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消费扶贫工作要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8: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消费扶贫工作要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消费扶贫工作要点

第1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以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加快推进“一减四增”,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强特色产业,扩大发展规模,提高质量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带贫防贫机制,不断提升农业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扶贫特色产业综合效益

(一)优化调整特色种植业。制定实施特色种植业(含水果)精准扶贫年度工作方案,落实“一减四增”要求,在全区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和良种繁育基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要求,对紫山怀小米、博远、秋景、喆兴、现海5个产业扶贫园搞好扶贫带贫示范作用;对32个蔬菜产业扶贫项目149个蔬菜大棚加强技术指导,搞好风险防控预警,实现产销衔接,发挥好效益引领作用;对51个产业扶贫基地加强指导,加大贫困户从业就业示范引导作用;指导各乡镇、村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强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杂粮、水果等特色高效种植产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精品化和品牌化发展。

(二)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业。制定实施特色养殖业精准扶贫年度工作方案,在乡发展肉鸡、肉驴等养殖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在其他乡镇重点发展家禽、肉牛和肉羊养殖,支持各乡镇、村发展特色养殖。

(三)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各乡镇积极扶持、、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设施,提升产后处理能力,使产品更适宜进入精深加工。

(四)培育壮大农业新业态。指导各乡镇、村依托特色农业、农事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多元业态。一是对名关镇南石口食用菌加强技术扶持指导,打造成我区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加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培育工作,开发广府、王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做好宣传推介;三是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抓好西部以博坤家庭农场、博远智慧农业园区、刘窑核桃基地、永合会万亩油菜花基地和东部以耐思、科瀚、相知农场、垂钓中心等节点为主的两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提升我区农业生产附加值。

三、加强产业带贫主体培育,提升产业带动能力

(一)培强新型经营主体。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全链条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以高科技、高质量、高成长性为标准,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主动对接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引进培育能够支持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做好招商项目跟踪指导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二)发展高效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协调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鼓励中小型服务组织通过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加强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引导大型服务组织通过参股控股、特许加盟等形式,与中小型服务组织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各有分工、互有侧重、共同发展格局。全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0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责任单位:农经科、植保站、农机管理科、农机推广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完善扶贫资金、长期订单、股份合作、资产收益、产销衔接、土地流转托管、公益岗位和就业帮扶模式。推行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新兴合作经营模式,实行企业统一流转土地、基础设施、种养品种、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加工销售和农户分户经营管理“六统一分”,把大多数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引导带贫主体和贫困户依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贫困户与企业、金融、科技的有效联结。建立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产业项目和引导就业实现增收。(责任单位:农业科、经作站、农经科、产业化办,各区域站、动检站)

(四)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成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增加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比重,全面提升试点工作质量。巩固“消零”成果,防止反弹。继续实施“消薄”工程,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资源开发、产业化经营。盘活政府投资和社会帮扶到村形成的资产,多举措、多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服务型经济,通过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商贸流通与市场管理服务,增加服务性收入。(责任单位:农经科,各乡镇农经站)

四、深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一)加快农业创新驿站建设。认真落实《农业创新驿站建设管理办法》,每个驿站辐射带动5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帮扶10个以上贫困或普通农户脱贫增收,使驿站成为县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深化“十个一”模式,帮助科研教学单位研究制定科技人员参与驿站建设和科技下乡的扶持政策,建立创新驿站长效机制。(责任单位: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水平。落实《省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扶贫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帮扶重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方向转移,组织开展“十项服务”。继续实施《区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方案》,建立一支指导到位、服务精准、帮扶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培训力度,培训产业扶贫干部、产业扶贫带头人、实用人才带头人、经营主体负责人和贫困户200人。(责任单位:科教站,人事科,各乡镇)

(三)健全农业科技信息化网络。发展智慧农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特色农业中的推广应用。积极参加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农技推广云平台,通过配备终端、网络书屋、微信公众号、手机APP、12316等及时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解答技术咨询、推送科技信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展示、交易。(责任单位: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四)加强风险防范。做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制定完善防控预案应对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加强监测预警。依托区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建立农业扶贫产业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定期价格、供求信息,指导贫困地区防范市场风险。科学开展产业扶贫风险评估,对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市场等风险和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带贫能力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应对措施,防止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导致失败造成损失。加强扶贫资金、资产资本监督管理,防止出现产业扶贫失败风险。(责任单位:农业科、技术站、科教站、财务科、蔬菜科、植保站,各区域站、动检站、农经站)

五、推动农产品营销,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一)严格质量标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县乡村农产品监管追溯体系,做好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应用,做到专网专人负责。(责任单位:农产品监管科、科教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强化品牌培树。制定特色优质农产品目录,强化品牌设计、品牌提升、品牌宣传,培育1-2个区域公用品牌,集中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各乡镇在中央、省市媒体、高铁站平台等进行产品宣传,支持鼓励品牌农产品创新创意设计、讲好区农产品品牌故事,扩大品牌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农业科、蔬菜科、农产品监管科,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强化产销衔接。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组织参加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活动和品牌万里行活动。鼓励各乡镇建立营销体系,加强与一线城市农贸企业、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对接合作,拓展区品牌农产品展销窗口。组织各乡镇企业和产品,入驻北京新发地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组织实施品牌农产品“六进工程”,开展爱心购买农产品公益行动。支持举办品牌电商促销宣传活动,支持建立农产品电商特色馆,打通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渠道。(责任单位:农业科、蔬菜科、环保站,各区域站、动检站)

六、抓好定点帮扶工作,确保帮扶政策落实

搞好定点帮扶工作。扎实做好区农业农村局在柳村、榆林东、榆林一、东睢宁、赵刘营、杜屯等6个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组织局“一帮一”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及时了解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局办公室、局相关科室)

