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餐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4: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餐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餐实训总结

第1篇

   

暑假有幸参加了在江西教育学院举办的全省初中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主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是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由学院教育系和省教研室的老师主讲。第二部分主要是化学在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前沿知识,由学院理学分院的老师主讲。第三部分是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

   

第一、原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总觉得改不改没什么大不了的,有这个必要吗?通过培训后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把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转变为如何获得技能,就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但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希望就在前面!

   

第二、在一些老师、领导当中有一个误区:课程改革之后,旧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新教材了,于是一上公开课、示范课就搬到多媒体教室,否则就怕被评价为“老一套”。那么,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是否就真的不适应新教材了?我原先也有这样的困惑。经过培训其间的学习、交流,我觉得方法只是方法,方法不是目的。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但是不可以照搬、照抄。

   

第三、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所幸没有持续很久。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深受启发。这句话是江西教育学院一位老师问的:“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我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问问自己。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2篇

关键词:中餐烹饪专业 教学 学中做 做中教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73-02

中国烹饪的传承与发展,自古依靠以师代徒的形式延续。延续了几千年的烹饪文化,延续了几千年的烹饪美德,也延续了几千年束缚烹饪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在为满汉全席而称奇,在为传统烹饪而骄傲的同时,我们也在为中餐烹饪的未来而迷茫。路向何方?是回首,走历史的路,墨守成规。还是眺望、脱离国萃,向洋化进军。令我们时代餐饮人深思。师父教会徒弟,徒弟再传给徒孙,同样版本的歌曲在不同时期传唱,虽可保持其传统,但少了几分与时代同步的节拍,结局也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中餐烹饪专业归属于旅游管理类,是面向旅游行业的高星级酒店、宾馆、餐饮企业、政府机关食堂等服务性行业,培养高星级饭店及同类型餐饮企业厨房的从业人员。作为市场发展速度快、手工操作性强、学生职业素养要求严格的专业学科,创建以烹饪专业发展作为基础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构建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是解决中餐烹饪教学弊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中餐烹饪专业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餐烹饪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普遍具有较为顽固的“烹饪理论无用”的学习思维,厌烦课堂教学。主要是因为中餐烹饪知识分类的相对独立,各学科缺少横向联系,体现在具体教学上就是专业知识又“各行其事”。尤其体现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运用上较为迷茫,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学习懈怠情绪。为了改变现状,我们根据烹饪专业的知识特点和课程体系,将中餐烹饪专业课程分为五大工作模块:原料质量鉴别与采购保管模块;配菜、筵席设计与成本核算模块;冷热菜加工与制作模块;面点加工与制作模块;管理与销售模块。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实践操作课题组成,且每一课题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技术要求,而形成了“教学应用模块”,专业之间的教学联系我们称为“模块教学”。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适时控制教学进度,选择一个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即学即用”的特点。中餐烹饪的专业课程如: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原料初步加工、营养膳食与卫生、面点制作工艺、中餐烹调工艺等都会分门别类地安排在模块之中,清晰的教学目标,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烹饪原料知识和原料初步加工课程在原料质量鉴别与采购保管模块,学生能更加体会到原料成本控制及质量保管对菜肴烹调制作的重要性;营养膳食卫生学在配菜、筵席设计与成本核算模块中的地位;原料初步加工对冷热菜加工与制作模块的质量影响等等。很多枯燥的教学内容,凸显出了烹饪教学生动具体的一面,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烹饪专业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在不同模块中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都能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求知的愉悦。久而久之,会消除烹饪专业学生的懈怠情绪,而且还会对学习潜能和意志品质促进提升,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将大有裨益。

二、中餐烹饪教学内容要紧随市场发展

中餐烹饪教学不能脱离市场需求,应跟随或引领餐饮市场的发展方向。教学观念要不断更新,要把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多向化培养作为烹饪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从餐饮市场和中餐烹饪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奠定中餐烹饪专业发展基石,促进中餐烹饪专业与餐饮市场的共同繁荣。

1.中餐烹饪教学内容要与餐饮市场发展同步

随着餐饮市场的发展壮大,中餐烹饪的技能人员需求量攀升,对烹饪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调查研究后,精选一些与市场发展同步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载体,促进和强化学生形成技能。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符合时代餐饮标准,逐渐成为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

2.烹饪理论知识要实用、专业知识要更新

在中餐烹饪教学中,理论知识应突出“为什么做,如何操作”的问题,分析烹饪专业操作原理,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在烹饪技能的操作实践中,要强调专业理论知识是指导实践操作的依据。

烹饪实践操作是强化记忆的学习过程,而理论学习是落实指导依据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载体和案例,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切入一些“必需” “实用”的理论知识,作为学生完成技能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发挥理论检验实践操作标准的目的,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手段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传统的中餐烹饪教学具有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素养等不足。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自己设定,是典型的“一言堂”。课堂上将教案内容“一股脑儿”地向学生灌输,学生像只填鸭,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烹饪操作实践课也基本沿袭了“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强调要领――学生练习”这一程序。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和主体性。中餐烹饪学生的知识储备需要更新探究、与时俱进。善于交流学习、善于归纳总结、善于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是中餐烹饪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

