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6: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检索相关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关联理论;信息检索 ;明示推理交际

一、引言

从本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于是也出现了认知语用学。其基本理论基础便是Sperber 和Wilson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它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同时关联理论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对自然话语理解中的诸多语用现象进行解释。从实用的角度看,关联理论的思想也可以对许多实践工作产生指导性的影响,如果应用得当,还能孕育出新型的应用理论和交际策略,其影响范围涉及语言教学、语言测试、企业传讯公关、广告宣传、论辩实践策划、实用说服性话语设计,如竞选宣传、商品促销、买卖等方面。

用关联理论去解释我们每天的交际活动,如信息检索,亲自去了解和体会它的价值,这是我们每一个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情。

二、关联理论适用于文献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 从学科性质视角分析

从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对象以及任务等视角可以得出结论,语言学的理论可以适用于涉及到语言的地方。对于信息检索而言,除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之外,信息检索语言是信息检索的核心与基础,因此普通的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具有专用特征的信息检索语言,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关联理论可用于解释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现象。信息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信息检索语言又源于自然语言,因此,检索语言的设计也应遵循关联原则。

(二)从交流形式视角分析

Sperber和Wilson指出关联理论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形式的交流问题,他们认为关联理论仅适用于明示交流,而不是简单的编码交流。比如两个电报公司雇员之间只需要保证电报内容的编码解码正确即可的交流形式,这种交流方式因无需更多地推理从而不属于关联理论的适用领域。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理论适用于特定的信源与信宿(通信科技用语,指在通信中,从信源接收信息的部件。)之间的交流,比如两个个体之间的交流,也适用于无明确信宿的情况,比如信息生产者与信息用户之间以及广播通信中的信宿等。信息检索可以被抽象为信息生产者借助于信息检索系统的中介与潜在信息用户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从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关联理论适用于信息检索,属于无明确信宿的信息交流情形。

三、关联理论在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中应用

(一) 关联理论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检索是明示—推理交际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信息检索中,交际者就是信息生产者,信息生产者生产信息的过程就是明示的过程, 信息生产的成果——论文、著作以及报告等文档就是信息生产者明示的形式。信息生产者明示的目的是向潜在信息用户传递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在实现该交际意图的过程中, 必然离不开潜移默化地遵从关联理论的明示交际观、认知原则、交际原则。

1、认知原则—提供足够的相关性刺激

信息生产的过程是通过信息生产者编码将信息输入到论文、著作以及报告等文档中的过程。为了使信息检索获得成功, 信息生产者往往使用各种明示手段, 力求向信息用户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以求得信息用户对论著中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推理。根据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相关性相吻合,据此,信息生产者在著述过程中依据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认知, 以其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出认为能够与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最大相关性的文档。

2、交际原则—具备最佳的相关性刺激

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 都应该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相关性, 信息用户将注意力和需要加工处理的信息都放在那些看上去有相关性的信息上面,信息用户期待文档/文档替代物具备最佳的相关性。当文献/替代物具备足够的相关性而值得信息用户进行加工处理,特别是当文献/替代物具有最大相关性时, 该文档/文档替代物就是最佳相关性文档。

下面借助于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交际原则分析以下两个文档替代物(来源于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例1:于杰.关联理论发展与不足的研究. 华章,2010, (18)

【关键词】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应用;关联理论的不足;

【摘要】本文针对关联理论的创立背景,前人研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性的研究综述;集中讨论了关联理论的认知与交际、定义与测量;介绍了它在语言因素制约以及二语研究领域如翻译,英语教学等的应用;进而反思指出关联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性的改进方法.

例2:何自然. 关联理论是一种"因错而'对'"的理论吗?——关联理论是非谈. 现代外语,2004,(01)

第2篇

关键词:领域本体,个性化信息检索,构建本体

 

1.个性化信息检索的内涵和相关技术

个性化信息检索是指根据用户的兴趣和特点进行检索,得到能够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信息,是一种能培养个性化趋势的检索方法,高效率地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返回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检索结果。个性化信息检索的检索条目既可以是内容检索,也可以根据其它事件的关系检索。个性化信息检索以用户检索行为为中心,与用户查询经历有关。个性化信息检索的相关技术包括用户建模技术、智能Agent技术、个性化推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2.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

2.1本体描述语言

目前,出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本体描述语言和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等本体描述语言。其中OWL是基于Web的本体描述语言,是目前W3C开发的一种语言,它能够取得表达力和推理复杂度之间的平衡,不仅能够使表达Web上信息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能够使得推理复杂度得到控制,对于应用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2.2构建本体的原则和步骤

建立本体时,应按以下的原则来进行指导。

2.2.1明确客观:即对于建立本体时定义的术语,本体用自然语言给出的语义定义,能够明确有效地表述独立于计算机环境的概念知识的内容,并且客观地和形式化地定义概念名称,是明确客观的,能够尽可能地使用标准术语来准确地表达概念项的内涵。

2.2.2完整性:即本体必须给出完整的定义,使得所描述术语的含义能够完全表达出来。

2.2.3一致性:也就是说,由建立本体时定义的术语得出的推论必须和术语本身的含义是一致的。建立本体时定义的公理以及用自然语言进行说明的文档都具有一致性,本体要支持与其定义相一致的推理。

2.2.4最大单调可扩展:即不需要修改本体已有的内容,就可以向本体中添加通用或专用的术语。在建立本体论时,要考虑到将来可能的扩展,以便进一步的补充和专门化说明本体论。必须使本体为了满足特殊的需求,支持在不需要修改现有的定义的前提下,便能够根据已有的概念定义新的术语。

