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2: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

第1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习实训;校企合作

1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从此中国旅游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人才急需,旅游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机遇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却在就业环节受到了冷遇。据有关统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当中有60%以上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与此同时,旅游行业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大专生。①面对严峻的事实,高校也开始反省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的问题。2016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提出了全国旅游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旅游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这无疑是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改革的一剂“强心针”。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在现实中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计划不合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就安顺学院旅游学院为例,每年的专业实习,尤其在实习初期,从各实习岗位上普遍暴露出学生“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明晰,对旅游行业认识不准确,缺乏服务意识,客人满意度差等突出问题。专业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低的第一个爆发期;第二个爆发期是在学生毕业择业时,部分学生由于实习时不愉快的经历而放弃进入旅游行业,或者由于自身职业能力受限在就业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些被边缘化的学生大部分迫于就业压力最终也选择了转行。所以会出现地方上旅游行业人才急缺,学校培养的学生却不匹配的尴尬局面。

2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的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的宗旨是服务地方,作为地方上旅游人才的主要供给源,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等并不能结合地方需要和特点,老师缺乏实践经历和定期培训这些是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行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毕业后也不能较好地为企业所用的主要原因。

2.2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

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中,校内实训基地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就贵州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中职或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往往比本科院校更完整和专业,并且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老师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实践,而本科院校普遍重视教学、科研,相对于实践的经费支持较少,很多应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相对陈旧落后,实训基地功能简单,使用率低。

2.3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就目前安顺学院旅游学院的师资构成来看,一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既缺乏系统的酒店、旅行社专业理论知识,又缺乏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经历,因此在教学上也只能立足于课本,缺乏实践指导。学生最终学习的结果呈现两个特点:要不就是对本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要不就是发现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在实践中并不适用,导致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师资上的不匹配是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实训教学任务的。

2.4企业、学校、学生在各自诉求上不统一

旅游酒店企业方面:一方面,实习生能有效地降低劳动成本,另一方面,从员工管理来看,相较老员工,学校能分担企业对于实习生的1/3或者更多的管理压力。基于这些考虑,企业希望学生实习期越长越好,大多要求在10个月以上,这样学生基本能蜕变成固定岗位的熟练员工,为企业所用。学生方面:由于实践机会少,普遍希望能够分次实习,轮岗实习,以此接触更多的岗位,学到更多的管理知识并得到合理的报酬。学校方面:主要的诉求是按教学计划完成实习实践的内容,希望在实习期间学生不出问题,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由此可见,企业、学校、学生对于实习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出现问题往往会表现出各自为政的棘手局面。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法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针对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改革传统教学体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积极研讨职业能力提升的新方法,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1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发展规划

学院领导应该转变思想,意识到职业能力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上去调整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本着专业发展,规划先行的宗旨,做好职业能力的长期规划,如旅游管理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规划、旅游管理见习实习规划、旅游管理校内专业活动开展规划等。并且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各项计划的执行和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操的学习和锻炼,为学生深入学习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未来进一步深造、就业和创业打好基础。

3.2搭建从校内到校外的专业实践技能平台

积极搭建从校内到校外的专业实践技能平台,校内平台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中心,辐射全校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和服务工作。校内专业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就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曾多次举办过“导游之星评选”“旅游日宣传活动”“导游与餐饮服务技能大赛”等大型赛事,在学校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旅游学院组织训练的“礼仪队”也长期服务于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这些都一定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并且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不仅为专业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校外实践平台主要以教学基地为中心,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三个方向(景区、酒店、旅行社)实施建设,与星级酒店、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大型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双方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3落实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内容

3.3.1校内专业实践活动项目

建设专业导游队。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实际,给学生创造一个锻炼及专业实训平台。常规活动:①在每年的迎新期间,为学生及家长导游讲解安顺及学院特色,使之成为学校宣传服务的重要窗口;②开展导游模拟大赛:主要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展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建立餐饮与客房实训兴趣小组:小组由专门实训老师负责指导,以现有校内实训实验室为中心开展实训活动。①定期开展酒店餐饮与客房服务技能大赛,以赛代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②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去合作酒店进行参观和学习;③选取优秀代表参加省、市举行的酒店行业的相关赛事。通过不同层次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特点,同时提升服务技能。

3.3.2校外实践活动项目

景区方面:目前旅游学院已经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市兴伟石博园等作为教学实践见习基地。围绕见习基地主要开展以下活动:一是了解和熟悉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提升审美能力;二是做好沿途以及景区现场导游模拟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导游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是通过开展活动提升学术水平,完成见习参观心得。酒店及旅行社方面:以现有的黄果树迎宾馆、安顺市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天凯悦酒店、天瀑酒店、天悦旅行社、激情旅行社等实习基地为中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是了解酒店的基本经营管理情况,酒店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服务技巧;二是通过旅行社去实际感受“导游”“计调”等工作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招徕客人、制作行程单、对客服务、旅游讲解等具体的实操工作。

4提升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完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在目前实训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提升实训师资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是“请进来”,引进“行业精英”,或者积极与已有合作的实训单位、实习基地联系,邀请专家“进课堂”,现身讲解工作中的案例和体会,同时对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是“走出去”,实训师资应该定期去进行旅游行业职业能力培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还应定期去合作的实训基地挂职学习,接触实际的服务工作,进行实习调研,了解实习生情况,不断完善专业的实习环节。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便于其本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企业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实习期的雇用关系,企业本身也扮演着教学的角色;学校和企业也形成良好的合作生态,互相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走访,而不再是实习期间单纯的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关系,学校为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便于企业发现更多的人才,便于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便于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这是一件“三赢”的事,三者之间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必须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方式。旅游专业的教师要把致力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为己任,①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具有高素质的旅游综合性人才,真正成为地方旅游行业人才资源的供给源.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旅游业;新常态;高职导游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08 [本刊网址]http:∥

