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4: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出国考察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巴西环保考察报告
赴巴西、智利在生态保护、城市环境规划与建设、环保产业及有机食品合作等方面进行考察和项目洽谈,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考察期间,以巴西、智利如何利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解决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带来得环境保护工作、生态保护的问题为考察重点,先后访问了巴西环境保护部、巴西国家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相关部门及官员对来自于中国山东的环境保护考察团表示了热烈欢迎和周到的接待,并进行了十分友好的交流,提供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府行动计划,专项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在内的各类资料近20套(盘);参观访问了圣洛克市政府及环保局,并以城市化带来得环境问题,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工业污染与医用垃圾的处理技术等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同时了解了巴西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参观访问了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位于里约市的会址,进一步了解了世界环发大会的宗旨和主要内容;考察了两国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医疗垃圾与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森林保护现状。针对有机食品发展,先后考察了巴西、智利有机食品市场,并与巴西有机食品贸易公司进行了交流与合作的会谈,在此期间,中国住巴西商务领事参加了该交流,并表示出了进一步促进该公司与山东有机大蒜贸易企业的合作意向。
考察期间,在团长张凯局长的带领下,全体考察成员利用机场侯机、参观考察、房间座谈等时机与形式,先后多次进行总结、交流和谈体会,每到一地首先明确考察主题和任务,采取了“听、看、访、问”等形式,获得了大量关于生态、环境、有机食品发展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同时结合我省生态省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创建、生态市建设以及有机食品发展目标进行了专题讨论和调研。
在考察期间,利用各种交流和访问机会,介绍了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国家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等现状和重大事件成为了华人和华侨的骄傲,成为当地人羡慕和询问的热门话题,同时重点对我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地方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制定,特别是生态省建设,生态市建设,济南市、聊城市环保模范城创建以及烟台环保模范城群创建等举措以及我省有机食品发展现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兴趣和注目。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法律法规的制定是环境保护的根本,实施法律、法规更重要
巴西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在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农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大量出口、城市化速度过快等过程中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中发展起来的,其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也是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巴西的法律、法规以联邦立法与地方立法两级立法相结合,除具有法律法规的共性特点外,还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强的特点,在注重农业、矿业带来得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历史背景下,更加重视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在修订过程中也越来越严格和法制化,例如制定和颁布了《环境犯罪法》(ENVIRONMENTAL CRIMES LAW),对任何引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种类灭绝,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将被罚款外,还将被诉逐法律程序,定为环境犯罪,同时对因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除受到经济重罚、勒令停产外,环境承担恢复生态原貌的责任,在巴西的《刑法》中,具有对公众、法人等量刑的具体条款。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召开,以及在会议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虽然不是巴西的环境法律法规,但是对巴西的环境保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巴西环境保护的行动准则,影响巨大。
在对巴西的访问和考察期间,无论是国家环保部、国家环保研究院还是政府的职员、研究人员,当谈及巴西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和主要举措时,几乎无一例外的认为“执行法律法规,实施行动计划”是最重要的经验和举措,巴西以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召开以及两个纲领性文件的通过为契机,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议程和行动计划,并由政府强制性的监督实施,使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现实,依然具有“地球之肺”的美名。
2、重视城市化过程中带来得社会和环境问题
巴西向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着力推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城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人口增多、犯罪率和恶性犯罪率增多的现象,同时无业者和无居房者 “开山建房,开山建城”,形成了巴西所特有的大片山岭、山区建成了穷人区的社会现象,造成了大量的山林和植被被破坏的现象。以圣堡罗市为例,警察着防弹背心、穷人区年年扩大、穷人城不断增加的社会现象和环境破坏现象尤为严重并且仍在持续。因此,加快城市化速率的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控制,发展与科学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在科学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和兼顾社会和环境问题。
3、经济高速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巴西拥有拉美最完善的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具拉美首位,历巴西曾经是一个单一的农业强国,矿产资源大国,20世纪初,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自50年代起,巴西推行了“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依靠大量外债获得经济腾飞。1967-1974年间,创造了连续经济年增长率高达10~11%的“巴西奇迹”,由于当时只注重经济指标的增长,再加上外债偿还的压力和亚洲、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影响,其后的近20年时间内,经济处于停滞、严重衰退和通货膨胀的状态中,同时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事件和现象也制约了巴西的经济增长,人均产值持续降低。在世界经济发展巴西GDP总量曾居世界第8位,20xx年已降至第15位。因此,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避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避免单一追求GDP增长,忽视环境、资源等保护的现象,提倡使用绿色GDP的概念。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
4、发展有机食品,培育本国市场尤为重要
在考察中,先后多次考察了巴西、智利超级市场的有机食品专柜和市场,根据调查和了解,目前巴西和智利的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税收优惠和减免有机食品进店费等措施,鼓励有机食品进入超市、鼓励超市设立有机食品专柜、鼓励消费者消费有机食品。
