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植物栽培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4: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植物栽培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植物栽培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92-02

园林植物栽培是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绿化及其他园林相关专业课程结构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及主干课程,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园林植物栽培可以分为种苗生产和栽培两大块内容,主要研究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子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种子生产、播种育苗、营养繁殖、大苗培育及出圃、园林植物的调查规划与选择、园林植物栽植、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整形修剪等内容,同时还要完成相应的实习实训项目。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园林植物栽培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偏重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内容也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行业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学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专业的职业技能水平更是考核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实践教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缺少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良好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内容上与园林本科专业中园林植物栽培教学内容区分不大,教学手段上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实践教学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以填鸭式为主,内容与本科院校差不多,难度较大,使得学生难以吸收掌握。而实践上,由于理论部分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到位,实践效果也不好。有时虽然实践任务是按时完成了,但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整个实践过程却说不清楚,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知道,导致学过就忘,出去工作后还是不会操作。由于教学方式陈旧,使得高职毕业生远远不能达到市场对于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的园林植物栽培教学过程中还缺乏良好的教学模式、完善的教学体系,也很少有教师在这一问题上做出深入的研究。

2.学生学习缺少积极主动性和责任意识。目前,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占到一半或一半以上,而理论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将来的工作有必然的联系,只是被动的学习、被动的吸收知识,学生广泛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和责任意识。实践教学中,由于每项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而每小组人数较多,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偷懒、不动手,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校内实训场所有限,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学校里虽然有苗圃地可以供实践教学使用,但面积很小,而且每年、每学期都有很多班级在上园林植物栽培课程,加上学校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划,很多地不能使用。同时,由于学校实训场地上没有园林工程项目,比如有的实践课上要移植大苗、大树,要么是没有大树可以移,要么是没有场地可以栽,就出现了大苗、大树挖完后原地栽种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实训场地的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4.校企合作存在困难,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园林企业是园林产业的主体,所以园林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符合企业的要求,要注意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中也是非常薄弱的,除了最后一学期到相关园林绿化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外,其他时间很少有接触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实战演练机会。在校企合作进行实践锻炼过程中,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和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就连最后的顶岗实习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企业中,还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对应的岗位实习,即使是参加了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企业不能配备专门的人员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也就很难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学生所参加的实习岗位基本上也是企业中最基础的,经常有学生回来反映自己在企业中只做些杂活、接触不到工程项目,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实习的目的,实训教学的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5.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缺乏科学性指导。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缺乏实践能力,尤其是年轻教师,大多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后到学校工作的,虽然理论知识较强,但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不足,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上缺乏科学性指导。园林植物栽培课程方面的教师情况也是一样,许多操作技能如果没有实践经验是很难组织实施的。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有的学校则聘请园林企业人员来担任实践指导老师,这种方法有利也有弊,经常会有外聘企业人员由于其自身的工作原因而耽搁正常的教学活动。

三、提高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教学质量的具体对策

1.调整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在园林植物栽培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在课程教授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的把握。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其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一般低于相应专业的本科学生,而且高职院校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因此园林植物栽培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在本科园林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浓缩和提炼,并浅析化,以便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在园林植物栽培的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形式来快速传递理论知识,并做到图文并茂,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实践技能操作还可以通过动画虚拟实训来完成,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观看一些相关的影碟、视频,以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自己拍摄一些视频用来授课或指导学生实践。

2.完善校内实训条件。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要积极完善校内实训条件,扩大实训场地,满足教学需要,同时还可以把整个校园绿地作为实训场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绿化实践中。实训场地满足后还可以丰富实习实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牢牢掌握。

3.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实战演练是提高园林植物栽培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外,在其他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园林绿化实战演练。而且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还可以解决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另外,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之前,指导教师要先确定实训的任务和目的、顶岗实习的考核方式、顶岗实习的预期结果等,并在实习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保证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高职院校园林植物栽培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必须得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许多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越来越注重学历、学位、职称,同时还应更注重其实践工作经验。对于年轻教师应放宽政策,鼓励他们到企业、基地挂职锻炼,让他们参与到实际园林工程中,从而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对于外聘教师也更应注重其实践操作能力、工作经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及教学态度,而不能只看其职称或职务情况。学校还应完善相关的聘用、管理等制度,同时,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企业负责人、高校教师、校友等举办讲座,加强对学校年轻教师的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园林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但面对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性园林技术人才却十分稀缺,高职园林专业的学生就业市场广阔。园林植物栽培是高职园林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提高教学质量,在立足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能熟练运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技术,会进行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的园林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颖.新世纪高职高专园林建筑学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92-4294.

