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调查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7: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马铃薯调查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35

1 脱毒马铃薯的简介

对于普通的马铃薯,通常情况下,都是从泥土中挖出,因此,在马铃薯的体内,会包含很多病菌。然而,脱毒马铃薯通过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技术,能够逐渐消除马铃薯体内存在的病毒,所以,通过一系列的脱毒措施,在众多马铃薯种类中,脱毒马铃薯占据优势地位。对于脱毒技术,通常情况下是将含有病毒的薯块放于室内,使其生长发芽,之后,对于已经发芽的马铃薯进行清理和消毒,在进行薯块消毒环节过后,应将薯块放入没有细菌的空间中,几个月过后,检测在薯块根茎顶端生长的幼苗的病毒含量,对于部分病菌较高的幼苗进行淘汰,从而将无毒、无菌的幼苗进行培育,就可以形成脱毒马铃薯的种子。

与普通马铃薯相比,脱毒马铃薯具有产量高、成熟速度较快等优点,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不断推广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以不断提高其产量,进而为种植人员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1]。

2 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2.1 品种的选择

在选择马铃薯品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当依据当地实际的气候特征、土壤状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品种。良好的马铃薯品种,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在选择品种过后,应使品种与脱毒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采取脱毒的方式,进而有效确保马铃薯获得较高的产量。在选择种薯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当选择芽眼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种薯,在选择种薯过后,回到家中,种植人员应当将种薯摊开,将其晒2~3d,每天至少保持4h,在晒过种薯过后,应当将刀具进行消毒,将种薯切成各个小块,以确保每一种薯块都有3~4个芽眼,进而满足播种的需要,在切种薯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切过的种薯,不应放置太久,以免发生薯块腐烂现象,进而感染其它病菌。

2.2 精耕细作

由于马铃薯属于茄科作物,因此,不应与茄科类作物共同种植,但是,可以与豆科作物共同种植。马铃薯的根茎较浅,通常情况下,会在土层中结出果实,因此,对于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应确保土壤的疏松,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应进行深耕细作,进而有效确保土壤的疏松[2]。与普通马铃薯相比,脱毒马铃薯的生长进程较快,会吸收更多的水分与养分,因此,种植人员还应使用大量基肥,在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需要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避免相应病虫灾害的发生。

2.3 强化田间的管理

在进行播种环节过后,种植人员应不断关注气候的变化,如在遇到低温状况时,种植人员可以在种薯的上面,覆盖一层草苫,以保护种薯不受气温的影响。当幼苗破土过后,种植人员应当在幼苗的周边撒一层细土,以防发生烧苗现象。此外,在施肥过后,种植人员应定期进行浇水,以不断加快幼苗的生长进程。

在发棵期间,种植人员应当控制浇水的次数,并且还应进行蹲苗、浅培土、大培土环节,从出现花蕾到开花的过程中,种植人员不应定期浇水和施肥,以免发生植珠较长的现象,影响果实的饱满。在开花结束过后,应当保持土壤均匀,在收获马铃薯的前6~7d,种植人员应当停止浇水[3]。

2.4 做好脱毒马铃薯的储藏环节

在收获脱毒马铃薯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选择使用机械设备,也可以选择人工收获的方式,无论是机械收获还是人工收获,在收获过后,种植人员应将脱毒马铃薯晾晒0.5~1d,之后将全部的脱毒马铃薯堆成一个大堆。在收获脱毒马铃薯过后,种植人员应当依据马铃薯的用途,对其进行分级处理,种植人员在选择种薯的过程中,应当淘汰带有病虫害的种薯,如果种植人员想将马铃薯在市场中进行出售,应当依据当地实际的市场环境,及时进入市场,进而为自身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通常来讲,马铃薯种薯的种植次数,如果在第一年种植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次年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选择此类品种的种薯。但是,对于同一品种的种薯,种植次数不应超过两年,两年过后,种植人员应当选择新的品种,以确保马铃薯的产量。此外,在脱毒马铃薯进行田间耕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经常进行培土,以不断加快马铃薯的生长进程,在雨季,种植人员应当及时处理田间的积水。

3 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我们能够看出,掌握脱毒马铃薯技术对种植人员的重要性,不仅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还能够提高产量。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掌握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并且熟悉和了解马铃薯种植、播种的各个环节,以不断提高马铃薯产量,进而为自身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第2篇

>> 甘肃省临洮县温室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甘肃省临洮县委书记石琳:用“微改革”助推精准扶贫 临洮县生物农药研究与开发 临洮县发展奶牛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临洮县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 临洮县冬油菜镇压试验初报 临洮县冬小麦良种繁育操作规程 临洮县冬油菜雪上追肥试验初报 临洮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临洮县养殖小区建设调查报告 临洮县农民素质调查现状及对策 甘肃省(45所) 临洮县旱地中药材种植的调查研究 临洮县2005~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临洮县2001~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临洮县全力打造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临洮县塑料大棚地膜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 临洮县周边阴雨天气对马铃薯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临洮县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临洮县龙门镇玉米“3414”肥效试验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甘肃省临洮县 甘肃省临洮县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银昕")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临洮县的一场产业扶贫培训班。

扶贫故事

临洮是全国最早进行“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县份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片区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县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7个、重点村144个,贫困人口9万人,贫困面为18.23%。临洮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交通运输部“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国扶办光伏扶贫试验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试点县”和全省“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示范县”“金融扶贫示范试点县”“电商扶贫试点县”“光伏扶贫试点县”。

第3篇

关键词硒资源;开发利用;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O61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78-03

Studyon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SeleniumResourcesinQinghaiProvince

