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8: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语言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海外,英文是社会的主流语言。相比ST,中文作为一种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备受挑战。由于华人分布相对分散,第二代华人从小只有和父母才用中文交流。在英语国家的大语境下,即便在家里,第二代华人接触的仍然是大量英文信息,如英文的广播电视、音乐、游戏、互联网、书籍、报纸杂志等等。一旦出了家门,他们更是进入了广阔的英文世界,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英文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必需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文化的载体,中文的式微将会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宛若一张轻轻倒下的多米诺骨牌。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的孩子,中文说得好,便鼓励孩子开口说英文。哪里知道,一旦孩子习惯讲英语后,中文水平就开始慢慢退化,甚至不能用中文沟通。
在海外学习中文,任务艰巨
2013年4月笔者来到英国贝尔法斯特市华人社区的中文学校,为一年级班担任中文教学助教,直接参与第二代华人在儿童阶段的中文学习过程。刚来中文学校,这些孩子看起来似乎和在中国长大的小孩没什么不同。他们笑着,闹着,相互追逐打闹,有说不出的旺盛精力。可他们一开口说话,就听见一阵叽里呱啦的英文。笔者试图跟两个8、9岁大的小孩用中文聊天,可是一个孩子马上笑着跑开,另一个小孩则用一种难以理解的中文和笔者对话。后来,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师说,有的孩子们可能听不懂中文对话,最好用英语夹杂着中文跟孩子们讲话。
在一年级班上,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最小的5岁半,最大的8岁,都来自中国人的家庭。每个礼拜天下午,他们来中文学校学习两个小时的普通话,周一到周五则到英国的小学接受正规的英式教育。这意味着这里的小孩每周只有两个小时正规的中文学习时间。第一个小时,中文老师先按照课本教孩子认生字,然后让孩子抄写在作业本上。第二个小时,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从游戏中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生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孩子们在学习生字时存在很多困难。除非孩子父母有意教过孩子汉字,否则孩子的成长环境里很少出现中文字。这造成了孩子在抄写的过程中有被写字的规范。一个汉字常常被孩子们写得多一笔、少一笔,或者干脆拆成了两个汉字。此外,发倒笔更是孩子写字的普遍现象。对此,中文老师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帮助孩子写出完整的汉字已经很不容易,哪里管得上笔顺问题。
由于这里上学的小孩英文水平普遍比中文好,孩子们很容易用英文思维来学习中文。一次课上,笔者指着小女孩Melisa(6岁)作业本上抄写的汉字,问她“这个怎么念?”Melisa歪着脑袋想了很久,反问笔者“How could I spell it?(我该如何拼读呢?)”在英文里,字母的组合可以发音,然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却无法准确预测发音。Melisa希望通过英文发音的方式来念汉字,但由于中文和英文相差甚远,使用英文思维无法有效地帮助她的中文学习,这从侧面反映了华人移民在国外学中文的困难。
学习中文的态度因人而异
一年级班上转来一位插班生,名叫Tommy(6岁),Tommy出生于英格兰,父母均来自中国。他在英国的一所正规小学读书,是英文班上唯一一个中国小孩。在来这所中文学校之前,他从未上过中文学校的课。
Tommy刚来中文学校的时候,专心听课,认真抄写生字,中文对于他来说是那么新鲜。然而,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Tommy不那么专注了。在他第四次上课的时候,他显然对自己的玩具更感兴趣,当笔者提醒他要专心听讲时,他紧蹙着眉头露出痛苦的表情,并用英文告诉笔者“learning Chinese is so boring,(学习中文太枯燥了)”第五次上课时,老师正在教大家“戴”这个生字,而Tommy根本没有抬头看黑板,笔者再次提醒他,他才抬起头说到“我看不见黑板”,紧接着,他看着黑板上的字突然涌起一股情绪,只见他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大声用英文喊着“too tired,too tired!(太乏味了)”
对于Tommy来说,他对中文的兴趣似乎被枯燥的反复练习消耗殆尽。通常说,对事物赋予的意义是动力来源的关键。一开始,Tommy对中文学习充满好奇,这种好奇驱使他专心听讲,认真练习。但当这种好奇满足后,他显然认为中文学习不那么新鲜有趣,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到学习中文的意义。反复的练习让他觉得很乏味,他不知道学这门语言有什么用。在家里他和父母可以交流些基本的中文;周一到周五,他可以和班上的英国同学用英文交流。他心里大概在想如果几乎使用不到中文字,为何还要费神去练习这些奇怪的符号呢?
