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语文考试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1: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语文考试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语文考试总结

第1篇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

“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第2篇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属今为之虏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 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到了关键时刻,教师应该分析教学现状,找出现行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革,探究更好、更合理的教学方法。

1.改革教育体系,制订科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

合理且有效的教育体系是保障教学效率的关键,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只有制订合理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案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高中语文在高考中很难提分,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学生可以做到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语文这门学科,那么相信学生在高考中的语文水平会有很大提升。改革教育体系,需要从高一开始进行改革,增加语文课程在高中课程中的比例。学生普遍认为在高中阶段真正重要的是文科综合或者是理科综合这种在高考中占有重要比例的科目,往往会忽视语文的重要性。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告诉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带给学生这种意识和感觉,例如,学校可以合理安排有关语文学习的活动,如诗歌朗读、作文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还要为学生安排语文自习课或者为学生安排语文课下学习时间。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的时间一般是被安排好的,即使是自习课也被安排成为特定科目的学习时间,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学习时间。据调查一些学校没有为语文安排课下学习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学习语文,给学生一种语文在高中课程中不重要的错误感觉。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改变学生和教师这种错误的观点。

2.完善考试机制,增加教学的监测力量

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标准,但并不是唯一标准,检测教学标准的方法有很多,考试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学生进行高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面对高考,高考对于每一位高中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用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教学质量的方法极其有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时刻处在紧张状态中,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总结考试经验,让他们在大型考试甚至是高考中不会有紧张的情绪。对于军人来说,要把平时的训练当做打仗,这样战士在战场上才可以从容应对;对于学生也是一样,要把每一次考试都当做高考,每一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机会,学生通过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才可以总结出应对考试的方法和策略,也可以总结出考试经验。以语文考试为例,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考试策略,有些学生擅长先写作文,一些学生习惯先做阅读,这些做题技巧都是学生在平时考试中总结出来的最适合的经验。

3.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空有做题的技巧是无法达到高考对学生的要求的。所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语文归根到底还是一门语言的学习,要进行语言学习,学生就不得不培养语感。所谓语文的感觉就是体会语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感情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做阅读分析题时,如果学生没有语感就无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各种感情,这样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文章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方法是多样的,例如可以为学生安排每天定量的语文阅读,让学生通过不断阅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要为学生安排写作内容,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日记,很多老师让学生每天都写日记,有时学生实在没有内容可写,为了应付老师只能写流水账应付。笔者认为为学生安排不定量的写作内容即可,让学生在自己有情感要表达或者是有灵感的时候进行写作。教师可以不定期地检查学生的写作内容。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新课标对于教师有明确要求,要求教师用多媒体进行辅助课堂教学。现代教师必须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多媒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分析文章或者是各种题材的内容,这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来。有时候声音、图像或者是视频更有助于学生体会情感,而且可以给予学生直观刺激,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长久记忆。不仅如此,通过给学生观看一些图像或者是聆听一些声音,还可以激发学生灵感。

结语

对于高中语文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加深教师对于语文的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和教师走出对语文认识的误区。另外,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人文精神都是其核心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国民修养水平的标志。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识字、考试,还需要具有一些精神文化的引导。这就如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的引导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面对挫折和困难,不畏惧、不害怕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参考和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成为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方面可以促进语文教育更加全面,实现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同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是缺失的。人文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总结下来,影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缺失的因素如下:

(一)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而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往往只会注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是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会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教师缺乏人文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从根本上讲,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可以共同发展的,教师无须有所偏颇。因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促进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由于缺乏人文教育的人文意识和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从而直接导致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三、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怎样渗透人文性呢?

(一)国家应当不断健全教育评价制度

当前,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国家的教育评价则是通过高考来形成,各种考试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师的教学也往往会以考试为标准。只要能够提升考试成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奋不顾身的,各种题海战术,各种解题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模式。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国家应当不断健全考试评价制度,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改变传统仅仅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健全和发展。

(二)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需要树立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并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形成严于律己的教育精神,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自身的学习、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促进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形成启发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单一的、过于拘泥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形成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避免标准答案式的、固定学生思维的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举办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不断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促进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