七、强化组织保障,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实行“一全一直一最一中心”工作机制,将农业产业扶贫作为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各科室站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专项谋划,科室站所负责人要具体抓、深入抓,安排得力人员负责产业扶贫工作。要保持产业扶贫人员队伍的稳定,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产业扶贫专班中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产业扶贫队伍。(责任单位: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二)建立清单台账。要结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按照“一项任务、一个清单、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要求,建立健全产业扶贫任务清单,对所有乡村的产业情况,逐村逐项建立产业情况清单。认真落实扶贫产业各项政策措施,以村为单元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户为单元加快落实特色种养扶贫项目。进一步优化完善农业产业项目库,积极参与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成果验收等工作,实时了解执行情况,并进行监督和指导。(责任单位:产业扶贫办、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三)加强调研督导。在狠抓中央巡视、国家考核、督查巡查和省级、市级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结合扶贫产业问题困难大排查和产业扶贫“回头看”工作,围绕重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检查和调研指导活动,分析问题与趋向,研究提出前瞻性意见建议,通过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农业扶贫产业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局属有关单位,各区域站、动检站)

第2篇

健全防止返贫和新致贫长效机制

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摆在重要位置,从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全面验收评估、巩固深化大扶贫格局、强化总结宣传、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等方面,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这一问题被摆在了今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首位。

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帮扶、退出、巩固严格执行标准和程序。针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即时帮扶人口、重点监测人口,对照《脱贫攻坚“找差距、抓落实”到户帮扶工作手册》,全面逐项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

稳定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全面落实扶贫项目收益、低保、养老、教育资助等政策性收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新增和腾退的公益岗位优先安置贫困人口。

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健全完善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体系,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现各学段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健全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

落实健康扶贫和医保政策。将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落实医疗机构减免、医疗商业补充保险、重特大疾病再救助等政策,原则上个人累计负担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低于政策范围内医疗总费用的10%。

落实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对2014年以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进行全面、规范的危险等级鉴定,鉴定为危房的要进行改造。建立危房改造动态保障机制。

落实饮水安全保障政策,确保每个贫困户都通自来水;

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综合运用养老保险、医保、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

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大救助”体系;

对一般农户、脱贫不再享受政策人口中可能致贫或返贫的,按程序认定后纳入即时帮扶台账。

深入开展“三有三净”行动。实现贫困户“三有三净”,“三有”,即贫困户家中有电视、有电扇、有遮风挡雨的门窗;

“三净”,即院内干净、屋内干净、个人干净。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

让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持续产生收益,确保贫困群众长期受益有保障。

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突出资金使用方向,支持脱贫攻坚成效评估验收等收官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水平等巩固提升任务,以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即时帮扶人口、重点监测人口为重点统筹安排。根据脱贫攻坚需要,专项扶贫资金在继续支持扶贫产业发展、扶贫特惠保险等基础上,增加用于农村养老周转房、农村生产路和村内道路、农村饮水及农田水利等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方面。

扎实开展产业扶贫方面,严格扶贫项目入库程序,加强论证评审,确保项目全部在项目库中择优选择。加快2020年度新建项目实施。

加强产业扶贫项目后期管护。全面排查2016年以来已建成产业扶贫项目,以县为单位建立问题项目管理台账。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2020年度新建项目全部确权到村集体。

通过规范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培育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举措,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巩固深化大扶贫格局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需要聚焦聚力,深化大扶贫格局,打出组合拳。

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及时掌握扶贫产品产出、销售情况,有的放矢组织开展产销对接,多措并举解决扶贫产品的“卖难”问题。积极搭建农产品产销平台,对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和商超企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长效产销机制。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平台推出一批消费扶贫广告。

深化扶贫协作,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产业协作,积极争取协作资金,及时制定资金使用方案,确保建成一批立得住、管长远的协作项目。深化劳务合作,利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金秋招聘月”等平台,搭建烟台企业招聘专区,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异地转移就业。推动两市各级干部开展挂职交流,持续开展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培养。

继续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实施“急难救助”“朝阳助学·圆梦行动”“温暖工程”等项目、持续推进“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行动、持续开展“金晖助老”青春扶贫志愿者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出台《市脱贫攻坚自查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脱贫攻坚成效将迎来年度大考。评估对象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即时帮扶人口,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及利用财政资金实施的扶贫项目,扶贫协作等。重点评估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情况,坚持目标标准和任务完成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落实情况,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行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社会扶贫工作落实情况,重点工程实施情况等。

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势在必行,文件对此提出5条要求。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规范完善资产收益分配办法,采取劳务

补助、劳动增收奖励、公益岗位等方式,提倡多劳多得、多劳多奖。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大力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贫困村整体发展水平。持续推进“五通十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贫困村能够提供法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场所,且配备必要的师资力量;

能够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场所,且配备必要的医务人员;

能够提供符合当地饮用水安全标准的水源;

村内至少有一条穿村硬化道路;

通生活用电。持续唤醒沉睡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使用政策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管理政策,收益主要用于脱贫攻坚,优先支持扶贫领域基本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用地。

全面推行村级扶贫专岗。深入开发助老、助幼、助患、助残岗位,

吸纳具备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积极开发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执勤值班、“三留守”人员服务以及产业辅助等多类型公益岗位。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总体部署,聚焦总攻目标,克服疫情影响,推动政策落地,提升脱贫质量、强化攻坚保障,围绕35户65人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紧紧抓住三个非贫困村、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不松手,不解决,不罢休,全乡范围内继续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切实做到目标任务早明确、重点措施早谋划、资金项目早安排、宣传发动早推进,抓紧抓细抓实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为高质量打赢前年脱贫攻坚收官战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成效

(一)进一步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自4月1日开始乡中心组每次学习上增加关于扶贫工作、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扶贫论述摘编》及视察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各村支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学习关于扶贫重要论述和最新指示精神抓好工作落实。

