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3: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桂林山水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入手”学课文。
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抓关键词理解句意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思路,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接着分述漓江的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最后总结总体感受。
三.熟读课文
1.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学生自由谈上节课的收获
二.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1.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文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水“甲天下”。
(2)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
(3)运用多种方式,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
思考: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并进行朗读指导。
三.学习重点句,领会意思和作用。
1.生读第四节找出重点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情境
情境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情境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小学语文是工具性、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其次,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在感悟中学习非常重要。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以图画、音乐渲染情境
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它包含着知识的学习,包含着语言的表达,也渗透着美的感受。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一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要和谐、协调。
用音乐渲染情境,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须时,自己的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自己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要运用恰当。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景色,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桂林山水的影碟,把静、清、绿的桂林的水,奇、秀、险的桂林的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领悟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让学生欣赏了美景之后,谈谈你看到的桂林的山、水是怎么样的。说的时候,展开想象,加以具体的描绘,让学生在交谈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然后,回到课文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段落,通过感情朗读,通过评议朗读情况,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得以升华。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二、以开发创新能力为主创设开放式情境
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
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植树造林给小动物带来了好处”教师摒弃了诗歌读读讲讲的一贯方法,而是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开放式说话情境——如果你就是动物家族的一员,你会怎样生活呀?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大树上快乐地歌唱。”“假如我是一只小猴,我最喜欢在树林里荡秋千。”……孩子们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似乎来到了茂密的丛林,与小动物们为伴,去体验绿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新课改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该根据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些情境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并且蕴涵语文知识。作为教师还应找准情境与知识的切入点,及时生成问题材料。还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也就是一种基于旧知识,经验的认知建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最近发展区”,认为新知的建构应基于这个区域,才能获得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立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尤为重要。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怎样设计情境[J].人民教育.1999,(2).
[2]白昊.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的适切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2)
[3]朱洪.走向有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绍兴教研院.2006,(11)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每位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的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有的老师大声怒喝,批评责骂;有的干脆把学生罚站在教室听课。这样做,不但对课堂教学没有一点好处,反而使师生之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最后效果更差。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使语文课堂“激情飞扬”,使学生从心里到行为上切实重视语文学习。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途径:
一、提高自身形象,加强修养,开发兴趣
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平时上课有的老师不大注重自身形象,上课时随便穿身衣服,有的甚至衣衫不整,精神萎靡。有的满脸通红,醉眼朦胧的步上讲台,面对这种形象的老师,学生怎会有心思听其讲课?还不如大睡一觉痛快。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的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这样自然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老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老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即崇拜就会努力地去学,去模仿,兴趣便产生了。因此,语文老师应注意师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目标,收到预期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民主平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切记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咒骂,甚至横眉怒对,冷言相加,冷嘲热讽。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对学习困难生,尤其要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再次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的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限制,可能还会招来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找麻烦而不敢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比如,摸摸头,拉拉手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等一系列动作都会拉近你与学生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放大胆去问。其次,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的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启迪兴趣
语文课的教学,倘若就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学生必然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应该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等手段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进入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尤其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无不令人“心向往之”,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关键词:探索实践;互联网+小学教育;新模式
