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考试错因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1: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考试错因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考试错因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数学错题;纠错;习惯;共同成长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曾经提过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一道数学题学生做错了,老师讲了三遍,学生还是错了,谁笨?”“明白人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人却各有各的困惑。”做教师的就必须明白学生的困惑在哪,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关于“错”分析得越深,学生对“对”也就认识得越透,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越高。错题形成的原因,教与学双方都不能逃避责任。“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往往成为自主学习、创新知识的生长点。错题本是收集、整理、处理错误很好用的方法,对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效率非常有帮助。通过试行和改进,我总结了错题本使用的基本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纠错

以家校本为平台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纠错。七年级起始年级军训完要开家长会,通过这次家长会教会家长如何监督学生完成家校本,家校本是老师和家长联系最紧密直接的工具,非常好操作。

二、作业纠错

作业纠错分两种,作业本上的错题直接在作业本上纠错,作业本以外的错题如练习册等准备专门的纠错本和红笔,老师讲解时先用红笔在练习册等错题的旁边订正或记录主要步骤,然后在纠错本上进行整理和纠错,注明是什么地方的什么题,便于回头找原题,纠错分三个步骤:症状、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每个星期用一节课让学生交换纠错本互相讲解自己的错题,互相借鉴,互有启发,在“错题”中淘“金”,以便共同提高。

三、考试纠错

考试纠错是专门针对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复习测试,这种纠错不是每天都有,只在测试时才有的纠错,称考试纠错本,考试纠错本一考一纠错,改错要求:用黑笔抄写原题和原错误答案,这样便于对照正误解法的差别,更容易找出错因。用蓝笔写出正确解答过程,选择、填空等“小题”也应写上分析推演过程,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题目,建议将所知的正确解法都写上,以便进行对比、灵活运用。用红笔写下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分析,要求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订正完后家长和孩子在订正的错题后面写试卷分析,让家长也参与进来,更好地掌握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也更容易了解孩子,让孩子体会父母的爱与关怀。这个环节教师也要参与,无论大小考都要统计考试卷上每道题错了多少人,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所以要亲自改卷,错得多的题目说明学生没有掌握,教师的授课有问题,及时调整,复习的时候也可多练此类型的题。

四、好题易错记录

那些常做常错,听了老师的讲解还不能完全掌握的题目,要抄下来,写出错因分析,再加工、熟识。把这些题目都弄懂、理解透,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就达到了改善后续学习目的。数学题里,有一些重点、难点、好题,就算没有做错,只要还没有完全掌握,也有必要摘抄下来,并且要记录下完整的题目、解题思路、知识点、分析、正确解法、总结等,为改善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这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熟能生巧!

五、凭借纠错资料出试卷

有一定的纠错积累后,根据自己的错题和收集的好题出一份试卷并解答,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易错点。

第2篇

【关键词】雅思写作;讨论型议题;备考建议

一、雅思写作评分标准

雅思写作评分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写作任务反应情况、连贯与衔接、词汇资源、及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一)写作任务反应情况

要求“全面地回应各部分写作任务;就写作任务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展开的观点,并提出相关的、得以充分延伸的以及论据充分的论点”。首先,要“全面”回应,不能遗漏给定的写作任务。其次,要做到“准确”回应。要找准题目的主题,并明确对写作者提出的相关要求。然后,对于自己提出的观点要做到充分“展开”――不能只是给出观点而不做相关阐述说明,或者在阐述时的论点没有相关的论据做支撑,或者即使有论据但是不充分因此无法对观点进行延展。在整个篇章上讲,必须遵循相应的议论文结构。

(二)连贯与衔接

要求“衔接手段运用自如,行文连贯; 熟练地运用分段”。要能够通过语法、词汇和逻辑等多样的衔接手段使整个篇章语义连贯。比如,语法上要懂得综合运用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等,词汇上要懂得运用重述和搭配,逻辑上要懂得运用语境、语用来实现隐形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与中文议论文不同,以雅思为代表的英语议论文在连贯上必须借用相关的明确的衔接手段,不能采用中文“含而不露”的表达手法,在衔接上应当体现明显的逻辑关系。每一个段落应当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分明。段落之间各自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任务,因此要做到分段合理、分明。

(三)词汇资源

要求“使用丰富的词汇,能自然地使用并掌握复杂的词汇特征; 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词汇资源不仅要看其丰富程度,看单词量大小,还要能够熟练区别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并且熟悉不同词性的词形变化及其搭配,更要看用词的得体、地道和准确与否,在不同的语境、语体下的用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精准性。

(四)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要求“完全灵活且准确地运用丰富多样的语法结构;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丰富多样且准确的句型句式体现了一个ESL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基本掌控能力。要求不仅会使用各类复合句,还要考虑语境和语篇各方面因素,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作出表达,而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语法能力而生硬地拼凑各类句型句式组成文章,也不能为了句型“高级”而一味追求“长难句”,使得文章生涩别扭。

