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号通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DCS网络包含有线部分和无线部分。有线网络部分是指轨旁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为信号系统提供专用有线信息传输,为控制中心、车站、场段之间提供有线传输通道,建立局域网连接。无线部分主要是列车上的移动无线设备和地面轨旁无线单元之间建立的车地双向通信。如上所述,在信号系统的DCS网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网方式,构建不同的网络结构,形成连接信号系统相关设备的通信网。而在这样的网络中,传递的信息就包含大量的管理信息、行车数据信息、ATS信息、维护信息、数据记录信息等。DCS系统网络连接设备一般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DCS网络结构是多样的,随着实际地铁线路情况、所连接的设备情况、以及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有不同变化。从图1中可以看出,信号系统DCS网络具有连接设备类型多、数量大,信息传输种类繁多的特点。如果在DCS网络中信息没有合理的传输定义,使网络中任何一个数据帧的传输都要遍及整个网络,导致所有与网络连接的设备都接收到,这样就会严重的消耗掉网络整体带宽。因此,在DCS网络传输信息量较大时(如早、晚运行高峰时等),如不对网络进行合理设置,就可能产生网络风暴。网络风暴发生时,与网络连接的部分设备也可能会由于无法应对网络流量的大幅波动导致故障,进而引发故障面扩大的情况发生,对运营产生严重影响,这就需要对网络中的信息传输进行合理优化。
2VLAN技术特点及在DCS网络中的应用
VLAN技术是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数据交换。由于VLAN设置是在交换机上按逻辑来划分,而不是传统上的只能从物理上划分,因此VLAN技术的出现,可以满足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将同一物理局域网内不同用户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需求。在设计VLAN并实现应用时,首先要确定如何划分VLAN。较为常见的VLAN划分方式包括:按照端口划分,按照MAC地址划分、基于网络层划分、以及基于IP广播和基于规则等方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是按照端口划分的方式,这种划分方式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端口来划分的,将交换机上的物理端口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构成一个虚拟网。由于基于端口划分VLAN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非常简单,只要在接入交换机上进行相关设置即可,操作相对简单,适合任何大小的网络。同时,这种配置方式适用于网络环境比较固定的情况,与DCS网络构建后即在运营中不会轻易改变的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因此在地铁信号系统DCS网络交换机的配置中,一般都可以使用按照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方式。以赫斯曼交换机为例,按照端口划分VLAN,为不同端口赋予不同ID后的界面显示情况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避免信号系统DCS网络风暴的发生,可以将交换机端口划分到不同VLAN中。其原理为:在不同端口发出的所有数据帧上增加一个代表所属VLAN编号的ID,各个交换机端口只有在接收到所属VLANID的信息时,才会对该信息进行拆分处理,而在收到标有其他VLANID信息时,只会将该信息按照目的地址进行转发。这样就实现了通过在DCS网络交换机上应用VLAN技术,有效控制网络流量、降低网络风暴发生概率的目标。并且通过在交换机上进行VLAN的划分,可以起到减少项目建设的设备投资成本、简化DCS网络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性的作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有必要找到适合于信号DCS网络的划分原则,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将不同级别的信息进行合理区分。
3适用于DCS的VLAN划分原则
由于地铁信号系统DCS网络具有连接设备数量、类型较多,信息传输种类繁多的特点,在按照端口划分的VLAN配置方法对信号DCS网络交换机等进行配置时,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原则,将信号系统DCS网络中不同设备、不同信息类型进行全网的统一配置,既能有效避免网络风暴,又有利于维护人员进行维修检查。这就需要根据网络端口是否有用、该端口在网络中的作用、所传输的信息内容和特点等特征,将网络端口有序划分。例如,在网络的列车自动控制(ATC)信息、列车自动监控(ATS)信息、维护管理信息等带有不同功能及目地的信息,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在信息有效传输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建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层层划分。
1)由于信号系统涉及列车行车安全,因此可先将交换机上多余端口统一划入“无用端口”的VLAN中,这样即使有其他设备接入到该端口上,也不会对有用端口间的网络通信造成影响。
2)进一步将有用端口进行分类,如该端口在信号DCS网络中只做收发,不对信息进行拆分和处理,即可将其划入“管理类”的VLAN中。
3)在DCS网络中,与“管理类”信息对应的是“业务类”信息,在此类信息中,建议先将涉及到列车控制安全的ATC信息独立划分出来,同时由于此类信息较为重要,需设计两路,可以划分至两个不同的VLAN中。
4)另外,“业务类”信息还包含其他非ATC信息,也就是非安全信息。对这类信息的划分,首先将其中的ATS信息独立划分出来,同样建议为两路。
5)同时,非安全类的信息也包含维护管理类信息,如维护支持、电源监控类等信息也需要划分到单独一个VLAN中,此类信息可以不进行冗余设置。
6)其他非安全类信息也可以通过实际情况进行VLAN设置,可以独立VLAN,也可统一划入一个VLAN,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即可。建议的VLAN划分原则,以及该原则对应在信号系统中的传输内容示意。
4总结
由于普通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安全性差,无法对外部输入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当系统产生故障时,无法保证系统安全的能力,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当前,我国干线铁路上使用的计算机连锁系统主要为国外铁路信号公司的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成本较高。所以,我国铁路科研院逐渐将安全、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作为主要的研究工作来开展。
