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8: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机场实习自我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你觉得女人最容易在什么场合突然出现这种“”的小情绪?看看以下20个场合有没有正中你的下怀,让你“”不止的?
1 婚礼现场――听朋友做结婚感言或者父母陈词的时候
2 KTV――唱到情深意切的时候跟朋友互吐忠言
3 旅途中――看到动人的景象
4 电影院――看到跟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主人公
5 半夜――突然睡不着会莫名伤感
6 听歌的时候――跟歌词的意境有了共鸣
7 厨房――想起在厨房发生的过往的事
8 卫生间――洗澡的时候
9 酒吧――喝到醉时情正浓
10电梯――封闭空间内突然有所领悟
11办公室――看着跟自己并肩作战的人总会感触特别多
12大街上――一些跟自己不相关的感人画面
13看电视――一些社会新闻让人看了很难过
14重大场合现场――每次看到奥运会升国旗都会泪崩
15发工资――如果不在发工资的时候适当,是无法做到合理宣泄的
16周日晚上――想到周一上班就要感叹
17同学会――看到故人时难免控制不住情绪
18写日记(日志)――把人生的感悟总结出来的时候小小是必须的
19看到父母的时候――感叹人生苦短,感叹天下父母心
20看到帅哥――这个是真的了
投票结果:
No1 婚礼现场
栗子27岁 专柜服务员
陪着你一起成长的好朋友一下子就长大了,肯定让人觉得激动啊。
熊猫26岁 活动策划
好朋友结婚就感同身受啊,怎么可能不替她高兴到泪流满面,而且平时都是在一起工作生活,看到她也好像看到自己。
小瓜25岁 房产销售
我总是在父母致辞的时候决堤,看到年纪很大的叔叔阿姨,在自己女儿大婚的这天,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说一些平时不可能说出口的祝福,虽然话语很平淡,但是我每次都中招。
No2 旅途中
灿灿 24岁模特
在旅途中的我就好像在发疯发狂发癫,突然一下感觉人生苦短,突然又一下觉得该好好享受现在,总之就是阴晴不定的,可能旅途的起点就是我的点吧。
向阳25岁广告策划
走到荒芜人烟的地方,看到高山大川甚至一棵马上就要枯萎的树,我都觉得莫名伤感。不知道是不是触景生情,总觉得下一个日出再来的时候,我又变得衰老了。
小科28岁客户经理
我总是会在旅途马上就要结束的那个时间里开始变得异常敏感,旅途中发生的事情都会一下子涌上来,朋友都说我在旅途中像个男人,旅途结束的时候才像个女人。
No3 同学会
慕白26岁淘宝店主
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心里就开始汹涌了,何况真的置身其中?看到那么多多年未见的朋友,老闺蜜,还有旧情人,再不简直没人性。
江蔚30岁老师
到了同学会上就好像又回到了当年那个班,那些调皮捣蛋的,不敢让家长老师知道的事,一下子全想起来了。
魏娜28岁销售主管
当年学习第一的同学在做普通职员,当年最能惹事的现在是老板,只能叫人感慨造化弄人呀!
No4重大场合现场
许轶娟 26岁 护士
看国际比赛的时候,有国歌奏响总是特别激昂,在厨房做饭都要跑出来看看。
戚媛媛 24岁 实习律师
奥运会我去看了的,在家看和现场看差太多,情绪紧绷,生怕中国运动员落后了。
小六 27岁 舞蹈演员
我在比赛现场要是看到中国队拿了个第二,真想冲上台去把第一推下去。
No5 写日记
小茶26岁 拓展教练
我以前没有写日记的习惯,现在开始疯狂迷恋这种沉浸在回忆里的感觉,每次都无法自拔。
黄毛 25岁 市场调查
写日记就进入了一个完全自我的状态,可以用很自我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经历的事情,可以发表自己最私密的看法。
写日记的时候会让人突然敏感突然客观,小感觉里面好像有什么大哲学的那种感觉。
No6 卫生间
满满 25岁 研究生
去厕所是很私密的事情,尤其是洗澡,封闭空间里面总是会想很多事情。
王芯缘 29岁机场地勤
洗澡是自己跟自己交流的一个过程,我想任何人都会在洗澡的时候要么大脑空白要么浮想联翩。
我总是会在洗澡的时候思考灵魂的犀利和肉体的清洁的一些事情,是不是太难以想象了。
No7 办公室
刑曜26岁动画设计
突然分配过来的工作肯定会弄得人特别冲动,尤其当那些不是份内的事情摊到自己头上的时候。
秀秀28岁项目经理
在办公室加班的时候最容易触景生情,一直以来朝夕相处的朋友,为了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目标而日以继夜地加班,总会让自己有点感动。
我们办公室跟自己家一样,很多人心情不好了或者想不开了都会第一个想要回家,我就想去办公室,因为我最好的朋友和同事都在那里。
No8 看到父母的时候
杨帆26岁专卖店店长
虽然我跟父母同住,但是看到他们每天为劳,做同样的事情,给我准备第二天带的饭菜,洗衣服,我都觉得又幸福又心酸。
小果28岁服装店店主
我一年大概跟父母见上一两面,每次见到都为自己以前的不懂事感到愧疚。
白眼豆豆27岁自由撰稿人
每次看到别人和父母相处我都会想到我自己,想到很多我能理解他们的地方,也想到很多我实在无法接受的地方,然后还会继续联想,想到以后我做了父母会怎么样,经常把好好的心情想得莫名烦躁或者特别伤感。
No9听歌的时候
雪人 26岁健美教练
我是那种MP3不离手的人,在音乐里我往往比在现实中清醒,可以感受到每首歌的意境,可以体会到每首歌主人公的心情,随着他们开心或者难过,有时候也会加入自己的感情,那样的话就是双重感情,更容易。
兔子25岁包租婆
我听特定的歌会想起特定的人,有的歌甚至不能听,听了就要开始发飙,不是发脾气的发飙,是情感发飙不能自控。
戴乐27岁房产经纪
回老家的长途大巴上总会放一些神曲,农村老家的叔伯手机也都是用这些音乐做铃声,平时听了就要马上关掉,但是每次回家就觉得这个才是老家的味道,听也听不够。
No10看到帅哥
签签 25岁 学生
我同意这是真的了。
温霖 27岁 餐厅服务生
一秒钟的不矜持都是不矜持啊,现在是男色时代了,好好把握机会哦!
