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6: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力资源专业技术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力资源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对策

在建立现代煤炭企业制度中,如何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对加快将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做大做强,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未来发展中,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必将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竞争的焦点则集中于“人”,对于当前煤炭企业来说“人”是发展之源,制胜之本。人力资源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更新观念和转变生活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人力资源是组织生存发展并始终保持竞争力的特殊来源,人力资源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依靠。现国有煤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从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改革管理体制,还是引进煤炭深加工技术,最需要的是人才;谁拥有了优秀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正是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专业单一、比例不合理 长期以来,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一直由工程技术、统计会计、文教卫生和政工等几种专业人员组成,而且绝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都从事采掘业或与采掘业有关的工作。如今面对国有煤炭企业市场化进程,发展以煤炭深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不仅需要各种专业的技术人才,尤其需要懂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管理及金融类人才,因此,以采掘业为主的现有人才专业结构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煤炭企业必须调整人力资源的专业构成。

2.人员短缺,流失严重 由于不满足煤炭企业的现状等原因而调离、辞职等,年轻技术人员的流失已经在部分企业中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一方面是煤炭企业流失人员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煤炭行业很难吸引到人才,近几年招聘需求专业的正规大学毕业生十分困难,即使是采矿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愿到煤炭企业工作,而且这种情况还越来越严重。人才短缺已严重的影响煤炭企业的发展,是煤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3. 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仍然缺乏完整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长期的计划管理,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留有深刻的行政管理的烙印,工人和干部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在管理人员中实行比照政府机关的级别制,专业技术人员地位、待遇与之不相匹配,这种模式强化了技术人员的“仕途”观念,使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去追求管理职位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这就使企业大部分技术人员失去发展空间,企业对技术人员的激励不足,从而影响企业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部分企业改革了单一制的职务结构而实行职务双轨制,即将职务分为职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两个系列,给专业技术人员以发展的空间。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问题。

二、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做好职务分析,以工作为中心设置岗位 要改变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缺乏的情况,首先必须做好职务分析与设计,通过职务分析,以工作为中心设置岗位,从根本上改变因人设岗的情况。在进行职务分析与设计时必须注重责任与权力的统一,在双轨制的基础上,分权才是解决专业技术人员激励问题的根本办法,没有分权,职务双轨制就是空谈。国有企业中管理职位的权力过于集中,而专业技术职务几乎没有任何对人、财、物的支配权力。因此,在重新进行职务分析的过程中应根据职务的需要合理分配权力,权力与工作内容、工作责任相匹配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前提条件。

2. 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由于难以吸引外部人才,只有依靠自主培养才能保证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培训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手段。煤炭企业应认识到人员培训关系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作为严重缺乏人才的煤炭企业,在保证培训资金充足和按时到位的前提下,应建立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计划,培养对企业有认同感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

在培训内容上可以减少学历学习,而向本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倾斜,尤其应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在职培训、进修、委托培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应尽量做到培训计划具有特色,能反映本企业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努力建立有特色的内部培训体系。

3.实行灵活的分配制度 煤炭企业一方面面临人才短缺,外部的人才不愿到煤炭企业来工作,另一方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不满现状,大量流失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为了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问题,除了认真做好工作分析与设计,做到责任和权力统一外,还要改变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的分配制度,实行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灵活的分配制度。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可以实行科研成果的利润比例提成、节约成本奖励等多种分配制度。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最大限度的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2篇

一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技术。掌握某一领域尖端的技术是企业运营的秘密武器,目前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以技术垄断为主。实现这种垄断形式的最主要条件就是拥有掌握具体技术的人力资源。利用技术研发新型的产品,以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是拥有专业技术。根据对我国的技术工人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在我国对高级技工的需求是巨大的,每年的短缺数量高达十万。当前,地方政府每年都将很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争夺高科技人才上。由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地政府逐渐转变观念,开始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培养。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最有效的培养人力资源的方法就是教育。所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建设力度。落实到各地政府,培养本地的人力资源周期相对较短,见效较快。因此可以说,做好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当地人力资源的连续性,从长远来看,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源素质。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由于全球范围内开始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往那种单一使用经济资源的模式不再适合今天的社会。我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资源稀缺,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过,若是可以合理利用人口,就可以将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口优势,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众多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例中,浙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其土地面积有10.55万平方公里,在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不多,不过却成了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根据历年来的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浙江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居全国首位,那么浙江要如何保持当前的经济形势,并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全省人口优势,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计算分析,对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人员中的比重进行OLS回归分析,最终得到的DW值是0.14。这个数字表明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同专业技术人员占人员比例有直接的关系。保证了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才能确保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从以上的论证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未来,经济得到增长后,地区会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入,继而增加高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对上述的分析进行总结可以知道,人力资源可以强有力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证明了人力资源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