5、城市环境规划与建设中,体现了环境保护与以人为本的理念
巴西的城市建设中在许多方面体现了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中“可渗透性铺装路面”处处可见,许多城市将绿化率纳入到地方法规内容予以约束,公交车网络密布、专用车道醒目,科学的调控交通信号管理,提高车辆平均速度和通行量,提倡和鼓励使用乙醇为燃料,提高燃油标号,减少尾气排放量,无障碍性路段和建筑,尊重妇女、儿童的行为。
三、建议:
1、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省建设。要认识到生态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要确立科学发展观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生态省的建设。
一、基本情况
在日本,考察团首先参观了东京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是继美国纽约证券交易和英国伦敦证券 交易所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证券交易所,曾经有过1600多名交易员在交易大厅进行交易的场面。但在成 功地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后,目前整个东京证交所只剩下几个计算机维护人员,所有的交易都转移到 网络上进行。为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东京证交所同时准备了两套计算机网络系统。
考察团拜访了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之一--日本通运株式会社。日本通运株式会社的前身是1872 年创立的陆运元公社,1937年,正式创建日本通运株式会社。目前,日本通运在国内拥有1400家 分公司,雇员47000多人,在海外33个国家拥有242家分公司,雇员7300多人,上年营业额 达到了1兆3897亿6900万日元,其陆运、海运、空运、仓储,市场占有率均为日本第一,宅急便 为日本第三。日本通运早在1984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络服务系统,通过广泛的使用信息技术,包 括库存管理系统、宅急便服务系统、铁路集装箱系统、一般货物运输服务系统、海运系统、空运系统、顾 客物流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顾客委托的货物送达。
php研究所是松下幸之助先生于1946年创建的,主要宗旨是研究实现“和平、繁荣、幸福”。 经php研究所有关人员的介绍,考察团对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考察团也对 php研究所乃至整个松下电器的信息化程度进行了了解。
另外,考察团还与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日本情报通信株式会社、大手株式会社、长城咨询株式会 社、芝株式会社、日中综合开发株式会社和在日中国科学者联盟等日方机构的有关人员共同举行了“中日 企业座谈会”,就双方关心的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在韩国,考察团拜访了超易网络公司,其网址是:。这是韩国最有影响的一家 b2b公司,创建于1999年10月,以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和技术解决方案为主要业务,其门户网站名 为“超易网”,长远目标是建设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电子商务大联盟,建立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电子 商务平台,尔后再扩展到全球。
在韩期间,考察团还会见了大韩贸易协会的有关人士,并了解了其拥有的ec21网站。大韩贸易协 会拥有8万多家公司会员,ec21网站是其拥有的韩国目前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网站。考察团还与超易 公司、韩国贸易协会共同举办了中韩企业网络研讨会,韩国产业资源部产业政策局局长李载勋、韩国电子 商务振兴厅厅长崔太昌和韩国科学技术院李在奎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与会的其他8家韩国企业还就互 联网络的发展前景和有关技术趋势发表了演讲,并同考察团成员进行了自由讨论,寻求双方相互合作和协 作的机会。
二、三点体会
1.日、韩企业在上网人口和使用深度方面超过国内,尤其是日本的手机联网发展很快。日本发展手 机上网不到一年,用户已有550万。日本电子商务的发展主流是b2b,b2c很少,日本模式是“传 统产业+商业+金融+网络”。韩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计算机拥有量却高达1200多万台。在互联网上发 展电子商务涉及法律、制度、体制、习惯等诸多问题,在日、韩也存在着一个摸索、探讨的过程。特别是 金融信用如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仍是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2.将传统企业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从企业内部最基本的管理做起来,将it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 与原有的传统经营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力量,对企业电子商务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但国内企业目前对 it革命的认识,与日、韩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科技人士认识较快,企业界却缺乏危机感。国内企 业要实现信息化,首先要进行一场思维革命,主要是要解决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干部的观念。比如,有了 网络,没有物流管理基础,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也难以实施,有了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的观念不适应,电 子商务也搞不起来。
3.我国发展电子商务要走自己的路。在整个信息化、全球化潮流中,中国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信 息化涉及各个层次,国家该干什么?企业该做什么?社会和个人如何适应这个变化?不同的企业、不同的 企业应该有自己的设想。必须结合中国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光靠网络企业唱独角戏 肯定是不行的,不同行业应该联合在一起发展。目前,中国网络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而 是观念和管理基础工作落后。
三、两项初步成果
英文名称:China Elastomerics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全国合成橡胶信息总站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3174
国内刊号:22-1229/TQ
邮发代号:12-11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愚公移山图]
画外音:愚公的子孙后代遵照愚公教诲,祖祖辈辈挖出移山,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移山不止.
[山下.小汽车.卡车.拖拉机迅速驶过]
[天上.飞机.飞船.卫星迅速掠过]
画外音:时间飞驰到2006年.愚公的子孙们突然猛醒.于是又请出了老愚公.
[子孙们将棺椁中的愚公扶起]
愚公:在讲台上反复演练口才,表情,动作.
[条幅:'新闻会']
门外:愚公的儿子向记者,作家,明星等发放钞票.记者,作家,明星涌进会场.
愚公:在讲台上,夸夸其谈.
画外音:'愚公要移山了'消息狂噪轰动,不胫而走.于是各色人等纷纷前来掺和,各种说法沸沸扬扬,让人真假难辩,虚实难分.
[影视明星手握钞票来拍'移山'影视剧]
[歌唱明星手握钞票来开'移山'演唱会]
[体育明星手握钞票来'移山'前的最后一登]
画外音:兵马未动,舆论先行.'愚公移山'名声大振,四海皆知.各种赞助,投资滚滚而来.
[各种钞票,支票飞向王屋,太行两山]
愚公:腰包迅速鼓起.皱纹渐开,眉毛胡子全展笑意.
愚公:举旗,上书:'国外考察移山事宜'
[椰树双子塔.樱花富士山.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
画外音:哪儿热闹去哪儿,哪儿漂亮奔哪儿.逛够了玩够了,写出了重要考察报告,通过出国考察,坚定了移山决心,开阔了移山思路,丰富了移山办法,扩大了移山影响.
智叟:接过愚公递过来的钞票(贝币)揣入袖中.
愚公:大嘴迅速张合.
智叟:小嘴迅速张合.
[两嘴同时闪现唇枪舌剑]
[报刊有两人辩论照片]
[电视有两人辩论形象]
[广播有两人辩论声音]
[电脑有两击游戏]
画外音:愚公智叟思想交锋,唇枪舌剑,跌宕起伏,十分激烈,十二分精彩.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
[参观者,旅游者络绎不绝]
[王屋,太行山下停满各种车辆]
画外音:愚公富有经营头脑的女儿突发奇想,为何不对移山进行商业开发,于是------
[修建移山公园]
[修建移山展览馆]
[移山纪念品上市]
[组织'移山一日游']
[愚公智叟辩论处]
['愚公移山'动员报告处]
[移山开工处]
画外音:还开辟了与愚公合影,共进晚餐的收费项目,高价拍卖了王屋.太行两山的广告权,'愚公移山'冠名权等等等等.一时间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愚公:笑眯了眼.掰着手指算了又算.双手撩起长胡子:'这么多钱胜我胡鬓啊!象似王屋,太行啊!'