并非所有的小孩都不喜欢学中文,比如说Carol(6岁半)。Carol对学中文很感兴趣。她不光专心听讲,还帮同学写正确的中文字,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次,Carol在硬纸板上写“我家五口人,我爱我的家”。尽管字写得稚气,但是却不乏一个小孩的纯真和对家人的爱。她骄傲地说:“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想让他们高兴。”
Carol很喜欢学中文,学好了中文能让她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也能让她帮助不会写汉字的同学,让她们表达对家人的情感。由此看来,学习中文对她是有意义的,这促使她坚持学习中文。当孩子对中文学习赋予积极的意义时,他更有动力学习这门语言;而当孩子消极地看待中文学习时,他则缺少继续学习的动力,需要长期不断的提醒和激励。很多孩子因为不知道学中文有什么用,学到一半就不肯继续学习中文,这种现象非常可惜。
中文对海外家庭的影响
Linda(5岁半)在班上从未说过一句中文,她父亲告诉笔者,她在家里也从来不说中文。她父母和她讲中文,她就用英文回答。此外,她还有两个姐姐,姐妹之间也用英文交流。笔者问这位父亲,孩子们一直用英文讲话,万一父母听不懂怎么办?他父亲听了愣了—下,随即耸耸肩说“那也只好这样了。”
孩子不会说中文直接导致了家庭沟通出现障碍的窘境。由于父母的英文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完全听懂孩子们用英文说什么,也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意思用英文完全表达清楚,这就大大降低了家庭沟通的层次和内容。
当然,并非每个孩子都不能说中文。笔者在和大一点的孩子聊天时,发现有些孩子对父母说中英文混合的语言。他们解释道,当他们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述自己的意思时,只能说英文。可见,他们想和父母说中文,但是中文程度有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只好用英文来表述。
此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对话时,这些孩子更倾向用英语。笔者和一对姐妹聊天时,得知尽管她们和父母用中文沟通,但是彼此之间则用英文交流。原来,她们的母亲在她们小的时候让她们相互说英文,久而久之她们便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改不回来了。通常,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对生长在海外的孩子们来说,英文显然是更方便的交流方式。
家长对此态度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英文,以便适应当地的生活学习环境。笔者曾在华人社区接触到一户华人家庭,爸爸常教育6岁的儿子“学会说英文,以后让妈妈享福”。于是小家伙在家里除了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单词,其余时间就说英文。另—方面,大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丧失说中文能力。笔者和一位华人家长聊天时了解到,这些孩子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到哪里都被认为是中国人,因此学习中文理所当然。尽管如此,有时家长们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倘若孩子不愿意学,家长也无可奈何。有一个14岁的男生,从5岁开始就被家长逼着学习中文,可—直到现在,他仍非常不喜欢学习中文。对此,他母亲只好作罢,顺其自然。笔者问这位母亲“倘若他放弃中文学习呢?”她答道:“孩子毕竟生长在国外社会,可能觉得学习中文没什么用。以前常有当地的同学邀他周末出去玩,但他却因为要学习中文去不了。如果不学中文,他可能会更融入当地,这样对他也好。”
中文与文化传承
一次,笔者在华人家庭聚会上发现几个小孩,聚精会神地捧着_本儿童英文读物,似乎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便走到他们身边问:“为什么不拿一些中文书看呢?”一个8岁的小男孩抬起头,说:“中文书太难了。”中文水平限制了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孩子们更倾向用他们熟悉的英文去阅读书籍,体验英语文化。
我们听到别人的赞扬、恭敬话以后,往往表现出谦虚的态度,用“不值一提”、“没有什么”等回敬对方;而西方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总表现出高兴、自豪的样子,并立即向对方表示感谢。例如对方说:You are so pretty!你就应愉快地作出反应说: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客人赞扬你做的菜好吃时常会说:The dish you cooked tastes very nice.你就应该回答:Thank you. Please have more.
我们习惯用职务或官衔作称呼语,如李老师、王工程师、张经理、刘局长等,但英语若用Teacher Li, Engineer Wang, Manager Zhang, Director Liu称呼对方就不符合其表达习惯了。英语中的称呼语除大家熟悉的Mr, Mrs, Miss, Ms外,还可以用Dr.(博士),Prof.(教授),Chairman(主席、董事长等),President(主席、总统、大学校长等),Premier(经理、首相),Majoy(少校),Captain(上尉)等。我们作介绍时可以提及官衔或职务,让对方知道其身份。例如:This is Mr Wang, an Enginner.又如:May I introduce(介绍)Mr Yang to you,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系主任)?