建议通过协调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注重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对于如何培养人力资源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讨论:

1.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努力改善人才质量,增加人力资源数量。还是将浙江省作为案例,虽然拥有著名的浙江大学,但也应当注意建设其他重点大学。大学是培养区域人力资源的重要场所。政府部门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就业机会,给地方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创造出合适的工作环境,防止出现人力资源的损失。学校可以配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有目的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令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能够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2.大力引进外省优秀人力资源。只是依靠当地拥有的人力资源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地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往往会受到区域限制和平台限制,使得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所以地方政府应当吸引外来的人力资源,注重引进高端人才。为外来人才提供完善的发展平台才能吸引人才,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应该重点发展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这样才能有利于人才集聚。除此之外,对于人力资源也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但是人力资源的增加也会给区域管理增加压力。所以,地方除了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应当注意管理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最终让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推动第二、第三产业。以往占区域经济比重较大的重工业作为第一产业,要想实现生产率的增长和利润的增长就得增加资本投入。二、三产业需要的则是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源。历史证明了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一产业逐渐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对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各地地方政府逐渐削减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中国尚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需要加快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快产业结构布局调整,逐渐增加二三产业的比重,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区域经济要想平衡稳定发展,就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我国的现状人力资源利用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地区都存在落后区域,这些地区的基础建设往往不够完善,工作环境恶劣,导致人才流失,极大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最近几年,城市化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急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政府部门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长效机制对于扶持农村地区经济而言是必要的,适当的协助可以很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改善人力资源吸收机制。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1世纪,知识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值最高的因素。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对人力资源出现从未有过的重视。而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经济增长与在人力资源反面的投入成明显正比关系。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中,我国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得益彰。

1.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000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通过对GDP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3.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二、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三、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

总结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富丽平,于钦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4

[2]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特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反战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2)

第4篇

1.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000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对GDP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3.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二、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三、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5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职称工作局限于职称管理,没能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但在实际工作中,职称工作却没能真正意义上贯彻好这个理念,主要表现在:职称工作由于政策演变历史久远,历年出台的文件数量众多且繁杂,有些政策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有些规定缺乏延续性,有些讲述相关内容的条例却分布在不同的文件中。这不仅会造成职称工作人员难以掌握政策依据,更会使申报人员难以了解评审条件,从而加大职称工作难度。

(二)职称工作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没能上升到人力资源规划的层面

如今的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规定单位要具有一定职称等级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支撑,这样单位才具备市场的准入资格。这就需要单位把职称工作放到人才队伍建设和单位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然而,现在很多单位都认为职称工作只是基础的人事工作,不加以重视,更不知道如何运用职称评审和管理的手段来搭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职称工作受制于狭隘的认识,没能有效发挥职称在招聘与配置中的人才测评功能

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由于互不了解,存在着选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职称的核心功能就是人才测评,它凭借业内专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定,可以使用人单位降低选人用人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应聘者的就业成功率。但如今,随着体制的转轨,“职称无用论”的思想逐渐盛行,职称制度面临着诸多争议,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意识越来越淡薄,用人单位也很少再用职称等级的标准来选择人才、配置岗位,没能有效发挥职称在招聘与配置中的人才测评功能。

(四)职称工作受限于应付思想,没能充分发挥职称在培训与开发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职称申报对思想品德、学历、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论文著作都有明确的要求,本意是借助这些申报条件,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但很多申报者是为评而学,为评而考,为评而写,没有意识到申报职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没能对照评审条件从中查找差距并有意识地通过培训进行自我提升,进而忽略了职称评审对专业技术人员在培训与开发方面的正向引导作用。

(五)职称工作止步于评审结果,没能通过绩效管理手段有效发挥职称的激励作用

由于职称等级像金字塔一样呈梯形结构,越接近塔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就越高,上升空间就越小。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一评定终身”的想法,很多评上副高或正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存在固步自封想法,在工作上容易产生惰性,在专业学习上原地踏步,在业绩贡献方面停滞不前,这些因素都加速了职称激励机制的失效。所以,绩效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上的缺失,是现行职称工作激励作用不足的主要原因。

