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3: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

第1篇

一、调查经过

记者:“甲同学,请问你吃早餐了吗?”

甲同学:“没有。”

记者:“是不想吃吗?”

甲同学:“不是。是因为早晨时间太紧,家长来不及做。”

记者:“乙同学,请问你早餐吃什么?”

乙同学:“牛奶和煎鸡蛋。”

记者:“经常这样吗?”

乙同学:“不是。大多数时间是吃妈妈平时给我准备的好吃的(零食)。”

丙同学:“我经常在地摊买吃的。”

第2篇

   

小学生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

 

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供给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光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到达丰富教学资料,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资料,它对学生自身本事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于x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景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经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供给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资料、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可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供给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忙;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我的成长没有帮忙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我的语文本事;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教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光,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光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资料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经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忙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光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光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光偏少,这是阅读时光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光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光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小学生调查报告2

 

早饭其实很简单: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几片水果??。这样,就能让你一上午不忍饥挨饿、疲惫不堪,可是,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的早餐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例如:有一些家长是由于工作太忙或其它的原因,不能为自我的孩子做早饭;有的家长则是天天给自我的孩子做早餐。对此,我对几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询问,家长对关于孩子的早餐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如下:(一)、做的家长的看法:

 

1、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应当多补充一些营养,所以,早餐是必须要吃的。

 

2、如果不吃早餐,上午,孩子就会感到很疲惫。我有的时候早上起晚了,吃不饱,一上午都会感到很饿,感到很乏力。

 

(二)、不做的家长的看法:

 

1、大多数家长持漠不关心、满不在乎的态度。觉得早餐是很微不足道的,吃不吃无所谓。

 

2、一小部分家长提出应当关心,可是,由于种种其它的原因而疏忽了这一环节。

 

3、还有的家长提出要立刻改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不吃早餐的人占少数,那么——你就错了。

 

经过调查,在我们五年级(5)班上,一共有33名同学,有一部分的人的早餐不够科学。其中,吃的一共有16人,在家或在小摊上吃的各有8人,吃的均以包子面包、牛奶、鸡蛋为主。不吃的有17人。具体情景如下:

 

由此可见,在众多的同学当中,不吃早饭的竟然占到了全班的多一半!这是家长偶然的一次忘了吗?根本不是,那是家长压根儿就没有在意这件事情。而在吃早饭的同学中,在小摊上吃得又占到了一半。大家要明白,小摊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极其不卫生的,吃了对人体不但没有好处,还会造成危害。日复一日地吃,一不留神恐怕就会染上疾病。

 

据资料显示: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而我们(青少年)此刻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所以,早餐必须要吃一些有营养的食品。

 

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这样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当做到尽可能使营养早餐到达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经日本专家研究发现:如果平均下来,一餐约占三分之一的热量。早餐是高热量的,在吃完之后,燃烧脂肪的速度就会降低,再配合低热量的午、晚餐,脂肪就不容易囤积。而早餐不吃或吃得太简单的人,根本无法供给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精神也会比较差;等到午、晚餐的时光,脂肪消耗的本差,而又吃进高热量的食物,结果是吃进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早饭是人们在午前进行活动、提高效率的重要能源。如果没有吃好早饭,摄取的营养不够充分,就会使人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必须要都吃早餐。营养早餐中应当由粥面类、面点类、冷菜类这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二份瓜果以补充一些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最终,我祝全天下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够幸福、欢乐、健康地成长!

 

 

 

小学生调查报告3

 

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关于识兴趣、本事的现状,并能针对这种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识兴趣和水平。

 

调查方法

 

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识兴趣、习惯和本事等方面调查问卷。

 

调查实施

 

(一)调查资料:

 

(1)小学生对识的基本态度。从动机、兴趣、技能等多个方面了解小学生对待识的基本态度和本事掌握状况。

 

(2)构成这种态度和本事的原因。根据调查反映情景进行研究、思考、分析,找出构成种种态度的原因。

 

(3)对现状的看法和提议。小结调查及分析状况,并依据此提出看法和提议,期望能够消除学生不认真的态度,提高本事。

 

(二)调查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三)调查时光:x。5。 6——x。5。10

 

(三)调查方式:采用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调查中,发放、回收问卷80份,浏览教学作业50余本,听识课6节,就不一样对象召开座谈会3次。基本情景如下。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待识的态度。

 

表现一:消极、厌恶的态度。问卷显示,厌恶识的约68%。

 

表现二:进取、喜欢的态度。问卷显示,愿意主动识的约21%。

 

表现三:无所谓的态度。问卷显示,为识而识的约11%。

 

经过调查和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一年级学生识的兴趣比较浓厚,也愿意经过多种方式自主识,且形式多种多样。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就比较被动,为了识而识,兴趣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厌恶的情绪。在一年级预习课文时,能进取主动的预习生,方法多样,识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到了二年级由于识兴趣下降,识方法越来越单一,识本事也随之下降。相对于一年级时,识量有所降低。

 

表现为:

 

类型

 

识兴趣、方法

 

所占比率

 

自主识型

 

能自主运用多种方法

 

5%

 

天天雷同型

 

每一天采用相同的方法

 

35%

 

照猫画虎型

 

仿照其他同学的完成

 

36%

 

随意编造型

 

不查典,进行胡编乱造。

 

24%

 

由上表能够看出,学生中为完成作业而完成占得比率较大,基本已经处于被动的识状态。

 

综上所是述,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活力,缺乏创新意识是小学生的主要表现。这些消极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识的进取性和创造性。

 

二、消极心态之成因的分析

 

对消极心态的成因,在做了调查研究后,综合如下:

 

(一) 识教学方法的机械单一

 

在识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正确默写出生新词作为检测识效果的最终目标,所以将抄写、组词、默写等单一性的练习作为复习巩固的主要形式。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在看图学句中识、归类识、随课文识等形式,可是师采用“集中识”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即结合讲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生。识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的兴趣,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过程使学习生时显得枯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造成学生运用词本事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学生识本事的培养欠缺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独立识的方法不多,本事不强,识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学生学习生的方法比较单一。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缺乏

 

有些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梦想。《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认识常用汉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小学低年级语文,按目前小学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掌握455个生。到二年级,增加到1108个生,小学五年总识量为2615个。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为进行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供给必要的条件。然而,目前识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要求学生花费很多时光进行机械的抄写,少则一行,多则十遍几十遍,由于学生只是一味的抄写,在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练习实效差。有些教师期望经过抄写让学生记,但往往学生在枯燥的抄写过程中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而写错,这些是教师应当在抄写前必须进行的指导。

 

调查后记及提议

 

第3篇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孙xx

调查内容及结果: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我爱我的校园。但是,我不时会看见校园内有好些垃圾,跟这个学校很不相称,这么美丽的学校和这么脏的垃圾一起,我为了弄清原因,使校园更美,于是我对校园的卫生进行调查。

