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英语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1: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英语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英语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职业能力拓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03-01

目前,各个高校都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学校办学的大事来抓,从而无论在就业渠道拓展,还是在专业课程结构调整上都下了不少功夫。但随着这些工作的持续推进,似乎并没有把大学英语教学纳入到拓展学生职业能力的范畴中。大学英语是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的,但它在教学实践中却逐渐步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因此使大学英语教学在拓展职业能力上有所作为,并借助这一功能改变人们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认知,便成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上述功能之前,需要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解读。

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解读

若要建立大学英语的这一功能,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解读。实践表明,职业能力可以从硬件和软件等两个方面来界定。

(一)学生职业能力的硬件方面:与英语相联系的硬件方面一直被高校所重视,这一职业能力的硬件包括涉外工作岗位的方方面面。例如,听说、书面表达、查阅英文资料等能力都成为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职业能力要件。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来看,许多高校都十分注重针对前两项的教学创新,但对于查阅英文资料方面似乎力度不够。这里需要指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涉外职业能力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理工科学生尤其需要拓展自己的第三项能力。

(二)学生职业能力的软件方面:相对于硬件而言,学生职业能力的软件方面则聚焦于他们的思想意识领域。与岗位意识不同,这里与英语结合下的职业能力的软件方面是指对外企文化的适应。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升,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我国,也一并把西方企业文化带到了中国。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下,部分学生因思维习惯与外方不同,使得自身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而降低了工作绩效。可见,软件方面的职业能力拓展同样重要。

二、解读基础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定位

不难看出,大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软件方面时常被高校所忽视,然而这一领域又成为支撑职业能力硬件方面施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定位就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

(一)硬件方面的教学模式定位:针对硬件所包含的能力范畴,在教学模式方面需要突出对这几个能力要件的培养。另外,大学生职业能力与专业背景密切相关,从而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建立起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形态。具体而言,教学模式可定位于:(1)针对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应突出他们的英文资料阅读能力的拓展;(2)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则需要突出他们英语交际能力的拓展。

(二)软件方面的教学模式定位:众所周知,东方人习惯于辩证思维,而西方人则习惯于直线思维。因此,欧美企业的员工敢于表达自己的诉求,且与同事之间也能保持一种适度距离下的人际往来。而我国大学生若进入到外资企业工作,可能在行为方式上无法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教会学生用欧美人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或者说,使学生能知道未来的欧美同事和上司是怎样想的。可见,这便是软件方面的教学模式定位。

三、定位驱动下的措施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措施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校本视角下的现状分析:“校本要求”可理解为,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依托学校。从中可以知晓,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需要一切从所在高校的实际出发。那么高校的实际又是什么呢。如,高校现有的英语师资队伍状况,高校现有的专业结构和专业群状况,高校毕业生的涉外工作类型等。因此,首先需要在校本视角下来对上述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职业能力拓展提供指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实施现状分析时应建立起高校管理层、英语教学部、专业院系、教务处在内的协商机制。

(二)职业能力硬件方面拓展:1.课堂教学方面。无论怎样的学科背景都应结合专业知识突出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是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所要求的拓展存有侧重罢了。为此,应构建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措施,在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的前提下进行职业能力培养。2.实训教学方面。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多元素的支撑,从而其专业实训环节也是拓展职业能力硬件方面的重要载体。此时,仍可以引入情景教学训练版块;另外,针对理工科学生还可以增设英语文献查阅的实训任务。

(三)职业能力软件方面拓展:上文已经界定了职业能力软件方面的内容,在实施这一领域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的是掌握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并不是让学生模仿西方人思维习惯。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能了解并掌握与欧美同事和上司打交道的技能,并能较快地接受企业文化,融入其中。为此,可以通过播放欧美影片并结合教师的总结来进行体会,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请外教就这一方面开设专题讲座。

四、实证分析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任务,它将支撑起大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以及本专业外文文献阅读的能力平台。因此,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已成为目前教改的核心。教师应恰当运用“语言比较学习”的手段,来提升大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能力。惟有使得英语的阅读内容形象、具体地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才能在反复模仿中有效强化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

五、小结

笔者认为,使大学英语教学在拓展职业能力上有所作为,并借助这一功能改变人们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认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具体而言,需要在校本视角下来对上述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硬件和软件方面职业能力拓展提供指向;在课堂教学中应构建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措施,以及在实训教学中针对理工科学生增设英语文献查阅的实训任务;通过播放欧美影片并结合教师的总结来体会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晓妍.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第2篇

1. 引言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新常态作为经济学术语,是指我国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阶段。经济上的新常态,给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新常态简介

主席在2014年5月对河南考察的行程中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他讲到:“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作为“习式热词”之一,已成为中国最时髦的词汇。齐建国[1](2015)指出“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亦处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就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王守仁对“新常态”下中国英语教育总结了五大特点:一、更加多样化,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更高。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强调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教学方法的加强与手段的更新,诸如“慕课”(MOOC)作为教学资源的融入。四、课堂教学的传承、改革与创新,诸如“翻转课堂”。五、教师发展。教师在有教学能力的同时,亦要要有科研能力。

