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3: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统计人员工作思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煤炭企业;统计工作;地位;原则;思路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24-01
1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统计工作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数据分析库,是该企业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的参考库,更是企业决策者决策支持平台的数据源,统计工作担负着“信息、咨询、监督、分析”四大职能。一个企业统计工作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管理方法、改革力度和人员调配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从企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来看,企业生产、质检、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产生全部的信息聚集在统计部门,统计人员对各环节回馈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成为领导对企业进行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煤炭企业作为能源行业队伍中的组成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煤炭企业看准商业机会,对煤炭资源进行规划和合并,煤炭企业的经营规模得到迅速壮大,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企业管理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幸亏有了统计人员的准确统计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总结,企业领导依靠统计人员汇总的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对企业做出改革和决策,保证了企业的科学管理和良好发展。
2统计人员应遵从以下原则,来加强统计工作的质量
煤炭企业统计人员在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如果分类的资料比较复杂、繁多,则这一类资料应该让多名人员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对结果核对,该方法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度。虽然现在的统计工作多是利用电脑来完成,但事先仍要定好每类的统计顺序,将这个细节做好可降低许多混乱发生的几率,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基本总数要在工作一开始时就计算;为了将责任具体到人,使工作出现问题时不相互推脱,应有专门人员负责统筹所有的计算工作;基本总数和统计数目要多次进行核对,以确保准确性;所有格式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题;所有表格都要做的标准、清楚;表格要细致,要有分类项目;分类时要仔细,不要出现重复的分类,这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表格记录不能胡乱填写,必须完整;各类资料的特点和区别要在表格上全部清楚的表现出来,使之一目了然。
3强化煤炭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端正统计工作心态,改变工作思路
在优胜劣汰严酷的市场竞争下,煤炭企业要想日益壮大,就必须耳聪目明,不但要随时明白自身面临的问题,更要知晓市场的宏观信息和竞争者的相关信息。要想做到耳聪目明就必须拥有能够随时获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的能力,然后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情况做出准确的经营、改革决策。煤炭企业统计部就是能够让一个企业耳聪目明的关键所在,因此,积极端正统计工作心态,改变呆板的工作思路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我们做努力一个好的统计工作人员,真正发挥统计工作的强大能力。
3.2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完善分工负责制度
一个好的企业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甚至可以让一个危在旦夕的企业充满活力,使其快速具有市场竞争力。严格明确企业总部与下属单位之间的统计关系,企业所有信息不论其性质如何,都要进行统计工作。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然后将各项指标下发到各部门,由各部门配合企业的整体统计工作,然后将回馈数据汇总,做出最终的统计分析结果。
3.3结合经济责任考核,健全统计指标体系
一个企业要想将统计工作做好,就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及时为企业领导提供最新、最全面和最可靠的数据资料。煤炭企业统计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整套能反映企业、产品、市场三方面经营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将其与企业的经济责任考核制度紧密联系,用经济考核制度来规范、强化员工的工作态度,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处罚不是目的,提高员工觉悟才是最终目标。
3.4提高统计数据可靠度,加强数据整合能力
一个企业要想依靠统计来及时调整自身动向,就必须保证统计工作的可靠度。只有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统计工作的权威才能确立,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企业的左膀右臂。因此,必须提高统计数据可靠度,加强数据整合能力,坚决抵制统计数据资料在各阶段出现的人为干扰,严格控制数据质量。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灵魂,我们要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灵活细致的分析。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多组人员相配合的方式体现统计工作的重要价值,使统计工作获得良好的、优质的、健康的发展。
3.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人员职业素养
现代社会在不断的强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一个企业靠的是各个部门的员工协调配合才得到有效运转。有效提高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懒散、大意、不负责现象,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臣.论新时期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加强[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技术手段较落后;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
2.贯彻执行统计制度不到位,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层层上报过程中,重服报表,有技术性的,也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统计报表数量有重复报表,也有漏报的结果。
3.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上面对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报送的报表越来越多,工作量随之也越大,从全省来讲统计报月报由原来由4张表,已增到位20张表,并每天上报售日报,由于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有时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例如,我公司几个来多次举办统计人员学习班,1在北京举办统计微机管理学学习班。2在丹东举办购销纯统计系统运行学习班。3在省公司举办全省统计制度学习班。四在兴城举办微机运行研讨班。五在省公司举办全省ERP系统录入学习班等,对全系统统计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特别是对基层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要基层人员素质,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最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2.要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适用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简化和实用,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和完善,适应企业发展要求,适当增加和经济与企业需要相关的统计指标。
【摘要】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其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方法制度与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责任心等都是影响基层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加强法制工作等都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因素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的客观数据,进而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即是发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正确地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就要求我们掌握真实而准确的、详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可以说,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真实、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对切准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制约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县级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
2.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
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3.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
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
4.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新晨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2009,(3)27.