调查

一下课,我就到校园里兜了几圈,发现以下几个地方的垃圾是比较多的:植物园、草坪、篮球场、沙池,在植物园,我发现有6个塑料袋,3个罐子,10处等地方有糖果纸和纸屑,这么大的地方,都被垃圾占满了。

分析

学校每天都实行“三扫”,早上到校打扫,中午放学打扫,下午放学打扫。这种打扫计划校园应该是干净的才对,我从调查中发现学校包干区的垃圾约占学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较多的地方 。

结论

校园的卫生主要原因:同学们到外面买零食吃,吃完之后随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学们的卫生意识还不够强。学校卫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建议

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美,我唤吁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同时,学校管理卫生的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对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乱丢垃圾,我们的学校将会更美丽。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塑料袋转眼间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但是,在“简单、方便”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随手扔下的一个胶袋、一个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响的后果? 为此,我做了一次关于塑料袋使用、及污染情况的社会调查。

调查时间:周六早上

调查地点:我们家门口的菜市场和周边小餐馆

菜摊上摆放着或红或紫的塑料袋;肉店墙上挂着红色的塑料袋;水产品摊位上,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许多,有黑色和红色两种。

熟食摊点上,不管是馒头、包子、糕点还是酱肉、烤鸭、炸虾、凉菜统统是用白色、红色、浅蓝色的塑料袋来包装。

再来看看这些来菜市场采购的人们,个个满载着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子,很少看见有提环保购物袋的,可见塑料袋的使用相当普遍。

最后我在一些餐馆发现,塑料袋的使用更是普遍,为了省去洗碗的麻烦,饭馆一般都会在碗上套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白色的,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种。稀饭、凉皮、拉面、饺子等无一例外都会在和塑料袋的亲密接触后进入顾客的肠胃。

经过调查得知这些市场上用的塑料袋大多是一些小商贩上门推销的,有些是从批发市场上批发的廉价塑料袋,在质量上根本没有保障,大多都存在质量隐患。而人们对塑料袋对人体的危害知之甚少,表现出一种冷漠,那么塑料袋究竟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呢?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发达,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妈妈的工资不是1000元,就是2019、3000元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孩子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向爸爸妈妈讨要零花钱了。可是,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底想买什么呢?我怀着疑问的心情,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发现,麻辣和烧烤最受小朋友的欢迎。地摊周围总是挤满了人,弄得水泄不通。还有一些玩具也销售得很快,比如说“变形金刚”、“芭比娃娃”、“战斗陀螺”、“库洛牌”…….都是孩子们爱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欢和别人攀比,花钱去买比别人更贵、更漂亮的东西。还有些孩子拿钱去买恶作剧物品,去吓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学校里,手拿麻辣和烧烤的学生随处可见。或许,麻辣和烧烤就是让学生乱花钱的罪魁祸首。

2、玩具是人童年时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开销也占用了我们学生的大部分零花钱。还有大多数学生喜欢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违反校规。

结论

经过我的调查,我得知,许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买早餐的名义来讨要家长的钱,然后去买地摊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着钱去网吧,连不吃早餐也行。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

建议

我建议,学校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阻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严格管理学生在校园里的饮食情况,注意孩子们的健康。这样才会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最近,同学么都用自己的零花钱到学校周围的小卖部购买垃圾食品。我决定去问一问同学们,他们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于是我和小霏同学一起去进行调查。

二、调查:

我在小摊便边看见许多食品袋,有的过期,有的没有商标,还有的里面的调料有危害。但是,我挤进去看了看,数了数,发现男孩子有十六个,女孩子八个,使我大吃一惊。

三、分析和结论:

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小霏同学进行讨论和分析,发现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无产品对人体有极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乱扔会污染环境。

3、买小食品让同学们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四、建议:

1、我们办了一个标牌,题目是:远离垃圾食品,从我做起。

2、我们每天都号召同学杜绝垃圾食品。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终于认识到三无产品的危害,去小摊前买垃圾食品的同学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记住,不要买三无产品,他们对我们有极大危害!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众多交通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人们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街头做了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我们对一些路上的行人进行了调查。很多人对交通规则和一些交通知识并不陌生。但通过我们的明察暗访,发现很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自由的在马路上穿行,对眼前的车辆或行人全是视而无睹。其实,这就是交通事故的来源。

其实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机动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规则的小学生身上的。而且,通过我们的调查,在我们上饶县,小学生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要让他们知道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和家长一起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一些重要的交通规则和交通知识就可以了。

小学生四年级社会调查报告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调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调查小区。 小区的大门前有垃圾桶。为什么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为有许多人不爱护环境。就不愿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总是在也深人静,车流量减少,行人稀疏的时候从窗户里边将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扫路的叔叔阿姨们不好扫地,时不时要弯腰去捡。 我要为环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别人再发传单是要给你一份,你不要,说一声我我不要。不从窗户里扔垃圾。

我调查的是街道的环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严重。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满街都是。还有许多人在发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有的人不需要也把传单接去有马上随手一扔,地上全是传单。

调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调查小区。

第4篇

只有一半孩子吃早餐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牵头进行的“中国七城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报告”表明,大多数中小学生早餐营养不充足。

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中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97%、92.4%和93.5%,但其营养搭配充足的只占不到二成。

按照该评介办法,本次调查的中小学生中,仅有15.3%的小学生、19.5%的中学生和18.2%的高中生早餐营养搭配质量为较充足及以上。

据一项调查显示,南非16至18岁的青少年中,有13%至21%的人不吃早餐。瑞典北部有4%至5%的孩子不吃早餐。在我国青少年中,每天吃早餐的人仅占一半(约57.1%)。

儿童青少年不吃早餐的现象在世界各国都很普遍。一日三餐中最常省去不吃的就是早餐。

不吃早餐会影响学习成绩

美国目前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在学校吃营养早餐。目前,研究早餐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解题的反应能力、注意力、短期记忆等方面。

有专家对34名9岁至11岁营养良好的儿童进行代谢监测,研究不吃早餐对儿童解题能力的影响,发现吃了早餐的孩子图形识别的错误率低于没有吃早餐的孩子,表明不吃早餐对儿童应答的准确性具有不利影响。

早餐是早上起床后结束饥饿状态的第一次正式用餐。青少年的早餐行为不仅影响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而且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也有影响。长期下去还影响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因此,早餐并非是可吃可不吃的,它是良好饮食习惯必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提倡早餐,而且要保证高质量的早餐。

青少年规律吃早餐好处多

据美国最新一期《儿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十几岁的青少年中,平时规律性吃早餐的人比那些早餐不规律的同龄伙伴享有更多好处:不容易体重超重,锻炼身体更多,日常饮食也更健康。

