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7: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食堂标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
2、为了你和他人健康,不要在饭堂内吸烟。
3、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4、爱护公共设施,尽你我应有责任。
5、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6、节约就是美德。
7、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9、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10、相互礼让,自觉排队。
1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2、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
1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4、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5、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16、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才。
17、滴水凑成河,粒米凑成箩。
18、敬业修德强能健体。
19、病从口入,请讲卫生。
20、病从口入,饭前洗手。
21、一粒粮食一粒汗。
22、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23、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
24、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25、浪费犹如河缺口,节约好比燕衔泥。
26、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27、敬人容人,助人爱人。
28、节约是美,浪费是丑。
29、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3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1、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32、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
33、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34、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35、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36、当患有传染疾病时,应避免共同进餐。
37、用膳后应自觉清理剩菜残羹。
38、知青的年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39、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4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41、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42、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43、有序用餐,文明用餐
44、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45、《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46、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47、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48、耐心是一种美德,意味着许多的等待。
49、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要结合教材和孩子们的特点,运用自然、快乐、富有童趣的课堂表演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英语素养。本文从课前巧表演、复习秀表演、新授插表演、课后练表演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开展表演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表演
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程,要求提升孩子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实践运用能力,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促使孩子们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该将课堂表演作为英语教学的有益补充,并以此吸引孩子们投身英语学习,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给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情景舞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课前巧表演。对于学习任何语言来说,适合的歌谣和歌曲都是学习语言的良好载体,因为适合的歌谣和歌曲以其独特的音、形、象可以深深地熏陶着学生求知的欲望,吸引着学生求知的目光。有相当多的英语歌谣和歌曲旋律优美、活泼生动,而且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小学英语教师若是抓住合适的时机在上课前巧妙地开展表演活动,就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表演时,教师能够适当为学生进行角色分类,并合理编排肢体动作,例如:让学生说一个英语单词,同时,用肢体语言表过出来,等等。通过这样的课前“预热”表演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情境中,为更有效地投入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复习秀表演。学习英语需要温故而知新,需要不断地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英语素养。教师每次在教授新知识前开展的复习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对语言的活用积累过程,也是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新学内容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每次复习新知识前,需精心备课,将需要复习的内容串成有趣味性、有连续性的故事情境,引导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表演。例如:组织孩子们根据已学字母复习串联句型以及对话的表演。教师可以首先采取猜谜形式出示若干所学字母,然后,让孩子们按顺序上台站立展开表演:
T:Boys and girls,let´s have fun. It´s dialogue time.
A:Hi,I have a cake.
O:Oh,it´s yellow.
A:Yes,it´s a yellow cake.
…(手持字母的学生逐个用符合自身字母特点的句型和同学对话)
I:Nice to meet you,K.
K:Nice to meet you,too. Look,I´ve got a new kite.
I:Let´s go and fly kites(.同时表演歌谣Fly kites)
K:OK.
A:Hey,I and K. It´s eight o´clock. Time for school.
…(诵唱歌曲Go to school)
I & K:May I come in Sorry,we are late.
孩子们齐说:That´s all right. Don´t be late again.
通过上述温故知新的表演活动,孩子们在亲身参与过程中,不但潜移默化地积累、应用了所学语言知识,而且参与英语教学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3.新授插表演。英语教学就是要不断地传授新内容,不断为孩子们解决认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若将传授新知识的过程安排得过分严肃,缺乏新意,一味进行反复讲解,一味让学生机械听讲,其最终的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小学英语教师在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新授内容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时地穿插一些有针对性的表演活动。例如:句型接龙表演、词汇单项表演、角色互换表演、英语歌曲表演、歌谣韵律表演、听力肢体表演以及简单的歌剧表演等等,那么,小学英语课堂必将更加精彩。笔者在教学语音知识内容时,首先是帮助孩子们理解并总结单词中相同字母的发音规律,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孩子们出示一些韵句或绕口令,最后,组织孩子们通过现场表演,来体会语音,加强语音的积累,进而把握节奏的变化:
I´m a cat,cat,cat,in a cap,cap,cap.