ZHANG YangZHANG RongSUN Xiao-fengGAO Xu-shengWU Li-jun

(Soil and Fertilizer Institute,Qi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Forestry Sciences,Xining Qinghai 810016)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survey report,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soil selenium contents of soil and crop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in different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selenium of partial bourgs among Qutan Town in Ledu County,Xiaoxia Town and Sanhe Town in Ping′an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reached selenium-enriched standard,the selenium content in Hong zhuang Village in Qutan Town of Ledu County was the highest(0.724 mg/kg);soil selenium content of partial bourgs among Qutan Town,NianboTown,Fengdui Village,Yurun Town,Gaodian Town in Ledu County reached full portion of selenium standard;soil selenium content of partial bourgs among Hongshuiquan Village,Xiaoxia Town and Sanhe Town in Ping′an County reached full portion of selenium standard,selenium content of Xi Village in Sanhe Town of Ping′an County was the highest,namely 0.449 mg/kg. The hightest selenium content of soil types was red soil,the highest selenium content of soil textures was loam soil. Selenium content of garlic,baby cabbage,cabbage,spring wheat and wild oat in partial bourgs reached rich portion of selenium standard. Selenium content of potato,corn,carrot,wheat,oats and rape seeds in partial bourgs reached full portion of selenium. selenium content of hairs in nlearly 60% humans reached full or rich portion of slenium standard.

Key wordsselenium resources;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Qinghai Province

硒(selenium)是人和动物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在地壳中自然存在的80个元素中,硒的蕴藏量排在第70位[1]。硒含量缺乏和过量都会引起多种疾病,对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被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人体若通过富硒农产品适量补硒,则可有效增强肌体免疫力。研究表明,硒对动物机体有多种作用,如抗氧化作用,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加强心肌机能;增强免疫功能和防御机能;增强生殖能力等[2-3]。正是由于硒的这些重要生理功能和作用,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地球表面硒含量较少,缺硒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0多个。我国13个省市的营养调查表明,成人每日摄硒量仅为26.63 μg,远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摄入量50 μg和国际硒学会推荐日摄入量60 μg的水平,造成人体处于低硒状态。我国也有22个省份缺硒,72%的人口生活在贫硒地区,其中1/3为严重缺硒区。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1月25日青海东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平安―乐都一带发现富硒土壤资源840 km2,这是我国又一个新发现的富硒区。该富硒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质地理环境独特,由于受外界人为污染极少,属于纯净绿色土地,是青藏高原难得的、易于被植物利用的富硒区域。这一地区不仅富硒面积较广,能够产生规模效益,而且含硒土层较厚,有利于对富硒食品产业的持久性开发,同时富硒品质好。另外,土壤富硒的同时伴有锌、锶等有益微量元素,使得这一富硒资源更具开发优势[4-7],为当地群众增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因此,如何开发利用这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其变为资源优势,对青海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平安县富硒区的小峡镇、三合镇海拔高度为2 100~2 400 m,属光热水土等条件较好的川水地区,现有耕地面积3 666.67 hm2。作物可生长期较长,为210~235 d,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油菜、大蒜和设施蔬菜,套种甜菜、胡萝卜,复种豌豆等,是平安县的粮油高产区。洪水泉乡位于海拔2 400~2 800 m的广大黄土丘陵区,属平安县中高位浅山,现有耕地面积为0.42万hm2。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豌豆、青稞、胡麻和燕麦,是全县面积最大的旱作农业区。

乐都县富硒区主要分布在曲瞿坛镇的11个村,耕地面积约为891.41 hm2,其中大部分为山旱地,面积为567.35 hm2,水浇地156.80 hm2。足硒区主要分布在瞿坛镇、雨润镇和蒲台乡、碾伯镇的27个村,耕地面积约为1 638.84 hm2,其中山旱地面积为701.17 hm2,水浇地937.67 hm2,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小麦、马铃薯、油菜、大蒜、蔬菜等,总种植面积为2 530.25 hm2。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为825.88 hm2,大蒜面积为489.03 hm2,小麦面积为330.35 hm2;蔬菜种植面积为318.11 hm2,其他作物面积为236.53 hm2。

1.2样品采集与测定

项目组在平安县共采集土样及相应植株样品计124份,乐都县共采集土样及相应植株样品计202份,采集的农作物主要包括春小麦、春油菜、马铃薯、大蒜、胡萝卜、玉米、蚕(豌)豆、燕麦等。同时,随机抽取182户进行种植、水肥、作物产量水平、人均收入、牲畜养殖情况等方面的调查,重点对该区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健康情况调查,并采集头发样品。

检测结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硒检测中心提供。数据处理利用Excel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硒含量分布

土壤硒含量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

2.1.1富硒土壤分布区。如表2所示,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平安县小峡镇上红庄村、上店村、下店村,平安县三合镇张其寨村、骆驼堡村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其中,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土壤硒含量最高,达到0.724 mg/kg。土壤硒含量最高的土壤类型为红土,土壤硒含量最高的土壤质地为壤土。

2.1.2足硒土壤分布区。如表3所示,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斜上村,碾伯镇熊沈家村、陶马家村、水磨湾村、七里店村、赵家村、贾湾村、东岗村,峰堆乡李庄村、联村、红沟门村,雨润镇荒滩村、深沟村、刘家村、红坡村、汉庄一舍,高店镇峡口村四舍、大峡村、东门村、西门村、湾子村、河滩寨村、柳树湾村、上杨家村;平安县洪水泉乡硝水泉村、洪水泉村、韭菜沟村、北岭村、阿吉营村、永固村,小峡镇三十里铺村、王家庄村、红土庄村、西上庄村、百草湾村,三合镇东村、新庄村、三合村、西村土壤含硒量达到达到足硒标准。其中,平安县三合镇西村土壤硒含量最高,达到0.449mg/kg。土壤硒含量最高的土壤类型为红土,土壤硒含量最高的土壤质地为壤土。