第5篇

尽管不少从沪语演变过来的词成为网络热词,沪语段子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但是在上海中小学生身上,我们却很少看到沪语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上海中小学生传承上海话的问题。为了挽回上海话在年轻人中的缺失,防止沪语在中小学生中断层,我们应当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二、沪语在学校教学和中小学生中的困难处境

我们查阅了上海社科院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约有60%的中小学生能完全听懂和基本会说上海话。上海市统计局在2014年2月初公布的《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显示:97%的受访市民会说普通话,81.4%的市民会说上海话,47.5%的市民会英语。

为了获得较新的数据,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对来自上海不同区县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对上海话的了解程度和使用习惯来说,有3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上海?;没有学生知道上海话的起源地;有86%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上海话也能很好地与人交流。就使用频率而言,有46%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上海话与家人交流。在学校中,上海话的使用频率更低――仅有8%的学生会在学校里用上海话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有51%的学生在学校几乎不使用上海话。

由此可见,普通话已经成为上海中小学生的日常用语,而沪语则处于弱势地位。沪语在家庭生活中不常使用,学校中无需使用,似乎沪语已经在大多数人眼里变成了“鸡肋”,有逐渐被社会大流“舍弃”的嫌疑。钱乃荣曾在专栏中提到:“各管各的上海人,是以上海文化来认同的,唯一维系上海人身份的标志,那就是上海话了。这是一种文化认同,上海人高度认同上海话,因为只有上海话才是这块地域的族群文化的维系纽带和认同基础。”(钱乃荣,2011)如果继续放任沪语被“舍弃”,那么总有一天这条维系纽带会不复存在,族群文化也将割裂。

三、沪语难以传承之谜

(一)处于孤岛化进程中的沪语

先来看一下中小学生个体在沪语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卷数据显示,有将近半数的学生的父母籍贯非上海,与此相对应,他们基本不了解也不使用上海话。而父母籍贯为上海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父母多为“70后”或“80后”,这些学生的父母普通话学习得很好,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与孩子交流时通常使用普通话。问卷显示,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沪语的来源主要是家庭长辈。每个家庭都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交流环境和交流习惯,如果父母减少使用上海话,就会减少孩子说上海话的机会。其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希望推广上海话,也不希望沪语出现在公共场合。他们认为沪语听起来麻烦,幼儿园强制学,家里从来不用,种种原因导致中小学生个人主观上不愿意接受沪语。最后,问卷进行了沪语水平的小测试,从测试结果看,几乎没有学生能完全掌握沪语的基本常识和读音。由此反映了上海中小学生对沪语不够了解并缺乏使用的现状。这样一来会造成沪语传承的断层。

(二)学生群体中沪语生态恶化与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关系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为了方便交流沟通,人们会选择使用普通话,沪语使用频率将大大降低。上海的发展固然可喜,但如果因为经济、科技发展、城市进步而影响乃至破坏语言生态环境,导致沪语“灭绝”,那就得不偿失了。有些人认为上海本地人使用沪语就是排外。这种舆论导向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减少甚至拒绝使用沪语,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或者冲突。但事实并非如此,赵玉成(2012)认为,“上海话或母语,当运用时,往往所代表的是一个私人的空间,即使是在学校、社会等公共场合,往往也代表着一种私人交往的含义,在这期间也就自然而然包含了鲜活、温情、自由的感觉”。在跟别人沟通一些问题时,使用普通话太过严肃和正式,使用上海话则会有亲切之感,同时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双方更容易互相接受和认可。

(三)上海话本身的特殊性对沪语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钱乃荣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经过170年来的发展,上海话无论在语音还是语汇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话的韵母从1853年的63个合并成现今新派语音的32个,上海话的声调也从8个合并成5个,减少将近一半。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上海话已经发展成为吴语区语音最为简化的语言,并一跃而成为我国三大方言之一。其变化速度之快,是我国近代方言史上绝无仅有的。”(《解放日报》2013-11-15)由此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词的加入,一些本地化的词语被取代,上海话“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方言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文化风貌,由外来移民和本地人共同“创新”的沪语也显示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包容。

四、沪语传承之链如何顺利运转

从学校教学来说,可以适当增添一些沪语兴趣课堂。“教师整体上对上海话的传承问题是非常关切和重视的,也特别希望上海话及其文化能稳健地传承下去。”(王兴燕,2012:68)。沪语教材缺乏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2013年前后,有市政协委员建议公立幼儿园合理编配沪语师资,设立“每日沪语时段”,让孩子们用上海话做游戏、讲故事、唱童谣,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和使用上海话。上海市教委作出回应,将在全市幼儿园开展上海乡土文化教育,以学唱上海童谣和儿童游戏的方式,加深儿童对上海方言的感知。同时遴选有条件的幼儿园试点进行上海话教学,积累经验后逐步在全市推广。

从调查问卷来看,有78%的中小学生赞同通过电视节目和广播来推广沪语。上海中小学生对一系列沪语电视剧,例如《老娘舅》《红茶坊》等十分熟悉,这些情景喜剧类的电视剧内容生动有趣,涉及很多沪语的发音、俚语和习惯用语的使用,深深地吸引了年轻观众。通过电视媒体和网络来宣传沪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社会活动也是传承上海话环节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们课题组暑假时在某爱心暑托班旁听过一次沪语教学,教学内容是《弄堂小调》诵读和上海经典早餐小吃的发音。85%的小朋友(大部分是小学生)在两三遍诵读后,能够清晰明确地牢记沪语的发音,并对此充满兴趣,希望能够再多了解一些与上海话有关的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化的赛事活动吸引青少年学习上海话,激发他们了解上海的热情。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曾经举行青少年文化讲座、青少年沪语知识竞赛、“沪语小达人”海选活动等。

五、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A Rational Reflection on the Dietary Nutrition of School Children in Urban-rural Joint Areas

――a Survey of the Dietary Nutrition of School Children in the Urban-Rural Joint Part of Zhengzhou City

LI Jun-f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We hope to ge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 of dietary nutrition of school children in urban-rural joint areas of Zhengzhou City so as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utrition for these students. The major problem for local students is that of over-nutrition, while for those non-local students the major problem is that of under-nutrition.