我们同外国朋友初次见面时或关系不密切的情况下,切忌问个人私事。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What’s your name?Are you married?这样的问话看似关心对方,却会使对方反感,误认为你居心不良。同外国朋友见面打招呼时通常只说Hi!Hello!How are you doing?How are things with you?等。还可以谈天气,如:It’s a lovely day,isn’t it?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
一、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王振亚,2000)。“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根据语言学家的观点,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它的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折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与影响。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注意形式,不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Sapir在他的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
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决定了具备此种文化的人的语言中是否有某一事物、概念和相对应的词。而且,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引起的联想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如“一堂课”,在中国文化中一般由“一个固定的教学班”、“教师”、“教材”、“教室”和一套较为固定的教学程序组成,而在英语文化中,“a class”中的学生就不一定来自同一个教学班,不一定有固定的教材,教师的作用不一定与中国教师的一样,教学程序也常常不是固定的。
语言知识与文化意识是互相融合的,丰富的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而较强的文化意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因此英语学习离不开对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的了解。如果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记单词、背语法,充其量再加上掌握听、说、读、写技能,那是不可能真正学好、利用好英语的。
二、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英语学习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英语学习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由于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结构图,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这里首先分别解释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四个术语。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有关中外文化知识(knowledge about culture),比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知识。文化理解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understanding of culture)。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对国外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显然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理解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基础,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获得文化知识,增进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对文化敏感性和理解文化的自觉性作为一个重要任务,了解和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使许多人只会在考卷上做题,而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另外,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其失去学习兴趣。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是掌握语法和发音规则,加上一大堆词汇,这样就能得心应手地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了。其实,上述三个要素只不过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语法、词汇的综合。语言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法、词汇这样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语言学家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告诉我们不要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还要重视跨文化教学,以扫清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教育部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抓住外语教育的人文性”,把文化意识作为教学内容与目标,指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四、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
1.激活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地域之隔使得中西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及语言习惯大相径庭。以交际语言为主的英语教材,涉及许多这些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这些知识对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将教材中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语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学到“How old are you?”时,老师要告诉学生,在中国打听年龄很平常,但在外国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她们往往会说:“Sorry,it’s my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行动去向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是不礼貌的。所以当与外国人交谈时,除非他们毫不介意,我们最好不要问这类令人尴尬的问题,最好聊天气、旅游、体育运动、新闻、影视等话题。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具体如遇到宗教,可向学生补充介绍一点西方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的宗教观念根深蒂固,就连取名字都常常赋予宗教意义。比如:John(约翰),宗教含义为“上帝是仁慈的”;Angela(安琪拉),宗教含义为“天使”;Christian(克里斯蒂安),宗教含义为“基督信徒”。
2.创设情境,在文化氛围中激活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这是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途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个性特点来指导学生在特定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在学习一些英文名著片段时,可首先介绍这些文学人物,从学生的反映中可以了解他们对该人物的熟悉程度。让学生谈谈感受,然后排演,老师要在排演过程中贯穿语法、词汇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讲解。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会满怀热情地学习相关内容,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另外,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英语文化日活动,安排专题讲座,卡通人物扮演,等等;或是在英语国家公共假日到来之际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或让学生准备这些材料。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同学们可以逐步增强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如为了比较中西方不同节日文化,诸如Christmas和Spring Festival的区别,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自编短剧来反映中西方人是如何度过自己的重大节日的。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协作,加深了对不同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文化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比较归纳,了解中外文化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还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对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比较,学生可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差异。