2.2作物硒含量分布

粮食和蔬菜硒含量分级标准如表4所示。

2.2.1富硒作物分布区。如表5所示,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雨润镇荒滩村、深沟村,高店镇西门村大蒜,瞿昙镇洪庄村娃娃菜、甘蓝、胡萝卜;平安县三合镇张其寨村、新庄村、西村油菜籽,洪水泉乡井尔沟村,小峡镇上店村、上红庄村,三合镇祁新庄、张其寨村、骆驼堡村、新庄村、东村、西村春小麦,三合镇张其寨村、新庄村、西村油菜籽,洪水泉乡井尔沟村青稞达到富硒标准。

2.2.2足硒作物分布区。如表6所示,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马铃薯,碾伯镇陶马家村玉米,峰堆乡李庄村马铃薯、胡萝卜,高店镇河滩寨村、上杨家村小麦,瞿昙镇洪庄村小麦;平安县小峡镇百草湾村燕麦,三合镇骆驼堡村的油菜籽,小峡镇下店村、三十里铺村、王家庄村、红土庄村、西上庄村、百草湾村,三合镇三合村,沙沟乡石沟沿村的小麦达到足硒标准。

2.3发硒含量分布

人体毛发硒含量分级标准如表7所示。

经查阅资料,一般成年人头发中硒含量大于0.2 mg/kg,大骨节病区的发硒含量均低于0.2 mg/kg。选择项目区不同村镇、不同年龄阶段健康人群,随机抽取人体毛发进行硒含量测定。

从表8可发看出,在项目区随机抽取的人体毛发中,11.76%的人群缺硒,29.41%的人群存在潜在硒不足,52.94%的人群足硒,5.88%的人群富硒。平安县洪水泉乡沙义岭村的土壤硒含量为0.086 mg/kg,平安县洪水泉乡硝水泉村的土壤硒含量为0.159 mg/kg,在土壤硒分级指标中处于缺硒和少硒等级。唐生月(平安县洪水泉乡硝水泉村)和郭顺英(平安县洪水泉乡沙义岭村)缺硒的原因,与当地土壤硒含量较低有关。

3结论

(1)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平安县小峡镇及平安县三合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其中,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724 mg/kg。

(2)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碾伯镇、峰堆乡、雨润镇以及高店镇部分村镇的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平安县洪水泉乡、小峡镇以及三合镇部分村镇的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其中,平安县三合镇西村的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449 mg/kg。

(3)青海省乐都―平安富硒带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类型为红土,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质地为壤土。

(4)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雨润镇荒滩村、深沟村,高店镇西门村大蒜,瞿昙镇洪庄村娃娃菜、甘蓝、胡萝卜达到富硒标准;平安县三合镇张其寨村、新庄村、西村油菜籽,洪水泉乡井尔沟村,小峡镇上店村、上红庄村,三合镇祁新庄、张其寨村、骆驼堡村、新庄村、东村、西村春小麦,三合镇张其寨村、新庄村、西村油菜籽,洪水泉乡井尔沟村青稞达到富硒标准。

(5)根据富硒带人群毛发测定结果,项目区接近60%的人群毛发硒含量处于足硒或富硒水平。

4参考文献

[1] RAMAN.Selenium in cancer prevention: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mechanism of action[J].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2005,64(4):527-542.

[2] SCHWARZ M.Selenium as an integral part of factor against dietary Necrotic liver degeneration[J].Chem Soc,1957,70(32):92-93.

[3] ROTRIEK J,POPE A,GATHER H,et al.selenium:biochemical role as a component of glutathione Peroxides[J].Seience,1973,179(5):88-90.

[4] 唐玉霞,王慧敏,刘巧玲,等.河北省麦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25(B8):194-197.

[5]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等.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J].上海地质,2010(B11):107-110.

第4篇

一、形成一套完整的贸易救济法制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对外贸易法》为统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条例等3部行政法规为基础,商务部制定的26部部门规章以及最高法院制定的2部司法解释为补充的较完善的贸易救济法律体系。这些制度为我国政府提供了维护公平贸易秩序和产业安全的工作依据,也为受损企业提供了维权工具,奠定了我国贸易救济工作的法律基础。

(一)贸易救济法制体系的发展

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首次对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做出了原则规定。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为我国开展反倾销反补贴工作提供了操作依据。2001年,国务院重新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2004年,为了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和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依据国际通行做法拓展和完善了我国维护产业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

(二)贸易救济调查机构完善和壮大

纵观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机构的建立,正逢政府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的大背景。其他政府部门都在精简,贸易救济队伍却不断壮大,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维护产业安全、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和谐竞争环境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贸易救济调查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商务部为主体,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维护产业安全工作体系。这样的机制既满足了中央统一领导的职能,又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功能作用和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中央与产业、地方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三)维护产业安全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和创新

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维护产业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建立和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是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产业安全的基础性、前瞻性、预防性工作。2004年商务部产业损害预警机制被列入国务院工作重点。预警机制建设按照“预测准确,预警及时,预案可行,预控有效”的目标要求,建立了汽车、化肥、石油化工、机械、轻工、建材、纺织等10个重点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并建设了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和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各级商主管部门还根据中国产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立了一整套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对钢铁、汽车、石化、纺织等15个重点行业进行跟踪评估,持续推进产业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已对7个产业开展了竞争力评价,了5个产业的竞争力调查报告,举办了5届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搭建起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研讨和信息平台。

