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5: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组合作学习经验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究是落实《山丹县教体局》的需要。强力推进“生本教育”是2012年全县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不动的方向,是硬性的任务,是衡量学校和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开展这项工作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取得成绩并促进全县教育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究”是我校教师道德素养提升和专业素质发展的需要。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业务学习,专业成长,素养提升的有效方式,是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这项研究工作,将会促进我校广大教师从“管人型”向“育人型”转变,从“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究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落实学生学习主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最佳方案,是让学生全员、全程、全力参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方法,是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一剂良方。
二、研究的目标
1.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
2.寻求一条“教得轻松,学得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探索一套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提升的专业成长的经验。
三、研究的内容
1.构建我校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3.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机制。
4.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本专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2.问题研究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微型问题研究,撰写“三小”(小问题、小策略、小故事)文章,要求教师带着思考的头脑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心人,将自己或他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些细小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行为上的反思,使每一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发现问题的眼睛,有思考问题的头脑,有解决问题的行为,有总结经验的能力,有享受成果的喜悦。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验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和实践。适时召开“小组合作学习”专题论坛,围绕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交流,扎实做好存在问题研究,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推广。
五、研究的策略
1.形成了我校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示标示导)——自主学习(自学)——合作学习(检测)——成果展示(后教)——练习反馈(当堂训练)
2.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础。分组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大方向分为竞争小组与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按照6人一组的原则,分别由A、B、C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合而成。组内实行帮扶政策,A档分别帮扶C档同学。竞争小组: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共分为10个竞争小组,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小组长在全班公选,然后由小组长按分组原则组合学习小组,但在分组时要注意组与组之间实力的平衡。这种做法,既面向全体,又实现了多元发展。
3.健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机制。
(1)“小组学习”分工制。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课改班要根据班情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学科组长各一人,名单张贴公布。小组长的人选不仅要考虑到学习水平,还要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
(2)采用班级考评班长考核制。每学期由学生推选出考评班长一名。这个考评班长负责记载学生的扣分和奖分情况,并在每周五把一周的分数进行公开,每天填写各小组加减分情况。
(3)推行星级评选制。一周中,考评班长带领每组组长认真记载,周周通报,在周五早上上公布得分结果。每月评比一次,前5名优胜者获星级小组称号。
4.建立了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同伴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为此,课改班级要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对小组建设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的规定。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一、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语文学习属于语言工具的应用,无论是偏向于功用还是爱好,在学习过程中汇总体现的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和知识脉络的梳理,因此,交流式学习更有利于知识领域的开拓和精神目的的培养。若达不到这种效果,文字语言近流于表象,学又有何用呢?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集中开发学生思维,探索学生的潜在能力,对于一般的课堂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融会情感,从而提高思维、探索和合作学习能力。其作用的意义表现在: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不同知识类型的掌握,通过合作学习相互竞技,在团体的学习进步中提高个人学习能力;②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共性团体意识,从而实现交流、理解,展现个性;③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共性的氛围有助于消除个别学生的内向、不自信,提高他们的自信;④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快成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增强兴趣,培养他们对于他人的信任以及参与竞技的意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2.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确立的学习任务难度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学习目标,营造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合作学习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1.将合作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自然受到众多教师的追捧,一些教师简单地把合作理解为“讨论”。因此,小组讨论成了语文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要一有问题,教师马上组织“合作学习”,顿时前后左右形成一个“”,纷纷做交头接耳状进行讨论,生怕不这样就会被别人怀疑自己没有参与讨论和交流,然后每一组代表各抒己见,一派热闹的景象。但由于对讨论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精心的设计,表面的热闹和自由背后,是思维的肤浅和低效。
2.教师对合作缺乏控制。
关键词: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3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8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本校生源质量较差,英语课堂一贯沿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的教学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往往被动、静听为主;中间穿插简单的问答,或教师只是与个别积极的学生相互“应和”,绝大多数学生阅读速度缓慢、理解能力弱。长此以往,教和学没能达到协调一致,学生难以在英语课堂展开语言实践活动,对英语阅读课堂逐渐失去兴趣,内心抵触、焦虑。在这种阅读课堂当中,学生实际阅读技能不能得到好的发展,学生对英语知识被动接受;英语学习逐渐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不能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学习动机、创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都遭到严重挫伤。高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获取语言能力能力。课改的重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合作阅读小组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彼此学习效果最大化、达到互惠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从回顾小组合作的理论背景入手,重点研究当前我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的教学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可借鉴的教学策略,从理论上发展和充实高中英语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的策略。