2铁路信号系统无线通信的基本要求
2.1通信结构
铁路信号系统远程控制技术在保证铁路信号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继电连锁系统来说,计算机连锁系统的综合性能更好。所以,车站连锁系统也逐渐从继电装置专变成了计算机系统。事实上,计算机连锁系统是一个满足安全、故障信号的连锁逻辑运算系统。而逻辑上,可以将运算系统分为监控层、控制设备层和关联系统三个模块。其中关联系统主要包括调度集中、联锁机、模拟屏、调度监控、复显等内容;监控层主要是指计算机联锁系统对调度机车信号和站场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设备;控制设备层主要控制电源屏无线通信、I/O、PLC和电源屏的无线通信、I/O的通信。
2.2通信设计
2.2.1控制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控制设备主要是用来对现场的多个I/O设备进行控制,常规的方法将多路器布置在现场,然后将输入/输出模块和端子排连接,并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现场放置I/O模块。所有的现场子站都可以利用一根电缆连接起来,从而把所有的现场信号简单方便的传送到控制室的监控设备上。
2.2.2控制设备和监控站的通信
监控站通信主要传递安全信息数据,利用PLC和联锁机之间的串口和监控站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因而PLC和联锁机之间使用CCM传输协议进行传输。为了屏蔽外界的干扰,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将读取的PLC数据作为有效数据,向联锁程序提交。此外,该通信程序还可监督PLC和联锁机运行状态。由于每次通信时,联锁机都会对PLC的约定内部寄存器进行检查,此寄存器只可以利用联锁机置位PLC进行复位。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PLC置位时间不对,就表示PLC工作异常。同理,如果PLC发现联锁机置位不按时,证明连锁机的也不能正常工作,为了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会立即发出报警信息,并会进行安全处理。
2.3关联系统之间通信技术
关联系统主要是计算机之间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可以利用RS-485和RS-232达到通信目的。而局域网中的通信可以利用Socket的接口实现,局域网中电脑可以通过拨号的方式和互联网机械通信,也可以连入专网进行通信。
3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433Hz频段、2.4Hz频段、蓝牙、红外等。在高速行驶高速铁路上,如果距离小可以使用这些无线技术。但是如果距离很远的时候,无线通信的距离也就相对较远,利用无线通信可以避免使用中继设备。铁路信号系统作为指挥铁路运行的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标和全球定位系统来保证铁路的位置和速度。车站在收到设备信息后,会经过信息发送到执行控制计算机中。在铁路信号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1)可以对铁路的运行情况进行更加稳定的控制,不仅可以防止列车运行情况下速度过快或者多次发动,并且可以有效地节省资源。(2)在一些关键的控制系统中,列车按照操作状态和自身情况进行调节,利用计算机对列车进行辅助调整,进而提高铁路信号系统的管理水平;(3)省去地面上的信号设备,降低了信号系统设备的维护资金;(4)无线信号适应能力强,可以提高列车的行进速度,可以对系统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远程调节。不过,在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时,铁路信号系统中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一些设备的成本较高、高速铁路列车的运行速度和电码传送速率不符合。
4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
4.1集中调度中的应用
在集中调度系统中,调度中心科员按照车站的区段闭塞情况和法线占用情况了解列车的运行,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进路进行排列。但是,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使控制系统详细了解列车的运行速度和位置,并根据沿线信号系统的基本情况,向列车传递控制信息,确保列车稳定、安全、快速地运行。通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可实现控制中心和列车之间的双线数据传输,为列车的运行提供了便利,达到自动指挥的目的。
4.2微机联锁中的应用
在微机联锁中应用无线技术,可以将信号机的闭锁状态、道岔情况等发送至主控中心,并使用道旁接口单元对主控中心传达的控制命令进行接收,达到控制信号机动作和道岔的目的。此外,道旁接口单元可以使用无线信道和控制中心取得联系,然后利用电缆和现场设备进行连接,达到控制、检测辅助子系统的目的。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在微机联锁中的应用需要增加运营成本,并且一些比较大的车站对无线信号干扰比较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不过在微机联锁中应用无线技术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4.3无线通信技术在中继器中的应用
在铁路运行过程中,想要实现每一个铁路都设置通信基站难度是比较大的。这样设置不仅会导致设备投资增加,并且会使无线通信铁路信号系统丧失意义。而利用中继器,基站可以使用中继器进行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进而实现基站同时,管理线路、车辆以及基站区域范围中的站区。
4.4使平交道口的通过率提升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维护
广播电视节目的优质传输,最终目的是要带给观众精神上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就相当于是每个电视台的生命线,制作出高技术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固然不易,但是如果节目的传输质量不高,再好的节目也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节目的收看效果。以下从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与SDH设备的维护两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方面的管理。
1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措施
1.1传输设备日常维护的特点
1.1.1先导性
宜防微杜渐,毋亡羊补牢。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1.1.2在线安全性