二、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成效显著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已对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产品发起了59起反倾销调查,1起反补贴调查及1起针对进口钢铁产品的保障措施调查。其中反倾销案件征收反倾销税41起,因申请人撤诉、国内产业无损害等原因终止调查9起,还有9起案件正在调查。贸易救济案件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案件覆盖面宽,影响力与日俱增。我国反倾销案件覆盖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广西等27个省区市,涉及化工、轻工、纺织、钢铁、电子、医药等9大行业54种产品100余家大中型企业。涉案进口额约200多亿美元,涉案国内产业经济规模约4000多亿元人民币。

二是化工行业是主要涉案产业。我国反倾销案件涉及化工行业的有39起,占案件总数近70%。化工产业链环环相扣,上游产品的价格涨跌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成本,倾销带来的损害容易被传导至下游产业,且不易被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稀释,因此整个产业链时常会依次发起反倾销调查。

三是贸易救济手段更加灵活。2009年6月1日,我国对原产于美国进口的取向电工钢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1997年我国开展贸易救济法律实践以来首次对进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这也是首次对来自一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是调查机关丰富贸易救济手段、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工作创新。

十几年来,我国构建了维护产业安全工作体系,积极运用贸易救济措施,遏制了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有力地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

(一)维护了公平的贸易秩序和竞争秩序

贸易救济调查立案后,涉案产品普遍出现了产品进口量跌价增现象,有效遏制了国外不公平贸易行为,涉案产品价格和市场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如聚酰胺-6,6切片立案后,进口量由2008年9月份的22389万吨跌至2009年的1月的3811吨。对苯二甲酸反倾销立案以来,国内市场价格呈恢复性上升趋势,由2008年12月的5250元/吨恢复至2009年4月的7300元/吨。

(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扶持了一批高科技企业

遏制倾销,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发展时间和空间,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锈钢冷轧薄板2000年反倾销后,太原钢铁公司迅速扭亏为盈,产能从25万吨增至3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体不锈钢冷轧加工厂,整个产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聚酯切片产业产能从2000年600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2000万吨,占世界产能的40%;有机硅是我国经过20多年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新材料,2006年反倾销以后,国内产业的产能、市场份额、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有些产品被用于“神六飞船”的发射,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一跃成为世界有机硅生产大国。

(三)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贸易救济措施是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2006年发起的马铃薯淀粉反倾销案,有效遏制了欧盟倾销产品冲击我马铃薯生产和加工产业。该案涉及甘肃、青海、内蒙古、云南、黑龙江、吉林、陕西、河北、山西、贵州、新疆等10个省区,影响6000万马铃薯种植户,媒体称之为“土豆保卫战”。反倾销初裁以后,马铃薯的收购价格每吨回升100―140元,薯农收入平均提高20%多,直接惠及300万农户。据青海省农业厅统计,立案后,农民平均每户增收400―1600元,仅该省农民就增收6400万元。马铃薯淀粉产品市场持续看好,加工企业普遍产销两旺、欣欣向荣。

(四)实施钢铁保障措施,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保障措施以提高关税、施加配额为手段,旨在防止进口激增冲击本国产业,起到“安全阀”的效果。我国在2002年发起第一起保障措施,该案的背景是美国的钢铁业因设备陈旧、竞争力薄弱,大批企业破产,美国政府为缓解国内压力,适时保障措施限制进口钢铁产品,企图将国内经济矛盾转移他国。该做法引起各国强烈反对和连锁反应,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群起仿效。为防止贸易转移,避免冲击我产业,我国调查机关依法对热轧普薄板等5类钢铁产品采取保障措施,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的紧张压力。我钢铁业充分利用保障措施的有利时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2003年产能达2.93亿吨,比2001年增长62.4%。

三、对进一步完善贸易救济工作的思考

10余年的经验表明,贸易救济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贸易救济理念,和谐合理、适度双赢地构建国际经贸格局,一方面要维护公平竞争,防止低价进口产品冲击我国内产业;另一方面要避免滥用措施过度限制国际贸易,对我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争取在贸易救济过程中,实现互利双赢。

(一)充分利用贸易救济规则维护公平秩序,促进国内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拓宽贸易救济领域,除运用反倾销手段,保护钢铁、机械、电子、化工、农业、纺织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还应适时运用反补贴、反规避和保障措施等手段维护产业安全。同时,可以借鉴欧盟的低税原则和公共利益审查机制,协调上下游产业,将环境成本、资源成本、社会成本纳入产业损害调查,实现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完备的国际经济风险预警体系

以产业安全数据库为依托,扩展其功能,加强产业和企业的覆盖面,建立全面的产业损害数据资料库,作为完备的国际经济风险预警体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计量经济学和指标体系评价分析的方法,增强产业损害调查中经济分析的技术性,将可能对产业造成损害的各种国际经济波动因素进行甄别,及时评估其影响,获取关键数据,进行风险预警和提示。

(三)丰富产业安全维护机制和手段

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依据《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逐步开展货物和技术进口对我国内产业影响调查、国际服务贸易对我国内产业影响调查、外资对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调查、进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调查、第三国限制进口对我国内产业影响调查、国际贸易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查等多项产业安全调查。同时,要注意与国家产业政策配套实施,既要保护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还要注意调控“两高一资”产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防止产业盲目扩张,恶性竞争。

(四)对受损产业进行贸易调整援助

第5篇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1]1号)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闽农综[202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耕地抛荒的治理,摸清撂荒地底数,引导农户复垦复耕、统筹利用,有效减少撂荒地存量、遏制增量,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基本情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

从2021年3月开始,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情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农户复耕计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