(二)精心谋划部署全年工作。3月5日召开的扶贫例会上对疫情影响下脱贫攻坚工作做了相关部署,对全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做了相关安排,各村在3月底之前已上报各村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3月7日召开我乡“春季攻势”动员会,做到早研究、早谋划、早部署、早见效。

(三)持续展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聚力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落实“人人有岗位、收入不减少;村村有项目,确保稳得住;件件有落实,问题确实改”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调度、抓整改,抢时争日促进度、提质量,有力有序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已全面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带贫主体复工复产、滞销农产品销售、贫困子女复学“四个清零。

(四)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3月9日-12日启动了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情况核查工作,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排查核查,对发现的一户饮水安全问题和5户需要进行住房提升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推深做实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抓好产业扶贫工程。根据2020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要点,指导了各村谋划实施2020年到村到户特色产业扶贫项目。4月各村已做好光伏的分红工作。4月底之前已完成全乡第一批产业验收,共计验收283户,补助金额523270元。推进就业扶贫工程。认定居家就业基地11个,扶贫车间1个,按季度已申报就业补贴共45人、开展集中招聘2次、已申报贫困户一次性创业补贴8人;2019年我乡外出务工贫困人数为1183人,截止2020年4月26日,我乡已外出务工贫困人数为1370人(其中省外务工贫困人数793人、省内县外务工贫困人数237人、县内务工贫困人数340人、跨省点对点输送贫困人数0人)、有意愿要外出务工贫困人数0人、放弃就业务工贫困人数0人。推进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持续推进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我乡四个电商便民服务点在2月份陆续恢复营业,疫情期间未受到大的影响。抓好小额信贷工作。一是2016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37笔,共1226.82万元;现存量扶贫贷款有228笔,共845.03万元,截止目前新增贷款(续贷)5户14.9万元;二是已通过走访、微信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截止5月7日,全乡扶贫小额信贷逾期5户11.23万元,已成立专项清收工作组,制定“一户一策”,对逾期户加大清收力度,预计年内全部完成回收。

(六)加强精准帮扶。我乡已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2020年初脱贫监测户5户10人,边缘户16户52人进行实时跟踪帮扶,制定和调整2020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结合“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大排查活动以及“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排查过程中,对贫困户、边缘户反映的所有问题和诉求,一律记录在表,不遮不掩,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同步开展再核实,力求所有问题能够一次入户,一次发现,一次汇总,一次解决。在入户同时对疫情防控、务工政策和集体土地危房拆迁工作进行宣传,并帮助贫困户进行国办系统APP注册。

(七)大力推进问题整改。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及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一是我乡于4月2日上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成立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及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县认领的53个具体问题,结合我乡实际认领32个具体问题,制定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及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台账每周进行更新;二是于2020年4月2日下午组织召开了乡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会,要求乡直各部门、各村积极主动认领问题,自觉承担整改任务,结合实际,及时制定整改实施方案,不折不扣在5月底之前完全部成整改任务。

(八)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2020年安排扶贫项目数8个、计划投资总额200万元、已开工项目数7个,较2019年安排扶贫项目数减少2个,计划投资总额减少11万,2019年实际开工项目数10个、实际拨付资金217.234万元。

(九)持续提升双基建设水平。截止目前,三个非重点贫困村中,童家河有1个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在建;东溪村有5个贫困发生率高非贫困村需求清单项目在建,有1个“四好”农村路项目在建;杨三寨村有2个一事一议项目在建,有2个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在建,有1个移民后扶项目在建,所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力争6月底建设完成。同时乡正在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第4篇

一、政策落实(基础分值1.5分,加分1.5分,自查得分共计3分)。

(一)县(市、区)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把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纳入当地脱贫攻坚大局,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检查考核情况。(分值1分,自查得分1分)。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社会扶贫是“大扶贫”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省、市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我区高度重视,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检查考核。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社会扶贫专项推进会、常委会等研究、安排社会扶贫等相关工作,详见《社会扶贫专项工作推进会会议方案》、《2020年度社会扶贫专项方案编制会会议纪要》、《社会扶贫专项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等。

2.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通过编制印发《进一步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2020年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市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市区脱贫攻坚“流动红(黑)旗评比办法”》等,将社会扶贫专项纳入全区脱贫攻坚大局,统一安排部署,统一考核检查。

(二)编制本级社会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明确社会扶贫责任部门,分解下达社会扶贫年度目标。(分值1分,自查得分1分)。

编制专项方案,明确责任,下达年度任务目标。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实际,编制印发了《市区社会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社会扶贫责任部门,分解下达社会扶贫专项年度目标。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

(三)印发2020年度扶贫日系列活动方案(基础分值0.5分,加分0.5分,自查得分共计1分)。

为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浓厚氛围,印发了《市区2020年扶贫日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广泛动员全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发扬扶贫济困、大爱慈善的优良传统美德,参与扶贫日系列活动。

二、项目推进(基础分值1.5分,加分1.5分,自查得分共计3分)。

(一)研究部署社会扶贫专项工作。(基础分值0.5分,加分0.5分,自查得分共计1分)。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社会扶贫专项工作推进会、常委会安排部署社会扶贫相关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区社会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市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建议方案》、《市“脱贫榜样”评选建议方案》、《市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拟表扬名单》、《市“脱贫榜样”拟表扬名单》等。

(二)按照社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基础分值0.5分,加分0.5分,自查得分共计1分)。

1.积极开展脱贫攻坚评优工作。今年以来,评选表扬区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5人、先进集体15个,脱贫榜样40名,获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9人;省级脱贫攻坚奖1人;获市委市政府脱贫表扬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15人;获市级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4人;市级脱贫榜样1人。组织召开全区脱贫攻坚表扬大会,对获奖人员进行了现场颁奖,并号召全体干部要向先进典型学习,为脱贫攻坚收官战献出一份力。

