΔM=-1为左旋圆偏振光(σ-偏振)。逆着磁场观察时:ΔM=+1为左旋圆偏振光,ΔM=-1为右旋圆偏振光。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由于本实验是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来实现的,不涉及到太多的注意事项,操作部分教师可以尽量少讲解,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双击桌面大学物理仿真实验V2.0,找到塞曼效应实验,鼠标单击左键打开,来到主界面后鼠标单击右键看到主菜单,选择开始实验,能看到垂直和平行与磁场两个方向观察塞满效应。首先做垂直磁场的,然后做平行的。

1. 按光路图把实物图连接好,然后鼠标单击左键打开电源有光发出来,调整光路,使各个镜片中心与光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2. 调整好光路鼠标放到F-P标准具上双击左键进入下一步,调整F-P标准具平行。调好之后切记不要直接关闭,鼠标单击左键返回调整状态才保存。

3. 返回到界面之后,鼠标单击右键选择实验项目。垂直时有两个项目需要做:鉴别两种偏振成分和观察塞满裂距的变化。首先看观察指导,按里边具体的要求进行操作,观察现象回答思考题即可。

4. 做好垂直的再做平行的,思路完全一样。做好之后退出即可。

结论:此教学方案讲解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但学生很清楚什么是塞曼效应,并能从理论和实验现象结合角度很好地理解塞曼效应产生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观察到Hg 5461谱线分裂的现象和谱线的特征,很好地掌握F-P标准具的结构、原理和调整方法。通过观察课上实验操作、课后当面调查及实验报告的情况,所有的反馈都非常好。可以说此种教学方案完全达到了塞满效应实验的目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思诚,王祖铨. 近代物理实验(第2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林木欣.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褚圣麟. 原子物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84-191.

第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实践性;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93-01

每节课就是学生攀登英语高峰道上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不去,就会给攀登下一个台阶增添困难,为此英语教师必须上好每一节课。要上好课,想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并达成预期的目的,教师必须精心备好课,要在课堂教学构思和设计方面多下工夫。我们农村孩子没有基础,在教材份量重、难度大、教学时间不足等诸多困难面前,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计划、目的、方法、对象等进行构思和设计。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说,构思和设计一堂课是很有必要的。

一、英语课堂教学构思和设计原则

1、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提供和创设语言的交际情景。

初中学生基本上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在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形象思维也逐步地了发展到抽象的理性思维,他们在接受新生事物时,容易受到现实的直观的、实物的影响,在接受直观现象后,逐步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的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多媒体、简笔画和实物。例如,七年级上 UNIT2第三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先放幻灯片

师: What’s this in English ?

生: It’s a pen .

师: How do you spell it ?

生: P-E-N .

然后利用实物进行问答.也可以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所学物品进行问答.最后让学生将会话中用到的句子写下来。

2、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

语言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应试教育,而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教学。《课标》明确规定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加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参加语言的实践活动。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应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模拟场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言的实践将会活动。

二、多方面多角度构思和设计英语课堂教学

1、从课时计划出发,体现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教师根据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对这个单元进行合理地、科学地、有效地、系统地安排,我们把这个系统的安排称为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是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根据教学对象合理分配教学内容的课堂教案,它是教师课堂具体操作的准绳,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

例如,七年级下Unit4课时计划如下:

第1课时,主要学习职业名称shop assistant ,doctor,actor,reporter,policeman,waiter, bank clerk,student.

第2课时,主要学会谈论职业:

What do you do? I’m a reporter.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doctor.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 want to be an actor.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He wants to be a waiter.

第3课时,了解职业特征,如

I work with people and money.People give me their money or get their money from me.(bank clerk)

第4课时,掌握形容词:exciting ,dangerous , busy, fun , difficult , boring .

会描绘职业特征:

He is a policeman .It’s an exciting job .

I want to be a newspaper reporter ,because it’s an interesting job.

第5课时,能够阅读并会写招牌广告

第6课时,自我检测。

2、从教学目标出发,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英语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技能的能力。教师在制定课时把握好教材,将特定的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散在几个课时中,有针对性、准确地加以解决。

3、从作业布置来看,体现课堂教学的延续性

每堂课后教师都会布置一些书面和口头作业,以便学生能独立思考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和概括性,它应能帮助学生思考巩固和掌握知识,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堂上的精心讲练,同时地需要课后的独立思考。

这些作业都是我征对当天课上所学内容布置的,它能让学生有征对性思考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经过思考后把课堂教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掌握知识。

4、从教学手段出发,体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现今的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其共同点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师生的课堂交流,使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没有环境就没有教育,要让学生说好英语,就要重视环境的营造。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者,有着极强的表现欲。那我们就投其所好,把教室当作舞台,将学生当作演员,把教学当作表演。我们可以把书本中的知识搬到生活中来,把教室设计成书本中的环境,让学生做书本中的主人翁来表演。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要达到预期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仔细构思和设计单元的课堂教学。课前的构思和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题和条件,它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特定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热身环节