(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

按照“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情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情况要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二、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

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发展农业生产

(四)鼓励支持农民复耕种粮。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

我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鼓励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及时复垦、改造、提升。注重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安全利用。

(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推广“滴滴农机”服务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用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向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服务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动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

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撂荒原因分析、复耕计划安排、推进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十)加强考核监测。

将撂荒地调查工作列入年度延伸绩效考核,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强耕地撂荒情况跟踪监测和督促检查,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耕地撂荒调查走过场,没有如实摸清情况的地方进行通报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6篇

鱼类比大多数肉类所含的脂肪和饱和脂肪酸都低,特别是海鱼,其ω-3脂肪酸含量较高,能增加血液中“好”的胆固醇,协助清除“坏”的胆固醇。研究表明,这种脂肪酸还能减少中风的危险,这也是食海鱼多的国家和民族中风发病率低的原因之一。海鱼最好清蒸,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中的营养素不受破坏。

黄豆及其制品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保持心血管通畅。食用时,除将黄豆加工成豆浆、豆腐、豆豉外,还可做成黄豆米饭。煮饭时,先将黄豆用热水泡4小时以上,再换水加米烹煮,这样可以将黄豆中容易产生气体的多糖体溶解,以免造成腹胀。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黑芝麻的营养成分藏在种子里。因此,必须破壳吃才有效。建议先炒一下,使其爆开,或是将黑芝麻打磨成粉食用。

燕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形成。此外,由于燕麦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因此,经常食用燕麦,可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燕麦可用水或牛奶来煮,还可加入果仁或新鲜水果,既营养又美味。此外,食用全麦面包也有同样的功效。

菠菜和胡萝卜菠菜中富含叶酸。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而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保持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会阻碍钙的吸收,食用前最好用水焯一下。胡萝卜需用油炒,才能使胡萝卜素真正被人体吸收。

黑木耳含有较多的胶质样活性物质,这种物质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起到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黑木耳具有独特的止血和活血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又有“天然抗凝剂”之美称,对防治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但黑木耳具有软便作用,容易腹泻者不宜食用。

绿茶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和血脂、防治血栓等作用。由于茶多酚不耐高温,不可用沸水冲泡,温水冲泡更能发挥其保健功能。其实除了绿茶外,其他如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普洱茶)等,都有降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心脏病发作后的幸存者进行调查。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每天吃1/3杯干豆能使心脏病再次发作的概率减少38%。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于保护心脏,但每天只要吃1把(大约42克)即可,不可以多吃。

第7篇

天 中

想维持健康的生活吗?最近《时代》杂志专刊介绍了包括番茄等九种现代人最佳的营养食品,深受亚洲民众喜爱的绿茶也风光上榜;值得注意的是,被西方人视为主食的马铃薯、白面包等对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建议减少摄取量。

番茄内含的LyCOpene素,能够大幅减少罹患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几率,在烹煮的过程中,Lycopene素就会自然释放,生食也很好,是最佳的维生素C来源。

菠菜富含丰富的铁及维生素B,能有效防治罹患血管方面疾病,并能预防盲眼症。一杯菠菜汁只有41卡路里,完全没有热量,爱美的女士可以安心食用。

坚果坚果能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是预防心脏病的最佳配方。不论是花生或杏仁果等,都是好的选择,食用时务必要适量,千万不要过度。

花椰菜多项研究指出,花椰菜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长期食用可减少罹患乳癌、直肠癌及胃癌的几率。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简易烹调后使劲地咀嚼。白菜、豆芽也是不错的选择。

燕麦每天食用燕麦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摄入,研究还发现,燕麦也可以降低血压,它所含的丰富纤维会使人很快就有饱腹的感觉,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其他油腻食品的摄取量,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鲑鱼经常食用可以防止血管阻塞,甚至有研究发现,鲑鱼含的Omega-3s成分可以保护脑部防止老化,减少罹患老年痴呆等疾病。

大蒜虽然吃了大蒜“口气”令人退避三舍,但大蒜却有极佳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不但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摄入,并有清血的效用,杀菌功能也使大蒜备受科学家推荐。

蓝莓蓝莓拥有极高的抗氧化剂,除了可以预防心脏病和癌症,还能增进脑力。

绿茶研究发现,经常饮用绿茶可以预防癌症。每天饮用绿茶的民众罹患胃癌、食道癌及肝癌的几率较低。日本的研究也发现,每天喝10杯绿茶,可以减少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老外的健身新主张

潘 杨

挺胸抬头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医生说:“抬起头来将会令你外表年轻一些,而且可以减少患病机会。”当你抬头挺直腰时,胸膛会挺起,肺活量可增加20%到50%,空气吸入多,身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量也就随之增多。当一个人获得较多氧气供应时,身体就不易疲倦。同时,抬头也会减轻腰骨痛,因为挺胸的姿势会减少脊椎的弧度。

雨中漫步

在欧美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冒着绵绵细雨,到户外逛街散步,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温馨和快乐。雨落大地可洗涤尘埃,净化空气。雨前阳光照射及细雨初降时所产生的大量负氧离子,素有“空气维生素”之美誉,可营养神经,调整血压。

适当日晒

美国纽约州精神病学会专家说,阳光是一种天然的兴奋剂。最好的提神方法是在晨曦中做30分钟的散步或慢跑,因为这可以使身体贮存大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维护骨骼和牙齿的强健。

骑自行车

英国医学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说,骑自行车可使那些患神经官能症和身体过胖的人变得身0健康。骑自行车能加强心血管的功能,增强耐力,促进新陈代谢,调整人体脂肪分布。