2.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我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将宣传总结工作作为今年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结合实际,制定了《区脱贫攻坚总结任务责任分工表》,分别明确工作任务、责任领导、时间节点。一是成立了我区《脱贫攻坚纪实》丛书和《脱贫攻坚图志》编写小组,邀请了市区写作专家参与丛书和图志的编写,目前丛书、图志正在加紧创作中。二是开展脱贫攻坚视频、图片征集、图志创作活动。我区脱贫攻坚成效宣传片正在加紧创作中,预计年底将完成制作。动员部门、乡镇、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图片创作,通过图片生动展现党和政府强力推动、人民群众自强奋斗的脱贫历程。目前已收集各类图片3600余张。三是在全区内收集具有突出本地特色、有纪念意义、有历史典故、有代表性等实物,收集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单位奖牌、耕作工具、感谢信、“真心为民扶贫帮困”锦旗等脱贫攻坚实物共计150余件,计划2021年春节前开始布展活动。

3.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2020年,聚焦巩固全区脱贫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目标任务,用“四个抓实”不断推动各块帮扶力量协调发力,为实现全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是抓实驻村帮扶力量资源整合。针对区划调整实际,合理整合、划派“五个一”帮扶力量,确保帮扶力量“选得准、派得出、用得上”,帮扶工作不断层。举办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全覆盖专题培训班,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队伍战斗力。二是抓实驻村帮扶力量日常管理。推行“任务清单”管理,坚持每季度组织指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农技员等帮扶力量深入群众中开展述职恳谈会,公开承诺、亮晒成果、接受咨询、答疑解惑、解决问题,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三是抓实驻村帮扶问题持续整改。压实整改责任,制定《驻村帮扶工作问题整改清零行动实施方案》,明确11条整改措施。召开全区驻村帮扶问题整改清零推进会,严防问题反弹,把“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以及历年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巡视巡察和调研督导发现反馈的驻村帮扶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驻村帮扶问题整改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核查,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有效。

4.加强推广使用“中国社会扶贫网”。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使用工作,积极引导扶贫公益商标产品、扶贫产品等入驻中国社扶网,目前,全区有14家企业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注册中国社扶网,截至目前,全区共注册信息管理员162名,已注册贫困用户8647人,已注册爱心人士7889人,累计发起贫困需求1511条、成功对接1041条、对接成功率69%。

5.持续开展“以购助扶”活动。以消费扶贫月为契机,加强“以购助扶”力度,动员和鼓励各级党政机关、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832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理县特色农产品购买,网购和现场采购、“八进”等活动。开展“以购助扶”特色直播带货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以购助扶活动882余次,金额228.7万余元。

6.全面实施社会扶贫公益项目。持续开展国奶扶贫公益项目,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工作队伍建设,今年共捐赠奶粉553罐,捐助奶粉739罐。深入开展“百工技师”公益项目积极与区教育体育局对接,对贫困学生进行摸底,筛选出有意愿的学生,积极动员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贫困学生踊跃报名。

7.有序推进扶贫日系列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推进,编制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扶贫日系列活动的责任主体、活动内容和工作要求等。积极向社会广泛发出2020年扶贫公益捐赠倡议书,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参与社会扶贫公益捐赠;利用大型户外广告牌开展脱贫攻坚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召开了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扬大会,传达及各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激励全体干部再接再厉,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区共捐赠资金、物资共计253万元。

8.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一是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以实施“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为抓手,各级人大代表找准定位、发挥作用。今年以来,全区12个代表小组开展调研视察30次,结对帮扶贫困户1918户,捐款捐物66.5万元,以购助扶75.3万元,争取和协调各种帮扶资金1235.86万元,开展扶贫技术培训2269人次,资助贫困学生91名,帮助贫困户落实就业岗位615个,走访群众4916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983件。二是全体政协委员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掀起了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委员广泛参与、机关全员覆盖的政协助力精准扶贫的新,用心用情书写了政协系统助力脱贫攻坚的新篇章。截止目前,全区201名政协委员在“双千”活动中积极作为,实现参与率100%,履职总数590件1580人次。三是组织召开党派联席会、党外人士通报会、党外人士座谈会6次,对聚焦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25条,为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今年以来,全区统一战线开展“科技下乡”“义诊下乡”“送温暖下乡”各项扶贫公益活动60余次,捐款捐物150余万元。四是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参加扶贫日系列活动捐赠,积极引导企业参加“以购助扶”活动,今年来累计购买农副产品12万余元。开展特色直播带货活动,助销售扶贫产品23余元,组织开展“万企帮万村”法治宣讲活动,提高贫困户法律意识。五是充分发挥群团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积极组织开展“我要上大学”公益资助金共计10000元,大力开展“童伴之家”活动,累计开展150余次,参加儿童2500余人次。成立青年直播电商协会,开展扶贫产品直播带货专场活动,销售遂潼两地扶贫产品8万余元。2020年投入资金30.53万元为我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妇女购买“关爱女性保障计划”保费,争取国家级救助资金11万元,省级资金2万元,市级资金19万元,有效阻断了农村贫困妇女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投入7万元,组织民间协会、“土专家”等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三)准确录入“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社会扶贫专项数据。(基础分值0.5分,加分0.5分,自查得分共计1分)。

我区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及时准确在“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中录入了2020年定点扶贫相关数据、社会扶贫专项资金数据等。

三、扶贫成效(基础分值2分,加分2分,自查得分共计4分)。

(一)县(市、区)年度脱贫计划各项指标均到达脱贫标准(基础分值0.5分,加分0.5分,自查得分共计1分)。

为明确全年脱贫攻坚任务,聚焦重点,印发了《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分解下达2020年脱贫攻坚减贫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对标补短,查漏补缺,通过对贫困户达标验收,年底全面完成5户13人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

(二)扎实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并取得较好成效。(基础分值0.5分,加分0.5分,自查得分共计1分)。

