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5: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步自然是要精心备课,对所讲的内容了如指掌,钻研教材,理解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同时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接受,掌握教材的知识点。
3、调动学生参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自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如果教师只顾自己讲,学生不参与,不学习,那课堂效果自然是低下的。调动学生参与的方法,可以使用多媒体,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等。
4、教学方法新颖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效果是比较低下,教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可以使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究,教师做好指导,这样学习效果是比较有效的。
5、关注所有学生:课堂教学质量高,自然就是全班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都有所收获和提高,而不是少数的几个优秀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学习差的学生,更要多提问,多帮助他们,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质量提升。
6、注重课堂检测和反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注重课堂检测和反馈,就是留下一定的课堂时间把自己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检测一下,看看学生掌握的如何,然后再查漏补缺,看看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再细讲一下,巩固掌握。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57-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也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降低分数线和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如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育质量,实现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1.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缺乏监管。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整合与投资力度,然而,由于缺乏监管制度,部分资金没有直接被用在增加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中,也没有购置新的仪器设备,而是用在了扩大招生规模和就业率上,致使年年学生规模不断加大,在设备陈旧和有限条件下,学生技能训练时间不断减少,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学生就业问题。
2.高职院校对自身教学质量重视力度不够。目前,中国大部分高职校都过多地强调办学规模和经济效益,对教学方面,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教学,并对教学的管理不够重视,完全没有按照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育,往往都是采用降低考核标准,让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将学生推到社会中去,对学生学习实践操作的过程不够重视,学没有学到相应的技能与他们没有关系,对自己教学质量的管理严重放松。
3.学习基础较差,目标不明确。近年来,为适中国应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改革,扩大招生规模,目前,高职院校招的学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参加高考类的高中毕业,成绩较低,以高等教育最低层次录取;二是职高高中,这类学生学习基础更低,长期的职业技校学习体制,师资力量又匮乏,使这类学生更不注重课堂学习,由此,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4.教师自身水平有限。据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是本科文凭,研究生学历较少,知识结构也有限,加之还不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所以,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技能水平不高,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尴尬局面,而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老师,往往都参与到企业生产合作项目中去,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缺乏。
5.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适应,考核单一。有些高职院校仍既不是走科研路线又不是实践路线,目标不明确,没有突出职业院校要以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技能型专门人才,没有确定好自身的目标,在教学方法方面,又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课堂上仍然是以老师陈述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真正参与操作的甚少,另外,考核体系较单一,仍是以试卷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这样的考核使终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院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准确定位职业发展方向。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也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高职院校领导要积极转变观念,建立学院领导干部和教学监督组听课制度,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将提高教学质量列为学院发展重点工作,学院领导及教学督导组随时监督听课,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学师生反映的问题,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众,高职院校就是以培育高实践应用型技能性人才主,确定职业发展定位,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要突出职业性和岗位性,加强学风建设,重点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因此,学院必须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学生毕业后能拿到毕业证书,还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在就业后就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3.推进教学改革。加快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积极学习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经验,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教育课程和优质专业,对于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专业,要重点资助,使之成为学院的品牌专业,同时要主动走出校门,联系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也让企业也参与到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中来,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现代管理与运营理念,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使学生在实践中便能提前适应企业的生产模式,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前,中国高职院校的教资力量薄弱,大部分教育都是不同综合院校毕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以上学历较少,因此,教育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大量引起优秀人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并将继续教育学习与晋升职称及工资挂钩,鼓励和支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也还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为培育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力量。
论文摘要:根据药理学的特点以及笔者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探究提高教学的措施。总结为选择合适的教材,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整理备课前的资料,使其模式化,成为一种总结性的教学资源,并不断实时更新;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改进传统枯燥的讲课方式,积极开拓新型的授课教学方式;重视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等几方面。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临床疗效,降低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hl。由于笔者教学的对象主要为中专护理和药剂学生,以及一些社区诊所从医人员,中专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进行了扩招,最终的结果是中专生源质量的下降,这些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接受能力低,加之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选用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甚为重要。
1选择合适的教材,制作电子教案
目前中专教材种类多样,编写的深浅度和知识的涵盖面也有所差异,有些内容死板,已经过时,无法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而能否选择好的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评估,所以,应根据新时代对学生培养的要求,选择好的教材。