新常态,“习式热词”之一。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适应新常态”。此后在很多场合,新常态这一词反复出现并逐步被系统化。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成为主体,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而在旅游业中,新常态则集中表现为休闲体验游势头渐起,自由行成为主流以及互联网思维模式下旅游产业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10.7%,出境旅游人数同比2013年度增加了20.25%。接待入境旅游者12849.83万人次,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的旅游业,有一支代表的中国形象的专业导游人员,他们被誉为“中外交流使者”和“旅游发展的主力军”。面对旅游业新常态,作为为旅游经济直接服务的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紧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培养适应于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旅游业新常态下的三种发展现状

(一)旅游法出台

《旅游法》出台之前旅行社低价招徕客人,带客人到指定的购物场所购物,以及在旅途中另加收费景点或另加收费项目,以此获得高额回扣,形成“招徕靠低价、盈利靠购物、服务靠导游从业经验”的旅行社运营模式。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后,无论是立法宗旨、还是官方解释口径,都强调基于国民旅游权利的促进、规范和管理的综合性。尤其是第三十五条,即旅行社不得指定购物场所的条文。

《旅游法》出台之前,导游人员普遍底薪不高,甚至没有底薪,有的甚至还要出人头费,但是通过购物、加点回扣,导游的收入仍能维持高收入;《旅游法》出台后,法律明文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部分旅行社按照法律要求给导游设置了底薪、提高了导游服务费,由过去的50元/天,到现在的150―300元/天,但由于购物和加点回扣没有了,加上因团费大幅增加导致团量大量减少,导游人员的收入也大幅减少,于是出现了一些旅行社停业注销、导游辞职转行等现象。

(二)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也被称之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国家旅游局于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提出将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2015年初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特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总理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智慧旅游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旅游业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最先成功的是以携程为代表的专业电商,是以电商B2B的概念,随后以去哪儿网为代表的形成020线上旅行社经营模式,继起的“淘宝旅行”平台类电商,搭建第三方平台,把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供应商产品轻而易举地汇聚在这个“大平台”之上,任由游客自由选择。这是一个重大改变:平台化、扁平化、去中介化、两头见面,替代了传统旅行社的中介功能。原来的产业链条、纵向分工、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益分配的习惯,全都因此而改变。随着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消失,旅游设施的完善,自助游、个性游成为主流,中国进入散客时代。互联网及新技术的运用将为散客群体提供便捷、完善的个性化旅游服务,使得旅游类企业的核心价值在变化,集中在“服务上”,线下的接待服务将成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而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导游将是核心竞争力,导游的价值、地位、报酬等将在这新的结构中重建。

(三)休闲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经济许可,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出门旅游。而随着旅游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逐步走向休闲度假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其中“闲”就是指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并指出休闲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国家不久前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就重点体现了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国民旅游休闲消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品质等五大亮点。旅游者自身,也从原来的观光饱眼福阶段,进入身心放松的休闲度假时代,这对导游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二、旅游业新常态下导游人员的应对措施

(一)面对旅游法。旅游法的出台,禁止额外加点、购物,断绝了旅行社之前获利的来源,致使团费回归正常,比旅游法出台前约贵一陪。对旅游者来说,跟团旅游的低价格优势将不在显现,于是游客纷纷选择自助旅游,致使团量减少。纵使旅行社给导游底薪,出团补助提高到两三百一天,也难以像旅游法出台前导游动辄上万的月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旅游法的出台,使旅游行业走向一条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并促使旅游行业服务价值的回归。促使导游人员更应凭借自己深渊的人文知识,精彩的讲解,热情的服务来征服游客,成为游客的“指定导游”或“私人定制”,这才是市场需要的“高手”,也就是大家所期待的“品牌导游”。

(二)面对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智能化,旅游信息网络化、旅游信息对称性、透明度高。导游人员要主动融入智慧旅游中去,充分借助网联网技术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微薄、微信等自媒体,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拥有自己的粉丝客源,适时地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并通过相关交流平台扮演在线旅游咨询师和旅游营销师的角色,甚至还可以借用“淘宝网”等建立第三平台,销售自己的导游服务,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导游网络预订等。

(三)面对大众化旅游。大众化旅游的到来,导游的服务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技巧要升级外,有些省市正在探索“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其实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在国外早已不陌生,即导游开着车,带着几位游客,就像搭着亲朋好友一样,走街串巷,谈天说地,让游客融入旅游目的地生活,更好地体验当地的美景、美食以及人情风俗等。同时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自驾游也已经有一定市场,现在很多导游成为自驾游的领队,有的不仅提供服务,还为游客提供线路策划等等。休闲旅游日渐流行,为导游服务模式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随着旅游法的实施,智慧旅游和大众化旅游的到来,私人旅游定制产品开始紧俏,出现了旅游咨询师这一职业,拓展了导游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

三、旅游业新常态下高职导游人才培养

(一)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游客为本,真诚服务”作为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行业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指引和兴业之魂,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形成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取向的高度提炼和概括。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或者导游服务的形式怎么变化,对游客而言,导游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最为关键要素之一。

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从新生入学起就应该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导游职业服务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工作主动性,以备将来以满腔热忱投入导游服务行业中去,尽可能地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以高超的技能和真诚服务赢得游客和社会的尊重。

(二)课程设置要紧扣旅游业发展。高职导游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紧扣旅游业的时展,与时俱进,甚至要有前瞻性。笔者前两年在下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导游岗位及其相关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进行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旅游法》的实施、智慧旅游、和休闲旅游的兴起,需要增设或淘汰或更新某些课程,都值得旅游教育者进一步探讨。若我们人才培养中的相关课程设置不进行与时俱进地改革,则会出现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形成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的怪现象。