根据省、市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的要求,印发《市区2020年扶贫日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扶贫日捐赠、脱贫攻坚表扬评选、脱贫攻坚征文、直播助农带货等系列活动,积极向社会广泛发出2020年扶贫公益捐赠倡议书,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参与社会扶贫公益捐赠;利用大型户外广告牌开展脱贫攻坚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召开了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扬大会,传达及各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激励全体干部再接再厉,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自愿捐赠活动并取得较好成果。(基础分值0.5分,加分0.5分,自查得分共计1分)。

通过向社会广泛发出2020年扶贫公益捐赠倡议书,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参与社会扶贫公益捐赠,全区募捐资金253余万元。

第5篇

一、主要数据完成情况

2020年全年预计完成情况:生产总值(GDP)目标完成同比增长4%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9%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左右;1-11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左右;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均6%左右;建筑业总产值目标同比增长8%左右。

二、统计业务核心、亮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型普查工作序时完成。一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同时在省脱贫成效专项调查中,区派驻上栗县工作组扎实细致落实好脱贫普查各项要求,圆满完成了对上栗县脱贫成效专项调查工作任务。二是做好了经济普查数据汇总工作,在市经普办的统一布置和确定的表样中,对我区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分专业整理、汇总、及上报工作。三是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试点、摸底、短表与长表的登记及比对复查工作。

(二)高质量发展考评争先进位。积极对接省、市统计部门,强优势补短板求突破勇争先,以位列第三的好成绩荣获2019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一类县区先进县区。今年也首次以全区第三的名次获得全区“五年新跨越”2019-2020年度优秀单位,同时被市统计局推荐为全省先进单位。

(三)四上”企业入统成效卓著。今年,我区月度成功申报11家(其中工业6家、商贸3家、房地产2家);年度申报已上报32家(其中工业10家,商贸13家,服务业7家,房地产2家);规下工业企业已收集上报28家,商贸个体收集申报15家。

(四)统计基础建设不断夯实。镇街委、园区全部成立了统计站,并全部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制度可依、台帐完整。年初开设了全区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班,每周一对局机关干部、各镇街委统计员、区直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统计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利用年报会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统计员对报表指标的理解能力和联网直报填报能力,提升了基层报表报送质量。

(五)统计法制环境不断净化。多次召开会议再次学习了《意见》《办法》《规定》。通过开展执法检查、“统计法治宣传日”、“统计开放日”等活动和“双随机一公开”、聘请法律顾问等措施,进一步净化了统计环境,维护了统计信誉。

三、中心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建工作强基固本

1.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年初制定了《2020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全年集中开展了1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2.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开展“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活动;配合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推牛角坪社区创建已成常态化;开展抗疫捐款捐款活动等。

3.关心关爱党员干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等形式,了解掌握党员工作及生活方面的情况,针对遇到问题的党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二)全面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组织学习《八项规定》《廉政准则》等各项廉政法规,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全局干部想干事干好事的工作热情高涨。二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推进廉洁建设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及时召开“廉洁”建设专题工作部署会,成立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立足实际完善好每一项任务的具体工作措施,确保将亷洁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两走进、两送到、两帮助”工作要求走访慰问石板村帮扶贫困户,使这些困难群众体会到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的同时,也真正把“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及综治、妇女监测、创建、节能、文明等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专业方面

(1)固定资产投资明年下半年增长压力大,因今年9月、10月市局把市本级萍莲高速项目分别摊了6.4、5.1亿给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因受往年数据调整不均衡的影响,上半年完成占全年比重达87%左右,意味着每年上半年增长压力非常大,下半年再背负萍莲高速基数,明年很难确保增长。

(2)商贸增长滞后,我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过大,平台优质企业个数少,基数过大,报数困难。涉及到GDP考核指标的批发业、零售业增长乏力,特别是住宿业和餐饮业,我区在库仅7家限上住宿企业(其中一家已停业),10家限上餐饮业(其中一家已停业)。

(3)房地产销售面积持续下降,今年以来我区无大型楼盘销售,现有房地产项目已基本售罄,该行业近两年均将处于持续大幅下降的趋势。

(二)统计基础建设方面

下属事业单位市区城乡经济调查队虽有名称但没有建制,随着机构改革,市队任务下放,无法接收统计调查业务。

五、2021年工作打算

(一)提早谋划,打好基础。早着手、早谋划储备好优势企业和项目,抓好明年的固投工作和各专业“四上”企业月度申报工作,为全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二)加强调度,积极协调。加强与相关专业部门的联系,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能争先进位。同时,与上级统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对接专业和高质量考评考核工作。

(三)序时推进,善始善终。继续做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工作,认真做好人口普查、脱贫攻坚普查各项收尾工作,抓好普查数据公布工作。

第6篇

2.发挥统计监测预警作用。 进一步发挥统计监测预警职能,提高统计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为科学决策赢得主动权。一是强化苗头性问题分析研判。侧重加强对主要指标数据变动趋势的分析,及时发现新情况、新亮点、新问题、新规律,注重把握苗头性、拐点性和趋势性问题,提升统计监测预警能力。尤其要加大对主要目标任务进展情况的监控,综合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各种趋势,积极提供咨询建议,始终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强化异常波动指标跟踪监控。侧重加强对企业发展情况的跟踪分析,特别是规模工业、市场贸易、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认真摸排,加强对这些领域企业的监控监测,对月度之间异常波动尤其是下降幅度较大的企业,要逐一梳理过滤采取措施,确保要素指标应统尽统、应统必统。三是强化联网直报在线审核把关。 加强联网直报企业产值、产量、价格等重要指标的在线监控和审核验收,通过各种方法比对,加大指标之间匹配审核和异常变动审核,做到"即报即审",及时标记审核和反馈修改意见。同时,进一步加强用电量、纳税额、货运周转量等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审核,每月测算并公布相关指标协调性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各县(市、区)、开发区数据质量的重要依据。