例如日常交际方面,在英美文化中别人称赞对方:“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他们往往只说一声:“Thanks.”因为在英美国家中,称赞对方是很重要的社交习惯,被人称赞时,也要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定或自贬(陈励,2004)。而在汉语文化中交际者听到赞美后往往自谦地说:“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够好。”又如在日常打招呼文化中,经常有外国人抱怨说中国人总喜欢问他们的年龄、收入等私人情况。通过这些比较归纳,学生能更加清楚地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运用外语语言。
同样,词的文化意蕴也有差别。如“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形容坏人,多含有贬义,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dog却常含褒义,它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家庭成员,如clever dog(聪明的人/小孩);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对两种文化的归纳与对比可以用讨论或评述的形式进行。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可以口头,也可以笔述,视难易程度而定。
4.课外引导,积累文化知识。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外语文化知识。所以,教师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英美文化作品,并指导他们在阅读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英美原版影视作品,这不仅是因为国外大部分影视作品的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而且通过观察看片中演员的表演,学生还可以了解和学到许多与外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还可以开设英语角、专题讲座等,对某些文化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与分析。此外,可以举行各种英语竞赛、英语晚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
五、结语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使英语教学跟得上时展的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加深对语言本身的掌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意语言教学,还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学生掌握了语言和文化知识,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才能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教师要让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自觉、系统、长期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文化教育,使学生飞得更高、更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艳明,李英.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东正,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理顺;策略思考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能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人类语言的表现形式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总是有着一定区别的,学习他民族的语言还必须努力掌握其文化这是我们所必须追求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发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要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就必须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应有的英语文化,谁都知道这应当是基础所在。平时的教学我们又将怎样去为学生打好这方面的基础呢?窃以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足够认识英语文化学习的意义是加强语言文化教学的前提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在我们众多教师中对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认识是存有一定问题的。首先对需要方面的认识比较模糊,不少的教师误以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无所谓去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因为现在的学生其关键是要打好语言方面的基础,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或者是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后,对英语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有学者还做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中还有人这样认为:文化只不过是由语言传递的信息,并不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显得无关紧要。其次是对英语文化学习的方式或者说是时段认识比较模糊,不少教师总以为语言与文化是割裂的,教学语言是无需再去进行所谓的文化渗透的,一般意义上讲只要我们对语言教学踏实而又认真地抓好了,那么也可以去促进英语语言文化的提高。应当说诸如此类的认识都是我们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上的绊脚石。如果我们不去搬掉这块绊脚石是根本也谈不上加强语言文化教学的,所以我们必须去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应当充分地意识到在我们国家学生中也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学生们英语语言知识水平是高的,但其英语文化水平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发展之需求的,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文化水平也是比较低下。这就严重制约学生交际能力的发挥,也就完全影响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应当说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学生英语文化水平和能力还是亟待提升的,其提升的途径应当说还是要靠平时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当然也就需求我们去充分而又循序渐进地渗透英语国家文化。
二、充分理清英语文化学习的关系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基础
虽然说英语文化是由英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不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文化不是与语言相脱离的。英语国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传统,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应当都蕴含在英语文本的字里行间,不同阶段的教材有着不同英语文化的高度而又集中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去做到的是首先要理清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英语文化渗透的关系,窃以为教师应当是学生接受英语文化熏陶感染的引路人,而要做到正确引路,教师对英语文化一定要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当我们初中英语老师有了这方面的敏感性,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度肯定就能逐步提升。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把搜集英语文化资源或者说挖掘英语课程文化资源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和自觉行为。其次要理清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与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应当说目前学生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是广泛的,英语国家文化对我们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也是多元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国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也会存有精华和糟粕的差异,可以武断地说就是所有的文化都利于我们学生去健康成长的。再加之英语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之文化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的,而我们的学生在这简短的学习时段内也是完全没有可能去接受众多文化的。所以,作为我们教师必须去努力做到的是自己要有解读英语文化的硬功夫,针对新的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初中学生必须形成的相关文化意识的具体级别目标去思考学生文化内容的选择甚至于统整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初中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基础才能奠基得牢牢实实的。
三、努力发展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提升