[王屋,太行渐变成两座钞山]
[子孙繁衍,层叠向下,不停地挖着现钞]
画外音:这笔钱够花几辈几十辈子了,子子孙孙都花不完,我还移什么山啊!
[夜,月黑风高]
愚公:率领全家出走.
[愚公在夏威夷海滩晒太阳]
[女儿在巴黎市内选购时装]
第二条普查工作档案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统计部门承办的各项普查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及实物凭证等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各级普查机构和有关个人都有保护普查工作档案的义务。凡规定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按照规定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四条普查工作档案的管理,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实行分级管理;普查机构负责收集归档。省以下各级统计机关和普查机构在普查工作档案业务上受上级统计机关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普查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一)文件类
1.各类党政机关有关普查工作的命令、决定及批复;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题词;
2.各级普查机构的请示、报告、通知、工作计划、简报、会议文件、会议记录、汇报提纲、总结;
3.普查办法、普查方案、普查细则及重要的修改稿;
4.普查公报;
5.各级普查机构设置、人事任免、工作人员名册、先进集体和先进人员名单;
6.接待外宾的日程安排、谈话记录及出国考察报告;
7.普查文件汇编。
(二)资料、表册类
1.普查登记表样表、手工汇总表、机器汇总表、普查汇总资料(含计算机软盘、光盘等为载体的电子文件材料),填表说明及计算机应用程序软件等;
2.行政区划代码本,地址编码本;
3.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编码员、录入人员的培训教材;
4.内部编印和公开出版的普查资料、普查分析报告及汇编;
5.普查宣传材料、宣传画和报纸杂志发表的有关社论、评论和报道等。
(三)音像、实物类
1.普查工作中及普查会议的照片、录音带、录象带,电影片、电视片、幻灯片及整理汇编的像册、画册;
2.有纪念意义的凭证性实物,包括普查标志、调查证件、证书、奖章、纪念品、首日封、纪念邮票、资料袋、软包装袋,普查机构印章等;
(四)普查工作的其它重要相关材料
第六条普查文件材料归档要求
(一)各级普查机构制发的文件材料(含正本、定稿)须将原件归档。
(二)翻译为少数民族文字的普查文件材料应将原文及正文一同归档。
(三)普查文件材料应一式两套归档,其中含原件的一套移交同级国家档案馆,另一套存同级统计部门。
(四)凡应归档的文件材料须保证齐全完整,做到不漏、不缺、不损。
(五)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参照《普查工作档案保管期限表》(见附件)和有关档案的归档整理要求,划分保管期限,统一整理归档并编制目录(附软盘),做到规范整洁;照片、声像材料、电子文件材料应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发的规定和标准整理归档;实物凭证应造册并填写说明。
第七条原始普查登记表的归档范围、要求和保管期限,在普查开始时,由国家普查领导机构与国家统计局、国家档案局协商作出具体规定,由各级普查机构组织实施。
第八条地(市)、县普查机构在普查工作结束后后四个月内,将归档整理完毕的普查工作档案向同级统计机构档案部门或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中央和省(区、市)普查办公室应在普查工作结束后一年内,将普查工作档案向同级统计局档案部门移交,移交时由同级统计局档案部门按照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的要求检查验收,并办理移交手续。
各级统计机关档案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将到进馆年限的普查工作档案,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的普查领导机构自普查开始,应建立普查工作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领导责任,指定专人负责普查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的普查领导机构应建立与普查工作档案需要相适应的专项经费,用于普查工作档案的整理以及购置必要设施等所需开支。
第十一条普查工作档案管理有关机构和个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加强对普查工作档案的保密管理。属于国家秘密的普查资料,必须保密;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属于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严禁对外提供。
第十二条凡违反本规定搞成普查工作档案丢失、损坏,或不按规定归档、造成档案损失者,或泄露普查工作档案秘密者,按照有关法规查处。
第十三条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其他部门组织或承办的普查以及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的跨年度的各项重大统计调查(如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及其他一次性调查等),其形成档案的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是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由于长期以来的封闭格局,过于强调自力更生,习惯于故步自封,限制了企业前进的步伐,供电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员工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型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通过开展对外交流,不仅能使我们尽早地了解、熟悉、掌握引进设备如开关、变压器、电缆等的性能,特点和工艺,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如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方法等,以提高企业实力与人员素质。采取对外交流的形式之一如请外国专家到现场指导,可使更多的技术工人掌握先进工艺,施工技术;派遣技术骨干、后备干部参加对外技术交流(如中长期有针对性地到国外学习、培训),也可培养出一批思路开阔、反应灵敏、了解世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易于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工作实践的供电企业所需人才。
企业要发展,离开科技不行;科技要进步,离开人才不行。开展对外交流,既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资源,又能借助外力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这是一种花钱少、收效大、事半功倍的好形式,对加速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和必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使我们的管理和科技人员及时获得新的信息,更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供电事业的发展。
武汉供电公司是隶属于湖北省电力公司的特大型供电企业,承担着武汉市800多万人口、846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供电任务,输变电设备数量和供电能力在华中地区处于前列。鉴于武汉供电公司所处的重要地位,企业除需要搞好内部管理外,还必须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学习国际社会一切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要真正成为与国际接轨的一流供电企业,必须通过学习、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使广大科技和管理人员的观念得到更新,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和科技咨询活动,推动本企业的科技进步,为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拓宽在电网建设规划、城、农网改造、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思路;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装备水平,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供电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差距。
二、开展对外交流必须坚持不懈,加强管理