二、讨论型议题要求

(一)任务反应情况

第一是审题,容易无法找到不同观点所涉及的共同的核心问题所在,即使找到了但是无法“自圆其说”,无法找到相应的论点和论据支撑自己展开论述;更或甚者写到最后绕得太远导致跑题。比如在上文所举例子中,双方观点涉及的核心议题可以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否应该给孩子自由”。那么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应当紧紧围绕“规矩”和“自由”两种方式各自能够让孩子有所成长的“理由”展开。一方面,支持父母应当给孩子设立很多规矩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的人认为,规矩能够清晰分明地告知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以尽量避免孩子犯错或者受到伤害;规矩在孩子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立竿见影的约束效果。另一方面,支持应当给孩子自由的人认为,孩子有充分的自由之后可以“试错”,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体验到教训,从而可以发自内心地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孩子的品行有着积极地塑造作用;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规矩。总之,切入点要大小适宜,太小则无话可说,容易陷入细节,显得论述牵强;太大则显得假大空,无法落到实处。

第二大问题则是,论据不充分。习惯喊口号,通篇在讲道理。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文章的实证性较差。有的考生即使知道使用相关论据,但囿于词汇量较小,也无法顺畅表达,显得文章例证单薄,有时甚至因词汇量小导致所选事例不足以支撑论点,甚至造成论点偏离主题。

(二)连贯与衔接

第一,主要受中西思维差异影响,考生在行文时不习惯使用旗帜鲜明的衔接词和衔接句。导致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逻辑性差,或者彼此孤立,让读者摸不清头脑,不知所云。

第二,不清楚英语议论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每段开头和结尾也无明显的主题句、支撑句和总结句。整个文章结构松散,前言不搭后语,导致论证缺乏力度,难以叫人信服。

(三)语言基础

词汇资源太少导致论据不足,语法错误较多直接影响论证表达。因属于常规写作基础问题,在此不过多赘述。

三、备考建议

(一)积累大量素材。雅思大作文写作任务涵盖了家庭与青少年教育、工作与生活、社会现象与现实问题、人类与大自然、文化与传统、现代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等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需要考生运用大量事实性的例证进行论述,因此必须使用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备考期间,考生可通过新闻报刊和各类原著积素材,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做到厚积簿发。

(二)训练逻辑思维。写前构思的质量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高低,很多中国考生很难实现高分的原因不在于语言质量低下,而在于逻辑思维和论证思路偏差较大。建议考生系统地集中性地进行构思训练,要能在较短时间之内迅速找准文章的中心议题和切入点,并且迅速扩展开来,形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可被充分展开的各个分论点。

(三)加强改写训练。语言基础方面,在确保正确、地道的基础上,进行词汇和句子的改写训练,有助于提升句子的多样度。在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积累多种表达方式,并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语用环境。

四、结束语

雅思写作能力培养非一蹴而就,需要考生长期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本文提供了相关策略上的备考建议,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复习 错题管理策略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学生做习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错题可以反映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如果学生能够正视错题的价值,充分利用错题挖掘潜在的知识信息,并及时地纠正和补救,将其转化为显性的知识。那么,错题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所以,下面尝试将错题管理策略应用在复习过程中,试图为繁重的复习课程带来一种有效的方式。

1 应用错题管理策略的流程

错题管理策略在高中生物复习中不仅仅是学生的活动,同样也是教师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具体流程设计见图1。

2 学生错题管理策略的应用

2.1 学生错题管理的建立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说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学习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基于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错题的出现也是试错的一种表现,且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学生不能只关注做了多少题,还要关注错题,注重错题的价值。在管理错题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点与思维的联结,将隐含在错题中的知识通过整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归纳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实现知识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

根据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的教学进程,学生的错题归类可依据教材的分布按章节进行整理,之后装订成小册子。学生错题管理的步骤(图2),包括错题的归类、题中涵盖的相关概念、正确的解题思路以及错因分析。

错题的收集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避免乱抓错题,增加学习负担。其中,学生对“错题”进行“相关概念的整理”,弥补知识点的漏洞,补全知识结构,从而建立知识体系。“正确解法”是让学生根据梳理的相关概念进行思考,可通过画图、写思维导图等方式,将解题思维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会归纳提炼,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避免思维混乱现象。“错因分析”则是学生的反思及总结,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原因,调整心态,避免再次出错。学生错题管理的实例(表1)。

2.2 学生错题管理的使用

2.2.1 温故知新

学生错题管理建立后,需要经常回顾,反复思考,理清思路,使每一道错题发挥最大效果。间隔的时间可根据个人的记忆规律进行操作,开始时可以间隔时间较短,之后可适当延长时间。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查漏补缺,使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触类旁通。

2.2.2 考前复习

学生错题管理的小册子应该成为考试前有限时间内的重点复习资料。学生可根据考试内容查找相关错题,进行重点复习,通过对错题的再认识,有效地巩固知识,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考前有针对性的复习,远远优于题海战术的效果。