3. 新常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新常态的大环境在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亦给予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极大的机遇。王守仁[2](2016)指出了近年来英语教育发展“过热”的问题;并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大学英语的通用英语到“通用英语+”的转变等。汤冬冬[3](2015)总结了新常态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诸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更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者更高的要求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宋玮[4](2015),马青霞、刘丽[5](2016),刘苗、何娟[6](2016)均不同程度地提到“新常态”使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师的转型与发展,做到特色化教学。董永义[7](2016)提出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应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2015年暑期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颁布,《指南》指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简单来说,《指南》对于课程的目的,不仅提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同时提到了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工作就业需求以及未来发展需求;并且强调了大学英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于地方及周边地区经济为宗旨,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篇文章正是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性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4.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经济的新常态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王守仁[8]2013提出在“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下,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一、对过去十年(2003-2013)大学英语教学成效的肯定,二、大学英语兼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充分认识,三、科学、完善的大学英语综合评教体系,四、英语与母语、其他学科的关系的处理,五、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就提高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和“实践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实践教学更是重中之重。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做到:

第一,充分认识需求变化,构建新常态下课堂教学的实践模式。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提到:“我们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虽尖锐,却是事实,充分说明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大学英语作为各高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多以四、六级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标准,其毕业生必然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对各行业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的是各行业的综合性人才,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许国璋先生[9](2015)指出:新时代的外语教学需有“根本性变化”――“从过去培养翻译干部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各行各业掌握外语的人才”。也就是说新常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单纯的通用英语教学向“通用英语+”的方向转变,“通用英语+”即“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2] 这一教学型式的转变是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的;同时体现了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指南》就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明确指出“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Z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考虑地方及周边的经济发展,依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办学宗旨,进而确定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创建特色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各高校生源的基础阶段的英语运用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其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则更为薄弱;再加上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宗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目标为在夯实基础阶段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渗入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够胜任未来职业需求的英语语言能力即可,而非高精尖的英语专业人才。

因此,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为重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方法:诸如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对比教学、模拟仿真、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在语言的实践中实现听、说、写能力的提升。

第二,新形势下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的第二课堂便成了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第二课堂提供了更多的免费的大学英语的网络交互平台。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设备以及无线WIFI的快速发展,微信、QQ等网络交流手段便丰富了我们的网络交互平台。因此,微信群、QQ群便成了当下较为鲜活的网络交互平台。“交互”除了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之外,还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交互手段,使用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方法,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实践中逐渐提升其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校内外实训基地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据社会发展所需,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关键性场所。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英语语言的能力基础,校外实训基地为社会所需人才提供了人才培养标准,由此,院校便有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的依据;教学便有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方向;学生便有了英语学习的目标与动力。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在增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又要顺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四,大学英语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关键。

“国际化人才主要不是由外语专业培养,他们的英语是通过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和大学的公共英语课程学习掌握的。”[2] 由此可知,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大学英语教师。

新常态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转换,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学习资源多样化的新挑战下,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起到良好的组织、指导、帮助和督促的作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丰富与完善自己,使自己在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熟练运用英语语言的同时,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而实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5. 结语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给大学英语的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在实践中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进而最终服务地方及周边地区的经济。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 西部论坛, 2015

[2] 王守仁. 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J]. 外国语, 2016

[3] 汤冬冬. 新常态下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及应对对策[J]. 亚太教育, 2015

[4] 宋玮. 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探讨[J]. 海外英语, 2015

[5] 马霞青, 刘丽. “新常态”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

[6] 刘苗, 何娟. 浅谈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J]. 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2016

[7] 董永义. 新常态下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究[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

第3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 课程构建

[作者简介]陈萍(1963- ),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37-02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从宏观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语言教学领域,即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绝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而应该发挥出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以及培养中外交流综合性能力的教育作用,于是构建和完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成为众之所盼。

一、 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

通识教育的理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帕卡德教授提出的。他指出大学应该提供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

我国学者李曼丽博士在其著作《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综合中外近50种对通识教育内涵的不同表述,指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同义词,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

当今,高等教育要与国际接轨,通识教育是大势所趋,有专家提出:外语通识化教育与课程设置改革思路势必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目标单一。随着社会与国际化接轨和用人单位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但是与重视英语程度相比,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满意度和实际应用能力较低,也不喜欢上英语课,这种种的矛盾与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密不可分。

大多数院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上还是一门普通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基本上是围绕基础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展开的,侧重以知识传授和课文讲解为中心的知识教学,课程目标比较单一,设置了与听说读写等常规相关的课程,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部分选修课,由于选修课的内容少,缺少跨学科的、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不具备综合性。而且许多学校应试倾向严重,主要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如CET-3、CET-4服务,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综合性和多元性,只有通过设置多元化和综合化的通识教育课程,才能打造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难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热情,造成英语学习效果普遍很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满意度也很低。

2.英语课时安排不合理,师生比失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工作重心放在专业建设与教学上,公共英语的开设只是课程设置和考证考级的需要,公共英语课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最近深圳大学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章健反映,在公共英语课中教师常态化“一学期教近400个学生”,存在师生比严重失衡现象。受困于教师编制、课室有限等客观原因,这一现象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目前,师生比畸形问题随着扩招越来越严重,势必影响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各学校的大学英语都进入了一个压缩学分时期,不仅范围越来越大,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有些学校一周只有2节课,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就如同蜻蜓点水并没有让他们学到什么。

3.缺乏应用英语的环境。目前对高职公共英语这门实践为主的学科,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缺少语言实践环境,实训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而且大多都是用来进行输入,至于同等重要的输出部分却无暇顾及,虽然理论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涉及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训练,但是因为缺乏实践的真实语境,仅仅是基于教科书的“纸上谈兵”,以至于学生学了这么长时间仍然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三、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高职英语课程的可行性