A fox and a dog box for a cock.
A fat black cat,sat on a mat,waiting for a rat.
富有趣味的亲身表演,可以让孩子们在体验成功的口语表达后,更增添了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渴望,真正让英语知识更加简单易学。
4.课后练表演。在英语课堂之后开展表演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应用新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开展动作场景表演活动。例如:笔者在教学职业类单词时,就通过示范引导孩子们运用下列句型开展表演:I´m a …,He/She´s a…,We´re…,What about you?孩子们在模仿上述句型时,就通过各个学习小组接龙方式来完成表演活动。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复习到了人称代词、be动词等旧的知识点,而且还巩固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英语情境中深化理解、掌握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仅仅围绕着书本知识进行是远远不够的,适当地开展表演等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广大同仁必须要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各种有益于巩固孩子们语言技能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魏明明.浅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
关键词:“三维”目标;语文素养;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13-2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能力培养的多样化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顾传授知识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原来的应试教育就过多地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割裂开来,培养出来的只是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我们应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应完成的第一个目标。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几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文章中,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师生交往的平等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教师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有效参与学习的主体者、主动者。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三、注重学习方式的民主化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在人的客观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消失,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消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融,有机结合。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如学习《渔父》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分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小组。课外他们为表演好课文内容,献计献策,选资料,互相帮助,学习研究。有的编歌舞、话剧等。等到课堂交流时,在课堂上尽情展现,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对课文的理解收到了显著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揣摩、品味、欣赏文中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四、注重课堂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回答后可以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在评价中,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中还经常多用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五、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中。如,学习的《我的母亲》等歌颂父母的课文时,笔者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能对学生心灵产生强烈震撼,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如学习了关于环保类的文章后,布置学生开展对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类似这样的活动,把语文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扩大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新课程所要求的对学生实施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六、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而美国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加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的知识就是这么多,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已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七、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强化体验。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是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的介质。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能力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失败。要强化体验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特阐释和创新理解,相信学生的自我经验,肯定学生的自求自得。
结论跟过程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一对非常核心的关系。传统上基本是重结论的,它有过程,但它是从属服务于这个结论的。只有结论才是目标。新课程非常强调过程,认为过程本身就可以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标在阐述目标时就是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试一下,这本身就是目标,不是说你尝试一下最后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才是目标。过程本身就是目标。现在我们提倡研究性学习,实际从小学就开始要求,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本科生、研究生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它得出的结论可能十九世纪就己经达到了,但你能说这个没意义吗?但是这个研究过程对个人的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你要小学生从小就开始研究性学习,就要成为小发明家、小创造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也不是目的,目的就是获取这么一个研究意识,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小学英语 表格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59-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我们渐渐学会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扎实的方法去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但面对班量大,课时少(且多在下午和上午的三四节),教学内容繁重且无后援的教育现状,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和一周的三节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长此以往,不但教师疲累,且容易造成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形成或推出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1]
一、“表格教学”的意义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慢慢发现表格是一种有效的,多功能的教学形式。它不但运用在教学中能化解教学的难点,而且也能用此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尤其是在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中效果十分明显。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学生们为了一个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而且教师也能通过表格对学生们的学习现状一览无余,让教师能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们的学习动向。