武汉的供电事业是十九世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产物,早在1892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纱麻四局就有电灯1140盏。武汉供电公司的前身—1906年成立的既济水电公司大王庙电厂的发电设备就是购买的英国产品并由英国工程师指导安装。解放后我们与国际间的联系也从未间断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设的青山电厂就是由苏联提供的设备及技术;1956年在敷设青谌线35千伏过江电缆时请的是日本专家指导;七十年代我公司技术人员就被派往非洲援建埃塞俄比亚电力工程;七十年代中期我公司专技人员出访罗马尼亚、日本、德国等国,参加国际会议、研修、考察、招投标,设备验收、培训等交流活动;八十年代初投运的500千伏凤凰山变电站引进了两台日本生产的变压器及瑞典生产的静补装置和监控设备;尤其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交流达到了,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这项活动,认真进行管理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请外国公司前来举办技术介绍会或研讨会,这对我公司的发展和规划,对更新人们的思维和观念、提高文明程度,以及对具体的管理模式的制定、确定设计思路、设备选型等都大有裨益。十多年来,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多次与外国知名厂商的技术交流,交流内容涵盖中高压电缆及其附件技术、输配电设备,配电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功率电能精密检测技术等诸多方面,仅**年10~12月间,我们就组织了4次40人以上的技术交流会。这些对外技术交流活动,既有利于我公司专技人员及时了解国外的新技术发展动向,又有利于我们的设备选型和技术引进工作。在这些卓有成效的技术交流基础上,武汉供电公司陆续使用了一些进口的电气设备,在10个变电站投运了引进的变压器、电容器、GIS组合电器及开关装置,在17条输、供电线路上使用了XLPE电缆、中间接头、终端设备及架空导线等,这些设备在电气参数、环境保护、节能降损等方面都比较先进,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及公司的整体运行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我们还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观国内举办的大型国际电力设备和技术展览会,在这些展览会上也可直观地看到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这是一种投入最少的“国际考察”。
2、聘请外国专家进行技术咨询
1996年5月,我公司通过武汉市政府外办和国家外专局,从德国退休专家局请来了经验丰富的电气工程师,就输配电技术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题技术咨询讲座。德国专家向我公司专技人员介绍了德国城市电网规划、电网调度通讯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并在参观、考察、座谈之后,就我公司当时的状况提出了十五条书面咨询建议。我公司和各方专家一致认为,这些建议提得很好,对武汉电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公用照明采用三相系统供电”,“供电企业要有一支能够进行各种技术测试的机动测量队伍”等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些已进行了改进,有些还在继续完善之中。
3、有计划地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出国交流
从1985年起我公司就开始有计划地派出专技人员赴国外进行对口研修、培训,其特点是时间短,收效大,引进智力的层次高,出国培训人员回国后都能对所学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例如,1999年,为加快城网配电自动化的改造进程,我公司派出了8位中青年专技人员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进行为期三周的培训,回国后都各自撰写了1~2篇技术报告,并很好地完成了公司的配电自动化规划制定工作。在引进设备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仅电缆技术一项,公司就先后派出38位工程技术人员赴瑞典、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培训,如今,公司已拥有一支了解国外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娴熟并具备一定资质的电缆施工队伍,他们不仅担负着公司高压电缆的施工任务,还多次协助其他省、市兄弟单位出色地完成了进口高压电缆接头和终端的安装工作。2002年,公司派出2名年轻的生产技术骨干参加湖北省电力公司组织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学习,回国后,他们不仅撰写了有一定价值的学习论文,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如今,这2人都担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其中1人还走上了公司领导的岗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公司先后派遣人员出访了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其中,仅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人员就达152人,这些培训活动在更新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重视对交流成果的管理、跟踪与推广工作
对于每批出国人员,都要求他们在回国后认真进行总结,写出出访报告,以扩大出访成果,我们阶段性地汇编《出国考察报告》,共收集考察报告110多篇,对部分有价值的报告我们还推荐刊登到公司刊物《武汉供用电技术》和《武汉供电》上,起到了良好的交流和借鉴作用。另外,对于学用结合较好的作法,我们进行跟踪调查与总结,加以宣传与推广,例如在XLPE电缆的施工中,电力工程处的出国培训人员灵活应用国际新技术,闯过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保证了电缆施工质量,我们及时总结和推广了他们的先进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5、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储备
开展对外交流,少不了外语这个重要工具。我公司十分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储备,一方面,对于专业工作者,让他们多参加各种外语强化培训班和随团出访翻译工作,不断提高他们驾驭笔头或口头外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做好外语的推广普及工作,从员工中培养筛选外语人才,为公司的长久发展打牢基础。公司多次组织外语培训和外语知识竞赛,举办了二期BFT考试英语培训班,有36人取得BFT高、中级合格证,合格率达88%,从而储备了一批外语水平较高的人才,也为公司开展对外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还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外语竞赛活动,如在湖北省电力公司组织的历届英语知识竞赛中,公司多名同志进入了省公司外语人才储备库,并有1人获得了省公司兼职英语翻译资格。**年,我们组织了一次全公司性的科技论文翻译活动,并将部分好译文通过《供用电技术》专刊予以发表,为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应用外语知识、交流和提高外语水平的园地,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用英语的热情。我们还计划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英语沙龙,将对英语有兴趣并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员工组织起来,不定期地开展学习、研究与口语练习活动,创造一个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良好氛围,让英语爱好者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关于对外交流工作的思考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供电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供电企业的对外交流今后必须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供电企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拓展思路,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服务管理、人才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提高。开放、交流的途径十分广泛,既包括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又包括引进国外的智力。与资金、技术相比,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它的作用是远非设备、书本、资料、图纸所能代替的。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可通过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合作开发等形式,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自主开发、应用能力,走出一条适合供电企业快速、持续发展之路。
