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8: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门诊护理工作年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28-02
在当前,随着社会中家庭结构以及居住相对集中的形势变化,社区医疗资源显得越发重要,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门诊部等各种社区医疗单位应运而生,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了群众健康保障的重要载体[1]。但是就整体运行情况而言,因为国内社区医疗工作还处于探究推进阶段,社区门诊护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本文主要针对社区门诊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1 当前社区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能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调查显示,当前在社区门诊从事护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有超过85%比例的人员属于临床护理行业的新手,从事护理工作时间不长,许多是刚从护校毕业的新进人员,他们在临床护理方面缺乏足够的从业经验,对于护理工作的技巧以及操作时间相对不熟悉,容易在具体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社区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运用最多的操作就是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这属于基本护理技能,但是也有一些人员不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引发患者尤其是患儿家长的不满。一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没有将无菌操作要求落实到位,患者感染风险明显提高。在涉及专科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对专业护理方面知识与技能相对不足,护理观察存在滞后性,甚至会延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引发医患纠纷。还有的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上不够积极主动,对新药的作用机制以及毒副作用和使用注意点等方面没有及时、全面、深入地了解,导致用药时对症观察效果不佳,无法全面、准确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尤其是在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身体不适状态时,更容易引发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不信任甚至较大矛盾[2]。
1.2 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对而言,社区门诊和医院本部距离较远,在管理制度执行以及领导检查等方面可能不及院本部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护理人员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态度存在松懈现象,责任心不强,影响了工作成效,以及降低了群众满意度。如有些护理人员穿着不规范,口罩使用不规范,在公共场所逗留、闲谈,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对前来就诊询问的患者不够热情等,都会影响患者对社区门诊整体服务的评价。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医疗器械随意摆放,医疗垃圾随地乱扔等,都会影响门诊整体工作成效。
1.3 医院对社区门诊护理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社区门诊的护理工作成为了忽视的环节,部分管理者认为社区门诊主要解决的是群众小病问题,社区门诊护理人员的操作主要为基本操作,技术难度不大,难以出现护患纠纷,因此在管理方面力度不足,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方面不足,在管理检查的力度、奖惩兑现差距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缺乏了强有力的外在监督考核因素,对护理人员内在积极性推动不足,加上待遇不均,难以有效提升社区门诊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2 有效提升社区门诊护理工作成效的措施。
2.1 进一步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技能 医院要强化社区门诊护士技能培训,首先要制定适合门诊护理工作的培训计划,重点针对门诊护理工作中需要强化的技能技巧以及护士普遍缺失的技能进行培训。其次,要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可以通过新老护士结对跟学、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等方式对社区门诊护士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不仅要开展护理知识学习,更要强化护理技能操作,提高参训人员综合业务技能。另外,还要将技能培训工作渗透到护理岗位管理的全过程,采取脱产、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士技能培训,将其纳入对护士的综合考核,有效提升人员从业技能水平[3]。
2.2 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护理人员职业操守 医院以及社区门诊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对护士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日常学习、讨论交流、先进评选等方式,在本单位选出一批奉献精神强、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提高护理岗位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操守。要强化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通过相互评价、领导点评、群众测评、社会参评等方式,对社区门诊护理岗位以及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让社区门诊服务质量公开透明,以此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2.3 进一步强化科学考核管理,提升护理人员内在动力 医院护理部应当针对社区门诊护理工作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考核制度,对门诊护理工作以及具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对门诊进行月、季度、半年以及年度各类考核,将其与门诊整体工作质效以及护士个人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职称、分配等方面挂钩,提高考核激励调动效应。同时,还要定期不定期抽检护理资料,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4]。
综上所述,在社区门诊护理工作中,应当树立科学、规范理念,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建树良好的医疗品牌。
参考文献
[1] 张晓惠.社区门诊护理工作展望[J].卫生软科学,2011,8(4):75.
[2] 冯丽丽.门诊护理存在问题简要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7(3):98.
