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生学习经验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4: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生学习经验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生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英语;初中生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一些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盲目性较大,没有科学的进行规划,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速度缓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对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五个步骤:

一、设定阅读目标

学生在阅读教材课文之前,应该给学生设定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带着目标去阅读。适当的阅读目标能够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设定阅读目标有两个要点,首先要紧紧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设置,其次要设定完成目标的时间,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目标才算合格,否则学生阅读速度难以提升。

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13

单元“Receiving money makes me uncomfortable.”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为例,为了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我设置了这样的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1)Why do some people like to give money?

(2)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It’s the thoughts of counts”

(3)What kind of gift does John prefer?以这几个问题为引导,学生的阅读效率明显提升。

二、初步理解阅读

完成第一步之后,学生对于文章已经有了浅显的认识。下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每个段落的主旨句,并根据主旨句理解每一个段落。在初步理解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碰到一些陌生的单词、句型,此时不能急于让学生查字典、查生词表,而是要根据学生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这些词汇、句子的意思,这样能够逐渐增加学生对语意的把握能力,提高英语理解能力。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1“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这篇文章第四段为例,在理解这一段时,学生准确的找出了主旨句“Many students often complain about school life”,本段以此句为中心展开介绍。通读这段之后,我先让学生猜测大意,猜测之后,再逐步查字典、问老师,然后比较自己猜测的意思与正确意思的区别,从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不足之处。

三、深入思考阅读

经过初步的理解,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课文中每个段落的意思,但是还不能够全面的掌握文章所要表达意思。这时,学生应该将每个段落连起来进行一次或者多次阅读,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要将阅读之前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解决掉,达到对文章中心内容的准确把握。

在阅读“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这篇文章之前,我为学生设置的问题是“How many ways we can deal with our problems in this article?”“Which way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回答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每段意思进行细致的分析。

四、快速复习阅读

学生完成阅读目标之后,应该对全文进行多次复习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时刻回想在之前阅读时遇到的难点,对于之前遇到的生词、陌生句型要反复阅读,直到熟练为止。同时,复习阅读要保证阅读速度,通过多次的快速复习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必要时,教师可以选取原文的某一段,然后将关键词汇去掉,让学生填空。

五、阅读经验总结

以上四个步骤之后,学生应该对本次阅读学习过程进行一次总结,可以将自己遇到的一些生词、短语、句型记录到专门的记录本上,并注意定期进行复习,从而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增加自己对英语句型的掌握。不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阅读技巧交流,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提高培养阅读能力的建议。在不断的总结中,学生可以增加对自己阅读能力的了解,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改正措施。

六、结论

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重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教学步骤。本文提出的五个阅读能力培养步骤,设定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升阅读速度;初步理解阅读和深入思考阅读,则是由浅入深的对文章内容进行把握,层层深入,并解决难点词汇、句型;快速复习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度对文章更加熟悉,对重点、难点理解更加透彻;阅读经验总结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总结阅读技巧,积累词汇、句型,提升阅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我是**,很高兴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我代表全体同学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

初入初中,踏进了校园的大门,一切都向新生的太阳都觉得很新奇,心里总有抑制不住的激动。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还有我们连见都没有见过的多媒体设备,这一切的一切都标志着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学生了,现在已经成长为了初中生。上了初中,老师讲课的方式也变了,因此,适应老师讲课方式,增加同学间的友谊,才能使我们的初中生涯更加阳光明媚。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我们成长的记录,第一次月考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考试,因此才更应该学会总结。期中考试,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学习,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服输的精神,谁也不敢落后,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学到老活到老。”的确,学习伴随着人的一生。因此,我就学习的经验总结了一些要点,如下:

我认为,学习是没有捷径的,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只有将思考融入学习当中,才能解除成功的果实。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学习和记忆是不一样的,学习是需要进行理解的,要从问题中总结出方法,从练习中提取精华。这和我们做题是一样的道理。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初中生;提供;框架

对于刚从小学生活步入初中学习的初中生们来说,他们还处于懵懂的阶段。初中是他们开始走向独立的垫脚石。在生活上,他们即将独立上学,独立照顾自己的起居。在学习上,他们将开始独立探索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进入初中学习阶段的一切,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一项挑战。因而,当面临着新增添的学习科目时,学生们就开始感觉到盲目。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协助学生们逐渐适应这个阶段的学习,让他们在摸索与协助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们为初中生的学习提供框架是十分有必要的。总结个人经验,我觉得有以下三个重要框架。