二、“表格教学”的运用方向
表格的运用从三个方面入手:在教学中“巧用”,以此化解和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评价中“活用”,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后管理中“妙用”,用此培养小助手,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三、“表格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表格在教学中的“巧用”
表格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应用表格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且能化解学习的难度。它能用在词汇的认读上,对话的操练上,语篇的输出上。它也能整合所学知识,用在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上。而且通过表格提供的信息点,能让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从某种程度上,它也能消除学生们的畏难心理。例如:PEP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 ? Part B let’s talk一课,可以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要素制作为主题是“My day”的表格,让学生反复运用“Hi, I’m…, I’m 12.I get up…”等常用语进行练习。这样,通过填写这一表格,首先,能让学生准确认读,理解这些短语,同时对自己的一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次,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框架,为对话操练和后来的语篇输出做了准备,而且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诸如此类的表格,在我们的教学中随处可见。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需求设计出各种形式的表格,并用其辅助教学。
(二)表格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活用”和课后管理中的“妙用”
评价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甚至是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推波助澜。
利用表格这一形式我们可将课堂评价延伸到课后管理,让学生为了一个目标而能坚持努力。好的课后管理,将能成为我们的“第二课堂”,从而能整体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四、“表格教学”的操作方式
制定表格张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表格内容以加分、减分的形式设计。分为课堂评价和课后管理两块。课堂教学多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如:积累小彩旗、男女分组竞赛等形式。最终获胜的小组可以为该组的每位同学加十分并将其积累到表格上。课后组长负责检查组员单词的认读和对话的读背,并按要求加分,签字。而后组员找班长出示课本上由组长所加的分值,由班长统一加到表格上。每四周算一次总分,积到120分的组员,可得一张“英语小博士’奖状。积分最高的小组,全体组员都要受到表彰。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表格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这种主动性不是随着下课铃响而结束,而是一直在坚持。这种坚持解放了教师,锻炼了学生,巩固了学生们的学习。教师通过表格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动向,学生可以通过表格看到自己、组员和同学的积分进度并会进行对比,有对比就会有进步,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动力。而今我们在运用表格时已得心应手,学生们也以习惯和喜欢上了这种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总之,通过不断的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在以后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中还会继续采用,继续加以拓展和改进。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交际学、逻辑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我们在体育课堂中,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称之为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1.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经常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队体育课的教学毫无兴趣,希望体育教师安排自由活动,以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师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师把自己当作遥控器,是一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对这种毫无艺术而言的反复教学,早已厌倦,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多教几遍才能使学生勉强接受。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得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得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
2.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艺术的作用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诚如刘勰所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现代教育语言表达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社会效应是隐性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下面从心理学方面的原理来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作用。
在心理学中,把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之为学习动机,这种内部动力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要学”所引发的。在小学的众多课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需要能浅层地体现出“我要学”的动机。在课堂中,教师一定得把学生这种本能、浅层的学习动机加以煽动、引导、组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这样才能使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如教师不在语言上进行艺术化的思想教育和煽动,任其自我放矢,这种本能的学习动机很快会消失,并且产生负面影响。
在课堂中,学习效率随着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而提高的。学生学习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学生学习动机,要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在于教师在语言上的煽动、诱导和组织。我们只有把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提高、加强,使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转化为更高层的主导学习和“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在任何的时候的学习都是高效率。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表达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班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3.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又如:“这节体育课,你们又迟到了。”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3.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3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干瘪做作、呆板单调,学生听到教师老是那么几套俗语,就回觉得教师很做作,很假,说话没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3.4态势语变化技巧
态势语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在体育教学中,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饿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是极其丰富饿微妙的。教学态势,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将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课目的标志之一。在别的课目的教学中,可以借助黑板、电化媒体等把内容形象化。总要求:感情态势表现必须与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必须直白而含蓄,自然恰切,精当和谐;教学态势表现前与教材和教学任务紧密相连,必须与语言想吻合,同步进行。