2.2.5最小承诺:某个知识系统承诺了某个本体是指该知识系统使用知识的行为与本体中的定义相一致。最小承诺是在支持知识共享活动要求的基础上,在本体设计时尽量减少本体承诺。本体承诺只要能够满足特定的知识共享需求即可,要求本体承诺最小。对本体进行承诺的知识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信息不受限制地对本体进行专门化和实例化。构建本体的步骤包括:明确构建的目的、确定所构建本体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建立本体、检查和评估、提交本体和反馈。

2.3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领域本体把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应用领域抽象成一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在传统信息检索技术中融入本体,既能够发挥概念信息检索的优势,又可以克服概念信息检索的局限性,即它不能对概念关系进行处理。由于本体能够对概念关系进行处理,并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概念语义,所以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会得到提高。科技论文。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对需求集合和信息集合进行了匹配与选择,并在其中加入了本体的元素。可以用如下步骤进行阐释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2.3.1在领域专家的指导下,使用OntoEdit等工具软件手工创建用于检索的领域本体实体。

2.3.2根据已建立的本体,对信息源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并把收集得到的信息源中的数据参照特定的格式存储起来,存放在元数据库中。科技论文。根据已建立的领域本体实体,对各种信息资源如Web网页等进行本体元数据标注。利用OWL语言等本体描述语言,对信息资源进行语义层面的表示和描述,并将处理好的信息资源参照特定的格式存放在元数据库中。

2.3.3查询转换器根据用户的检索输入,对用户检索界面获取的查询请求,参照本体将查询请求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并且在本体的帮助下,在元数据库中选择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然后显示给用户检索的结果。

2.3.4进行定制处理检索的结果,并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2.4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的个性化管理功能模块分析

个性化管理功能模块、个性需求处理功能模块、查询功能模块、信息预处理功能模块是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的组成部分,这些功能模块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个性化信息检索。接下来,我们对个性化管理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其他功能模块不再赘述。进行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准确地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个性化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收集和管理。科技论文。通过用户模型的建立,个性化管理模块管理用户的个人信息、兴趣及历史查询记录等。在用户提出检索请求之后,系统结合考虑用户的背景信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同用户对于相同提问信息的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进而使得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变得更加有效。

主要有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构建用户模型,用来获取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

2.4.1用户主动填写其个人信息需求,即通过用户主动提供的方式获得;

2.4.2通过监视用户自身的信息检索与浏览过程来获得,即通过系统被动学习的方式获得;

2.4.3通过从服务器端挖掘获得,即从服务器中分析获取。

3. 结束语

本文对个性化信息检索相关技术和基于领域本体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一个能够实现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快速准确检索的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基于领域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的研究,在理论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孔田野, 李万龙, 张海鸥. 基于药品本体的信息检索系统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8,(03).

[2]新新人类. 令人爱不释手的个性化水杯[J]. 网络科技时代, 2004,(01).

[3]尹红丽. 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研究[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4]张秀兰, 蒋玲. 基于本体的个性化检索智能Agent模型探析[J]. 现代情报, 2006,(09).

第3篇

摘要:文章积极探索高校中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分析了信息检索课现状,针对阻碍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作者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方面阐述了以学科为导向的的信息检索课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93-03

1引言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信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信息能力的大小,对我国国际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高校中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一个紧迫而深远的议题。

2问题提出

早在1984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中,要求各高校以图书馆为基地开设、开好文献检索课程,充分说明该课程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检索课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发挥了积极的成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信息检索课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逐步确立了在全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多年来为提高学生的自学、创新和文献利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更加倾向于从网络环境中获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而传统模式的检索课无论从教材、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模式等都已落伍,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信息检索课作为专业选修课来开设,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受课时制约,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面对人数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无法根据学生专业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以大班讲授为主,教学只重共性, 不重个性,只重检索,不重利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授课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不强,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并加以探索和实践。

3以学科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3.1充实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

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利用高校的自身条件和专业特色,设计适合提升本校学生信息能力的检索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紧跟信息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把握学生的信息需求。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要始终贯穿“以信息获取能力为基础,以信息利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利用最新的教育技术提升现有的教学水平,实施将知识转变能力的素质教育,并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专业情况,实施以学科为导向的分班教学,做到理论性、时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统一。具体做法是:①每年面对2,000多人的选修学生,均以学院或专业为单位组织教学,所有课时安排在多媒体机房进行,在一个有利于信息查询和讨论的环境中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做到人手一机,以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实践。②课堂讲授时,老师把基本理论和较难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理论。③学习指导时,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学习和实践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展开课堂实践,通过完成实验报告来进一步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老师负责现场指导、组织讨论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2以学科为导向,开展案例教学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方法课,其内容覆盖面广,如果与各学院专业结合不够紧密,脱离学生所学学科,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要确实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检索、轻利用的现象,就是要以学科为向导,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识别、筛选、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针对不同学院,甚至不同专业,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及引导,分专业设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案、教学案例和检索课题,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对查阅文献信息资源的方法和过程进行全面描述,使学生对信息检索有更为具体的体会,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

实习是巩固检索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不断努力和完善,在信息检索课大纲基础上,编写了10套针对不同学院的实验指导书,建立了800多题的实习题库。通过实习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在教会学生检索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利用检索到的文献信息。在教学中要确保学生人手一机,每人一题,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学生可根据教师设计的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检索方法、检索原理和检索途径等,构造合适的检索策略,对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或进一步调整检索策略进行复查,以达到独立检索、自主利用的目的。这样既培养学生利用馆藏资源、网络资源及数据库的能力,有利于撰写论文和科研工作提供帮助,也为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实践技能、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和职业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张欣,王兴旺,沈元蕊:以学科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探索与实践*张欣,王兴旺,沈元蕊:以学科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探索与实践*3.3加强实践性教学,促学生主动学习