热身环节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一)歌曲热身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歌曲深受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从儿童心理学特征来讲,唱歌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满足,产生兴奋情绪,因此,课前唱一首歌曲是组织教学的好方法。在英语课堂中,我经常采用唱英语歌曲作为热身活动。学生一边唱熟悉的音乐,一边做与本课知识相关联的动作,从歌曲入手,让学生对本课新知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和接触。在轻松愉快的同唱同做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课堂中来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歌曲热身旨在促使学生在“学中唱,唱中学”,最终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二)游戏热身

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放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同时又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习英语的目的。

(三)Free talk 热身

Free talk是指课前5分钟左右的自由对话,是学生用英语自由交谈的时间。在此环节中,教师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启发学生思维。例如,T: What day is it today?S: It’s Friday. T: What do you have on Fridays? S: We have English, math and music on Fridays. T: What time is it?S: It’s 8:50. T: 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S: Yes. T: What day is it tomorrow?S: It’s... T: It’s Saturday.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由对话,从而导入新课。虽然是自由对话,但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要考虑到对话内容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联系,为本课的重、难点句型做铺垫。所以Free talk 热身,是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同时,不知不觉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强化和巩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是自由对话,可长可短,所以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二、呈现环节

呈现新知环节是会话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会话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交际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感,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

(一)实物呈现

实物是连接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教师通过描述实物、围绕实物展开对话等活动,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Let’s eat一课中,我们可以设计教具:一瓶果汁、一杯可乐和一盒薯条,引导想喝的学生说“Yes, please!”然后教师回答“OK. Here you are.”示意学生说“Thank you!”教师说“You’re welcome.”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实物和真实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真实的物品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语言,实物是连接语言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桥梁。

(二)简笔画呈现

简笔画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课型中都可以使用。它简单、快捷、高效,用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教学内容,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雨的形成过程时,我边在黑板上画画边描述,清晰明了地展示了会话的情景和变化的过程,生动形象,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培养了的观察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将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深刻在了脑中,自然习得新知。

(三)肢体呈现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向学生传递会话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使学生感受语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对话变得生动有趣。

三、巩固环节

(一) 游戏巩固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丰富多彩的小游戏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带来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抽出一定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游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巩固效果。

(二)自编歌曲或chant巩固

Chant简单易懂,轻快直观,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节奏更是明朗清晰,充满活力。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自编一些chant来辅助教学工作,例如:Swimming, swimming, I like swimming. Go!Go!Go!编写chant主要是巩固新知,运用语言,了解语言的美。

第4篇

关键词: 英语影视 开设 教学 能力 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政治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对人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结合英语教学改革,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已成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开设英语影视课,不仅能够传授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了解世界文化知识,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一、开设英语影视课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1.理论依据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1982)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人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直接“教会”而“学得”,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可理解的输入语言信息以后而“习得”(Acquisition)的,人习得语言的潜能生来就有。Krashen认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输人材料”是习得成为可能的基本条件,语言的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1972)也指出:“学生习得语言时不但习得语法,而且同时习得其它方面的内容,即语言是否可行、语言是否得体,以及语言的可接受性。”

根据输入假设和二语习得理论,学习者可通过理解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而习得语言,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也习得语言的应用技能。英语影视为英语习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现实依据

第一,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英语语料。英语影视语料基本上都是口语语料,比较简短,所用词汇一般也是常用词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理解和接受。

第二,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使用的场景。较之于枯燥的文字语料,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多彩的画面,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较为接近真实生活的使用场景,从而有助于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语言的应用技能。例如,通过观看影视,很多学生才明白,警察用枪指着罪犯时所说的“Freeze!”是“不许动”的意思,而不是学生经常在课本上看到的解释“冻结,冷冻,僵硬”。

第三,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真实的语料内容。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曾说过,电影就是剪掉平凡后的生活。一方面,英语影视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英语影视的语言具有的自发性、无准备性、句式多变、直观性、语感较强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接近生活的真实语料。通过英语影视,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所讲的英语,从而为学生将来应对不同特点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因为英语影视资料来源广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观看学习。

第四,英语影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而且包括历史、宗教、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指出,历史与传统、宗教、价值观、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工业化程度、科技水平等)这些文化因素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比较大。通过英语影视,学生对以上这些文化因素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为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清除障碍。例如,通过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著名电影“Gone with the Wind”,学生不仅能领略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景象,认识到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的历史和黑人奴隶制度,而且能够了解以女主人公Scarlet为代表的美国人民坚强独立的价值观。再如,通过观看美国探索频道的节目,学生在输入语言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自然、历史、文化知识,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质。