3.继续强化服务型统计建设。 以"加快建设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调查对象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等"三个面向"为目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服务型统计建设。一是夯实科学决策基础。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以GDP 为龙头, 进一步夯实GDP 及相关指标的源头数据质量 ,及时、便捷、准确提供各种统计数据,夯实科学决策基础。二是提升建言献策水平。围绕中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与专题调研信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科学总结分析"十二五"发展成效与问题,提出加快"十三五"发展建议等,为漳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参谋。三是加快统计成果转换。以面向全社会服务对象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集成化水平,进一步改版完善统计月报、统计摘要、统计年鉴,做好经济普查公报、系列分析、研究课题、普查年鉴等开发应用工作。

4.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乡镇统计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精神,继续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提升队伍素质。一 要加大业务学习培训力度。 除按照 全省 "全员素质工程建设"的要求, 积极组织参加 领导干部素质提高培训班、业务干部培训班、网络统计业务培训班外, 举办"建言献策"、"专报信息"和"调研信息"等若干专题培训班,组织召开全市第二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并邀请知名教授专家举办热点问题学术讲座,继续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和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二要加大乡镇统计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下发《 福建省乡镇统计工作规范》, 督促各地抓紧制定本地实施细则, 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设置、统计工作职责、统计业务工作、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做出明确的规定,争取各县(市、区)、开发区政府对乡镇统计机构、编制、经费的支持 ,设立实体性统计站。

5.做好各项统计改革工作。 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双轨制改革工作;落实重点服务业部分行业规模标准的调整,建立部分企业财务月报制度;扩大贸易统计财务季报填报范围,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年报;精心组织企业创新专项调查 , 认真实施 能源产品购销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等统计制度改革。

6.全面推进依法统计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用法治的精神、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法开展统计工作,严格 依法统计,通过完善巡查办法、规范工作程序,并对2-3 个县乡开展巡查,以进一步推动各地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和统计数据质量。要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统计工作规范"和考评内容的要求,强化各县(市、区)统计工作规范意识,规范统计工作行为,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第7篇

这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市全委会精神,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的工作,确定了期间和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陈鹏同志对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说明,安排部署了今年全县经济工作,咏梅同志向大会报告了2011年度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大会还对去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评议,审议了规划纲要和县委2012年工作要点。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会议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鼓舞士气的目的。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当前工作强调以下几点。

一、认真传达贯彻全会精神。传达贯彻好会议精神,对于确保今年工作高位起步、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后,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的工作部署上来,按照全委会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深入思考全年工作重点、主攻方向和所肩负的职责任务,把会议精神变为可操作的过硬措施,转化为具体行动。在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上,要突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保稳定,转作风、抓落实,务求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新成效。

二、扎实抓好当前经济工作。当前正值年头岁尾,各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确保全年工作高位起步。一是要精心抓好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当前要加强越冬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抓好水、电、路、讯、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要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和后续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要正确分析劳务市场新变化,加强组织引导,强化技能培训,为节后劳务输出做好准备。要抓好森林防火和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二是要全力抓好工业经济。各经济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年度经济工作的计划衔接,及早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分解落实到行业、企业。要坚持抓重点、抓大户,加强协调服务,加强对煤电油运和资金的协调与调度,做好供需衔接,确保工业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

三是要持续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各级各单位尤其是项目主管单位,要切实加强项目的争跑和衔接工作,力争报建项目快审快定,续建项目加快进度,拟建项目早日开工,确保今年项目建设再创新高。四是要切实抓好商贸流通的管理工作。要根据节日期间城乡需求情况,精心组织货源,丰富商品种类,增加服务项目,加强价格监管,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执法监督,确保人民群众买到放心满意的商品。

三、妥善安排好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党政组织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抓好保障民生的各项工作,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时发放救灾救济款物,确保每一户群众都能安全过冬、温饱过年。要继续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认真做好对老党员、老、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优抚慰问,切实解决好农村五保户和城乡低保户、城镇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保证他们及时拿到应得的报酬。要精心安排广播影视节目,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活跃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禁止传播腐朽文化和进行封建迷信活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冬季和节日期间是各种犯罪和不安全事故易发的高峰期。要在节前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活动,重点抓好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爆器材、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非煤矿山、森林、商场、网吧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防范,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精心组织春运工作,抓好各类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安全管理。要抓住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就地化解不安定因素。深入开展冬季严打整治斗争,确保全县人民过一个祥和、安定的节日。要加大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和关键部位的安全保卫,做好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节日期间,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坚持值班制度,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轮岗值班,灵通信息,及时处置可能发生的紧急事项。

第8篇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继续严重冲击,以及国家应对危机采取一系列重大积极经济政策的关键之年,我们紧紧抓好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高度重视世界发展稳定的历史机遇,着力在促发展、保增长上下功夫,在创体制、改机制上下功夫,在保稳定、促和谐上下功夫,在重民生、促公平上下功夫,在硬监管、提效益上下功夫,财政工作实现新突破,呈现新亮点。

行国家提高的低保补助标准,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积极落实中央出台的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全面执行城乡临时救助和优抚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和保障雨雪冰冻等抗灾救灾资金1955万元的到位,并安全及时拨付,有力的保障了受灾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四是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实现我州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全力支持“和谐平安”**建设,确保全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全州公共安全支出完成20359万元,增长70.18%。五是支持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廉租房制度。全州共筹集租赁补贴资金1752万元,发放385万元,实际发放户数为1950户。