第3篇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1]。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2]。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本科扩招,这标志着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就要求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必须有新的思维和认识。诸多学者已经开始了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如欧阳玉[3]认为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关键是监控体系的确立和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刘高永[4]提出建立多元开放的高职技能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张恩忠等[5]对地方工科院校内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何春林等[6]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武剑[7]对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质量监控进行了探讨。于海英等[8]对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控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张慧敏[9]从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构进行了思考。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在实践探索的关注进程中不约而同地忽视了理论体系的细节缺陷。本研究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食品质量管理中的HACCP体系为借鉴,对旅游管理本科生培养质量监控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 HACCP体系的启示及其移植

1.1 HACCP体系的概念及原理

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英文缩写,一般中文译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国家标准《食品工业基本术语》GB/T15091-1994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10]。可见,HACCP体系是一种通过分析、确认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采取充分的预防性措施,对可能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进行重点控制,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系统方法[11]。该体系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涵三大内容:一是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二是确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三是建立关键点监控体系。

1.2 HACCP体系的启示

HACCP体系带给人们诸多的启示:一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HACCP是一种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预防性体系而不是最终结果的反应性体系,中间过程出了问题可以迅速监控并调整,该体系改变了依赖最终成品检验的传统管理模式,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可改变目前本科生质量培养过程中事后检验的不足,同时也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具有借鉴意义;二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HACCP作为行业标准并没有列出每一种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因此其危害控制也没有统一的借鉴模式,这就要求生产企业结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合自己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特点进行质量管理。这有两点启示:首先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环节要根据学校定位、学科专业等特点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其次质量监控的各层次教育管理主体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加强教育管理,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预期目的;三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上”。HACCP体系与当前其它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主要将精力放在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上,而不是在每一个步骤中花很多精力。这样既可以缓解本科生扩招后资源相对紧缺的现状,把质量监控集中用于主要问题和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上,减少学校或上级监控部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同时又可以使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主要影响因素时时处于监控之中。

1.3 HACCP体系的移植

部分学者尝试性地将HACCP运用于教育质量监控领域,如孙健[12]、李姚矿[13]、刘冠卉[14]等分别运用HACCP体系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监控进行了思考,但除此之外并没有搜索到更多的文献。这一方面说明该体系在教育质量监控中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需深化,如影响培养质量的潜在危害因素、危害的预防措施、关键环节的达标评价等。根据HACCP体系的原理和启示,笔者将其移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研究中,这里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建立HACCP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的分析框架(图1)。

在该分析框架中,首先需明确培养流程和质量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潜在危害和识别关键控制点,然后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最后对质量目标进行达标评价。

2 HACCP体系的应用

这里主要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HACCP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的具体应用。

2.1 培养流程分析

从培养过程来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一般要经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导游资格证考试、毕业实习、学位论文、其他职业资格证考试、毕业答辩等环节,其培养流程如图2所示。

2.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包括3大培养环节和5大关键控制点,其中3大培养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含毕业实习)和学位论文。5大关键控制点包括课堂教学的考查、实践教学的考核、导游资格证的考试、行业资格证的考试、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3大培养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对34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半结构化访谈,让他(她)们对所列举的20多项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多项选择,结果发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材质量、教学风气、教师素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7项因素被认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课程设置被认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见图3。

2)实践教学环节。与其它专业相比较,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15]:一是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内容综合性、实习企业多样化的特点,如实习企业除涉及旅行社、景区、酒店三大行业外还有其它与旅游相关的企业;二是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旅 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般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并且集中实习主要安排在酒店;三是教学体验的创新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与个人素质和隐性知识有一定联系。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一般有课程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认知见习、中期专业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毕业(顶岗)实习被认为是最为关键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因素。笔者在对湖南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一个调查研究中发现,约有71.4%的学生认为实习过程对专业技能提高较大,实习后有较多的收获,约有50%的学生论文选题来源于毕业实习,约有40%的学生就业单位即为实习单位[16]。

3)学位论文环节。本科学位论文是通过课程学习、毕业实习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集中展现,是培养结果的一种表现。以笔者所在单位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要求为例,本科学位论文质量主要从以下方面衡量:(1)选题质量。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注重反映解决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2)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水平。如文献综述撰写规范,外文翻译符合规定要求,文献数量符合相关要求;(3)研究水平与实际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4)论文撰写质量。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图表完备,编号齐全等;(5)学术水平与创新。对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从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其关键控制点应是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环节的控制。

2.3 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培养质量监控组织的建立。建立培养质量评价与督导专家组,组员主要由旅游管理专任教师和长期工作在一线、行业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组成,专家组负责对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实施质量评价和监督检查,定期提出工作报告和工作建议。

2)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HACCP是一个持续质量改进的模型,需要建立起监控机制。如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需要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或据此制定执行导则,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过失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请下一个循环解决,其监控机制如图4。

2.4 质量达标评价的多元化

当前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管理部门或任课教师,评价内容多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评价方式为课程考试或专业能力考查,缺乏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学生及家长的参与和监督,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往往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造成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一定程度的错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学生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

(下转第103页)

价,并将这种结果及时反馈到HACCP体系中;其次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将职业能力、社会声誉、就业质量、教学管理、企业满意度、个人发展空间等要素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3 结束语

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须着眼于整个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应该具有及时性,就“监”和“控”的关系来说,监是前提,是为教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控是手段,调节控制对教学质量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及时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监控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投入使用情况,对于不合理的分配,管理者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可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本文借鉴HACCP体系,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本科生培养过程及培养质量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层面上有利于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但对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危害、危害的预防性措施等方面的考察与思考不足,这也将是本研究在未来可以拓展与深化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EB/OL].(2011-07-01)[2014-02-26].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

[2]陈湘涛.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1-3.