目的:观察完善门诊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科两个工作时间段为研究对象,第一个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第二个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进行完善护理管理,两个时间段随机调查患者各220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就诊时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满意度及门诊服务护理投诉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3.67±4.55)分,高于对照组的(87.28±8.44)分;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19.34±6.44)min、门诊服务护理投诉0,低于对照组的(28.45±7.34)min、5.00%;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99.09%,高于对照组的8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门诊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误会减少门诊服务护理投诉,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完善;门诊护理;管理措施;临床效果
医院门诊部是医院职能部门中主要的对外交流服务窗口,门诊部提供护理服务能够综合性地展现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质量水平,提升医院社会知名度,并且为医院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1]。探讨加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培养门诊护理工作人员良好娴熟的护理工作实践素养,不断开展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创新管理,是门诊护士长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2]。本研究对本院门诊部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有病床300多张,日门诊量400多人次,其中专家门诊约100例次,普通门诊约300例次,门诊护理人员18名,其中2名为副高职称,4名主管护师,5名高年资护师,7名护士。分别在门诊输液室、换药室及治疗室等岗位工作;年龄19~46岁,平均(34.22±8.36)岁。本研究设立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第二个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两个时间段随机调查患者各220例进行对比评价。
1.2方法
第一个时间段(对照组)仍按照传统的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第二个时间段(观察组)完善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注重门诊护士工作技能培训
门诊护士长在开展基本工作的同时,对门诊部门的护士开展业务技能以及自身整体素质水平的培训与提升工作,接受门诊护理培训课程的人员包括各门诊护士、门诊导诊人员以及门诊轮转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为护理专业知识、基本患者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紧急情形下的护理工作应变实践能力等。基于理论教材及实践工作经验两相结合的开展相关的培训内容,将讲授式培训和护士之间的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护士个人具备的护理工作能力操作实践水平。
1.2.2加强门诊护理管理工作
(1)制定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对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具体涉及的各个工作细节制定出相对应的管理质量服务目标,增强门诊护士的护理工作的质量观点;践行门诊工作实施制度。(2)贯彻门诊部门护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在日常工作流程中严格做好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持证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开展护理服务。(3)抓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护士长依照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手段,落实好门诊护理分工职责权属工作,敦促护理人员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分项,完成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做好门诊护理工作日常交接班,保持门诊医疗工作空间之内所有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的最佳功能状态。(4)完善门诊护士例会制度,将院方制定的阶段性护理工作要求与安排进行及时传达,要求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展开详细的记录,针对过去工作状况展开适当的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对其他护士的护理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展开借鉴。
1.2.3改良门诊护理工作模式
(1)结合本医院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境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化文件,以及优质门诊服务工作相关配套措施,将“患者满意”视作门诊部门护理工作开展的基本目标,基于患者的地位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不断给予患者体贴入微的关怀以及充分的人格尊重,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基本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定时开展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专题讲座。(2)改良就诊环境,简化就诊流程,在门诊空间内部增设流动性护理工作岗位,增设候诊等候休息座位,安排专门护士实施挂号、分诊、导诊、收费处及预约的咨询工作,主动协助患者实施、必要的就诊手续办理过程,为患者提供门诊诊室空间区位指引,并提供到号提醒服务;为急诊、危重患者提供“绿色生命通道”服务,为相关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治提供便利性支持条件。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制度建设、技能操作评分等项目,满分100)、平均就诊时间、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满意度(包括技术水平、就诊环境、行为举止和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门诊服务护理投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93.67±4.55),高于对照组的(87.28±8.44);结果观察组平均就诊时间(19.34±6.44)min、门诊服务护理投诉0,低于对照组的(28.45±7.34)min、5.00%;门诊护理满意99.09%,高于对照组的89.09%(P<0.05)。
3讨论
门诊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种集医疗、预防、检测、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内设科室较多,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医院的门户及对外窗口,负责各种检测及医疗服务,其护理质量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患者不仅要医护人员尽快解除其痛苦,还要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关怀,但是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着门诊护理管理质量,包括:门诊空间小,患者和家属混杂,医院门诊空间变小,各种患者与其他患者家属在门诊、挂号等科室接触,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出诊医生流动性大,多数医院门诊医生由各个科室轮流派出,并根据每日患者数量决定门诊医生的数量,造成出诊医生流动性大,非常不利于患者就诊;门诊患者需求各异,就诊患者年龄、性格、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不同,会对出诊医生提出各种要求,如果护理服务未达到其期望,容易产生护患矛盾甚至冲突;就诊流程繁杂,医院都有各种诊室和辅助治疗科室,存在很多就诊流程,并需经历复杂的就诊程序,反复排队和等待;人员管理分散,门诊护理纷繁,医生工作复杂,很可能因管理不统一导致门诊管理疏漏,容易互相推诿责任,成为门诊护理管理的不良因素;抢救设施配备不齐全[3-4]。门诊护理管理有其丰富内涵,包括医护人员、抢救设施和运作等的管理,本研究通过分析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护理管理,遵循护理管理的工作性质,掌握门诊的特殊性;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周期性门诊护理管理技能培训工作,有效促进医院门诊部门工作人员综合协调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使其在突发疾病事件中能够及时采取最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得到患者给予的由衷好评,促使医院门诊相关工作职能能够良好开展;完善硬件设施是基础,如改造就医环境等[5-7]。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情、诚恳的接待患者,真正缩小护患之间的代沟,取得彼此的信心,减少误解;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8-10]。结果显示,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93.67±4.55)分,高于对照组的(87.28±8.44)分;观察组的患者平均就诊时间(19.34±6.44)min、门诊服务护理投诉0,低于对照组的(28.45±7.34)min、5.00%;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99.09%,高于对照组的89.09%(P<0.05)。
综上所述,完善门诊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误会及门诊服务护理投诉,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波 单位:中国人民第515医院 江阴市远望医院
参考文献
[1]王庆霞,吴琼.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260-261.