(五)突出依法理财,全力加强和硬化财政监督。按照年初确定的“突出重点,动态监管,规范有序”的财政监督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州财政局关于开展地方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州200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实施方案》,积极有效的开展了财政监管工作。一是严把资金安排的审核关,加大对会议费和接待费等消费性支出和追加资金事前的审核力度,从源头上控制财政支出。二是强化财政票据监管,加强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和2009xx省、州、县三级联动检查工作。四是加强对社保资金和帐户的管理,确保各项社保资金和基金的安全、封闭运行。传工作,全年公开信息113条;完成了《**州改革开放30年财政志》的编印工作。

(七)突出以人为本,全力提升财政干部素质。一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立足原有较为规范的工作规则,根据财政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补充制定和执行了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公务接待活动、财务报帐管理、车辆管理、财政信息编报等内容的管理制度,以执行制度为基础,用制度管理财政干部言行,用制度规范财政部门理财行为,提升财政队伍的执行力。二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根据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由党组负责的情况,参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制定了《**州财政局党组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办法》,并严格按程序和德才兼备及“四化”标准选拔任用科级干部;制定了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组织财政干部规范公文写作培训和法律知识学习,提升了财政队伍的学习力。三是建立并实行"双百"目标考核管理,局党组与各科室、群团组织签订了以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密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量化目标责任书和以向上争取资金、财政改革管理目标任务为主要内容的科室量化目标责任书,实行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充分履行职责和激励改革创新相结合,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规范管理,提升财政队伍的创造力。四是全力做好挂钩扶贫工作。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调研工作,本着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帮扶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年共筹措和拨付帮扶资金80万元,实施了村社公路建设等工程,夯实了挂钩扶贫点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同时,增强了财政干部心系“三农”、关注“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财政队伍的向心力。

二、二一年财政工作要点

2012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重要之年,按照州委六届八次全会的精神和目标任务,结合财政自身实际,提出 ``全州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按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全力服务于“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发展战略和州委政府中心工作,始终突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两件大事,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突出法治财政、民生财政、阳光财政,增强财政增收的可持续性、收支结构的合理性、财政管理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和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全州财政工作的重点是:

(一)坚持又好又快,在促进发展中做大财政“蛋糕”。一是着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压缩一般,保障重点”的投入原则,集中全力重点保障州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支持改善交通、能源、通讯、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夯实跨越发展基础。二是着重支持支柱产业的培育,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支持农业基地、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支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矿电产业集约开发、畜牧产业形成规模,把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促进支柱产业群的快速发展。三是着重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按照退出“越位”,补上“缺位”,纠正“错位”的原则,财政投入转向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领域。管好用好国家投资资金,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借款、国债资金。采取财政参股、贴息、担保、补助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形成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益。四是着重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手段,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xx县域经济发展,巩固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xx省委、xx县域经济发展政策,xx县实施分类管理的机遇,xx县域经济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推动全州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严格征管,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税收政策,依法征收,依法减免,强化税收分析预测,建立健全财、税、库、银等部门收入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动态掌握税源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是不断改进税收征管模式,创新税收征管体制和机制,做到税收征管重点突出、兼顾一般,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税收质量。三是严格非税收入征管,加强对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非税收入管理细则,以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国有资源收入、旅游门票收入和国有资产处置收益为非税收入管理重点,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非税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同时,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建设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藏区示范区的机遇,做好向上争取工作,不断拓宽财政收入增收渠道,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

(三)坚持服务三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继续积极稳妥的开展涉农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工作,农村“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建立稳定的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和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二是加大支持推进农村公共交通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构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的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会计委托记帐工作,促进支农资金财务规范管理。三是认真落实涉农补贴政策,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完善“一折通”发放方式,将对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和退耕还林等补贴按时足额兑付到农民手中;全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加大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四)坚持为民理财,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在制定财政政策、安排预算支出,处理各项财政事务时,从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需要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原则,运用“增量优方向,存量调结构,增量调存量”的方法,将有限的财力向教育、卫生、社保、文化、体育、住房、安全、环保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倾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财政政策导向和财政政策落实向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和提供公共服务,拓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公共财政资金及政策最大限度的惠及全州广大人民;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做到支出有保有压,压一般、保重点,在自始至终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保民生”。积极推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五)坚持务实创新,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一是强化预算编制管理,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州级部门预算在细化项目预算编制、扩大编制范围、提高编制质量上下功夫;县级部门预算在稳步推开,完善机制,健全制度上下功夫;建立稳定的预算编制调节基金,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增强财政抵御债务风险的能力。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资金运行的规范性。进一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州级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规范支出变动管理,xx县级试点力度,拓宽集中支付范围;稳妥推进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财政、税务、国库、银行联网;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细化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增强采购预算的约束性。三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大力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专项资金、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加大会计准则的宣传、实施力度,强化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检查;继续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财政内控机制建设,加大财政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力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特别是加大彩票公益金、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专项检查和扩大内需资金、保障和改善民生资金、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并积极探索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强化“金财”工程建设,提高财政管理的安全性。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加强网络安全和网络公共应用系统建设,确保财政核心业务正常有序运转,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六)编制好财政“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新一轮财政发展的行动纲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影响加快我州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将不断增加。编制好“十二五”财政规划,对我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第9篇