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下面从两个方面论述其必要性: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明确要求。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了一种新的文化,培养了一种新的文化意识,通过不同背景文化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及其内涵,更好地培养真正的多元文化观念。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是为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断地以动态的方式、调整、发展和创新更优化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自主性。这种学习的技能不仅能用于语言学习本身,还能融会贯通于所有课程的学习中,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通过语言学习到学习策略的创新,通过表层的语言掌握到深层的英语修养、文学修养、美学修养、国际意识,进而培养全面的文化观、世界观,正是通识教育的主旨所在。

《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强调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现了《要求》的理念。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涉及领域广泛,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是完全可行的。

2.高职英语教育整体培养功能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全面素质,使其获得较为均衡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洞察世界提供多种的思维方式和教育内容。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通过多门课程共同作用来完成。那么高职英语这一门课程究竟怎样才能承担如此重任?

首先,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文化内涵决定了它是一门非常适合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通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如音乐、军事、传记、文化、科学、时尚、历史、饮食、体育、地理等知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几乎都能体现。学生以语言为切入点,接触到不同的学科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入门与兴趣。高职英语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其与通识教育的相通之处。

其次,高职英语作为公共必修课,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生,开课时间至少一年,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是一件受益面很广且事半功倍的举措,也是切实可行的。

最后,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内容的选取上不能过于专、深和精,教材范围不仅涵盖了人文学科知识,也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这些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文化思想和探索精神。这些都与通识教育的目标相吻合。

吴鼎民教授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的构想,为构建通识教育理念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英国语言学家W.Rivet认为,外语教学具有两大功能:工具功能和整体培养功能。外语教学的工具性是众人皆知的,因其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而多年来成为语言教学的热点,外语教学的整体培养功能是指外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发展和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这种整体培养功能能真正促使大学英语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相通。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一门拓宽多学科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有能力而且也应当承担起贯彻通识教育内容的重任。以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整体培养功能反映通识教育理念。

四、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两重性――职业性和高等性。这要求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来进行。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主要由核心课程(课内)和拓展课程(课外)和实训课程(校内、校外)三大模块组成。

1.核心课程模块。该模块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它包括应用英语和交际英语两大模块,计划约128学时,2个学期完成。应用英语主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侧重培养学生读、写、译三方面能力。如学完College Life这一单元后,学生能够阅读各类关于校园生活的文章,学习并掌握一些词汇、表达法及句型,在写作方面能够写留言条、请假条和便条。交际英语主要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上的技能技巧,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能够用英语表述如何选课,如何介绍自己的专业、如何表述大学生活感受和交流学习情况,用英语描绘校园、教师、同学及校园活动等。

尽管这两大模块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包含有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大知识体系,都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并强调英语工具性和职业性并重、语言基础知识和人文培养并重、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重。通过该模块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方面能够达到《要求》中所规定的内容。核心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课型:a.读写课型。第一学期: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状况调查及策略的分析调查,重点进行语音面貌的改进,教学重点是句内层次教学,包括语音、词汇、句型以及句上段下教学,包括在句中正确使用词汇和短语搭配、句子或段落英汉互译、带有主题句的段落写作。第二学期:对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诸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教学重点是篇章教学,包括对篇章背景的介绍、内容分析总结、讲解文章结构、文体、写作方法及阅读技巧。第二学期后半段,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b.听说课型。第一学期: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各类话题的听说训练。第二学期:侧重于综合应用能力的听说训练。到第二学期末学生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发音清楚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或说话人之间的关系。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际和人机交流,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拓展课程模块。该模块包括选修和第二课堂两大模块。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学生摄取更多知识营养的地方。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可以开设一系列拓展课程。

选修模块:a.选修模块一。ESP英语:ESP是一种英语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高职英语“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围绕职业教育开设英语课程,例如学前教育英语、酒店英语、金融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汽车英语、动漫英语等。ESP的巨大魅力在于教学内容与学习者所学专业及与学习者将来职业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职业能力,是高职英语教育的精华所在。b.选修模块二。英语过级辅导“英语三级过级培训”“英语四级过级培训”“英语A级考证培训”“留学考试类英语辅导课程”等。c.选修模块三。人文素养的培养,如“英语电影欣赏”“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概况”“英美文化概论”等课程。

第二课堂模块:该模块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文素养和技能性知识的综合培养。技能性知识的培养体现在开展英语角活动及举行各类以传统手段提供的学习平台和形式多样的各类英语竞赛(词汇、写作、朗读、书法、情景剧表演、演讲等)英语比赛。第二课堂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各类讲座(外教讲座、考前辅导班、经验交流讲座、职业规划讲座等) 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的平台和学习形式,包括校园局域网、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教室、英语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等。通过学习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搭建的平台上运行的各类软件和各种文字和声像资源,学生们能够开阔学术视野、打破专业局限、培养文化通感和增强科学精神。

3.实训课程模块(校内、校外)。实训课程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大模块,即教学见习、教学实训、通用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素质要求实训、岗位素质达标实训和生产实训等。由于各专业对英语技能要求不尽相同,故实训内容也不一样。以酒店服务专业为例,通过岗位能力分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知识技能结构要求,可制定“前台接待口语”“客房服务口语”“交际礼仪”等方面的实训内容。

五、结语

通识外语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改革给广大外语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这些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以此为契机,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路子。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2]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2009(4).