2016年3月18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教育方面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教育信息化写入中央全会决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本文结合“互联网+小学教育”的新模式,通过在实际教学当中,采用信息化教学工作的信息处理和参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探索和实践“互联网+小学教育”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互联网+小学教育”的先进性
现阶段,通过网络、电视的信息,很多老师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小学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生的年龄跨度一般在6到13岁之间,对新教育模式适应性比较强,小学阶段,老师采用“互联网+小学教育”的模式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小学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老师提前制作和备案完成链接式PPT课件,图文并茂,将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课文字词采用网络地址链接,在课文讲解中,运用网络链接,让学生能够形象真实地看到桂林山水的影视化内容,多样化、情景化地表现桂林山水,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的认知度和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互联网+小学教育”的应用
“互联网+小学教育”在运用过程中,不能只是把简单的课程录像搬到互联网上让学生学习,也不是利用互联网打破地域和空间限制,把实体教室变成虚拟教室,而应该是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从纸质载体到网络电子载体的变化,“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方式教育都应该以课本内容为主,“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老师需要课程制作,教学内容、学习情境以及讲课成果鉴定等程序化实施,将教学模式试图“产品化”,从“外观”到“内在质量”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将优质的教学内容实现系统化、动态化。培养学生以课本内容为主进行个性化学习,老师进行动态化、差异化教学。
比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和《自然之道》两篇课文时,老师均可以按照“自然启示”为主线,使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进行整合,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互联网上有关《自然之道》的优秀课件,理解不同版本的设计,进行自我重组,设置教案背景,百度地址链接《自然之道》课文中有关海龟和蝙蝠的文章,利用互联网微信群提前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结合课本进行预习。老师按照一定格式程序完成课件后,在课文教学时,利用互联网百度搜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课文,在网络上完成了解海龟和蝙蝠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点,老师应充分实施网络情景教学,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课文介绍的内容,明白自然启示,与学生同步互动,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
课后学生和老师对教学课文的成果进行网络评价,持续改进。学生通过老师的互联网+模式教学逐渐改变传统的受教育思维模式,适应新变革下的“互联网+小学教育”全新模式,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互联网+小学教育”的探索和启发
在“互网+小学教育”的概念模式探索和实践中,全新的模式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素养,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小学教育”模式也开始逐渐从PC向移动终端平移,小学诸多教育APP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关注和学习,应用起来更加灵活。结合智能移动终端,学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原本枯燥的学习变成一种兴趣体验,通过微信、QQ等APP互联网平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能即时快捷地给予学生指导,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良师益友。
“互联网+小学教育”的新模式目前还受一定条件的限制,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互联网+小学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时代教育的先进性,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和新模式的探索运用,“互联网+小学教育”新模式将成为一种创新教育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舍恩伯格.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一、农村教师的良师益友、师资培训的有效载体
远程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丰富了老师的视野,“示范课例”、“教学资源”、“作文天地”栏目中所提供的“课堂实录”、“教案实例”、“媒体展示”、“习题精选”、“扩展资料”、“作文指导”等资源使我们的老师从“一张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参,一只粉笔和教鞭”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了出来。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下载适用资源作为指导,帮助自己制作课件、设计教学,将远程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曾目睹了一位教师以下载的资源作为指导制作的多媒体CAI课件。学生在刚刚学过拼音字母的大写后,难以将字母的大小写一一对应起来,他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分三个步骤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1)计算机出示小写字母,学生点击小写字母后,屏幕上会出现大写字母,并且示范其写法和读法。(2)计算机屏幕上面出示一个大写字母,下面出示几个小写字母,让学生选择,用鼠标点击对应的小写字母。点击正确,计算机发出“棒”的表扬声,并奖赏10分和一个笑脸;点击错误,发出“要努力!”的鼓励声,并罚“一个哭脸”,同时展示正确的答案。(3)在计算机屏幕上只出现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键盘输入与其对应的字母,否则要在成绩栏扣除一定的分数。这种循序渐进、趣味性较浓,且带有一定强度的训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知识的内化,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教师通过浏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页,可及时的了解到有关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把握课标精神,掌握课程整合的实质,学习课改教案的构思;第一时间的知道了有关教育新闻;通过对相应的教研论文的阅读,从中汲取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效的转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充分提高了师资水平。
可见,远程教育不仅使农村教师长期以来固有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技能也随之提高了,对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授课任务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有利于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长此以往,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师资水平自然也提高了,真可谓农村教师的良师益友,师资培训的有效载体。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意识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性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远程教育则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
首先,其新颖独特的学习形式创设了学习的最佳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丰富多彩,所有这些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很难接受,收效甚微,而利用远教设备下载的资源结合教学实际配以声音、图像、文本等信息,就能生动的再现课文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悟。如在《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声像并茂的画面,直接展示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重难点词语形象地理解,深刻地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并且通过引人入胜、化静为动的画面能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作者的感情,这不仅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学生也会因亲自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学生学得高兴,知识体会深刻。