(六)职称工作仅限于资格的获取,没能与薪酬福利管理有效结合

传统的人才观念和评价体系往往只重视管理型人才的发展,而忽视了技术型人才的成长,造成技术型人才的上升空间不足。其实,职称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在实际运用中,职称级别有时候只是个“资格”,没有落实到职务中,没能在薪酬体系中体现出来,没有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高低对其工作水平的影响。

(七)职称工作忽视了职务的聘任工作,没能利用劳动关系管理手段防止人才流失

现行职称实行评聘分开,但有些单位往往只重视“评”,而忽略了“聘”,形成有“职”无“务”的现象。即使实行聘用制度,也只是形式上颁发一本专业技术职务聘书,简单规定了受聘职务及年限,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这对于辛苦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约束力,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往往“为他人作嫁衣”。

二、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职称管理向职称服务的转变

针对职称工作政策性强、各系列各等级评审文件重多、申报工作时间紧迫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多策并举,深化职称改革,要以国家职称政策为基础,结合本单位性质和岗位特点,规范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形成职称文件汇编,确保职称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既方便职称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又有利于申报人员了解政策。在开展职称工作时,职称工作人员要耐心细致、准确到位地做好职称政策的解释工作,让专业技术人员掌握职称评审政策,了解职称申报所需准备的材料,确保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能晋升相应的职称等级,使“职称管理”向“职称服务”转变。

(二)利用职称作为杠杆,调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实现人力资源规划

职称工作不仅是对专业技术人员授予资格,更是要为单位的人才战略服务,它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条在专业上晋升的通道,利用激励机制吸引、凝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调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作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重视职称工作,通过绩效和薪酬福利管理,充分发挥职称的杠杆作用,利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支点,支撑起组织的战略目标。

(三)突出职称的人才测评功能,实现事得其人、人事相宜

职称是用人单位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应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职称工作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担负着选拔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职能,它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应聘者,都要摒除“职称无用论”的思想,要重视和有效利用职称的人才测评功能,让职称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中可靠的第三方媒介,让招聘和应聘双方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实现双赢局面。

(四)利用职称评审,发挥对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引导作用

职称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它能够督促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职称对人才的积极导向和激励作用,借助职称申报要求,让专业技术人员能自觉对照评审条件,寻找自己与任职资格间的差距,杜绝应付式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实现自我成长。

(五)利用绩效管理职称,打破“一评定终身”的思想

为了破除“一评定终身”的惰性思维,就必须在职称评后管理工作中引入绩效管理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计划,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辅导沟通,建立职称考核评价,进行结果应用,实现绩效目标提升的全过程管理。只有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业绩贡献、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量化聘任条件,进行动态管理,才能使职称评审结果与应聘岗位有效衔接。

(六)建立职称与工资挂钩的薪酬体系,充分发挥职称的激励功能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职称可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业绩贡献在薪酬制度中的评断依据。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职称建立了另一条职业上升通道。如果让受聘后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职务晋升序列,在薪酬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薪酬待遇,这将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间的有效竞争和良性竞争,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缩短成长周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只有把职称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才能有效发挥职称的激励功能。