二、英语影视课的教学

目前,虽然各高校在英语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利用英语影视辅助英语教学,但是多数院校以英语电影欣赏为主,而忽视电影以外的视频资料。同时,不少高校并未把英语影视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只是在英语课过程中穿插几部英语原版影片欣赏。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相对系统而科学的适宜英语影视教学使用的教材作为操作性强的客观依据,许多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安排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目前英语影视课教学存在着上述问题,使得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明确英语影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克服英语影视教学存在的问题,继而改进英语影视教学方式确有必要。

1.英语影视课不等于英语电影欣赏。

目前,各高校每节课时长是40至50分钟,而英语电影时长基本在110分钟左右,总的来说,加上课间休息时间,两节课恰好能看完一部英语电影。同时,电影的故事性、直观性、视听结合等特点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电影欣赏在英语影视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但是不能把英语影视课等同于英语电影欣赏。一方面,英语电影只是英语影视的一部分。英语影视应该包括英语电影、英语电视剧、英语新闻、英语访谈、英语纪录片等各种英语视频资料。除了各种题材的英语电影以外,许多英语学习者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和纪录片,如“Friends”、“Growing Pains”、“Ugly Betty”、“Desperate Housewives”、“Everybody Loves Remond”、“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另一方面,不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仅仅让学生欣赏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性,虽然能够保持大量的语言输入,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往往只关注电影的故事情节,而忽视英语语言、文化等信息的输入,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既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规定: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不同,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中,将英语影视课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口语、听力能力普遍不高,文化知识较为匮乏。另一方面,根据教学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可以将英语影视课开设为选修课,作为英语必修课的有益补充,通过英语影视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

3.语言、文化、能力兼顾。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在英语影视课的设计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看优秀的影视节目,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在内,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过程中的安排上,第一,要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做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第二,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第三,在语言输入的同时,要注重语言输出,从听、说、写、译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日常测试与阶段性考核并重。

日常测试与阶段性考核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的重要方式。在英语影视课的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日常测试,将测试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听、说、写、译基本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如,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检验学生听、说的能力;可通过主题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影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可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可通过撰写读后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通过书面测验,检验学生学到的文化知识,等等。其次,要重视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应以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知识为目的,使学生总结回顾一段时间内学到的知识,并能够将不同影视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融会贯通。

三、总结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各高校开设英语影视课可以作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开设英语影视课的同时,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优秀影视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标注,尽快编写出适宜英语影视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根据各高校不同的特点,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小型英语影视语料库,一方面为英语影视课的教学提供素材;另一方面也能辅助《基础英语》、《英美文化》、《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日常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在职业学校内,英语课一直是被学生忽略的课程之一,然而被称为“英盲”的职校生显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谓的“高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也应具备一定的基础外语能力。因此,在职业学校英语教育中,教师不应再以纯粹地讲解教科书、抄写板书为己任,而应转变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内容,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完成整个认知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不少国外的教学模式广受好评并被广泛采用,如PPP(Presentation―呈现阶段,Practice―练习阶段,及Production―活用阶段);以及在上述模式基础上演变的ESA(Engage―投入阶段、Study―学习阶段,及Activate―活用阶段)等,这些模式都能有效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融合。

结合了职校的具体教学环境和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特点,笔者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于课堂,为学生们的英语课堂带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使他们能喜欢英语课、并认真学习英语、巧妙运用所学的英语。

一、教学模式的个案分析

1.设定教学设计步骤

(1)课堂上的最初时间。教学中课堂的最初时间十分重要,这段时间的经历可以让学生失去原本对英语抱有的兴趣,也可以将其引上不断成长和渴望学习之路。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每个学期的初次见面机会,先不要机械性地介绍本学期课程的设置,而是以很欢快的方式以英语为彼此做介绍。当然,有部分学生会感到畏惧,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不要害怕上英语课、不要害怕提问,第一堂课要使学生充满兴奋感且富有激励性。而后,再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流程,不妨介绍个别特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新鲜和好奇感,而期待之后更多的英语课。

有一点在与学生初次见面及整个教学期间都要切记的,即英语课并非是学生所学的唯一课程,他们也不是语言专业的,再者大部分职校学生没有具备基本的外语能力。他们上英语课之前,或许刚上过数学课或体育课。因此,上课的最初几分钟须用于帮助这些各不相同的学生把心思和情感转移到英语教师和英语课程上来,就算学生英语回答简单的“OK”都要给予表扬,并鼓励学生下次多说英语单词。

接着,可以逐渐使学生轻松地进入教学过程,正式授课前让学生讨论进行分组并给各自组取名,以形成独立学习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间能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职业学校学生有“坐不住15分钟”之称,这种民主的方式能使他们更加信赖英语课堂。之后便是教师的工作,在对各个班级进行摸底后,根据各班水平和特点将所教授的班级做分类,以教科书为辅助,设置相应的主要授课内容并设计如下教案。