【Keywords】 Urban-rural joint area, school children, nutritious condition

1 前言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青少年在青春期生长速度加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增加,应给予充分关注。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保证期限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为成人时期及至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进程的加快,在许多大中城市边缘涌现了城中村、都市村庄等城乡结合部,其人口组成主要由原都市村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此处生长的儿童青少年膳食营养问题值得关注〔2〕。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老鸦陈,庙李,陈寨,张家村,柳林,沙门村等8处都市村庄1350名6-15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外地户籍男生430人、外地户籍女生315人、本地地户籍男生320人、外地户籍女生285人。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主要项目包括:学生家庭一般状况、经济收入、食物消费、膳食构成、饮食习惯等。24h膳食回顾,对每个被调查学生24h之内食物的摄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食物分类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确定,包括粮谷类、畜禽肉、动物肝脏、鱼虾类、蛋类、奶类、豆类及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类。

2.2.2 测量法

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按照《200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进行营养状况等级评价,评价标准以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体重,超过120%为肥胖,高于110%为超重,低于90%为较低体重,低于80%为营养不良〔3〕。

2.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ll.0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采用频数分布分析和X2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在调查的1350名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中,营养正常460人,占34.1%,营养不良140人,占10.4%,体重较轻280人,占20.7%、体重超重学生285人,占21.1%,超重学生185人,占13.7%。如表1所示。

3.2 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男、女生营养状况的比较

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男、女生营养不良分别为12.1%,8.2%,P

3.3 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营养状况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郑州户籍学生的营养状况均好于外地户籍学生,本地男生中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分别占比为4.7%、10.9%、33.1%、34.4%、16.9%,而外地男生分别为17.7%、27.2%、36.3%、12.6%、6.2%;本地女生中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分别占比为2.1%、7.7%、34.1%、29.1%、27.2%,外地女生分别为13.7%、33.7%、32.2%、12.1%、8.6%。其中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超重、肥胖等项上,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

3.4 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食物摄入量

从表4郑州市都市村庄不同户籍、不同性别学生每日食物摄入量可以看出。本地户籍学生鱼虾类、奶类摄入量比外地学生高,且差异非常显著,P

3.5 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饮食习惯

从表5郑州市都市村庄中小学生饮食习惯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本地学生能够做到定时膳食、而外地学生能够做到定时膳食比例比较低(男生56.3%、女生58.5%),部分男生没有早餐习惯(本地男生35.8%、外地男生53.7%),相当一部分外地学生主要就餐地点外外边摊贩(男生36.6%、女生35.4%)。

4 分析与讨论

家庭经济水平对学生膳食构成、营养素来源与质量影响甚大。郑州本地户籍学生家庭大多为都市村庄村民,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家长空余时间比较多。调查显示郑州都市村庄中小学生本地户籍的学生膳食营养水平总体状况良好。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蛋及海产类、奶豆类、油脂类的日均摄入水平基本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标准〔4〕。本地户籍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营养过剩。部分学生由于肉类、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而导致超重、肥胖学生比例过高(男生分别为34.4%、16.9%,女生分别为29.1%、27.2%)。对于本地学生膳食营养方面应加强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和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而外地户籍的学生多为来郑务工和做生意人员子女。家庭收入有限,学生膳食中膳食中谷类占比较高,而动物性蛋白质、水果、奶制品等所占的比例较低,另外部分学生家庭由于要照顾生意等原因,不能保证学生三餐按时就餐。部分学生主要就餐地点为外边商贩(男生36.8%、女生35.4%),饮食卫生得不到保证。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营养不足,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学生比例过高(男生分别为17.7%、27.2%,女生分别为13.7%、33.7%)。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改善其营养不足的状况,需要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工作努力,可以采用家庭、社会、政府共同承担一部分经费的办法,在学校开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食堂,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营养不足的问题。

5 建议

(1)加强营养普及,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提倡平衡膳食原则,多吃粗粮、杂粮、薯类以及蔬菜、水果,提高无机盐、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3)重视饮食卫生。整顿学校周围的快餐和饮食摊点,确保学生膳食的卫生安全。

(4)采用家庭、社会、政府共同负担的办法,在学校开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食堂,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膳食质量及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52.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J〕.营养学报,1997,(19):139-140.

第7篇

【关键词】 饮食习惯;健康行为;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1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97-03

Dietary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GAO Xian, LU Li-xin ,YANG Wen-na, et al.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10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prevalenc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ietary behavior, in order to tak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2 007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were tested by "health-related behavior of young people in Beijing questionnaire". Results Unhealthy dietary behavior report rates of drinking daily, eating dessert daily, eating fried food daily, often eating fast food, often eating food on street, monophagia were 17.94%,30.77%,7.08%,7.73%,9.42%,41.49%. Healthy dietary behavior report rates of eating fruit daily, eating vegetable daily, often having breakfast, drinking milk regularly were 69.90%, 85.30%, 88.18%, 69.48%. Gender, study phase, academic record, mothers' education level and family type we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etary behavior.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bout nutrition knowledg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ased on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healthy lifestyle should be fostered to reduce risk factors ofdisease.

【Key words】 Food habits;Health behavior;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青少年期是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期,是日常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饮食行为和科学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智力发育和体格生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康状况,还会对他们成年期产生一些远期不良影响。为研究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的流行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学生的预防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西城区中学生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开展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城区中学中抽取5类(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共9所学校59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表2 017份,收回有效问卷2 007份,有效率为99.50%。其中男生1 002人(49.93%),女生1 005人(50.07%);初中生、高中生、职高生分别953人(47.48%),855人(42.60%), 199人(9.92%)。年龄11~21岁,平均14.95岁。

1.2 方法 主要依据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的《2008年北京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工作手册》。监测方法采取集体问卷调查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利用上课时间,使用统一指导语,组织学生集体自填问卷,匿名填写,完成的问卷由调查员收集并保管,教师不参加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8年3月3-14日。

1.2.1 不健康饮食行为 调查学生在过去7 d里,每天喝饮料: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饮用汽水饮料(如可乐、美年达或雪碧);每天吃甜点: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甜点(包括糖果、巧克力、糕点等);每天吃油炸食品: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油炸食物(如油条、春卷、炸薯条、炸鸡翅等);经常吃快餐:至少有3 d及以上在西式快餐店 吃饭(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店);经常吃路边摊:至少有3天及以上吃过路边摊(如麻辣烫、烤串等);偏食:讨厌吃某类食物(如某类蔬菜、肉类、水果等)。

1.2.2 健康饮食行为 调查学生在过去7 d里,每天吃水果: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过新鲜水果(不是罐头水果);每天吃蔬菜: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过蔬菜;经常吃早餐:至少有5 d及以上吃了早餐;经常喝牛奶:至少有5 d及以上喝1杯牛奶(或豆浆、酸奶、豆奶)。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5软件系统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百分率和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中学生饮食行为总体调查结果 调查的2007名学生中,每天喝饮料、每天吃甜点、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偏食等非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分别为17.94%,30.77%,7.08%,7.73%,9.42%,41.49%。偏食行为的报告率最高,每天吃油炸食品行为的报告率最低。健康饮食行为中,每天吃水果、每天吃蔬菜、经常吃早餐、经常喝牛奶的调查报告率分别为69.90%,85.30%,88.18%,69.48%,报告率最高的行为是经常吃早餐,最低的是经常喝牛奶。