(1)专业教师做好技术引导,突出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搜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创设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如学生学习传统菜肴“滑熘里脊”的制作时,在解决了菜品制作难题后,我们不妨“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跳出“滑熘里脊”的局限,列举一些与“滑熘里脊”有类似特征的原料和菜肴。如“滑熘鱼片”“滑熘鸡片”“蕃茄鸡片”等,进一步“因势利导”,及时帮助他们推导出新菜品的制作要领与技巧。学生会对“滑熘”类菜品的上菜形式、评价标准等,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学生在思维“拓展”过程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自主钻研、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烹饪实训场地要管理严谨、规范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实训场地已

经不是问题。我们看到烹饪教学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利用视频播放器播放烹调案例,提升了烹饪课堂的多样性。但是,多媒体设备和视频播放代替教师演示操作还不够科学和严谨,视频播放可以作为强化提升的复习手段,但不能解决学生操作过程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演示是引导学生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分为共同指导和逐一指导,而视频播放只能作为技能复习的参考和依据,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要合理严谨。

很多烹饪学校实训场地都在模拟工作厨房,而在教学中只看到了设备工具的模拟,布局摆放的模拟。在实训室管理和内涵建设上与企业岗位管理还存在差距,缺乏严谨规范的管理措施。如学生在操作中工具随意摆放、卫生不达标,学生缺乏制约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产生了工作负面影响。在实训室,模拟酒店厨房管理内容应融入教学任务中,学生可以轮流担当厨师长、班组长、热菜厨师、冷菜厨师、面点师等角色,让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上提前进入角色。这样,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操作,既能明确各工序间的要求及关系,又能熟知菜肴的生产流程。既可以熟悉厨房的操作流程,又了解厨房管理制度,养成规范严谨的工作习惯,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银超中餐烹饪专业应积极推行行业标准式的课程标准[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7.

第3篇

旅游专业教学现状实践教学旅游人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我们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能不断改革创新。我们学校为了能更好地满足酒店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对酒店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逐步实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改革方案,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新跨越。

一、酒店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期望

中国旅游业正在朝向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迈进,要推进这个目标的完成,必须有一批强大的饭店集团等旅游企业做支撑。但目前酒店业服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乏高素质人才,严重影响酒店的声誉和创新发展。为了能更好地适应饭店业的扩张发展,酒店业对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期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成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

2.较强的应变能力

对于饭店业来说,服务员是站在第一线的员工,同样也是第一个接触顾客的人,所以当问题发生时,顾客反应对象的第一个也是服务员,如果服务人员的应变能力不行会给领导带来很多的麻烦。

3.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行业,是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情感交流的行业。面对日益成熟的旅游消费者,饭店必须创新原有的标准化服务模式,逐步进入个性化服务的时代。

4.较强的外语口语基础,能为国际客人提供服务。

二、中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满足酒店业的需求,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正在动起来。然而,当前中职旅游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陈旧落后的现象:

1.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注式的陈旧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始终处于硬性接受和“听”的被动状态。

2.在实训教学时注重形式,对实训问题普遍解决不力。

3.注重应试教育,书本上很多知识点已经老化,以教材为基准的实践教学明显落后于行业需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4.注重“考证”,虽然当前职业学校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取得相应的行业技能等级证,该证水分较多,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

三、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满足酒店对人才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处于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这种简单、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旅游工作的需要,致使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后要重新学习、适应。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和能力、专业与就业的统一呢?

(一)建立、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训练,重在实践,而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我校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专业,根据当地的现状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仿真性极强的酒店实训基地,部分基地对外开放。

(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狭窄,眼界限于书本,限于教室。为了满足酒店对人才的需求,旅游专业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提倡教学走出教室,走下讲台,到生产服务一线中去,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转化。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和实训,逐步实现学生“职业化”的目标。例如,在《中餐点菜服务》这部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开创了“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模拟室操作

1.教师布置相关的任务

学生第一次接触点菜服务,这个阶段对学生要求较低,要求学生通过模拟练习做到:

(1)学生通过实践模拟熟悉菜单,了解菜肴口味、配料、营养价值、菜肴价格等;熟悉点菜服务的基本工作流程;

(2)掌握点菜和填写点菜单的能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3)要求各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认为客人提供礼貌、热情、周到的服务,提高沟通能力。

2.模拟练习

每组学生根据任务分角色进行模拟练习,模拟练习将学生带入一个场景中,让学生独自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其他小组学生的任务是记下模拟者出现的问题或教师根据模拟提出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表达各自的意见。

3.评价

根据评价表进行打分,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三部分。

4.总结

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明确中餐点菜服务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岗前培训――为师生服务

在模拟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到餐厅为师生进行面对面的点菜服务,进一步缩短教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这一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做到:

(1)学会“一看二听三问”的技巧。“看”,看客人的年龄,举止情绪,是外地还是本地,是吃便饭还是洽淡生意,宴请朋友聚餐。调剂口味是炫耀型还是茫然型,还要观察到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听”,听口音,判断地区或从顾客的交谈中了解其与同行之间的关系。“问”,征询客人饮食需要,作出适当的菜点介绍。

(2)熟练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性地师生提供点菜服务。

(3)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推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前一阶段的模拟练习,学生对于中餐点菜服务工作流程较为熟悉,但是这一次学生面对的是真正的客人,学生既兴奋又有点害怕,教师先要鼓励学生用平常心去接待客人,然后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纠正。学生服务结束后,请客人给自己提意见并进行打分,学生根据刚才自己的表现、客人的评价以及教师的分析,总结自己的优缺点,查找与酒店对人才要求的差距。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对外接待客人

在为客人点菜时,服务人员除了按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为客人服务之外,还应具备灵活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素质和修养的体现,是经验、技能和技巧的反映,是灵感和智慧的结晶。所以,在第三环阶段,教师把学生带到餐厅进行顶岗实习,教师从中进行引导。重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直接缩小对酒店的陌生感,就业后能更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经过模拟练习、岗前培训、顶岗实习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他们不仅学到了课本的知识,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懂得了集体智慧和团队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更接近企业需求。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必将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旋律。旅游专业培养一批既掌握必需的旅游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满足现代酒店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麦毅菁.角色扮演法在餐饮服务教学中的应用――以西餐零点早餐服务为例.

第4篇

一、重视专业技能操纵课的开设

旅游企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工作人员既需要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需要有实际操纵技能和落实科学现代化方面的管理的能力。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以总结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特征,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本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这里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等普通基础教育的人文类课程,专业基本理论课程(专修和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本理论和为专业基本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基本理论课程,如《饭店有关服务与方面的管理》、《旅行社有关服务与方面的管理》等,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专修和辅修技能)包括校内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如模拟导游、餐饮有关服务实训、客房有关服务实训等有关专业技能等级考证。比如我们学校进行旅游方面的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本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的设置比例为1:1:1.5,从实际上避免学生在校学习时基本理论脱离实际、动手能力差的情形,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

二、努力提高专业老师自已本身各方面素质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离不开专业老师本人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水平。所以,作为一名旅游专业老师,不但需要有丰富总结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有职业实践经历,具有专业实践能力,使本身成为德才兼备的“双师型”老师。因此,本文认为旅游专业老师不该封闭在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内,而应走出校园,进入到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有关的旅游企业,从基层一线员工到中层方面的管理岗位轮岗实习学习,让本身获得行业一线工作和方面的管理的工作经验,使课堂教学主要内容更具有对准性。除此之外,旅游专业老师还应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等级培训,提高本身专业技能。专业老师具有熟练的技能,可以对学生起到十分好的带头作用。

三、注重技能操纵课的教学方式

教学整个过程中,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技能的掌握将起到收效较大的效果。教学中,本文认为咱们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教学中,可将现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专家所推崇的现代行为导向教学方式科####用于旅游专业实训技能教学,采纳应用角色扮演法,实证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让学生在现实中,理解和把握技能要求。比如饭店专业的《中餐有关服务》课程教学,先将整本教材内容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在每个任务中设计情境导入、基本技法、强化训练、效果评估、知识链接、个人感悟等,教学主要内容以实践为主线,老师指导学生做,做过了学生才不会忘记。平时,旅游专业老师落实技能教学整个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教育。日常教学中,咱们常常发现有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速度快,记忆力好。性格上,有部分学生活泼开朗,有部分学生则沉默寡言。在授课中,咱们就应从实际状况出发,依照不一样的对象,采纳应用不一样的方式。比如《中餐有关服务》的台布铺法有推拉式、抖铺式、撒网式三种。实训教学中,相比个儿小、手臂短的学生咱们可采纳应用抖铺式方式训练,个儿高、手臂长的同学选择推拉式训练。学生相比一种方式掌握非常熟练的理论基础上,再教给他们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铺台布方式——撒网式,激发勉励他们,增强他们练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每个人刚接触一种新技能都需要有一个消化,吸收,提升的整个过程,咱们的教学应适应这个规律,采纳应用循序渐进原则,由简至难,有慢到快的整个过程,不可以要求每个学生的技能训练马上达到要求,为有使他们在训练中不断提升,慢慢接近所定的标准。

仍以《中餐有关服务》餐巾折花技能训练为案例,学生刚看到教师的餐巾折花作品时很兴奋,那时学习热情最高涨。此时老师应以有关技法较少的餐巾花型切入,如咱们比较了解的单荷花、双荷花、凌波仙子、冰玉水仙等,有关技法为经常看的折叠、直推折、翻拉,学生最易掌握。学生经过首先节课技能训练,看到本身成功的第一个餐巾花作品,相比接下来的学习餐巾折花会更有信心。反之,假如首先节课咱们安顿的是困度系数比较大的孔雀开屏、相思鸟等花型,学生大概会因不能完美完成这一餐巾花型折叠,对接下的餐巾折花学习失去了信心。

