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4: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保专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自然保护概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方法与建议,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老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保护概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2-02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概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地球各圈层生物与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作榛肪晨蒲А⒒肪彻こ套ㄒ档谋匦蘅纬蹋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生态学知识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环境领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理解与掌握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自觉主动地把“自然保护概论”的课程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宏观管理意识。
二、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1.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的课程相关教材发现,相关教材偏少,知识内容略显陈旧。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自然保护事业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很适合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重复。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还有《环境科学导论》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上述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自然保护概论》有较大的重复度。例如,《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包括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教学内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自然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均有涉及。这必然引起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惰性心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目前,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并未开设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等专题,如果能够在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相关专题的野外实践,必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明确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专业的特色,在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重点阐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石油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每个专题授课2-4个学时。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明确人的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消费意识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自然保护概论的教材主要倾向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基本原理与知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查阅学科相关的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整合,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可结合气候监测数据和古书记载,阐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可适当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两派学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温上升的贡献性大小问题的争论。
3.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鉴于“自然保护概论”的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的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授课教师在导学前应高度重视“选题”过程,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方式,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外,灵活安排学生的讨论形式与内容,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环境的创造者和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与已有观点相悖的观点,敢于提出并能用已有的资料去证明的行为就应该鼓励。并通过采用案例、专题等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钻研。对于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作业按时完成的同学应该得到更高的平时成绩分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授课教授可采取课程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论文,每个人分别查阅资料撰写,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综合成稿,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给出成绩。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关经费投入。为加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建议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可开设一个周,重点考察典型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生态系统等地形或生态系统。同时,为保障基本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主要为野外实习经费。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2.选择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的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等,由学生选题。或者由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授课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家乡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距学期末有1-2个月的时间,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地点的情况,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门公选课,除了涵括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紧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关注社会环保热点问题,大幅度增加国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新的动态与进展,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每节课引导性的部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可结合美国大使馆PM2.5事件讲授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知识;结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讲授核污染的防治;结合“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讲授生态农业技术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避免流于课本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思考。另外,针对现在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习惯,提供若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网站如“生态环境网”、“低碳网”等供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齐的状况,公选课应侧重于普及知识方面,但要避免讲授的知识表面化与科普化倾向,以免挫伤部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期望。
二、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讲授大气对流对污染的影响时,点燃一支香烟,置于带有隔板的倒置烧杯中,直接观察大气颗粒物在烧杯内的运动过程,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图片内容,每页课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图片展示,对应文字相对减少,留给充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图片信息。同时,利用课间休息给学生观看5~10分钟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对环保问题出现的根源、过程、危害等发表看法。在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认识后,老师可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课本理论知识内容“活”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选修公选课的学生作业和学校活动较多,往往会出现“下课抛脑后,上课想不起”的学习状态。每次课结束后留下1道拓展题,下次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课前提问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专心,课后能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三、结合课外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公选课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体系,也要与实践充分结合。公选课面向多个学院多种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对应专业实践的支撑,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偏于理论,完全没有课程内容所对应的感性体会,常会出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仍难以真正掌握的情况。如讲授水体污染时涉及的各种水质指标是怎么测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观感觉和测定的声音分贝数之间是怎样对应的?对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周末时间携带若干简易仪器到现场进行观察测定,这明显增强了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一直进行着此种“微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当今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开展一些公选课的“微型实践”可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过去一直采取期末论文考核方式,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爱思考,不重视能力培养,上课不听,下课不看,有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文章应付,极易出现抄袭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改中试行了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课堂考勤(占10-20%)、随堂快速测验(占20-40%)、课程论文(40-60%)。