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区护理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通过对社区护理文件进行整理鉴别、分类和归类等建立社区护理档案。此过程要求确定社区护理文件归档的范围,即确定哪些文件应该归档。正确的护理文件归档范围是保证档案完整的关键。确定归档范围的标准是社区护理文件是否具有保存和继续使用的价值。这种价值包括在当前或一定时期内的依据和参考作用,也包括长远的历史价值。就该意义而言,凡是具有现实和长远参考价值的社区护理文件,都应列入归档范围。在确定归档范围的基础上,应清楚文件的归档时间。归档时间应根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来做具体规定。归档时间过晚,文件长期滞留在各部门或者人员手中,容易缺损或泄密,也会给文件的形成部门或人员造成负担,还会增加档案部门接收时的困难。归档时间过早,则会影响到文件利用部门对文件的使用,也会影响文件归档部门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归档的份数原则上一般一份,但重要、使用频繁、需要汇总上报的或移交专业档案馆的、原件不允许外借的,则应酌情多归档。对社区护理归档文件的鉴别涉及对归档文件完整性、准确性、属性、保存价值及保密等级的鉴别。归档的社区护理文件应经过系统整理,组成案卷。案卷是一组具有有机联系、数量适度、价值和密级基本相同的护理文件的集合体。在对社区护理文件进行案卷组织时,可依据不同方法加以组合。如按照时间、责任者、或者护理专业问题等加以组织。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案卷编目。社区护理案卷编目是在社区护理文件归档前进行的,案卷编目是以案卷为对象,通过一定的形式固定案卷系统整理的成果,揭示案卷内护理文件内容与成分的工作。案卷编目的内容包括编页号,填写案卷内护理文件的目录,填写备考表,填制案卷封面和脊背标签等。在对社区护理文件编目时应注意编目能正确地反映案卷系统整理成果,解释案卷内文件的内容与成分,便于迅速、准确查找;能固定案卷内文件的排列顺序和位置,为日后社区护理档案管理提供基础,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使用语言、符号要标准化、文字简明、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案卷编码常用的方法有编页号、填写案卷内文件目录、填写备考表、编制案卷封面等。编页号是在案卷内文件排列顺序确定以后,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开始依次标注,其目的是为了固定案卷内文件的排列顺序,便于确定案卷内文件的数量,便于保护和查找使用。案卷文件目录,是案卷内每一份文字文件或每一张图样文件的明细表,通常放在案卷内文件首页之前,对于管理和使用案卷具有重要作用。成套图样文件或文字文件,一般在编制时就有图样目录或文件目录,在编目时应尽量利用原有的目录。备考表是用来记载和说明归档前和归档后案卷内文件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的一种工具,对于案卷的保管、使用、鉴定和统计都有一定的作用。备考表一般置于案卷内文件尾页之后,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组织案卷时,案卷内文件基本情况的有关记载和说明,如图样文件、文字文件、照片材料等数量的记载,以及归档单位或案卷组织者对案件内文件完整、准确性的说明。这部分内容由整理人员填写。另一部分是文件归档后,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对有关该案件变化情况的记载和说明,如缺损、修改、补充、移出或销毁等需要说明的情况,这部分内容由科技档案部门填写。编制案卷封面对案件的查找和利用起到了检索入口的作用,同时又对案件内的文件起到了外壳保护的作用。封面编制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对科技档案著录和检索工具的编制,关系到档案的保管和开发利用。案卷封面可采用外封面和内封面两种形式。外封面印制在案卷的正表面,内封面排列在案卷内目录之前。但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封面,其内容项目一致,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案卷题名,案卷管理性内容项目,档案号。案卷题名又称案卷标题,是案卷内护理文件的综合名称,用来概括地反映案卷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也是日后管理护理档案的依据。因此案卷提名时,案卷封面的核心内容应置于封面的中心部位。在结构上,案卷题名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项目名称,案卷内文件的内容特征,文件的名称特征。拟制案卷题名,要注意做到文字简练、表达准确,但也要注意完整性,能够恰当地揭示案卷内文件的内容和成分。案卷管理性内容项目包括编制单位(责任者),编制日期,保管期限,密级等。这些项目,填写在案卷封面的下半部。档号项部分填写本案卷的分类号,案卷排列顺序号,以及所属档案馆号等。案卷脊背标签是管理和使用案卷的必备工具,其项目有案卷题名和档案号。
二社区护理档案的保管及更新
社区护理档案的保管是一项经常性业务工作,是在档案的日常管理中,创造适合档案保管的条件与环境,妥善保护档案,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档案库藏秩序。社区护理档案的保管过程中应注意保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社区护理档案保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日常性的保管与保护工作,主要指温湿度的观察监测、库房清洁、库房的安全保卫和档案的入库上架等;预防性的保管与保护工作,主要是围绕档案的防火、防潮、防高温、防虫、防光、防污染、防盗等采取的维护措施;抢救性的保管与保护工作,主要指对破损或载体变质的档案进行的修补、复制等;条件性的保管与保护工作,主要指库房的规划建设与使用、科技档案装具的挑选及设备的购置与维护等。社区护理档案保管的要求包括策略性要求、科学性要求和技术性要求三个方面。即要求档案的保管和维护“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策略,随时发现各种不利的因素,加强和改进各项防范性的措施,能认真分析档案损毁的原因,掌握档案损毁的规律,采用先进技术,保管档案。社区护理档案的库房布局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适应科技档案工作时间情况的需要;二是方便档案工作者履行职责。库房区域应尽可能集中,同类档案应尽量安排在一个库房或几个相邻的房间中,办公室、阅览室应靠近门口及楼梯间,利用频率较高的档案应存在靠近办公室的房间内。档案框架排列应遵守以下要求: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质地、不同规格的框架应分类集中使用;框架的两端应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排列方向应与窗户垂直,以防阳光的直接照射;框架之间的通道宽度要合理、实用,一般在1m左右,同时通道的安排应呈循环迂回式形式,以减轻档案工作者在调卷或巡查时的负担;各层框架的门板或抽屉外,应用标签注明该柜架所存放档案的类别、范围和档号,以便调卷和归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档案载体也由纸质逐渐发展为全面录入的数字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虚拟档案的特征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软件操作,以文档数据库的形式独立存在,从文件生成开始进入计算机系统被自动封装,文件封装数据在人机对话过程中产生。封装软件是由档案专家与计算机专家联手设计,软件运行过程可以是计算机辅助式的,即由文档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干预、修正、监控自动封装工作过程。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要求较高。不适宜的温湿度会大大缩短其寿命。如光盘的保存温度以20℃,相对湿度为45%为好。灰尘和有害气体会影响光盘信息的读写效果,并加速光盘老化。光盘存放时,应确保不被挤压;为了保证光盘上的档案信息不被丢失,应每隔10年左右复制一次。另外,纸质原件的基本条件包括特定的内容、载体、字迹材料、体例、格式以及有法定效力的签署、印章等。
(一)产后访视发展起步晚
我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发展的起步较晚,为了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吸收了国外的经验,经过近几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一些中心城市已经意识到社区护理中产后访视的重要性,并将其建立成为社区产后访视服务中心,通过社区护理,实现一种综合性的社区产妇产后服务模式,为社区的产妇产后提供健康教育、康复和保健。