[2]李振涛.高职院课程设置的探讨――以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44-45.

[3]韦东海,张秀兰.高职高专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探析――以旅游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2009,(10):12.

第2篇

关键词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性教学体系;四位一体;内容;优势

中图分类号 G712;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334-01

园林植物栽培学在园林绿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因此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重在学生动手实验、实训和实习操作,而以往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主要以学期结束前某个实践技能操作为主要依据得出成绩,这样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掌握情况,同时造成学生在平时实践性操作过程中存在得过且过、重视不够的现象。

“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就是学生自评、小组测评、项目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的“四位”,学生整个实训过程的总体表现为“一体”。采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性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对每个实训项目要求的理解,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也可以使课程任课教师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实践动手能力[1-3]。

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天津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中职园林绿化专业课程中的主干课程,通过项目研究提出“四位一体”的课程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1 “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为4∶6,重点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课程总教学时数为72个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会安排各专业学生到校企合作公司进行1个月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其中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校外实习时间为1周。“四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全方面覆盖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个表现,再现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使教学评价从单一的考试考核转变成为整个学习阶段全过程的评价体系。

1.1 学生自评

课程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每个实训项目都要求学生个人撰写实训实习报告,把实训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技能要求、动手训练、个人体会进行叙述,重点阐述个人的体会和感想,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得失。在学期结束之前把所有实训报告进行汇总,由学生个人进行自评得出成绩。

1.2 小组测评

在实训过程中每5个学生分成1组,让每个小组组员之间进行测评,即从服从安排、团队协作、吃苦耐劳、主动参与、态度认真等方面进行打分,按照小组其他成员实际打分情况进行平均,即得出测评成绩。

1.3 项目指导教师评价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实训过程中的表现,以学生平时出勤率、上课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实训作业是否及时上交、操作过程是否细心、动作是否规范、是否遵守实验场所纪律规定以及实验过程自我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总体上把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都包含在内,进行综合评价打分作为教师评价成绩。

1.4 企业师傅评价

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会安排学生到园林绿化、园林苗木种植、园林植物养护等相关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业教学实习,让学生实地了解园林绿化相关的知识,体验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操作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实习企业会安排实习师傅进行传授和帮带,指导学生完成这1个月的专业实习。通过对实习学生的敬业精神、学习的自主性或求知欲、团队协作、纪律意识、文明礼仪、个人操守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即为企业师傅评价成绩。

2 采用“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势

在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性评价体系,让学生从始至终都注重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会出现松懈或懈怠的现象,使其逐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改变了以往学期结束前考试考核的方式,彻底扭转了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强化技能操作的做法,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平时用功学、认真练以获得较好学习成绩的习惯。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兴趣和效果,真正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模式[4-5]。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的实施,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夯实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操作能力,同时强化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素质,为学生今后就业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参考文献

[1] 朱益湘.中职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实践性研究[J].教师,2013(17):101.

[2] 张建玲,姬彦红.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现状调查――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1(19):22-26.

[3] 张守兴.高职课程改革凸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4):46-48.

第3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理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并具有辐射推广作用,对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示范性优秀课程。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加大学校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于2009年7月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三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的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建设任务。本文拟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期望能够对中职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定位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立足现代中职教育和园林生产需要,为园林绿化企业及相关单位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的园林植物育苗,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与栽培应用能力以及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创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索质,能够胜在园林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1.2 课程设计原则

(1)教学情境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根据园林栽培养护工作流程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依托真实工作情景开展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

(2)课程教学与生产密切联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重构课程,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结合工作项目实施教学,课程教学随园林植物生长的季节而变,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

(3)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提高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3 课程设计思路

引入了学习领域课程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即根据园林绿化岗位的要求,按照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生产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计学习情景。本课程根据实际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提炼、组合、选取设计4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课业),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完成每一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养成态度的目的。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模式设计

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设计项目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单元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即以职业岗位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程教学。选取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理论知识在量上以“必需、够用”为度,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课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结合职业岗位的仿真环境和实际环境开展,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紧密围绕园林植物分类识别、繁殖、栽培、养护应用的典型工作任务来选择和组织设计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紧密联系生产企业和生产实际,每个任务都与生产中常用和实用性很高的先进技术相关联,使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覆盖性。