刚才,明学书记结合地区“两会”和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创新机制、狠抓管理、优化环境、争创一流,努力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工作回顾和总结
(一)招生、就业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20*年,在全省偏远地市高职高专院校招生数量全面下滑的状况下,经过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院招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建校以来又一个新的佳绩。20*年,我院招生范围扩展到北方10个省区,新生报到1271人,比07年增加了227人,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20*年,学院共有毕业生295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在全省75所高校中列第23名。在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我院又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
(二)学生管理效果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去年9月,我们将原学生处的部分职能和团委合并,成立了学生工作部,专门负责全院学生管理工作。半年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志,怀着关心爱护学生的真情,带着服务敬业的热情,全身心无私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从每天的早操开始,到晚上熄灯就寝,校园里到处闪现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院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素质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仅想引用一位家长在给我来信中的一句话来描述这种变化“……您们用什么样的力量使我的孩子脱胎换骨,过去我总认为生他是我的罪过,现在我开始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同志们,看到这封信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价值,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管理工作对学院社会形象的意义所在。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对全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志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教学在规范和发展中得到提升
20*年是我院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年,我们通过评建整改过程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相关教学制度。我们先后根据《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和《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评建工作任务落实表》,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评建责任;我们出台了《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评选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学院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创造了条件。此外,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学工作也有几项量化的发展成果可圈可点:一是医学技术系胡雪芬老师领导的《病原生物及免疫》课程教学团队,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成功;二是申报国家林业局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已经进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后审批阶段;三是有17名教师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使我院作为大兴安岭计算机人才的中心当之无愧;四是19名毕业生考入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大学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数量比2007年提高了50%。
(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成果显著
20*年,我们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18人,本科生6人,从根本上缓解了医学技术系师资不足的难题,为林业管理系顺利开设矿产和防火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批人才的到来?刮以旱慕淌峁沟玫搅私徊降挠呕醵塘宋颐怯胧∧谕飧咝Jψ实牟罹啵涌炝宋颐茄г嚎虐煅У慕取N颐腔褂肓赡こ碳际醮笱А⒍绷忠荡笱У雀咝A习煅В扇∮行Т胧だг?45周岁以下教师通过在职教育达到研究生学历,去年10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我院报考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科研工作和实训基地建设有序开展
科研是学院持续发展的支撑。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全面启动了科研的各项工作。一是我们成立了科研部,制定了科研发展规划,统一指导和管理全院的科研工作;二是科研立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去年,学院共向国家、省、地申报教科研课题22项,有12项课题申报成功,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首次面向高职高专院校,我们学院王恩久老师申报的“越橘适生立地条件研究”就获批准立项;三是出版书籍产生广泛的影响。组织全院教师编写的宣传大兴安岭旅游与文化系列丛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扩大了大兴安岭和学院的知名度;四是经过努力争取,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医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望落户我院,建成后将推动学院产学研结合的进程,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硬件保障。
实习实训是职业学院存在的基础。一年来,我们创造条件,加快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了校企合作。学院与来我区投资的云南冶金矿业集团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学院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由学院承担。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提速。建筑面积1471平方米的护理实训基地可随时投入使用。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加工、家具设计制造和食用菌良种培育实训基地占地面积48600平方米,部分设施和设备已经采购。三是基地成果初见端倪。我院以工艺品为主,在去年的第哈洽会设独立的展厅。会上,与石家庄三联礼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联系,达成了工艺品销售和加工意向;会后,进一步与大山神木工艺品公司、广诚商贸公司和阳光家具厂洽谈合作事宜。食用菌良种培育实训基地完成接种9个品种的黑木耳和2个品种的蘑菇5万袋,经生长特性和产量对比,效果良好。
(六)办学硬件条件明显改善
20*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北校南迁工作。学院校园新增了原林管局林田公司亚麻厂区域,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9万平方米增加至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也由合校初期的3.4万平方米增加至9.1万平方米。我们还新建了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等实验室,实验室数量由07年的38个增加至45个,多媒体教室也由14个增加至16个。女生宿舍楼、行政办公楼、综合服务楼、食堂等一批工程相继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图书馆的室内装修工程也已经完成。我们还改造了160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楼,居住条件可与星级宾馆媲美。我们还配备了校园110警车,购买了排污车,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创造了条件。从反馈的信息看,师生们对学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客观分析学院发展的不足
20*年,是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这里饱含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努力。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客观分析影响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未雨绸缪,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一)我们学院与同类院校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从四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是在校生规模。据近期召开的省高校基建工作会议获悉,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4700人,全国平均6000人,而我院目前是3000人,远低于省和国家的平均值,在校生数量仍然是制约我院进入重点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因素。
二是从师资结构看。根据教育厅【2004】16号文件要求,高职高专院校中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占最低要占35%,双师素质比例达70%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最低要占35%,我院上述三项指标分别是27%,21%和17%。
三是从教学硬件来看。我们这里只谈一个指标,就是人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要求16平方米是底限,我们目前只有8平方米。
四是从不同系部和专业的发展来看。一个成熟的高职高专院校,至少有3个以上势均力敌的专业均衡发展,而我院80%的学生集中在医学技术系,医学技术系90%的学生又集中在护理专业,这不能不说是学院发展潜在的风险因素。
(二)管理制度的缺失和落实问题突出
学院经过6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组建阶段和发展阶段,我们虽然通过了国家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也制定了学院管理制度汇编,但我们的制度很多是没有充分研究,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好的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难以落实;还有一些工作内容,我们根本没有什么规则,随意性很大,存在着严重的管理缺位。这些表现,无论是在教学、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还是在后勤、科研、实习实训,也包括人事、监察部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不浓厚
有些同志自信心不足,对工作缺少热情,对事业缺乏激情,安于现状,不主动地想事、干事;有些领导缺乏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实际,检查和督促力度不够;有些同志干点事情就想着好处,置学院的利益不顾。
(四)招生的外在条件急剧变化的状况将显现
一方面,从今年开始,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将越过高峰拐点;另一方面,当前,中小学的生源数量也正在逐步萎缩;可见,生源的竞争将会逐步升温,高校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也会逐步显现。
三、2009年工作安排
结合省地教育工作及地区两会会议精神,根据学院当前的实际,按照孙书记的讲话要求,2009年学院行政工作总的思路是“重制度、强实践、创特色、促发展”。
重制度就是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解决学院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学院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强实践就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环节,提升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创特色就是打造过硬的品牌专业,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发展就是增规模、调结构,加强学院的综合实力。上述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其中,制度是保障,实践是方法,特色是基础,发展是目标。
同志们,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制度的重要性,大家可能以为制度是对自由的规范,以为我们学院制定各类各样的制度将减少大家的利益,将使大家感到不舒适,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你换个角度,站在个人的自身价值和学院的长远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条件下进行反省和思考,你就会了解它,你就会快乐地去接受它。在这里,我想把诺贝尔奖获得者、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哈耶克最经典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我对这句话的有更深的体会,那就是制度不是限制人,而是保护人,因此,我将哈耶克的话翻版,这样说:一种坏的制度会使能人变为庸人,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庸人干成事。同志们,人类历史也证明,要成为好人,要干成事,没有制度的保障是不行的呀。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呼唤一个个好的制度在学院出台。
为把制度、实践、特色、发展落到实处,我们对09年行政重点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为学院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
规划是学院发展的方向,也是学院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今年要完成学院建设规划,修改完善原来的发展规划。关于建设规划,我强调以下三点:一是要为学院向更高层次发展留有余地,二是学院建筑选址和风格要和周边的滑雪场、飞机场、橡胶坝景区、寒温带植物园、地区文体中心协调一致;三是充分利用好我们学院依山傍水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关于发展规划,我想强调以下三点:一是目标的问题,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还是高职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二是学院的特色定位问题,要既考虑当前,又兼顾长远;三是要密切关注现代教育的发展态势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我们将组织专门的班子,专门的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全院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编好规划。
(二)提高招生和就业的质量,以就业促招生,实现招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校今年共有560名毕业生,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增加265名,80%的是护理专业毕业生。
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就业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各级管理机构责任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单一的学生工作变为全局性工作,由阶段性工作转变为全年性工作,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正成为学院发展的一条生命线;二是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联系就业,包括网络、校友和全院教职工及其他社会关系、就业基地等;三是用好毕业生应征入伍和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四是争取更多的专升本指标;五是落实地区两会宋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选派我院优秀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村官计划,把真正要扎根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优秀毕业生输送到村官岗位,由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和人事处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六是向学生大力宣传“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七是继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招生就业部门要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提出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方案,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