在从事这些年药理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更新的速度往往落后于药理学知识的进步,而手写教案往往有着不利保存、翻阅繁琐及知识更新改动困难等缺点;而在Word电子教案中,教师能够方便地阅览每一个章节,并随时可以对教案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改动,保持教案的不断更新。因此,做电子教案是很有必要的。
2备课资料模式化,保持最新
备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备课参考资料的整理汇总。这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但是一旦做好便可以极大地方便以后的工作,由于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教师可以随时从网上查阅与本章教学相关的参考内容,比如,讲到阿托品不良反应和中毒解救的内容时,有一个例子“广州一医院用超大剂量阿托品救活有机磷中毒女患者”,在本例中,涉及到有机磷中毒的常见症状,而且两天的抢救共用11 000毫克阿托品且没有出现过量所致的症状,是教科书上也找不到的数据。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上讲出,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性,又有利于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假如这样的例子没有进行汇总归纳而只是走马观花浏览一遍的话,也许今年能够熟练地把这个例子讲出,但是到了明年再讲授阿托品时,也许已经忘记了。如果重新再到网上去查阅资料的话,显然是做了大量的低效率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将从一些参考书上、网络上及其他途径获得资料进行系统化汇总,使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参考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这样的话,下次再讲到某个章节,需要一些参考资料时,直接翻阅经过大家汇总的参考资料,这样便可以迅速地获得讲课所需要的内容,大大节约了备课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家都参考这样的不断更新的参考资料,有利于讲课内容的统一性,而且由于参考的内容源于大家的智慧,有利于知识讲授的全面性。
3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方式教学,作为现代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卓越的优越性,是彰显教师才华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多媒体课件中,药理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添加图片、视频、声音等资料,这样不仅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富有时代感,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展了知识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在讲到抗疟药时,疟原虫在人体的不同繁殖阶段是一个难点,将一个做好的Flash动画插人PPT中,然后再辅以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疟原虫的生活周期以及为何会由蚊子传染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在于追求风格的奇特怪异,标新立异,而在于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教学的内容。立足于本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从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得到课本上没有的新颖的知识,并且能够简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当然,精心制作的课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议由教研室老师分担任务完成。
4拓展理论知识,重视实验教学
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它的研究手段是实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使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药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临床所用的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不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实验成功用于临床的,就是从实验室中实验成功用于临床的闷。所以,不可忽视药理学实验在药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它可以通过实验结果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由学生直接进行实验,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在观察钙离子对心脏毒性实验时,快速注射氯化钙注射液会造成兔子心脏停止而死亡,而慢速注射时却不会造成兔子死亡,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由学生自己发现实验结果和药理作用,更胜于单纯的课堂讲授效果。
当前,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部分农村学生离开了农村,加入到了城市浩浩荡荡的借读大军,而使得农村学校生源日渐减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尽可能多地留下学生,并且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就是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深度考量的问题之一。结合笔者近二十年的教学管理经历,我们尝试将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作为一个重点探究的领域,以期对农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所帮助。
一、重制度,勤督促,常规管理精细化
教学质量的高低源于平时的积累。所以,保证质量就要从最基础的常规教学工作抓起,只有重视了教学的课前、课内、课后等各个环节,从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单元检测上着手,认真细化内容、目标、措施、策略、评价等,保证日常教学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有章可循,才能切实实行精细化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1.要细化教学管理制度。结合农村学校实际,要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全面细化,让教师明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例如我校顶层设计了教育教学“网格化”管理制度,构建了学校-教研组-年级学科组管理体系、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教研体系,做到“岗岗有职,人人有责”的管理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责任上移”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核心力量,着力打造上下联动的教育格局。
2.要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学校要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外,效率求在课内。通过每周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案检查、作业检查、集体备课等形式,强化教师对课标、教材、教法、学生、教具等课堂因子的深挖细研。做好不同观点的汇集、提炼,成果教案的有效推广、利用等,通过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凝聚,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3.要强化领导巡课和随堂听课。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常规和教学效果的检查与指导,要把教学监控的重点放在领导巡查和推门听课上。在学校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中,明确了学校领导在教学管理中的规定动作和内容,通过每学期校委会对领导的量化考核,强化学校领导对听课、巡查等教学常规的督导,从而促进教师把可讲的内容讲得更精彩、更实在。
二、重实效,勤研究,校本教研精细化
校本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要有效实现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就要以校本教研精细化为抓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走教育科研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为提升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1.要坚持开展好三课活动。“三课”是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立足“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通过备、说、上、评系列活动,有效开展教学精细化管理。学校要全面落实新教师上“汇报课”,解决教材关,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青年教师上“展示课”,把课改成果以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引领全体教师追求“理想课堂”,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2.要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学校要把科研课题研究纳入常规化管理范畴,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为目的的课题研究活动。鼓励以骨干教师为龙头,针对课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建立“一人一题”、“一组一题”的校本教研模式,做到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采取实践一反思一总结一应用的思路,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重培养,勤搭台,队伍建设精细化
教学质量的优劣,核心在于教师专业水平、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了常规制度和校本教研作保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学质量的目标仍然无法实现。所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