静坐冥思

美国的研究人员说,如果每天静坐两次,能延长寿命,并可改善健康状况。

第8篇

    (一)种植栽培方面《协大农报》上刊载的作物栽培方面的文章包括了水稻、小麦、番茄、马铃薯、茶树、柑橘、荔枝等多种类型,涉及育种、杂交、嫁接、病虫害防治等诸多方面。如第1卷第2期林成耀的《水稻杂交技术新法》一文推介了当时最新的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由美国水稻育种家约当(N.E.Jodon)氏发明的“温汤去势法”。文章详细介绍了温汤去势法的发明根据、使用方法(包括操作工具、控制温度、工作时间、操作步骤、授粉时间等)和使用效果。该文作者认为温汤去势法可以完全消除剪颖去势的各种弊病,而且用具及方法都十分简便,可在田间进行,不必盆栽及温室等烦费之处理及设备,很适合在我国水稻种植方面大力实行。[9]张先大在第3卷第1期的《番茄枝接初步试验》中详细介绍了番茄的形状及价值。通过将番茄与蕃椒、马铃薯、鸡冠花、茄子嫁接试验,发现了以番茄枝嫁接于茄子上,不但能抗青枯病,而且能增加耐寒性;还能有效地利用不能栽培番茄却适合茄子生长的土壤。番茄接枝于茄子之上,可得硕大鲜红的果实,还可扩大栽培面积。[10]第3卷第2期陈肖柏的《草菇栽培谈》认为,草菇栽培容易,风味鲜美,成本低廉,获利丰厚。而福建省气候也适宜栽培草菇,可在农村推广种植。作者在文中从草菇的形态、生育状况、栽培方法、调制加工、留种这7个方面详加描述,对生产者具有实际指导作用。[11]还有诸如第1卷第4期蔡惠智的《普通农家可行之育种法》、第11卷第1-2期合刊李来荣和李家慎《荔枝高压繁殖之新法》、第2卷第4期徐绍华的《甘蓝采种方法之研究》、第3卷第4期张东溪《肥料三要素试验及轮栽》、第4卷第1期陈时中译的《各种肥料对于热带及亚热带茶树成长之功用》、第2卷第2期罗清泽的《稻热病害防除之要领》、第9卷第1-2期合刊赵修复和陈庆诚的《福建两种小麦害虫及其天敌》、第3卷第2期林文训的《荔枝蛀虫生活史及其防除法之初步研究》、第11卷第3-4期合刊吴志强和李来荣的《粉剂防治米象之初步报告》等文章也对种植栽培做了多方向多角度的论述。

    (二)加工管理方面《协大农报》还注重农业生产中涉及的贮藏加工、土壤改良、生产管理等方面前后期工作的文章:第2卷第1期朱雄的《柑桔采收贮藏包装的几种方法》认为,柑橘的腐烂,大部分是由果皮表面的伤痕,逐渐衍进,所以要减少这种腐烂,应当在果实的采收贮藏包装盒运输上特别注意。文章对这些环节都详细的分步骤注明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配以示意图,使得读者更加直观。[12]而在第3卷第1期的《柑桔类之加工与利用》一文中,陈肖柏认为福建市国内是出产柑橘的重要地区,以往只重生产,不重加工利用,导致供求不能相应,盈亏未得调剂,暴敛天物。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对柑橘类的加工利用进行改进。文章从柑橘汁的制备、保鲜;金桔的罐藏;糖金桔的调制方法;柑橘类果皮的利用等方面对福建省所产各类柑橘的加工利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推广。[13]第3卷第2期宋瞻骥的《米谷仓库之设计》则对战时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米谷仓库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设计前的准备、基地的选择、设计的要求、仓库构造、建筑材料、附属建筑、建筑设备及经营的费用预算等方面按操作步骤一一写明,并举例详细演算,使读者一目了然各不同存量的米谷仓库设计的方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14]第7卷第1期张天福的《九一八揉茶机之构造与用法》一文,作者认为,我国茶叶欲谋复兴,需要从产制运销各方面同时着手。就茶叶制造方面,尤其以揉捻的工艺不卫生与不合理,一直为国外人士所诟病。文章详细介绍了作者设计的简便手摇揉茶机———“九一八揉茶机”的构造和用法。该机经济耐用,简单便利,不但可以改变用脚揉捻的不卫生状况,又可以使茶叶卷紧,既美观又不至于流失茶汁,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加了销售价格,同时还能节省人力。[15]另外还有第4卷第1期宋瞻骥的《米谷仓库之构造及贮藏方法》、第8卷第1-2期合刊陈维和黄维垣的《酸度与稻谷贮藏品质之关系》、第4卷第4期林振骥的《施用石灰与土壤改良》、第5卷第2期林振骥和黄恬静的《肥料盐与水稻土壤之初步研究》、第11卷第1-2期合刊和第12卷第1-2期合刊河为廉的《改良福建土壤几种豆科作物的初步研究(I)(II)(III)》、第2卷第1期陈时中《李卤咸制造法》、第2卷第4期沈孝容《枇杷装罐试验》、第3卷第3期陈振铎的《福安社口茶园土壤之机械与化学分析(附:倾斜地茶园设计法与土壤管理法)》、第8卷第3-4期合刊翁绍耳的《代替法在农场管理上之应用》等等。