2.2 教学情境设计

在设计学习情境时,以园林植物生产整个过程为中心,强调过程性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在工作过程中设置若干个学习任务,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学生通过情境学习,能结合生产实际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生产的共性,熟悉其特性,正确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3 教学组织与安排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重构课程;采用模拟工作任务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2.3.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岗位能力目标与课程知识目标,进行内容整合,删去了大量的与中职学校学生不相适应的知识,创建与职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相统一的理论教学模块和理论教学体系。

2.3.2 实验教学。为了使实践教学真正体现职业真实情境,把实践教学项目化,以园林生产过程为主线,将实践教学和生产项目紧密结合,实训项目的安排与园林植物生长季节相吻合,学生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整个生产项目的技能操作,体现职业真实情境的综合实训突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 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以教学设计与提供实践条件、组织、引导及评估学生参加实践操作的学习活动为主。学生以个人及小组的形式通过自主式学习、角色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进行具体生产活动的学习、组织与实施。

3.1 通过项目教学法,融“教、学、做”一体化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内综合实训场,教师现场演示工作过程,讲解实际生产要求及操作程序、方法,教学生“怎样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完成每一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检查结果,还要监督工作过程,纠正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教师的“讲、做、导和评”,学生的“听、看和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2 采用现场教学方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在教学实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选定一些园林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开展现场教学,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对园林生产技术过程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

3.3 引入多媒体软件辅助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软件的可视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经常利用视频、PPT、教学光盘等提供主要生产技术等资料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3.4 实践教学采取动态管理

按照试验必备知识和技能(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的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反复强化培养,而且做到了全程跟踪和动态培养。

4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的改革

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带来了课程评价方式的改变,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及其任务制定评价目标与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也由过去的理论考试变为过程评价,通过过程考核实现评定和选拔功能、激励和导向功能、诊断和反馈功能。评定学生是否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并选拔出佼佼者;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养成;诊断和反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指明方向。因此,评分标准必须按培养目标制定,并能真正区分学生个体的优劣;课程考核要注重能力、知识和素养养成;在课程结束后,要对课程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技能考核采用分组与单人操作结合,操作方法与实践成果结合,既考查独立操作,又考查团队合作;既强调操作的规范,又注重实践的结果,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经过三年的建设,本课程建设项目组还完成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标准的制定,改善了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立与完善了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合作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完成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计划,建设了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完成了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大部分工作。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课程建设,借助学校信息平台建设的机遇,继续完善和丰富课程教学资源,逐步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共享,保证课程建设水准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参考文献

1 张和平.关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8(4)

2 许先锋,王健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3 刘雪梅.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10(9)

4 郑毅,刘存山,邹炽导.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09(2)

第4篇

【关键词】实训目标教学法; 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

The solid Xun target teaching method is in mediumly the job 《 the park plant the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 learn 》 of application

Xu Ya dong,Zhao Jia xiang

【Abstract】《Park plant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 to learn 》BE medium etc. occupation school park profession of profession course.This text was main introduction solid Xun targ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solid Xun target the teaching method is in 《 the park plant the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 learn 》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Solid Xun target teaching method; Medium etc. occupation school;Park plant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 to learn

一、实训目标教学法概念

实训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实训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训目标”主要是指以生产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一种任务,它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构建。其目标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而这些能力正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推行实训目标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训目标教学法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园林植物栽培养与护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植物的苗木培育、移栽定植、养护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课程。作为园林绿化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其实践教学是由若干个技能点组成的,每个技能点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明确的教学任务,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实训目标来完成。实施实训目标教学法必须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师资源和设备资源。

(一)根据教学需要确定实训目标内容,成立实训目标实施小组

在实训目标教学法中,学生学习的途径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目标”为中心。好实训目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实训目标的选取非常关键。实训目标的确定可由几位任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共同制定。实训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以下事项:

1.从本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出发,实训目标要可行。

2.最初实施的实训目标所涉及的内容应是学生较易掌握的,这样学生的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以后可以逐步提高实训目标的难度,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3.实训目标任务必须是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

4.实训目标应能激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习自觉性。

学生分组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组织能力强弱、动手能力强弱的合理搭配。在进行小组划分时,任课教师应事先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和特长,以保证分组的合理性,继而保障实训目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个别后进生,由于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对此,可充分利用鲇鱼效应――以动带静,让学习好的学生对后进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纠正。再者,男女同学搭配,不但是体力上,而且在思维方式上是很好的搭配。