一、提供知识的框架

历史是以一门新学科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的学习是新鲜而刺激的。当然,作为教师的我们,固然希望学生们保持对历史的这份热忱,因为这必将影响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与思维方面的踊跃。为了便于学生们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了解历史学习的方向及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任务,我认为教师们有必要向学生们提供历史知识框架。历史知识框架分为总体框架和具体框架两个方面。首先是总体知识框架,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我们必须保证清晰熟络地了解初中历史教学,并保证将其以框架的形式简单、明了、完善地呈现在初中生们的面前。对于总体知识框架,教师们既要体现知识的涵盖,又要体现教学时间的安排。在框架中体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们在历史学习时不至于断篇,能联系前后知识进行记忆。在框架中完善地体现知识大纲,不至于让初中生盲目与松懈。在框架中体现教学时间的安排不至于给初中生一种紧迫与慌乱感,能让他们沉着冷静地跟从教师的教学。总之,历史教师们利用知识框架开展教学可以说是为学生们打“预防针”,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免疫力”,做到心中有数的学习。

二、提供方法框架

初中生的名义就意味着学生们离开了小学生学习,在初中学习中,他们将成长,他们将独立。初中学习是培养学生们独立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协助学生们探索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因而,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奠定学生们学习高中历史的基础,为了给学生们一定的学习启蒙,教师们应为初中生们提供方法框架。

1.学习方法框架。

历史的学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很多初中生在开始学习历史时就觉得历史是由一个个故事、人物串联起来的。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伟大的人物就是历史知识的掌握。当然,作为历史教师的我并不否认学生们的这个观点。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历史故事上演,当更多的英雄人物出现,学生们在学习中就出现了混乱现象。在考试中往往就表现为张冠李戴。这当然是学生们在历史学习中忽视的地方。历史学习方法框架主要是指导学生们按照一定线索与规律去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可以根据时间顺序,在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根据时间顺序列出重要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相应避免知识混乱的想象。学习方法框架不仅仅是给初中生们的参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将其演变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记忆方法框架。

其实,记忆方法框架与学习方法框架是大同小异的。教师们提供的记忆方法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经验总结的。相对来说,这种记忆方式更加有效,但是并不代表这种记忆方法是绝对的。因而,对于初中生们来说,这也仅是一种参考。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我觉得有效的是时间顺序记忆和联想记忆。按照时间顺序记忆历史事件最起码保证了历史时间的正确性,当然在整个记忆中也是有序条理的。而联想记忆相对来说就更加丰富,当然也需要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提供小组学习框架

第4篇

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学生学习应达成的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持久性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标准有着密切联系,对于理解新课程本质,设计教学方案,及开展教学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时期的学生刚摆脱小学生的稚嫩,对初中阶段的各事物感到十分好奇,利用?@个特点对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十分有利。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从数学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以便初中生能在早期形成数学思想,最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和主要内容

1.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育目标从表面和内在角度可分为隐性教学目标和显性教学目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属于隐性教学目标范畴。初中数学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时,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长期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并使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以不断积累学习经验,这便是核心素养。一个具备了核心素养的学生必然善于利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当代初中生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核心素养培养是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根本追求,也是着眼于数学教学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后,通过教师引导,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技能,逐渐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也就会被建立起来。要想到达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一方面注重学生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挖掘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隐性核心素养,最终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2.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总结,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初中生善于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实际性问题。数学学科看似理论性很强,但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无处不在。学生在处理现实中的各种数学问题时,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如、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其次,合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解决某类数学问题时,让学生能够运用固定的方法,以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复杂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率先考虑用数学思想去解决。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究的学习情境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并不是教师直接给予学生,学生就能够获得的,需要学生在系统化的训练中,不断强化核心素养,并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探究中,改变过去灌输式、单一、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切实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过去教学经验总结分析,大多数初中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学知识离自己实际生活甚远,而学习数学对他们好像帮助不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为学生创设问题式情景和生活化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拉近数学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数学情景,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以多样化的开放性数学题

所谓开放性的数学题是指解题思路有多种多样,答案不是唯一确定的。整个问题的条件、解题方法和最终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对于这类问题十分热衷,并且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容易激起学生挑战欲望。数学开放题包含十分广泛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数和学生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提高学生综合文化水平有很大帮助。因此,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核心素养时,要注重设计多样化、开放性的数学题。