(二)发展水平不均衡
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服务的开展预示了社区护理的发展,每个社区具有各自不同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模式和护理形式,部分大城市由于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给予的资金投入大,进而促进了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不发达的小城市,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导致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受到阻碍。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不同的城市之间,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三)组织管理不完善
关于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具体文件,卫生部已经发展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文件,可是没有约束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促进发展的具体方案。对于这个新成立的社区护理机构,还没有完善的、独立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缺乏明确的分工和系统的管理。
(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专业性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教育,所以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培养需要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和中等学校通常不会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同时,社区护理产后访视需要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也和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不相符,这更导致了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无法适应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工作内容,所以在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大部分护士的专业性较低,素质也相对不高。
二、做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己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做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健康质量息息相关。根据我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现状,笔者就如何做好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提出几点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认知
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起步较晚,因此,应加大对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尤其是产妇们认识到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提高社区卫生的服务质量。
(二)均衡护理水平
医院应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支援社区的需要,安排相关资历的护理人员定期到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和知识培训,并定期接受社区护理人员到医院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一方面政府应从待遇、编制、软硬件建设等各方面对社区护理工作予以政策支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实行公开的全员招聘,竞争上岗,聘用理解并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专业水平、沟通技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人员充实到社区护理队伍中,服务社区居民。
(三)健全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卫生的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工作目标和详细的社区护理产后访视标准和管理规章,定职定岗,互相督促,健全社区护理产后访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居民健康促进意识。
(四)重视访视方法
1、重视在职培训。
针对我国护理人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定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综合的医疗卫生知识结构,社区护理人员要与社区居民建立持久的服务关系,不因居民的疾病或转移而终止,提供主动性、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2、科学访视方法。
(1)床前访视
床前访视,只是给产妇和社区护理人员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护理人员需要在床前访视过程中,询问产妇的生产情况,收集相关的信息,记录需要帮助的事项、联系电话,建立个人档案。
(2)出院后家庭访视
[论文摘要]在大三护理专业学生中组建护理科研写作的团队小组,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护理科研的实践与论文的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护理科研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一、合作学习的方法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自2006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近百篇。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 >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 ,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 ,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霖,袁长蓉,陈晓英,等.浅析《护理科研》教学与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关键词】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30-01
引言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为基础,把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护理途径。它主要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中的网底,社区护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社区护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就某社区的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某社区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社区的护理。其中老年人40例,妇女儿童各15例,残疾人30例,都对这些弱势群体进行社区的护理工作,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1.2方法