(2)设定课堂上的基本训练项目。无论各个班级的水平和特点有多么不同,有几项内容在每次课的教学过程中是一定要渗入的,即gaming(游戏教学)。游戏教学不仅指的是以竞争为目的的游戏,而是指提高课堂趣味的教学方式。包括了小组竞赛、团队合作游戏、唱歌、绕口令、模拟表演等,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学生成为课堂中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

当然,每一次课不能全用来进行游戏教学,而是根据所学内容做相应的训练。例如今天讲授音标浊辅音[b],即可进行[b]音的绕口令训练,以训练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绕口令的难度,如:

A big black bear sat on a big black bug.(易)

A big black bug bit a big black dog on his big black nose.(中)

A big black bug bit a big black bear and made the big black bear bleed blood. (难)

再如,今天讲授关于询问职业的课程,在讲解完词汇之后,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某些职业的英文单词,并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指定的单词。表演时可借助工具和嘉宾,可运用各种肢体语言但不能开口,表演结束后让在座的学生猜出台上学生所表演的职业,用英语作答才算正确。这样既增加了学习趣味,又能让学生反复地练习、记忆所学单词。

2.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并融合了多种教学模式,根据职校生动手能力强、交际能力弱的特点,形成了特殊的教学方式。

(1)以任务型为主线。“任务型”教学模式在现在教学理论中常常出现,但具体的做法应根据不同教学环境而定。这里要介绍的“任务型”主要指学生的动手、语言运用和参考能力。

例1:以《剑桥国际英语教程2》 Unit 5 “Going Places”课题为例。本文主要介绍度过寒暑假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他们的最佳出行方式和目标,然后做汇报。最后,各种方案讨论成型后,让小组形成旅游公司来打造这一线路的旅游方案,并以图文的方式做成英语广告单来吸引顾客,广告单中包括的内容有景点图、价格、具体旅游项目、住宿等。

例2:以《英语(基础版)》Unit 6“Asking for direction”为例。本文介绍如何用英语进行问路和指路,本课以口语训练为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词句能进行基本对话之后,向学生加大难度,使学生都能乐于其中,当学习与动手结合。先设置一段中文的描述行走路线,要求学生根据已学词句将其用英语解释出来,并以图画方式表示,文字表达要适当,图示要正确清晰。

(2)以情境型为主线,职业学校英语的教改应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主要任务。因此,英语课上不应以教科书为模板填鸭式地讲解单词、课文、语法等内容,教师可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设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参与扮演某种交际场合的个人或群体,学生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

例3:以《剑桥国际英语教程2》Unit 4 “I have never heard of that”课题为例。本文介绍西方国家的特色美食。根据课题,此模式通过课前提问、教学目标和实施三个步骤来进行,情境模式主要指ESA中的Active阶段,具体如下。

课前提问:① Have you heard of the ethic dishes?

(是否听说过文中列举的异国小吃)

② Have you been to a Western Restaurant?

(是否在西餐厅进餐过)

③Have you heard of the “Table Manners”?

(是否听说过西餐礼仪)

教学目标: Dating in a Western Restaurant

实施步骤:1)讲解情境要求。

过程:预定、进入餐厅、入座、点餐、遭遇问题、结账等;

角色:服务员、客人、餐厅经理等。

2)自拟情境对话。

3)情境练习(Role-play)。

情境表演结束后,让学生找出各组表演上出现的问题并一一列出,而后根据所列问题详细讲解西餐礼仪,让学生更能生动、清晰地了解西方文化。

(3)团队学习。团队不仅运用于上述的任务和情景模式,可更多地运用于分工阅读。学生在小群体中要比在大群体中易于交谈,在上课之初将全班分为一个个由4~6名学生组成的小队。《剑桥国际英语教程2》和《英语(基础版)》的每个章节都以长篇的阅读材料做单元结尾,学生能从中扩展知识面、锻炼阅读能力。这部分内容应尽量避免采取讲解课文的同样授课方式,而应分配给学生进行自行阅读。这种团队学习具有同伴互助影响的优点,能使学生有机会互相支持和激励,可以同组间进行的也可跨组帮助。学生能在不断的询问、回答、讨论和解除疑惑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学习。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极大,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获得认同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首先要先使学生信赖这门课和授课老师,使他们对陌生文字的“不相适应感”逐渐消除。

作为教师,为了帮助来自不同群体的学生受益于他们所受的教育,我们应尊重和包容学生的在课堂上提出来的观点,使学生充满自信感;通过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确保各个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充分参与学习;力求平等对待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

三、小结

第6篇

【关键词】幼师学校英语教学情景设计

当前,社会发展对幼师学生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对英语教学课程进行了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各类教学工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良好教学情景营造,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幼师学校英语教学情景设计中,可以借助多种教辅工具,以及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打造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景,从而激发幼师学生学习热情,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本文结合幼师学校学生就业特点,对幼师学校英语教学情景设计方法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听力教学情景设计