四、走出校门,与旅游企业结合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02.155

1 高职院校参加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存在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师大多数从学校直接到学校,授课前缺乏必要的企业实践经验,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实践技能相对较差。即使学校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也因多方面原因,无法深入了解企业或岗位的核心技能。这样的师资结构和师资水平应对平时的实践课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何况是要求更高的技能大赛。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旅游管理专业的赛项包含“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西餐主题宴会设计”“导游服务”三个赛项内容。这三项比赛的比赛规则中都涉及多个比赛内容,如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要求学生除了摆台还要懂设计,还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功底。西餐主题宴会赛项既要会摆台还要会调酒和制作咖啡。而导游服务赛项包含“即兴演讲”“导游讲解”“才艺展示”“知识问答”等环节。这些赛项的设置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也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大赛要求一个学生只能有一名指导教师,可是从赛项的设置来看,单个老师很难完成这样的指导,而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很难担此大任。

1.2 课程设置适应不了技能大赛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中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是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应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而实际上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相脱离,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企业后很难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更别说参加实践性如此之强的技能大赛。另外,企业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技能大赛的赛项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变化远远赶不上技能大赛赛项要求和企业需求的变化。

1.3 学生的实习实训力度不足,使参赛学生的挑选存在很大的难度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学生的实习实训存在很大问题,大多数旅游企业会大规模起用实习生,且实习期较长,一般为6个月或以上。与正式工相比,实习生的成本低、培训期短。学生在实习期间基本上只接触本岗位的基本业务,核心业务很难接触到,而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要求学生具有基本业务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备动手、动嘴和创新能力,如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宴会摆台只作为学生基本技能来考核,分值较低,关键考核的是学生的创意和设计理念,这些技能不是学生通过短时间实习实训就能达到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在挑选参赛学生方面出现了瓶颈。

1.4 学校过于重视获奖而忽视深层次的内容

高职院校对于技能大赛的重视毋庸置疑,因为技能大赛对于学校知名度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它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数量和招生质量。目前来说学校对于参加技能大赛都非常支持,对学生对老师也有各种奖励措施的激励。但很多学校参赛的目的过于单一,即通过比赛获得奖项,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内容。如通过参赛研读赛项规则能否洞悉行业需求的趋势,别的院校尤其是获奖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参赛备赛实施方案方面有没有借鉴作用,有没有利用参赛与观赛企业进行交流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有没有重视赛后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参赛总结和讨论等一系列问题。技能大赛的初衷并不只在于比赛,而是通过技能大赛这样的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结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改革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达到与企业共进、与行业发展共进的要求。

2 高职院校应对技能大赛的对策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多的应突出其实践经验和技能方面的能力,这一点可以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德国的教师从业非常严格,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在取得学历之后进企业实地工作1~2年时间;工作之后再到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如何为人师表,课堂授课;学习完成之后还要到学校实习1年时间,这一切完成之后才能成为真正授课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定期下企业实践洞悉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新态势,这样的教师本身就是行业的参与者,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何愁培养不出合格的学生。另外,针对技能大赛的赛项规则,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集训或者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进驻校园对教师进行相应指导,如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现在酒店有自己行业的宴会设计大赛也有集团内部的宴会设计大赛,职业院校可以组织教师观摩这样的比赛,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也可以邀请获奖企业和选手介绍经验和设计理念等,要求每一位观摩教师写出分析报告,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等,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大赛的能力都会得到应有的提高。

2.2 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课程改革

2.2.1 企业参与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需要,关键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是否契合,因此企业参与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具体做法:首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企业专家委员会,定期举行专家委员会研讨,了解最新的企业需求态势和人才需求信息,以便于学校依据企业需求实时的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修改。其次,实践课教学应聘请企业相关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来学校授课,或者将学生带入企业,利用企业实践环境来进行现场教学。最后,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尤其是实操部分需要企业参与,这样的教材才能避免“假大空”现象。

2.2.2 技能大赛指导课程改革

技能大赛的举办目的主要在于以赛促改,希望通过技能大赛这样一个平台促进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尤其是课程设置的改革,从而达到职业教育人才目标的实现。技能大赛从举办开始每年都有新增赛项或者对原有赛项进行相应改革。以旅游专业相关赛项为例,2013年新增了导游服务赛项,2014年又对导游服务赛项内容进行了变动,如增加了即兴演讲和导游基础知识笔试取消了情景再现和风采展示环节,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带团技能和业务知识的积累。作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应依据赛项的变动和内容的变动实时变更课程内容,如增设演讲与口才课程,加大即兴演讲环节的实训等。另外,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一个教师可以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多名老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如西餐主题宴会设计,需要有餐饮教师、调酒教师、咖啡制作教师、应用文写作教师等多位教师组成团队,将技能大赛作为一个大的课程项目,突破原有的课程内容,协作指导完成。