今年的招生工作任务也很艰巨,我们拟定今年的招生计划是1800人,生源地再增加两个省区,我们的目标是新生的报到人数确保1300人,力争1500人,这意味着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30人。另外,我们也提出在保证招生数量的基础上学生质量也要上一个新的层次,个别专业如护理录取分数线争取高于全省最低分数线10—30分。我们今年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做好招生工作:一是招生宣传方式要有效。我曾经让董刚将最近3年我院黑龙江省不同县区的新生数量进行统计,将我们派出宣传人员进行宣传的县区新生和没有派出宣传人员的县区新生做相关分析,结论是是否派出招生人员到各地进行宣传,对招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我们每年投入那么大,竟是如此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深思。我们今年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利用“五一”和暑期两个时段回家乡宣传,网络宣传今年也要发挥作用。二是关于招生奖励,我们要规范制度,对今年招生宣传有功人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过去遗留的招生奖励问题学院班子研究后要给出一个圆满、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今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全院工作的中心,教学要围绕职业内容和职业环节来设计和组织,重点放在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培养上。今年的教学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件事情。
一是抓师资队伍建设。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和一批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由专业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为核心,中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的优秀教学团队。今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我们的任务是建设8门院级精品课,力争再能申报成功2-3门省级精品课,做好2010年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的各项前期工作。
二是抓课堂教学环节。2009年,我们除了坚持教学督导外,还要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院系领导和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的次数,增加教学督导组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示范课的次数,还要增加教授和副教授的课时,根据课程的特点调整授课教师的结构,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的互动程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我们还要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是抓教材管理。我们将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的编制工作;关于教材的使用,省教育厅等三厅局前天已经联合下达黑教联【20*】73号文件,我们将按照文件精神,在教材选用和采购等环节严格把关,充分体现学生自愿、学生受益、成本补偿和不盈利的原则。
四是抓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和老师掌握实际的能力
我们将按有关规定,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课占教学活动总学时要达到40%以上的要求。我们将鼓励教师报考提高双师能力的各种资格考试,“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今年力争提高15个百分点;只有我们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强了,讲课才能落实应用型和技能型的教学要求,为此,我们将制定相关激励和考核的办法,采取硬性规定利用假期分批次将教师派到相应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培训;我们还将继续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举办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双证率”,争取达到90%以上。
五是抓品牌专业建设,以特色兴校。今年,学院将建设护理、林业工程等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对护理专业,我们将开始筹划,以全省专科院校同类专业排名第一的标准为目标,加快建设的步伐。我们将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重点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负责学院重点专业的建设、申报、审核和管理等工作。
六是以严格的制度抓落实。我们成立的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不能是空架子,要扎扎实实抓教学质量监督工作。今年,要严明奖惩制度,对好的典型,对那些一心扑在教学上、一心扑在学生教育上的优秀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对那些不负责任、不能为人师表、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人,应当调整出教师行列。对调整出教师行列的人员要解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不能享受教师职称待遇。
(四)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基地,我们的职业教育就缺少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就很难实施。今年将开工建设林产品实习实训基地,林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要投入使用,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医学的实训基地争取年内营业,动画片《小嘎仙带您游兴安》和《兴安导游词》夏至节前正式出版等,任务很多,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保质保量地完成。
(五)深化机制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孙书记前面已经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会后我们将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我这里再补充三点:一是由人事、教务、总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学院工作组,负责各项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的制定、实施、监督和管理;二是加强监察审计工作。09年,监察部门要制定出一整套的、符合学院实际的纪检监察办法,并严格落实执行,切实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三是要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09年计划引进近50名高素质的师资,涉及食品科学、药学、旅游管理、冶金工程、地质矿产和林学等多个专业,人事部门要制定详实的引进方案,切实做到优中选优。对引进的人才,我们要继续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关于人才培训,要落实国内著名院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能力建设。
(六)加强后勤和财务工作,为学院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学院是人口密集区,安全问题责任重大。下面几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关于饮食安全,后勤部门要制定详实的食堂卫生、食品监督检查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关于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后勤和学生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关于交通安全问题,要强化向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要联系有关部门,在学院门前道路设立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关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要求所有建筑物安装监控设备,做到校园监控无盲区,春秋两季开学要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安全保卫部门要加大对学院的巡查力度,杜绝安全隐患,形成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是厉行节约措施。水、电、煤、油等消耗性物资的支出还有压缩空间,09年我们将对于上述物资的使用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
三是加强后勤项目管理。今年主要抓去年申请的人工湖改扩建项目、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校园绿化等项目的落实工作,要制定项目推进工作表,落实责任人。新建图书馆要尽快验收并投入使用,基建部门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图书馆的搬迁要制定详实的搬迁计划,搬迁后要按现代图书馆的标准进行管理。对于图书馆的设备设施和图书的购买,要实行采购小组集中采购并予以公示。
四是规范学院财务制度,严格管理财务活动,加强各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学院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我们继续执行“前期不请示,后期不报销”的政策;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活动要向全院进行公示;对奖学金和助学金、学费等的发放和收取,纪检监察部门要进行审计;进一步完善大宗物品招投标制度和采购小组集中采购制度,提高学院资源的使用率,防止资源的重复采购和流失。对于学生军训服等其它服务性收费与代收费项目,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学院采购小组进行集中采购,并予以公示。另外,要压缩差旅费和办公费等弹性支出,确保钢性支出和重点支出;科学核定办公用品指标;严格车辆管理,降低油耗。
(七)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今年学生管理部门要围绕“敬业爱岗,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学习教育法规,树立法制观念;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谦虚谨慎,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强化角色意识,做师德的表率”这五个方面开展自我教育,可以通过教师座谈,交流心得等方式扎扎实实的开展上述活动,率先做全院师生的行动表率;二是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与学生和家长建立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三是制定规范化、系统化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制。四是探索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教为重,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五是要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继续扩大助学贷款的数量,继续办好爱心超市,要采用长效的募捐机制、规范的管理办法、更广泛的募捐渠道,真正为家庭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六是要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及校园网络,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八)继续拓宽办学渠道,进一步加强联合办学和培训班教育
学院办学将坚持走“多元化”办学道路,一方面办好全日制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联合办学、成人教育和专题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省内外大学的教育优势,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的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办学层次。今年,我们继续鼓励各系部搞联合办学,开展“订单”教育。成教部要尽快与地委组织部、林产工业处等部门联系,落实好已经列为计划的短期培训班以及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办学的有关事宜。
(九)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本领
丁 柳
影视专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热门专业。这一专业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以及学生们的青睐,是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潮流和人们的观念相一致的。人们对影视行业的崇尚,是近几年影视专业火热的主要原因,各院校顺应这种火热的需求,大力发展影视专业,从招生人数到专业设置每年都有所增长。而家长们大多认为,孩子选择影视专业,就很有可能进入媒体工作,这无疑为今后的就业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然而,现状并不容乐观,扩招带来的就业危机每年都给一万多影视专业的学子们带来压力,然而这些压力和教训l并不影响后来者前仆后继地涌入影视专业的大潮中。
影视专业,如何定位?
影视专业的设置目前在各高等院校内很不统一,有的隶属于各校的艺术学院(系)中,有的隶属于新闻传媒类的学院(系)中,也有的设在文学院中,常常称为“影视文学系“或”戏剧影视文学系”等。
而各院校对影视专业教育的方向与目的也不一样,有的学校偏重于理论学习,偏重影视文本的读解,偏重影视美学的教育,如那些设在文学院下的“影视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有着深厚的文学基础,理论与理解能力都很强,但往往缺少视听语言的学习与训练,也缺少实践的过程,最后只能是“纸上谈兵”。有的学校则比较注重实践,偏重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却忽视了艺术修养的培养。也有学校能将以上两者结合,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这样的学校是非常稀少的。
艺术与技术,孰轻孰重?
我们知道影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既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理论知识,也需要有技术的支持,需要实践的能力。而在当前众多院校的影视专业教育中,艺术和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难以把握。在一些高等院校中,部分因为对影视实践课不重视,或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影视实践所需要的实验室,教师的教学往往只能停留于理论的传授和案例的分析,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与之相反,有一些院校急功近利,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置于首要、突出地位,而常常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对理论教育和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不够重视。这种只注重实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实现人的精神和价值的教育,从本质上只能说是技艺教育而非现代大学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后只能沦为高级“操作工”。
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大学的教育不是学习技术的,当然,为了适应就业形势,一定的技术学习必不可少,但一味地追求技能教育的学校无疑最终将限制其发展。如何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不仅是教会他们一两门手艺,而是应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大学是启发人智慧的地方,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地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健全的心智,才能适应千变万化飞速发展的社会。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在他提出的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指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他指出:这种适应,应当是主动的适应,而不是被动的适应,之所以如此,是由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非同步性所决定的。
硬件软件,是否配妥?
在影视教育中,硬件即实验室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些学校因为资金上的原因或是对实验室不够重视,缺少教学必需的实验条件。开设影视专业必须要有的实验设备是摄像机、非线编机房,演播室等。很多学校存在机器不够用,或是机房安排时间不合理而导致多个班级撞车的情况。
优秀师资,何处引进?
影视专业的师资直接影响到影视教学的质量。目前,影视专业的师资来源至少有三种:一是影视专业的专职教师。这类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学术能力,并有影视片制作经验,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但这样的教师数量并不多,我们只能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传媒大学等屈指可数的一些高等院校中找到。
另一类影视专业的专职教师,是具有文学背景的教师。有些学校在建立影视专业时,往往会抽调文学院(系)的教师参与其中(或者有很多是直接建在文学院下的),这类的教师有着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学术方法,其教学往往从影视美学、影视史等出发,但缺乏对影视本体的认识,即视听语言的概念,如果一个影视专业的所有任课老师都由这样的教师组成,那至少说是不全面的。
第三类影视专业教师比较特别,他们与社会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是有过媒体从业经验,转行到学校,或是身兼两职,在媒体工作之余在高院兼任教职。往往这一类的教师受到学生和学校的欢迎,这是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及社会对媒体工作者的认同心理。这一类的教师有着媒体工作经验,带来一些比较前沿和实用的知识,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和崇拜心理。但聘请这样的教师也有一定的弊端,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往往心浮气躁,难以安心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如果是外聘教师,身兼两职,在教学时间上也难以保证,随意调、停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外聘教师存在着流动性大,难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知识积累的系统化,形成“一知半解”的局面。因此学校应该对外聘教师的比例有所控制,也许这些外聘媒体的教师更适合给影视专业的学生开设一些专题讲座,传授一些传媒的前沿论题和工作中的实战经验,而不是开设一门专业课。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扬长避短的选择。
招生就业,何去何从?