[3]欧阳玉.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实施[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2):12-15.

[4]刘高永.多元开放的高职技能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7):79-81.

[5]张恩忠,方兴.地方工科院校内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2):8-10.

[6]何春林,吕建军,刘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3):57-61.

[7]武剑.浅析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质量监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237.

[8]于海英,杜琳娜,李树平.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控问题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3):136-139.

[9]张慧敏.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构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2,(20):18-20.

[10]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第4篇

【题目】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第一章】长沙地区旅游服务机制优化探究绪论

【第二章】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第四章】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湖南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途径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路径其实完全可以借鉴其它旅游名城的做法,待完善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考虑创新自己的旅游公共服务特色。当然,如果在规划初期就可以在创新上做布局,当然更为理想。下面,本课题研究者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供参考。

5.1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总体思路。

(1)总体目标的设定。

结合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现状,依据《旅游法》、《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的指引及具体要求,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构筑较为完善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立起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强旅游交通、集散咨询、标识引导、便民惠民等内容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不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和实施服务标准,为广大游客提供体系日趋完备、门类齐全、规范安全的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验。

(2)原则。

长沙市应当以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规划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要从长沙市旅游业实际出发,重视和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原则。

随着长沙全域旅游发展号角吹响,对长沙城市品质及旅游公共服务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因而长沙要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结合城市形象定位,把全市当做一个大景区,统筹安排,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信息建设、土地利用等高度融合,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总体规划。

第二是要突出公益共享原则。

公共产品中之种旅游公共服务,包括纯粹性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两类,其中以纯粹性公共服务为主。因此,在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建设实施中,一定需要突出其公益与利益共享性的原则,主要出发点需要面对广大人民群,坚持公共特征优先、共享特点优先,重点要体现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特征。一定要区分好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两者间的关系,也需要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常规工作和旅游公共服务及管理建设工作的两者间关系,重点要体现出旅游公共服务性中的公益性特点。

第三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都是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在旅游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全市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对于基本旅游公共服务要直接提供,以满足广大观光旅游者对于长沙市旅游目的地的消费需求。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涉及到全市信息化、公安、交通、消防、医疗卫生、环保、市政,以及市场监管、电信与邮政等众多部门,必须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主体共同建设的原则,方能有力推动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同时,要摸索出一条建立政府和市场之间协调提供公共服务与管理的互补机制,加快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第四是要强化科技支撑原则。

被称为行业的智慧旅游是满足游客个性化选择的必然需求。一个城市发展智慧旅游,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借助 PC 或者便携的移动终端类联网设备,通过有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主动获悉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目的地等各方面的必备信息,从而为实现游客体验互动、行业管理保障、产业发展动态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长沙市 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要求,基于长沙旅游业目前信息化水平较低,为顺应发展趋势,尽快补齐旅游公共服务中的短板,加强长沙旅游信息服务中的科技含量,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建设对长沙而言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五是要强调标准规范原则。

因旅游公共服务及管理建设体系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完善、规范的各类行业标准是推动和落实长沙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前提。同时,按照旅游市场环境和游客需求,制定出一套衡量我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及管理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的考量提供依据,不断优化、提升我市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要工作。

5.2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所设定的为游客提供更为智慧便捷、安全而又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务目标,提出以下关于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5.2.1 健全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接待设施。

完善自驾车、房车露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配套服务,这将是对旅游城市的未来服务要求。在自驾游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高速公路排队的拥堵、景区爆满的停车场、相关设施服务的严重缺乏,将会成为每个节假日出游后饱受诟病的百姓话题。面对自驾车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交通指引信息、救援保障服务,加上需要针对自驾游创新的专业化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将一定会成为人们的热切期盼。这些现实的旅游者需求,不仅仅是景区可以完成的,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建设相关的配套服务,需要:在旅游咨询中心下设自驾游呼叫、救援服务部门,需要联动实现宾馆、导游、景区门票等旅游服务的预定,同时配套提供车辆租赁维修等功能。

加快旅游交通指引及景区旅游公共服务周边配套建设。在交通指引方面,对于长沙市内具备接待能力可是暂时级别比较低的旅游景点景区,规范机场、车站、高速公路等地旅游交通指引标识,加快更新旅游交通示意图,主要景区交通沿线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做到统一款式、统一颜色、统一信息、统一制作,在旅游交通通道建立便捷的指引标志。针对多国籍、各类型的游客为服务对象可建立起统一的公共标识系统。按照旅游图形符号国家甚至国际标准,在长沙主要干道及公路区域增设旅游公共标识系统,让不同的国籍的游客可以无障碍地进出景区。

在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各社会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与开发,健全景区及周边配套服务,打造能展示长沙特色的用餐、住宿、购物等旅游接待设施;同时,要力争实现景区 wifi 全覆盖,重点打造景区停车场、厕所、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充分发挥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纽带作用。需要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在流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比如市民广场、机场、车站、重要公路服务区及游客集散地等,为游客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布局应充分考虑城市文化内涵及旅游特色,在功能定位上应以实用性和便民性为准则,应包含交通服务、路线预订、信息服务、门票预订、住宿预订、商品销售等广大游客需求较大的服务。在管理模式上可以采取政府独立建设运营模式,亦可考虑采取政府建设、委托或者特许民间资本运营的模式,与旅游企业、旅游协会进行合作,同时要加强督管,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保证公益效益优先。在信息提供上应至少具备中、英两种语言,根据具体的客源文化结构可增加相应的小语种服务,如韩文、日文等。在人员使用上,可以考虑固定聘用人员、志愿者和实习生相结合之模式,从而在实现旅游咨询服务经营功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缓解轻财政压力,同时需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保障服务质量。