第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卫星教学收视通过“教学目标—引入资源—开展活动—师生参与—发展评估”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并把教学过程转变为目标明确的专题活动过程,符合教学改革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也可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的全新局面,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例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文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诗人在作诗的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作者曾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决定用“绿”字呢?教学时,教师可以不用提供明确的答案,让学生自由想象、畅所欲言,然后让学生利用设备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展开讨论。此时,已不是教师指定,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协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另外,学生可以饶有兴趣的在下载资源中寻找自己所需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学习指导”中的“课程辅导”的视频、文本信息自主的进行预习;通过“课后提高”巩固所学知识、补充知识、提高能力,还可学习一些课外知识。
一、立足文本,挖掘教材资源
什么是教材资源?狭义而言,包括教科书和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广义而言,包括工具书、教师的教案及学生的学案等内容资源。诚然,教材资源自身的丰富内容为教学的有序展开和成功实施提供了极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是语文教育的首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改变以往“教教材”的简单局面,而是“善于用教材来教”。在充分发挥语文的精神熏陶、情感感染作用时,应该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立足点,尽可能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科学把握教材,善用课本资源。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最基本的依据,因此,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对上好课是很重要的。
在以往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仅仅注重教材中的知识点,甚至可以说是考点,而忽视教材中作者和编者贯彻在教材中的教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因教学理念的转变而转变教材的应用方式。如通过文本延伸到课外。针对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主题的内容,如相仿、相反等内容,它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科普为主的课文《我多大了》时,我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的科普知识资料。这样,通过查找资料,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课文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大阅读量,增加知识储量。通过这样系统地有目的地查资料式的课外阅读,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以激发,知识不断深化、系统,形成各种知识链条,从而有效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巧妙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教材资源内容。在语文教材中,对于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应该局限语文学科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小学生极富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想法及令人意想不到的操作探索,常常会超出教师的预设。因此,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活动。如教完《桂林山水》,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桂林山水之美,再让学生阅读《漓江游记》,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自己的想象,从而促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风光有完整的了解,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可见,面对学生的“异想天开”,老师应尽力使自己所把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的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相融合,尽力推进师生、生生的资源共享,尽可能把学生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有用资源。
二、联系生活,创设环境资源
“语文学习之外延无异于生活之外延”(美国教育家・华特)。确实,课堂教学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之外的学习空间,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学习生活当中,只有发掘学习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语文教学才能如活水源头,充满不息的生命力。
要精心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往的课堂环境,常常是四堵墙、两块黑板、若干组桌椅、严肃的老师……如此环境,自然显得偏向于强调学习的功能,忽略温馨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心理氛围及良好的认知环境。要有宽松的课堂环境,要求在强调学习功用的同时使环境充满温馨、富有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中迸射思想火花。我们应该依据各阶段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其生活的热点、焦点,精心营造对学生发展有利的课堂教学环境。
要探求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当前使用的教科书较以往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那些具有生活化的资源。我们在教学时把课堂融入生活中。较之大自然,社会生活要更丰富、更生动。社会生活是教材文本的相当重要的源泉。当然,我们无法把社会搬进课堂,简短的课堂也很难再现精彩的生活画卷,但我们还是要尽量把课堂融入社会。怎样寻找有效的融入途径,一般可以运用如下途径:一是想象的方式。想象式可由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提供某个情景或某一故事的开端,然后由大家驰骋想象,如发生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有怎样的结果。二是辩论方式。可以提出一个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或讨论。如在我班上展开“要不要穿校服”等辩论,有各种不同意见。
三、强化实践,开发地域资源
一、引导学生观察要“细”
文章来源于生活,平常注意观察生活,为作文积累素材。作文指导不要局限于教室指导,要引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可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特征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如写“校园春色”,可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花坛边,学生边观察,教师边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必然作文兴致高,想象力也更丰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先指导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然后让学生细致观察。可先总述“校园春色真美”,然后从不同方位、不同顺序,具体观察花坛里的迎春花、一半红、海棠花、向日葵等多种花的形态和颜色,闻它的气味,摸它的叶和花。把观察到的情况和感受具体描述出来。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景交融。
二、指导学生读书要“精”
清代著名学者袁牧在总结自己年轻时的读书教训时提出:“泛观而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就是说,广泛游览而没有精选,莫过失在于:虽然读书量大,却很少掌握要领。投入多而产出小,这不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吗?读书,精选很重要,读书之根本就是要知其理、明其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精读文章的名词佳句,欣赏其写作手法。如学习《林海》一课,要学生弄懂“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之意;学了《桂林山水》,要精读文章中的一些比喻句:“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仿佛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让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从中学到运用比喻句,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多看有关的课外书,从中吸取营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定会有提高。