招生和就业,是一个学校考虑开办一个专业的两大问题,因为近几年艺术专业招生的火热,大部分隶属于艺术类的影视专业也因此在招生大战中硕果累累。然而,大规模的扩招在四年后的就业大潮中尝到了恶果。据统计,去年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有一万多人,而这类毕业生的就业地点首选为大城市,方向首选为媒体,这就形成了千万人挤独木桥的趋势。而问题是,媒体对人才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以2008江苏广电集团在全国大规模进行的校园招聘为例,其岗位要求应聘者学历为硕士及以上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在中小城市,进入媒体工作却并不完全靠个人的能力与学识,而是有更多的不公平竞争在其中。那么,这成千上万的影视专业毕业生将何去何从7
影视专业的问题还很多,学校应考虑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及教育资源情况,合理确定专业的发展规模,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学校应不断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而有效的探索,寻找突破点,迎接未来挑战。学校还应与学生、家长沟通,疏导其某些不合理的观念,媒体并不是影视专业毕业生的唯一出路,他们应该会有更多的选择。
影视教育专业性缺失谁之过?
李建刚
上周,因工作关系认识一位新朋友J。他是国内知名电影摄影师,现在也拍一些纪录片。在 电影制片厂工作了19年后,回到大学母校任教。回到母校当园丁,他一方面觉得这是人生一个不错的归宿,另一方面也希望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给后继的学生。
昔目的母校几年前已经扩张为大学,英文中University的意思就是要综合一切。国内的大学现在都分若干学院,学院下分系,系下再分专业。他所在的学院有着一块金字招牌――影视艺术,据说从来不用担心生源的数量与质量。他觉得自己虽然刚刚开始教师生涯,但是凭着自己几十年的修炼,认真授课,不会有什么问题。作为本科高年级的专业教师,J直接指导创作课程。那意味着在固定时限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必须有能力创作出一部影像短片作品,借此证明他/她们之前对于专业教育的掌握与理解。
我和J聊得很投机,他说,几个学期下来,他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学生虽然在本科一,二年级都上过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但是在他的课程上要动手创作时,却发现他们之前所谓的“专业教育”太不专业,表现为无知、混乱和谬误。J为人厚道,从不在学生面前讨论其他专业教师的水平,只能在自己的课上查漏补缺,苦口婆心,春风化雨,亡羊补牢。
J所说的问题,其实反映了目前国内影视教育中致命的一点――专业性缺失。奇怪了,难道国内专业的影视艺术学院/系/专业不能提供专业的教育吗?当然不是。如果他们都不行,那么热爱影视的学生岂不是都要自学成才不成?影视教育是一个大筐,可装的东西太多,如制片,编剧、导演、摄影、灯光、剪辑、合成、舞美、表演,录音,化妆、动画,评论……,都可以称为影视教育。但不论是哪一块儿,专业的学院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学生提供与未来职业匹配的技能。
J所说的现状,我深有同感。可能很多人会把专业性的缺失或诸如此类的问题归因为教育部在1999年开始的扩招政策。扩招的利与弊不去讨论,但是为了提供与扩招相匹配的师资力量,的确近年大量高学历、实践少的年轻教师入职。“秤砣小,压千斤”,年轻不能简单当成负面因素,年轻的好处很多。就影视教育而言,真正判定的标准是:教师自己是否够专业f如果不够怎么办?可以去看,可以去学啊。可怕的是当教师的自己坐井观天,画地为牢,不汲取新鲜养分,盲目创新。这种状态的恶果不用很长时间,只需三到五年,就会让人思想僵化,观念保守,而所谓的特色与成绩,不过是一叶障目,夜郎自大罢了。
目睹国内喧嚣日上的影视教育现状,碰上一个真正懂专业的好老师,真乃学生之大幸也。可惜的是,这样的老师实在太少了。J君说,虽然薪水微薄,不过,他还会像自己先前在母校的老师那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
身在象牙塔・学生说
学生所关注的无非是几年的大学专业学习后能不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个好工作,而社会告诉你为工作,你需要积累更多实力。然而这实力究竟应当到哪里去积累?学校?社会?其实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管是专业院校的天之骄子还是综合院校的莘莘学子,不管学校是否给你提供了足够的设备师资及实践机会,其实学校教给你的只是一种学习方法,如
王健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专 业:新闻学
毕业时间:2008年7月
职 业:自主创业(和同学合创网站“三生之恋网城”)
你们的课程设置是怎么样的?你觉得是否合理?理论课与实践课两者比例大概多少?课程设置基本合理,我们专业基本把电视新闻学院的课全学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上,先理论,再实践,最后是总结。两者比例看什么课程了,如果总体来算,实践课程肯定比理论课程少很多,但只就专业课来说,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能达到2:1
那你们的教学硬件设施呢,比如摄像机,实验室等使用情况怎样?硬件应该算同等学校中比较好的了吧。摄像机实践时候用的是180P或190P,录音室的设备也比较专业,调音台好像是瑞士的,用的软件是Audio cut。实验室还算大,录音棚对编室非编室都是分组共同使用,我们新闻学就一个班,45个人,基本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你们平时在外面实习机会多吗,自己找还是老师介绍?大多都是自己找,个人关系。你们同学现在工作情况如何?差不多有一半回原籍,其他还在北京工作。有跟剧组的,去电视台的,千龙网,北青报的,进公关公司的,银行的,不太一样。还有我,自主创业,呵呵。不过加上回原籍的,有超过三分之二做媒体。你觉得你们学校毕业生好找工作吗?都一样吧,不见得比同类别的学校好多少,工作都能找到,就是喜不喜欢,待遇高低的问题。对现在影视专业的在校学生有什么建议?应当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同时,多在社会上找些实习,这样能在毕业和进入社会之间创造一个过渡期。
秦航
就读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广播电视新闻
毕业时间:2009年7月
职 业:大四学生
你们课程是怎么设置的?你觉得是否合理?课程设置我们感觉很合理,专业课占60%。新闻方面有采访,写作和摄影,电视方面有录音摄像,后期剪辑和播音主持,还学了一学期的广告。专业课面很广,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如果能再深入一点当然会更好。学校的教学设备如何?每人都能亲手操作吗?
基本每人都可以亲手操作,我们班29个学生分成三组分开上课。我们有图片摄影实验室,广播电视播音实验室,录音摄像实验室和音频视频编辑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对学生开放,除了上实践课外,课外时间办一定手续就能用。你认为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老师教得都很不错。我们如果有想学的课就会直接跟老师说,老师再向学校反映,学校觉得合理的话就会开。我们的老师都非常负责任,我们系的那些设备都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天天跑学校领导那儿努力争取来的。你们学到的知识是否是最新的?我们的老师都曾经在媒体待过,我们系主任米格智老师是中新社河南分社的记者,我们还有外聘的媒体人员,他们都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给我们教课,所以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最新的。你们是如何实践的?学习到的理论有没有及时实践?我们一般理论之后马上就实践,专业老师会相互协作,把不同课程的实践联系在一起,比如我们做一个节目,从策划,播音主持,摄像,录音到后期非编整个过程结束后,各科老师会逐一讲评,实践课一直是我们的重点,从大一到大四一直都没放松过。你们平时在外面实习机会多吗,自己找还是老师介绍?平时实习都是在寒暑假。我们现在的实习都是老师联系的,学生自己有关系的也可以自己找。你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有没有信心?信心挺足的,因为我们学的面很广,到哪种媒体都不怕。虽然我们专业刚开办,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的老师和学校很重视我们,我觉得我们的专业会越办越好。
缘于观念教育发展滞后于技术进步
张 清
DV时代您能否结合音乐和DV的发展历程,谈谈您所了解的影视传媒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钱锋 音乐和影视分别代表听觉和视觉。可以打个比方说:人的大脑是中央处理器,而人的耳朵和眼睛就是传感器,而一个完人的视听艺术是离不开这两样东西的。100多年前,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人类开始 记录声音,就是一大突破,后来用影像记录历史更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纪录片和影像作品等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当然也就催生了影视艺术教育的兴起。人类进入21世纪,DV日益普及,当DV进入家庭之后,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可以说现在的时代是数字记录的时代,DV的时代,数字意识日益普及,教学、科研、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现在很多人包括我,每天随身携带一部照相机和录音笔,时刻记录生活。但是与影视技术的高速发展相比,影视教育却远远滞后于其影视应用普及的自身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的需求。
DV时代您觉得这种滞后源于什么?主要表现在哪里?
