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的幸福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3: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的幸福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师的幸福感

第1篇

关键词:幸福感;职业自豪感;积极乐观;生活态度;教学过程;纵向比较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95-02

幸福感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专门术语,是判定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主体主观上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正面态度。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幸福,那么幸福在哪里?你生活幸福吗?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课。笔者经过多年实验也对此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幸福感的基本含义

幸福感,顾名思义,即人的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外部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并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古今中外的人都对此意见不一,但有两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拥有幸福感的人精神抖擞,心里充实,物质条件较好,生活美满。

二、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如下

主观方面,虽然有的人生活很优越,但他还是过得不快乐;而有的人生活虽然很艰苦,但他依然觉得很滋润、很幸福。这又是为什么呢?积极心理学认为:“认知决定情绪,情绪决定幸福”,这确实是有它的道理的。客观方面,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历了“社会转型期”,正逐渐进入“黄金发展期”。这个黄金发展期,既是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值期,又是各种矛盾、问题的凸显期。人们面临就业、物价和房价上涨的压力,面临职业、职位和子女教育培养的竞争,面临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安全问题的担忧……看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物质财富的创造,客观福祉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幸福感也水涨船高。相反,各种压力之下,幸福感会打上不同程度的折扣。

三、提升教师的幸福感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可以说,只有教师感到“幸福”,那学生的状态才会有“幸福”可言。但是,近年来,经常有教师的负面报道出现,究其原因是虽然教师的待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生活节奏地加快,高校扩招、教师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后,其付出的劳动强度已经增加了很多。在连轴转似的生活中,教师有时忙得吃饭睡觉都顾不上,更不要说去理性地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幸福了,于是,其幸福感的指数下降很大,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呢?

1.教师要先树立自己的职业自豪感、幸福感。教师的职业最神圣,因为我们教师天天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群生机勃勃,将来是社会的主人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启发学生的心智,开启其美好的心灵,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的以后成才之路奠定厚实的基础。当看到桃李满天下时,哪一个当教师的不感到欣慰至极。这是专属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教师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教师,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其心情好坏对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当面对学生的时候要满面春风,春风化雨似的去关爱他们。即使是问题学生,也应该多看看他的长处,想想他的优点,因材施教,使之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这样,学生进步了,教师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幸福是需要提醒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很幸福,幸福也需要积累,经常给自己一些积极地暗示,久而久之,心情就会幸福很多。如果总是一副冷面孔,觉得自己是世界是上最可怜的阶层,然后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于是学生更不配合教学,然后自己更愤懑。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

3.教师要用心去营造幸福的教学过程。幸福的营造是一个过程,有了好的开头还不够好,还要有一个好的收尾。如果你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步,懂得收集自己一点一滴的幸福,你就发现自己真的是处在幸福之中呢。顺境有顺境的幸福,逆境有逆境的幸福,喜怒哀乐都是生活的不同乐曲,要学会享受不一样的幸福,不一样的人生。没有艰苦跋涉,就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心境,没有八年抗战,就没有中国人的独立,没有苦就没有甜。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份不一样的幸福,活在当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只要我们把平时的工作做到位了,那结果自有公论。我们可以在数学推理中找到其严密的美,我们能够在抒情篇章中找到豪放的美,我们能够在英语教学中感受到异域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看到这么多美的事情在身边,怎还会有不幸福的感叹呢?

第2篇

    今天上课的时候,张主任讲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有些感触,提出来,与同行们探讨。

    我思考的是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做为教师,过去人们常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能否认,现在有这样认识的人少了。其实过去的那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教师的职业和医生的职业一样,是一种很神圣的职业。可是这些年来,外界环境给教师的压力很大,从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教师应有的职业幸福感。比如升学的压力,使很多教师每天从早到晚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挖空心思,而难以享受到育人的幸福;较底的待遇,使许多教师还在为保障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马斯洛心理学不是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情况么,只有一种需要的到很好的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而只有教师是在为追求实现教师自身价值时,才会有牢固而持久的幸福感。

    我想:从本质上说,教师的幸福应该来源于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的满足,这与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我们的教师应该主动的追求育人的幸福,创造的幸福,但是同样需要社会给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合理的待遇。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教师的事业正是叶的事业,不图名利,默默无闻,但是希望有公正、自由的环境,就象叶子也需要阳光和水分一样。