(2)小组人数以5~10人为宜。若实训目标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因为学生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小组人数以8~10人为宜,组成小组后,由学生推选组长、副组长、发言人、记录人等。进行适当的小组分工,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

实例:园林植物水培操作实训目标具体操作如下:

学生分成10人一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用于做水培实训目标的植物,然后由学生自己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自己选中植物的水培配方,任课教师检查学生交来的水培配方可行后,实验员负责准备药品。学生在实验室按自己查得的水培配方配置营养液,配置完成带回宿舍营养液及水培器皿,放于宿舍中观察并记录水培植物生长情况,遇到问题先由自己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再找老师解决,并认真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期末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出售或把水培的成果推向市场。学生交实训目标总结,教师进行总结。

三、实训目标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

1.引导作用

学生在完成实训目标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实训目标具体实施的解释。

①新知识的讲解要抓重点,避重复。应该只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也为学生独立完成实训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教师要解释清楚实训目标实施的步骤,相关资料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实训目标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指导作用

在实训目标任务确定后。教师指导学生获取资料、制定计划确定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的具体操作办法。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实训目标实施计划的提纲,然后由学生利用图书馆内藏书或电子阅览室查找相关资料,从而制定出实训目标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拟定的计划进行共同讨论修改并最终确定统一标准。

学生在完成实训目标的过程中如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实训目标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

另外,在小组讨论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在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实训目标及教学苗圃苗木繁育与管理实训目标中应1周进行一次研讨,交流心得体会,这主要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小组长均每2周开一次会,提出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除做好记录,还应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指导,这样学生的发言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应以人为本,应注意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特别是成绩较差及与同学沟通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要格外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讨论

反思是不断创造的原动力。只有不断反思,才会扬长避短,才会有新的创造,才会上升到更高层次,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职校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专业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讨论是实训目标教学法的五个关键环节之一(讨论、实地考察、表达、调查和展示)。讨论穿插于实训目标活动过程的每一阶段,包括实训目标活动的设计、小组成员的分工、实地考察的准备和实训目标成果的分享。讨论可以提高职校生学习的激情,可以辨别正误,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点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4.检查评估作用

在实训目标内容讨论评估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实训目标实施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检查评估要以学生完成实训目标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更要关注过程。

四、总结

通过以上三个实训目标实施的结果来看,学生收获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5篇

关键词:园林专业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来源: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J40:园林专业“一体两翼三结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前言

园林专业是生态、植物、建筑、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发展起来的复合性学科,高职园林专业培养服务园林工程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被列为高职示范性院校国家级建设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为陕西乃至西北园林事业输出了大量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已经走出规模发展的阶段,逐步进入内涵式发展,即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专业的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将“一体两翼三结合”的实践教学建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打破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教学模块体系为主体开展技能培养

1.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模块,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

根据“突出实用、服务当地、满足需求”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夯实基础、拓宽就业口径为导向,探索形成 “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教育教学、企业经营和学生培养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一线进行调研,组织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与学科专家进行园林生产建设过程分析,提出行业就业岗位,列出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需技能,进行课程开发。通过研究确定了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四大职业岗位: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园林规划设计岗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岗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参照国家执业资格和行业工种设置,确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四项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毕业生要求适应职业岗位群,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将四项岗位技能作为实践教学一级模块,细化出实践教学二级模块,再分解二级模块列出单项技能训练,制定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有递进性,整体有系统性。以目标倒推法进行课程开发,整合项目课程,形成知识、技能和素质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三段式实践教学

初期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园林植物识别、园林制图、材料识别等单项技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认识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结合园林艺术课程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园林有深切全面的认识。近些年专业开发了昆明园林线、江南私家园林线、北京皇家园林线、岭南园林线四条线路,让学生以艺术欣赏的眼光认识园林专业的建设成果和涉及范围,明确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习欲望和热情。教师从专业分析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增强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中期开展课程模块综合训练,培养专业核心技能。园林专业的课程综合训练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园林规划设计综合实训、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综合实训模块。通过设置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的生产任务,开创工学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以任务驱动、小模块向大模块推进、项目轮训为模式的实战训练,使学生体验了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整体连贯的工作过程。

毕业前通过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是在三年级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主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全面有效的检验方式,也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落实具体岗位,参与实际生产,学习企业运作、技术实施、设备运行,领悟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形成全面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在就业时达到技能强、上岗快、留得住、受欢迎。