[2]黄红梅,熊彬,张玲.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不良因素分析与对策[J].重庆医学,2013,21(16):2552-2554.
[3]刘英丽.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及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73-75.
[4]郝红英.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影响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51-152.
[5]胡伟娟.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与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2(6):168-169.
[6]刘启华,王玉玲,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37(1):57-58.
[7]姜会芳.“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8(2):105-106.
[8]葛洁兰.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304-305.
【关键词】基础护理;优质护理;临床护理;工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61-01
门诊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其具有诊治快捷、方便、人流量大等特点,是医院对外工作的窗口,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和技能,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完善自身不足,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样在帮助患者解决病痛的困扰时,也能提高医院声誉。下文就我院门诊护理工作做了如下分析。
1 门诊基础护理概况
1.1 工作内容:我院门诊护理人员主要是在咨询台、分诊检查室、门诊手术室、输液室、急救室等科室进行相应护理,具体来说是为来门诊救治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咨询、注射、门诊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对门诊与住院部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协调[1]。
1.2 特点
1.2.1 病人多:是因为来院治疗的患者为不同阶层、年龄段的患者,且病症不一,一旦有感染性疾病患者,易造成患者和周围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判断,并积极对患者进行疏导并将之送到指定科室,配合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救治。
1.2.2 医生流动性较大:原因是门诊部每一天坐诊的医生都是由各科室派出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对于常来门诊治疗的患者来说有一定影响,常会因不了解门诊医生坐诊规律而产生一些纠纷。为此,门诊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向患者讲明门诊医生坐诊规律,并向其讲明门诊医生流动性大的意义,让患者对门诊医生工作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院及护理人员还要尽可能的缩短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和取药时间等,简化治疗手续以便患者及时接受治疗,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维护医院信誉。
2 开展优质护理的可行性措施
门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关键在于护理人员,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引导患者,并向患者讲明需要注意的细节及及时将患者送至与其病症相应的诊室进行治。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尽可能的提高护理质量,则需要门诊护理人员做好如下工作:
2.1 构建层级护理管理制度:层级管理制度的落实,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上有据可依,并按照规章制度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制度构建时,要以护士的年龄、职称和技术等综合因素为依据,构建以护士长为主,责任护士和护士共同组成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中护士长的工作是每周对各个护士的工作进行抽查,月底进行全面检查,以及每一天上下班检查基础护理落实工作[2]。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更好的落实,还应该将定期检查、全面检查和随时检查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护理人员身上,明确护理项目及规范,使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尽职尽责,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周到、高质量的服务,也能改善医护之间的关系,切实将优质服务贯穿于门诊基础护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2 提高服务意识:门诊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最先且直接接触的人,其服务质量优劣,与医院名誉密切相关,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已有的观念进行更新,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深化基础护理,以便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要做好这些,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尊重患者,耐心的为患者提供服务[3]。如接待患者时要用“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等礼仪性用语与患者进行沟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当患者和家属有问题要咨询时,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耐心的进行解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减少沟通不畅而带来的医疗纠纷。
2.3 加大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力度: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与护理质量也密切相关,要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技能及业务培训,以增强其责任意识,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也要鼓励护理人员利用上班之余时间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护士条例、医疗纠纷条例及医院感染条例等方面的内容,巩固护理人员法律基础知识,使其遇到相关纠纷时能及时作出回应,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理论知识笔答、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液和吸痰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强化其技能为了调动护理人。为了使护理人员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还要定期、不定期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进行公证的绩效分配,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技能和业务能力,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4]。
2.4 加大门诊监督管理力度:门诊是医院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地方,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来往频繁,而医生在诊治和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5]。这就要求:
2.4.1 护理人员监督:护理人员要对门诊环境进行监督和维护,以便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减少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诊治活动,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实现优质服务。
2.4.2 患者及家属的监督:医院要将门诊护理工作内容及规范制度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公开,实现门诊工作透明化同时也要设置意见箱或邮箱,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对门诊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督促护理人员工作,使护理人员能按照规章制度并秉着人性化服务从事门诊护理工作。
3 结束语
医院门诊护理作为基础护理部分,其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是以患者为中心,着手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护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落实护理责任制、接受定期培训和考核、自行监督和维护环境、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完善自己,为患者创造最佳诊治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进行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社会和患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医院门诊部还需要结合实际重新设置和划分服务范围,为护理人员提供完善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平台,提高护理质量,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病症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伟娟.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与护理管理分析[J].管理实践.2010(06): 168-169.