作者:李佳佳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二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对于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忽视,导致了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所花费的课时就更少的可怜。有的老师在讲语法时,直接拿着练习习题上的例子讲解,一带而过,只是停留在表层,并不深人,不告诉学生这个错误在哪,为什么错的,只是习惯性的读答案,让学生课后去自己学习,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云里雾里,模糊不清的就过了辨析与修改病句学习的课时;有的老师更是奇葩,在考试之前,给学生恶补一把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学习,挑取考试常考的几种类型,有针对性的学习修改病句,对于学生培养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非常不利,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迫不得已的学习。

二、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内容

1.辨析病句

病句的辨析是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综合考察,它涵盖了语法,逻辑、修辞等几个方面的知识,要点多,细节复杂。学生又麻痹大意很不容易发现病句的存在,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塔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表达意思不明、不符合逻辑、结构混乱等。例如:“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这个句子读上去明显不顺,感觉别别扭扭的,仔细分析,它属于成分残缺病句里的一部分,属于缺少宾语,在“固定氮”后面加上能力或功能,这个句子就完美了;

2.修改病句

能把句子的错误找出来,它的下一步就是对它修改了,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要觉得只要把病句找出来就可以了,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书面文字加以修订,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缜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强。

三、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方法

1.总结相关语法的规律进行教学

理论是指导实践正确的基础,高中语文的辨析与修改病句也是一样,也需要理论作为指导。老师要对高中语文中适合学生语法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方便学生学习。老师在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前提下,总结出的语法规律一定要浅显易懂,并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提高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2.语感质疑法--朗读教学

语感质疑法是通过我们日常积累的经验,找出毛病并改正。一般情况下,大声朗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并让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深处的病句,例如:“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啊。”这个句子乍看上去不会发现毛病出在哪里,但根据我们的常识就可以发现了,因为月朗星稀,怎么可能在“明月高悬”的天空中,又出现“繁星满天”的景象,要是我们不重复地读,还真难发现这个句子的病理所在。在平时的作文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体会其中的用词、用语是否恰当,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换修改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3.提取句子中心思想针对长句病句教学

对于字数过多,语句过于繁杂的句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提取句子主谓宾的游戏,看谁提取的又快又准,先看句子的主谓宾是否正确,在对修饰主谓宾的定状补进行排査,先整体,后局部,很容易就能找出病因所在了。例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从这个长句子里,我们提取出主谓宾--我看到了乡亲、茅草房子、山道、乡音、笑声,一提取我们就发现了病理所在,乡音”和“笑声”怎么能看到呢,要么去掉“乡音”和“笑声”换成别的可以看到的事物,要么就加上听到这个词,使句子比较完整。

4.逻辑分析教学法

有的病句病理藏得很深,光靠语法是找不到的,这是就得教会学生换位思考,运用逻辑分析句子的病理在哪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建筑物的设计要从内部的通道、设施和外部的交通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在这个句子里,在反复通读几遍之后,还是发现不了句子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推断词语的运用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前后的顺序、其中的关系是否合理,当学生从这些角度,全方位的推敲之后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了,“设施”和“通道”在词义上有重叠和涵盖的成分,只要去掉“通道”就可以了。

第6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是教学目标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二是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

三是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考语文阅读体的考试成绩。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和高考语文考试对阅读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即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目的性阅读。

1.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特点。

2.阅读的面宽了,阅读能力覆盖广了。

3.着眼于通过阅读实践来提高语文整体素养。

4.体现了全新的阅读价值观。

(1)树立新的学习观,建立主人翁意识。

(2)注重个性化阅读,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

(3)注重审美体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注重积累,注重文化积淀。

现在高考语文考试则注重对科技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实用文体阅读的考察,侧重对目的性阅读的考察。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

三、如何把目的性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目的性阅读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要从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发展到目的性阅读。 转贴于

第一步、个性化阅读

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

第二步、探究性阅读

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步、目的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目的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

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

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

3.讨论交流,提高阅读效率。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

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复习技巧;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3.07

1.前言

在进入高三阶段后,证明学生已经踏上高考的路途。众所周知,高三教学不仅非常枯燥,而且非常艰辛,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复习的质量,既要求教师应该认真工作、刻苦钻研,又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作出巨大的努力。以下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2.正确对待复习

在高中语文总复习阶段,有些教师错误的认为复习等同于复收,借助复习弥补之前的学习漏洞,这样一来,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有些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也有些教师只是粗略的将重点知识重复一遍;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复习课可上可不上,并没有布置更多的学习任务。然而,上述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事实上,复习是整个高中教学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进入高三阶段,总复习极其的重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的复习,能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通过对高中语文的总复习,能够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及时弥补教学不足。这样一来,教师就必须正确对待语文的总复习,同时还要制定一套完善、可行性较强的复习计划,认真备课、采用合理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高中语文复习的质量。所以,复习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任务极其艰巨。