以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教材建设为两翼,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助推力

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院级项目支持,从师资、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多方面加强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1.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验实训室建设

实验室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场所,主要满足单门课程实验实训需要,培养学生单项实践技能。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已经建成的有园林绘图室、园林手绘室、园林测量仪器室、园林植物标本室、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园林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造价实训室及录播教室,并制定了配套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2)园林工程综合大厅

园林工程综合大厅是使用率较高的园林专业综合实训大厅,其面积大、功能全、设备先进。大厅长30米,宽16米,对外进行专业教学成果展示,接待上级视察指导及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对内主要满足专业多门课程实践教学及部分课程实训。内设假山模型、园路结构模型、地形地貌模型、著名微缩园林建筑结构模型、颐和园沙盘、现代园林景观沙盘、园林喷灌模型等,有立体构成、园林插花实训区,还有园林手绘、园林制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优秀作品展示区。

(3)农林综合实训基地

农林综合实训基地是2005年由中央财政资助建设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面积最大的农林类综合实训基地,占地4万平方米,集生产、实训、培训功能为一体,是陕西省重点实训基地。基地建有全智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苗圃,开展园林花卉、苗木的栽植繁育并对外销售、租赁,将生产与教学有效结合。室外建造了自然式小游园,划分有园林工程材料及施工场地,开展施工放线、微景观施工等。东北角建有一座五开间梁架式二层大厅,底层分为现场教学区、操作实训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园林机械区四个功能区。二层钢制观展台为廊道式,挂有历届学生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展板。基地主要满足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艺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沙盘制作、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机械等课程现场教学及实训操作。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与园林企业联合建立的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先进成熟的工艺流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是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1]结合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园林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园林规划和施工公司的基础上,新增园林绿化苗木生产销售公司、室内花卉租赁养护公司、园林养护管理公司、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等。并进一步拓展地域范围,由陕西扩大至北京、浙江、青岛等地,结合工程项目提供教学参观、暑期学生实践锻炼、毕业生顶岗实习等。

2.实践教学师资及教材建设

通过实施“锻炼、进修、培训、引进”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暑期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积累实践教学案例;专职教师通过申请可到相关大学、企业进行1―2年的脱岗进修,或暑期到德国、香港等国外合作学校和企业进修;引进专业导师到校进行教学手段及方法、心理学等供需课程培训,举办德国、澳大利亚教育教学技术培训。聘请有工作经历的兼职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组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院校同行合作成立教材开发项目小组,紧密结合专业生产实际,完成了国内首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指导教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发展、技能证书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成果更丰硕

1.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共赢

以学院“百县千企”工程为平台,选择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参与园林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团队教师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提供人才支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充分享受到学校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势,为实现真正的人才共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与技能证书相结合,提升双证率

依托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各项技能训练与园林行业特有工种训练相结合,技能考核与岗位工种测试相结合。开展高、中级风景园林施工员、风景园林设计员、花卉园艺师、绿化工等5个工种的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达96%以上。校内开展花卉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微景园施工、手绘表现技法等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及地区举办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也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检验和肯定。

3.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升就业竞争力

园林企业关于毕业生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排在第五位,而更看重毕业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团队、比武、竞标等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实践创新等社会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善于钻研、分析解决等方法能力,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修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相结合才能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更多优秀的园林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第18期,第174-175页。

[2]邱希阳:《高职园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职业教育》2014年第12期,第15-17页。

第6篇

根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民办高校在校生数已占到全部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1.9%,比重超?^了[1],说明近20年来民办高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民办教育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由此可见,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肯定。但是目前从整个高等教育层面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已进入转型期,正在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方式转型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我们必须认识到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目前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还是沿袭原有挂靠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民办高校的特色,更缺乏创新培养模式[2,3]。在这方面,许多公办高校探索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李子军等提出的构建研究型人才学“四主线二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倪师军等提出的“基于三大平台培养大学生三种能力”的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杨志平等提出的构建从“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李保云等构建了植物生产类“三层次、模块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均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目前,民办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较少。为此,我们以园艺专业为例,提出了实验课、教学实习、实践课、实训课、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保障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高了应用技术型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民办高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

民办高校园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知识,掌握较熟练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方向领域从事现代园艺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园艺专业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园艺专业注重“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园艺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生产全过程、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生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园艺场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能;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表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素质要求: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为园艺学,核心课程有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果蔬贮藏加工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