[3]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5(4).

第4篇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 英语专业四级 听力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EM4 Listening Training Plat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Metacognition Policy

LUO 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TEM4 listening results, the establishment of listening training plat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EM4 listening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platform is actually a platform for interactive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for teaching, the cont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nglish listening skills together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level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English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content inno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TEM4 listening, analyzed and studied on the construction, advantage and innovation of TEM4 listening training plat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Key words metacognitive theory; TEM4; listening training platform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英语能力的测试,也是对参加考试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是评价学校英语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标尺。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分值占总分值的15%,是对学生理解能力、书写能力和拼写熟练程度的考核。目前,高中与大学的英语教学难以衔接、学生对听写失去信心、学习效率低等问题,造成了大学生听力方面能力差。本文将利用英语教学中的有利条件,将元认知与听力实训结合起来,在元认知策略指导下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在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之下进行英语听写学习,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与策略,提高英语听写能力。

1 元认知策略概述

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就是元认知策略,这种学习策略通过学习者管理学习来保证学习活动的成功。元认知策略的基础是元认知意识,学习者必须先具备良好的元认知意识,才能够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地计划和安排学习过程,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对学习策略不断地控制、评估,甚至进行修正、调节。

可以将元认知策略概括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策略三种。计划策略指的是在学习活动进行之前,学习者在能力与需求的基础上对学习的目标、过程、步骤等作出规划。监控策略就是治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对学习的进程、方法、效果、执行等有意识地进行监控。评估策略就是指依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对计划、进程中所用的策略进行调整。

2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1 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与内容之间存在差异

高中生对于听写其实并不陌生,但是这种听写的形式往往只是运用在英语学习中对于新学词汇的考查。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对于听写的要求是要对短文进行听写,除了词汇之外,语法、标点都在考查范围之内。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并不能够完全适应这种形式,在英语的学习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2 学生对于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听写没有信心

对近几年的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听写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在总分15分的听写部分,考试的得分率普遍较低,甚至都不能够达到及格分数。由于这种较低的得分情况,学生会对听写部分产生较难掌握的感觉,对听写的学习没有信心,在还没有做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抵触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放弃这一部分,讲精力放在别的考试内容的学习上。

2.3 学生学习方式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在听力的学习中往往比较迷茫,觉得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不能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或制定之后不能很好地执行;听力提升周期长,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见成效就会很难坚持下去。

3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的构建

3.1 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的构建背景

在学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学安排中,英语听力教学往往是在大学的一年级和二年级进行,大学一年级的听力教学主要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没有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专门的听写训练,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专门的听写训练课在大学二年级才开设。

为了让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尽早接受专门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写训练,在学生入学之初,教师就应该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与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水平、题型相匹配的听写材料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听写水平,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大学专业四级考试打下基础。

3.2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实训平台的功能与构成

3.2.1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实训平台的功能

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听力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就形成了新型的网络教学的系统,这就是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在该平台中包括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所有考试要求,包括了听力资料、听力练习、音频、视频和练习、答案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视听功能为一体的听力学习平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加动态、互动地进行英语听力学习和训练,讲英语听力实训渗透到学日常学习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3.2.2 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的构成

英语专业听力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是将课堂训练、实训和课后实践进行结合,课堂训练是整个模式进行创新的起点。课堂训练就是在实训原则和大纲要求的指导下借助听力实训平成的训练,课堂训练既能够使学生储备理论知识,也能为之后的实训做铺垫。教师应该才课堂中通过摸底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听写水平进行了解,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选择,以免听力材料过难而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要结合大学专业四级考试的相关要求来进行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听写能力进行培养。实训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实训任务的模块逐一完成,使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训平台中应该有对学生考核和评价的项目,通过对评价标准的制定和量化来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学习成效进行全面的评价,使学生在通过实训平台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自己采取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的优势

教学方面,充实和拓展了四级听力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式,在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看到了学生听力成绩有效地提高;科研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英语听写能力培训教学的质量得到了保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是弥补了普通教学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写能力培训方面的缺陷,是对听写能力培养的一种创新的尝试;服务方面,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的创建弥补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有了专门性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自由地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选择,并且能够进行交流与自我评估。

5 元认知策略指导下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的创新性

针对学校中没有开设专门的听写训练课或者听写训练课课时较少等情况,在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之下,构建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注重对学生听写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完善的监控评估制度。在听写能力提高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元认知策略与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在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大学专业四级考试中的成绩。

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为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信息。这些资源满足了学生对学习材料自由选择的要求,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听写训练的自觉性。该平台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听写训练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制定学习的方式和策略、控制学习的进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平台中大量存贮的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接触更多大学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涉及到的听力材料和听力场景。

6 总结

听力能力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听力提高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达到英语实训大纲的要求。英语听力实训实践教学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等情况,使很多学校都面临着窘境;英语专业听力实训教学的课时少、周期短,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都使学校的英语听力实训课程收效不大。元认知策略指导下英语专业四级听力实训平台的创建,使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四级考试题型的命题规律与解题技巧更加熟悉,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成绩。

基金项目:本文作为2013年度广西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元认知策略指导下英语专业四级听写训练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萍.元认知写作策略的使用对专业英语写作的启示――以英语专业四级作文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3(15):17-23.

[2] 王冬梅,鲁平.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焦虑、听力策略与听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13):27-29.