[2]罗天彦.从统计角度看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丹江口统计信息网.
【摘要】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其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方法制度与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责任心等都是影响基层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加强法制工作等都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因素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的客观数据,进而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即是发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正确地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就要求我们掌握真实而准确的、详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可以说,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真实、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对切准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制约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县级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
2.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3.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
4.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2009,(3)27.
[2]罗天彦.从统计角度看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丹江口统计信息网.
企业统计员个人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一20**年,宾馆统计工作在统计局领导的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及集团和公司统计规章制度,经过全体统计工作者的积极努力、辛勤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统计工作任务。
一、20**年统计工作回顾
(一)统计机构设置及人员建设情况
根据《**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公司统计工作实行“专业实施,归口管理”,公司企管部为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同时,根据宾馆领导分工安排,公司总会计师分管统计工作。各业务统计部门按其职责组织全公司本专业范围内的统计工作。人事部负责劳动工资统计,企管部负责多种经营统计。宾馆各部门均设有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二)20**年度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1、逐步建立健全公司统计规章制度,加强统计管理工作
2、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一是不断建立健全公司统计规章制度,规范统计工作程序,严格落实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二是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定期对现有统计人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现有统计人员管理台帐,及时了解现有统计人员变动情况,对无证上岗统计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的无证统计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实现了持证上岗,提高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基层信息质量考核,统计检查时重点检查基层原始记录、统计基础台帐、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促进了统计资料积累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通过统计大检查,进一步贯彻了《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较好地执行了宾馆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提高了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促进了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了公司统计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4、积极开展统计分析,更好地发挥统计的服务作用5、开展统计考核评比,推动公司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20**年度统计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当前搞好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1、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职能仍需加强。
20**年统计工作总结5篇20**年统计工作总结5篇3、统计执法检查力度有待加强。
4、统计分析工作仍是薄弱环节。
5、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
(四)意见和建议
1、希望统计局加强对我宾馆统计工作方面的业务指导。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取长补短,以推动集团统计工作的全面提高。
2、希望集团计统协会通过开办统计分析培训班、组织统计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培训统计人员,以提高统计人员对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力,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二、20**年统计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统计管理工作,强化统计归口管理职能
加强对宾馆统计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的力度,使公司统计工作逐渐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
宾馆各专业统计部门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建立健全规范的统计台帐,使基层统计工作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认真落实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不断夯实统计基础,提高基层统计水平。保持统计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切实贯彻落实统计规章制度
四)进一步加强统计分析,不断突出统计的服务职能
(五)配合地方搞好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
企业统计员个人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二我出生于一个统计世家,从小就对统计事业保藏着真挚、深厚的感情。统计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对现代经济和社会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提供准确、及时、丰富、灵通的统计信息,开展统计数据分析,实现统计服务优质化,是党和政府对统计部门的基本要求,也是统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年9月,我成功通过江岸区统计局的层层筛选,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驻街道统计员。又想起姥爷逝世时的那幅挽联“光辉遗教留在家人心中;统计精神激励子孙前进”。作为家族中的第三代统计工作者,我绝不辱使命。半年来,在区统计局领导们的正确指导和街道领导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努力加强完善统计专业知识,进一步熟悉街道统计工作特点,忠实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能力素质也得到全面锻炼与提高。现将我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 思想道德方面: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我按照江岸区统计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四唯街办事处组织的相关政治学习。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通过认真自学阅读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书籍文件,思考尝试参悟科学发展观与基层统计事业的发展关系。使自己的个人认识在基层统计工作实践中保持正确的方向,个人业务服务在科学统计方法下能更好地发挥出统计工作的职能,从而改善普遍存在于基层统计工作中的“七分统计,三分估计”陈旧统计方法的认识思想观念。