2、加强计划性,做好预安排。要针对城网、配网、农网建设、企业管理、多经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对外技术交流。结合供电企业的发展需要,配合一定时期内企业的中心工作,做好对外交流项目的计划,并充分保证其实施。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公司对外交流的侧重点已有所调整,除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外,还要积极为多经企业牵线搭桥,及时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努力为多经企业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为其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乃至“走出去”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3、着力培养中青年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派出人员的选拔必须遵循德才兼备、按需派遣、学用一致、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按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年龄层次、身体状况、外语能力等方面的条件,多派出中青年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通过举办多种类型外语培训班及对外交流系列形式培养出一批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惯例、善于运用“游戏规则”进行商贸、谈判等活动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还要考虑交流项目的系统性,使派出人员通过对外交流活动成为精本专业、通相关专业、懂其它专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进一步搞好系资料室特色建设的意义,指出优化藏书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实现文献资源特色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开拓服务创新是资料室特色建设的关键,提高资料员素质是资料室特色建设的基本条件。
高校院(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前沿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和服务性,它对藏书建设及读者工作有独特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只有抓住专业服务规律,探索专业服务渠道,实现专业特色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料室的教学与科研的支柱作用。
一、进一步搞好院、系资料室特色建设的意义
目前,学校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资料室建设如何适应新时期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资料室是学校图书信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图书馆的补充和延伸,肩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职责。因此,重视和加强资料室的特色建设,对保障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从事实上看,当前资料室已成为教师和研究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依赖性场所。从我校实际情况看,单靠图书馆很难满足师生们教学和科研对专业信息资料的需求。而相比之下,资料室就有其自身特点,不仅拥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各种资料,而且具有就近、就地、省时、省心的好处。因此,把资料室纳入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建设好、管理好一批具有学术优势和专业特色的院、系资料室,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优化藏书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实现文献资源特色化建设
特色馆藏是资料室特色建设的基础,没有特色藏书资源,就谈不上特色的服务。学科资料室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收藏自己学科各种类型与载体的文献信息。应该面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要求,立足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
(一)系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化建设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任何一个图书馆和资料室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系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研究生等研究型读者,因此,系资料室在藏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针对研究型读者需求,收集专、深、快的具有学科特色的、针对性实用性均较强的专业文献信息。“专”是指专业性强。收集资料的专门化,收集与专业对口的文献资料。“深”是指学术性强。资料室既要为教学科研提供书刊资料,又要搞好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因此,资料的收集应注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注重学科范围内核心期刊的订阅,特别是要为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专而精的文献资料信息。“快”是指讲究时效性。高校系资料室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最了解本专业教学科研的动向,其收藏的文献资料应是最快捷、最便利的信息资源。
2.系统性原则。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等研究型读者。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必须要求有系统的资料体系作为它们的研究保障。因此,系统性是针对性的一个具体体现。表现为:资料室应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特别是对专业文献建设要全面、系统地收集。注意做到“三不缺”:不缺重点学科的国内外专业权威性论著;不缺重点学科中具有代表性观点的专业著作;不缺重点学科纵向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有影响的论著。
3.发展与剔除原则。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发展与剔除的动因,是读者的需求及资料室自身的发展。资料室主要读者的需求层次高,藏书建设的发展需要紧紧跟踪学科的最前沿,过多的滞书会影响新书的发展。因此,资料室不断发展和适当合理的代谢,是保证资料室特色化的重要条件。
4.分工协作原则。它要求资料室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进行充分协商和取长补短。一般来说,院资料室由于条件限制和用户的特点,宜放置专、精、深的具有学科特色的、针对性实用性均强的专业文献信息。复本量可少,甚至没有。而图书馆宜收藏与重点学科相关的基础学科文献、较通俗的学术文献,适应于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广泛涉猎和公共选修课,并可考虑一定的复本量。
(二)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建设的结构体系
文献资源建设的结构体系,是指各部分文献资料成分之间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讲,资料室文献资源的构成,主要有两个部分:
1.以印刷品为载体的传统文献资料。(1)图书。图书是资料室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图书的撰写和出版周期过长,它反映的是以往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最新的情报信息,因此,资料室应选择经典性著作作为重点藏书,并且要有与之相关配套的、一定数量的外文原版图书,共同建立起适应研究型读者需要的本学科专业图书体系。(2)期刊。期刊内容广泛、知识新颖、出版周期短、流通范围广。因此,期刊是资料室藏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期刊名目繁多,资料室应将本学科权威期刊和原版外文期刊作为收藏重点。同时期刊的收藏还要注重连续性。如我院政法经济系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系,资料室从上世纪80代起至今一直收藏有国内外政治权威期刊《新华文摘》、《半月谈》、《经济研究参考》、《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本系的学科建设、申硕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本系教师撰写论文、著作,为学生考研、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丰富的资料。(3)报纸。专业性报纸是研究型读者不可或缺的专业文献之一。但报纸内容较为分散,读者查询检索不太方便,资料室应以报纸为基础,编制二、三次文献,有条件的资料室还可以建立有学科特色的报纸全文数据库,并将它们作为资料室特色文献的一部分。(4)灰色文献。即非正式出版物。如本系教学教研成果(本系出版的图书讲义、练习册、科研报告等资料)、出国考察报告、专家讲学、教师学习材料、获奖老师教案等等。这些文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往往是最新的科研动态,有的还可能是学术上的重要性创见,蕴含的情报价值是常规文献所无法替代的。而收藏灰色文献是图书馆不易做到的事。对处于第一线的资料室来讲,收集这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将它们用来补充资料室的特色文献建设。