在对社区弱势群体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结合以往对社区护理的参考文献,把重点放在护士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对社会护理的认可和理解上,来对应的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解决的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此社区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社区在进行护理时,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通过不断地努力,便可以改变现状,让社区护理的工作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同时能够使其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社区的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的理念。社区护理的工作在将那些年才逐渐的发展起来,护理工作还不被人们所熟识。例如:护理人员对社区护理的观念还不够完善,不能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院内护理向社区家庭护理方向的转变。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就缺乏相应的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
社区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在对此社区的护理过程中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实际上的社区护理与社区护理的要求还相差一段差距。主要变现在,由于社区护理的范围小,对象少,因此,社区的护理人员便与医院的专业护士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社区的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上不能够达到要求,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还不够全面,因此就难以承担起保护社区的健康和保健的责任。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问题,社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全面,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导致社区的护理不被社会所认可和理解。护理人才的短缺也是影响社区护理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也不能够提高低,这样就容易挫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留住人才,提高待遇,重视社区护理,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讨论
针对所调查的社区护理工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把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推广起来,把社区护理的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向健康促进,服务对象逐渐扩大,把从患者服务转向群体服务,把临床护理向社会医学、心理学转变等等,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观念意识。
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对社区成员进行全面的护理。加强临床护理、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的学习和培训,还要会使用相关的仪器。社区护理人员只有接受正规的社区护理训练,才能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缩小难度,适应社会的社区护理需求。培养和管理社区的护理人员,使其能够在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等发面适应社区的需要,为社区的弱势群体打造一个舒适的护理环境。
广泛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政府要支持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为社区护理的开展做出物质上的支持,并引导更多相关专业的护理人员投身于社区护理工作当中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壮大社区护理的队伍,不断完善社区护理工作。通过制定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让老百姓接受社区护理,适应社区护理,相信社区护理。
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尚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由于条件的不同,使得各地社区护理的发展也不平衡,各种服务和技术操作质量标准不一致,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就有明显的差距。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需要引入更多的资金,把社区护理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仪器或设施不断的完善,当护理人员和百姓需要的时候能够给予最好的服务。
4 总结
通过对此社区的护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在社区护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社区护理这个新事物被人们所接受还需要一段的时间,再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或问题,但是只有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还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论文对社区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也具体的把存在的问题叙述了出来,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找出了解决的措施,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端香 段秀卿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2] 井亚茹;吴晓秋;;加强规范精神科护理记录的书写[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雅娜 罗羽 刘秀娜 何孝崇 《我国社区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12期
[4] 秦双林 杨映玲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年
参考文献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就是引用参考他人的学术研究,我们参考了他人的作品就应该列出参考文献,这是每一个作者应有的基本品德和素养。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做个借鉴。
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陈文彬.诊断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3]向红丁.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M].知识出版社,1999.1
[4]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5]胡鹏,陶静,徐蓉.饮食体验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9):233-234.