[2]王在琼.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升全员护理技能水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0(32): 22-24.
[3]郭燕红.适应形势 锐意进取 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05):305-307.
【关键词】输液室;不同季节时段;护士调配
【中图分类号】R72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04-01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儿科输液室是医院24小时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输液室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医院的声誉。如何通过管理更加合理的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从而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发挥其最大效益是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难题[1]。本文旨在探讨门诊儿科输液室不同季节时段护士资源的高效调配,以提高护士的使用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护理工作量来源: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儿科输液室。
1.1.2 护理人员配置与职责:我科配置护理人员17名,负责院前急救、来院患儿的抢救及各种治疗、健康教育等。
1.2 方法:记录每个季节及各时段的护理工作量,主要包括各种注射人次(肌肉注射、皮内注射)、配制液体瓶数、静脉输液人次(含重复穿刺人次)、各种特殊治疗人次(吸氧、吸痰、冰枕、酒精擦浴、中段尿培养等)及护患沟通健康教育人次。另外需承担的院外出诊随机性强,不在统计分析之内。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α 0.05为检验水准。再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的护理工作量,重新科学合理的调配护士资源。
2 结果
2.1 护理工作总量: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各种注射60464人次、配制液体145607瓶、静脉输液(含重复穿刺)121256人次,更换液体、拔针及健康教育257946人次。
2.2 各季节的护理工作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工作量最小,秋季次之,冬季工作量最大,夏季次之。
2.3 各季节各时段护理工作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比较见门诊儿科输液室工作量明细表 春季各时间段静脉输液人次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2.4 传统排班模式与病人需求形成矛盾: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门诊儿科输液室护士17人,实行的是传统排班模式,中午2名护士,晚夜班各1名护士,其余护士均为行政班作息时间。护士配置与患儿需求形成明显反差,在患儿治疗的高峰时段,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明显不足,难以保证护理质量。暴露出护理人员配置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儿需求的缺陷。
3 讨论
3.1 门诊儿科输液室根据季节科学调配护士有利于护士学习、工作、休息 儿科疾病有明显季节性[2]。患儿生病与季节因素有关,冬季天气严寒,温度过低,夏季气候炎热,温度过高,小儿适应能力差,许多常见病好发于冬夏季,导致这两季来院就医的患儿明显高于春秋季节,使输液室的护理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本组资料也显示,患儿来院静脉输液治疗的数量在季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春季和秋季数量较小,夏季和冬季数量较大,表明护士一年的工作量中,春季和秋季所占比重较小,夏季和冬季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春、秋季安排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及各种业务培训,或者安排公休等,夏、冬季则需护士满负荷工作,明文规定不安排公休假及外出进修学习等。这样既保证了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学习和合理休息,也可在护理工作量大、不增补护理人员的情况下,有效经济的完成护理任务。
3.2 门诊儿科输液室根据不同时段的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护士提高了护士的使用效率:排除患儿因急诊就医治疗因素,患儿来院治疗的时间通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门诊患儿治疗的高峰时段有明显的规律性:如家长因工作原因会在下班后带孩子来院治疗;学龄期的孩子因避免耽误学习会在放学后来院治疗;冬季白昼短,早晚温度低,家长一般会在10am以后带孩子来院治疗;夏季白昼长,天气炎热,家长一般会选择早晚凉快时带孩子来院治疗。本组各季节与各时间段资料显示,患儿来院静脉输液多数量段,春季在10AM、3PM、4PM时段,夏季在8AM、9AM、10AM时段,秋季在10AM、3PM、4PM,冬季在10AM、11AM、3PM、4PM时段;少数量段春季在7AM、12N、1PM、6PM、7PM时段,夏季在7AM、12N、1PM、2PM、3PM、时段,秋季在7AM、12N、6PM、7PM时,冬季在7AM、8AM、5PM、6PM、7PM时段。因此,我们2006年根据每时段的工作量进行了整体安排,调整了上下班的时间,避免工作量少的时段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强患儿治疗高峰时间段的护理人力配置,使患儿得到及时、安全的治疗及护理,护士有较多的时间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成功的缓解了高峰时输液室的压力,确保输液室的工作能有序进行,有效缩短了病人等候输液的时间[3]。提高了工作效益与服务质量,提升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3 高效调配护士应明确其职责,防范护理差错:排班模式的改革是以适应患者需要为目的,护理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搞好各种协调,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护士长要明确规定每位护士每个时段的工作职责,并不断强化其牢固掌握。在排班时要注重新老护士搭配,使组织成员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特殊时段(双休日、节假日)在排班表上标明具体负责的护士,可根据当天的护理工作量对护士进行调配,并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防范护理缺陷和差错。充分发挥了科室护理骨干及高职称护理人员的作用。 护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质量问题,而护理质量的保证者是护理人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活,就能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目标[4]。门诊儿科输液室根据不同季节时段的护理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以患儿最需要的护理时间为护士的工作时间,从而改变了以前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病人需求的状况,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金风.儿科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中国护理管理,V01.6.N0.3.Mar.15.2006
[2] 程琳,王建萍,龙柳林.门诊输液患儿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1,Vo1.16,No,6:376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门诊护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9(b)-01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is applied to the effects of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according to admission chronological, will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4 admitted 200 patients as a control group,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December in 2014 admitted 200 patient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human management in outpatient care manage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work. 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care and job satisfaction 95.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0% of patients (P
[Key words] The humanized management;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The effect