2.2 不同性别学生的饮食行为 在非健康饮食行为中,男生偏食报告率为40.22%,女生为4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1,P=0.281)。女生每天吃甜点报告率为38.09%,高于男生23.39%(χ2=50.645,P=0.00),其余4项行为(每天喝饮料、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357,5.380,4.424,21.870,P值均

2.3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饮食行为 学生每天吃甜点报告率分别为初中29.16%、高中32.90%、职高29.29%,每天吃油炸食物行为报告率分别为初中7.35%、高中5.99%、职高1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79,5.553,P值均>0.05)。偏食报告率为高中学生最高45.03%,其余非健康饮食行为(每天喝饮料、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报告率均为职高学生高于初、高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431,6.602,19.497,P值均

2.4 不同母亲文化程度学生的饮食行为 在非健康饮食行为中,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每天喝饮料(χ2=12.663,P=0.002)和吃路边摊(χ2=8.967,P=0.011)的行为报告率越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饮食行为均随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5 不同家庭类型学生的饮食行为 重组家庭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每天喝饮料、每天吃甜点、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偏食)报告率高于其他类型家庭的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03,3.588,1.615,4.830,4.089,4.248,P值均>0.05)。健康饮食行为(每天吃水果、每天吃蔬菜、经常吃早餐、经常喝牛奶)报告率大家庭最高,重组家庭最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高于其他家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719,14.062,20.327,14.324,P值均

2.6 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饮食行为 不同学习成绩学生每天吃甜点和偏食的行为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1.346,P值均>0.05)。学习成绩越好,每天喝饮料、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行为报告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79,7.922,9.306,8.724,P值均

3 讨论

3.1 学生自身特点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 从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饮食行为女生优于男生。由于女生对食物的喜好,每天吃甜点报告率高于男生,与沈蕙等[1]的相关报道结果一致。偏食在非健康饮食行为中的报告率最高41.49%,低于相关报道[2]。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偏食会导致身体营养素的缺乏,减缓生长发育,并容易诱发疾病。除甜点和偏食之外的其他非健康饮食与喝牛奶行为,男生报告率较高,女生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报告率较高。这与男、女生对食物的注重方面不同有关:女生较注意食物的卫生状况与营养成分,个别女生注重保持身材而少吃肉类多吃水果;而男生喜欢获取方便快捷、口感较好的食物,此外,男生平时运动较女生激烈,能量需求增加,并且男生自我控制力较差。

3.2 学校学习环境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 初中生、成绩好的学生饮食行为与其他学生相比更为健康,其可能原因:(1)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高中生轻,学校在课时安排上能充分保证健康教育课与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的开展。初中生年龄小,其饮食行为也多受家长和教师监督。高中生较初中生经济状况灵活,有更多的自,选择范围多样化,但易受同学、周边环境以及广告宣传的影响。职高学校校内管理较初、高中松散,职高学生对其行为健康程度重视不高,其行为习惯受约束较少。(2)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较听话,对于教师和家长提出的饮食要求能够认真执行,能快速接受健康知识,并体现在其行动上。应针对不同的学校环境的特点,选定不同内容的宣传教育,制订相对应的健康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

3.3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还未独立,生活方面的事情多由母亲主管,母亲在孩子食物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3]。有研究显示,大多数父母有提示孩子吃他们认为有营养食物的习惯,而且父母的提示对孩子选择食物有较大的影响[4]。母亲的日常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较大,这些影响包括父母的提示和/或教育,父母饮食行为的影响、食物购买和分配的影响、食物非营养目的使用的影响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5]。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了其对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掌握程度。文化程度高的母亲重视孩子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能够给予科学的指导。本次调查中,有88.18%学生经常吃早餐,报告率随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上午是学生一日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阶段。已有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将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和健康[6],早餐吃得好的学生明显比不吃早餐和早餐质量不好的学生精力充沛,考虑问题积极,文化课不及格的比例也明显较低[7]。学生的早餐多由父母安排,早餐的品种与质量,会影响学生的早餐食欲和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能满足需要。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家长,尤其是母亲营养知识的培训,向家长宣传学生早餐的重要性,并督促学生早餐吃好吃饱。

此外,家庭结构的构成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的饮食行为好于其他类型家庭的学生,与沈蕙等[1]的相关报道一致。稳定和睦的家庭的青少年有父母及长辈的共同关心,能使其有良好的心态,正面积极的对待生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国内有人通过家庭干预研究,初步得出家长在限制高危因素的发生和控制肥胖中的积极表率作用,即提倡家庭行为疗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参与减肥方案、督促孩子运动、限制孩子进食高能量的食物、家长带头进行体育运动等[8]。因此,要注重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生活习惯影响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建立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

目前肥胖学生的报告率正在逐渐升高,肥胖已经成为较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营养性疾病,不良的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能量摄人和消耗[9]。非健康饮食行为,例如喝饮料、吃甜点、吃油炸食品、吃快餐等,会摄入过多的能量和脂肪,易堆积于体内,造成肥胖。除对青少年心理与精神会造成影响外,肥胖也是多种成年期疾病的隐患,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奶制品、蔬菜、水果对人体营养需求很重要,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蔬菜水果中有多种维生素。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健康的行为能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充足的营养不仅能满足体格生长的需求,还能促进大脑发育,从而促进其智力发展。

因此,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要有正确导向,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加强学生保健意识,提高学生和家长对饮食、健康及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使其意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协助学生将健康知识转化为行动。

4 参考文献

[1] 沈蕙,滕臣刚,李海,等. 江苏省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602-603.

[2] 朱红艳. 张家港市中学生饮食行为与日常锻炼状况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4-45.

[3] 罗海燕,潘小帮,刘辉.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20-921.

[4] 马文军,杜琳,林国桢,等.父母及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 疾病控制杂志,2001,5(2):125-127.

[5] 马冠生.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9,26(4):240-242.

[6] 杜琳,邓小冰,倪莉红,等. 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与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9,15(8):711.

[7] 戴传文,贾晓飞,高小苑,等.深圳市高中学生饮食习惯相关因素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 523-4 524.

[8] 蒋竟雄,夏秀兰,惠京红,等. 家庭因素对儿童肥胖治疗的影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1):2.