课堂考勤采用签到和提问两种形式,签到保证课堂考勤的连续性和公正性,而点名提问可防止代签现象。随堂快速测验主要目的是强化巩固学生对当堂理论的掌握,一般放在当堂课程教学结束时,时间10分钟,题量控制在10个以内,题型由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等组成,避免学生觉得作业过多而产生抵触心理。在课程论文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半时,即鼓励学生开始写作课程论文,主题可以选择课堂上讨论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通过更多和外院外专业的同学交流,为课程论文寻找多方面的观点和素材。另外,提倡学生结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论文写作。课程论文一方面严格控制字数,一般情况下控制在3000字以内,其目的是防止学生东拼西凑四处抄袭。另一方面,提高课程论文主题的选择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从自身感受出发,结合当前存在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小”问题,展开讨论,谈出观点。这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程论文的质量,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查资料,动脑构思形成观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实施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觉得自己环保知识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学以致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职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
1.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在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学分(时)数以及实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实习场所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大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政府环保部门等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形式包括参观考察以及专题调研等。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完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综合性实习,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年进行生产实习。实习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环保部门、研究院(所)或在本校进行科研实习等,要求学生上岗实习,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与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环境绩效的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科研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通过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社会实践应当与专业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专业特色、学生成长阶段和认知规律,实施分类教育。将社会实践纳入本科培养计划,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数,制订相应的规范。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等。
>> SEE:中国企业家的环保试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分析与启示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和效益分析 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差距分析 中国企业积极投入先进安全技术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行为机理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与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与效率分析 中国企业培训现状与分析 中国企业与财富500强企业的比较分析 中国企业与世界前50强企业的对比分析 中国企业EHR 应用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 制约中国企业成长的机制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分析 中国企业品牌运营现状的根源分析 中国企业工会的角色冲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12.11.
[2]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第81号公报《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Q/BL],2009.04.16.
[3]国务院办公厅1990年11月公布的《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EQ/BL]http://chinalawedu. com/news/1200/22598/22624/22993/2006/3/xu14571242516360029849-0.htm,1990.05.11.
[4]钟誉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政策工具实施状况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项目技术组.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2013[J].中国环境管理,2015(03).
[6]宋坤.企业环保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山东滨州地区石化企业为例[D].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叶丽娟.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基于全国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蒋洪强等.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贡献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l).
[9]薛求知,伊晟.企业环保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从外部制度到内部资源和激励[J]软科学,2015(03):1-4.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环境工程;研究与实践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当前专业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有一定的职业背景或者为非学术型岗位做准备的学生,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专业硕士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教育部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展开试点探索工作,九十年代开始正式开始和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教育。然而,此时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的相关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培养模式也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培养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增加研究生教育类型和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步伐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扩展到了多个领域。从此,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逐渐向全日制教育模式转变,招生对象也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2]。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专业,也成为新增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而且越来越得到考生和招生单位的重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旨在培养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对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提高国内环保技术和提升国际环保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招生单位和招生人数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人才招聘单位的重视和广泛讨论[3-4]。本论文依托教育部“生物净化与转化”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通过围绕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的新方法。
一、培养效率概念的解析
(一)效率及培养效率
效率,“效”即效果,一般是指行为对目标的效果;“率”指速率,行为达成目标的速率。马克思曾采用单位工作时间的产量来衡量生产效率。效率在经济学上的含义,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效率在管理学上含义,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则提高了效率。总之,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效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的生产理论,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效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它是保证现有技术水平下,生产者得到最大产出或投入最小成本的能力。而对于本论文中的人才培养效率就属于配置效率,即在现有社会资源和规定的培养时间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及收益。
(二)培养规模效率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对教育成本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可以计算投入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自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全国具有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培养单位日益增多,且招收名额也不断增加。2010年国家在2009年的基础上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5]。一般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包括人力(专任教师、行政及后勤人员等)、财力(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投资、社会资助、科研收入、学生自费等)、物力(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等)等方面;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产出包括硕士毕业生数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研究生教学成果、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所以合理且平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关键[6]。