二. 履行职责方面:
(一) 创新思路,全面完成了街道统计工作绩效目标。
街道统计工作目标在全街经济绩效工作目标中占60%以上的比重,完成街道统计工作目标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我坚持以目标为抓手,把目标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针对统计房地产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中的大个体户“小进限”;统计服务业中的现代服务及创业产业、省样本框抽样;统计工业、建筑业中的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等。立足难点工作积极协调,实时跟进,确保了**年各项统计经济目标顺利完成。
(二) 面对阻力,有效提高保证了企业统计网上直报的上报率。
围绕各专业统计报表中的上报钉子户企业,我积极主动地协同街道经协科领导高频率地登门走访宣传,耐心沟通协助,谋求使得钉子户企业负责人、财务主管人员能从思想上根本转变对定时提供统计数据的看法,深刻明白统计为民的宗旨。因此,多次获得区统计局领导大会表扬。
(三) 积极参与担当、优质高效完成街道经协科工作。
例如,完成经协科党报党刊征订指标;对建设四唯设计创意街区进行会议新闻报道;为区科技局扶持辖区内科技企业完成搭建沟通平台,按要求成功组建武汉港阳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为更好地帮助了解沿江大道商务圈四唯片土地规划用地情况制作专业明细图例;为东风幼儿园、武汉市电配二厂企业改制分别提供1994年至**年的职工工资明细清单和企业职工社会保障退款清单等资料,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改制工作进度;每季定期向四唯工商局工作人员索取四唯街新增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信息,以及时统计掌握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发展动态。
三. 工作态度方面:
本人能严格遵守《统计法》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统计法》中革新内容,保持统计知识的新鲜度。完全履行自己作为一名统计人员的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平时注重个人的修养,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磨练自己。
四. 工作成绩方面:
在**年半年时间里,我努力工作,竭尽全力地完成一个驻派统计员的本职工作和街道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统计方面:使四唯街统计站在统计双基评估中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统计工作达标;我还受聘担任区管领导班子和区管干部年度考核组成员,先后参与了对部分单位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经协方面:为建设四唯创意街区所采写的两篇会议新闻均在江岸信息和江岸动态上获得发表;成功使武汉港阳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获得区科技局扶持的创业资金人民币伍万元。
同时,我也发现自身还存在不足,主要是抓学习主动性不够,工作前瞻性还不强,个人统计工作止步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报表催报上,个人的统计分析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将积极努力学习更为专业的统计专业知识,有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加以结合书本知识的运用,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踏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力争创造更加优良的业绩。
企业统计员个人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三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统计部门的精心指导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统计站全体职工精诚协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省市区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区统计局关于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强化统计服务、统计改革、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基础和统计实务工作,全面推进了我街道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了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经济普查后期工作,获得了市级表彰。
**年1-3月,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入收尾的关键阶段,在区经普办的具体指导下,统计站进一步加强查遗补漏、数据核对及备份等工作,全力做到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普查数据更准确,备份整理更完整。
1、是细致核对,继续严格做好单位查漏补缺后续工作。采取一查二核三补的方法,即在查阅前期数据的基础上,更仔细、全面的对街道范围内的单位进行再次核对,补充遗漏单位,补齐遗漏数据。同时,对已搬迁、注销、无法找到的单位做好记录,并在pda设备进行底册核查操作。通过查漏补缺,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2、是及时备份,确保数据安全。街道经普办对辖区7个普查小区共8台pda设备的最新数据进行一次完整的备份和导出,并及时拷贝至区经普办作数据上传。同时要求各普查小区妥善保管好pda设备,进一步提高对数据安全管理的认识,对保存数据的电脑定期进行病毒查杀,确保数据安全保密。
3、是全面回顾,认真分析经济普查工作中出现的亮点和问题,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以后开展工作。在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中,因工作出色**街道办被评为深圳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林**被评为市先进个人。
二、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统计定期报表、年报工作
统计站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采取四项措施,加强统计工作,强化审核评估,准确、及时地完成了**年报和**年定期报表任务,共完成了各专业的年报工作164家,其中限上的工业18家、批发零售13家、服务业24家、建筑业3家、住餐3家、商业小样本4家、劳资99家,辖区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是强化组织实施。为及时、高质量完成**年报和**年定报任务,统计站成立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企业召开年报、定期报表工作会议,讲解报表制度,为企业答疑解惑。
2、是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专业各社区统计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并具体落实到人。
3、是落实规范标准。认真落实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度,要求每个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严把报表质量关。
4、是完善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一套表”的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符合时序进度,客观反映我街道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日曼医药、思骏服装、双合电气3家企业因报表报送及时、数据质量高被评为市先进;闻道服饰、国威电子、中联制药、时运达、斯比泰5家企业被评为区先进。
三、全面落实统计新任务,积极主动推进了固定资产统计工作