3.进一步丰富数学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体现出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数学教学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初中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应用数学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善于交流,书本归纳总结,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数学方法和常规方法的应用原则。同时,通过组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信息,有利于增加初中生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有效提问 策略

初中生物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自然学科之一,近年来南京市也开始将其纳入了中考范围,其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大。但在初中阶段,生物这门学科与语数外这样的主科相比,课时相对较少,学生也不够重视,给教学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巩固知识,及时反馈,并且能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便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此,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谈谈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几点看法。

一、目前课堂提问中的不足之处

从踏入工作岗位到现在已经七年了,我总结出了在课堂提问中自己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这也是很多年轻教师经常会犯的错误:

1.上课时喜欢一言堂,一般是从课开始一直讲到课结束,采用满堂灌的形式。

2.对有些表现较积极的学生经常提问,而对其他学生提问较少,这样就使得信息反馈的效果大打折扣。

3.着急赶进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短暂,往往很多学生还没充分思考就着急回答,结果错误较多,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提问的问题不科学,只是单纯的问学生“明不明白”,“理解吗”,“是不是”等等,旨在追求热闹场面,学生一问齐答,没有任何启发性。

5.所提出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层次分布,或者较简单,不能起到反馈作用;或者较难,没有遵循从易到难的过程,学生不能适应,无法作答。

6.惩罚性提问,发现有学生精力分散开小差,突然点名发问,借机惩罚,久而久之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像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的提问策略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

如何设计有效提问,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设置层次清晰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吃透教材内容,熟练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在设问时应重难点突出,考虑到学生的分层,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例如,在讲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内容的小鼠实验时,我设了四问:A.实验用了几只老鼠?分别是什么颜色的?B.实验中每只老鼠分别提供了什么?C.生出的小老鼠是什么颜色?原因是什么?D.该实验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这组问题逐个深入,由浅入深,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效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利用启发性提问,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今年初中生物实行了新的《2011年版生物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所提问题要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发现。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探索生命的方法》时,教师展示给学生四种探究方式,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最科学的方式,并说出理由,总结出科学探究的对照性和单一性原则。这样,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教师不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诱导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3.创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探索研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课时,我找了一段视频,描述三国曹操如何利用条件反射使士兵暂时解决了口渴的故事,就是学生熟知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并设疑:为什么士兵听到前面有梅林就会感到不那么口渴难耐了,曹操到底利用了人体的什么生理机制?学生大感兴趣,带着好奇心认真听课,掌握了这节课的全部知识点。

第6篇

课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深入,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体系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给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赋予了新的内容。强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诠释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目标。 并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平台和结构成分来支持这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鉴于此,我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作为研究的课题。

研究对象:八年级学段学生

研究内容:

1. 通过调查研究,来确定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

2.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

3. 如何恰当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4.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媒体组合实验教学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

5. 通过实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

6. 在教学论理论视野下探索以适应新课程和现行教育的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教学整合 的实践方案。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初中生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理念,借鉴先进的 课题研究成果。

2.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有效的改善学习态度、促进技能和在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与创造性能力。

3.利用成功教育的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导: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加深概念理解学习,再建认知结构的新途径;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中的挫折和困难,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感,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生物学,今后选择生物学作为职业。

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背景下的抛锚式教学作为理论指导:重视有效地设计学习情境和 学习途径来促进概念的学习与转化。借助多媒体手段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分析能力。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应该在教学论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科 教学特征、探究学习所需的情境与过程进行理论与文献分析。

2.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教学中一些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现象或不能正确有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堂个案进行整理和分析,由现象得出结论,为实验操作提供参照。

3.调查法 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班级就同一课题进行不同方式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调查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 组织生物教研组的教师对自己平时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座谈、讨论。即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在研究中反思、总结、提升。

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14-3——4 ) 1.查阅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 2. 调查目前学生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见和建议

(二)具体实施阶段: (2014-5——2014-11)

第一阶段:2014-5——6 1.针对现状策划出干预措施 2.设计出 3 个符合整合措施的教学案例 第二阶段: 2014-9——10 1. 再次调查经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后学生的学习状况 2. 收集相关数据第三阶段: 2014-11 1.对数据整理、分析 2.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3-11第一阶段:2013-4——11 1.准备结题材料,完成实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2.编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课题研究材料 第二阶段:2014-12 整理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上传教科所,准备结题。