钱锋教育应当超前,至少也要同步于社会的发展,学校育人是育“未来的人”而不是“过去的人”,技术虽然发展了,但相关教育却跟不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学校开设的采访课只注重培养学生文字语言的采访技巧,而对他们视听拾音感和镜头感的训练却很少。这主要是观念问题,而非技术问题。所以现在影视教育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专业方向:影视专业应当更大众化
DV时代 近几年有一大批院校都设立了影视相关学科,但大多数都在综合院校,甚至理工学院,而非专业院校。您觉得扩招对影视教育的整体发展有什么影响?扩招和您所说的教育滞后有关系吗?钱锋随着DV的日益普及,影视这个专业应当向更大众的方向发展。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到这个行业,当然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成本投入,师资、设备的配比、生源质量、就业等,但是扩招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扩大学生规模的同时,有没有同步扩大师资、设备的配比,有没有及时调整教育的整体结构。
DV时代 我们知道您在2003年创办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科技系。那么现在开办一个传媒院系的成本是多少?与以前相比如何?
钱锋现在成本肯定更高了。因为这个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需要技术设备的持续支持。要办好一个影视专业,从声音,影像、前后期,到技术支持、图书资料添置,我个人认为没有千万是拿不下来的。当然要办个一般的,几百万也够了。
课程设置:DV课程应当设为公选课
DV时代 现在影视专业课程设置如何,是否合理?
钱锋 有的专业课程本身设置的很合理,很严谨,但却没有配套的教材,没有合适并充足的师资。而有的课程本身就不太合理,主要还是没有根据社会需求来设。影视专业应当向更大众的方向发展。让更多人掌握镜头的运用,把DV作为工具,记录社会素材,记录生活事件,这才是数字影像化时代。
我觉得像DV这种课程应当设为公共选修课,不一定只影视专业才上,其他比如数理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我们学院虽然没有影视传媒系,但是却有交叉学科,比如音乐教育系,美术系,教育技术系,信息工程系,影视艺术文学系等都有这门课。
DV时代先理论后实践的这种普遍的教育模式有何利弊,是否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
钱锋理论与实践课应当交叉着上,理论、实践,再理论,这样学而时习之,循环往复才最合理,两者说通俗点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我的学生大一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机器:给他们话筒,给他们调音台,让他们去办一场音乐会,有的学生兴奋得很,上来拿起话筒就噗噗的吹,哐哐的敲,但是我不会立即去阻止,等学生自己摸完了,才跟他讲,话筒是不能这样敲的,并且开玩笑地说“只有的村干部才这么用”,之后再将话筒的发声原理,话筒为什么不能这样敲的科学道理细细道来:哦,原来声音是靠振动膜发出来的,机械波是这样转换为振动波、电波的呀……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设备情况:基本满足不了学生实践需要
DV时代当前影视传媒院系的设备能否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
钱锋 基本满足不了。实践课开得少,设备少,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讲是不符合的。学生从最基础设备的应用,一直到独立运用全套系统完成整个前后期制作的流程需要大量的设备。有的学校资金不足,有老师没设备,或者师资不够,有设备没老师,这种现象很普遍。
我现在正在筹备一个DV应用研究专项,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去教一些退休老干部怎么用DV,让学生去采访、记录这些老人走过的历程,听老人讲述他们的故事,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记录下这些老人的故事,记录下他们所经历的那段历史。
DV时代您做过海外交流学者,在实践这方面,您觉得中外的影视教育有什么不同?钱锋在实践这一方面,国内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就拿实验室来说,国内实验室定时开放,比较死板,学生接触的次数有限。而在国外,学校会告诉你这学期要做满8个实验,时间自己预订,实验室随时开放,但管理非常严格。有的学校还虚拟用钱,告诉学生成本,普通的设备多少钱,专业的设备多少钱,让学生自己去衡量借哪一种,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让学生提早体会毕业后的工作状态。而且国外比如美国,二手和租赁市场都非常活跃,家境不好的学生甚至可以租卡带出去采访,而国内这种现象很少,主要还是社会需求不同。国外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还会与公司合作,而国内这一方面就做得很欠缺。
师资状况:老师自身应当注重学术创新
DV时代您认为国内师资状况如何?
钱锋国内的高校用人制度很虚荣,大多只引进的是博士生,不重视人才的梯队工作群构成。多数博士生实践少,有的老师所掌握的信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且教材更新滞后,老师自己实践经验就缺乏,又怎么去教学生实践呢?老师自身应当注重学术创新,在国外,学校要求老师在教学之外还要开设讲座,考察老师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而且没听说过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拿一本教科书上课。我认为选老师应当像去医院看病一样,医术好,找你看病的人就多;医术不好,没人选就只能下课。
DV时代传媒机构介入传媒教育有什么利弊?会不会对您刚才所说的情况有所补救?钱锋传媒机构应当介入传媒教育,而且利肯定远远大于弊。老师及时到社会上充电,才能回到学校更好的教学生。这方面学校应当借鉴军队的用人管理模式,要讲究人才匹配,形成人才梯队。上一个连,就得配一个炊事班,作战的时候前有侦察兵,后有后勤兵,两者配合才能完成战斗任务。老师深入传媒第一线,了解了行业最新的动向,摸透这个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回到学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并把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带给学生。学校与社会互动,吸收新鲜血液,才能使学生接触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有效避免学生与社会脱节,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国外,比如美国Stanford(斯坦福大学)有很多教授就是公司大老板,有很多工程师也做老师,它的教育结构鼓励老师去做兼职,只要按校规管理合理纳税耕行。
DV时代您所教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钱锋 还好,只要不懒都有钱挣。我现 在主要是做研究,指导学生作科研,提高他们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本科生这方面就是给他们做一些比较前端的讲座。音乐这个领域细分市场很大,像音乐治疗,新媒体音乐,汽车音乐,功能背景音乐……。比如北京奥运会把音乐治疗引用到运动员身上,效果非常好,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就想把它产业化发展,这样音乐治疗这块领域在中国又会有所拓展。其实一切都是围绕社会需求出现的,一旦踏入一个领域,你就会发现市场。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可以进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也可以选择其他领域比如法院,图书馆,街道办事处,医院等,这些领域也需要摄像师,录音师等人才。
DV时代您觉得近几年传媒教育发展情况如何?
钱锋 近几年中国的影视教育可以说是蓬勃发展,整体水平还是有所提高,但还是远不及社会需求。这里面主要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近几年我国影视产业不断发展,现在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能动手实践的人才,而不是只空懂理论的人,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也迫切需要我们的影视传媒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学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重视社会的需求,了解社会的需求,并满足社会的需求。
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访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姚国强处长
李兰俊
编者按:“影视”和“传媒”到底是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包括新闻专业出身的我在内。以前我总是认为影视只是传媒的一个部分,直到见到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姚国强教授,这个疑惑才终于被解开。
DV时代近几年,影视行业发展很迅速,取得的成绩也很明显,但是在大众的意识里对这个行业还是很陌生的。比如很多人都分不清“影视”和“传媒”的区别,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
姚国强其实影视和传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主管科研处工作,对这点还是比较清楚的。从高校教育系统来讲,学生受教育的门类主要分为十二大类,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而门类下面再分就叫做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是文学门类下面并列的一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其中传播学也就是我们俗话讲的“传媒”:而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是艺术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从这就可以看出,影视和传媒是分属文学门类下不同的一级学科的。
DV时代能不能谈谈您所了解的影视教育的发展历程?
姚国强关于影视传媒教育发展的问题,传媒方面我不是很清楚,但影视教育方面我倒是可以说说。我们学院是在京所有艺术院校中唯一获得教育部评估和党建评估双评优的艺术院校。学院到2010年就有整整六十年的历史了,据了解是在京艺术院校里最早建立的学校,始建于1950年,最初叫电影表演研究所,后来改为中央电影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和南京金陵大学播音专修科与苏州美专动画专修科三校合并成电影学院,1958年北京电影工程学院成立不久并入为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工程系。期间,把北京的艺术院校合并成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当时电影学院占用的是农学院的校址,1984年后才搬到现在的校址。我们学院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历程,最初是文化部部属院校,到了1986年国家调整电影管理体制时把电影局整体划转到当时的广播电视局内,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2000年后我院又划给了北京市管理,成为了北京市教委下属的市属院校。当年属于广电部直属的传媒院校有北京广播学院(现在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现归属教育部管理),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现在改名为“浙江传媒学院”,归属浙江省教育厅管理)、山西广播干部管理学校(主要是培养在职干部,现归属山西省教育厅管理)和北京电影学院。当时我们国家高校的一些影视专业名称是各叫各的,不太统一。如导演等专业有的学校叫电影导演,有的叫影视导演。我印象中98年以后教育部颁发了规定,将全国相同专业的名称进行了统一,比如我们原来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后来被统一改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艺术类“)电影美术专业”改成了“广播影视戏剧美术专业”等。
DV时代 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个艺术高校的教育水平?