(三)培养质量效率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较高的培养规模效率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效率,因为培养规模效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表征,而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更多体现在培养质量效率上[7]。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目的都是培养出掌握了坚实、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如果培养单位输入到社会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不具有这些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培养是没有效率的。所以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怎样保证研究生质量与数量的共同增长,在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培养质量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二、培养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
由于我国高校尚未完全摆脱政府的依附地位,传统的计划体制依然存在,市场调节机制非常不完善,导致高校招生计划并不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很多专业毕业生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求量。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的下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争相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但是环保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等行情密切相关,导致对人才的需求跟不上招生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所以一般说来师生比越大培养质量越高,哈佛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2,耶鲁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3,在我国关于培养效率的师生比国务院规定的是不小于1:10,而事实上中国很多培养单位的师生比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8]。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培养单位向社会输出的专业硕士人才都并未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要求。所以过于地强调投入产出比,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严重地影响了培养效率。
(二)培养质量效率不明显
目前全国已经有170余所高校等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在所有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高校等单位中,招生质量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理念下,大部分的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虽然对专业硕士的一些培养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培养理念未能转变,结果表现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差别不大,并未能增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在环境保护技术、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9]。另外,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误解和歧视,导致培养单位对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不够重视,也是造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虽然生源逐年增加,但是培养观念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般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培养,这种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之后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应用工作。但是这种模式在专业导师缺乏、高校重视学术的氛围下流为形式。目前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依然是理论课、做实验、写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科学研究的探索,但是实践阶段的缺乏使得专业硕士的培养失去了其本质意义[10]。就环境工程而言,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理论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实验是除去了很多干扰因素后对理论的验证,而实践的复杂性使得其与理论和实验存在着巨大的脱节。同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实践环节难以执行也是无法提高培养质量效率的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名义上虽然有不少实践基地,但是只是建立了名义上的合作关系或者实践基地,并未形成真正的专业硕士实习培养方案,结果表现为实践基地的建设的形式化,无法真正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因此,培养单位招收计划的盲目性、对培养理念的误解、培养模式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质量效率在其培养规模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效率提升的思考
(一)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
建立完善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有助于加强教育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规格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11]。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应当满足当代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其掌握的环保技术、技能和管理理念应当满足环保产业的技术要求。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只注重理论研究,往往对实践应用培养不足,因此,导师必须在这方面予以重视。研究生成果评定除了以学术论文作为评选的标准之外,可考虑工程应用经验、应用型研究成果等同时作为考核指标,特别是带有学校或者地方特色的培养,对学生的就业及成长具有较好的优势。以我校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为例,我校针对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重点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废水高级氧化、废气生物净化、污染物资源化等方向的产学研系统培养,使硕士生掌握一定的工程设计、设备调试和工艺开发的能力,并鼓励全日制专业硕士积极参与校外设计院或者环保企业的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课程规模培养效率提升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科学研究,故课程设置的时候应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有所区别。例如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可重点开设“环境工程CAD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管理”等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授课老师还可带领同学深入环保设施施工现场、污水处理厂或者企业现场等现场教学,并请企业资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如有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增加学生的现场观摩体验,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既平衡了投入产出比,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规模培养效率,也会提高培养质量效率[12]。
(三)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
为了在提高专业硕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位论文水平,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可以考虑学位论文与实践实习交叉完成。如首先,专业硕士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必须进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部分工作,了解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需完成的内容,导师协助制定相应的完成计划,硕士生了解、掌握并展开初步研究;其次,在了解并熟悉学位论文需要完成内容以及实验环节基础上,去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与实践,熟悉实际技术应用工作开展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初步掌握时间、计划管理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培养规定时间内制定并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再次,在实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去企业实习实践时认真学习并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管理等知识用于后续学位论文完成,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的相互促进。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是在一定的生产实践或者工程背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并解决了一定实践问题或技术问题的论文。如环保工程设计,也可以是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是技术在某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总结报告,甚至还可以考虑是某个项目的规划或者管理。当然,论文应该由导师把关,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家组的答辩。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合作,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与环保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邀请学校师生深入企业内部,共同参与环保产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学校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为学生传授环保产业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知识。学校的研发应用到企业生产当中,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再反馈给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或者改进措施。专业硕士有在企业实习的经验,企业从学校定向招收学校毕业的毕业生,如此,产学研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合作关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主动参与性[1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是当今高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培养效率提升为目标,分析规模效率及质量效率等存在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实现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丽萍,段荣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5):88-92.