    (三)森林畜牧方面《协大农报》登稿还包括了森林畜牧等农副业方面:第2卷第2期杨赐福的《简易造林涉及须知》强调了植树并非造林。整个造林工作涉及林地风土、树种选择、造林方法、林苗定植、后期管理等方面。文章从福建省造林须注意的树种、植树时期、造林地点、保护抚育、获益时间这几个问题详加论述。[16]第6卷第3-4期合刊林世泽的《植物蛋白质比率对于菜鸭生长之影响》一文认为饲料对于鸭有维持身体各部需要、促进生长、供给蛋的生产、长肥四个功用。文章通过对邵武当地就地取材且价格低廉的饲料进行试验,得到了对饲养鸭子有效又经济的饲料组合和成分(从经济和生长速率考虑15%蛋白质比率最优,),以方便农户选择。并用试验数据说明剥壳的小鸭比自然脱壳的小鸭死亡率高得多的事实劝诫农户。[17]还有第11卷第3-4期合刊李来荣等的《福建几种重要林木之天然繁殖》、第2卷第1期詹英贤的《邵武木本植物初步调查》、第9卷第1-2期合刊李来荣等的《山松天然繁殖之观察》、第3卷第1期詹英贤的《武夷山林木种类之观察》、第1卷第1期林青的《邵武畜牧概况及其改进建议》、第3卷第1期江福堂的《邵武牛会之调查》等文章也是对此方面的论述。

    (四)为所在地农业生产服务方面协大原在福州办学,后因抗战迁往邵武,抗战胜利后复校福州。协大农学院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学校驻地附近农学的。相应地在《协大农报》上也体现了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特点。在邵武办学期间,就对邵武以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种植、养殖、土壤、加工、经济、管理等有深入地研究:第1卷第1期林成耀的《邵武稻产情形及改进意见》认为邵武市闽北产稻的重要地区,每年出自给外还供应福州一带。尤其是抗战以来,更显重要。因此协大迁移到邵武之后,对其水稻生产情况更加重视。文章通过对邵武的调查和考察,概述了其稻产情形并提出改进意见。先介绍了邵武气候、人口、田地、农产品等农业概况,然后水稻的面积和产量、栽培状况、肥料、品种、运销情况通过调查数据一一分析,最后提出改进闽北稻产的意见———派员宣传冬耕;提倡绿肥及堆肥的施用;设立闽北水稻试验场等。[18]在第1卷第4期《邵武租佃问题的研究》一文中,陈秀夔认为租佃问题是解决邵武农村问题的核心之一。在考察了全县土地分配概况、作物面积分配概况、地权分配问题、田租缴纳问题、租佃契约等问题之后,作者提出解决邵武租佃问题的建议———扩张农贷与发展农村各型合作社组织,使农民渐次脱离高利贷剥削;由政府或农业金融机关贷与低利垦荒资本,使佃农直接脱离地主压迫,增加农村社会自耕农数目;由政府权力维持与提高自耕农在农田社会的地位;严厉取缔农村高利贷的而活动。[19]还有第2卷第1期徐绍华的《闽北之产梨》、第1卷第1期林青的《邵武畜牧概况及其改进建议》、第1卷第3期吴俊英的《邵武水稻害虫之调查》、第3卷第4期陈振铎的《邵武城区(第一区昭阳镇)土壤调查报告》、第3卷第1期冯国森的《邵武茶业现状及改进意见》、第4卷第2期余松烈的《邵武红茶制造初步试验》、第1卷第4期林成耀和陈时中的《邵武小麦播种期试验初步报告》、第2卷第4期翁绍耳的《邵武建阳崇安三县茶业调查》等文章。在协大回迁福州期间,《协大农报》对周边农业的相关研究也很详细,从土壤结构到作物栽培,从林木繁殖到果实收藏等都有涉及,如第10卷第3-4期合刊河为廉、李家慎和张利锬《福州蔬菜栽培之时间表》一文,根据多年种植国内外素材蔬菜品种的经验,结合福州当地的气温、雨量等气候信息,详细列表从扦插繁殖、播种最适当时期、可播种时期这几个方面说明了芋头、葱、洋葱、蒜头、竹笋、荸荠、甘蓝、油菜等数十种蔬菜在福州的栽培时间表。并根据生物气候法则,给出闽西、南、北各地的播种时间计算方法,具有相当的实践指导作用。[20]第12卷第1-2期合刊《福州养蜂植物之研究》一文的作者龚一飞和杨孙鎏为明了福州蜂业现状与发展希望,自1947-1950年间利用假期调查采集,发现福州养蜂植物共有141种,最主要的为芸苔、柑桔、荔枝、龙眼、橄榄、油茶、八叶五加等。福州南台岛主要养蜂植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各区间运转近便,为春夏蜂群繁殖采蜜之良所。夏末至冬,蜜粉源缺乏,宜行转地饲养。而南台岛养蜂场有集中凤岗乡的趋势,为避免过分集中,新蜂场宜另觅新址,如蜜源丰富且蜂群稀少的福州西南各地果区。文章还对福州五种主要蜂蜜进行分析,发现其还元糖含量在71.766-77.112%,色香味俱佳,提倡其外销。同时该文还详细绘图标注了南台岛蜜粉源的分布范围。[21]第10卷第1-2期合刊李来荣和周祖英的《平潭风力冲刷土壤之初步研究与应采取控制值方法》则是分析了平潭土壤冲刷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控制之法。针对土粒或沙粒因风力移动,可采用粗化表面土壤;放置障碍物;增加地面上未腐烂的有机物质这三种方法,其中种植树木最有效。针对水力冲刷,最佳方法是种植植物,除保持原有沙丘上生长的植物外,尤其要广种胡枝子、车轴草、苦绿豆、鸡眼草、铁扫帚等易于实行又花费不多的植物。[22]第9卷第3-4期合刊李家慎和李来荣德《福州鼓山附近土壤最高容水量与凋萎系数之测定》、第10卷第1-2期合刊李来荣和李家慎的《福州鼓山附近四种土壤之物理性质》、第10卷第3-4期合刊河为廉和胡锡光的《福州魁岐马铃薯栽培报告》、第11卷第3-4期吴志强和李来荣德《福州鼓山油茶种子含油量之测定》、第3卷第3期陈时中译的《福州花茶》、第7卷第2期杨孙鎏的《福州柑橘贮藏试验报告》等文章也反映了这方面内容。协大农学院创办了自己的试验场,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成了实际的产品,直接为农户提供种子和农产品。《协大农报》在这方面积极宣传,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信息,比如:第3卷第3期《农学院消息数则》[23]中就公告大家,协大农学院与当年的七月一日成立农产品贩卖部。又如,在《协大农报》各期的广告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农学院为农户提供的各类果蔬的种子和成品罐头等信息。