第3篇

【关键词】教师 职业幸福感 自身魅力

《孟子・尽心上》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的三乐之一。但是,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不高,而且,现实中也经常能够听见一些老师抱怨,工作很忙、很累,学生难教,在言语和表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职业倦怠。静心想想,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教师群体出现这样的情绪现象也是很正常的,然而,情绪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如果教师把这种情绪带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发展,甚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关爱。而对于教师本人来说,应该在工作中努力克服职业倦怠,积极寻找职业幸福感。

一、正视本职工作,抛弃职业错觉

一提起教师这个职业,我们会想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一些耀眼的光环,也会看到或听到人们对一些教师有损师德的行为的强烈批判。我想,这恰恰证明了教师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只是各种社会职业中的一种而已,既没有像人们说的那么高大,也没有像个别人想的那样卑微。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中承担着传承文明,推动人类繁衍生息的责任,教师这个群体只是承担这一责任的直接责任群体,就像其他社会群体承担其他社会责任一样。所以,教师既不要在光环下迷失自我,又不要在平凡中失去职业尊严。这样,我们才会平静下来,才不会被外界因素所左右,才不会在距大落差出现时产生职业怀疑,才能守住平常心,坚持不懈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接近幸福。

二、全身心投入。钻研业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变得浮躁了,人心变得浮躁了,我们很多教师也融入到社会浮躁的洪流中了。追求物欲、结交社会关系占据了我们的生活,职业倦怠、自满情绪悄然滋生,业务方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在忙乱的生活中,我们失去了自己最应该把握好的东西,在工作中也就没有幸福感可言了。无论做什么工作,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认真去钻研,都将一事无成。作为教师同样要认真研究专业知识,研究教育对象,研究教育方法,让自己忙起来,让工作更富创造性。这样才会真正发现学生心灵的广阔,专业知识的浩瀚,才可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作为,才会最大限度地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而当我们将知识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看见他们成人成才,精神上的满足又会升华为强烈而又真实的幸福感,这是通过其它方式所体会不到的。所以,业务是教师的根本,钻研业务是教师精神升华、获得幸福的源泉。

三、育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始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尽管他担任校长,同时兼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又经常外出开会,无人代课,但他的学生学习成绩依然很好。语文教学中,他采用课堂教学六步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提高能力。在班级管理中,他坚持不为难学生、不纵容学生的原则,采用激励的办法,让每个学生有事做,班级事情有人管,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既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又成就了老师自身。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又是怎样对待犯了错的学生的?又是怎样给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扣上差生的帽子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观点早已被教育界所认可。每个学生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问题可能在于我们有没有爱心,有没有耐心,有没有想办法帮助他们,这应该是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多给他们引导,多给他们鼓励,也许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学生会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也能从学生的成长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四、加强修养,提升自身魅力

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不见得非要有华丽的辞藻,更无颐指气使的教导,更多的是朴实无华的语言,风趣幽默的举止神态,这绝不是能刻意做到的。而应该源自于其浑厚的学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活体验,以及对问题深刻的思考。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只满足于眼前的东西。比如,知识讲明白了,学生管住了,就不愿意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思考更深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我们往往很肤浅,在教育教学中底气不足,本能地就对学生拒而远之,而学生也不会在你的知识之外感受更多的吸引力,那么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往往就会变成我喂你吃的机械性活动,这是很可悲的。教师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有阳光的心态,广阔的视野,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兴趣爱好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修养,提升自身魅力,而这绝不是哗众取宠,欺骗学生稚嫩的心灵。而是教师对自身修养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向往。通过自身魅力的提升,更好地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把学生引向健康的成长之路。作为老师,能得到学生的信赖、爱戴、愿意与他一起徜徉知识的海洋,难道他还不幸福吗?