5.2.2 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惠民便民旅游体系。

就目前来看,长沙市各级政府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认识不足,物力、人力、财力投入均显现不足,这是制约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长沙市各级政府需提高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认识,权衡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赶超目标和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纳入重要日程,使之真正惠民、便民。

一、高位规划,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出台市级层面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鼓励开发建设各类免费休憩场所、活动中心、科普馆、博物馆等便民惠民设施,同时规范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的涉及的各类行业标准,做到统一引领,分类指导,避免出现重复、无序建设情况。

二、开通旅游通景交通服务。按照游客需求,在车站、机场、交通枢纽、广场、景区等游客集中地,开通旅游直通车,并设置合理的线路和时间、班次,为解决广大游客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现有旅游便民惠民设施及服务。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引导等形式,鼓励各旅游经营场所完善各类便民惠民设施及服务,如:通信、金融、医疗、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障碍设施及志愿服务等。

四、积极引导和扶持旅游企业开展便民惠民活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各景区严格执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旅游人群的门票减免制度。广泛动员各 A 级景区承诺门票在一定时期内不予上涨。倡导各旅游企业在中国旅游日、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推出形式多样的旅游便民惠民措施。

5.2.3 建设智慧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将肯定是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智慧旅游) 应用领域的重要推动要素,旅游信息共享,重点以游者需求为主要导向,推进线上结合线下服务之衔接,在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提供与公共管理及服务渠道上需要重点呈体系化状态,提供便捷舒适、智能化全新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特点;破除行业壁垒,推进旅游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教育、医疗等跨部门,与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广义的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以便实现旅游产业运行与管理可以实现有效联动,有效促进旅游服务大数据(电子政府;智慧城市信息)应用;重点引导各类营业性互联网平台,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使用,以及相应增值服务开发,尤其要充分运用网站推介,和自媒体功能,这样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渠道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定期景点即时客流量信息,指导服务公司调节及疏导客流,从而解决季节旅游欠均衡的问题[38]。

长沙在智慧旅游的管理与服务建设范围、方向及标准上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根据目前旅游市场及游客体验需求,初步建设涵盖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等功能的智慧旅游一体化平台,为提升旅游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配置、促进旅游市场营销、改善旅游市场环境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技术支撑。

第二,培育和引导各类旅游企业规范化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及管理,以正在运行的 4A 级以上智慧景区试点工作为基础,不断扩大智慧旅游涉企的范围及深度,形成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乡村游、智慧旅游商品等门类齐全、服务完备的智慧旅游服务,同时借助各旅游企业采集的基础数据及信息,可对游客来源、停留时间、游览路径、旅游热门地、投诉建议等项目进行分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分析旅游市场情况、监管旅游市场秩序、开展城市旅游营销等方面提供一手、精准的大数据保障。

第三,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在各大旅游接待场所高密度安装智慧旅游设施,如安防监控、VR 导览、二维码标识、人脸自主识别、多功能触摸屏等可供实现服务自助,人机相结合的硬件设施,同时推进以等级景区为先的旅游接待场所逐步实现无线 wifi 全覆盖。

第四,重点开发移动客户端旅游信息服务。随着移动通讯工具使用频率增高以及用户群增大,开发出适用于长沙旅游市场的旅游手机 APP,通过客户端向旅游者提供行、吃、游、住、购、娱等信息,以及其它相关附加服务,帮助旅游者个性化定制旅游线路,顺利实施其旅游计划,实现长沙旅游智能导航、导游、导览、导购等功能全覆盖,以此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在旅游手机 APP 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游客不同的需求,并将旅游前的旅游信息服务需求与后续两个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除有效满足外地游客赴长沙旅游的信息定制需求外,对于带动本地居民的旅游欲望也是可行之道。

5.2.4 建立吸引与留用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机制。

高顶尖人才的匮乏、专业人才的缺失、基层人员的频繁流动,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难以突破的困境。长沙打造群众满意的旅游公共服务,素质高、专业性强人员智库是不可或缺的基石。长沙可从以下几方面吸引高素质旅游人才:

一、充分召集社会各界力量,采取聘请与引进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建立起一支视野宽广、专业过硬、门类齐全、人员充足的旅游智库专家队伍,借助专家智慧,对长沙旅游发展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予以突破。

二、重点抓好全市导游人员的管理。导游是一个城市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最直接的推广者和传播者,导游服务的品质也直接反应了该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长沙作为全国首批线上、线下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应不断完善导游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自由执业导游的全程监管,同时,借助本地导游协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行业监管、人力资源开发、导游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培养和壮大本地导游市场,从而引进更多优秀全面的人才为长沙旅游业提供专业、优质、贴心的向导服务。

三、大力推进全市旅游人才选拔培养工程,推选行业标杆。定期开展旅游行业技能比武大赛,在全系统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旅游职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基层技术型旅游人才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创新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培训平台。在全市旅游队伍常态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适应性强的培训活动,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吸引旅游公共管理、信息技术、志愿服务、安全应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语言水平等岗位培训为重点,覆盖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员工,提升全市旅游接待水平;针对旅游行政人员和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就旅游信息化管理、旅游产业转型、旅游产品创新等热点问题开展培训,提升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思维层次和执政能力,增强旅游经营者的规范意识,顺应旅游发展新趋势。

5.2.5 通过各项创新提升旅游管理效能。

针对旅游产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需要加强长沙市旅游及相关产业法规制度的建设。在推进长沙市旅游立法进度上,重点考虑制定相关旅游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制定并实施鼓励休闲、度假、水上旅游等新兴旅游形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借鉴旅游发达国家及地市的经验,优化健全长沙市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开放扩大长沙市旅游发展的政策。

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多举措的部门联动尤为重要。就长沙目前旅游业行政管理的架构及职能来看,很有必要在长沙市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综合性工作机构-长沙旅游公共服务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责任及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长沙市旅游局牵头,定期部署和商讨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的具体事务。