2.与专业相关的电子信息资源。(1)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与印刷文献相比,具有信息存贮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检索方便、快捷的特点。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重点学科建设来讲,应重视小型专、深数据库的购买,以及课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光盘磁盘及声像资料等的收藏。使之成为系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建立虚拟资料室。在互联网时代,系资料室工作不能停留在对过去印刷型文献的管理上,而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公共性,选择链接优秀的学术网站进行超级链接,科学地鉴别、筛选有价值的网络信息。根据需要和可能,利用学校信息中心或图书馆网络技术资源创建虚拟资料室。围绕重点学科建设,选择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立虚拟资料室是资料室的发展方向。
三、拓宽服务渠道,开拓服务创新是资料室特色建设的关键
读者服务工作在整个图书资料服务中起着前哨、桥梁和尺度的作用。系资料室应充分利用这个前沿阵地,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叉性,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在服务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读者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一)服务观念创新
系资料室是直接服务于教学教研的主要窗口。高水平高效率为师生提供有助于提高教学教研质量的知识信息服务,让读者满怀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这是(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10页)资料室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此,资料室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的坐等别人上门被动服务的思想,要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思想,站在读者的立场,研究不同读者、不同时期对创新服务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创新服务的新领域,不断探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把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社会经济活动结合起来,重新确立图书馆资源价值观,变文献资源“以藏为主”为“以用为主”,形成资源共享、全方位开放的服务格局。
(二)服务内容创新
1.拓展读者服务深度。在内容上,一方面,资料室除做好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类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外,还应该注重广大师生关心的各种信息,如时事信息、考研信息、出国留学信息、择业信息等,并提供这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应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培训,如向新生讲授文献分类常识和图书馆目录知识,指导图书馆目录的使用;对高年级的学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培养他们的检索意识,掌握文献的检索方法与技能,重点介绍光盘检索系统、联机检索系统、INTERNET网络检索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培训,帮助读者掌握网络环境下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技巧,提高读者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这是今后读者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形式上,资料室不仅应提供面对面的借阅服务、咨询服务以及电话服务,还可利用学校的网络条件,积极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电子论坛和意见箱服务等等。
2.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网络时代,读者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强烈。系资料室可根据读者在年龄、性别、学科、职业、需求等许多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如为教研人员开展定题检索、咨询中介、编译服务;为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前查新、科研中追踪、科研后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为学生读者提供就业和考研信息等等。这是“以人为本”在读者服务中的真正体现。它能激励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读者进行有效的检索、获取和利用信息。因此,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创新读者工作的重要方面。
四、提高资料员素质是资料室特色建设的基本条件
资料室新信息的获取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资料员的业务能力。如计算机的娴熟使用、网上编辑工作、资料的编纂工作、资料分类等,无一不需要资料员努力学习和掌握。应该说,学院资料室对管理人员的选择及培养标准较图书馆要高一些。资料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图书馆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外,还应该不断学习学院学科专业知识,懂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这不仅能使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也促使自己能更快地成为与教师对话的内行与助手,从而了解或介入一些教研活动,体验读者角色,了解他们的需求,增强服务工作的责任心和针对性。可见,特色的文献是我们开展服务的物质基础,具有特色的管理人员则是资料室特色建设的基本条件。
总之,高校院、系资料室是高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加强其特色建设才能使资料室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建中.论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料室的特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4)
一、采取有效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
(一)美国利用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手段,保护粮农利益,稳定粮食生产
1、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美国近70年粮食政策的主要内容。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初,粮食政策的主导是政府保护下的价格支持政策,它的确立以《1933年农业调整法》颁布为标志。具体为:联邦政府确定支持价格,在播种前向粮食生产者公布;粮食收获后,生产者可按此价格从商品信贷公司(CCC)获得贷款,当生产者出售粮食的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时政府对其差额部分进行核销,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负担。当出售价格高于支持价格时,生产者向商品信贷公司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进入70年代,美国对支持价格进行了改革,实行以农业收入支持为目标的“目标价格”制度。主要内容是:实行差额补贴,规定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目标价格与市场平均价之差,由政府给予补贴。随后几十年,美国政府不断完善价格支持政策,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2、由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过渡。《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放弃了实行近70年的价格支持政策,把农业推向世界市场。政策主导是减少补贴,实行直补。主要内容:一是取消原有的农产品计划和为农场主提供的补贴;二是实行为期7年的“市场过渡补贴”,规定在1996年以后的7年内,政府向农场主提供“市场过渡补贴”;三是取消对作物耕种面积的限制;四是保留无追索权贷款和农产品销售贷款;五是取消农场主储备计划等。可以说1996年法是由价格支持转向直补的过渡,该法规定补贴在过渡期逐年减少,到2003年取消。但执行过程中补贴并没有减少,1999年计划补贴56亿美元,但实际补贴112亿美元。
3、以直补为主导的补贴政策。由于农场主收入减少等多种因素,美国政府又进行粮食政策调整。于2002年生效的《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简称新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计划、生态保护、贸易信贷、农村发展等10个方面,主要特点:一是大幅度增加了补贴数额。按照1996年粮食法案规定的2002―2007年6年间,政府所支付的各项农业补贴为600亿美元,而新法案6年补贴总计为1185亿美元,增加额超过约500亿美元。二是扩大了补贴范围。新法案除原来粮棉等产品外,又增加了大豆、油料等。三是补贴方式有所改变,转变为重视黄箱补贴。