[6]刘桂英,杨桂云,李琦.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1(5):186-187.
[7]袁丽,杜军艳,吴伯鹏,等.糖尿病患者应用简明饮食处方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1(1):199-201.
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张灵秀,阿依努尔·买买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2,10(7):163-164
[2]吴莉莉.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9):382-383
[3]杨黎,乔玉环,刘伟靓.血糖控制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16(7):101-102.
[4]吴凤会,钱雷,孙长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39-1941.
[5]万金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1,46(11):1034-1036.
[6]刘晰岚.人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23(6):48-50.
[7]文笑.饮食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巨大儿出生率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78.
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关玲.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1,25(2):102-103.
[2]范岩峰,王宏,蔡李倩,等.糖耐量试验结果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饮食调理效果的预测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380-5383.
[3]景小凡,乔蓉,李鸣,等.妊娠期糖尿病与孕妇饮食及生活方式的病例-对照研究[J].卫生研究,2010,39(2):209-211.
[4]董蔷,崔丹,李秋洁,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报,2010,18(1B):31-33.
[5]宋伶.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7,22(5C):1334—1335
[6]富爱.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4C):1058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网络信息技术对高职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都在努力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和强度,旨在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和实施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成以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都如火如荼地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本文以我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社区护理学》课程为例,探讨该课程的具体建设实践。
一、课程介绍与定位
社区护理学是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而转变的,人们对于疾病的防护意识增强及对健康维护的更多关注而发展起来的护理学分支,它是综合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的应用学科。社区护理学课程属于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其知识体系主要由10个部分组成:社区护理学绪论、社区护理相关理论与工作方法、社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以群体组织为中心的健康护理、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社区康复护理、社区灾害与急救。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区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社区护理的相关理论和常用方法;熟练运用社区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能够从事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以群体组织为中心的健康护理活动;能够在社区范围内从事慢性病患者护理、康复护理、灾害护理及社区急救等社区护理实践活动。
二、网络课程平台的建立
我校以世界大学城为网络教学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针对中国高职院校建立的大学社区平台,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将文字、符号、图片、影像、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集于一身,同时又具备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适合个性化学习,我校依托此平台建立了“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
三、“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模块的建设和功能
“社区护理学”课程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充分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本课程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社区护理学》(第二版)为蓝本,进行网络课程模块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资源界面、课程基本文件、基本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课程管理资源、教学互动平台等6个模块。
1.课程资源界面
应用Flas软件制作,简要介绍课程的教学团队,申报材料,课程概要,课程资讯等信息。要求空间界面美观、设计布局合理、导航链接清晰。同时,必须在个人空间的左侧栏目建立“《社区护理学》空间资源课程申报”一级栏目,并做好课程总导航,便于学生查阅。
2.课程基本文件
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概要、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参考书目。课程介绍主要是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等内容;课程概要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课程导学、评价指标等;授课计划以课程培养方案为指南,按教务处制订的模板进行撰写;教学内容介绍理论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介绍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参考书目介绍参考的书籍、报纸等。
3.基本教学资源
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课程作业、考核要求、试题集锦、成果展示、教学心得。电子教案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格式规范,一般包括授课题目、授课对象、授课时数、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作业等内容。教学课件要求至少有文字、表格、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中的三种,通过适量的素材资料,准确生动地表达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超链接、菜单、按钮等交互因素的设置要合理且清晰易辨,能通过链接顺利打开新页面和返回原页面,同时具备一定量的网络链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视频要求包含整门课程全程教学视频。课程作业即在空间布置与批改作业,根据课程目的、内容与任务设计课程作业每章5道以上。考核要求介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及需达到的考核标准。试题集锦要求涵盖“湖南省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国家级、省级与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技能鉴定与资格证书考试标准”等知识点与技能点,包括笔试题与技能操作试题两个部分,一般每一部分笔试题包含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五种题型,所有题库要求按照考试试题进行格式规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及论述题。成果展示包括该课程的学生佳作照片或电子文档。教学心得记录课程教学中的感悟、收获、启示等。
4.拓展教学资源
包括论文库、图片库、视频库、网址库、案例库、专家讲座库,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论文、图片、视频、网址、案例分析以及专家讲座等。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可以通过拓展资源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5.课程管理资源
包括学生空间地图、课程评价方式、课程支持软件。分班级建立了授课班级学生的空间地图,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课程及教师作出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优势。