信息检索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使学生了解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学生面对各种信息源的搜集信息能力,解决用什么词(W)查,用什么字段(F)查,到哪里(W)去查等问题。笔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紧紧围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科专业特点,以及本科生的实际信息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掌握信息检索的能力。具体如下。

3.3.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不同类型文献源的检索和获取方法。主要内容有:①学术搜索引擎。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检索与课题相关的网络免费学术资源。②专利检索及获取。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检索与课题相关的专利文献。③中文数据库检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分别检索与课题相关的期刊、学位、会议论文。④外文数据库检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任选两个外文数据库分别检索与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⑤数字图书检索及文献传递。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检索与课题相关的电子图书,并能有效利用文献传递方法,获取全文。

3.3.2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配套,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后自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各学院专业特点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形成能适应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学习所需的系列指导书,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检索文献信息的基本技能。

3.3.3实习题库。笔者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各学院专业的特点,设计完成能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学生上机实验的数量充足、高质量的题库,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通过实践练习检索与本专业相关的文献信息,为今后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查找文献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检索课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知识结构全面、文献检索能力和计算机及网络技能都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才能有效保障文献检索课教学的质量。

信息检索课由12位教师共同承担,至少具有副高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目前以中青年情报专业研究生为主,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他们思维活跃,研究和创新能力较强,善于捕捉和学习本专业前沿的信息和知识,使得本课程始终具有较强的活力,以图书馆为基地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信息检索教学队伍。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信息检索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离不开计算机及网络,因此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上课效率和丰富教学的信息量。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目前,课程网站已面向全体师生、读者开放,学生可通过“课程中心”查看图书馆下的《信息检索课》修学所选的课程内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网站涵盖了课程描述、课程建设、课程内容、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队伍、自我评价、师生互动等板块,其中课程内容模块又包括了教学方法、教学方案、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实验安排、实验报告、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为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提供了强大支撑。

5结语

信息检索课是为培养学生情报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拓展知识范围,发展个性特长而设立的课程,只有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新手段、新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特色,特别是以学科为导向,走进学院,贴近专业,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该课程在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波.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6):157-159.

[2]王鑫.高校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3):22-24.

[3]王丽蕊.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2(26):225.

[4]吉久明等.融“导学”与“生涯”于一体的文检课教学计划设计――以华东理工大学文检课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105-108,117.

[5]张国臣.专业知识嵌入信息检索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9):97-100.

[6]张怀涛等.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81-85.

[7]林豪慧.信息检索课参与式教学及其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10(6):76-78,88.

[8]余晓蔚,郭晶.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创新[C].2010年全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8-12.

[9]隆茜,张静波.复合式多层次文献检索课程模式的构建与改革实践[C].2010年全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13-19.

第4篇

【关键词】信息环境;文献检索课;改革

0 引言

信息检索课是高校实施信息素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与信息检索能力。传统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按信息检索概述、图书馆服务与馆藏书刊的利用、事实与参考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文献型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专业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特种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信息综合分析与利用等大章进行教学,每一大章又细分为若干小节;教学方法上一般先讲概念,再讲检索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上机操作。但是目前《信息检索》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缺乏信息管理背景、缺乏系统的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这势必影响到课堂效果、课程实践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调整文检课授课内容及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只有将该课程的教学重点由“如何用”向“如何存”转移是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是顺应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过渡的必然。

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上《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发现有些文检课教材滞后,内容未能紧跟时代需求,与专业课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已不适用泛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文检课目前普遍存在地位不高,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层面重视不足;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差,授课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直接导致文检课已跟不上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改革。只有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合理的提出解决的策略与建议。

1.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存在的误区

教育理念更新慢,教学模式简单化。在课程建设上,教育理念出现重功利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的现象;理论教学“填鸭式”;有些信息检索课是流于形式,教学与专业学习脱节,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信息检索重信息知识、检索方法的传授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轻信息素养的教育。个别高校信息检索实验课时少,甚至没有,多媒体课件、网络检索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1.2 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课重视程度不够

毫无疑问,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与否对文检课教改能否顺利进行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能为文检课教改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都知道,文检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它是一门方法技能培养课。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课程偏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校(图书馆)必须致力于文检课教学条件的改善。其次,领导的重视必将极大地调动文检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投身教学与改革的实践。再者,受到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并在文检课的改革过程中经常得到领导的建设性意见与指导,对于文检课教改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顺利地向前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3 学生对《信息与文献检索》课态度冷淡

笔者通过讲授文检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查找文献很陌生,检索信息很少有人使用图书馆数据库,至于科技期刊论文他们从没有看过,检索信息只会求助百度等搜索引擎,对文检课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对信息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完全无视,更谈不上重视,这也必定会导致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自主提出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的能力较差;信息道德缺失,无视前人的学术成果,论文抄袭严重;信息检索能力较差,分析课题的能力亟待提高;信息利用能力较差,在筛选、评价和利用信息能力很弱。

1.4 文检课授课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高校里,文献检索课程教学都是由图书馆负责,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多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的学科馆员完成。目前国内的图书馆员没有严格的从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具有学科背景和文献检索能力的比较少。同高校专业学科的专业教师相比,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教师存在学历层次不高、学科专业水平有限、科研研究经验不足等缺陷。

2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的标向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大胆革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提升。