美国农业新法案出台后,对农产品的高额补贴将直接增强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对主要农产品出口国造成威胁,遭到很多国家的批评;由于多种因素,政府支出水平可能会超过法案规定的水平,会刺激国内过量生产,降低粮食市场价格。
(二)欧盟粮食价格干预政策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欧盟的粮食业在种植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政策的取向和沿革看,欧盟和美国有相同轨迹,都经历了价格干预到直补的过程。
1、从上世纪60年代共同农业政策形成到90年代初期,价格干预政策占主导地位。干预价格的具体内容为:当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政府就以干预价格收购生产者的粮食,市场价格与干预价格的差价作为补贴给生产者。欧盟还实行门槛价格,对进口粮食进行干预:如第三国农产品的抵岸价低于门槛价格,就征这两种价格之间的进口差价税,使进口粮食价格水平相当于干预价格的155 %,避免欧盟农产品受到冲击。在欧盟强有力的政策保护下,各成员国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也带来了农产品过剩、财政负担加重。到90年代初这些问题更严重,加之关贸总协定谈判的压力,1992年欧盟对粮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把对农产品补贴政策改成对农业生产者补贴的政策,采取了与市场机制和环境保护相联系的措施。
2、1999年3月通过的欧盟《2002议程》,使直补成为欧盟主要的补贴形式。其主要内容:一是降低最重要农产品的行政定价,从2000/01年度开始,对粮食市场干预价格下降幅度在15%。绝对值由目前119.19欧元/吨降到101.3欧元/吨,使其价格水平与世界市场价格接近。二是降低补贴并逐渐取消补贴,决定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逐年削减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和出口补贴。三是保留月加价。四是对粮食生产者实行直接补贴,依据种植粮食面积和核定的补贴标准计算补贴金额,对降价给生产者收入产生的损失通过直补进行补偿,补贴标准由54欧元/吨按年限逐步提高到63欧元/吨,直补采取按种植面积和休耕两种形式。五是改革休耕制度,作为调控粮食供给总量和实现市场平衡的基本措施之一。欧盟2000议程旨在更强烈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和消费者对粮食的安全和质量等,同时也与WTO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自由化的法则有关。据了解,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法国,农民收入35%―50%来自直补。但由于干预价格下降过多,生产者对直补并不满意。
2003年7月欧盟再次对政策进行改革,决定从2004年起逐步取消补贴与产量挂钩的做法,把补贴的条件改为与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保护环境等挂钩,并对农场主的补贴封顶,以避免为追求补贴盲目生产。从实际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实施已初步收到效果。
(三)加拿大、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对保护本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利益采取的积极扶持政策
加、澳都是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对本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利益采取了多种保护手段。加拿大出口小麦占国际小麦贸易量近20%的份额,提高出口竞争力,保障小麦的出口,增加农民收益是其政策的出发点。加拿大政府对谷物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1)给予价差补贴。联邦政府对小麦局的首期付款给予担保。小麦收购时,小麦局的谷物公司首先按预计销售价的75%向农民付款,小麦销售后,扣除市场销售费用支出,盈余全部返给生产者;如果销售价过低,小麦局出现的亏损,则由联邦政府提供补贴。 (2)为生产者建立净收入稳定账户。净收入稳定账户,就是每年由政府和生产者对等投入保险金,具体是生产者按指定农产品净销售额的3%投保,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各投入2%和1%,当某一年份生产者的收入低于规定的收入水平时,可从自己的净收入稳定账户中提款以弥补损失。(3)建立农业收入灾难救援基金。用于对生产者因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收入大幅度下降时提供援助。 (4)保险政策。加拿大保险公司共为43种农作物提供保险,生产者可选择50%、70%或80%的保险金额。投保金由农民、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共同负担。
澳大利亚粮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是少数对粮食没有补贴的国家。澳粮食品种主要是小麦、大麦和稻谷,其粮食经营规模大、成本低,竞争力很强,小麦出口占世界小麦市场份额的14%。澳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的措施有:(1)政府制定“政府管理存款”的税收优惠措施,在农场收益较好的年度,农场主可以将部分收入在税前存入金融机构的“政府存款”转户,存入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和服务税,遇旱年歉收可以提出来,用于弥补当年收入不足部分。(2)通过小麦局运行来保护生产者利益。小麦局原是半官方的非盈利性机构,1999年改制为以粮食生产者股东为主的股份公司,农民控股90%。小麦局保留小麦出口专营权,职责是确保小麦出口中农民得最大利益。小麦局对农民交售的小麦预付80%的货款,售后扣除杂费,据实向农民二次结算,如发生销售亏损,不得向农民追索,由企业自行弥补。澳小麦专营也是抗衡欧美价格干预和高额补贴的粮食贸易的手段。
(四)日本对农业的高补贴政策保证了大米自给和农民利益
日本是世界上对粮食实行高额补贴的国家之一。按照WTO规则,政府对粮食的补贴从价格补贴逐步转为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补贴,增加绿箱补贴支出,提高农民收入。具体保护措施包括:(1)为粮食生产者收入而建立的稳定基金。基金由政府和生产者按大约3∶1的比例共同建立,当生产者收入低于正常收入的80%时,由稳定基金进行补贴。(2)为生产能力提高、基本设施建设而提供的补贴,为农家购买机器提供资助等。补贴资金来源采取政府援助和农家投保相结合的方式,1998年以后,基金的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补贴。(3)政府对调整粮食种植面积给予扶持政策。日本政府每年用于种植结构调整的补助金约1500亿日元。(4)对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政府对农民给予直补。
二、对粮食流通采取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措施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对粮食进行调控
1、对粮食实行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政策。美国粮食干预政策主要包括:实行播种面积和销售配额;实行农产品加工许可制度;提供农产品出口补贴;发放无追索权贷款;签定自愿销售协议。欧盟对粮食市场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对国内的干预价格,对外的门槛价格及对粮食出口的补贴。
2、采用计划手段管理粮食生产和流通。日本政府为适应WTO的挑战,对国内粮食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政府每年由农林水产省根据大米年实际供求变化下达稻谷种植面积计划,利用休耕来减少产量,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以保持大米总供求基本平衡;政府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储备规模以150万吨为基础,上下浮动幅度为50万吨。
3、实行垄断的国内购销或出口体制。作为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为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发达国家都采取出口补贴和出口垄断的粮食贸易体制。加拿大从保护谷物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对主产区小麦和大麦实行国内购销、出口的垄断经营体制,保证了粮食竞争力和粮农利益。澳大利亚粮食流通是政府控制下的市场化,澳对出口实行专营政策、欧盟的门槛价格以及日本实行国家贸易体制,都是对国内粮食市场的有效保护。
4、严格的粮食市场管理。加拿大对经营谷仓有严格的审批条件,每年对从事谷物经营的农民进行资格鉴定,实行资质管理。
(二)健全法律体系,利用法律手段对粮食实施有效管理
在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管理粮食流通,这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
日本适应WTO要求,出台新粮食法,为政府管理和调控粮食提供法律依据。《粮食法》包括四个部分:对整体供求关系进行调整;以民间流通方式作为流通方式主体;通过放宽限制管理谋求流通组织化;确立切实反映实际情况的价格体系。
欧盟是建立在高度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组织,为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欧盟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和粮食法律法规,规范各成员国粮食流通,以保持共同农业政策的统一性。1992年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关于粮食共同市场组织》,该法对粮食收购价格、粮食干预价格、粮食进出口、粮食质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各成员国必须严格遵守和贯彻执行的规则。欧盟1999年3月通过的《2000议程》,包括10项新法律和1项农业粮食改革资金分配的决定,新法涉及到农业和粮食各方面。