2.2.3 互相交流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做错的题目及解题错误的原因都不相同,其反思的深度、广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平时学习时,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换错题管理小册子进行交流,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探寻学习方法,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3 教师错题管理策略的应用

3.1 教师错题管理的建立

教师建立错题管理的渠道主要有两个部分。① 每次测试后,教师都要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进行考情分析,并结合考纲要求抽取重点题目进行整理,分析学生错解的情况、原因,以便在评讲课中对症指导,具体实例如表2所示。② 教师要定期督促、检查学生错题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和指导。

3.2 教师错题管理的使用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情况和学生错题管理小册子,建立教师错题管理小册子,发现学生思维的缺陷,掌握学生的认知动态,从中获得教师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弥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和漏洞,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活动主要包括3个内容:①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此提高学生辨析解题错误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反思从而学会学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指导的针对性;② 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若发现异常表现,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帮助和激励;③ 根据错题管理小册子调整后复习阶段的教学策略,使得复习课程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可根据错题管理小册子,选取适当的题目进行修改形成新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避免学生盲目地做练习题。

4 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研究可知学生通过对错题进行管理,及时纠错、反思、归因、积累,找到解决错误的对策,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另一方面,教师可将学生的错题管理进行归纳、总结,并综合分析学生的错误倾向,了解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心理状态,从而正确调整教学策略,改变复习时盲目评讲试题,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因此,建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督促学生重视错题,加强对学生错题管理的帮助和指导,并且定期督促、检查学生错题管理小册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在“学”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当题海的“奴隶”。总之,错题管理策略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但效果显著且有意义的策略,只要长期坚持,学习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让数学学习中的错题更有价值[J].求知导刊,2016,(01):86.

[2] 杨佐诚.浅议生物错题集的管理与利用[J].中学时代,2013,(14):25.

第4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见到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教师把错误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试图通过机械重复、“题海战术”的训练来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新课标中既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掌握,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学生学习是一个过程,纠错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良好契机,错题本的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建立错题本的目的

每一次练习也好,考试也罢,老师评讲过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出现错误。可是,下一次考试仍然会重复昨天的错误。究其原由,考试中丢分主要是学生对要考试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累计的漏洞太多的缘故。所以,要想尽可能减少失误,必须找到补漏的灵丹妙药,而错题本正是我们事半功倍的绝佳助手。如果你想通过错题本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你就可以把原来的错误过程抄下来,再在错的地方加上简单的小注释,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为什么出错;再如你想用错题本来积累一些解题方法,你就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楚题意和解题方向,不用写太多细节……总之你所做的是为你自己的目的服务的。这样大家的错题本也会各有千秋!

二、精选错题成例题

根据信息的传递与保持规律,教学中的反馈必须留出时间,留足空间,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师生有思考的空间,达到有效调控的目的。因此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错题本中的错题当作例题在课堂上讲解,往往事半功倍。如在学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时,有这样一题: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3/10米,第二根用去3/10,哪一根用去的多一些?原来学生的回答三种情况都有。于是,将这道错题在课堂上重点提了出来。先四人小组讨论,按照观点不同,分为三组,再进行分组讨论,找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法,进行全班交流。第一种观点的学生说,如果钢管长3/10米,第一根钢管就用去3/10米,第二根就用去3/10米,当然是第一根用的多;第二种观点的学生说,如果钢管的长度为2米,第一根仍用去3/10米,第二根用去3/10米,就是第二根多;第三种观点的学生说,如果钢管长1米,那第一根和第二根都用去3/10米,用去一样多。大家各抒己见,课堂上讨论的很热烈。最终大家的观点得到了统一:刚才这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所以结果应该是无法判断。

通过这道例题的讨论,学生们也最终明白了,每道题都有特点,关键是一定要思考得到位、全面,审题时绝对不能马虎。通过一道错题,把它转化成一道例题,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达到了。

三、错题本作为经典资料

一个错误就是一个盲点,如果对待错误的态度不积极,或者缺乏理想的解决办法,错误就会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而且会重复发生。“错题本”是自身错误的系统总汇,当把错误汇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地看出其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错点,分析错因,做出对策,总结出预防错误的要点。从而做到知其然,还可以做到知其所以然,真正举一反三,从错题中得到提高。同时它又是一份可贵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错题管理为依托,精选适用自己的资料,精选自己有必要多做的练习。在平时指导学生订正分析时,将错误类型相同的归集在一起,找出共因,采取相应的纠错补救方法。一个单元或一块内容结束,指导学生将错题全面分类,一按内容分类,使知识系统化;二按题型分类,化繁为简,集中目标;三按错因分类,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既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果。最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莫过于自己,以及自己的老师,而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直观的呈现无疑是错题本,这面镜子能最大限度地显现自己的不足,因而也是选用资料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错题本要经常阅读