5.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见表1。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348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8%。

二、“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种类与分类、生长发育与调控、园区规划与管理、良种繁育与选种育种、设施栽培、采后处理、果园、菜园年工作历的制定等生产全过程,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初步知识。摒弃“黑板上种蔬菜、栽果树”的理论讲授,构建园艺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图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体系、综合实训体系和毕业实践体系构成,重点体现在六个方面(六位一体),在时间跨度上大致是由低年级(1―2年级)向高年级(3―4年级)伸延,在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范围上也是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室内分析验证到生产实际应用,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实践体系的特点

1.课程实验中基础课实验有基础化学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植物学实验、化学实验等,在第1―3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实验,有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农业气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农业微生物实验、遗传学实验和土壤肥料学实验,在第3―5学期开出;专业实验如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及田间试验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蔬贮藏加工等课程的实验在第5―7学期开设;其他如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3个方向选修课则分别在第6―7学用开设。基础课实验主要是进行分析测试、以验证理论,掌握试验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的任务则是配合专业课,解决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并逐步为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2.教?W实习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在第2―5学期执行。集中在校内完成理论和实践课中季节性强的实习内容和参观调查,如进行病虫害情况调查、农业气象观测、园艺作物种类识别、物候期观察和教学标本制作。

3.园艺专业实践课是结合园艺作物生产特点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技术课,集园艺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总学时240,在第3―7学期开出,内容包括果树、蔬菜、设施园艺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综合了基本技能和各项操作技术,三者有机融合,组成园艺作物生产基本技能的主体。

(三)生产实践体系的特点

生产实践体系包括实训课和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实训课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80学时;实践课在第4―7学期进行,每个学期64学时。根据蔬菜、果树的生产季节安排学生在校内基地从事园艺作物的生产管理,对周边地区园艺作物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参观科研、生产基地,开展园艺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通过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生产管理技术。

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2―3年级,主要是利用假期结合农村园艺作物的生产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技咨询,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生产,解答园艺生产者提出的技术问题,了解农业发展和对专业技术的需求。

(四)毕业实践体系的特点

包括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安排在第6―8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因人而异,力求毕业论文与经济建设和农村实际相结合,分类开展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调查总结、专题调查和示范推广。毕业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8周,安排学生到科研单位从事试验研究,去生产基地从事实地生产和科技推广应用,熟悉园艺作物生产、采后处理、贮运加工和上市流通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努力提高毕业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毕业论文要求全员进行,毕业实践则一部分到招聘单位锻炼,另一部分进入生产管理环节,实行“模拟承包制”,给学生分地块,让其自己种地、施肥和栽树,自己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承包到人、到组,放手让学生参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按农业产业的特点,划分为三个模块,学生以其中一个模块为实习的主要内容,兼顾其他一个或两个。三个体系之间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在时间跨度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延伸,在深度和广度上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层次性(阶段性)

第一层次(增强感性认识阶段):主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一进校就接触专业。内容上安排种类识别、基本农事操作,使其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过程、生产用具、园艺设施和园艺植物的生产过程。

第二层次(培养基本技能阶段):在2―3年级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训练某些项目(如蔬菜的育苗、果树的嫁接与修剪等)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技能,对难度较大的关键技术,如果树整形修剪、蔬菜育苗、日光温室等设施的设计与建造、花期调控、果树施肥技术、花卉的插花艺术等给予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反复训练,做到既有示范又重训练。

第7篇

[关键词]观赏园艺学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52-01

观赏园艺学是园艺专业骨干课程,是园艺专业工作的基础课程,其主要融会观赏植物栽培、养护、育种、应用等观赏园艺学科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增强课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深入掌握课程精髓和就业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课题组通过对观赏园艺实验项目的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本课程在我校园艺专业的教学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协作共事能力为重任,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依据,构建了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系,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观赏园艺学中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相对于观赏园艺学的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最薄弱的环节。 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

观赏园艺学是融会“花卉学”“观赏树木学”“观赏植物栽培养护学”“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花卉应用设计”“园林苗圃学”“观赏植物采后处理与技术”等观赏园艺学科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知识内容系统、全面,如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观赏园艺学科的知识,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必须有充足的实验基地和设施设备条件。受经费等多方面限制,致使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实验内容随意安排,实践教学时间随意安排,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实践教学的考核不规范