[2]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3]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4]倪瑛.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184-185.
[5]任欣荣,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55-60.
[6]张杰,王滨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60-1261.
[7]段丹.关于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4):242-244.
[8]杨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40-142.
[9]肖鸿,等.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2,(1):45-47.
[10]章国平,汪燕春.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87-290.
[11]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55-57.
[12]李凡修,艾俊哲.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4,(23):161-162.
关键词:环保设备运行管理操维合一
Abstra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quality, set the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propose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iciency unific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d one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模式在市场机制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式的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环保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1.我国环保设备运行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建设起了许多环境保护设施,然而大多数污水处理设施沿用的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管理模式:由政府或企业承担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费用并运营管理。因此,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2.环保设施的前期运行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执行“三同时”政策,即环保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治理方案定得合理,工艺路线正确,设备选型适当,能给后续的设备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就需要选择效率高、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少、运转费用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治理方案。
环保治理方案设计时,应结合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现场情况,突出设计工艺的先进性、合理及安全性,在设备选型中,应注意选择通用性,便于加工采购。在工程验收时,应做好验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以备查阅。
3. 建立健全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3.1环保经济责任制
企业应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达到环保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转、同时检修、同时维护的“三同时”原则,这就要求企业把环保设施的管理纳入指标化考核的范畴,实行环保经济责任制,即把环境设施运行指标同生产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将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好坏同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有奖有罚,奖优罚劣,建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奖罚制度。
3.2经费保证
当生产设备运转时,环保设施必须运行,生产设备维护和检修时,环保设施要有检修计划和备品备件,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计划上形成制度,保证环保设施运行经费的到位,以保证环保设施备品备件供应费用及检修维护费用。
3.3管理制度的建立
明确环保设施的管理职责,做到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制定一系列环保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有关环保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后,按制度要求,将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及管理责任和指标从部门、车间、班组到每个人层层落实,每台设备、仪器、仪表、阀门都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操作人员必须按制度的规定使用、检查和维护设备,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巡回检查等原始记录。
3.4制度落实
对制定的制度进行检查落实、考核,保证环保设施管理按制度进行。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主要指标运行达标情况;
2)规章制度、规程是否执行;
3)设备是否闲置不用;
4)设备坏了是否及时维修或保养;
5)运转记录是否真实。
4.实施“操维合一”,推进设备点检工作
为实现操维合一,全员设备管理切实有效地推进设备点检工作,要健全生产作业班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生产作业班专业维修人员的定期及动态点检,机电液专业精密点检,形成三位一体的点检网络。
设备科作为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应建立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点检作业指导书,制定点检基准和规范的点检程序,对主要设备编制了岗位日常点检表、专业点检表,运用新的诊断技术和劣化理论掌握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收集检测数据,跟踪分析这些状态数据,作好记录以推算出最佳的维修时间,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5. 推行“四化"模式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1完善绿色生产体系,实现设备管理的程序化
首先是在日常工作中,从夯实l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SE 管理体系入手,将岗位责任制、各种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规程、生产人员的现场作业步骤等49项内容整理汇总,对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完成时限、效果等都作出硬性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 炼,形成 “工作按程序,程序出效率”的良好局面。加强关键要害部位管理,制进一步规范职工现 场设备操作水平和防范能力。
其次是以绿色生产四步法为重点,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要求, 细分绿色等级,通过绿色生产分析,查找每台设备的安全隐患风险 点、清洁生产控制点,讨论、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绿色防护措施。
5.2强化全过程控制。实现设备运行的精细化
生产过程控制是为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 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 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通过实施“三精细”,即精细管理、精细维护 和精细操作,不断优化生产运行,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的执行质量。
按照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以“看、听、摸、闻、测”五诊法抓好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及时解决。同时,加强网上数据应用分析,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控制探头,监控各大厂房和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协调各岗位快速反应、和谐运行。
5.3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实现设备本质的安全化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令》,使职工生产活动始终受控制度和规范。为使每台设备安全平稳运行,通过五诊法抓好设备状态监控,严格做好设备周检和月检工作,每周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每月对每台设备进行打分、汇总,力争实现“五个到位”,即责任到位、点检到位、到位、清洁到位、分析到位。
5.4实施点检预防维修制.实现设备维护的效能化