姚国强我认为应该从师资、教学设施、专业设置、学生结构、毕业分配等多方面来分析,最后得出一个量化比例。因此,最好是把全国不同院校中的相同专业设置方面的东西都拿来,把各种指标作一个统计学的调查。调查完之后,以某个学校最高的那个指标数为百分百来衡量别的学校的相同指标来看差距。这样就量化了那些我们定性分析所看不到的数据。比如对教授教学水平的分析,可以从学历、学位,外语水平,教龄、学术成果等多方面去对比,尽量去量化有关内容来进行定量的分析。在各大艺术院校的专业发展竞争中,我们要讲究对策研究。要研究你的特长是什么、你的弱点是什么,我们应该用古代“田忌赛马”的策略去牺牲局部以赢到最后。
DV时代贵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如何?
姚国强电影学院的硬件设施应该算是全国最好的了。我院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件数截止2006年底为8513件,总价值近2个亿。学院的这些教学仪器设备中,不仅有教学用的计算机和各种服务器,而且还有各类音视频计算机工作站和高清电影非线性后期特技编辑系统,至于各类电影摄影机、数字电视摄录一体机、高清晰度演播室录像机的数量和质量均占亚洲领先水平。
DV时代贵校实验室的使用率如何?
姚国强我们实验室的使用率我觉得应该是百分之百的。我们学院很重视学生的社会创作实践工作,一般大学的实验室在假期里都被关闭,十多年前我们学校也是这样的,但后来我们慢慢意识到学生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如果不把学生锻炼好,等他们走出校园就做不出成绩,那就是我们学院极大的损失了。我们的学生如果拍一部电影就会成立一个正式的摄制组,而所有的影视设备都由学校提供。我们拍电影的胶片大多由依斯曼一柯达公司提供,因为我们学校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要求学生每年拍摄一,二十部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制作的35mm胶片,16mm胶片和数字高清影片联合作业。这些作业的设备都是由学校投资的,学生不用出一分钱。
DV时代学校的设备能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学生的实践如何?
姚国强我们学校的设备虽然很多,但对于渴望电影创作的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艺术创作实践的需求。我们学院如此,国内别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学生在创作时是很积极主动的,自己选题、自己动手拍摄,因为学院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很注重艺术创作实践的学校,所以我们学院始终把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放在第一位。这样注重实践,得到的效果就很好。学生创作的很多影片在国内外很多大赛上获过奖。我们学院以及我们做老师的责任就是不断地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起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毕业后很快就能进行创作。
DV时代您认为先理论后实践的教育模式有何利弊,是否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
姚国强理论与实践应该如何安排,具体应该看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电影学系就要先学懂理论后再进行社会实践,而文学系也是要先学理论然后实践的。因为你如果不先给学生们讲授一些编剧的技巧就让他们去编剧本,那他们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就不能看。至于是否应该先进行实践然后再理论培养不好说。因为我们学校是艺术院校,招收的学生都是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一般都在某些方面实践(创作)过。所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我们学校是不存在的。别的学校我就不好说了。
DV时代 学校是否有外聘媒体人员7传媒机构介入学校教育有¨么利弊?
姚国强外聘的媒体人员也有,但是不多。今年我们引进了一些老师,其中有一位是当年从我们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工作的专家:还有一位是我们从北京电影制片厂引进的一级剪辑师;我本人其实也是学院在1997年从社会艺术团体引进到录音系的教师。当然,我们也请一些知名的社会人士来我们学校担当客座教授,举办一些“学院大讲堂”之类的专业学术讲座,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从五年前到现在,我们已经办了50多期的“学院大讲堂”,请的都是社会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不仅有电影界的、电视界的,还有各类影视传播媒体界的专家。但是好像传媒机构类的介入不多。因为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电影学为主,广播电视学和其他学科为辅。当然我们也很欢迎社会传媒机构的介入,至少我们可以通过传媒机构的这种社会平台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我个人认为传媒机构介入学校教育的利处就是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艺术眼光,学生最终要面临的是社会,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学院的“象牙塔”里,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社会的真正需求和时展的脉络。其实传媒机构和学校的合作是一个共赢的摧施,比方说机构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学生也会给机构提供各种艺术创意,给机构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这就实现了双方的共赢。我们学校现在和电影频道已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的毕业作品在拍摄完成以后提供给他们审看,如果他们觉得达到了播放的标准就可以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弊处就是如果学生自制力不强的话,很容易被外面的世界搞的眼花缭乱,把握不住自己,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影响自己的学业。
DV时代你们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是倾向于艺术还是技术?
姚国强我觉得是艺术加上技术。但具体到哪个专业可能偏重程度会不一样。比如编剧和表演,更需要的是艺术灵感:而摄像,录音和动画设计等专业,就首先需要注重技术操作的培养。由于我们是高等艺术院校,所以招进来的学生都是有艺术特长的,因此对学生的培养肯定是把艺术放在第一位,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手段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但达到高艺术水平的前提是你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技术手段。比如你拍影片不知道摄像机应该如何使用的话,你怎么能够拍出好的片子呢?所以说,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才是我们学院培养学生的主流方向。
数字影视教育给学生一个职业――访北京数字影视学院校长郭翔
李兰俊
DV时代北京数字影视学院是培养专业数字影视策划与制作人才的机构,您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是什么?
郭翔我以前是搞胶片的,那时候我直坚信胶片的魅力是无法取代的,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无论数码技术发展如何迅速,它也永远取代不了胶片。但现在的客观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数码科技的发展确实给从事影视行业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以前用胶片做一个片子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人力、物力,而现在我只要有一台摄像机,一台电脑就行了,我一个人可以干完所有的事情,而且效率也高。科技在发展,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搞了这几年的数字影视我感觉挺好的,胶片能做到的数字也能做到。那时候毕竟数字科技还不是很流行,普通大众对这行的了解还很少,更不用说拿它作为职业了,所以我们就开办这么一个院校,目的就是把数字影视作为一个职业推出去。
DV时代像北京数字影视学院这样的影视职业教育机构现在有多少家?
郭翔 目前像我们这样培养影视全流程的影视学院在全国独此一家。其余的类似这样的学校只是培养软件技术的运用,不是全方位的综合性影视人才。近几年,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不断尝试去办影视院校。除了技术的进步因素,还有就是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前,人们总是感觉好像影视离自己很远,对这个行业没有太多的关注。随着专业影视设备越来越普及,现在人们已经接受并试着努力去进入影视行业。但其实要真正办好一所影视院校会很难,它不止需要充足的设备,优秀的师资,科学的管理理念,更需要用心去维持。
DV时代办这样的影视院校所需的成本是不是很高?
郭翔很高,因为影视院校不同于一般的院校,它需要很多的高科技设备:摄像机、电脑,编辑机、各种实验室等等。要想把教育搞好,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学到东西,必须要配备好的设备,这样花费就更大。一般的影视院校都很难配备一套完整的影视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会影响教学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DV时代学校的师资怎么样?老师的来源是什么?是否充足?
郭翔我们的师资很好,很充足,老师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剧组等资深教师15名,有来自英国的多媒体艺术博士聂伯纳、奥斯卡奖提名摄影师赵小丁,知名第五代导演夏刚、北广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光北,北京电影学院特技教研室教授刘晓清等等,他们中有些是客座教师,有些是专职的。我们还开办了“电影百事影视名家系列讲堂”,请一些有名的导演,摄像师等给我们的学生上课,每月一次,下期我们准备请《亮剑》的剪辑师来。
DV时代 老师的教学质量如何?怎样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郭翔 关于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考核,我们有专门对策,就是学生给老师打分,如果老师做的不好,学生觉得没有学到东西,学校就会请老师“下课”。这一点与国家高校不同。我认为,职业教育主要就是弥补了大学教育里的“做到”环节,如果你想要得到,就必须要做到,你只有拿行动去证明自己,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DV时代 贵校招聘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郭翔 我们招聘老师时要看的就是你有没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我们原则上不会要刚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不要只会空讲理论的人,我们要的是能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只要你有能力,有在社会上被认可的作品,能把自己积攒的财富教给学生,我们就要你。
DV时代 学校现在有多少学生?招收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郭翔 学校现在有三百多个学生,我们招收学生的前提就是你必须从心底喜欢这个职业,没有基础没关系,只要有想法、 有心就行。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我都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必须要有作业,要有自己的作品。这样,你毕业去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给人家看。
DV时代授课方式是怎样的,
统一授课还是按学生的知识层次分班授课?学生的课程都有哪些?高清课程占多少?