(七)运用劳动关系管理,实现和规范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契约化

第6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8(C)-0070-01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才作用的发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立,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通过培训、锻炼等方式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才能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唐钢第二钢轧厂整体装备水平老化,转炉和中型的生产线始建于四、五十年代,最新的棒材生产线也始建于八、九十年代。面对激烈竞争的钢铁市场,企业要发展、要创效,不能走拼设备的路线,只能靠人、靠管理。为此,第二钢轧厂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凡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的员工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育才理念,紧密依托厂内现有人力资源和生产条件,以强化培训为基础,岗位锻炼为平台,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特别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理念更是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的动力。唐钢第二钢轧厂在整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主动超前、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我不影响他人,我不影响自己,我不被他人影响”的责任理念、“扎实高效、雷厉风行”、“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极致”的工作理念、“用户非常满意”的产品理念……该厂将这些理念汇集成册,发放给每一位职工,同时还将其制成宣传牌悬挂在车间通道、橱窗、走廊等场所,使这些理念深入人心。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人才成长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分层次开展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培训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员工觉得被重视和尊重,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热情。近年来,第二钢轧厂在职工中树立了“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训,现场是最好的培训课堂,技术攻关和设备异常是最好的考题”的培训理念,提倡全体职工要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同时,该厂紧密依托生产和管理实际,针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三个层次人才的不同的素质现状和培训需求,分层次进行培训,制定真正切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并注意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三、搭建平台,锻炼人才。人才培养是基础,合理使用是关键。第二钢轧厂紧密结合厂内技术攻关、设备改造、创新管理等工作中,搭建平台,锻炼人才、使用人才。实施岗位锻炼。岗位锻炼对象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目的是丰富他们的职业经历,拓宽工作视野,增长业务才干,以满足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在新入厂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中试行见习副作业长制,为有志青年提供锻炼成长的平台。在选拔过程中,按照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明确选拨条件、工作职责、待遇、培养及使用方法,采取定期检查、总结、考评等方式进行跟踪管理,对不合格者随时淘汰。成立专家工作室。为了激发更多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到厂科技创新工作,厂成立了以个人姓名命名的专家工作室,并选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入厂本科以上毕业生组成科技攻关团队,致力于推动厂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通过专家工作室这一平台,既为有志青年打造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为全厂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四、完善机制,激励成才。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制定人才职业发展规划,分三个层面铺设成才路线。即操作技能人才路线、专业技术人才路线和管理人才路线。其中操作技能人才发展路线: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路线: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四级专家三级专家;管理干部发展路线:副科级干部科级干部处级干部公司级领导。同时这三条路线可以交叉发展。在操作技能人才可以参加操作技能专家的评选,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参加专业技术带头人和三四级专家的评选。实行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第二钢轧厂把评分表法和目标管理法相结合,依据岗位职责差异,分别针对科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制定了考评办法,使绩效考核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绩效考核结果与其职位变更、年终评比、疗养、进修学习等挂钩,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总之,近年来,第二钢轧厂通过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职工素质,锻炼了职工队伍,提高了职工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了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的进步。

作者单位:唐钢第二钢轧厂

作者简介:王春玲,女,汉族,大学文化,唐钢第二钢轧厂人力资源科,经济师。

参考文献:

[1]马晓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胜任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 评价体系

电力企业是典型的生产型企业,企业安全和生产管理的基础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企业充分开发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以及提高员工能力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缺乏对岗位胜任能力的考虑,影响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电力企业在应用人员评价体系的同时,需分析各个岗位的岗位特征,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同时,将模型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做到人岗匹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人员评价体系概述

1.1 人员评价体系概述

人员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思想不断发展,人才评价体系也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其在人才选拔、人员培训以及日常考核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发挥其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1.2 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现状

毫无疑问,电力企业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员评价体系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评价体系在专业技术人员上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使得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充分肯定电力企业多年来在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上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认识到当前所建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具体来说,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电力企业所构建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只是简单地包含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技能要求,而忽视了诸如价值观、心智模式等因素,导致评价体系不能全面综合评价专业技术人员。

1.2.2评价体系的定位不明确。部分电力企业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测评体系应用时,只是单纯把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缺乏对评价体系的定位及意义的深刻理解。

1.2.3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大多数电力企业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并没有系统地从提高企业效益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

2.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体系的构建

2.1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概述

胜任力是指个体具有的、为了达成理想绩效以恰当的方式一贯使用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性动机、特质、思维模式、心理定势、以及思考、感知和行动的方式。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岗位构建起来的胜任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它描绘能够有效区别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的动机、技能、能力以及在特定工作岗位或者特定层级所要求的行为特征。

2.2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体系的构建原则

2.2.1确定性原则。确定性原则是对评价体系标准的要求。对评价标准的定义需明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抽象深奥,更不能引起歧义和误解。

2.2.2多维性原则。多维性原则是指多角度综合考虑专业技术人员所需的岗位胜任力因素,避免出现构建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不健全的情况。

2.2.3战略性原则。战略性原则是指要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去分析研究,清楚理解体系对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上的巨大作用。

2.2.4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在设计人员评价体系过程中,通过推选代表的方式让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将最终的评价体系结果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公开。

2.3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企业文化及其战略进行梳理,同时对岗位工作的能力要素进行梳理

在正式构建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前,成立相应的项目评价小组。根据公司制定的企业战略,认真分析企业内外部情况,梳理当前的企业文化。最后,集中梳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作的能力要素,建立技能岗位的评价规范,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上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评价要求。

第二阶段,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目的,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首先,明确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目的,了解其对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改进其工作、引导其行为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岗位分析、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明确技能岗位所需的胜任力;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分析法、资料分析法和360°评价来进一步获取构建体系所需的数据资料。最后,整理和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资料。

第三阶段,胜任力特征建模

要科学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就需要形成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从中获取评价体系的相关要素。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岗位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选取一定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提取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特征建模,将胜任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一一对应,从而更全面科学地获取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要素。