以加强设备管理为突破点,将“把设备当成工艺品”理念融进各个环节,促进了设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重视设备基础管理。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即分为A、B、C三类。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定修管理,设备的修理采用主动维修和预知状态维修:对于B、C类设备,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采用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的方式。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按照流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和优化,运行效率高。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设备档案、管理台账等管理,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维修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管理。首先是狠抓设备的点检维修和预知维修。设备点检定期维修制是全员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次是强化设备管理创新。现代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把每台设备当成工艺品”的观念,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
结语:强环保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通过全过程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得到落实,就能够管理好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高效运行,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10-02
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作为高等院校改革的标志成果之一,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和大学生对知识需求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许多高校开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然而,面对公共选修课迅猛发展的局面,我们仍然可以清醒地看到,公共选修课在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课程知识和社会发展关联性不高、学生作业抄袭、课程内容偏于理论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结合从事本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选修课的三年多教学实践与体会,谈一下在该课程中实施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旨在为加强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一、贴近社会现实,丰富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门公选课,除了涵括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紧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关注社会环保热点问题,大幅度增加国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新的动态与进展,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每节课引导性的部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可结合美国大使馆PM2.5事件讲授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知识;结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讲授核污染的防治;结合“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讲授生态农业技术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避免流于课本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思考。另外,针对现在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习惯,提供若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网站如“生态环境网”、“低碳网”等供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齐的状况,公选课应侧重于普及知识方面,但要避免讲授的知识表面化与科普化倾向,以免挫伤部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期望。
二、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讲授大气对流对污染的影响时,点燃一支香烟,置于带有隔板的倒置烧杯中,直接观察大气颗粒物在烧杯内的运动过程,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图片内容,每页课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图片展示,对应文字相对减少,留给充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图片信息。同时,利用课间休息给学生观看5~10分钟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对环保问题出现的根源、过程、危害等发表看法。在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认识后,老师可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课本理论知识内容“活”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选修公选课的学生作业和学校活动较多,往往会出现“下课抛脑后,上课想不起”的学习状态。每次课结束后留下1道拓展题,下次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课前提问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专心,课后能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三、结合课外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公选课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体系,也要与实践充分结合。公选课面向多个学院多种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对应专业实践的支撑,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偏于理论,完全没有课程内容所对应的感性体会,常会出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仍难以真正掌握的情况。如讲授水体污染时涉及的各种水质指标是怎么测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观感觉和测定的声音分贝数之间是怎样对应的?对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周末时间携带若干简易仪器到现场进行观察测定,这明显增强了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一直进行着此种“微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当今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开展一些公选课的“微型实践”可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过去一直采取期末论文考核方式,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爱思考,不重视能力培养,上课不听,下课不看,有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文章应付,极易出现抄袭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改中试行了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课堂考勤(占10-20%)、随堂快速测验(占20-40%)、课程论文(40-60%)。课堂考勤采用签到和提问两种形式,签到保证课堂考勤的连续性和公正性,而点名提问可防止代签现象。随堂快速测验主要目的是强化巩固学生对当堂理论的掌握,一般放在当堂课程教学结束时,时间10分钟,题量控制在10个以内,题型由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等组成,避免学生觉得作业过多而产生抵触心理。在课程论文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半时,即鼓励学生开始写作课程论文,主题可以选择课堂上讨论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通过更多和外院外专业的同学交流,为课程论文寻找多方面的观点和素材。另外,提倡学生结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论文写作。课程论文一方面严格控制字数,一般情况下控制在3000字以内,其目的是防止学生东拼西凑四处抄袭。另一方面,提高课程论文主题的选择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从自身感受出发,结合当前存在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小”问题,展开讨论,谈出观点。这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程论文的质量,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查资料,动脑构思形成观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实施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觉得自己环保知识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公选课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践化及课程考核多样化等方面开展外,还需要结合学校关于公选课的管理政策,如选课人数、选课学生年级差别、开课学期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公选课的课程特点,如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应用技术类等,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公选课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全方位开展,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孔亮.高校教学改革视野下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1).