(四)申请课题结题(2014-7——9)

预期研究成果:

第7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初中生

初中物理学习的内容相当丰富,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多而杂,对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时间比较紧、内容多,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切实掌握好每门学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为此,在教学上要紧紧围绕着物理知识体系结构进行讲解,并能够运用科学性探究来展开教学。

一、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探究方法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想要让学生尽快学好物理,就必须在物理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方面的培养,激发初中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物理学习的自信和兴趣。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上要不断加强和引导在物理实验中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气压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张硬纸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倒置过来,学生们就会发现这个充满水的烧杯中竟然没有一点水漏出来,这硬纸竟然没有因重力而冲走。通过这样一个有趣活泼的物理实验,不但可以很好地解决学气压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个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亲身融入真切的物理感官世界中,勾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探索欲望,进而能够实现对整个物理学习兴趣的转变。

2.利用现实生活惯例,逐渐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物理教师要不断创新传统的观念,改变物理传统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角色,将课堂的主动权主动转让到学生手中,真正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角,从而改变教师在课堂唱“独角戏”的角色,将教师与学生逐渐融为统一。为此,教师要不断创造师生共处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并不断增加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参与互动环节的机会,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物理常识的能力,并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去运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这些物理现象。在其他方面上,物理实验要及时引导对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视,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切实感受物理学习的奥秘。由物理知识所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经验总结上的,很多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广大的生活惯例中提取的精华,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物理的真谛。

3.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上,要还原物理学科的本质,让学生用生活常识来解释初中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实现两者的相互关联。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有物理属性的生活常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关于物理知识的疑问,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物理的探索,从周围的事物着手学习物理,发挥问题质疑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也需要教师在对于物理模具的选择上要切实做到真实可信,尽量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参照物的运动时,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可能不太方便,因此教师要尽量将学生带到室外或者是让学生在车上观察沿路汽车的运动方向,真正做到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情景,从而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相对运动和参照物上两者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理解的趣味性,这样能让学生从生活中不断领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运用于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在不断的激励中让学生多思考实际中的物理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对物理知识结构整体把握

物理的世界就好比是一座刚刚建立的高楼,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如果想要真正认识和了解物理世界的奥秘,就必须要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物理学科整个结构体系的特点,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物理知识体系,能够知晓物理中的概念、物理规律所揭示的含义,让学生在初中物理中既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此,在教学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言简意赅地表达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不仅能够对物理概念以及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更要了解物理属性产生的背景以及原因,并对此进行归纳和总结。

同时,教师要处理如何增强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侧重于在实践的基础上明确它们与物理知识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对于一些物理上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就需要教师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讲解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初中物理课本上对摩擦力的讲解时,我们就可以引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流星划破天际时,为什么会形成一道闪亮的光芒?这类生活中新奇的事例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能不断加深学生对物理结构体系的认识,通过创新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增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能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注重物理知识及时总结和分类

对于初中物理学科而言,物理学科知识面广,知识体系分支众多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连成紧密的知识结构,这就造成了初学物理者应接不暇,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物理知识面也在不断增多,如果学生不对现学的物理知识及时加以归纳和总结,难免会造成知识的混杂,因此可以让学生按照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进行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对物理概念进行分类和总结,突出学习重点,并将物理概念进行系统化概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想让初中生尽快学好物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在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的事例中逐渐引导学生喜欢上物理,要注重对物理知识体系的整体掌控,注重对物理知识及时分类和总结,这样才能尽快让初中生学好物理知识,从而促使初中生更好地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觉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刍议[J]. 数理化学习,2010(03).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4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要求的逐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越来越受教师和学生重视。

一、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经常会有考试成绩很出色但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也有看似思维敏捷但用英语发言时就会结结巴巴的学生,更有根本无从用英语表达内心观点的学生……学生为什么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表现得如此困难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不重视口语表达。很多家长与学生衡量学习的好差都只看考试成绩,虽然考试中有口语测试的部分,但与书面试题相比口语测试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家长和学生对口语表达都不太重视。

2.羞于表达,没有勇气和自信。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担心自己说不好、担心自己说错、担心其他同学嘲笑等都会使得学生在口语表达时不够顺畅,越是如此越是容易产生恶性循环。