传输设备都是在线设备,而各电视台的播出时间越来越长,很少有维修、维护时间。这就要求在日常维护、维修前要做好周详的计划,考虑好应急措施,这样才能对在线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安全传输。
1.1.3群众性
调动每一个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提高预防意识,补漏拾遗。
1.1.4平凡性
日常的技术维护工作无名无利,琐碎、繁杂,往往感到麻烦、生厌,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把个人名利置之度外,默默无闻地做好日常技术维护工作,细微之处见精神,平凡小事寓于伟大精神。
1.2加强日常技术维护,以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日常管理中,要坚持开好每周一次部门安全传输例会,对上一周安全传输情况通报及点评,其中对故障处理的方式进行详细的点评及总结,不断改进应急预案。同时,为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各部门要制定技术维护检修规程,并提出要求如下:
a)维护检修工作实行日常值班巡检与定期专业检修维护相结合的方式。
b)技术维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系统框图及信号流程,遇到问题能迅速查出故障点,进行维护检修。
c)在检修中如需要调整设备,改动线路,应由分管同志仔细确认,并做好详细记录。
d)维护检修完毕在机房工作日志上做好详细记录。
e)机房维护检修工作实行日巡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制度。
f)每逢节假日或重大播出时间,需提前做好系统和设备的维护检修,确保系统和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g)检修配电机柜等电源时,一定要至少两个人配合进行,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机房根据其工作特点制定有关专门的维护检修规程,都有具体的日巡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内容。按照维护检修规程,机房认真做好传输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系统指标的测试,及时掌握系统信号通道情况,确保通道指标在规定范围内,使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以确保传输质量。不断总结完善数字传输的维护检修规程、应急防范措施,从而加强维护检修工作的条理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1.3完善的设备维护工作是安全传输和高质量技术指标的保障职称论文
在日常使用中,要遵循科学规律,对传输系统进行维护,力争把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以及各种设备的技术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对在用设备采取定期清理维护的措施,制定了各种相关设备运行状态、时间、维护情况的一览表,使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一目了然。
为了确保传输质量,传输系统要注重技术改造工作。随着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设备不断涌现,其技术指标随之不断提高。要定期对传输系统进行测试,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同时做好老系统和新系统的维护工作。目前多数广播电视台设备持续24h不间断运行,使用模拟和数字设备,其中设备都采用主备波道自动切换的方法,对正在传输的系统进行维护,同时还配合其他技术部门进行系统各项技术指标测试,通过逐级检查,对通路内影响指标的老化、劣化的设备进行更换,确保系统整体技术指标始终符合国家标准。并对相关测试文档进行存档备案,以利于日后对比工作,将替换下的设备、板卡及时送修,为安全传输和高质量技术指标提供了保障。
2SDH设备的维护
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是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规范的接口,灵活的复用方式,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维护,很强的兼容性,而普遍应用于高速、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中。SDH设备的维护可以分为例行维护和故障处理两部分,以下重点介绍故障处理的维护方法。
SDH设备的维护可以分为两类:在网管中心使用网管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和传输机房内的设备维护(网元维护)。
2.1网元维护人员的故障分析方法
网元维护人员故障分析的基础是设备告警指示灯反馈上来的告警信息,由于设备和单板反馈上来的信息较少,分析、定位告警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因此要牢记各告警灯闪烁所代表的含义,在日常维护中要时刻关注告警灯的闪烁情况。
首先从整体上观察设备是否有高级别(危急和主要)告警,这一步可观察机柜顶的告警指示灯。不过注意,只通过机柜顶的告警指示灯,可能会漏过设备的次要告警(次要告警机柜项指示灯不亮),而次要告警往往预示着本端设备的故障隐患,或对端设备存在看故障,这时还需要通过观察各单板告警灯的闪烁情况,以分析、定位故障点。
在设备故障时,往往是设备的很多单板都是红灯闪烁,这时为避免混乱,分析的原则是:先分析线路板,再分析支路板;先分析告警级别高的单板,再分析告警级别低的单板。
2.2网络维护人员的故障分析方法
用网管计算机对设备进行监控,可以看到很多细节性的信息,包括告警和性能,并能对全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观察。这对于告警分析、定位是极有利的。但又面临告警、性能信息太多,无从着手分析的局面。对于这一点还要遵循前面讲过的分析原则:先观察分析高速部分(线路单元),再分析低速部分(支路单元);先分析高级别告警,再分析低级别告警。因为设备出现故障时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告警、性能事件,但只有其中几个告警是基本告警,与故障息息相关,可通过这些基本告警直接定位出故障点。还有一些告警是由这些基本告警衍生出来的,不能通过它们定位出故障点。
2.3常用的故障处理方法
通过单板告警指示灯的状态,或从网管计算机上观察到的告警信息,再结合告警信号流程图,就可大致定位出故障点。这时就可采用具体的方法来精确定位和排除故障。常用的故障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2.3.1目环
对SDH传输设备而言,维护设备最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自环。设备的自环有多种。设备外自环:检查对站端及光纤链路是否有故障。设备内自环: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故障。设备内自环又可分为:线路板自环;支路板自环;设备自环,分别检查各自的单元是否有故障。通过设备各种不同的自环,就可层层分离出故障点来,从而排除故障。不过自环时须注意:不要使接收过载,有时须用衰减器。