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四)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二、观赏园艺学中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变更实践教学方式,以参加比赛促进实践学习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为动力,提升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课题组在观赏园艺课堂上,针对每一项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主导,自行设计一套方案,上交作业,综合分析学生的设计内容,整合思路清晰、实践效果明确的方案,在实践课上具体实施。

(二)规范实践教学考核,以技能考核促进实践学习

结合学生就业岗位技能需求,推进课堂、实验基地、企业环境相结合,以工作需要为动力,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指导实践教学,把岗位技能培训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本课题组在实践课堂上,设立实践考核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两个一级指标,以情感态度、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作为职业素养的三个二级指标,技能操作与完成效果、资料收集、总结报告为专业技能的三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值,总分为100分。

(三)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岗位实践促进实践学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岗位需求是最好的推动动力,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锻炼其处理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质量意识和品质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本课题组向园艺专业相关企业单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应答调查,对园艺行业的要求以及对观赏园艺课程的重要性作了相关的调查和了解,并且单位对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给予充分的建议。另外,结合调查的同时,利用寒暑假向相关的企业输送一些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实践锻炼。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大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构建合理师资结构,明确实践教学人员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实践教学人员要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积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我学院为了加强教师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每年度都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实践基地和企业进行下场锻炼和培训。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园林技术 改革

随着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培养了很多我国国内比较先进的园林技术人才,园林技术掌握的是以工程技术、艺术手段为基础的,还要通过地方因素而进行改造、管理水系统的同时还要对植物进行栽种,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园林区域,对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这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就目前状况来说,园林技术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下文是笔者对园林技术专业改革的探索:

1 园林技术的特性

1.1 园林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相关人员,已经完全忽略掉了园林技术的重要性,意识到重要性,更可以让我们完全了解园林技术的根本理念,掌握其中的要领。

园林技术是和文化、生态、科学以及艺术一体化的专业学科,这不但可以对环境进行改善,还可以让人类心理健康得到发展,有效率提高了人文素质。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非常重视人们生活的水平,在城市内建立一些关于园林绿化相关的部门,可以全面塑造城市的形象,这些园林建设方案可以在农村大山中进行,也可以在城市路边实施,这不但可以进行美化,还可以优化空气,改善空气的质量。

1.2 园林技术专业多样性

园林技术所针对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知识也比较多,不管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要抓住园林技术的重点,园林技术专业涉及到了数学,这在改革前后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的变化是园林技术只是内容整体顺序出现了变化,在学习园林技术的时候,主要从具有多元化性质,以植物学、植物种植设计、园林艺术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作为核心,从环境、艺术等角度掌握该专业,同时改革后,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却支撑了整个园林技术专业。

2 举出园林技术专业—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分析

自从园林技术改革后,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已经慢慢的取代了园林技术专业其他所有的项目,而且可以说它在该专业里已经是独树一帜了,各大城市都在运用园林绿化工程技术。

2.1 对园林绿化工程技术要选择适宜的起挖地点

在改革之后,园林技术的基本方法主要是针对实践,而之前都是以理论为基础。可以进行实地的观察,分析相应的地理形势,发现光和土地之间酸碱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会对一些植物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选择一些水多,而且有利于环境的地点,这样大树生活的概率更多一些。

2.2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选择适宜移植季节

一棵大树如果下边带着整体球,在精心照顾下,不管是春夏秋冬什么季节都可以进行移植,早夏季的时候,采取大树根本大土球方法比较适合,还可以对根本进行修剪。但在北方的雨季和南方的梅雨期,由于连阴雨日较长,光照强度较弱,空气湿度较高,如把握得当,也不失为移植适期。在实际当中,我们想要移植植物,必须要选择最加的时间,这样一来,还可以降低成本,对以后管理也有很大的好处。刚到春季移植是最好的时间,从春天到秋天这段时间是最佳生长时期,这也给大树在过冬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园林技术专业在改革后生态化趋势

上世纪末年,园林技术专业一直处于比较低调阶段,尤其是在绿化方面植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少,在园林实业发展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园林工作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只寻找一些比较大尺度的方法,而忽视了路边那些小树木的栽培,路边上有一些草坪图案,这些图案可以飞机上观赏,远远违背了园林技术应用的价值性,这也不是园林技术发展的方法。

而最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之后,现代园林技术专业一直在发展道路中,尤其是园林绿化、在工程技术中起到了较为明显的进步,这一环节完全带动了园林专业其他项目的发展,而在这其中,我们趁机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具备一定的素质,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应该应该在教学改革之后,在园林技术专业中最有优势的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作为重要的依据,来发挥地区园林技术的特点,从而实现城市化园林建设的目的。