**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进行了重大改革。此次投资改革把投资统计对象由项目统计转变为法人单位,把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转变为财务支出。改革后的调查范围由以前有项目的企业扩大到辖区所有“一套表”范围内法人企业,纳入国家“一套表”统计范围,实行联网直报。此次固定资产报表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辖区65家企业需和年报一同报送报表,为确保企业能及时准确上报数据,统计站全体工作人员不畏辛苦,加班加点分片区上门,发放报表制度,一对一对企业统计员进行现场培训,取得企业统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保证了报表的及时报送,受到了区统计局的表扬。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 数据质量 因素 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的客观数据,进而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即是发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正确地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就要求我们掌握真实而准确的、详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可以说,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真实、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对切准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制约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县级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
2.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3.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
4.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 2009,(3)27.
[2]罗天彦.从统计角度看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丹江口统计信息网.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因素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的客观数据,进而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即是发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正确地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就要求我们掌握真实而准确的、详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可以说,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真实、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对切准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制约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县级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张秀丽.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2009,(3)27.
罗天彦.从统计角度看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丹江口统计信息网.
一、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教育统计数据是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依赖于教育统计数据。如何使教育统计更好地服务现代化、服务人民群众,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适度超前发展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好教育统计工作,通过对各种统计数据的科学分析来制定计划、编制长远发展规划。
(二)准确的统计数据是进行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很多政策都是各级部门、各级领导依据科学、精确的统计数据来进行科学决策的。
(三)国际社会对教育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它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四)统计工作是检测政策执行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制定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实施情况到底怎样———可以通过统计渠道反映出来。比如,我们通过审视一个地区中小学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中小学辍学率、保留率等主要指标,就可以衡量和了解该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现在,这种通过科学利用统计数据发现、解决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的工作方法———是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转变管理方式、加强宏观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
(五)统计工作是考评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量化依据。大家都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口径上进行统计工作,那么在这个平台上反映出来的情况就有可比性。因此,统计数据对于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内部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不力,重视不够《统计法》虽已颁布二十多年,但宣传贯彻不力,人们的统计法制意识不强。一些基层教育部门领导平时对统计工作很少过问,根本不重视统计工作,只是当上级部门发现问题或者是上级部门根据统计数据进行投入、分配指标以及调整教职工编制等时,这些领导才发现原来是自己部门的统计数据有问题,这时才认识到今后要加强统计工作,统计工作也不可忽视。
(二)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统计人员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县、乡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兼职,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统计学习培训,业务素质更低,再加上工作中杂事多,造成基层统计人员无暇顾及统计业务,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责任心不强,错报、漏报统计数据时有发生,从而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三)统计数据一致性、衔接性差,水份较大基层统计数字受政绩、政治的影响,以及有些领导的干预致使统计数字水分大,很难做到“真实、准确”,同时也不注重上下年度数据的衔接、对外数据的一致等。
(四)统计手段单一,技术落后基层统计人员做统计工作基本上在手工操作阶段,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个别用计算机,操作也不熟练。
三、做好教育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只有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统计服务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教育统计要立足市场,立足社会,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才能够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例如,当前教育统计指标不够完善的地方之一,就是中小学统计表中没有单独反映农村小学单式学校数、农村小学复式学校数、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数和单轨初中学校数等,因此,不能系统、全面地反映我国的教育现状,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现状。