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第4篇

关键词: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创造生活

全国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做一个富有智慧的班主任》一文中说:“‘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并且就在我们身边,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山村教师周玉树、蒙兰凤、庞占奎、王生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强守护着一方土地,虽然清贫,但我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来自内心的幸福的笑容。”

教育就是追寻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

快乐之花的盛开,需要智慧的汗水去浇灌:快乐需要预设。在备一堂课前,我都要问一下自己,你都要和学生共同体验什么,我们会共同体会到哪些幸福,我们不只在知识上有收获,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心灵上会有交流。课前,我给学生留下大约十分钟的演讲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共同体会《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黄土高原的坚强执著的奋斗耕耘;认识了一个在《花田半亩》里跟病魔斗争的叫田维的勇敢、美丽的女孩;还有我们共同倾听了当今中学生对文化爱国的真诚呼唤,还有令我们感动的索尼相机的广告……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幸福,这是我们师生之间共有的幸福,我们预想这五分钟会有哪位同学带领我们去向何方,体会着拥有期待的幸福。

课堂上,每每看到学生苦苦思索后顿悟的表情、每每听到学生有见地的激情的争论,这种幸福的瞬间成为教书育人最本质的感悟与体验。课下,我会为学生一次认真的作业而感动,为学生的轻声问候而感动。教育生活中,有很多故事,只要注意去发掘,你一定会发现和拥有许多快乐。真正的教育需求的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过自己追求的生活,诗意工作才是真正的幸福。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更要诗意地工作。教师这个职业虽然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不多,但是却承受着社会巨大的压力。来自家长殷切的期待、过高的要求,也源自辛勤的工作却赚来的不是很丰厚的收入,这两点使得一部分人受不了压力、受不了清贫,没有选择教师的职业,或者在选择了之后又转向其他行业。我想,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一项美丽的职业。

“乡村的夜晚安宁而恬静,你窗口的灯光温暖而舒适;乡村的教室简朴而单调,你育人的话语隽永而充满哲理;乡村的天空高远而辽阔,你宽广的情怀包容而无悔;孩子的眼神纯净而善良,你无私的灵魂阳光而伟岸。”这是安徽蚌埠怀远县邹庙小学孙本召同学写给他的老师的一段话,我们为这温馨的文字动容,自此,教育的高尚犹如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明净,滋润、荡涤学生的心灵。是的,教育应该像诗一样轻灵,能够穿透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拥幸福之心,执著工作。

我们的生活会面临很多诱惑,但是我们要坚守我们所选择的!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每天夜半跪地拜天,长此不辍,其虔诚终天感动了天帝,一日天帝现身眼前,问他所求,这人便说:只求今生不愁吃,不愁穿,无病无恙,最好再有几个闲钱游山玩水。眼睛总是盯住别人的幸福,心里常常垂涎别人的生活。幸福不是瞪着眼睛垂涎于别人的拥有,而是珍惜坚守自己当下的,那么又为何在自在的日子里自寻烦恼呢?

当粉笔只剩下最后一根,你猛然回首发现,自己已是满头白发。在真实的教育环境面前,一颗颗本来充满激情、饱怀理想憧憬的年轻的心,随着时光的消磨慢慢地变得懈怠,教育激情也日渐丧失,我们困惑,于是放弃当初所选,还是在岁月的执著打磨中,捧出一颗颗美丽的雨花石?关于这个问题,乡村教师告诉了我们答案。乡村教师群体中,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像一棵棵安静的不为人瞩目的路边花草,长期坚守在困难的教育环境里,而无丝毫抱怨。你问过自己,你后悔吗?你幸福吗?他们笑着回答,很幸福,不会后悔!这种对大山的执著,源于内心深处的梦想;对大山里孩子的爱,唤醒教师心灵深处浓浓的幸福之情。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幸福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96-02

幸福就是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那么,影响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呢?怎样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现得出以下结论。

一、影响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社会方面的影响。社会关系对教师的幸福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给个体物质、信息和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其归属感、愉悦感、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安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健康行为模式,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防止主观幸福感的降低。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更需要社会关系的支持。

2.幼儿园专业方面的因素。个人所学专业或所从事的职业也会影响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对教师的调查:教师工作感到累的程度和工作感到压力大的程度分别要占七成以上。而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和自我发展的满意度不到两成。他们常认为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对薪酬待遇不满意,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等等。表现出工作混日子,得过且过,没有激情,缺乏创造欲望,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的“职业倦怠”,由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偏低。