听力教学是幼师学校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同是也是最难的部分,听力教学的开展对教学情景具有很高要求,需保持环境的安静度以及舒适度,当教学环境无法达到听力教学要求时,听力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根据听力教学的环境需求,在听力教学情景设计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到影响听力环境的因素,创新设计方法,这就非常考验英语教师的教学智慧。现阶段,幼师英语听力教学中,基本延续既定听力教材开展听力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听明白,是否在听,教师都无法准确了解。同时,由于部分幼师学生英语基础不高,学习能力有限,对教材内容理解不足等因素,学生无法跟进听力教学进度,积极性受到抑制。此外,部分幼师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听力教室,课堂播放录音的教学形式下,使得听力教学效果始终难以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幼师学校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当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幼师生营造出良好的听力教学环境。幼师学校在资金充实情况下,可以建设专门的语音教室以及多媒体教室,通过在听力教学中对多媒体进行合理应用,结合多媒体设备可以随时停止、重复播放,以及生动图片、声音、视频显示等优势,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听力训练,在带给学生感官刺激同时,提升学生英语听力。此外,教师还可结合本课时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听力材料,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基础以及能力对英语听力材料进行组织加工,关注学生意见反馈,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训练等。

2、谈话教学情景设计

对于幼师学校学生来说,英语教学的重心应当放在听与说两个方面,幼师从事的岗位是幼教工作,英语听说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幼师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谈话教学情景,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哑巴式英语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课后生活中,积极的应用应语开展对话交流。当前,幼师学校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英混杂,致使许多幼师学生对汉语表达存在很大依赖感。基于这种现状,英语教师在教学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谈话能力,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提问等环节中,都可以用英语进行,考虑到幼师学生英语基础以及就业岗位需求,英语知识的难度可以适当降低。

在英语谈话教学情景设计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课堂氛围进行调动,例如通过游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谈话活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电影桥段设计,台词重新加工、不同角色分配等,引导学生进行对话,锻炼学生的英语谈话能力。还有部分学生出于对英语的恐惧,缺少说话的欲望,不能主动开谈,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英语竞赛、合作对话等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开口的动力,此外,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提问频率,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放下忌,大胆表达,进而实现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

3、阅读教学情景设计

阅读教学的开展涉及到许多英语基础内容,如词汇、句子、文章等等,幼师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实现听力与谈话水平的提高。在幼师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景营造,为学生打造一个熟悉的阅读环境,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针对幼师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寻找具有生活气息的,满足岗位需求的教材内容,通过创新性以及互动性的阅读教学设计,打破传统灌输方法带给学生的学习压力,营造出良好的互动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创新阅读教学过程,如开展分享阅读、合作阅读、游戏阅读等,通过良好阅读环境营造提升教学质量。

4、写作教学情景设计

对于幼师学校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规范性,其次才是英语书写的美感,此外,幼师岗位在写作方面的应用还要考虑简单与实用性,如此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写作教学情景设计上,教师要有意识的选择生活性话题引导学生写作,从掌握词汇量开始,借助于英语书法图片,给予学生直观展示。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英文书法临摹,提升书写的美感。

结语: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情景的设计与其它学科相比要求更高。作为英语教师,要关注情景教学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情景设计观念,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情景,切实提高幼师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苹. 关于幼师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思考[J]. 德州学院学报,2012,S2:39-41.

第7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科技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的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市场营销概念解读、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目标市场选择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等,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我国市场规律、了解我国市场秩序,并能够用上述理论进行市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所有课程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是根本的、基础的、不可动摇的[1]。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及专业素养。

1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教学问题剖析及思政元素挖掘

1.1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教学问题剖析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虽然市场营销理论引入我国已有三十多年,但是目前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依旧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目的不清晰、实践教学机会少、教学理论不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2]。在从事市场营销教学工作的四年时间里,笔者通过访谈学生、教师互评、采访专家等途径了解到,仅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市场营销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1教学案例陈旧,缺乏吸引力案例教学法是市场营销课程中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教学方法,优秀的案例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应用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而言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应用的案例多为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案例,虽较为经典,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陈年案例一方面难以适应当前市场规律,另一方面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

1.1.2缺乏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本专业的结合市场营销学是管理学下属学科,是众多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师在讲授市场营销课程时,需要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本行业的实际情况融会贯通。但是由于目前很多讲授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缺少行业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较少结合专业特点和所属行业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对行业市场认知缺乏,专业认同不足。

1.1.3对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3]。在目前市场营销学授课中,教师对理论的讲解是较为成熟的,但是学生缺乏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机会。最终,学生仅掌握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相关应用操作技能缺失。

1.2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后,众多教师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可以将这些要素总结为对家国情怀的弘扬、对个人品格的提升以及对专业素养与科学精神探究三方面。其中对家国情怀的弘扬包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对个人品格的提升包括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等,对专业素养的提升与科学精神的探究包括建立专业认同、坚持学术诚信、具有批判精神等。