第8篇

【关键词】 饮食习惯;营养调查;学生,医科;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1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31-03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各方面的资助,但还没有系统的营养干预方面的资助。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条件。给予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资助,对他们在仅有的经济条件下,形成健康体魄有着现实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探讨合理的营养干预资助措施,笔者于2007年6月24日对大同大学医学院的贫困大学生食物消费行为进行了为期1周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大同大学医学院一~四年级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贫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211人,其中男生48名,女生163名。

1.2 方法 贫困生的认定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学生个人月基本生活费低于150元的为认定对象,按在校学生30%的比例认定。调查采用的是膳食记录法[1-2],由调查对象本人记录自己1周的进食情况,时间为2007年6月25日至7月1日,调查内容包括:(1)早餐就餐情况,分每天吃、有时吃、从不吃;(2)早餐营养质量,依据文献提供的早餐营养质量分类法[3],将早餐中的食物分为谷类、豆类、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和水果5类,如食用其中4类或4类以上为早餐营养质量好,食用

其中3类为早餐质量一般,只选择2类或2类以下为早餐营养质量较差;(3)食物每周食用率和每周食用频次[4]及食物分类[5]。食物记录调查表自行设计,经预试验后修改而成。2007年6月24日召开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研究课题告知会(动员大会),并当堂发表,2007年7月2日收表,调查人员由预防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共发放食物记录调查表211份,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百分率、平均数、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早餐就餐情况 调查的211名贫困生,每天吃早餐的有161人,有时吃早餐的有49人,从不吃早餐的有1人,依次占76.3%,23.2%,0.5%,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6,P<0.01)。见表1。

2.2 早餐营养质量 在调查第1天吃早餐的207名贫困生中,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的181人,质量一般的26人,质量好的没有,依次占87.4%,12.6%和0,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P>0.05)。见表2。此外,早餐仅食用谷类的贫困生有66人,占31.9%,其中男生5人,占男生的10.6%;女生61人,占女生的38.1%,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P<0.01)。

2.3 每周食物食用率 见表3。

2.3.1 早餐食物食用率 在210名贫困生中,早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89.1%)、奶类(27.6%)、蛋类(25.7%)、豆类(10.0%)、蔬菜水果(6.7%)、肉类(4.3%)、薯类(0)。男生谷类和奶类食用率分别为80.1%和38.3%,女生分别为91.4%和24.5%,男、女生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

2.3.2 午餐食物食用率 在211名贫困生中,午餐食用率依次为谷类(99.1%)、蔬菜水果(58.3%)、豆类(24.6%)、薯类(23.2%)、蛋类(10.9%)、肉类(6.6%)、奶类(0.5%)。男生豆类食用率为31.3%,女生为22.7%,男、女生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

2.3.3 晚餐食物食用率 在211名贫困生中,晚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96.2%)、蔬菜水果(31.8%)、豆类(11.4%)、蛋类(10.0%)、肉类(8.5%)、薯类(6.2%)、奶类(0.9%)。男生薯类食用率为16.6%,女生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P<0.01);男生豆类食用率为20.8%,女生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

2.3.4 三餐食物总食用率 211名贫困大学生早、午、晚餐累计为632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9人次。三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94.8%)、蔬菜水果(32.2%)、蛋类(15.5%)、豆类(15.3%)、薯类(9.8%)、奶类(9.3%)、肉类(6.5%)。男生薯类食用率为14.0%,女生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男生豆类食用率为21.0%,女生为13.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83,P<0.01)。

2.4 每周食物食用频次 见表4。

2.4.1 早餐食物食用频次 在210名贫困学生中,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奶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肉类、薯类,男、女生谷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1),奶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

2.4.2 午餐食物食用频次 211名贫困学生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薯类、蛋类、肉类。

2.4.3 晚餐食物食用频次 211名贫困学生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类、薯类、奶类。男生与女生薯类、豆类和蛋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4.60,2.69,P值均<0.01);男、女生肉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

2.4.4 三餐食物食用总频次 211名贫困大学生早、晚餐累计为632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9人次。在632人次中三餐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男生与女生薯类、豆类和蛋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4.00,2.95,P值均<0.01),肉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

3 讨论

从早餐的就餐率及早餐质量调查结果看,贫困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为77.0%,尤其是女生达83.3%,但高达87.4%的早餐质量较差,这足以说明贫困大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而且有31.9%的学生早餐仅食用了谷类,这样的早餐只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其他营养素均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

从每周食物食用频率看:(1)谷类食用率最高,几乎所有的贫困生每日三餐均食用。(2)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食用率相对较高,有近1/3的学生食用;奶类在午餐和晚餐几乎没有学生食用;豆类早餐食用率较低,只有1/10的学生食用;薯类早餐没有学生食用;蔬菜水果午餐食用率最高,有1/2的学生食用,其次是晚餐,有1/3的学生食用,早餐几乎没有学生食用;肉类三餐食用率都很低,即使午餐也仅有近1/10的学生食用;男生早餐奶类,午餐豆类和晚餐薯类、豆类食用率均高于女生。(3)三餐食物总食用率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水果均仅1/3的学生食用;豆类和薯类食用率更低,分别近1/10和1/6的学生食用;男生薯类、豆类食用率也高于女生。

从每周食物食用频次看,几乎所有的贫困生每餐均食用谷类;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食用频次相对高,平均3 d食用1次;蔬菜水果午餐食用频次最高,平均不到2 d食用1次;肉类食用频次最低,平均1周不到1次;男生早餐奶类及晚餐薯类、豆类、蛋类和肉类食用频次多于女生;三餐食物食用总频次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水果的食用频次仅分别为6.7次/周和

6.8次/周,即每日1次;豆类和薯类食用频次更低,每日还不足1次;男生薯类、豆类、蛋类和肉类食用频次也多于女生。

综上所述,某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早餐食品单调,几乎没有蔬菜水果和肉类,仅食用谷类现象严重,营养质量差;食物每周食用率和食用频次基本一致,仅有谷类几乎每人每餐食用,其他各类食物的摄入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要求均远远不够,这样的膳食结构会严重影响到贫困生的健康及其资源储存。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应提倡廉价食品豆类和薯类的食用,以替代动物性食品和相对补充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足。早餐、晚餐的质量男生好于女生,故要特别关注女生的膳食营养干预与资助。

4 参考文献

[1] 郝玲,李竹,主译.营养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

[2] 葛可佑,主编.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88-389.

[3] 高树军,马冠生,翟凤英,等.我国中小学生早餐食物种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196-199.

[4] 马冠生,孔灵芝,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九2002行为和生活方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第9篇

症状:

常患——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齿疾病,胃肠疾病,眼睛疾病……

常见——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差且经常感冒,抗挫折能力较差,逆反心理较强,体质较弱……

常态——缺乏运动,经常玩手机、iPad,学习压力大,躺着看书,长时间上网……

看!这就是中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014年3月,《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千余名小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大检阅”,其中男生占比60.3%,女生占比39.7%;低年级(1~3年级)学生占比56.7%,高年级(4~6年级)学生占比43.3%。

“体检”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健康指数为3.59(5分制),体质指数为3.50(5分制)。

“感冒+感冒”=?