二、学校培育幸福教师的可操作的主要策略

1.幼儿园教师应聘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和指导。提倡发展性心理辅导,即互动互助,干预矫治,调节心理压力与自育自助,学习预防,改善心理品质相结合;开发校本群体辅导资源与开发教师自身教育资源结合。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尝试为教师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咨询以提高教师心理应激水平。如矫正心理(行为)问题。为教师提供鉴别并矫正已出现的异常心理和行为的粗浅咨询和基本调适方法,如工作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教症等教学适应问题;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问题;说谎、胆怯等不良行为。以及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等身心疾患的咨询和调适。开发心理潜能方面,围绕教学能力提高、职业焦虑调适等内容,通过集体和个案研究,探寻影响教学情绪的主要因素和调节课堂教学情绪的策略,在指导教师调节并完善自己教育行为的实践中,减轻教师压力,达到个性内部结构的平衡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指导人际互动技巧方面,指导教师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习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消极情感,学习处理人际互动中冲突解决、合作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为教师恰当地解决人际情境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提供参考。

2.学校社会支持应该建立系统,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幸福感。社会支持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降低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减轻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个体采用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再加上有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压力就会化解。反之,如果个体不能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且周围没有可以求助的社会支持系统,就不能使压力得以释放,从而使个体持续处于压力状态之下。因此,学校和教师如果能够借助一个可资求助的社会支持系统,调控管理职业压力,那么会有助于教师压力的缓解,从而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根据我校教师压力调查分析和压力形成的过程,我们预设了教师压力调控的校本管理模式。模式的主框架参考自我三层理论搭建。用社会支持系统三要素构建的“学校宏观调控管理”和“教师自主调适管理”,分别从社会支持系统外部“环境、制度、培训、辅导”的调控和内部“自学、自省、自律、自娱”的干预角度提供调节压力增强教师的幸福感的策略。

3.引导幼儿园教师自我反思,培养职业幸福感。加强教师成长的自觉反思与合理规划,有利于教师确立理想的目标,促进专业发展,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的人生。学校在制订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时,也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人生发展的目标作为重要内容来规划。要让教师们为一生幸福奔向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并让他们从奋斗成功中去追求幸福、享受幸福。

4.引领幼儿园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幸福感。现代教师的幸福感缺失,很大的程度是因为观念的陈旧和令人担忧健康状况,因此引领教师转变观念、开展各种健身活动是有益于教师的幸福感的增强的。

(1)多读书,增强底气。教师应该多读书,读书能够积淀教师的底气。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2)多创新,增强灵气。做一个好教师,或者说做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要的是灵气。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每一堂课,创新批改每一本作业,创新每次与学生的对话。精彩的课堂来自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瞬间来自教师的灵气。要做到胸中有灵气,就需要静下心来,静下心来琢磨学生。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拿着一张旧船票(教材),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顺利登上那新的客船。(3)多练功,增强骨气。做一位有骨气的老师,必须有独立的人格,必须有自己的头脑!顺着梯子向上爬,总有撤梯子的时候,掌梯子的人也总有该休息的时候,脚下的人总有觉醒然后把你推开的时候……到那时,你去找什么来给你垫背呢?在空气中漂浮着的总是没有多少质量的飘絮!

做一位有骨气的老师,必须有自己的脸面,虽说不能成为鲁迅那样的冷峻,但是总不能硬做鲁迅!不是那种脸面不定,越往上,脸面离天空越近!鲁迅的冷峻不是做给小百姓看的,不是做给学生看的,不是做给同伴看的,因为他的脚下是实实在在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路!

参考文献:

[1]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

[2]“幸福教师”自主建构与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实验方案)[J].镇江市实验小学.

第6篇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

从小时候听那首“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绿荫下,也不再你梦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到前几年看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再到我个人的QQ个性签名: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老师,职业幸福是什么?

作为社会的构成体,每个人都有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回报,同时社会也会以工资的形式回报个人。那么,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除了用劳动报酬这种有形的东西来衡量其存在价值外,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种无形的东西也能衡量其存在价值。事实上,教师在以多元、多姿、多态、多角色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对于教师来说,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教师本人的人生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了,教师才能把这种幸福感转递给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幸福。教书育人既是一份职业,又是一份事业。职业是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而事业则是精神的寄托,是教师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及追求目标的活动。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么,谁能给予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何获取呢?我个人觉得一名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一、学生能给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往往来自学生,当看到自己以智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用知识和德性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教师看到学生那感激不尽的笑容,就感受到了幸福,一种无以取代的幸福感。对学生或成人、或成才的成功教育是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最好的诠释。因此,如果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进步,那么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知道感恩,作为老师,我们也时常会抱怨。但一句真诚的“老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好!”,足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足以让老师有一种快乐的幸福感。学生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学生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