2.3.2替换法
“替换法”也是一种常用的SDH设备故障处理方法。“替换法”就是使用一个工作正常的物件替换一个怀疑工作不正常的物件,从而达到定位故障、排除故障的目的。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段线缆、一个设备、一块单板、一块模块或一个芯片。“替换法”适用于排除传输外部设备的问题,如光纤、中继电缆、交换机、供电设备等,或故障定位到单站后,用于排除单站内单板或模块的问题。
2.3.3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指采用各种仪表(如误码仪、万用表、光功率计、OTDR等)检查传输故障。
3结论
安全传输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考虑传输工作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而且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节目制作、存储、播出和传输的安全管理体系,最终安全优质地传送到广大观众的屏幕上,在这些方面还有大量工作亟待完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铁路信号测试系统安全
引言
铁路信号系统,通常是由多种机电设备组成的复杂控制系统,对铁路运行的安全、高效、快捷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发现和诊断故障,保障铁路安全、高效运行,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新型铁路信号测试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信号设备是铁路运输的耳目,对行车安全关系很大。它分为信号、联锁设备和闭塞设备三类。为了保证设备质量,铁路信号设备所命名用的器材和配件,必须符合部颁标准。当变更设备结构时,须经铁道部批准。
一、对各类信号设备安全的共同要求
各种信号均须符合下列各项要求:①除与机车车辆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设备如车辆减速器、限界检查器等以外,信号设备的任何部门不得侵入现行国标GB146-59规定的建筑接近限界(包括曲线部分的加宽)。②所有信号设备的安装,均须符合批准的安装标准图和设计图的要求。③信号设备的联锁关系,必须与批准的联锁图表一致,并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④各种基础或支持物不应有影响强度的裂纹,安装稳固,其倾斜限度不得超过10mm。信号机柱应垂直安装,其倾斜限度不应超过36mm。⑤各种信号设备的机械部分和电气特性,都应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⑥对设有加锁、加封的信号设备,均应加锁、加封或装设计数器。⑦铁路信号设备及其电路,应保护在发生故障时导向安全,以免出现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⑧凡与交流电源引入、架空线(包括架空线电缆接入)及轨道电路等外线连接的信号设备,必须设置外部防护设施(雷电防护、安全地线等)。⑨在交流电力牵引区段的防护要求:a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信号设备外缘距接触网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少于2m;b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如信号机构、梯子、安全栅网以及继电器箱箱体、转辙握柄等均须接地。c同一设备接地时,严禁既接向牵引轨条或扼流变压器中点,又接向专用地线。
二、对各类信号设备的具体安全要求
2.1对信号(装置或显示)的安全要求:①对信号的基本要求是显示明确,有足够的显示距离,当发生故障时能给出最大限制的显示,保证行车安全。②信号机(含表示器,下同)的显示方向,应使接近的列车或车列容易辩认信号显示,并不致被误认为邻线的信号机。信号机的显示,均应使其达到最远。曲线上的信号机,应使接近的列车能尽量不间断地看到它的显示。③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的显示距离,在正常情况下应符合下列规定:a.进站、通过、遮断、防护信号机,不得少于100m;b.出站、进路、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少于400m;c.调车、矮型出站、复示信号机,容许、引导信号机及各种表示器,不得少于200m;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通过、预告、遮断、防护信号机的显示距离,最少不得少于200m。④各种信号机开放后,均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条件,在列车或车列运行的适当时期及时关闭,若恢复定位状态。⑤进站、出站、进路、通过和防护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应视为停车信号。⑥色灯信号机的机构及灯光配列形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以两个基本灯光组成一种信号显示时,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并应有一定的间隔。由两个同色灯光组成的一种信号显示时,其颜色一致。⑦同一机柱上有几块臂板时,各臂板的显示方向应一致,动作角度互相偏差不得超过5°。在关闭状态时,主臂板和通过臂板应水平,上下误差均不得超过2°角。开放信号时,臂板开放角度为40~70°。2.2对联锁设备的安全要求:为保证站内的列车运行、调车作业安全,站内正线、到发线上的道岔,及联锁区范围内的道岔,均须与有关信号机联锁。区间内正线上的道岔,也必须与有关信号机或闭塞设备联锁。①各种联锁设备均须满足下列安全、要求:a.当进路上的道岔开通位置不正确、或敌对信号机未关闭时,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不能开放;信号机开放后,该进路上的有关道岔不能扳动,其敌对信号机不能开放。b.正线上的出站信号机未开放时,进站信号机不能开放为通过信号;主体信号机未开放时,其预告信号机不能开放;色灯复示信号机应保证不间断地检查主体信号机的开放条件。c.装有转换锁闭器、电动或电空转辙机的道岔,当第一连接杆处的尖轨与基本轨间有4mm及其以上间隙时,不能锁闭或开放信号机。②电气集中联锁设备还应保证下列要求:a.当机车车辆通过道岔时,该道岔不能转换。b.向有车占用的线路排列列车进路时,有关信号机不能开放。c.能监督道岔是否被挤,并能在挤岔的同时,使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自动关闭。d.在控制台上应能监督线路和道岔区段是否占用、进路的开通与锁闭状态,复示有关信号机的显示等。③电锁器联锁设备应保证:车站值班员能控制与监督接、发车进路的排列、信号机的开放与关闭等。
三、对闭塞设备的安全要求①区间内正线上的道岔必须与闭塞设备联锁