通过对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实验对比研究中,可以了解到这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不仅能够为教师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而且也可以成为英语阅读课堂小组合作有效互动的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立足我校实际,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合作小组阅读理论依据;通过小组合作在英语阅读课堂的实践,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方面的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办法;希望能够提高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我校英语教师在探索合作阅读实施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理论依据。通过相关文献,归纳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明确本课题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意义。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分组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兴趣、性别等作合理搭配,使得每个学习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习者,分组可以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同时确保各个小组间总体实力相当,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3.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式阅读教学拓展活动,分层设计教学任务。教师在阅读中设计一些分层性的任务,既要面对全体学生,还要兼顾原有各个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让学生熟练掌握文章中的新词汇或短语,或能根据文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或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开展语言的综合利用运用能力。
4.研究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合理评价机制。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每个小组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开展学生自评、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组成。
5.研究课题开展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形成进步的因素和改变过程。
6.通过课题的实施,对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运用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进行总结。反思优势与不足,并对合作学习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筹备过程(2016年5月―2016年7月)。首先,在两个平行班分别进行系统的阅读策略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几种常用的阅读策略的分类:略读、寻读、预测、猜词技巧、结构分析、推测、总结和评价,并进行巩固性练习。让学生直观地体会阅读策略的作用,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自觉运用这些策略的习惯。
2.明确研究思路(2016年7月―2016年9月)。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为课题研究找到可支撑的理论框架;同时在导师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方案,最终确定研究的实施方案。
3.探索实验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依据阅读合作小组的教学模式,制定合作小组策略,并向实验班的学生介绍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具体的教学策略。在实验初期阶段,把合作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等学生适应并具备合作能力后,定期更换组内职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得以体验和锻炼。发现不合理之处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组员,使每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成为合作小组的主人。尽可能确保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逐步接近并实现学习目标。
4.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自己所任教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为对照,采用人教版高二英语教材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班进行“小组合作阅读”,而在对照班进行“传统阅读教学”(教师导入―教师布置问题、学生阅读―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重难词组、句法)。两个班课后阅读任务巩固一样,不同点在于实验班课后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对照班个人完成即可。
5.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9月)。收集整理过程、资料,并对实验前后得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阐述该课题研究思路,课题进行的优缺点,如何在教学中弥补不足之处。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不仅要查阅大量的有关国内外阅读策略理论资料,还要搜集国内外学者在阅读策略上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借鉴,明确研究思路。
2.实践研究法。教师将所任的高二两个平行班,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阅读策略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在不改变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而对照班则用传统阅读,以观察两个班学生英语阅读技能和阅读成绩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激发试验班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经验总结法。通过课题的实施,分析、归纳有关阅读策略训练的方法和模式,总结课题实施的优点和需改进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校本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1-01
一、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分组的研究
目前,高中英新课程教学正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开,诸多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纷纷响应新课标教学理念,紧贴校本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与探讨活动,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成为广大高中教师重点加以关注的研究课题,通过相关教学研究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许多生机和活力,非常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在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潜能,培育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等诸多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根据多年来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分组研究实践,要显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重点要关注以下点: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协作力求科学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协作是有效推进合作学习更加顺利、更加高效地推进的重要前提,在协作分工中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个性特长与优势,比如,组长需要具有较强的总体把握能力,资料搜集员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涉猎能力,记录员要具有较为快速的书写能力,发言人员要尽可能选取伶牙俐齿、思维反应迅速、答辩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要力求科学合理。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小组的划分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决定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我认为小组的划分应立足于有利于合作的开展,有利于思维的互补,有利于公平竞争,在遵循这三个“有利于”的基础,就是要关注好、中、差生的合理搭配,促使各个分组的总体英语能力与水平趋于均衡。
3.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环节创设力求科学合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具有较密的环节组合而成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引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到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所有环节,加强预习环节的任务布置与指导,让学生较为清晰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抓住的重要与难点,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有的放矢。
二、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探讨