如果你只听说过“集体行动”、“集体潜意识”,而没有听说过“集体感冒”,那你要么是out(落伍)了,要么就是身边没有小学生朋友。

就在今年2月底,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小学部的二年级二班停课了。无缘无故就停课3天吗?当然不可能!学校不仅将停课的消息及时通知了学生和家长,而且还立即上报了区教育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为学生“集体感冒”了。其实,刚开始,只是班里的几名学生出现了发烧、咳嗽症状,可是没过几天,患感冒的同学就增加到十多位。

去年十一长假刚过,在四川泸州大北街中心小学的六年级三班里,也有10名学生感冒发烧,个别学生的身上还起了疱疹。多名学生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后,班主任也是马上就向学校反映了情况,学校立即组织医疗工作人员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温测量与身体检查。

“对于班主任而言,最担心的就是班里的学生‘集体感冒’,但每年春季3、4月份以及秋季9、10月份的时候,班里往往都会出现一两个同学感冒后,很快发展为六七个学生感冒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要求助于校医并且上报给学校了。”在天津市一所小学做班主任工作的刘媛告诉记者,“除了怕学生‘集体感冒’外,我还担心那些身体比较弱的学生由感冒引发其他症状。”

刘媛格外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她的儿子也在读小学,去年12月,刘媛整整“头疼”了一个月,因为不仅班里断断续续地总有两三个学生感冒,而且她的儿子李浩也感冒了。“又咳嗽、又发烧的,我都急坏了。”刘媛说,“那段时间,儿子班里的同学也有很多感冒的,所以李浩每次病情刚有些好转,一回到班里上课,很快就又严重了,反反复复、拖拖拉拉的,几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好利索。”

刘媛说,李浩现在上小学二年级,因为从小身体就比较弱,所以只要是到了容易被传染上感冒的时节,不管怎样注意,他都会病上几天。这让刘媛感到很忧虑,她觉得现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都不太好,而根据她的经验,儿子的身体状况在小学生群体中还属于中等偏下的。

孩子易患感冒,其实不仅仅是刘媛一个人面临的忧虑,在《小康》进行的“2014中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38.4%的小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抵抗力差,并且经常感冒。在“小学生最容易患的病症”排行中,排在前两位的也都和“感冒”有关,位列第一的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紧随其后。

虽然感冒是小学生最常患的病症,但在《小康》调查中,记者却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初期,都会有“束手无策”的感觉,不知道该不该马上带孩子去看病,也说不清楚是应该让孩子打针、吃药,还是应该让孩子像很多成年人那样仅仅用多睡觉、多喝水的方式去对待感冒。

“孩子感冒时,父母要看情况处理。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不去医院。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风寒感冒,一种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通常是受凉造成的,可以用一些食疗方法,或者是吃一点治风寒感冒的中药,孩子应该很快就会好转;风热感冒大部分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表现为嗓子痛、扁桃体大、大便不规律、大便干结、食欲不好、舌苔厚腻,也需要对症治疗。”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建议小学生的家长在孩子感冒时,要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保证足够的睡眠,少到密集的公共场所,“是否需要吃药,要看孩子的体质,如果孩子体质好,不吃药也无所谓;要是体质弱,扛是扛不住的。但是,无论孩子体质好与差,若是发烧超过了38.5摄氏度,而且状态不好时,就要去医院。”

民众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安梅也主张要让孩子在感冒期间多休息、多喝水。据李安梅介绍,在过去,往往孩子一发烧,就认为是有炎症,就给孩子吃消炎药,其实消炎药虽然有抑制细菌的作用,但如果感冒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话,消炎药不仅对感冒毫无用处,而且还会降低孩子的白血球和免疫力,感冒以后反而不容易好。“所以小学生感冒之后,家长最好先观察一下。带孩子验血,看一下血常规,这样就可以判断是细菌性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李安梅提倡尽量不给孩子吃药,“低烧和嗓子疼都不用吃药。如果扁桃发炎或者化脓、发烧超过38摄氏度,则需要用一些消炎药。”

有些病最爱“缠”着小学生

其实感冒并非只是“缠”着小学生,李安梅说,从疾病角度而言,目前在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群体中,最常患的病症都是感冒。而有些病症,就没有感冒那么“公平”了,它们甚至已经成为了小学生的“职业病”。

谈及小学生的易患病症,李海鹰和李安梅都提到了龋齿——这个医学上的名词,常常被老师和家长们俗称为虫牙、蛀牙。李海鹰告诉记者,龋齿除了是细菌引起的疾病外,它可以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和牙槽脓肿。“要注意自身牙齿的保护能力和抗龋能力,包括牙齿的形态,唾液的分泌。其次就是要有良好的刷牙方式和生活习惯。减少吃零食和吃甜食。养成早晚认真刷牙,吃完食物要漱口的好习惯。”李海鹰说。

从事了多年健康管理工作的李安梅还发现,龋齿之所以成为小学生的多发病,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孩子们刷牙不彻底。而刷牙不彻底的危害,其实不仅仅是导致龋齿的发生,还会引起牙周炎、牙龈炎等多种牙齿疾病。

健康专家们的介绍,也印证了《小康》关于“小学生最容易患的病症”的调查结果,牙齿疾病仅次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排名第三。

关于牙齿,美国科学家有一个让人“惊讶”的发现:刷牙不彻底导致的牙菌斑、牙周炎问题可能加大人们患癌症死亡的风险。虽然癌症与死亡,离小学生们还比较遥远,但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是,中国的很多小学生还“不会”刷牙。

同济医院曾对170名小学生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牙齿保健预防干预,结果发现真正会正确刷牙的不到二成。2011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调查也发现,不刷牙或者刷牙方法不对是造成学生蛀牙的最主要原因,多达53%的深圳小学生没有养成“天天刷牙,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

遗憾的是,在中国,针对小学生“牙齿保健”的教育尚不完善。而在日本,对于公民的爱牙、护牙教育培养是从孩童时期就开始的,在日本的小学校里,有专门的“牙齿保健”课程,教材多采用漫画形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护牙知识。课后,老师还会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比如让他们照着镜子画自己的牙齿,等等。

爱牙、护牙为何要从娃娃抓起?在医学界,关于牙齿健康的重要性,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口好牙齿是健康的表现,肠胃的好坏也能通过牙齿表现出来。《小康》调查显示,牙齿不健康的小学生,大多也常患有胃肠疾病,在“小学生最容易患的病症”排行中,胃肠疾病排位第四,超过了位居第五位的眼睛疾病。

“暴饮暴食、挑食、吃零食、不吃早餐、常吃麻辣烫等过烫或过辣的刺激性食物,等等因素,都会引发胃肠疾病,因此要格外注意。”李安梅称。

李海鹰则特别关注小学生的近视问题,“以前学生一般都是从中学开始戴眼镜,现在很多学生则是从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近视了。”