[3] 孙秋丹,黄芳.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0(11):34-38.

[4] 梅明玉,董鑫鑫.高职生英语网络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研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2):22-50.

[5] 刘晓敏,王志洪.基于专四题库的听力实训研究――提高TEM-4听力策略探析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3(15):17-23.

[6] 肖静,李冬梅.基于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商务英语实训教学探索――以POCIB平台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13):27-29.

第5篇

关键词:艺术体育专业 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 策略

艺体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是高校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实。担任艺术体育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教师需学会去理解和体谅学生。除了自身基础有差距及主观不够努力外,专业训练耗费了他们大量的体力、脑力,身体比较疲惫,这是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学学英语比较吃力的客观原因。深入分析这些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探索,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1 进入大学前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一个50人左右的艺术体育专业本科生班级,没有一个同学的高考英语成绩在100分或以上的。对学校某一校区新入学的4000多名本科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艺术体育专业学生高考平均分为60分左右。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必要的动力,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学习英语,这是部分学生期末英语总评成绩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鉴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适当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

2 学生缺乏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不充足就无法保C有充沛的精力来面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大学生还处在身体发育成熟阶段,再加上艺术体育专业实训课偏多的特殊性。比如笔者接触较多的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07:30开始练早功,来不及吃早餐,练完功后拿着早餐就匆匆赶到教室上第一节课,由于过度疲劳,学生昏昏欲睡。再加之学生对智能手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节制,没有按时睡觉,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上英语课就打瞌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合理排课来解决上述矛盾。学院可以考虑把需要体力较多的实训课安排在下午,把需要脑力劳动相对较多的文化课安排在上午。这样,比较符合人体的生物钟和人体机能的运转规律。同时,学校宿管科统一把之前的熄灯时间由周一至周五的每晚24:00熄灯微调到周日至周四每晚23:00,周五至周六每晚24:00熄灯,与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08:30上课的作息表相对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和精力来迎接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任务,也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

有些学生经历完高考重压后到了大学,一下子解放了,找不到方向和目标了。任课教师从开学之初就必须对该门课程有一个提纲挈领的设计(时间表)和把控,在实施过程中尽量按计划实施起来。开学就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这学期英语课具体要做些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保证不挂科,达到评奖学金、评优评先的条件。笔者在教学过程欣喜地看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成长与进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从以前的最后一次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决定大学英语最后总评成绩一锤定音的做法转变到目前形成性成绩评定法。学生最后总评成绩不论是一门综合成绩还是两门分开的读写和听说成绩,总评成绩=40%~50%期末卷面成绩+10%考勤+10%期中测试+40%~30%平时成绩。有了相对科学和可量化的成绩形成和评定公式后,对学生总评成绩的评定会较之前更公平,比起之前主要以一次期末考试评定总评成绩时,也减少了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和意义。

4 没有进行分级教学

就笔者从教的经历来看,在现阶段艺术体育学生大学英语和校内其他专业的学生区分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在艺体类学生中细化分级教学。艺术体育专业的学生虽说高考英语成绩普遍偏低,但也不乏个别110分以上,甚至分数更高的学生。针对这样的学生,可以考虑在入学后按高考英语分数段把他们编入相应班级,和全校其他专业符合该分数段的学生一起学习。同时,学校也应该允许学生一进校就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制定相应激励政策,鼓励学生积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把更多精力投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上。

按学生入学高考英语成绩分数,高考英语成绩在整个年级全校艺术体育类选修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中占前10%~30%的学生,可以考虑单独编为一个班,或者学生有这个意愿想要通过相应英语水平考试,从入学开始就围绕先通过云南省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俗称“三级”),过了三级的学生,自己有需求的再进入其他专业的大学英语班级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做准备。按高考成绩分,剩余的70%的学生可以根据艺术体育专业的特点为学生量身设计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出贴合学生实际和兴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对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不合格率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除了学生本身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需要转变外,还有不少可以改善目前教学局面的策略和方法。笔者认为,只要适时适当地把这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用到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艺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不合格率偏高这一现象是会有所改善的。

参考文献:

[1]郭万群.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1.

第6篇

一、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设计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成效关系到学生英语能力的真正提高和与职业工作相关的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深造和发展潜力。基于职场工作的英语考试设计理念是:以英语语言应用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教育为龙头、以工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基本架构。具体地讲,基于职场工作的英语考试设计应注重帮助学生以一技之长立足岗位,即拥有立身之本;引导学生以优良品格立足社会,即拥有建身之德;激发学生以科学创新立足发展,即拥有强身之功。具体涉及到大学英语考试的设计,我们要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用英语完成职场工作任务或真题真做项目的考试过程中感到有需要(用英语做事)、感到愉悦和自信,愿意积极思考,发挥创新能力,并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不是考试分数,而是考试成果)。

二、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设计的样例

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改变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心态及考前突击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改变会做题、会考试,但不会工作的状态及死记硬背的习惯。学生自身的参与与职业工作领域的体验与反思对于提高其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一)基于职场工作的多模态话语式英语考试设计样例(校内考试)

1.传播专业英文文本素材选取与整理(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传播专业英文文本素材朗读,含音视频录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传播专业英文文本英汉编译,含音视频英汉字幕编辑(英汉互译编译及英语陈述能力)

基本要求:英文讲解(朗读)配英文字幕;