三、诱导学生想象要“深”
小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看过、听过的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具体就行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在记叙的过程中还可诱导学生加上一些议论和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更深刻感人。
有个教师布置学生写日记,学生说无什么事可写。他随机伸出一只手说:“就写我的手。”并诱导学生从他的手上展开想象。于是有的写:“老师的手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有的说:“一双枯瘦的手,一双有力的手”等等;“从老师的手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非常勤劳”;“老师非常清贫,非常节约,把一心扑在工作上,关心爱护学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言 艺术性
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教师的语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引人入胜,能使学生进入艺术的境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用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是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本文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重点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 语言的规范性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纯正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从而乐意学习普通话。上课时,语文教师力求做到语言规范、准确明了、干净利落、富于美感,不出现讨厌的口头语;同时,语言准确、吐字清晰、音色优美圆润、声调抑扬顿挫、倾注真情实感。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悲愤,时而愉悦……师生一起沉浸于文章特定的情境中去体会、咀嚼。
2 教学语言要讲究修辞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应是信口开河的,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传道”与“授业”同步进行的教书育人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语言势必带有教育性。所以,教学语言首先应该规范且讲究修辞,如果我们只是硬邦邦地把教案中的内容向学生宣读一遍,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笔直的叙述、平淡的说教、呆板的表情,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我们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描绘、渲染。语言要形象,拟声词、语气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就必不可少。
3 倾注真情实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感情的话语比单纯的理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和这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像演员一样,只有自己投入了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也跟着投入感情,才能感染学生。
少年儿童的心灵很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语文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载体,深入学生幼小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位老师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是这样做的:他先让学生观看人们为总理送葬时的录相,然后伴着低沉哀婉的音乐,朗诵了自己设计好的一段话:无时无刻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他多次到敬老院看望满头银发的老人;他多次到幼儿园,在小朋友的脸上亲了又亲;在这十里长街上,总理曾握住清洁工人的手,对他说:“你辛苦了!”总理啊,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你,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教室里哀乐声声,教师讲得如泣如诉,学生能不为之动容吗?
4 不断加强趣味语言,尽量达到生动形象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文采有情趣,要善于描绘,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要善于比喻,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语言要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加上充实的知识,深刻的见解,讲课时才能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风趣幽默、。课堂上虽然有严肃性,但教师也不是道貌岸然、不得言笑。风趣幽默的言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拉进师生距离,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
教学语言要快慢适中,因教材内容和句式情感而定,要让学生听力跟得上,能捕捉每个词、每句话、形成印象,课堂语言要抑扬顿挫,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徐缓,不仅音调高低起伏、节奏有张有弛,急徐有间,也不宜滥用高音和强音,相反有的教师用低音中音讲课,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轻轻流淌,学生唯恐把教师的话错过了,听得更加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能引起联想。如教看图学文《桂林山水》,在看图前引导学生:桂林山水很美,小朋友一定想去欣赏一下是吗?现在我们闭上眼睛作一次旅行,坐上飞机到桂林去,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教师优美语言的启发下,让学生打开课本,观察图画,学生会看得更认真、更细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讲求变化
一、?为自己而背——背出古今文化的精华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教授说得好:“中小学教科书就是很好的读物。尽管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编排得还不很理想,但对教师来说仍是最好的读物。因为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凝聚了人类的基本经验,那些内容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构建我们精神大厦最主要的元素。”翻开语文课本,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溢出,那是书香。沉浸在书香里,看花开花落,听潺潺流水,遐想人生……课文《桂林山水》告诉我桂林有多美;《燕子》告诉我春天有多美;《雾凇》美,《草原》也美;《荷花》美,就连《夹竹桃》也美……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这篇篇课文,这段段文字,一遍遍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荒芜的心田,心胸会慢慢被一种叫作享受的东西填满。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文学精华所在!背诵精华应该是一种享受,也是老师自身素养的积累和内功的磨炼。
二、?为学生而背——背出语文教师的精神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要做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教师就必须有学生认可的学识威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要比学生做得更好。
就拿背诵来说吧,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语文教材中也有背诵课文及精彩片段的作业。这么多的背诵任务仅靠教师说教效果肯定不行,所以与其苦口婆心地说上一百遍,还不如亲自示范一次。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在背诵上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曾有位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在早读课上背诵课文,一个学生竟然理直气壮地说:“这么长的课文怎么背?老师,你会背吗?”幸好这位教师有“背”而来,一口气将课文背了下来,这位学生才心服口服。
教学相长,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下苦功背诵经典可以使语文老师更有精神,更有魅力!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为课堂而背——背出语文课堂的精彩
听特级教师的课总会拍手叫好,惊羡不已。那么成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写,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他就敢于走进课堂。”著名语文专家于漪老师就是从背课文开始,严谨治学,扎扎实实,靠硬功夫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贾志敏老师说:“备课,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能熟读成诵。”而“背课文是我的爱好”这句朴实的话语更真实地道出了贾老师课堂成功的真谛!
如今的课堂,许多教师都很注重“纸上教案”这个显性备课,忽略了真正的隐形备课——背课文。试想:没有反复诵读语言文字,哪能在课堂上顺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