4 针对上述园林技术总结的改革方案

4.1 内容改革

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根本,依附于社会的需求,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行业科技、设施以及新方法等。比如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无土栽培技术以及园林工程的大树移植技术等。而且要在哪找学生的特性以及行业特性,深化实效,完善园林技术相关的改革内容。比如园林植物一反按科属种分型的理念,抓住侧重点,让学生对于此专业可以有的放矢。要把园林美术变更成园林绘画,主要训练园林景观绘画方法,挣脱传统专业理念的束缚。

4.2 深化实践

实践利用专项训练的实训、与生产项目所融合,为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好的基础,深化实践,构成一整套有组织,有体系的职业技能。要全面构建实践环境,大力开设设计性,全面性、实际性强的实训项目,和生产进行有机的结合。

4.3 构建校企结合、产学研多层次递进的途径

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理念,全面进行校企合作以及产学研多层次模式的构建。设立有一定联系性的校企结合基地,要切实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目标,从而变成一体化实训基地。可在此基地中掌握一些生产任务以及科研项目。构建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从而通过生产实践深入的了解此专业的全新技术以及内容。

参考文献:

[1]何昉,锁秀.风景园林职业化道路的缺失和前景[J].风景园林,2011,33(11):114-118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艺专业;实训管理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截止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已突破10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40%,成为培养各种技能人才的主要方式,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如何加强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便成了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认识实践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出真知,理论和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双翼。没有理论,世界走不远;没有实践,世界走不动。职业院校更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社会意识等。

园艺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不论规模还是数量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同时,相应的园艺人才需求也急剧增加,需要一大批的园艺专业人才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提高园艺产业的现代化水平。职业院校同大学的区别在于要培养一线生产与服务的高技能人才,以专为主,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了解生产过程,累积工作经验,培养技术、技能,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训室的建设及设备配置要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

实训室建设的目的首先要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和实践的整体环境,有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和创新实践;其次,要有利于教学,便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便于各课程实训的沟通和协调。要达到这些目的,就要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整合和共享资源,便于调动和协调,也可以避免设备的重复配置和实验用品的浪费。

实验室建设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教学资源和实验技术队伍实体整合与集中,科研资源虚拟整合,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实验室的定位和建设重点,建设一个资源与管理集中、管理机制明确的实验室。

园艺专业涉及果树、蔬菜、花卉等多个方向,在植物生产和检测等过程中需要一些仪器设备来完成实训任务,而这些实训设备的配置必须要经过科学论证,具有很强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确保每种设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都能起到作用。

设备到位后对每一类设备按需要成立教学准备或研究小组,明确责任和任务,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并在培训基础上编写实训指导书,挑选部分班级进行试运行教学,最后评估教学试运行效果,当完全符合要求时即可投入教学。

三、实训场所的现场管理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工业生产中存在一种管理体系――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效率保全,通过全员参加的设备保全管理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管理体系,核心是全员参与、预防为主,通过事先预防消除设备故障所造成的损失,做到零故障、零不良、零损失、零灾害,保证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费用消耗的合理化。园艺专业教学可以借鉴该体系,根据园艺专业特点,打造适合于自身的管理理念。

TPM管理体系需要通过5步实现,即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

1S――整理

区分实训室内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去除不用的东西,主要是清理现场被占有但是无效用的空间,清除零乱的根源,创造一个清晰的实训场所。

2S――整顿

把要用的东西(玻璃器皿、试剂等)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减少取用物品时花费的时间。对物品进行分类,不同物品可根据使用频率决定其放置场所、放置方法、标识方法等。

3S――清扫

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确保实训室无垃圾、无污秽状态,目的是为了保持前两个S的成果,保持现场的整洁干净。除了清扫垃圾之外,还要“清扫”问题,对设备中存在的一些故障、安全隐患等要一一点检,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S――清洁

清洁的目的是维持前3个S的循环,整理、整顿、清扫是行为动作,而清洁则是一种状态。清洁的目的首先要维持前3个S的成果,养成持久的清洁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5S――素养

通过上述5S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慢慢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修养,并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团体意识、精神状态都积极向上的实训文化。

四、组织多种途径的实习实训,适当拓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职园艺专业实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该目的需要大量的实训辅助教学,而单一的实训方式并不能达到教学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发掘各种实训途径致力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