3.进一步明确复习目标

对于高中语文复习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在进入语文总复习阶段,应该熟练掌握知识体系进行合理复习,重点是对重点和难点的复习,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减少解题阻碍,紧扣得分点。其次,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复习。高中语文复习按照题型、内容等完成复习目标。尤其是教师把握好题目的难易程度,如果选择的复习题目较难,那么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题目难度偏小,又达不到考查学生的目的。再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求知心理,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

4.增强复习教学的创新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要受传统教学方法的约束和限制,更多的是教师让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例如:在鉴赏诗歌过程中,通常是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其中,"知人"指的是将作者和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论世"指的是要将作者所处的时代与背景加以了解,从而更好的了解作品。近年来,高考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减少猜题、押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尽量将考试题目的诗歌不要选择名人名篇。这样一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使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传授给学生一套鉴赏诗歌的可行性办法。

5.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学习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对诗歌或者文章的鉴赏比例非常大。这样一来,"赏析"成为语文复习较难的一类题目,由于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因此,担心此类问题的学习。一般来说,对诗歌、文章的赏析都是对作品写作技巧、内容等进行理解,任何一种问题都离不开上述题目的分析。只有多进行此类练习,便会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由此看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是非常简单的。

6.认真总结复习规律

在进入高中语文复习阶段后,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结构,进而找出规律。例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善于运用成语,但是,对成语的应用又是很常见的一种题目。所以,在复习阶段要进行总结。如:在在语句中应用"络绎不绝"一成语时,应用的对象是人,而不能是其它的事物。

7.优化复习方法

高中语文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准确解决的能力。想要达到此目标,只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和解题。因此,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总结解题的技巧。例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快速阅读文章、通过所学知识,大概了解其内容;第二,结合题目要求,在文章快速找到此句子;第三,试着去翻译,从而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如果题目要求翻译文章的某句话,那么就要把它放在文章中的段落中去理解,结合语境,其它和所翻译语句无关的直接可以不考虑。一般来说,解决文言文题目的思路大致相同,尽管出题的方式多样化,而学生只要熟练掌握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语文总复习的效率,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8.结束语

总体来说,想要使语文复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率,教师就必须结合教材要求,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利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教学过程中,从而快速深入的较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从而在实践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应用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郝建梅.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2]张丽辉.浅谈高中语文总复习[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0)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原因;对策

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审美和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但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学习兴趣也相继减弱,甚者出现排斥的心理,导致成绩难以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教学的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让中国语文集哲学、历史、政治、文艺等于一体,具有情感丰富,内容多样的特色,尤其是中国古诗文,此种特色表现更突出。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习者不仅能够品位中国文化,而且能够感受古人的丰富情感。但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文章的情感,而将重点放在文章结构、词语的解释,将文章饱满的情韵剔除,学生获得的也只是词意,而一堆似懂非懂的词句无法勾起学生兴趣,学习效率自然无法提高。

2.忽视了教学的生活营养

生活滋养着世界万物,当然也滋养着所有的文化,生活为文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而文学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现如今学生的生活一般都为集中在学校,接触生活几何少,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正是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让学生的语言缺乏生气,写出的文章缺乏真实感,甚者完全按例文的套路,无自我的思考。

二、高中语文问题的成因

1.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从语文学习和考试中可以看出,高中语文让学生陷入了纯记忆中,虽然其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高,但人文精神却停滞不前。原因在于教学过程过多于侧重考试的教学点,过多于侧重分数,过多于要求学生以标准答案为准。

2.学生认知的不足

语文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高中语文考试,其题多与课文无关,因此学生容易认为语文可听可不听,听了也没用,考试也不考,尤其是语文基础稍好的学生,此种行为更为突出。而他们并不知道,对课本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基础,没有日积月累对词语辨析、文章阅读和写作的练习,就无法在日后的考试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高中语文教学调整对策

语文既难学又好学,只要用对方法,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让文字绽放出生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就能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热情。

1.注入“味”,深化语文“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身边,也无时无刻不激荡着我们的感情,更新着我们的认知,教师若能将生活有效的融进课题,必能引起学生心情,再次激发起学习。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通过网络收集与文章有关的图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荷塘月色的美,这样就能够将无形的美化为有形,让学生感受更深。