第9篇

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报告

 

魏学辉

 

为准确掌握2014年农民种植意向,为各级领导适时提供农业生产经营动态情况,更好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根据酒泉市统计局的安排,**区统计局于2014年1月中、下旬,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村6个乡镇6个村60户住户的种植意向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一简要分析。

 一、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60户农户计划种植各类农作物583.35亩,比上年减少0.5亩,下降0.09%。从全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来看,蔬菜、瓜类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呈增长态势,粮食作物面积较上年有所下降,总体呈现“三增一减”的种植意向格局。粮经比重由上年的67.7:32.3调整为今年的66.39:33.61,即粮食作物下降1.3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增加1.31个百分点。

(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60户农户计划种植粮食作物387.29亩,比上年减少8亩,下降2.02%。其中,夏粮种植面积56.67亩,与上年持平,秋粮种植面积330.59亩,比上年减少8亩,下降2.36%。分品种来看,小麦面积为56.7亩,与上年持平,玉米面积为321.59亩,比上年减少10.5亩,下降3.16%。薯类面积6.7亩,比上年增加0.2亩,增长3.08%。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小麦受口粮安全红线的影响,与上年持平;玉米面积由于制种玉米销售量下降、市场饱和和上年玉米制种出现病虫害而影响农民收入的影响,面积下降3.16%,造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减少。而马铃薯由于产量、价格高,市场销售好,且便于种植管理,受到种植户的青睐。

(二)蔬菜面积稳步增长。60户农户计划种植蔬菜82.26亩,比去年增加1.5亩,增长1.86%。蔬菜面积增长的原因:一是由于**区以“一园十区”为载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辐射,**区现代农业发展强力推进,特别是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蔬菜面积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蔬菜价格稳步增长,种植效益相对较好,使种植面相对稳定。三是辣椒干种植面积大幅增长。近几年辣椒干价格一路走高,为农户带来了较好的收益,极大地刺激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今年,三墩镇调查农户计划种植辣椒干45.3亩,比上年增加16.7亩,增长58.39%。四是种植蔬菜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收益高、且不会明显受到时间、节气的控制,劳作自由度更大,销售和收益有保障,激发了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三)油料面积进一步扩大。今年,泉湖和铧尖乡调查农户计划种植胡麻籽2亩,比上年增加0.2亩,增长11.11%。

(四)甜菜面积增加。由于上年甜菜价格上涨,农户效益增加,今年,泉湖乡调查农户计划种植甜菜3亩,是上年的3倍。

(五)瓜类面积继续增加。60户农户计划种植西瓜1.3亩,比去年增加0.1亩,增长8.33%。由于上年全区西瓜产量、价格高,市场销售好,今年三墩镇西瓜种植受到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六)蔬菜制种和其他作物制种仍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60户农户计划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制种105亩,比上年增加3.1亩,增长3.04%。其中,蔬菜制种94.9亩,比上年增加4.2亩,增长4.63%,其他小经济作物制种10.1亩,下降9.82%。虽然蔬菜制种和其他作物制种投入大,但近年来收入较高,格外受到农民的青睐,也仍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七)其它作物面积下降。60户农户计划种植其它作物2.5亩,比上年减少0.4亩,下降13.79%。其中,青饲料0.5亩,与上年持平;花卉2亩,比上年减少0.4亩,下降16.67 %。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据2013年**区农村社会发展“千户”调查显示:在劳动力2582人中,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1894人,其中4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29.78%,占到劳动力的21.84%;40-60岁的劳动力占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67.95%,占到劳动力的49.84%。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以老人和妇女为主,接受现代农业新科技、新知识比较慢,老龄化现象的日趋突出,使劳动力结构和整体素质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二)农民种植存在盲目性。从调查看,由于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农民对上年销售好、价格高的品种种植信心较高,如蔬菜、瓜类和经济作物制种。而种植效益低、销售不畅的种植品种则受到冷遇,如粮食和传统种植品种。农民种植结构仍较单一,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投入较大。虽然近几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激发农户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面对持续上涨的农资价格,使种植成本不断加大,有些种植品种算毛收入很高,但抛去各项费用,纯收入增幅较小或和上年持平。

(四)种植意向调查点缺乏均衡性,部分农作物代表性差。**区由于地域狭长,气候存在差异,所以城郊、中北部和沿山乡镇种植结构差别很大,如城郊适宜蔬菜生产,中北部乡镇适宜种植经济作物,而沿山乡镇在粮食、特别是玉米制种等作物种植上优势很大,今年沿山4乡镇种植冬小麦1.41万亩,而调查点没有抽取到这些乡镇,所以存在代表性不全面的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建议相关部门在春播前加大调查研究力度。通过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对农户种植意向的引导,避免农户盲目跟风种植而造成损失。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部门的优势、加强制种企业和制种市场的管理,准确把握农产品市场动态,替农民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多为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支持,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效益好、产量高的农作物品种,为今年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