2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设计

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教师也需要将这些元素整合并自然融入授课中,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进而实现最大效用。市场营销学课程一般以案例引入、理论介绍、学生讨论、理论总结作为授课思路。将思政元素与上述四个阶段进行融合,便能够形成一个关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范式。

2.1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案例引出理论

案例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优秀案例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让学生产生真实的共鸣,其思政教育效果远甚于单纯的说教。[4]将思政元素融入案例中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在选取导入案例时,要能够融入思政元素,例如优秀国货品牌营销示例、国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人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企业以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外优秀企业营销案例,都可作为导入案例。另外在案例的选取方面要注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引入优秀的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案例。

2.2结合旅游市场现状讲解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作为营销者,必须了解围绕顾客关系管理和伙伴关系管理的微观和宏观因素[4]。因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不能单讲理论不谈实际,而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了解与行业发展有关的相关政策、分析游客行为特征的变化等,并能够将这些趋势和变化应用到课堂中,改变单讲理论不讲实际的授课方式。为此,教师也需要以身作则地走出去,多与行业接触,了解行业前沿及企业用人需求,培养行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例如,在“产品策略”这一章中,可以将旅游服务这一无形产品与有形产品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旅游行业及旅游产品的认知;在“渠道策略”这一章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旅行社销售渠道与目前OTA销售渠道的不同等。2.3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市场营销学始终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这两点都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契合。因此在进行市场营销学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多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通过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例如在市场调研相关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主选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并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

2.4将营销道德作为升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市场营销学是将人置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考验人的品质与职业道德。[5]尤其是网络营销飞速发展的时代,种种不良营销行为涌现,使大众对营销的误解不断加深,甚至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时也会带入不良营销的观念。但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所用的大多数主流教材中,仅提及市场营销观念中的社会营销观念时,会对营销道德的内容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营销道德成为授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在每节课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升华。例如,在竞争策略中强调公平竞争、反对恶意竞争,产品策略中强调产品质量是营销的基础,沟通策略中反对虚假宣传等不端营销行为等,以此引发学生对营销道德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项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4):153.

[2]马晓燕.高校市场营销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评《市场营销学》[J].学术论坛,2015(4):178.

[3]谭娟,龙桂杰.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5):87.

[4]缪小莉.浅议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J].教育经济,2019(10):116.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游戏设计

一、 实施英语游戏教学的必要性的

(一)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需求。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自律性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对象为主,而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且难以保持。有研究显示,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同:5到7岁的孩子注意力一般持续在10至15分钟,7到10岁的孩子注意力一般持续在20分钟。另外,还有研究表明,低段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语言实践来学习语言。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样才是进行有效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

(二) 以理论基础为依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一级的目标描述中提到:(学生)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在二级目标中提到:(学生)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三) 游戏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小学英语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而游戏教学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

(1)游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2)游戏教学能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3)游戏教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习得语言;(4)游戏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5)游戏教学能发掘学生多发面的潜力。

二、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分类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字母、词汇、句型等各项新内容的教学,旧知识的巩固,也可用于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发展非智力因素。而且游戏时游戏者的数量和参与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可将游戏教学中的游戏分类如下:

(一) 按内容分为:

1. 字母游戏―――学生复习、掌握26个字母

2. 语音游戏―――读准每个单词的发音(正音练习)掌握读音、拼读单词的规律

3. 词汇游戏―――学习、练习、巩固和强化所学的词汇知识

4. 句型类游戏

5. 对话类游戏

6. 数字类游戏

(二) 按能力的发展划分

1. 考记忆

2. 比反应

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在大量快速的操作中进行日常英语对话。

3. 赛速度

4. 快观察

三、 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 游戏必须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必须重视游戏的实效性。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设计一个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大转盘,上面有五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Can you guess?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猜红色的,有猜绿色的,有猜棕色的;最后教师转动大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得到小帖贴纸。这种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

(二) 游戏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英语教学要结合儿童年龄、性格等特征,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游戏时,我们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投人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对于英语基础稍差的同学,可根据游戏内容的难易度有选择地安排他们参加游戏,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艺的机会,给他们一种成就感。要切忌教师唱独角戏。因此,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

(三) 要科学组织,做到严谨有序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有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防患未然。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我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

(四) 要适时适度,不能喧宾夺主

我认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上游戏娱乐课。游戏活动要有目的性。游戏的安排并非是随意的,必须为教学服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需要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充分考虑教学的难点和其它教学目的。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游戏教学活动仅仅是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类型的一种,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选择游戏的最佳时机,设置相关的,学生易于参与的,乐于接受的游戏活动,以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到英语(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63页) 学科是枯燥无味的,让他们感到英语课上“能说”、“能演”、“能做”、“能玩”,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第9篇