1.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成长,创设理论学习的氛围。积极利用各种培训和专题研讨、观摩学习等有利时机,把教师送出去,聘请邀请名师名家来校作报告,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教师视野,增长教师才干,提升教师素质。同时,学校还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尤其是动员青年教师多读理论书刊,勤写读书笔记,并把个人理论学习切实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要认真开展“传帮带”活动。要针对教师队伍学历、学科、年龄结构,切实开展“导师制”带教活动,讨论制定教师专业化成长助推工作实施方案,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助推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带教任务、工作要求和考核细则,从而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促进所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进步,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措施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处于好玩、好动的时期,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及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以往的教学期间,老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也较为死板,从而消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教学质量。所以,作为小学体育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下简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利用讲故事、猜谜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今,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进行理论讲解、示范、指点要领,学生机械性的进行模仿,内容十分乏味,过程较为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教学质量。而如果利用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前滚翻”内容时,就可以自编一个小谜语:什么动作双手用力支撑身体,双脚快速向后蹬,身体成圆球向前翻滚?学生会进行想象,展开联想,从而获取答案。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掌握动作要领,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别
对于体育课程来讲,其较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名学生因为自身的身体素质、思维习惯、兴趣爱好等不同,接受知识的速度与能力也有差别。在进行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关注学生的个性,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合理设定教学方法,争取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挖掘自身的潜能。例如,教师在讲解“篮球”课程时,以往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单调进行示范,然后将学生划分成两组进行投篮、传球训练,这种教学效果较低。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一些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深入地讲解一些篮球的控球技巧,让学生进行训练,而如果一些学生对篮球兴趣较低,则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进行动作讲解即可。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三、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鼓励,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期间,应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学习过程中,表扬学习努力、进步较大的学生,并且相应的指出学生还存在哪些不足。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较慢,那么,则当学生稍微有一点进步,就需要给予肯定,从而消除学生的消极思想,给予学生希望,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运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跳远”课程时,可以站在沙坑侧边,细致观察学生的动作,对跳远成绩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你真棒!”对跳远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下次你会做得更好!”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还能够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四、同实际生活关联起来
对于体育科目来讲,其是由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演变而成,同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联。如果同实际生活相分离,则运动会显得十分苍白。当前,我国很多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同学生的生活关联较少,从而造成学生及家长无法深入了解体育运动,同时,很多教职人员对体育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现今,人们在生活期间经常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帮助人们降低意外损伤,由此角度来看,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需要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及合作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成长。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些日常的小游戏,如:踢毽子、丢手绢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总之,体育是小学教学期间重要的科目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紧跟时展的步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因此,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进行分析是值得相关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一、为学生创建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前,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一段同数学知识点相关的故事,或者为学生介绍一位数学家,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热情,然后再引入相关知识点,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良好效果。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点讲解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内容中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解“投影”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动态的图像投影形状,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与认知观,个性、爱好等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为不同小组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成绩较好、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多为其设定一些拓展类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而针对成绩较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应多为学生设定一些基础性的习题,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从而提高数学水平。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不断加快,教学内容及方法相应出现了变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学思想,通过多种教学措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眼科学》;教学质量;方法和措施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临床学科,但与其他临床学科(如内、外、妇、儿)相比,存在课时分配较少,教学内容繁多,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小学科也不够重视等问题,以致于教学过程中易出现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临床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很有必要的。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激发学生兴趣,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
《中医眼科学》有其完善的辨病辨证论治体系,且“五轮辨证”独具特色,针对眼部疾病,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现今眼科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因此,可以把现代医学眼科临床新技术的内容融入到授课中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大有裨益。中西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可以互相补充,优势互补。课堂上可以通过临床实际病例的例举、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葡萄膜炎属免疫性疾病,一般发病急、并发症多、预后差,单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难以及时控制病情,西医多应用激素治疗,而长期服用激素又会有诸多副作用,故临床上对本病常采用散瞳及激素控制炎症,用中医中药调节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疗效,尽快治愈疾病,并可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副作用。