郭翔都是统一授课,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以前是否学过,我们都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我们安排的课程很全面,从前期的编剧,灯光、拍摄,到中期的剪辑处理,再到后期的包装,我们都设有相关的课程。我们用的摄像机都是高清的,可以说高清课程占百分之百。
DV时代学生的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例是多少?理论知识跟实践是如何结合的?
郭翔 实践课占百分之七十,我们很重视学生的实践,学生一学完理论知识就让他们马上实践,我们有专门的实践课,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可以自己拿机器出去拍摄,理论跟实践脱节的情况在我们这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DV时代学生是怎样进行实践的?
郭翔 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自己拍片子。从确定选题,拍摄,剪辑,到后期处理,所有的步骤都得自己去做,老师审核,最后把作品交上。其次,我们学校会跟一些与我们签订的用人单位,像剧组,电视台的栏目组去沟通,让我们的学生亲身体验一下一个栏目、一部电影是如何完成的。10月10号我带领我们学校的新生去北影厂摄影棚,到中国著名导演夏刚拍摄的经典京昆舞台电影《桃花扇》的拍摄现场亲身体验。再有,我们会不定期举行一些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去参加,我们的学员有很多在全国举办的视频大赛中获奖。
DV时代 您认为现在影视行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郭翔 现在市场最缺综合型人才。比如说,你会拍摄,也会后期编辑,最好还会开车。这样你一个人可以干几个人的活,用人单位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我们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从编剧、创作,到后期,再到包装,每一个流程学生必须都得学会,而这一串流程里又必须有一个是很专的。这就是“一专多能”!
DV时代学生就业情况如何?学校如何推动学生的就业?
郭翔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还是很好的,像中央电视台十套《人物》栏目组、《纸醉金迷》影视剧组,业内比较权威的光线传媒集团、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中心等影视名企都有我们的学生。用人单位方面认为他们动手能力强,能马上上手,而这正是他们所需求的,也正是市场所需求的。我们有专门的就业部,随时反馈学生在就业单位的情况,反馈各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会根据市场的反馈合理地作出教学调整。我们每三个月会给学生上一节职业素质课,请一些用人单位代表来给学生讲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这个时代到底缺乏什么样的人,他们要怎样做才能被社会接纳。
DV时代您认为中国的高校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区别在哪?
郭翔 首先,高校门槛儿太高,想进大学文化课就必须得好,这样就导致很多文化课低但很有特长的学生被拒之门外。而民办院校的门槛儿低,正好为那些文化课低但很有天赋的学生敞开大门,让他们能学习自己喜欢的,出去之后能有一技之长。中国当前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高校在大学期间为你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但至于毕业之后是否会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任何大学都无法保证。大学是素质教育,而我们是给你一种职业,出去就能用的职业。职业院校要想能生存下去,就必须重视教学质量,因为你没有国家的支持,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学校的学生走向社会立即可以有稳定的职业和高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薪资。这样学校才能一直办下去。
DV时代您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有什么看法?未来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会共处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郭翔我觉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种趋势,大势所趋嘛,肯定会有越来越多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出现。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影视教育会越来越受重视,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得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影视教育才会越办越好,中国的影视行业才会整体有所进步。
教育,就是要对行业负责任――火星时代动画学院对中国动漫教育的思考
火星时代
火星时代集团自1999年起创建,自主的业内知名品牌“火星人”从1995年延续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也正好是CG产业在中国的10年发展历程。集团涵盖了全部的CG领域项目,集影视动画的设计制作、专业培训、教材出版,网络媒体于一身。火星时代网()是集团旗下全球领先的中文CG网络媒体,网站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致力于为CG行业服务,目前已经拥有百余万专业的影视、动画、建筑、平面等行业会员,主要由CG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各类艺术院校的在校学生以及广大的社会CG爱好者组成,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CG网络媒体。
影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影视动画是我国重点扶持的行业之一,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也是必然的。随着国家对影视动画产业的支持,在全国各地影视动画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从事影视动画专业的学员数量也在成倍增长。虽然从事动画影视的人员数量每月都在增长,但是目前在我国,这个行业依然呈现出人才紧缺的局面。
教育,就是要对行业负责任。动画学院从一开始做培训时,就抱着教育的心态和对行业的尊重。这一点也许是国内其他培训I机构无法比拟的。国内许多培训机构的建立,一开始只是作为制作部分的补充而衍生。
由于我们一开始就抱着“既然要教,就要全部教给别人”的念头,发展到现在它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理念――“责任、爱心”。本着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希望为中国动漫的发展,为CG动画人才的培养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师资队伍:对教师负责就是尊重影视教育行业
优秀的品质源自完善的教学体系。火星时代动画学院先天具备图书优势和教学优势,制定了成熟的优秀教师培养机制,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所有教师均来自制作一线,有极高的技艺水平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不过,并不是每一位技术超群的制作高手都能成为火星教师。因为高手并不等于好老师。
对教师负责,就是尊重影视教育行业。所有老师在上岗前都会接受全面培训,不仅在知识结构上要比一线的高手更具系统性和深度,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懂教育心理学。经过严格考核,反复听课,反复试讲后才可正式上课。
我们一直牢记:我们是在做教育,而不是商业机构。一直以来都有众多CG爱好者问火星为什么不开分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火星特别重视教师品质。很多机构纷纷表示想和火星时代合作培训,都被婉言谢绝了。因为真正优秀的教师并不多,如果盲目开分校很有可能无法保障火星一如既往的高质量教学品质。
课程设置:真正的教育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
真正的教育必须做到企业有所需,学校有所教,人才有所供。由于有强大的就业平台,火星时代一 直保持与国内三千多家企业联系,不停收集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还有专门的教研室会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
目前,动画学院总共设有26门课程,这里面包含了从Max基础、专业到高级应用,室内表现、室外表现,MAYA技术等等,几乎涵盖了CG领域的方方面面。每个月都有新班开课。最短的为期一个月,最长的八个月。 课程根据行业特点分为影视动画、建筑动画、影视广告(Maya/Max)四个方向。设置长期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零基础开始,通过学习达到就业要求。比如,Maya影视动画片长期班,首先让学生从艺术理论方面入手,然后在教授软件技能的同时,贯穿运动规律等理论知识的集合应用,最后进行项目实战训练。这个环节完全按照公司标准流程分工,培养出来的学员不需要公司实习就可以直接上岗成为一线制作人员,大大缩短了人才和制作公司的磨合期。
学生就业:教育就是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
对于火星时代的老师们来说,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学员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的就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动画学院建立了动漫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制,保证由专人负责的学生就业办公室,能够帮助大量学有所成的学员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这项服务是终身制的,也就是说,只要是火星学员,就可以终身推荐。为此,火星时代网建立了强大的网络资源,建立企业黄页频道、建立网上人才招聘频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
学院还会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专门针对动漫人才。把用人单位请到学校来,这成为行业内的首举。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大都是国内著名影视动画制作机构,不仅仅是学员,众多动漫爱好者和动漫从业人员都可以慕名前来参加。
目前,火星时代的学员已经广泛分布在国内各大影视动画制作机构和电视台,包括CCTV,BTV,东方卫视,阳光卫视,光线传媒等国内知名电视台和CG公司,并逐渐成长为中国CG业发展的中坚一代。2008年,火星时代的教育硕果累累:许多长期班的学员在校期间就被企业预订:刚毕业的学员作品三维版《哆啦A梦――奇幻眼镜》、《祖国版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建筑也摇滚》等等,一放到网站上就掀起三维动画热潮,分别被网易,新浪,优酷、56网等各大网站热烈报道,被东南卫视、厦门电视台等报道,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和支持。