第四阶段: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人力资源量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中,根据全面客观的原则,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绩效、个人技能素质、工作态度、价值观、工作动机等胜任力因素,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三级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具体见表1。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因此对各指标不能等量齐观、简单相加。电力企业要根据各指标对实际目标所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和确定不同的权重,也就是要确定指标在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数量表示为权数。一般评价指标越重要,则权重数越高。确定人才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在具体应用中,多采用层次分析法。

总之,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评价体系的流程如图1所示。

3.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企业在成功构建基于企业文化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后,必然要将其运用到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具体来说,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在电力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三方面。

3.1评价体系在招聘中的应用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应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工作中,是基于高绩效的追求。具体来说,对照构建的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层次,深入了解应聘者的胜任力特征,进而判断其每个层次的胜任力水平与最佳候选人的胜任力水平的匹配程度,最终提出录用建议。

3.2评价体系在培训中的应用

企业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标体系,以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评价规范为依据,建立各工种培训评价试题库。同时,统一培训师资力量,做好师资的“传、帮、带”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以专项轮训工作推动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的开展。最后,推动“培训、评价、使用、待遇”联动机制,真正实现培训与评价的深度结合。

3.3评价体系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的绩效考核仅包括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考核,而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是包括态度、知识、技能、个性等胜任能力在内的一个系统化的考核体系,是绩效考核的一种新的思路。同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评价体系将胜任力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使得胜任力不但作为绩效实现的依据,也是绩效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绩效管理方式,促使技能和企业的胜任力水平提高,真正促进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

4.结语

对电力企业而言,专业技术人员是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成为实现电力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具体实践中(如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岗位―企业”的匹配,对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盛宇.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县级供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6):41-43.

[2]李云翔. 基于企业文化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2007

[3]杨慧.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03,07:94-95.

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优化 采油三厂 效果  

一、采油三厂人力资源概况 

 

目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劳动用工总量5276人,其中女员工1866人,男员工3410人。按岗位类别划分,管理人员887人,专业技术人员280人,操作人员4109人。按用工形式划分,合同化员工2713人,合同制员工2003人,其他用工560人。 

 

二、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因 

 

1.员工人数紧缺与上市公司控制用工数量之间的矛盾。第三采油厂作为国外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分支企业长庆油田分公司的一个生产机构,不是独立法人,不具备招收员工资格,上市公司严格要求控制员工总数,这与油田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型岗位员工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2.员工综合素质与油田快速发展的矛盾。在油田大发展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在管理能力、执行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个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不足,影响着构建和谐企业、履行企业三大责任及团队建设。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油田快速发展对管理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操作等方面的需要,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油田快速发展的矛盾。在旧的人力资源分配政策的影响下,采油三厂一直依靠油田公司的持续招工补充岗位空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方面很少有所尝试。特别是在重组改制以后,人员的进口被堵死,油田却空前快速的发展,这使得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全不能满足新形势。 

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采油三厂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员紧缺和油田大发展的矛盾中寻找一条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新路子。为采油三厂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采油三厂优化人力资源的具体做法 

 

经过几年的发展,采油三厂的原油产量已经由2002年的200万吨上升到了2006年的265.4万吨,“十一五”期间,原油产量将跨越300万吨,向400万吨冲刺,油田发展对队伍结构、人员素质、组织形式、用工形式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建立适应油田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效缓解人员紧缺的矛盾,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实施创新,凸现了“一剥离,五优化,一考核”的管理特点,为采油厂优化人力资源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 

(一)“一剥离”即引进社会化服务,实施辅助业务剥离 

2005年以来,采油三厂依据“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具体要求,逐步建立起了辅助业务剥离和社会化服务的用工管理模式,将后勤管理社会化,有效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的现状。 

(二)实施“五个优化”,促进人力资源有效管理 

1.配置优化。从2002年以来,采油三厂先后从全国各大院校接收高校毕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221人;从长庆石油学校、长庆石油技校引进高技能专业化骨干操作人才500余人;在全厂范围推进管理人员岗位竞争机制,使266人通过竞聘走上了一般管理岗位,有82人走上了科级管理岗位,从而有效补充生产岗位对专业技术管理及操作人员的需求,为“人尽其才”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改革优化。2002年以来,采油三厂通过优化管理层次、简化管理机构、实行生产管理靠前指挥、合理调配员工倒休制度,精简了部分机关和后勤生产辅助人员,缓解了新区和生产一线对人员的需求,严格控制了人员一线向二线、老区向新区的转移。