2明确学习目的,增强社会需求意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急剧变革,社会因素和情绪刺激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产生的心身疾病也随之增多[1]。与心身疾病有关的眼科病症如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瞻有色)、视觉疲劳(肝劳)等也增多。同时,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交通工具的发达,随之而来的意外伤害增多,眼部受到伤害的机会尤为突出,除直接损伤外,还可由颅脑外伤导致视神经萎缩(青盲)等。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而出现的老年病增加,眼科方面如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瞻昏渺)等呈高发趋势。另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保健的愿望及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如眼部美容、视力保健等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总之,未来与眼科密切相关的热点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是《中医眼科学》能发挥其特长与优势的领域。因此,学习《中医眼科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3改革教学手段,实施多元化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临床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根据《中医眼科学》教学特点及大纲要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利用好模拟标本、教学挂图等。因为眼科学是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学科,所以要灵活使用多媒体,在课件中通过典型图片、教学动画和视频短片等展示,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趋直观。因此,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可向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2]。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医眼科学》学科的实践操作性较强,很多学生到临床实习后对眼科的常用检查设备和操作技术都不太熟悉。所以完善眼科常用教学设备、加强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实验课要制定明确的实验目的及实验要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先讲解示范,示教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教材上的知识结合起来,讲清操作要点。然后同学们分组练习,下课前随意抽取一组同学示范操作,然后由观看学生指出不足和缺点,最后由教师做出小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充分掌握眼科常用检查和操作方法,使其操作规范化,为以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同时,增加临床见习机会也是学好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讲授《中医眼科学》课程期间,合理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尽早熟悉眼科临床的工作流程,掌握一些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及一些急重眼病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期间应选配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医生作为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需从临床资料的收集、专科检查、诊疗方案等方面对疾病作系统地讲解,以便学生真正掌握该病的治疗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中医眼科学》教学目标是深化学生对眼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为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而扎实的理论功底及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霍勤.提高中医眼科学教学质量方法和措施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7,26(3):43-4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01-0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喜欢学、爱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自发地去追求和学习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学好历史,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求学兴趣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其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传统的历史课最大的缺陷是“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反应是厌学,上课睡觉是常见的现象。即使考试前死记硬背,勉强把成绩提上来,也显然违背素质教育的精神,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时可设问:当前,朝鲜核问题还吸引世界的目光,六方会谈也是一路坎坷而行,那么,二战后为什么会发生朝鲜战争呢·是“冷战”的表现吗·什么是“冷战”呢·由此引入新课,这样处理开头,使学生迫切希望知道问题的奥秘,注意力自然就转移到教学中来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通过巧妙地构思设计导入,能很好地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探索中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知识的形式过程,少灌输、多活动。通过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做做,议议等过程中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小结,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更使学生学会学习。波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发现探求新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找到了一些方法,学生情绪高涨,都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而激动、骄傲,学习气氛热烈而活跃。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则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思维就趋于呆板,那么在课堂上何不尝试让学生讲、老师听呢·不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基于这种思想,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的教材内容,可充分让学生探索道理,讲思考方法。这样教学学生探索有激情,讨论的比较方法超出了书上列举的范围,且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有深度,更有创新度。
3.教师的讲授要生动热情
教师的讲授生动和热情与学生参与学习和专注于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第一,要运用心向诱导。心向是学生听讲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诱导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心理上准备接收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引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将注意和心神指向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第二,要活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死的、静态的、抽象的,学生学这样的内容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如果教师机械地呈现这些内容,课堂教学就会沉闷,没有吸引力。欲使课堂教学生动,教师应活化教学内容,具体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衔接起来,将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揭示出来,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
4.改革“填鸭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着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传统教学实行“满堂灌”,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现在,新课标的理念对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图片、史料、视频等材料,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尝试,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增强,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变。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文章总结了作者在《货币银行学》教学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分析教材选择的原则、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业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掌握基础性的金融理论知识,而《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向学生讲授有关货币、信用、银行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为后续各专业课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课程具有专业性较强、涉及知识面广、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尽快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确实不易。通过这五年的摸索与实践,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诚与同龄人共勉。