[2]刘文广,杨兰柱.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甘肃科技,2008,24(3).
[3]关勤.加强公选课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21(4).
[4]郭小林.改革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5]韩建宏,孙珏,徐开蕾,吴文彪,黄太权,张勇.讨论式教学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对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四类课程的内容提出了基本要求,可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设特色课程。对比注册考试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专业认证标准重理论基础、宽就业口径,符合注册考试的要求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34学分,包括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四大化学及其实验以及物理的基础知识。工程基础类课程至少16学分,包括工程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与信息技术基础类、机械基础类、电工电子及自控基础类课程。使学生学习工程设计、施工的共性知识和共性技术,了解生产安全与环保事故的预测、预防和系统评价技术等。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中的公共基础考试内容基本包含在内。此外,建设部勘察设计类其他一些注册工程师考试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中与环境工程专业为相近专业的注册给排水工程师的公共基础考试内容也大致与之相同,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完全有能力参加并考试通过,可为工科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拓展就业空间。
(二)专业认证标准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较全面,但对比注册考试还需完善“标准”明确将环境科学概论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与管理为专业必修课程,改变了环境工程专业一贯以来重工程设计、忽视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学习的现状,培养学生不仅仅从工程设计的角度,而是从更全面的角度解决实际中的环境问题[3]。例如垃圾焚烧厂的设计不仅应从工程设计角度分析考虑,还应当作为一个建设项目考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否符合当地环境规划,对当地环境影响如何应进行评价,并且应按照环评法规定进行公众参与等程序,是否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对区域环境质量是否有改善等[4]。全面考虑环境工程设计与环境规划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是避免出现环境纠纷的重要途径,也是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制度强调的方面。此外,专业基础课中环境监测与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作为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课程列为必修,相关内容也是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课程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对比专业标准,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内容除包含以上内容外,还包括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工程经济与管理、安全等。对比注册考试内容,专业课程体系还需设置选修安全类课程、工程经济学等以更全面准备注册环保工程师所需知识。尤其是安全类课程,目前工科类课程体系普遍缺乏此类课程,工程实践过程中安全保障完全依靠短时间的上岗培训,知识不系统不牢固,可认为这是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注册工程师考试的这部分内容正是为规避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置的,因此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中拟增设安全类课程以契合实际需要。建议工程认证标准中的通用标准应将安全类课程作为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以提高工程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知识水平。
(三)专业认证标准中核心课程设置与注册环保工程师分方向考试基本一致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课考试合格后进行的专业考试分五个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物理污染治理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相应的,专业认证标准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以上前4个方向课程,一般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均设置此4个方向课程,而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设置的第5个方向生态恢复工程需要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方面基础,推测仅限于有此类学科基础的高校如林业科技大学开设有相关基础课程及生态恢复课程。因此专业认证标准考虑了各高校已有学科基础,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对于生态恢复工程考试方向,其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缺乏指导性要求,建议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应考虑注册考试的实际需求,给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和要求。
(四)专业认证标准中实践环节有较高要求,符合注册考试的需求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实践环节至少20学分,包含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此外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要求13学分。通过实验与实习,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了解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管理等基本内容,通过环境污染控制工艺操作及运营管理的训练,运用和巩固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和设计能力。而注册考试最难的考试就是专业知识考试与案例分析,靠的是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积累,考的是规范标准的运用,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理想的结果。标准中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要求正符合了注册考试的要求,当然学校的学习仅仅是基础,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学习和积累5年后才有资格参加专业考试,这是注册考试的规定。
二、结语
一、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分析框架
(一)莫尔的经典“三圈”理论。“三圈”理论是由哈佛大学马克·莫尔教授在《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1995年)一书中最早提出的。该理论是关于领导者战略管理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以“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框架,开展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相机分析。主要观点是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政府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或实施战略计划时,必须坚持价值(V)、能力(C)与支持(S)三个因素相互统一的原则。