当区间道岔未开通正线时,两端站不得开放有关信号机。②当列车或后部补机需由区间返回原发车站时,自动闭塞或半自动闭塞应设钥匙路签。在钥匙路签未放入原设备以前,掺有钥匙路签的列车或后部补机占用的区间,不得解除闭塞,出站信号机不得开放。③自动闭塞设备应保证:当闭塞分区被占用或轨道电路失效时,防护该分区的信号机自动关闭;当进站及通过信号机红灯灭灯时,其前一个信号机应自动显示红灯;当闭塞设备中任何元件或部件发生故障时,不得出现信号的升级显示;在站内控制台上应有相应的区间情况的表示。④继电半自动闭塞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①出站(或通过)信号机开放的条件是,单线区间在得到对方站的同意接车信号后,双线区间在得到对方站的列车到达信号后。②电锁器联锁的车站,操纵发车手柄(或按钮)后,电气集中联锁的车站,出站信号机开放后,均不能按正常办法取消闭塞。③列车从发车站进入区间后,出站信号机应自动关闭,并使双方站闭塞机处于闭塞状态,在列车到达接车站以前不能解除,有关出站信号机,不能开放。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由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联锁设备、轨道电路等组成。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对行车指挥及列车运行自动化的一种最大限度地实现,同时起到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及提高运输效率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通行能力进行充分发挥。ATC(automatictraincontrol)系统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包括: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trainprotection)、列车自动运行(ATO—automatictrainoperation)及列车自动监控(ATS—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ATP系统分为轨旁ATP和车载ATP,负责对列车的运行进行保护,对列车进行超速防护、车门监督和速度监督,保证列车的安全间隔。ATO系统分为轨旁ATO和车载ATO,其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地对车控制”的一种实现,就是实现地面信息对列车运行情况的一种良好控制,并送出车门和屏蔽门同步开关信号。ATS系统主要有两部分中央ATS与车站ATS,其应用的主要目的就对列车运行监督及控制,包括:列车运行情况和设备的集中监视、自动排列进路、自动列车运行调整、自动生成时刻表、自动记录实际列车运行图、自动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各种报表的自动生成,辅助调度人员对全线进行管理。联锁设备有中央联锁系统和车站联锁计算机,主要对室外设备信号机和道岔进行控制,排列列车进路并传送进路信息给轨旁ATC设备。轨道电路主要用于传送轨道电路信息和ATP报文信息。
2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方案
通常情况下在城市交通疏解任务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为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应采用完整的、先进的、高效的列车控制系统作为地铁信号系统。正线信号系统采用完整的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ATS、ATP、ATO、联锁设备组成。车辆段/停车场由联锁设备、微机监测设备、ATS分机等主要设备组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主要有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系统选择。
2.1基于目标距离模式的准移动闭塞ATC系统通常选用音频数字无绝缘轨道电路作为目标距离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为信息传输量较大及抗干扰能力很强。列车车载设备依据由钢轨传输而接收到的联锁、轨道电路编码、线路参数、控制管理等报文信息,连续对列车追踪运行及折返作业进行速度监督,最大限度对其进行超速防护,控制列车运行间隔,以满足规定的通过能力。由于音频数字轨道电路具有极大的传输信息量,可以将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状态等信息提供给车载设备,为计算出列车相适应的运行模式速度曲线,将ATP车载设备与固定的车辆性能数据进行充分地结合。
2.2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CBTC)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具有极为先进的发展技术,是列车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国际ATC先进水平的代表。是独立于轨道电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CBTC系统为实现车与地、地与车间之间的双向数据通信,可以选用自由空间无线天线、交叉感应电缆环线、漏泄电缆以及裂缝波导管等方式进行有效通信。依据列车的位置信息及进路情况轨旁ATP设备可以有效对每一列车的移动权限进行准确计算,同时根据列车位置速度的变化不断更新数据,利用连续车地通信设备向列车进行信息的发送。依据接收到的移动授权及本身的运行状态车载设备可以对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及防护曲线进行有效计算,在ATP子系统的保护防御过程中,在该速度曲线下ATO子系统或人工驾驶控制列车可以正常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后续列与前行列车尾部的紧密性,并始终处于安全距离范围内。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CBTC系统可以实现区间通过能力的有效提高,同时不受轨道电路区段分割的限制。虽然CBTC系统在调试时因对现场环境要求高、调试周期较长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CBTC系统在具有自身优越性的同时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首选方案。其相对于准移动闭塞系统的优越性是不可取代的。
3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信设备的传送方式
3.1通过轨道电路进行传送轨道电路不仅可以检测列车占用情况,也可以传递报文信息给车载设备。在轨道电路不忙的情况下,将轨道电路信息传送给联锁系统,当列车对轨道进行占用时,利用装置切换,并将发送轨道电路信息的作业进行停止,开始采用轨旁设备将ATP报文信息连续向钢轨进行发送,将接收和发送设备装置在列车底部,可将接收到的信息向车载设备进行传递,同时也可以向地面发送列车信息。
3.2通过轨间电缆传送单独沿着钢轨铺设一条线路,专门用于传送ATP报文信息,此方法安全可靠,但费用较高。
3.3通过点式应答器传送在轨道电路的部分地方进行应答器的设置,应答器的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固定数据应答器与可变数据应答器。用于存储固定数据的应答器为固定数据应答器,可变应答器通过对中心进行控制来取得数据,将接收和发送天线安装在列车底部,当列车运行在应答器位置经过时可以感应到应答器的信息,然后进行双向数据交换,因为这种信息的传送不具有连续性,只能在一定位置才能进行接收,因此这些位置被叫做点式ATC。