第5篇

1.注意课前做好两项工作

要使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试卷中存在的错误及问题,教师在课前首先应做好三项工作。

1.1数据统计

准确地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试卷、学生心中有数,除了试卷的平均分,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及每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薄弱环节。

另外,还可以对考试错题进行错因归类,对同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种。

(1)知识型错误。表现为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对公式、法则、定理等知识应用不当。

(2)方法型错误。表现为解题思路的偏差及解题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3)计算型错误。表现为数、式变形不合理或者由于心理紧张引起的笔误及答题不规范等。

(4)审题型错误。主要表现为不仔细审题,丢掉关键字、词、句,解了半天,才发现看错了题的条件或漏掉了条件。

1.2分析比较

分析是根据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归纳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比较是为了发现问题,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与上次考试情况比较分析,看教学的问题;可以将同一次试卷中不同题得分情况比较分析,看教学的薄弱环节;还可以从优等生和“差生”试卷的比较分析,找出优等生所以优、“差生”所以“差”的原因,促进“差生”的提高。

2.讲题意、讲思路、讲方法

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学生了解解题过程,学会审题、解题、辨题的技能。要学会解题首先要学审题,而学会审题就必须明白题意,甚至是明白出题者深层次的用意。善于审题的人也善于辨题,所谓辨题指的是题目的优劣,好的试卷表现在科学性、启发性、灵活性都不差。因此,要上好试卷讲评课,讲题意、讲思路、讲方法是必需的。

3.突出针对性

教师要准确地从试卷中的学生出现的共性错误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也应以它为例并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

因为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即便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讲得很详细,但后进生还有很多疑问。所以,教师有必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彻底弄明白不清楚的问题。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而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

5.典型解剖的发散性讲评

发散性讲评针对试卷中具有较大灵活性和剖析余地的典型试题作进一步“借题发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开阔知识视野。发散性讲评倡导一题多解,倡导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同时重视介绍解题者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才算是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例:在ABC中,AB=6,AC=4,P是AC的中点,过点P的直线交AB于点Q。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Q的长为多少?

本题为三角形相似问题,学生考虑不周,大多数只考虑到PQ平行与BC的形式,而不容易考虑到∠APQ=∠ABC的形式。

另外,本题可以引申到不计交点Q在AB上,那样就会有四种形式。

教学中习题的引申方式、形式及内容,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安排,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永远要坚持的原则,恰当合理地引申,可使学生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它能升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讲大众化的思想方法

数学考试离不开考查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当然要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虽然我们偶尔也会讲一讲某些技巧性较强的思想和方法,但我们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千万不能把强化“通性通法”置之脑后。

一些老师热衷于向学生灌输思维巧妙、技巧极强的解题方法,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居高临下”。结果这些老师的做法不但不能使学生居高临下,相反的,还会导致学生“邯郸学步”。

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呢?笔者认为,一般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其潜在的发展可能,合理地组织教学,使教学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就可能达到的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较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6篇

关键词:反思能力,新教材,数学教学

1.数学反思的基本内涵

顾名思义,“思”是指“心”上有块“田”,那么,“反思”就是指“田”上有颗“心”。不断地“反思”就是指在“心田”上长出更多的“心”。这样,“心心”之火就会燃为燎原之势,创新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地创“心”(反思)。

“扪心自问”、“反求诸己”,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反映了古人的“反思”意识。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波利亚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遗漏了解题中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阶段,通过回顾完整的解答,重新斟酌、审查结果及导致结果的途径,他们能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曹才翰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培养解题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学期初,我对我校高三理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常回顾学习的习惯,多数只能做到偶尔回顾当天所学的内容,约14%的学生从不回顾学习情况。90%以上学生只限于通过考试或解题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途径单一,而表示不清楚自己学习水平的学生比例高达56%。在学习或解题过程中,60%的学生没有做小结的习惯,只有16%的学生有在做完一题后进行归纳的习惯。而对于解题后作进一步的思考,会想一想题目有哪些变化的学生则更少。由此看来,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反思习惯,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着两大弊端:

一是只管做题目,像猴子摘玉米,过一段时间又不知其所以然。这类学生往往比较刻苦,只注重做题的数量,而不重视做题的质量;只注重做题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及解题后的反思。

二是遗忘快,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类学生往往只注重知识个体而忽略整体,没有系统性,数学学习靠记忆的成分多;只注重知识学习、注重当前效果,只顾“勇往直前”,却缺乏“回头看”。

我认为在要求学生解题时,应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发现规律,不断鼓励学生对讲评内容,尤其是自己出错的知识点进行“二次思维”。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学生在解题中要具备反思的能力和养成反思的习惯,经常进行自我诊断和反思,引导学生反思是有效提高解题效率的重要措施。

3.培养解题反思能力的途径

目前数学教学最薄弱的正是数学的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而它又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最要的环节,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高中生必须要经过多次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即坚持反思性数学学习,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笔者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觉得有以下途径可以实施反思。