依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多年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着眼于素质与能力教学,就必须切实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有关要求,切实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作用、引领作用、协助作用加以突显,切实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加以突显,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的质量和效果。依据个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我感到高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活动中,在自身角色定位方面要把握以下三点。
1. 切实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于“组织者”。所谓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并不是活动的所承包者,组织应充分考虑到整个活动的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负面影响,必须关注活动突出培育及提升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关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性。
2. 切实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于“引领者”。引领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探究的方向性引领,促使学生不至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迷失方面,从而引发学习效果低效化的结局,引领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性引领,要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3. 切实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协助者”。协助者的角色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教师已经融入到学生这个整体当中了,是一个普通的活动参与者,在教学层次上处于与学生“平级”状态,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消除合作学习中的压力感,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质量与效率的信心,促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加突显出来,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
三、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评价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的评价,导向性地决定着整个学习与教学的品质和效果,如果评价得合理、科学与有效,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向深层次推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潜能,提升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性与积极性。我认为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评价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 要关注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是否将学生的思维有效活化。正如许多专家与学者所说,“思维力”决定“学习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切实关注他们学习的思维活动,注重引导他们用创新性思维去理解英语语法、词法、句型结构等,用创新性思维记忆和应用英语。
2. 要关注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是否将学生的参与度有效提高。在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有效度,直接决定着活动的品质。
3. 要关注合作学习是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与积极性,正所谓“兴趣决定学生学习品质,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着眼于提升学生英语技能,提升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性,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促进他们英语学习素养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取梅.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之运用策略[J]校园
英语.下旬,2014(6).
[2] 杜宝玉.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
用之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4(2).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要明确小组成员个体争取学习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团结其他小组成员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目标。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创建高效课堂。以下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对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巧妙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主导者”,而教师扮演的角色仅仅是“引路者”。教师要做好这个“引路者”,要维护好课堂纪律,为创建和谐的有效的高效课堂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八章第一节“同底数幂的乘法”时,(一)问题探究,精彩导入:(1)探究问题一:从3、4、5三个数当中选出两个数,可以组成哪些幂?小组合作讨论总结答案:34、35、43、45、53、54。(2)探究问题二:这6个幂当中任取两个进行运算,能组成那些算式?小组讨论,最终得出:乘法、加法、减法、除法等的算式,乘法中提取出同底数幂的算式:34*35、43*45、53*54,这样导入便引出了此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从中得到启发或新的见解。在探究问题一中,有小组回答出33、43或者45、54等答案不全面,此时教师可以说:“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小组的有没有新的答案?按照一定规律把所有的幂都表示出来?”这样引导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观点,得到启发,完善自己。(三)教师引导要进行赏识教育,多鼓励学生,例如,“这位同学的算法是正确的,但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更简单的算法?”教师引导学生的前提,一定要维护好学生的“面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优化小组建组方式,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遵循建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原则无可厚非,但是也有其缺陷,比如,组内异质,学困生在组内得不到发言的机会,只能顺从地听;小组内成员发生分裂,又分为小组,很容易出现被孤立的一个,这种的小组学习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初衷,成为“无效合作学习”,更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设。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小组建组方式。(一)构建“同质性合作小组”,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例如,在学习新苏科版七年级第九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中的“因式分解”时,要区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教师列出以下习题:(1)2x2-6xy=2x(x-3y);(2)2x(x-3y)=2x2-6xy;(3)(x+2y)(x-2y)=x2-4y2;(4)x2-4y2=(x+2y)(x-2y)。分好小组,讨论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是整式乘法。这样,学困生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因式分解法则”,得出答案。学习能力强的小组发挥优势,很快得出答案。(二)构建“自由性合作小组”,学生自由结伴,各组学生之间因存在信任感所以能畅所欲言,形成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在学习新苏科版七年级“乘法公式”的“平方差公式”时,在前面的铺垫教学中,得出平方差公式(a+b)(a-b)=a2-b2,让学生自由结组讨论证明此公式是正确的。得出两种证明方式:利用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补差或者正方形、梯形面积补差得出此公式是正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
三、优化小组讨论内容,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讨论很不积极,回答问题也不积极。于是我“微服私访”了一下,知道了原由:一些讨论内容,大家都知道,所以都没有了积极性。此时我也在反思:作为教师,要做好备课,合理提出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这样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得不到预期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时,为使学生真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我给出了以下习题:答出方程8x-y=3中,当x取3、5、3.5时,对应y的值,思考讨论有何好方法可以快速解答呢?此时小组开始积极做题讨论方法,得出方法一:把x的值一个个代进方程,算出y的值;方法二:首先把方程式转变成y=8x-3,这样再把x的值代入方程,很容易得出y的值。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般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置讨论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满足其心理需求,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及班级特殊性进行小组合作教学,这样才能促进高效课堂的创建。
参考文献:
[1]毛德聚,邴苗苗.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教学[J].现代教育教学:中学教师,2012.