3.4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传送无线车地通信主要采用无线方式,由控制中心来实现车载ATP/ATO的功能,利用无线交换器和轨旁无线单元AP与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时时数据的交换。一般情况下一个控制中心可以实现对一条线路上所有车站的控制,当控制中心设备发生故障时,为了确保整条线路不出现瘫痪现象,可以将车站现地工作站和车站ATS远程控制单元设置在车站。这样当控制中心出现故障之后,车站工作人员可通过车站现地工作站进行操作来实现联锁计算机的功能,ATS远程控制单元可代替中央ATS系统向联锁系统和轨旁设备发送相关信息,此时ATS远程控制单元所具有的信息不全面,但能够保证列车在本站的正常运行。
4结语
关键词:通信传输;信号衰减;缆线;处理对策
通信传输时,信号衰减程度对于通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还会影响到通信系统的扩容和升级以及缆线布置时的中继距离。在实践中,信号强度与通信距离之间有着显著的关系,传输时发生的信号衰减多与通信缆线有关,其他原因也有存在,分析信号衰减原因,有针对性的保障信号质量,才能有效提升通信传输可靠性。
1 信号衰减的主要原因
通信传输的质量与缆线有密切关系,是信号稳定性的保障。信号衰减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缆线本体特征缺陷,缆线传导材料以及缆线几何特征都可能造成信号衰减。第二,缆线制作时的不规范性,制作技术不规范,偷工减料,使缆线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第三,缆线接头问题,缆线在安装及连接时必然会存在接头问题,接头不良也会造成信号衰减。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原因:
1、缆线本体特征缺陷
通信传输是一种精确度要求极高的行业,因此对于缆线的精密度要求也极高。生产人员必须有足够的专业水平,能够在制作缆线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缆线包层以及内径信心等问题,从而影响缆线精密性,进而导致缆线连接出现问题,使信号发生衰减。安装缆线时,连接点要保持良好的持续性,保证信号强度。铺设缆线时,先铸好配盘工作,选择科学的安装技术,合理设置安装参数,保证安装时连接点的连续性。缆线的精密性不足、缆线连接点的不良连续是造成信号衰减的两个主要原因。
2、缆线弯曲引起的损耗
通信传输缆线弯曲时,可能会使通信信号在传播方向上发生一定的偏差,长距离缆线传输时可能还会有叠加效应,缆线弯曲时,距离越长,通信信号越有可能改变传播方向,可能会在缆线弯曲段穿越而^,传输信号也会出现辐射现象。缆线传输信号时,信号强度不同,传播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信号有偏差时就会造成信号衰减。缆线弯曲程度与信号衰减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并非正比关系,越小的弯曲程度,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衰减程度。在制作和安装缆线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缆线弯曲会对信号衰减产生的影响,最大程度降低甚至避免出现缆线弯曲。
3、缆线续接引起的信号损耗
缆线表面不平整光滑会使缆线在熔接点出现信号的不连续问题,线路内部也就不能发出正常信号,从而发生信号衰减问题。缆线切割是续接质量的保障,但各种切割方法都会使断面出现倾斜角度,但在提高切割质量,保障切割流程精确性,能够有效降低缆线续接后造成的信号衰减。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包含各种物质,会使缆线熔接点断面附着杂质,甚至可能出现气泡现象,信号在这些线段传输时,就会发生衰减,甚至可能因过大的衰减程度而中断信号,并引发较大的附加损耗,造成极大的破坏力,影响到信息传输质量。因此,必须做好缆线续接的的清理工作。
2 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问题的对策
1、严控缆线质量,做好质检工作
缆线本体特征的完好是通信传输的信号保障。组装缆线之前,一定要做好缆线质量检验工作,确保缆线符合技术标准。缆线开盘时,通过专业设备检测每根缆线,注意缆线上的斑点、瑕疵以及裂痕等问题,并放弃使用这类缆线。缆线配盘时,同一个中继段,要保证缆线出自同一个生产厂家或者是生产批次相近,能够减少缆线接头损耗,减少信号衰减问题。
2、控制好缆线弯曲程度
从实际工程经验来看,通信缆线曲率半径超过一定数值后,弯曲损耗就能忽略不计。实际施工时,缆线弯曲半径可能会因为任一因素的影响而低于这个值,因此,要降低损耗,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弯曲,最大限度维持缆线的笔直度,做好通信缆线接头盘留和固定工作。
3、缆线续接方法的完善
缆线续接工作的完善度是信号质量的关键保障,要减少因缆线续接不当造成的信号衰减。第一,在续接缆线前,详细检查缆线质量。缆线续接时,可能会有通信线路存在直径及几何尺寸有较大偏差的情况,会使续接工作严重超标,损耗严重。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续接仪器的选择,续接仪器需要达到续接工作要求的性能和状态标准,避免出现通信线路直径偏差以及缆线尺寸偏差问题,保证缆线识别质量。第二,通信缆线在续接时需要进行切割,清洗干净切割工具后再进行切割,保证切割仪器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严格根据电缆切割原理进行切割。切割时,要注意缆线尺寸的规范性,不要出现直径偏差较大的情况,缆线断面要保持较小的倾斜角度,断面保持光滑性和均匀性。切割完成后,清洗缆线断面,缆线断面以及熔接点不得有灰尘或杂质。之后,开始续接缆线,确保续接点连续、均匀。缆线续接工作需要技术保障,因此,在续接工作中要做好技术咨询和切割仪器的质量检查工作,强化对操作人员的技能与专业水平,要保证技术人员是在掌握了科学的缆线续接工艺、熟悉通信传输内容和方式,对于水平不足的人员,要通过技能提升提高这此人员灵活处理缆线续接工作的能力。在续接时,可以在计算机制辅助下做好通信参数的设置工作,把握好放电时间以及电流强度;对输入阻抗重点关注,输入阴抗就是缆线在馈电端电压和电流输入的幽会。要确保缆线续接后,输入阻抗与馈线阴抗之间是一致的,输入阻抗才能够处于最佳状态。在馈线终端不存在功率反射时,输入阻抗会更平缓。馈管维护过程中,还要检查馈管与缆线之间的接口状态,避免出现打火问题。变阻器要与馈管牢固连接,不能出现松动问题。电线接触要保持良好状态,导体连接需要确保紧密性与密封性。
3 结语
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通信传输,由于其应用极其广泛,一旦出现信号衰减问题,可能会引起重大损耗或事故。信号衰减在对于通信质量的提高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生产、安装、续接等各个岗位人员都要重视缆线的问题,确保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从而减少信号衰减问题,提升通信质量。
参考文献
[1]仝瑞卿. 浅析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6(18).