二、教师自己能给自己职业幸福感

如果说,学生能给教师职业幸福感,那么,教师自己也能给自己职业幸福感,事物的发展由其内因决定,其内因便是教师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可以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倘若能给自己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话,精神便有了支柱,生活便有了目标,工作便有了干劲。所谓精神家园,就是可以进行灵魂与灵魂,心灵与心灵沟通的场所。它的存在是很微妙的,但它给人带来的精神寄托或激励却是无穷的。而教师的精神支柱就是学生,目标就是让学生取得进步,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就有了动力,所以当默默的耕耘终有一天换来教育的累累硕果时,幸福便不言而喻了。原来,幸福,也是掌握在老师自己的手中的!朱永新教授说过:“要想写得精彩,就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谁不想收获精彩?谁不想活得有意义?而一切的如意都要靠自己创造。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三、学校能给教师职业幸福感

如果说班级是学生相处的大家庭,那么,学校是教师们相处的大家庭,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大环境。教师的幸福除了来源于学生之外,更来源于学校这个多才的文化广场。教师个人业务的发展、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同伴的互助,这些对教师都是一种肯定,也决定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定位,对自身社会角色价值的准确判断,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在三尺讲台上,有愉悦的心情,有感恩的心态,展示的便是充满幸福的微笑,获得的便是职业幸福感。

四、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你给教师职业幸福感

第7篇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教育公平 幸福感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48-02

社会的进步靠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可以说,一支充满朝气、才气的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整个教育的成败。提升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中国,体现教育公平的一项任务。对应以上分析的制约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提升农村教师幸福感,需要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社会要关注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1.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在推动社会文明和创造和谐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尊师重教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按时发放乡镇补贴,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每个教室都安装电子白板,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完善医疗、住房等福利制度。

2.寄予农村教师合理的社会期望。教师背负着培育下一代人才的巨大责任,社会对教师也寄予了深切的厚望,甚至将教师视为“神”,以为教师无所不能,一旦教师的努力与社会期望不能合拍的时候,对教师的责难便开始了,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新闻媒体对个别失职教师的大势批评,使整个社会对教师都充斥着鄙视、厌恶、甚至憎恨。社会的宽容和支持是农村教师成长的有利环境,合理的社会期望可以降低农村的社会压力,因此,社会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农村教师的劳动成果,当社会对教师进行指责、谩骂时,不要把这些压力都推到教师个人的身上,教育管理部门要引导公众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多关注农村教师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形成社会对农村教师良好的信任感。

二、学校要创造条件优化教师成长空间

1.减少农村教师压力。教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需要发展、需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往往将老师折磨得筋疲力M,“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很多农村教师真实的生活写照,在这样的状况下,幸福感荡然无存。学校领导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农村教师的日常工作,给教师们减压;要善于因材施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免不恰当的人事安排;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农村教师、学会赞美下属,被重视、被尊重和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实现正是农村教师幸福感产生的重要源泉。

2.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农村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与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分不开。学校领导之间要做出表率作用,形成一种精神凝聚力,在做出利益分配和荣誉分配的时候进行全局考虑,避免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学校对教师间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行为要予以批评和制止;要弱化竞争,在精诚合作中缓解教师们的压力,让农村教师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快乐的工作,愉悦的生活。

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提升人格魅力。成为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赢得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才会有幸福感。要提升人格魅力,首先要具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使命感,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始终保持一个平和、愉快的工作心境;其次,要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充满信心,并能虚心向他人学习,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执行目标的决心和毅力,对突发事件能沉着冷静的处理;再次,要具备持久的职业动力,在困境中求进步,在艰难中勇于前行,对工作始终持有一种不懈的追求。只有获得事业的成功,才会获得心灵的富足,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

第8篇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初中教师

1 引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以及情绪体验,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关注程度的提高,主观幸福感已成为积极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最近10年问.随着研究的日益丰富,关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探讨也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研究者的兴趣。许多学者对于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教师群体与非教师群体以及男教师与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等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近期还有人对城镇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中小学教师。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明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揭示城乡因素是否对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存在影响,以推进本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笔者考虑地区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状况等综合条件,选取四川成都市、双流县、都江堰市、阿坝州及内江市20所中学的560名城乡初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城镇教师288人,农村教师272人。