一、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用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择一定要合适,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教材内容应当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现状,对于经济学类教材更是如此。随着西方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银行学》教材应尽可能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将新的、先进的金融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材内容体系的合理性。由于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教材编写方面,一般是将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分开编著。例如,《货币银行学》只讲述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理论,而《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则介绍我国情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及银行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截然分开的教材体系显然已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二者结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选择教材的标准之一。
(三)、教材内容的难易性。教材内容一定要深浅结合,如果内容过易,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就会觉得空洞乏味,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而如果过难,学生学起来吃力,同样没有效果。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意选择既有启发性,又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自觉的学习。目前,《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学都出版了自编教材,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灵活性。根据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编著的《货币银行学》,该书内容较新颖,重点突出,并在介绍各种货币银行学原理、金融理论的同时,还讲述了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的一些改革情况,从教材使用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二、区分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庞杂,主要包括:货币理论,信用、利息理论,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经营,中央银行制度,通货膨胀理论,外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所需知识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由于内容丰富而课时又有所压缩,单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必然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且知识点量大时,学生往往很难记住的现象。鉴于此,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点、难点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对于货币银行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宜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尽管这些年来,许多教育学者对这种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学证明等内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较适宜的。当然,要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课前提问环节。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逼”他们快速回忆起前一节课相关内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在讲授凯恩斯的货币传导机制:MsRIGNP的时候,就要启发学生,如果货币供应量Ms上升,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吗?投资增加,GNP如何变化?通过这种集体提问方式,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作用原理。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较快理解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效果较教师单一传授要好得多。
最后,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关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同时,通过分析经济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所以,讲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实例。例如,在讲完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后,结合我国目前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情况,向学生讲授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债券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再比如,在讲授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时,结合了中国商业银行现在新开展的各种消费信贷业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时的枯燥无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理解货币银行学中的有关理论,活学活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
(二)、学生已有所掌握的内容,采用教师、学生换位法。这种方法也就是以学生讲授为主。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于下课前将讲授内容列出,引导学生准备。(2)给予充分准备时间,学生上台讲课。(3)讲完后,其他同学提问。(4)教师总结,点评。并对其中的难点重点给予正确解释。
教学实践中,我在讲述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后,布置了一道题目:凯恩斯理论和弗里德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规定下次上课时由学生主讲。一开始,没有人愿意上台,经过一番鼓励,一个平时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主动走上讲台,有了这个开头,随后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也更加积极了,主讲之后的课堂提问也非常精彩。显而易见,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认真备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换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应选择学生有一定掌握基础的内容,或在以前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过必要的讲授;另外,教师最后的总结必不可少,避免主讲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内容误导其他同学。
(三)、学生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采用讨论法。讨论法一般是由教师提出论题,学生围绕论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讨论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7-8人为宜,教师在课堂内巡视,做辅导答疑,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并对问题进行概括小结。例如,在讲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一节时,我提前布置了讨论题: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课后找资料,下节课分组讨论。讨论时,各组成员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别展开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提示学生运用实证分析法,重点分析降息对我国就业、产出、储蓄的影响。在随后的各组发言中,小组代表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真实数据,得出了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目前影响尚不明显的结论。通过讨论,加强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的联系,也使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与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采用学生提问法。由于教材受到编写、出版等时滞的影响,往往很难将最新的东西容纳进去,而我国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断推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将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讲完“金融市场”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暂不能组织学生去银行、证券公司实地参观,为了有助于学生对该章内容的理解,我将《中国证券报》上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专版分别复印下来,人手一份,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金融类报刊,学会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专家写的评论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自由提问,例如股指的计算,银行拆息的行情解读等。通过接触一些实践性强的热点问题,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法很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合理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