1.1电压监视模块的硬件设计
电压监视模块主要负责显示以数据挖掘技术为核心的数据分析单元的电压值,从而便于控制每次与知识库传递数据时电压的相似稳定性,进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Fig.1Voltagemonitoringmodulecircuitdiagram
1.2数据挖掘模块的硬件设计
在本文设计的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分析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有用数据,寻找其中隐含的寻呼接收机微弱信号的特征规律,为专家系统提供推理证据,主要分为5个步骤:确定挖掘对象、收集数据、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处理结果信息的解释表达与可视化操作。
2软件设计
2.1知识库和推理机模块的软件设计
专家系统知识库主要用来存放寻呼接收机诊断专家所有的检测和诊断寻呼接收机的知识,推理机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推理解决问题,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知识库中的知识并非提供给系统客户的信息,而是专家系统自身推理所需要的信息,由寻呼接收机诊断专家和工程师提供,在知识库中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存储,为推理机提供信息支撑。推理机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推理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微弱信号诊断开始,首先输入微弱信号任务信息进行基于规则的推理,要是能从知识库中搜索到相同或相似的规则,输出诊断结果。否则采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推理机制进行精确诊断,将微弱信号任务信息与微弱信号树知识库中的微弱信号征兆进行匹配,若两者存在匹配,输出诊断结果。若两者不匹配,采用专家会诊后输出诊断结果。然后利用诊断结果进行微弱信号检测。当维修人员对诊断结果不满意后,启动系统的自学习机制,向系统输入对诊断结果的评价;当维修人员对评价诊断结果满意时,由系统管理员联系工程师依据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人为排查寻呼接收机原因,并将相关知识添加到知识库中,把这个结果存入知识库,使系统知识库不断完善,作为下一次检测时的对比规则来使用。Fig.3Reasoningmachinesoftwaredesignflowchart
2.2信号数据挖掘技术的软件实现
信号数据挖掘技术综合了抽样技术和PAM问题分析法的优点,在每一时段内不是局限在某一样本,而是在搜索的过程中进行随机性的抽样。数据挖掘技术尝试在数据集中选取几个作为中心点,每个中心点代表一个类,其余的点与距离最近的中心点分配在一个类中,算法的准则就是使非中心点到所属类的中心点的代价的总和最小,这种代价一般用欧氏距离来衡量。由数据挖掘技术流程图可以看出,其算法过程相当于一种搜索过程,每次选择一个邻居点进行比较,若代价更小,那么将该邻居结点选为中心点,再次寻找邻居结点进行比较。随着数据容量变大,算法运行多次后,最佳相异度的比重越来越小,呈逐渐减小的态势。数据挖掘技术每次运算只比较一个邻居节点,效率不高,对大数据集的效果不好。一种改进算法是每次选取多个节点进行运算,使得找到最佳邻居节点的概率大增,在提高运算效率的同时也改良了聚类效果,数据挖掘技术及其改进算法搜索过程。在每代对数量为N的个体运算,实际上运算了约O(n3)个模式,并行性良好,搜索效率高,这种优点与图3所示的系统相像,因而可以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聚类效率。微弱信号检测系统是在数据挖掘技术搜索时使用遗传技术,每一代群体只能是该节点的邻居节点,由于这些邻居节点之间的相异位不超过2个,可采用绝对变异的系统,不使用交叉算子,以此保持群体的多样性,保证微弱信号检测系统兼具遗传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优点。数据挖掘技术首先以各中心点为基因位构造染色体,计算总代价差,选择其中累积概率符合要求的算子,再对染色体进行绝对变异操作,将对应的中心节点变异,然后计算代价差作为适应值,择优输出。
3实验与分析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预测误差中提取微弱信号能力较梳状滤波器有明显的提高。实验还对其他微弱信号检测系统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均取得了与上述实验相近的结果。
4结论
“非电量检测与信号处理系统的研制”项目是2012年本教学团队结题的院级自然科研项目。该项目以服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为基本目标。经过研制开发,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尤其是在航空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等具有挑战性和较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航空非电量的电测法就是将各种航空非电量(如温度、压力、加速度、姿态角、高度、位移、应变、流量、液位等)变换为电量,而后进行测量的方法。非电量检测与信号处理系统是严格按照航空非电量检测相关技术规范研制开发的,其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用性:本项目平台是很好的开放式平台,有利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2)可操作性:由于人机交互在上位机进行,可操作性极强。经过多次上课使用证明,系统整体稳定可靠,数据采集准确,数据分析算法先进,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升级特性:在基本硬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系统具有较为简单、方便、快捷的升级特性。另外,增加新的传感器硬件模块也比较容易。非电量检测与信号处理系统的功能展示生动、形象、直观,集创新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教学展示中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另外,由于非电量检测与信号处理系统集成了许多先进和实用技术,所以,本系统的成功研制为今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教学工作及学生科技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系统的上位机由主控计算机及信号处理单元构成,下位机则是由各个传感器为核心的功能模块所组成。主控计算机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上位机,由一台高性能PC承担,主要用于人机交互、系统管理、控制决策、任务调度、运动规划、信号处理等。测量部分由多种航空传感器组成(参见图1)。以该系统作为教学实验的平台载体来真实地反映《信号与系统》理论在航空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上课效果。无论是卷积、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还是z变换等,学生都能在该设备上编程验证。这种可编程的硬件平台比MATLAB仿真更为直观和有效。
二、以学期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指标
然而,光是靠上述研制成果讲授《信号与系统》课程还不够。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停留在使用该设备进行理论验证的阶段,还为达到设计的阶段。为此,研究团队在本专业开发了一系列学期项目,并在每学期实施一门学期项目的教学。从一开学就布置学期项目的项目任务,学期结束才需要学生提交项目作品。学生在整个一学期当中,把《信号与系统》充分结合《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与应用》《Protel》《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测量与仪器》《传感器与仪表》《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等课程,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项目的方案、精心设计硬件和软件,经历较为复杂的调试阶段后,最终做出达到性能指标的作品,并撰写项目报告,上台用PPT演讲自己的作品。《信号与系统》课程从系统设计上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而其它课程用于项目的具体制作和调试。本教研团队总共安排了4个学期项目,其中学期项目3是《飞行数据采集》、学期项目4是《航空测控系统设计》。这2个学期项目面向航空电子行业,以具体项目为驱动,需要学生把《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内容结合航空电子工程进行设计、制作、装配、调试、测试、检修等工作。以学期项目作为《信号与系统》课程的载体,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在强大的兴趣驱动下保持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很多课程的知识点在作品中得以体现。为了工程实现,不少学生还自学了课程中的建议选学的内容。因此,《信号与系统》课程得到学以致用。学期项目的逐学期实施,也就同时在为电子设计竞赛、技能大赛锻炼和选拔人才。学生在平时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他们参赛并获奖。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本专业2012级的学生有18人进入了开放实验室,参加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4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有3个参赛组获得一等奖,3个参赛组获得二等奖。学生现今正在单位参加顶岗实习,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产品设计。个别动手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直接当上了项目经理。