2.2 研究工具采用自编的《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与比较。该同卷系笔者根据对主观幸福感内涵的界定以及对初中教师访谈的结果,借鉴已有相关问卷缩制而成,并经反复修改和试测,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信度检验的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q=O.8503)和效度(采用效标效度检验,问卷与效标分数的相关系数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r=0.613,P<0.01)。问卷分6个维度,分别为“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维度1)、“对学校及领导的满意度”(维度2)、“对收入福利的满意度”(维度3)、“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维度4)、“与学生交往的幸福感”(维度5)、“与同事交往的幸福感”(维度6),共35个项目。每个项目5个选项,分别赋值5、4、3、2、1分。全卷分值越高表明该个体主观幸福感越强,反之则越弱。问卷个人信息主要涉及教师的4个特征因索,即地域、性别、教龄、任教科目。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采用集体施测,教师匿名答题。施测完毕,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最后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的比较分别对城镇教师(288人)与农村教师(272人)在主观幸福感6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l所示;并对其进行t检验。

在本次调查中,除了“与学生交往的幸福感”这一维度之外,其它维度的平均分及总均分上,农村教师得分均高于城镇教师得分。

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总均分存在差异,且差异达到显著的水平(P<0.01)。据此可以认为,城乡因素是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从总体上讲,农村教师(99.16)比城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94.86)更强。这一结果与杨婉秋等人的研究结论恰好相反。

3.2 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各纬度的比较,城、乡初中教师在“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对学校及领导的满意度”、“对收入福利的满意度”及“与同事交往的幸福感”上均有差异且达到显著水平(P1=0.006<0.01,P2=0.000<0.001,P3=0.002<0.01,P6=0.001<0.01)。这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农村教师显著高于城镇教师。据此可以认为,城乡变量是主观幸福感上述维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与学生交往的幸福感”这一维度,城镇教师平均得分(19.48)稍高于农村教师(19.26),但差异不显著。“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这一维度,农村教师平均得分(12.11)稍高于城镇教师(11.18),但差异也不显著。

4 讨论

总的来说,城乡初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差异,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有着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农村教师从工作本身、学校及领导、收人福利、社会支持、与同事交往这5个方面都比城镇教师感到更幸福;而城镇教师只在与学生交往时比农村教师感到更幸福。

结合调查与访谈结果,笔者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从理论上来看,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它主要依赖于本人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也就是说,幸福是相对的,根据评判标准的不同,人们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幸福感。虽然一般认为农村教师在许多方面尤其是物质条件方面不及城镇教师,但是相对于身边那些在烈日与寒风中,日日劳苦耕作以及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农村教师已很满足于自己的工作与收入了。其次,从现实角度来说,农村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农村教师在住房、日常基本消费等方面大大地低于城镇教师。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工资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在大多数农村,教师职业依然受到人们的尊重,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许多农村初中教师均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满意。

第9篇

1

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不同教师的职业理解、职业修养、职业需要不相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对它提供的支持与保障也不相同,教师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就会不同,他们在职业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就会千差万别。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是感受到了职业幸福,如果情感体验消极,就会“觉得不幸福”。不同教师的幸福感不同,“觉得不幸福”也会不同,所以笼统地讨论教师、讨论教师的幸福感、讨论教师“觉得不幸福”,其实没有多少实在意义。

试想,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如果获得高职称,会有什么样的幸福感?有些薄弱学校的教师因为学生成绩排名总“薄弱”,他评不上高职称,是否会觉得不幸福?那个因为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要办“名校同学校友会”,就“大热天里顿时感到冰寒彻骨”的教师,他觉得不幸福又是为什么?如果“教师普遍觉得不幸福”是个真命题,那么说些给教师幸福、让教师快乐之类自欺欺人的话就没有意义,幸福和快乐从来就不是个谁给或谁让的问题,向教师提供心理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无济于事,心理调适解决不了不幸福的问题。何况觉得不幸福也未必就是坏事,它或许还是教师的一种觉悟,是他觉悟到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所以值得研究的是,教师的幸福感缘何而生?教师们为什么普遍觉得不幸福?