2.3 深化校企合作,加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力度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十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可见,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纷纷主动以各种形式参与技能大赛,为举办学校提供设备赞助及为各参赛项目冠名等。这样,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就形成了零距离对接。学校可以利用技能大赛这个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加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力度。以旅游专业为例,首先在准备阶段,一方面可以走访企业或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与企业一起探讨技能大赛赛项规则,制订参赛备赛实施方案,探讨需要企业给予协助的赛项内容并制订好相应的计划;另一方面参赛学生进驻企业相关岗位由企业工作人员实时指导,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其次在技能大赛参赛过程中,利用大赛平台,与观赛企业和企业评委沟通交流,探讨企业人才需求趋势和未来技能大赛相关赛项发展动向,为学生实践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方向提供指导。

2.4 高职院校本身重视技能大赛的深层次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和技能大赛的参与者,如何发挥它的深层次作用值得探讨。首先,没有一个赛项是一个老师可以独立指导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需要学校提供资金、资源、购买设备、联系企业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成立技能大赛指导委员会,为技能大赛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监督技能大赛的实施,配合各专业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其次,积极申报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并依据赛项内容,进行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的软硬件改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真正组织承办技能大赛才能有机会更深层次的了解技能大赛的深意,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最后,做好赛后总结工作,不要只重视赛前而忽视赛后,尤其是在没有获奖的情况下,更应该做好总结工作,除了总结技能大赛本身以外,还应重视技能大赛深层次影响,如赛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落实监督工作,未来技能大赛赛项发展趋势研究及未来参赛备赛部署等。

第6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面向酒店相关行业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全面掌握酒店服务的基本技能,能在星级酒店从事餐饮、前台、客房、营销等岗位的服务与管理,并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它要求毕业生不仅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还需要高超的职业技能。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的工作,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推行“课赛融合”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赛促学,边赛边学,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酒店专业为什么要重视职业技能竞赛

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观念指引下,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通常包括“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和“西餐宴会服务”项目,其中“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竞赛的内容包括接待方案创意设计、仪容仪表展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与制作、中餐宴会摆台、席间服务、现场互评、英语水平测试等环节。“西餐宴会服务”项目竞赛内容是以西餐宴会服务为主,调酒服务为辅,涵盖西餐宴会摆台、台面创意设计、菜单设计制作、餐巾折花、斟酒、调酒、西餐服务英语运用等。

这两个赛项内容,紧扣酒店行业职业岗位要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通过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同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当前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是“为赛而赛”,或者说是为了取得好名次而赛,基本上是“精英式”选拔,绝大多数学生与技能大赛无缘,重蹈“精英教育”的覆辙,违背了教育主管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丧失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这样就难免会出现许多新问题。

(一)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出发,是希望通过竞赛促进职业教学的健康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教学与竞赛冲突。一是时间方面的冲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训练,这往往会与日常教学安排不一致;二是教学内容方面的_突。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与竞赛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会有较大差距,没有实现技能竞赛与课程内容的衔接,也就没有把用于竞赛训练的实训设备用于平常的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竞赛最终成为“应赛教育”。

2.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指导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非常辛苦的长期的工作,选拔学生、培训指导学生、备赛等等,无不挥洒着指导老师辛勤的汗水;而竞赛指导老师在学校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再加上指导竞赛,如果学校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就无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使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工作中去,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竞赛的成绩。

(二)教师层面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指导老师是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能力,特别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 型老师,但目前职业院校“双师” 型教师普遍不足。再一方面已经参与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又是专业的教学骨干,教学和科研任务或者社会工作方面任务繁重,无法平衡指导竞赛工作;而刚进校的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少,学校对于比赛成绩过于看重,往往会对竞赛成绩提出较高要求,面对比赛成绩的压力,年轻老师出现畏难退缩情绪,这种情况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不利的。

(三)学生层面

学生参赛积极性不高。一是备赛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坚强的毅力,无法坚持,会出现学生不能继续参加培训、退出集训等现象。二是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竞赛是能提高自己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过程,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差,往往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动员做思想工作才肯答应参加比赛。

三、“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课赛融合”的教学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将竞赛“日常化、平民化”,把竞赛项目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学生人人参与、天天参与,具体做法归纳如下。

(一)设计“课赛融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竞赛所需技能类课程的分类研究,对技能竞赛的课程模块进行优化重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施“课赛融合”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的设置到教材的选取,再到具体教学内容的实施都要围绕大赛技能要求为中心来进行。

(二)“课赛融合”的教学措施

将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有效衔接。高职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专业技能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大都被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应努力把技能课程打造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为例,教师根据竞赛要求制定实训课程标准,设计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搭建一个学生参与的平台,将课程学习与技能大赛相结合,把反映特定职业的操作标准和规范引入课堂,课程总目标结合“课赛融合”的特色,在上课时紧密结合赛点来讲解和实践,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课程目标。课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鼓励课堂实训中优秀的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