不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能包含着价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组合。政策方案或计划项目只能是“愿景”,没有实施能力和公众支持,那只能梦想(梦想区V),有价值又有能力就可成为实现梦想之区(梦想实现区V+C);缺乏公共价值只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属于别人的梦想(别人的梦想区S),甚至可能给公共利益带来严重损害(噩梦区C+S);具备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条件,那就可以放心去做(耐克区V+C+S),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更多的公共决策是具有公共价值,但目前尚无能力或尚未得相关者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官员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开展工作创新,“将新的尚不欢迎的现实,呈现给个人、组织或整个社会,让他们认可,并成功地适应新的现实的过程”。
(二)“三圈”理论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决策分析。与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点源污染相比,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点多、面广、源杂、分散隐蔽、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点。欧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努力,工业点源污染才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绝对主要污染物。1990年美国面源污染占污染总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为68%~83%,氮、磷营养元素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的污染物质。丹麦270条河流中94%的氮负荷、52%的磷负荷是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发达国家既有较强的政府执行能力,又有广泛的公众支持力度,它们通过采取立法、发展替代技术、实施补贴等政策措施以及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以美国为例,1990-2006年期间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就减少了65%。当然,由于受到各国(地区)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面临着不同的价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组合。近年来我国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以及福建省闽江、九龙江等区域性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虽然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但它明显受制于地方政府有限的资源能力以及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现阶段更重要的民生需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着制度、技术等多个相互矛盾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既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又是区域环境管理中需要政府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
二、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三圈”组合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过去“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并举的多元结构转变,具体表现为种植业比重下降和养殖业比重上升、粮食比重下降和经济作物比重上升。1990年至2010年福建省“肉猪年出栏数”由766.46万头上升到1963.31万头,粮食种植面积由2745.92千公顷下降到1232.30千公顷,经济作物由同期的665.35千公顷上升到1038.59千公顷。同期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和薄膜施用量以及畜禽污染物排放均大幅度增加。闽江上游的三明和南平两地市是福建省现代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加剧闽江流域面源污染程度。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突出地表现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闽江畜禽养殖污染负荷约占全流域的60%,畜禽养殖废水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约为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的5.7倍和7.5倍;闽江下游福州市郊16种蔬菜的硝酸盐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含量超标严重,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上限的2.76倍。农业面源污染所产生的化肥、农药、重金属残留物等有害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会直接殃及水生生物,某些有毒物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密集作用使处于食物链高位的人或畜中毒。可见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会加重流域水体的营养化,加快土壤退化,危及流域生态安全,而且影响着特色优势农产品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影响着消费市场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已刻不容缓,既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大事。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执行能力有限。我国现行环境政策主要是针对工业点源治理而设计的,各级政府主要采用“命令—控制”性的行政手段、排污收费等约束性的经济手段和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向企业提出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者命令其采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目的的生产技术标准,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限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这种“命令一强制”性的环境治理范式,往往针对的是那些具体的、可以用指标量化的环境问题以及点源污染,但对点多 面广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并不明显。当前地方政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等工程技术手段,相对忽视农民参与式激励性政策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在现行的碎片化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不仅要鼓励农民参与面源污染防治,而且要处理部门间利益矛盾。农业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存在空白,缺乏统筹协调,难以监管到位;各个部门之间谁也无权命令或指挥、协调别的机构,部门间责任权利边界模糊导致经常出现沟通不畅、协作不力、相互推诿与扯皮的现象。县、乡(镇)、行政村基层环保能力十分薄弱,绝大部分乡(镇)和行政村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农业污染“无人管、无力管”的现象普遍。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农户支持度低。从农业微观经营角度看,农户经营行为短期化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根源。农民是理性的,“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许多专家未能看出他们如何有效率。”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个体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难于把握市场价格,只能采取以大量施放化肥农药和增加种植养殖面积及数量为主要手段,以追求产值最大化为直接目标;并在利用公共环境资源创造自身财富的同时,尽量地将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外部化。随着福建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演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386199”部队成为闽江上游南平、三明等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较低,没有掌握好正确的、环境友好型田间管理技术,在缺乏农业技术辅导的情况下,主要根据往年经验过度施放化肥农药,个体农民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既可以获得较高的产品和经营收益,又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减少劳作的艰辛。“高度依赖化肥农药”不仅是农民的理性选择,而且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导向