3.1尝试错误,反思纠正

现代心理学表明: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是紧密相连的。笔者在平时的解题教学过程中,采用正误对比,设置陷阱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自己发现暴露出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反思问题的根源,看清问题的实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1:试计算:limn∞=12+22+32+……+n2n3

同学甲:先除下来,再拆成和的形式就行了。

即:原式=limn∞12n3+limn∞22n3+…+limn∞n2n3=0+0+…+0=0

这一回答并没有引起任何争议,大家表现的很平静,问题似乎圆满的完成了,平静的湖面没有泛起一点涟漪,此时,我突然提出“既然甲同学先除再求和,要是先求和再除,结果一样吗?”看到同学一个个很狐疑,很快同学乙回答道:

原式=limn∞16(n+1)(2n+1)n3=limn∞161+1n2+1n=13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发现上述两个同学的解法中,甲同学用的是“和的极限等于极限的和”的运算法则,而乙同学是对已知数列进行求和再求极限,似乎都没什么问题,但结果不同,说明两种解法中至少有一种解法是错误的,这一对比势必引起学生的好奇,反思,认识上产生了巨大落差,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很自然地探寻得出法则的实质。

3.2设计变式,反思归纳

变式思维的认识依据是事物间有相似性,进行变式的训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能使学生抓住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激发学习动力。

解题教学中若能改变原题的结构或其他方面,往往可使一题变一串,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高应变能力,防止定势思维的负面影响,并要思考与该题同类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其解法,找出解答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解题后要把解题中所联系到的基础知识与各知识有机地“串联”成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有利于提高分析和归纳的思维能力。

4.两点说明

1、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要与数学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取得好的效果。

2、反思只是手段,而且它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意义上,反思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才好。同时反思的程度也是以解决问题为标准,也就是说,问题解决了,一次反思相应结束,而且反思的问题应该是经过选择的具有一定意义的问题,而不是缺乏应有价值的问题。

5、总结

多温习固定,有必然的课外进修时刻 数学后果的进步不是一挥而就的,必要长时刻的蕴蓄与总结,门生在进修高中数学时,要擅长总结已经学过的基本常识点和常见的解题要领,极力做到将基本常识点串联成完备的常识收集,将各类题型的解题要领举办体系归类总结,并要常常固定,多做操练,只有这样,才气够取得优秀的数学后果。高中数学难度较大,门生不只要擅长进修还要勤劳吃苦,当碰着伟大题目本身不能办理时要实时向先生或是同窗求教,当呈现失误时要实时总结缘故起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办理方案,只有这样才气停止下次失误的呈现。门生不只要在教室上进修数学,还要擅长操作课外时刻多进修总结,只有这样,才气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数学常识。

参考文献:

[1]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35页.

第7篇

/

关键词:试卷讲评模式;自我诊断;错题分析;考试测验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4)7?C0075?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提出

考试和试卷讲评是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考试的评价、反馈、纠错、导向、监督、激励等功能能否发挥,关键在于试卷讲评的效果。有效的试卷讲评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诊断学习情况,强化解题能力,规范答题习惯。无效的试卷讲评充斥着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1]。这些试卷讲评课大体可分为分数关注型、就题论题型[2]、面面俱到型、应试技巧型[3]和小组合作型[4~6]等五种情况。

这些情况多数是教师改完试卷后,不对试卷进行详细分析,也不写试卷讲评教案,认为试卷讲评不过是把试题全部给学生讲一遍而已。或是选择题只对答案,不问缘由;或是主观题只讲解题过程,不讲解题方法;或是易错题只求讲到点,不求讲到位;或是典型试题只求讲清楚,不求触类旁通。他们一般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掌握,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忽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更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培养。尽管有不少研究者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探索小组合作的试卷讲评模式,但也容易出现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需求,一不小心就落入教师主导下学生面面俱到型的试卷大讨论中。

化学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试卷讲评的一般目的是帮助学生纠错、析错,构建知识网络,总结学习方法,更高层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诊断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则能较好达成以上双重目的。

2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的构建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前有效自我诊断与反思,通过消化考试错题,为教师的试卷讲评提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诊断反思情况制定试卷讲评策略。试卷讲评后学生再订正错题,进行更为深刻、系统的反思。它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把思考问题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自我纠错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总结经验的机会还给学生,把体验成功的喜悦还给学生。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由学生自我诊断反思、教师合理讲评以及学生错题订正再反思三个环节组成,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学生自我诊断反思环节包括错因自我统计、错题自纠与他纠和讲评试题建议三个要素。错因自我统计指学生根据考卷的批改情况对做错的试题进行反思,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错因类型,对做错的试题进行自我评价统计,找到出错的根源。错题自纠与他纠是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参考答案,自我解决非智力因素、考试策略失误导致的错题,而对于自已不能独立解决的错题则要求他们提交到自己所在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讲评试题建议则为学生反思试卷后,对所考查的试题进行筛选,选定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试题,建议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评。