3.管理优化。采油三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教育引导,政策激励,活动熏陶,感情凝聚的方法,努力营造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的文化环境,从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操作人员队伍建设三个层面,通过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组织面向全厂各类员工的公开招聘,建立操作人员技能等级管理的办法,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舞台。 

4.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开发员工的能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思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采油三厂通过分层次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员工培训的激励机制、实施员工“双元制”的素质提升教育,增强了全体员工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员工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5.技术优化。自2004年以来,采油三厂引进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分析”系统6套,在靖安油田和盘古梁油田的部分配水间和接转站开始试运行并取得成功,逐步完善网络系统建设和视频监控网络系统,为人力资源挖潜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减少了用工,工作质量和劳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视频监控网络系统的应用,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有效弥补了人员管理的缺陷。 

(三)实现绩效量化的人性化管理,深入挖掘人员潜力 

1.建立岗位激励机制。一是在人才使用上,实现能者有其岗。要敢用人,即扬长避短,敢将有特殊能力的人安排在特殊岗位上,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承担。要“善”用人,即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根据人的能力选配合适的岗位,进行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善于“帮”人,有容才之德,尽力为人才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有适合自己能力的事做,有创新的事做,有在本岗位出成果的机会,这就真正作到了“能者有其岗”。 

二是在人才激励上,作到能者有其享。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因此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的需求,善于用利益驱动机制来激发人们的工作创造性;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给每个员工以充分的尊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第9篇

一、评定范围

全县各类企业中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符合有关条件,均可申报评定相应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经济、会计、统计、审计、计算机软件、翻译等“以考代评”系列除外)。

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中直接从事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符合有关条件的,也可参加乡镇企业工程系列初级职务资格的评审,但评审的任职资格只在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范围内有效。

二、推荐评审的条件

申报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和业务能力,任职期限内各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继续教育学习达到规定学分;学历、任职年限和专业工作年限达到规定条件。

(一)继续教育条件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内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须达到20学分。

(二)学历条件

国家正规院校、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中央和省委党校、省干部教育领导小组等颁发的毕业文凭且专业对口的,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有效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是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其专业工作年限条件要适当从严。

(三)任职年限、专业工作年限条件

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任职年限和专业工作年限必须同时达到规定年限,具体规定见表一。晋升乡镇企业工程系列初级职务任职年限和专业工作年限见表二。

三、推荐评审的程序

为最大限度地方便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随时申报、集中受理、分批评审”的办法,即:符合条件的个人向单位申报,单位审查合格的,申报材料不再分系列呈报各主管部门,可随时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受理人数,分类、分批提交相应的系列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乡镇企业工程系列初级仍由县中小企业办公室受理材料并组织评审。当年度的最后申报、评审时间按市里的要求执行。具体推荐程序是:

(一)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请,填报有关评审材料并提供有关证件。

(二)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认真核实,重点审查其申报材料、证书和证明等是否真实、齐全,内容格式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三)用人单位组织填写《推荐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六公开”监督卡》,同时将审查核实并经相关人员签字和单位盖章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按规定进行张贴公示。

(四)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的,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中的“单位(核实)意见”栏内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负责人签字后,将评审材料呈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县中小企业办公室。

四、推荐评审人员需申报的材料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1份;

2、《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不得复印);

3、《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一览表》初级15份(其中原件3份);

4、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成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其它代表性著作、论文、作品等(不得超过三件)原件;

5、成果及奖励证书原件;

6、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聘任书原件;

7、原低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

8、《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六公开”监督卡》1份;

9、继续教育证书(附任期内各年度的培训结业证书或其有效材料原件)。

有关表格可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

五、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按期定职

对国家教委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不含“五大”毕业生),见习期满并考核合格,可直接确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体规定是: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员级”职务;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二年,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助级”职务;大本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助级”职务。

对于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不能进行按期定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可根据情况参加评审,由相应评委会评审确定任职资格。

定职时,单位要对符合定职条件人员的政治表现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水平、成绩等进行全面考核;经考核合格者,填写《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单位将考核意见填入《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盖章后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上报审批时须同时提报以下材料:

1、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加盖单位公章的毕业生就业分配介绍信和转正定级审批表复印件;

3、任期内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六、县外调入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确认

从县外或条条管理单位中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在原单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调入后未被确认的,均需办理确认手续。

需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要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填写《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盖章后,连同工作调动介绍信、原《专业技术职务呈(申)报表》、任职资格证书原件、聘任书原件、毕业证书原件及其它专业技术档案一块报<,/SPAN>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确认手续。

七、有关费用的收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