2.1 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过程; 倡导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的实验教学手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发散式”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为辅的教学定位。改变过去重实验操作培训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人文素质教育做法,激发学生信息需求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投稿,发表学术论文。

2.2 革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建设情况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既注重教学实践又注重系统的科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培养途径:

2.2.1 开展专题讲座、开设独立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新生入馆教育等

就课程名称和内容来看,针对不同学科的“文献检索与利用”、针对提高数据库信息检索技巧的“数据库与信息检索”,针对毕业生的“信息利用与论文写作”,针对提高低年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图书馆概论、服务及利用”等课程名称。

2.2.2 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存取原理与技术”等课程

对于高级者(大学四年级、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并能更好的把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缩短科研进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内容设计可根据学生需求制定“图书馆前沿科技信息分析与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写作”、“求职书设计”等系列课程以前潜入式的专题讲座;对于专业型学习者(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更好的判断信息、挖掘信息、整合信息、评价信息,使信息增值并创造新的知识,期间的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如何写好课题立项申请书”、“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投稿技巧”等应对专业学习研究制定课程。

2.3 做好《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宣传工作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专场讲座、在线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等服务宣传工作。“一小时讲座”、“信息素养”、“专题讲座”等讲座信息通过图书馆主页较醒目的位置提供定期和不定期的公告信息。

2.4 充分发挥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的作用

在学科馆员不足的情况下,将专业教师加盟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来。从专业的角度,让专业教师(或学科馆员)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课程设计论文的写作。在电子阅览室,专业教师与信息检索课教师(或馆员)一道参与指导学生获取、加工、整理信息过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因此,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信息创新、深层次学科专业内容、课题申请等教学环节讲座还需和高校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师或聘请兼职专业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而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与院系教师或聘请图情教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比较少,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图书馆与学院教师的合作,共同开设文检课的教学。

2.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智慧

让学生自主设计论文课题,馆员参与课题分析、帮助查找信息,形成教学互动。从教师(或馆员)的“演示”中,学生学到信息获取的全过程,学生从模仿、思考分析、亲身体验中得到信息能力提升的满足。教师以身示教,激发学生激情。同时,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了治学严谨的作风。

2.6 加强交流、展开讨论、提倡争鸣

在基于网络的研讨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在课堂、课间、实验课,课余时间则可通过电话、短信、E-mail、QQ、博客等,开展相互讨论和争鸣问难,培植自由争辩的学习氛围。研讨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增强了师生的联系,激励了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考验和促进,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这种双赢的教学效果是融洽、亲密的。

3 结语

紧跟形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现今海量信息的年代,大学生具备良好信息素养是今后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在高等教育中显得日益重要,其实施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毅华.新信息环境下信息检索课相关问题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3(5).

[2]李明明.文献检索课教材更新探索[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08-110.

[3]徐庆宁.关于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思考及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06(11):110-112.

[4]刘彩娥.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1):32-33.

[5]杨晓兵.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情报,2008(11).

第5篇

关键词 医学信息 搜索引擎 信息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trieve in Information Age

SHANG Hongyi[1], YIN Xianbiao[2]

([1] Jiangxi Dermatology Hospital Information Section, Nanchang, Jiangxi 330046;

[2] Jiangxi Radio & TV University, Open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046)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to discuss research methods and steps to retrieve medical information network,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Cited the way the network retrieves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pth of the fa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o get medical inform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Key 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search engine; information retrieval

医学信息检索是一个综合的技能,和医学、传播学和计算机技术主题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医学信息检索旨在建立和完善信息检索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服务模式的发展经验,探讨医学信息检索技术和方法,总结继承的高级文件管理和文献资料的使用规则。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数据信息量大,开发了不同的专业数据库,根据各种数据库的专业特点,有着不同的服务模式和检索方式。医学信息资源在网络上不同的存储形式,如何有效获取检索途径及方法对于医学研究工作人员和非医学研究工作人员都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1 医学信息资源

信息是用来描述所有事物和其属性状态反映的物理符号。医学信息是其中的一种,包括了医学的管理、过程控制、决策和对医学知识科学分析等内容,涵盖了医疗和保健信息的所有东西,人类疾病和死亡等所有事物的状态都是医学信息。医学信息是有别于任何其他信息的,统计数据显示生物医学期刊的数量是占了整个科学期刊的1/7。据统计,在互联网的所有信息中医学信息资源达到15%以上,在所有学科中居于数量之冠。在工作、生活当中,人们不断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产生了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的医学信息。为了使未来的人从中总结、获取经验,人们通过某些物理符号将使用这些医学信息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上形成了医学信息资源。

人们在分享已有的医学信息资源这一宝贵财富的同时,使用它来为人类服务,然后生成新的医学信息。这些新的医学信息在人类各种实践活动中,显性、隐性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网络医学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形成一个有序化的整体结构。然而,庞大的医学信息资源和人们所需的具体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矛盾,所以必须使用搜索工具和检索技巧才能获得特定有效的医学信息资源。

2 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检索的途径

2.1 国外搜索引擎

2.1.1 Medline数据库

Medline数据库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花费300万美元设计、开发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完成于1964 年,也是第一个基于计算机,将检索服务提供给广大市民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是MEDLARS系统30多个数据库系统中最大的一个,是目前用户数量最多,使用最频繁的生物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1971年底,Medline数据库网络系统正式上线,用于远程医疗资讯中心在线搜索,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在线医学文献数据库。1997 年以来,Medline数据库一直对个人免费开放,该数据库收录文献约有88%是全英文版的,数据库涵盖了从 1950 年到现在的各种有价值又系统的生物医药与健康医学文献。大多数的搜索引擎都可以检索到Medline站点的内容。Medline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又十分实用的医学专业数据库,包括了大量的作者、题名、摘要、目录、正文。包含了全球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多种生物医学期刊。但是该数据库有两个缺点:(1)有部分文献是收费的。(2)大部分文献格式为PDF。这两个缺点会影响用户的检索,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站点进行元搜索,结合其他医学专业数据库的优势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Medseape