一、对新农合工作运行情况的基本评价

我县自年9月启动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识到位,精心组织,措施有力,真正把做好新农合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三农”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惠民工程来抓。工作稳步推进,资金运行平稳,广大农民群众比较满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县、乡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地安排部署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定期或不定期听取汇报,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为副主任,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残联、文广局、监察局等单位为成员的管理委员会,下设新农合试点工作办公室。新增核定事业编制共计61人,实有53人到岗开展工作,核拨一定的工作经费,保障了新农合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宣传,工作成效明显。各级政府为做好农民群众的参合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发放资料、致农民群众的《公开信》、进村入户讲解、分类指导、关爱援助等形式,促进了参合户数和人数比例的提高。一是动员党员干部家庭带头参合;二是积极说服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群众参合;三是对家庭特别困难、五保户、孤寡老人、伤残军人、残疾人等群众援助扶持参合。通过各乡镇的艰苦努力和耐心细致的宣传动员工作,全县参合农民的绝对人数在逐年增加。目前,新农合已全面覆盖了我县18个乡镇217个行政村,参合率逐年提高,三年参合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度,全县参合农民12.08万户,49.97万人,户数参合率为93.31%,人数参合率为89.45%。年度,全县参合农民13.48万户,54.65万人,户数参合率为96.35%,人数参合率为95.05%。年度,全县参合农民13.70万户,55.70万人,户数参合率为97.67%,人数参合率为96.89%。、两镇,参合率均达到100%。三年来全县共筹集新农合基金10243.7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320.27万元,省级财政补助4320.27万元,农民个人缴费1603.17万元,为保证新农合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县人民政府因地制宜,认真制定了新农合工作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在各年度的实施过程中,加以总结分析,注意调整充实完善,努力把农民群众就医治疗减免补偿政策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让新农合试点工作的阳光政策温暖到千家万户,从而促进了新农合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农村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人数和孕产妇的住院分娩人数均有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通过县、乡住院医药费的减免补偿政策的兑现,激活和引导了农民群众就医治疗的消费需求,使广大农民群众有小病能及时就近治疗,有大病敢住进医院医治,珍惜生命我要健康的意识明显增强。

(四)重视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我县自年9月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全县广大参合农民的自筹基金和国家、省、县各级财政配套基金总数上亿元,基金数额大,减免补偿的流动比较快,为管理好用好该项基金,我县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及工作制度,并注重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修改完善。基金能够纳入专户管理,做到封闭运行,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县监督委员会,对基金运行情况能及时实施监督,工作到位,充分发挥了监督作用。为保证基金的公正、公平、有效的使用,每月审阅县乡报表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紧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门诊、住院医疗费减免补偿报销情况的全面检查。针对个别乡村存在套报虚报新农合基金的人和事予以严肃查处,对基金没有达到封闭运行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完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保证了基金运行的安全有效。年1月,县审计局对年度及年度1—9月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专项审计,审计认定基金管理无违规行为发生。目前我县基金运行平稳、安全。

(五)探索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县在认真做好广大农民群众参合工作的同时,非常重视特困弱势群体的参合工作。为让特困家庭、残疾人、五保户、伤残军人等群众都能平等享受新农合的惠民政策,县、乡、村广大干部做了大量细致的摸底调查落实工作,并与财政、民政、残联等单位共同研究决定,帮助代交参合基金,使这部分弱势特困群众,也能及时参加新农合,享受就医减免补偿政策。落脚点放在关心、缓解特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上,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六)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初步改善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条件。我县借助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村卫生所建设项目,加快了乡级卫生院、村级卫生所的建设步伐,逐步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条件,基本做到了“小病小伤不出村、常见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人再转诊”的就医需求。改善了部分特困村卫生所的房屋建设和医疗设备,初步提供了边远贫困村农民群众能就近看病用药的需求。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深入实际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

一是各乡镇均存在着部分农民群众对新农合试点工作的长期性、有效性的实施怀有疑虑;二是已参合的农民群众没有完全明白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互助共济抗大病的风险意识还不强;三是对相关政策、规定、就医持证、报销方法、报销比例、转诊程序还不完全掌握,知晓率较低;四是对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给许多参合农民获得就医减免补偿的正面典型事例宣传少,致使少数群众还存在着等待观望思想,不愿积极参合;五是乡村两级筹资的行政成本较大。在每年收取参合自筹基金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逐家逐户地动员收取,农民群众自觉主动、方便低耗的筹资机制还没有建立和形成。

(二)村级卫生所建设滞后,部分乡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不到位,新农合补偿平台尚未完全建立

1、村卫生所建设滞后,业务用房紧缺。全县217个村卫生所承担着新农合80%以上的门诊任务,但是,尚有75个卫生所无固定的业务用房,村医无法集中行医,严重影响着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2、在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因管理力度不够,目前尚有部分村卫生所没有严格实行政务、业务、财务、药品器械“四统一”管理,致使村级新农合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3、村医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村卫生所医生的报酬,除了县财政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外,其余仅靠微薄门诊治疗费的利润收入,有的每月只能拿到400元左右,而工作量较大。另外,村医养老保险尚未解决,村医队伍难于稳定,新农合这个最基层的服务平台难于支撑。

(三)乡村医疗卫生专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部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学历偏低,专业知识不强,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够合理,专业人员编制不足,技术人员缺乏,设备欠缺,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无法实现群众就地就近看病就医的原则,生病就住县级医院,形成县级医院拥挤,乡镇卫生院资源闲置,同时加大了医疗费支出,增加了农民负担。无法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四)新农合用药目录狭窄,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许多廉价高效的常用药品未列入用药目录,制约了医疗服务水平的发挥;药品价格不统一,监管难度大,影响参合对象的利益。

(五)网络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能实现县、乡(镇)、村信息联网,给申报、传输、审核带来困难,工作效率低,行政成本高。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加资金投入。县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新农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关注工作运行情况。加强管理和督查,建立起相应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合管办工作经费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的支持,着力解决村级卫生所业务用房。

(二)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工作方式。要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加大正面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共济防大病意识和正确的医疗消费观念。要建立宣传培训考核制度,提高县、乡合管办工作人员的宣传意识和服务能力,巩固和提高参合率。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监督措施到位,基金安全运行。要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的职能,加强对新农合运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杜绝和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借新农合工作的实施,提高医疗费用和采取开大处方的手段,套报多报新农合补偿基金的问题,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四)进一步推进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要重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提高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为新农合顺利开展搭建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同时,努力探索我县的药品招标制度,实行药品价格在县区内相对平衡;根据全县新农合临床用药需求,逐级上报扩宽用药目录。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参加新农合后,能获得医疗、用药保障的最大实惠。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