学者张红玲对跨文化外语教学曾这样说过:“不成体系、肤浅片面的文化教学活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很容易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这样的论述可以引起我们不尽的思考,学生英语文化学习我们必须去做些深层次的思考,要力求使学生去活泼、广泛而又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真正获取这样的效果还不是我们就这样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窃以为我们要去以发展我们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为主要努力方向。实际上英语文化学习有着与语言学习的相同点,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究,当然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能力肯定也是行不通的。学生探究英语文化能力理应通过英语学习的诸多活动去获取,那么我们就必须紧密结合英语语言教育教学的实践去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学生探究英语文化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必须去力求做到的是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应当说当今的学生其有利的条件还是充足的,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譬如平时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群体优势通过英语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所有学生去拓展视野。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更多地了解到英语国家的诸多习俗,饮食习俗、人际交往习俗等;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以及主要的节假日特别是一些庆祝的方式等;学生们则可以去通过广泛的阅读去比较准确地掌握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历史等。这些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其获取的途径都是学生自主、独立或者说是合作的基础上去予以完成的,也一定要是学生颇具英语文化学习能力的,也一定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英语文化学习能力得以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沈姗姗.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沉浸.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3)
Fauconnier指出:隐喻是连接语言和概念的一种显著的、普遍的认知过程,主要依赖喻体和本体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域映射。不同的概念能够被共同激活,在某些条件下,形成了跨域连接,从而带来新的推理。概念融合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全新的。
1.隐喻与色彩词汇语言,尤其是英语中涉及颜色的表达方式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其中不乏含义与颜色本义无关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Red:如火般热情奔放,与革命或喜庆密切相关。ared-letterday是“良辰吉日”,因为日历中圣诞节或是一年中其他纪念日都是用红色标出的。redcarpet是迎接贵宾所铺的红毯,rollouttheredcarpet即“隆重欢迎”。redflag有时指“使人生气的东西”,于是,wavingaredflag既可以指“挥动红色的旗子”又可以指“激怒”;seered则意为“勃然大怒”。经济上入不敷出,汉语称为“财政赤字”,因账簿上亏空项目以红色墨水登记,英语亦是如此,beinthered指“出现赤字(负债)”,be(get)outofthered指“不亏空、赢利”。此外,红色还有“危险、紧急”之意,redalert表示空虚、暴风雨或台风的“紧急警报”。Black:与汉语相同,英语中black一词常与“坏的、邪恶的”相联系。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非BlackFriday莫属,类似说法还有学生中颇为流行的BlackMonday“开学第一天”。至于blacklist“黑名单”、black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与汉语中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blackandblue是名副其实的“青一块紫一块,遍体鳞伤”,而inblackandwhite乃“白纸黑字”。根据记账时所用墨水颜色不同,beintheblack即便不是“赢利”至少也是“不亏损”,所以,不能将black一概视为“不吉利”的“罪恶之色”。
2.隐喻与动物词汇狗的众多爱称最常见的当属Fido,其含义为faithful。关于狗,最著名的谚语就是“Loveme,lovemydog”,西方人对狗的宠爱和依赖可见一斑。狗的用途林林总总,gundog“猎狗”、guidedog“导盲犬”、birddog“捕鸟猎犬”、waterdog“善于泅水的狗”、toydog“供小孩玩耍的狗”,此外,还有一些“像狗一样的人”:topdog“优胜者”、underdog“失败者”、slydog“阴坏的家伙”、saddog“放荡的人”、luckydog“幸运儿”、jollydog“快乐的人”、dumbdog“沉默不语的人”、bigdog“大人物”、deaddog“无用的人”。与人一样,狗亦是一日三餐。adogsbreakfast是“匆忙准备的大杂烩”,匪夷所思的是,adogsdinner却是形容女性“浓妆艳抹、招摇过市”。纵使西方人爱狗至深,纵使Everydoghasitsday“风水轮流转”,毕竟还有不幸的狗,生的冷冷清清,toleadadogslife即“过悲惨的生活”,死的凄凄惨惨,todielikeadog即“凄凉地死去”。在有文字记载之前,马就开始为人类服务,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马载人运货功不可没。19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最初名为“ironhorse”,功率称为horsepower“马力”。即便如此,马仍在辛勤劳作,toworklikeahorse“做牛做马般地干活”。马沉默不语,却有着和人近似的个性。马有脾气,所以Youcantakeahorsetowaterbutyoucantmakeitdrink.“若非愿意,强迫无济于事”。马很聪明,使得horse-trading“马屁买卖”成为“精明交易”的代名词。马还傲慢,toridethehighhorse表示“举止傲慢”。从17世纪开始,久经沙场的战马被称为warhorse,后来喻指“经验丰富的战将”。oldhorse指的是“老兵、老练的政客”,其含义变得可褒可贬。
3.隐喻与感情词汇爱是什么?它无处不在须臾不离食色男女,无色无味却又无形无貌。可以被感觉却不可被触摸,可以被描述却不可被描绘,可以被颂扬却不可被具象。爱与人们相伴一生,纵然感觉相异表达不同。爱情是人,有其自身的个性、情绪、特点。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Loveneverdies.爱会永生。爱是生物,爱需要时间空间信任,也需要阳光水分养料。Loveisavinethatgrowsintoourhearts.爱情是长在我们心中的藤蔓。Loveislikeabutterfly.Itgoeswhereitpleasesanditpleaseswhereitgoes.爱情就像一只蝴蝶,所到之处将欢乐随身携带。Loveisfrailatbirth,butitgrowsstrongerwithageifitisproperlyfed.最初的爱是脆弱的,可如果悉心呵护,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茁壮成长。爱是火,从干柴烈火到灰飞烟灭,从炙热到冰冷,爱的火焰既能永远熊熊燃烧,也能电光石火昙花一现。Theold-timefireisgone.爱情之火已经熄灭。Loveisafirewhichburnsunseen.爱情是无形燃烧的火焰。爱是营养品,滋润心田,永驻青春。Imstarvedforaffection.我渴望爱情。Hethrivesonlove.他因为爱容光焕发。
4.隐喻与时间词汇在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时间都是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作为时间的孪生物,空间与其又是不可分割的,可被视为空间范畴的前提。“空间是围绕或高于我们的东西,而时间是永恒流淌在我们身边的东西”[5],对时间的描述,空间隐喻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时间是有生命的。Timeisabirdforeveronthewing.时间是一只永远飞翔的鸟。Timeisagreatjudge.时间是伟大的法官。Timeisaversatileperformer.Itflies,marcheson,healsallwounds,runsoutandwilltell.时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演员。它能翱翔千里,能阔步前进,能治病救人,能随风消散也能影响深远。Thestreamoftime,whichiscontinuallywashingthedissolublefabricsofotherpoets,passeswithoutinjurybytheadamantofShakespeare.时光之流不停冲刷着其他诗人那些塑像,但在莎士比亚的巨像面前,却擦肩而过,毫发不损。时间是冷若冰霜的。Timeisafilethatwearsandmakesnonoise.光阴如锉,细磨无声。Timeandtidewaitfornoman.岁月不待人。千金易得,岁月难再。Experienceprovesthatmosttimeiswasted,notinhours,butinminutes.实践证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分钟一分钟而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挥霍掉的。Likecoralincectsmultitudinous,theminutesarewhatofourlifeismade.正如无数的珊瑚虫组成珊瑚,我们的人生是分分秒秒构成的。时间是标尺,长短粗细一目了然;是熔炉,同时炼就钢铁和废渣。Lifeismeasuredbythoughtandaction,notbytime.衡量生命的尺度是思想和行动,而不是时间。Timetriesfriendsasfiretriesgold.时间考验朋友,烈火考验黄金。