教师的幸福感可能是一种境界,处在不同境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如果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分析,他在职业生活中的幸福感是满足哪个层次的需要获得的?是生理的安全的需要?还是人格尊重?审美抑或自我实现?这就能分析出不同的境界。如果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层次来分析,他在职业生活中的幸福感是在哪个层次上获得的?是遵守规范?还是拷问良心?抑或体验幸福?也能分析出不同的境界。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学识、职业专业学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这样的角度或维度来分析,可能更多地联系到教育的问题,也能更实在地解释教师的幸福或者不幸福。

2

要求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加强师德规范教育,这无疑是必需的。但规范是他设的,未必能自主,遵守是被动的未必能主动,局限于外部规定性和约束性的要求,道德就会缺乏内部环境的自觉性。所以在“遵守”的境界,师德规范很容易被异化成教条,人们为这些规范制定的奖罚标准或评价指标,也很容易为人的德性的不确定性所困扰。人们很难判断一个教师究竟是遵守师德规范的模范,还是德性高尚?毕竟如忠诚事业、热爱学生、以身立教这类规范只是教师德性修养的基础,整日唠叨这些基础的教条,可能感受不到多少职业幸福。

说“教师是世界上需要知识最多的职业”、“没有哪样知识是教师不需要的”,这不是什么规范,它却能让教师们孜孜不倦地学习跨学科的学问、学科专业的学问。但在教师学问不幸被唯学历的规范替代的情况下,它们就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替代了,甚至哪所学校的学历都成了衡量教师学问的依据。这就滋生了一种符号化的学历教育,这种教育把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价值消解了,把教师职业学问的可持续发展异化了,教师获得更高级学位的欣慰,就让人隐约地感受到,他的幸福与学问无缘。教师如果不以有学问来体验幸福,学生又以何体验幸福?教师和学生被裹挟在考高分、择名校、奔名牌的漩流里,对学问和学识却冷漠和厌倦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有学问有学识的教师还会有幸福感吗?

说“教师人人都是艺术家”、“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也不是什么规范,它却能让教师们自觉地生长起草根化的教育研究,让他们朴素地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地备课上课、用心地教书育人。但在教书育人的学问不幸被各种职业符号替代的情况下,它们就被课题、论文著作、赛课评奖替代了,甚至获什么奖、有什么职业名堂就成了衡量优秀教师的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但大家趋之若鹜地追逐符号,把过多的精力用在评审、评估、获奖上,把教书育人的真谛都要消解了,这是否是本末倒置?谁能说得清在此期间,学生们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且不论“应试教育”是否称得上扎扎实实,但轰轰烈烈的教育必定不是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太肤浅,满足于这样的教育的教师,只能获得些肤浅的幸福,而不断地拷问着责任良心的教师,如何能从这样的教育中获得幸福感?

3

良心是隐藏在内心里的意识活动,它让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道德责任。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隐蔽的、自觉的职业责任心。它的外显的形式不像规范道德那样高调,它低调平常地隐忍着一份职业责任,所以是一种高境界。当教育受到冲击,教师遭遇不公,教师职业行为无所适从的时候,只要说一句“凭良心”,就能让教师问心无愧。而这样无愧的心灵之问,交织成教师复杂的情感体验,就可能既幸福也不幸福。一位在“”期间坚守着教书育人的教师,他说他跟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很充实,离开学生的时候,望着冷漠的校园,心里空落落的就有些凄楚,他显然既幸福也不幸福。一位在山区支教的教师,他说他跟那些像山一样淳朴的学生在一起很幸福,他带那些孩子到城里去考试,他们考不过人家,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懂事的孩子们一直在说些宽慰他的话,他流了泪,但是很幸福。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这是教师道德。一位薄弱学校的教师说,总得有人教这些进不了重点也考不上名牌的孩子吧?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比别人差,教他们其实挺幸福。只是学校的成绩排名总是倒数,感受到被漠视、受歧视,心里就觉得憋屈。基础教育到底是要培养负责国民还是只培养考生?人民的教育事业中的人民究竟是谁?这几个问题弄不清楚,如何能幸福?一位薄弱高校的教师说,学生进校时还是个孩子,他们的发展潜力不比别人差,培养他们成才很幸福。只是见到有些部门的招聘条件,就用他们的学校出身把他们挡在门槛之外,这样的学校歧视,让人很愤慨。办重点高校是要让学生肩负社会责任还是享受终身特权?如果逼着学生以学校为耻,我们也不能以学生为荣,教师如何能幸福?