服务是医院的主要业务和医院管理的最终结果及目的,服务质量会对医院的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1]。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高,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也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2]。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生理性和心理性疲劳。该院于2014年7―12月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对20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门诊2014年1―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4例,女性86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6.3±10.5)岁。将该院门诊2014年7―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42.4±10.3)岁。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管理模式:患者入院时给予药物、环境、生活、饮食以及对症等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具体的内容如下:
①观念转变:工作理念能对整体的工作方向进行有效指导,同时也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医学模式也在不断转变,过往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而现阶段则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也开始逐渐成为了开展护理工作的宗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开始逐渐渗透。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应坚持以病人危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管理人员应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护理人员的思想进行转变,知人善任,合理授权,让护理人员能主动关心患者,对患者的需求进行了解,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主动,让患者的合理需求得以有效满足。②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门诊护理工作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护理人员应该要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水平,才能更好适应门诊护理工作的实际要求;除此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健康需求和医疗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单纯业务学习已不能有效满足门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体现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内容也越来越重要。应加强培养患者的慎独精神。慎独是由古代儒家创造的符合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具体是指人们在没人监督、独立活动的情况下,通过高度自觉,根据道德行为规范,不进行违背道德观的事。在医学行业中引起慎独精神,就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努力实现达到慎独的境界。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尽忠职守,规程操作,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感,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慎独精神。所以对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进行不断培养和提升,能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提升和稳定。③让就诊环境更加和谐、温馨:应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礼仪加强培训,让护理人员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能保持良好的形象;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竞赛,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得以有效提升[3];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让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尽忠职守,让相关的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加强护理人员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让护理人员人人参与讲课,同时邀请全院各临床科室主任培训护士专科知识的讲座,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正确的分诊率。④坚持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观念。护理管理人员应对相关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听取,集思广益,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和护理人员的交流沟通,对护理人员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状态进行了解,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措施来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进行激发,让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⑤让护理人员的自我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特长和个性特征: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有各自的特长和优点,护理管理人员应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技术水平和性格特点来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进行安排,让护理人员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4]。⑥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进行不断提升:门诊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接触不同病种、不同性别以及不同职业的患者,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语言敏感性非常高,而有效的交流沟通则是和谐护患关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培养,让其掌握简单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礼貌用语,让护理人员态度保持热情、仪表保持端庄、沟通技巧熟练,是加强护患沟通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护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门诊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咨询和指导时,应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能更好理解相关的信息。门诊护理人员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时,应有分寸、有区别、有礼貌和有称呼。护理人员在思考问题时应站在患者的角度,并对自身的思想境界进行不断提升,对自身修养进行不断丰富。⑦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缓解:人性化管理是通过人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来对工作活力和工作热情进行激发,让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进而让工作业绩得以有效提升,让管理目标得以有效实现。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因素会对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大部分门诊护理人员的年龄较大,人体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而且存在较重的家庭负担,对于门诊护士长来讲,应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性格和脾气进行了解,同时对护理人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动态了解,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来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减压,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有效疏导患者的心理。对护理人员应充分尊重,为其提供发泄不满的机会以及表现的平台,让护理人员的负面情绪得以有效缓解。通过人性化护理管理,让工作环境更加和谐和问题,让护理人员感受到同事间和领导的情亲温暖,让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以有效提升,进而让护理人员的压力得以有效减轻,让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得以充分激发,让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
1.3 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该院自制问卷调查表来调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得分80~100分则为满意,得分60~79分则为基本满意,得分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