三、以导师制实现因材施教
学生群体的基础差距很大,且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别也很大。在面向航空的以学期项目为载体的《信号与系统》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还进行整齐划一的无差别教学,将使得基础较差的同学无法跟上课程进度,而理解力强的同学又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本教研团队尝试了以开放实验室为基地,实施导师制教学。导师并非一定要本校或者企业专家担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实施的是学生教学生的导师制。在本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10名学生给低年级学生当导师。这10名高年级学生全部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奖,全部都是老师的科研项目团队成员,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选他们当导师,还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表达与沟通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领导能力。一个班级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有1名高年级学生当导师。每个小组中最优秀的学生当组长。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渠道完全畅通。由于导师也是学生,因此导师天生与学生容易沟通。导师与学生之间除了上课交流、辅导课交流以外,还有全天候的QQ交流。这种导师制大大减轻了本专业的师资人数不足的负担,而同时打造了一支科研能力很强的学生队伍。同时,教室上课只占用少量时间,大量时间花在课后的设计和制作,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以此类推,每一届学生中都要选拔10名左右的学生给下一届学生当导师。因此,面向航空电子业、以学期项目为载体的整个《信号与系统》教学过程都有学生导师指导。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良好的考核方式将有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客观地评估学习效果。在面向航空的以学期项目为载体的《信号与系统》的考核方式设计中,本团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除了对项目成果本身进行结果考核外,加强了对学习全过程的考核。在过程考核中纳入了综合素质指标。把综合素质指标融入项目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与评价。(1)项目布置阶段(含方案设计):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基本素养;(2)作品制作阶段: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资讯能力、敬业合群、诚实守信、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安全环保意识、外语能力、抗压能力;(3)撰写报告阶段:考核学生的书面表达沟通能力、资讯能力;(4)提交报告:考核执行力;(5)答辩阶段:考核口头表达沟通能力、抗压能力。所有的综合素质指标的分数将生成一个雷达图。该图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能力素质上的不足,从而调整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选择录用新员工。考核方式的革新可避免原有结果考核的一次期末考试就定胜负所带来的缺点。新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平时都要努力,才能最终完成《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避免了学生平时不上进而最终积重难返之后果。此外,综合素质指标考核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的跟踪,以便让学生导师有针对性地加强辅导和交流,让差生获得必要的帮助,跟上所在项目小组的进度。
五、结论
现有1500平米演播室的灯光主控台可以用DMX输出口和网络讯号输出口功能,我们现在只使用了DMX系统,而网络输出口没有使用。因此,将传统的DMX512信号传输升级到网络传输将变得十分必要。
2我们在研究方案的时候,本着以下的几条原则
1)为了增加DMX通道而不增加调光台费用我们建议通过使用现有调光台的网络口输出讯号来增加演播室的DMX通道数。
2)未来提高系统性能,完善灯光控制网络系统架构而增加专用的网络DMX讯号转换器。
3)在控制室和演播室栅顶各增加一台高性能网络交换机完成灯光网络系统讯号传输的要求。
4)在系统方案中,我们要求网络DMX讯号转换器有至少一个网络口,4个DMX讯号口,可以一次同时转换4个DMX讯号。这个4个DMX讯号口应该可以设置为不同的DMX讯号通道组,以提高系统使用的灵活性。
5)新增的网络DMX讯号转换器应该可以通过电脑的网页方式设置和监控,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操作人员数量的情况下加强对于每个灯光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6)此外还需增加部分DMX讯号分布放大器。
7)以上所有设备都能和原系统兼容使用。
3网络传输的优势
通过百兆网络可以同时传输多达64条DMX512信号的能力,具有布线简单、传输距离长、智能化设定等优势,是未来灯光控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用网络传输控制信号后,将取消一级放大器,同时补充部分二级放大器数量,使得每个端口驱动一条吊杆或插座箱,这样将大大提高信号的稳定性。采用网络传输系统,将网络/DMX512解码器置于灯栅层上,与调光台通过网络进行通讯。现有的Compulite调光台具有8192个控制通道,相当于16条DMX512信号线。配置了两台8口网络/DMX512解码器,能够传输16条DMX512信号,8192个通道。每个输出端口的起始地址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设定,每个输出端口控制的灯具种类也可通过网络设定。因此,网络传输灯光控制信号将灯光控制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智能。使得复杂的灯光系统变得简单可靠,采用网络传输后将能够充分发挥该调光台的强大功能。
4网络硬件构成
该演播室已经具备的初步的灯光网络结构,各调光台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的实时跟踪热备份,网络交换机已经就位。利用现有的网络交换机,在灯栅层放置的网络解码器通过网线与交换机连接,即可实现星型连接的灯光网络传输架构。
1)设备方面我们采用的是型号是LT-8ID的网络交换机。它具有DMX数字信号的放大及分配功能,一路输入八路输出,输入与输出之间采用光电隔离,防止系统各个设备之间的高压反冲,保护系统不受损坏。它要求的工作环境湿度:0℃~45℃,湿度:25℃相对湿度大于90%,大气压力小于106KP,主要功能有:DMX数字信号放大及分配,输入与输出光电隔离防止高压反冲,一路输入八路输出,每路输出信号隔离,DMX信号指示的功能。
2)此次工程共用了8个DMX网络节点交换机。DMX网络节点交换机共有3种主要型号:2、4、8个DMX端口,每个端口均可以设置为DMX输出或输入。支持10/100M以太网,支持ArtNet和sACN网络协议,可以通过网络流览器进行全面的功能设置,也可以通过前面板的旋钮进行快速的基本功能设置,网络节点的状态和地址,DMX的设定,都可以在网页和内置彩色TFLCD上显示。可以选择4个DMX刷新速度,最高可以达到44HZ,DMX端口可经由用户设置输出0-255之间的任何一个DMX512数据段,提高整个系统灵活性,输入口和输出口可以随意设置。
3)当前的灯光网络系统结合了先进计算机和先进专业灯光技术的双重特点,相对传统的数字灯光系统技术增加了复杂性。SND系统采用网面显示技术,将大量的设备信息和系统信息都集成在一个漂亮的网页上,简化了操作人员的使用难度,方便操作人员轻松地设置每个设备,并监控了整个系统的状况。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