(三)将技能大赛标准转化为实训项目标准

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根据竞赛标准,将中、西餐技能竞赛的大赛标准转化为实训项目,设计了:托盘、折花、摆台、斟酒、席间服务、菜单设计等六大项目,《酒店英语》课程设计了餐厅服务用语,情景对话、模拟台面主题英语介绍;《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设计自创鸡尾酒调制;《宴会设计》课程安排学生设计宴会主题等实训项目,专业教师将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技能大赛引导和推进教学改革,将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实训教学计划中,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竞赛,成立技能竞赛兴趣小组

在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与竞赛相关的课程,广泛开展课程竞赛。竞赛注重普及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竞赛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近几年来每年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如:托盘、摆台操作、餐巾折花等项目技能竞赛,酒店英语口语,宴会主题设计竞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形式多样的课程竞赛,提升了学生技能锻炼兴趣,创造了技能训练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成立竞赛技能兴趣小组。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技能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现有教学资源,学生以老带新,交流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气氛,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同时技能竞赛兴趣小组的成立,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为省市技能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奠定基础。

(五)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1.校内考试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的内容尽量从竞赛内容中选取。对参加各级竞赛实训的学生和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通过申请,可以取代相应课程的学习和课程成绩,实施学分奖励。

2.注重应用考核。如实施项目考核、岗位技能考核。采取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的理论考核改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分阶段、分项目组织竞赛方式的考试。这些考核方式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促进了“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要经过层层的选拔,最终在大赛现场展示个人技能。一方面离不开学生的刻苦练习,另一方也离不开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指导,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取得佳绩的关键所在。

我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新进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分别对青年教师在教学、教研及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给予多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外也抽空下酒店和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每次的职业技能大赛,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积极投入到各个赛项活动中。熟悉大赛标准及要求,就大赛的考核标准进行研讨,讨论每个环节的评分点;指导学生的操作达到准确、标准、符合规范要求。通过大赛即提高了老师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专业技能也在不断提升。

(二)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是技能的比赛,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比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成功的重要条件;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辛苦的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性格,比赛中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摆正心态,集中精力沉着应战,避免在紧张中出错。所以说技能大赛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课赛融合”的教学实施,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创新能力,也为参加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奋力拼搏下,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近三年的国、省、市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餐宴会主题设计项目在2015年的省、国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17年省赛又以扎实的功力,在强手如云的参赛队中,荣获团体一等奖。西餐宴会服务项目在2016年省赛和国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2017年省赛中又获得一等奖,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第7篇

1.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式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将学生提升到了主体的层面,要求学生发挥能动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合作、实践研究,与教师共同完成学习过程。这点是与传统教学本质的区别。

1.2有助于师生的教学相长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双边互动环节,教学相长。师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投入一同探究的教学氛围中,相互接纳异议并相互理解与回应。

2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

1984年Kolb提出了“体验学习模式”的模型,这是该模式最为系统的模型。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教学前的设计准备、情境体验、主动实践和教学评价。

2.1备课阶段

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收集场景、视频、情境等实景材料,并利用搜集的各种素材设计不同的岗位任务和场景。

2.2情境体验

教师和学生根据设计的情境共同体验相关素材。

2.3主动实践

主动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教师辅助、学生主体的原则。学生是体验教学中的主体,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监督的作用。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把握基本步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4教学评价

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对待分数的问题上采用理性的态度,提高体验在评价中的地位,重新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3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笔者以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饭店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为例,选取课程中一个单元的实践实训项目举例说明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3.1实训内容

3.1.1教学内容

《饭店服务》第三章“中餐厅服务与管理”。

3.1.2教学目标

在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恰当地使用口头语言和姿态语言,贯穿运用迎宾领位、托盘、中餐摆台、餐巾折花、斟酒、上菜分菜等基本技能。

3.1.3重点与难点

岗位技能与技巧。

3.1.4所授班级

酒店服务方向12级某班,计40名学生,每周4课时。

3.2教学流程

3.2.1前期资料的收集工作

学生体验是教材内容中我们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收集有关“饭店服务技能”方面的资料,包括案例分析、饭店实景图片等,并以PPT文件的形式呈现出来。

3.2.2情境体验

3.2.2.1多媒体感受

首先,师生共同观看视频资料与PPT,并从中精选自己觉得有用的资料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演示,用于展现在真实的饭店的场景下和服务过程中的具体技能和技巧。

3.2.2.2归纳总结

教师布置思考题,学生可以分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写下多媒体演示的资料中都按照怎样的步骤,这些步骤是如何一步步操作的。

3.2.2.3模拟情境体验

以本节课为例,除了讲解教材上介绍的案例之外,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2.2.4思考题

①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类型的客人怎样进行服务?②如何使自己的服务细致入微,更具有个性化、针对性、规范化?