2.引入“新”,定位语文“向”

任何学习都应与时代接轨,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与时代相联系,特别是作文,往往是社会的热点,而作为学生,由于其生活圈的单一性,往往缺乏对这类问题的关注,更无法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导致论述缺乏力度。因此,老师可以将新闻、热点等“新鲜事物”引入课题,让学生既能感受到社会的变更,同时也能够活跃其思维。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激情。

参考文献:

[1]王金华.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学园:教育科研 2010,10(18):88

第9篇

关键词:病句辨析;病句修改;高中语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05-02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转变,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忽视了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重要性,经常只是在遇到时才粗略地提一下,基本没有系统的关于病句辨析与修改方面的教学。由于教师自身没重视,学生也越来越不重视,通常也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下面笔者将从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现状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更好教学。

一、关于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由于大多数师生长期不重视病句辨析与修改,考试中遇到病句修改基本采用四选一是运气法做题目,作文中错别字和病句也是层出不穷。教师基本只在讲解试卷遇到病句辨析与修改题时才粗略地讲一下,缺乏系统化的讲解,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教师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是否真地学会了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师在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上不花费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到考前才会把病句辨析与修改作为一个考点突击训练,并且只是针对具体的考试题目讲解,完全是为考而讲。所以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关于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1.引起思想重视。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语法教学的一部分。语文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语法,语法学不好,语文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准确使用语言,不仅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还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总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病句辨析与修改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病句辨析与修改,树立良好心态。很多学生完全是为考而学,认为病句辨析与修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很小,仅是语病题3分,作文出现了病句也不会扣分。所以平时花费时间也很少,很多学生都出现过病句错误,有的学生甚至就不知道六种语病。而且在调查几次考试中病句题的完成情况时,发现了: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和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在病句辨析与修改题目上基本无差别,可以说是毫无规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了一个更令人意外的情况,原来绝大多数学生在做病句题时采取的方法是“语感法”,即读起来不顺的就是病句;还有一些同学在判断有无语病时,先看几个选项里有无与国家政策相关的,只要有就判断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这种方法让人哭笑不得,正确率却没有一点保障。不少学生虽然题目做对了,但是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选那个选项,根本不能准确找出病句的错误,至于修改,就更加不用说了。对此现象,教师应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多进行系统的病句辨析与修改训练,告诉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具有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为高中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3.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坚信一句话,理论指导实践。在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总结教学经验,整理、总结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1)平时多让学生练习,增加系统化教学。高中语文关于病句的平时训练和讲解太少,所以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训练增强学生的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适当增加系统化的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如每星期抽出一个课时专门进行病句辨析与修改讲解,系统地讲解六种语病,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学习病句辨析与修改的知识。(2)探索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方法。①提取中心思想,把握核心内容。有些病句结构十分复杂冗长,错误也不太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指导学生提取句子主谓宾,先看主谓宾是否正确,再检查对修饰主谓宾的定状补,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一步步把一个字数较多的长句子分割开来,就很容易找出句子的问题所在。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从这个长句子里我们提取出了主、谓、宾――我看到了乡亲、茅草房子、山道、乡音、笑声,一提取我们就发现了语病所在,“乡音”和“笑声”怎么能看到呢,要么将“乡音”和“笑声”换成别的可以看到的事物,要么就加上听到这个词。②抓标志断语病。有不少病句本身有明显错误标志,如:a.看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关联词语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分句内容不合逻辑、滥用词语;b.看并列短语,句子中并列短语上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c.看数量短语,在数量短语上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产生歧义、位置不当;d.看否定词,在否定词方面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表意相反、位置不当;e.看两面词,就要考虑语病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不照应;f.看介词,在介词上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缺少主语、主客颠倒、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漏用滥用;g.看代词,使用代词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指代不明造成歧义;h.看助词,使用助词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漏用使句意不明;i.看长宾语,句中出现了长宾语可能语病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③语感质疑法。这种语感质疑法是指先把题目的各个选项通读一遍,遇到感觉不对的地方就剖析开来仔细分析,直到找出其中的错误为止。

总之,对于高中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师应多总结实际教学经验,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容易、愉快,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冯侠.辨析修改病句复习指南[J].新语文学习,2011,(05).

[2]李翠巧.浅谈初中语文病句修改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0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