在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进程中,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规划。同时,为夯实市级各职能部门、各区县(市)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可考虑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定期跟踪、督促。

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配套相应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基础保障。同时结合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内容,可引导、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采取不同的供给形式来解决政府作为单一提供者,在某些方面效能低下的问题。如鼓励民间资本通过 PPP 参与立体停车库的建设,从而改善中心城区旅游历史街巷停车困难,交通拥堵的状况。又如,通过资金补助的形式,鼓励景区、星级饭店、农庄等场所新建、改造旅游厕所,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品质。

除科学谋划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外,还要避免走入重建设、轻管理的误区。建立一套能科学考量我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绩效评估机制,有助于旅游管理部门不断调整、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旅游市场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同时也响应了广大游客的需求。

借助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协会组织的力量来提升旅游市场主体依法、依归经营的意识,同时继续发挥旅游行业社会监督员在行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逐步扩大规模,将监督范围扩充至旅游公共服务各方面,建立长期的检查暗访制度及常态化反馈机制,动用社会力量对全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工作予以及时反映和动态监督。

5.2.6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国家本次行政机构变革,首次设立应急管理部门,在国家的行政思维上对人民公共安全权利保障的重视,旅游服务业中的公共安全保障是整个旅游公共管理之重心,一旦发生旅游公共安全事故,对于旅游城市的形象损害危机将会是致使性的,长沙市的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中必须对此引起充分的认识与重视。

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长沙市旅游安全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大众对旅游安全保障的认识,加强旅游安全的有效防范。从制度层面上,厘清旅游安全保障的各个责任主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湖南省实施<旅游法>的办法》等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事故发生后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属地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督促各旅游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第二,需要建立科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各级旅游应急预案机制,防患于未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态度,切忌生搬硬套、东挪西凑。要以旅游地资源及各类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力,以人为本,制定因地制宜、门类清晰、可操作性强的紧急预案。同时,不定期的进行紧急预案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找出不足并修改,做到紧急预案常建常练,常练常新,以期提高专业性和实用性,进而增强旅游目的地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为旅游活动的展开创造安全稳定的大局[39]。

第三,需提高部门间协调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厘清消防、公安、交通、工商及其他配套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并要求各部门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旦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必须追求有关部门的责任,决不姑息;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可以与国际接轨的,切实高效的统一联动旅游保障与救援机制,救援组织包括专业救援团队、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团队。

第四,充分发挥旅游保险的作用,尤其是商业保险在旅游紧急救援中的作用,鼓励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开拓新的旅游险种,扩展投保的范围,在一定程度解除人们出游顾虑的同时保障了旅游企业的利益。因旅游活动链条长、环节多,国内外目的地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因此要推动实施旅行社统保工作,力争全市旅行社责任险全覆盖,以促旅行社提升服务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为旅游纠纷及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工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应督促旅行社加强旅游安全的宣传,积极引导游客购买意外保险。

第五,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以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为理念,把旅游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日常管理、监督以及年度工作安排结合起来,开展旅游安全宣传。通过5.19 中国旅游日、安全生产月等咨询活动及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旅游安全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定期对旅游企业开展安全培训,推广行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5.2.7 其他配套措施。

第一, 将长沙市重点人文、地理旅游景点的典故翻译不同文字出版后免费发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情感与传递信息并作为进行思维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及语言文化环境,将长沙各景点的历史文化翻译成各国语言,可以让各国旅客更加充分地认识长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理解与体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审美情趣[40]。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长沙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百年历史,历经宋、元、明、清战火硝烟后一次次辉煌崛起,成为闻名天下的书院,还有岳麓山的古麓山寺、长沙出土的古汉墓群等名胜古迹,这些古迹的历史通过各国语言的深度诠释,有助于海外旅游者认识长沙、理解长沙文化,进一步增强对长沙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对其价值的实现与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5篇

要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应准确把握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新形势,深刻理解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其外部环境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保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科学设计实施方案。要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特色专业模块和集群;对接职业标准,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认识与实践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后,教育部为此专门组织举办了地方高校校长培训班,印发了《关于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形成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作为地方高校市场需求最旺而办学资源相对较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已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师生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近年,学术界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资源开发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受国家宏观教育结构布局、经济社会形态转变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等局限,系统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成果还不太多,特别是置于经济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新商业模式背景下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一、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认识

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和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商业新模式,按照教育和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要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总结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前提

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教育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商业经营模式转变,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深化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转型发展已成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基本路径选择。加快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求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只有把握住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新形势,才能明晰专业转型发展方向和思路,才能明确专业转型发展目标和任务,才能把握专业转型发展重点和难点,才能增强专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进而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转”的问题。首先,经济社会新常态和教育发展新战略,提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目标。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向集约式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动力由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经济发展格局的培育和形成,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生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发展方式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改革,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总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另外,为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自2014年开始,国家同步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既成为国务院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要议题,也是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已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其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商业经营的新模式,指明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特别是具备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特征的工业4.0体系全面实施,将实现工业生产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人类经济社会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智慧制造、智慧工厂、智慧社会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维、新策略和新常态[1]。生产经营组织新模式推进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另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以B2B、B2C、O2O、C2C等为基本形式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突出车间纵向数字集成、产业链与供应链集成、多价值链横向集成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将越来越广泛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新商业模式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内容和技术,都要发生深刻变化。主张职业导向、突出适应能力、促进管理创新,越来越普遍地为业界所认同,进而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网络化、远程化、信息化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案例型、体验型、行动型教学体系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再次,产业发展新方式和人才需求新变化,明确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任务。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人才转型提质,人才转型提质要求专业转型发展。专业转型发展要求以现代教育价值观念为指导,深化以提高学习需求、保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将通过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标准的根本性变革予以体现和落实。事实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需要管理创新为支撑,管理创新需要管理人才为保障;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水平越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并不让人乐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缺陷。近年来,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所改善,但无论是人才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培养过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人才培养观念看,普遍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和理论学习,同质化趋向严重,而忽视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和企业家精神培养;从培养定位看,主要参照名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定,目标定位普遍过高、过大,既没有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水平,又忽视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课程设置看,存在重视统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教学,而轻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从培养过程管理看,存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管理,而忽视实践实训环节监管,“放羊式”毕业综合训练普遍存在;从质量评价体系看,评价主体单一、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参与不高,评价内容强调校内课堂基础知识学习质量评价,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监管和目标考核。人才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导致当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创业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