创新要求:中文摘要讲解(朗读)配英文字幕,英文讲解(朗读)配中文摘要字幕

4.传播专业英语考试成果播放展示与答辩(英语听说能力)

5.传播专业英语考试项目总结报告(英文写作能力)美国学者Gary Philips认为,知识在大脑中的保留与在学习中受到刺激的感官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指出,我们能够记住10%我们听到的,15%我们看到的,20%我们看到和听到的。然而,我们保留了60%我们做过的,80%带有反思性的、主动完成的,90%是我们教别人的。不言而喻,恰当的多模态一体化转换可以增强英语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内化程度。

(二)基于职场工作的协作合作模式英语考试设计样例(校外考试:真题真做)

考试成品:英语个性化绘本制作(注:客户为某早教公司在华外籍人士)

1.考试项目组成立(跨专业),含学前专业、美术专业、管理专业学生等

2.了解客户需求(英语),含搜集、整理相关信息等

3.设计绘本制作方案(英语),含实施时限、成本预算、资源分析等

4.考试成果展示与答辩(英语),含成品质量分析、客户反馈分析等

5.考试项目总结报告(英文),含工作体会、重点难点问题等协作模式侧重异质性互助(不同领域、不同水平等),任务整合,集体性评价;合作模式侧重同质性互助(相同领域、相同水平等),任务分割,个体性评价。协作与合作结合的考试模式更有利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综合能力和职场工作能力的交互培养。

三、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的评价策略

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在考试结果评估与管理策略中应采用多元性评价策略。在立足于传统的统一评价策略和终结性评价策略的基础上,增设了实际操作、竞赛表演、作品制作等评价手段。与此同时,应不断细化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内涵,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长处适当设计不同层次的考试工作任务或职场考试项目,开展差异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逐步增强学生自尊、自信和进取心。从创造机会的角度出发,搭建多次多角度测试平台,完善即时性评价策略和学生自我评价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的能力。

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也应在引入社会机构测试认证(英语水平、英语单项技能、英语类职业资格证书)之外,开展服务社会和企业成效(规模与等级、质量与效果)为主的多元化评价策略。在考试结果评估与管理策略中应还采用多视角多维度的评价策略,参加考试评价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主要参与者,如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等,还包括了教育外部多方面的社会群体,如行业人士、企业人士,等等。

简言之,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设计的实效性更多地体现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学生“学校学习”与“职场工作”之间的不适应(On-the job Shock),为学生搭建宽基的就业与深造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发展潜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老青.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2]老青.提高英语课程质量的实践策略与探究[J].职教论坛,2010,(8).

[3]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4]李雁冰.课程评价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第7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 教学规划 教学模式

引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其中一般要求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实现的目标。一般听力理解能力要求: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1]。在四、六级考试当中,听力占考试总分的35%。因而不论是从应试还是实用能力看,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多以大学英语新视野为主,大学英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精读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内容,而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的是强调读写。《英语视听说》是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即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课程兼《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两门课程的听、说要求,《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价值长期以来一直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认同。本项目以怀化学院为例,对学校2013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征集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反馈,得出当前视听说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以书本为主;仍采用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扮演者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听说课程测评方式单一,考核仅在期末举行一次。听说是仍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能看懂能读却听不懂,却不会说、不敢说。此外,仍存在许多不利于教学有效进行的因素,如听力课时少、大班上课、学生对听力课兴趣不高、说英语的信心不足等。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Piage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间汲取了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意义学习理论及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的精髓,他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其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类认识和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通过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交互理解,以及于其中体验构建成新的含义。它为先前获得的知识和体验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后继行动的基础,建构主义的要义是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2]。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合作、交流和互动为特色,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教师是教学活动“设计者、管理者、引导者和评价者”[3]。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积极主动运用英语思维、学习与情境的联系,而不是使学生仅仅肤浅、死板地堆积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使用价值及乐趣,加强其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本项目希望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我院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旨在丰富和扩展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改革本课程的课程考核体系。通过本项目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并提高大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推动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规划

《英语视听说》课程基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以“视”为辅助手段,形成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自身特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通过有效整合视、听、说材料,拟建立视、听、说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新模式,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听、说、读、写教学相脱节的状况。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素,倡导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

笔者所在的怀化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所用的教材是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2008年出版发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该教材中的练习设置在视、听、说三个层面均有体现,教师在教学上按照课本的内容上课,在形式上趋势可以时间视听说教学。课题组在对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及学生听说能力的现状进行全面考察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目前进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认真规划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确定有效的建设和实施方案;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分四个阶段(四个学期)完成。不同学期针对解决不同的问题,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以逐渐提高,真正实现听说能力的结合,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学期(分析调研期):主要为学生英语语音纠正期及大学听力适应期。针对新生的听说能力现状进行摸底,调研学生的听说能力的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第二学期(教学实践初探):学生大学英语听力适应期及口语表达提高期。第三学期(教学实践):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为四级考试做好准备。第四学期(教学实践总结及成果总结):英语听说能力增强期,继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三、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校内实践

1.大学生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确定。

本项目组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指导性的建议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参考适合于本院校大学生英语听说现状的教科书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将英语听说课程分为五个步骤进行深度研究和实践:①课前的任务布置,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提前对要学的课文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包括文化知识、听力内容及相关话题的资源搜集。②学生的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情境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③课堂内的情境再现:通过许多趣味性话题及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话题的讨论,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不同的语用语境教学及模仿与实训练习,提高学生模仿及运用英语的能力。④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再和其他学生及老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应[4]。⑤效果评价及课后相关知识的总结:旨在将所学知识积极复习,融入学习和生活,实现意义的建构,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2.听说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等)的探索与实践。