3.2.3主动实践与教学评价

3.2.3.1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实训室等地方对应岗位要求的技能技法,进行自我训练或相互训练。

3.2.3.2实践式教学,创造“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

具体操作上可选择某个酒店,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派小组长1名,学生之间互相演练,等每个学生完成操作以后,由小组长组织评议,经过评议后总结成员的优点与不足。指导教师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集中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努力克服不足之处,回校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总结讨论。

3.2.3.3与行业紧密联系,让学生参与其中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联系旅游企业,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进行适应性锻炼。学生作为行业比赛的观摩者,能深刻体会到专业技能学习的必要性。学校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联系外出参观的企业单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旅游企业零距离接触。

3.2.3.4实地参与体验

利用节假日,如十一黄金周、旅游展销会等,让学生抓住机会充分体验,通过这个循环过程,使学生们在相关服务流程、服务规范、礼仪素养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4结语

第8篇

任务导向教学法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个(些)任务,撑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法模式,本质是通过"任务"的诱导,加强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撑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的专业能力。中餐热菜制作课程,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在撑握一般热菜的制作流程的前提下,学会合理选择原料,并进行初步加工,通过刀工切配,再经过初步熟处理,最后经过临灶烹制调味,制作成菜肴。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除了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以上技术外,最大的好处在于学生完成每个具体的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模仿制作菜学习肴阶段后,能形成个人的吸收新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具竞争优势。

任务导向教学设计。

在中餐热菜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按以下步骤设计课程:1.导入任务,通过教师的"启发"——即任务的分解、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提示;2.学生的主动去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需要的技能和知识;3.学生通过个人操作及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4.学生相互评价及教师的点评与总结。在内容设计上要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设计,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目的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形成学习的动力;同时要新旧结合,在巩固原有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学到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这样就可以维持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下是在教学中任务导向教学法模式的应用的一个实例:

任务设计:以六人小组形式, 综合运用平日的专业学习知识并结合新的学习任务,按岗位分工完成以下(6人份量)便餐菜谱菜肴制作(本地餐饮市场常见的菜肴)

水鱼炖鸡汤

白切西洋鸭

蒜茸蒸扇贝

香煎鱿鱼筒

蚝油炒牛肉

花生焖猪脚

上汤大白菜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运用平日所学的烹饪技法,按菜品的制作要求完成菜品的制作。

2. 小组成员按厨房的岗位分工要求,分工协作,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3. 在完成菜品制作任务过程中,能够解决遇到的难题

4.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分解:按照热菜的一般制作流程,即"原料的选择(包括采购) 原材料初步加工

初步成熟 临灶烹制调味成菜"的流程,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四大任务。

(1)"原料的选择(包括采购)"教学任务:

重点是让学生根据菜谱的特点,开出原料的采购单并进行采购。要开出准确的采购单,学生必须知道菜谱中每道菜的配菜构成和比例、原料品质要求、采购回来的原料的出料率、原料的市场供应情况等等。菜谱中有些菜肴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就要求他们去查找制作资料或向餐饮行业的师傅讨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地去学习、了解,才能完成任务。然后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会总结出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教给他们的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的东西,而是自己从无到有并给自己烙下的深刻印象的知识。采购单中还必须考虑除主、辅料外要用到的配料、调味料,因为这些用料平时可能都是实训管理人员准备好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提示学生和检查学生团队开出的采购单是否完整合理、提供原料市场参考价格等作用。采购单开好后,六人小组就要分工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对市场上同样的原料进行性价比较,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料,也是一个较大的教学目标收获。

(2)"原材料初步加工"任务:

原材料采购回来后,要马上进行初加步加工。要完成这个价段的任务,学生就要知道这些菜肴的配菜要求、刀工处理的要求、菜品要求等,这些要求他们在原料采购前就应当掌握,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六人小组中谁负责水鱼、鱿鱼的清洗和宰杀、猪脚的整理、扇贝的清洗、西洋鸭(光)清洗斩脚、其他原料的清洗等工作;谁负责对原料进行刀工处理、腌味及配菜;谁负责准备料头(姜片、蒜茸、葱白花等);谁负责餐具工具和调味品的准备等。如何进行分工才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带着这个任务,就要学生提前去餐饮企业厨房了解一般的岗位分工和人员的配置、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等内容。每个酒店的厨房安排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学生也要根据上述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这个阶段主要涉及水台、砧板、打荷这几个工作岗位的内容,这几个岗位也是学生走出社会初期最有可能要进入的岗位。教师在这个阶段中,要做好每个小组的分工情况和完成情况的记录,不用太多介入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作出总结,并在日后的教学中,设计好能够强化这个阶段任务的内容,使学生在进入餐饮工作岗位前就熟悉这些岗位的工作,并能很快达到工作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第9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训室;利用率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尤其是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实训设施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保障,也是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重大区别,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各院校纷纷加大实训室投入,新建或改扩建了许多实训室,这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所在的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公办旅游类高职院校,拥有3D模拟导游实训室、园林实训室、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酒吧实训室、三星级酒店实训楼等四十余个校内实训室,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训室及其设施设备是学院的重要资产,学校斥巨资建立实训室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充分发挥实训资源,使学生在校就能模拟职场就业环境,为顶岗实习和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做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训室的使用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其中一个就是实训室使用率较低。