关键词:“1+X”证书;案例教学设计;ADDIE模型

“1+X”证书制度自2019年开展实施以来,全国各类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研究和提升工作。重点是围绕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打造新的专兼教学团队,创新校企合作路径,拓展新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1]。案例教学是还原真实的工作情景,设定工作中的矛盾与冲突,让学生站在主事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符合实际情境的解决方案[2]。准确恰当的案例,可以蕴含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实践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X证书涵盖工作岗位和任务要求,案例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可以体现X证书制度的一系列要求,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是推行“1+X”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磨合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开发案例资源、锻炼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现实需要。

一、“1+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的新内涵

总体来看,案例教学在内涵上包括“教学案例”“学生主体”“思辨方式”“方法教学”等要素,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情境+思考=知识+应用”。[3]

(一)案例遴选体现职业性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一方面是服务性,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是价值性,通过工作获取报酬。“1+X”证书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岗位性更加明显,技能要求更为突出。区别于传统的案例阐述过多、启发不足、案例之间的逻辑关联不强等情况,“1+X”证书背景下,课程案例更多地融入了基于X证书所涉及的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还原,体现出案例在岗位认知、课程思政、理论学习、技能锻炼、能力拓展等方面的因素,核心是能够体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职业性特点。将课程案例与学历证书的理论知识、技能等级的技能素养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体现案例推演的职业性。

(二)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

一方面,工作任务具有复杂性。真实职业环境下,工作任务随着工作岗位层级的提升而越发体现出综合性。基层的工作往往只需要职业角色独立完成,而越往高层进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对象的多样性,都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针对X证书中所描述的岗位任务与胜任能力,案例教学设计需充分体现学生本体的主体性。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在案例带入、案情研判、寻找冲突、逻辑解析、方案解决、复盘终结等流程中,做好引导者、旁观者、操盘者的角色,体现学生在案例中的主人翁角色。

(三)解决方案体现多样性

晋朝葛洪“抱朴子·任命”有云:“殊途同归;其致一也。”“罗马典故”里也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是多样的,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类问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学生在就业岗位上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对象,因此,解决方案也因时、因事而异。“1+X”证书背景下,教学案例既需要考虑简单工作任务的单项案例和复杂工作任务的综合案例相结合,也需要突出解决方案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案例选取到引导讨论再到操作解决,都需要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严谨的逻辑,在解决问题时,尽可能地全面和具有创造性,培养学生执行计划A,备选计划B、C的工作逻辑。

(四)兼顾学习能力的覆盖性

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学校的生源多样。一个专业,往往会存在中职考生、分类招生考生、高考考生三类人群。这些学生的学习经历、知识素养、能力结构并不统一,进而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中,要尽量兼顾各类学生的学情。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可以采取工作小组(即模拟现实工作情景,将学生合理分组,学生按工作小组完成案例任务,获取小组积分,作为课程考核分值,小组名称在教师审核下由学生自己选定,提高学生参与度)、模拟小微企业(即模拟小微企业,由学生成立小微企业,企业名称在教师审核下由学生自己选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互换,解决案例问题)等方式,兼顾不同类型学习能力的学生,调动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团队与X证书匹配不足

“1+X”证书背景下,对教学团队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具体。从教学目标上看,教学团队要把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知识与能力相互融通;从授课实践上看,要把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通;从教学效果上看,要能践行产教的融通。当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比例正在不断提升。但是,客观上存在教师的双师证书与专业和职业匹配度不高,职业岗位关联度不大,教师获取X证书比例不高的情况。

(二)教学思想与X证书融通不够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准确清晰的教学思想,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对象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学情的分析和研判;从教学策略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不同以及职业技能等级的科学进阶;从教学成果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阶段性检测和作业成果;从观察测量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从教学反思上看,教师应关注怎样更好地将教学与实际工作场景进行融合。从实际来看,还有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仍然较为传统与保守,课前针对X证书相关的学情分析不足,教师体现过多,学生主体体现不足,理论讲授过多,实际操作较少,学生的获得感不佳。教学中,关注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多,标准容易一刀切,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引导和帮扶不够。与本行业或跨行业交流不足,教学场景设计容易脱离X证书实际情况。

(三)案例设计与X证书关联度不高

案例设计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要素。案例的选取是否合适,案例和案例之间有无知识和技能上的递进关系,是否随着理论知识的由浅入深,案例也会提升难度,也会紧随行业发展变化,紧扣X证书技能考核点的素养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教师选择使用教材案例进行解析,案例的质量可以保证,但教材与X证书关联度不高;一部分教师采用网络案例讲解,案例的新鲜度可以保证,但又显得相对碎片化,难成体系。总体来说,案例教学与X证书的关联程度不够。

(四)教学方法对尊重学生X证书主体地位不充分

职业教育中,现场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是较多使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教学工作来看,确实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场感、兴趣感和参与感,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老师示范、学生演练,老师教导、学生模拟的循环模式。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讲解问题、示范操作、学生操作,而不是教师引入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辨、教师讲解问题、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操作。教学实施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做到充分认可。这就会导致在理论课上,教师激情澎湃地讲解,学生无精打采地聆听;在实践课上,教师专注于自己的示范操作,而真正能掌握动手能力的学生寥寥无几。