6.教学互动平台
包括教学互动内容、空间课堂考勤、师生在线交流、在线测试。此模块从多方面实现了人机交互,同时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线互相讨论的机会,使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
“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建立后,我校护理专业12级和13级学生已经使用结束,通过在线对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进行测评,学生满意率达到95%。
1.网络课程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已成为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单纯的“教”,变成具有指导性质的“导”。如通过观看对社区常见急症与创伤的现象救治视频,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边看边思考社区急救的关键问题,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2.网络课程提供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BBS、E-mail、课程讨论区等方式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帮助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网络课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互动,体现了自主学习型课程所具有的较强交互性,也强化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使学习方式互动化。
3.除常规教学内容外,网络课程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如:动画、视频资料、软件、扩展阅读资源、实验教学课件等,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课程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启发其开阔思维。如,通过观看社区家庭访视的视频,学生更容易理解家庭访视的护理程序,对不同的人群,家庭访视的内容、重点不同。
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生、多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网络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知识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这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我校社区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便利,教学形式得到了拓展,教学手段得以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让一直以来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现实。网络课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并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学科课程建设的发展。至于存在的不足,这要求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保持网络课程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秦小云,曾思恩.高等医学院校网络课程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4,8(4):209-210.
论文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士;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来的,用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综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慢性病为重点,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便捷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满足其对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以社区的人群为主,面向个人、家庭提供服务。现将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介绍如下。
1社区护理的意义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实现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社区服务提高了社会效益。在社区工作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学会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关键。护士进入社区,用知识与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改变人们不良卫生习惯等,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士对事业荣誉感和自信心。
2社区护理现状
2.1社区护理人才匮乏在对社区护理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预防为主康复护理、保健内容较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特色。1个社区服务站服务1条街,1个街道居民有3000人~5000人,护士仅1名~3名,社区服务只有初步的治疗,社区保健知识宣教、自我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难以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服务一直注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社区护理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较宽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要求社区护士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而目前的社区护士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再加上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也未受到社区护士的足够重视,致使社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提供高素质、深层次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急需大量的全科护士,而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薄弱环节,缺乏培养专门的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2.2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然而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部分人群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一,这样病人的护从性必然很低,护理效果自然受影响,反过来势必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2.3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没有相应提高,主要原因是过去的医疗卫生部门工作重点放在院内治疗,对防病保健工作投入少、宣传少,现在社区中的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卫生保健意识也很低。另外,目前一些人下岗,经济收入低,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投入,他们的钱只能用在有病治病上,谈不上无病防病。
3社区护理发展对策
3.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关学科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认识}。社区医护人员是党和国家卫生保健的最直接执行者,也最能发现预防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个组织听听他们的建议以解决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学位;护理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0083-04
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始于2002年,2006年开办护理本科教育,截至2012年,共培养护理人才专科4100余名,本科1052名;2010年与国际接轨,成立国际护理学院,招收涉外护理方向本科生;2011年注重学术兴院,成立护理研究所;2012年获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设置本科层次老年护理方向。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历来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创办以来,学科成员高度重视其建设与发展,视其为“品牌”学科精心打造。目前校、院各级领导与护理同仁达成共识,重点建设老年护理学科,提升护理办学层次机不可待、时不再来。