3 讨论
在医院中门诊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患者到医院就诊时,最先接触的部门就是门诊,在医院中门诊护理人员是和患者接触最早的医务人员,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热情以及专业技能水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所以门诊工作会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门诊患者的疾病类型比较复杂、病因不详,而且存在较大的人员流动性等,对门诊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如果门诊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则会导致患者的不满,进而对医院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让护理工作的压力增加。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的最前沿窗口,对于医院社会形象的树立非常关键[5]。对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
人性化管理是指针同时管理人的思想的“变化和稳定”的新战略。加强人的潜能开发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点。另外也可以将人性化管理理解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证对人性要素加以充分关注,将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为己任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的要素包括为人提高发展和成长机会,尊重人以及一系列激励措施等。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性理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性化管理也开始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管理层,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让管理更加接近人性,更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人工作潜能的管理方式。在服务行业中医院管理是非常特殊的群体之一,要想让医疗质量得以有效保证,就需要合理开展人性化管理。在医院职工中护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护理人员的言行不仅会对患者的生了恢复和心理恢复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医院的管理水平产生影响,让护理人员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让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主动,让工作绩效得以有效提升,是护士长应该追求和思考的目标。
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主要为护理人员年龄较小、工作分散以及技术职称低等[7],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能让护理人员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提高,进而让整个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让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让其工作热情得以充分激发,最终让护理质量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8]。
总之,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能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门诊护理管理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岱吟.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5):122-123.
[2] 向娅.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6中旬刊):268-269.
[3] 王雯婷.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5中旬刊):391-392.
[4] 余蓉.浅谈门诊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8):319.
[5] 刘芳.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4):204-205.
[6] 陈江红.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今日健康,2014,13(8):337-337.
[7] 李秀君.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J].天津护理,2012,20(2):102-103.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是妇科疾病处治的地方,是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安全性,院方采取安全护理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每天接待的患者颇多,治疗时间长,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重复性,而目前在部分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专业技术不到位等等,都会造成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出现安全隐患,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为此,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及与患者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一、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部分医院并没有引起院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要求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同时旧的护理制度也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无法使护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实现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一)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识不高。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工作负责,对于产前观察、产后出血或者是新生儿的护理,都是需要护理人员来担当的,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并没有很高的风险意识,护理工作马虎大意,对产妇和婴儿的看护不够谨慎,对其症状观察不够仔细,很容易使产妇和婴儿造成伤害。
(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足。
很多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对待新技术、新的医疗仪器并不能完全地掌握和控制,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上操作错误,出现医疗仪器毁损、延误手术等不良现象。
(三)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
很多护理人员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时,并没有专业的护理能力,护理的实践经验不足,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而且态度生硬,缺少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容易产生与患者的纠纷,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护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
医院应该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在制度修正的过程中要多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要把护理制度落到实处,能够切实完善护理工作的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办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存在很多容易感染性的病毒,这些病毒能够威胁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为此,护理人员要提高对感染病毒的预防意识,做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作,要全面掌握控制病毒的操作技巧,要定期检查并记录手术室的感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手术室的低感染率。
(三)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院方要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把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护理人员,同时还要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场实践中,全面提高其专业技能。还要定期实行考核制度,对待优秀的护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给其他护理人员树立典型榜样,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四)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 。