3.5辞格技巧
语言辞格是一种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具体的课堂环境特点选择最贴切、最完美的形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要为学生的所愿意听、乐意听,除了要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规则外,还需做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辞格技巧。
3.6幽默技巧,
幽默是外来词,意指言语行为有趣、滑稽可笑,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它是经愉悦的方式使人获得精神快攻感的一种行为特性,其影响力不仅仅是博人一笑。要善于运用幽默,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堂 生成 教学效果 晴雨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24-02
在"少教多学"理念下要提高课堂效率,无外乎教师的导学案设计、学生课堂表现和师生互动的生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位置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说明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是很重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现代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因此,学生和文本之间,必定会由于"精神联系"、"对话和交流"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话语"即"生成"。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能"生成"学习策略,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能"生成"学习时空。当然,"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这样,课堂"生成"可以让错误变得美丽。为了使"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师生发挥潜力、张扬个性、提升素养、充满诗意的心路历程,我们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随时发表自己的疑虑、独特体验和感受,从而使师生间形成"对话和交流"(这一定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但这里的对话,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和课堂教学的理念,绝不能在课堂上采用"逼问答案法"教学,引导学生猜测,让学生落入"陷阱""圈套",这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第二,教师要发挥教学预设和主体引导作用,要防止学生为求"生成"而远离文本和学习目标。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是辩证统一的。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此外,课堂教学是在一个集体中实施,这里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等之间的对话,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十分重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并不是所有答案都对;所有答案都可以,也不是质量都一样好。尽管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对话和交流"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话语"即"生成",即使"生成"是错误也美丽(目的是不让学生变得唯唯诺诺、汗不敢出),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握"生成"是错误的程度(目的是不让学生信口开河、满嘴胡话)。廉价的歌颂对于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学生,尤其是有一点思想的学生,即使不以为你是在调侃,是在恶意嘲讽,也是没有一点益处的。比如,钱梦龙老师教《故乡》时,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后发问,教师引导:
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
生:"有"。 "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
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也行。
生:用横字就显得这些村庄是乱七八糟的。
生:村庄好像是横躺着。
生:给人悲凉的感觉。
……
生:97页倒数第3行,母亲说:"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为什么顺便拿走呢?生:贪小便宜。
师:对,是有这种思想。但这也似乎反映了一种情况,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的情况……
生:生活贫困。
……
生:历史是发展的,但故乡却倒退了,难道历史会倒退吗?
师:对啊。这问题怎么解决呢?
生:后,历史倒退了。
生:我不同意。了封建王朝,这是很大的发展。
生:历史发展有兴旺的时期,也有衰败的时期。
……
生:96页倒数第5行,"他不咬人么?"这"他"应该是"它"。
师:是啊,有的同学说鲁迅先生写了许多错别字,是么?(众笑)谁能解决?
生:在"五四"时期,"他"和"它"是通用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来的。
师:对啊!看到的就马上能用。的确,"五四"时期,"她"、"他"、"它"都是一个"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其课堂教学呈现为一种以课文为凭借,以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和发展智力为内容的综合性训练结构。这决定了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课堂模式在操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前提测评,要做到集中测评和随机测评相结合,准确把握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调控教学,及时补偿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布鲁姆提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能力、情感前提特征和教学的质。他认为,这三个变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别占50%、25%和25%。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对学习新课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诊断性检测,检测学生学习新课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情感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学习,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训练结构,使得教学过程比较复杂。其它学科,如数学,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单一,要么集中于一个知识点上,要么是互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前一个知识点是后一个的准备,而后一个知识点是前一个的发展,其前提测评集中进行比较好。
小学语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总是好几个,涉及的训练点多、面广,既有词句段篇训练,还有听说读写训练。训练过程是以课文中心思想为中心的环形训练内容的推进,而在各个阶段又各有所侧重。这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前提测评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往往不可能集中进行。因此,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前提测评,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能集中的就集中进行,不能集中的就按教学进程分散安排,做到集中测评与随机测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补偿矫正。
二、认定目标,要分层认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认定目标”这个环节,我们过去称为“展标”。为了更加准确地体现目标教学的特点,改用了“认定目标”。“认定目标”指的是学生知道自己在这一节课中学习的目标。这一环节,对学生自己来讲是一个认可的过程,是使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成为为自己学习定向的目标的过程。为了充分发挥认定目标对教与学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我们认为认定目标可以按照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1.起动认定,粗知目标。
就是在新课开始前组织认定目标。此时认定目标,学生只能是粗略地感知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起定向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认定过程,激励学生为达标而学的信心,使之心中有数。