(二)统计工作要服务于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第一,必须转变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统计工作思路也要不断创新。大家一定要转变观念,随着社会各领域的改革进程而不断改进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我们必须掌握这些信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服务于教育事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二,要明确统计工作主题。如何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做好新时期统计工作,这就要求统计人员要有创造性,统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创新精神,做到与时俱进。
(三)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实现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向历史负责,向科学决策负责”的原则,针对现有的教育统计报表制度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统计数据在生成和和填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核查,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监控预警,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数据不准,信息虚假,不但不能使我们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现状,而且很可能使我们作出与现实相反的判断,危害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始终作为统计工作的中心。
(四)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教育统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教育部门、学校要明确职责,确定统计岗位,充实统计力量,配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统计人员。同时,一定要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真正使统计人员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有能力做好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圆满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五)加强教育统计基础建设学校及教育行政基层单位,应将统计工作与本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结全起来,建立健全原始数据登记制度和统计台账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数据库,做到数出有据,确保教育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
(六)加快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步伐必要的统计工作条件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统计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是统计工作适应时展的需要,改善统计手段、实现统计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教育统计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为统计工作配备专用的现代化设备。同时实现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这样会大大减轻基层负担,降低统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统计数据汇总和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能为领导、上级部门及时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
(七)切实保障教育统计工作经费统计工作再怎么重要,领导不重视就是空的,这是我们的现行体制所决定的。实际上,统计工作做好了,对领导搞好决策是非常重要的。统计是领导的助手,如果领导对这方面不够重视,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领导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更多地关心统计工作者的工作条件,要保证必要的统计工作经费,要拨付专项经费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夯实统计工作基础,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一、企业概况
山东榴园水泥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国有控股大一型企业,下设南分厂、北分厂,年水泥生产能力130万吨。企业获得了产品质量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化验室合格证书等荣誉,是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为认真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落实国家发改委、省政府、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加强企业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公司作为千家企业重点耗能单位之一和省控重点用能企业,深知企业是节能降耗的主体,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市区政府号召,大力推进公司节能减排,顺利完成省政府、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并将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20xx年的经营情况及节能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20xx年,全年计划生产水泥110万吨,20xx年1-12月份,公司实际生产水泥108.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98.36%,实现销售收入190426万元,上缴税金2343万元。单位产品标煤耗83.49kg/t,XX年单位产品标煤耗86.54kg/t,同比下降了3.05 kg/t。20xx年1-12月份,累计节约标煤0.33万吨。与20xx年省政府下达给公司的节能目标0.29万吨标煤相比,超出目标值0.04万吨。由此可见,公司顺利并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
三、节能组织机构及能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和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强化企业节能主体责任, 20xx年初,公司在去年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能源管理工作,调整了能源计量、节能领导小组和节能工作小组,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等,加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
(一) 进一步完善健全节能管理、组织、标准体系。
公司责成一名副总具体负责节能管理和领导工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管理和领导小组,设立了公司节能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单位明确了节能专、兼职负责人,形成了三级节能管理网络,由生产综合处相关人员具体负责节能工作,同时,建立了节能工作机构和管理体系,成立了节能工作管理和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任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在完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的能源政策、法规及标准,组织贯彻、制定能源管理标准,编制节能规划及计划,贯彻执行能源管理中的技术标准,负责组织节能检查,对用能计量、统计进行监督,组织节能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出节能倡议,进一步完善公司能源管理制度。
(二) 分解节能目标,落实节能职责制定产品消耗定额,并对各部门进行考核。
对生产中各项工序、产品的能源消耗进行定额管理,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将节能任务目标层层分解,把能源消耗与工资薪酬、效能挂钩,力争吨熟料、吨水泥能耗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节能技术管理部门建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制定成本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指标细化分解到有关车间、部门、责任人,定期评价和考核;制定车间消耗指标,考核指标执行情况;设立能源统计岗位,专人负责建立能源消耗和成本台帐。对现有生产工艺系统进行优化平衡改造,窑温热效率利用、单机台时较上年有明显提高;在立窑安装变频器,对磨机选粉系统进行改造,制定消除跑、冒、滴、漏的有效措施,并付诸实施,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