护理人员要想使患者能够提高其满意度,就要大力提倡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善于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工作上要认真负责,态度要和蔼,平等地对待一切患者,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
1.从患者利益出发调整上班时间,每年夏、秋季节患者比较多,来医院就诊时间早,为此每天上午安排医生、护士提前半小时上班,从而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消除了患者待诊的急躁情绪。为候诊患者准备报刊、杂志;为超声检查憋尿的患者准备温水、纸杯等。
2.医护人员注意仪表和言谈。医护人员都应着装整齐、言谈和蔼、操作娴熟,给患者以信任感。
3.对手术患者因人而异做好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由于对手术的恐惧以及环境的陌生,均有一定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检查及治疗的目的、意义,使患者消除疑虑、稳定情绪。这就要求护士除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应告诉她术前4小时必须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呕吐,发生意外。术中护士要在旁陪伴,给患者放轻松舒悦的音乐。
4.做好回访工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中的重要意义。随着医院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给患者造成人身伤害,影响医院的声誉。因此,在加强安全护理工作上,医院要提高护理意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工作机制,实现护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其护理技能,确保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中能够及时地预防和解决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安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在各科室的护理工作当中都存在护理风险,这种风险指的是在护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或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不确定因素或其他因素[1]。让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这些护理风险,尽可能的减少治疗效果降低现象的出现,或是预防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状,以此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2]。而近几年来,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门诊作为医院的“门面”,该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而此次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在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当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现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9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是本院门诊输液室在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患者。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各48例,护理组男性患儿共28例,女性患儿共20例,患儿年龄区间为12―71岁,平均年龄为(40.8±2.1)岁;对照组患儿男性患儿共26例,女性患儿共22例,患儿年龄区间为10―73岁,平均年龄为(40.4±2.6)岁。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不同,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接受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接受人性化护理。其中人性化护理模式所包含的护理内容有:
(1)在输液前的护理[3]。在患者进入输液室时,护理人员需要用微笑、暖心的面容去接待每一位患者,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疾病的基本情况和对药物的过敏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若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开导,在开始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还需要认真仔细的核对每一种药物,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由于有不少患者对输液针穿刺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纯熟的扎针技巧以外,还需要对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在对年龄在12岁左右的患者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的采用和蔼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以此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保证穿刺的成功率[4];
(3)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为转移输液给患者所带来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应对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保持微笑,并时刻观察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液或是渗液现象。为提高患者输液时的舒适感,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准备好热水,并定时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上厕所,在患者有需求时应及时上前解答患者的疑问[5];
(4)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拔针。而在拔针的过程中,为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在拔针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动作应尽量轻柔,并在确保患者穿刺口不再存在出血现象之后再将面前挪开,拔针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穿刺口的揉动。此外,在患者离院时,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百比表示,检验。P
2 结果
经对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不管是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还是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上,两组患儿最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
3 讨论
对于任何医院来说,门诊输液室都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结构,且该部门每日的接诊流量非常大,且患者的病情复杂。而输液室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人流量大,空间有限等等都使得患者所最终所得到的输液质量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是当前门诊护理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
1.1一般资料1088例皮肤科门诊患者中男529例,女559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45.61±5.78)岁,病程1d~6年,平均病程(8.94±2.13)个月。按照前来就诊时间将1088例皮肤科门诊患者分为2013组(517例)及2014组(57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2013年本院对皮肤科门诊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预防并发症等;2014年初,本院皮肤科组织护理人员举办研讨会,提出皮肤科门诊护理工作主要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以往经验制定符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解决对策,为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提供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皮肤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于就诊结束后指导患者独立填写涉及护理措施、服务态度、护理效果等内容的皮肤科门诊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目的在于掌握患者就诊过程中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利于根据调查表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护理服务,调查表满分100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相关)、护患纠纷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