二、结论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文化转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88-02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单位都由音义结合组成。音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正是这种任意性,才使得人们能够用有限数量的音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来表达和反映人类环境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经历和感情。语言系统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使得它具有无限的灵活性,能够不断改变和调整自身结构,以便适应外界交际环境的变化。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的定义
从广义上说, 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 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有时也特指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以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相区别。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传统、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三、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行为,这种行为要通过不同民族语言文字的转化得以实现。所以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能保证翻译者能深入、灵活、有效和得体地表达思想。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入语这两种语言,还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使译文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或完成相类似的文化功能。翻译研究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的,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中五彩斑斓或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在对比语言研究时不能只停留在纯语言方面的对比研究,而要要植根于对比文化研究的土壤之中。
(一)翻译中的文化转向
在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一直在向弱小的民族国家渗透,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的人们为了十项与世界的交流和接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已经在当前显示出而且仍将继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与全球化之于文化的影响一样,它非但不可能使不同的民族文化趋于相同,反而会加速文化多元化的步伐,因而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便成了当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前沿学科理论课题。如法国学者和理论家Jacques Derrida、英国学者Susan Bassett和Theo Hermans 以及美国学者J. Hills Miller、Homi Bhabha、Andre Lefebvre等均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文化的维度来考察全球化在文化领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就应该将语言当做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而考察翻译则正是将语言学的经验研究和文化学的人文阐释及翻译文本的个案分析结合起来的有效尝试,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对翻译学这一新兴的尚不成熟的边缘学科的理论建构。翻译既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因此对翻译的研究也应该摆脱狭窄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将其置于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具有对其他学科的普遍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这样我们对翻译这一术语的既定含义就有了新的理解:从仅限于字面形式的翻译(转换)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形式上的转换和内涵上的能动性阐释和再现),因此翻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涉及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比较研究时更是如此。在这方面看来,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所提出的“翻译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观点是颇有见地的,而他们将翻译看做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实际上也是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铺平了道路。
(二)文化研究的发展
文化研究崛起于英国的文学研究界,其标志是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但是若追溯其更早的渊源,则可从F.R.利维斯的精英文化研究那里发现因子,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如果沿用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所描述的狭义的“翻译研究”之定义,那么翻译研究则起源于1976年的比利时鲁汶会议。这样看来,文化研究早于翻译研究,在方法论上较之翻译研究更为成熟就是理所当然了,因此早期的翻译研究理论家呼吁一种“文化转向”就有着某种理论和方法论的导向作用。此时我们所讨论的“文化研究”,并不是那些写在书里高雅精致的文化产品――文学,而是当今仍在进行着的活生生的文化现象,比如说我们的社区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时尚和影视文化甚至互联网文化和网络写作等等,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无法回避的影响的文化现象。这样,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非精英学术话语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反体制性”和“批判性”。当年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合著的专题研究文集《文化建构:文学翻译研究集》第八章《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中曾颇有见地地指出,总之,文化研究已经走出了英语的起始阶段,朝向日益加强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并且发现了一种比较的层面,对于我们所称之的“跨文化分析”十分必要。翻译研究也摆脱了一种文化的人类学概念……逐步走向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概念。就方法论而言,文化研究放弃了那种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相对立的说教式阶段,越来越紧密地关注文本生产中的霸权关系问题。
几乎所有的翻译者都试图接近原文的意义,所有的翻译理论家都试图发展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且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发现,要想进入“忠实”的境地确实是难之又难,甚至是不可能办到得,因为由于众多的原因,源语中的意义是不可能在目标语中得到绝对忠实的表达得,任何忠实都只能是相对的,其中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因素。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远远要比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复杂,由于文化因素的作用,内在于原作中的不可译性就显得更为突出,有时甚至是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进行协调,甚至做出了必要的牺牲,以便发现一些相对可译的因素,最终完成翻译的过程。因此有些翻译研究者便力图发现某种折中的办法来解决“忠实”或“对应”的问题。美国翻译学者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对应”概念。他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译者“旨在完成表达的自然性,并试图将接受者与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想关联的行为模式联系起来”。显然,在奈达看来,由于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因素所使然,完全的对应是不可能达到的,同时也没有必要去追求对应,因此他便试图发现一种相对确当的方法来再现源语中的意义,而表达在目标语中的意义实际上达到的正是这种“动态对应”的效果。
而瓦尔特・本雅明以及后来的德里达则在这方面走的更远,他们更注重译者的主题阐释作用,也即更重视文化的因素。本雅明和德里达解构了所谓的“忠实”,解构了所谓的文化本真性。德里达指出“任何翻译的策略都不可能决定性地依附于一种文本效果、主题、文化话语、意识形态或制度。这样的依附性在译者出自其中的文化和政治情景中是偶然的。这些字面直译的策略实际上在翻译史上始终被用于相反的作用”。所以,在今天的全球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人们最需要的应当是理解异域文化的微妙含义,以便和来自那些文化传统的人们进行更为友好地交流。从这些可以看出,对原作文化精神的再现已经成为一种最高境界的“忠实”,因为每一代的翻译者都试图接近这一理想。所以,翻译应该是从简单的纯语言字面意义上的解释过渡到文化层面上的意义阐释和再现。这种文化并不局限于文字文化,同时也包括视觉文化。纯语言文字的翻译之功能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机器翻译来取代,而文化层面的意义阐释和再现则只能由人来完成,因为只有人才能最为恰当地把握文化的微妙含义并加以确切的表达。