(三)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严格执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能源的管理和节约离不开计量,能源消耗以计量检测为基础,而能源计量检测以能源的消耗和供能为服务对象,两者密切结合,互相协调。公司利用计算机技术、erp网络通信技术和dcs集散控制技术实现对诸多能源数据的自动采集、统计,并在重要计量岗位安装监控系统,保证计量的准确性与客观性。通过公司电脑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组织机构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制定了《能源测量和监控装置管理制度》,按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配置计量器具,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和测试及计量器具的日常管理,计量部门采用一级管理的管理机制,由公司专门成立组织机构承担公司的生产、办公所需要的能源及载能工质的节能降耗的管理和推进工作,实行对供配电、煤炭的统一调配和计量统计。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主要耗能岗位、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备,以满足能源计量和管理考核的要求。加强了计量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完善了能源计量器具、原始记录、基础台帐,加强用能的计量和检测,提高企业计量检测的能力,充分发挥计量检测数据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等,计量部门负责能源计量器具测量的适应性配备、检定、校验、计量确认工作,计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由节能办公室统一制定,通过有效实施,不但增强了全体员工的能源计量意识,提高了员工对节能降耗的积极性,提升了企业能源计量的地位。
公司积极组织开展节能协议与能效对标活动。
(四) 加强能源统计管理。
完善能源统计管理体系,对各种能源的消耗进行统计。设立能源统计岗位,建立各种能源消耗台帐;按照上级和能源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填报能源报表;按照国家有关的统计管理规定,进行能源统计管理。统计部门对数据报送涉及部门、时间、内容、计算方法等做了明确界定与规范,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日常考核范围,与个人绩效挂钩,提高统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公司还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相关制度与规定,掌握相关信息,利用电脑使信息实现共享,对各分厂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确认、汇总、整理,登记统计台帐,编报能源报表。建立健全各种能源的购入量、消耗量、库存量等记录,能源质量的化验记录,建立和完善能源统计台帐。
(五) 开展节能宣传活动、能源计量和统计的培训工作。
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千家企业节能工作精神,深入开展“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活动活动,将节能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强力推动,同时对职工加强节能宣传,增强了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节能降耗,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员工真正意识到节约能源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20xx年4月份,公司从市安监局聘请专家来公司,对看火工煅烧理论和现场操作技能进行直到和考核,进一步提高了看火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了能源管理、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公司先后两次安排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人员外出学习,增强其工作责任心,提高了能源统计管理的能力;建立和完善能耗定额、能源计量与统计、节能奖惩、问责制、一票否决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四、层层分解节能目标、逐月考核和落实。
公司将年初与省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分厂,分厂又层层分解到车间和班组,使人人肩上有担子,有压力、有责任,并逐月考核,优奖劣罚。
五、建立节能专项资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1)公司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管理力度和节能研发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工艺配方,采用无烟煤、天然焦搭配配料,立窑采用小料球、浅暗火煅烧,熟料煤耗由原来的160g/t降至150kg/t左右。熟料台时产量也明显增加,出厂水泥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节能也较为明显。该方案经过试验达到优质、高产、节能之目的,目前正在公司内推广使用,年可节约原煤近0.3万吨;
(2)针对各分厂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在南分厂安装2台水泥大磨∮3.2×13m替代原∮2.2×7m水泥磨;20xx年初,公司投资144万元,在南分厂1#、2#窑安装砖混收尘器,由南京旋立集团设计安装;20xx年7月至9月,投资358.2万元,将原3#—11#窑使用潍坊除尘设备厂,型号:fscm8*127,大布袋除尘器,更换为先进淄博鑫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除尘器,型号:ldc-442-1000;与此同时,对两磨和窑底熟料破碎收尘设施进行更换和改造,投资210.4万元。以上技改工程于20xx年10底全部安装完毕。
“xxx”期间节能目标:“xxx” 完成节能量1.43万吨标准煤;20xx年完成1.15万吨标准煤;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XX年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0xx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于20xx年12月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订了这一目标责任书。公司将该节能任务及目标层层落实到各个分厂,分解到车间、班组,使得人人身上有压力、肩上有担子,心中有目标、头上有责任,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良好的节能氛围,20xx年底,公司根据各分厂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完成公司既定节能目标的北分厂和阴平分厂奖励,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向其学习。
“xxx”期间公司节能思路:紧紧围绕“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清洁生产”的主题、目标开展工作,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生产的瓶颈,正视自身存在的差距,继续发挥技改优势,力争通过扎实有效的节能管理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公司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和综合利用最大化,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来支撑,以管理机制来保障,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企业。
六、明年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完善节能的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能源组织机构,能源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管理的职责,严格执行能源的考核制度,创新节能工作思路、加大节能改造措施工作力度
2、加强和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提高能源管理的方法;大力推进节能自愿协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