1.2.2人性化护理
①改善就诊环境,门诊就诊区域、候诊区域均以暖色调为主,可适当布置绿色植物,利于患者以轻松愉悦心情就诊;②保持各区域干净整洁,指派专人及时清理废弃物,定期对地面、物品等实施彻底消毒,温度应控制在24~26℃范围内、湿度应控制在50%~60%范围内,利于患者获得生理舒适感;③组建导医小组,门诊就诊患者提供相应服务,如指引路线、搀扶行走、提供温水等;④门诊就诊区域应提供明确的指示牌,便于寻找就诊路线节省患者就诊时间,若条件允许可于皮肤科门诊设立独立收费室、药房等设施;⑤尽量避免日光直射进入室内(增加深色窗帘),以免部分患者疾病无法接受日光照射从而加重病情;⑥候诊区可提供音乐、书籍等物品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由于疾病所致生理及心理不适;⑦设立宣传区,通过画报、展板、宣传册等物品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缓解因不了解病情或过度担心疗效所致负面情绪;⑧不定期调查皮肤科门诊前来就诊患者对本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表中所反映的问题作出及时改正,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⑨护理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必要培训,使其掌握皮肤科门诊护理工作内容及了解本职工作重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感及积极性;⑩制定完善的皮肤科门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指派专人监督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及时纠正不良现象;11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隐私的重视程度,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关键词】 皮肤科门诊;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DOI:10.14163/ki.11-5547/r.2015.19.189尽量避免护理过程中提及患者病情;12若条件允许可根据护理人员分工情况提供不同颜色制服,或佩戴醒目岗位标识利于患者及时寻求帮助[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提供皮肤科门诊护理后,2014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201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提供皮肤科门诊护理后,2014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35%)显著低于2013组(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肤科疾病大多将引起机体表面皮肤变化,若未及时救治将产生感染、截肢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提示尽早确诊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工作压力等)不断变化,皮肤科疾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3]。研究表明,皮肤科疾病属于机体严重应激反应,患者由于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疗效、疾病所致外观改变等因素易产生自卑、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将直接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部分患者甚至发生排斥治疗等严重后果[4]。提示护理人员在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应针对上述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显著提高皮肤科就诊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人性化护理是目前于临床推广使用的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的新型护理理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位就诊患者的人格、隐私以及生命价值。研究表明,人性化护理将以患者为中心,在尽量缓解其因疾病所致生理不适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同时改善其心理不适,使患者就诊时达到心理、生理共同愉悦的理想状态。本文研究可知,2014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后,该年度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2013年,而护患纠纷发生率仅为0.35%,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关键词:双向查对;门诊输液;护理;效果观察
在医疗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护理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担忧,打错药、输错液等情况屡见不鲜。为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1],有关人士研究出双向查对这种机制,双向查对制度可有效的防止输错液、打错药等情况,可有效的防止医患之间纠纷的发生[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7月~2014年3月于我院门诊部进行输液的300例(男167例,女133例),年龄8~67岁,平均33岁。将本次研究所选择的3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实验组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8~66岁,平均35岁;对照组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8~67岁,平均31岁。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实质性脏器疾病,排除药物过敏患者。两组患者均连续输液1~7d,平均输液1~3次/d。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输液次数及天数等临床基本资料,得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采取不同的门诊输液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具体实施“三查八对”方法,即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进行检查,核实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时间、有效日期、使用方法,核实患者的姓名及编号。实验组采取双向查对护理方法。双向查对护理方法除以上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外,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以及明确此种护理方法,患者或家属积极配合实施此种护理方法,由护士对患者进行药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概述及答疑。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由护理工作评分与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两部分组成,其中护理工作评分由上级护士或责任人根据护理工作的细致程度及完成情况等指标负责评判打出分数[2-3],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以问卷形式做成20道题,每题5分,由患者写出分数。其中评分情况以0~59分为差等,以60~79分中等,以80~100分为优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本次研究所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研究结果以P
2 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以上方法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具体护士护理工作评分由上级护士进行评价打分,患者满意程度评分由患者或家属进行评价打分(见表1~2)。
根据上表中所示,实验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112人,优秀率为7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36例,满意率为90.66%;对照组护士护理工作达到优等的有97人,优秀率为64.66%,患者满意程度为优等的有102例,满意率为68%;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双向查对制度实现治疗公信息开化、核对制度的双向化及医患人员间的交流化[3],这种方法可全面锻炼护士的临床能力[4],为患者的治疗安全做成了双保险。此种方法护士需要注意的是,在问患者开放性问题时应选择较为简单,并且印象深刻的问题,并且护士自己应熟记所使用药物的种类、作用及其他信息,以便患者或家属提出问题未解答明了,导致护理工作评价减分。根据此次研究表明,这种门诊输液护理制度有效降低了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并且对护士工作能力起到了有效的锻炼作用。正如本次研究所示,双向探查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门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燕.双向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5(2):5-7.
[2]张云霞.双向查对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