Medscape是目前最实用的综合性医学搜索引擎。美国公司Medscape公司1994年研制,1995年6月投入使用,由功能强大的通用搜索引擎AltaVista支持,可检索图像、声频、视频资料,至今共收藏了近20个临床学科,拥有会员50多万人,临床医生12万人。Medscape是Web上最大的免费提供临床医学全文文献和继续医学教育资源(CME)的网点,提供根据疾病名称、所属学科和内容性质(会议报告、杂志文章的全文或摘要等)的英文着个字母的分类检索(The Medscape Index)。

2.1.3 PubMed

PubMed是一个不需要注册的免费网站。由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2000年4月开发的,基于WEB的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它是NCBI Entrez整个数据库查询系统中的一个。但是该系统只提供作者、题名、摘要、目录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能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

2.2 国内搜索引擎

2.2.1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是专门针对生物医学领域量身定制、开发的专业医学信息数据库。据官网统计截止2013年3月,《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我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医学类现刊1432种,过刊691种,医学相关期刊5600多种, 120种刊被SCI、Medline等收录。累计收录文献量超过900万篇。《CHKD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80家医学院校以及300多家其它院校,其中为独家博硕士论文供稿单位共计208家,文献总量超过30万篇,年更新量达30000篇。《CHKD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集5437种,年更新9万多篇。《CHKD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报纸15种,相关报纸1000多种,年更新3万篇以上。

2.2.2 万方医学网

万方医学网是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医学权威机构、医学期刊编辑部、权威医学专家推出的,面向广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药械企业及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医学信息整合服务链接全开放平台。一是针对医院的科研需求,提供科研支持、成果管理、学术推广、医患教育四个方面的信息服务;二是针对药企推出学术推广卡、学术专题、学术监测等信息服务;三是针对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服务。

3 总结

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的进步搭建了一个共同攻破疑难病症的无国界医学组织平台。医学信息检索已成为国内与国际医学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在网络上提供功能强大的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在互联网使用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检索医学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步骤,才可以迅速找到用户需要的信息,再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率。但在信息检索过程中,检索方法很重要,同时检索经验也很重要,需要我们平时的搜索过程,总结检索方法,积累检索经验,提高检索策略,旨在尽可能的提高检索效率。

参考文献

[1] 付爽,乔欢.国外网络医学健康信息资源利用行为综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2.

第6篇

关键词: 研究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 阶段性教育 专业信息需求 信息综合利用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以增强其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和技能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时代性强,特点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内容的持续更新,课程名称也随之变化。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在1984年、1985年和1992年分别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和《文献检索课基本要求》三份指导性文件,均把课程称做“文献检索与利用”,简称“文献检索”。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文献激增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文献检索课授课内容的重点开始向电子数据库倾斜。为体现教学内容的变化,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检索”一词开始逐步取代“文献检索”。目前,各高校大都将课程名称定为“信息检索与利用”,简称“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对象层次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形式有必修课、选修课。二十多年来,“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学术界对文检课的教学与改革也多有探讨,但针对研究生这一对象的教学探讨还比较少。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加强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教育,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在研究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中,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认识到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根据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实践,有的放矢,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符合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一、根据研究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实施阶段性教育。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自觉获取、处理、传播、认识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行为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素养。一个有专业信息素养的人,能够不断从各种真实有用的信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时刻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反之,则只能在纷繁复杂的大量信息面前无所适从。目前,学习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信息素养起点有所不同。本科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的信息素养起点大致相同,而研究生学习该门课程时信息素养的水平参差不齐。研究生来自不同的本科院校,有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并设置为必修课;在课程压缩的大环境下,有的学校仅列为选修课,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该课程或曾经开设又因为某种原因停止了开设。没有学习过该课程的同学普遍缺乏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而学习过该课程的同学中也有部分人因本科阶段科研训练较少、信息需求不强烈而造成信息检索技能水平较低。据调查,目前在校研究生中,能够较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具有较高的检索水平的不到50%。在这种现状下,如果把教学对象都视为已具备基本检索技术而统一开展更深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那么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基本信息检索技能或检索能力较差的同学只能靠自己摸索来掌握这部分知识,势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效果不佳,信息素养较高的那部分同学的更高信息需求则得不到满足。我认为,研究生信息检索教学,应根据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划分不同的教学层次和教学阶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信息素养水平较低的同学应该先集中把本科阶段的信息检索基本知识和技能补上,再进行更高阶段――信息综合利用的训练。而对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直接进行信息综合利用的指导。

二、根据研究生学科和专业的差异,有针对地选择教学内容。

从学习方式上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不同于大学本科阶段,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方向。相对于一般性文献资料而言,他们更关注学科性较强的专业性研究成果,尤其是本学科本专业最新出现的研究成果、理论动态。在本科阶段,大部分学校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进行的是通用的、基础层次的教学,以全校学生为教学对象,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而随着研究生学习的专业化,专业信息需求大大增加,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已不利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深层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生的信息检索课教学,应该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根据学科专业划分教学对象,进行基于专业学习为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突出各个专业领域必须了解的文献资料、专业数据库及各专业相关网站,加强对本馆的专业馆藏资源及外馆的相关资源进行挖掘、整合、汇总,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而且,研究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课时有限,在介绍信息资源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应该有选择地介绍该专业基本文献资源和重点信息资源。