四、总结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而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十分复杂,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处理起来也无定规可循。不过,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即翻译者熟练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及其对两种文化的理解程度。舍此,翻译是无法实现准确性和真实性的。由于翻译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关注文化的差异;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外国的文化,并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实现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2002),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Hisen-Yi,YANG(1978),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3]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关键词:现代校园;语言文化;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99
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大到理想道德、个性品德,小到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笔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浅议现代校园的语言文化。
一、校园语言文化现状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区文化,是学生了解并接受社会文化的中介,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折射和反映出社会主体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现代校园一些恶俗语言文化的出现,折射出的正是当代社会文化的庸俗倾向和精神文明的缺失。所以,我们须谨慎对待,还校园语言文化的健康与活力。
中学生处在思想意识的迅速成长期,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渴望欲,课堂知识与各种社会杂闻对学生思想具有同样的冲击力。社会信息如暴风骤雨般地袭击,但却良莠不齐。一些低俗、甚至恶俗的观念涌入中学生的大脑,它们比许多枯燥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吸引力,更能占据学生智力与创造力的最高点。
1. 精神鸦片之痞子童谣……
古诗童谣本纯真,却遭纂改,如:“人在教室心在外,读书不如谈恋爱。”更有“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2. 移花接木的“恶搞文化”
所谓的恶搞文化,又称作Kuso文化。它在现代学生的身上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扬光大”。如模仿电影或视剧中某个角色,或者是某个桥段来达到嘲笑别人的目的,借此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青春期。比较流行的就是拍拍小个子的肩膀,唤一声“小强”。
3. 花季与暴力的冲突
“花季暴力”是一个新名词。在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中,我们看到正值青春年华的在校学生竟然变得性格乖戾、行为冲动,当他们挥动着拳头,叫嚣着,“你等着瞧,找人收拾你!”,这不是整一个黑帮火拼的开场白吗?“花季暴力”这个名词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已经公开承认,校园再不是什么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这一片净土都被一些恶俗的语言文化所侵蚀。
4. 网络新词泛滥
“哈哈,假正经,你知不知道你都成了我的‘呕像’了。”
“不要酱紫了,偶稀饭。”这样莫名其妙的对话在校园里随时都可能发生,新兴人类幽默语言的使用,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泛滥的情况下,却会防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
二、现象产生的原因
1. 目前,普通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状况并不理想。上海某区曾对1000名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有6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提不起劲”,这其中有35.6%的学生甚至觉得“一见到书本就厌烦和头痛”。现在这种情况在许多校园中是愈演愈烈,有些学生甚至是在上课时,在教师责问的目光中才把书拿出来。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与习惯,没有学习的内驱力,是无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
2. 中小学生处于身体智育发展的不成熟时期,模仿能力虽然特别的强,但对周遭的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对新词,他们也不存在对其内在意义的领会,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玩而已。调查显示,学生使用流行语,23.0%是受同学影响,20.9%是受娱乐性电视节目和时尚杂志影响,16.8%受广告语影响,34.3%受网络语言影响,对现实生活感悟的只有5.6%。互联网日益发达,学生与父母、师长的代沟在网络的催生下越发地严重了。
三、创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语言文化
美国名作家菲特烈・凯勒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生活中,美丽的东西很容易会诱惑你,容易诱惑就容易被利用、被吃掉。”形形、五花八门的诱惑,对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不可能在“真空”中生活,所以如何给学生创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1. 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校园语言的现状。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抗性,不管你想让他提什么建议,他总是喜欢与你对着干。所以,在学生身上以暴制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你可以采取大禹治水的方法――疏导,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就是让它在特定的范围内“疯狂”到极限,使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给他的拥有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最后就会自然消亡。
2. 教师也需要重理传统教育观念,感受新时代、新发展带来的新概念。现在新词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正能量”“达人”等。在有关报道中,一些专家认为有些流行语言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但又不失幽默意味。这些专家也承认,有的流行语潜在地消解了一些具有严肃意义的内容。不过,这也是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文化现象。他们的诞生在某个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创作思维的活跃,反映出现代学生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某些和谐的脚步。
3.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也正是一个高雅、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广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如组织专题演讲活动,感受现实与思想的撞击,“培养口才,实际上是提高我们民族的思维能力和素质,把我们的青年培养得更聪明”,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这或即《说文》所言:“场,一曰治谷田也。”当用来收获或储藏时,需将“场”碾压成平整的地块。《汉书·郊祀志》:“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颜师古注:“积土为坛,平地为场。”不过,早期“场”中所种植的并非一般的菜蔬或谷物,而是珍异之物,并由专人管理,且为此设立了官职,称作“场人”。《周礼·地官·场人》:“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又《序官》“场人”孙诒让正义:“场人者,掌园地之官也。”《国语·周语上》:“工协革,场协入,廪协出。”韦昭注:“场人掌场圃,委积珍物,敛而藏之也。”盐城东台地名中所含的“场”指的或即这样一种机构。早在汉代,官府就在盛产海盐的地区设立了这一管理机构,其中东台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西溪即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设立盐场,称“西溪盐亭”。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场”不同,该机构所司并非菜蔬、庄稼或蓏果等物,而是关乎人类生命的盐。掌管场圃的称“场人”,掌管盐业的则被称作“盐人”,此称《周礼》亦见,为《天官·盐人》:“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之所以会有众多含“场”的地名出现于东台,这与东台的海盐文化历史密切相关。东台东濒黄海,自然地理条件于产盐而言可谓得天独厚,自古即以盛产海盐著称。据载,“(东台)因位于西溪之东,且烧盐亭场林立,故又名东亭。”由此即可见东台当时海盐生产的繁荣程度。
二、“某总”类地名的语言文化意蕴