面对上述现象,在短暂的困惑后我重新梳理思路,上网查找有关课改的资料。在领导的指导下、同事的研讨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拨云见日。我终于明白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前面所说的现象,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背后表现更多的是放任、随意、低效。很明显,这并非真正的合作。真正的合作首先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之上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地拥有了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提升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的合作学习究竟该怎样做?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组建,便于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核心力。
(二)制定一个捆绑式评价机制。进行组间评比、组内评比。明确学生,小组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随机选派成为这个小组的代表。这个代表展示的内容是这个小组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也是他本人一个素质的体现。还有,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这样,这个小组的优生就会主动去帮助差生,差生也会主动去寻求帮助。这样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为,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谁也不想给本组同学丢脸。
(三)明确小组成员责任。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后,首先明确组长权力。组长确定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制定本组的制度,布置学习任务等等,组长就是这个组的领头雁,这个组的优劣,组长有直接责任,组长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组长是这个小组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与教师联系的纽带。因此,选好小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其次,这个组的各个成员要人人有活干,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做到有分工,有合作,形成一个有核心、有凝聚力、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小团体,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合作学习能力绝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长期训练,学生才能掌握方法: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探讨、发现的结论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
这么一来,有了机制,有了评价,有了学习方法,学生会学习了,有兴趣学了。
所谓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以4―6人为一组组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教学、个别指导有机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学生在各自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完成美术学习任务。当前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在教材安排上,内容比较多,很多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困难,即使完成了,效果也不是很好。针对这一特点,教学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还能加强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为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同时,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的活动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致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它有利于形成一种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学生互相配合,有分工有合作,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及学生作为社会的人的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怎样进行合作学习
1.小组的组建
组建小组是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它遵循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凸显个性差异,使作品的创作形式多样化。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进行互补穿插组合,如爱动的和静的组合,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组合,兴趣浓厚和兴趣淡的组合,各自特长不同的学生进行互补组合。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确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立,也就是各个合作小组的总任务,它的确立不能过高也不能高低。目标过高,可能会使任务难以完成,从而降低成员的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带来障碍。目标过低,会使小组成员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将承受较大的打击,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在小组确立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3.学习任务的设计
美术合作学习任务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学习任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的价值。一般来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帮助、讨论、交流则能够较好地完成,完成后不但使学生的美术表现力提高,而且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很好培养。
4.成员分头准备
明确分工后的各个成员,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收集资料,寻找答案,以便在交流、讨论时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合作学习时,教师预先布置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资源共享意识,做到材料互通有无,形成组内依赖,组间相互交换使用,满足学生的社会心理需求,以消除利己思想。这一环节包括材料的搜集、运用和共享等几个方面。
5.合理评价
美术教师对合作学习要予以全面、科学的评价。一要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二要重视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和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别出心裁的奖励。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之上的,这里的个体需要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当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时,需要寻找合作伙伴,这样在大家的合作下完成学习任务,以求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为了追求合作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华而不实,有形式主义的嫌疑,这样教学效果就适得其反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如绘画型教学内容应该依靠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为主,最好不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准备绘画材料不足或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合作型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设计合作型学习内容,更好地发挥合作性学习的优势作用,教师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是学生的顾问,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智力支撑,为学生答疑解惑,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但不能剥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是活动的导演者,课堂上要随时掌控课堂,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环节,该放就放,该收就收,做到张弛适度;最后,教师是这个活动设计的创作者,要及时提供给学生更新颖、更具活力的设计,打开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一、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式,但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美国的罗伯特•E•斯来文博士认为可归纳为两种理论: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包括发展理论和认知精制理论);我国著名学者王坦先生在《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将其综合为:群体动力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动机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发展理论、认知精制理论。这些理论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不同的理论会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的形式,也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它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使小组合作学习卓有成效地进行。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和运用,又可不断完善理论,使理论更加充实,更具指导性。