(一)提升全社会对环境治理的价值认同和支持。早在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思想根源是政府和农民的环境观念淡薄,政府部门没有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放任自然消减”的思想;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责任感不强,粗放经营和随意排污等生产生活方式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并把生态环境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增加农民自主参与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升全社会对环境治理的价值认同和支持。从政府的角度看,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需要由经济增长型政府逐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由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以及官员考核体系转变为注重绿色GDP、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区域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到政府环境治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农民的角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面源污染危害的认识,引导农户树立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路子。同时扩大公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大家共同减少污染,关爱家园。
(二)提升政府面源污染防治的能力。
1.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当前我国缺乏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限定性生产技术标准,缺少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原则性规定多,配套性细则规定少,可操作性不强,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立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基于福建水系的相对独立性,建议制定《福建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环保执法监督监察机制,并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
2.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组织体系。增加县级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编制,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乡镇先试点设立环保机构,争取用3年的时间,所有乡镇全部设立环保站,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环保“缺胳膊少腿”的状况。在农村“六大员”基础上设立环保员,加强农村环保宣传、环境监督等执行力。
3.设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在目前环境治理的组织资源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遴选若干个条件较好的区域,设立省、市和县不同层次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围绕农田化肥农药减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规模化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实行奖励和补助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加大“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发动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筹资筹劳,参与面源污染防治。探索建立村民环境自治机制,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作用。
(三)建立农户参与式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机制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中央政府的规制缺失、地方政府的GDP偏好、个体农户的驱利性和第三部门发育的滞后性,使得流域面源污染成为个体理性选择所造成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流域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将取决于能否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加强利益相关者互惠基础上的互动,建立相互间激励相容机制,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实现多元主体信任合作机制。这就要求政府不仅仅要采取强制手段,包括严禁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对被列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双禁”的“两高”农药全面清出市场,在农业生产上禁止使用等,同时更要建立以经济激励导向的鼓励性政策,引导农户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由政府单边治理向政府企业和农户多元治理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由以强制为主的政策导向转变为激励为主政策导向,由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治理,建立起政府引导、农户自主参与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政府环境政策的效果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决于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以无偿技术援助、有机肥价格补贴和尾水标准等三项政策为例,农户对无偿技术援助政策的接受意愿最大,尾水标准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因此,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特征的无偿技术援助政策,既能从源头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政策目标,又能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有效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结局,是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的首要选择。政府提供无偿技术援助等以激励为导向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户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愿意采取有利于环境政策目标实现的经济行为,最终使农户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政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
曹俊德“三圏”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决策方法论意义.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卞辑部.美国如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北京:北京农业2009(1):50.
根据1990-2011年福建省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邱孝煊,黄东风,蔡顺香.福州蔬菜污染及污染源调查和治理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2009,15 (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