①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②抛锚式教学(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5]。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向文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③多样化的任务教学。多样化教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影片、声音、视频等,或是英文歌曲、幽默、笑话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多样化。教师应适当地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到教学内容中,分配各种听力与口语任务,为学生创造较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形成课堂“主人翁”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学习策略。④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强调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本教学策略强调在小班授课的前提下,融入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理念。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其兴趣和积极性[6]。⑤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学。通过影视对白、名人演讲、经典散文及动画等立体式教学,利用丰富的资源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使其乐于融入英语听说学习的乐趣当中,实现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方法的新组合。

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把学习者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这种理论观点对于大学英语精读及听说课程的实践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项目组的实践证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适合当代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姜俊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1-5.

[2]黄慧,王海.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与要与教学,2007(6):21-24.

[3]胡维.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设计[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96-197.

[4]梁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9):108-111.

[5]葛春萍.建构主义关照下小本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创新[J].高效论坛,2012(4):77-78.

第8篇

关键词:语言独立创造性;理性思维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小孩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通过他们所在的环境获得母语的基础而后学会说话的,因此小孩一般聋了就会哑――切断了与外界的语言接触途径。这一现象对于语言学习研究来说,至少有两点价值:第一,语言的产出一定是要有语言的输入进而消化的;第二,语言的口头交流技能也应当让听力在先――口语课上需要大量的听力实训。但是,小孩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为什么容易犯错呢?对于成年的语言学习者――大学英语学习者和小孩有不同吗?这对大学英语教学又有什么新的启示呢?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英语系教授Thomas Scovel(2000)指出,尽管小孩在最初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的训练可以明显地操控他(她)以后的语言方向,另一方面,小孩又会从周围语境影响中相对地独立出来。也就是说,小孩在哪怕再浓厚的母语笼罩下都会被发现有惊人的独立创造力。比如,长在中国湖北的小孩就说湖北的方言,长在英国伦敦的小孩会说地道的英语;而长在山东却是被说地道的英语的父母抚养成人的小孩会有双重语言能力――中国的普通话和英语。然而,小孩不管生长在单一还是双重的语境里,尽管周围的语境对小孩学习母语的方向和选择有明显的影响,小孩还是有说出那些他们从未听到过的奇怪的表达方式。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小孩不愧是天生的语言创造大师;

Daughter: Somebody is at the door.

Mother: There is nobody at the door.

Daughter: There is yesbody at the door.

没有人教小孩会有诸如此类不被常人认可的单词,可是小孩自己根据yes和no的关系创造出英语中不存在的yesbody。两岁到四岁的小孩能创造出他们很少或从未在他们所处的语境里听到的表达方式,仅仅是尝试――他们从不担心犯错丢人。英语本土小孩会根据常规语言规律创造出mans, knifes, sheeps还有goed,singed,eated。从认知的过程角度看,在小孩的头脑中存在新旧认知元素的过渡冲突:他们已经接受了常规动词的过去时态转换规律而不愿去放弃自己的习得,甚至认为错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语言本身――为何不遵循自己最基本的语法模式呢?小孩不是大猩猩,也不是鹦鹉或录音机,他们更像是编排精良的电脑――经常生产出有创造性的但未必正确的对他们已经获得的语言规律和模式的新猜想。

当然,成年的学生与小孩在语言习得方面肯定是有区别的。Gloria Luque Agullo(2006)通过对前人在年龄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总结发现,小孩对语言的习得含糊抽象,主要依赖记忆(很多小孩很小就会背诵唐诗300首而不明其义);而成年的学生除了这些本性之外,更偏向具体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途径,对已经获得的语言知识会有清醒的分析和思考,擅长语法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既要考虑学生有作为语言学习者如同小孩一般的惊人的模仿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本质,也要注意作为成年学生的不同于小孩的理性思维趋势。在教学实际中,应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学生语言犯错难免,但需正确引导。上文已经提到人天生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是能从语境中独立出来的,并且有创造的能力。同样地,不难发现大学生也会常常杜撰出没有见过的单词短语和语用语法规则,甚至语音,除了有些学生在中学时代对某些语言现象常犯的错误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其它学生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否则,只能不开口,不下笔。并且即使在早期接受到比较好的英语教育或培训的情况下,只要英语学习在继续,更多新的语言现象的呈现,学生也还是有更多的不地道英语操作出现。但是,大学英语老师对他们的学生的犯错是有所作为的,可以积极地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然后让学生明白学习语言就只能是全程模仿――语言是社会的,人文的,只有正确才能符合该语种群体理解并接受,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是否犯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及时让学生明确意识到他们在犯错,并且大量进行地道语言的书面和影音资料输入才是他们以后少犯错误的最根本途径。从这个角度看,大学英语老师还应该寻求合适的语言检测方式从而了解学生的弱项并加以指导。

第二,词汇教学不能仅仅依赖学生的死记硬背。有的大学英语老师认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关键是多记单词,因此,老师就多报听写,从而监督他们在课后多背多记,这对于学生短期记住单词确实会有些收效。但是,通过上文,不难发现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偏向分析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对词汇从各个角度分析记忆,比如,从词根,词义的相近和相反,不同语境的不同使用等角度去掌握该表达方式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当然,基础还是学生的背诵,但宜巧忌死,巧才会有更高的效率。笔者就常常听到学生抱怨英语学习的最大困难就是词汇量要求太大,单词难记,记了又忘。他们被引导多角度分析记忆词汇之后,他们纷纷表示收效明显,当然前提是他们的学习自觉性高,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比如高级班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学生。