一、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变化,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2010年护理学已从医学辅助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共同组成整个医学领域,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学科,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朝阳产业”。因此,必须加大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力度,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合格、专业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要。
(二)符合国家人才需求
2003年教育部与卫生部发文“关于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建议”,要求随后5年输送100万毕业生;2005年卫生部颁布“中国护理事业5年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建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等专科领域;2010年国家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我国千人口护士数0.993,医护比1:0.61,远低于国际水平1:2.7、发达国家1:8.5。卫生部要求医护比1:2,即护士缺口近300万;本科护士不到2%,硕士护士凤毛麟角。这些事件与数据表明国家急需大量高等护理人才。目前我省有7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及我院,而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仅2所,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对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故必须提高我校护理学科培养的层次,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教育,以符合国家、地区对专业化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
(三)跟上护理发展步伐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等领域发展迅速,表现在护理实践不断拓展,护理内涵不断延伸,护理研究不断深入,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日益科学,护理角色日趋多元,不仅为护理提供者、计划者、管理者、协调者及健康教育者,未来还将增加促进健康和降低危害因素的角色。故必须加快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步伐,跟上护理学发展的脚步,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共谋发展,在预防保健、疾病评估与防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遵循专业教育规律
现代护理教育日新月异,完整的中专一大专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师业务能力逐年提高,课程设置趋于完备。故我校必须明确护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注重学科的应用性与前瞻性,体现专业实践性特色,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应与专业人才特点、护理服务对象相吻合,完善教育评估体系与模式,以遵循护理专业的教育规律,为申报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授权点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可行性
(一)首期建设老年护理方向切实可行
考虑护理学主要支撑的二级学科间体系的逻辑性、独立性、成熟度,结合护理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护理学科的14个二级学科,即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医护理学、人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心理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及军事护理学。综合上述情况,结合我校、院自身实际,特确定老年护理方向为首期建设的学科方向,因为该学科专业人才为国家、卫生部迫切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社会需求高、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的学科,是探求运用护理程序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早在1967年美国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历,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1.8亿,所以,我国社会对老年服务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
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与人才就业岗位:一是老年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居家、托老所等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二是老年病人护理,综合医院老年病科、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三是老年人养老与临终关怀,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
(二)现有软、硬件条件保障其切实可行
梯队建设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人才资源与团队精神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因此,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优秀教师和督促、帮助现有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齐头并进;倡导献身教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关爱学生、引领未来的护理教师精神,在师德建设、教书育人上常抓不懈。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的护理学科现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位、师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如表1所示),3名省部级、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坛新秀;55岁以下占57.9%,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占50.0%,所有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表明目前的软件条件已满足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要求。
西安外事学院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方案完备,措施得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已培养出的251名护理本科人才学位授予率为97.8%,一次性就业率98.1%,实习医院录用率颇高,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6项。教学特色鲜明,如省级精品课程“急救护理学”的急救技术双语教学、综合演练,老年护理学(养老院、干休所)、社区护理学(社区卫生院、医院)的社会实践教学,健康评估的小组合作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等。另外,构建了完整、多元、多层次的特色课堂实训和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即课程的课堂实训、临床实际模拟与见习和临床护理生产实习3个组成部分,辅以课外科研、第二课堂、文体活动等,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创新意识,锻造学生创新能力,增进学生竞争能力,以适应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变革的需要。目前,教学硬件总价值达590.69万元,有4个省内最高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其中3个医院为护理硕士培养单位。护理学图书为2.3万余册,期刊32种。专业课的多媒体授课率已达到100%,等等,上述硬件条件已完全满足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的要求。
(三)校、院的学术氛围促使其切实可行
2012年10月,值西安外事学院创建20周年之际,学校履行大学学术职能,积极开展适合民办实际与特点的科研氛围愈来愈浓厚,学校启动3个重点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工程,投入100万元鼓励科学研究;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护理学科获批重点建设学科、科研项目5项,教学创新团队、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各项建设逐一展开,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日益剧增,校、院的大小学术育人环境促使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切实可行。