(二)深刻理解新内涵,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2014年以来,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强调要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校满足行业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力。作为紧密联系市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工商管理类专业按照需求导向和需求保障原则,加快转型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关键是要深刻理解转型的实质和内涵要求,只有把握专业转型的实质和内涵,才能更加明确专业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专业转型重点、破解专业转型难点,进而妥善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转什么”的问题。教育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涂尔干认为:“在解释教育的功能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进行,更不能人为地将教育系统从社会中割裂开来,而应该将教育置于社会整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教育和社会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发展社会所需的能力而非发展个人的能力和潜能。”[2]显然,地方高等学校和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都应该遵循教育内外部结合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内涵。具体到地方本科高校当前面临的教育转型发展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转换优化,实现教育与外部市场有机结合,从而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和保障社会发展需求。而所谓“专业转型发展”就是指专业教育适应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内部结构状态以及运行模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具体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其外部环境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保障方式等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充分体现外部需求导向与内部需求保障原则和要求。据此推定,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从内部看,就是通过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培养定位的校正、培养质量的监控以及培养流程的再造,重构人才培养机制模式,完善人才培养需求保障,提高培养质量;从外部看,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技术新发展、商业模式新特点等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共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转型。只有在思想观念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才能获得更大动力,这既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选择。同志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说明《决定》时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就是要倡导和践行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才需求保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构社会理解支持、师生全面认同并自觉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观念体系,实现“四个观念转变”。一是教育价值观念转变,即加快由传统专业教育向全面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身与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教育质量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性教育向适应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职业适配、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现业务学习与就业技能、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专业学习与管理创新的和谐统一;三是教育管理观念转变,即加快外部压力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观念转变,突出学生需求保障,实现教学监督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教师外部引导服务与学生内部响应激励、扁平化系统管理与学习团队建设管理有机结合;四是教学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型教学观念向人本型教学观念转变,加强学生学习成才需求保障,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知识运用与素质养成、知识增长与成才发展的完美统一。其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只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才能明确人才培养职责任务,才能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才能构建优良培养机制,这既是教育规律的一般要求,也是新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事实上,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科技新发展、商业新模式,已经为我们重新认识和明确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目标、类型、层次、规格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专业是高校办学核心载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同样应该是四个维度的结合。但由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办学实力不强、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培养定位要么模仿名牌高校发展模式,定位过高难以保障;要么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定位保障力不从心。因此,科学定位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还需要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只有建构与专业人才培养观念和定位相匹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实现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职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路径,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主要是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转变。就是要对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实现由传统的、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向新常态背景下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转变,把现代职业标准、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商业模式、行业企业需求等内容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二是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市场需求,实现由原来单向从校内到校外输出式的人才培养过程向校内外双向互动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加大校政企合作,主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人才质量评价,使校政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诸环节、各层面,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双向互动流动和共享。三是教学模式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成长需求保障,实现由以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为主体的单一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以校内外实训实习为主导、以校内外教学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以学生成长需求保障为目标的多元联动自主式教学模式转变,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授手段改革,突出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保障。四是质量评价标准转变。就是要对接新商业模式及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实现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由单一校内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向行业企业多元多层次标准转变,引进市场化专业和人才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三)科学设计新方案,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基础

教育观念转变也好,培养定位校正也罢,其关键都在于全面推进落实。全面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论证充分、设计合理、系统周密的实施方案。只有方案科学合理,才能保证转型工作本身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才会少走或不走弯路,实现事半功倍之成效;才能营造成本低、阵痛少、风险小的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减小转型发展内外部阻力,实现最优投入产出效益。科学设计工作方案应该立足当前新形势要求和自身基础条件,以国家宏观政策和教育的一般规律为指导,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紧紧围绕“为什么转”和“转什么”的核心问题,着力解决“怎么转”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首先要解决转型发展目标问题。从高等教育本质和地方高校当前内部发展需要看,人才培养仍然是地方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从国家转型发展政策目标和地方高等学校所面临的形势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亟待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标特别是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果不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和区域服务能力建设这一核心,而一味追求种种外在形式,就会本末倒置,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制定工作方案,要解决转型发展基本思路的问题。既然转型目标指向已经明确,转型发展基本思路就比较清晰了,就是要对内加强建设、对外加强合作,在建设与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区域能力。从具体内容看,思路设计应体现五个方面的共建共管。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市场需求和企业思维深度反映和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各方面,指导人才培养各环节工作;二是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把企业需求和行业职业要求对象化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之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和队伍,按照人才需求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场地,共同组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四是共同管理教学质量,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之中,校企共同确定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共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五是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共同组建队伍,开展转型发展和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共同研究解决新技术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实施步骤看,转型思路设计还应体现酝酿准备、试点实施、总结提高等环节,在实施中改进、在改进后实施,尽可能降低转型成本。再次,制定工作方案,还要解决好转型重点和难点问题。保障和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前提是实现师生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核心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要培育形成一支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是教学资源和管理体制建设。此外,制定工作方案,还必须解决转型发展基本保障的问题。专业转型发展保障既源自专业内部教育思想观念、管理机制体制、教学设施条件和人员队伍等因素,也源自院(系部)和学校的配套支持的深度、广度,还源自校外合作行业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力度。这些要素都应在方案中予以充分体现并合理设计。