3.词汇量太小。有的学生学习时不注重积累词汇,导致想表达的时候缺乏可用词汇。

4.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环境中进行交流,那么语言学习更容易成功,这是欧莱特交际教学思想中的观点。不仅如此,欧莱特还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判断其语言形式的\用得体与否,并且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但是现实生活学习中,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的情景太少,所以学生真正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和交际少之又少。

二、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措施

1.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口语表达。交流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英语是国际上用于交流的官方语言之一,因此,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这方面的意识,并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2.欣赏学生表达,促使学生建立与增强自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古话足以说明兴趣对于学习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说”逐步转变为“我要说”,从而使得口语教学变得生动、真实、高效。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觉得没有压力继而产生“说”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开发适合学生英语交流的课程资源、语言情境,利用学唱英语歌、短剧表演、讲故事、小组对话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英语交际的平台,不断刺激学生“说”的欲望,激发出他们“说”的意愿。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口语表达练习题组,鼓励和欣赏学生的口语表现,不断给学生的“说”增加信心和动力。教师可以迎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口语游戏比赛,刺激学生由“说”到“说得对”、“说得好”。

3.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词汇量是口语表达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确保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单词之后,还应该加强拓展性的练习,引导学生或是阅读英语课外资料,或是听听英文歌曲,或是看一部英语原声电影……长此以往,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词汇量也在无形中得到扩大。

4.丰富口语训练的形式。“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口语的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是必需的。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除了坚持长期的口语实践性训练以外别无他法,而长期的实践训练没有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支撑会很枯燥乏味,所以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和手段在口语实践训练中相当重要。

(1)Free talk.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英语自我介绍、英语对话或小品表演等多样化的口语练习,让学生在这五分钟内自由发挥,人人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与欣赏学生的表达并及时指导与总结。

(2)Recitation, imitation and retelling.背诵和模仿对于口语训练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口语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口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还应对学生提出“复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为灵活。

(3)Making up sentences.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学到一些新的词组或者句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学生多通过造句来进行练习,使学生轻松把握新词组、新句型,同时口语表达更为流畅。

第9篇

本文中笔者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标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期望对于该领域的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新课程赋予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为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所以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在刚开始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决定了学生今后在该门学科中投入的精力,具有启蒙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对于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增减,来贴合学生的兴趣方向,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化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实验或者布置一些家庭实验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可以进行调查,筛选出学生最想学习的知识来进行扩展和深化,这对于今后进行课本内容的介绍与讲解也有一定的预习作用.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实施研究型教学.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平常可以安排一些小型探究性生活实验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突出化学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会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培养其科学素养,并将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或方向进行传授,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合理过渡,实现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突破口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能力.

最后,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要全面辩证地进行评价,可以将综合成绩划分成多个方面,包括小实验的表现、课堂活跃度的打分等,不但要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核,还要进行实验能力、化学分析思考能力的考核,这样才能达到客观、正确、全面的评价,才能达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

1.落实新课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能会遭到削弱.随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课堂气氛和效果也许会有所改善,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遭到了削弱,教师缺少了以往的引导作用带给课堂教学的方向性,容易导致教学偏离初中生可接受的范围或是学科涉及的范围,或者在学生需要引导才得出最终结论的时候,教师反而不敢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这一过程,这样的现象是不正确的.学生的自由探索固然重要,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走得更加顺畅和快速.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效,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才能被调动起来.

其次,教材内容易遭到忽视.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不需要教师再像过去那样照本宣科地进行授课,但课本知识的灌输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结合课本知识来进行环保教育,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着重培养学生“身边的化学”意识.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观察到什么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2.解决的对策

首先,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性分析,在适当时候给予提示或引导来帮助学生分析结果.

其次,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归类整合进平常的课堂活动中,寓教于乐的效果更好.

最后,化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而非课本里,所以,多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或是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某种现象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教学经验总结与分析

1.化学探究性实验耗时长问题

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设计实验来供学生分析,但往往耗时过多,难以保证基础知识的完整传授,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有所侧重,选择和课本主要内容贴近的实验进行设计,而且要有一定的结论产生.教师还要由浅入深地进行安排,对于学期末的探究实验,就可以选取其中的几个环节由学生进行探究.

2.重视化学概念的培养与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