二、正确处理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家注意到一提到合作学习,很多教师都会想到小组讨论,他们所做的就是在每节课中组织学生匆匆忙忙地讨论几分钟时间,这种讨论对学生来讲收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这是典型的有合作的形式,却没有合作的实质现象。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生活态度,是一种文化,是现代人必备的时代精神,是每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基本素质。我们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还可培养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小组合作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引入竞争机制。因为竞争本身是进一步合作的动力,合作又是更高层次竞争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促进竞争。学生本身能力有高有低,能力的发展有快有慢。在小组内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情绪、情感等为基础,进行自评互评,使每名学生都能明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便于学生进行自我调控。从参与程度、探索水平、解决数学问题、投入的情感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让学生在小组中评出最佳个人。另一方面,每周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综合上面几方面评出最佳小组。通过评比,不仅能激励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在组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使组内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而具有竞争力。这样,通过教师创设的条件,使学生们体会到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要获得最后的成功,只有在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下才能达到目的。
四、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采用的是异质性混合小组方式。按照异质分组,就是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相对均衡。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培养学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学优生的优良素质,多思考、多发言,主动帮助学困生,避免学困生学习不主动,发言不积极,胆小怯弱,学习被动。教师既要关爱学优生,又要厚待学困生。对学困生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对其要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培养学困生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其自信度和自尊心。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加以发挥,使其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合作,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既要肯定他们的作用,又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形成协作伙伴关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正确处理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基本模式;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更好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一种学习形式,所有成员应为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而献计献策,共同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成员可以形成融洽、愉悦的学习气氛,相互鼓励、激进,促进共同进步。但是经常听到有人谈起在课堂上他采用的是合作学习,但却看不到合作学习起到的效果。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形式本文作者通过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策略。
一、开展小组协作式学习,拓展课堂语文知识的信息空间。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提供语文素养拓展和提升的空间。但是文本信息量大,内容多,而语文课的时间少,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完成任务。采取小组协作式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拓展语文学习的信息空间。教师可以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成多个学习课题,各学习小组自行选择课题,由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信息搜集、学习整理、讨论归纳等学习任务,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小组间的协作、交流、分享,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在交流活动中,为了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大家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有负责文字加工的,有负责进行解说的,各司其职,积极投入。特别可喜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小组交流的信息和容量远远超过了教师预设的容量。
例如:《斑羚飞渡》这个探究过程需要各组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就问题展开讨论,所以小组成员需要适当搭配,否则有些学生会被冷落。因此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不同的职责。组员各尽其职,完成探究。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起指导作用,否则学生小组合作效果不明显。教师也可适当地激励学生:看看哪组配合得最好、发表得最有见解。经过讨论,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其他各组补充或纠正。
二、组织小组分享式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基础知识教师不讲怕学生不能掌握,可是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地讲解,收效却并不明显。仔细分析,语文学科的知识大多数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渐领悟、操练而获得的,而真正需要老师“讲”的那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完成。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学习、发现、互助、分享的权力放给学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切切实实的学习实践中,学得知识。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选择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两人扮小孩,一人扮裁判孔子,用文言文进行辩论,由朗读到脱离课本。经过演练,从中推选出三组在全班进行辩论赛。一小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字正腔圆,语气强烈。一小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次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节奏明快,针锋相对。孔子曰:“吾不能决也。双方斗为平局,不分胜负。”“哦!”全班发出热烈的喝彩声。我接着说:“孔子当年判平局反映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态度。假如孔子现在还活着,他老人家会怎么样裁判呢?”学生抢着答:“仍然是平局。”“为什么?”“因为两个小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两个小儿观察事物光凭直觉,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早晨、中午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太阳大小也相同,只是背景不同罢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自寻找自己的有利证据,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掌握了文章的中心。
三、引导小组创意式拓展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初步养成,心理发展慢慢养成。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知识的动机,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具有强而敏感的自尊心,更为强烈的自主需要和更强的自律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更强。因而小组创意式拓展学习,更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例如:学习课文《石壕吏》前,让学生预习了课文,疏通文意。全班分五组,组内明确其职,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表演戏剧的形式,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要求:①组内全员参加;②想象丰富,有创意,合情合理;③补充一些事实已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④表演符合人物身份;⑤配合默契。表演时,一组表演,其他组评分。生动的话语,巧妙的加工,既有形象的动作,又有丰富的表情,演员有声有色,达到了入情入境,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激发了兴趣。
研究的实践也证明,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并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