教师合理讲评试卷是指教师对试卷的批改情况及学生的自我诊断反思表进行认真统计后,根据统计情况,制定科学的试卷讲评策略,有针对性讲评试卷。合理的试卷讲评应做到准确与精确的统一、典例与方法的统一,解决问题与激发问题的统一。

试卷讲评终了并不意味着一次考试的完全终结,教师还须抓具体落实,比如盲点清除与否,重点知识消化与否,难点知识突破与否等,这就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订正。

3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实施案例

现以执教的某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讲评为例来说明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3.1 学生课前自我诊断,养成自主反思的习惯

考试结束后,教师下发自我诊断反思表(见表1)和参考答案。通过平时与学生的座谈,再结合多年批改试卷的经验,笔者对学生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失分情况进行归纳提炼,列出学生可能失分的16种类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课前反思,笔者非常详细地向学生说明了如何填写自我诊断反思表,并强调认真填写自我诊断反思表的意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为教师高效讲评试卷提供参考。

3.2 教师统计分析,找准讲评的针对性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讲评时应突出重点,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的课前统计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教师的统计工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统计学生的卷面上反映出来的情况,如错题数、错题率、出错方式等。另一部分则统计学生的自我诊断反思表,重点是统计学生反思出来的失分类型及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的试题。

学生卷面上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在此不赘述。通过统计学生的自我诊断反思表,笔者发现,此次期中考试,学生失分较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概念混淆、计算出错、信息迁移能力弱、审题不清。它们分别占失分类型的13.3%、12.7%、8.3%、8.3%。

统计学生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的试题见图2。

为了比较,我们又对学生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试题的错误率进行统计,结果见图3。

学生建议重点讲评和拓展讲评的试题与他们在考卷上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否一致呢?对学生错误率相对较高试题进行统计,见图4。

为什么错误率高的试题学生不希望教师重点讲评呢?我们对学生错误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发现第3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其实难度并不大,涉及到知识点也不多。第13题涉及到电解质导电问题,只要学生查阅笔记很容易弄清楚。第16题是有关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学生一对参考答案就不会有什么疑问。第22题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虽然错误率较高,主要是学生没有记住实验细节。为什么错误率低的试题学生却希望教师重点讲评或拓展讲评呢?原来第6题是有关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由于试题考查难度较低,所以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但是学生对阿伏伽德罗定律掌握得并不太好,所以希望教师重点讲评。又比如学生建议拓展讲评的第21题,这是一道有关十字交叉法计算题。试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与新课所讲的例题非常相似,学生容易模仿,而十字交叉法的题型比较多,所以学生希望教师拓展讲评。

3.3 优化整合,制定讲评策略

在对学生卷面情况及自我诊断反思表进行统计后,笔者制定了如下试卷讲评策略:

(1)强化概念,明辩是非。此次考试,概念混淆成了出错的主角,主要集中在气体摩尔体积及电解质相关概念上。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由于涉及到知识点相对较少,笔者采用的方法是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启发式点拨。对于电解质的相关概念,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判断正误:①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钠不是电解质;②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是电解质;③融熔的氢氧化钠能导电,所以融熔的氢氧化钠是电解质;④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氨水的导电性强;⑤电解质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电离;⑥硫酸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⑦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⑧氯气溶于水能导电,但氯气是非电解质。

(2)思想指导,提高计算准度。本次考试有比较多的定量和半定量计算题,繁难的计算并没有出现,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方法,但计算结果出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谈心,笔者注意到,平时练习中只要出现了计算,学生不是心算或打草稿算出结果而是借用计算器或手机。慢慢地,学生手工计算速度和准确度都有所下降。笔者采取的策略是在课堂上与学生谈高考所能携带的文具及用进废退的道理。

(3)建议讲评试题,典例加方法。学生建议讲评的试题集中在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和十字交叉法相关计算上。这两个知识点对于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的确有难度。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借鉴一题复习法的原则,笔者精心自编了两道试题。一道试题有关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一道是十字交叉法相关计算。每一道试题又由若干小问组成,每个小问所涵盖的考点不尽相同。

(4)信息迁移能力弱,缓慢图之。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试题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信息的呈现又丰富多彩,如文字描述、图像、表格、陌生反应、流程等,但是要解决学生信息迁移能力弱的问题不是一两节课能做到的。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类型信息呈现方式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至于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失分根源在于学生考试心态没有调整好,具体来说没有分配好考试时间,解决对策为给学生提供一些考试策略方面的指导。

3.4 订正错题,再反思提升

试卷讲评后,教师还须要求学生课后在专用《错题集》上订正错题。对于已完全搞清楚的错题不必订正。对于有必要订正的错题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答案、错因、启示以及相关知识。对于教师拓展讲评的试题及构建的知识网络等则要求学生抄写在错题集上。引导学生科学订正错题非常关键。错题订正安排在试卷讲评之后进行,其用意让学生对某一次考试进行系统反思。此阶段的反思,学生的视角已不再停留在错题本身,很多学生会自觉从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等角度来审视自已的错题。