(五)实践教学与X证书融通不强

实践教学一直都是职业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X证书实施之前,实践教学往往是以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实践任务为主。学生对工作任务的认知,常常会高于对工作岗位的认知。X证书则不同,它以岗位来明确与之对应的具体工作任务。这就要求,X证书背景下的案例教学,要先明确工作岗位,再明确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最后明确对应的教学案例,进而开展相关的案例教学。

(六)教学评价与X证书评价标准不统一

X证书的落地工作正在各个职业院校稳步推进。从目前落地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为了实现证书落地,往往采用短平快的方式。一般来说,是先论证、引入与本专业关联度高的X证书,进而组织教师参与证书培训,随后组织学生参与考试,获取首批证书,在组织考试的过程中,积极申报考点。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还是以传统的理论考试或者实践操作考试为主,教学评价标准与X证书评价标准还存在不统一、两张皮的情况。

三、“1+X”证书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案例设计的路径——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吸收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优点后提出的教学模式[5]。刘红梅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中指出,95.2%的学生更偏向于选择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有74.6%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下学习效果显著、学习效率更高。[6]

(一)“1+X”背景下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的特点

1.X证书典型任务与理论知识结合X证书的开发主体是职业教培相关组织,而职业教培组织的前身就是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有良好培训业绩且熟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律的培训组织。职业教培组织,承担着职业技能等级的开发、培训和认证工作,而学校教育又必须以毕业证书的这个1为基础,这就要求,“1+X”背景下的案例教学,必须突出理实一体,理论知识与典型任务相结合。2.典型任务与教学案例相匹配X证书中各技能等级的具体工作任务是个人职业活动中能够独立执行的最小单元,是考核学生对于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最小技能单元。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往往对应多个职业技能要求。从目前已经公布的X证书来看,一般1个工作任务会对应3至10个职业技能要求。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必须与典型任务相匹配,根据案例实际,涵盖部分或者全部职业技能要求。3.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X证书的开发,都是依照实际工作中的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进行的。X证书解决的是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新技术的认知与实践。以往的案例教学设计,尽管也以任务驱动,但案例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往往割裂与独立。部分案例更是为了引导、认知、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而设计的,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去甚远。为了与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相吻合,案例教学更应该凸显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而且这种职业能力的塑造应该伴随着课程的进行,体现出案例的由简单变复杂、由此及彼、由单一能力变综合能力的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4.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工作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一方面是技能教育,另一方面则是道德教育。正所谓先要成人再要成才。传统的案例教学,往往只在某个案例中体现职业道德,更多的是强调基本的知识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的设计要结合课程思政,一方面突出思政典型案例,另一方面突出各个工作任务中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职业道德是伴随每一次的职业行为发生的,在职业中的人的每一个工作行为,都是职业道德素养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在处理某些复杂问题的时候,职业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1+X”背景下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

1.课岗赛证例一体化设计思路目前,“1+X”证书制度试点正在建设中,部分X证书的等级标准并不能完全符合当下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在院校初次引进X证书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尚未与X证书进行磨合,X证书培训与课程教学尚未互联互通。因此,新形势下的案例教学设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与X证书融合入手,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就业岗位、技能素养、技能大赛、X证书融合入手,具体到某一门课程时,再根据课程内容、技能要求来设计具体案例。2.任务驱动下案例教学设计三步骤同教学设计一致,学情分析是案例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和能力是激发求知兴趣、引发案例思考、触发案例讨论、开发职业技能的前提和保证。更进一步,则是对标知识点和技能点,筛选出合适案例。明确案例是筛选出来的,是来源于社会环境下的真实案例,需要教学团队或授课教师,或对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寻找案例,或在典型案例中发掘出知识点和技能点。最后一步,则是设计案例的引入、讨论分析、原理或技能运用、问题解决、案例复盘、案例拓展的具体环节设计。3.构建X证书下的案例教学设计模型ADDIE模型起源于美国军方,是美国军方委托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于1975年设计出的一个课程开发模型。该模型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可以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及课程设计蓝图中。该模型将课程开发分为五个阶段,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即ADDIE模型。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可以采用ADDIE模型,来搭建案例教学设计模型。

四、结论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性和高度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竞争环境的变化莫测,客户需求的错综复杂,都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引发求知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解决实际工作问题,锤炼职业素养,检验教学效果。本文以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为研究视点,探索“1+X”证书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设计路径,引入ADDIE模型,构建案例的筛选、引入、退出机制。当然,探索符合X证书技能等级要求的案例教学,也只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思路,如何更好地落地,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2]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3]吕承文,丁远.案例教学再思考:内涵、设计及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21(2):85-89.

[4]兰霞萍,陈大超.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17(10):1-4.

[5]傅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