火星图书:要让读者感受到教育家的胸怀
火星时代也一直致力于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软件和图书教材的研发与销售,已有逾10年的历史和经验。早在1994年,国内还没有几个人听过“三维动画”、“CG”的时候,火星时代就出版了第一本三维图书《三维动画速成》。当时三维软件刚开发,国内只能找到几本类似帮助文档的图书,所以这本书的诞生就具有启蒙意义。所谓启蒙,并非仅仅因为是“第一”,更是因为它极高的品质和教育思想才决定了它的启蒙地位。无论从知识量,还是从解说细节的详细程度,它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教育家的胸怀。
火星时代之后又推出“火星人”、“新火星人”、“火星课堂”、“白金手册”、“大风暴”等多个图书多媒体教学软件品牌,内容涵盖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平面设计等相关领域;促进了国内CG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品牌在业内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cG图书第一品牌”。这些图书持续影响了好几代CG从业人员和爱好者,行业里的高手前辈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是看着“火星”的图书成长为专家级好手的。火星时代网:教育最重要的精神就在于奉献
提到火星时代不得不提的就是资源丰富的社区交流网。7年的风雨历程,火星时代网一路走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艺术交流社区,目前拥有百余万会员,平均在线人数已达7000余人。一直秉承学习、交流,分享的原则,目的是能更好的带动整个CG行业的提升和健康发展,带领民族CG行业的发展。
“种花的人和闻花香的人,哪一个更快乐?这不需要疑惑,两者都会共同快乐着,既是在种花,也是在闻花香,火星时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着一度为自己定下目标,这确实是一个快乐的结局。”这句话是火星时代社区的资深版主――糖豆儿秀秀在火星?周年的时候写下的。
她的这段话不仅仅是在说火星时代网,也是在赞扬广大的火星CGer――那群活跃在论坛的身影。他们不辞劳累的解决问题,讨论方案。很多人的CG之路就是在这样一个分享的平台中开始的,一步一步,从菜鸟到精英,从看帖到发帖。
教育最重要的精神就在于奉献。火星时代正通过不同的方式未带动CG人,带动CG行业。火星日、火星周、CG盛典……无一不在刺激整个中国的CG爱好者,提升他们的水平,促进中国CG整体水平的提升。这是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今年,火星时代又全力推出了CG视频、CG图库、CG人才等新模块,也都是为了中国CG行业能有更好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免费的教程、免费的资源、免费的招聘信息,这一切的一切还是为了CG行业的明天。
海外印象培养具有真正能力的艺术人才――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影视教育散记
李建刚
2008年10月8日清晨9点30分,我们乘坐国航CA925班机,从北京起飞,2个小时50分钟后,飞机降落在东京成田机场。成田机场看上去简洁而朴素,与首都国际机场明显不同。我们看见很多辆工作车天蓝色的车皮已经斑驳,露出黄褐的锈迹,却没有一丝灰尘。19度的地面温度穿T恤足已,地上有少量的积水,似乎刚下过雨。我把手表调快1个小时,现在是东京时间13:45分。
日本大学,可以理解为对日本许多大学的统称。不过,我们要去的地方名字就叫日本大学,英文是Nihonuniversity。中国传媒大学每年和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学部包含若干系,系下面再分专业。学部的英文为college)有交换教师讲座项目,我和另一位老师有幸各安排三次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Nih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成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最初只有美术系(Department of Fine Arts),放在文法学院内。随着其追求艺术与创造的理念的发展,逐步成为日本综合性的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学院,现在包含八个系,分别是:摄影(Dhotography),电影(cinema),广播电视(Broadcasting)、美术(Fine Arts)、音乐(Music)、戏剧(Drama)、设计(Design)和文学艺术(LiteraryArts)。中文所称的影视,日文中分别对应“映画”和“放送”。两种艺术的物理基础不同,决定了其表现和传播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其截然不同的学科体系。而所谓“放送”,可以理解为电波传播出去,收集回来,可以涵盖广播、电视及其他许多媒体,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在日本国内享有很高声誉,是很多日本学生向往的大学,学费也比较昂贵。放送学科四年级的留学生小曾,来自北京,他说,一年的学费是120万日元,大约合人 民币8万多。国内很多人认为只有中国留学生才需要打工,如在餐馆洗盘子,在超市摆货、收银,其实大多数日本学生同样需要靠打工挣钱,除非家里非常富有。在东京,大学生每小时打工薪水一般是1000日元,一个月至少需要挣出10万日元的生活费。因为日本的大学是不提供学生住宿的,所以房租,吃饭和交通费用是主要的生活支出。而日本年轻劳动力缺乏,只要语言上过关,打工并不难找。
日本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艺术学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小班上课,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学院内八个学科体系,相互协作,为学生技能训练与兴趣培养提供扎实基础,尤其强调实践技术的学习(Practical technique),很多教员是所从事领域内的知名艺术家,担任着学科领头人角色。
放送学科的桥本孝良教授曾访问过中国传媒大学多次,我和他有数面之交,老朋友见面,自然格外亲切。我问到桥本先生,现在技术发展很快,放送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判断新技术融入课程的程度7桥本说,技术的融合是社会现象,学生在毕业之后会被要求拥有广泛的知识和技术,在校期间还是应该着重掌握基础的东西。因此,大学的课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好平衡,这意味着在“软”与“硬”的艺术之间保持合适的关系。大学真正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真正能力的艺术人才,而许多取得成就的毕业生的成功正是来自于这样一种教育环境的熏陶。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强调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与训练,这从他们在八个分设学科的结构上可以充分体现。学校也积极推荐各系相互协作。例如,摄影系和美术系可以在环境/背景设计上合作:放送系与戏剧(Drama)系可以在公共演出上配合。在这类案例上,学生可以分享专业知识与技能,横向拓宽,发展实践能力。学校非常鼓励不同系的学生相互交流,无论在教室,社团还是其他场所,绝不将学生限制在本系内沟通与活动。因此,在平日的课程讨论中,学生们可以彼此激励与启发。
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学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主要是文学艺术,立足于国际视角的艺术探索和语言类课程。学生也可以跨系选修。
电影系将自己的使命描述为,寻找影像的新的可能性,从新一代群体的视角探求影像文化,强调艺术创造与信息沟通。电影系山田教授问我们,中国传媒大学的理论课与专业技术课如何授课?他认为理论课和专业课应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而他自己则重技术,重专业,关键是做出好作品。
他的这种观点在日本大学电影系是有代表性的。我们在参观他们实验/创作设施时深刻感受到这一点。这既是学生就业压力所迫,也是坚持艺术学部成立之初所确定的创造精神。我们旁听了制作技术的课程,上午是一节理论课,(一节课90分钟,国内一节课为50分或60分钟),下午是在录制场景现场制作。学生分为现场制作组,转播组和导播组。拍摄的脚本由老师提供,每年修改或更新。同学按脚本完成制作。我看到老师站在一侧的角落里,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学生们在场上忙个不停,导演、演员、摄影、录音、转播、导播……,一个不落。老师偶尔走入现场给予指导,必要时亲自示范。
我很好奇,这是几年级的学生?因为我看到现场学生双机位Betacam摄像机拍摄,使用滑轨、推车和吊杆拾音,他们的操作专业而有序。山田教授介绍说,本科生在二年级时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三年级开始独立制作,换句话说,三年级主要是在制作现场上课,老师重在指导。四年级时,学生搭班子,在10个月的时间完成3到4部短片作品,拍摄设备为16毫米胶片和BetacamSP,如果是纪录片,会使用HDV。放送学科专业课的安排时间也和电影系大体相当。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分为两个校区,一、二年级的同学在所泽,电车(我们说的轻轨)车程距东京近1小时,三,四年级的同学在东京市内江古田校区上课。电影系为学生课程和大四作品提供16mm摄影机,Betacam sP和HDV的免费使用,胶片要由学生自己去富士或柯达的胶片公司购买,系里提供免费的胶片全系列冲洗设施(这一点在国内可能还没有大学能够做到)。我们在冲洗机房内,看到日本最早的东宝电影厂的老式摄影机,作为“古董”和最新的冲洗设备摆在一起。
课程之余,我们观看了电影系这两年学生的三部作品。第一个是来自内蒙的留学生小王和其他日本同学合作的16mm短片――《画板》,小王担任摄影。整部片子10分钟,拍摄用了1周时间,制作周期3个月。由于要租赁拍摄场地和雇校外演员,费用支出约60万日元(由学生自己支付)。观看的另一部科幻短片――《Interspace》,描述一个高中生与父母的矛盾,以及自己航天员梦想与现实升学压力之间的痛苦选择,费用支出约200万日元。第三部是一个20分钟的纪录片,拍摄的是一户日本人家的雪山旅馆,拍摄地点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个峰顶上,拍摄时间选为当年的1月,3月,7月,10月,风格朴素,制作流畅,反映出制作者扎实的专业基础。
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各个系里是通过专业课程系列来确定的。例如电影系的课程设置为:电影理论与批评、脚本/剧本写作,影像制作,表演,摄像与录音;而广播电视系(放送学科)的课程系列为:广播节目制作、音响技术、脚本/剧本写作,影像技术,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电视节目制作、主持、大众传播。学生一年级接受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二年级开始选择专业,他们称为“专攻方向”。这种方向通过课程系列来组织,每个课程系列在二,三,四年级呈递进式前进。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同一个系内可以学习其他方向的知识,不同系的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之间互动。这种学科系统化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可以获得较为饱满的知识结构。