美国对粮食的管理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先后制定了大量的粮食法律法规,1933《农业调整法》,是价格支持和稳定收入立法的开端。从7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价格支持立法已经变为定期的综合性立法,一般为5年一次。粮食法律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立法实现对农产品价格支持,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二是联邦政府通过实施一些有关农产品价格补贴和生产控制、加强生态建设、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来有效地保护公众利益;三是通过粮食立法,在参与世界粮食贸易中保护国家及粮农的利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同样具有完整和健全的法律体系。
(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拓展国外谷物销售市场,提高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外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粮食的质量,政府直接管理或授权相关部门、机构负责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加拿大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谷物质量保证体系。加谷物委员会是联邦政府行使对谷物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谷物质量标准、检验和计量办法,负责进出口粮食的质量最终权威性检验,从事谷物品质方面的研究和推广等。谷委会对谷物的生产和流通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和监控。在生产环节,对谷物育种厂筛选的品种进行质量评估,并推荐在加注册推广的优质品种;在流通环节,提供称重、检验、二次加工制品的质量研究、昆虫防治、谷物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服务。加拿大设有谷物标准委员会,主要是审批基本出口标准样品。
澳大利亚同样注重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小麦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澳小麦局负责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同时负责对各环节的检验。澳的白小麦是世界上最好的小麦品种之一,具有纯净、色白、出粉率高、水分低的特点,与特定的自然条件外,主要原因是重视优良品种的培育,重视粮食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澳在粮食流通每个环节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最主要的检验环节是收购、入库后的品质检验和装船检验。
美国的粮食质量检测体系比较健全。隶属农业部的联邦谷物检验局负责制定粮食质量标准,规范检验方法,推广标准化的检测设备。粮食质量检测做到了标准统一,方法统一,设备统一。
(四)政府支持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其他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各方面服务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虽形式多样,但在为农民提供各方面服务、保护农民利益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农协是支撑粮食流通的重要组织基础,该组织分为三级体制,即基层农协、县农协经济联合会、全国农协联合会(全农)。农协的服务对象是生产者,主要职能是:组织生产、提供服务、代销农产品、教育培训和信用及保险等业务,同时代表农民与政府就制定农业保护政策和保护农民利益进行协调。
美国、欧盟各类农业合作社发展很快。目前,美有近2000个谷物合作社,控制了国内谷物销售的60%,并提供总出口量的40%谷物。与美国大粮商、加工商相比,合作社在收购农民粮食、就近提供服务,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等具有优势,使其发展很快。欧盟农业合作社是粮食流通的主体。合作社为粮食生产者提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在帮助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国的粮食协会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美国的粮食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成为连接政府与粮食生产者、经营者的桥梁,是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服务的组织,联邦政府资助其部分活动经费。澳粮食协会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该协会是一个代表75%农场主的农民组织,通过与政府协商和控制农民选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的粮食政策制定。
三、几点启示
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国情、粮情以及社会制度不同,但同属WTO成员,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组织粮食流通、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等方面,是有共性的。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 农业和粮食政策的出发点是保护好农民利益
一是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和方式,但保护农民利益的根本点不变。二是对农民的保护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符合国情的有效形式。三是政策保护的重点是种粮农民,对农民补贴主要来自政府。美国欧盟粮食补贴都来源于中央财政。
(二)遵循WTO规则,减少财政压力,改革补贴方式是欧美共同的做法
从美国和欧盟近些年的粮食政策改革的取向看,遵循WTO规则调整支持方式,对农民实行直补;在贸易自由化中把农民推向市场,减少补贴,减轻财政压力;国家减少直接干预,利用多种手调控粮食市场等是发展趋势。
(三)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反映粮食供求关系,政府对流通的直接参与减少。二是政府间接干预加强。虽然发达国家粮食供给十分充裕,有充足的财力,但政府对粮食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以达到保护农民利益。三是调控的手段、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发达国家采取的价格干预、垄断经营、资格审核、出口专营、严格的计划管理等都是比较有效手段。
(四)充分利用WTO规则,加强对粮食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日本政府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和对农户的资金支持,以保护本国农业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美国实行的直补和反周期补贴分别属于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很好的保护本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利益。
(五)完善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保证
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为更多的占领世界市场,都十分重视粮食质量,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标准和检验管理制度,在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各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在世界粮食市场激烈竞争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
(六)粮食产业化经营、合作社组织和各种协会,是农民利益的维护者
从发达国家粮食流通看,各种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合作社及粮食协会,在组织粮食流通、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功不可没。农民有了自己的合作组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收入。同时国家对农民合作社和协会都有一定的扶持政策。
(七)健全法律体系,利用法律手段管理流通是发达国家的共同做法
一是对粮食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进行;二是根据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变化及时修改法律,保持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法律体系健全,具有配套的法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