三、愿景展望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关培养一流创造性人才和参与国际竞争。护理研究生教育是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1992年开始护理学硕士教育,2010年设置专业学位,且国家要求专业学位培养占70%。故重点建设护理学科,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是学科同仁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机遇。
在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的今天,根据社会发展对高水平护理人才的需求,结合教育部、卫生部对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人才的要求,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能力、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合格、高素质、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人才是我们的发展愿景。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02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它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临床实践检验护理理论的临床学科。随着现代护理模式发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她已成为护理教学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就我院《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改革实践进行总结。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6级护理本科学生116名、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94名,将2006级学生设为对照组,2007级设为实验组,年龄20-24岁,平均24岁,两组学生年龄、录取成绩等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教学改革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方法手段,师资人才,评估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和整体推进改革。
2.1 建立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互动
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以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采取双轨制的教学计划,以护理专业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为主线,以人文、社会、心理学等知识为副线齐头并进,使各门课程之间合理衔接,协调配套,着眼于创新,紧跟社会发展[1]。发挥教学医院的优势,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实现教学与临床的良好结合。按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来组织,强调病情观察、判断、紧急情况处置、危重症监护和健康教育等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突出护理特色。
2.2 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教研室在组建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具有“双师”资格的临床专家担任《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在师资培养、教学方式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科学地认识和运用隐性知识[3],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3 优化教学方法,营造创新环境――五字教学法
(1)引――探究性、启发式教学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要经常深入外科病房,查找病例、检索资料,并在病人身边真实情景中主动体验、探索,从而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直接掌握疾病护理的特点、难点。例如:围手术期护理中,必须结合病人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2)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由教师提出问题,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体现多元化的特点,时而是组织者,时而参与者,时而是评判者,时而是引导者。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时会有不同于教材、教师观点的时候,教师要动之以情地鼓励,观点偏颇的要晓之以理地启迪,允许有不同观点,大胆鼓励发散思维。
(3)案――案例教学法
根据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病例讨论式教学,在每个系统授课结束后,老师挑选典型或疑难病例,学生分组到病房收集病史资料―护理体检―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和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以循证护理的理念进行批判与质疑,寓思维训练于问题解决之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演――情景模拟教学法
实战演练,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师生间、同学间合作的欢愉,使优秀生有所得,后进生有所获。例如:对高血压病病人术后出院的健康教育指导,让“护士”和“病人”进行有关休息和运动,情绪调节、饮食护理、药物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等方面的指导,提出模拟要求,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和模拟,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开展床边教学或教学查房和实习护生教学。学生10-18人一组,在病房或示教室授课,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教案书写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研――研究性教学法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象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等。
2.4 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过程
(1)多媒体的应用:外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根据实际授课的需要,灵活地调取图、文、音、像等各种多媒体资料;通过系统化、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界面和多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把常见的临床案例和生动的图片、录像资料有机结合,真正使教学内容和形式融为一体,对教学重点、难点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2)模拟练习的使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它能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以及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病例和救治场景,模型人的各项生理指标会自主发生相应变化。我院护理实验中心在利用规范化培训标准来培训护生进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救治”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模式――“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 优化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标准
在教育评价上,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讨论发言、论文撰写、社区实践、临床教学等多个环节中学生的态度、知识、能力的评价和综合卷面考核来确定,在成绩中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进一步淡化学生对过分细化成绩的追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课堂评估、课程评估、终末评估、师资评估“四个评估环节”,采取专家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者结合的方法,使评估更具有规范性、综合性、指导性。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育方式的创新,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首先,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以创新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社会对护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着力构筑完美的人格教育,加强了护理学生专业责任感、使命感,更好的服务社会。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建立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互动,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针对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