第三,明其旨,指其路,授其法。成年的学习者在英语的学习上,表现出比小孩更多的理性,他们会时而不时地思考他们为何而学,已经学到了什么,还要怎样学得更快等等问题。但是他们的思维尽管相对清晰却欠缺成熟。这个缺陷有赖于大学英语老师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和丰富经验去填补,他们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表明每一种课堂板块是针对学生的哪些需求的,而他们会有这些需求是因为他们的学习目的要明确而又切合实际,比如要过四级就要进行各种题型的强化训练,到外贸部门工作就要有意识地关注财经英语等等。时常给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退维谷的学生指出突破口,教会学生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以及在提倡全民终身教育的今天如何坚持学习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学英语老师不断阅读科研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然后贯穿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成年的学习者,大学生会清楚地明白自己是否应该并且如何实施这些技巧和方法,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点拨,然后发挥自主能动性,运用他们天生的创造能力去举一反三。

终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他们所教的对象会有作为语言学习者和小孩一样的共性,会独立于语境之外发挥创造性,但是就如同每一位小孩的母亲都会有目的地纠正小孩不该犯的错误一样,我们也应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这种能力所产生的副作用,并且利用大学生不同于小孩的理性,让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这也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出路所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三多;教学模式背景;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12-01"三多"教学模式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用问题作为知识学习的引线是其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形式多变,问题变化多端,解决办法也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的目标是全方位培养学生"思、凝、释、拓、创"的学习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当中,会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无法达到新课改的标准。本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的目耍将大学英语教学的管理从传统形式转化为更为简单、高效的教学模式。

1."三多"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当中的优势

采用"三多"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需要结合大学英语教材、多媒体设备、丰富的网络资源、在线教学互动平台的教学资源和手段,经过糅合重组,整理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管理当中也随之更新。以下具体阐述:

1.1创建效率化的大学英语学习机制。采用"三多"模式进行英语教学管理的首要就是要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型和重心重构,这是主要的内容。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让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主体――知识灌输转变为课堂的辅助者和教学活动的设置控制者,学生学习从被动状态转向自主学习,能够在不断的自主学习当中寻求适合的方式,能够自主构构建、协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在教学管理当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利用最先进的在线教学平台,从而制定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的学习机制,创建学生网络学习指导模块,可以让每位教师实时了解自己的学生学习情况(科研教学、课堂需要掌握的知识情况、以及对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正确率)。教学管理者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学形式及自身的素质,科学合理地设置。授课教师可在网络上进行答疑模块设定,通过计算机网络上的资源和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学科进度、单元知识的掌握、成绩查询(师生都可以查询)和学习效果的测定反馈等。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需求,做到师生、学生之间、人和学习机器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2制定新的测定评估体系。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成绩的测定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善对学生的评估体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更注重最终的测试评定,甚至学生的学分都主要是依靠最终的考试成绩而定,这让师生之间缺乏联动。而创新的测评机制则是增强两者的互动性,测评时需要根据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主题学习任务、板块的技能学习、单元的知识还有语言的学习目标,构建学生学习进步和最终的结构评估性体系,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形成较为公平、公正的测定评估系统。评估体系还能自动跟踪评价学生的学分测试、单元测试、每个期中阶段测试、课堂互动和课后实践等方面,建立量化的评定体系(学分修筑,如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单元测试、研究结果、语言竞赛活动及期末成绩等方面)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自评、互评、档案建立和结果查询等。

1.3仿真化训练。在日常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为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外,还需要在课下强化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此环节普遍采用仿真实训――即创设情境进行环境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语言交流的环境,锻炼其语感。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和口语练习,这些都是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的延伸,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英语教学的教学形式、工具、情景口语训练、自主学习等方面。教师在此环节要做好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等设计,比如语言辩论赛,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充分调动学生、社团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确保活动赛事中的各项设备能正常工作,确认活动平台等。

2."三多"对英语教学管理的辅助功能

在"三多"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中,教师是作为教学的辅助客体,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同时也是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方向的协助方。

2.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教学管理是教学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在重构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可以帮助学校选用更多优秀的教师,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源和教师力量,并对教学的文件、课程的监听及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为学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估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迅速转换角色。在新课改的实施下,课堂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所以"三多"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师转向课堂的组织、协作、引导者。教学管理人员除了为教师提供辅助服务外,还能对教师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检验其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网络学习,完善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2.2鼓励英语科研活动。教学管理除了课堂教学活动外,还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方向制定科研数据库,能够根据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进行数据的更新,从而获取丰富的资源并进行分析,及时地反馈给各教师,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配合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学术修养。

2.3创设双向的教师业务培训和学术性的研究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管理人员结合国外同等高水平高校的的经验和培训成果等,帮助教师整体性地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帮助学校与国外大学建立沟通交流的桥梁,协助教师去国外进行留学培训,传递国外先进的教学新理念和方式,丰富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为大学英语教学储备师资力量。

3.结束语

由此可知,在"三多"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当中,教学管理人员主要需引导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欧阳志群.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5,15:85-86+8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