二、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通过充分酝酿、试点推广、总结提升等步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

1.明确校企合作导向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规划、管理、实施、评价的合作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使学科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全面反映和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需求。

2.改进校企合作方式

聘请校外专家加入专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发展规划设计,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参与企业规划、诊断咨询和管理创新。

3.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校企产学研合作、学生企业实习实践、校企订单人才培养、毕业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管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校企对口帮扶管理、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等系列制度,加快校企合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4.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建立专业进企业、企业进专业,集发展咨询、人才培养、合作攻关于一体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二)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特色专业模块和集群

1.调整专业建设思路和导向

按照学校所在城市娄底市产业发展“四转三化”的要求,围绕“一城两业”重点,对接相应服务产业链,调整改造5个学科专业模块,重点建设“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和“电子商务与物流类”三大专业群,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依存度、贡献度和满意度。

2.改进专业建设组织方式

按照“专业学的”要适应“企业要的”的思路,建立校企互动专业建设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让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使专业建设高度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3.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

依据行业、企业从业标准和职业流程,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与投资理财方向融合,突出职业要求和从业标准,试办职业资格专题学习班。市场营销专业按照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要求,结合不同行业产业要求完善专业模块,引进企业课程和人力资源,加大“互联网+营销”教学比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按照“规划设计、招聘配备、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六大模块,整合课程资源,加大职场模拟实训项目的开发,继续办好“职要有你”、“模拟招聘”等专业特色项目,扩大对外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按照旅游活动六要素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学科竞赛指导和导游职业资格证培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酒店合作,筹备申报酒店管理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按照“懂技术、会经营”的思路,对内整合电子商务技术平台开发和市场营销管理资源,对外引进课程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筹备申报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专业群。

(三)对接职业标准,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着力构建“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理念研讨,提高师生思想认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专业改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以实践环节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观念,引导和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对照行业职业标准要求,通过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校企同行专家座谈、教研室专题研讨等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明确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3.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模块建设和职业从业资格标准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能岗匹配”、“持续发展”的原则,重构以就业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新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专业通识、专业主干、专业模块(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五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结合专业教育要求,突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专业通识课程强化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核心课程学习,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服务于终身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增加实践教学项目,加大实践实习比重,强化职业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模块课程按照对应专业方向和行业职业要求,开设以培养职业就业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包括校企合作课程和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按照与职业岗位要求匹配的非专业素质培养需要,或者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横向拓展和纵向提升课程。

4.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按照“四年不断线,两个相结合”原则,建构四年全程贯穿,包括专业岗位认知、专项集中训练、专门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和内容,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三基地一平台”定位,建构融“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技术和管理创新平台”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

5.推进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内容整合、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互通、课程组设计、增加实训内容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加强案例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引进微课、慕课等方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分段式教学、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开展职场模拟大赛、假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系列活动改革教学组织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评价、引入计算机考试等方式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四)对接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按照“引培并举,以培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思路,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外聘兼职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构建学科平台、合作攻关等方式,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二是通过行业顶岗实践、合作项目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深度推进“六个一”工程实施,切实提高在岗教学专业学识水平、团结协作精神、教学科研能力、服务区域发展实力,增强教师行业产业发展适应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四是通过开展教学竞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五)对接地方发展,加强学科建设

对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约资源,加强学科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十三五”时期,力争建成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培育2-3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方向,争创1-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平台,申报2-3项高级别科研项目和奖励成果,建好10-1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10-15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合作项目。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聘请校外专家组建新一届系学术委员会,指导制定“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加强重点建设学科建设。

2.凝练学科方向

根据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方向凝练;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征集研究选题,以企业研究选题支撑学科方向发展;突出服务区域能力建设重点,联合校企合作资源,加强特色学科方向建设。

3.凝聚学科队伍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教师研究方向,凝聚学科队伍,明确研究目标,分解研究任务;对接校企对口帮扶企业需求,以合作项目为基础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开展合作攻关,提高团队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协作精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职称支持力度,改善学科队伍结构。

4.争创学科平台

依托现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围绕“一城两业”,确定研究选题,改善研究条件,加大专题研究支持力度,聚合研究成果,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5.培育学科成果

以现有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创新团队为基础,通过开展团队合作研究、加大成果奖励、加强对外合作和联系等措施办法,培育高水平成果,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对接终身教育,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

1.实行四年一贯导师制

全面实行学生学业导师制度,完善支持保障、分配激励等配套制度,改善导师制实施模式,提高实施成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导师或参与学生导师管理,增强学生职业规划、学业学习、职业精神培养等方面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制定校内学生学业导师评价细则,加强学生学业导师绩效考核,强化学生导师责任;制定鼓励政策、加大学生导师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制度激励。

2.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以学生特色成长室和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建设“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指导、全程监控”的学生管理格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学生管理专家信息库,多渠道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奖学、助学等激励杠杆的示范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通过开展“一专一品”职场模拟竞赛、学科专业竞赛、社会实践、专题学术报告会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通过《致家长公开信》、开通家校微信平台等方式,共建家校互动平台,完善家校督学机制。

3.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全面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展SYB、SIYB等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依托湖南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加大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开设,定期开放实验实训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组建创业指导团队,聘请企业家,招聘校外创业指导专家,与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对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指导。

(七)对接开放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积极联合教育部认证的国外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按照现代国际教育模式,支持并鼓励学生和老师出国留学深造。二是积极联系国外合作高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国外短期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国际合作能力。三是通过申报教育部各类公派海外学习项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学历教育项目。四是通过争取和实施海外名师项目,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五是聘请海外名家名师参与人才培养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指导。

作者:朱强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