2.同步认定,细知目标。
就是随着新课的进程,适时告诉学生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目标。这是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也可以根据同步进行的反馈活动,调控教学。这时的认定目标,已不是粗略的感知,而是与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的理性认识了。
3.小结认定,深知目标。
就是在教学结束前,结合教学小结,对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价。这次认定目标,是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的概括,既是对本节课教学的再一次导向,又是对必要的矫正、补救活动的激励。小结认定应该实事求是,不走过常
三、导学达标,一要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二要按学科特点构建学科达标模式,分段达标
前一点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讲的。当前小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严重影响了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言这个工具只有在语言实践中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扎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目标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要求95%以上的学生都能学会,都能达标。只有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训练,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是导学达标这一环节的出发点。
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理论,适用于各个学科。在具体操作上,基本模式的学科化和课型化,主要体现在“导学达标”这个环节上构建的学科达标模式。
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达标模式,要遵循这样三个要求:
1.要以目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这主要是:
――教育观。目标教学是义务教育的教学新体系。义务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学生观。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有个性差异的人。人的智力存在着差异并呈正态分布,但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能力倾向预示着学习速度,而不是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或复杂程度。因此,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都能够学好,并达到掌握的水平。
非智力因素影响、制约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情感、态度对达标有重要影响。后进生的出现,主要是由学习过程中失误的积累造成的。
――教学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由学生的学适应教师的教,转变到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上来。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教学观的根本变革。
――评价观。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只在于给学生评分、划等,而在于为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与学的手段。因而,教学评价重在评过程,不只在于评结果。
――质量观。教学质量不再是只看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是主要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促进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就是要看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发展的情况,要看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诸方面的全面达标。
.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主要是:
――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如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都要经过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两个阶段。再如,学生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达的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
――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统一规律。学习语言文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把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发展智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
一堂好的小学语文课有以下几项标准:
1、教学目标达成:目标是先导,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统帅。看一堂课好不好,成功不成功首先要看教学目标;
2、目标达成意识强:教师要紧紧围绕目标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 教师教学的每一步骤都能清楚地看出是在直接或间接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3、教学理念贯彻:理念先进,行动正确,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体现理念, 理解贯彻理念准确全面。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提高效率;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活化措施;备课;反思
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效率越高,效果越好。教学效率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率,它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结果的一种呈现方式,既涉及到教师的教,又涉及到学生的学,更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满意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提高整个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
然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直困绕着黄梅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广大教师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尝试、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一种新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位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在应试教育条件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许多学校采取的是时间加汗水战略,大搞题海战术。这种方法固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师生皆埋首题海,疲惫不堪,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大,这无疑会成为制约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一道屏障。在强调素质教育、倡导研究性学习、宣扬学习革命、追求科学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再简单沿袭过去的那一套作法,而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轻负高效的理想目标。
新课标在目标上改变了过去的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由教课本变为用课本教,所学知识已不再限于课本,而是更多地联系了生活和实践,变死知识为活知识;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的选拔功能,旨在促进学生的成长。这将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尽快努力适应,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理念,树立长期学习的观念,与同行间合作、沟通、资源共享,并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学习和借鉴先行课改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有效作法。
二、理顺关系,以导促学
以往的“满堂灌”式和“注入式”的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单向式的教学,只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限制和约束,思维不活跃,难以发散开来,情感难以充分调动起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学效率与效果自然受到影响。