当然,这种基于研究生专业学习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招收研究生高校的图书馆应该大力建设学科馆员制度,并且把研究生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纳入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中。或者请对文献检索有深刻理解的各专业教师来充实教学力量,加强对研究生深层信息素养的培养。

三、根据科学研究实践的需求,加强信息综合利用的指导。

第7篇

关键词 微博 信息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微博是一种新的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平台,研究表明许多的微博都包含着提问或者回答问题。人们在搜索微博上的信息时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微博上问题,以希望他的关系网中的人可以回答此问题,另外一种是提问者在已有的微博数据中查找答案。与在线问答服务相比,微博提问有以下几点不同:(1)它的问题只会被提问者的粉丝看到;(2)提问者以前发表的微博会给回答者提供一定的相关线索;(3)由于微博格式的限制,问题和答案都简洁明了。这与社会上的信息咨询相似,我们会通过咨询认识的人来得到相关信息。在微博上,查询者的问题会仅显示给那些关注他微博的粉丝,即如果我通过微博问题,相当于我向我的粉丝来提问。本文主要分析在微博上进行信息检索时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实体搜索、以及用户元数据。

一、用户元数据

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在线社会网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在线社会网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网络的用户数大多都有几千万,甚至几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节点和网络数据。与早期web服务不同,这种新的服务允许,甚至是依靠用户来创造,编辑和传播信息。在这种社会媒体环境中,用户元数据的大量产生给信息检索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微博社会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不规范的元数据,虽然Twitter本身并不会有太多内容,但是用户会发明和采用各种各样的元数据来使他们的文本内容更加丰富。例如,标签的使用已经在微博社区变得普遍。标签是由#开头的一组简单字符串,人们使用#标签,有的是为了增强点击率,有的仅仅是觉得好玩。例如:在2012年中国网络科学性论坛期间,许多人发表相关微博时,会加上标签#网络科学#,这样人们会很容易通过标签搜索到相关信息。

这种标签检索至少有如下三种用途:

标签检索:帮助查询者找到他十分想要关注的的主题;

查询扩展:标签能为查询扩展提供极其相关的数据;

结果展示:标签能够用来整理查询结果,为所查询返回的文档进行归类。

还有一些用户元数据包含着明确社会链接,微博者可以通过@〈用户名〉指向某一特定用户的微博,其中〈用户名〉是所指向的用户的网名。Huberman等人发现大约25%的微博包含@指向,大部分的第三方微博客户端会明显地展示所有@他们的用户信息,尽管这些用户并没有关注这些微博的博主。

在新浪微博中,用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使用@符号,一般的结构是:@赵本山打算今年上春晚了吗?另外,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结构:祝贺你@徐铮上映了新的电影#泰#。第一个例子中,微博的者是在向赵本山提问,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消息会被赵本山以及这个者所有的粉丝看到。第二个例子表明作者想要定向的广播消息,这样类型的微博会使其他用户感觉到在者与“@”的那个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联系,因而,这样一条消息暗示着两个用户之间的社会联系,另外其中的#标签也同时会将这条微博展示在有关泰的话题中。虽然元数据的使用使人容易产生歧义,微博用户仍然喜欢使用。整理这些元数据以改进检索效果,在微博信息检索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

在如今的文本挖掘中,情感分析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情感分析早已涉入信息检索研究,它是信息检索研究的重点。大部分的情感分析程序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确定表达观点的词组,二是确定这些词组在所需分析的文档中的重要程度。像其它的SNS数据一样,微博的信息也常常表达着某种观点或者情感。通过分析一份微博数据语料集,Diakopoulos 和Shamma发现微博数据一般趋向于明显的负面情感。

由于微博在日常应用中常被用来表达某种观点看法,所以观点检测和情感识别问题在微博检索中有很明确的作用。例如,微博数据已被用来做政治观点的评估判断,Tumasjan等人(2010) 分析了与德国选举相关的微博样本数据,他们为每个政治家和党派设置“情感描述文件”,指出,这些数据基本真实的反应出了他们选举活动的许多差别。另外,研究者还发现,通过分析Twitter数据,可以预测未来某一时刻消费者信心等事件。

三、实体检索

我们开通微博后,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博进行关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寻找那些自己感兴趣的用户呢?假如我对某主题X感兴趣,那么谁是X方面有权威的专家,谁经常这方面的微博呢?微博上的实体搜索就是解决微博用户类似的一些问题,帮助人们在微博上寻找那些经常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微博用户。实际上,这与早期的信息检索系统类似,人们在检索已被事先收集好的关键词,系统将人们的检索信息与事先收集的关键词进行比对,最终获得一个相关文献的排序列表。

实体检索时信息检索中比较简单实用的一种,是研究微博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涉及到如何定义检索单元,如何收集和划定关键词等问题。在这种检索中,我们检索某一词组时,系统返回的是与检索词相关的那些有影响力的微博用户。最成熟的实体检索模型是专家挖掘,在专家挖掘中,检索的模块是一个与作者查询相关的领域专家。

信息检索文献中已经提出了一些专家挖掘方法,例如在基于虚拟文档方法中,文献的作者由被他所写的所有论文来描述,也就是说,我们为每个作者分别创建一个由他创作的所有论文组成的虚拟文档,然后,我们就可以像以往一样基于这种虚拟文档来进行检索。在微博信息检索中,微博作者列表、微博用户之间公开的聊天数据组和提问与回答对等数据都是在微博实体检索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总结