盐城还有不少成序列的以“总”入名之地,如二总、三总、五总。欲探求以“总”入名的理据,首先应清楚“总”的语义。《说文·糸部》:“总,聚束也。”段玉裁注:“谓聚而缚之也。悤有散意,系以束之。”《释名·释首饰》:“总,束发也,总而束之也。”《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高诱注:“总,众聚也。”[9]可见,“总”的本义为动词“聚拢成束”。《诗·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郑玄笺:“总角,聚两髦也。”孔颖达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2]353由动词“聚拢成束”引申为名词“束状物”。如《书·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孔传:“禾稿曰总。”所谓“禾稿”,就是有茎有穗的谷类收获物。《周礼·春官·巾车》“锡面朱总”贾公彦疏:“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归人之总,亦既系其本,又垂为饰,故皆谓之总也。”此处“总”是一种用于古代车马的装饰品,指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饰物。《管子·弟子职》:“错总之法,横于坐所。”郭沫若等集校引王筠曰:“烛、总、蒸者,一物也。以其既然而取明言之,谓之烛;以其成束而未然言之,谓之总。”该“总”指的是用麻杆等扎成的火把。此三例中“总”的语义均重在其形———条状。厘清了“总”的相关语义,就不难获知以“总”入名的理据。为了便于管理并最大限度榨取灶民的劳动所得,各盐场将沿海的草荡划为若干长条状地块,租给灶民用于煎盐,这种长条状地块就称作“总”。盐城作为海盐的重要产区,“总”的数量自然相对较多。那些在不同“总”内的灶民们长期共同生活劳作,聚居成落,于是便以“总”为名。
三、“某荡”类地名的语言文化意蕴
人都是需要肯定的,使用俚语的过程就是认同的过程,这样的语言形式更容易被接受。第三,英语俚语反映的是一种对社会的态度和自身的文化素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会出现对社会不满的人,对社会现实和不平等充满了厌恶,在他们的言语中就体现了这种情绪,这些都是俚语的表现形式。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也可以使用这些俚语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态度,逐渐地这种语形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社会中被广泛地使用,促进了俚语的发展。同时,由于俚语的形式非常多,对于不同的人所使用的俚语也有所不同,使用者的教育程度也决定了俚语的格调。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文化素质就越高,所使用的俚语形式也多是褒义的。在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包括大学生中,很难找到极其低俗的用语和不规则的表达法。第四,俚语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是时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这也促进了俚语的发展。经济科技的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必然要有相应的语言来描述,而规范性的语言很难对这些新事物进行定义。在这样的环境下,表达形式丰富多彩的俚语就发展了起来,对新事物进行完美的概括,表达出新事物的特点。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英语俚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计算机用语、体育用语、校园用语也出现了俚语的形式。经过不断的发展,俚语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已经在特殊群体和普通公众中广泛使用,甚至在社会上层人士中也广为流行。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体现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俚语是英语语言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英语俚语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性。第一,英语俚语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英语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分析英语俚语产生发展的原因。(1)英语俚语形式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英语俚语的一大特点就是表达形式多样,这就符合了不同人群的语言需求,通过俚语的使用,不同的人群可以表达他们特有的价值标准、技术、态度及其个人思想感情。这就为不同人群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便利,其产生和发展就不难解释了。(2)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俚语逐渐向主流文化渗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用俚语的亚文化群有了一定的发展,群成员内部的交流逐渐向外扩散,就导致了俚语在社会大众中不断地传播。英语俚语以简洁的方式、形象的表达,逐渐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逐步地发展起来。英语俚语这种个人创造的语言形式渐渐地渗透到主流文化中,可以说这是英语语言文化的重大进步。(3)英语俚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俚语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俚语的进一步传播。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各种新事物不断地出现,传统的规范性语言不能对这些新事物进行界定。在这样的环境下,俚语以形象的、简单的语言补充了规范性语言的空白,推动了英语语言的发展,英语俚语的产生发展就是一种必然趋势。第二,英语俚语的社会文化性分析。英语俚语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是时代的产物,就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发挥着一定的社会功能。(1)俚语促进了沟通交流,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与人的交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很多人不能实现交往的目的。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在使用中不用顾忌太多,这样就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加强相互的了解,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老师在提问时,可以说comealong,myboy,cheerup,thereisabsolutelynothingtoworryabout.这样的提问即使学生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也不会感到尴尬。这样的提问方式既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又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同样,俚语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在与陌生人的交谈中,俚语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对方感到话语中的友善,就能够打破僵局,进行有效的沟通。(2)俚语的使用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人生活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在相同的环境下,使用俚语就能够加深双方的关系,因为在社会群体、行业集团的成员之间使用集团内具有代表性的俚语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令他们感觉自己和其他成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精神容易放松,并能创建和谐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俚语沟通就是在表达一种友善,说明我很了解你们,我们虽然环境不同,但是也能建立友好的关系。(3)俚语的使用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俚语作为语言的特殊形式,有着多种的表达方式,虽然俚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性的语言形式,但是通过俚语的使用也能确定说话人的身份地位。不同群体间的俚语表达是不同的,通过俚语的内容就能猜出说话人的身份。在军队呆过的人说话时就容易说出军队俚语,这是多年军队生活留下的习惯。学生的语言也有着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一种青春活力,带着明显的学生标志。例如:apple-polish(拍马屁奉承)、lady-killer(帅哥)等。同时,俚语的使用也可以体现说话人的地位。在英语俚语中有很多的词语有着一定的阶级性,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就能够知道在社会中有着怎么样的地位,不同地位的人在讲俚语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会不同。因此很容易从说话人的言行举止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地位。例如,oldsport(老兄)这样的词语在上层社会就很难看到,像这样的词语有很多,这也是英语俚语大量的表达形式的体现。研究俚语就要结合这种语言形式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下真正地了解俚语的社会特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俚语是一种被英语国家广泛应用的语言形式,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保持一种密切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英语俚语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这与俚语社会功能的发挥与社会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使用这种语言形式时要注意场合,如果不注重场合地任意使用,就容易产生误解或是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加深对俚语这种语言形式的认识,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俚语的功能,增进国际间的交流,进行跨国文化交流。同时,对英语俚语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探索国外非规范性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认识。
作者:李军 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