教师的职业学识、职业行为也在遭受良心拷问,这主要关乎竞争性考试评价。一位名校的语文教师,他说他总是接高一的班,一直教到毕业,他说他高一高二教语文,高三搁下语文奔高考。他教语文很幸福,学生都喜欢他的课,但他们奔高考很无奈,学生不像学语文那样喜欢但也很努力,他有真切的教师幸福体验,也有不幸福的教育觉悟。恐怕绝大多数的教师就没有如此的幸运了,他们与学生一起奔命于竞争性考试,只是为了能获得高分,他们得经历炼狱般的过程、教与学的厌倦、身与心的疲惫不堪,着实没有多少幸福感,或者也有不幸福的教育觉悟?莫言说他很幸运,小学五年级就不得不辍学了,否则他的小说大概就不会有创造灵感了,他说的幸运,指的就是逃脱了炼狱般的过程、教与学的厌倦?其实他还有一份幸运,他申报诺贝尔奖没有学历规定,没要求他的第一学历必须是名牌高校。

莫言说他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经常在班上读他的作文,那位老师当时是否幸福这不得而知,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他必定是个有良心的人,教师的良心让他负起了教师的责任。前些时候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莫言旧居荒芜的院子里说是去沾点喜气,但他们必定不去寻那位有良心的教师,也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有莫言辍学后那样的经历、阅历,他们只是向往莫言的获奖。成千上万的教师,还在用良心肩负着教师责任,默默地教书育人,他们未必有机会追逐职业符号、职业名堂,也未必有机会搞课题研究、赛课评奖,但他们未必不幸福。而有些科研成果累累的教师,或者正在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感受焦虑?如果他们只是为自己获得某些名堂而敷衍教书育人,或者还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他们也未必就幸福。

所以教师凭良心获得的幸福感,是内在自觉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的体验,这样的幸福感以“问心无愧”而坦荡,以无怨无悔而坦然。这因此是超越了整日唠叨些遵守师德规范教条的境界,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奉献、热爱、以身作则联系起来的境界。其实也正是在这样的境界,教师觉得不幸福才可能是一种觉悟,一种对教育问题的觉悟。这种觉悟让教师因为教育不公、教育歧视、学生不堪“考业”重负、素质教育不能全面实施而觉得不幸福,也因为教育浮躁、浮夸、形式主义,教师不能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教书而觉得不幸福。

4

大家都知道“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再高尚的了”,为什么教师还会觉得不幸福?其实夸美纽斯的话,只是教师职业的外在评价,是他人评价、社会评价,不是教师自己的主观感受,它代替不了教师在事业追求、职业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只是个奉献的职业。道德不只是意味着给予他人、赋予他人、牺牲自我,有道德的教师也不只是像蜡烛、春蚕、梅花、人梯,他不会只凭人们的高评价感受幸福。教师是个主体的人,他体验到积极的热爱而不是消极的忍耐的时候,体验到收获和成长而不只是付出和牺牲的时候,才会真正感受到幸福。如果他不是个职业交换关系中的人,还是个有精神追求的人,他像蜡烛一样照亮他人,就必然感受到自我辉煌,未必像殉道者那样悲壮。物质环境贫困的教师,精神环境未必也贫困,他们不需要怜悯和施舍,改变物质环境只需要公正,精神追求只需要承认,幸福的教师总是默默地奉献着也收获着,可能没有奉献者的体验。

心存感激的教师是幸福的。不只是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学生只能“尊师重教师恩难忘”,这样的解释不公允。人与人的情感交往总是双向的,只不过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有个闻道先后的特殊性,所以教师热爱与学生热爱才会有不同。其实学生的热爱最是稚嫩而厚重,卑谦而真诚,只不过它可能会来得迟一些,会经历些坎坷。有一种心存感激的说法,仿佛只适合学生对待教师,其实它何尝不适合教师对待学生?就幸福感而言,那些在教师节收获到学生心存感激的教师,收获的只是被承认、被感恩,这样的幸福感更像成就感。而教师如果能超越居功者的体验,也对学生心存感激,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