本文已经讨论了一些关于微博信息检索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对微博检索效果也很重要的影响因素。(1)权威和影响力因素,类似于WEB信息检索中的PageRank,那些被转发很多的微博,或者粉丝很多博主发表的微博,应该在检索结果中体现出来。(2)时间性因素,由于网络事件的突发性,那些最早在的相关微博应该在该事件中有较大的影响力。(3)地理位置因素,当我们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查询天气是,检索系统应该根据者的地理位置信息给出不同结果。尽管者不会自己把地理信息标注在微博中,但是许多微博服务客户端会自动把地理位置标注在微博信息上,也许这些地理信息就包括在我们上文讨论的微博用户元数据中。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 实习 实验 考试成绩 绩效评价 量规

1.引言

信息检索课在高校非图书情报专业中被定位于信息素质课,选修专业覆盖文、理、工、农、医、艺术各个专业,开课对象从一年级新生到研究生,在一些学校成了公共选修课甚至专业选修课中的第一大课,关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研究成果丰富。笔者选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采用检索表达式“标题或关键词=((信息检索+文献检索+情报检索+计算机检索+文检)*(课+教学)-题名=(简介))-作者=(无)”查找与信息检索课相关的论文,再采用检索表达式“题名或关键词=((文献检索+信息检索+计算机检索+情报检索+文检)*课*(实习+实践+上机) -题名=(简介))-作者=(无)”查找与信息检索课实习相关的论文,剔除不相关的文献后将两者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从手工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到网络和电子文献教学,研究内容随着检索条件的改善而转移,对于信息检索课的关注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995以前属起步阶段,1996-2000年是初盛阶段,2001年以来呈蓬勃之势,其间与实习有关的研究从2000年起开始则增多(见表1)。

2004年以后,关于信息检索课学习效果评价的客观、公正和全面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郭丽翔,郑辉, 2004)认为“准确评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学习成绩,一直是这门课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各学校都有自己的考核方法,但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客观、比较统一的、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系统和标准。”文章建议各高校图书馆协作,通过完善考试题库的方法来解决成绩评定标准化的问题,但没有提到与卷面考试同等重要的实习报告、综合报告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标准化问题。(陈新颜, 2006)认为教师因材施教,学生自主学习,图书馆机检条件和师生利用网络工具双向交流和实习报告的讲评,是构建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四要素,开始关注实习效果的测评问题。(何钧, 2006)认为单纯以卷面考试或实习报告(包括综述形式)作为期末成绩主要依据都有问题。看到卷面考试作为测评的局限性,认为这种形式无法考查学生文献检索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检索技能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能力。同时认为单纯以实习报告或综述报告作为期末成绩评定依据教师作业批改量太大,对教师专业知识要求高,没有标准答案,成绩评定缺乏客观性。文章提出期末成绩由卷面考试、实习报告和出勤率等综合成绩组成,降低实习报告和综述的比重,以此降低主观评定对总评成绩的影响。(杜春光,杨广林, 2007)首次提出了信息检索课学习评价量规,包括信息获取与文化、信息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道德与法律意识五个一级指标,但缺乏可操作性。作者也认为这一量规还需要进一步给出二级指标的权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型才可应用。(刘颖等, 2009)看到了实习成绩评定方法对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将思路定位在实习环节多要素的主观评价上,认为“如何利用多元化评定手段,如实习报告、平时上机、综合实践等方法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值得研究。”(王玉香, 2010)也看到了单纯以卷面考试或综述报告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问题,提出将平时上机实习成绩和上课表现也纳入期末总评成绩。为了提高对实习能力的考察的客观性,文章提出将上机操作题和对编制检索表达式方面的能力考察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并纳入标准化考试题库。以这种形式考察信息检索综合能力的方法实际上已被许多学校采纳。

综上所述,信息检索课实习效果评价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格式化、定量化评测标准的制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所提方案均是避险而行,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实际上并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本文从评价量规的角度入手,对实习报告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使各个项目本身具有客观评价特征,并就实习报告不同模块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判分方法。

2.信息检索实验量规设计

2.1 量规概述

标准化考试引入中国教育界已有很多年,只是在以实践为特征的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时间较短。标准化的考试形式不利于学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这种测评手段也不能有效地判断学生在小组合作项目、真实情景任务等复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何晔, 2008)。从教学的角度看,量规(Rubric)是对学生学习绩效,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认知、态度和各种形式学习成果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的一套标准,特别适合于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学习或问题求解的活动,这种学习绩效评价所要求的评价方法不但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大多数量规在形式上是从多个维度划分等级和规定评价准则的二维表(钟志贤等, 2007)。

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学习绩效评价量规具有以下特点 (Jonassen, 1999):

(1)与教学目标、教学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特点相适应,提高评测的针对性,使训练目标更为突出;

(2)包括含有重要的评测点,便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知识领会、能力达标有全面的考虑;

(3)评测点的权重设定与教学重点和重要性相一致。对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诚信问题、态度问题、理解问题、效能问题、粗心问题、笔误问题等应按问题的严重程度给出不同的权值,以利于强化问题意识,加强引导;

(4)评测项目应客观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主观的、粗糙的指标既不公平也不利学生认识问题所在;

第9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文献信息能力 培养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应积极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技术是从信息中识别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开发和收集各种信息资源,更广泛、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如何有效获取和选择信息,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项基本功,人们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一 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能力是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要求

区别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走向专业技术岗位的学生,侧重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接触新事物、新观念,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的信息知识,获取信息就等于发现了工作。