通过批阅学生的错题本,笔者发现,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仅知道试题的对错,很多学生对所考查的知识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或更为广泛的应用。甚至有的学生在错题本上还列出了期待教师解决问题。例如,蒸馏与分馏的区别、十字交叉法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等等。以上问题有的超前,有的触及问题的本质,有的被教师忽略了,这些都是教师值得反思的素材及今后提高教学效率的依据。如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本来并不是高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但是后半学期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化学方程式,都需要配平,所以笔者拟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结合所学的反应补充配平的相关知识。至于学生对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的巧妙理解则利用自习课进行展示等。

4 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实施体会

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把试卷讲评的重心前移,学生获得了自主解决考试中错误的机会。有了教师设计的自我诊断反思表,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方向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同时试卷讲评的内容既不是教师的主观臆断,也不是盲从于错误率高的试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基于学生的需求。

为了弄清楚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是否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我们设计了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效果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客观地填写自我诊断反思表;85%的学生能够课前认真反思错题;76.6%的学生认同了教师讲评试卷的针对性;约85%以上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试卷讲评掌握了电解质相关概念、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和十字交叉法相关计算等重难点知识;86.7%学生认可了教师课堂试卷讲评效率;85%的学生对自已的课后再反思效果表示满意;86.6%的学生对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持积极正面的评价;有超过约40%的学生认为双反思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

从调查结果数据上看,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能够强有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我诊断反思。教师课前对卷面情况及学生反思情况的统计大大提高了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学生在考试过程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盲点、疑惑点、难点等知识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对教师的试卷讲评效果、自已的反思效果及试卷讲评模式表示出较高的认同。

但是由于学生双反思型试卷讲评模式需要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去反思试卷,包括试卷讲评前的反思和试卷讲评后的反思。若所有考试都采用这种模式,学生就会疲于应付,反而流于形式。我们的经验是大型的重要考试采用学生双反思试卷讲评模式,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洗礼”,而其他小型考试则选用课内小组合作试卷讲评模式为宜。

参考文献:

[1]黄一文.试卷讲评课功能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04,(4):20~21.

[2]邱敏.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J].中学教学参考,2013,(7):108.

[3]杨晓丽,宗汉.对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反思与实践[J].化学教学,2012,(5):58.

[4]张瑾.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化学教学模式[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43.

[5]陈宽林.焕发试卷讲评课的生命活力[J].化学教与学,2013,(8):23~25.

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民族的一分子,曾经或现在的受教育者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教育.对于教育制度,受教育者或教育者都认为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新的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课堂教学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即由重视“教师教得如何,教得多少,教得是否到位”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学得多少,学得是否到位”。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教学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大胆进行交流讨论和辩论,多形式强化师生互动、多角度激活教学氛围,切忌不顾实际,不顾学生意愿,一味搞“满堂灌”。高效课堂必须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是:

1.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对学生主体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课程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大撒手、放羊式,也不是教师主导地位的自我迷失。

2.探究性原则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自觉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尤其是对于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进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3.互动性原则

从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以互助学习为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论文格式。在互助合作学习方面,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与尺度,要掌握互助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4.分层施教原则

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各不相同,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在班级授课制这种形式下,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各个环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做好相应的准备,而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选择性地参与,并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

5.问题情景化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这样一个学习情境要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认识到这样的研究有意义;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已有认识,要在学生概念混淆处、错误处、概念生长处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自身概念建立的缺陷之处,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积极学习的心向!

6.全面性评价原则

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养成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教学中可以逐渐尝试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如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逐渐做到三个“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另外,在素质教育形式下,一些旧的或者说是不好的习惯应该改掉。我认为有以下十点尤其注意。

1、教学语言平淡,无启发性和激励性;

2、有排斥、歧视、挖苦、羞辱或体罚学生行为的;

3、出现知识性错误;

4、有严重的“满堂灌”(指不为解决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而盲目进行的目中无人、照本宣科式的无谓讲解)倾向;

5、有严重的“满堂问”(指思维含量极低的形式主义的滥问泛答)倾向;

6、有严重的“满堂练”(指把学习内容完全习题化,对重难疑点问题缺乏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倾向;

7、学生自主学习、研讨、训练时间累计不足10~15分钟;

8、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数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

9、教学结构、密度、节奏设计或调控不当,长时间“空堂”或拖堂;

10、课后作业布置无目的、无要求、无提示、无创意。

再者,素质教育形式下,老师讲课的时间相应的变少了,这样备课就显得尤其重要。避免备课不充分、讲课无教案的错误做法。我以讲评课为例,讲以下几点:

1. 讲评教案编写前要精心准备,提高针对性

(1) 准确统计

一是统计每题得分率(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应认真分析错误原因)。二是统计每题出现的典型错误(若是无解题过程的选择题,填空题,还要找学生了解错误的结果是怎么做出来的)。

(2) 归类分析

事实表明,造成学生考试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审题,书写,语言表达,知识积累等因素。因此,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对试卷进行归类分析是必要的。

2.讲评教案的内容

(1)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恰当,要分析学生知识情况、能力情况,要抓住共性问题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思路,总结解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进一步查缺补漏,纠偏纠错,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准确把握习题的知识考查点和能力考查点,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透彻、准确,突出解题的重点、关键步骤的思维策略,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和方法。

(3)试题(或练习)点评和成绩评价:教师要对试卷的难易度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并总结一下全体学生的答题情况,,各个题型的得分率,哪些方面表现好,哪些方面表现不好,教师应从学生的试卷中捕捉闪光点,对他们在卷面上反映出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4)讲评教案要体现突出重点,讲究有效性

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选题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即要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选择学生卷面上的独到见解的题,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等来进行讲评,切忌面面俱到,逐题讲评。

(5)讲评教案要体现以题带面,体现综合性

讲评时,要引导学生领悟并思索解题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有无纵横联系,如何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结构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综合、运用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对具有较大灵活展性的典型题要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讲评时,教师要善于以题带面。具体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

①一题多变,变换条件(推断等)多方设疑,提高学生临场应变能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②一题多解,展示多种解题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③多题一解―总结解题规律,引导学生对一道题目深入研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出共同的规律,真正达到理解和运用。论文格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以不变应万变。

(6)讲评教案要体现错因分析,提高辨错力

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教师在编写讲评教案时,要加强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养成良好解题习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等。

(7)补偿练习和拓展练习

这类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难点、热点和考点,同时检验一下“这回”是否真的掌握了。

(8)布置学生写好考试小结。

小结内容包括本次考试的准备情况,答题情况,得分情况,出错的主要原因等等。针对学生的小结教师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制订改进计划,确定可行的目标。学生的正确概念是在不断地同错误概念进行斗争,不断地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讲评教案编写的原则:

(1)注重查漏补缺的原则

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是考试的目的之一。造成知识点漏缺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漏缺内容纳入知识体系和技能系统中,因此,教师在编写讲评课教案时,应根据试题内容,针对不同情况,设计补偿性题目。

(2)注重知识辐射的原则

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论文格式。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教师讲评时应从这一“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讲评内容要反映地理知识的前后联 系,使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成因、分布和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原则

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素质教育形式下,需要老师做的还有很多,我的几点建议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9篇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的实践经验,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体系奉献一份力量。

一、教学目标由应试型向实用型转化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导向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1.注重主体参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体验。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因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展欲,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使课堂充满活力;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主动建构过程中,发展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给予积极的鼓励,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体验学习中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2.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将使自主学习有一个长久的动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馈和积极评价,让学生能根据学习成败自我奖惩以实现对学习实施自我强化。

3.创建有利的环境和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运用形式多样的、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为学生自主从事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策略由“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

语文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表述,为今后学习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不能唯成绩论,不能仅仅关注考试成绩,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让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1.抓好预习,提倡“五问”。一问自己,遇到问题首先自己动脑筋,认真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问工具书,要独立查阅资料,做一番学习探索;三问课本,遇到问题要反复认真地读书,联系上下文思考,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四问同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五问老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老师寻求帮助。同时,小学生预习的技能已形成,且有一定独到的见解,教师此时可适当放手让他们进行课外学习。

2.专心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考,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勤做笔记。引导他们积极地运用汉语思维,参与大量的语言实际。通过这些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紧跟教师的思路。另外,教师减少了教学指令,有利于师生密切配合、人人参与。

3.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习兴趣源。汉语课是一门语言学课程,对小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缺乏交际的真实情景。仅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加上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量微乎其微,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就需要教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如开展讲故事比赛、分组表演、举办汉语晚会等活动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较高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由“单一填鸭式”向“学用结合”转变

达尔文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它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领域,也适用于一切人类活动实践,对于困难而复杂的工作来讲,方法的研究和学习尤为重要,作为小学最困难学科的汉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

1.恰当运用交际法。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人与人交流,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便产生了,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才能使一种语言用于实践。交际法的运用首先是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语言,并鼓励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教师无需严格规定被使用的语言项目,要把流畅、熟练、得体的汉语应用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和主要追求目标;再次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状态主动性,方法要灵活多样,有与现实接近的东西,使得学生兴趣浓厚。

2.注重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因材施教提出几点经验。

一是要了解学生,层层推进。实施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难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计划,由简易到疑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相同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二是要掌握学生心理,尊重鼓励学生。汉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于成绩差的同学,要用积极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

三是全面肯定学生的进步。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一份试卷、一次课堂表现来评价一个学生是非常片面的。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学会欣赏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