以上情形的出现,根源在于没有很好地理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要大力提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潜在的探求心理和积极因素,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坚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摒弃“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作为教师,重在转变角色,由施教者变为引导者,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实行启发式教学,在讲清脉络、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少讲多导,把自学的方法及能力教给学生,把主要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消化、巩固、提高和创新,若有疑问,可由教师解答,也可师生间相互讨论。同时,作为教师,应有一种民主、宽容以及开放的心态,相信学生会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并提高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努力尝试;创设一定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互相帮助和学习,不断体验到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教师的“导”归根结蒂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导”只是手段,“学”才是根本。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才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才会学得全面,学得深入;才会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三、把握基础,突出能力
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有了基础,也未必就有较好的能力。知识需要全面而扎实,而能力则需着重培养。
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能力立意,而能力的核心则是思维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实效,既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巩固,又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可以把日常教学分为两个层面:一为基础层面,二为能力层面。对于基础层面的东西,要注重全面夯实,不留死角,学生通过自习、识记、做笔记等基本可以解决。训练侧重于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学好基础知识,一方面科学训练,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善于理解、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
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思维能力是关键,解题能力则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没有好的思维能力,就难以有好的解题能力。
现在的各学科的检测和考试,单考死知识的不多,更多的是活的知识,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这就需要有很好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在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解题能力。
只要我们把握好各科的基础知识,注重迁移,加强训练,突出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有较大的提高,有效性也会得以增强。
四、加强备课,研讨反思
备课是教学的基础性环节,是基本前提和保证;研讨是必要的手段;反思是进一步提高的必由之路。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有效性必不可少的。
一般来说,教师的备课应遵循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既备课又备人;二是培养能力原则,着力培养思维能力;三是教书育人原则,有效渗透德育,既教书又育人;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既重智力因素,又重非智力因素;五是目标与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既备目标,又备方法;六是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原则,既重个人备课,又重集体备课,加强研讨,相互切磋,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具体说来,在备课方面,教师要做好了如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认真备好教材,深入钻研,吃透领会;二是备好课标,充分领会其建议与要求,对不同要求与层次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备好学生,充分明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知识储备、思想倾向、单个差异等情况;四是备好教法,事先精心设计,事中补充调整、灵活运用,事后加以完善;五是备好层次,在抓好基础的同时,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或问题,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此外,应十分重视组内的研讨工作,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合作,资源共分享,疑义相与析。这种研讨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既有课前,又有课中,还有课后,尽量让每个成员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个人在教学方面的得与失所进行的观察和思考,既结合个人的感觉,又结合学生的反馈,还结合听课教师的意见,让教师不断在反思中改进,不断在反思中提高。
加强备课,让教师思虑周全,有备而来,因村施教;研讨反思让教师之间相互促进,让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这些都极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能切实增强有效性。
五、活化措施,多管齐下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有效为佳。为提高教学效率,除前面提到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外,还要采取一些其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多管齐下,以形成最大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爱其生易于施其教。加强双向交流和情感沟通,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出师生双方更多的智慧火花。二是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既是和谐课堂、快乐教学,又能促进学生人性化发展。三是手段现代化,容量科学化。充分利用各种实验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综合运用多种感观接受信息。容量要足够,围绕知识点,适度拓宽加深。四是加强理论修养,不断充电。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每学期看一本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拿出有效的对策,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五是实行目标教学。目标依教学大纲或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不断有效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六是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七是人格魅力,特色教学。让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自己富有特色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征服学生。八是因材实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九是集中精力,掌控节奏。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集中主要精力输入主要信息,控制次要信息,剔除无效信息,有效掌控课堂节奏。十是开放教学,不拘一格。开放形式,大胆创新,突破陈规,不搞一律,提倡别具一格、个性鲜明。
总之,只要教师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观念不断转变,理念不断更新,思路不断活化,视野不断拓宽,协作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高,就能有力地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切实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祖祎,刘玲.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力推进增效减负进程[J].教师,2011(3).
[2]杜惠蓉.新课程条件下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