针对高职实训室的管理问题,国内已有诸多研究,其中也有专门针对实训室的使用率问题,例如胡晓峰等人就从实训室的规划阶段、使用阶段和管理阶段对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进行了宏观的探索,李胜明,刘颖,李强等学者从开放实训室的角度或者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都做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探索,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实训室利用率问题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利用率低下的表现及原因

实训室对于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技能大赛等各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实训室的利用率严重不足,为研究实训室闲置问题,笔者在研究以往文献的基础上,也专门调研了重庆工业职业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这些学校无论文理科实训室,都存在实训室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其表现主要在以下方面:

1)实训设备型号性能落后,不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而闲置,由于是政府采购资产,也不能轻易报废处理。

2)实训室在上课时间就开门使用,下课后就关门,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处于长期的闲置状态,这种情况是较为普遍现象。

3)一些场地仅仅用于展示或者迎接领导检查及评估才短暂开放,平时都是处于闲置状态,根本不能创造价值。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主体担心安全责任。这是实训室使用率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安全稳定压倒一切,如果在学校内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从校长到教师都会被追责。实训室中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因素,如中餐烹饪操作间,有大量的刀具、天然气等危险品,一些实训室含有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一些实训室配备了昂贵的精密仪器,尤其是在将实训室对外开放,这种安全风险就更高,为了避免承担相应的责任,尽量少使用实训室是“简单有效”的办法。

2)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性质。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人员是由学校的教师专职或兼职担任。他们多数是与学校工作期间的作息时间一致的,下班后就会关闭门窗水电离开,这导致了在晚上或者放假期间,实训室也无法使用。如果要实现24小时有人值守,则需要更多的人员编制,这又会增加成本。

3)单次使用成本高,管理维护资金筹措困难。实训室使用过程中必将产生损耗,如烹饪操作过程中的原材料,摆台过程中的酒杯、餐具,3D实训室的投影机灯泡损耗等。这些损耗费用一般是从教学实训费用中开销,如果开销过大,也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针对一些较大的开支,学校也不舍得投入。

4)实训教学人员的技能水平不够,不能完全发挥实训设施设备的潜力。这种情况在一些工科实训室中比较常见,如某学校物流专业花费80余万购买了日本物流机器人,但是学校缺乏编程技术人员,所以除了基本演示功能外,无法发挥这种机器人的潜力。

5)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政。通常情况下,实训室的真正管理是与专业教学系挂钩,如3D导游模拟实训室是由旅游管理系负责日常管理(通常由导游专业教研室负责),中餐实训室是由酒店管理系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明确管理主体,落实责任,但却不能形成一个资源的有效整合。

6)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对外开放面临身份困境。学校多数是由财政全额拨款,学校内部没有财政权,如果要对外经营,必将产生经济来往,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身份就成为了障碍。

2 提升实训室利用率的实施对策

其实,各院校也也并非愿意将这些资源闲置。学校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实训室,不仅能够提升校内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发挥社会效益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甚至可以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以实现各方共赢的状态。为实现实训室利用率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上下认识到提升实训室利用率对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层要形成统一认识,支持和推动此项工作。

2)大力引进“校企共建”和“校校共建”的实训室建设模式。校企共建的常见模式是由学校出地,企业出资出设备,实训室成果由校企分享。例如重庆工业职业学院的汽修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该校汽车实训室就是与长安集团共建,企业投资可以减少学校资金压力,而且实训场地还可以为企业的在职培训提供场所和设备提高利用率;校校共建模式可以由距离较近的学校共同出资新建实训室,协商确定双方的使用时间、产权归属、出资比例、管理责任等。

3)统一实训室管理,尝试建立法人化的管理主体。为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可以借鉴高校后勤集团的模式,将实训室资源打包成立法人组织,单独进行财政收支管理,学院每年按照学生使用频次统一付费,法人组织在对外经济往来上也能名正言顺,为社会提供实训室服务,并承担相应法人责任。

4)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要提升实训室的使用率,实训室教师的技能水平必须要达到行业标准。将专业教师送到企业挂职工作,或者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实实在在的培训。只有真正具备技能水平后才能胜任高标准实训教学指导工作,否则也发挥不出实训设施的潜力。

5)改革实训室管理人员事业制编制工作模式,规范管理。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实训室管理人员的薪资与实训室利用率无关,所以他们是不愿增加自己工作时间的,如果改革成为类似于企业性质的岗位,把薪资与实训室效益挂钩,将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对每个实训室的设施操作流程、安全卫生标准、物品盘点制度、报损程序等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到实训室管理人员,提升实训室的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脏乱差现象。

6)提升实训室软硬件水平,承接社会培训或技能鉴定考核。在寒暑假期间,由于学生离校,实训室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承接行业培训或者相关技能鉴定培训及技能鉴定考核,例如中式烹调师考试、导游资格证考试等。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可以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也能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提升学校在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3 总结

实训室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只需采购设备就能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吃透高职教育精神,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包括实训室管理水平,本文调研是在各兄弟院校相关教师的支持下完成的,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未能面面俱到,提出的一些思路,希望能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胡晓峰,周备峰,俞晓富.论高职院校提高实训室利用率的有关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