去年的一则报道称,最新调查表明,我国有4亿多近视患者,其中青少年已成“重灾区”:小学生中近视率在30%以上,中学生达70%,大学生达90%;而2010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中国小学生的近视率是22.78%。

三年间,中国小学生的近视率提高了7.22个百分点。去年,一条题为“iPad成儿童视力第一杀手”的微博被转发了上千次,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关注。“2014中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亦显示,在“小学生最流行的生活状态”排行中,“经常玩手机、iPad”被排在了第二位,另外分列第四、五、七位的“躺着看书”、“长时间上网”、“边吃饭边看书”,也都算是不健康的用眼习惯。

睡觉的烦恼

和很多每天放学回家就要抱着手机、iPad玩上一阵子的同龄人相比,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娜显得有些“另类”,在老师和父母眼中,她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学习用功、踏实,成绩名列前茅。

“唉,真没想到,我们从没在学习上为她操过心,却要为她睡觉的事情而烦恼。”王娜的母亲无奈地说,王娜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常常睡不踏实,“刚开始,我和她爸爸以为她是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害怕,还因此批评过她,可后来发现,她好像并不是害怕,那年暑假我带她出去玩,在酒店里和她住同一个房间,夜里竟然听到她在梦话中说做数学题的事情。再往后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她夜里的确是睡得不够踏实,有时候说梦话,有时候会半夜醒来。”

王娜的母亲不明白,为什么一个10岁出头的小孩,竟然还会睡不踏实,“她又不像我们成年人一样,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赚钱养家,烦心事一大堆。”

但事实却并不像王娜的母亲想象的那样,小学生也有心理压力,他们的压力主要来源于课内作业,课外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考试,家长的严格要求等等。

“孩子睡不踏实主要是受到了精神因素的影响。”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兮恒告诉《小康》记者,“睡眠和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孩子上床睡觉时还想着自己作业没写完或是被老师批评等事情,这样就容易睡不踏实。有的孩子白天的精神压力过大,甚至夜间还会出现梦游的现象。”

在成长过程中,究竟有多少小学生面临着睡眠的烦恼?《小康》调查显示,“睡眠不好”在“小学生亚健康的十大表现”排行榜上位列第八;43.6%的小学生“睡得不踏实”;21.6%的小学生“入睡困难”;18.3%的小学生夜里睡觉“打呼噜”;“睡眠质量差”已成为两成小学生的常态;9%的小学生曾患过或正在被“睡眠障碍”所困扰;17.4%的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

“很多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晚睡早起,这是个大问题。”郭兮恒认为。

在“2014中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康》专门就孩子的就寝时间和睡眠时长进行了询问。在就寝时间方面,58.2%的小学生通常在21至22点间就寝;20.8%的小学生通常在21点前就寝;17.4%的小学生通常在22至23点间就寝;还有3.6%的小学生通常在23点之后才上床睡觉。在睡眠时长方面,50.3%的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为8到10个小时;44.9%的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为6到8个小时;3.3%的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为10到12个小时;还有1.2%的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还不足6个小时;其余0.3%的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能够达到12个小时以上。

郭兮恒告诉记者,小学生应该保证每天有至少8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晚睡早起,最好中午能够通过午睡来弥补一些睡眠时间。

按照郭兮恒提出的小学生睡眠时长标准,46.1%的小学生都存在着“睡眠不足”的问题。而《小康》调查却显示,只有17.4%的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睡眠不足的问题并未引起家长和小学生自己的重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有可能还不知道小学生睡眠时长应该达到的标准。

“孩子身体发育要靠生长激素的释放,而生长激素释放到最高程度的时候是在深睡眠的时间。如果孩子的深睡眠少了,会影响到长身高。另外,做梦的睡眠是促进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过程,如果孩子做梦睡眠不充分的话,智力会下降,学习成绩也会下降。”郭兮恒呼吁,要为孩子营造一个非常好的睡眠环境,让孩子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因为这“对我们下一代的影响非常大”。

“小胖墩”和“豆芽菜”的尴尬

在占比为18.3%的夜里睡觉“打呼噜”的那些小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小胖墩”。近些年,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小学校园里,都出现了“小胖墩”扎堆的现象。2011年9月,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出炉,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数据显示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去年5月天津市公布的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学生肥胖患病率达20.61%,这个数字在逐年攀升,且小学生高于中学生。今年3月18日的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到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率从20.3%增加到21.46%……

在各种各样的关于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报告中,“小胖墩”总是被特别关注,不仅仅因为他们睡觉打鼾,还因为脂肪肝、糖尿病等症状也总是“盯”着他们不放——减肥!减肥!再减肥!从“小胖墩”逆转为“豆芽菜”,就好了吗?当然不是!除了容易患上贫血、营养不良等病症外,“豆芽菜”还和“小胖墩”一样,有个共同的“尴尬”——他们几乎都是“体育特困生”,最害怕上体育课。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饮食教育读本》的第一课,就讲述了一个富有启迪性的故事,故事里的“小胖墩”踢足球踢得气喘吁吁,而“豆芽菜”却踢不动。

“过胖、过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都会表现得比较吃力,体育课上,老师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体育考试的标准却只有一个,对他们也不能降低标准。为了帮助他们,很多体育老师都专门组织了‘小胖子锻炼队’,把胖墩们组织到一起锻炼身体,不仅可以帮他们提高体育成绩,还能增强他们的体质,防止他们今后得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体音美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胡凌燕告诉《小康》记者。

虽然“小胖墩”和“豆芽菜”的体质状况并不代表小学生群体的整体水平,但“2014中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的调查数据仍然显示: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体质指数为3.50)差于健康水平(健康指数为3.59)。

《小康》还请小学生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健康和体质满意度分别做出了评价,51.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身体“比较健康”,11.4%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身体“非常健康”;但在评价孩子的体质状况时,只有41.9%的家长给出了“比较好”的评价,7.5%的家长给出了“非常好”的评价——这两个数字均低于前两个数字。

健康的人,却不一定拥有好体质吗?天津体育学院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委员谭思洁告诉《小康》记者,体质更强调身体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人们一般认为没什么疾病,就达到健康的水平了,但是体质好还要求身体活动能力强、身体适应能力强、身体机能水平高,能够承担更多的运动量,能够承担更大的体力活动。”

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体质?谭思洁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小学生应该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全面的身体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包括肌肉力量练习,包括灵敏和柔韧性练习,这样就可以了。

生命在于运动,体质在于锻炼。

但,与此相矛盾的是:55.2%的小学生已经养成了“缺乏运动”的坏习惯。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研究员王知凡、《小康》记者尤蕾对本文亦有贡献)

(连接)

男生女生的“不一样”

1.在亚健康的表现里,男生的抗挫折能力比女生更差,女生的逆反心理比男生更强;男生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女生更容易烦恼;男生的睡眠不如女生好,女生的心算能力不如男生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