2.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能力是高职院校学习特点的需要

高职院校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当前社会各项技术日新月异,特别像我院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更是发展迅速,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检索技能满足专业知识学习的需要;另外,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类综合性大学学生相比,高考入学成绩偏低,基础薄弱,知识面相对狭窄,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检索技能满足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同时,掌握相应的信息检索技能也是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3.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能力是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学生参加工作后会面临许多新事物,新问题,我们应培养学生依据所从事工作的需要检索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和自身学习,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掌握学习的技术和方法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重要,前者也就是我们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的目标。

4.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途径

掌握了科学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 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广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在当代社会, 人们需要终身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掌握了科学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在实践中便能根据需要查找文献信息,从而找到相应的可供吸取和利用的大量新知识。

二 高职院校学生文献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

我院图书馆藏书总量达85.2万册,专业类藏书比例占总藏书量的54%,其中电子资源有超星电子图书、CNKI和万方博硕论文数据库及期刊数据库,总容量达4.8T,内容涵盖文、哲、社科、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形成了以无线电通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图书为主,其他类图书为辅的具有我院特色的藏书体系。但是目前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此我们面向我院学生针对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情况做了专门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45%的学生了解图书和其他信息资料的分类及组织,55%的学生不了解;23%的学生知道《文献信息检索》的具体含义,

42.7%的学生知道一点,34.3%的学生不知道;17.9%的学生熟悉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途径与步骤,59.7%的学生熟悉一点,22.4%的学生不熟悉;4.0%的学生了解国内有哪些检索刊物,96.0%的学生不了解;55.2%的学生利用过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44.8%的学生没有利用过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56.7%的学生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43.3%的学生不会利用;50.7%的学生熟悉并使用过网上的主要搜索引擎,49.3%的学生不熟悉网上的主要搜索引擎且未使用过;50%的学生仅满足于弄懂书本知识和老师讲授的内容。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学生对其获取文献信息知识的意识不强,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不够,文献检索知识欠缺,这将给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不便。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其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

三 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能力的方法

1.加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第一,提供多种服务手段。在新生入学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基础图书馆应用知识和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图书馆应用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介绍图书馆的布局与馆藏分布,介绍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介绍图书馆图书分类及联机目录的使用。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是指网络工具与文本编辑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教学内容有:E-mail、网络浏览器、网络学习组、使用我们图书馆的集成系统搜索引擎和使用LED屏推荐最新图书消息等。另外,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还要有“信息意识基础”的教育内容。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检索技巧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促使其改变在中学时被动式学习方式,学习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即培养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接受意识。

第二,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是指适用于在任何学科与日常生活中持久的可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特殊的识别、检索、评价信息的能力,这是学生需掌握的基本能力,即: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信息源及信息索取途径,剖析典型的检索工具、参考工具书及专业数据库,重点放在检索策略的调整、检索结果的分析以及检索机能的训练上;二是学会对文献信息进行评价、鉴别、筛选、加工处理并加以有效利用,撰写论文设计等。三是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专业信息源,高效地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所需信息,组织与开发新信息,并对自己获取利用信息的效果进行评价,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能力,逐步养成信息思维习惯,形成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质和学习提高的能力。

第三,加强培训,提高学生利用数字资源的能力。要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培训。除定期举办学习辅导班外,还应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能力不强的学生,通过现场讲解和指导,帮助查找所需文献信息,扩大数字资源的影响。此外,还应通过讲座、演示以及报道利用数字资源取得的效果等方式,有目的地引导读者去利用数字资源。

2.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第一,新生入学培训。新生入学培训是基础的信息能力培养途径,以班级为单位,根据统一安排,分期、分批进行。各班级在图书馆员的带领下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布局、馆藏、提供的各种服务;通过图书馆员的讲解演示,了解图书分类、联机目录的使用及图书的查找方式;与此同时,将编制的文献信息使用手册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并将新生培训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光盘,放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或图书馆网页中,供新生随时到图书馆学习和阅读。

第二,举办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按照讲座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数据库讲座,介绍图书馆各种数据库的使用;二是不同类型文献使用讲座,介绍如何检索论文、查找相关专业文献资料等;三是不同学科信息检索讲座,介绍如何检索电子类图书和计算机类图书等

第三,进行检索方法培训。我院图书馆目前有电子技术阅览室、计算机专业阅览室、信息专业阅览室和社会科学综合阅览室四大阅览室。为了使读者更加熟悉图书馆馆藏,帮助读者查询馆藏图书,检索馆藏图书信息,进行读者信息、借阅信息、预约信息查询,续借,新书征订等工作,我们应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对学生就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进行培训。如查询《文献信息检索教程》一书,输入正题名,单击开始菜单,便可检索出该书对应的中图分类法编号为G252.7/4,进而知道这本书的典藏地在社会科学综合阅览室,使同学们很容易检索出所需阅读的图书。

第四,进行专业技术资料查询的培训。结合学院设置的专业特点,我们采取由相关专业教师和图书馆员共同合作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资料查询的培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高职学生注重的是动手能力,信息检索培训在教学计划中占很大比重,实践教学包括手工和计算机网络检索,它们是学生能否牢固熟练掌握检索方法,提高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专业实验过程中能够检索到大量与专业有关的信息,有利于专业论文(设计)撰写。对一些技术性强的专业,由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整理和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文献信息检索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学生文献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拓宽图书馆的职能范围。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网络的建立,是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应运用全新理念做好服务工作,增强优质服务意识,从传统借阅服务转变为现代化的信息服务,运用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手段,积极的进取心态,更好地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荣.图书馆服务工作如何应对数字化阅读的挑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